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优点全集(全译珍藏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16:44:34

点击下载

作者:[美] 卡耐基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性的优点全集(全译珍藏本)

人性的优点全集(全译珍藏本)试读:

好心态!好人脉!好口才!

只要开始,永远不晚!只要坚持,必定成功!◆ 你是否曾因忧虑重重而难以自拔?◆ 你是否曾因不善当众讲话而在公众场合脸红心跳,形象大打折扣?◆ 你是否曾因不善沟通而错失挣钱的机会,还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你是否曾因缺乏沟通技巧而在商务谈判中被迫一再退让?◆ 你是否曾因口才欠佳、不善表达而难以激励团队,扩大自己和企业的影响力?本书将帮你达到的8项技能1 走出思想的窠臼,思考新观念,获得新视野,发现新抱负。2 快速容易地赢得朋友。3 让你更受人欢迎。4 让别人赞同你的观点。5 增加你的影响、你的名声以及处理事情的能力。6 处理抱怨,避免争论,让你的人际关系融洽愉悦。7 成为一个出色的说话者,一个更令人愉悦的交谈者。8 在你的同伴中激发出热情。

卡耐基作品已被翻译成近百种语言,让全世界亿万读者受益。从本书获得最大教益的9条建议为了从本书获得最大教益,你必须做到:1 培养一种深刻而强烈的、掌握为人处世原则的欲望。2 在阅读下一章之前,将前面的章节读两遍。3 阅读的时候,要经常停下来问自己,如何才能运用各项建议。4 在每个重要的观点旁边做记号。5 每个月温习本书一次。6 抓住每一个可以运用这些原则的机会。将本书作为帮助你解决日常问题的实用手册。7 每当你违反某一项原则而被你的朋友抓到时,给他一点钱,使你的学习成为一种活泼有趣的游戏。8 每个星期对你的进步检查一次。问自己曾犯了什么错,有什么改进,有什么教训,将来该如何做。9 在书后面做记录,写下你在什么时候、如何应用这些原则的。序言获取成功的捷径[1]罗维尔·托马斯

那是在一个寒冬的夜晚,2500多名美国各界成功的绅士和女士们聚集到了宾夕法尼亚饭店的大舞厅。刚到7点半钟,宽敞的舞厅内早已经座无虚席,但是直到8点,仍然还有不少人走进舞厅,而且大家都兴致很高。没过多久,宽敞的舞厅就挤满了人,那些来得晚的人开始挤占没有座位的空地。

这么多人,在经过了一天的劳累之后,晚上还情愿跑到这里来,辛苦地站上一两个小时,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是来看著名模特的时装表演吗?或者他们是想看一场自行车比赛?或是著名演讲家克拉克·盖博亲自登台发表演说?

不,都不是!这些人是因为看了报纸上的一则广告之后,才不约而同地赶来这里的。两天前,这些人在阅读《纽约太阳报》时,看到了一整版的广告,内容是:

你想增加你的收入吗?

你想流利地表达你自己吗?

你想做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吗?

那么,就请……

也许你会认为这又是老一套的骗人伎俩。但是,不论你是否相信,就在地球上这座最繁华的大都市中,虽然有25%的人处于失业,需要靠救济金生活,而且当时的经济十分萧条,却仍然有2500人被这份广告吸引,并涌向宾夕法尼亚饭店。

这份广告可不是刊登在什么流行的报纸上,而是刊登在当地最保守的一家晚报——《纽约太阳报》上。那些来饭店的人士,在美国全都属于上流阶层,例如他们当中有高级管理人员、公司老板、专业技术人员,而且他们的收入都在2000美元至5万美元之间不等。

这些人,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来这里的呢?原来,他们是来听一场最现代、最实用的“为人处世技巧”的演讲——这次演讲是由戴尔·卡耐基人际关系研究会主办的。

据一项调查表明,成年人最关心的问题是身体健康;其次是人际交往——他们要学习的正是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技巧。他们既不想成为演说家,也不想听什么心理学方面深奥的专业知识,他们只想学到一些可以用于实际的商业交往、为人处世、家庭生活中的现实而有效的建议。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明白,为什么这2500名男男女女在看了报纸广告之后,会如此兴致勃勃地拥进宾夕法尼亚饭店来——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企盼已久的东西。

若干名以前曾听过这一演讲的人被请到了演讲台上。他们每个人都在75秒钟的时间内,通过话筒向人们讲述了自己的亲身体验。记住,他们每个人只有75秒钟!而且时间一到,主持人就会敲一下木槌,大声喊道:“时间到!请下一位!”

在台上演讲的那些人,可以说构成了美国商业领域的各个层面,他们包括连锁商店的高级职员、面包供应商、商业协会主席、银行家、卡车推销员、化妆品推销员、保险推销员、制砖厂秘书、会计师、牙科医生、建筑师、威士忌酒推销员、牧师、药剂师、律师。他们全都从不成功走向了成功,并且成为附近一带小有名气的人物;有的人后来甚至成为美国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这次演讲中,第一个上台的是派特里克·奥海亚。他出生在爱尔兰,只上过4年学,后来移民到了美国,曾当过机械师和私人司机。奥海亚40岁的时候,家里的人越来越多,养家糊口所需要的钱当然也更多了。于是,他开始为一家公司推销货车轮胎。可是,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十分的自卑而内向,以至于见了人时连头都抬不起来。他每次上门推销时,总要在客户门口来来回回许多次,才敢推门进去。

可想而知,奥海亚对自己的推销成绩很不满意。就在他想去一家机械厂工作时,他收到了一封信,是请他去听戴尔·卡耐基演讲的。奥海亚起初并不想去,因为他担心自己难以愉快地和那些大学毕业的人相处。但是禁不住妻子的劝说,奥海亚终于鼓起勇气,走进了演讲大厅。妻子对他说:“或许这次能给你带来帮助。亲爱的,上天知道你需要这些东西。”

奥海亚刚开始当众讲话时,既恐惧又心慌,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可是没过几个星期,他就不再害怕面对听众了,而且他很快发现自己竟然喜欢上了演说,并且听众越多精神越兴奋。接下来,即使是单独地面对面和人谈话,他也不胆怯了——他也不再害怕面对自己的顾客了。

奥海亚的收入逐渐增加。今天,他已成为纽约的明星推销员。也就在这天晚上,派特里克·奥海亚面对宾夕法尼亚饭店大舞厅中的2500名听众,从容不迫地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成就。整个演讲会场笑声不断,气氛非常热烈。可以说,还很少能有职业演讲家能比得上他的出色表现呢。

第二位上台演讲的人是一位名叫葛德菲·迈尔的满头白发的银行家,他同时还是11个孩子的父亲。他当初在班上第一次演讲时,手足无措,不知所云。而现在他却生动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向大家描述了一个善于言词和演说的人是如何通往成功之路的。

迈尔一直在华尔街工作。他这25年来也一直住在新泽西的克里夫顿。在此期间,他非常积极地参加各种地方性的活动,结识了至少500人。

在参加卡耐基的培训课程之后不久,迈尔收到了美国国家税务局寄给他的一张个人所得税催收单。但是迈尔认为这种税负很不合理,因此立即火冒三丈。如果是在以前,迈尔最多也就是一个人呆在家里发发牢骚,但他那天却来到了镇民大会上,当着上千人的面发泄了自己对政府征税的不满和愤怒。

他这次富有激情的演讲,使当地居民都建议他竞选镇民代表。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中,迈尔到处奔波,痛斥政府的浪费和奢侈行为。竞选结果公布之后,迈尔的得票数竟然在96位当选代表中名列第一。一夜之间,迈尔就成了当地的著名人物。他在这几个星期发表演讲使他赢得的朋友,比他以前所有的朋友还要多80倍,而他担任镇民代表所得到的报酬,比他一年投资的10倍还要多。

第三位上台演讲的,是一个全国性食品制造商协会的主席,这个协会规模十分庞大。他讲了自己以前的经历,说他甚至不敢在公司的董事会上发言或当众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参加卡耐基的当众演讲和有效沟通的培训课程之后,他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而且很快就被推选为全国食品制造商协会主席,并以主席的身份在全国各地主持会议。他每次演讲的内容,都被美联社以摘要的形式发表在各种报纸和杂志上。

在参加培训课程两年之后,他为自己公司和产品所做的免费宣传,比他以前花25万美元做广告所获得的效益甚至还要多。他说,以前他连约人共进午餐都不敢,而他在演讲之后所赢得的声誉,使一些社会上层人士都主动打电话约他出去聚餐,并为打扰他、占用他的时间而致歉。

显然,他的演讲对于他的成名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不仅成了一位名人,而且令人瞩目。可见,一个讲话深得人心的人,往往可以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这种评价甚至会超出他本有的才华。

现在,美国的成人教育已经非常普及了。这一运动的最有力推动者,正是戴尔·卡耐基先生。

戴尔·卡耐基的人生道路历经挫折,这也有力地证明了一个道理——富有创新思想和满腔热情的人,将会取得惊人的成就。

卡耐基出生在密苏里州一个小村庄,这个来自密苏里州的孩子,曾帮别人摘草莓、打野草,但每个小时才挣5美分。可是他现在给美国各大公司的高级职员进行培训时,一分钟的报酬却是以前的20倍。

这个乡下孩子以前曾替人放牛,但他后来应威尔士亲王的邀请,到达了伦敦,在众人面前显示了他的才华。然而,他最初在众人面前演讲,接遭到五六次挫折,后来他成为我的私人经纪人。我的成功,也主要归功于他主持的培训。

卡耐基年轻的时候,不得不为接受教育而奋斗。由于他家所在的地区厄运不断:船被洪水漂走、船也经常因为相互碰撞而沉入河底、河水泛滥而导致颗粒无收、猪染上瘟疫死亡……这一切还都不算,银行也逼上门来,要把卡耐基一家赶出家门,好没收被抵押的房子。

于是,老卡耐基只好卖掉农场,迁到密苏里州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附近,购置了一个农场。由于卡耐基没钱在镇上居住,因此他每天都要回农场住,第二天早上骑马走3英里路去上学。回家时,他还要干挤牛奶、伐木、喂猪的活,晚上则在昏暗的油灯下学习拉丁文,直到眼睛困得睁不开为止。

即使卡耐基在午夜时才上床睡觉,他也必须将闹钟定在凌晨3点。因为他父亲养了一种良种猪,小猪仔受不住严冬的夜晚,每天凌晨3点钟都要喂一次热食才能御寒,所以只要闹钟一响,卡耐基就得起床去喂小猪,然后再把它们抱回炉灶边温暖的地方。

在州立师范学院的600名学生中,只有五六个人没有在镇上住,戴尔·卡耐基就是其中之一。他每天下午必须骑马赶回农场去帮助父亲干活。当时,卡耐基穷得只能穿一件很窄很小的衣服,裤子也很短,这使他感到了羞耻,并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于是,他立志要出人头地。很快他就发现,在学校中名望最高的人,一般都是那些足球队员和棒球运动员,此外还有在辩论和演讲中获奖的人。

他知道自己没有体育天赋,于是决心在演讲方面出人头地。为此,他做了好几个月的准备,在马背上练习,挤牛奶时也不放弃。有一次,他爬上一个大草堆,一个人手舞足蹈地大声演讲,连附近的鸽子都被吓得飞走了。

然而,尽管卡耐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起初还是接连遭受失败。当时卡耐基只有18岁,正处于人生中极其敏感,而且情绪极易波动的年龄。他对自己失望到了极点,甚至想到了结束生命。但事情随后出现了变化——他开始在演讲中获胜,后来几乎每次都能赢得对手,连以前那些曾指导过他的同学也都败给了他。

大学毕业后,卡耐基开始在内布拉斯加州的西部和怀俄明州的东部地区上成人大学的函授课。他的激情和活力无穷无尽,但他的事业似乎并没有什么进展。他有些失望,有一次大白天竟然躺在宾馆的床上痛哭流涕。

卡耐基希望回到原来的学校,以摆脱生活的冷酷和无情。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决定去奥马哈寻找另外的工作。但他没有钱买火车票,于是找到一个货车司机,和对方谈好条件,一路上为对方喂养两车厢的野马,让对方免费带他到奥马哈。到了那里之后,卡耐基找了一份推销咸肉、肥皂和猪油的工作。

由于他的销售区经济很不发达,所有的东西都很难推销。他一路上搭便车或骑马,晚上干脆就睡在简陋的旅舍中。只要有时间,他就阅读推销方面的书,并学习如何收账。当一家客户无钱支付账款时,他就采取变通的方法,从这家店铺拿了19双鞋,卖给铁路局的人,然后把钱寄给公司。

卡耐基经常每天要走上百里路。每当他搭乘的货车停在一个地方装货或者卸货时,他就去镇上向人推销,接下几份订货单。当货车即将启动时,他又急急忙忙赶回车站,跳上正在开动的货车。他就这样干了两年,把一个几乎没有什么销售利润的地区变成了全公司利润最高的地区。公司老板见卡耐基工作努力,有意提拔他,但他拒绝了老板的好心,还辞职不干了。

辞职之后,卡耐基又来到纽约,到了美国戏剧艺术学院求学,并在戏剧《剧团的宝丽》中扮演过哈里特博士。但卡耐基并没有演戏的天才,不久他也知道了这一点。于是,他又重操旧业,干起了推销,不过这次是为派克公司推销卡车。

但是卡耐基完全不懂机械,对此也毫无兴趣。他过着很不愉快的日子,每天不得不强迫自己去推销卡车。然而,他又非常渴望有时间读书,能写出他曾在师范学校计划要写的书。于是,他又放弃了推销工作,专门从事写作,只靠在夜校教书挣来的一点钱维持生活。

卡耐基能在夜校教什么课程呢?他回顾过去,发现自己在大学时代接受的当众演讲方面所受到的训练带给他的信心、勇气、镇静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比大学其他所有的课程对自己的帮助都更大,于是他竭尽全力说服了纽约青年基督教协会,让他为当地的商业界人士开设一门演讲课。

什么?这简直太荒谬了!让商人也成为演讲高手?学校非常清楚这样做的结果,因为他们以前也开过这类课,可是没有成功的先例。不过学校总算答应了卡耐基,但拒绝付给他固定的报酬。卡耐基就和学校约定,如果有利润的话,他将按开课所得到利润的一定比例来抽取佣金——结果,他每个晚上开课所赚的钱是3美元,而不是原来固定的2美元。

随后,这一课程越开规模越大,而且其他城市的青年基督会也知道了此事。不久,戴尔·卡耐基就声名远扬,当起了巡回演讲训练导师。他经常往来穿梭于纽约、费城、巴尔的摩之间,后来又到了伦敦和巴黎。

由于前来上课的商业界人士都认为,他们以往接触过的这方面的教科书都太教条了,根本不实用。因此卡耐基坐下来认真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体会,写了《人性的弱点——如何影响他人并赢得朋友》,这本书后来成了美国所有青年基督会、银行联合会,以及全国信托协会的正式教材。

戴尔·卡耐基说,任何人一旦生气之后,就会言辞巧捷,变得很会说话。他说,如果你在镇上一拳打倒一个最笨嘴笨舌的人,他会立即站起来与你理论一番,而且一点都不亚于第一流的演讲家。他认为,无论什么人,如果有足够的自信,而且内心有表达的冲动的话,那么他一定会说得十分动人。

卡耐基认为,培养自信的最佳方式,就是做平时不敢做的事,从而获得成功的经验和体会。因此,他每次上课时,都会让每一个学员开口说话。听课的人都有相似的困难,都不敢当众说话。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从不会相互取笑。经过卡耐基的训练,他们逐渐培养起了勇气、信心和热忱,并将这些内在精神融入到他们的谈话当中。

戴尔·卡耐基不仅仅是在开演讲课,他更主要的是在帮助人们克服恐惧心理,培养自信和勇气。在参加这门课程的商业界人士中,不少人已经有30多年未走进教室,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最初都是抱着尝试的态度,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向卡耐基交付学费的,因为他们希望能够立即获得实效,而且第二天就能用于商业谈判或当众演讲中。

针对这种情况,卡耐基必须追求快速实效的演讲方式。结果,他开创了一套独特的,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和实用心理学于一体的教育方式,开创了一门非常实用而有意义的课程。由于这门课程是如此管用,有些人竟从上百英里远的地方开车专程来上课,甚至有一个人每周都从芝加哥赶到纽约来听课。

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威廉·詹姆斯说,普通人只利用了他潜能的十分之一。戴尔·卡耐基开设的这门成人教育课程,其目的就是真正帮助商业界人士发挥他们的潜能。卡耐基成功了,他也因此而享誉全世界,被誉为“除了自由女神,或许只有戴尔·卡耐基才能代表美国。”

[1]罗维尔·托马斯,与卡耐基同时代的美国著名记者、编辑兼作家,一生著述甚丰,有25本书流传于世,卡耐基曾当过他的助手,到美国和欧洲各地旅行演讲。自序本书源起

在35年之前,我是纽约市最不开心的年轻人之一。那时,我以推销货车为生,但我的收入非常的少,而且毫无乐趣可言,这使我十分烦恼。更让我感到不满的是,我住的简陋房间里到处都是蟑螂,我每天不得不去那个廉价而肮脏的小饭馆吃饭。每当我晚上回到自己这个冷冷清清的家时,内心当中总是充满了苦闷和烦恼。

我大学时代的美好梦想,现在看来都成了泡影!难道这就是我所期望的生活吗?

终于,我毅然决然地辞去了货车推销的工作——令我完全没想到的是,这一决定竟然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它使我以后35年的生活变得幸福而快乐,几乎超越了我原来的最高期望。

我到底干了些什么呢?

由于我在华伦堡州立师范大学读了4年大学,而且在公共演讲课程中接受过一定的训练,并由此积累了一些经验,我得以进入纽约基督教青年会夜校成人班授课。来我班上听课的人各行各业都有,如职员、推销员、工程师、会计师等等,还有家庭主妇。他们来我这里听课,并不是想获得大学文凭或社会地位,而是为了一个目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有勇气在业务会议上站出来说话,不至于因为害怕而发抖或昏倒;他们希望找到与难缠的顾客打交道的好办法,不至于因为没有勇气而在街上游荡;他们希望培养出自信心;他们希望自己事业有成;他们希望能够多挣些钱;他们希望处理好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关系……

总之,他们希望从各种烦恼中解脱出来。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烦恼,我就必须把每节课讲得既生动有趣,又满足他们的需求。

请想想,这是一项多么令人激动而兴奋的工作啊!我的课程竟然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各样的烦恼!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必须有这方面的教材——我必须有一本帮助人们解决忧愁烦恼的教材!

为此,我开始去纽约第五大道四十二街的公共图书馆查找相关书籍,我一共找到22本有关烦恼的书。还买来相关方面的图书认真阅读。让我吃惊的是,世界上竟然有如此多的人饱受烦恼的折磨。对于随时会遇到的各种烦恼,他们无能为力。这正如大卫·R·希勃瑞在他的《如何有效地克服烦恼》中所说的:“我们成年之后,对于需要应付的各种烦恼,犹如让蛀虫跳芭蕾舞一样,毫无办法。”还有一位当医生的朋友对我说:“医院病床上有一半以上的人,竟然是被烦恼折磨得生病的。”你看,帮助人们解除各种烦恼,竟然如此重要!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关于烦恼的书,却没有一本适合我的成人班用作教材的,因此我只好亲自动手来写一本了。这就是现在你所读到的这本十分畅销的书。

任何人都有能力解除烦恼,将其摒弃在生活之外。如果我们能够按照这本书中的建议去做的话,一切人——包括每一个男人和女人,都有办法解除烦恼,征服烦恼。

在写这本书时,我参考了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有关烦恼的论述,还阅读了包括上自孔子,下至丘吉尔的几百本人物传记。同时,我还拜访了各种行业中的杰出人物,如杰克·邓甫希·布莱德雷将军、克拉克将军、亨利·福特、艾莲娜·罗斯福。

除了读这些书和拜访名人之外,我还成功地开了一个实验室,专门研究如何征服烦恼。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此类实验室。我告诉学生们如何摆脱烦恼,要求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原则,然后回班上告诉其他同学。“如何征服烦恼?”这正是我们所关心和讨论的中心问题。我曾听过几百场报告会,讲述“我是如何征服烦恼的”。那些曾在我班上学习过的人,在参加这类报告会的比赛中,获得了优胜奖。

因此,你现在所看的这本书,并不是闭门造车之作,也不是研究烦恼的学术作品,而是一本由成千上万的人所做的充满了现实意义的精辟报告。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这本书中的每个故事都不是虚构的,除了极少数例子,都有真人。因此,本书的内容都是有根有据的,请大可相信。

法国哲学家华莱理说:“科学,就是把许多成功的秘诀收集在一起。”本书就是把许多成功的、经过时间考验的、真正解除我们的烦恼、忧愁的秘诀收集在一起的作品。

当你拿起本书时,也许并不想知道它是如何写成的,而是想知道该如何采取行动!那就让我们一起行动吧!第一篇如何消除孤独和忧虑第1章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情卡耐基成功金言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为明日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的智慧和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应对未来的唯一有效的方法。精力的浪费、精神的郁闷,都会紧紧跟随着一个为未来担忧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船前船后的隔离舱都关掉,准备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1871年春天,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一本书,读到了对他的前途产生莫大影响的一句话。这使他顿时高兴起来。他是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此时的生活正充满了各种忧虑:担心怎样通过期末考试?担心毕业以后该到哪里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生活?等等。

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名叫威廉·奥斯勒,他在1871年所看到的那一句话,使他成为他那一代最为著名的医学家,促使他创建了全世界知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并且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这是大英帝国学医的人所获得的最高荣誉。他还被英国国王封为爵士。他无忧无虑地过了一生。记述他的一生,需要厚达1466页的两册书。

下面就是他在1871年春天所看到的那句话。这句话出自汤玛士·卡莱里:“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42年之后,在郁金香开满校园的一个温和的春夜,威廉·奥斯勒爵士给耶鲁大学的学生做了一次演讲。他对那些耶鲁大学的学生们说,像他这样一位曾在四所大学当过教授,并且写过一本很受欢迎的书的人,似乎应该有一颗“特殊的头脑”,但其实并不是这样。他说他的一些好朋友都知道,其实他的脑筋是“最普通不过了”。

那么,他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呢?他认为这完全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他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就在奥斯勒爵士去耶鲁大学演讲的几个月之前,他搭乘一艘大型海轮横渡大西洋,有一次看见船长站在船舵室中,按下一个按钮,立即听到发出一阵机械运转的声音,轮船的几个部分立刻彼此隔绝开来,成了几个完全防水的隔离舱。“你们每一个人,”奥斯勒爵士对那些耶鲁大学的学生说:“组织都要比那条大海轮精美得多,所要走的航程也更远得多。你们也必须学习那位船长,知道怎样控制一切,你们要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这才是在航程中确保安全的最好方法。到船舵室去,你将会发现那些大的隔离舱至少都可以使用。按下按钮,用铁门把过去隔断——隔断已经过去的那些昨天;再按下另一个按钮,用铁门把未来也隔断——隔断那些尚未到来的明天。然后你就保险了,可以生活在‘和别的日子完全隔绝的今天’——你有的是今天……切断过去,埋葬掉已逝的过去,切断那些会把傻瓜引到死亡之路的昨天……明天的重担加上昨天的重担,就会成为今天最大的障碍,要把未来像过去一样紧紧地关在门外……未来就在于今天……没有明天这个东西。人类得到救赎的日子也就是现在。精力的浪费、精神的郁闷,都会紧紧跟随着一个为未来担忧的人……那么,把船前船后的隔离舱都关掉吧,准备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奥斯勒博士是不是要求我们不必为明天而学习呢?不是,绝对不是这样的。在那次演讲里,他就继续说:“为明日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的智慧和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能应对未来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一定要为明天着想——不错,一定要仔细地考虑、计划和准备,但不要担忧。

在战争期间,军事领袖必须为将来制订计划,可是他们绝不能有任何的焦虑。“把我们最好的装备,供应给最优秀的人员,”美国海军上将阿尔耐斯特·金恩说,“再交给他们似乎是最聪明的任务,我所能做的就只有这些。”“如果一艘船沉了,”金恩上将继续说,“我不能把它打捞上来。要是船在往下沉,我也没有办法。我与其把时间花在后悔昨天的失误,还不如花在解决明天的问题上,这要比为昨天的问题而后悔好多了。何况我若总是担心这些事情的话,我也不可能支持很久。”

不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好想法和坏想法之间的区别在于:好想法会考虑到原因和结果,从而产生合乎逻辑的、富有建设性的计划;而坏想法通常只会导致一个人的精神紧张和崩溃。

最近,我很荣幸地访问了亚瑟·苏兹柏格,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纽约时报》的发行人。苏兹柏格先生告诉我,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烧到欧洲的时候,他非常吃惊,对未来充满了忧虑,使得他几乎无法入睡。他会常常在半夜爬起床,拿着画布和颜料,对着镜子,想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尽管他对绘画一无所知,但他还是画着,以此来稳定自己的情绪。苏兹柏格先生告诉我,他最后是因为一首赞美诗里的一句话才消除了他的忧虑,使他得到了平安。这一句话是:“只要一步就好。”这个“一步”,就是今天,现在所需要做的。

引导我,仁慈的灯光……

请让你常在我脚旁,

我并不想看远方的风光,

只要一步就好。

大概也就在这个时候,欧洲有个当兵的年轻人,也同样地学到了这一课,他的名字叫泰德·班哲明诺,他住在马里兰州巴铁摩尔城纽霍姆路5716号——他曾经忧虑得几乎完全丧失了斗志。“在1945年4月,”泰德·班哲明诺写道:“我忧愁烦恼得患上了一种医生称为‘结肠痉挛’的病,这种病使人极其痛苦,如果战争不在那时结束的话,我想我整个人都会垮掉。“当时我全身感到筋疲力尽。我在第94步兵师担任士官,负责建立在作战中死伤和失踪的士兵名录,还要帮助发掘那些在战争期间被打死而草草掩埋的士兵。我必须收集那些人的私人物品,把这些东西准确地送回到重视这些私人物品的家人或近亲手中。我一直担心自己会造成一些让人难堪的或者严重的错误,还担心我是不是能撑得过去,更担心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回去搂抱我的独生子——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儿子已经16个月大了。我既担心又疲劳,整整瘦了34磅,而且几乎要发疯了。我眼看着自己的两只手瘦得只剩下皮包骨。一想到自己瘦弱不堪地回家,我就害怕。我崩溃了,像个孩子一样哭了,浑身发抖……有一段时间,也就是在德军最后开始大反攻不久,我常常哭泣,几乎放弃了做一个正常人的希望。“最后,我住进了医院。一位军医给了我一些忠告,彻底地改变了我的生活。他给我做完一次全面身体检查之后,告诉我说我的问题纯粹是精神上的。‘泰德,’他说:‘我希望你把自己的生活想像成一个沙漏。你知道,在沙漏的上一半有成千上万粒的沙子,它们都缓慢而均匀地流过中间那条细缝。除非把沙漏弄坏,你和我都不能让两粒以上的沙子同时穿过那条窄缝。你和我,以及每一个人,都像这个沙漏。每天早上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在这一天之内完成。可是,如果我们不是每次只做一件,让它们缓慢而均匀地通过这一天,就像沙粒通过沙漏的窄缝一样,那我们就一定会损害自己的身体或精神了。“从这个值得纪念的一天开始,当这位军医告诉我这段话之后,我就一直奉行这种哲学。‘一次只流过一粒沙……一次只做一件事。’这一忠告在战时挽救了我的身心。现在,它对我在工艺印刷公司的公关广告部中的工作,也有极大的帮助。我发现商场上有时也有和战场上一样的问题,一次要做好几件事情,但却没有时间。例如我们的材料不够用了,有新的表格等待处理,要安排新的资料,要变更地址,新开或关闭分公司等等。我不再紧张不安,因为我记得那个军医曾告诉过我:‘一次只流过一粒沙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我一再让自己重复念这两句话。我的工作比以前更有效率了,工作时再也不会有那种在战场上几乎使我崩溃的迷惑而混乱的感觉。”

在目前的生活方式中,有一件最可怕的事就是,我们医院里一半以上的床位,大都是给那些大脑神经或者精神上有问题的人留着的。他们都是被日渐累积起来的昨天和令人担心的明天所加起来的重负所压垮的病人。而在这些病人中,只要他们能奉行耶稣的“不要为明天忧虑”,或者是信奉威廉·奥斯勒爵士的这句话“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那他们今天就都能走上大街,过上快乐而幸福的生活了。

你和我在目前的这一瞬间,都站在两个永恒的交叉点上——这个点已经永远永远地过去了,并且延伸到了无穷无尽的未来——我们都不可能生活在这两个永恒之中,哪怕是一秒钟都不行。如果我们想那样做的话,就会毁掉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所以,我们应该满足于目前所生活的这一刻。从现在起直到我们上床,“不论任务有多重,每个人都能支持到夜晚的来临,”罗伯特·史蒂文森写道,“不论工作有多么辛苦,每个人都能干好他那一天的工作,每个人都能很甜美、很耐心、很可爱而且很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不错,这些也正是生命对我们所要求的。可是住在密歇根州沙支那城的辛尔德夫人,在懂得“只要生活到上床为止”这一道理之前,却深感疲惫和颓丧,甚至想自杀。“我的丈夫在1937年死了,”辛尔德夫人把她的过去告诉我,“我觉得非常颓丧,而且几乎身无分文。我给我以前的老板利奥罗区先生写信,请他让我回去干我以前的工作。我以前给学校推销世界百科全书为生。两年前我丈夫生病的时候,我卖掉了汽车,现在我又勉强凑足了钱,分期付款买了一辆旧车,重新开始出去卖书。“我原想再回去工作或许可以帮助我摆脱颓丧;可是要我一个人驾车,一个人吃饭,这让我几乎无法忍受。有些地方我干得很差,虽然分期付款买车的数额不大,却很难付清。“1938年的春天,我住在密苏里州维沙里市,那里的学校都很穷,公路也差,我一个人既孤独又沮丧,有一次我甚至想到自杀。我觉得成功很难,而活着又没有什么希望。每天早上,我都很怕起床面对生活。我什么都担心:付不起分期付款的车钱,付不出房租,没有足够的东西吃,担心我的健康恶化却没有钱看病。但是,我没有自杀,唯一的理由是我担心我的姐姐会因此而难过,而且她又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我的丧葬费用。“然后,有一天,我读到一篇文章,它使我从消沉中重新振作起来,使我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我对那篇文章中的一句很令人振奋的话心存感激:‘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我用打字机打出这句话,贴在我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上,这样我开车的时候每分钟都能看得见。我发现,每次只活一天并不困难,我开始学会忘记过去,不担心未来。每天早上我都会对自己说:‘今天又是一个新的生命。’“我成功地克服了孤寂的恐惧感。我现在过得很快活,还算比较成功,而且对生命充满了热忱和爱。现在我也知道,不论在生活上碰到什么事情,我都不会再害怕了;我现在知道,我不必害怕未来;现在我还知道,我每次只要活一天——而‘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

下面这几行诗你猜是谁写的:

这个人很快乐,也只有他才能快乐,

因为他把今天看成是自己的一天;

他在今天会感受到安全,

他会这样说:“不论明天会怎么样,我已经过了今天。”

这几句话听起来很具有现代色彩,可是却写在公元前30年,它的作者是古罗马诗人何瑞斯。

我认为人性之中最可悲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拖延着不去生活,都梦想着在天边有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能欣赏今天就开放在我们窗口的玫瑰花。

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这种傻子,变成这种可怜的傻子呢?“我们人生的短暂历程是多么奇怪啊,”史蒂芬·利科克写道,“小孩子说:‘等我成为大孩子的时候,’可是又怎么样呢?大孩子说:‘等我长大成人之后,’等他真的长大成人了,他又说,‘等我结婚以后,’可是等他结了婚,又会怎么样呢?他的想法随后又变成了‘等我退休之后’。然后,等他退休之后,他再回头看看他所经历的一切时,似乎有一阵冷风吹过来——他错过了一切,而一切又一去不复返。我们总是无法及早学会这个道理:生命就在生活里,就在每一天和每一刻。”

底特律已故的爱德华·伊文斯先生,在学会“生命就在生活里,就在每一天和每一刻”这个道理之前,几乎因为忧虑而想自杀。

爱德华·伊文斯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起先是卖报为生,然后在一家杂货店当店员。后来,由于家里人多,有七口人要靠他吃饭,他就想法找到一个当助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虽然薪水很少,可是他却不敢辞职。直到8年之后,他才鼓足勇气,开始自己的事业。他用借来的55美元,干出了一番大事业,一年赚进两万美元。

然而,厄运不久降临了:他替一个朋友背负了一张面额很大的支票,而那位朋友却破产了。更可怕的是,在这次灾祸之后接着又来了另一次更大的灾祸——他存进所有财产的那家大银行垮了,他不担损失了所有的钱财,还负债16000美元。他精神上再也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我吃不下,睡不着,”他告诉我说,“我开始得上了奇怪的病。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忧虑。有一天,我正走在路上的时候,突然昏倒在路边上,以后就再也不能走路了。他们让我躺在床上,全身都烂了。伤口逐渐往里面烂进去,我连躺在床上都受不了。我的身体越来越弱,最后医生告诉我,我只能活两个礼拜。我大吃一惊,写好遗嘱,就躺在床上等死。挣扎或担忧都没有用了,我只好放弃,开始放松下来,闭目休息。连续好几个星期,我都睡不到两个小时。可是因为这时候一切困难就快要结束了,我反而睡得像个孩子。那些令人疲倦的忧虑渐渐消失了,我的胃口变好了,体重也开始增加。“几个星期之后,我就能拄着拐杖走路了。6个星期之后,我又能回去工作了。以前我一年曾赚过两万美元,可是现在我能找到一周30美元的工作的话,就已经很满足了。我的工作是推销运送汽车的轮船上用在轮子后面的挡板。这时我已经学会不再忧虑,不再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后悔,也不再害怕将来。我把所有的时间、精力和热忱,都放在推销挡板上。”

爱德华·伊文斯的进步非常快,没有几年,他就成了伊文斯工业公司的董事长。多年以来,这家公司一直是纽约股票市场交易所的一家公司。如果你乘飞机去格陵兰,很可能降落在伊文斯机场——这个机场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可是,如果他没有学会“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的话,爱德华·伊文斯绝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成就。

你可能还记得白雪皇后所说的:“这里的规矩是,明天可以吃果酱,昨天可以吃果酱,但今天不能吃果酱。”我们大多数人也是这样:为昨天的果酱发愁,为明天的果酱发愁,却不会把今天的果酱厚厚地涂抹在我们正在吃的面包上。

就连法国伟大的哲学家蒙坦,也曾犯过同样的错误,“在我的生活中,”他说,“曾充满了可怕的不幸,而那些不幸以前大部分从来没有发生过。”我的生活和你的生活,也都是这样。

但丁说:“想一想,这一天永远不会再来了。”生命正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飞速流逝,我们在空间上正在以每秒19里的速度跑过,但今天才是我们最值得珍惜的,也是我们唯一能真正把握的时间。

这也是罗维尔·汤姆斯的观点。我最近在他的农场过了一次周末。我注意到他引用了《圣经》第118篇的句子,装在镜框中,挂在他广播电台的墙上,好让他常常看见。

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

我们在其中,

要高兴欢喜。

约翰·罗斯金在他的桌上放了一块石头,石头上只刻有两个字——“今天”。我的书桌上虽然没有放什么石头,不过我的镜子上贴了一首诗。在我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时候都能够看见它——这也是威廉·奥斯勒爵士放在他桌上的那首诗——这首诗的作者是印度一位很有名的戏剧家卡里达沙。向黎明敬礼

看着今天!

因为它就是生命,

它是生命中的生命。

在它短暂的时间里,

有你存在的所有变化与现实:

成长的福佑,

行动的荣耀,

还有成功的辉煌。

昨天不过是一场梦,

明天只是一个幻影,

但生活在美好的今天,

却能使每一个昨天成为一个快乐的梦,

使每一个明天都充满了希望的幻景。

所以,好好看着今天吧,

这就是你对黎明的敬礼。

所以,对于忧虑,你所应该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如果你不希望它干扰你的生活,就要学习威廉·奥斯勒爵士——“用铁门把过去和未来隔断,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因此,如果你不想让自己被孤独和忧虑困扰,就请记住第一项法则:

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然后写下答案:

第一,我是否不生活在现在,而只担心未来?或者只追求所谓的“遥远奇妙的玫瑰园”?

第二,我是否经常为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而后悔,结果那些已经过去、已经做过的事情使现在更难受?

第三,我早上起来的时候,是否决定“抓住这一天”,尽量利用这24小时?

第四,如果“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是否能使我从生命中得到更多的东西?

第五,我应该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做?是下个星期?明天?还是今天?克服忧虑快乐生活的故事寻找心灵的平安演说家、传教士 E·史坦科·琼斯

我在印度从事传教工作已经有40年。刚开始时,我很难忍受当地那令人恐怖的热气;再加上任务艰巨,使我精神十分紧张。8年之后,由于我心力交瘁,精神疲惫,竟使我精神崩溃,而且不止一次,是接连多次。最后,我接到命令,回美国休养一年。在乘船返回美国的途中,我在船上作一次周日早晨的布道时,又精神崩溃,船上的医生要求我躺在床上,直至抵达美国。

在美国休养一年之后,我再次乘船返回印度。但我在路经马尼拉时停了下来,为当地大学生作了一次布道会。在接连举行好几次这类会议之后,我又紧张得崩溃了几次。医生警告我说,如果我坚持去印度,将必死无疑。但我不顾他的警告,继续启程赶往印度。我心头的隐忧此时愈来愈深。当我抵达孟买时,已濒临崩溃的边缘。于是,我直接到一座山上休养了几个月,然后又回到平原,继续开展我的工作。但没过多久我又精神崩溃了,只好再次回到山上休养。

然后,我又下了山,再度受到惊吓和压力。我发现我忍受不了山下的环境,因而身心疲惫,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害怕自己会成为一个精神病患者,那我将只能悲惨地度过余生。

我知道如果我不能从别的地方获得帮助,我就只能放弃传教生涯,回到美国去农场工作,那样就可以恢复健康。但若真是那样的话,对我来说可是最悲惨的一段时期了。

在那一段时间,我正在鹿克诺主持一系列会议。有一天晚上我在做祈祷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它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在我祈祷的时候——我那时并没特别想到自己——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对我说:“你自己是否已做好准备,接受我交给你的工作了?”

我回答:“不,我已到了山穷水尽地步。”

那个声音说:“如果你把它交还给我,不再为它烦恼,我可以为你好好照顾它。”

我立即回答:“我接受你的建议。”

这时,我心中突然显得无比祥和,那种感觉迅即遍布全身。我知道事情已经成功了!生命——多姿多彩的生命——已经回到我身上来了。那天晚上,我异常兴奋,在回家的路上,我飘飘然的,仿佛漂浮在云层之间,跳不到路上。

在那件事发生之后的几天,我几乎忘记了我自己的存在。一连好几天,我都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到了上床就寝的时间,我竟然会奇怪我为什么还要上床睡觉,因为我一点儿疲倦的感觉也没有。我似乎为生命、和平、休养以及上帝所占有。

我不知道是否应该把这件事情讲出来。我有些迟疑,但觉得我应该这么做——而且我真的说了出来。从那以后直到今天,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虽然我的壮年时代已经过去,但以前的那些烦恼永远都不再出现,我的健康状况也更好了。我不仅是肉体上获得了健康,我的身体、精神、意志也似乎全都获得了新生命。自从有了那次经历之后,我的生命到了一个更高而永恒的境界,而我并没尽什么心力,只是坦然地接受它。

那件事发生之后的许多年当中,我去世界各地旅行,经常一天连做3次演讲,而且还有精力和时间写《印度的基督》及另外的11本书。而在这么繁忙的情况下,我从未错过一次约会,甚至连迟到都不会有。困扰我的那些烦恼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我都63岁了,但我仍能享受生命的无穷乐趣。

我想,我所经历过的肉体及精神上的变化,也许可以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但不论如何,这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生命包罗万象,是难以解释得清的。第2章孤独是现代人的通病卡耐基成功金言寂寞的人永远不明白,爱和友情是不会像包装精美的礼物那样被送到手上的,受欢迎和被接纳从来也不是那么能轻易到手的。人应该努力去赢得别人的喜欢,爱、友情和美好时光是不能通过谈判获得的。我们要面对这些现实!对我们来说,要想克服寂寞,就不能再继续自我怜悯,应该走进光明,结识新的朋友,和他们一道分享快乐——虽然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很多人都做到了。

5年前,我一位朋友的丈夫去世了。从此,她开始了饱受寂寞之苦的日子。

在她丈夫去世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她来问我:“我该怎么办呢?我应该住在哪里?我怎样才能重新得到快乐?”

我向她解释说,她的焦虑都来自她所遇到的灾难,她应该及时摆脱忧虑。我建议她,尽早走出忧愁的阴影,重新建立新的生活和新的快乐。“不,”她回答说,“我不会再有快乐了。你看,我已经老了,子女们也都结了婚,我没有地方可去。”

这位可怜的母亲患上了可怕的自怜症,可是她对这种病症的治疗方法又了解不多。在这5年当中,我一直关注我这位朋友,结果很不容乐观。“要知道,”我有一次对她说,“你总不能老是让别人来同情你、可怜你吧?你可以重新开始生活,结识新的朋友,培养新的爱好,来取代那些旧的。”

但她只是听着,并没有真的记在心里。她太自怜了。最后,她决定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子女身上。于是,她搬到女儿家住了。

然而,这实在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她们母女俩后来竟然反目成仇。她只好又搬到儿子家住,结果也是很不愉快地分手。

她的子女别无选择,只好让她搬到一层公寓中独自居住。但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一天下午,她哭着告诉我,说她的家人抛弃了她。

她想让全世界的人都可怜她,她当然永远得不到快乐。她是个不可救药的自私女人,虽然她有61年的人生经历,但就感情而言,她还是个小孩子。

寂寞的人永远不明白,爱和友情是不会像包装精美的礼物那样被送到手上的,受欢迎和被接纳从来也不是那么能轻易到手的。人应该努力去赢得别人的喜欢,爱、友情和美好时光是不能通过谈判获得的。我们要面对这些现实!

配偶死了,但是法律并没有剥夺活人享受快乐的权利。不过他(或她)必须明白,快乐并不像救济金或施舍品那样,是他(或她)理所应得的。我们必须努力,让自己成为受人喜爱、受人欢迎的人。

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就讲了这样一位老妇人,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受人欢迎和受人尊敬的人。

克劳伦斯夫人这是第一次出海旅行。她乘坐的客轮正在地中海航行,许多快乐的夫妇和未婚的情侣都在这艘轮船上度假。而60多岁的克劳伦斯夫人就穿梭在这些欢乐的游客之中,虽然她一个人独自出门,却满面春风,神情愉悦。

这次旅行,也是克劳伦斯夫人第一次在海上验证寻找快乐的诀窍。克劳伦斯夫人是一个寡妇,也曾像我前面讲过的那位朋友一样伤心难受,但有一天早上,她猛然醒悟过来,摆脱了悲伤,开始投入到新的生活。

这是克劳伦斯夫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克劳伦斯夫人的丈夫曾是她全部的爱和生命,但是他死了,留下她一个人在这世界上,她必须让这一切成为过去。

于是,她原来的绘画爱好重新进入了她的生活,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正是绘画陪伴她度过了那段悲伤的日子,还带给她最大的回报,那就是她自己独立的事业。

因为失去了丈夫这个伴侣和力量,克劳伦斯夫人在最初那段时间根本不愿意出门。她怕见任何人,而且觉得自己长相平凡,又囊中羞涩,所以在那段被怀疑和绝望包围的日子里,她问自己能做什么、怎么做才会被人们接受,并受人欢迎。

答案终于找到了!要想被别人接受,就必须乐于付出,而不是乞求别人的给予。

克劳伦斯夫人开始以微笑替代悲哀。她辛勤地作画,出门去看望朋友。当她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会经常提醒自己,要露出欢乐的表情。因此,在和别人相处时,克劳伦斯夫人总是谈笑如常,又从不过多的停留。不久,朋友们开始争相邀请克劳伦斯夫人去参加各种晚宴,社区活动中心也邀请她办个人画展。

几个月后的一天,克劳伦斯夫人在傍晚登上了这艘开赴地中海的客轮。在客轮上,克劳伦斯夫人很快就成为最受欢迎的游客:她对任何人都是那么善良友好,同时又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从不介入别人的私事,也绝不依附任何一个人。

明天,客轮就要靠岸了。这天晚上,全体游客在克劳伦斯夫人的房间举行了一次最快乐的聚会,克劳伦斯夫人则谦逊地回报大家的邀请。

后来,克劳伦斯夫人曾好几次出海旅行。每次旅行时,她都是这样做的,她也因此成为受人欢迎的人。

克劳伦斯夫人已经懂得,若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首先必须热爱生活,并愿意奉献自己。因此,无论她到了哪里,都能制造出和谐的氛围,受到人们的热情欢迎。

尽管我们在医药方面的研究一直进步神速,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纪却出现了一种新的疾病,那就是“大众寂寞病”。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米尔斯学院的李思·怀特院长,曾针对这个问题向出席基督教女青年会晚宴的听众们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他说:“20世纪的主要疾病,是寂寞。正如大卫·雷斯曼所说的,‘我们都是寂寞的人’。随着人口的迅速膨胀,人们之间患难与共的真情已经逐渐消失……我们生活在一个毫无个性的世界。我们的事业、政府的规模、人们的频繁迁徙,等等这一切导致了我们在任何地方都无法获得持久的友谊,而这还只是令数百万人备觉寒冷的新冰河时代的开端。”

然后,怀特博士这样总结道:“对上帝和同胞的爱,都可以被称为纯真的热情。只要有了爱,我们就能对抗腐败灵魂的侵蚀,就能摆脱宇宙的孤寂,培养出善良友爱的精神氛围。”

如果想要克服寂寞,我们就必须努力创造怀特博士所说的“精神氛围”。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温暖而友爱的环境。

对我们来说,要想克服寂寞,就不能再继续自我怜悯,应该走进光明,结识新的朋友,和他们一道分享快乐——虽然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很多人都做到了。

根据调查显示,就夫妻而言,大多是妻子比丈夫要长寿。从表面来看,妻子一旦失去了丈夫,就不再容易开拓新的生活。男人因为工作的关系,会强迫自己努力奋斗,所以从自然规律来讲,他们的确比女人强壮,也更富于进取;而女人因为要尽到她们的“职责”,例如照料好她们的家庭和家人,所以她们很少有心理准备,当她们守寡之后,必须独自走完人生道路,并快乐地走下去。不过,只要她们能学会成熟,就一定能做到这些,而不是空度余生。

当然,并不只有寡妇鳏夫才会感到寂寞,即使是那些单身汉或选美皇后,也有可能患上这种孤独寂寞的大众病。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疾病或许更青睐都市里的陌生人和乡间教堂的独奏者。

几年前,年轻英俊的单身汉约翰独自来到纽约闯荡世界。他长相潇洒,又受过很好的教育,而且曾周游过各地,因此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进入纽约这个大都市后,在白天,约翰有许多销售会议要参加,可是到了晚上,他却陷入了孤独寂寞之中。他不习惯于一个人吃饭,也不喜欢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当然更不想去麻烦住在城里的已婚朋友——而且,我们不妨明说了吧,他也不喜欢那种主动投怀送抱的女孩子。

显然,约翰想要的是那种好女孩子,但她绝对不能是从乡村酒吧里出来的。约翰也不愿加入“寂寞者俱乐部”,或者去社交服务中心解决他的这一特殊问题。最后,寂寞难耐的约翰只好无可奈何地离开了这个他原本企图寻求发展的城市。

我知道,城市可能反而比乡间小镇更容易让人感到寂寞孤独。一个在城市生活的男人也许要付出比乡村更多的心力,才能被人接受、受人欢迎;他必须事先想好,自己下班之后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和兴趣,然后再去寻找那些场所。他一定渴望能找到趣味相投的朋友,但这都要靠他自己去主动争取。

一个人刚来到城市时,有许多事情可以做:例如,他可以加入教会,或者去与他的特殊兴趣相符合的俱乐部寻找友谊;他还可以在成人教育班上找到志同道合者。但是,独自一人去餐厅吃饭或去酒吧喝酒,是永远找不到他所热切渴望的友谊的,他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在几年前认识了两个女孩,她们在纽约市的东区合租了一套公寓。她们是两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子,也都有一份好工作——当然,她们也都渴望受人欢迎。

其中的一个女孩子对待生活很认真,可以说她的智慧超出了她这个年龄所应有的。作为一个单身女孩,要想在大城市里幸福地生活,必须计划缜密。于是,她加入了一个教会,所有活动从来没有缺席过。她不仅参加各种讨论会,还选修了关于人格修养的功课。她努力结交那些好人,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健康幸福的生活。

她总是有理智和节制地享受娱乐,小心谨慎地安排她的社交生活,避免人们将她和哪个男孩子联想到一起。当然,初来纽约时,她也曾感到过孤独寂寞。她当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所以她采取了行动。

现在,我们成了常常见面的朋友。她幸福地嫁给了一位年轻而能干的律师。是她亲手造就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请注意,我用了“造就”这个词。

至于她那位室友,情况又如何呢?她当然也和她一样孤独寂寞,但是选错了道路。

这位室友也交了朋友。不幸的是,她所结交的朋友全都是常常泡在酒吧里的人。终于,她也不得不加入这样一个俱乐部——戒酒俱乐部!

因此,如果你不想让自己被孤独和忧虑困扰,就请记住第二项法则:

幸福并不是靠别人施舍得来的,而是要靠自己去赢得别人对你的需求和喜爱。克服忧虑快乐生活的故事消除忧虑的三种方法拳击手 杰克·德赛

在我的拳击生涯中,我发现“忧虑”比我所遇到过的任何重量级拳手都更难对付;我知道我必须学会如何制止烦恼,否则烦恼会削弱我的活力,毁坏我的成就。于是,我给自己草拟了一项制度,以下就是其中的几部分:

第一,为了保持在比赛中的勇气,我总是对自己说一些鼓气的话。

例如,当我和佛波打比赛的时候,我不断地告诉自己:“没有人打得过我!他伤不了我!他的拳头伤不了我!我不会受伤!不论发生什么事,我一定要勇往直前!”

这样不断地为自己鼓气,使内心的想法变得主动积极,对我具有很大的帮助,甚至使我不觉得对方的拳头打到了我。

在我的拳击生涯中,我的嘴唇曾被击裂,眼睛曾被打伤,肋骨也曾被打断,而且佛波有一次还一拳将我打得飞出场外,摔倒在一位记者的打字机上,压坏了打字机。但我对佛波的拳头麻木而没有任何感觉。我几乎从未感觉到任何拳头——只有一次,那天晚上,李斯特·琼森一拳打断了我的三根肋骨。虽然那一拳伤不了我,但影响到了我的呼吸。我可以坦白地说,除此之外,我从未在比赛中对任何一拳有过感觉。

第二,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我不断地提醒自己,烦恼是有害无益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