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医生得了高血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18:35:15

点击下载

作者:王勇,宋雷,邹玉宝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如果医生得了高血压

如果医生得了高血压试读:

作者序一 用知识搭设健康之桥

老子云:“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升。但是,高速的发展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例如,工业发展带来环境污染,致使我国北方雾霾天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还有竞争带来的巨大工作压力,让很多年轻人吃饭和作息不规律、长时间不运动,甚至染上抽烟酗酒等恶习,亚健康人群日益扩大。

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身体总有一天难以承受,最终的结果就是生病。遗憾的是,我国人口众多,目前的医疗资源远远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有资料显示:“中国的医药卫生总体水平被世界卫生组织排在第144位,而卫生公平性竟被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数第4位。这与我国的大国地位、与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状况,以及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差甚远,医药卫生事业的严重滞后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

从医疗现状上看,各家大型医院人满为患,诊室内人头攒动,患者往往经历数小时等待却只能换来医生的寥寥数语。而医生们呢?也异常辛苦。他们加班加点、周末无休,依然忙得不可开交,更有甚者,我们经常听到医生们英年早逝的噩耗。

医生并非不想对每一位患者做出详细的病情分析和完备的指导,但有太多患者在等候,平均到每一位患者身上的有限的时间,让医生们只能止步于给出诊疗意见和用药指导。且因人口基数大、医生数量有限、国家投入有限等客观因素,此情况将长期存在。

如何解决这种情况?许多有识之士都在思考。这套书的编写也正基于此考虑。我们旨在通过文字,搭设一座医生与患者沟通的桥梁,将医生没来得及在诊室内条分缕析、详细阐述的话写在纸上,为您提供疾病预防、就医指南、日常护理等方面的详细内容,让书中的知识如同家庭医生一般陪伴您左右,守护您的健康。

这套书在内容上有三大特点:

1.以通俗易懂的科普方式,讲解疾病的成因及治疗原理等问题。通过阅读,您将了解疾病的起因,明白如何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疾病抗争。

2.本书特别讲解了慢性疾病防治办法,将慢性疾病的防治渗透到您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守护您的健康。

3.本书强调了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您能及早发现生活中的健康隐患,并及时改正,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这套书包含了笔者多年丰富的健康管理经验和临床经验,希望能为您打开一扇通往健康的门。更希望阅读这套书的过程,是医生与患者进行的一次关于健康、医患关系、生命的意义的深度交流,能为守护患者的健康、化解僵硬的医患关系尽一份绵薄之力。王勇2015年1月1日

作者序二 普及医学常识,让高血压可防可控

我国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中国的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经超过2亿,而且还在以每年1000万的数量增长。而中国每年死亡的300万心血管病患者中,50%都与高血压有关。可以说,高血压是一个危害我们健康的极其危险的隐形杀手。

除了调查数据,身为医生我还有一个非常直观且痛心的发现:临床上,高血压患者几乎都是在发生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重症症状后,才入院治疗。因为很多人刚开始患高血压时,并没有觉得难受或怎么样,所以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血压已经很高了且随时有发生危险的可能。我们把这些高血压患者称为“隐性病人”,他们的处境相当危险。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国家常规体检还不够普及,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也还不够强,这种“隐性病人”特别多。调查显示,不知道自己已经血压偏高的患者比例高达31.6%。而且即便是知晓者,也只有约500万人能坚持治疗,更多的患者是采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方式治疗,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事实上,及早治疗是可以防控高血压的。很多中青年人所患的高血压,往往是波动性的。压力大时、睡眠少时,以及在一些情绪的影响下,血压就会升高一些。也就是说,在发作的初期,血压升高往往不稳定,所以并不是真正的高血压。假如我们对血压在“120/80~139/89mmHg”之间的人群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这些人高血压的发生是有可能预防或推迟的。

但是,如果我们此时没有进行有效的干预,让血压继续波动,高血压会进一步发展,血压升高逐渐趋向稳定,最后我们就真的患上高血压了。

尽管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很复杂,但总的来说,大家都承认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也就是说,假如我们能够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有可能预防高血压的产生。可惜很多人都不具备这种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我遇到过一些病人,虽然他们能按医嘱服药,而且用药量甚至已经超过常规用量,但血压控制还是不理想。后来我了解到,原来他们有的天天打牌到深夜,有的饮食无度,有的酗酒吸烟,总之就是有各种各样的坏习惯。当他们在我的再三劝告与叮嘱下慢慢改掉这些不良习惯之后,血压很快就控制到正常范围之内了,而且用药量也大大减少,收到了理想疗效。

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就能体会到,提高高血压患者及潜在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可谓任重道远。其中最基础的一点是,很多在医生看来是常识性的知识,患者未必知道。但医生往往没有时间也不太可能把所有常识都向每个患者一一讲述,因此,普及这些救命的知识成了最基础也最刻不容缓的全民健康问题。比如,减少饮食中的盐摄取、多吃水果和低脂食品、坚持运动、减轻体重、减少饮酒、控制情绪等,都有助于降低血压。这些常识,你可以不知道,但一旦知道,就极有可能让你远离高血压这一顽疾。

为了让人们远离高血压的威胁,为了让高血压患者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我把我所知道的关于高血压的各种必须知道的常识,以及我多年医疗实践的经验积累呈现在这里,希望这些知识真正能在日常生活中对您有所帮助,能助您摆脱高血压的困扰。

第一章 走近高血压 认清这个隐形杀手的真面目

在我国,高血压因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被称为慢性病中的“第一疾病”。要想防控高血压,首先要对高血压有一个正确且充分的认识。一方面,这样才有利于摆正态度,在疾病面前也能更加从容;另一方面,这样能大大消除一些预防、治疗观念上的误区,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远离高血压。

知己知彼:什么是血压

在具体谈论高血压之前,我想知道大家是不是真的知道“血压”是什么。据我自己做的调查来看,大多数人都说不清楚血压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有的人甚至会把“高压”“低压”与“高血压”“低血压”混为一谈。所以,在了解各种预防、治疗高血压的知识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认识一下我们要讨论的主体对象——血压,它究竟是什么。血压就是血液产生的压力?不完全准确“血压”这个词大家都非常熟悉,从小到大每次体检都会量血压,可是大家知道到底什么是血压吗?有人会说:“血压嘛,就是血液产生的压力。”这是我最常听到的答案,它比较接近事实,但并不完全准确。

血压(blood pressure,BP)的全称是体循环动脉血压,它是我们体内的血液在血管里面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我们量血压时测得的数值,特指的是侧压力,即侧向面所受的外力大小。虽然大家都害怕高血压,可是真没了这种压力,麻烦可就大了。因为正是有这种压力作动力,血液才得以在血管里流动。“高压”和“低压”,一颗红心两种表达

我们量血压时有一个“高压”、一个“低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得从我们的循环系统说起。血液能在血管里循环流动,到达全身各个器官,全都靠心脏的跳动。心脏就像一个水泵,它日夜不停地、有节律地搏动着,把血液“泵”进血管,再运送到全身。

心脏在跳动的时候,是要一张一缩的。不管心脏是收缩还是舒张,都会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当心脏收缩时,心脏里血液最少,血管里血液最多,身体大动脉里面的压力最高,我们把这时候血管壁受到的压力称为“高压”,也叫“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当心脏舒张时,心脏里血液最多,血管里血液最少,身体大动脉里面的压力最低,这时候测得的压力叫作“低压”,也叫“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了,我们平时量血压时得到的两个数值,分别代表的是血管壁受到的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

知道了血压是怎么回事,我们才能谈论它的意义。由于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所以一旦血压不正常,就代表血液在身体里面的循环有问题,也就说明身体的某些器官可能没有足够的血液供应,显然,接下来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也会受影响。一旦血压消失,人也就失去生命了。所以,血压不管是过高还是过低,后果都很严重。

天时地利人和:测血压的学问

血压个性不坚定,易受影响波动大

血压本身是非常容易受影响的。凡是能够影响到心脏输入量以及血管外周阻力的因素,都能够对血压产生影响。

比如,你刚刚爬了几百级台阶登上山顶,感觉自己的心脏怦怦地跳动,仿佛要从胸口蹦出来,如果你这时候量血压,测量出来的数值一定是比平时高的。

因为这时候你的心跳频率非常高,使得心脏的舒张期明显缩短了,舒张压,也就是低压,此时一定会明显上升,但是,这并不代表就是高血压。

量血压时,我们测到的都是某一很短的时间段里血管壁受到的压力,而且即便是同一时间段里,量左胳膊与右胳膊得出来的血压数值也是不一样的。

再加上血压非常容易受到影响,同一个人同一天内测出来的数值波动也可以很大。所以,如何测量血压,以及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高血压,这其中是有学问的。偶测血压和基底血压都是“好血压”

在临床上,我们把血压分为两类:一类是基底血压(Basal pressure),就是早晨起床之前或者住院卧床休息期间量出来的血压;另一类是偶测血压(Casual pressure),就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测出来的血压。一般我们看病时、体检时,或者自己在家想起来要测血压时,这些随时、偶然测出来的血压值都是偶测血压。一般来说,大部分健康人测出来的血压都是偶测血压,所测得的数值是能比较准确反映身体健康情况的。但在临床上,尤其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基底血压才是最重要、最有参考价值的。

既然基底血压最具参考价值,那么量血压最好的时间当然是醒来之后、起床之前,或者晚上睡觉之前。因为我们的血压值通常在睡前2小时开始下降、起床后2小时开始上升,所以,早、晚测量的数值是最具有参考价值的。当然,除非你是在医院住院的病人,否则这个时间一般都是在家里的床上躺着,需要自己测量。

如果早晚测基底血压比较难,也可以在舒适平躺30分钟后,再测血压,这时候测出来的,就是基底血压,是我们身体血压较为客观准确的反映。另外,如果你正在服用降血压药物,那肯定是要在吃药前进行测量的。

当然,偶测血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随时测量,没有那么多条件限制。而且,我们去医院时测出来的基本上都是偶测血压。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血压非常容易受到影响,高低起伏很大,因此测出来的血压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会有不同的读数,所以最好多测几次取平均值,这样会更加科学客观。学会测血压,我的健康我做主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有条件配备一台血压计,我建议大家选择符合国际标准、精准度高、便利性强的电子血压计,它的使用方法非常简便,大家可以学习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然后自己测量血压,以掌握血压变动情况,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血压计的具体使用方法。

1.让家人用中空的橡皮袖套,缠绕被测者的上臂。这种皮袖套的一端是用橡皮管与压力计连接,另一端则连接橡皮气囊。

2.家人通过反复挤压橡皮气囊,把空气打进橡皮袖套,使上臂的动脉压扁,血液暂时中止流动,然后慢慢降压。

3.在这个过程中,当血液开始流动发出声音时记录下来的压力,是收缩压,也就是高压。

4.然后继续将袖套内的空气放出,继续听血液流动的声音,当听不到声音的时候记录下来的压力,是舒张压,也就是低压。

简单学完量血压的过程和原理,我们就可以来谈谈测量血压要注意的事项了。

外部环境。测量血压的环境应该安静、温度适当,这是必要的环境要求。

准备措施。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测量前半小时禁止吸烟,不要喝浓茶或者咖啡,也不要吃太饱,而且最好排空小便。

测量姿势。测量的时候,最好坐着,全身肌肉要放松。测量右上臂,当然左上臂也是可以的,数值会略有差异,不过不会很大。最好把袖子捋上去,不要让它挤压到测量用的袖带,尽量把自己的肘部和心脏放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可以让测出来的数值更加准确。

情绪控制。要避免紧张、焦虑、激动等情绪,因为它们都可能引起血压数值的波动。

一般来说,连续测压的时候往往是第一次准确性较高,第二、第三次较低。所以大家每次测血压的时候,尽可能一次成功,如果需要接着测,中间至少要隔上15秒钟。经常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有备无患

出于对疾病的恐惧以及对专业人士的信赖,很多人都更相信医院的设备、医生的判断。虽然我是医生,虽然很多疾病的确不可以自己擅自诊断用药,但是在量血压这个问题上,我还是鼓励大家自己在家经常测量血压。

我见到很多高血压病人,他们平时自己不测血压,而是每月来看病取药时让我给他们测一次血压。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测压不准,医生测的才最准。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让医生量血压有可能会出现一点弊端。

前一阵子我接待过一位患者,她今年56岁了,来看病时是这样跟我说的:“大夫,你帮我分析分析我这到底是不是高血压。我最近老是感觉四肢乏力,肌肉酸痛,肌肉好像在发抖,腰酸背疼。亲戚跟我说,你这可能是高血压的症状,得赶紧去医院瞧瞧。我自己在家量了量,高压(收缩压)125(mmHg),低压(舒张压)80(mmHg),没问题啊。不过感觉不放心,就去我们家附近的社区医院量了量,结果高压(收缩压)140(mmHg),低压(舒张压)100(mmHg),医生给我确认是高血压二期。可是我觉得自己一向体检血压都没问题啊,自己回家又量了量,高压(收缩压)121(mmHg),低压(舒张压)78(mmHg),还是没问题呀。你说我这血压到底高不高?”

针对这位女士的情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词,叫“白大褂高血压”或“白大褂效应”。它说的是在医院这一特殊环境下测量血压时,有的病人会因为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护士,不由自主地产生紧张感,导致血压值升高。一般来说,“白大褂效应”会让收缩压比平常约高20mmHg,舒张压比平常高10mmHg。这点差距,已经足以影响我们判断自己是否血压偏高了。而这位女士呢,她就属于这种情况。我跟她解释清楚并让她放松心情,然后给她连续测量多次,确定她没有高血压。

一般来说,测血压有三种途径,一种是在医院由医生测量,一种是自己在家测量,还有一种是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由于人的血压在一天24小时内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所以,24小时动态血压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状态下,每过15~30分钟就测量一次血压,尽量让白天和晚上都保持同样的测量频率,连续监测24个小时。在这三种方式中,24小时动态血压测得的结果最准确。

我们在家里自己测血压测出来的数值,其准确性介于医院测出来的数值和24小时动态血压之间。而且无数患者的经验表明,我们自己在家测出来的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之间是没有明显差异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测量方法没问题、仪器没问题,在家测出来的血压是比在医院测出来的偶测血压更准确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担心自己的血压不够正常,可以自己在家里多测测血压。

遗憾的是,高血压协会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中国的家庭血压自测率仍很低,只有三成的高血压患者知道自己患病,大约一亿二千万患者完全不知自己血压高。即便是明知道自己血压高、已经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也仅仅只有不到7%的人能坚持每天测量血压,超过40%的人只有在出现头晕、头痛等明显症状时才会量量血压。而还有4%的高血压患者,甚至半年才肯量一次血压,这些都是对自己健康不负责任的表现。

身为医生,我有责任提醒大家,知道自己血压高,就一定要密切关注血压的变化情况,经常给自己测量,这样才不至于延误病情和造成无可挽回的悲剧。

去伪存真:血压高不一定就是高血压

很多人去体检或者在家、在医院量血压,看到数值比别人的高,就担心自己是高血压了。真的是这样吗?你的血压比别人的略高一点,或者比上次测量高一点就是高血压了吗?不是这样的。假如你在匆促、紧张的情况下,量出来的血压高,那就不一定是高血压。单独一次的测量结果不能成为判断依据

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测量血压的时候,如果刚刚剧烈运动过、心情紧张,或者抽了烟、喝了刺激性的饮料等,都会影响到测量值。

而且,我们还知道,同一个人的血压在一天中是波动很大的,一般表现为两个高峰和两个低谷,早上6~9点是第一个血压高峰,9点以后开始下降,到中午12点至下午2点是第一个低谷,下午4~8点是第二个高峰,全天的最高血压值一般都处于这一时段。晚上8点以后血压逐渐下降,到凌晨1~2点,这一时间段可以测出全天最低血压,也就是第二个低谷,然后再回升,进入次日的第一个高峰。

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单纯根据某一次测量出的偏高的血压就判断自己有高血压,这肯定是过于武断了。正因为血压存在波动,一般来说,我们国家传统的判断高血压的方法是,连续三次、每次间隔一个月,分别测量偶测血压。而英国目前的做法是,只要在临床上测量出来过一次血压偏高,就马上要做动态测量随访,这是比较好的举措,值得我们效仿。总而言之,只有当某个人的血压持续过高时,我们才会说,他确实患有高血压。不能单单因为一次偶测血压偏高,就说他是高血压。血压高不高,数据说了算

那么,怎样的血压值就能判断为高血压了呢?血压的量度单位是毫米汞柱(mmHg),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凡是正常成人,收缩压应该小于140mmHg,舒张压应该小于90mmHg。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就是高血压。

如果收缩压在130~139mmHg之间,舒张压在85~89mmHg之间,称为临界高血压。这类人群虽然不是高血压患者,但血压偏高,也是相对危险的,应该格外引起注意。

另外,大家应该注意到了,140/90mmHg以上属于高血压,139/89~130/85mmHg是临界高血压。那么,正常血压应该是多少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140/90mmHg以下是正常血压。但处于这一区间,只能说是正常,而不是最佳状态。最理想的血压值是120/80mmHg以下。

现在,大家应该可以判定自己的血压属于什么范围了,是理想状态还是正常,是偏高还是真的已经是高血压了。即便真的是高血压患者,也需要根据程度分为几个级别,美国分为四个级别,我们国家分为三个级别:

如果大部分时间舒张压都在90~100mmHg之间波动,休息后能够恢复正常,就是一期高血压;如果舒张压超过100mmHg,而且休息以后不能降至正常,同时伴随其他心脑血管的病变,就是二期高血压;如果舒张压超过110~120mmHg,并且伴随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肾衰竭、眼底出血等,就是三期高血压。年龄、性别不同,正常血压参考值也不同

同一个人的血压,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状态下,会表现出比较大的波动。那么,不同人之间,血压的高低水平也可以完全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吗?

理论上来说,我们的身高、年龄、血液的黏稠度、血管的素质,以及精神状态、生活节奏、饮食习惯、药物、遗传、天气变化、所居住地区的纬度等,全都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血压。比如,一个身高一米八的壮汉,血压比一个娇小玲珑一米五的姑娘高,那是很正常的,因为一个人长得越高,心脏泵出血液所需的压力也就越大,这样才能让血液流遍全身。

其实,上一小节我们讲过的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建议标准,是针对18岁及以上人群的。在临床中,我们还要考虑人种的差别以及其他各种主客观因素。

在我们国家,各个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平均正常血压参考值如下表中所示,我们还是以mmHg为单位:

65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参考61~65岁这一年龄段的标准,比标准数值略高一些都是正常的。至于16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是要区别对待的。

一般来说,刚刚出生的婴儿,极少有高血压,所以健康新生儿的常规检查是不包括测量血压的。但是我们也不排除例外情况,很多高危新生儿,往往会出现高血压。这个我们不做过多讨论。

和婴儿相比,3岁以上儿童,高血压患者还是比较多的,不过目前对于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还不够统一。一般来说,在不同时间多次测量之后,婴幼儿(0~3岁)的血压高于100/60mmHg,学龄前儿童(3~6岁)高于110/70mmHg,学龄期儿童(6~12岁)高于110/80mmHg,就可以判断他们是高血压了。家长朋友们千万要注意了,不要拿成人的血压标准去衡量儿童。但假如你的孩子已经过了青春期,就可以按照成人标准来衡量了。

拨开迷雾:查查自己的高血压是哪种类型

事实上,高血压和感冒、心脏病等疾病不同。严格来说,高血压不是一种病,而只是一种状态。或者说,它是人体自我调节过程中的产物,当身体调节到更为健康的状态,血压也会慢慢回到健康的状态。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的身体状况也不是一天形成的,不管是摧残它还是调养它,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要将身体调整到比较健康的状态,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血压呈现出持续偏高的情形,这也是很正常的。

一般来说,临床上把高血压分为两种: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大约有90%~95%的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没有明显病因的高血压。其余5%~10%的高血压,是由影响肾脏、血管、心脏或内分泌系统的其他病症引发的,比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嗜铬细胞瘤、柯兴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都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这种类型的高血压被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但现在临床上,也有人把高血压分为三类:

生理性高血压。它包括部分家族遗传性高血压、运动性高血压、精神性高血压、妊娠性高血压。这些类型的高血压如果没有症状,往往不需要服药,或者针对症状适当服用一些药物就可以得到缓解。

药源性高血压。主要是在治疗其他疾病的时候用药不当,导致出现了血压持续居高的情形。比如肾上腺素、避孕药等,都会引起血压偏高。但这种高血压,往往是服药的时候血压高,药停了之后,血压就会渐渐自己恢复正常。

病理性高血压。它包括血管粥样硬化性高血压、肝胆性高血压、胃肠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疼痛性高血压、脑栓塞性高血压、内分泌功能紊乱性高血压、脑性高血压、主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等等。这种类型的高血压往往是由其他某种或某几种疾病引起的。对于这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肯定不能单纯降压,要从根源上解决引起高血压的疾病才可以。

假如我们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血压了,那么,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查找原因。只有知道自己的高血压属于哪种类型,我们才能拿出最行之有效的对策,不是吗?

提高警惕: 血压升高,身体出现这些不适症状

在上一个小节中我们提过两个概念,临床上把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由于继发性高血压是因为其他疾病引起的,往往是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发现血压居高不下的,所以这种高血压很容易发现,而且由于它所占的比例比较小,这里我们不过多讨论。

大部分高血压都是原发性高血压,目前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告诉我们它的具体发病原因。我们只知道,这种类型的高血压,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动脉血压升高。假如只是轻度的高血压,一般是没有什么症状的,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很多轻度高血压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压高。

而且,由于体质的差异,血压的升高程度和表现症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常一致的。有人血压不太高,症状却很多,而另一些人恰恰相反,他们血压虽然很高,但症状不明显。

很多人会觉得,反正高血压也只是一种状态,不是一种具体疾病,既然没有什么症状,那就不管它好了。但问题在于,假如我们不知道自己血压偏高,就不能采取相应的保健、预防措施,结果放任血压越升越高,让高血压从轻度发展为中度甚至重度,这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还是需要了解一下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大家也好提高警惕,经常自己检查。

头晕。这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当然,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头晕,不过头晕跟头晕是不一样的。高血压引起的头晕,是一种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它能够严重地妨碍思考、影响工作,甚至让人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而不是高血压引起的头晕表现在不同人身上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的头晕是持续性的,有些人的则是一过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

头痛。和头晕一样,头痛也是高血压的常见症状。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持续性钝痛,或者是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而且,这种头痛往往是在早晨睡醒的时候出现,起床活动一会儿,或者吃完饭后,头痛会逐渐减轻。另外,这种疼痛的发生部位,大多是在太阳穴和后脑勺上。大家假如出现了头痛的症状,可以根据这些具体表现来判断到底是不是高血压引起的头痛。

烦躁、心悸、失眠。这三种症状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失眠自然容易引起烦躁、心悸。同样,心悸烦躁也很容易让人失眠。很多高血压患者都会出现这些症状,他们往往性情比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可能是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视力下降。假如出现原因不明的视力模糊,可以考虑是高血压引起的。比如,假如你去检查眼睛,发现有视网膜病变,医生就会考虑你是否患有高血压。当然,一般轻度高血压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症状,但视力下降、视力模糊还是比较常见的。

注意力很难集中,记忆力减退。这些症状在中度、重度高血压患者身上较为常见。而且血压越高,表现得越明显。主要表现就是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记忆减退,常常很难记住近期的事情,但是对过去的事,比如童年时代的事情,却记得非常清楚。

肢体麻木。这种症状往往表现在重度高血压患者身上。有些人会感到手指变得不灵活,有些人会感到脚指头麻木,还有些人会感觉到脖子和背部肌肉紧张、酸痛等。一般情况下,当血压降低时,这些症状也会有所好转。但是如果这种肢体麻木的现象一直不消失,而且每次出现麻木的时间都比较长,或者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部位,并且伴有肢体乏力、抽筋、跳痛时,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种情况很容易诱发中风。

鼻出血。如果突然出现大量鼻出血,而且怀疑自己有高血压,大家必须引起重视,对于重度高血压患者来说,鼻腔内压力增高会导致鼻出血。而鼻出血往往是发生脑出血的早期信号之一,所以大家一定要平时定期检查,并按医嘱服用降压药。

此外,高血压的常见症状还有耳鸣等。如果莫名其妙地出现上述症状,而且可以确定不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时候,大家最好还是及时测量血压,早日确定自己是否真的血压高。如果真的是高血压,就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病情的发展,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可是因为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已产生了血管和器官损害的并发症。还有些患者,甚至是在发生了心血管意外之后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这都是非常危险的,我们一定要对身体这些或轻微或严重的信号足够重视,及时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以便进行早期诊断。

与时俱进:高血压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

中青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持续走高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高血压嘛,那是专属于老年人的疾病,或者是三四十岁日渐发福的中年人才可能有,年轻人根本不用担心高血压。然而遗憾的是,跟很多疾病一样,被高血压盯上的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

近些年来我明显感觉到,接诊的病人中,年轻人越来越多,二三十岁的大有人在。这种感觉也有数据支持。2013年8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了《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资料显示,在北京市急救中心收治的因高血压导致的脑血管急诊病人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患者占到了二成以上。看了这些数据,你还觉得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吗?

目前,在全国各地,中青年高血压的发病率都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尤其是35岁到44岁之间的人群,更是表现得非常明显。在这个年龄段里,男性的高血压增长率达到了74%,女性也达到了62%。不管是出于日常习惯还是生活压力,我们都很遗憾地看到,这种趋势已经出现了,而且短时间内还将持续下去。

从近两个月来我接诊的患者里随便找几个年轻人,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大致是什么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遭遇高血压。

比如,有一位做保险工作的患者,他平日里推销保险,工作很忙,吃饭根本没个准点儿,总是忙完之后才想起来,“啊,又错过午饭的时间了”。就这样年复一年,他虽然收入不菲,保险了客户,但他自己的身体健康却没人能担保了。还不到30岁的人,舒张压就能到110mmHg,收缩压能达到140或150mmHg!这种情况已经相当严重了。他之所以会得高血压,主要是经常吃快餐、饮食不规律,以及工作压力大。

还有一位自己开公司的老板,他也非常年轻,白手起家,自己打拼出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为了不断扩大经营,他经常在饭店酒桌上谈生意。眼看着公司的发展蒸蒸日上,他的血压也随着公司的业绩一起高了起来。显然,他的问题在于喝酒太多、饮食有问题。

还有一位女士,才刚刚30出头,平时既不吸烟也不喝酒,而且她表示自己不喜欢吃肉,平日饮食非常清淡,身材也很苗条。可是她还是年纪轻轻就患上高血压了。为什么呢?这跟她的工作性质有关。她是做财会的,平时工作认真负责,一到月末尤其是年终岁尾工作特别繁忙的时候,她的血压就开始居高不下。像她这种情况,主要就是情绪引起的高血压。

给大家看了这几个典型病例,相信很多年轻人都能感同身受。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尽量不让这些情况在自己身上出现。即便为了工作,不得不应酬,也一定要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儿童高血压的发病率年年增长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广大家长朋友们引起注意:近年来,少年儿童高血压发病率以年均0.58%的速度在增长。所以,不要天真地以为自己的孩子跟高血压绝不会发生关系。

一天,我在门诊接待了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是他妈妈带着来的。据他妈妈讲,孩子今年11岁,最近半年来经常觉得头痛、头昏、眼花、乏力,注意力不集中。一开始她和孩子爸爸都以为孩子是不愿意学习,想找借口偷懒。但时间长了,他们也发现孩子不大对劲,看样子不像是说谎,而是身体真的不舒服。他们俩略懂一些医学常识,综合考虑了一下症状,怀疑是高血压,这才让孩子妈妈带着来医院瞧瞧。

我给他量了血压,结果显示,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即便是减去因为在医院情绪紧张导致血压升高的部分,这个数值也是相当危险的。看了看小男孩的体形,我给他测了体重,65千克!接下来我又让他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左心室高电压,进一步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左心室肥厚了。显然,小男孩绝对是高血压,而且要马上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给大家看了这么多例子,其实我想说的主要是,虽然说高血压的发病率的确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老年人中高血压的比例的确大于年轻人,但这绝对不意味着年轻人就可以掉以轻心,以为高血压与自己毫无关系。事关我们自己的健康,多么谨慎小心都不为过,所以建议大家不管处于哪个年龄段,都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压。

对号入座:最容易被高血压盯上的五类人

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名言:“了解什么样的人会得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你可以不赞同他这句话,但你必须承认,了解哪些人容易得某种疾病,真的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压。

一般来说,以下五类人群是特别容易被高血压盯上的,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不管怎样,高血压都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所以,如果家族中很多人都有高血压,那么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在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多加注意。

肥胖者。很多人都知道,人胖了血压容易高。的确是这样的。临床统计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而且前瞻性研究也证明,在一个时期内体重增长快的人,其血压增长也快。所以,不管怎样,假如我们是体重指数[1]偏高的肥胖者,就一定要密[1]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2(米),体重指数<18.5,说明体重过低;18.5≤体重指数<24,说明体重正常;24≤体重指数<28,说明超重;体重指数≥28,说明肥胖。体重指数偏高该如何减轻体重、控制血压,详见本书第215页。切关注自己的血压。

摄取盐分过多的人。口味重,吃的食物太咸的人,往往会盐分摄入过多,盐分摄入过多即钠摄入过多,钠多了以后,血容量就增加了。而血容量增加以后,心脏的血管收缩就要使劲加强,这样就导致了血压升高。

过度饮酒和喜欢吸烟的人。烟酒是如何引起高血压的,后面章节我们会详细讲述,这里不多说。但大家一定要注意,假如你既喜欢吸烟又喜欢喝酒,就属于容易出现高血压的人群。

神经质、易焦躁者。这类人主要是因为情绪引起血压高。大家应该都知道,精神和心理因素跟很多疾病都有关系,高血压也不例外。所以这类人也是高血压的易感人群。

现在大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考虑一下了,看看自己是不是属于容易出现高血压的那类人。如果是,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如果不是,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假如自己不注意生活方式,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高血压。

父母患高血压,子女并不一定会患高血压

高血压和遗传有关系,似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常识,一条真理。那么,高血压真的是一种遗传疾病吗?答案可不是一句“是”或“不是”那么简单的。高血压和遗传相关,但并非一定会遗传

高血压和遗传有关,这一点确实是毋庸置疑的。早在18世纪,就有人观察到脑出血有家族性,并提出高血压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两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已经证实了高血压和脑中风与遗传因子的关系。

早在1969年,日本京都大学的冈本教授就开始了高血压白鼠交配实验,他已经成功培育一种“遗传性自发高血压”老鼠。这种老鼠会把高血压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它们的子孙100%会发生高血压。这个实验,非常有力地证明了高血压与遗传有密切关系。

我有一位患者才29岁,血压居高不下已经两三年了,他就是遗传性高血压。和同龄的青年人相比,他在饮食、作息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不好的习惯,但是其他人这么做都没事,单单他就高血压。对于这种情况,他不止一次跟我抱怨过,凭什么上天这么不公平。其实没什么好抱怨的,事实就是这样。之前我们也提过,假如家族有高血压病史,那么你肯定就属于容易出现高血压的人群。

各种临床调查资料都表明,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的,在同一家族里,高血压患者会集中出现,不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有遗传因素存在。通过高血压患者家系调查,我们发现:高血压病人的成人兄弟姐妹中65%可能患高血压,其中同卵双胞胎比其他亲属高血压相关性更高。如果父母都是高血压,那么子女今后患高血压的概率高达46%;假如父母一方是高血压,那么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是28%;而双亲血压正常者,他们的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显而易见,父母血压高,孩子确实容易得高血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可能让高血压不再“命中注定”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生理学研究所的专家们还做了一项实验,当然是拿小白鼠做的。他们将患有遗传性高血压的老鼠生下的幼鼠,一部分让健康母鼠哺育,一部分让它们有高血压的鼠妈妈哺育。结果发现,接受健康母鼠哺育的老鼠,血压比另一组老鼠低得多,甚至非常接近正常值。由此他们得出结论,高血压女性患者的乳汁,有可能是一种遗传媒介。因此,假如在哺乳期注意婴儿的饮食,就有可能降低他们患高血压的概率。

所以,假如你问我:“高血压遗传吗?”我肯定会告诉你:“它的确会遗传。”但假如你认为高血压一定会遗传,我也会告诉你:“不是这样的。”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作为多基因遗传病症,它不像那些单基因遗传病症一样清晰。我只能说,高血压与遗传密切相关,但并非一定会遗传。

刚刚我们说了,“如果父母都是高血压,那么子女今后患高血压的概率高达46%”,这意味着还有54%的人没有出现高血压。也就是说,即便你的父母都是高血压,你也只有不到一半的可能出现高血压。

我有一位打交道比较多的患者,他们两口子都是高血压,已经六十多岁了,儿子也已经三四十岁了。从刚刚开始跟我接触他们就跟我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大夫,听说这高血压是会遗传的,我们家儿子这眼看岁数也越来越大,会不会也得高血压啊?他姐姐比他大两岁,已经确定是高血压了。可是他每次量血压,都不高,您说说这正常吗?”

我就一直劝他们:“很正常啊。你们都有高血压,他也不一定有,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您看,根据你们的介绍,您儿子是教师,每天生活都有规律,每年都有寒、暑假,工作压力不大,平时性格开朗,坚持每天运动,不吃垃圾食品,体重数十年保持恒定,这都是非常好的生活习惯。正因为有这样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可以非常‘幸运’地远离高血压。”

的确是这样的,高血压虽然有遗传因素在里面,但遗传因素只占一部分。简单来说,可以把高血压的形成原因概括为两大因素——基因和环境。也就是说,高血压是一种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虽然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但绝对不是“命中注定”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以预防高血压的。所以,父母患高血压,子女并不一定会患高血压,通过控制高血压的其他诱因,如吸烟、嗜酒、过度疲劳、情绪不稳定等,高血压是完全有可能避免的。

血压过高后患无穷,降压刻不容缓

如今高血压非常普遍,我们身边就有很多高血压患者,他们都活得好好的,似乎生活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其实是所有疾病中危害最普遍也最严重的。高血压:“无声的杀手”是最可怕的杀手

作为“文明病”之一,高血压是当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美国等曾进行过大规模的人群调查,成人确诊高血压患病率为8%~18%。据不完全统计,真正血压得到控制的约不足10%,在科学发达的美国也仅为25%,其余75%都没有得到控制。

在我国,2009年10月,在全国高血压日来临之前,北京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市4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到50%。与此同时,杭州市疾控中心发布了他们的最新调查数据,数据显示,最近3年来,在杭州,接受调查的42998位15岁以上社区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达22.49%。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高血压俨然已经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隐形杀手。可是,一种原本严格来说只是症状的病症,是怎样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而且还被称为“无声的杀手”的呢?

我们称高血压是杀手完全不过分,它是引起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的最危险因素,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并造成死亡的病例确实是最多的,“杀手”的比喻是很形象的。

只是,为什么叫“无声的杀手”呢?因为它不像有些病,让人先感到痛苦,反而警觉了,这种没有症状的病特别危险。很多高血压患者常常没有什么自觉症状,它是隐蔽发展的,有的人不头疼、不头晕、不难受,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发展,在以后的某天突然暴发、死亡。大约有50%以上的病人到发生致死性合并症(如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时才意识到高血压的严重危害性,但为时已晚。

在我接诊过的患者中,就有不少这样沉痛的例子。有一位有20年高血压史的老太太,大年三十这天她忙着准备年夜饭,忘了服降压药,突然晕倒,家人立即送她到医院抢救,CT证实为脑干出血,我们尽全力抢救,她还是在大年初一那天去世了,从发病到死亡,只有短短的16个小时。

还有一位40来岁的中年男士,有一次应酬完了之后突然感到心脏处隐痛,他还以为是自己的老胃病犯了,叫“120”急救车送往我们医院,在急诊室做心电图检查时,突然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从发病到死亡,仅仅只有5个小时!后来我们看到心电图,证实他是急性心肌梗死。

虽然这两位患者的具体死亡原因不同,但是很明显都跟血压升高而导致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损害引起的猝死有相关性。我相信,他们和自己的家人都绝对不会预料到会出现这样严重的后果。

很多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一期高血压的患者往往认为,反正只是血压高,身体又丝毫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看起来高血压也没那么可怕嘛。真的是这样吗?越是悄无声息的杀手,越可怕。因为它让你一点点降低警惕,在你猝不及防的时候突然给你重重一击,让你根本就防不胜防,这时候的后果往往是致命的。所以,我们一定不可以对高血压这个“无声的杀手”掉以轻心。任由高血压发展,全身多脏器都会受损害

美国学者进行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得了高血压,不经治疗、不吃药,让它自然发展,结果3~5年中已出现了部分心、脑、肾的损害。这组病人平均患病年龄为32岁,平均死亡年龄为51岁。也就是说他们发现高血压后不吃药、不经任何治疗,平均才活了19年就去世了。显然,51岁这个平均死亡年龄远远低于人类平均年龄。

得了高血压,直接受影响的是血管壁。因为它承受着最大的压力。不过幸好动脉壁较厚、有弹性,当血液通过的时候,它可以适当放松。相对地,静脉壁较薄,不能承受高压的伤害,仅仅能承受很小的范围内的压力。不管是动脉还是静脉,在血压高的时候都很危险。

正常情况下,血液流动的压力不会对血管产生伤害,但过高的压力,却会破坏血管的内膜,这是相当危险的事情。因为血管的内膜细胞作用重大,它们担负着帮助控制血压、血液的粘滞性,血管壁的生长和一些其他的对心血管至关重要的功能。而且,对血管内膜的损害还会加重动脉硬化。如果血压过高,而且长期居高不下,会进一步加快血管硬化,导致脑血栓、脑动脉血管破裂等危险性疾病。

高血压对人健康的伤害,主要表现在对脑、心、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上。具体来说,它的危害是这样的:

大家需要清楚的一点是,量血压的时候,一般测的是上臂,但全身各个地方的血压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哪一处器官的血压过高,哪个地方的器官就会直接受到损害。比如,如果眼睛的动脉被损,视力会被破坏;如果肾脏动脉有问题,会发展为肾脏疾病或者肾衰竭;如果供给心脏肌肉的动脉被破坏,形成阻碍,就会导致中风。并发症让高血压的可怕升级“并发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这里我不打算跟大家介绍学术界对它定义的分歧,只采用大家习惯的说法。一般来说,假如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引起另一种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后者就是前者的并发症。所以,所谓高血压的并发症,往往是说高血压引起的其他病症。

高血压本身作为一种状态,并不那么致命,刚刚我们也说到了,它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主要在于并发症。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主要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冠心病。临床大量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倍,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治疗,有50%的人可能死于冠心病。我们所说的冠心病,其实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由于高血压可以损伤动脉内皮,所以会引发动脉硬化,并且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动脉硬化又会引起哪些危害呢?最常见的就是冠心病、脑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血压越高,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就越大。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倍。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相当常见,它是病人发生动脉硬化和肾衰竭的重要原因。

左心室肥厚。在所有高血压病人中,有20%~30%可查到左心室肥厚,轻度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危险性比血压正常者高2~3倍,而重度高血压患者危险性可达10倍。左心室肥厚是心肌梗死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并影响左心室收缩功能,因此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是一个与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也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40%~50%的心力衰竭起因于高血压。血压越高,又没有治疗,发展为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越大。有人对5314例高血压病人随访十多年,发现其中有392例发生心力衰竭。目前,高血压已经被确认为是导致左心室肥厚和心肌梗死的主要因素,而左心室肥厚和心肌梗死可引起心脏功能不全,因此,高血压对心力衰竭病程有着重要影响。

高血脂。高血压与总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密切相关。如果血脂代谢紊乱,会使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和发病率明显增加。

肾病。肾脏会因血压升高而受损,长期高血压而没有妥善治疗,可引起终末期肾衰竭,或加速肾实质的破坏导致原发或继发的肾脏疾病。

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使间歇性跛行的危险增加3倍,这可能是因为血压升高使某些特定的部位如下肢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硬化加速,导致动脉发生缺血、营养障碍,甚至坏死,所以才会出现这些动脉疾病。

脑卒中。研究人员在观察一组年龄在35~60岁确诊为高血压的病人后发现,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生率是血压正常者的7.76倍,还有研究表明,降压治疗可使脑卒中发生率降低40%。

除了这些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和肾病之外,高血压同时也是罹患认知障碍、痴呆、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高风险因素。我们可以看到,高血压有许多并发症,或者与许多疾病并存,而这些并发症直接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血压并且减少并发症,高血压将会变得非常危险。

得了高血压,千万别放弃治疗

高血压治与不治,后果截然不同

在现代医学的认识里,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一样,基本上都被定位为“终生不愈”,得一辈子吃药控制血压。

于是,这让很多人有了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对待高血压的治疗,态度非常消极。其实大家都很清楚,乐观阳光的心态对任何疾病都有非常积极正面的影响,而且,高血压虽然是“无声的杀手”,但我们也不是完全无可奈何的,只要你愿意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我们并不是完全拿它没办法的。

对于高血压,我肯定是建议大家引起足够重视的,不要一副满不在乎的态度。有些患者认为已经得了高血压,从此生活一片黯淡,目前又没有确切的医疗手段可以根治,因此主动放弃治疗。显然,这种想法也是非常不合适的。

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只要治得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就可以避免小动脉硬化以及其对心脏、脑、肾脏的损伤,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我们应该采取包括使用药物在内的持之以恒的治疗。临床多年统计数据表明,高血压的治与不治,后果是截然不同的。

经过系统治疗的患者,可以推迟病情进展,减少高血压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脑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的发生。但是,对血压超过正常标准而症状又不严重的患者是否需要治疗,长期以来,医学界的认识到现在还是不统一的。

大家需要注意,这里所说的“不太严重”的高血压,是指舒张压在90~104mmHg,没有出现因高血压导致的器官损害的情况。这一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大约占到高血压患者总数的七成。这类人该怎么对待自己的高血压,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了。高血压五大治疗原则,遵守了就能降压

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形不同,在这里我不可能告诉大家,具体什么样的高血压需要吃药治疗,什么样的不需要。

但我想让大家了解治疗高血压的五个原则,它可以帮助大家结合自己的病情做出判断:

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初期的高血压往往都不怎么严重,也没有太大危险,即便有症状也是比较轻的。只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效果往往是相当好的。至于这个措施是什么、要不要吃药,需要医生根据大家的具体病情来诊断。

不可以擅自骤然停药。假如大家决定服药来控制血压,就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你需要坚持长期用药,千万不能觉得自己症状减轻了就是痊愈了,于是擅自停药。更不可以看到血压没有降下去,于是灰心丧气擅自停药。不管是哪种情况,擅自停药都会导致病情复发甚至更加严重。更严重的情况还可能诱发并发症,往往相当危险。

要联合用药。有的人发现自己血压升高之后,决定自己去药店买药吃。诚然,市面上有各种降血压的药,价格也很低廉,大家可以很方便买到。但为什么我不建议大家这样做呢?因为高血压用药时尽量不要只单纯依靠一种降压药,通常我会给病人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几种药物配合使用,共同发挥作用,既可以提高疗效,还可以减少每种药物的副作用。这样一来,既让血压降下去了,而且还能保证它是比较平稳地降下去的,对身体的伤害程度可以降到最低。

适度治疗原则。所谓适度治疗,是说既不能不治疗,也不能过度治疗,要把握好一个“度”。有些患者是急性子,为了把血压迅速降下来,在短时间内擅自服用大量降压药,血压倒是很快降了,可是我们的身体一下子不习惯了,马上就感到不舒服,这时候也会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

持久治疗原则。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和高血压的斗争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甚至要做好终生跟它抗争的心理准备。所以,大家要保证自己心态的平稳平和,不急不躁,持之以恒地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内。

总而言之,不管是采用中医还是西医的方法降压,也不管是单纯靠饮食保健还是吃药降压,我们都绝对不能对高血压坐视不理。听从医生的建议,结合自己最真实的感受,给自己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高血压就不会那么可怕,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太大影响。

降压要平稳,降得快降太低都有危险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最让人兴奋的消息可能就是自己的血压降下来了。但是,假如高血压一下子降成了低血压,大家可千万别高兴得太早了。因为这种情况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他们的身体已经习惯了高血压,血压一下子变低,会让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突然供血不足,这也是容易出现生命危险的。

所以,尽管我非常理解大家努力控制血压的心情,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太着急。临床上我见过不少患者,他们就是觉得医生给自己开的药降压效果不够立竿见影,于是自己加上了一些降压药,或者擅自加大服药量。有些人这样做之后依然没有控制住血压,而有些人则会出现血压突然下降,他们还对这种下降沾沾自喜,殊不知背后可能潜藏着危险。等到他们感觉心脏等器官不舒服的时候,就不得不来医院了。

还有一些患者,由于体质的原因,他们对某些降压药是非常敏感的。即便是遵医嘱服用的降压药,也会出现吃药之后血压一下子降得很低的现象,甚至低到了威胁生命安全的地步。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大家还是赶紧去医院。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一直强调大家要遵医嘱,不要擅自停药、换药、加药。而且在服用之前没有用过的新药时,自己要密切观察血压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包括血压突然降到很低,都应该赶紧就医。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高血压和低血压的一些表征是类似的,比如头晕、乏力、出虚汗等,不管高血压还是低血压,都会这样。所以,很多人是高血压,即便变成了低血压,自己也难以分辨出来,还以为高血压没有降下去,还在擅自加大用药量,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多关爱自己一点,在服药期间别嫌麻烦,多测测血压,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意外悲剧发生。

第二章 探秘高血压 了解让血压居高不降的祸首

许多人认为遗传因素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但实际上得不得高血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饮食与生活习惯。例如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吸烟酗酒等嗜好。这些习惯可能平时并不被留意,直到身体亮起了“红灯”,我们才开始关注它们。因此,学着了解一些会导致血压上升的日常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摒弃这些习惯,有益于我们控制血压。

“口味重”血压就高

当我给患者确诊高血压时,很多人会迷惑不解地问:“我为什么会得高血压?”这个问题还真是有相当大的难度,你去问这一领域最顶尖的专家,他也难以给出一个确凿无疑的答案来。高血压的成因是很复杂的,基本上,原发性的高血压,我们都很难明确地找出血压升高的具体原因,因为造成高血压的环境、生活因素实在太多。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高血压跟饮食习惯一定是有关系的。

我们经常会说“病从口入”,这不仅仅指的是卫生状况,各种疾病的诱因也往往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有句英文俗语是这样说的:“You are what you eat.”我们每天都在接纳各种食物,每个人喜欢的口味和食物都是各不相同的。天长日久,我们的饮食习惯、口味偏好,也就塑造了不同的体质。假如你的饮食习惯不够健康科学,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不健康的体质,从而百病渐生。

同时,饮食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假如你平时盐摄入过多、脂肪摄入过多、钾摄入不足等,都有可能引起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普查结果显示,多年以来,我国一直是北方地区人群患高血压的比例比南方高。为什么呢?北方人口味重,南方人口味清淡,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为什么“口味重”会让血压升高呢?主要是因为食盐。我国北方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在15克以上,而南方人在10克以下。

食盐的化学名称是氯化钠,其中氯占60.36%,钠占39.34%。导致血压升高的,主要是其中的钠离子。我并不是说钠不好,人体内含有钠、钾、氯、钙、磷、镁、硫七种常量元素,它们都需要从饮食中获得。钠作为常量元素之一,是人体必需的,它是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犹不及,凡事适度最好,过分了都会有麻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正常人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但中国烹饪有它自己的特点,中国营养学家根据国情,建议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

有多少家庭遵照这个标准了呢?而且大家别忘了,酱油里有盐,咸菜里有盐,早晨我们吃的咸鸭蛋也有盐,这些里面的盐,都不能不算。这样算起来,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标的人,还真未必有很多。

所以,尽管和美国人相比,我们的食物明显要低脂,但高血压的患病率依然居高不下,这跟“口味重”有重要关系。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每天平均食盐摄入量每增加1克,平均收缩压会增高2mmHg,平均舒张压会增高1.7mmHg。大家可以算算,你每天多吃的盐,能让自己血压升高多少。

那么,钠到底是怎样让血压升高的?简单来说,假如体内摄入了过多的钠,会刺激神经中枢,让人喝更多的水。而这些水未能及时代谢就会滞留在体内,这些水分在血液中,就会导致循环血量增加。而循环血量一旦增加,血压就会随之上升,并且增强交感神经的反应性,导致血压攀升。而且钠离子还能让细小动脉张力增高,并且会让血管平滑肌肿胀,这会让血管的管径变细,于是血液流动时候的阻力增加,这也就导致了血压升高。

因此,大家不要以为口味重口味轻只是个人喜好问题,它与我们的健康状况直接相关。建议大家,尤其是容易出现高血压的人群,平时不要吃得太咸,否则对血压绝对有害无益。

高胆固醇食物,吃出高血压

如果说中国人吃盐太多导致高血压患者人数居高不下,那么美国人就是因为吃高胆固醇食物导致的。熟悉美国快餐的人都知道,他们的饮食里糖多、脂肪多、蛋白质多。美国人自己烹调食物时喜欢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此外每天还摄入大量黄油,这些都是容易诱发高血压的不良饮食习惯。胆固醇增加一单位,心血管疾病死亡概率增加1/3

我们身体中的脂类物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肪,另一类是类脂,而胆固醇就是类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身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物质,我们需要它来分泌激素、维生素D和帮助消化食物的物质。但是,跟钠离子一样,摄入过多,也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因高胆固醇而带来的肥胖和体内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升高,都是造成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

亚太地区有关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调查显示,亚洲人体内的胆固醇每增加一单位(1mmol/L),心血管疾病死亡概率就增加35%,和血管有关的中风概率也会增加25%。看到这个数据,会不会让你对高胆固醇的危害有更加直接的感受?蛋类和内脏富含胆固醇,但并非绝对不能吃

所以,为了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我们应该少吃一些高胆固醇的食物,主要是蛋类、肉类、动物内脏和海鲜。比如鹌鹑蛋、松花鸭蛋、咸鸭蛋、鸭蛋黄、鸡蛋黄、羊头肉、猪肾、猪肝、鸡肝、猪脑、蟹黄、虾皮等。尤其是心、肝等动物内脏,已经患有高血压的人,吃时更是要慎之又慎。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以上这些含胆固醇的食物就完全不能吃。我遇到很多患者,一听到我叮嘱他们少吃蛋类,就从此再也不吃鸡蛋了,因为鸡蛋黄胆固醇高啊。

我告诉他们不需要这样:“虽然蛋黄里面含有大量的胆固醇,但是这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的一些锻炼而消化掉。而蛋黄内所含有的丰富营养物质是其他食物所无法取代的,所以注意少吃就好了,没有必要把它当作洪水猛兽,从此老死不相往来。一般来说,一个星期不超过三四个就没问题。另外,别忘了少吃各种鱼子、蟹黄等,它们也属于‘蛋类’。”

尤其是年纪比较小、症状也比较轻的高血压患者,如果不是很胖,就不需要过分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毕竟,我们的身体需要脂类物质提供的营养,适当控制一下就好了。女孩子钟爱的各式奶制品是隐藏的胆固醇来源

尤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很多奶制品的胆固醇含量也非常高。

很多女孩子会迷惑不解地问我:“大夫,我不喜欢吃肉,尤其是油腻腻的东西,平时根本不会吃,而且我也不喜欢吃海鲜。为什么我也会胆固醇高呢?”

我会反问她们:“你喜欢吃冰激凌吗?还有各种精制糕点,比如奶油蛋糕?”她们往往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甜点中的奶油升高了自己的胆固醇水平。我建议容易患高血压的人群,或者已经患高血压的人群,尽量少吃全脂奶、巧克力奶、奶油及各种奶酪,多吃脱脂奶及豆浆。各种精制甜点如蛋糕、巧克力也要尽量少吃。

吸烟、喝酒坏处多,血压升高是其中之一

刚才我们说北方人患高血压的比例大于南方人,除了高盐饮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吸烟喝酒的坏习惯。大家都知道,北方人生性豪爽,喝起酒从来都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很少懂得节制,而且吸烟者的比例也比南方人高。而烟酒,正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吸一支烟,血压持续升高15?30分钟

谁都知道吸烟对呼吸系统不好,经常吸烟的人容易得肺病。可是吸烟跟高血压有什么关系,很多人未必知道。简单来说,对于没有高血压的人来说,吸烟会使血压上升,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吸烟还会造成心血管方面的伤害。因此,假如大家已经患上高血压了,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请务必戒烟。

我有一位女性患者,40来岁,本来病情不算严重,她也一直遵医嘱注意饮食,几年来血压控制得一直不错。可是有一天她来医院,测出来的血压高得吓人,160/90mmHg。我问她最近有没有按时服药,以及饮食和运动等具体情况。一切都正常。最后,她吞吞吐吐地说,前一阵子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夫妻两人闹离婚,她心情特别郁闷,就抽上烟了,每天要抽一包。

这就是原因。多年来,我曾经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对200多位男性血压正常者及高血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研究,虽然这个统计样本的数量并不够大,但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因为结论非常明显:吸烟者24小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比不吸烟者高,白天的差距尤为显著;同时,吸烟者的心率也快于不吸烟者。由此我可以很确定地告诉大家:吸烟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为什么吸烟会导致血压升高呢?这主要跟尼古丁有关,尼古丁可以让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变得兴奋,这会让心率加快。与此同时,也能促使肾上腺大量释放出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收缩小动脉,增加外周血管阻力,所以能导致血压升高。正因为这样,吸一支香烟后,我们的心率平均每分钟会增加5~20次,收缩压上升10~25mmHg。而吸两支烟,10分钟后,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会使心跳更快,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升高。

不过,好消息是,这种血压升高是一过性的,也就是说,它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一般来说,抽完烟后,我们的血压会持续升高15~30分钟。等到体内的尼古丁等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失去影响力的时候,血压又会恢复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吸烟就没关系,它会对身体产生慢性影响,最终导致血压长时间居高不下,或者让原本已经患上高血压的人出现并发症。

比如,吸烟是导致冠心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为什么呢?因为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同时由于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见,对于血压原本就已经偏高的人来说,吸烟会大大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它会让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生率大大提高,而且会让心肌梗死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出2~3倍。

另外,除了能让血压升高之外,尼古丁还会影响降压药的疗效,所以,假如大家有高血压,我强烈建议你们戒烟。每天过量饮酒,高血压发病率、脑卒中死亡率提高3倍

和吸烟一定不利于身体健康相比,喝酒到底好不好,就存在相当大的争议了。仅仅是关于酒和高血压的关系,也有争议。有人认为,喝酒容易引起高血压。有人则说,适度且适量喝酒,可以降低发生冠状动脉心脏病的风险。我在这里不想进行学术讨论,只想告诉大家,在高血压这个问题上,无论是谁,都不会怀疑,大量饮酒肯定是只有害处没有好处的。

很多时候,出于社交需要,我们不得不喝一点酒。对此,大家也不用担心太多,因为少量饮酒对人体血压没有急性作用,也就是说它不会让我们的血压升高。但是,长期大量饮酒,就会让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升高,并且与饮酒量正相关。喝得越多,血压升得越高。

至于原因,主要是酒精能诱发脂质代谢紊乱,它刺激体内生成更多的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这些物质大家不用知道它们是什么,只需要知道它们能进一步增强血管紧张素、血管加压素和醛固酮,而这些物质,都会让血压升高。临床统计数据显示,每天喝白酒超过100毫升的人,高血压发病率和脑卒中死亡率是不饮酒者的3倍,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

所以,对于喝酒这件事,关键在于“适量”。很多患者和网友都会问:“大夫,那怎样才算是适量呢?”

一般来说,正常的成年人每天酒精摄取量少于30毫升,就可以避免血压上升。这个酒精含量,相当于啤酒720毫升、红酒300毫升、绍兴酒200毫升、威士忌60毫升或是高粱酒60毫升。如果是身材消瘦的男士或者女性,还要在这个标准上酌情减量。

至于患上高血压的人,更是不要贪杯。轻度高血压患者,每天的酒精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20毫升。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就要严格限制饮酒了,如果有必要还需要戒酒。

血压不能承受之重——心理压力

工作压力,让高血压成了白领职业病

最近十年以来,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增幅直线上升,并且明显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年龄越小增幅越大。25~49岁年龄段患者的增幅,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30岁左右的年轻人因患高血压而导致脑卒中需入院抢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些人群中,大多数都是高收入的白领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高血压从大家心中的老年病,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地“找”上年轻人,除了不良饮食习惯、嗜好烟酒等原因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压力”。年轻人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让高血压渐渐有了成为白领职业病的倾向。

我去年曾经接诊过一名27岁的程序员。他天天工作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开始经常头晕、耳鸣,但他根本没当回事,觉得“工作太累了嘛,难免的”。而且,他总觉得年轻扛扛就行,多休息就好了。一直等到单位组织体检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血压已经高达180/120mmHg,到了相当危险的程度。

他很纳闷地问我:“大夫,我这么年轻,又这么瘦,工作累点儿就能得高血压?”“是的,高血压的起因很多,我不能说劳累一定会让你血压升高,但工作压力太大、过度劳累一定也是高血压的诱因。”

从近年的临床状况看,高血压人最大的发病主因已不再来自膳食,而是劳累和压力!英国科学家对105名生活在伦敦的公务员进行调查,发现在工作中承受更多压力的人,其血压、心率都比别人要高。

大家可以在自己身上做个试验,试试看是不是一到工作繁忙的时候,血压就会或多或少地升高。很多人都会这样,这是因为工作压力比较大、精神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化学物质,大家虽然可能不知道它是什么,但应该比较眼熟,因为这个名词已经不止一次出现了。这种化学物质能引起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就造成排血时阻力加大,而阻力加大,就会引起血压升高。

而且,当我们面对压力的时候,我们的身体需要想办法来应对,这时候丘脑下部会变得兴奋,它会通过脑垂体后叶下命令,分泌加压抗利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激素都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导致血管收缩。结果,肾上腺素会分泌更多醛固酮,而这种物质会进一步促使血压升高。

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到,1959年,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是5.7%,2000年以后达到了15%以上。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的高血压发病率更高。这明显跟他们生活节奏过快、生活压力过大有关。升学压力,让高血压的魔爪伸向少年儿童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随着超常的工作负荷所引起的“健康透支”,越来越多年轻人遭遇高血压。不仅如此,连少年儿童也因为压力太大,越来越多地遭遇高血压。

最近两年来,我就接诊过几名十几岁的高血压患者,基本上都是男孩子。一方面是跟女性比起来,男性更容易血压高;另一方面,也跟中小学阶段的学习状况有关。

大家应该都有感受,中小学阶段女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更好,很多男孩子面对不够理想的学习成绩和紧张的学习状态时,不懂得调节,时间长了就容易患上高血压。

在我接诊过的小患者中,有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他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所以对他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求他学习成绩优异,还希望他多才多艺,所以他的父母替他报了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在一次学校体检中,他竟查出患上了严重的儿童高血压。面对这个结果,这个小男孩居然笑了,他跟我说:“这次,爸爸妈妈就不会逼我了。”出现这种局面,真让人心痛。

所以我也建议广大家长,一方面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另一方面也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就要及早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假如你没有时间休息,早晚得抽出时间养病。我知道很多人觉得自己特别忙,有太多事情要做,于是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可是,早晚有一天,过度的操劳会剥夺了你继续工作的权利。大家看看临床资料就知道了,越来越多二十多岁的人就出现了心肌梗死这样的老年病。而许多心肌梗死患者因为抢救不及时,最终猝死,后果太可怕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对压力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控制情绪,就难控制血压

情绪一波动,血压就升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比起无忧无虑的人来,焦虑和沮丧的男性得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1.5倍;女性得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1.7倍。而且,如果男性对生活失去了希望,那他患高血压的可能性,比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男性高3倍。这个结果其实也不奇怪,稍微有点健康常识的人都知道,情绪是健康的开关。我们的血压水平和情绪也有关系,虽然对有的人影响大,对有的人影响小,但一定是有影响的。情绪一波动,血压自然会升高。

从很多典型例子中,我们都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不管是惧怕、紧张、焦虑,还是愤怒、沮丧、抑郁等心理情绪,都可以直接影响人的血压水平。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围困斯大林格勒,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座城市的很多人都遭遇了高血压;还有学者在日本一次大地震后做过研究,发现地震后因为血压升高和心肌梗死而致死的人数,持续增加了好几个月。长期情绪欠佳,高血压倏忽而至

现在,想想你自己怒气冲冲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大家应该都有非常直接的感受,我们生气的时候,会呼吸急促、脸色变红,为什么呢?因为心跳加快,血液循环速度加快,所以血压也就会随之提高。诚然,这是一种暂时现象。但如果你长期情绪欠佳,就可能形成持续性的高血压了。

我有一位患者是客服专员,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蛮不讲理的客户,所以他长久以来一直情绪压抑,愤怒、焦虑等情绪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他也从来没有在意,认为反正这份工作的性质就是这样的,同事和他面临的也是同样的处境。

有一次,在接待客户时,他因为情绪没有控制好,跟客户发生了争执,被客户投诉了。公司按照规定扣了他当月的奖金并且还作了罚款处理。但他认为自己没有错,是那个客户太过分,于是特别愤愤不平,可是又没有办法跟主管争辩。

结果当天晚上,他就感到胸闷、心慌、胸痛和头痛得厉害,家人连忙送他来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他心率每分钟136次,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显然已经是心脏病了。而且血压也高得吓人,180/110mmHg。我马上对他进行吸氧、输液等抢救工作,各种症状有所缓解了,心率、血压也恢复正常,他便回家了。

结果第二天晚上,同样的症状再次发作,他又被送进了急诊室。我的治疗方案虽然缓解了他的症状,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我明确告诉他:“假如你自己对很多事想不通,依然不停地生闷气,什么治疗方案都不能终止你的心动过速和高血压发作,神仙都帮不了你。”

我并没有危言耸听,假如你不肯控制自己的情绪,早晚有一天,得控制自己的疾病了。临床统计数据显示,在40~50岁的男性群体中,不友善的男性比其他男性发生心房纤维性颤动的概率高30%;经常愤怒的男性比其他男性发生不正常心脏律动的概率高10%,而死亡概率则高出20%。现在,你还觉得生不生气、情绪好不好无所谓吗?

其实我也能理解这些人,如今的青年人和中年人工作环境压抑、与人沟通机会少、各种来自评比与总结的压力等,这些都是上班族的“情绪杀手”。整天和这些“情绪杀手”在一起,也难免大家的血压节节攀升。

尤其是假如你本身就是容易激动、争强好胜、雄心勃勃的人,或者你是个过于耿直的人、胆小怕事的人、常常忧郁苦闷的人,就更容易得高血压了。比如,当人愤怒或痛苦的时候,会让动脉外周的阻力增加,这会让收缩压明显上升;而恐惧的时候,由于心脏输出的血量增加,会造成舒张压升高。

所以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强烈的焦虑、紧张、愤怒、惊吓、恐惧、压抑、悲伤、自责和沮丧、激动等情绪,以及过度的精神疲劳,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诱发因素。高兴,有时也会成为甜蜜的“杀手”

另外,不要以为只有负面情绪才会让血压升高。每次大团圆的节日过后,比如中秋节和春节之后,我的接诊量都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小波峰。而且,患者大多数都是老年人。为什么呢?太高兴了。在这些全家团圆的日子里,很多老年人在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因为情绪激烈波动,所以血压骤然升高,于是引发脑中风等意外。

凡是情绪波动,都有可能让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不仅仅是不良情绪才会这样。所以大喜大悲这些过激的情绪,都应该尽力避免。尤其是容易得高血压的人群,就更应该引起注意。

常犯懒,不运动,等来高血压

和肥胖、作息时间不规律等因素一样,长期不运动也是高血压过早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公布过一项研究结果,认为全球有1/3的成年人运动量不足,每年约有500万人因此死亡,几乎和吸烟致死的人数相同。你能想象得出来吗?人真的会“懒死”,同样,也能“懒”出高血压来。

如果一天两天不运动,没关系。但假如我们经常不运动,身体的气血运行就会变慢,肌肉也会松弛无力,如果再加上饮食过于油腻、生活不规律,就非常容易因为脂肪沉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有个女网友问过我:“大夫,我就是个运动白痴,超级不喜欢运动,可是我没有别的坏习惯,饮食清淡,生活规律,身材苗条,这样会不会得高血压呢?”

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看:我并不是说只要不运动就一定会得高血压,但不运动确实是会让这个可能性大大增加的。为什么呢?那些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他们的心肌纤维会增厚,心脏收缩能力会增强,安静时脉搏次数会减少,每次心脏输出的血量会增加,这都是一系列良好的生理转变。反之,那些经常不运动或者从来不运动的人,就不会有这些好的转变,随着年岁增长,只能眼睁睁看着身体机能越来越下降,最终等来各种疾病,高血压也是其中之一。

遗憾的是,时下的年轻人,主流生活方式似乎就是“死宅”, 下班就宅在家里上网看电视,女孩子宁愿逛网店也不愿出门逛商场。根据卫生部2012年的最新调查,我国成年人中,有八成从不锻炼身体,他们更乐意待在家里看书、上网、看电视。我估计正在读这本书的读者,很多人都是宅男宅女一族。对于这些人,我需要提醒你们,当心高血压找上门!

就在今年寒假,我见到了朋友刚上大三的儿子,不过是在我医院的诊室里。那小伙子才刚刚20岁,学的是软件工程专业,基本上每天都是对着电脑一动不动,从来不出去锻炼身体,父母看他那么用功也从来不肯打扰他。另外,他还是一个无肉不欢的典型“肉食动物”,怕他学习太累身体吃不消,家里也是变着花样为他补充各种营养。

结果呢,这个寒假他开始经常觉得恶心、想呕吐,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是因为过年肉吃多了,吃坏肚子了,没关系。结果他这种感觉持续不退,到医院一检查,血压150/85mmHg,对他这个年龄的年轻人来说,这个血压是相当高的。他的恶心、呕吐症状就是高血压在作怪。而病因,自然是因为他长期不运动,又爱吃肉、口味重,所有这些不良习惯综合起作用,就让年纪轻轻的他出现了高血压。

所以,不管多大岁数,假如你是个长期不运动的人,在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都有可能是高血压的早期症状。

经常熬夜,伤身还升血压

睡眠时间短,血压上升快

有一次跟朋友家的孩子聊天,他说自己和同学们都是“九三学社”成员。看我露出迷惑的表情,他解释说:“也就是晚上三点钟睡觉,早晨九点钟起床啦。”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相信眼下的很多大学生都是“九三学社”的成员,他们基本上都是“熬夜族”。而上班族呢,由于条件限制,可能作息时间不会这么夸张,但也多是“晚上死活不想睡,早晨死活不想起”,很多人总会在电脑或电视前拖到不得不去睡觉,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这种生活状态好吗?其实这些人都清楚,这样做是不好的。但他们不清楚的是,熬夜也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或者让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居高不下。

前几天我还接诊了一位患者,是位中年女士。她倒是没有太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因为知道自己血压高,她一直很重视保养,包括饮食调理、不吸烟不喝酒等,血压一直控制得不错。但这次还是因为高血压被送进急诊室了。原来,她每天生活的内容就是打麻将。前一天晚上,她跟朋友们打麻将一直到凌晨4点钟才去睡觉。第二天上午起床后,她险些晕倒。家人立即把她送到医院。一检查,高血压犯了。

还有个患者告诉我说,在他们公司,加班已经成了一种企业文化,他和同事们天天只睡5个小时。有一次他连续三天加班到凌晨2点,公司经理却说,某某、某某能够几天几夜不下楼,你这加班只是小儿科。他们公司每个月都会统计加班工时,将前5名作为红榜、后5名作为黑榜进行公布。每一个进入公司的人,都不得不适应这里的工作节奏和加班习惯,这已经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结果,很少有人能在他们公司干满两年,大家因为受不了这么高强度的工作纷纷离职,而那些老员工,也一个个满脸沧桑。

从健康角度考虑,这种企业文化当然是非常不人性化的。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睡眠时间为平均5小时的人,与平均6小时的人相比,5年内患高血压的风险会增加37%。所以,大家别以为睡眠是可以储存、透支的。

那么,为什么熬夜会让高血压发作呢?这是因为,一般来说,我们的血压在一天之内是有一定变化规律的,往往是白天高、夜间低。这样一来,我们在夜间睡眠时身体的各个器官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如果晚上睡眠不好,夜间的血压会因为交感神经不能得到较好的休息,甚至因为失眠引发焦虑,进而造成血压上升,容易形成不正常的血压变化规律,这种情况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非常大。而且这种伤害,可不是第二天白天补觉就能补回来的。熬夜时吸烟提神,等于给血压加把火

还有很多熬夜族,每当深夜累到人困马乏时,习惯点上一支烟提神。可是他们不知道,熬夜时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无异于“雪上加霜”,只会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因为人在熬夜时,肾上腺素的分泌比按时作息的人明显增加,此时吸烟会迅速产生有害物质,危害心血管,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因此,熬夜时吸烟非常容易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血管病变的人来说,危险性更大。所以,假如实在需要熬夜,千万不要再吸烟提神了,尤其是如果你本身就有高血压的潜在风险或者已经是高血压患者的话。

因此,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一定要对睡眠质量引起重视,平时应该尽量避免熬夜,尤其是血压控制不稳定的患者以及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应该避免熬夜,以免引发心脑血管等意外。即便不是高血压患者,也很年轻,可假如你是轮班工作者、空姐、飞机驾驶员、作家、记者等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的人群,也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压水平,避免心血管疾病带来的各种危险。

不会吃药,血压更高

选错感冒药,诱使血压升高

有句古话叫“是药三分毒”,药物这东西,向来是把双刃剑。生病的时候,我们需要服药来治疗,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药物对身体的其他器官造成伤害。对于容易患高血压的人群以及高血压患者来说,尤其如此。

头疼脑热、感冒发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病,绝大多数成年人这时候都不会选择去看医生,他们会根据经验或者药品的使用说明,买一些非处方药服用。你是不是也一直都这样做的呢?

按理说,感冒类药物相当大一部分都属于非处方药,假如你属于身体健康的人群,这样做也没什么问题。但假如你是高血压患者,或者属于高血压的易感人群,就要注意了,选感冒药不能盲目,需要先弄清感冒药的主要成分。

一般来说,我们常用的感冒药,成分主要有5种:解热镇痛成分、抗病毒成分、减轻鼻腔充血成分、镇咳成分、抗组胺成分。市面上有形形色色的感冒药,但成分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这几种成分组合在一起的。

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白加黑,主要成分就是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成分)、盐酸伪麻黄碱(减轻鼻腔充血成分)、氢溴酸右美沙芬(镇咳成分)。再比如泰诺,它除了含上述3种主要成分外,还添加了马来酸氯苯那敏(抗组胺成分),而感康中还含有金刚烷胺(抗病毒成分)。

这些名词可能大家都很陌生,而且可能也不大关心,不要紧,我们只需要记得,那些含有盐酸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包括康利诺、日夜百服宁、泰诺、新康泰克、银得菲、白加黑等,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群最好不要选用。因为这些药物中的盐酸伪麻黄碱,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会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除了感冒药,常见的止痛药,如阿斯匹林、布洛芬和醋氨酚,也会增加男性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风险。临床调查显示,每周经常服用这些止痛药的男性,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比不服用者高出了1/3。

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头痛脑热不是大病,自己买点感冒药、止痛药就好了。否则很可能感冒治好了,头痛止住了,高血压却更严重了。自作主张选降压药,血压不降反升

由于高血压已经成为国民的常见病,所以市面上各种非处方的降压药也非常多,大家以很低廉的价格就可以买到。这的确为很多患者提供了方便,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隐患。

市面上的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有些降压药对这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有些降压药对另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服药类型不对,不仅不能充分发挥降压作用,反而会延误病情。所以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进行分级治疗,并且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

这么多年来,我也接诊过不少因为服药不当导致病情加重的患者。比如,其中有一位患者就很典型,他平时人缘特别好,一听说他高血压,很多朋友和同事都热心地给他推荐降压药。这些人也都是好心,而且他们并不是胡乱推荐的,都是自己或者家人朋友服用过,效果比较好的。他正在为自己的高血压犯愁,于是就从朋友们的推荐中选择了一种提及率最高的药服用。

吃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血压还是原样,没降下去。他这人本身性子也比较急,恨不得一两天内就把血压降下来。看到眼看快一周了,血压还没有降到正常水平,他就开始更换药物。想着反正大家推荐的药物种类多,于是他就频繁更换,一种药还没来得及起效,他就已经换用了另一种药物,结果总是“劳而无功”,血压反而更加波动和不稳定。他之所以来医院,是因为吃了一种降压药,结果心跳慢到每分钟50多次,特别难受。

听了这种情况,我忍不住把他数落了一顿:“人又不是小白鼠,怎么可以拿自己的身体去试验各种药物?本身高血压病因复杂,临床分型很多,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性、适应性和耐受能力又各不相同,各种降压药的性能也各异,所以不能用同一种药,也不能随便频繁换药。你那些朋友们的经验和好心,不一定对你有好处。”

的确是这样的,很多疾病都需要坚持“个性化”的用药原则,高血压也一样。我们不能单纯依靠别人的经验服药,而是需要医生的指导,因为毕竟你对药物没那么了解。比如,倍它乐克适用于心率较快、无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但对那些心率较慢、心功能不全者就应该禁用。如果不知道这些知识就擅自用药,后果会相当严重。

如果像上面我那位患者一样乱吃药,极有可能会造成血压波动大或血压不能平稳控制。时间长了,会引起动脉硬化、心肌变厚、心功能减退、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或肾功能不良。我这位患者,他是想把血压马上降下来却没能成功,他不知道的是,如果他迅速把血压降下来了,也极有可能出现危险。一般来说,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如果降得太快或过低,都会发生头晕、乏力,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所以,为了防止这些意外发生,真的不建议大家自己随意用药。

还有一种情况是这样的,当我给一些人确诊为高血压之后,不会给他们开药。因为他们的血压只是处于临界值,没有什么明显症状,而且没有其他心脑肾等器官方面的疾病,所以暂时不需要用药。但是一些患者就会问我:“大夫,为什么你给别人开药,到我这儿就不开药了?是我的病情特殊吗?还是你有什么隐情瞒着我?我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吧?”

每当这时候,我都会哭笑不得地安慰他们。的确是有一些患者不需要服药的,只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就好了。可是我不能保证这些患者离开诊所以后不会自己去药店买降压药吃,这种擅自用药也是大可不必的。擅自停药,血压杀个回马枪

假如你服用的是感冒药,当你感觉自己已经痊愈的时候停药,可能没什么问题。可假如是降压药,一旦你“自我感觉良好”就随意停药,很有可能带来大麻烦。

首先这要从“自我感觉良好”说起,本来很多高血压患者就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对于病情也没什么感觉。他们的这种“良好”感觉,往往是来自测量的血压。可是,我们知道,人的血压本来就会高高低低,而且影响血压的因素相当多,假如你量一次显示血压正常,并不代表你的血压水平就成功降下来了。

很多人测血压的时间大多在上午,前面我们提到过了,人体的血压从上午9点以后是呈现下降趋势的,如果这时候测出来的血压“正常”,并不代表真的成功摆脱高血压了。假如你因此“自我感觉良好”就擅自停药,或者擅自减少服药量,就容易出问题。

假如你把一天三次、一次一片的降压药,减到一天两次甚至一天一次,会有什么后果呢?一般来说,一天三次的降压药都是短效降压药,它们的药效只能维持4~8小时。这样,当药效过去的时候,血压在上升却得不到控制。而原本吃药的时候,血压是不能随意上升的。所以,一旦失去了药物的帮助,这些患者的血压会迅速上升,甚至比没有服用药物之前升得更高。这也就是很多高血压患者发现停药、减药之后血压升高了的原因。如果这时候马上恢复原量一天吃三次,效果也往往不够理想。这时候,后悔也晚了。

临床上,我见过太多高血压患者在服药的时候,血压降到正常就不服药了,等几天后血压再次升高时,又开始服药,这种服服停停的方式往往会让血压大幅反跳,甚至超过原来血压的最高水平。这非但达不到治疗的目的,时间长了,还会给患者的心脏带来额外负担,容易导致高血压脑病、脑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

别说这种刚吃了几天药就停药的人,就连那些连续服降压药10年以上而且血压稳定的人都不能随意停药,因为一旦停止,他们的血压仍有可能急剧上升。所以,在用药降血压方面,每一个高血压患者,尤其是病情较为严重的高血压患者,都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与决心,以及自己的生活质量可以不受影响的信心。

这些时刻血压容易升高,要格外小心

如果大家是从头开始阅读的,那么,读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的血压在一天之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它比较敏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骤然升高。而高血压患者因为血管长期承受的压力较大,所以血管处于痉挛状态,以至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血压骤然增高,就容易造成脑血管破裂而发生脑出血,这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打击。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要注意那些血压会突然升高的时刻,以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幸好,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多项研究,我们发现,高血压的发作也有一定的时间规律。为了预防高血压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那些危险时刻。一般来说,让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的危险时刻有下面几种:

突然停用降压药时。刚才我们已经提过了这种停药后血压反弹的现象。我在自己的患者中做过统计,每天服用可乐宁(中枢性降压药)超过1.2毫克的14名高血压患者,在突然停药后有7人发生出汗、头痛、失眠、脸部潮红和血压回升的症状,有的血压比治疗前还高很多。可见,突然停药是很危险的,假如你或家人朋友已经擅自停药了,请一定密切关注血压值,以免发生意外。

情绪激动、极度兴奋时。情绪上来的时候,血压往往也会跟着上去。不管是大喜还是大悲,都属于情绪激动的表现,它们都能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速,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所以,高血压患者不仅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还要注意,在看那些场面惊险、情节紧张的打斗片、警匪片、恐怖片时,以及在麻将桌上“战斗”时,玩棋牌游戏时,情绪都要有所节制,不要过于激动或者过于兴奋,否则,血压就很有可能骤然上升。

季节变换、气温骤变时。每当寒潮过境之时,就是脑出血多发之日。这主要是因为高血压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他们对气温变化比较敏感,适应力比较差,一旦遇到寒冷刺激,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而肾上腺素增多会使血管收缩,引起血压明显上升。所以,冬春季节,尤其是季节变换、气温变化较大的时候,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不要着凉受寒。

早晨6~9点。此时是人体的第一个血压高峰,本来血压在这个时间段就比其他时间段要高一些,再加上我们在睡梦中长时间没有补充水分,于是体内的血液浓度比较高,血液黏性增强,血液中容易形成血栓,所以容易诱发脑中风。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起床动作别太大、睡前和醒后喝一些白开水,这些好习惯都是非常有益的。

每周一。关于这一点,很多人可能有疑问。但事实就是这样,周一的心脑血管发病率高,并且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这个现象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医学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大家研究的结论是这样的:由于刚刚度过一个轻松的周末,现在又要开始面临紧张而又繁忙的工作,一时难以适应的情况下,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或者是,有些人在周末时,身体过度疲劳,饮食太过油腻,饮酒、吸烟过量,致使血压升高,心脑血管负担加重,极易造成猝死发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周末大家玩得比较开心,对心脑血管发病前的微弱症状往往忽视,所以到了周一发现的时候,病情已经恶化了。所以,假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