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下册)笔记和典型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1 03:17:48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下册)笔记和典型题详解

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下册)笔记和典型题详解试读:

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

第五编 八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80——1989)

第十八章 美苏争夺的新态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一、美苏争夺的新态势

1.卡特主义(1)卡特主义的提出

1976年美国民主党的竞选纲领称新的一届民主党政府“必须和将要提倡一个新的美国外交政策”。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卡特,在竞选时更明确地提出了“以世界秩序政治取代力量均衡政治”。

卡特就任总统之后,1977年5月22日,在印第安纳州南湾市的圣姆大学发表了关于外交政策的讲话。

1979年,反美的宗教领袖—霍梅尼接管了伊朗的政权,打断了美国战后以来所营造的防御体系中的一环,给美国安全利益和遏制苏联南下的政策极为沉重的打击。

苏联出兵阿富汗后,卡特于1980年1月4日晚向全国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为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而对其进行制裁的决定,并于1月23日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卡特主义。(2)卡特主义的内容

①追求国家的最大利益,重视国家安全,强调地区性安全结构,将美国最关心的三个安全地区:中东、欧洲和远东联系在一起。

②维持世界和平,加强与盟国和友邦的合作,向受苏联严重威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共同抵御苏联的扩张。

③加强美国意识形态对世界的影响,推行人权外交。

④恢复美国在第三世界中的政治存在,更多关注第三世界事务。

⑤大力扩充军力,调整核战略,着重加强在中东、波斯湾地区应付紧急事变的能力。

⑥实现同中国关系的正常化,开展军事外交。

2.里根的新遏制政策(1)新遏制政策提出的背景

里根入主白宫后面临着苏联的严重挑战: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仍处于进攻态势。

里根政府认定,美国面临的“根本挑战”是“制止苏联的全球野心”。出于两极体系的考虑,里根把整个世界看作是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基础的秩序,美国在其中占据领导地位。里根政府以是否反苏作为唯一标准,来确定美国的敌人与朋友,主张对苏联推行实力政策、恢复对苏联的遏制。(2)新遏制政策的要点

①扩充美国的军事实力,谋求打破战略均势。

里根决心打破苏美之间在军事力量方面的相对平衡,采取坚决措施来谋求军事优势,用武力抵抗苏联危害美国利益的任何“冒险行动”。为此,里根政府提出了新的核战略,增进核威慑,同时大力加强常规力量,并在某些关键地区加强自己的军事存在,以有限的军事手段达到有限的政治目的。

②组建堵截苏联的战略防线。

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决心堵住苏联进一步向南扩张。里根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a.同中东一些关键国家如以色列、埃及、沙特阿拉伯达成防止苏联势力扩张的“战略一致”,特别是同以色列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b.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稳定中东局势,防止给苏联扩张提供机会;支持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把巴基斯坦作为反苏、防苏的前线国家;

c.继续支持阿富汗的抵抗力量,动摇与打击苏联占领军;

d.注意调整同西欧、日本的关系,以协调对苏政策;

e.同中国签署“8.17”公报,两国关系得以正常发展。

③以实力为后盾,执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

里根政府在同苏联进行的核谈判中,一方面向苏联显示力量,以加强自己的地位;同时又向苏提出明显不会被苏联接受的建议,把谈判可能失败的责任推给对方。里根政府对苏联施加压力,迫使苏联按美国提出的要求找到令美国满意的解决办法。

④开展对苏联的经济攻势。

里根在同苏联的经济贸易关系中推行大棒政策,试图利用经济财政和技术上的优势,延缓苏联经济发展,迫使苏联限制其在外部的侵略扩张活动。

⑤通过美苏两极体制的框架来看待第三世界和地区冲突。

美国宣布它的利益遍及全球,积极插手和干预地区冲突,同苏联进行争夺。

a.把中美洲看作是自己门前的台阶和自家的后院,以加强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军事存在为主,配合政治、经济等多种渠道来排斥苏联的影响,维护自己的传统利益。

b.在中东,力图建立“抗苏战略合作体系”,还想一手包揽中东和平进程,不准苏联插手。

c.采取诸多措施,加强在第三世界同苏联的争夺。

⑥进行意识形态战。

里根政府在意识形态领域加紧向苏联发动进攻。

a.表示不能相信苏联,因为苏联为自己“保留了犯罪、说谎和欺骗的权利”,并以此谋求主宰整个世界。

b.社会主义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奇异的篇章”,声称要对共产主义进行新的“十字军东征”,扬言要把苏联和苏维埃制度一起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c.攻击苏联是“罪恶帝国”,指责苏联是“现代世界的罪恶之源”。

3.“星球大战计划”(1)提出

1983年3月23日,里根在关于国防开支和防务技术的电视讲话中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该计划是把战略弹道导弹拦截和摧毁在到达美国国土之前,以求达到消除战略弹道导弹的威胁的目的。(2)目的和性质

1985年1月3日,白宫全文公布了《总统战略防御计划》。在序言中阐述了战略防御计划的目的和性质。

①发展有效的防御对付弹道导弹所造成的威胁,确保美国及其盟国的安全,以美国的技术优势,谋求建立一个“较为安全和稳定的世界”。

②战略防御计划仍然是威慑。

③战略防御计划是“一个集中搞先进防御技术的研究计划”,目的在于“寻找方法,为遏止侵略、加强局势的稳定和增进美国和我们的盟友的安全提供一个较好的基础”。

④战略防御计划是针对苏联“不断大规模扩大反弹道导弹力量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使美国和苏联科研稳妥地同意进行大量削减、甚至最终消除弹道导弹及它们携带的核弹头”的有效途径。

⑤实施战略防御计划需要盟国的合作。(3)实施措施

里根在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后,即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予以实施。

①在有关战略防御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争论中坚持自己的立场,极力宣传政府的观点,积极争取国内的支持,特别是争取军事工业集团的支持。

②采取组织落实措施。

③要求国会拨款,从财政上保证战略防御计划的实施。

④积极争取盟国的支持与参与。(4)评价

①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划是美国推行强硬的军事新政策的反映。它标志着美国核战略思想的转变。

②美国制定与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也是对苏联发展核力量和防御项目的反应,使苏联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改善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不利地位。

③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在美国社会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引起了高度重视与不同的反响。

4.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政策新思维(1)提出的背景

①80年代前期苏联对里根推行的新遏制政策采取了极为强硬和全面抗衡的政策与措施,使美苏关系处于新的冷战之中。

②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他在国内政策中提出“公开性”与“改革”,试图结束勃列日涅夫后期以来苏联出现的停滞状态,求得社会政治经济的复兴与发展。他提出了外交政策新思维,指望改善在国际舞台上的不利处境,从而加强同美国的竞争。

③1986年1月15日,戈尔巴乔夫在苏联政府声明中提出了“新思维”。其后,戈尔巴乔夫在苏共27大的政治报告、庆祝十月革命70周年的讲话、《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对新思维进行了解释。(2)基本内容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涉及对当前世界发展趋势的基本估计以及苏联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

①对当前世界发展趋势的基本估计

a.当前的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

戈尔巴乔夫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国政治和经济的联系的普遍加强,整个世界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类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问题,需要把各自的力量联合起来。

b.核战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戈尔巴乔夫强调,新思维的理论基础是改变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他认为,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战争与和平的观点,打破了战争与政治的传统观念,“核战争将不是政治的继续”。他认为核战争意味着整个人类文明的毁灭。当前人类要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作出自己的抉择。

c.全人类的利益高于阶级利益。

戈尔巴乔夫强调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明确地说是承认人类生存的利益高于一切”。当前,全人类的利益就是使自己免于毁灭。各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但防止核战争,解决全球性问题,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利益是共同的,高于一切的。

d.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发展前途与富有生命力。

戈尔巴乔夫认为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出现了美国、西欧、日本三个资本主义中心。资本主义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但资本主义本身的发展规律还没有导致资本主义的“绝对停滞,并没有排除其经济增长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可能性”,资本主义在未来的高科技革命中可能“占领新的高地,在世界力量对比中赢得优势”。

②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则

戈尔巴乔夫根据对世界发展以及趋势的基本估计,提出了苏联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则:

a.和平共处的普遍原则。

戈尔巴乔夫认为,面对如此复杂而危险的世界,各国政治家必须采取现实主义的负责任的态度。在国际关系中,要寻求相互谅解、对话,实行和平共处,实现国与国关系的非意识形态化,尊重各国的合法权益,以求各方利益的均衡。

b.自由选择的原则。

各国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日益增加,必须遵循自由选择的原则,充分尊重各国人民按照自己的选择而生活,并在和平条件下独立自主地解决自身的问题。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无权干涉他国的内政,或把自己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模式、意识形态利用军事的、经济的手段强加于人。

c.普遍安全的原则。

安全是普遍的、相互的、不可分割的。安全的唯一原则基础是充分主权。尊重其他国家,同时用客观的和自我批评的眼光看本国社会。各国要使自己的安全同国际社会所有成员的安全结合起来,不能靠牺牲别国的安全利益来谋求自己的安全。安全首先是政治问题、互相信任问题,不能通过军事手段来保障。通向安全的唯一道路是政治解决的道路,是裁军的道路。

d.维持两极体制的原则。

戈尔巴乔夫认为维护两极结构是苏联对外政策的出发点。两大社会体系的对立只有通过和平竞赛与竞争的形式进行,不能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更不能用暴力战争。苏美处于对立的两极,但解决全球问题不能光靠一个或几个国家的力量。苏联不能光从苏美关系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处理国际政治问题,否则就要犯“大错误”。

5.美苏首脑日内瓦会晤和雷克雅未克会晤(1)两次会晤的背景

①里根在第二任期大幅度调整对苏政策,实施“现实主义”、“实力”和“对话”的方针。

②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把处理同美国的关系作为苏联外交政策和外交活动的中心环节,采取了同美国需要接触、对话的政策,寻找改善关系的途径。(2)1985年日内瓦会谈

①会谈前的准备

1985年3月13日,里根提出要同苏联新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举行会晤。4月7日戈尔巴乔夫作出答复,表示赞同。7月3日,美苏双方宣布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将要会见,但未提“最高级会晤”。在准备首脑会晤的过程中,双方充满了矛盾与斗争。这主要表现在:

a.要求讨论的重点不同;

b.在关键问题上双方立场截然不同;

c.在出席会晤的心态上各异;

d.双方相互攻讦。

②会谈的时间和地点:11月19~21日,日内瓦

③会谈的内容

两国领导人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战略防御计划和削减50%核武器协定;

b.地区冲突,包括阿富汗、安哥拉、埃塞俄比亚、柬埔寨、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

c.双边关系,包括文化交流、航运和人权等。

④会谈的成果

双方签订了《关于在科学、教育和文化领域进行接触和交流的协定》,达成了在纽约和基辅同时开放总领事馆的协定,发表了《联合声明》。主要内容:

a.一致认为两国对于“维护和平负有特殊责任”,必须防止它们之间爆发任何战争,双方都不得谋求军事优势;

b.决定加速谈判进程,以“防止在太空展开武器竞赛,结束在地球上的武器竞赛,限制和减少核武器并加强战略稳定”;

c.加强对话,把两国之间的各级对话置于定期的基础上,举行专家级的会议就地区问题交换意见,鼓励民间往来与接触。(3)1986年雷克雅未克会晤

①会谈前准备

1985年日内瓦会晤时确定两国首脑次年在华盛顿继续举行高级会谈。

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裁军的新建议。

1986年,戈尔巴乔夫为了推动裁军谈判、缓和两国关系,曾三次提出同里根进行会晤。

1986年9月19日,戈尔巴乔夫致信里根,提出在冰岛或英国举行过渡性的首脑会晤的建议。第二天,里根表示了赞同。

②会谈的时间和地点:1986年10月11日至12日,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

③会谈内容

两国首脑举行了4轮会谈,讨论了削减战略武器、中程导弹、最终禁止核试验等问题。

④会谈成果

苏联方面作出了“史无前例”的“重大让步”,双方在削减战略武器50%和在10年内不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问题上取得了一致。但会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没有发表联合声明,也没有确定下次首脑会晤的时间。

6.里根主义(1)提出的背景

①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环境向美国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会。

②经过仅4年的努力,美国恢复了力量和信心。

③里根对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扩张、苏联以及代理人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与存在给予了特殊的关注。(2)基本内涵

里根主义就是美国要承担抵抗苏联及由它支持的在世界任何地方的“侵略”,支持反共产主义的起义并击退共产主义,在第三世界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特别是争夺拉丁美洲的政策。它是在美国的力量与信心得到恢复和发展之后提出与实施的,是里根对苏联推行新遏制政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它的核心是把“共产主义的扩张势力”推回去,针对的是苏联在中美洲的渗透,目的是巩固美国的后院而不让苏联染指。

7.美苏中程导弹协议的签署

美苏关于中程导弹的谈判几经起落,最终在1987年签订了有关条约。(1)谈判的进程

①1977年,苏联开始在欧洲地区部署SS—20导弹。

②1979年10月,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指责苏联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打破了欧洲军事力量的均势,主张北约的威慑战略各个组成部分实现同苏联的平衡。

③1980年10月,美苏就欧洲的中程导弹问题开始了预备会议。

④1981年11月18日,里根提出“零点方案”,苏联予以拒绝。

⑤1981年11月30日,美苏关于中程导弹的谈判重新开始。

⑥1982年苏联先后提出了“分阶段裁减方案”和“同等裁减建议”,美国加以反对。

⑦1983年美苏双方都提出过修改的建议,但是均未被对方所接受,谈判陷入僵局。11月14日,美国第一批陆基巡航导弹运抵英国的格林汉康芒空军基地。11月23日,苏联宣布退出谈判。

⑧1985年3月12日,美苏中程导弹谈判复会。

⑨1986年1月,戈尔巴乔夫建议在5—7年内消除美苏全部中程导弹。2月美国建议分3年实施经过修改的“零点方案”。10月12日,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冰岛的高级会晤中同意消除部署在欧洲的全部中程导弹。

⑩1987年2月28日,戈尔巴乔夫表示可以把中程导弹从美苏“一揽子谈判”中脱离出来、单独签订一个条约。苏联的这一重大让步使双方在中程导弹问题上达成协议的条件趋向成熟。3月,美国提出一项条约草案,其中包括现场核查问题。

4月,戈尔巴乔夫在会见舒尔茨时提出“双零点方案”,即苏联消除它在欧洲的中程导弹,美国不得在此部署。

7月22日,苏联宣布全球“双零点方案”,苏联在亚洲也不保留100枚中程导弹,要求美国采取同样的举措。此建议得到了美国的响应,为中程导弹协议的签署扫清了道路。

9月10日,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华盛顿会晤,双方就销毁中程导弹达成了原则协议。之后又在莫斯科会晤,议定条约的最后细节。

12月8日,美苏首脑在华盛顿签署了《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2)谈判的成果

双方签署了《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根据条约,美国需销毁859枚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苏联则是1752枚。这些导弹在美苏核武库中约占4%。到1991年5月,属于中程导弹条约规定范围内的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业已全部销毁。

在谈判中,美苏处于不对等的地位。美国采取了进攻的态势,苏联在同美国进行了一番较量后,全盘接受了里根政府所提出的方案。(3)谈判的意义

中程导弹条约的签订及执行在美苏裁军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①它表明美苏已走上了实际裁减军备的道路。

②中程导弹作为一类核武器的销毁,提高了世界对美苏核裁军谈判取得积极成果的信心。

③条约的执行减轻了中程核武器对欧洲的压力,推动了欧洲常规兵力的谈判。

④严格的核查解决了美苏裁军中的最大难题。

⑤加强了美苏之间的相互信任,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

8.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1)“超越遏制”战略提出的背景

超越遏制战略是美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对苏战略。8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世界由战后的两极向多极化演变。

②美国在里根时期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美苏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美国方面的变化。

③戈尔巴乔夫提出和实施了外交政策新思维,鼓吹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2)“超越遏制”战略的提出

美国总统布什于1989年5月12日在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化大学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21日和24日,布什又在波士顿大学、海岸警卫学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布什在访问欧洲和出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首脑会议的讲话中重申了上述战略。从此,超越遏制战略成为了西方对苏联的共同战略。(3)“超越遏制”战略的内涵

超越遏制战略是遏制战略的继续和发展。

①它强调“谨慎、考验和渐变”,提醒人们注意由战后的“相互遏制逐渐变为同莫斯科合作的可能性”。

②超越遏制战略提出了美国对苏政策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③超越遏制战略强调把苏联引入国际社会,使它在国际合作中发生演变。

④超越遏制战略提出要建立“一个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欧洲”。

⑤超越遏制战略强调实力地位政策。(4)实施其“超越遏制”战略的措施

①推进美苏最高级会晤,在政治上支持戈尔巴乔夫。

②提供经济援助,支持与影响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③借助戈尔巴乔夫搞垮苏联、促使东欧变化和瓦解华沙条约组织。(5)“超越遏制”战略的影响

超越遏制战略的提出以及实施促进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演变。

二、西欧联合步伐的加快

1.欧共体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

80年代,西欧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1)加速的原因

①从1973年起的10年间,西欧国家发生严重经济危机,导致欧共体内部矛盾丛生,摩擦迭起,使欧共体的正常运转受到严重影响。

②面对新技术革命冲击、太平洋地区崛起、国际贸易竞争激化、美苏争夺加剧等一系列挑战,欧共体却因摆脱不了内部矛盾的困扰,迟迟作不出反应,使人们对它产生了信任危机。(2)加速的进程

①1984年6月,法德推动欧共体枫丹白露首脑会议就欧共体预算摊款问题达成了一项重要妥协方案,从而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同时,还决定成立一个由各成员国首脑的代表组成的“特别委员会”,负责研究和提出加强欧洲联合的建议。

②1985年,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欧洲一体化文件》,给一体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③1985年6月,米兰首脑会议讨论了法德两国联合提出的“关于欧洲联盟条约草案”,在联合发展尖端科技以及于1992年底前建立内部统一大市场等方面达成了协议。10月,召开政府间会议,讨论了修改《罗马条约》、建立欧洲联盟、草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等问题。

④1985年12月2—3日,欧共体首脑会议在卢森堡举行,通过了《欧洲政治合作草案》,并就修改《罗马条约》的内容达成协议,写成《欧洲统一文件》,附在《罗马条约》后面。

⑤1986年2月17日,各国首脑在布鲁塞尔举行《欧洲统一文件》签字仪式。

⑥1987年7月1日,《欧洲统一文件》开始生效。(3)加速的表现《欧洲统一文件》实际是《罗马条约》的更新,它使欧共体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获得了新的动力。由此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具体表现在:

①欧共体实现了第三次扩大。

②欧共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建立了18国“自由贸易区”。

③加紧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立法工作。

④筹建欧洲货币联盟有所进展。

⑤欧洲货币单位—埃居使用范围愈益广泛,由结算和储备手段发展到存贷款、信用卡和银行支票等业务领域。

⑥确定资金完全自由流通时间表。

⑦探索西欧防务合作出现新势头。

⑧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取得积极成果。

⑨科技合作成绩显著。

3.“尤里卡”计划(1)提出的背景

①西欧在六七十年代对高新科技产品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其在新科技革命竞赛中落后于美国和日本。

②由于高新技术的落后,影响了传统工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及其市场的竞争力,成为西欧国家经济普遍出现产业结构危机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③1985年,美国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对西欧构成了双重挑战。

a.战略上的挑战

这一计划实现后,将出现北美和西欧两个不同的安全区,最终可能导致美欧防务的脱钩。

b.技术上的挑战

资金多达260亿美元的战略防御计划,很可能进一步加强美国在尖端技术领域里的领先地位,并将欧洲的高科技人力和资金吸引走,使西欧赶超美日的愿望落空。

同时,该计划也导致了西欧思想的混乱。(2)提出的过程

①1985年4月17日,法国总统密特朗提出建立“欧洲研究协调机构”即“尤里卡”计划的倡议。6月,“尤里卡”计划的倡议得到了在米兰举行的欧共体首脑会议的全力支持7月17日,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尤里卡”部长级会议,获得一致赞成。18日,在发表的最后公报中宣布,“尤里卡”自即日起正式诞生。

②1985年11月5~6日,在德国汉诺威召开了“尤里卡”第二次部长级会议,标志着“尤里卡”计划正式开始实施。

③1986年6月30日,第三次“尤里卡”部长级会议在伦敦举行,“尤里卡”完全步入正轨。

从第五届“尤里卡”部长级会议开始,每9个月召开一次,按国名字母顺序由参加国轮流担任主席国,主持会议。(3)“尤里卡”的优点“尤里卡”最显著优点是,它不是一个确立了项目的研究计划,而是一个供欧洲合作的“开放框架”,实行“自下而上”的原则,由基层参加单位自立地选题和确立合作伙伴、合作范围及合作方式。上面只有一个常设秘书处和各国的对口单位负责组织协调。

①它把企业和科研机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解决了基础研究与市场脱节的难题。

②它要求每个项目都有不同国别的企业参加,有助于统一技术和产品的标准及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③其出资方式也可以有效地避免资金的浪费。(4)提出的意义

它不仅促进了“工艺欧洲”的形成,振奋了西欧“联合自强”的精神,而且也给西欧开展科技合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4.西欧防务联合的进展

七八十年代,美苏关于中程导弹的谈判,加剧了西欧国家对美国核保护的不信任感,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西欧防务联合的发展势头。受“中导危机”的强烈刺激,西欧防务联合问题又提上了西欧国家的议事日程,而且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

在此期间,西欧防务联合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展:(1)作为西欧联合发动机的法德联盟在防务领域的合作明显加强。

①1982年10月21~22日,法德决定实施法德合作条约中已被冻结20多年的军事条款,成立“安全—防务共同委员会”。

②1986年,达成共同培训军官、联合举行军事演习的协议。

③1987年6月19日,西德提出建立一支5000人的法德联合旅,法国表示热烈欢迎。

④1988年1月22日,两国决定建立“防务理事会”以取代“安全—防务共同委员会”,对涉及两国军事合作的一切事情进行决策。

⑤1989年1月12日,“法德混合旅”开始部署。(2)在法德携手推动下,西欧联盟得到恢复和改造。

西欧联盟逐步取消了对西德的歧视条款,成为西欧国家专门讨论防务问题的论坛。

①1984年6月2日,西欧联盟7国外长在巴黎举行会议,讨论“恢复西欧联盟的活动”,原则同意了法国提出的一项关于振兴该联盟的一揽子建议。10月26日,西欧联盟7国的外长和国防部长在罗马举行联席会议,通过了《罗马宣言》,宣布重振西欧联盟。

②1985年,联盟决定建立一个常规尖端武器研究基地。

③1986年7月成员国同意在反恐怖主义方面加强合作,年底增设“欧洲安全政治委员会”。

④1987年10月26日,部长理事会在海牙通过了《欧洲安全宪章》,决心进一步加强西欧的防务合作。

⑤1988年,联盟同意驻守在海湾的欧洲各国海军加强协作,并决定吸收西班牙和葡萄牙为成员国,以加强地中海安全。

⑥1989年11月中,西欧联盟外长和国防部长聚会讨论了新形势下的西欧防务问题。(3)军工合作有了长足进展。

①1976年,由法国创议成立了“独立的欧洲项目小组”。

②80年代,这个机构已发展为西欧国家军备技术合作的中心,西欧国家在军备研制和生产方面的双边和多边合作蓬勃发展起来。

③80年代是西欧防务联合自战后以来进展最快的时期。但总的来看,还处于较低的起步阶段,远未达到实施共同防务的程度,更谈不上很快实现独立防务的问题。

5.东欧剧变及其对西欧的影响(1)东欧剧变的原因

①1985年戈尔巴乔夫对外奉行“新思维”,在国内标榜“公开性”,“民主化”,实行政治体制和经济改革。

②东欧各国国内围绕改革问题的斗争尖锐起来。

③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人权”攻势以及对东欧国家中的“民主反对派”的公开支持。

④反对派组织的进攻,迫使执政党节节退让,达到最后取而代之。(2)东欧剧变的方式和过程

1989年,波兰首先被突破,很快在所有东欧国家产生连锁反应,政权相继易手。1989年成了东欧剧变年,其余波一直延续到1991年阿尔巴尼亚完成演变过程。

①方式

7个东欧国家除罗马尼亚外,都是以和平方式实现这种演变的;都改行多党制和私有化;都改了国名、国歌和国徽;共产党都更名为民主社会主义党或社会党;政权易手后,都对共产党领导人进行政治清算。

②过程

东欧各国的演变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具体情况又各有特色。

a.波兰

波兰的政局变化是以团结工会合法化为转折点的。

第一,80年代初,团结工会领导了大规模工潮。

第二,1981年底至1983年7月间,波兰政府在全国实行“战时状态”,取缔了团结工会。

第三,1982年,波兰实行经济改革。

第四,1987年7月,进入第二阶段后,有些商品提价过猛,招致人民不满。

第五,1988年,团结工会又发起大规模罢工,导致新的社会动荡。

第六,1989年1月,波兰政府通过了《关于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立场》的决议。2月6日至4月5日,举行以统一工人党和团结工会唱主角的、有全国所有主要政党和组织参加的圆桌会议,达成了关于团结工会合法化、改行总统制和增设参议院、实行议会民主等协议,并确定提前于1989年6月举行议会大选。

第七,1989年6月,选举结果团结工会大胜,组成以它为主体的联合政府。新政府宣布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彻底改造。

b.匈牙利

第一,1989年2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中央全会,宣布放弃执政党地位,实行多党制,并对1956年匈牙利事件作了重新评价。6月,社工党中央和政府为在1956年事件中以叛国罪判处死刑的纳吉彻底平反。10月6日,社工党举行非常代表大会,决议将社工党改建成社会党。10月18日,国民议会通过修正案,改国名为“匈牙利共和国”,宣布新共和国“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和民主社会主义价值观”。

第二,1990年3月25日至4月8日,举行实行多党制后的首次大选,反对党民主联盟获胜,同其他小党组成联合政府,决定加速私有化进程。

c.民主德国

第一,1989年5月,匈牙利宣布拆除与奥地利之间的边界设施。9月又单方面废除匈与民德签订的《关于禁止对方无有效证件公民去第三国的双边协定》,匈牙利变成了民德公民出走联邦德国的通道。

民德劳动力大量流失,人心浮动,社会生活陷入混乱。一批反对派组织的开始出现和一些城市爆发规模不等的示威游行。

戈尔巴乔夫到柏林参加民主德国庆活动时,对记者发表谈话,不点名地批评东德领导人,导致昂纳克领导集团感到孤立无援,支撑不下去了,开始分化。

第二,10月18日,昂纳克被迫下台,现政权很快呈现倾危之势。11月7日,以斯多夫为主席的部长会议集体辞职,让位于有11名非统一社会党成员参加的联合政府,人民议会主席也改由民主农民党人担任。12月3日,统一社会党召开中央全会,决定将昂纳克、斯多夫等12名前领导人开除出党,宣布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集体辞职,随后举行特别代表大会,决议将党改名为“民社党”。12月7日,举行有16个党派、政治组织和社会团体代表参加的“圆桌会议”,确定于1990年5月16日举行人民议院选举。

第三,1990年5月16日,选举在西德公开干预和操纵下进行,科尔总理全力支持的德国联盟获得48.15%的选票取胜,从而为两德统一铺平了道路。

d.捷克斯洛伐克

第一,自1989年初以来,捷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围绕着对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和苏联等5国武装入侵事件的重新评价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以总书记雅克什为首的捷共中央坚决顶住来自国内外包括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的压力,反对为1968年事件翻案。

第二,10月间,民德政局突变,捷共也顶不下去了。11月6日,雅克什领导班子辞职。新班子上台,立即同反对派联合组织“公民论坛”会谈,表示“愿走一条新路”。接着,议会修改宪法,取消捷共在社会生活中的领导作用等条款;捷共主席团发表声明,为“布拉格之春”平反;改组政府,吸收非党人士入阁。

1第三,2月22日,捷各派政治力量举行“圆桌会议”,一致同意提名“公民论坛”代表哈维尔和“布拉格之春”领导人杜布切克分别为总统和联邦议会主席候选人,并于28日和29日经议会批准。

e.保加利亚

第一,1989年10月下旬,在保加利亚,由一些社会名流组成的“生态公开性”组织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要求当局仿效波兰、匈牙利和民德实行改革,实行多元化。11月7日,日夫科夫被迫辞去保共总书记和国务委员会主席职务。

第二,1990年1月16日,保反对派组织举行圆桌会议,就向民主制度和平过渡等问题达成协议,并商定6月10—17日举行自由选举。4月3日,保共更名为保加利亚社会党。

6月大选,大国民议会选举人民联盟主席热柳•热列夫为总统,无党派人士迪•波波夫为总理。

f.罗马尼亚

第一,1989年12月16日,蒂米什瓦拉事件导致罗马尼亚国内各种矛盾骤然激化。

第二,21日,罗首都发生大规模的反政府、反齐奥塞斯库的示威游行,并设置路障同前去弹压的军警对峙,在冲突中多人伤亡。

第三,22日上午,电台公布国防部长自杀。接着,国防部军队宣布,拒绝执行“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的命令,守卫在重要部门的士兵开始撤离。11时45分,示威群众冲进罗共中央和政府大厦。当晚齐奥塞斯库夫妇被军事法庭秘密审判后就地枪决。

随即由扬•伊利埃斯库将军等军界人士组成的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宣告成立,宣布由它接管国家的一切权力,决定于1990年4月举行自由大选。(3)东欧剧变对西欧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东欧剧变,西欧是主要受益者。东欧国家转向西方,首先是转向欧共体。这不仅给它提供了一个新的大市场,而且也使它的势力范围由西欧扩大到东欧,成为居于整个欧洲中心地位的一个主体组织。更重要的是,东欧剧变,预示华约组织即将解体,苏联的军事威胁基本消失,这使西欧的外部安全环境大大改善。

②消极影响

东欧剧变也给西欧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有:

a.“雅尔塔格局”行将就木,建立什么样的欧洲和平新秩序的问题已成为欧美苏斗争的焦点;

b.两德统一骤然变成现实,恐德情绪开始在欧洲蔓延。将来是“德国的欧洲”还是“欧洲的德国”,也成为西欧国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c.苏联威胁消失后,美欧之间不会继续维持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调整欧美关系势在必行;

d.东欧国家转轨后,都迫切要求加入欧共体。这对欧共体构成了沉重的“扩大”压力;

e.东欧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出现的无序状态和各种矛盾、冲突的爆发,对欧洲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形成新的威胁;

f.苏联、东欧国家大批移民,又给西欧国家带来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6.德洛尔计划

为落实一体化文件,欧共体执委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受首脑会议的委托,分别于1987年和1989年提出两份具体实施计划。第一份“德洛尔计划”涉及的是财政改革的问题,故又称为“一揽子财政改革方案”。(1)德洛尔计划的内容

①今后5年(1988—1992)严格控制预算支出,削减农产品保证价格,把农业开支由占预算总额70%以上减到50%;

②取消强势货币(如西德马克)成员国出口农产品的补贴,以消除其过剩农产品盲目增长,同时取消弱势货币(如法国法郎)成员国出口农产品的过境征税;

③改革欧共体预算“自有财源”制度,把其中关于征收各成员国增值税的1.4%改为按各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提成,预计1992年欧共体预算岁入比1987年增加25%,约达580亿埃居;

④5年内将欧共体预算支出的结构基金(包括地区发展基金,欧洲社会基金以及农业指导保证基金的指导部分)拨款,由1987年的69亿埃居翻一番。(2)德洛尔计划的通过及后续发展

①1987年2月,德洛尔携带该计划遍访12个成员国,同各国首脑进行磋商。但在当年年中和年底举行的两次首脑会议上,该计划未获通过。

②1988年2月,由于联邦德国居间斡旋和多方工作,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特别首脑会议上终于就“德洛尔计划”达成妥协。

③1989年4月17日,德洛尔小组向在卢森堡举行的12国财长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欧共体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报告,遭到了英国的强烈反对。

④1989年6月,在马德里举行的首脑会议上,西班牙首相提出了一个4点折衷方案,为12国一致接受,达成协议。12月8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第42届欧洲理事会上,再次讨论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问题,通过了在1990年12月底以前召开关于建立货币联盟的政府间会议的决议。(3)德洛尔计划的意义

这项协议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实施一体化文件所规定的近期计划(解决预算赤字、农产品价格)和中期计划(改革农业政策、财政制度和结构基金)开辟了道路。

三、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1.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70年代末,日本推出了战后第一个具有全局观点和长远考虑的国家总体战略——综合安全保障战略,从而为日本在80年代推行大国外交确定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方针。(1)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提出过程

①70年代中期,日本的政界、财界和学术界人士便纷纷着手探讨今后的日本安全保障问题,并有《展望21世纪的战略》等书籍相继问世。

②1978年11月,大平正芳在竞选自民党总裁的演说中提出了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基本思路。

③大平担任日本首相后,立即建立了九个政策研究组作为其内阁的咨询机构,其中包括以猪木正道为首的综合安全保障组。

④1979年3月,大平首相在日本防卫大学毕业典礼的训示中进一步谈到:“我国的安全保障只有在整备防务力量的同时,把经济力量、外交力量、文化创造力量等我国具有的全部力量都综合地集聚起来才能得到保证。”

⑤1980年7月,综合安全保障研究组的20多名专家学者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反复研究向日本政府提交了《综合安全保障战略报告书》。

⑥1980年10月3日,铃木善幸首相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称,要继承并进一步推进综合安全保障政策。

同年12月铃木内阁设立了由各主要省、厅长官及自民党干事长、总务会长和政调会长参加的“综合安全保障阁僚会议”,并对综合安全保障政策定义为:“因国际性威胁的发生,对给予或可能给予我国生存基础造成严重影响之各种类型的威胁,通过外交、国防、经济等各项政策的综合运用,防患于未然,或在已经发生威胁时妥善应付,以维持国家的生存并防止发生大的社会动乱。”

⑦1981年度的日本《外交蓝皮书》明确规定,综合安全保障政策的重点是“在平时尽可能地维护我国周围国际环境的和平与稳定,以此防止危机的发生于未然”。

⑧1984年12月,中曾根首相的私人咨询机构“和平问题研究会”提交了一份题为《国际国家日本的综合安全保障政策》的研究报告。(2)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实施措施

为了推进这一战略,日本采取的措施有:

①公开宣布日本持“西方一员”的立场,建立日美欧“创造性的相互依赖关系”;

②充实防卫力量,对美分担防卫责任;

③突出经济安全保障在综合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④确立“科技立国”的方针。(3)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提出和实施的影响

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使战后日本外交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从追随美国的“被动外交”逐渐转变为追求国家战略目标的“主动外交”,由偏重经济转向注重政治,其外交的出发点也从双边关系的低层次上升到世界战略的高水平,从而标志着日本开始朝着争取政治大国的目标迈进。

2.日本的环太平洋经济合作

太平洋经济合作构想是由日本学术界和财界在60年代初率先提出来的,后日本政府受其启发并加以吸收,由当时的日本外相三木武夫于1967年3月在国会公布于众,成为日本官方的构想。在70年代后期,日本再次掀起探讨环太平洋经济合作的热潮。(1)太平洋经济合作构想的发展

①1978年11月,大平正芳在竞选自民党总裁时把环太平洋合作构想列入竞选纲领,明确提出要对太平洋地区各国给予特殊关照。同年12月大平内阁成立后,环太平洋合作随之成为日本政府的政策纲要内容之一,确定为今后20年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基本国策。

②1979年3月,九个政策研究组中的环太平洋合作组成立,该研究组于1979年11月和1980年5月分别提交了有关环太平洋合作构想的中间报告和最后报告。

③1980年1月,大平首相为推动“构想”的实施出访大洋洲,与澳、新两国领导人商讨环太平洋合作问题,并发表了题为《太平洋时代的创造性合作关系》的演说,指出环太平洋合作构想重视文化和经济的合作。

④1980年9月,美、日、澳、新、东盟等太平洋国家在堪培拉召开了第一届“太平洋共同体讨论会”,标志着亚太区域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推进太平洋经济合作构想的原因

从本质上讲,日本积极推进亚太合作既有经济上的客观需要,又有在政治上掌握亚太地区主导权的主观意图。

①日本经济存在一些致命弱点,如国内资源极度匮乏和市场相对狭小,从而产生了强大经济实力与严重对外依赖的失衡。正是这种日益加深的对外依赖性,决定了日本把稳定周边国际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谋求在太平洋地区寻找出路。

②地理、历史以及双边关系等因素对日本有利。

③太平洋地区有着许多优越的条件。

a太平洋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b.太平洋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充满活力,易于日本发挥经济大国的作用,形成以日本为核心的区域合作。

c.太平洋地区是世界最广阔的贸易市场,各国贸易关系日趋加深。

d.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产业结构的多样性,有利于日本通过资本转移使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到整个西太平洋地区,同太平洋各国形成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连带关系,把日本的经济安全保障同整个太平洋地区联系起来,共同对付不测事变的发生。

④美国和东盟由疑虑重重转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给日本增添了信心和力量。(3)面临的难题

①面临着与美国的竞争和争夺,美国不希望日本成为太平洋地区的主宰;

②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对日本的戒心并未完全消除;

③在开放本国市场、放松技术转让和经济援助的限制方面,日本也要不断作出努力。

3.日美加强同盟关系(1)政治大国志向化

①从80年代起,日本外交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政治大国志向化”,把谋求实现政治大国地位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总目标。

②1981年5月,铃木首相访美时发表了被称为“第三次开国”的演说,宣布日本正开始成为“积极创造者”。

③1983年7月,中曾根作为首相第一次公开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同年8月27日,中曾根在举行的一次自民党研修会上改称为“国际国家”,并在9月10日召开的第100届国会上发表题为《国际国家日本的作用》的施政演说,指出:“不单单停留在经济的国际化,如果不把我国再向前发展成为在文化上和政治上都积极发挥世界作用的国家,那么我国就够不上真正的国际国家。”(2)追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原因

①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随着国力的增强,导致日本对外政策思想发生转变,大国意识滋长,谋求发挥大国作用的愿望随之日趋强烈。

②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也为日本提供了机遇。里根政府为了扭转军事战略上的不利处境,迫切要求日本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协调关系,分担防卫责任,共同抗衡苏联的军事扩张。(3)日美加强同盟关系的表现及特点

日本在80年代对维护日美同盟的认识大大超出了改善两国双边关系的范围,而是在政治、外交、对外援助等更加广阔的领域积极配合美国的全球战略,从而使这一时期的日本外交和日美关系出现许多新的特点。

①明确日美同盟关系,加强西方阵营的团结合作。

②调整日本的防务政策,强化日美军事合作体制。

③不断增加防卫支开,突破GNP 1%的限制。

④以扩大战略性经济援助支持美国的全球战略。

第十九章 第三世界争取和平与发展的斗争

一、亚洲地区的热点问题

1.两伊战争(1)发生的背景

①1979年初,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后,它与邻国伊拉克的关系迅速恶化。

②1980年4月1日,在巴格达的一次集会上,一个伊朗籍人扔出一颗手榴弹,炸伤在场的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成为两伊冲突升级的导火索。

③9月21日,萨达姆命令伊拉克武装部队对伊朗发动“威慑性打击”。次日,伊拉克空袭了伊朗,并发起全线进攻。伊朗马上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出动空军袭击了伊拉克的两个基地。(2)发生的原因

造成两伊交战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

①两国之间的领土纠纷,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阿拉伯河的划界问题。

②两伊宗教文化上的分歧则是造成两国交兵的深层因素。

③从某种意义上说,霍梅尼掌握伊朗政权所造成的中东地区国际关系的动荡,是引起两伊战火的直接原因。(3)发生的过程

两伊战争发生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为1980年9月至1981年5月,这期间伊拉克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

②两伊战争的第二阶段从1981年5月持续到1982年秋,伊朗军队一度占据上风。

③两伊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双方都曾集中兵力展开大规模攻势,但始终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④1988年8月20日,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双方正式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结束。(4)两伊战争的结果

在两伊战争中双方死亡人数超过35万,伤者65万;两国包括首都在内的数十座城市遭到破坏,战争耗费高达5400亿美元。这场战争使两国的发展至少迟滞了20—30年。

2.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背景

①进入80年代以后,中东和平进程再次陷入停滞状态。由美国主导的埃以谈判在巴勒斯坦自治问题上陷入僵局。

②美国采取了有利于以色列的中东政策。

③贝京领导的极右翼政府提出了所谓“80年代以色列战略”,声称要保持以军在中东地区的绝对优势,同时谋求扩大以色列的安全边界范围。

④埃以达成和平协议,伊拉克深陷两伊战争之中。

⑤1981年,以色列制造了叙以导弹危机。

⑥1982年以完成从西奈半岛的撤军后,更加积极地准备对黎的军事行动。

⑦1982年6月初,以色列驻英大使在伦敦被巴解激进派成员刺成重伤。(2)过程

①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大举入侵黎巴嫩,挑起了第五次中东战争。6月7日,以军兵分三路攻入黎巴嫩。巴解在黎南部的基地全部失守。6月10日,以军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形成包围,摧毁了叙利亚部署在此的萨姆一6空对空导弹基地,切断了叙军增援贝鲁特的道路。

②6月11日,叙利亚与以色列单独达成停火协议。巴解组织的处境更加艰难。

③6月26日,阿拉伯国家联盟就此召开外长会议,然而与会者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会议最终无结果而散。8月7日,在美国特使哈比的调解下,巴解同黎巴嫩政府达成撤离协议。以色列在几天后也接受了协义。

④8月21日—9月1日,1.2万名巴解人员在美、法、意派遣的多国部队监督下,分批撤出被围困的贝鲁特,前往中东8国。9月13日,负责监督撤军的多国部队撤离,以色列拒绝撤军。9月15日,以色列占领贝鲁特西区,要挟黎政府接受其要求,将黎南部地区划为以色列的安全区,并将叙利亚军队全部清除出黎巴嫩。

⑤1983年5月,在美国的干预下,黎以达成撤军协议,黎巴嫩同意在黎南部45公里内设置安全区,由以色列推荐的亲以人士参与管理该安全区,黎政府军在安全区内的人员和装备受到限制,以色列可派人员参与安全区内的巡逻。

⑥1984年3月,黎巴嫩在苏联和叙利亚的支持下,宣布废除黎以撤军协议,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被迫撤出黎巴嫩。6月,以色列国内爆发大规模示威,贝京总理被迫辞职。(3)结果

以色列出兵时宣布的三个目的:驱逐巴解力量、迫使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在黎南部建立安全地带已经基本达到。但以色列的安全并未得到保障,国内反战情绪明显上升,贝京总理被迫辞职。(4)“非斯方案”

在第五次中东战争尚未结束时,阿拉伯国家中曾出现采取现实主义态度谋求中东和平的呼声。1982年9月,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斯首脑会议根据沙特阿拉伯的提议,拟定了解决阿以冲突的8项原则,即“非斯方案”。该方案含蓄地承认了以色列的存在,并首次表明阿拉伯国家愿同以色列谈判解决争端。但由于以色列侵略军的所作所为,该方案未能真正实行。

3.柬埔寨、阿富汗人民反侵略斗争的高涨

80年代,柬埔寨、阿富汗人民继续与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的越南、苏联侵略军展开艰苦的斗争。而柬、阿抵抗力量则在反侵略的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步走向联合。(1)柬埔寨问题

①柬埔寨的抗越斗争

越军在占领金边之后,集中兵力围剿退守柬泰、柬老边境的民柬武装,企图一劳永逸地消灭柬埔寨人有组织的抵抗。民柬游击队则利用山区和乡村的有利地形同越军周旋,使越南陷入长期的消耗战中,始终无法完全控制柬埔寨局势。

②民柬联合政府的成立

a.1980年5月起,民柬领导人乔森潘与高棉阵线主席宋双进行数次会晤,探讨联合抗越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西哈努克亲王宣布愿意有条件地同民柬合作,出面领导柬统一战线和联合政府。乔森潘亲赴平壤与西哈努克会商合作事宜。民柬方面为解除各派疑虑,推动联合抗越,提出五点纲领。西哈努克与宋双也进行了会谈。

b.1981年9月,柬三方代表在新加坡实现了首次三边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正式开始讨论组建联合政府。

c.1982年6月,三方代表签署了《民柬联合政府成立宣言》,决定组织联合政府,共同展开抗越斗争,解放祖国。7月9日,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正式成立。西哈努克亲王任主席,乔森潘任负责外交事务的副主席,宋双任总理。

③柬埔寨问题的解决和越南的撤军

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努力因越南的阻挠而受挫。

a.1985年2月,西哈努克亲王为打破僵局建议举行“非正式、无先决条件的国际会议”,并要求法国出面邀请各方与会。11月,印度尼西亚外长穆赫塔尔在西哈努克建议的基础上,提出召开有关各方参加的非正式会谈,亦称“鸡尾酒会”的设想。但因越南的拒绝而被搁置。此后,由于苏联在柬埔寨和阿富汗问题上态度的转变,而迫使越南改弦更张。

b.1987年5月26日,越南宣布开始从柬埔寨撤军,当年撤出5万人的部队;并且同意参加印尼提议召开的“鸡尾酒会”,共商解决柬埔寨问题的政治方案。但越南的撤军并不意味着柬埔寨问题的解决。

c.1988年7月,柬埔寨问题非正式国际会议在印尼的茂物举行。民柬方面在会议上就彻底实现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提出了新建议,但越南和金边政权代表坚持把排除红色高棉作为民族和解的先决条件,致使会议无结果而散。

d.1989年7月,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巴黎国际会议召开。除柬埔寨四方外,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东盟国家及越南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和不结盟运动的代表也应邀与会。会议经两天讨论,达成几个框架协议。但由于越南仍然坚持其“部分解决方案”,坚持排除红色高棉,反对对等解散金边政府,第一次巴黎会议在实质性问题上并没有取得进展。

e.1989年9月,越南宣称:全部越军都已撤出柬埔寨。但民柬三方一直怀疑越军是否真正全部撤出了柬埔寨。(2)阿富汗问题

①抗苏斗争

尽管苏联军队从1979年的8万人增加到1985年的15万,拥有众多现代化装备,但由于阿富汗游击队利用广阔的山区,开展游击战,强大的苏军显得束手无策,一直不能征服这个多山的小国。

②抵抗力量的联合

由于独特的国情,阿富汗抵抗力量的联合过程更曲折一些。

a.1981年6月,伊斯兰民族阵线、阿富汗民族解放阵线、伊斯兰促进会、伊斯兰党等六个逊尼派穆斯林组织宣布成立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

b.1985年5月,伊斯兰联盟扩大为有七个派别参加的组织,简称七党联盟,成为阿富汗反侵略斗争的主力。

c.1987年9月,8个什叶派游击队结成了阿富汗伊斯兰革命联盟,简称八党联盟。其总部设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主要在阿富汗中西部地区作战。

③苏联的撤军和阿富汗问题的解决

a.1982年,联合国抓住苏联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立场有所松动的时机,促成由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政府代表团参加的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谈判。但因与苏联分歧甚大,谈判进展很慢。

b.1983年,苏联的阿富汗政策又趋强硬,谈判一度中断。

c.1988年2月,戈尔巴乔夫表示苏联愿意从当年5月15日起在10个月内撤走在阿富汗的全部苏军,而且可以接受巴基斯坦等国的要求,在第一阶段撤走大部分军队。3月,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政府的间接会谈在日内瓦复会。4月14日,双方达成了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协议。

d.1989年2月18日,苏军完成了撤军计划,阿富汗从长达8年的被占领状态下解放出来。

但苏联撤军并不意味着阿富汗问题的解决。苏联完成撤军后,喀布尔政权拒绝向抵抗组织交权。在美国和苏联的分别支持下,抵抗组织和喀布尔政权开战,并处于胶着状态。阿富汗就此陷入了内战之中。

4.巴勒斯坦国的诞生与美国中东政策的变化

随着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美苏缓和的步步深化,长期徘徊的中东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