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16:49:40

点击下载

作者:钟伟云编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试读:

前言

自1840年前后中国被迫开关、步入世界以来,对外国舆地政情的了解即应时而起。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受林则徐之托,1842年魏源编辑刊刻了近代中国首部介绍当时世界主要国家舆地政情的大型志书《海国图志》。林、魏之目的是为长期生活在闭关锁国之中、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的国人“睁眼看世界”,提供一部基本的参考资料,尤其是让当时中国的各级统治者知道“天朝上国”之外的天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部著作,在当时乃至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产生过巨大影响,对国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那时起中国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就再也没有停止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以主动的自信自强的积极姿态,加速融入世界的步伐。与之相适应,不同时期先后出版过相当数量的不同层次的有关国际问题、列国政情、异域风俗等方面的著作,数量之多,可谓汗牛充栋。它们对时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今世界,资本与现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广度在国际间流动和传播,“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极大地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面临不同以往的“大变局”,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快的步伐全面步入世界,迎接时代的挑战。不同的是,我们所面临的已不是林则徐、魏源时代要不要“睁眼看世界”、要不要“开放”的问题,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世界发展大势下,如何更好地步入世界,如何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更好地维护民族国家的主权与独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与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对外部世界有比以往更深切、全面的了解,我们只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也才能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不迷失方向,保持自我。

与此时代要求相比,已有的种种有关介绍、论述各国史地政情的著述,无论就规模还是内容来看,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要求。人们期盼有更新、更系统、更权威的著作问世。

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研究机构和国际问题综合研究中心,有11个专门研究国际问题和外国问题的研究所,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有能力也有责任担当这一重任。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就提出编撰“简明国际百科全书”的设想。1993年3月11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先生在科研局的一份报告上批示:“我想,国际片各所可考虑出一套列国志,体例类似几年前出的《简明中国百科全书》,以一国(美、日、英、法等)或几个国家(北欧各国、印支各国)为一册,请考虑可行否。”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根据胡绳院长的批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2月28日发出《关于编纂〈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和〈列国志〉立项的通报》。《列国志》和《简明国际百科全书》一起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按照当时的计划,首先编写《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待这一项目完成后,再着手编写《列国志》。

1998年,率先完成《简明国际百科全书》有关卷编写任务的研究所开始了《列国志》的编写工作。随后,其他研究所也陆续启动这一项目。为了保证《列国志》这套大型丛书的高质量,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1999年1月27日召开国际学科片各研究所及世界历史研究所负责人会议,讨论了这套大型丛书的编写大纲及基本要求。根据会议精神,科研局随后印发了《关于〈列国志〉编写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陆续为启动项目拨付研究经费。

为了加强对《列国志》项目编撰出版工作的组织协调,根据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同志的提议,2002年8月,成立了由分管国际学科片的陈佳贵副院长为主任的《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编委会成员包括国际片各研究所、科研局、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及有关同志。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成《列国志》项目工作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立了《列国志》工作室。同年,《列国志》项目被批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新闻出版总署将《列国志》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

在《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下,《列国志》各承担单位尤其是各位学者加快了编撰进度。作为一项大型研究项目和大型丛书,编委会对《列国志》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资料翔实、准确、最新,文笔流畅,学术性和可读性兼备。《列国志》之所以强调学术性,是因为这套丛书不是一般的“手册”“概览”,而是在尽可能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所得和个人见解。正因为如此,《列国志》在强调基本要求的同时,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没有对各卷的具体内容及学术观点强行统一。应当指出,参加这一浩繁工程的,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业科研人员以外,还有院外的一些在该领域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

现在凝聚着数百位专家学者心血,共计141卷,涵盖了当今世界15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数十个主要国际组织的《列国志》丛书,将陆续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希望这样一套大型丛书,能为各级干部了解、认识当代世界各国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情况,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提供有益的帮助;希望它能成为我国外交外事工作者、国际经贸企业及日渐增多的广大出国公民和旅游者走向世界的忠实“向导”,引领其步入更广阔的世界;希望它在帮助中国人民认识世界的同时,也能够架起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的一座“桥梁”,一座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桥梁”。《列国志》编辑委员会2003年6月 第一章  概览第一节 国土与人口一 地理位置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位于非洲东北部,北邻厄立特里亚,东与吉布提和索马里接壤,西部和南部分别与苏丹、南苏丹和肯尼亚为邻。埃塞俄比亚原为沿海国家,1993年5月厄立特里亚脱离埃塞俄比亚而独立后其成为内陆国家,但仍使用厄立特里亚的阿萨布港作为进出口的主要通道。1998年年中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发生大规模边界战争,埃塞俄比亚被迫改以吉布提港为主要出海通道,部分进出口物资还通过索马里的柏培拉港、肯尼亚的蒙巴萨港和苏丹的苏丹港进行运输。

埃塞俄比亚国土面积110.43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00万平方千米,领水面积10.43万平方千米),居非洲第10位、世界第27位。陆地边界总长5311千米,其中与吉布提边界长337千米,与厄立特里亚边界长912千米,与肯尼亚边界长830千米,与索马里边界长1626千米,与苏丹和南苏丹边界长1606千米。二 行政区划

埃塞俄比亚的行政区划历史上几经变化。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1930~1974年在位)统治后期,全国划分为14个省(Province),它们分别是阿尔西省(又称阿鲁西)、巴莱省、贝格姆迪尔省、厄立特里亚省、格莫-戈法省(又称格木-戈法省)、戈贾姆省、哈拉尔盖省、伊路巴博尔省、咖法省、绍阿省、锡达莫省、提格雷省、沃累加省和沃洛省。1974年埃塞俄比亚革命后,改省为区(Region),各区之间的边界与原来各省的边界大体相同。

1991年,埃塞俄比亚过渡政府根据各民族聚居的情况,对行政区划进行重新划分,将全国划分为14个区和两个直辖市(Chartered City)。1994年,埃塞俄比亚政府又将全国划分为9个州(State)和两个直辖市。9个州分别为:提格雷州,首府默克雷(Mekele);阿法尔州,首府阿塞塔(Asaita);阿姆哈拉州,首府巴赫达尔(Bahr-Dar);奥罗莫州,首府原为亚的斯亚贝巴,2003年迁往纳兹雷特/阿达马(Adama);贝尼山古尔/古木兹州,首府阿索萨(Assosa);南方民族和人民州(简称南方州),首府阿瓦萨(Awasa);甘贝拉州,首府甘贝拉(Gambela);哈拉尔州,首府哈拉尔(Harrar);索马里民族地区州,首府季季加(Jijiga)。两个直辖市分别为亚的斯亚贝巴市(Addis Ababa)和迪雷达瓦市(Dire Dawa)。三 地形与气候

埃塞俄比亚属于内陆高原国家,素有“非洲屋脊”之称。国境地形复杂,大部分是由地壳抬升和熔岩堆积形成的高原,60%以上的国土高于海拔1000米,全国平均海拔2000~2500米,还分布着许多海拔3500米以上的死火山。最高点为锡缅山脉的拉斯-达森峰(Ras Dashen),海拔4550米;最低点为达纳基尔洼地(Danakil Depression),低于海平面125米。在东部与索马里接壤的欧加登地区(今索马里民族地区州)、高原西部和西南部分布着沙漠和半沙漠地带。东非大裂谷从东北到西南斜穿埃塞俄比亚,将国土分为西部高原和东部高原两部分。西部高原是埃塞俄比亚的主体,地势自东向西倾斜,其中又被众多的河流切割成一块块顶部平坦、边缘陡峭的高台地,台地多被开垦为耕地。西部高原的西部边缘大部分为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间或分布着一些河谷平原。东南部高原的东面和南面,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是海拔500~1500米的低高原。

埃塞俄比亚位于北纬3度与15度之间,处于热带,但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地形复杂,因而境内降雨量、气温差异很大。全境可大致分为5个气候带:(1)“贝雷哈带”(Bereha),意为“沙漠带”,指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地,气候极其炎热,年平均气温在30℃以上,绝对气温超过46℃,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地区之一。(2)“科拉带”(Kolla),即低地热带,指海拔500~1500米的地带,终年气候炎热,年平均气温为22~26℃。(3)“维纳-德加带”(Woyna Dega),即温带,指海拔1500~2400米的地带,终年温和如春,年平均气温为18~24℃。(4)“德加带”(Dega),即凉带,指海拔2400~3500米的地带。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高原的西部和东部,哈拉尔周围的狭小地带亦属此带。终年凉爽,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每年3月、4月、5月气温最高,昼夜温差大,晚间偶或出现霜冻。(5)“维契带”(Vichi),指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经常出现冰雹和霜冻,高山地区还可见积雪。

由于地势的差异,埃塞俄比亚境内各地降雨量及降雨模式很不相同。一些地方一年四季均有降雨,一些地方则一年四季干旱无雨,而大部分地区的降雨则是季节性的。降雨主要来自西北印度洋季风和穿过中部非洲低地的大西洋暖湿季风,越过红海的风在冬季也能给北部地区带来少量降雨。大部分降雨均为热带山地型,雷暴雨经常可见,其中以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最为集中,每年可达75~80次。冰雹在中部高原地区也经常可见,尤其是在9月,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害。全境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但是各地区及季节分布极不均匀。中央高原的较高地区年均降雨量可达2000毫米,而东北部低地则不足100毫米。降雨量绝大部分集中于雨季,尤其是大雨季。一般而言,高原地区3月至4月为小雨季,6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大雨季,大雨季的降雨量可占全年降雨量的90%。其余时间为旱季,大部分时间干旱无雨。

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海拔2400米,介于维纳-德加带与德加带之间,四季气候宜人。亚的斯亚贝巴的气候按降雨量划分,一年可分为旱季(10月至次年2月)、小雨季(3月至5月)和大雨季(6月至9月),年降雨量约12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大雨季。年平均气温16℃,白天平均最高气温20~25℃,夜晚平均最低气温5~10℃。四 国徽、国旗、国歌

埃塞俄比亚国徽由蓝色背景圆盘上的一颗五角星和向外辐射的五条等距离直线组成,象征埃塞俄比亚各种族、民族和宗教团体的平等以及他们团结统一的愿望。蓝色背景象征和平,五角星象征多样性与团结,向外辐射的直线象征繁荣。

埃塞俄比亚现行国旗系1996年10月31日根据1995年宪法确定的。国旗由三条长宽相等的水平带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绿色、黄色、红色,中间为国徽。绿色象征土地,黄色象征和平与希望,红色象征力量。宪法规定,联邦的各个成员有权拥有自己的旗帜与徽记。具体细节应由其各自的立法机关决定。

埃塞俄比亚现行国歌于1992年确定,歌名为《前进,我的埃塞俄比亚母亲》,由德里杰·梅拉库·蒙盖沙(Dereje Melaku Mengesha)作词,所罗门·卢卢·米提库(Solomon Lulu Mitiku)作曲。歌词为阿姆哈拉语,大意是:在我们埃塞俄比亚,公民身份无比高尚,民族自豪显而易见,闪耀在每个角落里。为和平、为自由、为人民的正义,在平等友爱中,我们团结在一起。在牢固的基础上,我们人性不会失去,我们的人民大众,经过劳动生息。美妙的传统舞台,优秀遗产的侍女,天赋美德的母亲是你,勇猛人民的母亲是你,我们身负重任,我们必将保护你,我们的埃塞俄比亚万岁,你让我们骄傲!五 人口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仅次于尼日利亚的第二人口大国,据埃塞俄比亚中央统计局根据该国2007年人口与住房普查结果推算,2014年全国总人口为8795.2万人,其中男性4420.4万人,女性4374.8万人。资料显示,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3.2%。该国于1984年进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人口与住房普查,后又于1994年和2007年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普查。根据1994年人口普查,埃塞俄比亚全国总人口为5347.73万;2007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埃塞俄比亚全国总人口为7391.85万人。

埃塞俄比亚中央统计局所推算的数据显示,2012年埃塞俄比亚全国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3人,其中全国973个城镇常住人口1450万人,其余人口居住在农村。数据还显示,全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奥罗莫州人口最多,为3129.5万,占全国人口的34.8%;阿姆哈拉州次之,人口1886.6万,占全国人口的25.3%;再次为南方州,人口1735.9万,占全国人口的19.5%;提格雷州人口为493万,占全国人口的5.7%。表1-1 2012年7月埃塞俄比亚各州面积和人口一览六 民族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埃塞俄比亚究竟有多少个民族,至今尚无完全一致的说法。1992年,埃塞俄比亚过渡立法机构对国内民族进行重新甄别,正式确认国内存在64个民族。但自那时以来,又有不少居民共同体经过政府的甄别取得民族的地位。目前还有一些居民共同体正在要求政府将其定为民族。因此,一般说来,埃塞俄比亚全国约有90个民族。根据埃塞俄比亚政府2007年人口普查结果,各民族中,奥罗莫族为第一大族,占全国人口的40%;阿姆哈拉族为第二大族,占全国人口的30%;提格雷族为第三大族,占全国人口的8%;索马里族为第四大族,占全国人口的6%。其他较大的民族有锡达马(或锡达莫)族(4%)、古拉格族(2.5%)、沃莱塔族(2.3%)、哈迪亚族(1.7%)、阿法尔族(1.7%)和加莫族(1.5%)。

总的来说,埃塞俄比亚各大民族都有各自相对集中的聚居地域。例如,提格雷族主要居住在北部的提格雷地区,阿姆哈拉族主要居住在中北部的沃洛、戈贾姆和贝格姆迪尔地区,奥罗莫族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阿法尔族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与厄立特里亚和吉布提接壤的阿法尔地区,索马里族主要居住在地广人稀的欧加登地区,哈拉尔族主要居住在哈拉尔市及其周围地区。较大的民族中,只有古拉格族没有相对集中的居住地域,而是散居全国各地,特别是散居在奥罗莫族和阿姆哈拉族人中。主要民族的相关情况如下。(一)奥罗莫族

过去被称为盖拉人(Galla),意为奴隶,系埃塞俄比亚封建统治者对该民族的蔑称。该族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中南部地区,属埃塞俄比亚人种,系操库希特语居民中最大的民族。他们使用奥罗莫语(又称奥罗米亚语或奥罗米法语),属含闪语系库希特语种,无独创文字,现有文字系用拉丁字母拼写而成。其先民居住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东部地区,系今埃塞俄比亚境内最古老民族之一。该族在埃塞俄比亚历史上从未形成过统一的政治实体,曾长期受阿姆哈拉族压迫。14世纪末,由于受到索马里人向西迁移的压力,奥罗莫人被迫向西、北迁移,历时200余年,其北支到达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地区,南支到达肯尼亚北部。后来由于阿姆哈拉人向南扩张,一部分人又被迫向南迁移,因此与阿姆哈拉人的居住地域呈交错状。奥罗莫族包含许多文化习俗与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的分支,其中一些分支如阿鲁西人、波拉纳人、古吉人等,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民族特征。总的来说,奥罗莫人可大致分为5大分支:(1)西奥罗莫人。主要分布在沃累加地区,为定居农业民族,大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各教派。(2)北奥罗莫人。主要分布在绍阿和沃洛部分地区,提格雷部分地区也居住有北奥罗莫人。此分支为定居农业民族,较阿姆哈拉化,一般同时操阿姆哈拉语和奥罗莫语,大部分人信仰埃塞俄比亚正教。(3)南奥罗莫人。居住在埃塞俄比亚南方地区,由许多个次分支组成,过着游牧和半游牧生活。(4)东奥罗莫人。主要分布在今奥罗莫州的哈拉尔盖地区、哈拉尔州和迪雷达瓦市。此分支历史上与阿拉伯人联系密切,信仰伊斯兰教。(5)波拉纳人。此分支被认为是最“原始”的奥罗莫人,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最南端与肯尼亚交界处。该分支仍然实行古老的“加达制”(Gada),男性年长者担任部族首领,每8年轮流一次。妇女则完全被排斥在政治与行政生活之外。(二)阿姆哈拉族

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和北部。属埃塞俄比亚人种,讲阿姆哈拉语,属闪米特语系,有自己独创的拼音文字,由28个字母拼写而成,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唯一有自己独创文字的民族。(三)提格雷族

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西北部高原与厄立特里亚接壤的提格雷地区,属黑白混血的埃塞俄比亚人种,使用提格雷语,与阿姆哈拉语相近,其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也与阿姆哈拉人接近,历史上与阿姆哈拉人共称为“阿比西尼亚人”。(四)索马里族

与东部邻国索马里的主体民族属同一民族,在埃塞俄比亚境内主要居住在东部与索马里接壤的欧加登地区,亦属黑白混血的埃塞俄比亚人种。操库希特语。索马里人由众多部族组成,部族意识强烈。(五)阿法尔族

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阿法尔地区。他们与索马里族同操东库希特语,大部分人过着游牧生活。今天厄立特里亚和吉布提也居住着一定数量的阿法尔人,但主体部分居住在埃塞俄比亚。阿法尔族又由许多部族组成。历史上,阿法尔人形成了许多苏丹国,今天,阿里·米拉苏丹仍是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和厄立特里亚阿法尔人的传统领袖。(六)哈拉尔族

主要分布在哈拉尔市,是一个以经商为主的民族,也有少数人从事农业耕作。是埃塞俄比亚唯一以城市居住为主要特征的民族。(七)锡达马族

又译锡达莫族,是南方州最大民族。操东库希特语,主要分布在阿巴亚湖东部和东北部,阿瓦萨湖东部和东南部一带。奥罗莫人大迁移前,锡达马族是埃塞俄比亚南部的主体民族,今天锡达马人居住的地区是埃塞俄比亚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八)古拉格族

是南方州第二大民族。古拉格人的最突出特征是其传统宗教,这种宗教渗透到古拉格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许多古拉格人信仰基督教或伊斯兰教,但他们均同时信仰自己的传统宗教。七 语言

据西方学者研究,埃塞俄比亚境内存在着250多种不同的语言或方言。这些语言或方言主要分属于库希特(Cushitic)、奥莫特(Omotic)、闪米特(Semitic)、科穆兹(Komuz)和尼洛特几大语系以及贝尔塔(Berta)、库纳马(Kunama)等几个单一语言的语系。其中库希特、闪米特和奥莫特语系最大,它们同属于非亚高级语系,三个语系的各种语言在语言结构上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人类学家发现,在非洲存在的所有奥莫特和库希特语言均可在埃塞俄比亚发现。另外,埃塞俄比亚人还讲20多种闪米特语言,包括阿姆哈拉语和提格雷语。埃塞俄比亚闪米特语言是在本地发展起来的,但其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从阿拉伯半岛跨过红海移居埃塞俄比亚的居民。尼洛特和科穆兹语系各种语言及贝尔塔语、库纳马语属于尼洛-撒哈拉语,操这些语言的居民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西南部边境地区。埃塞俄比亚主要语言有奥罗莫语、阿姆哈拉语、提格雷语、古拉格语、索马里语、阿法尔语等。由于阿姆哈拉人在埃塞俄比亚历史上长期处于统治地位,阿姆哈拉语被作为国家官方语言而加以推广,其他民族语言则长期受到压制。1991年埃塞俄比亚政权发生更迭后,新政权实行民族和语言平等的政策。1995年颁布实施的《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埃塞俄比亚所有语言地位平等,联邦政府的工作语言为阿姆哈拉语,联邦的各个成员可根据法律决定各自地区的工作语言。如奥罗莫州的工作语言为奥罗莫语,提格雷州的工作语言为提格雷语,阿法尔州的工作语言为阿法尔语,索马里州的工作语言为索马里语,南方州和阿姆哈拉州的工作语言同为阿姆哈拉语。各州以下的民族区还有权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决定本区的工作语言。宪法未规定英语的地位,但英语为联邦事实上的通用语言,也是高等学校的教学语言。

阿姆哈拉语是埃塞俄比亚的主要语言之一。以阿姆哈拉语为母语的埃塞俄比亚人主要是阿姆哈拉人。阿姆哈拉语属于非亚语系的闪米特分支,有自己独创的文字和拼写系统。当前埃塞俄比亚政府事务、大众传媒、商业交易和学校教育(特别是7年级以前的学校教育)均主要以阿姆哈拉语为教学语言。

奥罗莫语是埃塞俄比亚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属亚非语系的库希特分支,原无自己的文字,目前使用的文字系西方学者以拉丁字母根据奥罗莫语发音拼写而成。操该种语言的人以奥罗莫人为主。该种语言又分为三支,即波拉纳-阿鲁西-古吉分支、奥罗莫东支和奥罗莫中西支。不同分支又有不同方言。

提格雷语系埃塞俄比亚第三大语言,属于非亚语系的闪米特分支,以该种语言为母语的主要为提格雷族人。提格雷语也是厄立特里亚的主要语言之一。第二节 民俗与宗教一 民俗(一)服装服饰

埃塞俄比亚的服装服饰多种多样,反映出埃塞俄比亚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许多服饰既美观又实用,反映了埃塞俄比亚人民适应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美的非凡能力。据记载,棉纺技术于公元1世纪从阿拉伯半岛传入埃塞俄比亚。从阿克苏姆王国时期起,棉布就成为埃塞俄比亚人民的主要服装服饰原料,棉布也是阿克苏姆王国与世界其他地方进行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由于埃塞俄比亚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自然环境、气候气温等方面差别很大,因此各地居民的服装服饰也丰富多彩。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交往日益增多,埃塞俄比亚人的服装服饰更具多样性,除了传统服装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学生、专业人士喜欢穿着现代西式服装。

1.高原地区的服装服饰

在埃塞俄比亚中部和北部高原地区,主要是阿姆哈拉和提格雷地区,妇女的主要服装是一种叫“凯米斯”(Kemis)的服饰。“凯米斯”用棉布制成,类似中国的长袖连衣裙,颈部、衣袖边缘和折边绣有花纹,花纹的图案通常为十字架。有的“凯米斯”式样相对简单,是一种直上直下的裙子,在腰部束以一根布带。有的则做工考究,做成许多褶子,并在腰部向里收缩,以利于妇女穿上后充分展示身材。高原地区女性居民常常在“凯米斯”外套上一件“沙马”(Shamma)。“沙马”为一块长方形的白色棉布,对折后裹在肩上和头上。现在,“沙马”也与其他现代西式服装如裙子、裤子等一起穿,套在这些现代服装的外面。除“凯米斯”和“沙马”外,高原地区的居民还常常穿凉鞋或无跟的拖鞋。高原地区妇女的另一种较为普遍的服饰是“内特拉”(Netela),它是一种长方形的白色薄棉布披巾。阿姆哈拉族和提格雷族妇女还喜欢戴银质和金质首饰。耳环、项链、戒指为高原地区较富有居民的主要饰品。

高原地区男子一般穿裤子,他们的裤子做工较为考究,在膝盖以上向外张开,膝盖以下则收口,有利于劳动和运动。上身一般穿棉布衬衫,其式样与西式衬衫大同小异。外面一般罩一件“沙马”,其式样与妇女穿的“沙马”差不多。在冬季,高原地区男子还经常穿一件斜纹图案的夹克,称为“加比”(Gabi)。这是一种类似毛毯的长披巾,布质较粗且厚,主要用于保暖。还有一种比“内特拉”稍厚的披巾,称为“库塔”(Kutta)。另外,高原地区男人还戴一种称为“巴诺斯”(Barnos)的帽子。高原地区男人,不论老少都有手持木棍和皮鞭的习惯,即使是在城市地区,也可见手持木棍或皮鞭的男子。据说这原是为了对付野兽,但现已成为一种习惯。

2.低地居民的服装服饰

生活在高原地区的阿姆哈拉人和提格雷人的服装服饰对生活在低地的埃塞俄比亚人的服装服饰有着巨大影响。在埃塞俄比亚各民族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低地各民族采用了高原地区民族的许多服装服饰,并加以改进,以适应当地自然环境。

奥罗莫族男子的主要服装为“瓦亚”(Waya)。这是一种与阿姆哈拉人和提格雷人的“沙马”相似的服装。所不同的是,奥罗莫人常常在“瓦亚”上涂以黄油,使棉布变得更厚、更密不透风,因此更能保暖。奥罗莫男人的裤子与阿姆哈拉人的裤子相似。奥罗莫妇女的服饰则多种多样,一些地方的妇女喜欢穿一种束腰长袖的外衣;有些地方的妇女则喜欢袒胸露乳,肩上披一块披巾,下身则穿皮裙子。奥罗莫妇女还普遍喜欢戴用金、银或贝壳制成的饰品。

埃塞俄比亚南方的因加萨纳族(Ingassana)则几乎没有穿衣服的习惯。该族的男子一般只系一根腰带,在腰带上挂几片铁皮作为遮羞。妇女则只穿一件用条状兽皮做的小围裙。

索马里族游牧民妇女一般只在下身裹一块棉布或兽皮,上身裸露,乳房用简单的金属装饰品覆盖。索马里族游牧民男子则一般穿一种与“沙马”相似的披毯,称为“马罗”(Maro)或“托布”(Tob)。

居住在埃塞俄比亚东部的哈拉尔人服装服饰的式样则比埃塞俄比亚其他少数民族丰富得多。他们的衣饰融会了埃塞俄比亚高原服饰与阿拉伯半岛穆斯林服饰的特点。妇女们一般戴面纱,穿丝绒、丝绸或棉布裤子,上身穿一件色彩鲜艳的外罩,衣服上饰以各种各样的图案。许多人在脸上、脖子上和手上纹以各种图案,佩戴各种精美的用金、银或贝壳制成的饰品。

3.宗教服饰

埃塞俄比亚正教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各地随处可见正教教堂,教士、执事、修女随处可见。他们的服装服饰也是埃塞俄比亚民族服装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士和执事的服装相对复杂,他们一般穿一种类似“凯米斯”的棉布长袍,身披用厚重的衣料制作的直领大斗篷,称为“喀巴”(Kaba),头戴一种被称为“科卜”(Kob)的用棉布制成的圆顶狭边钟形帽,手执拂尘、十字架或手杖。在重要场合,教士和执事的肩上还披一件色彩鲜艳的“内特拉”。级别较高的教士还佩上绣有精美图案的佩带。修女的衣饰较教士简单,她们一般穿用粗布制作的“凯米斯”,不加任何装饰,以棉布裹头,脖子上戴十字项链,老修女还会扶一根拐杖。

穆斯林占埃塞俄比亚人口近一半,伊斯兰宗教人士的服装服饰与普通穆斯林几乎没有区别。他们一般身着长裤,上身着“凯米斯”,戴头巾,一些人还披斗篷。(二)饮食

由于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埃塞俄比亚各地居民饮食习惯亦有很大不同。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苔芙(Teff),为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所独有,其果实似我国的小米,但米粒更小。苔芙制成的食品为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居民的主食。苔芙面经糅和发酵后在平底锅上烙成既松又软的煎饼似的大软饼,称为英吉拉(Injera),置于金属或竹编容器上,再将煨制的菜肴倒在英吉拉上,食客用手撕开英吉拉,沾着煨制的菜肴吃。煨制的菜肴统称为沃特(Wat或Wot),其原料多种多样,如肉、蛋、蔬菜、豆类、动物内脏等均可作为烹制沃特的原料。煨制出来的菜肴也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席罗沃特(Shiro Wat)、米西尔沃特(Misir Wat)、多罗沃特(Doro Wat)等。席罗沃特用干豆加入多种香料煨制而成,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菜肴;米西尔沃特则用小扁豆煨制而成。还有一种称为特里帕的菜肴,是用切成小块的牛肚加入各种调味料煨制而成,颇受在埃塞俄比亚生活的中国人的欢迎,为中国游客必尝之食品。埃塞俄比亚人正餐的最后一道食品往往为新鲜的生牛肉,称为基特伏(Kitfo),配以干辣椒粉,味道鲜美。埃塞俄比亚人喜爱吃的一种零食是达博科罗(Dabo Kolo),是一种油炸的食品。

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有两种主要的传统饮料,一种称为“特拉”(Tella),一种称为“特吉”(Tej)。“特拉”是一种土法酿制的啤酒,主要原料为玉米、大麦和小麦芽,辅料为几种埃塞俄比亚特有的干树叶。“特吉”是一种蜂蜜酒,主要原料为蜂蜜和水,加上各种香料发酵而成。“特吉”的含酒精度比“特拉”强。此外,埃塞俄比亚还有一种酒精饮料,称为“阿拉基”(Araki),类似中国的白酒,无色透明,浓度甚高,其酿制过程亦比上述两种饮料复杂得多。制作“阿拉基”的原料多种多样,较好的“阿拉基”用小米酿制而成,也有的用小麦、大麦或玉米酿制,有的还加入蜂蜜作为配料。(三)居住

与埃塞俄比亚极富多样性的民族和文化一样,埃塞俄比亚各族人民的建筑风格也极具多样性。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古朴与新潮、简陋与豪华并存。在亚的斯亚贝巴等大中城市,埃塞俄比亚传统与西方风格的建筑物比肩而立。一方面,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另一方面也可看到低矮的铁皮房与简陋的茅草屋。但就传统民居而言,大多数民族都以茅草为屋顶材料。不过,不同民族的建筑风格、采取的建筑材料也很不相同。

阿姆哈拉人的民居相对简单。他们把树枝固定在地上,围成一个圆圈,以柳条进行横向的编织和固定,再将泥土、牛粪和苔芙草的混合物糊在树枝上,是为墙。屋顶亦以树枝搭成,为尖顶,中间以三四根较粗的树枝支撑,上面以茅草覆盖。这种房子没有窗户,只留一个门供人进出。屋内的主要空间为卧室,也留出一定空间用作厨房。由于没有烟囱,生火时烟从茅草屋顶散出。

提格雷人的住房与阿姆哈拉人不同,他们的住房大多为方形,也有少数为圆形,墙壁一般不用树枝和泥土,而用石头。屋顶为平顶,以树木为梁,再以草泥覆盖。屋外一般有石阶通往屋顶。提格雷人习惯于在晚上把家禽安置在屋顶,以防野兽侵害。

奥罗莫人的居住地域广阔,因而其建筑风格亦有较大差异。马尔察(Marcha)地区的奥罗莫人的房子与阿姆哈拉人的茅草屋相似,所不同的是,该地区奥罗莫人的茅草屋有向外伸出的屋檐,屋檐以数根树枝支撑,形成一个圆形的阳台,可以堆放柴火和其他杂物。屋内一般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房间,较大的房子里面还套着一个圆形的房间,用作主卧室,外面的圆形过道则分隔成数个小房间,分别为厨房和儿童卧室。季马(Jimma)地区的奥罗莫人的住房也为圆形的茅草屋。与马尔察人住房不同的是,季马地区居民习惯将一个圆形的瓦罐倒扣在房屋的尖顶上。

沃莱塔人的住房外形看上去有点像蜂窝。墙为圆形,用树枝糊上泥土而成,房顶用树枝和茅草作材料。有一点与众不同的是,沃莱塔人的屋顶上都要安上一枚鸵鸟蛋,以此来祈求丰收和平安。沃莱塔人房子里面的空间一般都比较大,以竹篱笆隔成几间,到了晚上,人与家禽同居于一室,既保护牲畜免于食肉动物的侵害,又可在寒冷的晚上保持室内的温度。

阿法尔人的住房在外形上看上去像一个盔甲。它是由大树枝加上棕榈纤维编织而成,屋顶上以编织的草席覆盖。阿法尔人一般几户至几十户人家的房子建在一起,形成一个村落,村落周围筑有篱笆墙或石头围墙,以防止野兽的侵袭。

哈拉尔人的住房主要有两种,一种称为“草房”,一种称为“木框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木框房”已逐渐取代“草房”,成为哈拉尔人的主要住房。“草房”的墙为圆木,插在地上,以铁钉固定,墙的外表糊以泥土,屋顶则为树木覆以茅草,中间以一根圆木支撑,故名“草屋”。“木框房”实为石头房,墙用石头作材料,一般为两层,楼板和楼顶均为树木,故名。屋顶先铺以干草,再糊以哈拉尔地区所特有的一种黏土。房屋的外墙一般亦糊以黏土,内墙则涂以白石灰。房屋的上层一般为卧室,下层则为厨房和会客室。

古拉格人的建筑方式与选材颇具特色。每户古拉格人一般有三间茅草房,分别为大房子、客厅和储藏室。三座房子呈三角鼎立状,大房子建在庭院的中央,两座小房子分别坐落在大房子的两后侧,其中客厅建在大房子左后侧约15米处,储藏室则建在大房子右后侧约10米处。所有房屋均就地取材,不用一根钉子。“大房子”的占地面积依各家各户的经济状况不同而不同,一般最小为直径4米,最大不超过7米。墙的材料一般为松树,墙高一般为3~3.5米。房屋中间竖立一根粗树干,以支撑屋顶。屋顶则覆以树枝和茅草。(四)礼仪和饮食文化

埃塞俄比亚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许多传统的礼仪,可以说是个礼仪之邦。

尊老是埃塞俄比亚传统的礼仪之一。不论在什么场合,长者都会受到特别的尊重。在埃塞俄比亚语言中,“你”、“我”、“他(她)”等都有尊称,专门用来称呼年长者。

埃塞俄比亚人待人接物有一套讲究的礼节。陌生人初次见面时,通常握手;如果遇到长者,还握住其双手;如果是熟人见面,则行贴脸礼,贴三次。

当有客人或者长者进屋时,房屋的主人要站起来迎接。如果不站起来,会被认为是对客人不敬。客人进屋后,主人要请客人先坐下,然后自己才能坐下。同样,主人也要尽快坐下来,以免客人久站。

埃塞俄比亚人的主食为英吉拉。埃塞俄比亚人的家庭一般不使用西式餐桌,而用草绳编织的圆形箩筐作台子,称为梅索卜(Mesob);不用刀叉而用手抓。进餐时,主人和客人围着梅索卜而坐。进餐前要洗手,通常主人会端来一个瓦盆,手提水壶,让客人轮流洗手。客人要等主人先动手撕开一块英吉拉后才可开始动手吃东西。吃东西时,客人只可以吃他面前的那部分,切不可随意挑拣。客人在吃完面前的英吉拉后,主人会及时添加。如果是招待尊贵的客人,主人还会用手抓一把食品送到客人的口中。

埃塞俄比亚人说话谦恭,他们很少大声喧哗。任何高傲或自大的言语都会受到人们的轻蔑。熟人在见面时,往往要嘘寒问暖,说许多问候的话语,光说“你好”、“早上好”或“晚上好”是不够的,通常还要询问其本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及其他情况。

与其他许多民族一样,埃塞俄比亚人在碰到天灾人祸时,特别是当亲戚朋友遇到天灾人祸时,一般都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使用委婉语言。例如,当同事去世时,一般不直接说“他死了”之类的语言,而是说“他病得不行了”之类的婉转语。同样,如征询对一个同事的看法,而该同事确实有缺点,被征询的人不会直接说这个人哪里不好,而会说:“我不了解,你去问别人吧。”

咖啡是埃塞俄比亚最常见的饮料。埃塞俄比亚人喝咖啡有一套独特的礼仪。他们认为咖啡源于埃塞俄比亚,是在公元14世纪从埃塞俄比亚传至也门并从那里传入西方的。该国南方有一个称为“咖法”的地方,据称就是咖啡的发源地。饭后喝咖啡是埃塞俄比亚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品尝咖啡已成为该国的一种文化,即使再贫穷的家庭,也会有煮咖啡的器具。一般家庭喝咖啡都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和固定仪式,就像吃正餐或做宗教礼拜一样郑重其事。当客人用餐完毕后,通常女主人会悄悄地开始制作咖啡。她会将一把新鲜的草均匀地铺在客厅的一角,室内顿时洋溢起原野的芳香。之后女主人坐在小矮凳上,将炭火炉引燃,同时将一小勺香料撒在炭火上,以增加室内的芬芳气味。通常,在正式炒咖啡豆之前,女主人会用炭火做一些爆米花或炒小麦之类的小吃,端给客人和家人食用。之后,女主人便开始炒制咖啡豆,将洗净的咖啡豆放入平底锅中反复翻炒。等到咖啡豆开始变成深黑色,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时,女主人会端着冒着轻烟的咖啡豆,送到每一个人面前让大家闻一闻,就像正规饭店里服务员让主宾先尝一尝葡萄酒的味道一样。她还会给客人品尝几粒炒好的咖啡豆。接着,她将咖啡豆倒进铁制或石制的臼里,用杵捣碎,直至成为粉状。女主人再用小木勺把咖啡粉一点点地刮出来倒进一个细颈、鼓肚子、大耳朵的陶壶里,加上净水,放在小炉子上煮。水很快就开了,再煮片刻,早已香气四溢。女主人在一个小木盘上摆上几个酒盅大小的陶杯,然后提起咖啡壶的大耳朵逐一斟满每个杯子,加入适量的糖和一小片芸香叶,一杯一杯地双手敬给围坐的人。客人喝完一杯后,女主人会为客人煮第二道、第三道咖啡。第一道咖啡最浓,一般是给男性年长者喝的;第二道较淡,是给女性年长者喝的;第三道最淡,是给孩子们喝的。整个煮咖啡和饮咖啡的过程一般要持续半个小时左右。(五)婚俗

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样,埃塞俄比亚各民族的婚俗不尽相同,既有传统的结婚方式,也有现代的结婚方式。

阿姆哈拉人的婚礼一般都在星期天举行。阿姆哈拉人认为处女的初夜不能在主日(即星期天)进行。而阿姆哈拉人计算时间的方式与众不同,他们的一天是从早晨6点即太阳升起时开始的。在星期天结婚,初夜就可以在夜幕降临以后(下午6点以后,即埃塞俄比亚计时方法的12点以后)进行。星期六结婚会遭人取笑。婚礼也不能在一年一度的复活节前40天的大斋期或每周三和周五的小斋期举行。婚礼的前一天晚上,新郎要在他最好的男友们陪同下前往女方家,住在女方家的一间偏僻的房子里。第二天清晨,新郎的男友们会要求见新娘并把她接走。新娘的父亲会把新郎的男友们赶走,并反复数次。与此同时,新娘则在房间里梳妆打扮,三四位伴娘也打扮得与新娘一模一样。这时,新郎的一位男友进入新娘的房间,认出新娘并把她背出来,交给新郎。新娘在一位伴娘的陪同下并在亲朋好友的护送下骑驴子到新郎家。到了新郎家,新郎的男友再把新娘从驴背上背下来,交给新郎的母亲。在新娘的双脚踏上新郎家的土地前,新郎的母亲要给儿媳妇取一个新的名字。新婚之夜,新郎和新娘进入洞房后,要将一块染血的白布展示给新郎的家人和来宾,以表示新娘是处女。第二天早晨,新郎的男友们会又唱又跳地穿过村庄,为新婚夫妇乞讨金钱、衣物和牲畜。一个月后,新郎陪新娘回娘家,并送给娘家一头羊、一罐蜂蜜酒和一篮面包。

提格雷人的婚礼与阿姆哈拉人大体相同,所不同的是,结婚那天,新郎的亲朋好友来到新娘家,又唱又跳,并将一头宰杀好的羊献到新娘家的门前,然后将新娘及其嫁妆接走。到了新郎家后,新郎家再宰杀一头羊,供亲朋好友食用。

奥罗莫人有三种不同的结婚形式:一种是抢婚。若一位小伙子因为贫穷或其他原因无法明媒正娶他所心仪的女人,他可以请他的朋友帮助将她抢过来。把新娘抢到男方家后,男方家宰一头牛,将几滴牛血滴到新娘的脖子上,新郎再用双手捧一把热腾腾的生牛血给新娘喝。牛肉分给家人和来宾食用,而新郎新娘则不能吃。当新娘的家人得知新娘被抢后,会召集一帮人马手持长矛和盾牌,前来男方家救驾。如果他们来晚了,就会默认婚姻的事实,但会在男方家大骂,并邀请抢新娘的人出来决斗。这时,部落长老会出来调解,要求双方和解,最后会以新郎付给新娘家一定数量的牛羊而结束。

奥罗莫人的第二种结婚方式也是抢婚,与前者不同的是,这种方式是明抢,即是在女方家人的同意下进行的。新娘在经过一番假装的挣扎之后,被带回父母家,男方在那里宰杀一头羊并献给新娘的父母。同时,男方还会付给女方家一定数量的牛羊作为聘礼。

奥罗莫人的第三种结婚方式称为“逼婚”。其又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新娘在没有取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离家出走,手持一种甜味草来到她所钟爱的男人家。接下来的仪式与第一种抢婚差不多。另一种形式是,如果一位女孩因各种原因嫁不出去,她可以在夜深人静之时在其朋友的帮助下强行进入她所钟情的男人家,并在第二天待在那里不出来,任凭男方的家人羞辱她。如果男方不愿意娶她,部落的长老会出来调解,有时还可能导致流血冲突。

哈拉尔人的婚礼带有浓厚的伊斯兰特色。结婚仪式举行当天,男女双方家族的长老聚集在女方家里,诵读《古兰经》。男女双方的父母在长老的主持下签署结婚协议书。来自男方家的长老代表新郎接受女方家准备的嫁妆。嫁妆一般包括一张地席、一张凉席、一个枕头和一块羊毛地毯。新娘在男方最好的朋友的护送下,骑毛驴到男方家。新娘的朋友也跟随新娘到男方家。进入男方家后,新娘被安排到一间隔开的房间里,暂时由男方的好朋友看护起来。新郎在亲朋的注视下进入房间时,要象征性地“抽打”新娘。每抽打一下,参加婚礼的人都要唱歌表示祝福。

古拉格人的婚姻一般都由父母包办。婚姻一般通过“媒人”介绍。古拉格人的结婚年龄一般是男子23岁,妇女17岁。有的妇女甚至在13岁就出嫁。一旦婚事决定后,要举行订婚仪式,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聚集到一块,吃牛羊肉,喝“特拉”或“特吉”酒。订婚以后,男女双方在结婚仪式前不能再见面。结婚当天的仪式,各地的古拉格人的习惯略有不同。西部古拉格人的习惯是,在婚礼举行的当天,新郎与他的好友一道到新娘家接新娘,新娘的好友则通过对歌来加以阻止,直至女方的朋友们在对歌中输掉。对歌结束后,新娘在新郎的朋友们的护送下,骑新郎的驴子到新郎家。索多地区古拉格人的婚俗与西部地区古拉格人的婚俗略有不同。在婚礼举行前的几个星期,女方家族的妇女(或者本村的妇女)会把新娘藏起来,将她的手指甲、脚趾甲剪净。据说这是为了防止新娘在新婚之夜抓伤新郎。信奉基督教的古拉格人的婚礼一般选择在星期天举行。这天一早,新郎与他的朋友到新娘家去。新娘家的妇女会以对歌加以阻止。在新郎的朋友送上礼物后,才准许新郎用毛驴将新娘接走。新婚之夜,新郎要向众人展示新娘是处女。第二天晚上,新郎不能与新娘同寝,但到第三天后便恢复同寝。

与古拉格人的包办婚姻不同,康索人的婚事则完全由男女双方决定,女方的父亲可以为女儿选择对象,但要征求女儿的意见。婚礼在男方家举行。女方只带三四位女友同行。在婚后前三天,她的女朋友与她同寝。直至第四天晚上,她才能与丈夫度过新婚之夜。不过,另外一些地方的康索人结婚时新娘和新郎可以在第一天晚上同寝。康索人结婚不举行仪式,但要准备丰盛的食品待客。过去,康索人结婚不送聘礼,但近年来送聘礼的做法也开始流行起来,据说是受到阿姆哈拉人婚俗的影响。

沃莱塔人在结婚时,男方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前往女方家,女方的父亲和亲友聚集在家门口迎接。男方的亲朋在女方家门口排队,由男方向女方父亲宣布聘礼的种类和数量,直至女方的父亲允许他进屋献上聘礼。与此同时,新娘则在母亲和女友的陪同下待在一间用布帘子隔开的黑房子里。新郎在人们唱歌跳舞之时,手持一瓶黄油悄悄爬进新娘的房间,坐在门口并伸出右腿,新娘的母亲也爬向他,将一杯热牛奶倒在他伸出来的腿上,一边倒一边为新郎新娘祝福。新郎站起来并在黑暗中寻找新娘,而新娘的女友则要把新娘藏起来,同时说粗话调笑新郎,直至新郎找到新娘。找到新娘后,新郎要在新娘的头上涂上黄油。这时,新郎才能将新娘领出来并带回家。

锡达马人结婚时非常注重聘礼。当男女双方决定以身相许时,男女双方的父亲要进行谈判。女方父亲一般要开出很高的价码,双方讨价还价。达成协议后,男方父亲便向女方父亲付聘礼。女方父亲接受聘礼后,男方才能在亲朋的陪同下前往女方家将新娘接走。新郎到达新娘家时,新娘的母亲要在新郎的头上涂上黄油。晚上,要在男方家中举行庆祝活动。锡达马人允许一夫多妻,但妻子们不住在一起,每个妻子有自己的房屋和农田。

阿法尔人结婚时,由双方的父亲签署协议。婚期一般定在月圆之日。婚礼上要请有学问的人来诵读《古兰经》。司仪将一块结婚纱巾系在新娘的右手上,并在新房的门槛宰杀一头羊。新郎用羊血洗自己的脚,有时还要杀一只公鸡。

埃塞俄比亚也存在着许多不良的传统习俗。据不完全统计,被认为是有害的传统习俗多达100种之多。如妇女的割礼、早婚、用黄油按摩孕妇肚子、拔去即将结婚的少女的指甲、切除小舌、拔除乳牙、拔除门牙、用火烙或用刀在脸上或臂上刻部族标记、重男轻女等。此外,有的民族还视分娩为不洁的事情,因而让妇女在分娩时离开家里,到野外丛林中进行。对于这些不良的传统习俗,埃塞俄比亚政府和人民正在采取措施,逐步予以废除。但是由于人民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要消除上述陋习,还需假以时日。二 节日

埃塞俄比亚有自己独特的纪元和历法,称为朱利安太阳历。朱利安太阳历与世界通用的格里高利历均以耶稣基督诞生为纪元开始,但由于对耶稣基督诞生的年代有着不同的认定,两种历法前后相差约7年,如朱利安太阳历(以下简称埃历)的2000年为格里高利历(公历)的2007年。埃历将一年分为13个月,其中前12个月为每月30天,第13个月为5天,如遇闰年,则为6天。埃历将每年公历9月11日定为元月1日。这13个月分别是:(1)Meskerem,公历9月11日~10月10日;(2)Tikimt,公历10月11日~11月9日;(3)Hidar,公历11月10日~12月9日;(4)Tahsas,公历12月10日~1月8日;(5)Tir,公历1月9日~2月7日;(6)Yakatit,公历2月8日~3月9日;(7)Maggabit,公历3月10日~4月8日;(8)Miyazya,公历4月9日~5月8日;(9)Ginbot,公历5月9日~6月7日;(10)Sene,公历6月8日~7月7日;(11)Hamle,公历7月8日~8月6日;(12)Nehasa,公历8月7日~9月6日;(13)Pagume,公历9月7日~9月10日。

埃塞俄比亚有许多传统节日,既有宗教节日,也有世俗节日。主要节日如下。(1)埃历新年。为每年的公历9月11日。阿姆哈拉语称其为Enkutatash,意即“珠宝礼物”。据说,当埃塞俄比亚古代著名的示巴女王访问以色列的所罗门王回到埃塞俄比亚时,她的酋长们送给她大量的珠宝以示欢迎。这一天同时也是东正教传统中的“受洗者圣约翰节”。新年是埃塞俄比亚全国最重要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穿戴一新,家人团聚在一起,又吃又喝。城乡到处可见人们载歌载舞,人们还相互赠送礼物。(2)发现真正十字架日。为每年公历的9月27日,据说是纪念艾伦尼女王(Empress Eleni)发现钉死耶稣的真正的十字架的日子,阿姆哈拉语称为马斯卡尔节(Meskel)。马斯卡尔节前一天,人们将一棵绿色的树移至城市中心的广场或村庄集市的中心,然后将干树枝捆成一个个小捆,在绿树的四周堆成金字塔形,上面放上一个十字架。到了晚上,人们聚集到木柴堆旁,在教士的主持下将柴堆点燃,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特拉”酒,任何陌生人都会受到欢迎。(3)埃塞俄比亚圣诞节。为公历1月7日,是埃塞俄比亚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阿姆哈拉语称“吉那节”(Genna),“吉那”也是埃塞俄比亚的一种游戏的名称。据说,当牧羊人听到耶稣基督诞生的消息时,高兴地用他们手中的拐棍玩起游戏来。今天,埃塞俄比亚青少年还要在圣诞节这一天的下午玩这种游戏。为迎接圣诞节,东正教的教士们必须在节前的第43天开始进行斋戒,直至圣诞节这天。圣诞节这天早上6点,基督徒们开始聚集在教堂进行祈祷。祈祷仪式长达3小时。宗教仪式结束后,人们便可以回家欢度节日,教士们则可以准备特别的食品,结束斋戒。普通老百姓的节日食品一般为“英吉拉”和“多罗沃特”,饮“特拉”或“特吉”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