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1 20:06:28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主编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试读:

前 言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在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追求真正人生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仅依靠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我们辑录这些影响名人人生成长的主要事件,就是为了让广大读者知道,名人在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求的进程中,怎么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获得灵感和启发的,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了较高的人生追求。

影响名人成长的事件虽然不一样,但他们在一生之中所表现出的辛勤奋斗和顽强拼搏精神,却有许多相似之处。正如爱默生所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他们的初衷与希望永远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他们永远会克服一切障碍,达到他们期望的目的。”

爱默生说:“所有伟大人物都是从艰苦中脱颖而出的。”因此,伟大人物的成长具有其平凡性。吉田兼好说:“天下所有的伟大人物,起初都很幼稚并有严重缺点的,但他们遵守规则,重视规律,不自以为是,因此才成为一代名家而成为人们崇敬的偶像。”这样看来,名人的成长又具有其非凡之处。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

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荷 马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相传记述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的。

荷马双目失明,四处漂泊,像中国的卖唱艺人似的,背着希腊古代的乐器——七弦竖琴,把自己的诗吟唱给大家听。他的诗在七弦竖琴的伴奏下,美妙动听,情节精彩,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他的诗有关希腊的历史事迹、神话和传说。他自己没有用笔写下那些锦绣珠玑般的诗句。他辞世了,但他的伟大诗篇却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他活着时,穷困潦倒,乞讨为生。他死后,却有九座城市争着说他诞生在他们城里。正如诗中说的:“九城争夺盲荷马,生前乞讨长飘零。”由于荷马史诗的巨大影响,人们把荷马所在的时代称为荷马时代。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每部都长达万行以上:《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两部都分成24卷。荷马史诗的背景是发生在公元前1194~前1184年这十年间的特洛伊战争。两部史诗相隔年代约在50~100年。伊里亚特的意思是伊里昂之歌,伊里昂是古代小亚特洛伊城的另一名称。《伊利亚特》大约写于公元前9世纪,但是史诗的故事则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相当于我国的商朝)。当时希腊联军和特洛伊发动了持续十年的战争。《伊利亚特》主要叙述战争中传奇式的情节,着重描绘了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伟大形象。《奥德赛》则以歌唱俄底修斯而得名。它讲的是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诸英雄纷纷回国,只有俄底修斯因触怒海神,在回国途中遇到海上风浪,漂泊十年,遇到许多奇迹,最后回到故乡,打死了向他妻子求婚的人,恢复了自己的王位,一家人重得团圆。

荷马史诗是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原始材料是许多世纪里积累起来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保存了远古文化的真实、自然的特色。荷马史诗同时也表明在远古地中海东部早期这个古代文化中心,它的文学曾达到相当高度的繁荣。史诗开始用文字流传下来之后,又经过许多世纪的加工润色,才成为现在的定本。这种特殊优越条件,是与古代爱琴海文明以及日后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时代几百年间奴隶制文化的繁荣分不开的。它既是古老的民间流传的史诗,又是达到高度艺术水平的文学作品。

荷马史诗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从艺术技巧或者从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东西。它在西方古典文学中一直享有最高的地位。从公元前7、8世纪起,就已经有许多希腊诗人模仿它,公认它是文学的楷模。两千多年来,西方人一直认为它是古代最伟大的史诗。《伊里亚特》是以特洛亚战争为背景的。公元前3000年,爱琴海上的克里特岛处于新石器时代,到了公元前2000年中叶,已跨入青铜器的全盛阶段,克里特岛的诺萨斯等古城已出现了古希腊人称之为迷宫的宏大的米诺斯王宫以及精制的工艺品和线形文字。可见在公元前2000年所形成的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已经在小亚细亚沿岸显示了古文明的繁荣,特洛亚城就是小亚细亚沿岸一个大的商业中心。当时,希腊人还未开化,但在后几百年间,希腊人便向他们学习了农业和航海,使用铜铸的武器,并且很快发达了起来。公元前15至前13世纪300年间,希腊人征服了爱琴人的几乎所有城市。自公元前2000年下半期至公元前1000年初叶,特洛亚人曾遭受了至少9次战争的破坏,《伊利亚特》所记载的大约是第六次战争的情况。结果是特洛亚陷落,爱琴人的古文明从此也就被希腊人继承下来了。《伊里亚特》全诗约15000余行,写的是希腊人和小亚细亚的特洛亚人之间一场长达10年的战争。史诗所反映的时代,是原始公社解体,奴隶社会开始萌芽的时代,正如恩格斯所说:“在英雄时代的希腊社会制度中,古代的氏族组织还是很有活力的,不过我们也看到,它的瓦解已经开始。”

在社会组织方面,氏族虽仍然保持独立性,但为了共同的利益,又常常结成部落同盟。例如特洛亚战争就是这种部落联合的军事行动。

部落之间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土地,掠夺战利品。在社会经济方面,土地占有已开始出现,部落的大多数成员拥有小块土地,而氏族中的贵族则占有大片土地,但是完全的土地私有制还没有形成。

同时从史诗中瓜分战利品,以俘虏为奴隶的情形,也已看出古希腊奴隶社会的胚胎,以及社会逐渐分化,产生阶级的先兆,而这些战利品也就成了氏族首领当然的私有财产。

总之,《伊里亚特》是国家形成之前希腊社会的一幅全景图,是我们今天研究古希腊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的历史文献。《伊里亚特》的故事发生在特洛亚战争的第十年,史诗描写的是前后不过20天的最后决战,而主要篇幅则是4天内所发生的事件。

希腊和特洛亚双方9年激战,未分胜负。此时希腊军统帅阿伽门农和最勇猛的希腊将领阿喀琉斯之间发生了裂痕;阿伽门农夺去了阿喀琉斯在战争中掠到的女子,阿喀琉斯便愤然离开了战场,以后希腊人在战场上连连溃败,一直退到了海边,连船只也被特洛亚人烧着了。阿喀琉斯的部将、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眼看希腊人就要全面溃败,便恳求阿喀琉斯让他上阵,阿喀琉斯将自己的铠甲借给他去作战。

帕特洛克罗斯在战斗中被赫克托耳杀死,铠甲被剥走。阿喀琉斯这才感到痛悔,决心与阿伽门农言归于好,重上战场,与赫克托耳决一雌雄,为帕特洛克罗斯报仇。铸造之神赫淮斯托斯连夜替他赶做铠甲。

在决战中,阿喀琉斯终于将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为好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特洛亚老王普里阿摩斯也为儿子下葬举哀。

在古代史诗中,神话的因素占据极大比重,可说是神话与历史的结合,或神话历史化与历史神话化的产物。荷马史诗也不例外。它所描写的世界也是人神不分、神人相交的世界。

其实,在人类社会的最初时期,历史与神话是不可分的,社会上一些杰出的英雄人物的活动,在人们的心目中,常被视为是一种超自然,也就是超人(神)的精神的体现。

荷马史诗中包含的大量希腊神话,对于保存和传播希腊人民最早的口头文学创作起了重要的作用。《伊里亚特》中所描绘的特洛亚战争,实际上是一场人与人、神与神的混合交战。史诗中的众神宙斯、波塞冬、雅典娜等都是直接干预战争,各自以不同身份出现,在战争中发挥作用。他们同情一方,支持一方,甚至直接参战,左右战争的局势,决定双方的胜负。

英雄们在未知命运之前虽奋力抵抗,然而一旦得到了神的暗示和裁判,便采取积极而坦然的态度接受命运的判决。所以战争形势的变化不仅是双方实力的对比,而且是众神力量的较量。因此,史诗的情节具有一种规模广阔、波澜起伏、变幻奇特的神话色彩。

此外,史诗中人的神化和神的人化,处处显露出神话的胎记。史诗作者竭尽想象,赋予阿喀琉斯、埃阿斯、赫克托耳等英雄以无敌的力量,俄底修斯以无穷的智慧,这些人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神化了。

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无所不能的神的意志和精神。比如阿喀琉斯在朋友帕特洛克罗斯被杀死后上阵与赫克托耳作战,替朋友报仇一节,写出了他如何以一当百,所向披靡,而特洛亚人在他脚下纷纷倒下,这位沙场英雄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便扭转了整个战局。

位居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也像人间的凡人一样,有其主宰者宙斯,他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起着扭转乾坤的作用;诸神之间相互嫉妒,他们贪慕虚荣,争强好胜,渴望复仇。

这些有关神的描写,其实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马克思),是以古希腊的社会为背景的。荷马史诗中所包含的神话素材的现实性和人民性的社会基础就在这里。

屈 原

屈原,名平,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卓绝诗篇《离骚》、《九歌》、《九章》、《招魂》、《天问》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屈原和楚王本属同宗。但屈原年轻时,家道已经中落,加上和楚王的亲属关系已经比较疏远,因此起初屈原只做了楚怀王的文化侍臣。

由于屈原才华横溢,又有很好的口才,更重要的是他有理想、有远见,十分关心天下大事,因此大约在公元前318年——也就是楚怀王十一年时,屈原由文学侍臣擢升为左司徒,从一个普通官吏跻身于楚国的高级领导阶层,这一年屈原22岁。

屈原在外交上主张楚国应采取“合纵”的政策,即首先与齐国结成军事联盟,然后再联合燕、韩、赵、魏四国,共同抗击强秦。

楚怀王起初采纳了屈原的建议。六国合纵虽然没有在军事上击败秦国,但给秦国很大的威慑,提高了楚国的地位。

在内政方面,屈原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进行改革。屈原的改革,由于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这些旧贵族以令尹子椒和上官大夫靳尚为首,联合起来排挤打击屈原,而在背后支持他们的,则是南后郑袖。

这些人在外交上主张亲秦,对屈原的合纵抗秦的政策早已不满;同时他们看到屈原正在试图修明法度,生怕损害自己的荣华富贵,因此纷纷向楚怀王说屈原的坏话。一向自以为是的楚怀王听信谗言,很快就冷落了屈原,并在公元前313年将屈原降为三闾大夫。

屈原被楚怀王疏远后,亲秦派在楚国占了上风。公元前304年,楚秦订立了黄棘之盟,后来还互为婚姻,显然,楚国已完全投入秦国的怀抱。

在此过程中,屈原竭力反对弃齐联秦的政策,但是他的进谏只能使楚怀王更加厌恶和疏远他。在这样的情况下,屈原遭到了放逐,离开了楚都郢,被迫前往汉北(今湖北省郧县、襄樊一带)。

在汉北,屈原完成了他的代表作之一《离骚》。《离骚》是长篇抒情诗,共373句,近2500字。诗中运用大量的比喻、神话,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约在公元前297年,屈原返回郢都。

由于楚怀王被秦国设计软禁,楚王室另立新君为顷襄王。新旧君主的交替并没有改变屈原的命运。对于一心为国的屈原,顷襄王不仅不重用,反而将他再次逐出郢都,流放到江南。

这里的江南包括今湖北省南部和湖南省北部一带,当时大都是尚未开发的草莽之地,屈原在这里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写下了气势磅礴、构思奇特的长诗《天问》。

长年颠沛流离的放逐生活,使屈原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最令屈原内心痛苦的是,楚王无道,国难临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屈原虽然用诗歌激励自己,鼓舞百姓,但是看不到改观的可能,楚国的土地正一片片被侵占,而自己也无法返回都城。他时常在沅水旁徘徊,思考怎样了结自己的余生。

公元前278年初夏的一天,屈原自沉于长沙东北的汨罗江,以身殉国,用死来实践他的誓言。

传说当地的百姓为了怕鱼虾侵犯屈原的尸体,纷纷划着船往水里投粽子。又传说屈原投江的这一天是夏历五月五日。因此在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用包粽子、赛龙舟的形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公元前223年,楚国终于被秦所灭,屈原生前最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但是,屈原的爱国思想和他的不朽诗篇却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屈原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离骚》: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部长篇抒情诗。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二千五百字。“离骚”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遭受忧患,一种是离别的忧愁。全诗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从开头到“岂余心之可惩”,首先自叙家事生平,认为自己出身高贵,又生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因此具有“内美”。

他勤勉不懈地追求自我修养,希望辅佐君王,兴盛国家,实现“美政”的理想。但由于“党人”的谗害和君王的动摇多变,使自己蒙冤受屈。在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之下,屈原表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显示了其坚贞的情操。后一部分极其幻漫诡奇。在向重华(舜)陈述心中愤懑之后,屈原开始“周流上下”“浮游求女”,但这些行动都以不遂其愿而告终。在最后一次飞翔中,由于眷恋祖国而再次流连不行。《九歌》:也是《楚辞》中重要的作品,是祭神之歌,共11篇。《东皇太一》祭至尊之无神,《云中君》祭云神丰隆(又名屏翳),《湘君》《湘夫人》皆祭湘水之神,《大司命》祭主寿命之神,《少司命》祭主子嗣之神,《东君》祭太阳神,《河伯》祭河神,《山鬼》祭山神,《国殇》祭阵亡将士之魂,最后一篇《礼魂》是送神之曲。总的说来,《九歌》以描写爱情为主,但也表达了对神灵的赞颂和祭者的虔敬之情,还描述了阵亡将士的勇烈悲壮。《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等九篇。内容与《离骚》基本接近,主要是叙述自己不平凡的身世、高洁独立的秉性、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自己被排斥的遭遇,抒发一腔悲愤。《天问》:是《楚辞》中一首奇特的诗歌。所谓“天问”,就是列举出历史和自然一系列不可理解的现象,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诗中一共提出172个问题,大致次序是先问天地之形成,次问人事之兴衰,最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表现出屈原为国焦虑,失望而悲愤,却又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

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著名的文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他所著的伟大的历史名著——《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史书的典范。

司马迁生活在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他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时的史官,精通天文历法和黄老之学,并熟悉历代的朝章典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史学家和思想家。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司马迁从小就得到父亲很好的教导。

司马迁10岁的时候,已经读了大量的历代书籍。后来他还曾随当时的大学问家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受到他们的影响。到了20岁的时候,司马迁已经是一个知识渊博的青年。

这一年,他停止了书本上的学习,怀着远大的抱负和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开始全国性的漫游,进行实地考察。

司马迁走出长安,来到汨罗江畔,祭奠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沉江的处所;他登上了九嶷山瞻仰了舜的墓地;他亲临会稽,访问夏禹的遗址;涉迹姑苏,考察范蠡泛舟的五湖;在淮阴打听韩信的故事;去丰沛,参观萧何、曹参、樊哙的故宅。

他察看过春申君的宫殿遗址,访问过孟尝君的封邑,还在孔孟之乡的邹鲁进行过研究。

最后,他在实地察看了信陵君驾车迎请侯赢的夷门,发出感慨:信陵君“名冠诸侯,不虚耳!”此后便回到了长安。

在经历了这次开阔眼界、增长阅历的游历后,回到长安的司马迁不久就入仕作了郎中。这个职位虽然不高,是个整天跟在皇帝屁股后面转的差事,却能受到皇帝的宠幸,而且有机会跟着皇帝出巡。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代表汉王朝出使巴蜀以南,一直到了昆明,使他对西南地区的社会状况有了了解。

司马迁的游历和官宦生活,几乎使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大地。他通过接触人民,考察历史遗迹,广泛搜集史料,为以后编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立志写一部通史,流传后世。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司马谈愿望未及实现,便去世了。

临终前,司马谈嘱咐司马迁要继续自己的未竟事业,完成这一重任。司马谈死后三年,司马迁继任父职,做了太史令,开始筹备写作,用了四五年的时间,于公元前104年正式开始写作。他日以继夜地忘我劳动,几乎断绝了一切往来应酬,忘掉了自己的家庭和妻儿。不料,就在动手写书的第七年,大祸从天而降。

这一年,司马迁由于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触怒了武帝,得了欺君大罪,被关进大牢。

根据汉朝法令,死刑有两种办法减免:一种是用50万钱来赎罪;一种是受宫刑。司马迁是个小官,拿不出巨款抵罪,只好忍受宫刑。这种刑罚不仅摧残肉体,而且极大地摧残了精神。

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司马迁甚至想以自杀来解脱。但是想到《史记》的写作尚未完成,对事业的执著使司马迁决心忍受这一奇耻大辱,继续完成这功垂千古的巨著。

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司马迁受大赦出狱。汉武帝又任命司马迁为中书令。司马迁并没有忘记在狱中的痛苦经历和宫刑的耻辱,他把心中对统治阶级的仇恨全部倾注到《史记》中去,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司马迁从公元前108年开始阅读、整理资料,到正式写成,《史记》一共用了18年时间。这是他用毕生的精力,在忍受肉体和精神上极大痛苦的情况下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这部书叙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间三千年的历史,共130篇,52万多字,其中本纪十二篇,书八篇,表十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史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性,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维吉尔·马洛

普布里乌斯·维吉尔·马洛(约公元前70~前19年)。古罗马诗人。出生于北意大利小城曼徒阿附近的安迭斯村,父亲以种田和养蜂为业,比较富裕。幼年的农村生活对其创作影响很大,这在他的成名作品《牧歌》中反映得个性明显。由于《牧歌》的成功,维吉尔受到屋大维的赞赏和维护,此后一直过着尊荣和平静的生活。在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他开始创作大型史诗《埃涅阿斯记》。逝世时仍然没有完成。据说维吉尔逝世前。曾遗命烧毁《埃涅阿斯记》诗稿,但是,由于屋大维的命令史诗得以保存。《埃涅阿斯记》,又被译作《埃涅阿斯记》,意思是关于“伊尼亚斯的史诗”。故事来源于意大利的民间传说、罗慕洛建立罗马城的传说和披拉斯乔侵入意大利的传说。古代罗马文化是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所以许多罗马著作都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埃涅阿斯记》也不例外,这部作品实际上模仿了荷马史诗。《埃涅阿斯记》的前六卷模仿的是《奥德赛》,以倒叙手法描写了特洛伊王子伊尼亚斯在特洛伊灭亡后,夫妻离散,被迫流浪异乡,在海上漂流了七年之久,后来被风暴吹到了北非的迦太基,受到迦太基女王狄多的热情款待,在这里,伊尼亚斯回忆了特洛伊陷落的情境和他流浪七年的悲惨遭遇。多情的女王倾心相待,并与伊尼亚斯结婚,婚后神灵命令伊尼亚斯前往意大利,在那里重建已被毁灭的邦国,但是必须离弃女王狄多。多情的狄多自杀身亡,而伊尼亚斯则来到了意大利,在神巫的引导下,游历了地狱,见到了自己死去的父亲,他的父亲为他显示了罗马光辉和伟大的未来。《埃涅阿斯记》的后六卷模仿的是《伊利亚特》,描述的也是战争。伊尼亚斯预见了罗马的未来后,来到意大利的拉丁姆地区,在这里,他受到国王拉丁努斯的款待,同时,神灵命令他迎娶拉丁努斯的女儿。但是,因为鲁图丽亚国王图尔努斯早就向他的女儿求婚,这导致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战争,天神也被卷入了这场争斗之中,最后,伊尼亚斯杀死了图尔努斯,《埃涅阿斯记》至此结束。《埃涅阿斯记》的主题是关于一个伟大帝国的命运问题,中心是强调帝国的光荣是神意注定的结果。诗人歌颂了罗马的祖先建立国家的丰功伟绩,歌颂了罗马的光荣,并把罗马称霸世界的原因归结为神灵的意志。因此,作者特意安排伊尼亚斯游历可怖的地狱,借其亡父之口,宣扬罗马帝国万世不拔的基业。同时,为了给现世的罗马统治者屋大维罩上神圣的光环,作者把伊尼亚斯的儿子写成恺撒和屋大维的祖先,并宣称他们将把权力推向“八荒八极”,重现“黄金盛世”,从而为屋大维的统治制造了正统的光辉。《埃涅阿斯记》宣扬了罗马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精神,特别强调了罗马建国的艰辛和来之不易,告诫人们要珍视帝国的和平,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精神。《埃涅阿斯记》塑造了一个伟大的伊尼亚斯的英雄形象。伊尼亚斯是一位具有高贵品质的英雄。因为他是罗马帝国的开创者,所以作者特意把他塑造成一个理想的政治领袖的形象。在战争中,他勇敢无畏,敢于接受任何的挑战;在待人处世上,他公正仁慈,诚恳大方,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懂得克制自己的感情,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理性重于感情的形象。《埃涅阿斯记》文体风格严肃细腻,开创了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的先河。虽然有模仿荷马史诗的成分,但在语言上,它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完全是由维吉尔在书斋中创作出来的,据说,维吉尔对《埃涅阿斯记》的遣词造句极为讲究,一天只写三行诗。

所以《埃涅阿斯记》的语言严肃、哀婉、细腻,朦胧感十足。例如,作者在描写狄多和图尔努斯死的时候,笔触就极其细腻,用深入的心理刻画表现了人物的情感。

史诗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例如,把杀死特洛伊老王的皮洛斯比做春天里吐着舌头、试图攻击的毒蛇;把在空中疾飞的长矛比做黑色的旋风,在空中呼啸着,射向敌人。所有这些比喻为严肃的诗歌主题增添了许多生动之处。

奥维德

奥维德(公元前43~约后17年),古罗马诗人。出生在罗马附近的小城苏尔莫。由于家境富裕,他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主要学习修辞和演说。18岁时开始写诗,其诗明显带有亚历山大里亚风格。《恋歌》是他最早的作品,其余早期作品还有《列女志》、《爱的艺术》、《论容饰》、《爱的医疗》等。中期的主要作品是《变形记》和《岁时记》。《岁时记》的主要内容涉及罗马宗教节日及其有关的历史事件、传说、祭祀仪式和民间习俗等,遗憾的是诗人只写了前6卷就因流放而被迫中断。晚期作品主要反映作者被禁锢异地时孤独痛苦的心境以及对罗马的怀恋之情,主要有《哀歌》和《黑海零简》等。《变形记》是奥维德一生最辉煌的杰作,全诗共15卷,大约250个故事,其中较长的有50个。全诗可以大致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1卷讲述了宇宙的建立。诗歌以宇宙由混沌变为有秩序开头,接着描述了人类开创时的四大时代。铁器时代的国王吕卡翁因冒犯天神朱庇特被变成一头狼,朱庇特对那些对天神不敬的人类极为不满,决定用洪水涤荡人世污秽。只有丢卡利昂和他的妻子幸存;他们听信神谕,一路上掷下地母的骨头,使地上重新长出人类,同时也生长了一种怪物蟒蛇。日神阿波罗杀死蟒蛇,又追河神女儿达佛涅,达佛涅为避阿波罗变成一棵月桂树。日神之子法厄同为显神威,冒险驾驶太阳车,不幸坠身火海。

第二部分是第2~11卷,讲述了各位神话英雄的故事,天神朱庇特忙于自己的感情游戏,他把心爱的美女伊娥变成母牛,自己变成白牛。他还和欧罗尼、达那尼、勒达等美女幽会。狩猎女神狄安娜把无意中闯入仙女洞的阿克特翁变成麋鹿,并让猎狗把他咬死,神后朱诺苦于丈夫朱庇特感情无常,把卡利斯忒、塞墨勒变成了她嫉妒的牺牲品。玻俄提亚王的几个女儿不肯参加酒神节,酒神把她们变成了蝙蝠:诗人还讲述了文艺女神等其他神话人物的故事。

第三部分是第12~15卷,讲述了古希腊的历史故事,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王后海伦,引起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最终失败的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到达意大利,赢得拉提努斯国王的好感,并得到了他的女儿,但又引起了与图尔努斯的战争。最后,埃涅阿斯取得了胜利,由此奠定了罗马帝国的基础。《变形记》写于公元7年。由于奥维德在公元前1年发表了《爱的艺术》,描写引诱私通术,与国王奥古斯都推行的道德改革发生冲突,在他写完《变形记》后,也即公元8年,被奥古斯都流放到托弥。《变形记》结构上气势宏大,衔接巧妙。诗人集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之大成,以“变形”为中心层层展开各个故事情节。无论是神是人,最终不是变为兽类、鸟形,就是变成树木、花草或顽石。即使是希腊神话中的半神半人、半兽半人,乃至历史人物,都以变形为结局,生动有趣地穿插于故事之中,并在故事的结尾表明变形的意义:“一切事物只有变化,没有死亡”,这一思想就是诗人自己的观点。

诗人运用奇特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才能,赋予了流传已久的传说故事以新的生命。比如刻宇克斯和阿尔库俄涅的故事,诗人以科洛夫的尼坎德罗斯变形记为材料,用三次变形把有关的几个互不相干的故事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生动而优美的英雄故事。从而用爱情激发人的美感和对生活的希望。

奥维德对后世诗歌的影响主要在技巧方面,诗人有着杰出的修辞技巧与表达能力,比如乌利西斯和埃阿斯为争夺遗物而展开的辩论,辩词精炼、气魄宏大。在中世纪,奥维德被看成权威,但丁《神曲》中的故事多取自《变形记》。文艺复兴时的英国诗人乔叟、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也深受奥维德影响,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大多数典故都取自奥维德。

李 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碎叶,5岁时举家迁至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善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想象奇特丰富,因之被人称为“诗仙”。

李白自小很佩服先秦时候的游侠,因此也喜欢练习剑术。有一段时间李白对学习产生懈怠的心理,于是离开学堂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位老太太正在磨一根铁杵,李白很奇怪,就问老太太究竟要干什么,老太太看了李白一眼,回答说要磨成一根针。李白听了深受感动,下决心回去完成自己的学业。自此李白博览群书,接受了儒道两家的思想。

大约在26岁时,李白离家开始他的漫游生活,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李白以豪迈奔放的热情、驰骋天外的想象,把自己对锦绣自然热爱的情感,艺术地倾注于诗中,写出了一首首绝唱千古、无与伦比的绝妙篇章。

天宝元年(742年),李白来到京城长安,把他写的《蜀道难》进呈给担任太子宾客一职的贺知章。贺知章读后赞不绝口,说这样的文章应当是下凡的仙人所写,于是送给李白“谪仙”的美誉。由此,李白名声大振,倾动京城。

唐玄宗闻之李白的盖世才华,将他召入宫中,并且赐官供奉翰林。李白一身傲骨,看不惯深受玄宗宠爱的杨贵妃和玄宗身边的红人太监高力士。

有一次,边境小国派使者来大唐朝贡,所奉上的蕃文国书满朝文武没人能够看懂,更别说写回文了。玄宗想到了声名卓著的李白。当大臣将李白找来时,发现李白已喝得酩酊大醉。在金銮殿上,李白吐了一地。

玄宗命人取来自己用的毛巾给李白擦拭,又亲自给他喂醒酒的汤。等李白稍微清醒一点,就答应为玄宗写回文,不过提出条件,要杨贵妃为他捧着砚台,高力士为他脱掉靴子。正值用人之际,唐玄宗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李白当下饱蘸浓墨,洋洋洒洒写下了《答蕃书》一文。李白的这些行为虽然没有遭到玄宗的怪罪,但是却深深得罪了杨贵妃和心胸狭隘的高力士。

唐玄宗尽管赏识李白的才华,但他所需要的只是让李白当个宫廷诗人,在他和杨贵妃饮酒观花的时候,叫李白赋诗几首以助兴。

在这样情况下,李白的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再加上受到高力士等人的排挤打击,一身傲骨的李白越来越觉得在长安待不下去了。于是,李白在长安住了不到两年,就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再次开始了自由自在的漫游生活。

李白漫游大江南北,行踪飘忽不定。

744年,李白在洛阳结识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安史之乱”爆发了。为了躲避战乱,李白不得不向南方逃亡。

在流亡的途中,李白目睹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情景,写出了《战城南》、《猛虎行》、《奔忙道中》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永王李璘奉父亲玄宗之命,起兵讨伐安禄山。李白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受聘为永王的幕僚。

不料肃宗怕兄弟争位,宣布永王是叛逆,用武力镇压。第二年,当李白在流放途中,走到夔州白帝城这个地方的时候,突然得到朝廷因为旱灾大赦天下的消息。

欣喜若狂的李白立即放舟东下,并写下了有名的《朝发白帝城》,以表达自己的心情。但是被赦之后的李白仍无立足之处,流落在洞庭、金陵间。

762年,他在贫病交加中,死于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享年62岁。

李白的一生,自由不羁,才华横溢,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能摆脱排律格调等形式上的束缚,吸收民歌流畅的语言,倾吐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具有积极昂扬的精神,对后世影响极大。

他的诗还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浪漫主义经典。

杜 甫

在唐代诗人中有两人的成就达到了诗歌创作的顶峰:一个是登上浪漫主义之巅的“诗仙”李白;一个是登上现实主义之巅的“诗圣”杜甫。

杜甫,字子美,因做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祖辈本是襄阳人,后来迁居到了河南巩义。他的祖父是唐初的著名诗人杜审言。杜甫从小受着严格的诗书教育,学习非常刻苦。7岁开始学习写诗,到了14岁,就已经能够写出很好的诗了。20岁以后,他曾三次出门游历,南到现在的江苏、浙江一带,北到河北、山东都有他的足迹。33岁那年,杜甫在河南洛阳遇见了当时已经是很有名的诗人李白,李白比杜甫大11岁,两人一见如故,建立了兄弟般的友谊。这次见面,给杜甫很大的影响。第二年秋天,他们在山东分手,不久,杜甫到了京城长安。

杜甫的家族世代为官,到他这一代就衰落下来了。杜甫很小就有高远的政治理想,他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期望为国家作一番事业。到长安后,杜甫参加了科举考试,想通过科考走上仕途,从而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可怜生不逢时,当时朝廷的权相李林甫是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他向皇帝报告说参加考试的人没有一个称得上是人才的。并大拍皇帝马屁,说“野无遗贤”。不得已,杜甫只好找其他的途径。后来,杜甫又向达官显贵呈送自己的诗文,希望能得到他们的赏识,找到仕进的阶梯,结果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当时朝廷腐败,政治黑暗,统治阶级越来越奢侈腐化,杜甫虽然到处奔走,仍没有结果,生活越来越艰难。这时,他看到了社会的种种矛盾,思想上也更同情劳苦大众。

公元755年,杜甫凭着自己的才学,总算谋到了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但不幸的是安史之乱马上爆发了。在叛军攻陷长安时,杜甫一度成为了战俘,被关押在长安。不久,杜甫在别人的帮助下,历尽艰险终于逃了出来。一出来,杜甫马上打听到了皇帝的所在,于是衣衫褴褛地赶到了肃宗殿前。这次肃宗让他做了左拾遗。不久,因为营救已被皇帝罢免的宰相,杜甫惹恼了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面对如此黑暗的现实,杜甫极为失望,愤而辞掉了官职,带着家小向西流转到了成都。在浣花溪旁,杜甫盖了一座草房,领着妻儿在里面居住。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在后来的日子里,杜甫除受人举荐做过几年的参军外,一直都是颠簸流离地过着日子,相当凄惨,从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我们可见一斑。

半生的流离之苦使杜甫对当时的历史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统治阶级的腐朽,劳动人民的困苦,杜甫都有亲身的经历。在大量的诗作中,杜甫大胆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生活。历代传诵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极好描写。为剿灭叛军,唐王朝大肆拉夫征兵,使人民群众遭受了深重的灾难,连老人都不能幸免。杜甫在逃亡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这些,并把这些情况写成《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诗篇。这些诗篇采用了乐府体,通过对话和独白,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这是一幅多么悲惨的图画!老妇的控诉,悲惨凄凉,字字是泪,句句如血。“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的心与人民的心是相通的。

杜甫的诗,在风格上沉雄浑厚,感情真挚,语言锤炼凝重,达到了诗歌艺术上的一个高峰,尤其是他的七律诗更是成为后来人们做诗的典范,影响极为深远。

杜甫一生只断断续续做过几年小官,政治生涯也颇为短促,但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时时关心着政治,关心着社会,关心着人民。他最初的理想就是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后来又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写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直到他的晚年,也还是不改初衷,“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正是这一心情的真实写照。他的政治理想虽然不能实现,但在他的诗歌中却有十分真切的反映。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才伟大,才被人们称赞为“诗史”,他也被人们称赞为“诗圣”。

杜甫虽然一生潦倒,悲惨地离开了人世,但他对中国诗歌的贡献却永远为后人所称道。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中,杜甫占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开端,中经汉乐府民歌、建安时期、初唐四杰等等,到杜甫时总结并发扬了我国现实主义这一优秀传统,并把它发展到了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直接引导了中唐

白居易

倡导的新乐府诗歌改良运动,并一直影响到清代。这也就难怪韩愈会感叹“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