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教学之路——来自一线高中语文教师的思与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18:10:25

点击下载

作者:杨勇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的语文教学之路——来自一线高中语文教师的思与行

我的语文教学之路——来自一线高中语文教师的思与行试读:

—理论·视野·探索—

语文带给我们什么

四川省平昌中学 王朝廷

语文,是什么样的学科?能够带给人什么?对此已经有比较固定的侧重于工具性、人文性的结论,但是,我认为语文首先应该带给人乐趣,带给人激情、灵感、想象力与诸多关于生命的体悟。阅读文学作品,能够激发我们对美好的往事、美好情感的回忆,并对美好的未来进行想象。我们在生活中使用语文知识,除了交流思想感情外,也有很多时候是为了找乐趣,包括相声小品、同事之间的玩笑和坊间的很多段子,都是为了娱乐。幽默风趣的人都是运用口头语言的高手,能写出感人肺腑的小说诗歌的人,也一定是运用书面语言的高手。

我在讲授《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时很感动,加来道雄之所以能成为有建树的科学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他那里科学并不枯燥,而是充满乐趣的!乐趣使他对完成爱因斯坦未竟的事业乐此不疲,充满激情。

其实最应该带给人乐趣的学科不是物理,不是数学,而是语文!然而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最该带给人乐趣的语文却越来越让学生感到乏味。现在,充满艺术性与情感性的语文与数理化一样几乎完全等同于“做题”了,数理化有数理化的“题海”,语文也有语文的“题海”,语文这样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学科,已经逐渐因各种考试成绩而僵化起来,将语文等同于各种做题的技巧是相当不幸的现实。

孔子在两千多年之前就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凡语文功底深厚的人——大师自不必说了,他的语文好,绝不是因为要参加各种考试而学习了很多语文知识,而是他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了乐趣,他在阅读、写作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到快乐。

怎样才能让学生把语文学好?除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教材编写要注重选文的趣味性外(例如人教版高中必修三最后的说明文单元,三篇文章都好,都有趣味性),根本的办法就是不要太功利,在语文学习中,要让我们的心灵依然能保持相对的自由空间。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群体,要想人不太功利,只有改革高校招生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勾画了教育改革的蓝图,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我们有理由相信,语文的春天已经不远了。

当然,语文绝不应该只带给人乐趣,否则,学习语文还不如看影视片,还不如参加文娱体育活动,甚至不如跳广场舞或者扭秧歌。语文,它应该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能带给人知识。学习语文,是为了培养和提高我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为了在生活中更好地用语言或文字与人交流,是为了学习、工作的需要,为了精神的需要,为了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不会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就不会学习,就不能胜任具有较高智能性与挑战性的工作,也就不能很好地生存。语文素养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素养之一,不善于读、写、说的人要取得事业的成功是不可想象的。

几乎所有与升学、就业有关的人才选拔,都离不开对语文能力的考查,考查的重点又多是放在写(笔试)和说(口试)上,因此,语文学习,在能力层面上的终极目标指向言语表现能力(说、写)的培养。而在言语表现能力中,写作能力又尤为重要,因为写作不但有实用意义,有助于人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助于文化、文明的传承和创造,而且它还能促进人的心智、人格的发展,提高人生的境界。

所以,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我们在学习它时自然应该根据不同学段,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和成语,掌握语法,懂修辞,懂逻辑,能熟练运用表达技巧,能熟练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同时,语文是属于社会科学的。它探求真、善、美,开设语文学科,一定意义上是帮助人关注与追求自身完善,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观念、品德、情操等方面,因此,语文有涵养思想、陶冶情操、汲取知识、积累经验等作用,即给予人基本的人文修养,促成人的精神发展。

新课标阐明,作为现代社会要求的公民,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其最佳途径也是唯一的途径便是人文熏陶。人的发展和人生的美丽需要人文熏陶和人文积淀,学习语文将为学生开阔历史、人生、社会、世界、文化、艺术、科学等方面的视野。通过广泛的阅读,我们在增长知识和学养的同时,也将感受文化和文明的八面来风,获取人类丰厚的精神财富,成为有内涵、有操守的精神健康的人。语文活动(听、说、读、写)也将促使人与他人、社会、历史之间的对话和融通,这是人类成长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建构过程。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世间的冷暖与爱恨,可以领略大自然的万种风情,可以面对古今中外的智者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这些无形的“精神食粮”远比那些可操作的语言文字的表达技能更能吸引人。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人文修养应表现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表现为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和激情的文章,去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气质、修养、道德、品格、个性以及人生观。

这种给予人文化修养的作用有时明显地表现为教化作用。巴金就讲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我们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和情感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说,懂了中国文学就懂了“中国心”;读了《诗经》《楚辞》《三国演义》《水浒传》,背了屈原、李白、杜甫、文天祥的诗作,就有了一颗“中国心”。

且看我们目前的语文教与学实践活动吧,普遍只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知识性,把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变成了触目惊心的“题海扑腾”。教师除了教给学生(或者引导学生自己获得)字词、手法、语法、修辞外,还要把各种知识转化为不同的题型,教给学生解答各种题型的技巧、套路,这实质上是新的八股,不这样行不行?不行!因为各种考试要这样考,大学要按照分数录取学生,各级主管部门、政府要按照分数评估学校、学科、教师,所以,语文真正的春天,必须用改革高校招生制度这股春风才能吹得来。

而很多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总是为了标新立异而盲人摸象地割裂语文学科的功能,择其一而不及其他,我恶意地推测他们是为了自立门派,以示区别。

简言之,语文首先应该带给人乐趣,其次教给人知识(它是一门严谨的学问)。通过学习语文,通过语文知识这个桥梁,一个人能够获得和增强人文修养。通过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满怀激情地学习语文,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充满乐趣地享受语文,我们才能进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类文化和中华文化。

要实现这样的语文功能,人才选拔制度改革是必须推行的。但那是国家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就是树立大语文观,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本,还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从报纸杂志中学,从影视中学,让学生的生活和知识丰富起来。语文教学也绝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作业堆,奔向图书馆,奔向大自然,奔向广阔天地,体味多彩生活,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

语文与生活的交融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教研室 包茂安“语文生活化”是解放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语文教学注入生命力的根本途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新的知识经验是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生成”。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生活中获取新知,从而丰富已有的知识体系。因此,语文学习也就自然地呈现为一种动态的不断丰富的过程。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感受现实世界,就能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丰富其知识经验,促成学生的顿悟和理性判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可见,关于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生活,把生活援引到课内,把语文学习本身当作一种生活,并以此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语文生活化”途径,人们已达成共识。

怎样才能实现“语文生活化”呢?一、在生活中积累语文

现实生活的综合性、复杂性使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打破课程壁垒,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获取一手生活经验,充分挖掘语文与其他课程乃至社会生活的协同资源,引导学生去观察并感受现实世界,耳濡目染,不断熏陶,从而调动学生潜在的感知能力,在生活中体验语文,运用语文。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使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欣赏自然风光,能够给学生心灵以启迪。多一分留心,多一分观察,多一分领悟,多一分收获。如此,直接感受到的外在生活经验就成为学生认识生活、领悟生活、表达生活的源泉。源泉丰沛,何愁行之无文、言之无物呢?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直接体验入手,逐渐积累,从而在丰富经验的同时发展自己的理性思维,以至丰厚。唯有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开辟一个永不枯竭的语文世界。二、在学习中感悟生活

语文与生活有割舍不断的联系,“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自然、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自由积累的天地,而且更应该成为语言学习的一部分。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体系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来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过程其实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的过程。而足够的生活经验的引入,显然可以使学生站在一个自然搭建的平台之上,更便于其对知识的吸收和重建。所以,援引课外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语文学习中适当联系生活现象,穿插生活知识,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良好沟通,无疑可以焕发语文课堂的魅力。(一)再现和创设生活

适时再现和创设生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自己的生活背景存在一定距离的作品,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学会生活技巧,提高交际能力,在对生活的感知中学会思考生活。如结合作品学习,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学生观看新闻、影片、多媒体课件,再现生活画面和声音,触动生活经验,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以学习《鸣凤之死》为例,如果教师播放相关电影片段,将学生带入鸣凤的生活情景,使其感知鸣凤的生活世界,不是更易于唤起学生对美好人物形象被毁灭的同情吗?(二)描述和评论生活

当代学生正处在一个信息空前丰富的时代,大千世界每天都在冲击他们的视野。援引生活,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生活的感性认识之上,还要描述生活、评论生活,使生活在学生的生命中成为丰富自我的重要平台。因此,我们还可通过课前演讲、生活感悟、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关注生活,观照生活,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自己去反思生活,抒写真实的感受,学会自由表达。长期坚持这种对生活的评述,会使他们在拥有丰富的素材的同时,更加富于理性的光芒,以至终身受益。(三)回忆和穿插生活

为了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促进新知接受,我们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引导学生适当联想相关生活经验,或者中断课堂主线,穿插生活画面,内外勾连,以生活经验的被唤起和被弥补,自然地增强语文课堂的感人魅力,引导学生走向深刻和理性。这样,在对生活经验的反复观照和迂回前进中,学生的思考也就会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三、让语文成为“生活”

语文是一种积淀,学习语文可以使我们感悟生活、感悟美,而这种感悟本身又不可能脱离生活,它将成为我们语文生活的一部分。而语文学习一旦成为一种自觉,学生就会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以至拥有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比如:(一)语文积累生活化

学生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生活,一个有着良好习惯的学生,会每天积累适当的语文知识,逐渐丰富自己的语文素材库。如一个坚持每天读一则消息的同学,他的社会生活知识一定会日趋丰富,而写作素材库也就会更加充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积累应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只要坚持每天积累一个词语、一句佳句、一条消息、一句格言诗等,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会水乳交融起来。(二)语文活动生活化

要想让语文学习生动而富有活力,引入语文活动不可或缺。口语交际、辩论演讲、实地探究等综合性活动均能丰富生活,并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比如经常领学生实地探访古迹,感受古人遗风;经常举办演讲、辩论比赛,于唇枪舌剑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可以说,打破语文课堂的壁垒,能延伸课堂,给语文学习带来活力,也能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三)语文课堂生活化

要让语文学习生活化,还要注意使语文学习摆脱神圣和威严,走向亲切和自然,贴近生活。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如果将课堂变成“集中营”,就毫无乐趣可言,学生会排斥语文,以致缺乏文学的滋养而走向贫乏。因此,营造语文课堂气氛相当重要,除了教师本人应具有亲切的魅力外,语文教学设计应该呈现出生活化倾向,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一种生存状态。四、使语文走向生活

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不仅在于语文学习渠道的生活化,而且和语文的走向相关。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领会生活、参与生活的同时,应该注重语文的运用,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密切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需要语文,学习语文就是为生活服务的。(一)运用实用文体,解决生活问题

生活处处是语文,如一张请假条、一份招领启事、一封教师节慰问信、一句生日祝语、一封倡议书,乃至一张点菜单,皆是语文。当学生在这些具体的生活小事中感受到成功时,会增强其学习语文的信心;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只要正确引导,又会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和挑战的勇气。可以说,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以致用,更能调动学生和教师的兴趣。(二)享受文学作品,美化生活

语文之于生活,不仅有实用的价值,还有美化人生的功用。没有文学的人生是苍白的,好的文学作品褒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欣赏文学,在文学的天地里觅得心灵的憩息地,从而诗意地生活,这是语文学习于审美层面的功效。引导学生从语文中寻求对自然、社会的共鸣,寻求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是语文生活化的重要意义。(三)训练语文思维,提高生活品质

人的思维存在不同的层次,呈现出不同的品质:有的人敏锐,有的人理性。要想使语文真正和生活联系起来,还要注意用语文指导生活,提高生活的品质。由于有语言知识和语文能力的介入,对现象世界的观察可以由表面深入本质,人的精神生活自然得到升华,学生和教师的兴趣都能得到激发。

总之,我们需要拆除在教育和生活之间用书本知识垒造起来的隔离墙,让学校教育焕发出生活的气息,让学生生活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生命意识 人文情怀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中学 刘伟一、学科性质:人文、生命与工具相统一

语文课程普遍意义上的工具性,是指它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进行思维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其他学科;语文自身意义上的工具性则是指它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承文化价值观念的工具,可以维系人类社会的绵延发展。

然而,工具性只是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外在价值和意义,它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则集中地体现于人文性和生命性。

首先,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符号体系和文化价值体系,语言的文化代码性质决定了它鲜明的人文属性;而汉语汉字的人文属性则尤为突出,它重人生、人伦、人情、人性,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承载着汉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独特的民族情感。

其次,语文是一门指向人的文化和情感的学科,它强调对人、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更强调对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培养。语言活动是人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任何一种语言形式背后都跃动着一种生命形式,所以语文教育活动绝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语言习得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学生阅读一个个文本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鲜活生命对话,从而触摸、感受、感悟、理解生命以实现自我生命成长和人生境界提升的过程。在实践中,教师就应当通过对文字与文本的魅力解读,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构建起一种恒久不变、内外和谐的生命架构,这就是语文教学对个体生命真正的终极关怀和对人类、社会永恒价值的追求。

由此可见,如果语文的人文性和生命性未能得到强调、张扬和实现,语文所谓的工具性也将无所依附。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人文的整体生成和生命精神成长:由知识能力到语文素养、文化修养

我们要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语文课程的“己任”,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综合地体现在必修与选修课程结构之中,多维、立体、交叉地建构起语文课程目标体系。

首先,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出发,我们对语文的“知识和能力”维度应有新的理解:不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重在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针对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已渐趋成熟、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的特点,应突出强调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就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具体目标来说,应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

其次,从“过程”角度设计课程目标,从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转变到对学习过程的重视。语文素养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内部的文化心理结构,它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学生自身的实践应用活动才能养成;只有关注过程、关注实践活动,才能抓住语文教育自身的特点,达成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悟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的学习方法。

再次,加强和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维度。要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看作语文课程固有的重要内容,而不是附加的任务,并将这一要求渗透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之中,注重熏陶渐染,而非生硬说教,从而遵循语文教学思想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新课程还注重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传统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学生浸润经典,就是体认民族文化价值、民族文化精神;就是感受中华文明气派,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另外,新课程还强调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这有利于学生形成以人类共同价值为基础的胸襟、气度和眼光,从而培养起一种民族意识与人类意识相统一的精神品格。三、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个体生命的持续发展能力:由被动接受到自主、合作、探究

为适应终身学习时代的要求,我们应积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以“学习方式”代替“学习方法”。学习方式是学习方法的上位概念,较之学习方法更为稳定,它不仅包括学习方法,还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学习心理要素。其二,对传统语文教学重个体轻合作、重接受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重认识轻体验的学习方式进行科学的否定和扬弃,有利于激发学生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我价值的发现和肯定,真正确立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看到个体生命的光辉。

自主学习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把学习看作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从而体现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尊重;在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同时,也使其获得终身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永不枯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合作学习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教学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为根本目标。合作学习适应现代社会强调人际协作的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其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并且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通过有效的沟通协商解决,进而对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进行共同评估。

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因此,倡导探究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以及勇于探究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还要重视学习过程,强调在探究的过程和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要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观念、感受和体验。

从学科性质、课程目标、学习方式三个方面来看,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方向就是要让学生更好地从自己出发,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全方位地不断地提升自己,更新自己,优化自己,最终铸造一个人性美好而丰富、内心强大而恒定、于人于己和谐共生的全新自我。

最是人文真国色

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王培一、时代需要人文教育

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曾说,“科学技术不仅导致日趋严重的人的自我疏远,而且最终导致人的自我丧失”。在知识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的科技性和工具性色彩决定了“应试教育”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走向“素质教育”的过渡期太过漫长,使得我们的学生人文素养缺失严重。社会、家庭和学校都不应回避责任,但我们的教育其实是有着深厚人文性传统并能与其工具性和谐共存的。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深深依附于儒家的经学教育,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也决定了传统语文教学始终处于经学的附庸地位。但传统语文教育也传达出先贤哲人们重视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朴素特质,确是最为可贵的。

在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语文不仅成功突围,成为中小学教学的一个独立学科,更达成了“语文是学生学习各门学科必须首先掌握的最基本的工具”这一普遍共识;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我国先后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人文性属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范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也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继承和发展。二、语文需要人文色彩

语文教学规律需要人文色彩。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渐进性要求语文教学也必须循序渐进,语文课程的性质要求教学中要做到思维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三维统一,语文教学文本的感性色彩需要学生和教师有更多个性解读和创新解读。

语文教学过程需要人文色彩。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突出,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这是改善语文教学人文环境的原动力。语文学习中对文本材料的解读以及基础知识的积累都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积累内化和实践运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觉学习的主体意识和教师对学习主体意识的尊重是关键所在,教师应该只是一个主导者而不是主演者,只有学生不知、不能、有疑的,才是教师需要讲授的,从而形成师生人格平等、教学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学生学习过程需要人文色彩。传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实行新课改的基础上,又开始全面推行生本教育,真正把课堂变成了学生的学堂,课堂景象不再是师问生答,而是生问师答;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成了语文教学中最显著的人文标签。三、多方提升人文色彩(一)建设充满人文情怀的管理者

学校在对师生的管理制度上首先要体现出人文情怀,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和身心的和谐发展,建立起具有较强激励性、平等性和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和教育环境。学校领导要变唯科学、制度管理为人文管理,重视对师生情感、信念和价值的培养;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更应该给予学生这一生命主体以平等和尊重,真正体现学校管理就是为师生服务的本质。(二)重视对语文教材人文因素的挖掘

没有德育因素渗透的语文教学,就等于没有了灵魂。语文教学文本的人文性对塑造学生人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师者应努力追求其内隐的深层文化本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三)培养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能力、志向、才干的培养问题,没有教师的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能实际解决的。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只能由才干来培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成人。由此可知,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这其中,教师对教育事业、对教师职业、对文本教材和对学生本身的热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教师有了最真挚的爱,才会有爱的熏陶、爱的传承,才会有一堂好的语文课,学生也才会受到感染和激励。(四)语文课堂评价也要有人文性

评价和导向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语文教师主动作为,积极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品德、精神等人文因素,提炼能给予学生和社会更多的正能量的真、善、美,并创新采用各种可能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创造性地施教,以文本所呈现出的积极事迹和言辞来影响、感染和教育学生,这样不仅可以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亦可提高教学效果。而对于课堂流程的评价,应该更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重构对话互动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个性,从而建立起符合学生实际和认知规律的生本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坚持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合作讨论、互动展示、反思体验作为最重要的方法和流程,通过前置学习、小组讨论、检测反馈和整体评价等方式建立起符合学生情感发展需要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激励机制。

语文文本是最重要的人文因素载体,语文教师有更大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义务在自己的三尺讲台对学生施与高尚情操和积极德行的教育和影响,并进而辐射带动更多的家庭,净化社会风气,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人文之花真国色,华夏处处溢清香。

上述内容,仅是在新课改和社会现实背景下,笔者从目前语文教学现状的实际出发,对人文教育的一点呼吁和期盼,定有肤浅与不妥之处,希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有趣·有用·有魂

四川省大竹中学 卢达馥

目前,人们对语文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把高考作为语文教学目标,把语文考试的分数等同于语文水平。语文教学功利化,非考试内容不教;语文教学与生活脱节,失去源头活水;语文教学局限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让语文失去血肉。语文教学变成支离破碎的各个考点,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到黯然神伤。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价值,焕发生命的活力,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深受学生喜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形式,如表演式、辩论式等,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等,打破课堂的沉闷,重塑课堂的朝气,展现语文的魅力,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联想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等;合理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大胆想象,相互切磋,涵泳把玩,品咂摩挲,课文中优美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曲折的故事,将会使学生快意倍增。

作为一种语言教学,其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语文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努力使学生做到“书”让自己读,“问”让自己提,“话”让自己说,“写”让自己评;使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语文的诗味,领悟到语文的深味,体会到语文的趣味。学生在豁然开朗、悟得其中意趣之时,尤其会觉得“好玩”。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多多发掘这些内在的快乐因子,让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的曼妙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应将课堂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奔向大自然,体味多彩生活,让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学习运用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如成立文学社团,组织各种语文竞赛、演讲比赛,举办读书报告会、辩论会……在这种超越课堂的过程中,语言已经不只是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生存方式。学生的生活活动、情感活动、心灵活动等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语文学习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中才能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

有趣的还需是有用的。学校语文教学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这是学生发展终身语文能力的基础,为学生终身语文能力的发展提供原动力。语文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语文知识因其形象性和生活性而更加富含情趣,教师应引领学生走进书海,眺望炫目的先秦繁星、皎洁的汉宫秋月;追随庄子的逍遥云游、孔子的颠沛流离;品味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的梦中泪……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从而产生强烈的阅读和创作兴趣,在长期的熏陶渐染中培育出语感和美感,积淀他们的文化底蕴,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为他们未来的人生提供坚实的素养基础。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艺术地说话,至少是如何好好地说话,这对学生们日后的工作、生活很有意义;还要教学生能读能写,能运用语文这项工具从事学习和工作。因为语文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使用的工具,这就赋予语文教学以特殊而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一方面体现于学生在校时的成绩高低,更关键的是学生离开中学后是否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语文来生活。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生存的技能,还应让学生成为具有高尚人品、崇高灵魂的人。“人存在的价值,不惟知识的饱学,不惟智慧的增长,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建树,精神的挺立。要让学生心灵无杂草,无尘埃,无污秽,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占据心灵的旷野,在孩子的心灵里播种上高尚人格的种子、进取精神的种子。”(牛和泉:《基础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作准备》,载《班主任之友》2003年第11期)语文课堂教学要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要带领学生走向人类文明的圣殿,去吮吸知识的琼浆、文明的精华……与莎士比亚、普希金、雨果展开心与心的对话;与黑格尔、马克思展开思想与思想的晤对;与屈原、史铁生一同展开生与死的探求……学生只有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感悟文本,才能懂得语文世界中精彩的人生。

语文是有生命的,是有思想文化内涵的。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为生命奠基,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奠基,是我们21世纪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窦桂梅:《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162页)。“有趣”着力于能力的培养,“有用”着力于生存的需要,“有魂”着力于人格的塑造。我们要让学生在有趣中学习有用的知识,让学生因认识到语文学习有用而更觉有趣。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给语文课堂插上思想的翅膀

四川省苍溪中学 牛玉凯

许多年来,人们非常重视对语文的性质与地位的探讨。但自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成为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话语后,似乎人们就忘记了“思想”的存在,或者是有意躲避着它。

在各种语文教学的报刊上,我们可以看到泛论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的文章,也可以看到详论技术和方法的文章,却都对语文“思想”敬而远之,讳莫如深,很少看到关于它的只言片语。即使看到,也是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再理解,是对“语文素养”的再剖析。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就像一个落魄的角色,退避三舍,隐忍而居。

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我们也时常看到,许多热闹的公开课、示范课也在竭力避开对思想的观照,语文教学的翅膀只是在技术的层面进行“超低空飞行”,使传统的文化经典、各种风格流派的作家作品,这些血肉共存、滋养人生的心灵鸡汤,显得淡薄而毫无生命的味道。我们与其说是在传道授业,莫如说是以一种冷漠的态度和浅薄的方式消弭着人类文明中的精华。我们迷失在人文的云雾中,极其轻易地失却了人文中最深刻、最精彩的部分。

什么是“思想”? “思想”去哪儿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思想”的缺失?

什么是思想?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有三个义项。第一个义项为“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思想的内容为社会制度的性质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所决定,在阶级社会中,思想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第二个义项为“念头;想法”。第三个义项为“思量”。我们一般谈论的语文的思想应该是指第一个义项。但我认为这个解释过于陈旧,也过于片面。倒是该词典对于“思想家”一词的解释可以让我们借鉴:思想家是“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有独创见解并能自成体系的人”。我们可以据此说,思想就是“人对客观现实独特的认识”。

其实,在语文的领域内,没有一刻能够远离思想的烛照。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思想;我思故我在,是思想;精神的底子是思想;有意义的命题是思想;真正的生命是思想;百家争鸣是思想;思辨、启示、理性、信仰、智慧都是思想。思想者又是多么高贵、多么令人神往的称谓。当面对罗丹的雕塑,面对帕斯卡尔的芦苇,谁能摆脱思想二字?

用“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来嘲笑拥有思想的人,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莫大悲哀。思想是财富,是资源,是精神,是力量,是穿越人类历史隧道的光芒,是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是“价值观”。思想的含义深刻而广泛。思想是人的灵魂——这是一个很老生常谈的比喻,但是却是一个很妥帖的比喻。人没有了思想,就会变成“人形鹦鹉”。思想与人永远同在。

多少年来,语文中的“思想”的含义总是和一些词语相混淆。这些混淆有的是有意的,有的是无意的,但它们一直干扰着人们对语文的理解。人们因承受过的思想之累和思想之罪而使现在的“思想”像是一个背负着重罪的囚徒。这就好像有的人曾经被火灼伤,于是便不再相信所有的火,这就是怯懦。今天,我们回归“思想”的本质,必须澄清这些概念,并为“思想”昭雪,还“思想”以本来面目,而澄清这些概念的过程就是趋近真实的语文的过程。一、思想与政治

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语文教学被赋予了沉重的政治教化使命,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在政治压倒一切的背景中,有人在谈论文道关系的时候说:“语文表达形式,仅仅是一种形式,政治思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语文课总是以语言文学作为阵地来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是服从于一定的思想政治的,而分析文章的思想政治内容正是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又有人说:“语文知识教育与政治思想的关系,决不是 ‘你消我长’的关系,也不是 ‘你主我次’的关系。它们之间是水乳交融、亲密无间的,偏重了哪一方面也是不妥当的。”还有人说:“思想政治的贯彻,绝不能是被动的 ‘自然结果’。”当然还有人“反对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4页)。我们先撇开这些观点的对错不论,单就这些论述本身来看,论者在理解“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时总是把这里的“思想”片面地理解为“政治”,这使得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恰当地将二者等量齐观。二、思想与思维

近年来,语文思维研究非常活跃。什么是思维?《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客观外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的认识加工活动。这个概念主要着眼于“机能”和“方法”。比如说,思维方式有抽象思维,有形象思维,有综合思维,有分析思维等。但也有人用思维取代思想。“我思故我在”的“思”成了“思维”, “人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的“思想”成了“思维”, “思想的猫头鹰”成了“思维的猫头鹰”, “思想的王国”成了“思维的王国”,“没有思想的文章是没有生命的”成了“没有思维的文章是没有生命的”。其实,思维是心理学的概念,思想是哲学的概念,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语文的意义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和“思维”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实质地影响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熔铸人的精魂。三、思想与人文“政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偷换了“思想”的概念,使得“思想”的词义也被迫发生了迁移。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语文性质大讨论中,人们在重新思索语文的性质时,有些人讳莫如深地避开了对“思想”的表达。在这种小心躲避的意义深层,潜藏着人们对以“政治”取代“思想”的隐忍。与此同时,在人们谈论的表层,“人文性”似乎已对“思想性”进行了词义上的刷新;但其实,在刷新的同时也已经潜在地默认了这种“思想”等同于“政治”的常规性和合理性。回顾历史,在极“左”思潮的干扰下,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政语课、革命文艺课,都是对“思想”的曲解。应该说,这不是“思想”惹的祸,而是人们理解的错。事实上,今天最为迫切和需要的,不是把思想抹去不谈,而是让人们从本真的角度去认识思想。如果说“思想”曾经在一度时间内蒙尘,那么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除去厚厚的灰尘,而不是将它弃之一边,以一张泛而不切的“人文”大网取而代之。

在近几年的话语系统中,“人文”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词语。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有关“人文”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也就是说,“人文”就是人类文化。而“文化”的含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无奇不有。人们在庆幸语文之筵的盛大时,似乎也会由于思想的缺席而产生一种迷惘的感觉。

当人们把审视思想的眼光仍旧停留在半个世纪以前的时候,他们的选择只能是对思想的掩耳盗铃式的逃避;而当人们认为“人文性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时候,我不知道我们的语文在远离思想的路上还能行进多久。

总之,思想不是充满火药味的非常时期的政治话语,不是思维的早操练习,也不是蛰伏在人文大树下的一只秋虫。政治代替不了思想,思维代替不了思想,人文也代替不了思想。用政治代替思想是对思想的束缚,用思维代替思想是对思想的曲解,用人文代替思想是对思想的淡化。思想就是思想。

真正的语文人,应该敢于直面“思想”!因为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与文化精粹擦肩而过!借用程红兵老师曾经所说的“语文教师应该补钙”,我个人理解为语文教师在我们的课堂上应该补上“思想之钙”。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节的把握、课堂检测的安排等方面,都要加入“思想”的元素,让思想从学习中、从批判中、从创造中诞生。因为我们教给学生的除去“知”“识”以外,还应有“人文关怀”!

我不知道我们在远离思想的海面上还能游弋多久,但我知道,只要我们愿意,前面就是接近思想本真的航道。

让语文因思想而睿智,让思想因语文而芬芳。

语文教育应追求人格化境界

四川省达县中学 张敏

一直以来,人们对语文教育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个人认为,我们应当以宏大视野和包容情怀看待语文教育,尽量避免偏执一端的工具语文论或人文语文论,努力实现语文教育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并重,知识价值、智力价值和情感价值并重。

我主张语文教育追求人格化境界。

从本体地位上讲,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教母语,不仅要教母语的知识,更要教母语中蕴含的民族的智慧、思想与情感。因此,母语教育对后代具有知识滋养和精神哺育的双重作用。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这种特点,才能在进行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教育、人格教育、人伦教育、审美教育、学习教育、创造力教育、思维教育等。21世纪的教育,把培养健全人格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作为对走向未来教育的回应,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加强人格教育。

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认为,语文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要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精神底子打好了,对学生一生精神的持续、健全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语文教育的“打底子”,核心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了语文知识、技能、思维、人格、品德、文化、审美、情感等多方面内容。首要任务是要把“人”的发展作为语文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在发展学生的语文知能的同时,培育学生的健康人格,为学生的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底子”。

那么,所谓的语文教育的人格化境界是怎样的境界呢?就是充分利用语文教育在人格培育方面的独特优势,帮助学生努力追求并达到最完美、最理想的人格的一种状态。中学语文教育要在传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语文人格教育,为学生奠定最基本的人格品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气质、性格、思维、德性、爱好、情操、信念、意志、态度等人格特征。

如何实施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一是加强教师人格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俗话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首先要求教师有健全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带给学生美好、光明的东西,让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进而感受、体验人的精神的美,追求美好的理想,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追求人和自然、宇宙生命的和谐,在人生的起始阶段,赋予他们的生命以最基本的亮色。当他们长大以后,真正面对社会与人生时,就能以从小奠定的内在生命中强大的光明面,来抗拒外在与内在的黑暗。

二是创设平等民主、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学习的自主和创新意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样的课堂能实现师生之间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能真正展示学生充满热情的青春情怀,能自由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成为思维的主人,成为情感的主人,成为求知的主人,他们从学习中能够体会到快乐,体会到美。

三是充分发掘阅读材料中的人格教育因素。要善于激活其中蕴含的有关人品、道德、才能、见识等富有人格魅力的内容,再现文章中的人情世风,让学生在感知形象的过程中生发情感、体悟哲理,让学生去寻索作者著文时的内心世界,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人品人格直接碰撞。这样就能激荡起学生品评人生、品评人格世风的源头活水,实质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能水平,进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把学生从以往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四是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话,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说出带有个性特征的话。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用笔说话的过程,就是用笔展示自我人格的过程,所谓作文即做人。要努力改变目前造作矫饰、主题圣化等不良文风,防止学生出现“文里文外”的双重人格。

五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以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师应努力拓宽语文人格教育的渠道,在课外阅读、课外写作、公开讲演和辩论、专门的课题研究、观赏自然风光、寻访文物古迹、考察风俗民情、参加公益活动、关注国内外大事、拜访名家名人、创办文学社团和文学刊物等丰富有趣的活动中,把人类特别是本民族积累的智慧精神、价值观念、理想人格、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求真精神等有形的和无形的精神财富传授给学生,以期使之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

语文人格教育要处理好人格教育和语文知能培养的关系。二者是统一的,培养和开发人的智能也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利用好奇心来培养求知欲,利用竞争活动来培养上进心,利用自学的方法来培养勤学善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利用辩论的方式来培养合作意识等。同时,要处理好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度”的问题。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粘贴”,将人格教育硬性地施加于学生,违背语文教育的特点,招致学生的逆反;二是“淡化”,这显然与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大纲的精神相背离。中学语文教育要将人格教育寓于知能培养的过程中,随物而化,随人而化,随时而化,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语文学科建设探微

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 任宏烈

语文是给人以心灵滋养、文化浸润、思想启迪的学科,日积月累方能有所成。遵循语文学科特点,推行“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机制,是语文学科建设的有益尝试。

所谓“双轨”,是将教学时间一分为二,一部分时间用于课堂教学,抓根固本,打好基础,此为第一轨;一部分时间用来开设读写课,拓展空间,培养能力,此为第二轨。第一轨是基础,第二轨是关键。

推行“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机制应从激发兴趣、训练习惯入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兴趣培养。通过情感沟通,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目标激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多样形式,触发学生创新的激情。同时,语文教学要狠抓学生语文学习六大习惯的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书写规范的习惯,朗读背诵的习惯,勤练笔的习惯,热爱生活、反映生活的习惯。

第一轨:着力打造智慧课堂,提高课堂效能。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科学施教,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诗意学习,智慧生成;点亮人性光辉,焕发生命活力。语文教学应力争使学生学习一篇课文至少有两个收获:一是学习语言,会欣赏、积累语言;一是学习写法,联系写作和生活实际,会学、会用。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用简洁、生动的例子,形象的比喻,准确优美的词句使课文分析讲解的语言成为蜜,牢牢地粘住学生,并且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诗文增加学生的语言量;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质疑问难,动口、动手、动脑,杜绝教师高空作业,架空分析,要脚踏语言文本实际,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让计算机等辅助教学媒体进入课堂,增加教学厚度和课堂感染力。

第二轨:开设读写课,从根本上扩大学生阅读量、写作量,并丰富其生活量。一、培养三大基本能力(一)观察力

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使他们对社会、对自己、对周围的人和事时时留意,善于发现,做到在观察时定目的要明,抓特征要准,观察物要细,取景点要巧;做到将观察所得,融入自己的生活阅历、个人志趣、主流价值,通过感悟、体验、反思,加深理解,提升认识,形成洞幽探微的洞察力和见解独到的思想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