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刚·独上高楼(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15:56:18

点击下载

作者:刘二刚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二刚·独上高楼

二刚·独上高楼试读:

自序

◎刘二刚“独上高楼”是借的晏殊的词句。

起初读到晏殊的词我并不感兴趣。青少年时期,我只喜欢李白、李贺、苏、辛的诗词,也是受了“豪放派”与“婉约派”之分的影响。后来读到王国维的三个境界说,笫一境便引用了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才对他的词注意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喜欢他的词了,尤其是他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真适合我时下的心情。每个人恐怕都有过这种“无可奈何”吧!

我庆幸一直有画画陪伴着我,墨磨磨墨,喜怒哀乐都可用画笔来表达。画画应比其他行当都自由,但要画得深入进去,又不得不重视诗文,所以我在画画之外也写些东西。文与画表现手法不同,各有时空局限,画文结合,方尽情性。板桥先生说:“‘当’则粗者亦精,不‘当’则精者亦粗。”这亦是我觉悟之所求。

昨接伍立杨先生电话,嘱我一起参加北方文艺出版社的这套亦文亦画的小书,于是凑合一下,分“高楼谈画”“自说自画”“归来随笔”三个部分,并配图一百多幅,大多是小品。

人生百年,“无可奈何”的最是“时不我待”。又是冬去春来,风雨阴晴,变亦不变,独上高楼,反求诸己,收拾所写、所画、所思,非敢言闲。2016年清明时节自在一高楼谈画

高楼饮茶,一盏清茶几笔老墨,谈谈画事

老头照老头,无愁亦无忧。佩服相对揖,万事不强求。不与他人比,来去图自由。有伸脚处且伸脚,得缩头时且缩头。知足乃常乐,得意一杯酒。世间好景还在后,争取活到九十九。照镜图◎纸本◇2014年尘外清音

当我为画展写下“尘外清音”四字时,旁观者有说清高的,有说无奈的,有说有点阿Q的,有说怀古的,有说现代的。画画有时是说不清的,我为什么喜欢这样画而不喜欢那样画,我之为我,笔下暴露无遗。

陶渊明写下《桃花源记》时,在当时的社会处境下,他是怎么忽然开悟的?真的“忘怀得失,乐以忘忧”了么?龚自珍说:“莫道诗人竟平淡,二分粱甫一分骚。”龚先生懂得。

哲人日已远,古道照颜色的世外桃源,是超然理想之境,理想二字给文艺家带来多少精神寄托。

自中国文人画出现起,画就不单纯是为画而画,而是自我价值的体现,亦是自娱娱人的生活方式。文人画更重视的是形而上的神似,以小见大,以简胜繁,以意为上,岂是尘间斤斤于物质外表的媚俗之辈所能解。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快到古稀之年了,看不惯的就不想看,想不通的就慢慢想。世界真奇妙,多少时尚已成过眼云烟。艺术与商品是一是二?彼此不要把画画当赌博,中国文人画的最大价值应是养生,聊补心脾,除却烦恼,此无用之用,不亦快哉。

万变不离其宗。我的画虽有真假,明眼人定能分晓。天行健,自信笔墨无恙。清欣图◎纸本◇2001年自备写短文十要

一,表意第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都要是自己的感受。

二,文忌浮华,句要清晰,力去陈言俗套,不作附庸风雅。

三,诗词作法是基础,起、承、转、合、比兴,以一当十。

四,开头需抓住精神,欲擒故纵;尾句要相呼应,收得住。

五,论述文不随人说是非,说理在理,似是而非的话则删。

六,叙事重在抒情,于微尘中见大千,迁想妙得而不走题。

七,造句要通俗流畅,用典宁无要当,不避口语,不油滑。

八,不随便分段落,气要贯通,变化中不零乱,似断还连。

九,稿成先放一放,不急于打印,反复推敲,但不可迂腐。

十,去来为我所用。古意今情,或用拉锯法,而莫失初衷。钓鱼翁◎纸本◇2015年适合才好“适合”二字如同我们穿鞋子、戴帽子,适合不适合立马就知道了。但“适合”之于未来,让你去预测,就难说了。

谈谈寻找自己的饭碗吧。老子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这“自知”“自胜”就是找到了一个“适合”,才能不卑不亢,乐在其中。

当教师,做医生,搞科研,当搬运工……上到当皇帝,下到做神仙,如不适合,就要被人嗤笑。只能挑50斤的,如果挑一百斤就吃不消。历史上最可怜又可哀的就是李后主、宋徽宗,这么有才华的人,偏偏错位了,早知道只适合写写词、画画画,多好。

美术虽小道,但有大文章。现在画家无处不有,各显神通,这碗饭好吃么?油、国、版、雕、装饰设计、卡通,等等,你“适合”哪一门?如你兴趣在国画方面,其中还有工笔、写意、山水、花鸟、人物、现代水墨、文人画、书法、篆刻之分类。老天爷从来没规定过你只适合做这,不适合做那,这就要看你是不是这块料子。

水上独木桥,相遇本是缘。二人都不让,后果不堪言。你急我也急,退步是向前。即使是小人,此时莫较真。独木桥◎纸本◇2013年

当然“适合”的初始阶段可能是模糊的,许多“适合”有的是要通过学习、磨合、机遇、碰壁等种种经历的。“学书不成学剑”也不妨,怕的是尚未站稳,就有好事者七嘴八舌,被所谓的奖牌、头衔、虚名而弄得飘飘然,以为已找到“适合”了,多年过后,看看还不如人家,就尴尬。有朝一日,哦!原来我的能力只适合做那,而不适合做这,往往已经为时已晚,时光不饶人啊。这就是觉悟迟与早的问题了。

一支笔在手,要找到“适合”,首先要清醒哪样不适合!一是兴趣,性格属哪一方面;二是题材和表现手法,是适合表现喜剧的?悲剧的?浪漫的?写实的?

下面说说技术。比如拧螺丝,拧得太松不行,拧得太紧就会滑丝。然而近年来画画好像没有了标准。是的,它不同于科学的检验,形神,美丑,虚实,浓淡,可以这么说,也可以那么说。现代审美喜欢用玄学、禅意将其神秘化,其实大道本平常。好的东西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画画总离不开手工劳动,离不开视觉语言,只有当我们知行合一,得心应手,找到“适合”时,才是好的。行人自选◎纸本◇2008年

大画有大画的画法,小品有小品的画法,应该“致广大,尽精微”。我把我的创作过程当作造一台机器,各部分零件都要配套,不管是外来加工的还是自家生产的,都要符合我的“机器”,这时大也罢,小也罢,繁也罢,简也罢,重要的是一个适合,即所谓“画如其人”“字如其人”“文如其人”。

多年来有一种现象:一谈吸收外来的,就否认中国传统的,一谈继承传统,就不要个人风格,一谈笔墨形式,就忘了思想内容。时尚喜欢走极端,有点颠三倒四的。上面提倡重大题材,于是到处向外找,画面越画越大;上面要搞大展评奖,于是去捉摸评委胃口,越画越细。何不问问自己的所作所为,适不适合呢?

玩字、玩画也是,对眼前形形色色,鱼龙混杂的东西,如果只是随着市场的冷暖来说好说坏,而不是从画家的“适合”二字入手,就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所以常常会出现人云亦云,甚至真假都看不出。正所谓,瞎子买,瞎子卖,还有瞎子在等待。玩字画也要有自己的眼光,即使是真迹,画得再细致而不“适合”,就不能算好作品。

在此请记住两点:

凡是找到了“适合”的画家,即真挚,即自在,即自然,即有生气,虽不一定会成一流画家,但最起码会有自己的风格而独树一帜。

凡是找不到“适合”的画家,即虚假,即做作,即自负,大都拿不定主意,东偷西仿,大言不惭,唯怕不被人家承认而处处讨好卖乖。“适合”要靠智慧去选择。“适”者,内心所适也,“合”者,彼此合拍也。各行有各行的要求,我这辈子画过年、连、宣,拿过榔头,当过编辑,终被文人画吸引了,看来不会再改行了。伸个懒腰◎纸本◇2009年

三人看火候,一人一个样。一曰:“火候小。”一曰:“火候到。”一曰:“还很早。”世间处处有火候,程度看谁把握好!看火候◎纸本◇2012年丁山刻壶记

高秋时节,刚从景德镇画瓷回来,戈野又让小李开车接我去丁山刻壶。丁山又名蜀山,隶属宜兴的一个小镇,随着紫砂业的发展,现在已名闻遐迩,听说即将要分辖出来独立为市了。

紫砂虽独厚丁山,但经过不断地开采,资源已越来越贵。政府已不让黄龙山随便开挖,在公路上可看到几座孤立的小山已被围墙围起来。原国营的紫砂厂都已关闭,最早的紫砂一厂也全承包给私人,这就肥了有技术的工人,而那些干部见紫砂红火,也都从头学起,家里都私藏着一包的紫泥。

做紫砂壶纯是手艺,私人作坊是完全可做的,一个转盘,几把刮刀,敲、打、磨、刮,一套有传统的模式。听小李说,工艺大师做的壶都在万元以上,有的要几十万,而一般职称的也得几千元一个。我劝小李不要被职称忽悠,小李说现在人就相信这个,没办法的。今非昔比,所谓的“大师”也就身价吓人。偶在书上看到一则拍卖行情,某人的紫砂壶拍了一千多万,我真是太闭塞了。春花梅瓶◎陶瓷◇2013年青花花蓝瓶◎陶瓷◇2013年青花马蹄尊◎陶瓷◇2013年青花胭脂缸◎陶瓷◇2013年

我在三十年前曾来过丁山,现在沿河的一条老街还在,石板路依旧,但店铺已失去了昔日的市容。几家门口闲着几个老人,不几步就见老屋门上镶着牌子,有制壶艺人任金庭故居,有陈祥荣及吴永春紫砂陶器店旧址。那时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在山坡上的一排排龙窑,烟雾蒸腾,运河船只上都堆着大大小小的水缸、盆子、钵子、坛子、罐子,紫砂业还未兴旺,五角钱就能买到一个不错的壶。现在龙窑都拆了,烧陶瓷多用电或煤气,唯在前墅村保留一处明代龙窑,除了供人参观,有时也生产,这是目前唯一仍以传统方法烧造陶瓷的窑。龙窑两侧有四十几对柴孔,是观火候用的,很像飞机上一个个窗孔,烧的时候便把窗孔用泥封上。窑里内壁用耐火砖砌成拱形,人可背着器件一直爬到窑顶。我见龙窑旁堆了一大片柴火,一个年纪大的师傅说:“烧一窑要耗去好几吨柴的。”龙窑门口立有石碑,为“2006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说说我来这儿画壶。八年前我来紫砂五厂画过,那是台湾商人投资的,台商有眼光,他早看出了紫砂壶的前景,还办了一个杂志《墨海壶天》,是通过张志安先生以笔会的方式邀我们去的,画好后由工人刻成,今志安先生已过世,令人感伤。我觉得画紫砂壶不及画青花瓷痛快,后来就一直未去过宜兴。这次来便想尝试着自己刻,于是找了一把木刻刀,试了一个晚上,便上手了。方知刻壶是不可先画稿再照着刻的,照着画稿刻就等于学生写毛笔字描红,呆板而趣味出不来,所谓匠气也。亦如刻图章,刻刀直接在紫泥坯上刺刺地走动,会别有意趣。若没有把握,可用铅笔先比画几下,以刀代笔,其道理一样,需有感觉,需轻重适度,不可涂涂改改。

其实一把壶的器型更重要,在上面刻画只是起到装饰作用。小李说这些器型都是由平山先生事先选订的,我比较喜欢的有三种。一种是方壶,方壶最难做,制壶的是陈女士,她为壶命名为“寒山钟声”,她已60岁了,还在为职称叹息,其实她做的壶已很不错。她还做一种名叫“西施乳”的壶,圆浑光洁,手感诱人,真舍不得刻。再一种是容天壶,我是在图册上看到的,壶形敦厚拙朴,小李特订制了十八个,嘱我刻十八罗汉,当壶送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几处不到位,而做壶人却说供不应求呢,也罢。我还喜欢“秦权”“六方井栏”“提梁”等。以前我不关心紫砂壶,真研究起来是很有讲究的,正如作画“牵一发要动全身”,看到街头不少忸怩做作的“创新”壶,真不知什么人会去买它。

紫砂壶市场怎样,我一点不知,但从投资方来看,做一批好壶放在那儿,绝非亏本买卖,关键是艺术品位。明陈继儒说壶“令人幽、令人远、令人爽、令人闲、令人侠、令人雅、令人清、令人旷、令人淡、令人怜……”颇有见地。他把壶、人、茶合一,并提高到人文生活品质上来,这就有玩头了。《阳羡紫砂壶图考》有“陈曼生公余之暇,辨别砂质,创制新样,手绘十八式,倩杨彭年、邵二泉等制壶,曼生壶铭多为幕客所作,亦有曼生自为之者”。看来制壶家与文人名人的合作,是为后来紫砂艺术的发展有着很大关系的。

刻壶对我来说只是一时之兴,好玩而已,这次陆续刻了一百多把壶,有山水亦有花鸟,有老头亦有美人,草草不工,同仁或笑:“上不得大雅之堂耳。”只恐夜深◎扇面◇2014年题画杂说

题画艺术是文人画家搞出来的。宫廷画家不敢写,民间画匠不会写,文人画家将诗书画印揉到一起,弄出这样的艺术,这是中国画家个体意识的解放,也是中国社会、文化的进步。诗言志,歌咏言,画亦如是。画家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言志的表现形式。诗与画都讲“味外之旨”“象外之象”,都讲“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以有限致无限”,只是一个是字说,一个是图说,一个擅表时间,一个擅表空间,两相结合,容量加大,妙趣俱增。

我们说意境,先看这“意”字,“心”字上一个“音”字。“境”,本是自然之中的,加上了“意”便是画家心中的。如心中无境,自然之境也未必会发现,这就是艺术家与常人所看的不同之处。

题画关键就是“题”跟“画”要配合得恰到好处。题如画龙点睛,使人提神,令人开味,可以顺题,也可以曲题、反题,可以打油,也可以记事,字的多少可根据画面需要,长的不嫌长,短的不嫌短。时至清末,文人画家玩画,一味强调文的一面,而轻视了绘画本身的功能,使画面简单化、公式化,如画梅、兰、竹、菊只注重“君子精神”,即所谓功夫在画外。在金冬心的画中文字大于画,绘画反成附庸了。相比之下,作诗当比作画难得多,“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白纸黑字的力度和韵味要胜于有形的画面。诗注重的是在字里行间去求得时空、声、色、意的奥妙。如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响”怎么画?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曲终”又怎么画?又“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这“兵气”又怎么画?自有了可在画上题字后,读画者意境的产生便多了一个桥梁,可惜今人多不会去借用。半醉而归◎纸本◇2013年

当然,画自有画的功能,画画是以笔墨形象,笔墨的枯湿、刚柔和形象语言来打动人,它将难以表现的时间语言虚在画外,处理得好,自然不一定要再加文字题跋,但不题不代表心中就没有文,心中有文的画面与心中无文的画面是看得出来的。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之本,也是中国画之旨。然而随着科技的愈来愈发达,人的精神反而愈向往过去。可以说中国山水画和花鸟画题材将是永恒的,追求“返璞归真”的境界是对现实生活中无奈和空虚的一种弥补。古代人物与现代人物气质不同,服装不同,礼节行为不同,所不变的是情爱和恻隐之心,这不仅是对同类,对花草等大自然的生命都如此。在中国画的绘画题材上像“高秋赏月图”“下棋对酒图”“松风观瀑图”“听雨吃茶图”等都是人之常情,这些题材应常画常新。前人说“化腐朽为神奇”,所谓“腐朽”,许多就是那些人们太熟悉而又不去管的东西,谁能“化”,往往就是一个顿悟。画与题有时是相互作用的,题画也能妙手回春。我画过一幅《驴推磨》,一直无题,今忽得“千里之行”句,便觉小品不小矣。书读得多不代表就能题画,题画与读书有一定的关系,不过要题得有趣而适当,就不是个个都学得来的。齐白石题画会寄托情语,他题《读书图》:“相君之貌,一色可憎;相君之形,百事无能。若问所读何书,答曰‘道经’。”喜读《道经》的人就不是一般的人。若今人题,仅题“读书图”,下面就没话可说了。高亭相约◎纸本◇2014年松下问童◎纸本◇2013年

画和真有很大关系。现在大家嘴上都在说真,画家真不真看他的画就能看出来,是为什么而画,画的自然不自然,真的东西它有一种质朴的可爱之处,它不是装出来的。各人有各人,经历和偏爱,包括技巧,包括选材,是我要画,不是人家要我画,这样就画得开心,画得就有情趣。

题画一般的是先有题,后有画,这是传统方法,胸有成竹方下笔,再根据构图需要来写。题别人的画又是另一回事。最好不要去直接题,一是以防破坏别人画面,二是字体合不合适,另用一纸先试试。题自己的画,或也有先画后有题的,其实是一回事,平时多积累,灵感来时,厚积薄发。“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小晏诗慵闲中显出对时光的无可奈何,这十四字怎么画成画就看画家了。借经典的句子题画一定要画出独到处,因为你能借用,别人也能借用,不动脑子的画家往往就会想到一起,成了“看图识字”。要题自己的东西难,怎么题自己的东西也有个修养和认识问题,你买一本《题画诗》或《画家必备》没有用,人家题的东西跟你的画安不上,即使偷人家的也要偷的有水平。文字给人嚼出新意与画面打动人一样重要。我曾画《有人来就说我不在家》,这是我彼时怕烦的体会,便想找个画面去表达,于是画一个老头对鹦鹉说这句话,题得直白。从画到题,看的人会觉得这老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傻得蛮有趣的。如果上面不画鹦鹉而画个白头鸟,看画人就不会这么去联想了。

题画的字和画风要相配,有人以为找名人题一定很好,我说不一定,乾隆爷把许多好画都题坏了,当然他是皇帝。如果用启功的字写在我的画上,写得再好也未必适合。包括用什么样的图章也是。要想办法把自己的东西一点一点完善起来,就像零件组装成机器,产品都要符合图纸要求。比如树、石头、亭台、人物、题款、闲章,一个个符号慢慢整合好,有一祥不协调都不行。

书法对于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是很重要的,它们是相通的,包括笔墨、结构、章法之类。画尚可渲染,书法一点遮拦不得。要说画如其人,恐怕书法更如其人。过去文人交流,毛笔不离手,书法的基本功自然比今人好。这只是指普及而言,要谈到书法风格,碑学帖学是有许多讲究的。真正大家书法的形成绝不筒单是传承某家某派,有许多大家能画必能书,能诗必能文。今人却喜欢分科做“专家”。过去,我记得美术家协会是将美术、书法、印章等合在一起的;现在,书法协会、印章协会与美术家协会全都分开了。这样一来,许多画家就仅是画家,书家就仅是书家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实际上有了书法的基本功以后,画画也讨巧了不少,虽然在书法上花了一些时间,但是在绘画上面省了很多时间,尤其是诗文的画外功。情感所至,几笔一搞,再题上字,一幅画马上就完成了,这叫事半功倍。线条的质量很重要,这是个认识问题,所以要练字。如果没有这个字的功力,天天在画上渲染,涂抹,描摹,或弄点颜色在上面搞,搞到最后就像房子缺少骨架,表面装潢得再漂亮,总禁不住考验。前人形容用笔,能“力透纸背”才能过关,这有点玄乎。乡贤曾说,有了练碑的功夫,运笔就不会轻飘。道理是对的,因为画画时只顾到情绪的发挥,一心在气韵。不是说水墨淋漓才叫有气韵,纯用枯笔也能见气韵。

简单与简练只一字之差,花样与单纯也难说谁更聪明,多年画下来,都可到一个高度,但还想更上高峰时,体力就会不够了,这“体力”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书法与修养。

我在碑学上曾下过一番功夫。我写过的碑有《石门铭》《痉鹤铭》《杨淮表记》《郙阁颂》《西峡颂》《好大王》《爨宝子》《嵩高灵庙碑》等。帖和碑是不一样,帖有一种巧的东西在里面。我也练过许多帖,但是我现在写字还是有碑中笨拙的东西,改不掉。大概是先入为主的关系,或许是本性难移。先练碑然后练帖与先练帖然后练碑是不同的。当然书法怎么写也是一个问题,需去看书,自己思考,找出头绪。不必到处拜师。

能给画画出点子的人很多,但苦于建议不出相应的画面;能够作画的人也很多,笔墨虽好看但缺失画格,更缺题画的点睛之笔。题画不是为题而题,是为拓展绘画的时空,也是画余情感的又一种补充。理想永远是达不到的,正如陶潜的《桃花源》,托马斯的《乌托邦》,因达不到,故心向往之。也就是那点诱惑使我们的画笔在纸上不断地追求。毕加索说:“一幅画画到什么时候为止,应是天才的表现。”这全靠画家的感觉去把握这个度,相比较而言,宁愿画得欠一点,而不能画过。画一过即死。丰子恺画漫画,打破了西洋的漫画程式,把中国文人的东西——诗意加进去,它对漫画的点题很关键,以一当十,这样情感发挥通过语言手段便比别人的丰富。齐白石的画也有漫画成分,这跟画家的天性、天趣有关。漫画的目的主要是加强意趣,夸张主题部分,快捷地让人感悟。漫画加上笔墨,这无疑也给中国画添一条新路。

老吾老,幼吾幼。说到古人聊春秋。景公自有天伦乐,俯首甘为孺子牛。贤妻前呼快起来,哪像国君这老头。老吾老◎纸本◇2014年

你看不懂是你的事情,这是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一种观点,他的意思是让你猜。中国文人画也有猜的意思,不同的是文人画还强调人品,强调是不是画如其人,不可故弄玄虚。

我们说一张画画得好还不够,还要有品位。 “品”字是三个口,“位”字是一个人立在那儿,即众口来评价你,看你这个人有没有情趣,审美上有没有个位置给你。

平时翻书时记一些警句妙句,或许对题画有用,有的可改一二句,如刘海粟题荷花“今日荷花别样红”用的是杨万里的“映日荷花别样红”,有的可直接题到画面上,如徐悲鸿画马,借杜甫“一洗万古凡马空”句,傅抱石题《华山图》借辛弃疾“待细把江山图画”句。题词要与画中形象、笔墨都要互动,画抠字眼则板,题扣太紧便无味,如“迎客松”“太湖春晓”之类。画画的关心一些诗话会大有启示。看杨诚斋论诗有:“学诗当识话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画画也是一个道理,题跋和画一起打动人才行,不然只要单写幅书法就行了。李白会桃李园◎纸本◇2012年

画家学禅,好处是能跳出尘俗,不被眼界所囿,超以象外,心境圆融。然画家之学禅不当,便忘却画毕竟是手工劳作,懒得下笔墨造型功夫,心手不一,笔法紊乱,仅靠禅语终为空话。中国画中的文人画应该说是精英艺术,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个难度就画家个体而言,毕其一生精力恐怕也未必能做好。如果说文人画也是一种游戏,我们不参与便罢,既然参与,就得遵守这一游戏的规则。醉之◎纸本◇2013年空谷足音◎纸本◇2015年宠辱皆忘◎纸本◇2014年大富贵◎纸本◇2014年“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李公,李公,市场也在改变,画画不必生怨。如果真画牡丹,浙派要有意见。此图为你调侃,不是为了卖钱。自娱及自娱娱人

画家“自娱”,就是画家关起门来,将喜怒哀乐任性挥毫,不管别人怎么说,可赞的是这自娱还要有格调有品位;“自娱娱人”就是画家将作品拿出来与别人分享,能不能自娱娱人,就要看你怎么画了。

先说说“自娱”吧,一般来说,真想画画的人,哪怕生活条件再差,都会为了兴趣去画画,不是人家要你画,而是你自觉自愿并乐在其中,但当技法尚未成熟,这种自娱又多半是幼稚的、浅层次的。笔墨这事,非得经时间的磨炼,虽说“法无定法”,但火候不到,所谓自娱,只能是瞎折腾。我们应该重视中国文人画给我们留下的一笔精神财富。你喜不喜欢是要有缘分的,不在于贫富,不在于出身、地位。没有哪一个画种能像文人画那样,自由、丰富、精深且能持续发展,薪火相传。这里的道道和中国哲学、文学、美学是相关联的,打好这几方面的基础,够一辈子享用的。

画画不同于大合唱和拍电视剧需要集体配合,一张白纸就是画家的舞台,画家可以自导、自演、自配角色,故事情节、笔墨浓淡都是个人的学识和性情。“三日一水,五日一石”是一种;一日挥毫几十张,画画撕撕,也是一种。我喜欢今日高兴就画高兴的画,今日不高兴就画不高兴的画。有时感慨生活的不如意,就在笔墨上寻找一个寄托,曾画过《进退维谷》《公无渡河》《人在屋檐下》《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吗》,虽能除却一时烦恼,却看得出下笔枯涩不畅,这种自娱实是自作自受。一日,重翻八大山人的画册,那翻白眼的怪鸟,确实有个性,但转而一想,这样的画对身心健康不利。不禁想到好友李老十当年画的《鬼打架》和《残荷》,画家最后却跳楼了,这是画家的悲哀(后世研究其艺术价值又是一回事)。时代不同了,画家的痛苦和困惑,观画的人本无义务与你分忧,何不破涕为笑,用一种调侃或幽默的方式去表达呢?中国文人画本应该是用来养生的,这也是我对所谓“自娱”的新认识。

再说说自娱娱人。有一次,一个老干部要我给他画张画,我便挑了一张我满意的《寒梅独鸟图》给他。过了几天,这老干部又将画拿回来了,说将这画挂在床头,他老婆说不吉利:“我们二人都健在,怎么画一只鸟呢?”请我再补上一只鸟。这事给我思维上一个触动:我们的画不拿出来便罢,既拿出来,赏画的人多不管你是怎么画的,而是看你画的是什么,也就是说,你自娱的画不代表是可娱人的画。娱人本来是与自娱相矛盾的,他人的经历、审美文化修养怎么会与你相同呢?众口难调啊。我不能说人家要画两只鸟就是俗气,这使我注意到中国民间的欣赏习惯——画是有寓意的。我们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以松鹤、灵芝寓为长寿,还有喜上梅(眉)梢,事事(四柿)如意之类,是知人们看画不仅是看,还会抱有联想。乌鸦想喝水◎纸本◇2012年

乌鸦想喝水,智来事竟成。衔石水能溢,求生是本能。故事画成画,告诉小儿孙。禽鸟尚自立,依赖难生存。

去年见二喜,今年多一喜,忽闻开放二胎,谁说今非昔比。欣看喜到梅梢,预期还要筑巢,却问孔方兄,当然成双最好。新喜◎纸本◇2015年

改革开放后,文艺从为政治服务改成要为人民服务了。人民是谁呢?太概念了。画笔在手,向外求与向内求的区别是很大的,看看历届全国美展,都是人民喜欢的吗?那么多巨制主题画,恐怕还不如齐白石的《虾》、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深入人心。因为大多参展画家的出发点是在如何讨好评委的口味上,目的是想上美展,想获个奖牌。好在官方以外还有艺术市场这条路,这条路花样百出,更考验着每一个画家。

想做一个好画家,在我们前面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像黄宾虹式,由高雅到高雅,无所谓卖画,我有钱,即使无钱,我贫而乐道;一是像齐白石式,雅俗共赏,有人买画就高兴,但我不降格。正如一个是自娱,一个是自娱娱人。相比较而言,自娱是一种福分,只要能耐得住寂寞就行。自娱娱人要读懂无字书,要经受风雨,弄不好就容易失去自我。齐白石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知道画家的思维需要接地气,在文人画与民间绘画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要自娱娱人不能失去本真,要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立一家之言”的精神。世态万象,艺术不应被动地跟在大众后面,那只能是平庸。我们应不断地从平常生活中去发现真、善、美,要把人性中共通的理想表现出来。本质上人性都是希望阳光的,每个人的理想都是美好的,中国传统的文学和戏剧最终都喜欢一个圆满的结局,悲剧也会使其转化。我们的生活有太多的不尽如人意,用虚怀旷达的方式释怀是一种境界,如苏东坡被贬后所作的《赤壁赋》,陶潜的《桃花源记》,于人于己对身心都有益,画画也是一样。

不管怎么说,自娱及自娱娱人无可无不可,坐标在各人心中。出门见喜◎纸本◇2014年

开门雾消云散,呵呵又是一年。抬头忽然见喜,好花开得正艳。不知喜从何来,或有贵人如面。随缘,随缘。一片好景在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