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养育的力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13:43:45

点击下载

作者:斯蒂芬·卡马拉塔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直觉养育的力量

直觉养育的力量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直觉养育的力量作者:斯蒂芬·卡马拉塔排版:暮蝉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0-01ISBN:9787213084010本书由天津湛庐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中文版序父母的直觉蕴含巨大的学习宝藏

中国的爸爸妈妈能读到本书,我感到由衷的喜悦。有关父母如何才能有效支持孩子的发展,现今已有很多激动人心的新发现。每个家长的角色都至关重要,这一点正日益明确!当然,中国的家长不至为此感到吃惊,因为孔子早就对此有过高明的教导。中国的父母通常积极教育孩子,帮助他们形成与古老智慧相吻合的孝心,这种做法本身就蕴藏着独特的好处和智慧,问题在于如何把它们与新的科学教养发现结合起来。

遗憾的是,与美国和欧洲等世界其他各地的父母一样,中国的父母也越来越多地听到这样的说法:基于“脑科学”的电子化教育可以替代父母,充当孩子的主要教育者。但其实相反,“最新的电子化”教育产品破坏了有效的养育,导致孩子在“真实世界”的学习效果不良。例如,有一款婴儿电脑“阅读”产品宣称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并针对父母做了大量的广告。但销售这套产品的公司被美国政府罚了一大笔钱,因为相关研究并不支持他们的说辞。宝宝们花在看这些教育类DVD上的时间以及父母为此支付的金钱都付诸东流,而父母本可以好好利用这些时间以直觉养育的方式给孩子以恰当的教育。

本书以强有力的科学证据支持这一传统的观点:教育孩子是父母的重要职责,履行这一职责的最佳途径,是由父母根据孩子的独特天资和气质,秉持家庭的价值观和文化期待,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而且,请务必记住,以日托班或早教中心的某种加速学习进程的做法来取代父母,不一定会带来教育上的好处。

美国的一项大型研究证明,在语言能力方面,由父母亲自带的孩子比上日托班的孩子要强一大截。原因可能是父母比“拿钱做事的人”更愿意用心教孩子,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教育机会比从学校得到的更多,因为一个老师可能要同时照管5个、10个甚至更多的孩子,而与父母相处时,每名成人所带的孩子明显更少。此外,在确保正确回应孩子方面,同老师和保姆相比,父母有更强烈的切身感受。

另一个事实是,任何电脑或产品都不可能正确教育孩子。电脑、平板及其他设备只能被视为与书本相类似的教育工具,而不是什么独特的“魔法”设备,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强过父母。商家采用许多噱头和营销策略,让父母认为自己不是好老师。例如,狡猾的商家常常把大脑发育“关键期”的概念作为营销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让父母觉得,自己似乎错失了孩子的某个关键教育阶段。本书证明,就学习敏感性而言,脑科学上所说的关键期并不像商家恐吓的那么短,他们只不过是企图破坏父母的自信心;而且,在给予大脑恰当发育所需的信息方面,父母非常擅于回应孩子。

本书还认识到,父母向孩子传递自身的文化与价值观非常重要。随着外来教育的涌入,文化与价值观很可能会被冲淡甚至消失。例如有证据表明,手势是前语言期的指针,比如用手指指东西,如果你所在的文化不认可用手指指东西,特别是指着别人,那么很重要的是,父母需要决定是鼓励还是阻止孩子的这个行为。然而任何预制的教育类产品都不可能根据本地或家庭文化进行调整。

本书的首要目标是帮助父母坚定地承担起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养育责任,并且提供了充足的科学依据,证明这是父母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其中一章专门谈教育,鼓励家长教孩子充分发挥潜力,当孩子准备好承担某项责任时,要确保学校能最大限度地允许他们学习。既要确保孩子当前的能力与准备学习的东西难度相匹配,也要给他们足够的智力挑战,确保他们维持最佳的学习与成长。要平衡好这两者间的关系。

最后要强调,父母一定不要过度保护孩子,不要剥夺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本书表明,为了获得适当的教育,孩子处于发育中的大脑需要失败,需要有克服失败的机会。坦率地说,本书旨在结合当代科学与父母深入参与的传统智慧,因为现代世界有一种越来越强大的趋势,试图破坏积极、投入的养育方式,否定其独特的好处,“基于脑科学的”教育产品和方案取代了父母对孩子承担的重要职责。我希望读过本书之后,中国的父母能一眼看出并抵制商家的虚假承诺。日常的亲子互动中包含着大量的学习机会,我也希望家长善加利用,借此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孝心。斯蒂芬•卡马拉塔2017年8月引言焦躁的世界,如何做父母

25年来,我在范德堡大学从事儿童发展研究,同时进行自闭症、唐氏综合征与其他发展障碍的临床治疗。我遇见的家长无不希望为自己的孩子提供尽可能好的人生起点,都想把孩子培养成健康、幸福的人,希望孩子成功、独立。过去10来年,我发现,就如何着手此事,父母们的焦虑感与愧疚感明显更强了。似是而非的海量信息,竞争性与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剧,各类书籍、节目、产品、方案、“专家”和App市场方兴未艾,各种设备厂家争相声称为培养最聪明、最健康、最出色的小孩提供必要帮助……这一切使得许多父母不知所措,强烈感觉非得在这项最重要的工作上取得成功不可。1

最近,英国的《卫报》发表文章,表达了人们的一个困惑:“有史以来,西方人终于摆脱了孩子早夭的威胁,为什么恰恰在这个2时候,养育孩子的焦虑如此泛滥?”在《孩子的到来如何改变你的生活》(All Joy and No Fun)一书中,畅销书作家珍妮弗•辛尼(Jennifer Senior)谈到孩子如何极大地改变了父母的生活,议及孩子从出生那一刻直到高中毕业,爸爸妈妈们就子女养育所体会到的没完没了的担忧和困惑。

作为儿童发展专家,我同成百上千的家长交谈过,他们大都为日常育儿方法的短期与长期后果感到担忧。最近,有一位母亲对我说,如果她儿子3岁还没学会阅读,就进不了那所竞争激烈的幼儿园,而这又意味着,他就上不了富有学术吸引力的磁校。这个可怜的小家伙当时才18个月大!另一位父亲则坚持认为,他刚开始蹒跚学步的女儿不该浪费时间玩积木,因为这时她的大脑处于发育状态,正是与词汇学习“相联结”的关键时期,同时,他让妻子赶紧用闪卡教女儿识字,而不是陪她玩耍,因为尽早利用“神经可塑性”的“关键期”关系重大。这对夫妇错误地认为必须抓紧这一两年的时间帮助女儿完成大脑构造,以适应终身学习,不然这个机会一旦错失,孩子将注定一辈子智力平庸。

这种焦虑严重妨碍了父母与孩子享受活在当下的快乐,而且,由于备感压力,他们要求孩子加快发展进程,并细致入微地指导孩子的学习,某种程度上,这其实破坏了孩子智商与情商的健康发展,并损伤了孩子的自信心。

我非常同情这些关爱孩子的父母,他们尽职尽责、焦虑不安。近些年来,这个世界的确让人感到看不清方向。身为父母,他们希望尽其所能给孩子提供一切有利条件。一个庞大的产业正在利用他们对孩子的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恐惧与希望,去“吸引眼球”,甚至贩卖父母们根本不需要的东西。过量信息与没完没了的营销遮蔽了这个事实:将孩子培养得聪明、自信、充满好奇心、有才华,并且成年后仍然如此,只需要专注于发挥个人天然的父母直觉就够了。大量的科学文献支持这一结论,同时,基于以此原则养育了3个女儿、4个儿子的经验,我个人深以为然。但现在有太多的父母对自己、对大自然赐予的天赋丧失了信心。

本书就是想告诉父母们,他们本来就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足以“联结”孩子的大脑,培养他们对探索和学习的终身热爱;我也想告诉他们,以我所谓的直觉式养育(intuitive parenting)这样一个自然的过程,就可以给孩子最好的帮助,使他们在学校和成年生活中成长、成才。直觉养育的奥秘何为直觉式养育?简而言之,就是强调关注孩子、享受当下,对孩子正在做的任何事情都做出最自然的反应。

这种养育风格能使你一心一意成为孩子的学习伙伴,而不是工头或者居高临下的老师;当你在某个时刻突然想到应该教孩子这样那样的知识,而因此恐慌不安时,它能帮助你抵御这种情绪。当今世界,父母在子女养育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杂念、担忧、负疚与焦虑,直觉式的养育方式能帮助你消除这些影响,帮助你与此时的婴儿、未来的幼儿以及每个成长时期的孩子一起活在当下。这种养育方式应用于青少年的效果也很好!

通过直觉式的反应和行动,你将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和家长。随着孩子从婴儿成长为幼儿,进而成长为学龄前儿童,他会自然而然、持续不断地让你知道他当前的知识水平与下一步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为帮助他们学习并引导他们的头脑发育,你需要提供哪些恰当的资讯。直觉型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关注孩子,然后做出正常的回应。所幸的是,这种直觉式的养育方式可以天衣无缝地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照料之中。喂食、换尿布、就寝、唤醒、洗浴以及与孩子静静相处的时候,都是孩子处于发育与可塑状态下的大脑极为强大的学习机会。当你进行以上任何一项日常事务,并跟随婴幼儿的发展需要顺势而为,就是在做有益于他大脑发育的事情。

我希望唤起父母对直觉式养育力量的强烈认识,帮助他们抵御能力不足感,防止这种感觉被自诩为专家的人以及号称能加速“大脑发育”的教育产品生产商所利用。此外,在竞争激烈、同伴压力驱动的文化背景下养育孩子,父母们感到压力巨大,我希望本书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压力。在子女抚养与训练大脑解决问题方面,这种压力产生了不良后果,还常常剥夺父母,尤其是母亲本该享有的与孩子互动的乐趣。

孩子,以及整个人类,都有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在个性、气质与学习风格方面,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因此,怎么可能有哪一本育儿书可以为所有父母和孩子提供正确的建议呢?只要对目前的养育指导类书籍做一个粗略的调查,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有些书提倡“自由放任”的养育方式,相信并希望凡是孩子们需要学习的知识,大自然会自动教给他们,这基本上就是让孩子野蛮生长;另一个极端则是劝诫父母对孩子进行微观管理,细致程度甚至超出了精力最旺盛的“直升机妈妈”的想象。事实上,并没有某种适合所有人的养育方式,正如并不存在一模一样的孩子。

且慢!难道这本书不是在倡导一种特定的养育方式吗?其实,直觉式养育并不是某种适合所有人的方法,也不是某种单一维度的方法。只要符合孩子的特质,且在家长的正常反应范围内,就可以而且应该实施直觉式养育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关注孩子,做出直觉、自然的反应。的确,直觉式养育的根本原则是遵从孩子的引导并予以回应,这种做法会自然协调你个人的养育风格与孩子的性情、当前知识水平及大脑发育的阶段。你可以探寻孩子与你本人的学习“最佳结合点”。“自由放养型”父母、“虎妈”以及这两种极端类型之间的所有父母,都可以在个人养育风格与舒适程度允许的范围内,轻松施行直觉式养育的基本原则。

每一位有多个子女的家长都能理解,不,是都能体验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我养育了7个子女,我的体会是,有些孩子比较谨慎,有些比较大胆;有些内敛,有些则外向、合群。虽然他们都热爱学习,怀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与个人优势、劣势从来都不一样。他们的另一个共同之处是,都有强大的积极自我形象和良好的幽默感,对自身能力高度自信。这些积极的特质无疑直接遗传自他们的母亲,她得充分具备这两种特质,才能做他们的妈妈与我的妻子!

我们的孩子有些比较独立,喜欢自主学习,另一些则喜欢群体式学习,需要相对频繁的反馈;有的孩子主动性强,有的则需要我们提供激励与监督,以此支持他的发展与学习。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都具有生动的想象力,但有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想象力更丰富。简而言之,我们不仅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成长特点调整养育方式,还需要对每个孩子的性格、学习风格和需求足够敏感。

可以肯定,养育,尤其是直觉式养育,的确有某些共同因素可以惠及所有孩子,无论他们的个人特质是什么。应该培养每一个孩子具有独立性、适应能力、创造力、自信心以及思考能力。虽然针对每个孩子培养这些能力的方式大相径庭,但这些共同因素可以轻松适应你3个性化的风格,使你保持在一个舒适水平上。“虎妈”永远变不成4“自由放养型”妈妈,反过来也一样。然而最终,这两种妈妈的希望是相同的,都希望孩子具备上述基本特质。考虑到孩子与父母的种种差异,有哪些养育元素能够被所有人欣然接受?更重要的是,有哪些因素能培养孩子,利用大脑可塑性促进大脑发育,同时也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并使这些轻松融入父母们各自的养育风格?

人类的才能具有惊人的多样性,这是人类大脑灵活性与适应性的5直接反应。正如没有两片相同的雪花,也没有两个一样的大脑。好消息是,大脑这个非凡的器官天生就做好了准备,能够在提供各种学习机会的多种环境下,得到有效发育。

爸爸妈妈们,喘口气,放慢速度,体会婴儿、幼儿、学龄前孩子的成长体验所带来的单纯的愉悦和乐趣吧。这样一来,你将为孩子的在校期、青春期及更长远的未来奠定基础。只要有机会,你的小宝贝就将学到你传授的知识,还会学到其他更多的知识,而你与孩子也将形成持续一生的积极关系。作为家长,你面临的挑战是过滤掉种种无稽之谈,集中精力对孩子的需求做出自然、自信、慈爱、直觉的反应。相信大自然,相信你的直觉。你的育儿箴言应当是:做自然而然的事,专心培养并加强孩子天然的好奇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已经具备正确培养和教导孩子的全部条件,可以保证孩子终身学习所需的神经系统得到最佳发育,那就是爱、关怀、常识与积极的世界观。在照顾、培养婴儿的过程中,在与成长中的孩子进行自然互动时,其他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工具、软件或者App。

让我来说说直觉式养育发挥作用的原因与方式吧。直觉养育的基本原则 直觉型家长致力于培养自信、聪明、情绪健康的孩子。 直觉型家长明白,孩子天生好奇,而且可以变得非常聪慧,作为家长,自己的目标是培养并鼓励孩子的这些特质。 直觉型家长态度积极、自信,遵从内在的“养育声音”。 直觉型家长知道,并不存在适合所有孩子的养育方式。即便生长在同一个家庭,每个孩子也有不同的性格与需求;直觉型家长既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也对每个孩子做出个性化的反应。 直觉型家长有耐心,明白自己有1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可以引导孩子发展,因此能够抵御焦虑和压力,不会揠苗助长,不会在孩子做好准备之前,硬往孩子头脑里塞“知识”。 直觉型家长懂得,自己是在为一个终将成熟的大脑建立基础,拒绝欺骗自己与孩子的各种“一夜暴富”计划。孩子的大脑会变得理性、善于解决问题,这些特质能够让他们适应未来遇到的任何知识与挑战。 直觉型家长是孩子发展的引领者,同时也是他们的伙伴。 直觉型家长懂得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展现出的苗头施教,培养孩子内在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的热爱。 直觉型家长知道,为了学习,发育中的孩子和他的大脑需要尝试与犯错。 直觉型家长理解,自己必须帮助孩子找到调节情绪与克服困难的办法,以此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直觉型家长喜欢孩子并为他感到骄傲,无论孩子有怎样的性格与学习方式,都与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交流。孩子很早就明白父母关心、在意他们,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会伸出援手,同时也舍得放权,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测一测你的直觉养育天赋有多少?

1.孩子刚上幼儿园,语言表达能力跟其他孩子相比有些滞后,你觉得以下哪些方法在帮他开发语言能力方面有效?

A.给他讲睡前故事,一边讲一边提问题,最好跟他一起编故事

B.多跟他说话,在起床、穿衣、洗漱、吃饭等日常琐事中,不断地跟他交流

C.多用闪卡和各种早教视频教他识字认词,增大词汇量

D.生活中多拍照片,没事儿的时候拿出来跟孩子一起回忆发生过的事情,让他复述

2.逛商场时,孩子看中一个玩具非要买,大哭大闹赖着不走,你该怎么办?

A.强行将他带离商场,等他自己停止哭闹,然后给他一些爱的安慰

B.先试着跟他讲道理,实在不听就买给他,但要警告他下不为例

C.严厉制止他哭闹,不听就转身离开,让他自己追上来

D.跟他谈条件,比如,如果买了这个玩具,就要帮忙做一次家务

3.周二晚上10:30,才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还有大堆作业没有完成,这些题目对他来说太难了,孩子困得摇头晃脑,你觉得该怎么做好?

A.坚持让他自己做完,学校严格要求是好事,小的时候多吃苦长大才能成才

B.努力给他讲解难题,陪他一起完成作业

C.让他自己决定是坚持做完作业还是上床睡觉,明天自己跟老师解释,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D.让他独立完成能力范围内的作业,难度明显太大的你来帮他做,明天去跟老师沟通,请老师调整作业量和题目难度

4.周末,孩子参加学校的一场篮球赛,全家人都去给他加油鼓劲,结果比赛输了。赛后,你打算跟他说些什么?

A.比赛重在友谊,输赢不重要

B.已经打得很棒了,这场比赛你一共拿了20分呢

C.这次输得可真惨,有几次上篮要是进了就好了

D.看来你的篮球水平还有待提高,应该好好总结一下这次比赛的教训

5.孩子对空调室外机的噪声异常敏感,一开空调,就歇斯底里地哭闹。炎炎夏日,不让开空调,该怎么办?

A.孩子可能有心理问题,应该带他去看医生

B.忍一忍,不开空调了

C.把空调室外机的噪声录下来,在他做开心的事情,比如打游戏时,先小声播放,然后逐渐加大音量,让他慢慢适应

D.该开就开,不能太迁就他,适应了就好了

你是直觉养育型的爸妈吗?扫码获取“湛庐阅读”APP,搜索“直觉养育的力量”,查看测试题答案。

购买汽车、电脑之类比较复杂的商品时,你会得到一本操作指南。当然,你还可以购买一份详细的技术手册,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每个部件如何工作,电脑主板如何配置等,但随机配送的指南一般只会教你如何方便、有效地操作机器。

婴儿这个“机器”比汽车、电脑不知复杂多少倍,可当他到来的时候,却没有附带操作指南。没人教你如何方便、有效地养育他,没人给你详细介绍其大脑的复杂构造,更没人告诉你,在他从幼儿、学龄前儿童到小学生、初中生,再到高中生、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直至他独立成人的整个过程中,该如何帮助他做好应对每一个阶段的准备。婴儿自带天然操作指南

根据动物的标准,至少与其他物种比起来,人类的童年时期最为6漫长,对父母养育的需求也最多。阿米巴虫之类的单细胞生物根本不需要什么养育,它们的“家长”一身兼任父母两种角色,只负责分7裂,之后“婴儿”就踏上了自己的生命旅程。许多物种,包括短吻鳄、鱼和蜘蛛,都会保护自己的卵和巢穴,但在子代孵化之后,并不负养育之责。它们的“婴儿”是自身的缩小版,不需要父母引导便直接进入了达尔文所谓的“适者生存”世界。

在子女独立之前,哺乳动物都会为它们提供或多或少的养育。所有哺乳动物都会照料后代,有些在孩子断奶之后仍然继续提供照料。比起其他物种,人类等灵长类动物照顾孩子的时间要长很多。老鼠等啮齿类动物在孩子断奶后,就让它们自寻生路,这通常只需要几周。8犬科动物如狐狸、土狼和狼的“婴儿”出生第一年随母亲生活,学910习捕食技术。鲸哺育子女的时间也接近一年。幼狮随母亲生活两11年,小北极熊随母亲生活两年半。鲸、狼和狮子在断奶甚至学会猎食之后,仍然和大家庭生活在一起。

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对后代的养育投资比其他物种要大得多。12黑猩猩养育子女的时间将近10年,人类则往往长达20年。当然,人类的养育从来不会真正“结束”,只是,如果我们以子女能够独立生活为准,那现代人类社会对子女的养育时间大约是20年。为人父母,有时你可能不免会羡慕昆虫、鱼、爬行动物和其他物种,因为它们基本不负责养育后代,因而也就无所谓操作指南,更不需要做任何决定。可以推想,不会有什么昆虫觉得自己不是称职的父母,并为此感到难过、愧疚,也不会因为担心孩子的未来而寝食难安!

对身处日益复杂的现代世界的人类而言,子女的养育问题要困难得多。父母常常要面对很多艰难的抉择与严重的信息过剩。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相互冲突的“专家”建议,而这些专家往往是自诩的,他们唯一的“资格证书”不过是一台电脑和无线网络,也许还别有用心。所幸,医学科学、神经心理学、脑部成像及其他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提供了很多真正的新数据、新资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婴儿如何成长、大脑如何学习以及他们如何在社会中健康茁壮地发展。但是,这些新发现有什么意义?是否具有确定性、重要性?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围绕这些问题,也有各种各样的解释。

更糟糕的是,还有蓬勃发展的儿童教育产业。这些产业提供了名目繁多的产品,个个都宣称可以正确“联结”孩子的大脑,帮他们做好准备,以便长大后在迅速变化的世界飞黄腾达;还可以让他们善于使用现代技术,能够胜任多重任务,获得超越近邻及别国同龄人的竞争优势。

父母们的头脑里并没有丰富广泛的儿童养育实践数据库,又怎么可能知道该如何做?直觉养育的奥秘大自然提供了独特的养育指南,它为父母和婴儿提供了一份DNA图谱,以及一个具有可塑性的大脑,因此,他们天然就懂得如何进行互动,这些互动方式能确保父母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提13供必要的教导。

孩子天生具备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可以从父母那里获得恰当且富有教益的反馈,而父母对孩子需求的正常回应,以及他们对由孩子引起的社会交往的反应,则满足了他们大脑发育的全部需要。更重要的是,这种反馈循环能有效训练孩子的大脑学习解决问题与推理,这些能力对孩子的未来非常重要。不同于电子化的学习或者闪卡教学,这种学习发生在自然的社交背景下,因此可以在学校或与其他人交往的社会环境中轻松应用。而且,除了智力上的好处,人际交往能力对孩子的在校生活与成年生活都大有裨益。

这种互动自然发生,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很容易忽视大自然隐含的指导手册是多么的有力而神奇。好的父母不必是具有发展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儿童发展专家,实际上,如果家长细致入微地操控孩子的大脑发育和学习,刻意教给孩子知识,那结果一定是痛苦的失败。更糟糕的是,这样的家长甚至可能无意中破坏了正常的过程,这种正常过程本可以保证孩子的大脑发育得灵巧、聪明,如果在孩子没做好学习某种知识的准备之前对他强行灌输,则尤其可能出现这种破坏性的后果。直觉养育的奥秘早在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大脑就偏向于通过与环境的自然互动进行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从不断的尝试、犯错与外界输入中得来的,孩子能从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中发展出更为复杂的问题解决方法,并在事情未按预期发展时学会调节情绪、咬牙坚持。

玩积木、探究物品、了解父母说话时的不同声音,还有发育中的心智正在吸收整合的成千上万个信息……花在这些事情上的时间足够14实现上述目标了。大量的科学文献指出,在塑造孩子大脑、发展作为解决问题基础的推理能力方面,直观的游戏作用很大。我本人及其他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基于游戏的互动式学习构成了语言发展、推理及社交能力的重要基础。不仅如此,在帮助孩子建立理解科学、数学及阅读学习的基础方面,直观游戏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你只需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

几年前,我经历了人生中一件最精彩的事:随着漂亮外孙女的出生,我当上了外公。

从旁观看大女儿凯蒂和女婿布伦特养育他们的宝贝女儿尼娜,我感到喜不自禁,无论任何时候见到他们,我都感到满心喜悦。尼娜的快乐几年前的一天,他们来我家玩,我碰巧看到了下面这一幕:凯蒂坐在起居室的摇椅上,轻轻晃动着摇椅,当时3个月大的尼娜刚吃完母乳“晚餐”,发出满足的“哦哦”声,这声音引起了妈妈的注意。凯蒂立刻把孩子抱起来,将头转向她,跟她面对面。凯蒂笑着用快乐、高亢、歌唱般的声音对她的宝宝说:“哦,你太乖了!这会儿你的小肚子吃饱了,心里好高兴是不是?妈妈觉得你是最可爱的小宝贝!”尼娜看着妈妈的脸,报以笑颜。这一笑让凯蒂更加开心,引发她更多欣喜的“絮叨”,进而小尼娜又发出了一连串欢快的“伊哩哇啦”。母女俩就这样你来我往了10多分钟。看着母亲和婴儿间展现出那种发现彼此的纯粹快乐,真是妙不可言。8个月后,尼娜快满1岁了。她还不会走路,但是爬得很快,见什么拿什么。她爸爸布伦特正在跟她玩一个叫作“掀,砰!”的游戏。他把四五个泡沫塑料块垒成一座小塔,口念“掀,砰!”,屋子另一边的尼娜抬头看看爸爸,笑逐颜开,随即把目光转向他堆的积木,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爬过去,手一扬,把积木掀垮了。这显然很好玩儿,布伦特、尼娜,还有爷爷同时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布伦特又把积木垒了起来,继续这个游戏。父亲和孩子一起玩,两个人都乐不可支。还有什么比这一幕更美好呢?这个看似寻常的活动为父女之间的15重要联系打下了基础,也教给了尼娜因果关系,同时,她还学到了什么是幽默。一年以后,尼娜有了小妹妹。像大多数同龄的孩子一样,尼娜还说不清一些词语。她妹妹叫格温(Gwen),尼娜尽了最大的努力,勉强把妹妹叫作“gong-gong”。妈妈、爸爸、外公、外婆都忍俊不禁,马上跟着她把小格温叫作“gong-gong”。布伦特和尼娜有一番对话是这样的。尼娜:“gong-gong吃吃。”布伦特:“对,格温在吃饭!你也在吃饭。”尼娜:“gong-gong觉觉。”布伦特:“是的,格温睡觉了。我读书给你听,然后你也去睡觉。”尼娜抓起一个毛绒动物玩具和一本书,一头钻进了爸爸怀里。

这一幕看似普通,可实际上家长与孩子间的这种交流具有强大的力量。尼娜由此学习“格温”的发音,同时也学到了新的词汇和语法,并为终身热爱阅读和学习奠定了基础。更大的好处是,尼娜与爸爸妈妈建立了强烈的积极情感联系,当她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不可避免的挑战时,这种情感将给她力量和支持。

以上列举了几个直觉式养育的简单实例。直觉式养育只需要父母在孩子采取行动后,对他做出自然的回应,这就是脑科学家与行为科学家所称的“反馈回路”(feedback loop)。其实,孩子的行为引起父母的回应,父母的回应又引起孩子另一个也许不同的反应,进而又引起父母的再一次回应,如此等等。对孩子的发育来说,双亲或者任何一位照料者与孩子之间来来回回的互动包含着大量的“教育内容”,其重要意义丝毫不亚于任何其他活动。直觉养育的科学30多年前,心理学家阿诺德•塞默罗夫(Arnold Sameroff)介绍了这个亲子反馈回路包含的主要科学元素,及其对孩子发育的重要价16值。塞默罗夫从技术的角度把这一亲子反馈回路称为儿童发育的“交互模式”。他的兴趣点在于,父母的回应如何培养孩子积极的社会性发展。之后数年,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从语言发展、数学、解决问题到绘画、阅读、音乐演奏及其他方面发育的角度,都认识到交互发展模式的力量。在之前的半个世纪里,一个又一个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行动做出直觉式的反应,能17构成最强有力的积极学习体验。

科学研究继续证明着直觉式养育及交互式学习的重要意义。例如,2014年10月16日《纽约时报》科学版称:“研究发现,语言能力取决于词汇的质量而非数量。”从事典型与非典型儿童发展研究的学者早就知道,仅把一大堆单词、字母、数字之类的东西抛向孩子发育中的大脑,根本无济于事。《纽约时报》那篇文章的主要作者、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的凯茜•赫什-帕塞克(Kathy Hirsh-Pasek)博士如此总结她的研究结果:直觉养育的奥秘不是说把大量单词丢给孩子就行了,而是需要围绕日常情景和实物进行流畅对话,例如,假装一起在喝早餐奶,或者把香蕉当电话18用。这才是构成语言的东西。

当然,亲子互动的重要性并不只在于语言发展,也不仅限于儿童发育阶段。打下正确的基础很重要,建立孩子成长与大脑发育的基础也很重要。你与孩子建立的关系会开花结果,这有助于你们共同度过艰难的在校期,以及令人生畏的、更加动荡且充满冒险与磨难的青春期。这些问题,直觉型父母可以应付自如,并且像我一样,不仅能享受孩子的童年时期,也能真正享受他们成长与成熟的每一个阶段,包括青春期。早教产品的功用

有几重因素同时给直觉交互式学习蒙上了阴影,而促进了技术和人为强化的学习方案的发展。这种学习方案被当作促进发育以及与大脑联结的捷径兜售给父母。常识和直觉式养育受到诋毁,甚至遭到直接的打击。

怎么会这样?首先,父母的工作时间延长了,生活也变得日益复19杂,陪伴孩子的时间似乎减少了。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一项新近的研究发现:“大约50%的在职父母觉得难以兼顾工作和家庭生活,56%的在职母亲和50%的在职父亲觉得难以平衡这20两项职责。”报告还指出,父母,尤其是母亲,为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而感到愧疚。简而言之,他们轻而易举地成了狡猾的市场营销策略的牺牲品,并在那些说服家长购买教育产品以“弥补缺损时间”的营销说辞面前,土崩瓦解。

另一个破坏直觉式养育的因素是,学校和学前班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孩子学习的知识量一年超过一年。更糟糕的是,孩子们还得21积累这些知识以参加考试,而考试的年龄也越来越小。难怪父母们都错误地认为自己得分秒必争,充分利用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人为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大脑发育,而轻松、直觉式的养育方式已经“过时”,那只会使孩子遭受失败的厄运。

作为父母,我们是否采取了对婴幼儿及学龄前孩子最好的教养方略?DVD、教育玩具、电脑软件及其他产品利用并放大了我们的愧疚感和焦虑感,声称他们的产品能促进、强化孩子的学习,使他们的学习效果最大化。《福布斯》杂志最近报道,几年之内,以0~4岁儿童为消费对象的《小爱因斯坦》(Baby Einstein)视频、DVD和多媒体产品的年销售额就从100万美元增长到上千万美元,传言说其品牌价值超过4亿22美元。据报道,另一个产品《你的宝宝能阅读》(Your Baby Can 23Read)在兴盛的高峰期,总销售金额超过1.85亿美元。实际上,这些产品都孤立地强调了某一项特殊能力,要求孩子不遗余力地反复练习。《你的宝宝能阅读》的目标能力是字母记忆和认识简单的单词。这和鹦鹉学舌是一回事。你当然可以用DVD和闪卡诱导孩子认识并死记硬背字母、单词,但这是以回避他们真正需要的实际知识为代价的,他们并不明白这些单词在真实世界的意义,既不会把单词组合成传递思想的句子,也没有真正学会阅读。这个产品更准确的名字应该是《你的宝宝会鹦鹉学舌》!

这些产品宣称能超越直觉式养育,它们往往打着“脑科学”和婴24儿学习方式新发现的旗号。它们的吸引力不可小觑,商家采用的营销方式也确实厉害。商家预设了这样一个前提:我女儿凯蒂有时间陪孩子叽里呱啦地说笑、做那些自然而然的事,不如帮她做好应对未来学校要求的准备工作,让她的大脑为未来的学习“做好准备”。现代技术和脑科学肯定比大自然和爸妈的直觉强得多!直觉养育的科学实际上,成百上千项关于儿童发育与大脑发育的研究证明,大自然和爸爸妈妈的表现极为出色。假如让孩子看《天才宝贝》《小爱因25斯坦》《聪明宝贝》的DVD,给他们播放古典音乐CD,或者让他们参与最新平板电脑技术制作的《铁道线》《宝宝闪卡》《字母发音ABC》,以这些节目取代强有力的自然学习机会,那么,孩子就失去了自然的基础,没有机会充分发展解决真实问题所需要的多方面智26能。一项对比DVD与自然学习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最为重要的结论:“与自然学习的孩子相比,观看DVD节目长达一个月的孩子并没有掌握更多的词汇。”效果最好的学习发生在没有视频的条件下,由父母在日常活动中教给孩子目标单词。有趣的是,当研究人员询问父母孩子学到了什么时,“喜欢DVD的父母倾向于高估孩子的学习效27果”。这是一个有力的发现,说明家长认为“基于科学”的DVD教学效果优于自然发生的学习,这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些产品得到了一些家长与研究结论不符的积极评价。《你的宝宝能阅读》这一产品的消亡恰恰说明了直觉式养育的好处,以及看似能促进学习的这类产品的坏处。这类产品不过是华而不实的机械模仿而已。这个产品当时市场攻势很猛,宣称是一个教学包,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阅读学习起点,它的全套内容包括闪卡、书和DVD,售价约200美元,广告声称可以教2岁左右的孩子阅读,帮助孩子获得在未来取得学业成功的关键能力。

所有人为促进发育的产品与方案都宣称自己的效果“太好了”,能“迅速见效”,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个产品也不例外,它并没有兑现承诺,于是有些家长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简称FTC)投诉,指责商家使用误导性说辞销售产

28品。FTC报告说:“诉状指称被告并没有充分可靠的证据证明使用《你的宝宝能阅读》的孩子学会了阅读。”2014年8月22日,FTC在研究了诉状之后宣布,“《你的宝宝能阅读》的发明人罗伯特•蒂策(Robert Titzer)及他的婴儿学习有限公司与原告达成和解,承认《你的宝宝能阅读》的效果宣传没有依据,其科学研究证明有效的说29法不实”,并禁止其在未来的营销中继续使用“你的宝宝能阅读”的说辞。

但是,尽管FTC对这个特定的产品采取了行动,市面上还是有很多以不知情的父母为营销对象的产品,它们跟《你的宝宝能阅读》高度相似,但并没有纳入FTC的打击行动中。即使是这个案子的被告,也还在继续打广告,销售名为《你的宝宝能学习》《你的宝宝能发30现》等教育产品。

尽管FTC已经就《你的宝宝能阅读》做出了审查结论,但关于这个产品如何之好的说辞与推荐语仍然不绝于耳,广告里的母亲介绍她的宝宝如何学会了阅读,后来在学校又是如何的成功。有些孩子发育中的大脑可能因人为的诱导,鹦鹉学舌似的学会了读一些字母,认识了一些单词,但不一定真的理解单词的含义。我们只能推测,最终这些孩子未来在学校的表现未必出色,因为到时候,阅读理解和思考能31力可远比单纯的复述字母和记背单词要重要得多。

真实的情况是,在孩子的教育上,直觉式养育远比DVD好:一项关于基于媒体的学习对婴幼儿的影响研究揭示,“儿童对实际生活经验的理解超过对视频的理解,从实际生活经验中学到的知识也超过从视频中学到的知识”。而且有研究表明,孩子在出生的前几年,看电视可能导致认知能力发育不良。简而言之,这种说法,即借助媒介的学习速度与效果超过与环境和父母的直觉、真实的互动,与科学研究32结论截然相反。

以人为切分学习过程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根本就是缘木求鱼。自然环境提供了各种学习机缘,孩子一旦需要学习什么知识,他的大脑便能一下子“捕捉”到相关信息。33

例如,想想小孩子是怎么学说话的。家长不可能有意识地直接34教导,《天才宝贝》节目也不可能教给孩子方方面面的语言知识。言语和语言发展包括理解和识别一门语言的语音,学习用特定的词汇和语法规则形成并理解句子,了解社会互动的微妙,以及人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用言语和语言进行思想的传递与交流等。这些因素在任何一门语言里的具体细节,地球上没几个人说得清楚,几乎也没有哪个家长深入掌握了特定语言成分的知识。然而,除极少数例外,差不多每个人都学会了使用一种母语说话和交流,在许多社会,还不止一

35种。没有循序渐进的教导,这怎么可能呢?直觉养育的科学说话牵涉到大脑的多个神经中枢,这些神经中枢必须正确地连接和协调才能生成言语和语言。运动中枢驱动嘴唇、舌头及口腔中产生语音的其他结构,推理中枢生成思想,并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词语、将词语组织成连贯的句子,再告诉嘴巴如何说出这些句子。而且,人们还得理解别人说的话,所以大脑还必须协调听觉中枢与负责解释含义、将语音翻译成有意义的思想的区域。一句话,语言和言语的生成是极其复杂的“全脑”过程,不可能将其分解为单个成分予以明确教导。的确,孩子从日常交流中获得了充分的语言“材料”,他们发育中的大脑天生会从中提取下一步需36要的元素。

孩子一出生,就做好了接受言语和语言信息的准备,并经由接收来自父母的自然输入学会说话。也就是说,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反应以及从周围其他人那里听到的信息,自然而然会引导他的学习与神经发育。史蒂芬•平克在其杰作《语言本能》及《单词与规则》(Words and Rules)中,详细描述了这个过程。正如平克所说,发展过程中极少有“正式的”语言教导。实际上,大多数孩子在上学几年之后才开始正式学习基本的语法规则,然而,他们照样在上学之前就很好地学会了说话。直觉养育的奥秘自然而然的语言输入足以让孩子的大脑“启动”语言学习过程。而且,语言学习有一个较长的窗口期,父母无须精确计划对孩子进行语言输入的时间。

大脑发育的很多其他方面也是由发育过程中广泛存在的自然反应激发的。这意味着,当前许多家长的焦虑纯属无中生有,也意味着,在极短的“关键期”内训练孩子的大脑优化发育,如果做得不够,就觉得有愧于孩子的感觉根本没有根据。商家鼓励家长购买的那些“强化学习”的工具纯属浪费时间、浪费金钱。不仅如此,绕开自然过程、人为促进学习的企图还很可能适得其反,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这些做法削弱甚至替代了有益的亲子互动,而亲子互动才是早期学习的真正基础,是激活大脑的源泉。

商家在向父母推销教育产品时,几乎都会明确承诺,或者至少是暗示:某种有限、特定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开发”孩子的潜能。例如,早就存在这样的神话:弹奏古典音乐有助于提高智商。

2004年上映的电影《超人总动员》曾拿这个说法开涮,影片里,佐治亚州州长泽尔•米勒提议,为了“刺激大脑发育”,给该州所有婴儿的母亲提供古典音乐的磁带或光碟。《纽约时报》报道此事时,引用了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桑德拉•特雷赫(Sandra Trehub)的观察:“并没有可以得出这一明确结论的根据。如果我们真以为吞一粒药片、买一张唱片或某本书,就可以拥有某种经验,或者进入哈佛、普林斯顿,那就是一种幻觉。”听古典音乐可以培养孩子欣赏古典音乐的能力,但这不会提高孩子的总体智商水平。

许多研究证明,孩子会学到我们教给他们的东西。给幼儿看字母可以训练他们的大脑认识字母,但不能教会他们阅读,也不能教会他们理解阅读的内容;给他们看数字可以教他们的大脑认识数字,但不会使他们成为数学天才。相反,如果你希望孩子学会阅读,那就必须教他们阅读才行,不仅要让他们看字母、学发音,还要让他们明白书上的字母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既要让孩子能拼读、解码,即认识书面单词中的字母,还要教他们理解单词的意义。阅读理解还需利用推理能力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发音教学很重要,这有助于他们正确地读出单词,但是这无助于他们理解所读的东西。

数学也是一样。仅仅认识数字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了解数字代表的概念。新近开发的“大脑游戏”话里话外保证能全面提高孩子的智商水平。但是,数独游戏只能教孩子玩同类的数字游戏,并不能让他们学会代数、微积分、三角函数,也不会产生福尔摩斯、爱因斯坦那样的思维能力,这一点,对大人也是一样。

目前市场上正在流行一款电脑游戏,教人跟随特别的节奏拍手、跺脚,类似节拍器。制造商称,该产品可以提升孩子的时间把握能力和节奏感,这话可信。但他们还声称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平衡感、记忆力、语言能力及整体运动能力,并改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症状。脑科学和学习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拍手、跺脚训练可以教人学会拍手、跺脚,仅此而已。要说开启未开发的智能和提高智商,说得好听,但它的确无助于实现这个目标,也没有可靠证37据证明它可以改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及其他临床症状。

这款电脑游戏的商家宣称,拍手、跺脚训练可以提高运动技能。我们不妨把这个说法与“大人教什么孩子就学什么”的思想结合起来做一番详细的考察。当然,这项训练有助于提高与拍手、跺脚直接联系的运动技能,但是,除了只在乎拍手、跺脚能力的人以外,谁还会在乎这些能力呢?大家购买这款电脑游戏的目的当然是想提高孩子其他更实用的运动技能。

比如,我喜欢打篮球,但技艺不精。如果我想提高球技,那我是跟着一款电脑游戏的节奏学习拍手、跺脚好呢,还是把宝贵的时间用来练习投篮和运球好呢?是不是精通拍手、跺脚的电脑游戏以后,我就能成为灌篮高手呢?当然不会!高尔夫、跑步、棒球、排球、游泳以及你叫得出名字的任何运动,情况莫不如此。提高这些运动水平的途径是练习直接影响场上表现的运动技能。常识告诉我们,并非所有时间感、节奏感发展良好的人都很聪明,如舞蹈演员和专业运动员,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天才们并不一定舞技高超,也不一定是运动健将。

对于那些声称可以迅速提高孩子智商,神奇地激发大脑潜能的产品,父母应该抱有同样的怀疑态度。世上无捷径。《天才宝宝》DVD只会给孩子看图片,教孩子念图片名称,看了这个DVD,孩子也只能做到在看见这些图片时,能叫得出图片名称,仅此而已。这个DVD节目不会把孩子教成小爱因斯坦,也不会教出未来的大爱因斯坦。这里要特别提醒,家长要搞清楚孩子看这些DVD究竟能体会到什么。也就是说,他们究竟能从中学到什么,这些东西究竟能训练他们的头脑做什么。直觉式养育VS.规划式养育

每一天,全世界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都在进行轻松的互动,所以我们很容易忽视直觉式养育的意义及其纯粹的教育力量。抱起婴儿,对着他们柔声细语,冲他们微笑,这些行为是父母对婴儿的回应,出自直觉与本能,因此,我们不会后退一步想想,在以恰当的方式发展孩子心智、培养他们身心和情绪健康方面,这些活动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从孩子呱呱坠地到进入学校,这些神奇的时刻在孩子的生活中无数次发生,不仅对婴儿的情绪发育至关重要,也是在为训练他们发育中的大脑做好准备,以进行终身思考、学习和社会交往。

由于以这种方式养育孩子不需要什么“特殊的”东西,无须特殊的器具、技术或者高学位,因而,尽管凯蒂和布伦特在尼娜和格温生命的恰当时刻,针对孩子的需求为她们提供了正确的教导,但我担心,他们以及像他们那样的父母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做得是多么的优秀。

如果让我这样一个研究儿童学习途径的儿童发展专家为外孙女尼娜和格温设计最佳的早期教育方案,那么,我就推荐我女儿和女婿已经实施的方法。实际上,如果我试图设计“加快”小尼娜学习进程的方案,教给像凯蒂那样的年轻妈妈采用“预先计划”的特殊强化步骤,往小尼娜正在发育的大脑中灌输知识,那么,我倒很可能是在破坏直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对于开发她成长中的心智必不可少。

为了阐明我的观点,让我来假扮一下足球解说员,通过即时回放,分解以上发生在我家里的直觉式养育案例。

从第一个例子开始吧。凯蒂抱着小尼娜,坐在摇椅上说话。看看她们的相对体位,凯蒂怀抱孩子,同时摇晃着椅子。凯蒂的手支撑着尼娜的头,尼娜的脸朝上,但并没有直视着妈妈。下一个关键事件是尼娜发出了“哦哦”声。这是小婴儿对当下状态的本能反应:喝饱了母乳,尿布干爽,她觉得温暖舒适,妈妈把她抱在怀里,以舒缓的节奏轻轻摇晃着她。还有什么比这更舒服的状态呢?尼娜自然地发出了表示满足的声音。她的声音触发了母女之间一系列的互动行为。

下一个事件是凯蒂对这些满足的声音做出了回应。她双手抱起尼娜,把她的身体往上举,这样,她们以不到半米的距离对视着。也许38凯蒂自己都不知道,这是婴儿双眼聚焦于物体的最佳距离。然后,凯蒂笑逐颜开,用欢快、歌唱般的声音对尼娜说话。人们不太知道,婴儿的耳朵特别适应母亲说话的频率。凯蒂语调夸张,尼娜因此注意到她言语的特殊听觉特点。这为尼娜的言语感知打下了基础,帮助她的大脑注意到母亲言语的特点,包括语音、词语和语调。而且,凯蒂以歌唱般的声音说出词语,这让尼娜发育中的大脑适应了妈妈使用的英语语言特征,对生长在美国的她来说,英语是她的母语。如果我的外孙女生在泰国,并与妈妈进行同样的互动,那么,由于妈妈讲泰语,她的小脑袋自然就会接收泰语的特征,泰语比英语的音调更丰富。研究婴儿感知发育的科学家得出了如下结论:

18~20周大的婴儿意识到,以视觉方式呈现的声音与听觉信息之间存在联系,这种意识对于察觉这两者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在实验中,有些婴儿会模仿听到的声音。觉察听觉与视觉联系的能力以及模仿声音的能力,这些都反映了婴儿对听和说之间关系的理

39解。说包括发音动作,即在母亲说话的时候,看她的嘴发出声音。

该研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凯蒂的行为是在教尼娜英语音素,即语音,也说明了耳朵在听这些音素时的感觉,以及发音的方法。她们之间的互动也是在为阅读打基础,因为小尼娜学到了未来拼读学习时将用到的语音。这多棒啊!她难道不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吗?所有这么做的爸爸妈妈都很了不起!可这又有谁知道呢?

即时回放中的下一个事件是尼娜对凯蒂报以微笑。这激活了尼娜新的大脑回路。她大脑里的听觉中枢无意识地注意到妈妈言语中的歌唱感,从而被激活,除此以外,小尼娜的视觉中枢也被激活了。而且,她的大脑自动协调了视觉输入与情绪调节中枢,也就是说,小尼娜最初因为满足而产生了反射发声,这种发声又与她和妈妈之间的积极互动联系了起来。实际上,小尼娜的内在幸福感传递给了妈妈,而妈妈的反应又把自己的幸福感回传给了她。微笑是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40表达这种幸福感的视觉信号。

当然,小尼娜的脸还不是很协调,她笑的样子有点像在做怪相。但因为凯蒂也本能地夸张了自己的笑容,这帮助小尼娜留意了笑的主41要特征,她学习到如何调节小脸蛋的神经运动,并复现这些特征。其实,凯蒂是在训练尼娜将视觉皮层与发育中的大脑运动中枢相联通并进行同步,同时也与听觉信息和那一瞬间的情绪相互整合。这种交流与互动给双方都带来了满足感,所以她们会不断重复这个过程。这42是最能长时间吸引小婴儿注意力的一项活动。简单来说,凯蒂的直觉行为正好是尼娜学习与大脑发育的舒适点。更令人惊讶的是,尼娜也不经意地刺激了妈妈的大脑,使其看见她的面部表情并予以回应。直觉养育的科学不久前,《儿科学》(Pediatrics)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微笑有什么含义?母亲的大脑对婴儿面部表情的反应”,作者的结论是,“初为人母的妈妈一看见婴儿的脸,其大脑的网络便广泛地活跃起来,情感和认知学习因此相整合,导致运动和行为输出……无论婴儿是哭还是笑,理解母亲如何对婴儿做出独特的反应,可能是理解母婴依恋神经基础的第一步。”43换句话说,小尼娜的微笑激活了凯蒂大脑里的特殊回路,导致她跟随婴儿的引导。这牵涉到母亲大脑里负责愉悦与奖励的神经传导通道及特殊化学物质的分泌。谁能想到,这样一个自然、直觉的互动行为,竟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接下来,想象一下我怀着极度的傲慢,认为用一张DVD或者平板电脑的App就能替代凯蒂及大自然的力量来“强化”尼娜的学习。我录下欢笑声、歌唱般的说话声,然后把DVD放给尼娜看,同时在她的摇篮里放上一台监视器。我甚至可以让凯蒂等到尼娜发出“哦哦”声后再播放DVD。科学不是说,笑容和歌唱般的声音可以触发婴儿大脑44活动吗?我可以人为增加尼娜听到这些言语信号的频率,把母婴之间10分钟的直觉式养育情节变成长达1小时的DVD或者App轰炸。

我可以用动画和音乐编辑软件人为加强DVD的视觉和听觉特征,使它们更加突出。我还可以教凯蒂使用电脑和DVD,人为重复她先前凭直觉采取的步骤。但是,由于我把互动行为分解为单个步骤来让她学习、辨识并做出反应,结果她很可能无法做得像自然反应那么好,那么轻松自如。这种对自然互动的“改善”会使整个过程变得更好吗?可惜,用DVD和电脑技术人为强化这一过程,并不能触动父母大45脑中回应婴儿面部表情的特殊回路。直觉养育的奥秘电子技术并不能亦步亦趋地以直觉的方式灵活回应孩子随时变化的动作和表情,也不能直觉地复制妈妈的反应。类似尝试的风险在于丢掉了关键因素,潜在地破坏了大脑发育和母婴之间的社会性关系。

经过科学设计的DVD缺少灵活性,无法对小尼娜做出随时随地的个性化回应,此外,即便强化了某些视觉和听觉特征,也仍然要通过二维而不是三维的播放系统进行播放,而神经科学家早就知道,大脑46处理二维与三维信息的方式是很不一样的。即便最好的三维动画与虚拟现实视频也不具备真实世界的质感和细微差别,而这些差别都逃不过发育中的大脑的注意。还有,把婴儿抱起来,对着自己的脸,这个自然的过程会因此而遭到破坏,彻底丧失母亲自然强化的视觉关注。而且,母亲的微笑是为回应婴儿学习微笑的努力,而DVD的计时与婴儿的努力不会同步,如此等等。

凯蒂和尼娜互动的首要因素乃是婴儿自己的行为,即她的“哦哦”声,这也是尼娜未来大脑发育的一个关键,这又引发了妈妈的反应,即把她抱起来靠近自己的脸,展颜欢笑,并以歌唱般的声音对她说话。这一活动给母婴双方都带来了积极情绪,同时也帮助尼娜采取下一个推动她向成人大脑进发的“初级步伐”,实现人类大脑的神奇47使命。这个互动模式在尼娜上幼儿园之前会重复上百万遍。

这其中的美妙之处在于,婴儿的引导能直接告诉父母她懂得什么,以及下一步准备学习什么。尼娜以她的“哦哦”声无意识地告诉凯蒂,她发育中的大脑已经开始准备学习微笑、处理英语语言的特点,以及整合大脑中的视觉、运动、听觉和情绪中枢。这就是全脑体验!别忙着赶潮流,“科学进步”有局限

近年来,科学研究在儿童发育、神经心理学与学习科学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作为科学家,我为之雀跃。但是,研究发现是一回事,将其用于开发旨在“科学促进”自然养育过程的产品或技术时,则要警惕潜在的陷阱。过去,围绕母乳喂养和婴儿配方奶粉发生的争议就是一个很好的警醒,它告诉我们,一旦选错了方向,会有什么后果。母乳好还是奶粉好今天听起来可能令人难以置信,但在我的孩子们小的时候,现代技术和食品科学的拥戴者们都在忙着说服爸爸妈妈们:科学家发明了比母乳更好的婴儿配方奶粉,在很多方面,包括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大脑发育”,天然的母乳根本比不上配方奶粉,因为其中添加了各种维生素和营养成分,“技术先进”“设计科学”。结果,母乳喂养一时被嫌弃,只有贫穷、弱势、买不起这种“超级食品”的母亲,才用母乳方式哺育婴儿。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母乳赶不上机器制造的奶粉。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母乳的营养丝毫不亚于最好的婴儿配方奶粉,甚至比奶粉更好。2008年,《城市健康杂志》(Journal of Urban Health)的一篇文章认为:“母乳是婴儿营养的黄金标准,是婴儿出生后前6个月内唯一需要的食品……在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方面,配方奶粉存在不足,不及母48乳。”

举这个例子的本意并非责怪那些给孩子喝婴儿奶粉的人,也无意暗示不给孩子喝母乳就是在伤害孩子。婴儿配方奶粉是很好的发明,对有些父母来说是极好的选择,成长中的婴儿完全可以食用。但是,它并不像宣传的那样比母乳更好。同等条件下,母乳在某些方面甚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