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记忆中的字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1 06:05:57

点击下载

作者:闫婷婷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留在记忆中的字句

留在记忆中的字句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全民阅读问题。既然是全民阅读,就要满足全民阅读兴趣,要是阅读盛宴,是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充分享用的大餐。那么选择阅读大众化故事,就是全民盛宴最好美味。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比较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讲述,十分具有阅读性和娱乐性,更具有深入浅出的启发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最佳读物。

故事其实就是我们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饱含丰富寓意,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社会道德和性格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作用。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也有灿烂的文化艺术,更有智慧非凡的人民群众。自古以来,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好故事,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浓缩了中国大众做人做事的智慧。这些美好故事,是我们民族的基因,曾经哺育着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茁壮成长,使我们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今,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升级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如何加强思考,吸取精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美好故事呢?

特别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在与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塑造形象、传递信息、表达价值,寻求共识与自我意识、语言学习与文化自信等,用世界各国人民能够理解的方式说出我们中国人的特征,那么,中国故事就是最佳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要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同时,我们要展望世界,理解世界,与各国人民增进交往,通过阅读各国故事,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也是最佳的理解交流方式。为此,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特别编撰了本套丛书。每册故事内容相辅相成,优化配套组合,自成体系,又相互补充,组成了中国好故事的完美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可读性和启迪性。

这些中外最具有智慧性的美好故事,短小精悍,意蕴隽永,充满了睿智的哲理,最容易使广大读者阅读,也最能打动心灵。一粒沙子蕴含一个世界,一滴露珠足以反映太阳光辉,一则小故事饱含世间大道理,这就是每一篇故事的魅力。从这些最感动心灵的小故事里,广大读者可以吸取心灵智慧之光,并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感召,融入进永不停止的人生追求。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因而就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帝或神的存在,它支配着世界上的一切。

当人们屡遭意外的天灾人祸打击后,就萌发出借助于神意预知这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基于此,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周易》也称《易经》,是周人算卦卜筮之书,包括《经》《传》两部分。相传《经》是周文王所作,由卦、爻重叠演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及卦辞、爻辞所构成,可依据卦象推测祸福吉凶。“系辞”本指系于卦、爻之后的卦辞、爻辞,而此处是指系于《易经》之后的词。本传分作上下两篇,传为孔子所撰,可说是《易经》的整体概论,尤其将阴阳的交感作用提升到哲学的范畴,使《易经》不仅止于占卜,进而成为一套哲学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古文“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便来自《易经·系辞下》,原文写道:“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也崇德也”;

尺蠖是一种软体虫子,头和尾各有一对足,行走时尾足总要移到头足部位,使身体弯曲起来。因此,尺蠖躬起身子是为了伸直前进。龙和蛇之类要入蛰冬眠,是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以求来年继续生存发展。能达到屈伸相感、精义入神的境界,方可安身。有时看似屈,实则是为伸做准备的。中国的兵家常有这样的用兵之道,撤退、埋伏,都是屈之道。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人必须能屈能伸,必须能潜藏假死,必须能承受胯下之辱,当忍者则忍之,以求东山再起!”那种“宁折不弯”的做法,必然是毁掉自己。“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易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才高于世,人必毁之”,自古以来皆有此理。深谙韬晦之术,深藏锋芒不漏,韬光养晦,大智者也!

除了《易经》外,在《老子·第二十二章》中也说:“曲则全,枉则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说明了能曲就能全、能屈就能伸,正是圣人所守一本万殊、万殊归一的道理,也可说是一切事理的准则。而遇到冲突的情况,暂时忍让,往往便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在清代沈德潜的《古诗源·古谚古语》也提到一句值得仔细思索的话:“将飞者翼伏,将奋者足跼,将噬者爪缩,将文者且朴。”此处说道:展翅而飞之前,翅膀是先伏闭的;准备奋起跳跃之前,脚要先弯曲;而鸟兽吃东西之前,爪子是先缩起的;要显华丽之前,必有过质朴的阶段。我们可以把翼伏、足跼、爪缩、且朴等看成是一时的“消”,但不是消灭,而是在蓄积“长”的力量。所以,万物在“消”时,不是消极不振,而是正在为“长”做好准备。《易经·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所藏的“器”不是别的,正是“才能”。而孔子也在《论语·子罕》中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孔子并非狂妄的人,若不是有所准备,也不会吐露“待价而沽”这样的心声,可见他是富藏着许多“器”,时机一到便要大展所长。

所以,平时若将才学备着,一旦机会来了,就能随取随用。黄易的武侠小说《双龙传·佛抽高离城》中,叙述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与寇仲商谈如何应付齐王与太子,寇仲担心太过被动,而李世民则说:“……我们必须枕戈待旦、蓄势以待地静候那时机来临,并非完全被动……”这种“枕戈待旦,蓄势以待”的策略,就和大家常说的“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不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俄罗斯三大小说家之一的屠格涅夫也曾说:“等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什么事也不做地空等,另一种是一边等、一边把事业向前推动。”聪明的人看清万象此消彼长、有虚能盈,懂得“以退为进”,等待中也能积极行动,创造出有利的契机。

三军可夺帅也

孔子是春秋时鲁国人。相传,他曾问礼于老子,又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曾在鲁国为官,但仕途不顺。之后,孔子周游列国十三年,可惜都不曾获得重用。于是孔子返回家乡,将他满腔的政治理想抱负投入在整理古籍经典与讲学。

孔子讲学不倦,重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他的思想学说虽曾遭遇秦始皇焚书坑儒,然而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孔子身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政治家,他的学说至今仍对中华文化发挥深远的影响。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他的生平,以及他与弟子、时人之间的对话,编撰了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到宋朝时,此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其中,《论语·子罕篇第九》中有这样一句话: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由此看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是孔子说的,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两军交战,军队的主帅可以被俘虏,应劝降,但不可强迫归降。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将可杀而不可辱。这是因为,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在历史上,便有相关的这类故事。

话说,周赧王五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60年农历四月,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国王秦昭王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军队向赵国军队的所在地长平,也就是山西省高平市西北地区发动进攻。

赵国国王赵孝成王命令大将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赵国军队击伤了秦军的侦察兵,秦国军队的侦察兵斩杀了赵军的副将茄。

农历六月,赵军被秦军攻破阵地,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军攻占,秦军还俘虏了四名赵国的尉官。赵军数战不利,赵国的主将廉颇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营垒,以逸待劳,疲惫秦军。任凭秦军屡次挑战,赵兵都坚守不出去应战。

于是,秦王便派人去离间赵王和廉颇,说廉颇老矣,只守不战,赵王果然中计,便派了赵括代替廉颇出战,结果赵国导致大败。这便是“三军可夺帅也。”的典型事例。“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讲的是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了。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

东汉末年,刘备进攻江州,刘璋部下武将严颜战败被俘,张飞对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

严颜回答说:“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

张飞生气,命左右将严颜牵去砍头,严颜表情不变地说:“砍头便砍头,何为怒邪!”

张飞敬佩严颜的勇气,遂释放严颜并以严颜为宾客。

关于坚定志节,在恶势力的压迫下,又要如何坚持理想呢?在战国时代屈原的《九章·涉江》中便能见到这般坚韧的风骨,“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诗人在此表达出他宁可终生穷困,也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

唐朝王勃在名文《滕王阁序》中同样认为:“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说明年纪老了,也不会因为白了头发而改变心志;处境愈是困难,信心愈是坚定,绝不因此丧失远大志向。一代枭雄曹操晚年仍然雄心万丈地说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良马虽老,伏在马槽,但还想驰骋千里,表达出老人的雄心壮志。

宋代苏轼在《晁错论》中有:“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说明古代成就了大事业的人,不仅才干卓越,必定还有坚韧不拔的志向。

明朝的王阳明先生也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说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若是没有坚定的志向,世界上的事恐都无法成就,人也像是没有舵的舟、没有衔的马,失去了方向。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在《论语·里仁》中,有这样一句话: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意思是: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方,在这里是指方向,地方,处所。

在这里,孔子所着重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不远游的前提是“父母在”。对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这里的在家或不远游可以有多重意义:或是以农耕赡养父母,或是照顾父母的起居,或是避免父母因子女远游而担心,等等。如果子女出远门而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之情势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其重点是对父母尽责。也可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跟这句话相关的还有《韩诗外传·卷九》中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说,树想要静止下来,而风却仍吹不停,这种来不及奉养父母的“风木之悲”,最是令人终身悔恨。

然而,孔子并不赞同“只要在家奉养父母”就是孝顺,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曾感慨地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就是强调孝顺父母“恭敬”远比“奉养”重要。《后汉书·马援传》中提到,马援好骑,善别名马,这位相马的专家就曾说过:“传闻不如亲见,视影不如察形”,说明传闻不如亲眼所见,看到影子不如目睹实体;此外,我们今天也常说:“百闻不如一见”。所以,若能够在年轻时行遍天下,增广见闻,印证书本知识;学有所成之后,回到家乡陪伴父母,让老人家宽心颐养天年。如此,既能实现理想,又能兼顾孝道,岂不两全其美乎?

唐代诗人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如此感慨浮生若梦:“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指天地是万物栖息的客栈,光阴犹如百代流动不息的旅人。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难免会顾此失彼,到底要“出国游学”乎、“在家孝顺”乎?这种两难问题常常令人不知所措。

时代转变,今天许多父母为儿女铺好一生顺遂的道路,认为子女若能争气地漂洋过海取得国外学位光耀门楣才是孝顺之道。遇到不喜欢出远门的子女,父母还可能搬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男儿志在四方”等掷地有声的大道理来训勉,可是,等到儿女取经去也,又开始天天想念。所幸今日科技发达,“电子信箱”“即况视讯”等电脑网络无远弗届,虽是分隔两地,却犹如咫尺天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古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选自《论语·述而》,其古诗原文如下: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论语·里仁》中还写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这是说,孔子书,读书人志在修道,如果以破衣粗食为耻的话,实在不足以跟他谈道,正可与本句之前段相互呼应。对孔子而言,生命的丰盛不在于美食或华服,而在于道的探索追寻。为此,孔子在《论语·里仁》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指若能在早上听闻了宝贵的道理,即使是傍晚离开了人世,也不觉惋惜。孔子的所言所行,处处显露出他超凡豁达的人生观。

我们常把“知足常乐”挂在嘴边,却“心”与愿违,外界的声色犬马,牵引着人走向欲望的深渊。俗谚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看似万能,但贪财却是万恶之根,唯有返璞归真,生活求简,思想求深,才能体会如西谚所说:“心灵财富是唯一真正的财富。”

在《圣经》中,耶稣的门徒保罗曾说道:“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好比孔子的据义而为,保罗的秘诀在于遵行上帝的话语和教导。在这混乱的世代中,你是否也已找到生命里的指南针?

谈到以“浮云”用词,孔子可谓先发,后代文人雅士多喜欢以“浮云”为喻,如李白五律《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讲的是游子漂泊与故人牵挂的故事。王安石七绝《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其中提到的“浮云”,则意含双关,暗喻奸佞小人。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古文“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出自《论语·八佾》,原文为: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意思是: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季氏是春秋末期鲁国的新兴贵族,也称季孙氏。当时,鲁国季孙、孟孙、叔孙三家,世代为卿,权重势大;尤其是季氏,好几代都操纵着政权,国君实际上已在他们的控制之下,鲁昭公曾被他们打败,逃往齐国;鲁哀公也被他们打得逃往卫国、邹国和越国;到鲁悼公,更几乎只挂个“国君”的空名了。

至于“八佾舞于庭”而激起孔子愤怒的这个季氏,究竟是季氏的哪一代?原文中没有说明,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和《汉书·刘向传》中记载,季氏可能是昭公、定公时的季平子,即季孙如意,他不仅不把国君放在眼里,甚至自比天子。

以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来说,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即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即季氏只能用四佾,鲁昭公应用六佾,只有周朝天子可用八佾。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所以孔子谈到季氏时,就愤怒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当一个人讲出这句话时,表示他的忍耐功夫已达极限,这时应适时宣泄情绪,身心才能保持健康。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古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论语·泰伯》,原文如下: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意思是,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主要是涉及儒家所谓的“名分”问题。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则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认为是“违礼”之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要“安分守己”。这在春秋末年为维护社会稳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乱”起到过重要作用。

由于名分上的不适当所导致的问题,孔于在《论语·子路》中谈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意思是说,君子若是名分不当,所说的话不能顺理成章,不只事业不会成功,扩大来看,恐怕连国家的礼乐制度和刑罚都无法得当。就像是,如果隶属于地方的工作却由中央来出主意,或是该管作风的人却批评环境整洁的问题,做起事来如何能有正当而充分的理由呢?

关于“名正言顺”,在《汉书·梅福传》中也有:“位卑而言高者,罪也”,是指位处卑下却妄论高官所主的政事,超越本分发表议论是有罪的。纵使自己才高八斗见识过人,若是暂处于较低的职位,也不必太急于表现自己。若不盱衡现实状况,考量自己是否有发言权,很容易逾越分寸,甚至得罪他人!

在《淮南子·说林训》中也有一名句,与孔子名正言顺的“组织管理”思想颇为接近:“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是说没有规、矩作为辅助工具就无法画出方和圆;没有测量平直的工具就无法将弯曲的订正成直的。比喻没有一定的法度标准就没有能够遵循的原则。凡事一定要有个准则,否则众人莫衷一是,你一言我一语,就算勉强成事,也无法有个圆满的结局,何况出了纰漏又该由谁来负责呢?现代人真该好好读一下中国古代的名句啊!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古文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出自《论语·颜渊》,指全国的人民都像兄弟一样。原文为: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春秋时宋国的景公当政,司马桓魋专权。这个人骄横无礼,不可一世。孔子游学经过宋国,每天带着学生在一棵枝叶繁盛的大树下学习礼乐。桓魋怕宋景公会请孔子来参与国政,竟然亲自率领家将要来杀孔子。幸得那时孔子不在大树下,桓魋就下令砍掉这棵大树,以表示厌恶和驱逐的意思。孔子于是离开宋国。

桓魋专权狂妄,引起了景公的反感。君臣之间互相猜忌。景公想除掉桓魋,桓魋也处心积虑要推翻景公。

桓魋首先发难,他找个理由请景公到封地来祭祀祖先并赴宴。景公佯作同意,却派出心腹去侦察。侦察者发现,桓魋已经把他的家将武装起来,埋伏在景公预约来赴宴的地方。

景公当然不去赴约,并且下令讨伐桓魋。两军交战,却未能擒获桓魋。桓魋逃到曹国,又招兵买马来攻宋国,索性公开叛乱了。

桓魋如此凶恶,偏偏他的弟弟司马牛是个好学向上的青年,而且投师孔门做了孔子的学生。

当他随孔子游学而听到哥哥谋反出逃的消息后,心里很难受。他对同学子夏说:“唉,人都有兄弟,而我的哥哥已经叛国,我也没有这个哥哥了。”

子夏很同情他,也知道他一向与桓魋志趣相异,便安慰他道:“不要忧虑吧!一个君子,只要严肃认真地看待一切,对所有的人都恭敬而注意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不必为没有亲生的兄弟而忧伤!”

子夏在同学烦恼时用这些话来劝慰他,当然是正确而有效的,这句话也因此流传下来。

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东汉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古文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便是出自《论语·述而》,原文写道: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孔子治学严谨,道德文章皆出天下人一头,这使得他的弟子们既敬佩又自豪,庆幸有这么一位最好的老师。可是,老师的学问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总不能是娘肚子里面带来的吧?老师一定也有老师,而且肯定是位德高望重的名家祖师。

几个人讨论一番,实在找不出个头绪,于是只好来向孔子请教。而孔子在问明来意之后,只是不在意地说:“我的老师啊,那可多了,怕是我自己也数不清呢。”

弟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忙问孔子:“老师,既然很多,何不为我们指明一二呢?”

孔子说:“比如说吧,只要有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就一定有人可做我的老师。人啊,不一定要十全十美,但总有某一方面是突出的,只要人家某一点比我强,我就甘愿向人家学习。”

弟子们这才明白了老师的老师是谁,而且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一种最可靠的求知手段。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中庸》这部书相传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全书共33章,传授孔门的心法,谈论儒家的人生哲学,包括性、情、中和、忠、恕、智、仁、勇、诚。书中的宗旨,取义不偏不倚,所以称为“中庸”。《中庸》和《大学》这两本书,本来都是《礼记》一书中的两篇,到了宋朝,朱熹将它们独立出来,单为成书,并将《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并列,后世称为“四书”。古文名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则是出自《中庸·第二十二章》,意思是说,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原文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这段话是说,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理屈词穷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以逸待劳”是兵法上最高的战争指导原则,“逸”不是“安逸”,而是“准备就绪”。奔波不断、精疲力竭的部队,遇上在驻地休养多日、枕戈待旦的部队,不用太白金星乱卜卦,谁都能预知胜负。所谓“毋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正是如此。

近来天灾人祸不断,隔壁邻居老先生过春节时,张贴着门联:“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意思是下雨之前就要把漏水的地方补好,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才想到挖井。老人家心有所感,勉励子孙要有忧患意识。不过儿孙辈却埋怨老先生“杞人忧天”,家里平白弄了一堆备而不用的东西,什么灭火器、逃生梯、安全窗,一应俱全。

老先生则示义正词严地回答:“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正是老年人和年轻人最大的差别,老年人历尽沧桑,知道做好准备以防患未然;年轻人初出茅庐,不知江湖险恶而鲁莽行事。老年人稳扎稳打;年轻人冒险犯难,各有长处。“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经过充分准备的事情,奋力一击,自然成功的概率高。但一些像“养儿防老”的观念就显迂腐了,不过虽说看似不合时代潮流,在这日趋高龄化的社会,并非完全没有意义。家有儿女,承欢膝下,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虽然是一种奢望,但毕竟是每个老年人都希望到看到的结果啊!

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又称《春秋左传》或《左氏春秋》,关于作者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一说是由左丘明所作,或说是由战国时吴起召集历史散文家所著,众说纷纭至今不能下定论。不论作者为何人,《左传》的内容是中国史学的瑰宝,司马迁撰写《史记》便大量采用《左传》的资料。到了今天,《左传》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学与历史的必读经典。

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有这样一句: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的内容记载由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22~前481年)的史事,包括当时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的史实。大量的史料加上叙事详尽,同时展现作者高明的叙述能力。“不以一眚掩大德。”这句话是秦国君主秦穆公所说,意思是:我不会因为你们的一点小错误就掩盖你们的大功劳。

秦穆公说话的对象是刚刚从晋国狼狈逃回来的三位秦国败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

那么,他们的小错是什么呢?是丢了一支远征军,一支数万人的精锐部队!这三位将军原本是秦国远征军统帅,率领数万大军去攻打郑国,结果回国途中被晋国伏击所截,数万大军变成数万亡灵,三位统帅也被俘虏,最后还是靠秦国公主说情,才得以逃回故国。

古往今来,战败的将军,尤其是全军覆没的败军之将都逃脱不了被处决的下场——因为失败总要有人负责任。但是这三人的丧师完败却被秦穆公说成“一眚”。

秦穆公认为,自己应该负领带责任,最大的过错在于自己的决策错误。秦国出兵之前,曾经有老臣竭力反对,认为远征军容易战胜,但也容易自大,认为会被敌军埋伏,但是秦穆公被眼前利益所打动,一意孤行摆出远征军,结果最终导致这场失败。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三位战败的统军大将像丧家犬狼狈不堪的逃回来时,秦穆公身穿素服亲自到城郊外迎接,对着三位请罪的大将放声大哭:“都是我不听忠言的罪过啊,让你们受委屈了,没有及早地召回你们也是我糊涂啊,你们那里来的错误呢?而且,我不会因为你们的一点小错误就掩盖你们的大功劳啊!”

秦穆公知道,处置一个或者三个犯了错误的下级,对于一个居上位者而言,那是非常容易的事,但是,在处置之后呢,其余的下属会怎么看?自己的竞争对手会怎么看?干掉了自己得力的手下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而主动承担错误甚至分担本来是下属的错误却会换来下属的由衷的感激和更卖命的报效,所以,秦穆公不仅没有杀孟明等三将,反而继续重要他们。甚至在一年后孟明再次在秦晋战争中失败也不改变自己的态度,使得孟明等人感恩图报,励精图治,忠心耿耿地整君治武,一心报答君上的如天浩荡之恩,终于在殽之战三年之后大败晋军,一雪前耻,为国家,为君王,也为自己挣了一口气。

俗谚说:“大人不记小人过。”不过,秦穆公自己犯了决策上的错误,但是他有大人的胸襟,怪自己不肯听从蹇叔的谏言,一人扛下所有的责任,不让吃了败仗的三位将军背黑锅。难怪这三人感激涕零之余,励精图治,最后终于赢得胜仗。《左传·宣公二年》曾提到晋灵公暴虐凶残,只是因为厨师炒菜时火候不佳,就将厨师给杀了。士季为了此事进宫劝谏,晋灵公因为不想听他啰唆,便先草率地认了错,士季提醒他:“只要是人,谁不会犯错呢?”而有“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名句。看来在这点上,晋灵公的度量远远不及秦穆公。

再说如果尽在枝微末节的小事上计较,将他人的小过错,用放大镜去检视,这世上哪来这么多完人!《晋书·周顗传》中也说:“瑕不掩瑜,未足韬其美也。”瑕指玉上的疵点,比喻缺点;而瑜是玉的光华,比喻优点,整句也就是说小小的缺点,并不能掩盖整体的完美。若能看到缺点,也能看到优点,观察评判事物才属客观。

在《论语·子张》中,孔子的弟子子夏说过:“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是说人谨守基本的道德规范法度,不可以逾越界限,至于枝节末微的小事就不必太苛求。每个人都各有其优缺点,不要去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多注意别人优秀的一面,世界才会因此而变得更美好哦!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古文“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出自《左传·襄公十年》,原文为:

子孔当国,为载书,以位序,听政辟。大夫、诸司、门子弗顺,将诛之。子产止之,请为之焚书。子孔不可,曰:“为书以定国,众怒而焚之,是众为政也,国不亦难乎?”子产曰:“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不如焚书以安众,子得所欲,众亦得安,不亦可乎?专欲无成,犯众兴祸,子必从之。”乃焚书于仓门之外,众而后定。

那是春秋时期,郑国掌握朝政大权的是子驷。大夫尉止与子驷平素不和,尉止便纠集宗族的一伙人发动叛乱。他们打进宫廷,杀死了子驷等人,并将郑简公劫持到北宫。

郑国大司徒子孔因为事先听到风声,所以提前作了准备。他与卿相子产一起平定了叛乱,杀死尉止等叛乱分子。

此后,子孔掌握郑国朝政。他制作盟书,规定官员各守其位,听从他的命令。有些大夫和将领不肯顺从,他准备杀掉他们。子产劝阻他,请求烧掉盟书。

子孔不同意,说:“制作盟书是为了安定国家,大伙发怒就烧了它,就变成大伙当政,国家不是很为难了吗?”

子产说:“众人的愤怒不可冒犯,专权的愿望难于成功,把这两件难办的事合在一起来安定国家,这是危险的办法,不如烧掉盟书,来安定大伙。这样,您得到了需要的东西,大伙也能够安定,不也是很好的吗?要知道,专权的愿望是不成功的,触犯大伙会发生祸乱。您一定要考虑到大夫们的情绪,听从他们的意见啊!”子孔听从了子产的劝告,当众烧掉了盟书,于是,郑国安定下来。

那么,事实上,群众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在《魏书·吐谷浑传》中提到:“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是说一个人的才智能力毕竟有限,众人若能团结同心,发挥众志成城的力量,国家必可以稳固安定。

春秋时代,鲁昭公攻打季平子,季平子先要求调查他的罪责,又请求囚禁在费地,最后希望能够逃亡他国,但是昭公都不同意。大臣子家便劝说:“众怒不可蓄也,蓄而弗治,将蕰。蕴蓄,民将生心;生心,同求将和。”

这句话表示,不能让众人的愤怒积聚,积聚众怒而无法平息,就会蕴藏危险。一旦积聚众怒、蕴藏危险,人民便产生叛逆之心,有了叛逆之心,相同感受的人就会彼此寻求合作。子家虽指出“众怒不可蓄”的道理,鲁昭公却不听,最后导致叔孙氏与孟氏联手攻击,他只好逃往齐国。

所以,“勿以独见而违众”,千万不要坚持个人意见而违背众人的意志。个人纵然是智勇双全、文韬武略,众人之事仍仰赖众人的力量,“专断独行”在专制政权的时代尚且会招致群众造反,何况是在讲求民主的现代呢!

当然,众人的力量与个人的决策,平衡两者需要高度的技巧,明朝张居正有名言:“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

其中,便提到事情的谋划要仰赖众人之力,而决断时则要靠个人的主见。有人说,一个人的智商如果是一百的话,一百个人的智商并不等于一百乘上一百,相反的要用除法来计算。如果决断仰赖个人智慧,如何让决断得到众人的认同,就需要更大的智慧了。个人能够成就的事情有限,得到众人的扶持,才能完成大事业啊!

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左传》又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其中的内容记载由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史事,包括当时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的史实。大量的史料加上叙事详尽,同时展现作者高明的叙述能力。

精彩的是文字运用精练畅达,人物刻画生动多样,不论是正直、邪恶、庄重、诙谐、机智、狡诈的性格均跃然纸上,名列《十三经》之一。古文名句“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便是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意思是说,人心的不同,好像人的面貌千差万别。原文这样写道: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

这段文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郑国的大夫子皮打算让尹何担任自己封地上的主管。尹何是子皮家的小臣,没有管理这么大地域的经验和能力,许多人觉得此人难以胜任。

为此,子皮征求辅助自己执政的子产的意见。

子产说:“尹何还很年轻,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下面的人不会服。”

子皮不以为然,说:“尹何谨慎、敦厚,我很喜欢他,他也不会背叛我。他虽然缺乏经验,但可以让他学呀。学的时间久了,他也就懂得治理的道理了。”

子产反对说:“那不行,大凡一个人爱护另一个人,总希望对被爱护的人有利。现在你爱护一个人,却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这好比你让一个不会拿刀的人去割东西,那是会给割东西的人带来很大损害的。这样,今后又有谁敢再来求你保护呢?”

接着,子产诚恳地说道:“您是郑国的栋梁,要是屋栋断裂了,我们这些住在屋子里的人不是也要遣殃吗?再举一个例子说吧,如果您有一匹精致美丽的锦缎,您决不会把它交给一个不会裁衣的人去学着裁制衣服,因为您怕把锦缎给糟蹋了。”

说到这里,子产把话引到正题上来:“大官大邑是用来维护百姓利益的,这比那匹精致美丽的锦缎重要得多了。您连锦缎都舍不得给不会裁衣的入去裁制衣服,却为什么把大官大邑交给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和管理呢?您这样的做法,岂不是把锦缎看得比大官大邑还要重了吗?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借做官的机会来学做官的。”

子产见子皮听了在点头,又进一层说:“再拿打猎来做例子吧,有个人连马车也不会驾、弓箭都不会射,他怎么能打到野兽呢?恐怕野兽没有打着,自己却要翻车呢。管理国家大事也是如此,总要先学会怎么处理再去当政而不能先当起政来再去学。硬是这样子,必定会造成重大损失。”

子皮听了子产这席话,连连点头说:“您说得对极了,我太不聪明了。衣服是穿在我自己身上的,所以我知道要慎重地选择人来裁制。大官大邑关系到百姓的利益,我却非常轻视,真是太鼠目寸光了!”

说到这里,子皮向子产拜了一拜,接着又说:“如果不是先生用这番话来提醒我,我还不知自己干了蠢事呢。记得从前我曾经说过,你治理郑国,我只治理我的家产,使我的身体有所寄托也就足够了。我向您请求从今以后,连我的家事也听从你的意见去做!”

子产听了连连摇头说:“人心各不相同,就像人面各不相同一样,我怎么敢说你的面貌与我的面貌相同呢?我心里觉得你这样做很危险,所以据实相告。”子产这话的言外之意是,我心里的想法并不见得与你子皮的相同。子皮觉得子产对国家非常忠诚,所以把政事完全委托给他。后来,子产把郑国治理得富强起来。

今天我们常听到有人说“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些谚浯说明了一件相当普遍的社会经验——人心难测。与人相处,不能仪凭第一印象就妄下论断,否则看一个人的车上挂了佛珠,或身上戴着十字架项链,就认定对方是天底下的大善人,如此骤下结论,恐怕一辈子也别想当上一名成功的侦探!毕竟表象与真相之间往往会有很大的差距。《论语·公冶长》篇中,一向擅长做表面工夫的宰予被孔子发现他竟然在大白天里偷懒睡大头觉,孔子气得大骂他是朽木,还感叹地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说他以前听一个人说的话便完全相信对方,现在则是不仅要听他说过的话,还要观察他是否言行一致。

不过现代人似乎不太欣赏这个道理,否则为什么电视上有那么多关于星座命理的节目,教人如何凭着姓名笔画、出生月日、生辰八字,就一眼看穿他人呢?

其实,“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度哉?”语出《论语·为政》,意思是看着一个人正在做的事,观察他以往的所作所为,再探索他喜好的事物。如此细细推敲,一个人还有什么隐藏得了呢?经由全方位的思索来观察一个人或判断一件事,自然可以避免主观的自以为是,而对人事物了然于胸。即使不懂星座命理,这种方式想必也有益于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哦!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列子即列御寇,或称列圄寇,是战国时早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述,列子是郑国人,他居住在郑国四十年,无人知其是何人。因《庄子》书中记载了很多关于列子的传说,《汉书》认为他生活的年代早于庄子,而与杨朱大致同时。《列子》多记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中有很多生动的故事,有颇高的文学艺术和思想价值。它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

相传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古文名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便出自《列子·汤问·第五》,意思是说,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原文写道: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乞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主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十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汴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也。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

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韩娥的故事其实是在《列子》关于另一位古代音乐家——秦青——的故事中提到的。当时,薛谭向秦青学唱歌,学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秦青没什么特殊之处,便向老师告辞。饯别的时候,秦青却“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秦青的歌声竟然能让林木振动,让漂浮的云停止。薛谭一听觉得很惭愧,立刻向秦青道歉,保证学成之前再也不敢离开。秦青才向身旁的朋友说起韩娥这一则故事。

动人的音乐难得听见,还可以用什么珍稀的东西来比喻呢?在《论语·述而》中有:“子在齐,闻诏,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韶乐是古代一种音乐的名称,整段的意思是说:孔子在齐国欣赏韶乐,有三个月吃不出肉的滋味,孔子还说:“没想到音乐竟然能到达这么高的境界。”

为什么听见优美的音乐会让人三个月吃不出肉的滋味呢?因为古代只有特殊节日才有肉食,肉食算是难得的美味。孔子听到韶乐,心里都被美妙的音乐给占满了,以至于吃饭时即使有肉,味觉感官都没有尝出肉的美味,表示欣赏韶乐到了浑然忘我的境界。

美妙的音乐,不仅能感动人心,连动物也会产生共鸣。在《荀子·劝学》就有记载:“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弹琴,马都停止吃东西,仰起头来倾听;瓠巴弹瑟,连深水的鱼儿都会跳出来聆听,强调音乐动人感物之深刻。

想象一下,韩娥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就算是现代的杜比环绕音响设备也办不到吧!不过,真正的好音乐,就有如此的魔力,让人心中的美好感受“三日不绝”,乃至“三月不知肉味”!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孟子是战国时邹人。孟子年少丧父,由母亲仇氏一手带大,这位伟大的母亲为了让孟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三度搬家,并亲自教导孟子,而流传有“孟母三迁”与“断机教子”的故事。

据说,孟子曾受学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于学成后亦效法孔子招收弟子并周游列国。虽然孟子曾接获梁惠王、齐宣王的召见,可惜他接近现代民主观念的思想如“仁政”“王道”未受到重用。到了晚年,孟子回到家乡讲学,并将自己的理想抱负由弟子辑录成书,取名为《孟子》。《孟子》共七篇,十四卷,内容记载了孟子的言论及事迹,其中包括承自孔子“仁”的“性善说”,是孟子对于道德价值根源的阐述。至于孟子的政治思想在当时则是十分前卫的,他认为施政应以民为本,可说是最早提出“人民是头家”的学者。

五代时,蜀主孟昶刻“十一经”时排除《孝经》而纳入《孟子》,从此成为经书之列。南宋时,朱熹将《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并列,后人称之为“四书”,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古文“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便是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中,原文为: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这段话的意思是,孟子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先王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才有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用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施行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它那么容易。之所以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假如现在有人忽然看到一个孩子要掉到井里去了,都会有惊恐同情的心情——不是想借此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声,也不是讨厌那孩子惊恐的哭叫声才这么做的。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的,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的,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开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