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奇奇怪怪的物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19:21:34

点击下载

作者:方士娟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物种:奇奇怪怪的物种

物种:奇奇怪怪的物种试读:

前言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学习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推广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水平,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科学教育与学习,能够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探索。在未知的及已知的领域重新发现,才能创造崭新的天地,才能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但是,我们生存世界的奥秘,几乎是无穷无尽,从太空到地球,从宇宙到海洋,真是无奇不有,怪事迭起,奥妙无穷,神秘莫测,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简直不可思议,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命现象和生存环境捉摸不透。破解这些谜团,有助于我们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不断迈进。

其实,宇宙世界的丰富多彩与无限魅力就在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使我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我们总是不断去认识它、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那些奥秘还是难以圆满解答。尽管经过许许多多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奥秘不断解开,并推进了科学技术大发展,但随之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奥秘,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

宇宙世界是无限的,科学探索也是无限的,我们只有不断拓展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破解更多奥秘现象,才能使之造福于我们人类,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获得发展。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激励广大青少年认识和探索宇宙世界的无穷奥妙,根据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辑了这套《学科学魅力大探索》,主要包括真相研究、破译密码、科学成果、科技历史、地理发现等内容,具有很强系统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新奇性。

本套作品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青少年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桫椤树的离奇身世

桫椤树在各地被发现

2003年,中国林科院专家在位于伏牛山区的河南省西峡县米坪乡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大面积原始桫椤树群落。

据米坪乡党委书记介绍,米坪乡桫椤树有近30000棵,呈群落状分布。其中白石尖一处群落共有6000余棵,一些高大桫椤树已有500多年历史,要7个人才能合抱起来。这么大面积的桫椤树,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2008年3月20日,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在东莞市广东观音国家森林公园普查园区内的名贵树木时,发现了几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恐龙时代的物种桫椤树。据悉,这是在东莞首次发现这种孑遗植物。

这些桫椤树长得有点奇特,有一半躺在地上,就像一把靠背椅,主干长4米,直径约0.25米,叶子长达2米。普查小组在附近还发现了几棵稍矮些的桫椤树。

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发现300多棵植物界活化石桫椤树。发现地点位于八圩瑶族乡拉友村洞多屯周边山坡,300多棵桫椤树散落生长,最大的直径可达0.2米,4米高,枝繁叶茂。

2011年8月29日,四川泸州市纳溪区在调查旅游资源时发现,在该区白节镇的天堂沟、关竹岩沟和大红岩沟的深谷中生长着上万棵桫椤树,形成极为少见的桫椤“金三角”。桫椤树的生活习性

桫椤树为半阴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喜生长在冲积土中或山谷溪边林下。

在距今约1.8亿万年前,桫椤树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桫椤树大都罹难,只有极少数在被称为“避难所”的地方才能追寻到它们的踪影。

闽南侨乡南靖县乐主村旁,有一片亚热带雨林。它是我国最小的森林生态系自然保护区,为“世界上稀有的多层次季风性亚热带原始雨林”,在那里有世上珍稀植物桫椤树。桫椤树名列我国国家一类8种保护植物之首。新西兰是桫椤树产地之一,它也是新西兰的国花,被人们所保护着。桫椤树难解之谜

桫椤树是地质年代分期的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留下的珍贵树种。桫椤树的出现距今约3亿多年,比恐龙的出现还早1.5亿年,是研究植物形成、植物地理学及地球历史变迁的活教材,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桫椤树本来是恐龙的食物,与恐龙共生共荣。何以恐龙早已灭绝,而桫椤树却独自留存人间?长期以来,成为人们难解之谜。延伸阅读桫椤科在全世界共有500余种,产于热带亚热带山地。根据目前比较权威的研究结果,我国有14种之多,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地区。桫椤科的主要分类特征是叶柄基部的鳞片,叶轴上的气囊体,孢子囊的孢子数目和囊群盖等。

千年“银杏王”之谜

银杏树因何有活化石之称

银杏树,是一种有特殊风格的树,叶子夏绿秋黄,像一把把打开的折扇,形状别致美观。两亿年以前,地球上的欧亚大陆到处都生长着银杏树类植物,是全球最古老的树种。

后来在200多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出现,大部分地区的银杏树毁于一旦,残留的遗体成为印在石头里的植物化石。在这场大灾难中,只有在我国还保存了一部分活的银杏树,绵延至今,成了研究古代银杏树的活教材。所以,银杏树是一种全球最老的孑遗植物,人们把它称为“世界第一活化石”。银杏树是一种难得的长寿树,我国不少地方都发现有银杏古树,特别是在一些古刹寺庙周围,常常可以看见有数百年和千年有余的大银杏树。像有名的庐山黄龙寺的黄龙三宝树,其中一棵是银杏树,直径近两米。而世界上最长寿的银杏树,还应数我国山东省莒县定林寺中的大银杏树,据说是商代栽的,距今还可以找到天然的银杏树林,这些都证明我国是银杏树的老家。千年“老神树”银杏树

在有“中国银杏树之乡”之称的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有一棵盛名远播海内外的“银杏王”。这棵经历了数千年风雨的银杏树依然茁壮,被喻为“老神树”。

老神树生长在“银杏古梅园”内。人们形容老神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覆盖亩许,树身雄迈,可聚七八人之怀。置身其下,神气清凉;仰观其上,惊骇天然;斗转星移,朗朗乾坤,经3000余载;历数沧桑,冷眼春秋,博大精深,气宇轩昂;聚日月之灵秀,蓄天地之精华,庇荫世人。”老银杏树年寿几何

关于这棵银杏树的年岁,当地一位86岁老人讲,他的祖上传了一本书叫《北窗琐记》,书中记载的是新村的人文地理传说,其中关于“老神树”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开篇就是4句诗:老树传奇十八围,郯子课农亲手栽。莫道年年结果少,可供祗园清精斋。这其中的“郯子课农亲手栽”说的就是银杏树的来历。

郯子是周朝时郯国的国王,老郯子就是后来“孔子师郯子”中的郯子的先人。老郯子当年在新村建了“课农山庄”,在山庄的周围亲手栽下了这棵银杏树。据此考证,这棵银杏树真有3000岁了。银杏王的神秘现象

这棵银杏树虽然经历了3000年的风雨,但仍然郁郁葱葱,雄伟挺拔。据老人讲,这棵树在近50年内就遭受了两场大的火灾。由于年久日深,树身也开始朽烂,被打上了两次铁箍。

虽然经历了这么多磨难,老神树就像有着灵气一样,树底部经过人工嫁接的枝条每年都结果,年产干果300多千克,有七八种不同的品种。

这棵树“发芽早于春,落叶迟于冬”。每年一出正月,别的树还是干枝秃梢,它早已绽出嫩芽;直至冬至后才落叶。更神奇的是,它落叶时集中在4个时辰内一次性落完。在万木凋零的深冬季节,老神树刹那间抖落满树金叶,宛如千万只金蝶空中飞舞。

2001年7月,一场暴风雨把老神树的一个树枝刮断,一个多月后,有人把它栽植在老神树的旁边。想不到第二年春天这棵断树发芽了,并且每年春天都能开出一大堆花。这棵树后来被命名为“飞来树”。

很多树种有压条繁殖的能力,就是将没有脱离母体的枝条压入土中,或在空中以湿润物包裹,待发根后再将其脱离母体。但银杏树很难通过压条繁殖,这个树枝能够在脱离母体一个多月后再成活,让人难解。

银杏树有“活化石”之称,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而在这棵“银杏王”身上,又有着与众不同的神秘色彩,如何解开这些谜底,有待于科研人员的努力。延伸阅读世界上最大的银杏树在我国贵州省福泉,树龄大约有5000年至6000年,根径有5.8米,树高50米,胸径4.79米,要13个人才能围抱得过来。2001年,这棵树载入上海吉尼斯纪录,被誉为世界上最粗大的银杏树。

解密三百万年银杉

震惊世界的发现

银杉是一种珍贵的活化石植物,它是我国植物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银杉仅分布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和四川省的南川金佛山两地的狭小区域,数量很少,是我国特有的植物。因此,它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1955年夏季,我国植物学家钟济新带领一支调查队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附近的龙胜花坪林区进行考察,发现了一棵外形很像银杉的苗木,后来他们又采到了完整的树木标本,他将这批珍贵的标本寄给了陈焕镛教授和匡可任教授,经他们鉴定,认为这棵苗木就是地球上早已灭绝的,现在只保留着化石的珍稀植物银杉。活银杉的发现使植物学界大为震惊,西方学者们对华夏大地更加刮目相看。目前,世界上只有我国有活的银杉,1992年邮电部还发行了一枚银杉邮票。

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银杉数量不多,而且面积很小,自1979年以后,在湖南、四川和贵州等省又发现了10多处,1000多棵。

2004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新发现一个银杉小群落,共有银杉31棵,此次新发现的银杉小群落中,5米以上的植株有2棵,5米以下的有29棵。银杉的形态特征

银杉是常绿乔木,喜欢向阳、温暖和多雾的气候,生长在石灰岩风化的山地黄壤上。它树干挺直,树冠塔形,分枝平展,枝条上螺旋排列着条形的叶子。叶片像杉木的叶子一样扁平,上面深绿色,下面有两条银白色的气孔带,微风吹来,现出闪闪银光,银杉一名就是这样来的。它仪态高雅,刚健秀丽,十分惹人喜爱。银杉的名字中虽然有个“杉”字,但与杉木并非同类。

在植物分类系统上,它属于裸子植物的松科。正因为与松同类,所以它的花跟松的花很相似,也是单性花、雌雄同株。雄花与雌花都成球果状,每朵雄花上有许多螺旋排列的雄蕊。雌花上有许多螺旋排列的珠鳞,在珠鳞背面,有一个与珠鳞分离的苞鳞。每个珠鳞的腹面有两个裸露的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种子的上端有翅。银杉分布为何狭小

远在地质时期的新生代第三纪时,银杉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亚欧大陆。在德国、波兰、法国及前苏联曾发现过它的化石,但是,距今200万年至300万年前,地球覆盖着大量冰川,几乎席卷整个欧洲和北美。但欧亚的大陆冰川势力并不大,有些地理环境独特的地区,没有受到冰川的袭击,而成为某些生物的避风港。

就在这个时期,银杉在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绝迹了,然而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由于地形复杂,群山耸立,巍峨的山体像一道道巨大的屏障,阻挡着南下的冰川,再加上河谷地区受温暖潮湿的季风气候影响,冰川的活动被限制在局部地区。因而,很多古老植物在这里找到了庇护所,一直保存至今天,银杉就是其中的一种。延伸阅读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花坪已列入国家银杉重点自然保护区,设有科研及森林管理机构,是人们领略大自然风光,进行科研考察、探险及旅游的胜地。四川省金佛山已划为以保护银杉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对已发现的银杉,逐一编号实行挂牌管理。

水杉到底是谁发现的

幸存的活化石

水杉是一种古老的植物,远在一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上白垩纪时期,水杉的祖先就已经诞生在北极圈附近了。当时地球上气候温暖,北极也不像现在那样全部覆盖着冰层,后来,由于气候、地质的变迁,水杉逐渐向南迁移,分布到了欧、亚、北美洲。根据已发现的化石来看,几乎遍布整个北半球,可说是繁盛一时。

至新生代的第四纪,地球上发生了冰川,水杉抵抗不住冰川的袭击,从此绝灭无存,只剩下了化石上的遗迹。可是实际上它并不是真正的全军覆没。当世界各地的水杉被冰川消灭时,在我国却有少数水杉躲过了这场浩劫,幸免于难。其原因是第四纪时,我国虽然也广泛分布着冰川,但我国的冰川不像欧美那样成为整块的巨冰,而是零星分散的山地冰川,这种山地冰川从高山奔流直下,盖住了附近一带,却留下了不少无冰之处,一部分植物就可以在这样的“避难所”中继续生存。我国有少数水杉,就是这样躲进了四川、湖北省交界一带的山沟里,活了下来,成为旷世的奇珍。这些幸存的活化石像“隐士”那样,在山沟里默默无闻地生活着。活水杉带来的影响

活水杉的被发现,在当时的确轰动了世界。有的报纸把水杉誉为“世界植物界的一颗明星”,还有人把水杉比作“植物界的恐龙”,是“恐龙再世”等。

不管怎么说,我国植物学家把这个古老的孑遗树种,重新发掘出来,赋予新的生命力,使它再度走上世界舞台,为人类造福,不能不说是一件重大的贡献,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唤起关注水杉第一人

有关文献记载,1941年10月底,原国立中央大学森林系教授干铎由湖北西部前往四川、重庆途中,路过境内2500米左右的谋道镇,一条名曰“磨刀溪”的小溪旁有一株较为奇特而不常见的大树,当地俗称“水桫”,引起了他的注意。当时树叶已经落尽,未能采到标本。

专家考证后确定,干铎首次在磨刀溪看到水杉的时间应为1941年冬天,应该在12月上旬或以后。以往的研究和文献中都没有注意到水杉的物候和历法上的问题。从历书记载和物候观测结果显示,在农历十月看到水杉的落叶景观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干铎先生在十月(农历)看到落叶的水杉的记载也是无误的。最早研究水杉的学者

从时间顺序、进行过程以及事物证据,王战首次采集水杉标本时间应为1943年7月21日。因此,王战先生为第一个开始科学研究水杉的学者。

他首先采到了比较完整的水杉标本,并且从植物分类学的角度初步确定为水杉,但并未因此而结束,他将标本转交并进行进一步研究,在水杉的采集、命名和研究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外国学者初识水杉

第一个得到水杉标本的外国人是哈佛大学的麦雷尔教授。在1946年和1948年,他分别收到了郑万钧寄去的水杉蜡叶标本和水杉种子,并随即赠给欧洲、澳洲、亚洲、非洲以及北美洲和南美洲75个植物学研究机构、林业试验站和对水杉感兴趣的学者,推动水杉走向世界。第二个对水杉感兴趣的是加州大学钱耐教授。早在1946年,当他听说我国发现活水杉的消息后,就向我国建议:成立水杉保护机构。第三批考察水杉的外国学者是加利福尼里亚科学院的格雷塞特博士和助手笛宥。他们是在1948年7月底抵达我国的,并采集了植物标本。水杉在我国保存下来的原因

水杉在1948年被正式命名后,受到我国和世界的重视,因此成立了“中国水杉保存委员会”,还筹设了“川鄂水杉保护区”。从此,水杉的保护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那么,水杉为什么在我国能保存下来呢?我国地质学家们研究发现,当第四纪冰川来临时,我国的冰川与欧美不同,欧美冰川是冰雪大片大片地覆没大地,唯独我国是间断性的高山冰川。冰川奔来时,在没有冰块的地方,植物就保存了下来,这可能也是我国保存古代植物较多的一个原因。延伸阅读水杉的适应性很广,在国内,北起辽宁、北京、延安,南至两广和云贵高原,东至东海、黄海之滨和台湾,西至四川盆地,均已栽培成功。国外也已有50余国相继引种,水杉的足迹现已遍及亚、非、欧美各洲。

不老的活化石苏铁

最珍贵的苏铁

被公认为“植物元老”的苏铁,早在两亿多年前,即在古生代二叠纪已诞生于世上,长期冰川侵袭、火山喷发和沧海桑田的变迁,几乎使它濒临绝境。只有少数后代经过顽强拼搏,敢于求生才终于幸运地留存下来。至今,苏铁已成为世界观赏花木中珍贵的活化石,受到千百万人的喜爱。

据介绍,苏铁类植物现仅剩不足300种,我国仅分布24种。其中德保苏铁是中国特有种,是国家一级保护物种,1997年被发现,由于其奇特的叶片和极高的园艺观赏价值引起轰动。但由于保护没有及时到位,野生个体数量由发现之初的2000棵已经锐减至600棵左右。苏铁独特生物形态

苏铁的形态很独特,树干坚硬,呈圆柱形,皮色深褐,附着许多有如鳞甲的柄痕,树高可达数米,羽状复叶,每片长约一米左右。

在粗硬的叶脉两旁,生有无数深绿色的小叶,好像孔雀雅丽的尾羽,簇生于树干的顶端。它那种威猛、爽朗而又超脱的英姿,恍如古希腊时代浪迹天涯劫富济贫的豪侠,显得既雄风飒爽,又典雅深沉。不论在哪一种园林景观之中,都富有甚高的欣赏价值。

例如把它布置在大型花坛的中央,或豪华大厦门前的两侧,均会表现出不凡的轩昂气势。还有不少插花高手应用它的美叶,或直或弯地作为叶材,创作出一流的艺术插花作品来。苏铁名称由来

苏铁原产于我国南部。它很爱吸收铁元素,如果盆里放入几枚生锈的铁钉,它的生势更为旺盛。由此人们遂称它为“铁树”。

自古以来,在民间中有些从未见过苏铁开花的人常把难以实现的事情称之为“铁树开花”。

有些青年人在谈情说爱,山盟海誓时会说:“除非海枯石烂,铁树开花,否则,我爱你永不变心……”

其实,苏铁的树龄凡达到20年以上都会相继开花的。在北方开得少些,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开得多些。它们属雌雄异株树种,雄株能开出柱状的黄花,含有许多花粉。雌株则开出酷似向日葵的圆花,借助虫媒或风力得到授粉之后,便可结成红色小球般的种子来,用以大量繁殖后代。1984年6月,北京定陵博物馆的院子间,有一棵年逾花甲的苏铁雌株,就开了一朵大如圆碟的巨花,历时280多天才凋谢,吸引了中外大批游客。这说明铁树在大江南北各地开花并不稀奇。延伸阅读苏铁树干髓心含淀粉,可食用,又可作为酿酒的原料,能提高出酒率。种子大小如鸽卵,略呈扁圆形,金黄色,有光泽,少则几十粒,多则上百粒,圆环形簇生于树顶,十分美观,有人称之为“孔雀抱蛋”。在贵州省,有的农民将其剥皮后与猪脚一同炖吃。

动物活化石绿海龟

有名的绿海龟活化石

绿海龟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生物,最早诞生于2.5亿年前的古生代末期。它们一出生就爬向大海,随后人们再也找不到它们的身影。这段失踪的时光被形容为“迷失的岁月”。在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后,它们又会不远万里漂洋过海返回出生地,交配、产卵。它们来自哪里,又去了哪里,至今仍然是个谜。

绿海龟因其身上的脂肪为绿色而得名。它们身体庞大,外被扁圆形的甲壳,只有头和四肢露在壳外。

绿海龟早在两亿多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是有名的“活化石”。据《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记载,绿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是动物界中当之无愧的“老寿星”。也正因为绿海龟是海洋中的长寿动物,所以,沿海人将绿海龟视为长寿的吉祥物、长寿的象征,并有“万年龟”之说。

海洋中目前共有8种海龟,其中有4种产于我国,主要分布在山东、福建、台湾、海南、浙江和广东沿海,我国群体数量最多的是绿海龟。绿海龟常循洄游路线在沿岸近海的上层活动,它们到25岁左右时才发育成熟,每当繁殖季节到来,它们便成群结队地返回自己的“故乡”,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它们也能找到自己的出生地,并把卵产在那里。

如果绿海龟出生地的环境被破坏,它们就有可能终生不育。绿海龟产卵数最多的可达200个左右,最少的也在90个以上,卵的数量虽说比较多,但是孵化成活率很低。

当小绿海龟出壳后,首先要自己从沙堆里钻出来,然后急急忙忙地奔向海洋。从沙坑到海边对小绿海龟来说是充满危险的,有的幼龟跌入沙坑中,拼命地挣扎也爬不出“陷阱”。同时它们的天敌,例如各种海鸟不断在空中盘旋,一旦小绿海龟被发现,就会变成这些天敌的美味佳肴。最后能顺利到达海洋的只是一部分,这些幸存者将在海中生长发育,传承繁衍后代。绿海龟性别的秘密

绿海龟是怎样找到自己的“故乡”的,目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生活在我国沿海的绿海龟,其产卵期在每年的4月至10月。这时候,每当晚上,它们一个接一个地从海中悄悄爬上沙滩,用后肢挖一个宽0.2米左右,深约0.5米的坑,然后开始产卵。

卵呈白颜色,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由于卵成熟的时间不一致,有时要分几次才将卵产完。产完卵后便用沙将洞口堵住,沙滩在阳光的照耀下,温度比较高,卵全靠自然温度孵化。

绿海龟卵不但靠自然温度孵化,而且其性别也是由温度的高低来决定的,温度高时孵出的是雌性,温度低时孵出的是雄性。

绿海龟除出生和繁殖在陆地之外,主要生活在海中。它们既能用肺呼吸,也能利用身体的一些特殊器官直接从海水中获得氧气,它们的足呈桨状,适宜于划水,绿海龟在陆地上虽然比较笨拙,但是到了海里却浮沉自如,它们完全适应了海洋环境。

绿海龟的个体大、活动量大,其食量比陆龟大得多,它们每天要吃很多的鱼、鱼卵、虾、甲壳类和软体类以及藻类,它们的牙齿坚硬有力,能够轻易地咬碎软体动物的外壳。绿海龟救人的秘密

绿海龟看似笨拙,实际上很通人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