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少问题要请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14:53:59

点击下载

作者:林少波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有多少问题要请示

你有多少问题要请示试读:

前言

由于从事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职业化培训工作的缘故,我总能听到很多老板跟我交流他们的喜乐哀愁。说得最多的就是:当老板表面风光其实背后很累。有一个老板甚至揶揄着说自己的“N种另类死法”:被工程进度太慢急死、被问题请示太多晕死、被工作效率太低烦死、被下属成长太慢愁死……

原来,前段时间这个老板出差不在公司。因为有个项目要定,他的手机竟然被打到没电!后来还借了朋友的手机,也把朋友的手机打到没电了,那个项目最后也贻误了时机没办成!

当时,听完这个老板的讲述,我不禁想起一段相声:

小偷得到情报,警察将来打击小偷的公司,可是小偷的公司机构臃肿,官僚作风严重,凡事必须层层汇报,最后贻误时机,小偷公司的人全部锒铛入狱。小偷最后感慨:官僚主义害死人啊!

这段相声具有很强的现实讽刺意义。不仅是政府部门,任何公司的员工都要审时度势,根据自身的责任范围和职责权限,主动去执行工作。“早请示、晚汇报”本来是一件好事,也是我国过去一种表现工作中下级对上级尊重的形式。但是如果任何事情都要有了“请示”才去做,不但可能影响工作进度,甚至贻误良机,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以我对很多老板的了解,其实他们很多人都是蛮有耐心的,也允许下属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但是如果像上面那个老板这样的状态,肯定要让人不仅觉得身心疲倦,更要为下属们成长的速度太慢而焦虑。

富士全录公司董事长小林阳太郎曾说:“我不会问自己‘为何做不到’,而是问自己‘该怎么做’。”这也应该成为每一名员工的座右铭。作为员工,要反问自己:公司聘请你来做什么?公司聘请你就是让你来解决问题的,你不能、不去解决问题,难道都让领导去解决吗?

围绕着这些职业化理念,我去给那位老板的公司做了一次培训。其中讲义里有这么几句话:请给我效率!请给我方案!请给我速度!请给我计划!请给我状态!请给我结果!

我想,这些不仅是这家公司的员工要做到的,任何想要成为一个优秀员工的人,都可以借鉴。任何一个成功的人士,也都是以这样的思维在为人处世。比如“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先生就是如此。

唐骏先生一直是我的职业榜样,比如他的“简单做人,勤奋做事”,我延伸为“简单做人,无招胜有招,坦诚到没人和你交手;勤奋做事,爱拼才会赢,努力到可以感动自己”;比如他关于成功的“4+1”法则——即“智慧、机遇、勤奋、激情”和“性格”,最关键是性格,我也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和心态非常重要……这些东西逐渐完善了我自己对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解。而我之所以会写本书,创作的来源正是唐骏先生当年在微软时“带着解决方案去找老板”的传奇经历。林少波2010年3月20日于北京听雨轩第一章唯一需要恐惧的是恐惧问题本身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那次美国金融危机,罗斯福发出了著名的言论:“唯一需要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在工作中,我们由于没有真正与问题接触,就将其无端放大,以致很快心生恐惧。其实,绝大多数问题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严重,只要我们撕破恐惧的面纱,就能很好地解决它。可以说:唯一需要恐惧的是恐惧问题本身!任何一个公司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存在只要公司存在,就永远有问题存在。小公司有问题,大企业一样有问题。关键是你要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是不是可以解决的?这些问题是不是任何一家公司都可能存在的?如果你用放大镜去看这些问题,那你得到的永远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东西,也就不存在没有任何问题的公司。遗憾的是,很多人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而选择了离开或者懈怠工作,于是永远平庸而得不到进步。

对于职场上的员工来说,工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多员工为了保住工作,只是故步自封、按部就班地做领导吩咐的事情,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正在工作”或者“已经工作了”,但实际上,却把问题原封不动地留给了别人。你一定要明白的是:问题不可能因为你的回避而自动消失,推卸责任也只能使问题更严重。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个有心人,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地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1.换了一家公司,问题就能消失吗?

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参加我举办的培训的新员工经常会问我:林老师,我除了周末和节假日,基本每天都工作。在工作中,我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然而,我一直不明白做这些事情,我是为了什么?

也许你会说:工作不就是养家糊口吗?每天踩着时间的尾巴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薪水,然后又去上班、下班。要是觉得工作中出现什么问题,比如老板规定的任务指标太高、客户太难伺候,那就换一份工作呗!

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么我问你:在工作充满问题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换了一份工作,就能保证新工作中没有困难、没有问题吗?

前阵子,我们公司刚走了一个将自己生存状态的改变寄托在下一份“好”工作上的人。这个人小有才气,可是,若论才气,他的处境应该不会是眼下的这种状态,都已经36岁的人了,还没有找到女友,住在郊区廉价的出租屋里,每天上下班要来回奔波近5个小时,两年内曾6次跳槽,后来的4次工作,几乎没有超过两个月就离开了。按说,这样的人公司就不应该留,但我当时出于好心,再加上觉得他有点才气就留下了他,希望能使他不再“流浪”。刚开始,他干工作很认真,而且经常独自加班加点。遇到这样的“好员工”,我们大家当然都很感动。

于是,我就和别的领导带他出入一些重要的社交场合,希望能够改变他的生存状态。可是事隔不久,他就开始不交“作业”了,一会儿推托网络有问题,一会儿又说电脑出了毛病。对此,我们也没有在意,直到国庆放假的前一天,不见人了。我接到他打来的电话,说:“林总,我给你写了一封邮件。我要辞职了。我认为现在公司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让我觉得收入比之前少了,而且我做事找不到感觉了。”我还是想挽留他,于是对他说:“公司肯定存在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啊。你再考虑一下?”没想到,他还是很坚决。后来我才知道他离开的真正原因,原来,他9月份在我们公司只能领到5000元的工资,而他的工作成果拿到别处可以卖到8000元,仅仅3000元的差价就让他又一次背叛了自己的灵魂。痴人哪!别以为下一份工作会更好,别以为小聪明总能胜算。

每一位员工都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公司的问题,因为你的工作就是解决问题,即便你觉得公司的问题太多,要跳槽换一家公司,你也同样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每个公司都存在问题,其差异也仅仅在于问题的不同。2.著名的戴尔公司也曾经出现过问题

也许,你现在所在的公司里存在着不少问题,你便开始抱怨。那么,我告诉你:著名的戴尔公司也曾经出现过问题!

戴尔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创立于1984年。戴尔直销模式的特点是在短期内可以极大地提升企业内部的运营能力,形成在某一个阶段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直销模式一直是公司的主要销售模式,并在戴尔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司上下从来没有人怀疑过直销模式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戴尔公司的不断发展,形势发生了改变,直销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公司的发展形势。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客户、员工以及合作伙伴的利益,并且形成了一种消极的企业文化,最终使得这种直销模式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优势,不断地受到市场上同行业其他营销模式的冲击。

2007年年初,戴尔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原来的管理队伍进行调整,精简人员,雇佣旭电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坎农组建了新的全球商务运营部门,而戴尔在中国内地市场则开始通过登陆国美货架与更多的消费者进行互动。

问题就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而且它会随着事态的发展不断地发生改变。因此,暂时没有发现问题并不代表没有问题,一个始终不能得以解决的问题足可以导致事态向更坏的方向发展。就像戴尔公司,如果公司的高层认为直销模式是世界上最好的销售模式,而不根据市场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那么戴尔公司必将被这一问题所摧毁。

每一家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总是时时处处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是与企业的成长相伴相随的,也正是因为有了问题的存在,才能促使企业不断取得成绩,才需要员工的不断努力。可以说,问题与成绩是并存的,两者互为条件、相互影响。只要你是一个懂得为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员工,就能获得与企业一起前进的机会。3.世界上不存在一份没有问题的工作

在一个公司里,上至高层领导,下至基层员工,不论他的工作是简单是复杂,不管他的职位是高还是低,问题总是避免不了的。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一份没有问题的工作,或者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永远有问题存在。

李明最近非常郁闷,因为工作中的问题太多了,常常把他弄得焦头烂额,他为此牢骚满腹,情绪也越来越暴躁,于是,他去向一位职业规划师求助。

了解了他的情况后,职业规划师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吧!”

职业规划师开车把李明带到了郊外,李明下车一看,诧异不已,原来是一处墓地。职业规划师指着前面的坟墓对他说:“你看看吧,只有这里才没有问题,也只有这里的人才不会被问题困扰。”李明恍然大悟。

的确如此,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小的时候要解决说话、走路、穿衣的问题;上学的时候,要解决读书、写字的问题;参加工作后,要为企业解决问题。一样的道理,工作中有问题是很正常的,没有问题才是不正常的。

公司的问题不可能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自动消失;而问题得不到解决,公司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公司发展受阻,当然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当工作中出现问题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抱怨、不是逃避,而是去面对、去学习、去钻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问题迎刃而解。

一定要记住:工作中有问题是正常的,正如人生中会遇到种种麻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过在工作中没有碰到问题的人,不论他是老板还是员工。我们经常听人讲这样一句话: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许你幻想着公司里的问题都已经有人给你解决掉了,对你来讲只需做现成的、容易的事。那么,你要知道,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而已!有问题不可怕,关键在于对待问题的态度和做法我们恐惧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不能正确地对待问题。我们只有认真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任何一家优秀企业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伴随着企业的成长,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在进行每一项工作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不断涌现出来,问题之所以没有被发现、没有被解决,是因为没有人去研究,没有人用心地去探讨、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那些职场上的优秀员工并不是在行动前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而是在遇到问题时心理上不害怕,行动上不犹豫,下定决心去解决,毫不犹豫去落实,只有这样做才会有成功的可能。1.困扰你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你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会恐惧问题呢?因为问题给我们工作带来了困扰,包括前途的不确定感、挫折感、更多精力的投入……这些都会引起我们内心的恐慌。而恐慌、退缩等负面心态又会妨碍我们的行动,使我们止步不前。

在工作中,问题常常看起来太多、太大、太乱,我们不知从哪方面着手解决。但是,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回避并不是好办法。我们必须勇敢地解决问题,因为问题不会自动消失。

有的员工认为,面对问题就像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听任那些自己对付不了的可怕东西统统从盒子里飞出来。其实,这是一种逃避问题的心态。盒子里又何尝没有装着通向成功的金钥匙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军阀每次处决死刑犯时,都会给出两种方式让犯人自己选择。一种方式是接受枪毙,另一种是进入墙中的一个黑洞,前途未卜。

所有的犯人都选择一枪毙命,因为他们觉得,这样能死得痛快一些、踏实一些。没有一个人选择那个不知道藏着什么东西的黑洞。犯人们对未知的恐惧远远超过了死亡本身。

有一天,酒酣耳热之际,军阀心情舒畅。一位随从趁机大着胆子问:“大帅,您能不能告诉我们,从那个黑洞进去以后,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军阀得意地大笑着说:“其实里面什么也没有!在里面摸索着走一两天,就可以逃生,然后远走高飞!可惜这些胆小鬼们,没有一个人敢拼一场,挨了枪子儿,丢了性命,全是他们活该!”

由于各种非理性的想法,影响了犯人们对前途的判断——深不可测的黑洞、必死的命运,都给他们一种心理暗示:“我完了!再挣扎也没用了!”

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工作中,总有许多非理性的念头、想法、思维欺骗了我们,把我们引入消极的状态中,使我们恐慌、回避现实,不去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真正困扰你的,往往不是问题本身,而是你对问题的忧虑。当你因为执著于表面现象、习惯于旧有的思考模式而饱受恐惧的煎熬时,何不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用一种积极的心态,还能为自己开拓出一条新路呢!2.害怕面对问题,就是害怕面对生活

某天,我在杂志上看到一则这样的故事:

一位管理学家应邀参加一个大公司的年会,并在会上发表演说。会上,有一位叫哈利的老人当场宣布退休。公司董事长乔治首先站起来做例行讲话,主要意思是:哈利先生对公司很有价值、有贡献,现在他要退休,是我们公司的损失,我们对他的离开感到十分遗憾。

然而,庆祝大会结束后,哈利先生好像被人遗忘了一样。他对管理学家说:“你是否能给我30分钟的时间,我有话要对你说,顺便发泄一下我心中的闷气。”

管理学家无法拒绝这样的请求,于是带着哈利先生来到自己下榻的旅馆,点了一些饮料和三明治。

哈利先生说道:“今天我并不快乐,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这是我一生中最悲伤的夜晚。我感到自己一事无成,彻底失败了。”“为什么?”管理学家问道,“你准备做些什么?你现在才65岁而已。”“还能做什么,我将要搬到老人村里去了,住在那里直到终老。我有一笔不小的退休金以及社会保险金,这些足够我养老了。”哈利先生很痛苦地说。然后,他从口袋中取出那天晚上拿到的退休纪念表,说道:“我想把这件礼物丢掉,我不希望留下这样痛苦的记忆。”

渐渐地,哈利先生放松下来,他继续说道:“今天晚上,当乔治先生致辞时,你可能无法想象我当时有多么悲伤。乔治先生和我一起进入公司,但是他很上进,节节攀升,我却不然。我在公司领到的薪水最高不过7250美元,而乔治先生却是我的10倍。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总觉得乔治并不比我聪明多少,他只是不怕吃苦,经得起磨炼,能完全投入工作,而我没有做到这一点。我错过了很多次可以获得晋升的机会。例如,我在公司待了5年后,有一次公司要我到南方去掌管分公司,但我觉得南方公司的问题很多所以拒绝了。很多次这种绝好的机会降临到我身上时,我都没有意识到,只看到了困难和付出。现在,我退休了,感觉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我认为,哈利先生之所以在退休后会认为自己“一事无成”,主要原因是他害怕面对问题。其实,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问题,而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比生活中的少。然而,工作中的问题,既是个人的麻烦,也是一次考验自己才学与经验的机会,甚至还是一次让自己获得升迁的机遇。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危机和良机本质上是一样的,只要你改变观念,重新评估,趁机下手,危机就会变成良机。”很多时候,优秀的员工都是在面对问题和面对机遇的矛盾中成长起来的。因为有时问题会成为企业发展、员工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而有时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就让企业、员工抓住了一次改变自己和超越竞争对手的机遇。问题越多,机遇就越多;问题越大,机遇就越大。只要不害怕面对问题,就不害怕生活,不害怕工作,职业发展的机会就会更多地青睐你。3.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问题后不去解决

在一个企业里,不管员工的能力多么强,如果他不愿意付出,遇到问题不去解决,也不会成为一位优秀的员工。

在美国的某家化妆品公司,老板费拉尔先生重金聘请了一位叫杰西的副总裁,杰西非常有能力,但是他到公司一年多来,几乎没有创造什么价值。

在能力方面,杰西的确是个人才。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到费拉尔的公司之前,曾经在3家企业担任高层主管。他非常擅长资本运作,曾经带领一个5人团队,用3年时间将一个20人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员工上千人、年营业额达5亿多美元的中型企业,创造了令同行称道的“杰西速度”,在1998—2000年间,他更是叱咤华尔街,掀起了一阵“杰西旋风”。

这样出色的人才,怎么会创造不了价值呢?后来费拉尔与杰西深入沟通,了解到杰西是一个勇于接受挑战的人,工作难度越大,越能激起他奋斗的欲望,他随时都有一种准备冲锋陷阵的冲动。“在进入公司之初,我满怀激情,决心干一番大事业,可后来,我发现一切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于是越来越觉得没劲,对公司渐渐失去了认同感,对自己的工作也失去了认同感。”杰西终于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原来,费拉尔先生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对所用之人难以放心,害怕能人挖公司的墙脚;二是喜欢亲力亲为,经常越级指挥,在很多事情上使杰西感觉自己形同虚设。

找到问题的症结之后,费拉尔和杰西进行了一次长谈,共同分析公司授权和指挥系统方面的不足,明确了作为董事长兼总裁的费拉尔和作为副总裁的杰西的职权范围,共同制订了公司的授权制度以及组织指挥原则。

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公司的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杰西几乎是变了一个人,他做出了很多成绩,同时,费拉尔先生和他也成了密不可分的战友。

试想,如果费拉尔不去与杰西沟通,没有找到问题所在,或者找到问题后不去立即解决,那杰西就可能永远都无法在该公司做出成绩。

每位员工在工作中都要记住这点: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问题后不去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有了问题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和对待问题!停止抱怨,无能的水手才去责怪风向西方有句谚语:“无能的水手责怪风向。”同理,无能的业务员责怪顾客,无能的经理责怪员工,无能的下属责怪上司,无能的员工责怪老板。

任何指责和抱怨都是无能的表现。一味地抱怨,业绩和客户是不会主动上门的。你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每一项工作,而不是为不能完成工作而找借口或者抱怨。

抱怨的人是无能的人,是悲哀的人。这样的人在哪里都不受欢迎。

如果你的工作遇到问题,或者没能做好,你要考虑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因为,你必须要对你的工作负责。每个人都应该对他的工作负责,一旦工作出现问题,他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抱怨、指责、推卸责任=无能。请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能力的人,不要总是抱怨是别人的责任,工作需要团队完成,每个人都有责任。1.“真到了微软,我就能干好吗?”

在现实生活中,当看到别人才来三五个月就得到提拔时,当看到别人年终拿到厚厚一沓子奖金时,当看到别人优哉游哉地享受着带薪休假时,你肯定会抱怨:凭什么别人可以这样而我却不能?平心而论,有这样的抱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你抱怨工作不如意的时候,是否认真反思过这样一个问题:“真到了微软,我就能干好吗?”

在纺织工厂的车间里,一个女孩子正在练习手工编织挂毯——同样的工作她已经做了两个月了,总觉得枯燥无味,不如直接上流水线有意义。

这一天,女孩子终于受不了了,甩手跳了起来:“我实在是做不下去了。给我的指示简直不知所云,我一直都在用鲜黄色的线织,却突然要我打结,把线剪断,这完全没有道理嘛,简直是浪费生命……”

听了她的抱怨后,一位负责辅导编织挂毯的师傅站了起来,对她说:“姑娘呀,你觉得活儿干着乏味,那是因为你的手法还不够娴熟,这样即便是上了流水线也很难跟得上节拍啊!”

的确如此,还没有熟能生巧呢,就想着独当一面,可能吗?

有好多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心高气傲抑或是眼高手低而做不好工作,在得不到期盼已久的提拔与重用之后,就埋怨企业环境不适合自己,然后开始接二连三地跳槽,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安身立命、施展身手的地方。殊不知,跳槽只会把责任推卸给环境和别人,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根本不在于外界而在于自身。

只在此山中,不知山外人。论阅历,你比不过那些多跑了几年市场的老员工;论动手能力,你比不过那些多做了几次实践的骨干精英。你唯一可以拿来骄傲乃至炫耀的不过是自认为很渊博的书本知识罢了。如此,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继续犯同样的错误,从而再度落个筋疲力竭、心力交瘁的凄苦下场,而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归向何方。

每一个人的如意工作,都不是从天而降或者是唾手可得的,如果你非要扒拉出种种自己的工作不如意的原因,只能说明你自己还很幼稚、缺乏锤炼。抱怨工作不如意,对人生来说永远是个包袱,如果我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并积极地奋发进取,工作便能得到实质性的改观。2.不做喋喋不休的鸭子,做只展翅高飞的苍鹰

一天,《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哈维•麦克在机场排队等候出租车。当一辆出租车停在他面前时,哈维眼前一亮,这辆车一尘不染,司机穿着整洁的白衬衫,熨烫得十分平整的黑裤子,系着黑领带。他走下车来为哈维打开后车门,同时,他递给哈维一张薄薄的卡片说:“我是您的司机威林,在我给您装行李的时候,希望您能够阅读一下我的工作介绍。”

哈维拿起卡片看了起来:“威林的任务:让我尊贵的顾客沉浸在愉快的氛围中,通过最快捷的、最安全的并且是最为廉价的路线,到达顾客的目的地。”

哈维心里为之一振,尤其是他注意到出租车内同它的外观一样,也是一尘不染。哈维坐在座位上后,威林说:“您要来杯咖啡吗?热水瓶里有加糖咖啡和无糖咖啡两种。”哈维说道:“不用了,我还是喜欢喝点饮料。”“没问题,在小冰箱里面有可乐、水还有橙汁。”哈维有点惊讶,差点口吃起来,“我,我还是来杯可乐吧。”递给哈维饮料后,威林说:“如果您想看点东西的话,车里有《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体育画报》还有《今日美国报》。”

车开起来了,威林递给了哈维另一张卡片:“这是我所搜集的播放音乐的电台频率,如果您喜欢的话,可以听一下收音机。”似乎还没结束,威林问哈维车内温度是不是合适。然后,他告知了哈维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他还让哈维知道自己非常乐意交谈,如果哈维喜欢的话。“告诉我威林,你一向这样为顾客服务吗?”

后视镜中的威林面带笑容:“不,实际上,仅仅是最近2年才这样。在开始5年中,我的大多数时间都用来抱怨,就跟大多数出租车司机一样。后来,我在收音机中听到了一位心理学家韦恩•戴尔的成长经历,他写了一本名为《只要相信就能实现》的书,书里写道,如果你在早上起床就期盼会有糟糕的一天,你将不会失望,因为糟糕的事情肯定会如约而至。停止抱怨!在竞争中改变自己,不要做鸭子,要做一只鹰。鸭子喋喋不休,抱怨不停;而鹰则越过人群,展翅高飞。他真的让我茅塞顿开,韦恩说的就是我,我就是喋喋不休、抱怨不停,所以我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变成一只鹰。”

威林的一席话让哈维陷入了深思……

故事中的威林肯定是那种特别受大家欢迎的司机,也正是大家需要的司机。在企业里,同样需要这样的员工。他们不会像鸭子一样抱怨,而是像鹰一样开始在高空展翅翱翔,于是他们获得了像鹰一样的胸怀和成功的事业。3.最好的方法是做点什么来防止这个问题

在我们的工作中,头号的“绩效杀手”就是抱怨。

这是某企业的一次季度会议。

营销部门张经理首先发言:“最近销售做得不好,我们有一定的责任,但是最主要的责任不在我们,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好,所以我们很不好做,研发部门要认真总结。”

研发部门李经理接着说:“我们最近推出的新产品是很少,但是我们也有困难呀,我们的预算很少,就连少得可怜的预算,也被财务削减了!”

财务部门刘经理说:“是,我是削减了你们的预算,但是你们要知道,公司的采购成本在上升,我们当然没有多少钱。”

这时,采购部门王经理跳起来:“我们的采购成本是上升了10%,为什么,你们知道吗?俄罗斯的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导致不锈钢价格上升。”“哦,原来如此呀,这样说,我们大家都没有多少责任了,哈哈哈哈!”张经理、李经理、刘经理、王经理齐声说。

总经理说:“这样说来,我只好去考核俄罗斯的矿山了?”

最后讨论出的结果是:销售不好是因为俄罗斯的矿山爆炸了。

就像这个案例中的情景一样,销售部销售不好,责任在产品;产品不好,责任在预算;预算之所以少,是因为成本高,盈利少;而成本之所以提高,责任在采购;而采购成本高,则是因为俄罗斯矿山爆炸。每个人都可以把原因往别人身上推,每个人都能在别人那儿找到借口。

他们不愿意承担风险,不想承认自己的问题。也许,这样的逃避行为可以使他们暂时逃脱公司的处分,但最终的结果呢?

最好的做法不是怪罪别人,把责任推个一干二净,而是认真问自己:“我可以多做点任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目前的情形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摆脱困境,向前推进?”

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任何棘手的问题,都要保持积极向前的态度,做一个敢于面对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优秀员工,做职场中的楷模。抬起头,向前看,根据目前的情况确定最佳的行动路线。在其位谋其政,有问题解决也是一种幸福身在其位,要谋其政。外交官就应该去交涉,军人就应该去保家卫国,政治家就应该去利用形势开创新的局面,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法律人士就应该更负责地帮助社会,火炬手就应该保护圣火……问题的处理也是一种使命的承担,是一种价值被认可的幸福。

于丹曾在《〈论语〉心得》中解析了孔子所提倡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隐含着的另一层意思——“在其位,要谋其政”。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些让人觉得尴尬、自私、偏执,但如果我们细细体会,就会认为这是应该提倡的一种工作态度,是与我们工作有着密切联系的一句话。

作为企业的一员,应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建设企业、发展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在工作中尽其所能、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不要恐惧问题,不要逃避问题。其实,有事做就是一种幸福,有问题解决也是一种幸福。1.在每个岗位上,都有自己的选择

一些不成熟的员工往往会对自己的工作嗤之以鼻。他们把对工作的责任当成一种负担,从来不去认真落实,稍有不顺心就辞职。如果这样对待工作,一天天地混日子,必然是年华虚耗,一事无成。何谈谋求自我发展?何谈改变自己的人生境遇?又何谈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们来看看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任小萍女士对待岗位的态度,就可以知道一个人为什么会成功。

20世纪70年代,任小萍毕业于北京外语学院。

在大学刚毕业那年,她被分到了英国大使馆当接线员。在很多人看来,接线员是一个很没有前途的工作,但是任小萍却在这个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工作期间,她把使馆所有人的名字、电话、工作范围甚至连他们家属的名字都记得清清楚楚。当有些打电话的人不知道该找谁时,她就会尽量多问,帮助他们最终找到自己要找的人。渐渐地,使馆人员有时外出并不告诉他们的翻译,而是给任小萍打电话,告诉她什么时候会有人来电话,请转告些什么等。久而久之,很多人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都开始委托任小萍通知,使她成了一个全面负责的“留言点”、“大秘书”。

任小萍极其负责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大使的注意,有时他还亲自跑到电话间笑眯眯地表扬她,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后来,因工作表现出色,没过多久任小萍就被破格调到英国某大报记者处做翻译。

这家报社的首席记者是个名气很大的老太太,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是脾气很大,她的前任翻译就是被她赶走的。刚开始的时候,她十分反感任小萍,觉得任小萍的资历太浅,根本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只是勉强同意聘用。没想到一年之后,这位强悍的老太太逢人就说:“我的翻译比你的强10倍。”不久,因工作出色,任小萍又被破格调到美国驻华联络处,并获得外交部嘉奖。

任小萍女士回顾当年的经历,感慨地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每一步都是组织上安排的,自己并没有什么自主权。但在每一个岗位上,我都有自己的选择,那就是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每个人都想成功,都想得到领导的赏识、同事的尊重,这其中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落实起来,不把责任当成负担,积极承担责任,才能创出业绩。2.要么奉献,要么滚蛋

英国大都会总裁谢巴尔德在位时有一句名言:“要么奉献,要么滚蛋。”他强调:“在其位,谋其政,不要找任何借口说自己不能够、办不到。”他要求下属在他面前不能因做不好工作而找理由推脱责任。

一次,一个员工因为一件极难办的事找他,说自己尽力了,并说出许多客观理由,最后说无论怎样,这件事都“办不到”。谢巴尔德听后觉得这个下属就是怕得罪人,不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于是就轻声对他说:“够了,够了,现在我需要的不是这些理由,而是要你仍旧照我的命令去做,否则,你就别做这个部门经理。”

所有的理由都是借口,实际上你可以做得更好,只是你在回避问题,感觉差不多就行了。而把“事情太困难、太昂贵、太花时间、问题太大”等种种理由合理化,要比相信“只要我们更努力、更聪明、更有信心,就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念头容易得多。

实际上,从一个员工对待问题的态度,就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敬业精神和道德品行。在问题面前,你所要做的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和推卸责任。逃避会让领导失去对你的信任,看低你的道德品行。领导一旦这样看待你,就不会再对你委以重任。

回避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既然你身处这个岗位,就得做好这个岗位必须做的事,否则就像频繁跳槽并不能证明你的能力有多强一样。这样,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会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严重。结果,你就只能忍受多年如一日的平庸,最终碌碌无为、一事无成。3.有事做就是最大的幸福

曾经有人对幸福做了解释:“有事做就是最大的幸福。”

有事做,证明你正值可以做事的年龄;有事做,证明你的身体还比较健康;有事做,证明你可以向社会展示自己的价值;有事做,证明你至少可以不为自己的一日三餐发愁……有事做就是幸福的,可是,我们很少人能想到这一点,我们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为工作当中出现的各种事情喋喋不休地抱怨。

可是,如果某一天你被告知没有工作时,你是怎样的反应?请记住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状况下,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你离开了,工作可以再找适合它的人去做,可是,你没了工作,很可能连自己的一日三餐都保证不了,更别提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了。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王小丫曾说过,对于自己当前的状态应该抱有知足常乐的心情。几年前的一天,她的姐姐下岗了。当晚,王小丫说自己失眠了。“有一份工作,能够养活自己,就应该感到很快乐。如果工作还是自己所喜欢的,那就是一种非常大的幸福了。”不让自己在赞美声中飘飘然,才能拥有一颗感受生活的平常心态。

工作是一种价值的创造,不能产生价值的工作不能称之为工作。人们常说,对待工作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就是热爱本职工作。当你把工作当做是人生的一种需求而不是一种负担时,当你把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时,你就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责任感,也会感到一种满足。因为工作本身是重要的,它不仅产生价值,还能给你带来艺术上的享受和快乐,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下岗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时,人们应该更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有事做就是最大的幸福。当我们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地做我们手头的工作时,我们离成功也就不远了。我们应该认识到,老板交付给我们的任务能锻炼我的意志,上司分配给我们的工作能发展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与客户的交流能训练我们的品性。简言之:企业是我们生活的另一所学校,工作能够丰富我们的思想,增进我们的智慧。勇敢地接受麻烦,躲避问题不如挑战机会麻烦即是人生,问题即是工作。从呱呱坠地的那天起,人生就注定要与麻烦为伍,不同的是,强者不断地摆平麻烦,弱者不断地被麻烦摆平。从开始工作的那天起,工作就注定要与问题相伴,不同的是,优秀的员工把问题当成挑战,平庸的员工把问题当成麻烦。

有人说:工作的一半是麻烦,另一半是处理麻烦。把麻烦当做朋友,不要敬而远之,否则就会更麻烦。麻烦是朋友,于理,让你学会领悟而豁达;于人,让你学会取舍而宽容。

没有麻烦,工作就没有生机。想要工作得精彩,必须带着麻烦,因为工作是一次旅行,你必然要跋山涉水,走过荆棘。倘若你遗弃了麻烦这个朋友,你永远没有登高望远览胜景的机会,只能停留在原地,做井底之蛙。1.机会就隐藏在麻烦当中

在工作中,机会有时候就隐藏在麻烦里,只有那些不怕麻烦的员工才能抓住机会,从而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马上要到下班时间了。大家都显得有些慵懒,盘算着怎么休息。这时候,一个陌生人走进来问朗格,哪儿能找到一名助手,帮他整理一下资料,因为他手头有些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朗格问道:“请问您是干什么的?”他回答:“我们的办公室在一个楼层,我是一位律师。我知道你们这里有速记员。”

朗格本想告诉他,公司的速记员去看体育比赛了,如果那人晚来5分钟,他也会走的。但他说,自己愿意留下来帮他,因为看比赛以后还有机会,但是,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做完工作后,律师问朗格,应该付他多少钱。朗格开玩笑说:“哦,既然是您的工作,那就付我1000美元吧;如果是别人请我帮忙,我可以分文不取。”律师笑了笑,向朗格表示谢意。

朗格不过是开个玩笑,但出乎意料,那位律师竟然当真了。三个月之后,朗格已经忘了此事,律师却找到他,交给他1000美元,并且邀请朗格到他的公司工作,薪水比现在高得多。

我们可以反问一下自己:为什么当机会来临时,我们常常把握不住?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成“麻烦”的样子。“麻烦”来了,一般人的反应就是逃开,这样便错过了机会。别人让你处理一个难题,也许正是为你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谁的问题谁负责,这是一般人的想法,然而,这样的人充其量算合格;对于一个聪明的人来说,他总是很乐意自找“麻烦”,因为,机会就隐藏在麻烦当中。2.问题越多,出路就越多

很多员工总是会被那些所谓的问题难住,于是觉得工作不好开展,找不到出路,越做越难,最终放弃。其实,问题就相当于“出路”,你能够发现、提出的问题越多,你的“出路”就越多。抓住机遇就相当于“选路”,在路多的情况下,才有更多的选择。

问题与机遇并存,而且问题与机遇并不冲突。相反,如果你不能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也就不可能发现和抓住与问题相伴而来的新机遇。在工作中,新的问题有时候会带来新的机遇,而机遇同样也会以问题的面目出现。如何变问题为机遇,在机遇出现时将问题处理好才是工作的关键。聪明的员工往往善于在问题中寻找机会,他们在问题中遇到的机遇要比他们在其他地方遇到的机遇更多。

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罗伯特•怀尔特曾说:“任何人都能在商店里看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历史,但只有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才能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

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只看到问题本身,而有的人能看到问题背后的机会。对待问题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导致不同个体的发展机遇也是截然不同的。在现实中,出现问题时不要仅仅抓住问题本身不放,透过问题表面,我们可以发掘出更多的机遇。

无论是处于基层的普通员工,还是身为中层的管理者,那些取得一定成就的杰出人士,都会致力于解决自身的和工作中的问题,努力发现问题,并努力抓住与问题相伴相随的机遇。一定要记住: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出路。不要拒绝问题,因为,你拒绝了问题,就拒绝了成功的出路!3.躲避问题就是躲避机会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但有的员工却把躲避问题看成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处事方法,遇到棘手的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主动绕过去,把问题放在一边,希望问题自己消失。他们在放弃所遇到的问题的时候,没有想到问题的背后可能正孕育着机会。

真正爱岗敬业的人不会躲避问题,也不会被问题困扰而无法脱身,而是透过问题的表面,去把握问题背后的机会。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惧怕问题,更不要逃避问题。只有把问题看做是引导我们前进的导师,我们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句俗语说得好“嫌货才是买货人。”对你的产品感兴趣的人,才有可能去问更多的问题,千万别把“嫌货问题”当做是麻烦。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不断地发展就会有问题不断地涌现。如果企业风平浪静、顺顺利利,这只能说明企业是在停滞不前或发展还不成熟,从而企业也就没有发展的机会。

联想集团在成立之初,只是为一些国外的企业代理或加工一些电脑的配件。由于其人才、技术的限制,企业的工作效率低下,经常不能满足国外企业的需求,因而失去了许多客户。

在一次为国外著名厂商做显示器的时候,客户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有些强人所难。联想集团经过多次改进后,产品仍然不能达到客户的要求。当时,交货期限将至,客户发出最后通牒,到期如交不了货将终止与联想的合作,并且要求联想依照合同承担相关的经济责任。

为了维护客户和公司的利益,联想集团只能在柳传志的严格监督下,加班加点地改进不合格的地方。经过全体员工的集体努力,联想集团终于在规定的日期做到了让客户满意——这不但维护了企业的信誉,更主要的是加强了双方的合作,促使双方的业务往来越来越密切,同时也为联想集团的快速成长营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客户的要求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看似无法达到,但只要勇敢去面对,将苛刻的条件当成是前进的动力,让问题逼着自己成长,再大的问题也就不会成为问题。假如放弃或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够完成目标任务,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信誉,失去合作的机会。

要让问题帮助企业获得发展,不但不能逃避问题,还要主动去寻找和发现市场上潜在的问题,然后主动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躲避问题就相当于躲避机会。对工作中的问题置之不理、不认真地对待,就会使企业因为问题而陷入重重危机之中。只有把问题找出来,经过努力把问题解决掉,才能让企业突破一个个发展的瓶颈,寻找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机会。身处他乡,地远心不偏也许你身处他乡,心中阵阵孤独,眼前困难重重,手头问题种种,但是一定不要放弃,始终对企业忠诚,坚守不辱使命的信念,这样,你一定能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战胜那些困难,解决那些问题,最后你也将获得相应的回报。

任何一家企业,都会有需要员工外出办事的时候。随着如今交流与合作的频繁,很多企业经常会有被派到外地的员工,他们要么是设立长期的办事处,要么是临时性地出几天差。

我们都知道,人对于陌生的环境,由于不习惯、不适应、不熟悉,就可能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与逃避心理,空间大了,胆量却小了;或者觉得一下子没有了之前环境的束缚,没有了领导与同事的监督,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地远了,心也偏了。前者是害怕问题、逃避问题的表现,后者是藐视问题、忽略问题的表现。这两种表现在职业成长中都是错误的,一个优秀的员工,一定要做到“即使身处他乡,一样做到地远心不偏”!1.“作为大使,深感责任重大”

外交官可以说是身处他乡办事的最具典型性的员工。在我国的外交战线上,前驻伊拉克大使张维秋就是一位优秀的代表。

8年“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加上战后一直持续的对伊经济制裁,使伊拉克人民的苦难如雪上加霜。张大使赴任后,受到伊拉克上至官员下至百姓的热烈欢迎。他忠实积极地执行我国的外交路线,对饱受战争之苦的伊拉克人民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和关怀。

谈起在伊工作的感受,张大使总结了四点:一是工作艰苦,情况复杂;二是神经紧张,形势瞬息万变;三是环境特殊,险象环生;四是锻炼意志。因此,张大使撰写一副对联并贴在大使馆内,勉励自己和全馆人员:“碧血丹心笑傲刀山火海无怨无悔,高山景行冷对荣辱得失有始有终”,横批:“舍我其谁”。

在伊拉克5年多时间里,张大使历经“海湾战争”后的对伊制裁岁月以及伊拉克战争,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危险性极大。在贯彻我国外交路线和方针方面,张大使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同时,他为保护我国侨民、在伊工作的工程专家和工作人员以及使馆内的所有人员做了很多贡献。尤其是伊拉克战争之前,中央电视台著名记者水均益、冀惠彦等5人第三次万里迢迢赶到巴格达进行采访。老朋友相见,自然格外亲热,保护他们的安全便成了张大使的“大事”。“我国政府对我在伊人员的安危十分关心,早就指示我馆要确保人员安全,不做无谓牺牲。作为大使,深感责任重大。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举一动都影响非凡。”在张大使的统一指挥下,驻伊使馆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所面临的重大事件,既为国家赢得荣誉又确保了人员的安全,回国后张大使被外交部授予“一等功”。

世界是通的,大到外交战线如此,中到企业经营亦然,小到个人成长更是这样。张大使的行为为我们企业在外地办事处的员工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虽然要面对种种问题,但绝不逃避,明确自己的责任,自动自发寻找方法去解决,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2.“维护和平,不辱使命”

有这样一群中国人,在黎巴嫩与以色列交界地区扫雷、排爆,每天与死神擦肩而过;

有这样一群中国人,在苏丹南部抢运物资、救治伤员,构筑起一条可靠的生命保障线;

有这样一群中国人,在刚果(金)、利比里亚修复道路、架设桥梁,为当地民众带来幸福和希望。

这群人,他们头戴蓝盔,佩戴五星红旗臂章,他们出现在战火纷飞的地区,出现在百废待兴的地方,他们是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中国军警,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国军人和警察的风采,践行着自己的誓言:维护和平,不辱使命。

联合国2000年划定的黎以边界被称为“蓝线”。“蓝线”南北是被形象地称作“中东雷场”的地方。联黎部队中国营扫雷连一直坚守在这片素有“死亡地带”之称的雷患区域,进行通道清排作业。在危险、高温的作业环境中,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出惊人的零伤亡记录,这在整个联黎部队中都是史无前例的。

2009年2月,中国第九批维和工兵分队到达刚果(金)不久,就接到一项紧急任务:3天之内完成2000米的道路修复任务。这段道路损毁严重,修复难度大。为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官兵们早出晚归,无论是烈日暴晒,还是刮风下雨,始终坚持人员、车辆不休息,渴了喝一口自带的白开水,饿了啃一口自带的干粮……最终,维和工兵分队提前半天高标准完成了这项被认为“不可能按时完成”的任务,创造了被友军和联合国官员称赞的“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

联黎部队副司令德莱将军半开玩笑的话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维和部队在联黎部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是不可或缺的!

和前面提到的张大使一样的道理,中国维和部队的风采与精神,看起来好像是和国家大事相关,其实对我们企业员工的工作也有着深刻的启发。他们的誓言是“维护和平,不辱使命。”那么,对于企业出差在外的员工来讲,同样要有一个准则:完成任务,不辱使命。3.出差在外,一切以公司利益为重

周强是北京一家锅炉厂的采购员,由于企业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准备进一步扩大规模并提高产品质量,经上层领导研究决定,准备从上海引进一批优良钢材。因此,公司决定派周强去和上海方面联系并采购这批钢材。

周强的同事都非常羡慕他能有这次机会,因为这次公司采购的金额很大,只要在财务上“略施小计”,就能获得不少额外的收入。然而,周强对于同事们的“好心”劝说,只是一笑置之。

抵达上海后,周强并没有直接与供货商联系,而是先到钢材市场做了一些深入的调查,期间他遇到几个同行。大家在一起交流之后,周强发现自己所要采购的这批钢材市场价格可以比供货商开出的价格低5%。于是,周强更加深入地对市场做了进一步分析,很快得到了供货商的价格底线。

周强并没有对公司隐瞒这个事实,而是立即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上报公司。不久,周强接到公司让他全权负责的通知后,开始找供货商进行洽谈。由于已经对市场做了深入调查,无论供货商怎样花言巧语,周强都不被其迷惑,始终坚持自己的价格。在最后签订合同时,供货方对周强说:“作为一个公司的采购员,您真了不起。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愿意聘请您作为我们公司的财务总监。”

这件事传开以后,基于周强对公司所做的贡献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他很快受到公司的重用,被任命为财务科的副科长,以后在职场中的发展更加顺利。

可以试想一下,倘若周强仅仅是以不拿回扣的消极行为来完成任务,那么他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微不足道的,他也不会在日后获得赏识和重用。因此,出差在外,不要害怕问题,也不要小看问题,一切以公司利益为重,如此,你也将得到公司的重用。不必恐惧工作中的问题,但要时刻提醒自己努力虽然我们说不要恐惧问题,但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时刻提醒自己:假如我失去了工作,生活还会像现在这样吗?因此,尽管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会遭遇问题、困难,可这些不也是工作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吗?问题和困难让我们更加坚强、更加成功。

工作不只是谋生的手段,更是我们的人生。通过工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赞美,可以享受成功带给我们的喜悦。既然如此,我们就没必要恐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恐惧问题就意味着远离了工作给我们带来的益处。但是,不恐惧工作中的问题,不等于可以放松懈怠,相反,我们要更加努力工作,否则不但没获得问题背后给你带来的机会,也失去了工作给你带来的各种宝贵财富。1.为什么要到一个叫“公司”的地方做一件叫“上班”的事

想必大多数人周一到周五都要重复:到一个叫“公司”的地方做一件叫“上班”的事。“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出自《大同》的《列词传》)也就是说,公司是大多人共同运转、一起生活学习与工作的地方。“公司”的历史很短,历史上最早的“公司”是17世纪初建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但一旦出现,“公司”就迅速地主宰了这个世界。

公司这样的组织形式发明出来以后,对整个人类的生活、人类的行为模式、人性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是“公司”。那么,“上班”是怎么回事?

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说过:“说到每天上班8小时这件事,其实是20世纪人类生活史上最大的发明,也是最长的一出集体悲剧。你可以不上学,你可以不上网,你可以不上当,你就是不能不上班。”

当我们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都希望快快长大,因为长大了就可以工作,工作了就可以赚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可能是按照大人给孩子传授的经验,或者正常人的常规逻辑,上班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终于从学校里解脱了,自己长大了,经济上独立了。现在想想这是多么单纯的想法啊。可是,等我们真的长大了,上班了,面临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生活上的压力、工作上的压力……又开始抱怨,觉得工作多么无趣!

可能对于现在很多年轻人来说,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真的很没趣,觉得不上班多好,不用挤公车,不用被老板批评,不用遭遇同事排挤,不用被客户投诉……

是啊,谁都想要这样的生活,但是人不能只是享受,没有付出是不会有回报的。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人为什么要上班”这个问题。这是人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上班到底好不好?上班要每天朝九晚五,做的却永远是别人的事业。“白领”的代名词就是高级打工者。企业多么赢利,工资都可以几年不变;工作多么卖命,成绩都属于集体。可是,上班真的如此不堪吗?不全是,上班虽然烦恼多多,但它更多的是有积极的一面。我一直不赞成大学毕业就涉足商海,从基层做起的老板对公司更具影响力。

所以,我建议那些满心忐忑的年轻人,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就去上班,你有一天必然会踏上这一步;我也建议老上班族,纵使工作再没有意义也不要轻易放弃,也许工作的意义就在于你看不见的地方。比如它给你积攒了足够的人脉,它送给你一位值得一生相交的朋友。如果你还没有成功,那不是工作的拖累,而是因为你还没有足够的把握走出去。2.工作撵跑三个魔鬼:无聊、堕落和贫穷

从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那一刻开始,我们便与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每个人都在工作,却很少有人能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平日里同事闲聊或朋友聚会,经常能听到大家说:如果能不工作该有多好!然而,我们是否真正思考过:我们到底为什么工作?

今年26岁的李先生,在毕业后的几年里已经换了不下五次工作。

大学毕业那年,学编辑出版专业的他在一家文化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由于社会经验不够,老板总是安排他做些零活,他想:我是学编辑出身的,怎能每天做这样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因此,他没多久就辞职了。接下来他又换了两家公司,也都因为同样原因离开了。

一年之后,李先生终于找到了一家小型的出版社,试用期的时候,领导让他负责一部书稿的编辑工作,他很高兴,也按照领导的要求完成了工作,于是李先生终于正式当上编辑了。然而好景不长,过了两个月,李先生又开始想,这工作太累了,经常要熬夜加班,还要与作者、设计烦琐地沟通,我要从事的应该是更好的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李先生认为做销售不错,每天西服革履,还能陪客户聊聊天、吃吃饭,薪水又很高,于是,他找了一份保险公司销售代表的工作。刚开始,李先生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每天出入高级写字楼和高级餐厅。可是没多久,李先生就被老板给他定的销售指标压得焦头烂额,不得不每天拜访客户,还要经常求人,3个月试用期结束了,李先生因为完不成销售任务而被解雇。失去工作的李先生非常苦闷。

一次,李先生遇到了如今在做职业培训的大学同学林先生。两人来到了一家咖啡馆聊天,一坐下,李先生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吐苦水,说自己在工作上多么不顺利,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多么枯燥。林先生一直笑而不答。最后,林先生问道:“那么,你梦想中的工作是什么样子呢?”听了这句话,李先生突然陷入了沉思。他发现,其实自己一直在埋怨工作的不顺利,却从来没真正想过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更没有用心感受过工作为自己带来了什么。

事实上,很多人像李先生一样,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为什么工作、工作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工作撵跑三个魔鬼:无聊、堕落和贫穷。”这句话虽然简短,却十分形象地说明了工作对于人的意义。

一个人小的时候看到老师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尊重之情,那是一种结合了欣赏、羡慕和依赖的感觉。长大之后,又会对自己的上司产生尊重之情,而老师、上司得到的这种尊重都是工作带给他们的。他们努力工作,获得了成功,又因成功而受到尊重。

我们喜欢快乐的生活,我们有自己的爱好,喜欢看电影、听音乐、逛街、旅游,在我们成年离开父母的庇护之后,工作就是满足我们这些需求的源泉。工作带给我们自信,让我们受到尊重,让我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懂得珍惜工作,工作也必然不珍惜你。3.善待你的每一份工作

对一个上班族而言,无论你是否喜欢工作,它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对于自己最亲密的人、最感兴趣的事,无论是在质还是量上,都难以和工作相提并论。在某种意义上,工作占据我们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如果我们不能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兴趣,那我们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厌倦感,那我们就是在摧残自己的生命。

同样是当编辑,前面讲的是一个反面的例子,我们再看看一个正面的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奥地利青年葛朗华逃离了希特勒统治下的祖国,历尽艰辛来到了美国。人地两生,他经过不懈努力,才在当时美国的《时代》杂志的外国新闻部找到了一份送稿的工作。他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把作家们的稿件油印,然后送到另一栋大楼的外国新闻编辑部去。

工作虽然很单调,但对来之不易的工作,葛朗华很珍惜,他从不偷懒,但送稿的速度却总比别人慢。因为他一边走一边读这些文章,为这些文章编分章节、插做标题等。当他来到外国编辑部交稿时已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