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方式打开美术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1 06:17:54

点击下载

作者:王祎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换一种方式打开美术史

换一种方式打开美术史试读:

前言

本书并非一本完整的美术史,它是一种新的打开美术史的方式。用讲故事的方式使美术史中的作品变得有生命、有人情味起来。这些经典无声的绘画作品,在作者娓娓动听的叙述中,变得极富魅力,并帮助人们汲取知识的力量。

我深信此书将为热爱美术的读者们打开一扇亲切有灵魂的艺术之门。

这是一本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普及读本,作者王祎用诙谐平实的语言文字,带我们走入普通人原本望而却步的美术史深处,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且个性鲜明的艺术家,当然还有他们的作品。

正如作者本人

自序

所言,学术一定要板起面孔来说吗?这本换了种方式打开的美术史,真正做到了有料在先、有趣兼行。相信一定会给各位读者带去愉快的阅读体验。

细细品读了这本书,看到一个非常专业甚至有些枯燥的知识领域被王祎写得这么有趣耐读,很是难得。

我相信这是她内心积聚多年的能量的奔涌,是她所思所想的集萃;也相信,这本书会带给与她一样热爱艺术的人们内心以震撼,也会带给人们一个看待艺术、思考艺术的新角度。自序

读各种杂七杂八的史料,算是我个人的一个小爱好。作为一名曾经的艺术专业学生,中外美术史是一门必修课。我其实算不上是个好学生,虽然也可以考到一个漂亮的分数。无它,无趣尔。作品、流派、特点、作者生平简介……大抵如此,有时读着感觉更像是在读一份产品说明书。

艺术史上有什么?有艺术,更有人,艺术的本质说到底不过是人的表达自我。每一幅作品的表象之下,都隐含着一种生活、一段历史,还有一颗艺术家悸动的心与灵魂。当我看一幅画时,会好奇,创造它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又有着怎样的经历与生活?他们也会如普罗大众一样,有爱、有恨、有各种七情六欲吗?高兴的时候会怎样?愤怒的时候又会怎样?嫉妒时会如何面对黑暗的自我?吃冰激凌时喜欢香草味的,还是巧克力味的呢?

相对而言,艺术家有着比常人更为丰富的情感、更为鲜明的性格,怎么可能简单地浓缩为课本中那几行干巴巴、没有温度的介绍呢?他们可不是没有故事的同学呢!

学术一定要板起面孔来说吗?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方式,说得既有料又有趣呢?于是我提起笔,之后也就这样一篇篇地写了下来。闲聊也好,解说也罢,我尝试着用通俗轻松的语言让艺术家们走下偶像的神坛。那些为普通人或熟悉或陌生的各位艺术大咖,不再只是扁平的,而是鲜活立体起来,读者们不但可以了解他们的艺术创作,更可以通过作品看到他们的人生、他们的爱恨情仇。

如果你在读此书时,偶尔会忍不住嘴角上扬,就是对我最好的褒奖了。王祎2019.5.17

贵族篇

最早的美颜相机发明人

画家档案

中文姓名:路易丝·伊丽莎白·维吉·勒布伦

外文名字:Louise Elisabeth Vigée Le Brun

文中简称:勒布伦

生存年代:1755—1842

寿命:87岁

国籍:法国

创作方向:肖像画

主要作品:《王后与玫瑰》《画家与女儿》《戴草帽的自画像》

艺术特色:她的早期作品受洛可可艺术的影响,画风甜美雅致,后期渐趋于沉稳、朴素而纯净。勒布伦尤其擅长妇女和儿童的肖像,画风精致典雅,十分抒情。

客观来说,历史上能从事艺术创作的女性大多出身艺术世家、环境优越。路易丝·伊丽莎白·维吉·勒布伦小姐算是个投胎小能手,按今天的说法,她是艺二代,不折不扣的白富美。老爹是当时法国著名的肖像画家路易·维吉(Louis Vigee,1715—1767),曾经是著名的艺术赞助人蓬帕杜夫人的首席画师。后来,她嫁给了画家兼画商皮埃尔·勒布伦,从此以勒布伦的名头在18世纪的法国画坛扬名立万。

凭借优越的家学渊源、令人惊异的艺术天赋,年仅20岁时维吉同学便已名扬巴黎上流社会,成为著名的肖像画家。她的一生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比你有钱、比你美、比你有才华,还比你努力”这句话。为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就是那位被法国革命党砍了头的悲剧王后)所画的肖像更是一举奠定了她在法国艺术界的地位。作品名称:《王后与玫瑰》(或《玛丽·安托瓦内特画像》)作 者:勒布伦作品尺寸:130厘米×87厘米(图中非原画比例缩小,下同)作品年代:1783

勒布伦的绘画风格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在她早期的创作中,正值洛可可艺术由盛行转为衰微之际,那种纤巧浮华、烦琐的风格对她有一定的影响,这个时期她的画作显得甜美雅致;1779年之后,受到自然主义的影响,她的画风渐趋于沉稳,朴素而纯净。

中国人说“福兮祸之所伏”,到了19世纪,法国大革命爆发,曾经的风光变成了追命的绞索,与皇室关系亲密的她被迫逃亡海外。境遇的变化使她完全抛弃了早期绘画中洛可可艺术的形式,创造了清新自然的自我风格。作为成功的艺术家,与众多欧洲的前辈大师一样,她画了多幅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自画像作品。她的人物画像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无论是自画像还是为他人所作的肖像,她总是把人物画得比真实的人年轻漂亮。

这也很好理解,人是环境动物,分析任何一个画家的作品都不能脱离她的生长背景。伊丽莎白小姐自打生下来就没吃过苦,就算是后来流亡海外,因为手艺好,全欧洲的王公贵族仍以能得到她所画的肖像为荣幸。

这样一个有钱、有颜、有家庭、有事业的“四有”画家,你非得让她画出柯勒惠支式苦大仇深的自画像,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这就好比张爱玲小姐写不了《呼兰河传》,萧红也写不出《倾城之恋》。

至于她笔下的肖像总是比真实的人年轻漂亮,这说明了维吉同学不但智商高,情商更高啊!你试试把叶卡捷琳娜大帝画得跟弗洛伊德(这里指的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孙子卢西安·弗洛伊德,一位个性鲜明的英国画家)笔下的英女王一样(卢西安·弗洛伊德笔下的英女王,又老又丑又胖)?

所以说,任何艺术分析都一定要考虑时代因素,弗洛伊德大师这样画没事儿,勒布伦这么画就是不想混了。所以呢,维吉同学不经意间成为最早的美颜相机发明人,实在不能怪她。

著名的女权主义代表人物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对于勒布伦在自画像中表现出来的对于自身形象的美化与迷恋颇多讽刺,她曾经这样评价勒布伦的自画像:“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让她那母性的笑容出现在画布上。”认为她的自画像总是在表现“自我迷恋”。

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老爷子曾提出一种论点,认为自恋是一种人格障碍的表现,把它划归为心理学意义上的病态。后来的美国精神病学家海因茨·柯胡特(Heinz Kohut,1913—1981)也提出了“自恋是人类的一般本质”论,认为自恋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确实,人世间为什么会有各种纷争,因为人类的本能必然是认为自己是最对的、最好的,谁看自个儿不跟朵花儿似的?一般人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情感丰富的艺术家。正如德拉克洛瓦曾说的:“不管他表面上的主题是什么,画家所画的永远是他自己。”

自画像更是一种带有强烈自我迷恋色彩的艺术形式。历史上,有无数画家不厌其烦地描绘着自己,在自画像中有意无意地将自我描绘成优雅的、迷人的、充满个人魅力的形象。如有“自画像之父”称号的丢勒,他出身于一个金匠家庭,撑死了说,也就是个中产。但在自画像中,他不但身穿当时德国最时尚的服装,还总是将自己描绘得高贵潇洒、面目英俊,宛如贵族一般。作品名称:《自画像》作 者:阿尔布雷特·丢勒作者国籍:德国作品年代:1500作品名称:《自画像》作 者:彼得·保罗·鲁本斯作者国籍:佛兰德斯作品年代:1623

又如,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王”的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他的自画像形象永远穿戴华贵,显示着他一贯优雅、尊贵的个人气质……从两性的心理差别角度来看,女性比男性天然地更为迷恋个体的自我。从事艺术工作的女性又是群体之中情感更为细腻、更为敏感的一类,对自我的关注度远远大于一般人,她们在创作自画像时无论是否有意,都不可避免地带入了自恋情结。

所以前面引经据典了这么多,其实总结陈词就一句话:艺术家自恋有理!美颜无罪!《戴草帽的自画像》是勒布伦的代表作品,她以此画向巴洛克艺术大师鲁本斯致敬。勒布伦在幼年时曾在卢森堡宫临摹过伦勃朗、鲁本斯的肖像作品,她的婚姻使她得以有机会游历了尼德兰与佛兰德斯,从而幸运地进一步学习研究了这些大师的绘画技法。

她在晚年所写的自传中,明确地描述了鲁本斯这幅作品对她的影响:“我从这幅画中受到启发,在布鲁塞尔完成了一幅这种效果的自画像……当这幅画在沙龙展出时,我必须说,它大大提高了我的声望。”

画作流露了她一贯的对于自我的欣赏与迷恋情绪,她衣着华丽,戴着装饰复杂、有羽毛的乡村式草帽,略见蓬乱的发丝表现了她作为艺术家神圣的艺术气质,闪亮精致的耳坠与她白皙的面孔相互辉映,越发显出她的美丽雍容。

在华丽的表象下,画家还在表达另一层寓意。请注意下页图中勒布伦的右手手势。作品名称:《戴草帽的自画像》作 者:勒布伦作品尺寸:97.8厘米×70.5厘米作品年代:1782作品名称:《加布里埃尔·波旁肖像》作 者:安东·拉斐尔·门斯作者国籍:德国作品年代:1765作品名称:《自画像》作 者:安东·拉斐尔·门斯作者国籍:德国作品年代:1775

这个看似很随意的姿势,实际上具有很深的象征意味。如果我们浏览更多18—19世纪的男性画家自画像,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这个手势,它在当时是理性的象征。

18世纪是启蒙主义的时代,理性被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否拥有理性成为判断艺术家是否具有良好修养的依据。艺术家们通过这个手势来强调,自己是具有人文修养与理性品质的知识分子,从而更为彻底地把画家与行会工匠划清了界限。勒布伦也借此幅自画像,向公众展示了自己毫不逊色于男性大师的卓越绘画技巧,含蓄地暗示了她的能力与雄心。

1783年当这幅自画像在沙龙展出时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有评论认为画家刻意美化了自己,表现出一种“诱惑的缺点”。美术史上对此画也存在着褒贬不一的评价,然而即使众说纷纭,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一幅伟大的杰作。作品名称:《自画像》作 者:勒布伦作品年代:1790作品尺寸:100厘米×81厘米作品名称:《和女儿朱莉的自画像》作 者:勒布伦作品年代:1786

她于罗马创作的一幅《自画像》也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此时她的年纪,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记载,最普遍的说法是当时勒布伦已经35岁了,按照世俗对女性年龄的标准来说,她已经不再年轻了。但在画中,勒布伦将自己描绘得异常青春美貌,身着黑色长裙,红色的腰带在身后系成俏皮的蝴蝶结,精致的白色蕾丝衣领衬托着她秀美的脸孔,红润富有弹性的皮肤使她看上去青春而有活力。她左手托着画板还抓着一把画笔,右手手持画笔正在描绘尚未完成的画作。她转身含笑,一派职业画家的风范,流露出轻松自信的情绪。

在勒布伦的自画像作品中,还有一类是表现她与女儿朱莉之间母女温情的画作,也是她最著名、最广为人知的自画像作品,并以此为自画像领域又开创了另一种表现主题,在此之前,这种形式的自画像是没有出现过的。

18世纪的法国提出社会应当尊重女性,教育应以家庭为中心开展的观念。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当时的画家也相应地创作了大量表现家庭生活或母子间亲情的作品,勒布伦也是这种风潮的追随者。

1786年与1789年,她接连创作了两幅表现她与女儿朱莉在一起的自画像。画面中不再出现画笔、调色板这样的视觉符号,而是单纯展现了她作为母亲的社会身份。与她之前着意强调职业画家身份的自画像不同,在这两幅作品中她完全是以一个充满着爱意的母亲身份出现。在1786年创作的这幅画中,她穿着典雅端庄,是位年轻漂亮的母亲,怀抱着幼女,脸上洋溢着温柔幸福的笑容。

三年之后她又创作了一幅同样题材的自画像,母亲依旧那么美丽而温柔,天真纯洁的孩子左手环抱着母亲的脖颈,表现出对她的依恋。勒布伦将亲子之情描绘得十分令人动容,画面散发出神圣的母性的光辉。两幅画都采取了经典的三角形稳定构图,这张画的构图灵感可以看作是对拉斐尔《围椅中的圣母子》的致敬。

和女儿的这两幅自画像为勒布伦带来了更高的社会声誉,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又贤良的完美母亲的形象,表明了一个拥有事业声望的女性,同时也可以是位贤淑的母亲,顺应了当时主流社会观念所推崇的卢梭思想和审美倾向。

伊丽莎白·维吉·勒布伦不但有绘画的天赋,而且非常勤奋,她一生共创作了800余幅作品,其中肖像画占了绝大部分,是当之无愧的肖像画大师。1783年,她成为法国皇家美术学院少有的女性成员之一,并被接纳为院士。

1842年,勒布伦在巴黎去世,终年 87岁。墓志铭上刻着:我在这里休息一下。作品名称:《和女儿朱莉的自画像》作 者:勒布伦作品年代:1789

未婚女神笔下的母爱

画家档案

中文姓名:玛丽·卡萨特

外文名字:Mary Cassatt

文中简称:卡萨特

生存年代:1844—1926

寿命:82岁

国籍:美国

创作方向:肖像画

主要作品:《蓝椅中的女童》《洗澡》《自画像》

艺术特色:她的早期作品具有学院派古典主义严谨细腻的特点,后期转向印象派,追求光感的艺术效果。其作品色彩明亮,笔触洒脱流畅,充满了活力。

她的母子系列绘画闪烁着女性温柔的母爱,与古典作品中理想化了的圣母子不同,不再有宗教的精神性功能,更多的是对于现实生活的憧憬和热爱。

美术史上以描绘母子亲情而闻名的画家除了勒布伦夫人,还有本篇的主人公玛丽·卡萨特。与勒布伦相比,卡萨特的家族中虽然没有艺术家,但有银行家,十分有钱!

1844年,卡萨特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阿勒格尼,父亲是一位银行家,优越的物质条件保证了她良好的教育环境。童年的玛丽曾随父母在法国、德国等地生活,当时的法国正处于各种艺术流派、文化思潮风云激荡的大时代,欧洲最前卫的艺术思潮在年幼的卡萨特内心深处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历来都对美国人不屑一顾,虽然旧日风光不再,但对于美国人还是有心理优势的,认为他们不过是大老粗、暴发户。尤其是在艺术领域中,在法国人眼里美国人更是原始人,所以玛丽·卡萨特后来能在法国艺术界获得崇高的艺术声望,其艺术水准可以说是极高的。作品名称:《在树下 》作 者:卡萨特作品年代:1898作品尺寸:48厘米×38厘米作品材质:布面油画

事实上,在19世纪的美国,即使是像她这样出身于上流社会的女人,想从事艺术创作也是困难重重的。在她老爹的眼中,艺术不过是像她这样的白富美打发时光的小爱好,一种上流社会情趣和品味的表现,但卡萨特却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画家。这跟中国的世家子弟要去戏班唱戏一样,玩个票当然无伤大雅,真要靠这个吃饭?先把黑卡还给家族再说吧。

这场父女之间的斗争最终以卡萨特的胜利而告终,1861年,卡萨特不顾家人的反对考取了宾州美术学院。当时美国的艺术学院遵循的也是欧洲传统的学院式教学方式,在那里的四年时光,虽然让卡萨特奠定了坚实的古典绘画技巧,但她也发现这种教条式的学院课程不但满足不了她对艺术的渴求,还抑制了她的创造力。

1866年,22岁的卡萨特离开了宾州美术学院,来到了艺术家的天堂—巴黎,并拜入古典主义大师让·莱昂·杰罗 姆(Jean Léon Gérme)的门下。

1872年,巴黎沙龙接纳了她的第一幅作品—《在阳台上》。作品名称:《在阳台上 》作 者:卡萨特作品年代:1872作品尺寸:101厘米×54.6厘米作品材质:布面油画

可以看出,这个时期,卡萨特的画风,无论是构图、色彩还是人物造型,都继承了学院派古典主义的传统—构图严谨,技法细腻,空间感精准,人物造型完美。

1874年,以德加、雷诺阿、莫奈为代表的画家举办了“无名艺术家联盟”首次画展,印象派就此一夜成名。印象派画家们所极力推崇的内心瞬间的感觉、色彩与光线的闪烁深深地吸引了卡萨特,她开始摆脱学院派古典主义严谨细腻的画风,尝试用一种新的画风进行创作。

卡萨特的好闺密德加于是邀请她参加了第四次印象派画展,展出了《剧院里戴着珍珠项链的莉蒂亚》。

可以看出,这两幅作品(另一幅是《茶杯》)无论是色彩还是造型,已经明显区别于她两年前的风格,完全是印象主义风格了。作品名称:《茶杯 》作 者:卡萨特作品年代:1880作品名称:《剧院里戴着珍珠项链的莉蒂亚》作 者:卡萨特作品年代:1879作品尺寸:81厘米×60厘米现收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卡萨特几乎参加了印象派的每一次展览,并出资帮助财政困难的印象派主要支持者—画商杜朗·吕埃,购买他们的作品。这才是没有套路,全是真诚,落实到钱包上的支持,可以说印象派影响力的扩张与卡萨特忠实坚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说到卡萨特,就不可不提到德加。据说世界上有一个千古谜题—男人与女人之间究竟有没有纯洁的感情呢?别的人不敢说,卡萨特与德加之间确实维系了终身的友情。

德加性格孤僻、高傲,他这样一个疑似社恐症(社交恐惧症)患者,却与卡萨特成为40多年的挚友,这是十分难得的。他与卡萨特亦友亦师的友谊开始于1877年,德加就一直去参观卡萨特位于蒙马特的工作室,也由此拉开了两人持续半生的友谊的序幕。从1876年开始,德加邀请她参加印象派画展,还公开赞扬卡萨特“感觉与我一样好”。对于一贯以毒舌著称的德加,这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是难得的赞美了。

作为画家,这两位经常以对方为模特,留下了不少肖像画。德加画了至少8幅关于卡萨特的作品,其中《玛丽·卡萨特》是幅未完成的作品,德加将它送给了卡萨特,这幅半成品一直保存在卡萨特的画室里。

他与卡萨特都终身未婚,按我等凡人的想法,既然两位这么脾味相投,为什么不干脆结婚算了呢?然而大师就是大师,他们作为艺术家互相影响和相互尊重,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如果真的进入婚姻的话,还真是难以保证他们的友谊还能续航40年。两个艺术家生活在一起,有时就是一场灾难。作品名称:《玛丽·卡萨特肖像》作 者:德加作品年代:1880—1884作品尺寸:74厘米×60厘米作品材质:布面油画作品名称:《蓝沙发上的女童 》作 者:卡萨特作品年代:1878作品尺寸:89.5厘米×129.8厘米

卡萨特印象派的早期作品《蓝沙发上的女童》,就是德加指导的。

冷色的光线、亮丽的蓝色与小女孩暖粉色的肌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笔触洒脱、流畅,整幅画作如同一首幽雅宁静的抒情诗。

卡萨特终身未婚,也没有子女,但她最广为大众所熟知的作品却是她的母子系列绘画,她的画笔下闪烁着女性温柔的母爱,代表了爱和温柔的母子的形象,与古典作品中理想化了的圣母子不同,不再有宗教的精神性功能,更多的是对于现实生活的憧憬和热爱。

1900年后,卡萨特的创作进入后期,这也是她多产的最旺盛时期。这些作品技法成熟,笔触洒脱,色彩丰富变幻,婴儿玫瑰色的肌肤,母亲眼中深沉的爱意,在当时欧洲局势动荡不安的情况下,人们从她这些充满了温情与爱的母子题材画作中得到心灵的抚慰。

卡萨特曾经这样说:“一个画家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易行的通衢大道,另一条则是难走的羊肠小路。”

她选择的是后一条。

卡萨特在法国获得了很高的艺术声誉,1904年被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她被认为是与惠斯勒同样重要的两位美国艺术家之一,是20世纪初期美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但她在祖国却多年没有得到认可。直到1914年她70岁时,才终于获得了来自宾州美院的嘉奖。

1926年,81岁的卡萨特在巴黎附近的小镇梅尼尔博弗雷纳的寓所里去世。1947年,卡萨特去世二十一年后,她的大型回顾展在美国展出,这个美国艺术史上最孤独的先驱者终于被自己的国家承认。作品名称:《洗澡 》作 者:卡萨特作品年代:1892作品尺寸:100.3厘米×66厘米作品材质:布面油画

摇篮边的白玫瑰

画家档案

中文姓名:贝尔特·莫里索

外文名字:Berthe Morisot

文中简称:莫里索

生存年代:1841—1895

寿命:54岁

国籍:美国

创作方向:肖像画

主要作品:《摇篮》《年轻女佣》

艺术特色:速写式的造型,概括松散、潇洒流畅的笔触;基本上不细致地刻画细节,而是注重对瞬间光影和色彩的敏锐捕捉。

如果说瓦拉东(见《荆棘丛上怒放的“伤花”》一节)是生长于荒野的蔷薇,自由却要承受风雨,那么与她同时期的贝尔特·莫里索就是囿于温室的白玫瑰,舒适的代价是交出自由。

那么问题来了,你是愿意终身富贵而囿于闺室,还是生而贫穷却自由生长于野?

贝尔特·莫里索是妥妥的官二代加艺二代,家族成员中有大名鼎鼎的洛可可艺术的代表人物—弗拉戈纳尔,老爹提布斯·莫里索是法国中部布尔日的省长,后来又高升为巴黎审计法院的审核官,一家人随之迁往巴黎。

在19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培养女孩们的套路跟现在也差不多,学习艺术是寻常之道。在母亲玛丽·科尔内利埃的安排下,莫里索三姐妹学习了钢琴、绘画这些名媛们的必修课。但与其他贵族小姐不同的是,莫里索从一开始就没有把绘画当成怡情的小爱好,而是想成为专业画家。这种想法大大地震惊了她的老师—约瑟夫·吉夏尔。

因为在当时,在她所属的阶层,这种选择“将是革命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

吉老师,人家不就是想学画画吗?用得着这么吓唬小姑娘吗?

所以说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辈子的幸运,吉夏尔就是个好老师,不是只想着收学费的那种。为什么吉老师要把学画画说得这么可怕呢?其实学画画不可怕,只要是男人。作品名称:《贝尔特·莫里索》作 者:爱德加·马奈作品年代:1872作品材质:布面油画

19世纪的西方,女人,尤其是上流阶级的女人,人生的唯一目标就是嫁给一个合适的男人。作为培养淑女的爱好,习画当然是再好不过,教育如同嫁妆的一部分,目的都是服务于未来的家庭、孩子教育。但如果一个淑女要把成为专业画家作为目标,那就是大大的不合适了。

这种性别歧视不只是在欧洲,全世界都好不到哪里去。我们现在看似天经地义的事情,其实都是经过前辈们不断地斗争方才得到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现在的小姑娘们谁没有十条八条各款的裤子?但如果你身为一个19世纪的女性,想穿着裤子上街,那是会被警察以“有伤风化”的罪名抓起来的。是否惊掉了现在小姐妹们的下巴?可在当时真的会因此去坐牢的,因为制定规则的男人们认为露出腿的形状,是赤裸裸的对他们的诱惑。

即使是像她们这样出身于上流社会的女性,想要进入艺术学院学习,也是经过不断地抗争才获得了机会。即使进入了艺术学院,也会因为性别原因而被区别对待,一直到1893年,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女学生都不被允许参加人体写生课程。

到了20世纪初,女性仍然没有财产继承权(西方的长子继承制规定了爵位、财产和土地只传给长子,如果没有儿子,则由家族中最年长的男丁继承。除了不动产外,如有额外财产,母亲和姐妹才可以继承,但无权支配,必须要嫁给男人,财产归这个男人来使用),女人基本不能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没有权利自主婚姻,更不能工作。

喜欢看奥斯汀小说的读者们,都应该对此种状况有所知吧。这正应了波伏娃那句话——“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造就的。”

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社会规则规定的是男人没有继承权,不能随意、单独出入各种社交、公众场所,主要责任就是打扮自己、育儿、做家务、取悦妻子;在妻子的陪同下去吃个烛光晚餐什么的,也是不知羞耻的行为……

看到这里,各位男性朋友是不是觉得很荒谬?是不是要目眦尽裂,拍案而起了?这也太不公平了,还有没有点男权了?作品名称:《洛伦特港》作 者:莫里索作品年代:1869作品尺寸:43厘米×72厘米作品材质:布面油画现收藏于美国国家艺术馆

可女人就这样生存了几百上千年,似乎也并没有人认为这有什么不公平,人人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就是当时贝尔特·莫里索面对的社会环境,所以,吉老师才会这样警告莫里索,因为这样的行为很可能会导致她失去财产。

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贝尔特成为艺术家,她将与放荡不羁、激进极端和声名狼藉的朋友密切来往,从而失去她的声誉和社会地位。她会变得缺少女人味,在男人世界里竞争,也将失去结婚和生育的机会。

了解了这样的历史背景,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莫里索的作品,为什么主题大都是家庭、花园、庭院这些室内题材,印象派画家笔下常见的城市公共景色,在她的画中基本上是看不到的。

不是她不想画,而是不能画。

因为身为一个上流社会的大小姐,她是不能自由地走出闺门写生的。莫奈可以观察一天之中不同光线下的大教堂、干草垛;雷诺阿可以画画舞会、画阳光下的裸女;而她即使是去卢浮宫临摹也必须在仆人、女伴和家人的陪伴下才可以。

印象派画家经常聚会的咖啡馆,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他们可以在这里高谈阔论,喝酒、聚餐,相互交流艺术观点,评价作品,但这扇门对于同样是印象派画家一员却身为上流社会女性的莫里索是紧闭的。

相反,出身底层的瓦拉东因为没有身份上的禁锢,反倒可以在这里自由生长,成就了自己的传奇。

社会规则造成了莫里索在题材范围的狭窄,只能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表达她的空间与情感。我们在她的画中,看到的人物是丈夫、孩子、母亲、姐姐……风景是花园、庭院、闺房……画得最多的还是她的女儿们,她以画笔为相机,母爱为颜料,记录了一部女儿的成长史。平淡宁静、波澜不惊的上流社会生活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眼前。《摇篮》是莫里索参加第一届印象派画展的代表作品,画中人物是她的姐姐及刚出生不久的外甥女。作品名称:《在阳台上》作 者:莫里索作品年代:1872作品材质:布面油画作品名称:《摇篮》作 者:莫里索作品年代:1872作品尺寸:46厘米×56厘米作品材质:布面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塞美术馆

光线透射过薄纱照到婴儿酣睡的小脸上,年轻的母亲目光温柔如水,画面洋溢着母爱宁静和谐的梦幻之光。

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莫里索画风的典型特点:速写式的造型,概括松散、潇洒流畅的笔触,基本上不细致地刻画细节,而是注重对瞬间光影和色彩的敏锐捕捉。

众所周知,印象派的第一届展览,被各路画家和观众骂得狗血淋头,但这幅《摇篮》却成为唯一受到赞誉的作品。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观众们都被这圣洁的母爱打动了吧。

莫里索是坚定的印象派信徒,自1868年在卢浮宫临摹时与马奈结识,她成为了第一位加入印象派的女性,并从此一直坚持印象派的创作风格。

除了因为怀孕没有参加1879年的第四届展览外,她几乎参加了所有的印象派画展,并不遗余力地在金钱上支持其他的印象派画家创作、展览。

所以,现代美术史上一贯认为,是她与莫奈将印象主义推向了高峰。但是在当时,她并没有得到她应得的荣誉与艺术地位。

吉老师的担忧成为现实,主流攻击她:“与各种帮派相同,此类人中也有一名妇人,贝尔特·莫里索。这是一个怪人,她不顾一切地用狂言乱语糟蹋其女性的美德。”

艺术上,因为放弃了对繁杂细节的描绘,没有细致的五官刻画,评论家认为她的画“不完整”“粗制滥造”,是印象派的“二流画家”,远没有同时期的男性画家影响力广。

毕沙罗曾感叹:“可怜的莫里索夫人,公众几乎不知道她!”

人身攻击也好,未成大名也罢,这些莫里索都不在乎,她唯一在意的只是绘画本身。作品名称:《女儿朱莉和她的保姆》作 者:莫里索作品年代:1884作品材质:布面油画现收藏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

1895年,莫里索在照顾得流感的女儿时被传染,最终离世,留下了600多幅作品。她在实现自我的道路上,以女性特有的坚韧,在社会规则、结婚生子与自我实现、艺术创作之间,获得了最大的平衡。

无论是白玫瑰还是野蔷薇,不能选择的是出身,能掌握的是绽放,只要都曾热烈开放过,就不负四季。

他们教你如何优雅地炫富

画家档案

中文姓名:米开朗琪罗·博那罗蒂

外文名字:Michelangelo Buonarroti

文中简称:米开朗琪罗

生存年代:1475—1564

寿命:89岁

国籍:意大利

创作方向:雕塑

主要作品:《大卫》《创世纪》等

艺术特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家,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画家档案

中文姓名:桑德罗·波提切利

外文名字:Sandro Botticelli

文中简称:波提切利

生存年代:1446—1510

寿命:64岁

国籍:意大利

创作方向:肖像画

主要作品:《圣母子像》《春》《维纳斯的诞生》等

艺术特色:波提切利是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代表,也是意大利肖像画得先驱者,他运用人体解剖、透视、景观等写实手法,创作了很多宗教主题的作品。画家档案

中文姓名:雅各布·达·蓬托莫

外文名字:Jacopo da Pontormo

文中简称:蓬托莫

生存年代:1494—1557

寿命:63岁

国籍:意大利

创作方向:祭坛画、肖像画

主要作品:《约瑟在埃及》《基督下葬》

艺术特色:他开启了样式主义的倾向,是佛罗伦萨画派后期代表人物。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但他却背弃了那个时代艺术的均衡和平静,其作品往往标新立异,甚至不惜违反常规,以用扭曲的姿势、模糊的视角而闻名;笔下的人物形象常漂浮于不确定的环境中,不受重力的影响。

炫富自古以来就有,古有石崇与王恺争豪,现有网红各种斗富。其实,乐观地说,炫富可以成为激励人不断进步的鸡血。但是,全身bling bling挂满了大logo,如果是以闪瞎众人眼为目的当然是很成功啦,就怕万一有人赞你一句,“您这要在清朝,肯定是内务府的大爷啊”,您说您到底是笑好呢?还是哭好呢?

所以,炫富不要紧,只要姿势对。否则花了大钱还被人笑话土鳖,气出内伤就划不来了,您说对吧?

美术史上除了艺术家、模特儿之外,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并不需要大金链子小手表,只需要云淡风轻一句话就秒杀如今各种土豪:我是艺术赞助人。

现如今的土豪除了买买买,有几人能把自己的名字与名垂青史的艺术品合体,镌刻在历史上?而赞助人(patrons)的格局就要高得多了,从古罗马到现在的古根海姆,他们的名字与艺术家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相依相生。

艺术赞助人制度在欧洲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来,即使是在言必提“黑暗”二字的中世纪也没断线,可以说是欧洲文化最悠久的传统之一。

据考据,历史上第一位艺术赞助人应该是尼禄—这位古罗马皇帝虽然以残暴而著称,但同时也酷爱音乐,他成功地把文艺青年与暴君精分(精神分裂)统一在了一起,除了热爱杀人,他也是音乐会最狂热的组织者。作品名称:《尼䘵头部雕像》

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上有所好,下必盛焉。音乐会是正经音乐会,只是吃瓜观众们的思想压力有点大,连个呵欠都不敢打,毕竟在一群手持刀剑的大兵们的注视下,大家都是好演员。在尼禄同志的高标准严要求下,古罗马的艺术事业蓬勃发展。

一般来说,历史上赞助艺术家的方式有两种:

一、包养,土豪邀请艺术家到自己家进行创作,成为他的保人,管吃管住还管送礼物。

二、定制,也就是一次性付款购买艺术品。

史上最著名的艺术赞助人要算是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了,学画的小伙伴都画过这个石膏头像(下图右)吧?

这个被称为小卫的雕塑,其实跟大卫半点亲戚关系也没有。他是美第奇家族成员,人称“豪华者洛伦佐”的洛伦佐·美第奇的弟弟—朱利亚诺·德·美第奇(Giuliano De 'Medici,1478年复活节当天,这位高富帅死于对手帕齐家族策划的暗杀)。作品出自“大神”米开朗琪罗之手,是他为“金主”洛伦佐所雕刻的家族陵墓大理石群像之一。作品名称:《大卫雕像》作 者:米开朗琪罗作品年代:1504作品材质:大理石雕塑作品名称:《朱利亚诺·德·美第奇雕像》作 者:米开朗琪罗作品材质:大理石雕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