节奏与构图的探索——世界舞蹈史(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13:35:38

点击下载

作者:李剑桥,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节奏与构图的探索——世界舞蹈史(下)

节奏与构图的探索——世界舞蹈史(下)试读:

编写说明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形式,人类历史的不断积淀,才使人类文明获得了增长。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出现的人物,变成史实,存储在人类的记忆中。通过这些史实,人们在头脑中进行了自己的创造和发挥,把这种储存变成知识的认识,就成了思想和智慧,于是开始了新的行动从而将人类的文明向前推进。

博古通今是中国人的古训,“学点历史”更是有识之士的共识。从世界历史的兴衰演变中体会生存智慧,从风云叱咤的历史人物中感悟人生真谛,小而言之个人,是修身齐家的需要;大而言之国家,是立于不败的前提。处于民族复兴重要时刻的中国,不仅要从自己的历史,更要从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汲取营养,有鉴未来。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世界史是人类社会的进化史,更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这部《世界历史百科》所记录的是自人类诞生以来的人类进化与文明发展的历史。系统地记载了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并且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进行了详略得当的回顾与总结,为我们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成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全书共分24卷,48册,具体内容如下:世界历史百科之一: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空中花园的故乡———巴比伦(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三: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四:海上民族的兴衰———古希腊(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五:从城邦到帝国———古罗马(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六:横跨欧亚的帝国———拜占廷(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七:伊斯兰教的摇篮———阿拉伯(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八:屡难不死的民族———希伯莱(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九:消逝的美洲辉煌———印第安(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历史的沉思———亚非奇迹(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一:历史的惊叹———欧美奇迹(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二:系铃尚无解铃人———世界之谜(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三:地球上最完美的花朵———世界思想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四:人类的继承与改造———世界教育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五:破解自然的奥秘———科学大发现(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六:知识与能力的凯歌———科技大发明(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七:沟通心灵的桥梁———世界文学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八:留存心灵的痕迹———世界绘画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九:展现凝固的音乐———世界建筑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生活生产的升华———工艺美术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一:凝思不朽的丰碑———世界雕塑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二:追求流动的旋律———世界音乐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三:节奏与构图的探索———世界舞蹈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四:舞台上的悲欢离合———世界戏剧史(上、下册)

本书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科技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按照历史演进的顺序,进行了生动、真实、客观、全面的反映。

由于本书规模较大,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虞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本书编委会2008年2月

古代舞蹈(下)

印度尼西亚舞蹈

印度尼西亚是个美丽的群岛组成的国家,据说它拥有一万多个大小岛屿,其中三千多个岛屿有人居住,人口约有一亿五百万。国土面积包括群岛和海洋面积大致有935万平方公里。

印度尼西亚一头与亚洲大陆相连,是中国大陆和东南亚的玄关,另一头与澳洲大陆相连接,自古以来,不同地区的民族就在这两条通道进行频繁交流。

大约1万年前,印度尼西亚原始社会进入母系氏族公社社会,亦即中石器时期。这时,印尼群岛存在三种各具特色的文化,即苏门答腊的砾石文化,爪哇的散潘骨器文化和西南苏拉威西的托阿拉的石叶——石片文化。

大约距今7000年到4000年,印尼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畜牧业和锄耕农业,交通有了发展,与马来西亚、印度、中国南方开始文化交流。由于农业、畜业、手工业的发展,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越发重要,这样母系社会自然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

这一时期,图腾制有了发展,它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狩猎族以动物为图腾,农耕族以畜牧和植物为图腾。随着社会的进步,又出现祖先崇拜,印尼不少村庄在村口竖立一个象征祖先的木雕像,这种祖先崇拜习俗起源于印尼的新石器时代。

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构成了原始宗教的内容,它们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伴随原始宗教,出现了祭司和巫觋,这表明人类即步入阶级社会。

大约公元三千年到公元二三世纪,是印尼的铜铁器时代。其代表就是铜钺(古代兵器)和铜鼓的出现。这两个物件不仅是祭祀仪具,而且还是氏族领袖的权力象征和团结部族的号召。

铜钺的形状各种各样,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有羽冠盛饰的人形假面。据民族学者报导:在美拉尼西亚有些岛上居民(新爱尔兰岛)在跳着假面舞时就戴着各种羽毛装饰起来的盛冠。罗蒂岛地处印度尼西亚的东部,那里的居民有更多美拉尼西亚人的遗风和习俗,盛饰的羽冠人形假面同美拉尼西亚人假面舞蹈形象有联系。有人因之认为罗蒂岛上的铜锁的艺术风格是表现了亚洲的东山文化同巴布亚、美拉尼西亚的原始艺术的结合。而这一艺术以此为起点一直可以探索到大洋洲以至于美洲。

除了铜钺外能够更全面地体现父权氏族部落生活面貌的是铜鼓。在缺乏文字记载的社会里,它替代了文字记载。印尼的铜鼓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铜鼓的散布区域非常广,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到中南和西南各省都有,越南和印尼群岛更为闻名。

奥地利学者赫克尔于1902年发表了《东南亚古代金属鼓》一书,将珍藏于世界各大都市的铜鼓165件进行了研究和分类。他把它分为四大类型,至今尚为研究者所接受和采用。

第一类铜鼓体积很大,被认为是最古老的,其纹饰的风格主要是自然事物的再现;第二类铜鼓也是大型的,形如大口竹箩;第三类铜鼓体积大小中等,四处接铸青蛙,多为两个累蹲一处,很少有单个的,这类铜鼓多出现缅甸地区;第四类铜鼓,由第一类型转化而来,多刻有中国式的纹饰及汉字,多见于中国各地。

印尼铜鼓大多属于第一类型,但是巴厘岛的铜鼓,则有自己独特的形制和风格。印尼铜鼓文饰主要有光体、青蛙、载魂船与羽人。光体就是太阳,太阳与青蛙并铸,表现了与农业有关的意义。铜鼓上的羽人,是羽人氏族的图腾。但根据民族学家考察:马来-波利尼西亚人,在跳战争舞的时候,在头上有盛饰的羽冠,鲁昂岛上的铜钺纹刻中也刻缕着一个头戴盛饰的羽冠形的人形假面;在玉缕铜鼓上的羽人也有表现为乐器吹奏者和舞蹈者的,而游船(载魂船)上的羽人,则又表现为手执武器和捶击铜鼓的。

法国学者维克拉·科鲁波在他所著的《东京及北越之青铜器时代》一文中,谈论到东山发现的靴型青铜斧上所刻缕的羽人形象时指出:“这一吹着笙型的乐器的画面,恐怕是在跳图腾舞,是和这一动物的鸟同名的氏族模拟这一动物的动作。”

同雕刻和绘画艺术发展的同时,音乐和舞蹈艺术也有所发展。铜鼓以外还有皮革制成的象脚形的铜鼓。在中国西南地方,象脚鼓大鼓是皮革制的,象脚形的铜鼓是象脚鼓的仿造。可能是印度尼西亚的某些部落曾经使用过象脚鼓这种打击乐器,在达雅克人的载魂船图和极乐图上,也有铜鼓形的画面。

从玉缕铜鼓和东山靴形铜斧的纹饰上,有吹笙人,又有鸣响四支竹管似乐器的人,或者是芦笙和“安克隆”一类的吹奏乐器。“安克隆”是现代西爪哇人著名的乐器。“据莱佛士在《爪哇史》中讲到:加里曼丹的达雅克人在游猎时候,往往举行鸟祭,以定游猎的去向;当游猎队伍前进时,就鸣响着‘安克隆’引路。芦笙则至今还盛行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舞蹈时往往同象脚鼓合奏”。看来印度尼西亚的某些部落已有这些乐器了。

自公元7世纪以后,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成为马六甲海峡两岸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其中经常往返于中国和印尼的室利佛逝之间的阿拉伯商人将伊斯兰教传布至苏门答腊,使印尼人、中国商人纷纷皈依伊斯兰教。中国元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兴盛期,当时印尼爪哇的杜板与中国泉州有交往,每月都有定期船舶往返。伊斯兰教也随之在印尼盛行。郑和(1405—1433)在七下西洋间每次都在印尼传播伊斯兰教,促进华人穆斯林社区发展。印尼各地建立清真寺。印尼中爪哇省会三宝垄有纪念明朝航海家郑和的三保庙。印尼各地香客都来此地烧香膜拜,并敲锣打鼓、舞龙舞狮、高擎彩旗、手持各种兵器举行骧灾祛病的活动。三保太监成为印尼人的保护神。至今,在每年4月、8月,人们在月光下庙前举行欢快的舞会,以此纪念三保太监。

从音乐舞蹈来看,中国史籍也有不少对印尼歌舞艺术的记载,如《新唐书·南蛮列传》的室利佛逝条记载:“室利佛逝,一曰尸利佛誓………咸亨(670-674)至开元(713-741)间,数遣使者朝……又献侏儒、僧抵女各二及歌舞……”《咸宾录》爪哇条载:“咸通(860—874)中,献女乐……”《新唐书·南蛮列传》诃陵载:“咸通(860—874),遣使献女乐”(诃陵位于中爪哇)。1225年成书的《诸蕃志》中婆国条称爪哇“乐有横笛、鼓板,亦能舞”。1617年出版的《东西洋考》卷三下条载爪哇西部“乐有横笛、鼓板,自为夷舞,谚所谓‘大平婆之征’也”。1849年《海岛逸志》记:“番戏名曰浓迎。番妇之颇有色者,带虬发(卷曲的头发),缠锦幔,插金花,摇纸(纸扇),裸衣赤脚,歌番歌,舞番舞,摇头闪目,鹤立鹭行,演唱杂剧……或两妇对舞,或三四妇共跳舞。闲人亦可人其中,与之对舞,名曰弄浓迎。弄毕则酬以金。每于清夜远远听之,其音凄切悲楚,所谓异乡之乐,礻氏令人悲耳。”从以上记载可知印尼有女乐表演的舞蹈,有浓迎舞,面具舞,除此之外还有皮影戏。这些记载为我们了解印尼乐舞艺术提供了参考。印尼的音乐与中国有近似之处,如西方学者贝那特·泽特拉在《印度尼西亚》杂志发文介绍,印度尼西亚音乐中丰富的节奏和合演中的技巧与中国音乐有共同特点,“印尼的打击乐器来自古代云南的铜鼓”。民间习俗乐舞也多来自中国,如杜尔在《华侨在印尼》一书中谈到爪哇人舞动假兽的舞蹈:“即使它的身躯颇短,没有形成蛇状,但显而易见,它和中国的舞狮是相同的”;“世世代代,这种假兽舞已成为人们喜庆时的娱乐活动”。

佐克舞是巴达维亚华人创造的一种舞蹈,类似西方的交谊舞。据《印尼百科全书》和《世界华侨华人词典》称;佐克原是舞女所穿的丝绸长裤;后为此舞的名称。富裕华人举行堂会时,邀佐克舞的舞女前来助兴。男舞者为华人,舞女是土著人,这可能与当初中国移民几乎都是男子有关。男女跳舞时分别身穿红、绿、黄、紫、棕等色服装,通常与同色服装的男女结伴而舞,边对唱边跳舞边喝酒。按规定,一对男女跳舞时应相距半米,但实际上很少有人遵此规定,几场舞后男舞者向舞女赠“陪舞钱”。据传,早期佐克舞舞女穿紧身上衣和黑色长裤,并擅长武术。如今佐克舞不仅流行于土生华人中,而且为许多印尼土著男女青年所爱好。跳佐克舞时,通常由体现中国音乐风格的甘邦克罗蒙和受葡萄牙音乐影响的“克郎章”乐曲伴奏,……有人认为是“华裔阶层文化”。

对巨港舞,印尼华人黄素封在《科学的南洋》一书中这样介绍巨港舞:“服饰极华丽,舞者绣金盘花之纱笼……如我国清代妇女之绣裙。……舞态极柔雅,上肢动作较下肢为多,恍若我国之古舞。”

巴东舞,包括男子拳术和女子碟舞,“男子拳术……最后的二童对打,一持小刀,一空手,彼此相持良久。步法手法极严。争战正急时,亦手童子空手夺刀,颇近直隶山东一带走江湖之拳术。至女子碟舞,似曾与我国凤阳府见者仿佛。舞女双手各执碟,用中指所戴之环击拍,后有男二女奏幽乐和之”。

巴厘舞,“舞女着绣花龙凤马来式舞衣,戴凤冠,满插香花。舞时多用拳术姿势。按之我国《易筋经》十二势,除最末二势外,几乎全有,海天阔别,而能暗合如此,亦奇矣”。

爪哇舞“系古时士王战争之轶事。……其姿势多含我国拳勇之手法及步法”。

在爪哇古典舞中,有一个中国公主与爪哇公主共舞的舞蹈,舞姿优雅,反映了古代中国公主远嫁爪哇的民间传说。

至今在印度尼西亚舞蹈中,有西爪哇的面具舞、巴厘岛的列同格拉冬舞、蝴蝶舞、巴厘女舞、中爪哇的女勇士舞、苏门答腊的巴郎山舞和少女岛舞等等。这些舞蹈都曾由印尼访华歌舞演出时介绍给中国观众。

印度尼西亚的戏剧艺术也很发达,其中有不少接受了中国的影响,如“布袋戏”,又叫“掌中班”,它曾是福建木偶剧种之一。印尼语中的Potent源自闽南方言的“布袋戏”,说明由中国传去。《辞海》称,“中国木偶剧传说源于汉代,唐宋时已很发达”。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和台湾一带,说唱用闽南话,泉州地区用南曲,漳州地区早期用京调,后改用苦剧曲调。“印尼布袋戏早在17世纪已流行于巴达维亚等地。它是由闽南移民带入的。”印尼布袋戏用当地语言或方言说唱,剧情取材于中国历史与爱情故事,对话用马来语,唱词用汉语。

据说布袋戏源自古代皮影戏,中国古代皮影戏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宋代皮影戏最为发达,艺人将兽皮剪成人形,投在光源里,屏幕就映出生动的影像。宋代皮影戏成为专门艺术,有专职的“弄影戏者”。15世纪马欢的《瀛涯胜览》爪哇国条就有爪哇皮影戏的介绍,它普及在公元778年前后,最初用于宗教祭祀,后来才发展为民间艺术形式。

在印度尼西亚群岛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巴厘岛和爪哇岛的舞蹈。这两个地区的舞蹈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尤其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影响。印度尼西亚舞蹈接受印度和中国舞蹈文化影响之后,经过长时期的发展,逐渐摆脱了两国文化影响的束缚,形成了独具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舞蹈艺术。

从公元10世纪起,印度尼西亚的文化艺术渐渐远离印度文化影响,先从文学入手,对印度文学进行改造,把梵文译成爪哇文,把《摩诃婆罗多》改编成爪哇式剧本,使之成为爪哇歌舞艺术的主要剧本之一。舞蹈也不再是对印度舞蹈的模仿,舞蹈的内容、动作、音乐、服饰,均已向爪哇化嬗变。

印度尼西亚舞蹈动作的基本姿态是:两腿半蹲、一脚持重心,不塌腰,身体保持正直,头部端正,面向斜前方,眼睛向下视。舞蹈动作多取自对动物的模仿,并且多模仿大象和鹫鸟的动作,音乐伴奏有铜鼓、铜锣。

最能代表印度尼西亚舞蹈风采的是巴厘岛舞蹈。巴厘岛风光优美迷人,文学家杨朔称之为“诗岛”“天堂岛”。这里的舞蹈别具风格,巴厘人充满炽烈的热情欢歌欢舞,舞蹈具有很大感染力。

巴厘岛的舞蹈也曾接受印度舞蹈的影响,以后慢慢发展为巴厘岛的舞蹈表演风格。巴厘岛的传统舞蹈有“山哈夹舞”“班耐舞”等。“山哈夹舞”是巴厘岛最古老的宗教舞蹈。它一般在人遇到自然灾害或流行疾病时表演,具有禳灾祛病的功能。舞蹈表演时,舞者在歌队伴唱声中,边呼唤着神礻氏的姓名边登场演出,舞蹈表演之前,舞者先向观众点洒圣水,然后再翩翩起舞。舞蹈表演者均由未婚少女担当。“班耐舞”是一个带有情节的祭祀舞蹈,也由少女表演,表演场地在寺庙,后发展成为宫廷舞蹈,舞蹈带有浓重的宗教气氛。

巴厘岛舞蹈的基本舞姿是:双脚站成丁字步,重心落在后腿上,双膝半蹲,躯干面向主力腿的斜前方,双手臂弯曲,呈方形上下在身体两侧。舞蹈技巧表现在十指指尖上,十指左右颤抖,再加上头部摆动和双眼的左顾右盼。这些动作表情构成了巴厘岛特有的扑朔迷离的舞蹈风格。

其他东南亚国家舞蹈

一、柬埔寨舞蹈

柬埔寨舞蹈,柬埔寨最早称之“扶南”,在我国唐代宫廷燕乐中就有“扶南乐”,说明柬埔寨与我国交往的悠久历史。“扶南乐”是柬埔寨带有印度佛教色彩的宗教乐舞。扶南,在古代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强国,它的疆土比东南亚其他地区要大,经济贸易、文化艺术都比较发达。它首先接受了中国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吸收了印度和中国乐舞,经过消化整理,根据本民族特点又创作出新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如“木杵舞”表现柬埔寨人民的劳动生活;“昌扬舞”,对人物和动物的模拟舞蹈,还有节日里表演的舞蹈,这些舞蹈为柬埔寨宫廷乐舞提供了表现素材。

柬埔寨舞蹈分两大类:一是接受印度影响的宫廷古典舞蹈,一是民间舞。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是木杵舞,表演者用木杵敲击石臼发出有节奏声响的歌舞。

柬埔寨的基本舞蹈姿态是:重心在一条腿上,另一条腿半脚掌着地在一旁,手臂富有棱角、曲线,舞蹈充满婉约、细腻、柔韧、纤巧的韵味。

柬埔寨的舞蹈特征是:含蓄、高贵、娟雅、稳重。舞蹈风格形成于公元9世纪吴哥王朝。吴哥王朝是由扶南北部高棉人在吴哥地区建立的国家。当时的吴哥王朝是一个政权稳固,贸易繁荣的经济大国。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之上,高棉人建立了自己的文化,12—13世纪是古柬埔寨国家的辉煌时期,也是其文化的极盛时期,吴哥王朝在吴哥地区建立了大量的婆罗门教与佛教混合的庙宇和宝塔,每个塔尖上均刻有凝视四方、微笑的巨人脸,巨人头顶一朵莲花,它充分反映了古柬埔寨的时代精神,柬埔寨的传统舞蹈体现了这种精神,这种精神一直保存并且延续至今。

二、泰国舞蹈

泰国舞蹈是接受柬埔寨宫廷舞蹈影响而发展起来的,虽然它接受了柬埔寨吴哥王朝时期的宫廷舞蹈的影响,但由于本民族的审美思维定势的决定,泰国舞蹈呈现出与柬埔寨舞蹈风格的很大区别。泰国宫廷舞蹈显得活泼、轻盈、流畅,舞姿婀娜,风格自由开放。

泰国舞有宫廷舞剧与民族舞剧和民间舞蹈之分。“孔”是泰国舞剧的表现形式,“孔”也即哑剧之意,是一个戴面具表演的舞剧。它受古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艺术影响,演员表演富于程式化的手势和丰富的面部表情。程式化的舞姿有68式,伴奏乐器主要有木琴、套锣、木竖笛、鼓和撞铃等。

泰国的民族舞剧大多表现传统民间神话故事,泰国民族舞剧分两类:一类是宫廷的、由宫廷女子表演的“洛坤·奈”,是艺术舞蹈为主的表演形式;另一类是民间的,舞蹈带有喜剧色彩。

泰国的民间舞蹈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笙舞、南旺舞、诺拉舞。“笙舞”是泰国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表演形式为男女对舞,主要表现农村劳动生活和民俗风情。其中包括“捕鱼舞”“饭篮舞”。舞蹈表演有说有唱又有跳,风趣活泼。“南旺舞”又称圈舞,有19种基本舞步,男女对舞。表演时,女子面颊、上身及手臂朝向男子,男子以双臂拱护女子,环绕而舞。“诺拉舞”起源于泰国南部,舞姿婀娜,手臂动作比较多,富有韵律感。

泰国的基本舞姿是:下体保持半蹲,身体及手臂每个关节都弯曲,形成“三道弯”造型,动作时,腿在半蹲状态上做重拍向下动作,节奏均匀地上下屈伸,身体上下颤动为其动律的主要特点。

泰国的舞蹈风格近似于印度舞蹈,舞姿富有雕塑性,情感内含,动作轻盈朴实。

三、缅甸舞蹈

缅甸位于古柬埔寨、古泰国之间,这两个国家均为历史上的强国,两国的文化艺术均对缅甸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缅甸舞蹈带有柬埔寨和泰国的舞蹈韵味。

缅甸舞蹈分古代戏剧舞蹈和民间舞蹈两大类。古代戏剧舞蹈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是来源于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剧,另一部分则是来自暹罗的宫廷剧。

暹罗曾是古代泰国的一个地区,自古接受柬埔寨的影响。由于统治者的重视与支持,暹罗地区的舞蹈从动作到风格、韵律都远远超出古柬埔寨舞蹈。16世纪,缅甸收复暹罗,暹罗的宫廷舞蹈传入缅甸。

缅甸的古代戏剧舞蹈主要来自印度和中国的傀儡戏,缅甸人按照提线傀儡的动作,创作出舞蹈的基本动作,其中有深蹲、塌腰、挺胸、昂头、关节弯曲、四肢成方形,造型对称,动作有棱角,具有抑扬顿挫、连绵不断的韵律。缅甸人在这些基本动作基础之上,又创作了“三十七神舞”,后又演化为“宫女舞十二段”,成为缅甸古典舞蹈代表。

缅甸民间舞蹈也丰富多彩,有长、短鼓舞和象脚鼓舞、背鼓等民间舞。民间舞蹈表演时,常把说、唱、舞结合在一起,有时加进一些杂技表演。民间舞蹈形式活泼,情绪热烈。

四、菲律宾舞蹈

菲律宾舞蹈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它的乐舞文化保持了原有的风貌。

菲律宾舞蹈大致分四类:乡村舞蹈、北部山区舞蹈、南部棉兰穆斯林舞蹈和西班牙风格的舞蹈。

乡村舞蹈是土著人表演的舞蹈,未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这类舞蹈模仿性强,节奏单一,动作简单,舞蹈只有一些情绪变化,或激烈,或轻松。舞蹈以脚部的地面动作为主。舞蹈内容是驱鬼逐疫的巫术舞、求爱舞、战争舞、模仿动物舞等。伴奏乐器有竹器、木器、竖琴、响板和各种铜锣、铜鼓,大鼓。

北部山区舞蹈也较好地保持了原始风貌,一般在种植、丰收、婚丧嫁娶、驱病逐灾等仪式上表演。男子舞蹈粗犷威严,女子舞蹈含蓄端庄,男女表演差别明显。

南部棉兰穆斯林舞蹈是菲律宾的文明程度较高的舞蹈艺术。伊斯兰教徒经常朝拜圣地麦加,始终保持阿拉伯人的生活习惯,穆斯林舞蹈因之得到很好保存。菲律宾穆斯林舞蹈有“辛基尔”传统舞蹈,舞蹈表现王子寻妃的感人故事。“辛基尔”舞蹈由一位女舞者在“井”字形交叉的四根竹子中间,跳进跳出地表演,舞者双手还持扇子。舞蹈没有音乐伴奏,只有竹竿子敲打出来的音响节奏,舞者通过在竹竿子敲打中的动作表现传说故事。

西班牙风格舞蹈是16世纪西班牙人占领了这片国土之后,伴随着传教活动而出现的新舞蹈。这类舞蹈带有基督教色彩,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菲律宾传统舞蹈的西方舞蹈。舞蹈表演者几乎是修道士,他们采用当地的传统表演形式,在修道院内或广场上表演西班牙舞和欧洲的各种舞蹈。菲律宾有部分人受其影响,渐渐放弃了舞蹈传统,模仿表演西班牙舞蹈,从而使本土舞蹈失去了原始纯朴的野性,而带有西班牙舞蹈特色。

菲律宾四大类舞蹈各有其特色,乡村舞蹈、山区舞蹈,其舞蹈动作简单、朴素无华,模仿性的动作比较多,舞蹈造型多以“三道弯”为主,舞蹈多以柔韧、扭摆、跳跃为主,舞蹈形式自由松散。穆斯林舞蹈风格充满了神秘色彩,以舒缓的手臂、弯曲的肘部和各种手指动作为主。穆斯林舞蹈的手指动作不同于印度的手势动作,它时而伸直并拢,时而里外弯曲;双腿膝部外开,做半蹲状,身体重心不断向两旁移动。此外,舞者还戴脚镯、脚铃、假指甲,以突出舞蹈的效果。西班牙舞蹈服饰、道具多带有西方色彩,舞者经常手持一把精致的小扇舞蹈,动作圆润、优雅。

总之,东南亚舞蹈起步较晚,同它的文化一样,在印度和中国文明已发展了两千年历史之后,它才起步,时间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它的舞蹈文化虽然在人类走廊上接受了不同的影响,但最能给东南亚舞蹈造成不可磨灭印迹的是印度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因此,东南亚舞蹈除了本土特征外,总是能依稀见到印度舞蹈、中国舞蹈、阿拉伯舞蹈、甚至西班牙、荷兰舞蹈的影子,这是长期文化交流的产物。人类的文化就是在交流中前进。印尼以及东南亚一带国家的舞蹈文化就是在不断交流、融合中向前发展的,它们的舞蹈既带有共同性,又带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在东方人眼里它们之间有些差异,而在西方人眼里,它们就可统称之为“东方舞蹈”。

日本舞蹈

日本是位于亚洲最东部的一个岛国,它四面环海,孤悬于太平洋之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以及冲绳岛、小笠原群岛等大小3900个岛屿组成。日本海岸线长,有许多天然良港,境内山多水急,可耕面积不多。受海洋及黑潮的影响,日本具有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它境内多山路,平原少,没有巍峨险峻的高山,没有磅礴浩荡的江河,没有严冬酷暑的气候,温润的气候、年轻的山脉、短浅的河川、充沛的雨量、葱翠的树木,养育了生存在这里的日本人民,也逐渐形成了温文儒雅的日本民族性格与纤巧和谐的民族文化特征,以及武士道精神。

日本国是一个由家族制度发展起来的国家,日本皇家制度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在这样一个基点上发展的。在日本历史上还有长达八九百年的岛国闭关的独特时期。日本历史前后经历了公元前的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织丰时代、江户时代、明治时代、大正时代、昭和时代和平成时代。

日本天皇被认为是国家的最高统帅。天皇制的延续构成了日本国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特色。

日本列岛呈南北狭长状,它西北与西伯利亚接近,早早就通过北部阿伊奴人接受了古埃及、土耳其、叶尼塞河地区文化综合为一体的西伯利亚文化的影响,自日本的弥生时代起一直延续至日本明治维新之前。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了久远的影响,日本基本上是依赖中国汉、唐文明发达起来的海岛。

中国的乐舞艺术也随着各种文化传播传至日本,影响推动了日本乐舞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如日本的“舞乐”它最早在中国的宫廷里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它是在日本上层贵族阶级社会里形成的艺术,“舞乐”自日本奈良平安时代形成后,历经幕府时代、明治时代、大正时代、昭和时代而保存至今。它仍属宫廷王公贵族艺术,它只在天皇家族的节日、皇室的各种祭日里演出。

中国西周时期的民间“散乐”传至汉代,接受了西域乐舞影响之后,形成俗乐百戏,公元8世纪由遣唐使带到日本。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的傀儡戏产生影响,后又与净琉璃结合,产生新的艺术品种“人形净琉璃”。历史上,日本对中国乐舞文化差不多是全盘端去,从邪马台女王卑弥呼统治时期开始(相当于中国后汉时代),在飞鸟、奈良时代(相当中国宋代开始)是日本文化完成的时期,日本的和歌,小说《源氏物语》,文字平假名、片假名都在这一时期完成,日本民族的艺术也从此形成。日本舞乐、猿乐、能乐、能狂言,以及歌舞伎的雏形,可以说,都始于平安时代。平安时代以后,是日本民族艺术的日臻完善、发展的时代。因此说,日本的乐舞艺术是在外来文化基础之上建构起来的,在日本乐舞艺术的框架中,包含着日本民族的群体审美意识、道德观念和哲学思想。

日本舞蹈大体上分为古代舞蹈、中世纪舞蹈、民间舞蹈和近世舞蹈。古代舞蹈包括宗教舞蹈、外来舞蹈和外来舞蹈与本土舞蹈相融会的舞蹈。中世纪舞蹈有寺院舞蹈和武家舞蹈。民间舞蹈有风流和念佛舞。近世舞蹈有能乐和歌舞伎。

一、日本本土舞蹈

日本本土舞蹈包括:古代舞蹈、中世纪舞蹈、近世舞蹈。

1.古代舞蹈

古代舞蹈主要有原始祭神舞。原始祭神舞又包括丧葬习俗舞、祭神祈丰收舞。丧葬习俗始自日本原始时代的习俗,日本历史书籍《古事记》载“天上的年轻人亡、八昼八夜作歌舞”,反映了日本原始先民就尸歌舞的情况。人死后,不急于埋葬,先由数名妇女在尸前做载歌载舞击杵舂米动作,然后再葬。有人考证,这种习俗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的习俗非常相似,如明代钱古训撰《百夷传校注》中所说。这种尸前击杵歌舞的形象资料可从日本传香川县出土的一铜铎上得知,铜铎是一种原始打击乐器,它主要用于日本原始祭神等活动中,铜铎上绘有两人一起一落击杵姿态。日本的丧葬习俗舞可能与祭祀丰收联系在一起。

祭神乐舞在日本原始社会占有重要地位。日本原始神有两个:一是天神,一是海神。祭神乐舞基本围绕这两个神展开。日本古代传说中的伊耶那歧与伊耶那美的兄妹神话被认为是创造日本国土与人类的天神。除他俩之外,还有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的传说、天宇受卖命女神的传说,以及海神海幸彦的传说等。日本先民认为这些神都是他们的祖先,这些神都会舞蹈,也就是说,日本先民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在天神、海神的歌舞中诞生的。日本古籍记载了天神的歌舞活动,如《古事记》载,天宇受卖命女神戴上用花做的假蔓,手持天香山翠绿竹叶,敞胸露怀,有节奏地踩踏倒扣在地的木桶载歌载舞。日本神话中的天神、海神多与国家的诞生相联系,祭神成为日本原始农耕民的最大心愿,祭天神以祈祷风调雨顺确保农业丰收,祭海神以保证不受台风海啸的侵扰,确保航海捕捞丰收和渔民性命安全。日本原始祭神舞蹈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舞者喜在木桶上咚咚踩踏,上肢随着踩踏出的节奏而舞,踩踏出来的声音便是天籁之音。

日本最初经历了三个文化阶段,即绳文、弥生、古坟文化阶段。从弥生文化时代起,日本原始民族接受了中国大陆的文化,但这种文化往来主要集中在物质方面,精神文化交流尚未开始。日本歌舞艺术还未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日本接受外来乐舞是在大和政权建立后不久,也即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与日本颇繁交往,中国南方吴国的伎乐传去日本。日本真正大规模地学习中国、韩国乐舞文化则是从日本的飞鸟、奈良朝时期开始,这一时期相当于我国隋唐时代,代表这一时期的乐舞有伎乐、雅乐和散乐。

伎乐包括的内容有两大类:第一类在中国流行的西域佛教乐舞,如狮子开道、金刚、力士、婆罗门、昆仑、迦搂罗、醉胡年等,还有一类流行中国南朝的乐舞,如吴公、吴女、大孤女、大孤儿等。这些乐舞在日本都戴假面具表演。

雅乐,是日本宫廷乐舞的统称,它包括唐乐、三韩乐。唐乐是指中国传去的汉唐乐舞。三韩乐主要指朝鲜半岛百济、新罗、高句丽三国乐舞。中国唐乐由日本遣唐使带去。根据记载从中国带回日本的唐乐有48种。唐代有许多著名宫廷舞蹈传到日本,其中有皇帝破阵乐、团乱旋、酒胡子、夜半乐、剑器浑脱,歌舞戏有钵头、兰陵王、苏莫遮等。

散乐,相当于我国汉唐时期的百戏,演出的节目多是杂技、幻术等内容,日本最早演出散乐是从奈良时期开始的。它一般伴随佛教祭祀仪式而展开,日本借助散乐的演出来传播佛经教义。

飞鸟、奈良朝时期传去日本的外来舞蹈大部分保留在宫廷和寺院中,被代代传承,到了平安时期,中国唐代乐舞、印度天竺乐舞、朝鲜乐舞都传至日本,丰富了日本古代乐舞艺术的内容,培育了日本宫廷雅乐、伎乐、舞乐和能乐的萌生与发展。

2.日本中世纪舞蹈

日本中世纪舞蹈主要是指镰仓至江户时代的艺术。这一时期的舞蹈主要有“寺院舞蹈”和“武家舞蹈”。

寺院舞蹈的代表为“延年之舞”。它是从平安朝末期到镰仓时代在寺院内兴盛起来的舞蹈艺术。所谓“延年”是指多种舞的综合形式。现在,日本个别寺院里还保留着延年舞的痕迹,在歌舞伎十八番的“劝进帐”中可见到“延年之舞”的影子。“延年舞”大部分已失传。

中世纪武家舞蹈有:田乐、幸若舞、狂言小舞、风流等。“田乐”原是田地艺术。“田乐”在镰仓时代兴盛,镰仓幕府由武士统治,因而称之为“武家舞蹈”。当时人们不分贵贱都热衷于田乐。田乐,类似于中国民间秧歌,它始于围绕农耕种植而展开的一种祈丰收歌舞,表演者头戴花笠,脚蹬高腿木屐,边歌边舞,舞蹈是对插秧劳动动作的直接模仿,有鼓、笛等乐器伴奏。后来,田乐接受了中国能乐的影响形成“田乐能”,在镰仓时代备受武士喜爱。田乐是融合儒家礼教、佛家禅宗、本土佛教三者合一的乐舞艺术,具有很强的凝聚武士的力量。“幸若舞”是幕府时代武家舞蹈的第二个典型代表。“幸若舞”又分为“曲舞”和“幸若舞”。曲舞由女性表演,舞姿端庄文雅。幸若舞由相貌英俊的青年男子表演。这个舞蹈在镰仓幕府时期极受武士的喜爱,传说日本历史上的大将领织田信长、木村重成等人都亲自跳过这个舞蹈。幸若舞是带有一定情节的舞蹈,表演时,舞者手持折扇,戴立乌帽,身穿武士装,和着大鼓节奏,口唱“物语”,显示了武士的风采。

3.日本近世舞蹈:能乐、狂言小舞、风流舞蹈、歌舞伎“能乐”是武士舞蹈的典型代表。“能”是受“田乐”和“猿乐”影响而产生的艺术,它还接受了“曲舞”的影响。“能乐”是一种歌舞表演剧形式,它追求艺术的音乐性、舞蹈性,它既有情节,又有歌和舞,是一种综合艺术。它强调艺术的情节美、造型美、绘画美,突出一个“情”字,在武家舞蹈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能”最初由表演者自编、自导、自作词、自作曲,并且自己表演,后来才有了专业的分工。它经过“能乐”大师观阿弥、世阿弥的整理达到能乐表演的顶峰,它还有一个重于表演的规范。它注重肩和臂的动作,舞者两臂的动作以肩的高度为标准,以腕的动作为活动轴。表演者的服装袖子很长,观众看不见手腕的动态,于是形成一种隔袖观其肘臂动态的欣赏方法。此外,还有手叉腰的动作,表演者或一手提物另一手叉腰,或双手叉腰,双手拇指、食指可任意放置在左右腰部位置上,面部呈现出一种沉思状。能乐还注重脚的动作,它含有深刻的意义,通过舞者脚踏地板的声音给观众以不同的感觉。在日本能乐中可见舞者高跳之后落地以膝着地的动作。在能乐戏中有一个表现汉代宫女王昭君嫁给匈奴的节目:君王汉元帝在镜子中见到王昭君和匈奴单于,单于在笛子、说唱的伴奏声中登场,他双脚踏地跳跃,以膝着地发出声响,表现了单于的狂暴性格。这种以“力”为基本动态的技能,使人产生敬畏之心。日本的“能乐”大师世阿弥曾阐述过日本舞蹈是一种表现力的理论。他认为优美的力的动作代表神,丑陋、扭曲的力的动作代表鬼神。跳起跪地动作的反复进行显示着表演者高超的技能,它映衬着一种演出的效果,表现了一种民族精神。“狂言小舞”是一个着重于戏剧表演的艺术形式。所谓“狂言小舞”,是指单独从“狂言”中提取出来的舞蹈部分。它产生于室町幕府时代。室町时代与镰仓时期的武士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不同,这一时期的武士开始追求享乐,人们物质生活普遍得到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更为普及,狂言小舞就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主。狂言小舞吸收了当时流行的歌谣形式,并称之为“踊节”,所谓踊节是指踩着节奏跳的舞蹈。狂言小舞对歌舞伎的形成产生了不同估量的影响。“风流歌舞”是日本室町时代的民间舞的统称。“风流”又称之为“念佛舞”,是在日本实行开放、国富民强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一种祭祀艺能,曾受到中国大陆民间祭魂歌舞孟兰盆舞的影响。而孟兰盆舞又曾受到汉唐民间歌舞——踏歌的影响。它以“踊”为主,舞中有唱,歌唱多为当时流行的“小歌”,而且,多以大鼓伴奏。舞蹈演出的场面很大,有时达几百人,一般在祭祀亡灵时表演,后来演变成民俗艺能的念佛舞,这时,舞蹈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成为民众自娱自乐的民俗舞蹈。“歌舞伎”艺术产生于德川幕府时代,兴盛于江户时代,它是在日本各类歌舞艺术的影响下形成的戏剧表演艺术,与日本的舞乐、能乐、人形净琉璃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歌舞伎舞蹈最开始由女子扮演,由于女子表演的歌舞伎艺术成为武士时代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因而遭到政府的禁止。后来,歌舞伎艺术全部由貌美的青年男子表演,被称为“若众歌舞伎舞蹈”。到了承应元年,相当于我国明代崇祯十七年时,日本政府改变了禁令,开始禁止若众歌舞伎表演,不让男扮女装,从这以后,歌舞伎又逐渐改由女子表演了。女子歌舞伎舞蹈以表演为主,服装艳丽,服装与动作线条巧妙融合,显示出独到之美。

歌舞伎的舞姿形态主要有六种,即飞六方、丹前六方、抓六方、倾城六方、游泳六方、座六方,这六种舞姿又称做“六方之艺”。

六方之艺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六方代表着东、西、南、北、上、下6个方位。舞者在这六个方位中间手舞足蹈,拓宽了舞蹈表现的空间。此外,它还内藏着巫术的含义。在猿乐艺术中,舞者的六方舞步还带着镇压恶魔之义。这种最初的拜六方,镇压恶魔的宗教仪式舞蹈发展到后来被吸纳进各种不同的舞蹈形态中,在歌舞伎艺术中,成为手臂、腰肢与足踏巧妙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复合式的舞姿形态。

随着歌舞伎艺术的发展,女方舞者服饰上的袖子越来越长,长长的舞袖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的情感,显示出一种内向性的技巧美。歌舞伎的舞蹈特色是由“踊”、“舞”、“振”三要素构成的。“踊”是指有节奏的跳跃动作,“舞”是指表演成分,“振”是指类似于哑剧的动作,其模仿成分比较多。舞蹈、表演和哑剧动作,三者巧妙结合构成了歌舞伎的基本表演形式。歌舞伎舞蹈音乐主要以“三昧弦”伴奏,它从雅乐、子(日本特有的说唱艺术)、神乐、民谣、流行歌曲口杂中吸收养分。伴唱则采用了长歌和净琉璃的说唱艺术形式。

二、日本冲绳岛舞蹈

日本冲绳岛在过去称之为琉球岛,它与日本本土隔海相望。但它的历史、文化与日本本土相比却落后很多。琉球岛早在32000年前就已有了人类出现,在那霸港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发现有18000年前的人类的遗骨,根据考古学家测定它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人种,他们经过台湾来到冲绳,其文化甚至波及到南九州。另外,日本本土的绳文文化也影响到了冲绳列岛,但是那时候的影响都是很微弱的。日本本土建立了天皇制国家统治之后,奈良朝外来文化、平安朝贵族文化、幕府时代的武士文化开始从不同渠道向冲绳岛渗透,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一带的文化和印度尼西亚文化也间接影响了冲绳列岛。从某种程度讲,促进了晚开化的冲绳文明的形成,尤其从中国的明朝开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开始大规模地影响冲绳,所谓“御冠船”,是中日两国在南海丝绸之路上交往的友好之船,这些都促进了坐落于茫茫太平洋之中的冲绳各岛屿文明的迅速发展。冲绳列岛的政治历史的真正开始应当从12世纪算起,在艺术作品中呈现出作者的名字则是从17世纪开始。它的文化艺术表现出浓厚的中国大陆的文化色彩。冲绳的文明历史不是漫长的,舞蹈文化历史也不算长,冲绳人把相当于中国明朝时代,即御冠船时代流传下来的舞蹈称之为古典舞蹈,也即宫廷舞蹈或贵族舞蹈,把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群众娱乐性舞蹈称之为杂舞。古典舞蹈已经有了固定的程式化的动作姿态,衣饰华丽雍容,多表现祭神礻氏,男女愁别、战争等内容,舞步沉稳,表情凝重,音调或哀婉缠绵,或深重低沉,或喧嚣嘈杂,多是对传统艺术的忠实继承。杂舞,服饰朴素简洁,舞蹈动作活泼欢快,不受规范束缚,舞蹈多表现平民百姓劳动、爱情、庆丰收等生活内容,舞蹈动作造型和音乐也多参照、吸收其他艺术成分。杂舞成为冲绳观众喜闻乐见的舞台舞蹈艺术形式。

1.古典舞蹈

御冠船踊是冲绳岛的古典舞蹈,它集中了明治、大正、昭和等各时代的舞蹈艺术,并不断完善发展。在明治初期,御冠船时代的艺术家读谷山亲云上等人非常活跃,从大正时代到昭和二十年,读谷山亲云上的弟子玉城朝熏、渡嘉敷守良、新垣松含三名舞蹈家非常活跃。目前在冲绳舞蹈界最为活跃的是真境名佳子、佐藤太圭子等人。

冲绳古典舞蹈有老人踊、若众踊、女踊、二才踊和组踊。

老人踊,在日本本土的艺能中称之为“翁”。它具有祈祷国家安定、民众团结、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之意。在本土的能狂言中,演出开始时要先表演一段迎神舞,然后,才开始正式表演节目。冲绳的老人踊也具有同样的意思。冲绳的老人踊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是由一男一女分别扮演老翁老妪,一种是象征族长的老人表演。这样的人物形象蕴涵着长寿、子孙繁荣、物质富足之意,也就是说老人踊象征着人类三种理想。老人踊在今天成为舞台表演的特殊的仪式,不管演出什么节目,开场节目一定是老人踊。这种舞蹈的古老形态至今还遗留在乡村民间祭神习俗活动之中。

若众踊,所谓若众指的是少年男子,一般指在首里(首都)王府里的名家之后,古典舞踊家玉城朝重曾经作为乐童子在江户王府里专事艺能,他那时称之若众。在冲绳,若众就是指没有男女性别之差的人,他身穿大摆袖服饰,发际插花,有些近似于女性装扮。若众踊是明朝御冠船踊中的主要节目,青少年象征着未来,这个节目一般在庆祝宴会上表演,今天则作为古典舞蹈在舞台上表演。

女踊,顾名思义就是女子表演的舞蹈,这个舞蹈要求由20岁上下的年轻漂亮、长相水灵的女子表演。冲绳岛的女踊接受了中国和日本本土舞蹈艺术的影响。冲绳艺术从祭祀场合产生,进行宗教祭祀活动的巫师一般由女子担任,舞蹈柔中有刚,媚而不俗。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一舞蹈又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表演形式渐渐远去,又增添了不少新的舞蹈成分。

二才踊,从组踊中分离出来的舞蹈。冲绳古典舞蹈大都指庆祝琉球王册封戴冠仪式上表演的舞蹈,但也有一部分是从那些舞蹈中分离出来的舞蹈,表演者的服装和舞蹈的主题也与戴冠仪式上表演的舞蹈完全不同。它更近似于本土艺能,或者说近似于武士舞蹈。二才踊又包括上口说和下口说等内容,舞蹈与御冠船来冲绳之际表演的风格完全不同,它是专供人们欣赏为目的的表演性艺术。

舞蹈表现出冲绳特色,是徒手舞,为使徒手动作舞蹈化,编导确实下了不少功夫。这个舞蹈与女踊舞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是刚中有柔,粗而不糙。表演者一般由经历过15、16岁若众踊,20岁女踊表演阶段之后的24、25岁的青年来担任。

组踊——诸屯节,又称之丑童。最初舞蹈主角是由两位长像丑陋的男子扮演,发展到后来,发生了极大变化,它又含有了其他的舞蹈成分。所谓组踊,在现在一般由一男一女对舞,或者俩人对舞。这个舞蹈在“御冠船踊”中被放在最后表演,成为压轴节目。因此,又称做“御后段舞踊”。现在,舞蹈表演时,先从上场走出两女舞者,她俩安安静静地舞蹈,身着王府时代土族阶层女子服装,红色上衣、白色裙裤。她俩舞踊之后,又有俩戴面具的丑女上场,身着百姓服装,头上用龟骨插发,黑色上衣。舞台上,丑女美女相互穿梭舞蹈。美女动作端庄优雅,丑女动作夸张滑稽。然后,美女下场,舞台上留下丑女,她们做着更加夸张地表现各种姿态、扭腰摆臂的大幅度的动作,然后下场。

舞蹈带有一点情节,它表现冷漠孤傲的美女和坦荡诚实的丑女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幽默、风趣的舞蹈,也是向歌剧艺术过渡的戏剧性艺术,至今人们还把它当做对御冠船舞蹈流派保存来上演。

2.杂踊

杂踊是指明治维新后以表现庶民生活为主题的民俗舞蹈,它与在首里(首都)王府时代形成的反映士族生活的古典舞蹈完全不同。从明治到大正的创作的杂踊称做“端踊”,把古典舞踊称做“真踊”,与本土的“长歌”相对,冲绳人将小曲称做“端歌”。有一段时期,还将创作的杂踊称做“新舞踊”。

明治十年以后,冲绳相继建立商业演出团体,这时涌现出不少新创作的杂踊,明治以后虽然古典舞蹈、组踊、狂言仍在继续演出,但人们逐渐对这种演出形式产生厌烦情绪,为满足观众对新鲜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要求,艺术家采用当时流行的民谣,以反映庶民生活为主题,创作出了大量的新的民间民俗舞蹈“杂踊”。与明治以前的悲愁哀婉、凝重低沉的御冠船系的舞蹈相比,明治时代的舞蹈充满了明朗、鲜亮的色彩,它以反映庶民生活内容为主,但舞蹈动作、服饰是接受了歌舞伎艺术的影响。

冲绳著名的杂踊有:滨千鸟、花风、谷茶前、穆思鸠鲁、鸠间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