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炳史册的学术名著(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14:14:15

点击下载

作者:林之满,萧枫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彪炳史册的学术名著(上)

彪炳史册的学术名著(上)试读:

编写说明

历史对于整个人类,就像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一样,它说明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以及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因此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

为了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光辉灿烂,感悟世界各民族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我们组织数十位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的努力,推出了这一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丰富精彩的图片鉴赏于一体的100卷本《话说世界》系列丛书。每一卷都系统而深入地展示人类文化的一个方面,100卷本又在总体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把世界历史从单纯的帝王将相、改朝换代的框架中释放出来,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涵盖历史、政治、军事、文化、艺术、民俗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重新演绎世界五千年辉煌历史文化,给读者尽可能丰富的知识看点。《话说世界》丛书是一幅历史长卷,共分50卷100分册,具体内容如下:

第1卷 源远流长的世界古代史(上、下册);

第2卷 流光溢彩的世界古典史(上、下册);

第3卷 辉煌灿烂的世界中古史(上、下册);

第4卷 波澜壮阔的世界近代史(上、下册);

第5卷 日新月异的世界现代史(上、下册);

第6卷 震惊中外的历史大事件(上、下册);

第7卷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上、下册);

第8卷 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上、下册);

第9卷 浑厚深沉的古印度文明(上、下册);

第10卷 高贵典雅的古希腊文明(上、下册);

第11卷 包罗万象的古罗马文明(上、下册);

第12卷 夕阳辉映的拜占庭文明(上、下册);

第13卷 传宗布教的的阿拉伯文明(上、下册);

第14卷 血泪交织的希伯莱文明(上、下册);

第15卷 光耀美洲的的印第安文明(上、下册);

第16卷 璀璨夺目的世界文学(上、下册);

第17卷 响彻天籁的世界音乐(上、下册);

第18卷 鬼斧神工的世界建筑(上、下册);

第19卷 妙笔生花的世界绘画(上、下册);

第20卷 凝固不朽的世界雕塑(上、下册);

第21卷 摇曳多姿的世界舞蹈(上、下册);

第22卷 低吟浅唱的世界戏剧(上、下册);

第23卷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上、下册);

第24卷 卓尔不群的世界思想(上、下册);

第25卷 改变生活的科学发现(上、下册);

第26卷 创造生活的科技文明(上、下册);

第27卷 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上、下册);

第28卷 百花齐放的舞蹈思想(上、下册);

第29卷 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上、下册);

第30卷 神圣辉煌的著名宫殿(上、下册);

第31卷 独领风骚的工艺美术(上、下册);

第32卷 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上、下册);

第33卷 光怪陆离的世界民俗(上、下册);

第34卷 狂放粗犷的原始艺术(上、下册);

第35卷 多姿多彩的艺术文化(上、下册);

第36卷 口耳相传的艺术典故(上、下册);

第37卷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上、下册);

第38卷 彪炳史册的学术名著(上、下册);

第39卷 划破时代的世界变革(上、下册);

第40卷 改变时局的世界会议(上、下册);

第41卷 云诡波谲的世界外交(上、下册);

第42卷 惊心动魄的世界战争(上、下册);

第43卷 同遵共守的世界条约(上、下册);

第44卷 耸人听闻的世界灾害(上、下册);

第45卷 犀利雄辩的世界演说(上、下册);

第46卷 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上、下册);

第47卷 独具特色的欧美奇迹(上、下册);

第48卷 轰动全球的影坛佳作(上、下册);

第49卷 视角独到的世界摄影(上、下册);

第50卷 扑朔迷离的世界之谜(上、下册)。《话说世界》希望通过一些通俗的语言和故事体裁,对世界历史做一个概述。它只讲其中最重要的事件、人物和对关键阶段的描述,而且选择了一种通俗的简明形式。其原因很简单,鼓励一个人充满兴趣地去阅读一本生动的书,比沉闷枯燥的文字吓跑一个读者,对文化的意义更大。这本书可以作为历史专著的补充读物。你可以用非常休闲的方式去阅读它,读读停停,我们相信在历史人文的浪漫风景中,你不会感到乏味。当然,本书也无意于去取代那些优秀的历史专著。如果你对某一个局部历史细节有特殊的兴趣,还可以参考详尽的其他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话说世界》不同于现存于世的多种版本的世界通史,其往往“为通而通”,结果常顾此失彼,挂一漏万;主干虽有,枝叶嫌乏。而《话说世界》则运用现代分类科学,在结构设计方面有总有分,有经有纬,条分缕析,纲举目张。《话说世界》重点选取世界历史文化长河中的若干话题,逐一论说。纵横全书,既能看到世界历史的大脉络、大走势,又能细察世界历史的每一个横断面,完整而丰满。《话说世界》用生动的文本和精美的插图,再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恢弘画卷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人类社会的世界史简明百科全书,串联起全部人类文化的瑰宝,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由于丛书篇幅宏大,编写时间又较为仓促,书中难免存在各种疏虞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话说世界》丛书编委会2008年2月

《论语》: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之作

〔中国〕孔丘 著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其祖先原为宋国贵族,因政乱逃到鲁国,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较贫困,青年时曾做管理牛羊及仓库的小吏,中年后聚徒讲学。孔子一生73个春秋,常常带着几个学生周游列国,寻求施展自己的政治主张,虽然做过几次官而且政绩卓著,但为期很短,更多的往往是四处碰壁,有时还会被围攻,甚至有一次差点饿死,形同“丧家之犬”,在孤独、落寞中完结一生;与他有关的重要经典他从未主动操刀动笔,往往由后学结集完成,《论语》也是这样,它是记载孔子的生平讲学和弟子们言行的一部书,共计20篇,它最大程度地保留和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但《论语》的确又不是孔丘生前写定的。

孔子在教学之余,删诗书,定礼乐,他对中国当时的文化遗产,作了大量编辑工作。以诗为例,他从上下几百年,地区广而杂的诗篇中精选出代表作品305篇结集为书,就是流传至今的《诗经》,同时又对它作了恰当的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又整理了《周易》等经典,亲自编写了鲁国编年史《春秋》,在中国古代文史管的源头引出了泽被万世的甘泉,今天的人们能沐浴先贤经典的光辉,不能不感谢孔子。内容精要《论语》共20篇,篇名取篇首的前两三个字为题,无意义,一段话为一章,共492章,13000余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教育、哲学、历史等各方面,《论语》记载了孔子关于“天”、“命”的一些言论,反映了孔子的世界观。孔子对鬼神持怀疑态度,其伦理思想核心是“仁”,常指人的主观的自觉精神,其政治哲学主要是德治主义,强调道德教化,而贬低行政命令和刑罚的作用。《论语》中有关教育和学习的论述非常丰富。其中讲述了许多学习心得。如“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同时,还记载了孔子对于学习和思考关系的论述。

贯穿在孔子一生的是他与时代极不协调的追求与理想。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转型期,礼崩乐坏,伦理、道德、品格、价值都在大幅度地滑坡,这时孔子挺身而出,要讲仁、义、礼、智、信,要讲温、良、恭、俭、让,要恢复周礼,施行仁政,这一切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但孔丘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嘲笑、冷遇、颠簸、困厄中坚守和宣传着自己的理想与主张。他的学说里,有对理想君主与仁政的美好设计,有对社会结构与伦理关系的合理规划,有对个人修养与人生境界的理想评估,有对平民生活与痛疾苦恼的热情关怀。他的理想的主体与他为之奋斗不懈的精神,在更深的层次上其实是人类人性与基本道德、政治、文化内涵的一种表现。那种悲天悯人与自我牺牲都闪亮着人性、人心的光辉,经过时间的磨洗,人们从思想、心灵、灵魂上一步步与之认同,所以孔子不仅成为儒家的代表,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

当孔子在现实政治的运作中无法实施自己的理想时,他找到了有着更深远意义的文化和教育领域。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具备受教育的权利,而孔子则兴办私学,将教育从官府引向民间,那个时代中国人口只有几百万人,而其中有3000人就是孔子的学生,他们来自各个国家,堪称各国的精英,其中最优秀的有72位,在今天看来,这仍然是一股了不得的力量,可见当时孔子兴办教育的无量功德了。他在教学中积累的许多原则和方法至今仍被教育家们奉为圭臬。学术评价《论语》其文体是纯粹的语录体,章节简短一言一事,各自起讫,前后不相属,也无长篇议论,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堪称语录的典范之作。《论语》的语言明快、生动、典雅、含蓄,其中有很多总结社会生活经验的精辟言论,后来发展为格言和成语,成了文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丘的哲学思想倾向于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许多合理因素,如提出“两端”概念,概括矛盾的两方面,提倡学思并重,言行一致,以及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等等,都包含了不少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论语》这部篇幅不大的教科书,是历代学子的必读教材,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而且在海外也广为流传,其影响之大,当不让西方的《圣经》,虽然两者的性质并不相同。

《老子》: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

〔中国〕老子 著作者简介

老子(约公元前571~?),名聃,一说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者。曾任东周王朝守藏室史,是管理图书文献的史官。中年时一度到鲁国避难,与孔子相交。后来周王朝发生内讧,老子因而离开东周王朝,西出函谷关,归隐而去,不知所终。

老子以史官所特有的博学多识和深切的历史意识,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著书言道德之意,即后世所传之《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现在通行的《老子》共5000余字,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下篇第一句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此后人取上篇的“道”字和下篇的“德”字,又将《老子》称为《道德经》。

因为《道德经》,老子便成了道家的开山之祖,被列为中国古代圣人之一。他的地位崇高,大唐帝国的太宗李世民都自认是他的后代。内容精要《老子》一书成就及影响如此之大,我们在为这宝贵遗产自豪之余,有必要了解其基本的内容。首先,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而“道”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它是宇宙惟一的,绝对的物质存在,不会随物的变化而消失,也不会因外在的力量而改变;而其本身不断运动变化,从而产生出天地万物。其次,“道”是万物的本源,是“万物之母”。其产生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万物后,寓于万物,使万物得到营养生长。第三,“道”是具有规律性的,“道”虽然恍恍惚惚,但它作用于天地万物时,又表现出某种规律。这是人们可以认识和遵循的。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相反相成的恒常的规律性的道,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第四,“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以其自身的矛盾运动,不靠外在其他的原因,永恒的运动变化着,以其自然而然的状态为依据,不对万物干预,让万物顺应自然。按道办事的人,只是依照万物自然的状态去发展,是辅助,而不是约束和强制,这就是“无为”。西汉初年的无为政治的指导思想,就是从这里推衍出来的。第五,主张致虚守静,柔弱不争。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这“虚”状的东西,呈现为“静”态,它的作用是无尽的。“弱者道之用”,它希望避开世间的纷争,保持内心的平静。回到虚静状态中。所以道家隐居山川,与世无争。《老子》一书注书有西汉河上公注、魏王弼注,明清之际王夫之《老子衍》、清魏源《老子本义》等。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抄写本。目前较好的版本有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修订版),张松如《老子说解》(齐鲁书社1987年版),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年版)。学术评价《老子》书仅五千言,却是一部深刻的哲理诗,包容着极大的智慧。《老子》的道是脱离物质世界的绝对观念,是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核心;但道这一概念的提出,却标志着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它表明《老子》已经不满于对有形的具体事物的感性直观,力求寻找隐藏在现象背后,并决定事物的最一般的东西。其次,它不像元素论那样用物质的特殊形态,而用超出一切具体事物的道来解释万物的本原,所有这些都说明,《老子》的作者的哲学抽象能力比他以前的哲学家都高。《老子》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特别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更为人们所乐道。在这之前也有一些思想家、政治家接触到过一些对立统一的思想,但多半是就事论事,从没有像《老子》这样把它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作为观察、处理问题的方法。在艺术上,全书旨意微深,而文辞简约优美,善于取譬设喻,且颇多民间谚语,时见用韵,在先秦哲理散文中独具一格。《老子》作者的不足之处,也为人们留下有益的教训。《老子》一书不仅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均发生过重大影响,而且远涉重洋传播于世界。一位美国学者预言说,中国的《老子》将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美国《纽约时报》又把《老子》列为全世界古今10大名作之首。这部诞生于遥远的春秋时期的哲学著作,迄今仍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高度重视,博得东西方学界的一致青睐。

由于《老子》一书瑕瑜并见,一些不同倾向的思想家都把它当作自己哲学的思想宝库。

《孙子兵法》:影响世界的“兵学圣典”

〔中国〕孙武 著作者简介

孙武是春秋末年吴国名将,字长卿,齐国乐安人(今在山东省博兴北)。孙武在世时适逢齐乱,遂奔吴国,潜心钻研兵法,著成《孙子兵法》。公元前512年,吴王伐楚,孙武向吴王献《孙子兵法》一书,吴王读后大悦,起用孙武,任命为将军。其后孙武率兵“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然而,由于孙武成名于春秋、战国之交,故诸史并未对其加以记载,故其生平事迹已无从考证,只有其所作《孙子兵法》流传世间。《孙子兵法》,亦称《孙子》,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兵书,其影响遍及世界,在世界军事史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人们誉为“兵学圣典”,而孙武本人也被尊为“兵圣”。内容精要《孙子兵法》全书共13章,分别论证了“计”、 “作战”、“谋攻”、“军形”等问题,对当时的战争经验作了充分的总结,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命题。

首先,《孙子兵法》首次对战争的致胜条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总结出“道、天、地、将、法”五大致胜因素。其中“道”指的是政治策略;“天”指的是天气条件;“地”指的是环境,地形;“将”指的是将帅的才能;“法”指的是部队的纪律与训练。在这五大因素中,孙武特别强调“道”的作用,主张军事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而完善的政治是军队获胜的根本。他认为,只有“令民与上同意”,亦即在政治上能使人民与国君同仇敌忾,战争才能获取最终的胜利。因此他明确地提出,“厚爱其民”才能守成,反之必致“先亡”。他的这些朴素的民本思想表明了他对战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无独有偶,在西方著名的军事著作《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也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主张,恰与千载以前的孙子的见解不谋而合。

其次,孙武在《孙子兵法》中还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命题,其中许多如今已成为成语,广泛流传。例如著名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书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和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

其三,在大战略上,孙子主张“必于全争于天下”,他所谓的“全”,包括谋略、外交、军事等多方面。孙武并不推崇盲目地炫耀武力,他认为这样会过早地暴露己方实力,他更赞赏以韬光养晦的方式,凭气势战胜敌手。因此他称赞不经过战斗便能使敌手屈服的谋略,才是真正的“善之善”。他的这些战略学思想直到今天,仍颇具参考价值,带有典型的“以柔克刚”的思想特色。

其四,在具体的战术学角度,孙子主张速战速决,这与其在战略学方面不主张轻举妄动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孙子认为,战争是危险的,因此轻易不可以使用,但一旦箭在弦上,便必须一一发中。孙子清醒地看到,持久的战争必然会对社会生产力造成破坏,而虚耗兵力本身便是败亡之道,故用兵贵在神速,惟如此,才能使其不与其政治目的相冲突,并在最大程度上免除战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为了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孙子还详细探讨了战术的灵活性,主张用兵应像流水一样,富于变化和机动。他提出的“因敌致胜”精辟地概括了战场机变艺术的灵魂,他的许多精彩的论点,后来成为我国历代军事学家所推崇备至的经典语言。

除此之外,《孙子兵法》许多章节可称是最为详尽的作战手册,其中透彻地分析了两军对垒的战争形势和战术问题,对后来人们的军事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

毫无疑问,《孙子兵法》对我国军事思想以及智谋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其理论总结与开创之功不可磨灭。学术评价

在历史上,齐国人好言兵颇具传统,齐国系周王朝的诸侯国,殷、周政权交替之时,因太公姜子牙谋战有功,被封在齐国,其后代世享封地。在春秋战国时,齐国名将辈出,多有深通谋略者,这恐怕与被人们传说得神乎其神的姜子牙有关,而《孙子兵法》的成书,多少也会受到这种传统的影响。

除此之外,《孙子兵法》作为一本兵书,在世界各国也受到了高度重视。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甚至将其列为必读书之一。而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正是采用了《孙子兵法》中“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计谋,陈兵数十万于海上,却从陆路发动突然袭击,达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在短短的100个小时内便彻底击垮了伊拉克的防线,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不仅如此,随着近几年来人们对《孙子兵法》的不断解读,人们越来越重视将《孙子兵法》中的思想方法与策略原则运用到商业、体育等领域中。在日本的一些大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必须熟读《孙子兵法》,他们认为,这是一本“商战圣典”,是任何人都应深入学习的一本书。

同样,在新兴的“智慧学”等学科中,人们也普遍将《孙子兵法》作为纲领性的著作加以研究,并以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孙子热”。

《理想国》: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乌托邦方案

〔古希腊〕柏拉图 著作者简介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27),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出身于雅典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雅典王的子孙。他的家系可以上推到雅典古老的帝系,其母是改革家梭伦之后,其舅是当时希腊三十僭主之一的克里底亚。柏拉图早年受良好教育,青年时对哲学产生兴趣,遂从学百家,博采众长:他曾就学于赫拉克利特之门徒克拉底鲁,又研习过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和爱利亚学派的学说。柏拉图从20岁起追随苏格拉底学习哲学,不期8年后苏氏被判死刑,柏拉图为了逃避迫害而来到麦加。后来他又出游列岛列国,到过埃及、南意大利、西西里等地。其间,他详细地考察了各地的政治、法律、教育、宗教等制度,进一步研究和掌握了当时的数学、天文学、力学、音乐等理论和各种哲学学派的学说。正是在这样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柏拉图逐步形成了他自己的哲学体系以及对改革希腊的社会、政治、法律、教育、宗教等制度的见解。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办起了阿卡德米学园,讲学授业,著书立说。柏拉图的学园不仅成为雅典的最高学府,而且成为全希腊的学术中心,亚里士多德也曾就学于此学园。柏拉图的晚年,不仅在雅典,而且在整个希腊世界,都享有相当高的声誉。传说,他在80岁的高龄时,平安地死于一次婚礼的宴席上。

柏拉图是西方古代著作丰富且作品完整齐全留传下来的惟一著作家,他为后人留下了30多篇对话集。其中《理想国》和《法律篇》包含着丰富的法哲学思想。内容精要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运用对话体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自己的思想。他认为在理想国中,除奴隶外,公民划分为三个等级,即统治者、武士和劳动者。这三个等级是神用不同的金属创造出来的:统治者是金子制的,是少数受过哲学训练的智慧超人,他们天赋的职能就是管理国家;武士是银子做的,他们也是少数人,天赋的职能是保卫国家,为统治者效力;劳动者包括农工商人,他们是铜、铁制成的。因而要受奴役,要为社会创造财富。这种等级划分有森严的界线和不变的本性,是世代相传的,柏拉图还指出,在理想国中,各等级之人应该恪守本位,各尽其职。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和谐一致,否则就将动乱毁灭。为了维护这个理想国家,他又提出“四德”的思想,即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他认为统治者的美德是智慧,武士的美德是勇敢,农工商人的美德是节制,这三个等级和三种美德的和谐就是“正义”,它是建立国家的普遍原则。

在他看来,统治者和武士的责任在于保卫国家,因而应把国家的利益看成是自己的利益。为了消除他们的私有观念,铲除争端、倾轧和接受贿赂,在这两个上等阶级中,要实行共财产、共妻儿、同吃住,不得接触金银。他主张优生,遗弃弱婴;主张男女平等,为他们实施同样的教育和训练。他还提出,国王应该集权力与智慧于一身,必须是哲学王。因为只有哲学王才是公民中最有智慧、最具美德的人,只有他们统治的国家,才是安定、正义的国家。

作为奴隶主思想家,柏拉图根本没把奴隶放在眼里,在他的理想国家中,奴隶根本不属于任何阶层,他们被排斥于社会生活之外。至于工商业者,柏拉图也把他们视为卑贱之人,他要求这些人满足现状,坚决反对他们僭越等级。他还激烈抨击当时希腊实行的各种政体,反对民主政治,认为社会的一切弊病都是民主政治造成的。学术评价

柏拉图哲学对以后的欧洲哲学发展有很大影响。无论是影响整个中世纪的柏拉图主义,还是西方现代哲学中的唯心论、唯理论哲学都直接源于柏拉图哲学。而他的辩证法及认识论阶段的划分,经后代哲学家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尤其是黑格尔哲学。《理想国》大约写于公元前386年,副题是《国家或正义论》,是柏拉图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成于柏拉图壮年时期,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领,可谓影响深远,震古烁今。《理想国》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也是后人研究其政治思想的主要依据。《理想国》一书在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凡是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这部著作。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对他以前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作了最为完整系统的表述,而且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构成了以后各种作为社会政治理想而提出的乌托邦方案的开端。

该书中文译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列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法律篇》:西方政治理论的思想源泉

〔古希腊〕柏拉图 著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为: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柏拉图。有关他的生平,本书前面已经作了介绍,这里再作一些补充。

柏拉图从20岁起,跟随苏格拉底学习了8年。苏格拉底的学识、品格和哲学思想都深深感染了柏拉图,他曾不止一次地称苏格拉底为“人类中最智慧的人”。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悲痛地离开雅典,开始了漫长的旅行生活,这一时期他学习、研究了爱利亚派和毕达哥拉斯派的哲学与数学。公元前395年,他回到雅典,创办了一所学校,即著名的“柏拉图学园”,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正规、固定学校。柏拉图主持学园40多年,培养了大批人才,包括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一边广收门徒,培养人才;一边著书立说,宣传其哲学和政治主张。此后40多年,除了两次短暂的叙拉古之行外,柏拉图一直在雅典主持学园工作。其大部分著作均在这个时期完成。内容精要(1)法的概念及作用

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是正义与公道的象征,是人们协议的结果。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达到既不得利,也不受害的目标,必须有一个行为标准,这个行为标准就是法律。凡法律规定的就是公道的、合理的,否则就是不公道的、不合理的。法律是公民的行为准则。

法律还是理性的体现。因为人们在行动中“都要服从我们内心那种永恒的素质,它就是理性的命令,我们称之为法律”。

如果国民人心皆善,只须通过教育人们就会和谐相处,法律也成为多余。但人性是自私的,人的心灵充满了邪恶,因而人的所作所为就不会符合正义。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是必要的。(2)法律的制定、修改和监督

不同的政体需要不同的法律,因此统治者必须根据国情制定法律,否则法律便不会生效。法律应不断地修改和补充,使之不断完善。必须由专门的委员会制定法律,委员会不受法律的限制。

为保证法律的顺利实施,要做到: (1)国家应设立“法律监护官”;(2)应挑选好的法官和审判人员。(3)刑法思想

刑法的目的是要消除犯罪者心中的恶,恢复善和正义。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应处以不同的刑罚。不同身份的罪犯也应处以不同的刑罚。如果出于正当防卫而杀死了人,应免于刑罚。刑罚种类应分为:死刑、监禁、不荣誉、剥夺权利、鞭打、流放、罚款等。学术评价

柏拉图不但是优秀的哲学家,还是颇有造诣的法学家。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又含有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他提出的一系列法律思想,成为西方法律思想的渊源,奠定了西方法律思想的基础。《法律篇》是柏拉图晚年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其最长的一部对话体著作,共12卷,195章。

书中包含了柏拉图对法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最成熟的看法。这篇著作的风格迥异于柏拉图的其他作品,其早期作品人物栩栩如生,到处了充满了隐喻、明喻、神话、讽刺甚至插科打诨,这部书却将“戏剧成分缩减到最低程度”,并“严格地注重实际”,“更直接涉及写成它的时代的政治生活”。这种转变体现了柏拉图晚年思想的飞跃。

总之,《法律篇》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它不仅在柏拉图的思想发展中,就是在整个希腊政治法律思想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其次,《法律篇》对后世的立法,特别是对罗马法有重大影响。最后,在某种意义上说,《法律篇》是西方法治理论的思想源泉,其学生——古代西方法治论的系统倡导者亚里士多德从柏拉图的《法律篇》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中国〕司马迁 著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90),字子长,西汉中期夏阳人(今陕西省韩城南)人,他既有少小时躬耕陇亩的农村生活经历,又有长大后纵横天下的壮游生涯,既师从大儒孔安国、董仲舒等,又在太史令任上翻阅到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的一切材料,既有随帝封禅、太历新政的众人注目的经历,又有因替李陵辩解而入狱乃至受宫刑的折磨,但司马迁接受了一切。

司马迁经历了莫大的苦痛与心灵的拷问,终于超越了自己,实现了终极意义上的升华,《史记》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更恢弘、更深沉、更澄澈、更庄严的层次与境界,它已成为人的历史、事的历史、心的历史的复合体,有人说《史记》是太史公司马迁之哭泣,毫不过分,司马迁将自己的心血、灵魂和一切的生命、激情浇铸在《史记》中了。在二十五史中,这样的作品,惟此一部。所以鲁迅先生又将《史记》称为“无韵之离骚”。内容精要

司马迁以自己厚重、睿智而又深情的笔触开拓了一个更广大的天地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最光彩夺目的是一批充满豪气的悲剧英雄。他们是英雄,但往往带有悲怆、苍凉、壮烈、激昂的悲剧色彩,当然正是这种悲剧命运使英雄们更加可歌可泣,令人景仰。同为帝王,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因晚年的错误招致悲剧下场;项羽24岁起事,在7年的时间里睥睨天下,纵横万里,以狂飙巨澜的气魄号令诸侯推翻强秦,自封西楚霸王,真正旷古未有,但就在第7年却演出了一幕垓下悲歌乌江自刎的人生结局;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看起来功成名就达到了人生顶峰,但心境的惶恐不安、寂寞孤独,同样是“无处话凄凉”。同为将相,伍子胥辅佐两代吴王称雄东南,最后竟死于吴王赐剑之下;信陵君为战国四君子中最贤者,当时公子无忌威震天下,秦兵不敢出攻魏国,但最终因他人谗毁魏王疑忌,忧郁而死;屈原正道直行,滋兰树蕙,追求美政,致力改革以振兴楚国,但同列的贵族诋毁他,两代楚王疏远他,踽踽独行的屈子只能怀沙自沉汨罗;韩信一生破敌立功无数,为汉高祖打下江山,但天下大定后见疑于刘邦,被杀于吕后之手;李广将军一生与匈奴七十余战,最终自刎而死……他们的成功、荣耀与悲惨命运成为永恒的对照。有的悲剧英雄为了坚守节操或某种信念而从容赴死,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采野菜充饥终于饿死;为关于赵氏孤儿的郑重承诺,程婴自杀了。有的悲剧英雄见义勇为打抱不平,为解救国家和朋友的危难而奋不顾身,荆轲感燕太子丹知遇之恩,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写下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永恒的颂歌;为了魏信陵夺军救赵的成功,侯赢北向而自刭;为了继续朋友未竟的事业,乐师高渐离不顾安危将灌了铅的筑投向了秦始皇。更有一生困顿壮志难酬的孔子、孟轲,更有推动历史终遭不测的商鞅、晁错,这一系列的悲剧英雄在《史记》中相遇、交织、碰撞,散射出最眩目最撼人的锋芒。

在司马迁营造的这个世界中,有着最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最令人低回的场景。远古的五帝幽涉的行迹,最近的楚汉相争的过程在这个世界中展开,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吴越相覆、汤武革命,连横合纵、百家争鸣,侠客之游、刺客之行,刀光剑影、明争密计,宫廷的政变、内闱的厮斗、市井的传奇、朝廷的发迹、边塞的掌故、西域的远行,都在这个世界中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击节称快。

那些穿插于这一系列故事中的场面则更令人惊心动魄、心折骨惊了。项羽长歌的悲壮潇洒、伯夷叔齐首阳山下临终作歌的激越悲切、飞将军李广自刎兴叹的无奈苍凉、汉高祖刘邦还沛作《大风歌》的落寞悲怆、刘邦面对太子已得商山四皓自己已无力更易继承人的境况与戚夫人作楚歌伴舞时的惆怅隐痛,都使这一部历史变得缠绵深沉充满情味,涌动着无限的感染力。

然而天才的司马迁纵横千里的笔触并未到此为止,他将目光投向更深邃更广远的天地之中了。正如他自己以《史记》向汉武帝这样一位政治史上的英雄发起挑战并在文化的层面上突出了“文化复仇”一样,在《史记》中,他记录和盛赞了一大批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为他们立传,为他们高唱,俨然以他们为中国历史上隐形的君王或教主,从文化的角度与政治相抗衡,这就使《史记》具有一种深沉的厚重的质感,将历史推向了文化。

司马迁知道,社会不仅仅是天朝大国、帝王将相,流氓刺客、求签问卜,同样是社会的大事件,而贪官污吏、奸臣酷吏、富商大贾、宦官戏子、后妃妻妾也同样是在人类活动中发生着作用的分子,那四方的少数民族,那异域的奇特情调,那远方的葡萄、苜蓿、天马,那市井的熙熙攘攘,那经济状况的起起伏伏,都是这个世界的有机成分。所以司马迁笔下的历史,又走向了社会,是全面的社会,骨子里的社会。学术评价《史记》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历史的叙述最艰难的是形式的选择,在《史记》之前,有人以年代编写历史,但易流于琐屑的记账簿子,有人以国别分述历史,但难以处理复杂的事件与关系,《史记》则以纪传体的形式,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构成的主体以及书8篇、表18篇形式的合理补充,纵横交错,经纬相缀,全面、详细、真实、形象地向我们讲述历史,此其一。

第二个原因在于《史记》之前的史书时间跨度多为断代,而《史记》则将笔触向上延伸到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时代,向下截流在作者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太初年间,以3千年的大时间跨度向后人讲述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故称“通史”。《史记》体例一出,后世官修史志都以此为准则,所以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

《上帝之城》:基督教思想的系统化之作

〔古罗马〕奥古斯丁 著作者简介

奥古斯丁(354~430)是早期基督教最杰出的神学家,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父亲是异教徒,母亲是基督徒。早年的奥古斯丁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信奉摩尼教。384年,他前往米兰任修辞学教师,在此接受洗礼,皈依了基督教。两年后回到北非不久获得教会中的高级职位。396年,他被提升为非洲希波城主教。此后他一直从事于教会事务。430年,他死于战争。著作主要有《上帝之城》、《忏悔录》、《三位一体》等。内容精要

自从人类背叛上帝以来,就出现了两座城池:上帝之城与尘世之城。由于上帝创造的天使有的服从上帝,有的对抗上帝,而人又受了恶天使的诱惑违背了上帝,犯了原罪,于是形成了这两个城池。上帝之城爱上帝,向往善,蔑视自己,追求永生,而尘世之城则犯罪作恶,蔑视上帝,爱自己,只注重现世的享乐。这两座城池处在不断斗争之中。人类的历史就是上帝之城战胜尘世之城的历史。这两座城在最后的审判之前混合在一起,审判后就完全分开了。上帝选择出应得救的人构成上帝之城,上帝确定要灭亡的人组成尘世之城。

尘世之城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我们现实居住的世界;一是指在最后的审判之后,恶人将被打入的世界。上帝之城也有两个:一个是作为上帝精神体现的教会,一个是来世永恒的幸福。教会及教会成员都是基督的肉体所化,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教会中得救,但没有人可在教会外得救。

教会的权威在宗教全会,而不在罗马主教本人。只要在教会会议上绝大多数人赞同的教义,就是必须接受的真理。前后期教会的决议要一致,但后期的教义可以修正前期教会的教义。

基督教及其教会是“上帝之城”的象征及其在尘世的体现,它是在上帝之子耶稣的领导下出于对上帝的爱而建立的,它教导人民追求善,故能引导人们走向“上帝之城”。人想要得救必须入教信仰上帝,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教会内得救,但没有人可以不入教而得救。在末日来临之日,基督将降临人世进行审判,基督将宣布“上帝之城”的彻底胜利,而“尘世之城”中所有不信奉教义的人将与魔鬼一起被打入地狱受到永恒的惩罚。

由于基督教会是上帝之城在人间的体现,所以在本质上高于尘世政权和尘世国家,国家应服从教会,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完成其神圣使命,最后成为上帝之城的一部分。基督教应掌握国家政权,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但同时,人也应接受国家和统治者的领导。人的肉体本身并不坏,它所以坏是因受到了罪恶意志的引诱,社会生活本身也不坏,由于亚当的堕落,它才成为使人烦恼的根源。因此,在亚当堕落之后,人就变坏了,所以需要法律和权威来进行严厉的约束。所以人应该接受现有统治者和法律的统治。正常情况下,统治者应以他的臣民的幸福为最高目的,但是人类是如此堕落以至于统治者也经常变得极端败坏,对人民实行严酷的苛政。即使如此,人也必须服从这些统治者。因为,第一,内战和斗争比他们的暴政更坏;第二,暴君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上帝的意旨,也是成为某个神圣的目标,因为肉体是对人类罪恶的惩罚,罪恶的统治者也是对人类的惩罚。反抗他们就反抗上帝。因此,不管统治者是多么自私,不人道,人类都应服从。“尘世之城”是一个苦难的世界,事实上没有什么比人的处境更加悲惨了,到处都充满了疾疫、饥饿、屠杀和流血。人所以要遭受这些苦难,是因为人类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原罪。

人类祖先亚当在堕落前曾有过意志自由,并可以避免犯罪,也可以避开苦难。后来亚当和夏娃偷吃智慧之果,违犯了上帝的禁令,于是道德的败坏就侵入他们体内。他们犯罪的本性能及由此而来的惩罚便遗传给他们的子孙后裔。由此,人必然会犯罪,必然会遭到惩罚。人类不可能用自己的力量避免惩罚。由于人类继承了祖先的原罪,理应受到无穷无尽的惩罚。所有未能洗礼面逝去的人,都要禁受无穷尽的折磨。但由于人是有罪的,所以人无权对受折磨有所不满。

一个人能否得救,全取决于上帝。人并非做了善事就可以得救,因为本身有罪的人不可能做出任何善事。只有上帝所选择的人才有权做善事。上帝使他所选的人的灵魂发生变化,恢复行善人才有权做善事。上帝使他所选的人的灵魂发生变化,恢复行善的本性和能力后才可行善,并趋向于上帝。所以,一切都取决于上帝。上帝让某人有行善的愿望他便有该愿望,上帝使其得救他才得救。学术评价

奥古斯丁是早期最杰出的思想家,他将基督教早期的教义信条进行了系统化、理论化,奠定了基督教以后的理论基础。在被托马斯·阿奎那的理论代替前,他的理论一直是基督教会的经典理论。即使在中世纪,他仍被教会尊奉为“真理的台柱”。《上帝之城》是奥古斯丁的代表作之一。今天读来,其中不乏迷信和愚昧。但在当时,它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结束了基督教教义混乱、粗糙的状况,建立起了系统的基督教理论,使基督教禁受住了当时“异端”们对基督教发动的理论攻势。

《资治通鉴》:通鉴于后人,有资于治国

〔中国〕司马光 著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今山西夏县人,宋仁宗宝元年间进士,为官清廉正直。在当时,前人编写的史书已浩如烟海,人们即使花费一生的精力也难以掌握大概,为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给君主提供历史借鉴,司马光以“叙国家之盛衰,著生民之休戚”为宗旨,立志写一部简明通史。因“鉴于微,有资于治道”而被宋神宗赐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史学上第一部编年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全书共294卷,记载了长达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史学史上涵盖时间最长的编年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编写是一项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首先由司马光写出提纲,包括总纲与每章的细纲,助手们根据大纲选择素材,按年月日列目,遵循“宁失于繁,勿失于略”的原则,然后逐条考辨整理之后写成长编,最后由司马光本人亲自删削、定稿并写出结论。《资治通鉴》前后共耗时19年,作者花费一生的主要精力才完成这部史学名著。内容精要

司马光以“资治”为宗旨,通鉴便“专取关国家盛衰,系民生休戚,善可为续,恶可为戒者”,其内容主要是政治通史,书中尤其重视为君之道,用大量篇幅记载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贤明政治,详细描述乱国之君丧权辱国、涂炭生灵的经过,其史论也都是在论述“国之治乱,尽在人君”的观点。

在第17卷《汉武帝宝元元年》中,他说:“由是观之,继治世君其道同,继救世君其谴变”,其大意是:总而言之,如果继承统一管理不错的国家,君主心里只需消化借鉴前人治国之道,如果继承统治一个民不聊生的国家,君主必须改弦更张,才能扭转乾坤,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

这里道出了作者关于君主必须因时制宜地来治理国家的雄才伟略和朴素的辨证施治的观点。

关于知人善任的问题,作者在第138卷《齐武帝永明十一年》中写道:“人君之于其国,譬如一身,视远如视迩,在境如在廷,举贤才以任百官,修政事以利百姓,则封域之内无不能其所矣!”告诫君主:贤人和国家的关系,如同躯体的各个部分,看远处犹如看近处,在边疆犹如在朝廷,只有推荐有贤能的人充任各种官职,修明政治为百姓谋求福利,那么自己的疆界内的百姓各得其所,社会变得稳定有序。

关于军事问题,在《资治通鉴》中这是作者格外关注的一项内容,不仅生动地描述了重大战役的经过,而且还论述战争的因果和兵法,明清之际的大学者顾炎武曾评道:“《资治通鉴》承左氏而作,其中所载兵法甚详,凡一国之臣,盗贱之佐,苟有一策,亦具录之……”在第70卷《魏文帝黄初六年》中,作者借鉴蜀国的参军马谡向诸葛亮的谏言,说明了用兵之道:“夫用兵者,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强调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三军统帅所追求的目标。

关于经济问题,作者详述有关田制、赋税的内容,以大量篇幅记载商鞅变法,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等重大经济事件,并随时借历史事实来论证现实问题。在第15卷《汉文帝前十三年》中,作者写道:“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强调在我国这样的社会,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否则必定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学术评价《资治通鉴》成书900余年来,始终为世人赞扬推崇,与司马迁的《史记》并为华夏文化遗产之双璧,海内外蜚声扬名。该书共刊刻70余版,实为我国历代各类史书刊刻出版之罕见,足见其影响之深远。为研究这部体大精深的著作,自宋神宗以来,历代出现不少专著,形成专门的通鉴学。我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曾评论道:“……内容思想之博大精深,录事之求实考信,通古今之变,兼收并蓄,拾遗补缺,而成为学史、研史者不可不读之书,又以其考评前世之兴衰得失,通鉴于后人,有资于治国,而成为领导国家者不可不读之书,普通大众不可不读之书……”《资治通鉴》略古详今,重点着眼于探讨君主执政过程中的得失与国家兴衰的道理,虽然花费了大量的篇幅记载有关的政治事件,但对于军事、经济等其他方面也多有涉及,仅就其选择、收录我国古代政治史料来看,通过作者的剪裁消化、归纳运用,终成一部完整的政治通史体系,流传至今,对于警戒后世,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资治通鉴》几乎相伴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他非常迷这部史学名著,前后共读了17余遍,直至某些章节的书页变得残破不堪,仍爱不释手,且经常告诉周围的人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屡次向各级领导大力推荐这部史学名著。

《伦理学》:近代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荷兰〕巴鲁赫·斯宾诺莎 著作者简介

斯宾诺莎(1632~1677),是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伦理学家,是理性主义的先驱。他出身于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幼年在犹太教会读书。后转而专心研究笛卡尔和布鲁诺的学说。他拒绝了父亲要他经商的意愿,放弃了应继承的遗产,进入无神论学校,专门从事哲学研究。他公开反对宗教教义、怀疑上帝的存在,宣扬无神论思想,因而不断遭到教会的迫害。1656年,教会开除了他的教籍,但他没有屈服,也没有皈依任何宗教。他以教书和磨镜片勉强维持生计,并继续坚持科学研究和哲学著述活动,坚持反宗教的斗争。1677年,他死于肺结核。斯宾诺莎一生写了不少著作,主要哲学著作有:《知性改进论》、《笛卡尔哲学原理》、《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等。《伦理学》是斯宾诺莎一生哲学思想的结晶。书中阐述的实体、属性和样式的学说,是17世纪西欧先进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发展的总结,它肯定了惟一独立存在的自然物质实体是物体相互联系的整体,坚持了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的唯物主义观点。《伦理学》还包含着很多辩证法思想,特别是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等命题,对后来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它还突出地阐述了唯理论的认识论思想。这本书把理论道德思想作为主要内容,并强调人的理性的力量,相信用理性的力量能在世界上建立起人的幸福生活,这是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内容精要《伦理学》共分五个部分,构成了斯宾诺莎的完整的哲学体系。

第一部分:论神。斯宾诺莎在这一部分提出了自己的实体学说,这是他哲学思想的基础。他直截了当地给自因、实体、神等8个概念作了界说,又直接提出了7个公理,36个命题和一些绎理,并根据定义和公理加以详细的证明。他还反驳了相反的观点,提出一系列全新的观点。神即自然:他反对把神置于自然之上的有神论观点。实体学说是他的哲学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范畴,他认为实体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的原因,是属性的总体。对神学目的论的批判,阐发了他的因果决定论思想。

第二部分:论心灵的性质和起源。斯宾诺莎对心与身的关系、认识的各种途径以及真理标准等作了论述。心与身的关系:人是实体的一种样式,是心灵与身体的统一体,心灵是身体的观念,身体是心灵的对象。认知的方式或知识的种类:人们的认识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斯宾诺莎把知识和获得知识的方法分为“意见”或“想像”、“推论”、“直观”三种知识,并认为感性知识是没有确定性的,不可靠的,只有“推论”知识和“直观”知识才是可靠的。检验观念真理性的标准:斯宾诺莎提出了真观念的两个标准:内在的标志和外在的标志。

第三部分: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这一部分讨论各种情感是怎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