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1 06:54:24

点击下载

作者:赵建新,田元祥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试读:

前言

《黄帝内经》是中国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第一部养生宝典,也是中医的奠基之作,更是第一部解释生命规律的百科全书。

人类自从发现了疾病现象,就开始探索医疗疾病的方法,医疗技术便开始形成,经验也逐渐积累。但中医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这部经典之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规律,病理以及疾病现象的成因及诊断,治疗以及养生的原则和方法等,以“天人合一”的整体生命观为主导思想,书中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社会的协调,将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人体身心的和谐视为健康的基本标准,对中医学养生康复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系统论述。强调“治未病”为医学第一要事。《黄帝内经》还将哲学思想与医学结合并融会贯通,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人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独特理解,对人体各部分相互联系的整体观念。

为了与您共同领悟《黄帝内经》中所蕴含的养生精髓,本书精心编撰,将原文的深奥理论用通俗的语言和简洁的图表、图像进行表述,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深奥理论通俗化,复杂问题具体化。通过一张张生动的手绘插图、图解表格,形象解读《黄帝内经》藏象、经络运行、气血津液等知识,全方位解读疾病的病因、病理,深入浅出地讲述疾病的诊治之法和日常的养生之道。

同时,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理解《黄帝内经》的真谛,特意附录入了《黄帝内经·素问》部分,《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希望能对读者朋友们有所帮助。

时至今日,尽管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物质文化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健康和养生依然是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也被认为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如何抵御疾病,如何延年益寿,这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思想,更是所有人努力实践的方向。那么,请跟着《黄帝内经》进行身体内部的探秘吧,挖掘身体健康的源泉,寻找身体健康的妙法良方。

东方医学智慧之树

《黄帝内经》是一部什么书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剂和之所宜。至剂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现存最早的医经

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被誉为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三大奇书之一。《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其中医经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因此,《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

医经描述了人体的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等情状,阐发百病的根源、死生的界线,选用适当的针灸汤药等治疗方法以及如何调制各种适宜的药剂等。简言之,医经就是阐发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医学理论之著作。所以称之为“经”,是因为它很重要。◎ 《素问》、《灵枢》构筑内经智慧《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每部各八十一篇,合计一百六十二篇。两书内容各有侧重,又紧密相关,浑然一体。《素问》之名最早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迄今1700多年。人是具备气形质的生命体,难免会有大小不同的疾病发生,故以问答形式予以阐明,这就是《素问》的本义。《灵枢》最早称《针经》,其第一篇《九针十二原》就有“先立《针经》”之语,无疑等于自我介绍。汉魏以后,《灵枢》由于长期抄传出现了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代王冰引用《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同出一祖本。但史料记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但现在却无书可证。与南宋史崧发现的现存《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至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史崧的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重新做了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同时附加音释,镂版刊行。现在看到的就是此传本。西方发达国家近些年兴起的诸如医学地理学、医学心理学、气象医学、时间医学等学科,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均有精彩的表述。◎ 黄帝

黄帝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姓姬(或云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河南新郑县西北),称轩辕氏。黄帝生而灵异。《史记》称其“以土德王,故号黄帝”。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黄帝与炎帝都被看做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 岐伯

在《黄帝内经》中,总有一个人在回答黄帝提出的问题,他就是岐伯。那么,岐伯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岐伯,相传也为黄帝之臣,又是黄帝的太医,奉黄帝之命尝味各种草木,典主医病。一般认为,岐伯家居岐山(今陕西省岐山)一带。而新近有资料表明岐伯为甘肃省庆阳县人。岐伯是中国远古轩辕黄帝时期的重要人物,是著名的医学家。他的著述颇多,但多失传。仅留残著,被后人整理编辑成《黄帝内经》,流传至今。因而,他被后人称为中华医学的鼻祖。因《黄帝内经》主要采用黄帝与岐伯君臣问答的方式,所以常称其为岐黄家言,进而把医术称为岐黄之术。

《黄帝内经》是东方医学之根

《黄帝内经》是东方医学之根“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灵枢·五阅五使》

历代医家常用分类法对《黄帝内经》进行研究。各家的认识较为一致的是藏象(包括经络)、病机、诊法和治则四大学说。这四大学说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至今仍在指导着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 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和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在外的表象乃至与外环境的联系等的学说。

藏象学说主要包括脏腑,经络和精、气、神三部分。脏腑又由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组成。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奇恒之腑也属于腑,但其功能又异于常,系指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这里的胆既是六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腑。脏腑虽因形态功能之不同而有所分,但它们之间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为用的。

藏象一词中,“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体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所谓“藏象”,即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例如肺藏于体内,是脏;而呼吸是其生理功能,咳嗽、气喘则是其病理现象。可以说,呼吸、咳嗽和气喘分别是肺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也就是肺的“象”。通过对“象”的观察,可以推测“脏”的状态。

经络系统可以分经脉、络脉和腧穴三部分。经脉有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首尾相连如环无端,经气流行其中周而复始。另有同属于经脉主干但有别于十二经脉的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经脉之间相互交通联络的称络脉。其小者为孙络,不计其数;其大者有十五,称十五络脉。腧穴为经气游行出入之所,犹如运输,是以名之。

精、气、神为人身的三宝。精,包括精、血、津、液;气,指宗气、元气、营气、卫气;神,指神、魂、魄、意、志。精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和神又是人体复杂的功能表现,也可以认为气为精之御,精为神之宅,神为精气之用。◎ 病机学说

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变化等内在机理的学说。现从病因、发病和病变三方面加以叙述。

病因:引起人发病的原因。风雨寒暑为“六淫”的概括;阴阳喜怒乃“七情”的概括;饮食居处即“饮食劳倦”。可以认为这就是后世三因说的起源。发病: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病变:疾病的变化是复杂的,《黄帝内经》概括病变也是多方面的。

有从阴阳来概括的,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阳受风气,阴受湿气”,“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有用表里中外来归纳的,如《素问·玉机真脏论》:“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从内之外”,“从外之病机诊法内”,“从内之外而盛于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及“中外不相及”等病变规律。

有用寒热来归纳的,如《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有从虚实而论者,如《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又如《素问·调经论》:“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实指邪气盛,虚指正气衰。概括说来,有正虚而邪实者,有邪实而正不虚者,有正虚而无实邪者,有正不虚而邪不实者。◎ 诊法学说

望、闻、问、切四诊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强调诊察疾病必须“四诊合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这都强调只有综合运用四诊,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所谓“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治则学说

研究治疗法则的学说称治则学说,《黄帝内经》对治疗法则是颇有研究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防微杜渐

防微杜渐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皆言预防疾病。有病早治、防其传变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者,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司气以热,用热无犯;司气以寒,用寒无犯;司气以凉,用凉无犯;司气以温,用温无犯”。这是告诫医者用药勿犯四时寒热温凉之气。

因地制宜者,如“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等。

因人制宜者,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素问·徵四失论》:“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因势利导

在治病求本的基础上巧妙地加以权变。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协调阴阳

此为治疗之大法,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调整阴阳的具体法则有:

损其有余:阴阳偏盛的实证,用祛邪法治疗,即为“损其有余”。

补其不足:阴阳偏衰的虚证,用扶正法治疗,即为“补其不足”。

用反治法:对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采用“热因热用”的方法治疗。对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采用“寒因寒用”的方法治疗。

阴阳并补:对阴阳互损所致的阴阳两虚证,用阴阳并补的方法治疗。

急救固脱:亡阴者,重在救阴益气固脱;亡阳者,重在回阳益气固脱。正治反治

正治亦称逆治,是与病情相逆的直折的治疗方法。比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之类。反治也称从治,如“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之类。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适事为度

无论扶正还是祛邪都应适度,对于虚实兼杂之症,尤当审慎。切记“无盛盛,无虚虚”,即使用补,也不能过。因为“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素问·至真要大论》)。病为本,工为标《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病为本,工为标”,这是说病人是客观存在损其有余阴阳偏盛补阴阴阳亡失急救固脱的,是矛盾的本质;医生认识并且治疗疾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医生必须以病人为根据,这样才能标本相得,治愈疾病。

传统中医的独特理论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素问·五脏别论》◎ 传统医学的地位

世界上并不仅仅只在中国有传统医学,与中医一样,古老的传统医学还有古埃及医学、古印度医学、古希腊医学。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四大传统医学。曾经,它们都有过辉煌与灿烂,然而3500年前,古印度医学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2300多年前,古埃及医学开始衰败;古希腊医学在现代医学萌芽后也被遗弃。唯独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不但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还在继续为人类的健康作贡献。

中医学之所以得以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首,真正的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它的医疗实用价值,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是它具有一整套独特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自《黄帝内经》之后,中医学术虽然代有发展、流派纷呈,医学著作汗牛充栋,然而追溯这些学说、流派、著作的根源,无一不是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不像西医书籍那样总在解析生理、病理等专业词汇,而是帮助人们认知日常事物中的玄妙智慧,比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的养生之道。其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具有独特理论的中医养生的奠基之作。◎ 走进中医

中医以“阴阳五行”为其哲学基础,以“天人合一”的中和境界为其理想的追求目标,以“精、气、神学说”为其根本,以“藏象经络学说”为其特色,既可防病治病,又可养生保健。

中医在“阴阳五行”的指导下,认识疾病着重从整体上去把握,执简驭繁。健康的基础和标志就是“阴阳平衡”。疾病的产生就是因为阴阳失衡,如阳盛则热、阳虚则寒、阴盛则寒、阴虚则热。

中医认识疾病的方式比较全面,治疗疾病的方式和工具也十分丰富多样,这些都决定了中医必然有着神奇的疗效。借助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通过四诊收集疾病信息,判断病性寒热、病势缓急以及病变脏腑天等,从而确定疾病的证型以及病变本质,然后治病求本、对证下药。

中医治疗疾病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原则,即“平衡阴阳”,阴阳失调导致病性寒热,因此,中医也确立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治则。二是基本的方式和工具,主要有内服外用中药、针灸推拿和穴位敷贴等。

此外,中医以五行学说为基础,还创立了“以情胜情”的情志治疗方法。

所以,学习中医一定要懂得传统文化,一定要参悟养生精髓的根本所在。简而言之,道以医显,即医道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对习医者而言,从医入道又是一条必不可少的捷径。

《黄帝内经》的智慧思想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属于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体现出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的特殊精神。其影响且远且大,成为人们行为义理的准则。《孙子兵法》就是中国古代兵家将阴阳义理在军事行为中运用至极,达到出神入化境界的作品。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其发生、发展和变化也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阴阳学说被应用于医学之中,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把钥匙。《灵枢·病传》说:“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张景岳进一步阐明说:“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

中医学用阴阳学说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诊断和防治,长期以来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阴阳的含义【阴阳的哲学含义】

阴阳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气是一物两体,分为阴阳。阴阳是气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含有对立统一的意思,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阴阳的对立统一不仅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而且与天文、历算、医学、农学等具体学科相结合,成为各门具体学科的理论基础,促进了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

阴阳也有局限性和直观性。

阴阳范畴的局限性:阴阳学说认为,在相互依存的阴阳矛盾中,一般情况下阳为主导而阴为从属,即阳主阴从。在人体内部阴阳之中,强调以阳为本,阳气既固,阴必从之。《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气是生命的主导,若失常不固,人就折寿夭亡。在治疗疾病时,主张“血气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医宗必读·水火阴阳论》)。阳为主,阴为从,这种主从关系是固定的,这表现出阴阳学说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阴阳范畴的直观性: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建立在高度科学抽象的基础之上,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阴阳范畴还不可能超出直观观察的广度和深度,不可能具有严格科学的表现形式,往往有一定的推测成分。【阴阳的医学含义】

阴阳范畴引入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基本的医学概念。中医学的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标示事物内在本质属性和性态特征的范畴,既是两种对立特定的属性,如明与暗、表与里、寒与热等,又是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如动与静、上与下、内与外、浮与沉、快与慢等。总之,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方面的阴阳属性是相比较而言的,是由其性质、位置、趋势等所决定的。因此,阴阳是抽象的属性概念,而不是实体概念。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中医学认为不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从宇宙间天地的回旋到万物的产生和消失,都是阴阳作用的结果。所有属于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的内部,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用阴阳分析各自的属性,如天与地、动与静、水与火、出与入等。阴阳的相对性

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所运用范围的不同,事物的性质或对立面改变,其阴阳属性也要随之改变。所以说“阴阳二字,固以对待而言,所指无定在”(元·朱丹溪《局方发挥》)。

阴阳这种相对性表现为:【相互转化性】

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寒证和热证的转化,病变的寒热性质变了,其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在人体气化运动过程中,生命物质属阴,生理功能属阳。二者在生理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物质可以转化为功能,功能也可以转化为物质。如果没有这种物质和功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无限可分性】

阴阳的无限可分性,是指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又有阴阳,不断地一分为二,以至无穷。随着对立面的改变,阴阳之中又可以再分阴阳。如昼为阳,夜为阴;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则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则为阴中之阳。正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就是说,人体内为阴,外为阳。人体内还可以分阴阳,体内有脏腑,脏又为阴,腑又为阳。再分类,脏也可以分阴阳。《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就是说自然界任何相互关联的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这种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说明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规律性、复杂性,也说明了阴阳概括事物或现象的广泛性。阴阳的关联性

阴阳的关联性是指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应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即相关的基础之上。只有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能构成一对矛盾,才能用阴阳来说明,如天与地、昼与夜、浮与沉、滑与涩、寒与热等。如果不具有这种相互关联性的事物,并不是统一体的对立双方,就不能用阴阳来说明。譬如说天与地、寒与热分属阴阳,但天与寒就不是一对阴阳,地与热也不是一对阴阳。阴阳是划分事物或现象属性的标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中医学以水火作为阴阳的征象,水为阴,火为阳,反映了阴阳的基本特性。如水性寒而趋下,火性热而炎上。其运动状态,水比火相对地静,火较水相对地动,寒热、上下、动静,如此推演,即可以说明事物的阴阳属性。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是: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都属于阳;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都属于阴。阴阳对立

阴阳对立是指阴阳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如天与地、上与下、内与外、动与静、升与降、出与入、浮与沉、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迟与数等。阴阳的对立统一是“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的实质。

对立是阴阳之间相反的一面,统一是阴阳二者之间相成的一面。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相反也就没有相成。阴阳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阴与阳的统一,是对立的动态平衡。只有维持这种关系,事物才能正常发展变化,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反之,事物的发展变化就会遭到破坏,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在人体,生命物质为阴(精),生命机能为阳(气)。运动转化过程即是阳化气,阴成形。阴精与阳气、化气与成形的矛盾运动,就是生命形体的气化运动,即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在对立中取得了统一,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就是“阴平阳秘”,机体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阴阳的对立斗争激化,动态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胜负、阴阳失调,就会发生疾病。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是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相依赖,互为根据和条件,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如天与地、上与下、动与静、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等,互为存在的条件。阳蕴藏于阴之中,阴蕴藏于阳之中,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阳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故曰:“阴根于阳,阳根于阴”(《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阴阳互根……阴以吸阳……阳以煦阴……阳盛之处而一阴已生,阴盛之处而一阳已化”(清·黄元御《素灵微蕴》)。中医学用阴阳互根的观点,以阴阳不可分离性,阐述人体脏与腑、气与血、功能与物质等在生理病理上的依赖关系。【阴阳互根是确定事物属性的依据】

分析事物的阴阳属性,既要注意其差异性,又要注意其统一性,即相互关联性。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能运用阴阳来分析。如上属阳,下属阴,没有上之属阳,也就无所谓下之属阴;没有下之属阴,也就无所谓上之属阳。天属阳,地属阴,没有天之属阳,就无所谓地之属阴;没有地之属阴,也就没有天之属阳。快属阳,慢属阴,没有快之属阳,也就无所谓慢之属阴;没有慢之属阴,也就没有快之属阳。所以说,阳依赖于阴,阴依赖于阳,都以对立一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阴阳互根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自然界四季气候的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至,四季寒暑的更替,就是阴阳消长的过程。从冬至春及夏,寒气渐减,温热日增,气候则由寒逐渐变温变热,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热气渐消,寒气日增,气候则由热逐渐变凉变寒,则是“阳消阴长”的过程。这种阴阳消长,反映了四季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

运动变化是中医学对自然和人体生命活动认识的出发点,是中医学的宇宙恒动观,其中包含着量变和质变过程。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为“阴平阳秘”、“阴阳匀平”,阴阳双方在量的变化上没有超出一定的限度,没有突破阴阳协调的界限,物质和功能的协调平衡。

如果正常的阴阳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人体内的阳气和阴液,一方的不足可以引起另一方的亏损,阳损可以耗阴,阴损可以耗阳。即阳虚至一定程确定事物属性的依据度时,损伤体内的阴液而导致阴虚,称作“阳损及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阴”。如长期食欲减退的病人,多表现为脾气(阳)阴阳相转的内在根据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阳)虚弱,化源不足,会导致阴(血)亏损,这可称之为阳损及阴的气血两虚证。反之,阴虚至一定程度,造成体内的阳气无所依附而损伤,故称作“阴损及阳”。如失血病人,由于血(阴)的大量损失,气随血脱,往往会出现形寒肢冷的阳虚之候,这可称之为阴损及阳的气血两虚证。

如果人体阴阳互根关系遭到严重破坏,有阳无阴谓之“孤阳”,有阴无阳谓之“孤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双方失去互相依存的条件,呈现孤阳或孤阴的阴阳相离状态,就意味着阴阳矛盾的消失,生命即将结束。【阴阳互根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根据】

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对方转化,这是以它们的相互依存、相互为根的关系为基础的。如果阴阳没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不可能向着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消长

消长,是增减、盛衰的意思。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双方的增减、盛衰、进退的运动变化。阴阳双方始终处于此盛彼衰、此增彼减、此进彼退的运动变化之中,双方在彼此消长的动态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平衡,人体才保持正常。其消长规律为阳消阴长,阴消阳长。阴阳双方在一定范围内的消长,体现了人体动态平衡的生理活动过程。如果这种“消长”关系超过了生理限度(常阈),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或偏衰,于是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失调,就会导致疾病发生。阴阳偏盛,是属于阴阳消长中某一方“长”得太过的病变,而阴阳偏衰,是属于阴阳某一方面“消”得太过的病变。阴阳偏盛、偏衰就是阴阳消长病变规律的高度概括。阴阳转化

转化即转换、变化,指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走向自己的反面。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阴阳转化”是一个质变过程。

在阴阳消长过程中,事物由“化”至“极”,超越了阴阳正常消长的阈值,事物必然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阴阳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中医学称之为“重”或“极”。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阴阳的消长(量变)和转化(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全过程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的必然结果。

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气候的变化,夏季本来是阳热盛,但夏至以后阴气却渐次以生,用以制约火热的阳气;而冬季本来是阴寒盛,但冬至以后阳气却随之而复,用以制约严寒的阴气。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这种气候的逐渐变化,就是阴阳消长的体现。

一年四季,春至冬去,夏往秋来,春夏秋冬四季运转不已,季节的转换,则是阴阳转化的体现。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当寒冷的冬季结束转而进入温暖的春季,便是阴转化为阳;当炎热的夏季结束转而进入凉爽的秋季,则是由阳转化为阴。

在人体生理过程中,物质与功能之间的新陈代谢过程,如营养物质(阴)不断地转化为功能活动(阳),功能活动(阳)又不断地转化为营养物质(阴)就是阴阳转化的表现。在疾病过程中,阴阳转化常常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的互相转化。如邪热壅肺的病人,表现为高热、面红、烦躁、脉数有力等,这是机体反应功能旺盛的表现,称之为阳证、热证、实证。但当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人体正气,可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委靡、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危象。这是机体反应能力衰竭的表现,称之为阴证、寒证、虚证。这种病证的变化属于由阳转阴。又如咳喘患者,当出现咳嗽喘促、痰液稀白、口不渴、舌淡苔白、脉弦等症时,其证属寒(阴证)。如果阳气闭郁而化热,继而出现咳喘息粗、咳痰黄稠、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之候,又属于热证(阳证)。这种病证的变化,是由寒证转化为热证,即由阴转为阳。明确这些转化,对于正确认识病证演变的规律,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有重要意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阳学说对人体的部位、脏腑、经络、形气等阴阳的阴阳属性,都作了具体划分。

人体的上半身为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体表的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心、肺、脾、肝、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五脏之中,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心、肺之中,心为阳,肺为阴;肝、脾、肾之间,肝为阳,脾、肾为阴。而且每一脏之中又有阴阳之分,如肝有肝阴、肝阳,肾有肾阴、肾阳,心有心阴、心阳等。

经络也分为阴阳。经属阴,络属阳,经之中又有阴经与阳经,如十二经脉就有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之分、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之别。络之中又有阴络与阳络。在血与气之间,血为阴,气为阳。在气之中,营气在内为阴,卫气在外为阳等。【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应用阴阳学说分析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矛盾,机体阴阳平衡则标志着健康,包括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阴阳平五行学说衡。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是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

说明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人体生理活动可概括为阴精(物质)与阳气(功能)的矛盾运动。营养物质(阴)是产生功能活动(阳)的物质基础,而功能活动又是营养物质所产生的机能表现。人体的生理活动(阳)是以物质(阴)为基础,没有阴精就无以化生阳气;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地化生阴精。没有物质(阴)不能产生功能(阳),没有功能也不能化生物质。这样,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相互对立、依存、消长和转化,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说明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气化活动是生命运动的基本特征,升降出入是气化活动的基本形式。阳主升,阴主降。气化正常,则升降出入正常,体现为正常的生命活动。反之,气化失常,则升降出入失常,体现为生命活动的异常。阴阳双方的升与降、出与入也是相反相成。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阴精与阳气的矛盾运动消失,升降出入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结了。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五行的含义【五行的哲学含义】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原始的科学思想。“五”,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即四通八达,流行和行用之谓,是行动、运动的古义,即运动变化,运行不息的意思。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不仅是物质和运动,也是五种物、五种性、五种能力,故称五德。五行的“行”字、五运的“运”字都是运行不息的意思。所以《说文解字》说:“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进一步说,五行的概念,不是指物质的形态,而是代表五种功能属性,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认为“是五种强大的力量不停地循环运动而不是消极无动性的基本(主要的)物质”,是客观事物内部阴阳运动变化中五种状态的抽象表示,属于抽象的概念。【五行的医学含义】《黄帝内经》的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五行与中医学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医学认识世界和生命运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木、火、土、金、水以及各种事物都是阴阳的矛盾运动所产生,所以阴阳运动变化可以通过在天之风、热、温、燥、湿、寒六气和在地之木、火、土、金、水五行反映出来。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进行抽象而形成的理论概念。

五行的特性是:

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即能曲能伸的意思。木具有生长、能曲能伸、升发的特性,代表生发力量的性能,标示宇宙万物具有生生不已的功能。认为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炎,热也;上,向上。火具有发热、温暖、向上的特性,代表生发力量的升华,光辉而热力的性能。认为具有温热、升腾、茂盛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春种曰稼,秋收曰穑,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故称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以土为贵,具生生之义,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生存之本,“四象五行皆藉土”。认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能的事物或现象,皆归属于“土”。

金曰从革:从,顺从、服从;革,革除、改革、变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代表固体的性能。物生长之后,必会达到凝固状态,以金示其坚固性。还可以引申为肃杀、潜能、收敛、清洁之意。认为具有这类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润,湿润;下,向下。水代表冻结含藏之意,具有滋润、就下、闭藏的特性。认为具有寒凉、滋润、就下、闭藏性能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水”。五行的事物分类

根据五行特性,与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或现象相类比,运用归类和推演等方法,五行学说将事物分成五大类。【以类比方法分类】

类比是根据事物在某些属性或关系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方法。中医学称之为“援物比类”或“取象比类”。《黄帝内经》五行学说运用类比方法,将事物的形象归属于某行。如方位配五行、五脏配五行等。方位配五行,旭日东升,与木之升发特性相类似,故将东方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之炎上特性相类似,故将南方归属于火。又如五脏配五行,脾主运化而类似于土之化物,故将脾归属于土;肺主肃降而类似于金之肃杀,故将肺归属于金等。【以推衍方法分类】

推衍是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属性,推衍至其他相关事物的推理方法。通常是某种法则或范本的延伸,这种法则、范本与新的推衍对象之间实际上并不存在包含关系。以木行推衍举例,已知肝属于木,而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所以胆、筋、目都属于木行。五志之怒、五声之呼、变动之握、五季之春、五方之东、五气之风、五化之生、五色之青、五味之酸、五时之平旦、五音之角等,也都归于木行。就是说根据木行的特性,在人体以肝为中心,推衍至胆、目、筋、怒、呼、握;在自然界以春为中心,推衍至东、风、生、青、酸、平旦、角等。而实际上,肝与胆、目、筋、怒、呼、握,春与东、风、生、青、酸、平旦、角等之间并不存在包含关系。

概括而言,五行学说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各种事物和现象,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属性进行归纳,凡是具有生发、柔和特性统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统属于火;具有长养、化育特性统属于土;具有清静、收杀特性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统属于水,形成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五行的正常调节机制

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是五行结构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克我”和“我克”四个方面的关系。以木为例,“生我”者水,“我生”者火,“克我”者金,“我克”者土。【相生规律】

相生即递相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称作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也可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五行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以“木”为例,生“我”者水,水能生木,则水为木之母;“我”生者火,木能生火,则火为木之子。以火为例,生“我”者木,木能生火,则木为火之母;“我”生者土,火能生土,则土为火之子。以“土”为例,生“我”者火,火能生土,则火为土之母;“我”生者金,土能生金,则金为土之子。以“金”为例,生“我”者土,土能生金,则土为金之母;“我”生者水,金能生水,则水为金之子。以“水”为例,生“我”者金,金能生水,则金为水之母;“我”生者木,水能生木,则木为水之子。【相克规律】

相克即相互制约、克制、抑制之意。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作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这种克制关系也是循环无穷的。木得金敛,则木不过散;火得水伏,则火不过炎;土得木疏,则土不过湿;金得火温,则金不过收;水得土渗,则水不过润。皆气化自然之妙用。

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黄帝内经》称为“所胜”与“所不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所以,五行相克的关系,又叫“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以土为例,“克我”者木,则木为土之“所不胜”。“我克”者水,则水为土之“所胜”。以水为例,“克我”者土,则土为水之“所不胜”。“我克”者火,则火为水之“所胜”。以火为例,“克我”者水,则水为火之“所不胜”。“我克”者金,则金为火之“所胜”。以金为例,“克我”者火,则火为金之“所不胜”。“我克”者木,则木为金之“所胜”。以木为例,“克我”者金,则金为木之“所不胜”。“我克”者土,则土为木之“所胜”。【制化规律】

五行制化关系,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结合。相生与相克不可分割,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便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所以,生中有克,即化中有制,克中有生,即制中有化,相反相成,维持和促进事物相对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这种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生克关系,就称为五行制化。

具体规律是: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以相生言之,木能生火,是“母来顾子”之意,但是木本身又受水之所生,这种“生我”、“我生”的关系是平衡的。如果只有“我生”而无“生我”,那么对木来说,会形成太过,宛若收入与支出不平衡一样。另一方面,水火之间,又是相克关系。这样在相生之中,又寓有相克关系,而不是绝对的相生,就保证了生克之间的动态平衡。

以相克言之,木能克土,金又能克木(我克、克我),土与金之间,又是相生关系,就形成了木克土、土生金、金又克木(子复母仇)。这说明五行相克不是绝对的,相克之中,必须寓有相生,才能维持平衡。就是说,被克者本身有反制作用,当相克太过而产生贼害的时候,通过反制能够保持正常的平衡协调关系。

生克制化规律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正常现象,在人体则是正常的生理状态。五行学说用以说明自然界气候的正常变迁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以及人体的生理活动。五行的异常调节机制【子母相及】

及,影响所及之意。子母相及是指五行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所出现的不正常的相生现象。包括母及于子和子及于母两个方面。母及于子与相生次序一致,子及于母则与相生的次序相反。如木行,影响到火行,叫做母及于子;影响到水行,则叫做子及于母。火行,影响到土行,叫做母及于子;影响到木行,则叫做子及于母。土行,影响到金行,叫做母及于子;影响到火行,则叫做子及于母。金行,影响到水行,叫做母及于子;影响到土行,则叫做子及于母。水行,影响到木行,叫做母及于子;影响到金行,则叫做子及于母。【相乘相侮】

相乘相侮,实际上是反常情况下的相克现象。

相乘规律:乘,即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度,失去了正常的协调关系。五行之间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但被克者更加虚弱。

相乘现象的第一个方面,五行中任何一行本身不足(衰弱),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乘虚侵袭(乘),使它更加不足,即乘其虚而袭之。以木克土举例,正常情况下,木克土,木为克者,土为被克者,相互制约而维持相对平衡。异常情况下,木仍然处于正常水平,但土不足(衰弱),之间失去了原来的平衡状态,木乘土之虚而克它。这样的相克,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关系,使土更虚。再以金克木举例,正常情况下,金克木,金为克者,木为被克者,相互制约而维持相对平衡。异常情况下,金仍然处于正常水平,但木不足(衰弱),之间失去了原来的平衡状态,金乘木之虚而克它。这样的相克,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关系,使木更虚。

相乘现象的另一个方面,五行中任何一行本身过度亢盛,而原来受它克制的一行仍处于正常水平,但由于“克”的一方超过了正常水平,虽然“被克”一方正常,也同样会打破两者之间的正常制约关系,出现过度相克。以木克土举例:正常情况下,木能制约土,维持两者之间正常的相对平衡,若土本身仍然处于正常水平,但由于木过度亢进,两者则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状态,即出现了木亢乘土。再以金克木举例,正常情况下,金克木,金为克者,木为被克者,金能克木,相互制约而维持相对平衡。异常情况下,木仍然处于正常水平,但金过度亢盛,之间失去了原来的平衡状态,即出现金亢乘木。

这里要说明的是,“相克”和“相乘”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为生理现象。相乘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的异常相克现象,为病理表现。

相侮规律: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不能去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相侮现象的第一个方面。以金克木举例,当木过度亢盛时,金原来是克木的,由于木过度亢盛,金反而被木所克制,使金受损,这叫木反侮金。再以土克水举例,当水过度亢盛时,土原来是克水的,由于水过度亢盛,土反而被水所克制,使土受损。

相侮现象的另一个方面。仍以金克木举例,当木过度衰弱时,金原克木,木又克土,但由于木过度衰弱,不但金来乘木,土亦乘木之衰而反侮之。习惯上把土反侮木称之为“土壅木郁”。再以木克土举例,当土过度衰弱时,木原来克土,土又克水,但由于土过度衰弱,不但木来乘土,水亦乘土之衰而反侮之。

相乘相侮均为异常表现。乘侮,均凭其太过而乘袭或欺侮。“乘”为克之行有余,而危害于被克者,即某一行对其“所胜”过度克制。“侮”为被克之行有余,而反侮克之者,即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侮。

实际上,相乘和相侮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以金—木—土举例,木有余而金不能对木加以克制,木便过度克制土,叫做“乘”,同时,木还恃强反克“所不胜”的金,叫做“侮”。反之,木不足,则会金来乘木,土也会乘其虚而反侮之。所以,《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胜复规律:胜复指胜气和复气的关系。

五行之气中,一行之气异常亢盛,就会对“己所胜”制,其结果必然招致一种相反的力量(报复之气),将其压抑下去,这种异常亢盛之气,叫做“胜气”,而报复“胜气”之气称为“复气”,总称“胜复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这是五行结构系统本身对于太过或不及的自行调节机制,旨在使恢复正常制化调节状态。

如木气太过,木气便作为胜气过度克土,使土气偏衰。土衰不能制水,则水气偏胜而加剧克火。火气受制而减弱克金,于是金气旺盛起来,便会把太过的木气克伐下去,使木气恢复正常。反之,若木气不足,会受到金的过度克制。同时木衰不能制土,会引起土气偏亢。土气偏亢,则加强抑水,使水气偏衰,无以制火,而火气偏亢,导致金偏衰而减轻对木的克伐,从而使木气归于平复,以维持其正常调节状态。故《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形有胜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故其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

胜复的调节规律是先有胜,后必有复,以报其胜。胜气重,复气也重;胜气轻,复气也轻。各行之间有多少太过,便会招致多少不及;有多少不及,又会招致多少太过。对于任何一行,有“胜气”必有“复气”,而且数量上相等。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有重则复,无胜则否”,《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微者复微,甚则复甚”。五行运动通过胜复调节机制,进行自身调节,维持五行结构系统整体的相对平衡。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说明人体组织结构:《黄帝内经》在五行配五脏的基础上,又以类比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特点,将人体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以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女子胞)为配合,支配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组织(手、足、面、唇、毛、发)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组织的结构系统。

说明脏腑生理功能: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说明五脏的部分生理功能。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功能;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属土,脾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具清肃之性,肺气有肃降之能;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属水,故肾主闭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

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行相生说明脏腑之间的联系: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

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有他脏的资助,不致于虚损,又能克制另外的脏器,使其不致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则又可由他脏之气补充。如脾(土)之气虚,则有心(火)生之;其亢,则有肝木克之;肺(金)气不足,土可生之;肾(水)气过亢,土可克之。

说明人体与内外环境的统一:五行学说将自然的有关事物和现象也进行了归属。例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五色等相应,这样就把人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如春应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气主生发,万物滋生。人体肝气与之相应,肝气旺于春。这样就将人体肝系统和自然春木之气统一起来,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整体观念。【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

发病:五脏外应五时(春、夏、长夏、秋、冬),所以六气发病的规律,一般是主时之脏受邪发病。由于五脏各在其所主时的季节先受病,所以,春天的时候,肝先受邪;夏天的时候,心先受邪;长夏的时候,脾先受邪;秋天的时候,肺先受邪;冬天的时候,肾先受邪。

也有例外,是所胜和所不胜之脏受病。气候失常,木气(春季)时令未到而气先至,属太过之气。太过之气的发病规律,不仅可以反侮其所不胜之脏,而且还要乘其所胜之脏。譬如“暖冬”,就是冬季为寒冷之时,反而出现了暖和的春季气候,木气时令未到而气先至,属于太过之气。木气所不胜是肺金,所胜是脾土,所以暖冬容易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疾病和胃肠病证。

时令已到而气未至,属不及之气。不及之气的发病规律,不仅所胜之脏妄行而反侮,即使是我生之脏,亦有受病的可能。譬如“倒春寒”,就是说,春季到了,应该温暖了,反而一段时间特别寒冷,行的是冬季的气候。春季所胜之脏是脾土,为长夏,属湿,所生之脏是心火,为夏季,属热。春暖不及之气当令,常常会出现寒湿、寒证,寒湿是脾病,寒证是心病,火热不足。这种发病规律,说明了五脏疾病的发生,受着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

传变: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之间生理上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病理上相互影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也可以传至本脏,可以有相生关系传变,也可以有相克关系传变。

相生关系传变:主要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

① 母病及子:又称“母虚累子”。母病及子是指先有母脏的病变,后有子脏的病变。如水不涵木,即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临床表现在肾为肾阴不足,多见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等;在肝为肝之阴血不足,多见眩晕、消瘦、乏力、肢体麻木,或手足蠕动,甚则震颤抽掣等。阴虚生内热,故亦可出现低热、颧红、五心烦热等症状。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现在肾水不足,不能生木,其病由肾及肝,由母传子。

② 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子病犯母是指先有子脏的病变,后有母脏的病变。如心火亢盛而致肝火炽盛,有升无降,最终导致心肝火旺。心火亢盛,出现心烦或狂躁谵语、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等症状;肝火偏旺,出现烦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等症状。心属火,肝属木,木能生火。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其病由心及肝,由子传母。

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和“反侮”。

① 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如木旺乘土,又称木横克土。木旺乘土,即肝木克伐脾胃,先有肝的病变,后有脾胃的病变。由于肝气横逆,疏泄太过,影响脾胃,导致消化机能紊乱。肝气横逆,出现眩晕头痛、烦躁易怒、胸闷胁痛等症状;及脾则表现为脘腹胀痛、厌食、大便溏泄或不调等脾虚证候;及胃则表现为纳呆、嗳气、吞酸、呕吐等胃失和降证候。由肝传脾称肝气犯脾,由肝传胃称肝气犯胃。肝属木,脾胃属土,木能克土,木气有余,相克太过,其病由肝传脾胃。

② 相侮:又称反侮,是反克为害,如木火刑金,由于肝火偏旺,影响肺气清肃,临床表现既有胸胁疼痛、口苦、烦躁易怒、脉弦数等肝火过旺证候,又有咳嗽、咳痰,甚或痰中带血等肺失清肃证候,肝病在先,肺病在后。肝属木,肺属金,金能克木,现在肝木太过,反侮肺金,其病由肝传肺。【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

根据五行的所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可以推断病情。

从本脏所主之色、味、脉来诊断本脏之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弦,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从他脏所主之色来推测五脏病证的传变。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克火等。

从脉与色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面色青,出现弦脉,为色与脉相符。如果不是弦脉,反而出现浮脉(秋季生理脉象),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证,预后不良;若出现沉脉(冬季生理脉象),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证,预后较好。【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

① 五行学说也可用于指导治疗:

控制疾病传变:运用五行子母相及和乘侮规律,在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考虑到其他有关脏腑的传变关系。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其太过与不及,控制疾病的传变。如肝气太过,木旺必克土,此时应先健脾胃以防其传变。脾胃不伤,则病不传,易于痊愈。

② 确定治则治法:五行学说不仅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现象,综合四诊,推断病情,而且也可以确定治疗原则和制订治疗方法。

①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临床上运用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多属母病及子和子盗母气,基本治则是补母和泻子,所谓“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难经·六十九难》)。

补母:补母即“虚者补其母”,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利用母子关系治疗,补母则能令子实。如水不生木或水不涵木,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而致肝阴不足。治疗不直接治肝,而补肾之虚。因为肾为肝母,肾水生肝木,所以补肾水以生肝木。又如肺气虚弱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导致脾虚。脾土为母,肺金为子,脾土生肺金,所以可健补脾气以补益肺气的方法治疗。针灸疗法也是相同道理,凡是虚证,可补其所属的母经或母穴,如肝虚证取用肾经合穴(水穴)阴谷,或本经合穴(水穴)曲泉来治疗。

泻子:泻子即“实者泻其子”,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肝火炽盛,有升无降,出现肝实证时,肝木是母,心火是子,可采用泻心法,泻心火有助于泻肝火。针灸疗法也是相同道理,凡是实证,可泻其所属的子经或子穴。如肝实证可取心经荥穴(火穴)少府,或本经荥穴(火穴)行间治疗。

除此之外,单纯子脏病证,也可用母子关系加强相生力量。所以根据相生规律治法的运用,主要是掌握母子关系,从而“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比较固定的几个治法是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滋水涵木法: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养肝肾法、滋补肝肾法、乙癸同源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或肝阳偏亢之证。表现为头目眩晕,眼干目涩,颧红目赤,口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弦数等。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表现为畏寒,四肢不温,纳减腹胀,泄泻,浮肿等。

培土生金法:是用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而肺虚脾弱之候。表现为久咳不已,痰多清稀,或痰少而黏,食欲减退,大便溏薄,四肢乏力,舌淡脉弱等。

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阴虚的治疗方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金能生水,水能润金,金水相生是肺肾同治的方法。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表现咳嗽气逆,干咳音哑,或咳血,骨蒸潮热,口干,盗汗,遗精,腰酸腿软,身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②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临床出现的病理变化,总的来说,可分强弱两个方面。即克者属强,临床表现为功能亢进,被克者属弱,临床表现为功能衰退。所以,治疗同时采取抑强扶弱的方法,侧重在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如一方强盛,但尚未发生相克现象,必要时也可利用这一规律,预先加强被克者的力量,以防止病情的发展。

抑强:用于相克太过。如肝气横逆,犯胃克脾,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证,称为木旺克土,用疏肝、平肝方法为主。如脾胃壅滞,影响肝气条达,是木反为土克,称为反克、反侮,当以运脾和胃为主。

扶弱:用于相克不及。如肝虚郁滞,影响脾胃健运,称为木不疏土。治法和肝为主,兼顾健脾,以加强双方的功能。

根据相克规律治疗比较固定的几个治法是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方法,又称为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适用于木旺克土证候,临床表现为胸闷胁胀,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秘或溏,或脘痞腹痛,嗳气,矢气等。

培土制水法:是用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药以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方法,又称敦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候。若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则肾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湿不化,治当温肾为主,兼顾健脾。如以脾虚为主,则重在温运脾阳。

佐金平木法: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治疗方法,又称泻肝清肺法。临床上多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证候,又称“木火刑金”。表现为胁痛,口苦,咳嗽,痰中带血,急躁烦闷,脉弦数等。

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又水金木合经井荥俞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证候。临床表现为腰膝酸痛,心烦失眠,遗精等。因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故称本法为泻南补北。

③指导脏腑用药:中药以色味为基础,以归经和性能为依据,按五行学说加以归类,青色,酸味入肝;赤色,苦味入火土心;黄色,甘味入脾;白色,辛味入肺;黑色,咸味入肾。可以作为脏腑选择用药的参考依据。

④指导针灸取穴:针灸将手足十二经四肢末端的穴位分属于五行,即井、荥、俞、经、合五种穴位,分别属于木、火、土、金、水,临床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进行选穴治疗。

⑤指导情志疾病治疗:情志生于五脏,不同情志配属于五脏,之间同样有着生克关系,故临床可以用情志的相互制约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

疾病预测学——五运六气学说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在中医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五运六气学说涵盖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疾病的预测,还是临床治疗指导,均具有不可磨灭的应用价值。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五运六气的现代研究结果

有学者研究表明,中国SARS孕育、暴发流行的时间、暴发流行区域、流行时的气候特点与运气理论所警示的内容高度吻合。根据运气学说“三年化疫”理论,分析2001(庚辰)、2002(壬午)以及2003(癸未)年的运气特点,结果显示,2003年SARS的高发期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述“二之气”(3月21日~5月21日)基本吻合。从现代许多学者的研究来看,从SARS、病毒性肝炎、禽流感、乙型脑炎、甲流感,一直到麻疹等病,都得到了印证。

学者认为,五运六气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时空层面的自然存在,是有关宇宙运变、时空效应、自然数理的大一统之道。运气学说从生态大系统出发,对疫病流行的时间、气象规律进行探讨和总结,不仅对中医自身的发展有较大意义,而且对世界医学的流行病研究有一定意义。运气的含义

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六气,即风、君火、相火、湿、燥、寒。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五气),以此反映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故《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

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故《素问·天元纪大论》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五行与十天干相合而能运,六气与十二地支相合而能化。故《运气易览》曰:“运气者,以十干合,而为木火土金水之五运;以十二支对,而为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所以,必须首先清楚天干地寒暑支的道理。干支甲子

干支甲子,是中国古代计算年、月、日、时的次序以及推算五运六气变化的代表符号。干支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干支依次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之类,统称甲子。合起来,简称干支甲子。运气学说的主要推算法则均离不开天干地支。【天干】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简称,又称“十干”。“干”有个的意思,古人用十干来纪天日的次第,故称“天干”。天干的次第先后,不仅仅是指一个数字符号,而是包含着万物由发生而少壮、繁盛、衰老、死亡、更始的涵义在内。《史记·律书》和《汉书·律历志》对十干的解释如下:

甲,万物剖符甲而出也,出甲于甲。

乙,万物生轧轧也,奋轧于乙。

丙,阳道著明,明炳于丙。

丁,万物丁壮,大盛于丁。

戊,丰懋于戊。

己,理纪于己。

庚,阴气庚万物,敛更于庚。

辛,万物之辛生,悉新于辛。

壬,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也,怀妊于壬。

癸,万物可揆度,陈揆于癸。【地支】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简称,又称为十二地支、十二支。古人将十二支分别以纪月,一年十二个月,每月各建一支,即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从阴阳属性上看,日为阳,月为阴,阳为天,阴为地,十二支以纪月成岁(年),故称十二地支。十二支的次第先后,主要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由微而盛,由盛而衰,反复变化的进展过程。《史记·律书》和《汉书·律历志》解释为:

寅,万物始生螾然也,引达于寅。

卯,言万物茂也,冒茆于卯。

辰,万物之蜄也,振美于辰。

巳,阳气之已尽,已盛于巳。

午,阴阳交曰午,咢布于午。

未,万物皆成,有滋味也,昧暧于未。

申,阴用事,申贼万物,申坚于申。

酉,万物之老也,留孰于酉。

戌,万物尽灭,毕入于戌。

亥,该也,阳气藏于下也,该阂于亥。

子,万物滋于下,孳萌于子。

丑,纽也,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敢出也,纽牙于丑。

十二地支的顺序,子居于首位,而分别建于每个月,但是正月从寅开始。【干支的阴阳属性】

天干、地支各有阴阳属性。从干与支来看,则天干为阳,地支为阴。但从干支本身来说,则天干和地支都可再分阴阳,按照干支的排列顺序,单数为阳,双数为阴。那么,天干中的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干支配五行】

天干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对,然后分别配五行以测定每年的岁运;地支也可以分别配五行,用以纪月。天干地支各有两种五行配属方法。

干支配属五行和方位:天干相配的结果是甲乙属木,应东方;丙丁属火,应南方;戊己属土,应中央;庚辛属金,应西方;壬癸属水,应北方。地支相配的结果是寅卯属木,巳午属火,辰未戌丑属土,申酉属金,亥子属水。

干支化运与化气配属:天干化五运的结果是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十二支化气的结果是丑未主土,卯酉主金,辰戌主水,巳亥主木,子午寅申主火。【地支配三阴三阳六气】

所谓三阴是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所谓三阳是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所谓六气即风、君火、相火、湿、燥、寒。

地支配三阴三阳六气的规律是:子午少阴君火,寅申少阳相火,丑未太阴湿土,卯酉阳明燥金,巳亥厥阴风木,辰戌太阳寒水。【甲子】

天干和地支配合可以纪年、纪月、纪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配合,称为甲子,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医学中,甲子中的天干,主要是主五运的盛衰,甲子中的地支主要是司六气的变化。

天干与地支的配合是天干在上,地支在下,按干支的顺序向下排列。天干的第一位是甲,地支的第一位是子,两者配合起来便是甲子。从甲子开始依次推算到癸亥,共得六十次,便称为一周或叫一个甲子,六十年后(癸亥止)又再从甲子纪年开始轮转。在六十年中,天干往复轮周六次(十干×六次=六十年),地支往复轮周五次(十二支×五次=六十年)。

用以纪年,六十年就是一个周期,故《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

用以纪日,十干反复六次,和十二支反复五次,排成甲子,再乘以六,便是一年三六五天的大概日数。所以,《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五日法也。”

天干地支,五六相合,构成六十年一个气候变化的大周期。前三十年,包括七百二十节气(以一年二十四节气计算),是为一纪。后三十年,亦七百二十节气。加起来,总共一千四百四十节气,共计六十年(也称六十甲子)。◎ 五运

五运,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统称。运,是指轮转运动,循环不已。故《素问·天元纪大论》曰:“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五运又有大运(中运)、主运、客运之分,它们的变化都是以当年纪年的天干及其阴阳属性为准则的。大运

大运又称“中运”,主管全年的岁运,又称岁运。大运可以用来说明全年的气候变化,又是推算客运的基础。【大运推算法】

天干化五运,每两干统一运。“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素问·五运行大论》)凡逢甲己之年为土运,乙庚之年为金运,丙辛之年为水运,丁壬之年为木运,戊癸之年为火运。故《素问·天元纪大论》曰:“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以五年为一循环,每运值一年,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即土-金-水-木-火-土的顺序。三十年为一纪,在每纪中,每运共值六年。六十年为一周,在一周中,每运共值十二年。

天干化五运的配属方法与十干配五行的方法不同,天干化五运是根据天象变化来确定的。

第一种解释,《内经》提出“五气经天化五运”说。《素问·五运行大论》谓:“臣览太史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龄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氏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丹天之气就是五行火气化见于天的赤色,龄天之气就是五行土气化见于天的黄色,苍天之气就是五行木气化见于天的青色,素天之气就是五行金气化见于天的白色,玄天之气就是五行水气化见于天的黑色。

牛、女、心、尾、危、室、柳、鬼、亢、氐、昴、毕、张、翼、娄、胃、奎、壁、角、轸等,是天体上二十八宿的名称。

二十八宿在天体上分布的位置不同。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角十二度,亢九度,氐十五度,房五度,心五度,尾十八度,箕十一度,计七十五度;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斗二十六度,牛八度,女十二度,虚十度,危十七度,室十六度,壁九度,计九十八度;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奎十六度,娄十二度,胃十四度,昴十一度,毕十六度,觜二度,参九度,凡八十度;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井三十三度,鬼四度,柳十五度,星七度,张十八度,翼十八度,轸十七度,凡一百一十二度。共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名词解释二十八星宿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

所谓“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即五行火气在天体上经于牛、女、奎、壁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戊癸的方位,因而逢戊癸年,则是火气的运化主事,是为戊癸化火。故《运气论奥谚解》曰:“丹天之气,经于牛、女、奎、壁四宿之上,下临戊、癸之位,立为火运。”

所谓“龄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即五行土气在天体上经于心、尾、角、轸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甲己的方位,因而逢甲己年,便是土气的运化主事,是为甲已化土。故《运气论奥谚解》曰:“龄天之气,经于心、尾、角、轸四宿之上,下临甲、己之位,立为土运。”

所谓“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即五行木气在天体上经于危、室、柳、鬼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丁壬的方位,因而逢丁壬年,便是木气的运化主事,是为丁壬化木。故《运气论奥谚解》曰:“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四宿之上,下临丁、壬之位,立为木运。”

所谓“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即五行金气在天体上经于亢、氐、昴、毕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乙庚的方位,因而逢乙庚年,便是金气的运化主事,是为乙庚化金。故《运气论奥谚解》曰:“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四宿之上,下临乙、庚之位,立为金运。”

所谓“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即五行水气在天体上经于张、翼、娄、胃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丙辛的方位,因而逢丙辛年,便是水气的运化主事,是为丙辛化水。故《运气论奥谚解》曰:“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四宿之上,下临丙、辛之位,立为水运。”

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为什么奎、壁、角、轸四宿称为戊分、己分,又称天门、地户呢?因为“奎壁临乾,当戊土之位;角轸临巽,当己土之位”,“周天七政躔度,则春分二月中,日躔壁初,以次而南,三月入奎娄,四月入胃昴毕,五月入觜参,六月入井鬼,七月入柳星张;秋分八月中,日躔翼末,以交于轸,循次而北,九月入角亢,十月入氐房心,十一月入尾箕,十二月入斗牛,正月入女虚危,至二月复交于春分而入奎壁矣。是日之长也,时之暖也,万物之发生也,皆从奎壁始;日之短也,时之寒也,万物之收藏也,皆从角轸始。故曰:春分司启,秋分司闭。夫既司启闭,要非门户而何?然自奎壁而南,日就阳道,故曰天门;角轸而北,日就阴道,故曰地户”(《类经图翼·运气》)。

第二种解释,张景岳提出“正月建干,五行相生而化”说。“月建者,单举正月为法。如甲己之岁,正月首建丙寅,丙者火之阳,火生土,故甲己为土运。乙庚之岁,正月首建戊寅,戊者土之阳,土生金,故乙庚为金运。丙辛之岁,正月首建庚寅,庚者金之阳,金生水,故丙辛为水运。丁壬之岁,正月首建壬寅,壬者水之阳,水生木,故丁壬为木运。戊癸之岁,正月首建甲寅,甲者木之阳,木生火,故戊癸为火运。此五运生于正月之建者也”(《类经图翼·运气》)。【年运的太过不及】

太过是指主岁的运气旺盛而有余,不及是指主岁的运气衰少而不足。规律是阳干为太过,阴干为不及。阳年(太过)为本气流行,阴年(不及)为克己之气流行。如戊年为火运太过,此年一般是热气偏胜;癸年为火运不及,火不及则水来克之,故此年气候反而偏寒。其他的可以类推。

五行之气,既非太过,又非不及,谓之平气。它和太过、不及,合称为“五行三纪”。五运十干,不属于阳(太过),便属于阴(不及),为什么又产生平气呢?因为“运太过而被抑,运不及而得助也”(《类经图翼·运气》)。如戊辰阳年,火运太过,但辰年为太阳寒水司天,太过的火运被司天的寒水所抑,因而火太过的戊辰年,又一变而为平气年。余此类推。主运【主运推算法】

主运分五步,分管一年之中的五个运季。每步(每个运季)所主的时间为七十三日零五刻,即七十三日零五刻便为一运(运季)。主运的推算,从每年大寒这一天开始,按五行相生的次序推移,即:木为初运,火为二运,土为三运,金为四运,水为终运。年年如此,固定不变。

主运五步交司时间,从日来说也基本相同,即木运起于大寒日,火运起于春分后十三日,土运起于芒种后十日,金运起于处暑后七日,水运起于立冬后四日。

主运的交司时刻,就时而言,各年稍有出入。各年主运交司时刻如下。

申、子、辰年

初运(木):大寒日寅初初刻起。

二运(火):春分后第十三日寅正一刻起。

三运(土):芒种后第十日卯初二刻起。

四运(金):处暑后第七日卯正三刻起。

五运(水):立冬后第四日辰初四刻起。

丑、巳、酉年

初运(木):大寒日巳初初刻起。

二运(火):春分后第十三日巳正一刻起。

三运(土):芒种后第十日午初二刻起。

四运(金):处暑后第七日午正三刻起。

五运(水):立冬后第四日未初四刻起。

寅、午、戌年

初运(木):大寒日申初初刻起。

二运(火):春分后第十三日申正一刻起。

三运(土):芒种后第十日酉初二刻起。

四运(金):处暑后第七日酉正三刻起。

五运(水):立冬后第四日戌初四刻起。

卯、未、亥年

初运(木):大寒日亥初初刻起。

二运(火):春分后第十三日亥正一刻起。

三运(土):芒种后第十日子初二刻起。

四运(金):处暑后第七日子正三刻起。

五运(水):立冬后第四日丑初四刻起。

十二支中,子、辰、申、寅、午、戌为六阳年。配属五行,子为阳水,申为阳金,辰、戌为阳土,午为阳火,寅为阳木。丑、巳、酉、卯、未、亥为六阴年。配属五行,巳为阴火,酉为阴金,丑、未为阴土,亥为阴水,卯为阴木。凡阳年的初运,均起于阳时,所以申、子、辰三阳年都起于寅,寅、午、戌三阳年都起于申。阴年的初运,均起于阴时,所以,巳、酉、丑三阴年都起于巳,亥、卯、未三阴年都起于亥。

刻即时刻,古代用壶面刻有百格的漏壶漏水计时,一昼夜壶水漏下百刻而尽。即昼漏五十刻,夜漏五十刻。水漏开始于寅初,相当于凌晨三点钟,寅初初刻,实为零刻,亦即凌晨三点零分。

主运的演绎,还需要应用五音建运、太少相生、五步推运等方法。

五音建运: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分属于五行,则宫为土音,商为金音,角为木音,徵为火音,羽为水音。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在地为木……在音为角……在地为火……在音为徵……在地为土……在音为宫……在地为金……在音为商……在地为水……在音为羽。”以角音属木,建于木运,徵音属火,建于火运,宫音属土,建于土运,商音属金,建于金运,羽音属水,建于水运,故称五音建运。【太少相生】

五运的十干各具阴阳,阳干为太,阴干为少。如:甲己土宫音,阳土甲为太宫,阴土己为少宫;乙庚金商音,阳金庚为太商,阴金乙为少商;丙辛水羽音,阳水丙为太羽,阴水辛为少羽;丁壬木角音,阳木壬为太角,阴木丁为少角;戊癸火徵音,阳火戊为太徵,阴火癸为少徵。太为有余,少为不足。

十干分阴阳,五音分太少。太少相生,亦是阴阳相生的意思。以甲己年为例,甲为阳土,阳土生阴金乙,即太宫生少商;阴金生阳水丙,即少商生太羽;阳水生阴丁木,即太羽生少角;阴木生阳火戊,即少角生太徵;阳火生阴土己,即太徵生少宫。己为阴土,阴土生阳金庚,即少宫生太商;阳金生阴水辛,即太商生少羽;阴水生阳木壬,即少羽生太角;阳木生阴火癸,即太角生少徵;阴火生阳土甲,即少微生太宫。如此,太少反复相生,则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而不断地发展变化。故《类经图翼·运气》曰:“太者属阳,少者属阴,阴以生阳,阳以生阴,一动一静,乃成易道。故甲以阳土,生乙之少商;乙以阴金,生丙之太羽;丙以阳水,生丁之少角;丁以阴木,生戊之太徵;戊以阳火,生己之少宫;己以阴土,生庚之太商;庚以阳金,生辛之少羽;辛以阴水,生壬之太角;壬以阳木,生癸之少徵;癸以阴火,复生甲之太宫。”

五步推运:年干只能代表本年的中运,而不能代表本年的主运。主运虽始于木角音,终于水羽音,有一定的程序可循,但在五步推移之中,究竟是太生少,还是少生太,需要应用五步推运法。

五步推运法:无论何年,总是从年干的属太属少,逐步上推至初运木角,便可得出。例如甲年属阳土,运属太宫用事,即从太宫本身依次上推,生太宫的是少徵,生少徵的是太角,因而甲年的主运便起于太角,太少相生而终止于太羽。

己年为阴土,运属少宫用事,则从少宫本身向上推,生少宫的是太徵,生太徵的是少角,则己年的主运便起于少角,太少相生而终于少羽。

乙年为阴金,运属少商用事,即从少商本身上推,生少商的是太宫,生太宫的是少徵,生少徵的是太角,则乙年的主运便起于太角,太少相生而终于太羽。

庚年为阳金,运属太商用事,即从太商本身向上推,生太商的是少宫,生少宫的是太徵,生太徵的是少角,则庚年的主运起于少角,少太相生而终于少羽。

其他各年,均依此类推。唯丁壬两年是角运,便从本身起运,不必上推了。

如此逐步推算,本年的主运究竟在哪一步,便了如指掌。【主运的气候常规】

主运说明一年之中五个运季的气候常规,是以六气的五行属性为基本规律,即初运属木主风,二运属火主暑热,三运属土主湿,四运属金主燥,终运属水主寒。各个运季所主的气候,每年是一样的。客运

客运是指每年五个运季中的特殊岁气变化。因其每岁有变更,各季有不同,如同客人之来去,称为客运。【客运的推算方法】

客运的推算,是每年值年大运就是当年客运的初运。客运的初运待当年大运确定后,便遵循五行太少相生的次序,分作五步推运,每步约为七十三日零五刻,行于主气之上,与主运相对,逐年变迁,十年一周。客运主管一年之内各个运季的气候异常变化。

例如:甲己年属土运,甲年为阳土,为太宫;己年为阴土,为少宫。逢甲年便以太宫阳土为初运;太生少,土生金,则少商为二运;少生太,金生水,则太羽为三运;太生少,水生木,则少角为四运;少生太,木生火,即太徵为终运。逢己年便以少宫阴土为初运;少生太,土生金,则太商为二运;太生少,金生水,则少羽为三运;少生太,水生本,则太角为四运;太生少,木生火,则少徵为终运。其他如乙、庚、丙、辛、丁、壬、戊、癸诸年,均依此类推。

十年一司令,轮周十干,周而复始。由此可见,主运和客运阴阳互干为起运,太少相生、五行顺序、五步推移等是相同的。但是,主运年年始于角,而终于羽,居恒不变,而客运则必以本年的大运为初运,循五行次序,太少相生,十年之内,年年不同,十年一周,轮遍十干,终而复始。这是客运与主运的不同之处。【客运的太过不及】

客运的太过不及,与气候的关系,和大运的规律一致。大运、主运、客运,都是利用天干配合五行进行推算,推算顺序均按五行相生规律,都是用以说明自然界气候的变化。但大运说明全年的气候变化,主运则是说明一年之中五个运季的正常气候变化,而客运则是推算每年五个运季中的异常气候变化。◎ 六气

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寒、湿、燥、君火、相火,是气候变化的本元,三阴三阳(三阴为厥阴、少阴、太阴;三阳为少阳、阳明、太阳)是六气的标象。标本相合,就是风化厥阴,热化少阴(君火),湿化太阴,火化少阳(相火),燥化阳明,寒化太阳。故《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六气,时候到,而气也至,便是天地间的六元正气。如果非其时而至,就成为邪气了。所以《素问·五运行大论》说:“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

六气以三阴三阳为主,结合地支,用来说明和推算每年气候的一般变化和特殊变化。每年的六气,一般分为主气、客气、客主加临三种情况。主气用以说明常态,客气用以测度变化。主气和客气相合,称为客主加临,用来分析气候的复杂变化。十二支化气《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所以,十二支配六气,是逢子午年为少阴君火之气所主,逢丑未年为太阴湿土之气所主,逢寅申年为少阳相火之气所主,逢卯酉年为阳明燥金之气所主,逢辰戌年为太阳寒水之气所主,逢巳亥年为厥阴风木之气所主。主气

主气,是指主时之六气,说明一年中气候变化的正常规律。因六气主时固定不变,年年如此,所以叫做主气。主气分为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六气。【主气的推算方法】

主气主时,分为六步,二十四节气分属之中。六气六步主时的次序与五行相生的顺序一致,即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三之气为少阳相火,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终之气为太阳寒水。其六步推移顺序可概括为“厥少少,太阳太”六字。主气推算规律与主运基本相同,但主气中火分为二,君火属少阴,相火属少阳,这是因为气有六,而运只有五的缘故。

主气的推算方法是:把一年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分属于六气六步之中。从每年大寒这一天开始计算,十五天多一点为一个节气,四个节气为一步,每一步为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始于厥阴风木,终于太阳寒水,六步为一年。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主由大寒后至春分前,相当于十二月中到二月中。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主由春分后至小满前,相当于二月中到四月中。三之气为少阳相火,主由小满后至大暑前,相当于四月中到六月中。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主由大暑后至秋分前,相当于六月中到八月中。五之气为阳明燥金,主由秋分后至小雪前,相当于八月中到十月中。太阳寒水为终之气,主由小雪后至大寒前,相当于十月中到十二月中。一年的主气,至此而一周。六气之气,总计三百六十五日又二十五刻,一岁周遍,年年如此。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日出谓之显明”(《素问·六微旨大论》王冰注)。这里的显明是指正东方卯位,自东而南迤,即为右行。【主气的气候常规】

用主气说明一年之中气候的正常变化,与四时、主运的意义相同,但六气推步则更为细致。四季气候一般是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而六气分属于六步,更具体。客气

客气是各年气候上的异常变化,年年有转移,不同于主气固定不变,故称客气。

客气也分为六步,即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左右四间气。推算客气必须了解三阴三阳和司天在泉四间气的含义。名词解释客气客气是各年气候上的异常变化,年年有转移,不同于主气固定不变,故称客气。【三阴三阳】

客气推移是以阴阳气的多少为先后次序,即沿顺厥阴(一阴)——少阴(二阴)——太阴(三阴)——少阳(一阳)——阳明(二阳)——太阳(三阳)的方向,按着三阴三阳顺序,再配以十二地支、六气和五行,来推算客气。推算各年的司令客气(司天之气),以值年地支为基础,“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素问·天元纪大论》)。每年的年支,凡逢子和午,不论天干是什么,客气均属少阴司天,丑和未年属太阴司天,余此类推。相配以后是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依此次序逐年推移,六气六年一循环,地支十二年一循环,周而复始,六十年中地支轮用五周,六气循环十周。总之,客气六步的次第,是以阴阳为序,三阴在前,三阳在后。

具体推移顺序是:一阴厥阴风木,二阴少阴君火,三阴太阴湿土;一阳少阳相火,二阳阳明燥金,三阳太阳寒水。可以概括为“厥少太,少阳太”。【司天在泉】

左右间气司天在泉是值年客气在这一年中主事的统称。主管每年上半年的客气称为司天之气,主管每年下半年的客气为在泉之气。

左右间气,就是在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左右的气。六气分作六步来推移,司天之气占一步,司天之气的左边一步是司天左间,右边一步是司天右间;在泉之气占一步,在泉之气的左边一步是在泉左间,右边一步是在泉右间。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各有一个左间右间,加在一起,就是四间气。司天、在泉,加上四个间气,共为六气,是客气六步运动的方式。值年客气逐年推移,因此,司天在泉四间气也每年不同。

司天在泉左右间气的推算方法:凡逢子逢午之年就是少阴君火司天,逢丑逢未之年就是太阴湿土司天,逢寅逢申之年就是少阳相火司天,逢卯逢酉之年就是阳明燥金司天,逢辰逢戌之年就是太阳寒水司天,逢巳逢亥之年就是厥阴风木司天。六步中的每年司天之气,总是在第三步上,即固定在主气的三之气上。司天之气一旦确定,在泉之气以及左右间也就知道了。因为司天之气的对面是在泉之气,司天和在泉的左右方,便是四个间气。每年有一次转换,六年中就有六个不同的司天在泉之气。

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总是阴阳相对,上下相交的。其规律是:阳司天则阴在泉,阴司天则阳在泉。如一阴(厥阴)司天,必定是一阳(少阳)在泉;二阴(少阴)泉之气规律司天之气和在司天,必定是二阳(阳明)在泉;三阴(太阴)司天,必定是三阳(太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便是一阴(厥阴)在泉;二阳(阳明)司天,便是二阴(少阴)在泉;三阳(太阳)司天,便是三阴(太阴)在泉。以戊戌年为例,戌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阳是三阳。在泉之气便是三阴(太阴),即太阴湿土在泉。司天太阳的左间是厥阴,右间是阳明;在泉太阴的左间是少阳,右间是少阴。其余类推。故《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阳;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左厥阴,右阳明;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少阴,右太阳;阳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左太阴,右厥阴;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左少阳,右少阴,所谓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

概括来说,四间气随司天和在泉之气的转移而变化,蕴含着阴阳升降的道理。阳升则阴降,阴升则阳降。司天之气在上,不断地右转,自上而右,以降于地;在泉之气在下,不断地左转,自下而左,以升于天。所以,六气互为司天,互为在泉,互为间气,按十二支顺序迭为迁转,所谓“上下有位,左右有纪”(《素问·六微旨大论》),“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素问·五运行大论》)。【客气的气化规律】

客气气化,就是指气候变化。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既定,则六气之化便随之而定。“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素问·至真要大论》),这是客气司天的气化规律。由于各年三阴三阳司天不同,因而化生出各种不同的气候,在泉之气和四步间气的气化规律与司天之气一致,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地化奈何?……司天同候,间气皆然。”

司天在泉和左右间气所主气化在时间上有所不同。司天在泉主管一年(一岁)的气化,而左右气只管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一步)的气化。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主岁者纪岁,间气者纪步也。”司天和在泉各主半年气化,司天通主上半年,在泉通主下半年。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胜之常也,四气尽终气,地气主之,复之常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客气的异常变化】

客气司天也可出现异常的变化。

客气的胜复:胜是主动的,强胜的意思;复是被动的,报复的意思。“胜复之气”是指上半年有超常胜气,下半年会有相反的复气。如上半年热气偏胜,则下半年会寒气来复。

胜复之气在时序上具有一定的规律:初气到三气是上半年司天之气主政,发生了超常的气候叫胜气;四气到终气为下半年在泉之气主政,发生与上半年相反的气候叫复气。

胜复之气每年的有无,没有一定的规律,有胜气,才有复气,如无胜气,则无复气。若有胜气而无复气,便要产生灾害。

客气的不迁正、不退位:客气的司天、在泉、左右间气六年一循环,年年有转移,这是客气的一般规律。但亦有气候反常,不按一定规律转移的,即所谓“不迁正”,“不退位”,“升之不前”,“降之不下”(《素问·刺法论》)的问题。

所谓“不迁正”,就是应该转到的值年司天之气而没有转到,即应值司天之气不足,不能按时主值,也可以说是岁气司天或在泉的“至而不至”。

所谓“不退位”,就是应该转位的司天之气仍然停留,即旧的司天之气太过,应让位而仍然在原位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岁气司天或在泉的“至而不去”。假如去年是己亥年,己亥厥阴风木司天。今年应是庚子年,庚子少阴君火司天。若己亥年风木之气有余,复作布政,留而不去。到了庚子年,在气候变化及其他方面,仍然表现出去年己亥年所有的风木之气的特点,对己亥年的厥阴风木司天而言,这就是“不退位”。由于己亥年厥阴风木司天之气“不退位”,必然使庚子年少阴君火司天之气不能应时而至,对庚子年的少阴君火司天而言,这就是“不迁正”。司天在泉之气“不退位”,“不迁正”,也必然影响左右间气的升降,使其应升不升,应降不降,即“升之不前”,“降之不下”,导致整个客气的规律失常。客主加临

所谓“客主加临”,就是将每年轮转的客气,加在固定的主气之上。就是把主气和客气结合起来加以比较分析和推算,借以了解气候的常和变,即“以客加主,而推其变”(《普济方·五运六气图》)之意。【客主加临的推算方法】

把值年司天的客气与主气的三之气相加。主气的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三之气为少阳相火,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终之气为太阳寒水。值年司天客气固定地加临于主气三气之上,实际上就是固定地加临于少阳相火之上,相加之后,主气六步年年固定不变,而客气六步则每年按次推移,六年一循环。

如子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初气的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则为太阳寒水;二气的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则为厥阴风木。三气的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则为少阴君火,四气的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亦为太阴湿土。五气的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则为少阳描火;六气的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则为阳明燥金,其他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已亥诸年,亦可按此相加,其客主之气,便秩然可见。【主客相得与顺逆】

客气主气六步分别加临以后,还要观察客主之气是否相得。《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根据五行生克原理,如客主之气相生,或客主同气,或客气克主气为相得,若主气克客气则为不相得。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主胜逆,客胜从”。除了相得与不相得之外,还有顺逆的区分。客气生主气者为顺。如客气是少阴君火,则主气是少阳相火者为顺,反之为逆。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

总之,主客的顺逆总以客气为主,客气胜过主气为顺,如客克主、客生主、君位臣三者为顺。相反,如主气胜过客气为逆,如主克客、主生客、臣位君三者为逆。【主客顺逆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一般说来,“顺”代表本步(四个节气)所主气候异常而变化不太大。对人体来说,发病轻而缓。“逆”则代表本步所主气候异常而变化较大,对人体来说,发病重而急。“同气”则代表气候和平,对人体来说,多不为病。◎ 运气相合

五运和六气在运用时是相互结合的,以“天干取运,地支取气”,天干与地支的配合,就是运和气的结合。每年的年号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成。运气相临的盛衰

运和气的盛衰,要根据运和气的五行生克关系来测定。【运盛气衰】

运生气或者运克气称为运盛气衰。如,辛亥年的年干是辛,丙辛化水,故辛亥年的大运是水运。辛亥年的年支是亥,巳亥厥阴风木,故辛亥年的值年司天之气便是风木。因水能生木,运是水运,司天之气是风木,故为运生气。因此,辛亥年这一年便是运盛气衰。运盛气衰的年份,分析以运为主,以气为次。【气盛运衰】

气生运或者气克运称为气盛运衰。如,已亥年的年干是已,甲已化土,所以已亥年的大运是土运。年支是亥,巳亥厥阴风木,故已亥年值年司天之气便是风木。木克土,在这里就是气克运。因此,已亥年这一年便是气盛运衰。气盛运衰的年份,分析以气为主,以运为次。

根据运气盛衰还可以推算各年气候的复杂变化。根据五运六气、五行属性的生克关系,六十年可以分为五种不同类型的年份,气生运为“顺化”,气克运为“天刑”,运生气为“小逆”,运克气为“不和”,运气相同则为“天符”。顺化之年,变化较为和平;小逆及不和之年,变化较大;天刑之年,变化特别剧烈;天符之年,变化较一般年份为甚。顺化和天刑之年,属气盛运衰,推算气候变化以六气为主。小逆和不和之年,属运盛气衰,以五运为主。天符年,属运气相同,五运和六气结合使用。天符岁会

六十年变化中,主运和客运,主气和客气,还有同化关系。运气同化,是指运与气属于同类而化合的意思。如木同风化,火同暑化,土同湿化,金同燥化,水同寒化。由于运有太过不及,气有司天在泉的不同,因而有天符、岁会、同天符、同岁会、太乙天符。【天符】

值年大运之气与同年司天之气五行属性相同,称作天符。在甲子六十年中,天符总共有已丑、已未、戊寅、戊申、戊子、戊午、乙卯、乙酉、丁巳、丁亥、丙辰、丙戌十二年。以已丑年为例加以说明,已丑年干是已,甲已化土,已为土运,故已丑年的大运是土运。已丑年的年支为丑,丑未值太阴湿土司天,故已丑年司天之气是太阴湿土。大运是土,值年司天之气也是土,土湿同化,所以已丑年是天符之年。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土运之岁,上见太阴;火运之岁,上见少阳、少阴;金运之岁,上见阳明;……天之与会也。故《天元册》曰天符。”【岁会】

值年大运与同年年支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称为岁会。

甲子六十年中,岁会有甲辰、甲戌、已丑、已未、乙酉、丁卯、戊午、丙子八年。其中,已丑、已未、乙酉、戊午四年既属岁会,又属天符,所以单纯岁会实际只有四年。以丁卯年为例加以说明,丁卯年的年干是丁,丁壬化木,故丁卯年的大运是木运。年支是卯,卯在五行属木。大运是木,年支五行属性也是木,所以丁卯年便是岁会之年。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临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太乙天符】

在天符十二年中,以及岁会八年中,都是大运、年支、司天之气三者相同的情况,既逢天符,又为岁会,所以叫太乙天符。

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符岁会,何如?岐伯曰:太乙天符之会也。”以已丑年为例加以说明,已为土运,丑为太阴湿土司天,此为天符,同时年支丑的五行属性亦为土,与运的属性相同。因其三者(大运、司天之气、年支)同属土,即“三合而治”(《素问·天元纪大论》),故称太乙天符年。六十年甲子中,太乙天符有已丑、已未、乙酉、戊午四年。【同天符】

年干与年支均属阳(阳年),同时值年大运又与同年在泉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称为同天符。

六十年甲子中,同天符有甲辰、甲戌、庚子、庚午、壬寅、壬申六年。其中甲辰、甲戌两年,既属同天符,又属岁会。因此,单属同天符者,实际上只有四年。以庚子年为例加以说明,庚子年的年干是庚,庚属阳干,其年支是子;子为阳支,年支年干皆属阳,故庚子年为阳年。庚子年的年干是庚,乙庚化金,故庚子年的大运是金运。其年支是子,子午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所以庚子年的在泉之气是阳明燥金。年干和年支均属阳,大运属金,在泉之气也属金,故庚子年便是同天符之年。【同岁会】

年干与年支都属阴(阴年),同时值年大运又与同年在泉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称为同岁会。

六十年甲子中,同岁会有辛未、辛丑、癸卯、癸酉、癸巳、癸亥六年。以辛丑年为例加以说明,辛丑年的年干是辛,辛为阴干,年支是丑,丑为阴支,年干年支皆属阴,所以辛丑年属阴年。辛丑年的年干是辛,丙辛化水,所以辛丑年的大运是水运。其年支是丑,丑未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所以辛丑年的在泉之气为太阳寒水。年干和年支均属阴,大运和在泉之气同属水,所以辛丑年便是同岁会之年。太过不及与平气

太过,是指运气盛而有余;不及,是指运气衰而不足。阳干之年,均属运气有余,为太过,甲、丙、戊、庚、壬为五阳干。阴干之年,均属运气不足,为不及,乙、丁、已、辛、癸为五阴干。

如甲已同为土运,凡逢六甲年(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均为土运太过;凡逢六已年(已巳、已卯、已丑、已亥、已酉、已未),均为土运不及,其他四运亦依此类推。

太过为本运的气胜,则本气流行;不及为本运的气衰,则克气大行。故《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岁木不及,燥乃大行”,“岁火太过,炎暑流行”,“岁火不及,寒乃大行”,“岁土太过,雨湿流行”,“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岁金太过,燥气流行”,“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岁水太过,寒气流行”,“岁水不及,湿乃大行”。

太过和不及,还表现在交运日期的早晚上。太过之运,约从大寒节前十三日交接;不及之运,约在大寒节后十三日交接。其他甲与已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戊与癸合、丁与壬合,均属平气之年,年候平和,疫疠较少。◎ 运气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中医运气学说主要用来推测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临床便诊断和防治疾病。运气学说与人体生理

中医学认为,运气运行所形成的四季气候变化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自然规律,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有一定的影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自然条件。人顺从自然的变化,及时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苍天之气……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素问·生气通天论》)。

人类有自身的生理节律,顺应自然的变化,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调节脏腑机能,保持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因四时气候的不同而发生节律性的变化。“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而“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是人体为适应气候寒热变化而作出的生理反应。

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正常情况下,能促进万物的生长化收藏。若六气太过或不及,是为六淫,成为致病因素。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所以,人们必须经常保养精神,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保持身体健康而尽终其天年。运气学说与人体发病

运气对人体疾病发生的影响,主要包括六气的病因作用、疾病的季节倾向、不同地区气候及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等。从发病的规律来看,由于五运变化,六气变化,运气相合的变化,气候各有不同,故对人体发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每年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因此,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

从五运来说,木为初运,相当于每年的春季。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每年春季气候主要是风气变化较大,人体以肝气变化为著,肝病较多为其特点。火为二运,相当于每年的夏季,由于火在天为热,在脏为心,故每年夏季气候主要是火热变化较大,在人体以心气变化为著,心病较多。土为三运,相当于每年夏秋之季,由于土在天为湿,在脏为脾,故每年夏秋之间,气候主要是雨水较多,湿气较重,人体以脾气变化为著,脾病较多。金为四运,相当于每年的秋季,由于金在天为燥,在脏为肺,故每年秋季气候主要是燥气变化较大,以肺气变化为著,肺病较多。水为五运,相当于每年的冬季,由于水在天为寒,在脏为肾,故每年冬季气候比较寒冷,肾气变化为著,肾病、关节疾病较多。

从六气来说,主气的初气为厥阴风木,相当于每年的初春,气候变化多风,疾病流行多是肝病。二气为少阴君火,相当于每年的暮春初夏,气候逐渐转热,疾病流行多是肝心病。三气为少阳相火,相当于每年的夏季,气候炎热,疾病流行多是心病、暑病。四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每年的暮夏初秋,气候变化以湿气为重,疾病流行多是脾病。五气为阳明燥金,相当于每年秋冬之间,气候变化以燥气较重,疾病发生以肺病居多。终气为太阳寒水,相当于每年的严冬,气候严寒,疾病发生多是关节病和感冒。

我们可以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来推测疾病发生的大致情况。【五运与发病】

大运有平气、太过和不及之分,其发病情况具体来说。

平气之纪与发病:运气的变化既非太过,又非不及,谓之平气之纪。木的平气称敷和之化,其病里急,支满,因肝主筋,病多在筋。火的平气称升明之纪,其病抽搐动,因心主血脉,病多在脉。土的平气称备化之纪,其病痞满,因脾主肌肉,病多肝病较多心病较多脾病较多肺病较多肾病、关节疾病较多五运木为初运火为二运土为三运金为四运水为五运相当于每年的春季相当于每年的夏季相当于每年夏秋之季相当于每年的秋季相当于每年的冬季六气肝心病二气为少阴君火相当于每年的暮春初夏脾病四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每年的暮夏初秋肺病五气为阳明燥金相当于每年秋冬之间肝病初气为厥阴风木相当于每年的初春心病、暑病三气为少阳相火相当于每年的夏季关节病和感冒六气为太阳寒水相当于每年的严冬黄帝内经五一四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每年的暮夏初秋,气候变化以湿气为重,疾病流行多是脾病。五气为阳明燥金,相当于每年秋冬之间,气候变化以燥气较重,疾病发生以肺病居多。终气为太阳寒水,相当于每年的严冬,气候严寒,疾病发生多是关节病和感冒。

我们可以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来推测疾病发生的大致情况。【五运与发病】

大运有平气、太过和不及之分,其发病情况具体来说。

平气之纪与发病:运气的变化既非太过,又非不及,谓之平气之纪。木的平气称敷和之化,其病里急,支满,因肝主筋,病多在筋。火的平气称升明之纪,其病抽搐动,因心主血脉,病多在脉。土的平气称备化之纪,其病痞满,因脾主肌肉,病多在肉。金的平气称审平之纪,其病咳嗽,因肺合皮毛,病多在皮毛。水的平气称静顺之纪,其病厥逆,因肾主骨,病多在骨。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敷和之纪……其病里急支满,……升明之纪……其病瘛……备化之纪……其病否,……审平之纪……其病咳,……静顺之纪……其病厥”。

岁运太过与发病:岁运太过是本运之气亢盛,主要是本气流行致病。

① 岁木太过:风气通于肝,木运太过,风气大来,脾土受邪,多见泄泻食减、体重烦闷、肠鸣腹满、吐甚等肝旺东伐中土症候。木运太过,肝气偏盛,多见忽忽善怒、眩冒巅疾、胁痛等肝本脏受病症状。

② 岁火太过:火运太过,火盛为邪,火灼肺金,肺伤多见呼吸少气、咳喘息鸣等症状。正气不足,感受疟邪及暑热之气,民病疟疾。火气上逆可致咽干,耳聋,两胁、两臂内、胸膺、背、肩胛之间疼痛,胁支满,身热,浸淫,全身骨节疼痛等。若火气独治,再逢少阴、少阳司天,火热更重,水源干涸,多见谵妄狂越,咳喘息鸣,二便下血不止。

③ 岁土太过:土运太过,脾土偏胜,土胜克水,肾脏受邪,多见手足厥冷、忧郁不乐、体重烦冤、腹痛。土气亢盛,脾经自病,多见四肢不举、肌肉萎缩、足痿不行、抽掣拘挛、脚下痛、中满食减。若土胜水衰,木气来复,多见腹满、溏泄、肠鸣、泄泻不止等。

④ 岁金太过:金运太过,肺金偏胜,金胜克木,肝脏受邪,多见两胁少腹疼痛、目赤肿痛、眼角溃疡、耳聋等。若金胜木五衰,火气来复,多见咳嗽喘促,呼吸困难,肩背痛,以及尻、阴、股、膝、髀、足等处均感疼痛之候。

⑤ 岁水太过:水运太过,肾水偏胜,水胜克火,多见心脏受邪,其病发热、心悸烦躁、四肢厥逆、全身发冷、谵妄、心痛。水邪泛溢,土不能制,多见有腹水、足胫浮肿等。若逢太阳寒水之气司天,多见腹满泄泻、饮食不化、口渴、妄冒。

岁运不及与发病:岁运不及,则胜运之气流行,主要是克气大行致病。

① 岁木不及:胜运的燥气大行,肺金发病,多见寒热、咳嗽、鼻鼽等。由于已所不胜侮而乘之,本运相应的脏腑被抑,肝气不足,多见胁、少腹等疼痛。“已所胜轻而侮之”,木气不及,制土无权,多见中清(内寒)、肠鸣溏泄等。岁运不及发病规律还包含着胜气和复气的概念。如木运不及,金气胜木,木郁生火,火来克金,多见寒热、疮疡、痱疹、痈痤等暑热病。

② 岁火不及:寒水之气大行,水胜侮土,阴寒凝积,阳气不化,多见胸中痛、胁支满,两胁、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气逆,眼花眩晕,心痛,暴喑,胸腹肿大,胁下与腰背牵掣疼痛,甚则四肢屈不能伸,髋骨与腿之间不能活动自如。若火被水抑,土气来复,多见脾失健运,大便溏泄,腹胀满,饮食不下,中寒,肠鸣下注,腹痛,两足拘挛、萎缩麻木不能行走等。

③ 岁土不及:风乃大行,木乘湿土,脾土气衰多见飧泄、霍乱、体重、腹痛、肌肉困动而疼痛。土为木克,金气来复,多见肝气不舒,胸胁暴痛波及少腹,呼吸少气而善太息。

④ 岁金不及:火气流行,金衰不能制木,木气旺盛,多见肩背闷重、鼻塞流涕、喷嚏、大便下血、泄泻急剧等病。金气被制,水气来复,寒气偏胜,阴气厥逆而格拒,多见头痛,身体发热,口疮,心痛等。

⑤ 岁水不及:湿土之气大行,火气亦旺,多见腹胀闷满,身重溏泄,阴性疮疡,脓水稀薄,腰股疼痛,下肢关节不利,烦闷抑郁,足痿厥冷,脚下痛,甚至足跗浮肿。若逢太阴司天,寒水在泉,多见下部寒疾,甚则腹满浮肿。水被土抑,木气来复,肝木克土,多见面色时变,筋骨拘急疼痛,肌肉跳动痉挛,两眼昏花,视觉不明或失常,风疹,心腹痛等。【六气与发病】

六气的主气和客气对人体疾病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主气与发病:主气为一年季节性气候变化的主时之气。在正常情况下,应时而至,为天之六气,对生物及人本无害而有益。在反常情况下,时至而气不至,时未至而气至,谓之六淫邪气,是破坏自然气候环境,导致人体发病的重要因素。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

六气时至而至者谓和平之气,时至而气不至者为该来之气不及,时未至而气至者为该来之气太过,属于六气的失常。如果能够适应,就为顺而不病。超过适应能力,就为逆而生病。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当期为应,愆时为否,天地之气生化不息,无止碍也。不应有而有,是造化之气失常,失常则气变,变常则气血纷挠而为病也。天地变而失常,则万物皆病”(《素问·六微旨大论》王冰注)。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各异,至于其发病的病变表现见其他章节。

客气与发病:客气有司天在泉的不同,对人体发病的影响也不同。对于司天在泉胜气发病,主要是从值年司天在泉上下二气的不同,找出一般的发病规律。判断时,根据该年年支查表知何气司天,何气在泉。司天之气主管上半年,在泉之气主管下半年。何气司天在泉就是何气淫胜发病。三阴三阳司天,六气下临,变化各异,因此引起人体不同的脏器发病,表现不同,分述如下:

① 子午之年:为少阴之气司天。少阴君火司上半年之令,热气偏胜,火行其政。因其制已所胜,火旺克金,故以肺金病变为主。由于侮反受邪,可见到心本脏的病变,甚至可以影响到生我之脏的肝木,多见胸中烦热,咽干,右胁满,皮肤疼痛,寒热,咳喘,唾血、下血、鼽衄,喷嚏,呕吐,小便变色,甚至疮疡,跗肿,肩背、臂、缺盆等皆痛,心痛,肺部胀满,腹部臌胀而咳喘。下半年为阳明在泉之气偏胜,燥淫所胜。由于制其所胜,故以肝病为主。由于侮反受邪及侮所不胜,也可引起肺本脏和心脏发病,出现呕吐苦味、善太息、皮肤面部干枯不泽、足外反热等症。

② 丑未之年:为太阴之气司天。太阴湿土之气主上半年之令。因其制已所胜,故以肾水病变为主。由于侮反受邪,也可见脾本脏病变,甚至影响到生我之脏的心火,出现跗肿,骨痛阴痹,腰脊头项痛,眩晕,大便难,脾气不用,饥不欲食,咳唾带血,心如悬等。下半年为太阳在泉之气所主,寒气偏胜。寒淫于下,肾膀胱自伤,且水旺克火,可现心与小肠等脏器的病变,出现少腹疾病,控引睾丸腰脊,上冲心痛,见血,嗌痛颔肿等。

③ 寅申之年:为少阳之气司天。少阳相火之气主令上半年,火气偏胜,湿热流行。相火淫胜,金受其制,客热内燔,水不能制,多见头痛,发热恶寒而疟,皮肤疼痛,其色黄赤,面身浮肿,腹满仰息,泄泻暴注,赤白痢疾,咳嗽,吐血,烦心,胸中热,鼻衄等。下半年为厥阴在泉之气所主。风淫于地,木气有余,脾土受伤,多见心痛支满、两胁里急等肝胆本脏证候,还可见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饮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后呕吐,腹胀噫气,大便疏利或矢气则快然如衰等。

④ 卯酉之年:为阳明之气司天。阳明燥金之气主令上半年。燥金淫胜,木受其克,故春病在肝胆和肺等,多见左胁痛,疟,肠鸣注泄鹜溏,心胁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腰痛,男子ꆡ疝,女子少腹痛,眼目昏昧不明,眼角疼痛,疮疡痈疽以及咳嗽胸痛等。下半年为少阴君火之气在泉。热气偏胜,火热内迫,逆乘于肺,侵及中下二焦,多见腹中常鸣,气上冲腹,喘不能立,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腮肿,寒热如疟,少腹痛,腹胀大等。

⑤ 辰戌之年:为太阳之气司天。太阳寒水之气主令上半年。寒气淫胜,如戊癸化火之运,则水火相激,寒水伤心化热,多见痈疡,厥逆心痛,呕血、下血、衄血,善恐,眩晕欲仆,胸腹满,手热,肘挛腋肿,心中儋儋大动,胸胁胃脘不适,面赤目黄,咽嗌干燥,甚至面黑如炲,渴欲饮水等。下半年为太阴湿土之气在泉,土胜湿淫,土胜克水,故其病在脾、肾、三焦、膀胱等,多见阴邪积聚、心痛、耳聋、嗌肿喉痹,脾病见血如便血、溺血,少腹肿痛、小便不通等,头痛、目痛如脱、项部掣痛、腰痛不可回转、喘如别等。

⑥ 巳亥之年:为厥阴之气司天。厥阴风木之气主令上半年,风气淫胜,木邪乘土,故其病为风木克脾,土不胜木。多见胃脘心部疼痛,连及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入则呕,冷泄腹胀,便溏泄瘕,小便不通等。下半年为少阳相火之气在泉,相火淫胜,热极生寒,寒热更至,热在下焦则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其余诸病与少阴在泉相同。

司天在泉不同,六气变化引起人体脏腑发病也不一致,但其发病规律可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解释。如少阴君火司天,则火灼肺金,多见肺病;阳明燥金在泉,燥气太过,则金气克木,故肝病居多等。此外,六气胜复对人体脏腑发病的影响也不相同,也是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制定。六气盛衰不常,有所胜则必有所复。如厥阴风木之气太过,木胜土,土受其制,土气在被克过甚的情况下,金气会成为复气而产生异常。因此,不但要考虑到肝病、脾胃病,也要考虑到肺病。

客主加临与发病:客主之气彼此相生,则相得而安和,气候正常不致为病。彼此相克,则不相得而为害,气候异常而致病。所谓“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素问·五运行大论》)。

由于客主加临的顺逆,使疾病有轻重缓急之不同。逆则病情深重,传变迅速,危害甚大;顺则病情轻浅,其势亦缓,其危亦微。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其害微。”

运气同化与发病:运气同化,依邪气的轻重,发病亦有轻重缓急之不同。天符和太乙天符之年,气候专一,易形成太过之气为病;岁会之年,气候多和平。因此,天符年容易发生危重的急性病,太乙天符年容易出现死亡率极高的暴发性疾病,岁会年罹病,多病情轻,病势缓。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符为执法,岁会为行令,太乙天符为贵人。”“帝曰:邪之中也,奈何?岐伯曰: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贵人者,其病暴而死。”“执隐者位于上,犹执政也。行令者位乎下,犹诸司也。贵人者,统乎上下,犹君主也。中执法者,犯司天之气也。天者生之本,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犯地支之气也,害稍次之,故其病徐而持。持者,邪正相持而吉凶相半也。中贵人者,天地之气皆犯矣,故暴而死”(《类经·运气类》)。

综上所述,根据运气学说可以推测每年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的大致情况。具体推算方法是:

根据每年的主运主气变化推测气候变化和发病规律。每年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发病情况多是春季多肝病,夏季多心病,长夏多脾病,秋季多肺病,冬季多肾病。

综合分析发病规律。根据每年的天干确定中运之气,根据地支确定司天在泉之气和客主加临,找出该年干支的制约关系确定大运的太过不及和运气同化,最后进行综合分析,推算出当年的大致发病规律。如庚申年,大运之气为金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六气的客主加临,一步为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少阴君火;二步为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太阴湿土;四步为主气太阴湿土,客气阳明燥金;五步为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太阳寒水;六步为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厥阴风木。这五步均为客主相生为相得,但因主生客,是为逆。第三步为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少阳相火,是客主同气为顺。庚申年值年大运虽为金运太过,但司天之气少阳相火克大运之金气,故为平气之年。综合分析可以得知,庚申年为平气之年,气候正常或轻微变化,该年不会有大病流行。上半年虽为少阳相火司天,但三步客主加临是客生主,为相得为顺,气候亦属正常,不致为病。下半年为厥阴风木在泉,五六步为主生客为逆,可能出现风淫为病,罹病之后病情较重,病势发展较快。但年运为平气,不会造成疾病大流行。运气学说与疾病预防

五运、六气的交司是以二十四节气为关节点,这个关节点是非常科学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季节的变化,是运气理论发生的依据和天文学背景,也是我们肯定运气理论科学性的前提。

二十四节气是2000多年前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360度,分为二十四节气,为一个回归年。在战国魏安厘王墓中发现的《逸周书·时训解》,已详细记载了二十四节气,每气分为三候,五日为一候,与《素问·六节藏象论》的内容正好相符合,和现代气象科学的节候划分法完全一致,这为运气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有学者以运气学说为指导,分析郑州地区急性传染病流行的某些规律性现象。

郑州属中原地区,其地理、地貌、日照及所形成的气候均能代表黄河中、下游,这一地区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应用运气学说来分析该地区气象、流行病学资料更有代表意义。研究取郑州地区1951~1980年的气象资料(气温、风速、降雨量)统计,处理为距平值,逐年从中运(主全年气象),司天(主上半年气象,亦可影响全年),在泉(主下半年气象),每气(约主六十天之气象),作运气学说推论性气象与实际气象距平值的直接比较,对照运气。结果显示:中运符合率93.3%、司天之气符合率83.3%,在泉之气符合率100%,六气符合率98.3%。表明了运气学说中记述的天时气候变化规律的科学性。

又取郑州地区1953~1983年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流行性感冒、猩红热、流行性乙型脑炎(该六病1983年前均无疫苗或无有效预防)的发病资料,探讨发病规律。采用郑州地区1953~1983年这六种病发病率(1/10万)的资料。按发病率分别绘出发病率曲线图,并找出它们的发病高峰年。分病制作出高峰年的中运、司天、在泉、客气情况表。按中医理论分别作出病性、病位分析。以《黄帝内经·素问》的五运六气七篇大论为依据,对六病的高峰年从中运、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客主加临进行推论性发病的病性、病位分析,或按运气七篇大论中描述的发病特征,分别与六病的病性、病位、症状相对照、分析,观察其符合与否,并算出符合率。

结果表明,诸高峰年中,1957年(丁酉、天刑)就有流感、乙脑、痢疾、病毒性肝炎四种传染病高发。1972年(壬子、不和)也有流感、猩红热、痢疾,病毒性肝炎四种传染病高发。1987年(戊午、太乙天符)有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三种传染病高发。文章分析显示:丁、壬两年为岁木太过、不及,戊午年为岁火太过的太乙天符之年。乙巳年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加之在泉相火,地支巳火,司天风木相助、相生(风火相值),气候炎热可知。综合概括,这些年份气候都偏湿热。口鼻之气,通乎天气,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人体感受湿热之邪出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多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病毒性肝炎等六种传染病的发病高峰年,绝大多数年份为太乙天符、天符、同天符、天刑、小逆、不和,这些年份气候变化剧烈或比较剧烈,多有疾病发生、流行。这与《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天符为执法,岁会为行令,太乙天符为贵人。帝曰:邪之中也,奈何?岐伯曰: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贵人者,其暴而死”的记述符合。

其中病毒性肝炎、痢疾、流感、伤寒、乙脑各有一个发病高峰年为顺化。说明顺化之年并非完全平和,由于客气的原因,可致某一气、某一季节出现气候反常,出现传染病流行。如流感发病的高峰年中1983年(癸亥)虽为顺化,但终之气君火加临寒水,冬有风时之暖,故流感高发。病毒性肝炎、痢疾发病的高峰年中1982年(壬戊)虽为顺化,但四之气(夏秋之交)风木加临湿土,中运太过之木又相叠加,进而影响肝脾,故肝炎、痢疾高发。乙脑发病的高峰年中1955年(乙未)为顺化,但司天湿土,四之气(夏秋之交)相火加临湿土,暑热必胜,故乙脑流行。

运气学说预测气候的目的在于事先采取有效措施,借以防止因气候变化而发生疾病。这些研究证实了运气学说的科学性,对掌握气候变化与疾病发生流行的关系及规律,以及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当然,对于疾病的预防,从人体来说,一要尽量避免或减轻外邪的侵袭,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二要增强体质与抵抗力,以期达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的目的。《黄帝内经》在“天人相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法于阴阳,知于术数”的摄生保健之道,以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预防疾病。自然变化,四时分明,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人类要按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教导,适应四季气候的变化。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从而达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目的。适应自然的变化,调节脏腑机能,养精安神,益气补血,平衡阴阳,机体才能健康无病,而尽终天年。如果违反自然规律,当春而收敛,当夏而伏匿,当秋而疏散,当冬而泄夺,会损害健康,导致疾病发生。运气学说与临床治疗

中医治疗疾病注意季节气候的变化,强调“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素问·五常政大论》),“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所以,《医门法律·申明内经法律》告诫医生,“凡治病不明岁气盛衰,人气虚实,而释邪攻正,实实虚虚,医之罪也”,“凡治病而逆四时,生长化收藏之气,所谓违天者不祥,医之罪也。”《黄帝内经》根据运气学说治病用药的规律如下。【主气客气致病的治疗】

厥阴风木主气致病,以酸泻之,以辛补之。木性升散,酸味收敛,逆于散发,故以酸泻木气之味。辛味散发,合于木性,助其发生之气,故为补。“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素问·脏气法时论》)。厥阴风木客气致病,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辛补酸泻之义同上。肝主木,“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素问·脏气法时论》)。故以甘缓肝气之急迫。《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少阴君火主气致病,以甘泻之,以酸收之,以咸补之。火性急速猛烈,甘味则反其性而缓其急,故以甘为泻。君火之邪气属心,心欲软,咸可软坚,从心所欲,故以咸为补。“心欲耎,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素问·脏气法时论》)。少阴君火客气致病,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酸收之,补泻之义同上。酸味使火气收敛,故以酸收之。少阳相火主气所致之病,少阳相火之补泻与君火同,虽心非少阳,而君相皆火,故其味同。所以说,“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收之”。少阳相火客气致病,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软坚。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软之。”

太阴湿土主气致病,以苦泻之,以甘补之。土本性湿,苦性燥则反土性之湿,故以苦为泻土之味。土性缓和,甘为缓和之味,则顺其气而缓之,故以甘为补。“脾欲缓,争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素问·脏气法时论》)。太阴湿土客气致病,与太阴主气主治相同。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

阳明燥金主气致病,以辛泻之,以酸补之。金性收敛,辛性散发,则反于金性,故以之为泻。金欲收,酸则顺其气,故以之为补。“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素问·脏气法时论》)。阳明燥金客气致病,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泻之。酸辛补泻之意同上。金主肺,肺苦于气之上逆,苦为沉降之味,故以苦泻其上逆而下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素问·脏气法时论》)。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

太阳寒水主气致病,以咸泻之,以苦补之。水主肾,肾欲坚而恶泻,咸能软之泻之,苦则坚软而补水,故以咸为泻,以苦为补。“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素问·脏气法时论》)。太阳寒水客气致病,苦补、咸泻、苦坚之义同上。辛气通达,气行则水行,水行则润,故以辛润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素问·脏气法时论》)。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六气相胜的治疗】

厥阴风气所胜致病,用甘清(凉)药主治,用苦辛药辅佐,用酸味药泻其胜气。木胜土败,甘为土味,清为金气,土金相生则木有制而土不受克,即甘能益土,清可平木,故以之为主。苦为火味以生土,辛为金昧以制木,苦辛之味以散风邪,故为佐。酸为木之正味,木性条达,反其性而敛之,故为泻,所以“厥阴之胜,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

少阴热气所胜致病,用辛寒药主治,用苦咸药为佐,用甘药泻其胜气。辛为金味,寒为水气,金水相生则火有制而金不伤。苦从火化以助其辛,咸从水化以助其寒。火性急速,火之正味,其泻以甘。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阴之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泻之。”

太阴湿气所胜致病,用咸热药主治,用辛甘药辅助,用苦药泻其胜气。咸为水味,热为火气,湿热则以咸化之,寒湿则以热治之。湿胜则土寒,辛能温土,甘能补土。若湿胜而土实则以苦泻之,土之正味,其泻以苦。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阴之胜,治以咸热,佐以辛甘,以苦泻之。”

少阳火气所胜致病,用辛寒药主治,用甘咸药辅佐,用甘药泻其胜气。少阳相火胜气之治与少阴君火胜气之治基本相同,仅辅佐药少有差异。以甘泻之者,甘能泻火之故。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阳之胜,治以辛寒,佐以甘咸,以甘泻之。”

阳明燥气所胜致病,用酸温药主治,用辛甘药辅助,用苦药泻其胜气。酸为木味,温为火气,木火相生则金有制而木不伤。阳明有清金之气和燥金之气。燥气有余则以辛散之,清气不足则以甘滋之,苦从火化能泻燥邪之实。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阳明之胜,治以酸温,佐以辛甘,以苦泻之。”

太阳寒气所胜致病,用甘热药主治,用辛酸药辅助,用咸药泻其胜气。水胜则火衰,甘能益土而制水,热能扶阳以逐寒。辛散寒邪之实,酸收心气之伤,水之正味,其泻以咸。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阳之胜,治以甘热,佐以辛酸,以咸泻之。”【六气之复的治疗】

厥阴复气致病,用酸寒药主治,用甘辛药辅助,用酸药泻其邪,用甘药缓其急。酸为木味,寒为水气。木之正味,其泻以酸。木火相生,宜清以寒。木胜土衰,以甘补土,辛从金化,以辛制木。泻肝之实,缓肝之急,酸泻甘缓,皆木之正味而为正治。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少阴复气致病,用咸寒药主治,用苦辛药辅助,用甘药泻其邪,用酸味收敛,用辛苦药发散,用咸药软坚。咸为水味,寒为水气,咸寒制以所不胜,苦辛发散其热,甘酸泻火而敛浮热,苦咸散火而解热结。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阴之复,治以咸寒,佐以苦辛,以甘泻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以咸软之。”

太阴复气致病,用苦热药主治,用酸辛药辅助,用苦药泻其邪,燥其湿,或泄其湿邪。苦为火味,热为火气,苦能泻土,热能燥湿。酸能制土,辛能温寒。土位之主,其泻以苦,泻以夺其壅,燥以胜其湿,泄以利其水。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阴之复,治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泻之,燥之,泄之。”

少阳复气致病,用咸冷药主治,用苦辛药为佐,用咸药软坚,用酸药收敛,用苦辛药发汗,发汗之药不必忌热天,勿用温凉药。少阳相火之复与少阴君火之复,其治基本相同。“发不远热,无犯温凉”,乃重申用发汗药勿犯寒凉之意。少阴之治亦然。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阳之复,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咸软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发不远热,无犯温凉,少阴同法。”

阳明复气致病,用辛温药主治,以苦甘药为佐,用苦药泄之、下之,用酸药补虚。辛为金味,温为火气。金之正味,泻之以辛,金之清燥,胜清以温,苦从火化,以苦制金。木被金伤,以甘缓急。苦泄开燥结以通实邪,酸补敛津液以滋干涸。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阳明之复,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补之。”

太阳复气致病,以咸热药主治,以甘辛药为佐,以苦药坚其气。咸为水味,热为火气,泻水以咸,治寒以热。甘从土化,用以制水,辛能散寒,寒水通于肾,肾不坚则寒易起,故《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太阳之复,治以咸热,佐以甘辛,以苦坚之。”

总之,治疗各种胜气复气所致疾病,原则是:“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司天在泉淫胜的治疗】

司天淫胜的治疗:厥阴司天风淫所胜致病,以辛凉之药平其胜气,佐以苦甘之药,以甘药缓其急,以酸药泻其邪。风为木气,金能胜之。辛从金化,凉为金气,故治以辛凉。过于辛则反伤其气,苦以温金,甘以益气,故以苦甘为佐。木性急,则以甘缓之。风邪胜,以辛散木之正味,其泻以酸。《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泄之。”

少阴司天热淫所胜致病,以咸寒之药平其胜气,佐以苦甘之药,以酸药收敛阴气。热为火气,水能胜之,故治以咸寒。甘能泻火胜咸,苦能泄热,故以苦甘为佐。热盛于经而不敛,故以酸收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素问·脏气法时论》)。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太阴司天湿淫所胜致病,以苦味热性之药平其胜气,以酸淡之药为佐,以苦味药燥湿,以淡味药渗湿。如湿甚于上而有热,则以苦温之药治之,佐以甘辛之品,以汗解法恢复其常态为止。湿为土气,燥能胜之。苦从火化,火能助燥。酸从木化,以制湿土。淡渗利窍以去其湿。“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素问·脏气法时论》)。湿郁于上而成热,以苦温燥其湿,佐以甘辛者取其汗适复其故,戒过汗。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

少阳司天火淫所胜致病,以酸冷之药平其胜气,用苦甘药为佐,以酸药收敛阴气,以苦药发泄火邪,以酸药恢复阴液。水能胜火,故平以酸冷。苦能泄火之实,甘能缓火之急,故以为佐。火郁则以苦发之,火盛而散越,则以酸收之,以发去火,未免伤气,故又以酸复之。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火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

阳明司天燥淫所胜致病,以苦温之药平其胜气,以酸辛之药为佐,以苦味药下其燥结。燥为金气,火能胜之,故平以苦温。以酸泻木而补金,以辛泻金而补火,故为之佐。苦则泻下燥结。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燥淫所胜,平以苦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太阳司天寒淫所胜致病,以辛热药平其胜气,以甘苦药为佐,以咸味药泻之。热从火化,寒为水气,热能胜之。辛热以散寒,苦甘以胜水。水之正味,其泻以咸。“肾苦燥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素问·脏气法时论》)。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

在泉淫胜的治疗:厥阴在泉风淫所胜致病,用辛凉药主治,以苦味为佐,以甘味缓和肝木,以辛味散其风邪。风为木气,金能胜之,辛从金化,故治以辛凉。苦胜辛,甘益气,过于辛,恐反伤其气,故佐以苦甘。木性急,故以甘缓之。风邪胜,故以辛散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素问·脏气法时论》)。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少阴在泉热淫所胜致病,用咸寒药主治,以甘苦为佐,以酸味收敛阴气,以苦药发散热邪。这与少阴司天治疗相同。又以苦发之者,乃热郁而不能散,故以苦发之。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太阴在泉湿淫所胜致病,用苦热药主治,以酸淡为佐,以苦味燥湿,用淡味渗湿。此与太阴司天之治相同。但佐以酸淡,与彼之酸辛为佐不同。酸从木化所以制土,淡与甘同所以益土,且淡能渗湿,故以酸淡为佐。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少阳在泉火淫所胜致病,用咸冷药主治,以苦辛为佐,以酸味药收敛阴气,以苦味药发散火邪。水能制火,故治以咸冷,与在泉热淫之治同。苦能泄火,辛能散火,故当佐以苦辛。酸收、苦发之义与在泉热淫之治相同。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阳明在泉燥淫所胜致病,用苦温药主治,以甘辛为佐,以苦寒泄下。燥为金气,火能胜之,苦从火化,故治以苦温。木受金伤,以甘缓之;金之正味,以辛泻之,故以甘辛为佐,燥结不通,邪实于内,故以苦寒下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素问·脏气法时论》)。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太阳在泉寒淫所胜致病,用甘热药主治,以苦辛为佐,以咸味药泻之,以辛药温润之,以苦药坚实之。寒为水气,土能胜水,热能胜寒,甘从土化;热从火化,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等义,即“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素问·脏气法时论》)。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运气学说与预后判断

根据运气学说也可判断疾病预后,预测死亡日期和时刻。规律是,五脏的疾病,真脏脉出现后,均在其所不胜之日死,如“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脏脉见皆死”(《素问·平人气象论》)。庚辛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故“肝见庚辛死”。所以说,“庚辛者,金日也,肝之真脏脉见而全无胃气,则至庚辛日而死,以金克木也”(《素问·注证发微》)。

运气学说不仅能预测死亡日期,还可以判断死亡时刻。将十二地支按五行分属,五行又与五脏相配,则一昼夜的时辰可分属五脏。再将时支的属性与所患病的属性,按五行相克规律推演,就可推测出死亡的大体时间,故《素问·玉机真脏论》中“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就是说病死时刻在克己者的分位。总而言之,运气学说根据受病脏腑的属性和病情,结合季节日时的干支属性,按五行生克规律推算来判断预后。如属相生,则病情在相应的日期减轻或向愈;若属相克,则病情恶化或死亡。当然,《黄帝内经》所说预后是指疾病自然进程的变化,随着医学急救技术的提高,对疾病的自然病程有了极大的干预能力,但是,运气学说对疾病变化的预警还是具有极高的临床指导意义的。

生命、天年、养生

生命的产生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生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 《黄帝内经》的生命观

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复合现象。但这个定义却抹杀了生命和生物现象的差别,混淆了生命和生物的概念,千百年来还没有人能够完全破解它。

中医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古语曰:“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所以保养精、气、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精”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黄帝内经》认为“精”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生命的原动力,父母精气相交产生新的生命活动。在《灵枢·经脉》中还描绘了胚胎生命的发展过程:“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黄帝内经》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在天地未形成之前便有了气,充满太虚而运行不止,然后才生成宇宙万物。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摠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这其实是揭示天体演化及生物发生等自然法则。在宇宙形成之前,就是太虚。太虚之中充满着本元之气,这些气便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开始。由于气的运动,从此便有了星河、七曜,有了阴阳寒暑,有了万物。阴阳五行的运动,总统着大地的运动变化和万物的发生与发展。精气学的生命现象先秦至两汉时期,正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当时盛行的精气学说必然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起着深刻的影响。那时的医家将精气理论引入到中医学之中,以精气理论来解释人的生命现象。“神”是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黄帝内经》认为“神”是先天之精(生殖之精)与后天之精(营养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它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体现人的健康情况。《素问·移精变气论》也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为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能生,神去则会死。所以,中医治病时,用观察病人的“神”,来判断病人的预后,有神气的,预后良好;没有神气的,预后不良。◎ 人与自然的关系《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相参相应的。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发生影响。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的,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人生天地之间,人必须要依赖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和滋养才能生存,正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所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生命的历程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阴阳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素问·上古天真论》◎ 人体生长壮老的历程

女孩子到了7岁就开始发育。14岁时,不但生殖器官开始发育,而且乳房、骨盆也开始发生变化,月经按时来潮,已经基本具有生育能力。21岁,乳房变得丰满,骨盆变得很宽阔,身材和生殖器官都完全适宜怀胎。28岁,是女子生育能力的高峰期,身材也发育得最为饱满和壮实,是最适宜怀胎的时期。过了35岁,女人的生育能力便开始下降,脸上开始长皱纹,伴有脱发现象。过了42岁,生育能力便急剧衰退,整个身体开始日渐萎缩。过了49岁,女人的月经便断绝,再也不能生育了。

一般情况下,男孩子8岁的时候开始换牙,肾功能很好。到了16岁,生殖器官发育成熟,性欲旺盛,可以生育了。到了24岁,性欲稍微平和些,身体比以前变得更强壮,更适合生育。32岁是男人最强壮的时候,筋骨粗壮,肌肉发达,血气旺盛,最适合生育。到了40岁,性欲开始衰退,牙齿开始松动,伴有脱发现象。到了48岁,人体上半部肌肉日渐松弛,面色不如以前好看,两鬓开始花白。到了56岁,血气不如以前旺盛,神经也不如以前灵敏,导致四肢都不如以前灵活了。过了64岁,生育功能便衰竭了,由于肾脏不好,牙齿松动和头发脱落的情况日趋严重,人们开始明显感觉到年老所带来的痛苦。◎ 肾气与生殖的关系

人体在生长发育期,肾气渐渐盛实;壮盛期,肾气充盛,已成稳定均衡趋势;衰老期,肾气渐衰。在肾气充盛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天癸”则是直接与生殖能力及性功能有关的物质。可见,肾中精气的盛衰与人体生长壮老过程直接相关。名词解释天癸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维持妇女月经和胎孕所必需的物质。它来源于男女之肾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而逐渐充盛。②精气的别称。③元阴、元气的别称。④月经的代名词。即指月经后期。现在极少用。《黄帝内经》还对年老有子的原因做了探讨,《素问·上古天真论》:“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意思是说,男性64岁,女性49岁,肾气衰,天癸竭,所以失去了生育能力,这是一般情况;但天寿过度、气脉尚通、肾气有余的人,天癸未竭,也可以有生育能力;更有对养生之道有深厚造诣的人,“能却老而全形”,即使到了百岁,仍有生育能力,这是特殊情况。可见,肾气与长寿、生育能力密切相关。

生命的规律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七损八益历代注释纷纭,但据马王堆出土竹简《养生方·天下至道读》的记载,属于古代的房中养生术。七损,性生活中七种有损于人体精气的做法;八益,性生活中八种有益于人体精气的做法。◎ 人的生命规律《黄帝内经》详细地论述了人体生命发展的规律。《素问·上古天真论》以女子7岁、男子8岁为周期对此加以详细讨论,重点突出了肾脏精气在人体生长壮老已中的主导作用。《灵枢·天年》以10岁为期予以论述,讲述了五脏精气对生长壮老已的决定作用。可见,生长壮老已是生命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体生命的活动新陈代谢

中国医学认为,生命就是生物形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化气与成形。化气与成形总是此消彼长,彼消此长的。但在正常生命条件下,为保持其动态的平衡,互为前提,互相转化,这个过程就是新陈代谢。生命过程就是不断的化气与成形的过程,即有机体同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新陈代谢是生命体最基本的特征,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具有这一基本特征。具有反应性

人体具有反应性,是指生命体在受到来自外界和内部刺激时,均具有产生反应的能力,如冷热刺激的反应、疼痛的反应、呕吐反射、排便反应等等。生长和发育

任何生命体都要经历从诞生到生长发育的过程。所谓生长,是指生物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当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时,生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便随之增加。所谓发育,对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是指从受精卵开始,经过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一直到死亡。生殖和遗传

生殖可以使生物的种族得以绵延不绝,遗传是生物体维持其稳定性的基础。生殖和遗传是一切生命体的显著特征之一。◎ 人类的寿限

生命是有限度的,人们都希望自己长寿,即“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天年,也称寿限,是指自然寿命可能活到的年龄。《黄帝内经》认为人类的寿限为百岁。《尚书》中提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才叫活到了应该活到的岁数。人不仅可以活到120岁,《黄帝内经》认为其上寿仍可以突破,即所谓“天寿过度”。从现代的实际情况来看,突破百岁之寿的老人并非罕见。◎ 阴阳是生命之源《黄帝内经》对于天地阴阳二气的交感运动也有深刻认识。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相召、相临、相错皆是指天地阴阳之气相互感应而交合之义。即阴阳二气的交感相错、相摩相荡是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本原,也是人体生化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

如果没有阴阳的交感运动,就没有生命,也没有自然界。可见,阴阳交感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 长寿的关键是调节阴阳之气

长寿的关键是调节阴阳之气。如何调节?

一是遵循“七损八益”的房中宜忌,即性保健之类的养生方法,以增益精气,免于损耗太过。不懂得运用这个道理,就会出现早衰的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而耳目聪明,身体强健,老者复壮,壮者益治。”

二是恬淡虚无,即调摄精神,保持淡泊宁静愉悦的健康心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三是顺时摄养,就是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节律而进行养生。《灵枢·邪客》:“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人体自身具有与自然变化规律基本上相适应的能力,如果人能掌握其规律,主动地采取各种养生措施适应其变化,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提出:“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人的正常寿命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知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 古人与今人

远古时代,人们的寿命之所以超过百岁,是因为他们懂得养生之道,能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掌握各种养生的方法,饮食、起居、劳作皆有规律,保持形神的和谐协调;而现在的人之所以早衰,是因为不懂得养生之道,贪杯嗜酒,醉酒行房,以致精气耗竭,真元匮乏,只图一时快乐,违背了养生之道。所以,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在时世之异,而在于是不是遵循了养生之道。◎ 影响长寿的因素《黄帝内经》里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能否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的关键,在于人们是不是懂得和实行了养生之道。七情、劳逸、饮食失宜是《黄帝内经》提到的影响寿命的三大因素。

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所作出的七种不同的情志反映,一般不会使人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的七情便成为致病因素,例如不理想的生活、工作环境,天灾人祸以及社会动荡、经济状况变迁等,均可引发七情而导致疾病。名词解释七情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分属五脏,则喜、怒、思、悲(忧)、恐(惊)分属于心、肝、脾、肺、肾,称为五志。

作为致病因素的劳逸,是指过度疲劳和过度安逸,简称过劳或过逸。正常的劳动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均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不会使人发病。但是,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则能成为致病因素而致人发病。如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者,会出现少气懒言、四肢困倦、精神疲惫、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腹胀、眩晕、耳鸣、遗精、早泄、阳痿、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症。而过度安逸则会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和全身虚弱。因为运动太少,全身气血运行缓慢,流通不畅,进而可引起气滞血瘀而变生他病。

饮食是人体摄取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及气血,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条件。但是,饮食失宜又常常成为致病因素。◎ 长寿之道

长寿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怎么样才能健康长寿呢?唯一的方法是切实遵循养生之道。《黄帝内经》提到了五种养生的方法:一是法于阴阳,即养生应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二是知于术数,即恰当运用养生方法锻炼身体;三是食欲有节制;四是起居作息有规律;五是劳作不要违背常度。只有掌握了养生之道,保持形神和谐协调,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健康不仅是指生理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康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要想健康长寿,必须从心理、社会等方面采取防治措施,才能奏效。要“静以神藏”

古人云:“神太用则劳,静以养之。”《黄帝内经》从医学的观点提出了神在养生中的作用,提出了静为养生之本。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过于躁动,神不内守,会耗伤气血,扰乱阴阳,损伤脏腑。提出“内无思想之患”、“精神不散”、“积精气神”等静神的要求。心静则不躁,神安则不乱,精神自可内守,精气自然旺盛,邪气不能侵犯,疾病不会萌发。说明清静养神,以静制躁,是防疾去病的重要内容和方法。要“立志养德”

重视道德修养,乐于助人的人,能永远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要调情志,免刺激

情志波动过于持久或剧烈,可以引起机体多种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所以尽力调摄情志,避免过激情绪的影响。◎ 四种长寿之人《黄帝内经》把与道同生的真人、通达于道的至人、顺从于道的圣人、符合于道的贤人称为养生长寿之人,其中以真人为养生最高水平的代表。要成为圣贤,就是要从超凡下手,通过心性修养与道德修养,以超凡进入圣人境界。那么真人、至人、圣人、贤人,这四种人到底有什么标准呢?真人⊙真人

掌握了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并且能够调节呼吸,吸收精纯的清气,超然独处,使精神守持于内,使筋骨肌肉与整个身体达到高度的协调,他们的寿命同于天地而没有终了的时候。《庄子·渔夫篇》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至人⊙至人

具有醇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养生之道,调和于阴阳四时的变化,离开世俗社会生活的干扰,积蓄精气,集中精神,使其远驰于广阔的天地自然之中。圣人⊙圣人

穿着普通,举动没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他们不使形体因为事物而劳累;在内,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以安静、愉快为目的,以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他们的形体不易衰惫,精神不易耗散,寿命也可以达到百岁左右。贤人⊙贤人

能够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顺应阴阳的消长和适应四时的变迁,使生活符合养生之道,这样的人也能增益寿命,但有终结的时候。

人为什么会得病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自然界与发病

在春秋时代,对于四时气候和疾病的关系已有所认识。到了战国时代,特别是《黄帝内经》认识到:人生活在自然界,人的生命活动,疾病的产生和变化无不与其息息相关。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是指自然界而言。《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于天气。”指出了人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素问·六节脏象论》也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自然界有四季的变迁,风、热、暑、湿、燥、寒之气候更替。人对正常的时令气候变化有一定适应能力,故不病。只有在时令气候异常:太过和不及的情况下,才会引起疾病。六种气候被称为“六淫”。各种气候致病亦是各有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风淫所胜……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热淫所胜……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湿淫所胜……民病饮积……”“火淫所胜……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寒淫所胜……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脊……”说明风、热、火、燥、寒是多种病证的原因。《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指出了人和自然及疾病的关系。《灵枢·贼风篇》也说:“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贼风是自然界四时的不正之气,在人体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体质与发病

体质是受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个体特性。在体质分型上《灵枢·寿夭刚柔》说:“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即人们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显示出刚柔、强弱、高低、阴阳等机能与形态上十分显著的个体差异。《黄帝内经》还认识到,体质与病因关系很密切,不同体质的人对不同的致病因子的易感性不同。例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人的体质按五行分为五大类二十五小类,并指出了各种类型的人所易患之病及其发病时间。《灵枢·论勇》说“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等。不同体质的人对于相同的致病因子的耐受性不同。人的易感性和耐受性有如此大的差别,根本的原因是由体内脏腑的大小、强弱、厚薄决定的。《灵枢·本脏》说:“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邪气侵入人体以后,常随其人体阴阳的盛衰,或蕴而为热,或化而为寒等。《素问·风论》说:“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由此可见,人的体质不同是“其病各异”的主要原因。

六气与六淫

“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素问·五运行大论》◎ 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学说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疾病影响的一门学问。疾病的发生往往与气候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已经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认为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对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在这种认知下,逐渐发展形成了中医五运六气学说。

五运,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五方之气的运动。它是用来说明形成气候变化的地理因素,同时也是古代用以解释宇宙变化规律的一个哲学概念。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因素。《素问·五运行大论》说:“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这六种正常的气候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是无害的。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可见人依靠自然界的大气、水谷之气而生存,并循着四时气候变化、生长收藏规律而生长发育。当气候变化异常,破坏了正常生理活动发生疾病时叫做“六淫”。同时,人们在生活实践过程中,一方面认识到六气的变化特点,另一方面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从而使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六气的变化相适应,所以正常的六气一般不易使人生病。◎ 什么是六淫

自然界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一定限度,如六气的太过或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遽(如暴冷、暴热等)都会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导致疾病的发生。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由此可见,六淫是超限度的六气,淫,有太过,浸淫之意,泛指反常,这是最基本的。其次,能否确定六淫,与机体是否发病有关。气候的异常变化致人发病固然应该称其为六淫,但是气候变化基本正常,也会有人因其适应能力低下而得病,此时,对患病机体来说也只能将正常的六气变化称为六淫了。⊙在睡觉时尽量避免当风而睡,这样很容易生病,所以应注意正确的养生方法。◎ 六淫致病的特点

六淫病邪都是由外而入,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冬季多寒病,秋季多燥病,夏季及高温作业易中暑,居住潮湿易感湿邪等。

六淫可单独侵入人体而致病,也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同时侵袭人体致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且可互相转化,如风寒不解入里化热,热邪不解耗伤津液可化燥,热极生风等。

六淫致病,侵犯途径多从肌表,或者口鼻而入,或者两者同时受邪。

此外,临床上还有某些并非因为六淫之邪外感,而是由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五种病理反映,这五种病理反映的临床表现虽与风、寒、湿、燥、火之六淫致病相似,但究其原因,不是外来之邪,而是由内而生,故称为“内生五邪”。

风邪,百病之长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素问·生气通天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素问·风论》◎ 什么是风邪

自然界的风是一种无形的流动的气流,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风邪为病称为外风病。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四季皆有,故风邪引起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也可发生。◎ 风邪的性质与特点

风邪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具有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的特征。风邪致病,病位游移,行无定处。风邪具有使物体摇动的特性,故其致病具有类似摇动的症状。有许多症状是属于风邪所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临床上见到的眩晕、抽搐等均可归属此范围。◎ 风为百病之长《素问·风论》中说“故风者,百病之长也”,指风邪致病极为广泛。具体而言就是因为六淫中的寒、湿、暑、燥、火多附于风来侵犯人体致病。临床上常见依附于风的病证有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至唐宋时期,对风症的认识有所扩大,包括了外风和内风诸症。外风

风邪侵及人体肌表、经络等所致,如伤风、风痹、风疹块等。伤风:恶风、头痛、鼻塞、有汗、发热或不发热,苔薄白。治疗宜解表祛风。风痹:肌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治疗宜祛风通络。风疹块:肌肤原有湿热或胃肠有湿热,又外感风邪,使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湿热郁于皮肤腠理之间,形成奇痒无比的风疹块。内风

主要症状为眩晕、麻木、震颤、抽搐等,症状变化大,且具动摇的特点,可因外感发展,由表及里引起,也可因内脏病变或功能失调引起,如热极生风,肝阳化风等。

寒邪,易伤阳气

“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素问·痹论》◎ 什么是寒邪

寒者,冷也。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寒为冬季的主气,故在气温较低的冬季,人体不注意防寒保暖,则常易感受寒邪。◎ 寒邪的性质和特点

寒邪与热邪相对,故寒邪属于阴邪。人体的阳气本可以制约阴寒,但阴寒之邪偏盛,则人体的阳气不仅不足以祛除寒邪,反被阴寒之邪所伤,所以寒邪最易损伤人体的阳气。

寒性凝滞而主痛。“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人之气血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阳气的温煦、推动。寒邪侵犯人体往往会使经脉气血凝结阻滞,从而出现各种疼痛的症状。痹症中的寒痹,寒邪偏胜,故关节疼痛剧烈,因而又称为“痛痹”。

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故寒邪侵袭人体可表现为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的特点。

常见的寒症有内寒和外寒。外寒,寒邪由外侵入机体而致病,称为外寒。外寒病根据寒邪侵犯的部位深浅,有伤寒、中寒、寒痹之别。内寒是因为阳气虚弱后各脏腑功能低下、衰退而出现阳虚里寒证。

暑邪,盛热阳邪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热论》“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素问·刺志论》◎ 什么是暑邪

暑为夏季的火热之邪。大凡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自然界中的火热外邪,称为暑邪。暑邪致病称为暑病。暑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暑与温是同一病邪,发生在夏至之前者称为温病,而暑病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而且暑病只有外感,没有内生。这在六淫中是独有的。◎ 暑邪的特点及暑症《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指出了暑邪的性质。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暑为阳邪,主升主散,加之在炎热的环境中出汗是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故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一方面耗伤津液,另一方面在大量出汗的同时气随津泄,导致津气两虚,甚至气随津脱。

暑多挟湿。暑季不仅炎热,而且多雨潮湿,热蒸湿动,暑热湿气弥漫空中,故暑邪常挟湿邪侵犯人体,因而临床上除有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还可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吐,大便溏而不爽等湿阻症状。

暑症按病情轻重可分为伤暑和中暑。伤暑

伤暑一般病情较轻,症见身热、多汗、头痛无力、气少倦怠、恶心、胸闷、口渴喜饮。治疗时宜清暑解表。中暑

中暑则属重症,症见突然发病、头晕痛、恶心呕吐、身热、烦躁、无汗,多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发冷、脉大而虚,或虚而数。治疗时宜用清热开窍之品,醒后用甘寒清热之品。

湿邪,秽浊阴邪

“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什么是湿邪

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乃夏秋之交,此时阳热下降,水汽上腾,氤氲熏蒸,湿气充斥,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故长夏多湿病。此外,居处潮湿,以水为事,淋雨涉水等均可成为湿邪致病的途径。内湿多见脾失健运、水液运化障碍,湿自内生。一般外湿引起肌表经络之病,内湿易引起脏腑之病。◎ 湿邪的性质和特点

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湿性属水,水属于阴,故湿为阴邪。湿邪侵犯人体,留滞脏腑经络,因其为有形之邪,故最易阻滞气机。

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故湿邪致病其临床表现具有沉重、重着的特点。“浊”,即混浊、秽浊之意。指湿邪为病,其排泄物和分泌物具有秽浊不清的特点。

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性黏滞是指湿邪致病具有黏腻停滞的特点,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湿邪致病多可见到黏滞不爽、黏滞不清的症状。二是缠绵难愈,病程较长。◎ 常见的湿病

外湿:包括伤湿和温痹。伤温:湿邪伤表,恶寒发热,头重身重,困倦乏力,胸闷,苔白滑;湿痹,湿犯经络,关节酸痛沉重,难以转侧或肿胀。

内湿:多由脾失健运引起,湿阻气机。在上焦则表现为胸闷、恶心、口淡、口黏乏味、不思饮食、渴而不欲饮。

外湿与内湿的关系:湿邪所致的外湿病与脾虚生湿引起的内湿病虽然成因不同,但在发病中常相互影响。湿邪入侵会影响脾的运化而导致湿自内生;而内湿由于脾虚,脾阳虚损,水湿不化,又常易于感受湿邪。

燥邪,干涩之病

“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气为成,在脏为肺。”——《素问·五运行大论》◎ 什么是燥邪

秋天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自然界呈现一派肃杀景象。所以,燥是秋天的主气,大凡自然界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人如果感受燥邪而出现一系列的干燥症状,这便是外燥病。燥与湿相对,多易伤津。◎ 燥邪的性质和特点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干燥;涩,涩滞。燥邪,其性干燥,侵犯人体,最易损伤人体的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不利的症状。燥邪伤肺,使肺阴受到损伤,宣降失司,甚则会损伤肺络,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咳,或喘息胸痛,痰中带血的现象。由于肺与大肠相为表里,燥邪自肺影响到大肠,则可出现大便干燥不畅等症。◎ 常见的燥病

燥邪为病,可分为外燥和内燥,由于相兼的寒热邪气不一,外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外燥

温燥:燥而偏热,风热感冒兼有肺燥伤津。症见发热,恶寒,咽痛,干咳无痰,苔薄黄而干等。治宜辛凉透表润燥。

凉燥:燥而偏寒,秋天或气候干燥时的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干咳少痰、口干咽燥等,治宜宣肺解表。内燥

热病久而伤津或久病致精血耗伤均可形成内燥。症见口渴咽燥,干咳,皮肤干燥、粗糙,毛发干枯不荣,大便秘结,舌苔薄而无津,脉细涩。治宜润燥。

热邪,火热阳邪

“阳胜则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什么是热邪

自然界中具有火之炎热特性的外邪称为热邪。热一般旺于夏季。热邪为病称为外热病。中医学中与热邪相近的病因名称还有温热、火邪等。其实都是指热邪一类,一般认为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故常统称为温热之邪,火热之邪。当然,就广义的热与火而言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一般来说,热归属于邪气,而火既可指具有温煦作用的阳气,称为“少火”;又可指火热之邪,称为“壮火”。◎ 热邪的性质和特点

热为阳邪,易伤津耗气。热邪伤人临床上常表现出高热、恶热、面赤、脉洪数等症状。

热性炎上。火热有燔灼向上的特性,故火热之邪侵犯人体,其症状多表现在人体上部。

热邪易生风。即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易发肝风内动的病证。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热盛时使肝阳亢奋,进而肝风内动。由于肝风因热甚引起,所以又称“热极生风”。

热邪易动血。火热之邪不仅易引起热极生风,而且还易影响血液的循行。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的血脉。轻则可扩张血脉,加速血行;甚则可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的病症。

热邪易扰心神。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性躁动,故火热之邪入于营血,尤易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可扰乱心神,出现躁狂不安等症。

热邪易致疮痈。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从而发生疮疡痈肿。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素问·刺法论》◎ 什么是正气

所谓正气,即指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正气不足是发生疾病和衰老的基本因素,也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预后、转归的重要因素。正气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例如,脾胃滋养全身的功能;肾中精气调节全身阴阳的能力;卫气的护卫肌表和驱邪外出的能力;经络系统调节机能平衡的生理功能等,均属于正气的范畴。名词解释卫气卫气来自脾胃运化而生的水谷精微,运行于脉外。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温养、调节、防御作用。◎ 正气可抗邪《黄帝内经》中有两句名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从正反两个方面述说了人体的正气的重要性。“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体内存有旺盛的正气,邪气就不容易侵犯。具体来说,只要人体内存有足够的抵御疾病的能力,任何致病因素都不足以损伤我们机体的健康。“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是说,邪气之所以侵犯人体,必定是由于正气之虚弱。这两句话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同一个问题,即正气强就不容易得病,正气弱就容易得病。在这里,正气是起决定作用的。

正气对邪气有防御作用,可以抵御外邪的入侵。邪气侵袭人体,机体的正气无论强弱,都会与之相抗。如果正气强盛,抗邪就有力,则病邪难以侵入而不发病。正气抗邪的作用还表现为疾病的不药而自愈。由于邪气的致病作用,造成了机体的阴阳失调,处于病态,如果其失调的程度仍在正气的“自和”能力限度之内,一些疾患是可以无药而自愈的。

正气还有主导作用。同一邪气侵袭了不同的人,有的人发病,有的人却不发病,说明发病与否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例如,《灵枢·百病始生》中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但正气虚的主要表现是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能力减低,以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最为明显。因此,健康的人们是会懂得调养身心、养足正气的。无论在生理上、心理上,还是在事业上、生活上,调养身心,增强免疫力,保持正气存于内,必定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则咳甚,上迫肺也。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素问·评热病论》◎ 什么是邪气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它包括六淫、疠气、饮食失宜、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劳逸损伤、外伤、寄生虫、虫兽所伤等,有时也包括机体内部继发产生的病理代谢产物,如痰饮、淤血、宿食、内湿等等。名词解释六淫和疠气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疠气是指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邪气可伤正气

邪气对人体正气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导致机能的失常。邪气致病,首先常影响脏腑经络的气机,导致生理功能的异常。

二是造成身体的损伤。由于邪气的致病作用,造成对人体的皮肉筋骨、脏腑器官或精气津液等的损伤或亏耗。

三是可以改变人体的体质特征。◎ 邪气的主导作用《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它认为邪气之所以能够侵袭人体而致病,必然是由于正气先虚。正气不足是人体发病的前提和根据。同一个人,如果正气处于常态,但感受了不同的邪气,则可能不发病或者发病。例如,外感风寒时,由于正气奋起抗邪,可不致发病;反之,在机体被高温烧伤、高压电流击伤、毒蛇咬伤、枪弹杀伤或毒性药物使用不当时,即使正气旺盛,也难免会受到伤害。◎ 邪气所致病症

邪气扰乱五脏经脉会引起一系列病症。《素问·宣明五气》中说:“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瘖,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邪入于阳则为阳邪,阳热炽盛,痰火内生,上扰神明,故病为狂;邪入于阴则为阴邪,阴盛则寒,寒则血脉凝滞不通,局部疼痛或麻木而成痹;邪搏于阳,可见头痛,眩晕等头部疾患;邪搏于阴,则影响咽喉,舌本强直,故发音不扬或音哑;邪由阳入阴经,邪从阴化而阴盛,如伤寒少阴症之但欲寐;邪由阴出阳经,则邪从阳化而阳盛,阳盛则动,如伤寒阳明症之骂詈不避亲疏。

不治已病治未病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治未病”的渊源“治未病”一词,早在中国夏商时代《周孔》、秦朝《吕氏春秋》等书中就有记载。而在《黄帝内经》中正式提出并确立。“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历代医家对“治未病”这一指导思想十分重视,在理论、实践上都有所发展。

两千多年来,《黄帝内经》“治未病”这一指导思想对中国医学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从“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来看,古代医家不仅仅重视中医治疗学的研究,而且十分重视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的研究。

在《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精神实质就是揭示了无病先防(预防医学)、既病防变(治疗医学)、善后防变(康复医学)。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治未病”而达到揭示生命的奥秘,从而寻找出一条通往健康长寿的途径。◎ “治未病”的健康模式“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也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防止疾病发生传变或者复发。“治未病”与两个成语密切相关:一个是“防患于未然”,也就是通过注意防护、提高正气来防病。这属于中医养生学的范畴。一个是“防微杜渐”,也就是尽早发现疾病、尽早干预来防变。这属于中医治疗学的范畴。由此可见,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是十分先进的。《黄帝内经》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条医疗原则,对于促进与保持身心健康也完全适用。“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古代的圣人认为医学的最高境界不是治疗已发生的疾病,而是防止疾病的发生;政治家的高明不是体现在治理已形成的乱,而是体现在未乱之前即加以预防。如果病已产生再去治疗,乱已形成再去治理,那就好像渴了才去挖井、临战才去铸造兵器,这岂不是太晚了吗?

这段话告诉人们,为了身心健康,应当采取如下两种方式。摄生防病《灵枢·决气》:“两精相搏,合而成形。”早在两千多年前,圣贤早已认识到胚胎的形成是“两精相搏”的产物,并认识到男女的婚龄、体质、孕期、情绪等与胎儿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非常重视培养先天,优生优育,“强寿弱天”。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从最早的男精女卵做起,以培育先天,优生优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黄帝内经》非常重视顺应四时以养生防病。《黄帝内经》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不仅赖以自然界而生存,还要与之适应才能达到健康无病,即“天人合一”。人要顺应四时阴阳,并对异常气候要适时回避。正如《素问·四气调神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具体顺四时的方法,《灵枢·五癃津液别》指出:“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以上说明了要顺应四时,主动掌握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随时调节适应,保持内外阴阳协调一致,抗御外邪,增强体质防病延年。

一个人在没有任何身心疾病的时候,便应去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并注意训练,提高心理素质,以使自己既不会患上身体疾病,也不会产生心理问题。这是一种保护身心健康的主动形式。《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摄生是以调摄身心健康为宗旨。

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既病防变

一个人有了身心疾病之后,绝不要讳疾忌医,而应积极进行治疗,特别是有了某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时,应该积极地进行心理咨询,解决心理问题。这是一种保护身心健康的被动形式。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

古人虽然强调“治未病”,但并非反对“治已病”。从总体看,其基本精神是,防病于未然固然重要,而治病于已然亦不可少,把“治未病”与“治已病”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可以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 “治未病”可长寿

要健康长寿,就要注意摄生防病,关键是把养生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下面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不妨一试。

坚持几个“少”与“多”: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忧多眠。

学会吐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的不同,口型有轻微的变化,吐气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去除一切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吐纳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古书称“上池之水”,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民间健身方法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民间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做到“四通”:现代人一直在不断地补,现在公路上交通堵塞,我们体内也交通堵塞。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都是堵塞的结果。所以要把“补”改正为“通”。血脉要通、气要通和、心气要通、胃肠要通,要达到吃得下,睡得着,便得净,放得开。◎ 做好自己的家庭医生《黄帝内经》认为,治病与病情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关系,而且认为气的逆顺、脉的虚实及阴阳五行都与治疗有一定的相关性,掌握了这种治病的方法,就有可能开出治疗之方。而且也认为开出好的治疗之方与打仗有类似的关系,在病势昌盛、严重的时候不要冲逆着与之相抗衡,而等病势较衰退之时再治,就像打仗的时候不要在其锋头上抗争,比较有效果。

好的医生治病,是能够在病情还没有发展到某种状况时,他就已经能掌握病情,而且可以早期治疗,早期预防病情的发作,就是个善治未病的医生。可如果一位医生能在病情未发之前的更早期就让人们能注意养生,而使病情根本没有机会发生,那是更高瞻远瞩的医生才做得到的,正如《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所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而治未乱,此之谓也。”

最好的医生是注重养生之道的,并且要教给病人做一个善良的人,认为性善就可以免除百病;而养性也就能治未病,而且他并不强调病人必须吃药;而一个好医生之所以要病人吃药,是为了暂时挽救那个行为与思想稍有偏差的人,如果这个人改正行为思想方式,就可以不生病了。

独特的养生理念

整体生命观

“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素问·宝命全形论》

所谓整体观念,中医强调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例如,自然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的。

中医认为人体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结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人体的各种功能互相协调、彼此为用;在患病时,体内的各个部分也相互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病变的局部而不看整体,也不能只看整体而不见局部,忽视对局部病变的特殊性认识和处理。

同时,中医认为,人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黄帝内经》提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生命之气通于天,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脏腑、经络及精、气、神的活动相互协调也是一个整体,从而构成有序的生命活动及其过程。整体观念是中医的一种思想方法,它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治疗等所有的领域。因此,中医的养生理论建立在这种人与自然相应的思想基础之上,强调人必须遵循天时变化调养精神,谨慎饮食起居、衣着,以适宜四时的变化,以保养精神和元气,避免病邪侵害,从而得以健康长寿。◎ 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的思想,其实质就是“天人和谐,天人统一”。中医自诞生之日起,就提出了天人相应的思想,认为“天人一理”、“人身乃一小天地”。《素问·四气调神论》中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天人相应”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医的精髓。两千多年后,当人类被大自然惩罚得伤痕累累的时候,终于明白一个道理,“人定胜天”基本上是句空话,“合于自然,顺乎自然,应于自然”才是人类明智的抉择。名词解释“天”之思想最早提出天人相通思想的是孟子,不过,早期孟子所谓的“天”,含有一定意志的主宰之意。而到了明清时期,这个“天”就是指客观纯粹的自然和宇宙。中医的养生理念,尤其体现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思想。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人体是由肝、心、脾、肺、肾五脏,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胆六腑,皮、脉、肉、筋、骨五体,以及眼、耳、鼻、口、舌、前阴(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外口的总称)和肛门等诸窍共同组成的。其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器官。但是,所有的器官都是通过全身经络而互相联系起来的,而且这种联系有其独特的规律。

人体则由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系统。每一个系统,皆以脏为首领,故五大系统以五脏为中心。五脏当中,又以心为最高统帅,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因此,在整个人体中,心对人的生命活动起着主宰作用。

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同时重视人体某一部分的病变对其他各部分的影响,以预测病情的演变。五脏中某脏有病,常会影响到其他脏器。

在五大系统的各个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也相互影响。例如,肾虚则不但肾本身的功能减退,同时也影响到耳,出现听力差、耳鸣、耳聋;影响膀胱,使膀胱固摄无力,而见遗尿,甚至小便失禁;还可影响骨骼,小儿多见骨软无力,易于变形;老人则多见骨质变脆,容易骨折。

因此,中医的养生理念十分注意整体观念。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天人相应,顺乎自然”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养生的指导思想。人体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与外界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是禀天地阴阳之气而生的,与自然界息息相通,自然界不仅给人类提供营养、水分、空气、阳光等,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同时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不论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使人体相应地出现各种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反应。“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和气,命之曰人。”生命的构成和整个宇宙、整个大自然密切相关。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指自然法则在人身上会有所体现。外界环境的问题,一定会在我们身体内部有所体现。

因此,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们必须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并且顺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来进行护养调摄,与天地阴阳保持着协调平衡,这样才能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的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

根据这一自然规律,中医养生学便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主张在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夏季节,人们要顺应阳气发泄的趋势,早些起床到室外活动,舒展形体,使阳气更加充盛;秋冬气候转凉,阴气收敛,人们又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这种根据四时气候而养阴养阳的道理,就是天人相应、顺乎自然的养生原则的具体体现。◎ 形神合一形与神形与神的区别在于,一个有形,一个无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形神合一,主要在于说明心理与生理的对立统一、精神与物质的对立统一、本质与现象的对立统一等。“形神合一”,也可称为“形与神俱”、“形神兼备”。这一理论可以上溯至《墨子·墨经》的“刑(形)与知处”说,汉代谭桓用烛与火的比喻,来说明形与神的关系。如“精神据形体,尤火之燃烛矣”、“气索而死,如火烛之具尽矣”。火不能离烛而存在,精神也不能脱离形体而独存。东汉王充则进一步解释说:“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哲学界关于形神合一的解释,直接对应了中医的形神合一的理论。⊙形神合一就是把体术和意念精神结合在一起的高深境界。

中医学中的形与神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所谓形,指形体,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组织器官,它们是物质基础,是有形的物质。所谓神,是指情志、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是功能作用,是无形的物质。神为生命之主

神是生命的主宰。人的生命活动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以物质、能量代谢为主的生理性活动;另一类是精神性活动。在人体统一的整体中,起统率和协调作用的是心神。只有在心神的统率调节下,生命活动才表现出各脏器组织的整体特性、整体功能、整体行为、整体规律。

人的精神活动是相当复杂的,中医用“五神”(神、魂、魄、意、志)、“五志”(怒、喜、思、忧、恐)等概念加以概括,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基础上,用“五行学说”与五脏联系起来,认为这些精神活动是脏腑的功能表现,而且都是在“心神”的主宰下进行的。

人体不但自身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互协调的关系,而且与外界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协调,也是靠“神”来实现的,“神”在机体内外抗邪中起着主导作用。形为生命之基

神以形为物质基础,“形具”才能“神生”。战国思想家荀况在《荀子·天论》中说:“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这里的“天”,指自然界;“形”指人之形体;“神”指精神意识活动。

意思是说,人的形体及精神活动都是自然界的规律所起的作用,自然界物质变化的必然结果,只有具备了人的形体结构,才能产生精神活动。《黄帝内经》对形体与精神关系的论述,如《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这不仅阐明了精、气、营、血、脉是“五神”的物质基础,而且说明了“五脏”的生理功能与“五神”活动的关系。五脏藏精化气生神,神接受外界刺激而生情,神活动于内,情表现于外,这就是五脏与神、情的密切关系。

中医养生学把精、气、神视为人生“三宝”,精的盈亏关系到神的盛衰,而血气精微是神活动的基础。人体的物质基础丰富,人之精神旺盛,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因为精神思维活动需要大量的气血精微来供应,所以临床上认为劳神太过,则心血暗耗;心血亏虚,则神志不宁。神志不宁,则表现出各种心理活动异常。

现代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并不是人类情绪变化的唯一刺激因素,自然现象的变化同样可以引起情绪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四时更迭、月廓圆缺、颜色、声音、气味、食物等,都可作用于人体,使之发生情绪改变,进而影响人体生理活动。这说明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是随时随地互相转化、相互影响,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形神共养,益寿延年

形神共养,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充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养神】

在形神关系中,“神”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养生必须充分重视“神”的调养。调神摄生的内容很丰富,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养形】

形体是人体生命存在的基础,有了形体,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才能产生精神活动及具有生理功能。形体要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生存的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养形重在保养精血,《景岳全书》中说:“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意思是说,阳气虚损,要温补阳气;阴气不足,要滋养精血。此外,人体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健康养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做到生活规律、饮食有节、劳逸适度、避其外邪、坚持锻炼等,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养心】“心”既主宰人的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又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器官,如果因某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受到伤害,那么人的精神就会消失,人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可见,只有将人的身体与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即形神合一,才能保持与增进健康,享尽天年。所以,要想长寿,就要形神共养,在很大程度上更要注意养心,即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才能益寿延年。◎ 生命的根本动力

气是存在于人体内的至精至微的生命物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之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运动变化也就是人体生命的活动。人体所赖,唯气而已。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所以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 气的升降出入“升降出入”,出自《素问·六微旨大论》,指气运动的四种基本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其运动一旦止息,即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在物质世界中,升降出入运动是生命运动的具体体现。任何物质都离不开这个规律。所谓升降出入,就是物质在升降出入运动的过程中相互碰撞、相互交流,从而产生物质变化。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由于两种不同的能量物质的相互撞击,由此而产生爆炸,形成扩散,自然产生其涡旋运动,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太极运动。

所谓十方,就是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及上下方,共十方。物质在相交后所化生的各种物质,均各自朝着自身的运行轨迹运动,因此形成了升降出入。在人体,物质的升降出入受人体各方面的制约。正常情况下,其物质的升降出入运动并不相矛盾,人体自然处于相对的健康状况;如果其物质的升降出入产生异常的变化,人体自然就体现出病理变化来。升降出入正常,人就健康《黄帝内经》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天地之气,人体生命形成于天地之气。就人体而言,人有阴阳气血。《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人体与天地相参,天地之气相召,升降不息。人身是一小天地,故这种升降运动同样存在于人体。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沟通内外,贯通上下。脏腑之间,在功能上升降相因,维系制约,运行不息,保持有机整体的平衡协调。正是这种升降运动推动着人的生长发育。一旦升降出入活动终止,生命也就宣告结束。

脏腑功能活动的平衡协调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例如,脾胃同居中土,脾气能升清阳,使其上达;胃气能降浊阴,使其下行,二者共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胃受纳水谷而为降;脾气转输而为升。能正常地升降,才能正常地化运水谷,吸收精微。而水谷的摄入与残渣的排出密不可分,残渣如果不能及时地排出体外,水谷精微则不能摄入。所以,中医将排泄残渣的功能归于胃肠之降;而吸收精微的功能归于肝脾之升。肝气主升,肺主宣发、肃降,肝气的升发,有助于肺气的宣散,使其不会壅闭不宣;肺气的肃降能够抑制肝气,防其升发太过。而水谷精微的吸收与其残渣的排出,又必须依赖肺的清肃下降功能。如果肺气不降,则壅滞于上,肝脾就不能充分地转运上输,肝脾之升亦不能完成。由此可见,人体的水谷精微的吸收与其残渣的排泄是在脏腑组织一升一降的功能运动中完成的。⊙脏腑平剖图

心属阳、属火,位于上焦;肾属阴、属水,位于下焦。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也全靠气机的升降出入。“出”与“入”是相对的,“入”指的是水谷精微通过肝脾的吸收转运上输,“出”指的是脏腑组织氧化代谢后的物质回收。

水谷精微离开脏腑组织谓之“出”,进入静脉管、淋巴管、心、肺等谓之“入”。在心肺功能的作用下,将水谷精微布散于脏腑内外组织细胞之中谓之“出”,也谓之“入”,因为水谷精微由心脏所出,随脉而流入其他脏腑组织细胞之间则谓之“入”;再经脏腑组织细胞氧化作用后,或通过体表组织排出体外,或通过静脉或淋巴管回流,则谓之“出”。

这样一升一降、一出一入,完成了物质在体内的运动形式和人体的生命运动。此外,肺与肾一上一下,上则主气,下司纳气;上为水之源,下为水之主,水气相贯,全赖肺肾的升降功能。升降出入异常,人就得病

生病是人体气的升降出入异常的表现。任何气病的产生都离不开营养之气、脏腑之气的虚损,气机阻滞或脏腑功能升降失调。

由于气的广泛存在,所以病邪侵入人体,多先作用于气,影响其协调功能,呈现升降出入无序的气机紊乱状态。所以,无论是饮食劳倦耗伤脏气,还是外来邪气的干扰,或情志因素,导致体内病理产物的蓄积,都能直接造成脏气虚衰、气机阻滞或脏腑功能升降失调而产生疾病。

气机升降出入的异常表现:素体禀赋不足或饮食劳倦,造成气的生成不足或耗散太过,导致气的虚衰,某些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称为气虚;情志因素或痰、气滞湿、食、瘀,使气的运行受阻,称为气滞;气的虚损导致气上升不及时,称气陷;气的升发太过或下气陷降不及,称气逆;气不能内守而外逸,称气脱;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称气结,甚则气闭。

不仅如此,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还能影响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各方面功能的协调平衡。若气机失调,可涉及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等各方面的多种病变。

生态健康观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顺应天时

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人体自身具有与自然变化规律基本上相适应的能力,如果掌握了《黄帝内经》的生态健康观,主动采取各种养生措施适应自然的变化,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

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这种“顺时摄养”的原则,就是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节律进行养生,从而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黄帝内经》认为,天人合一,人的生命与天地自然相通。“生之本,本于阴阳。”人的活动,顺应天时的变化,按照一年四季时节的不同来养形调神,是“寿命之本”。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的活动顺应时序的变化,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养自然之生,取得天人合一。春三月,万物俱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意思是说,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欣欣向荣,富有朝、生二气。在这个季节,人应晚睡早起,在庭院中缓缓散步,披开束发,放宽衣带让形体舒展,使神志随着春阳升发而舒畅。这就是与春季相应的保养“生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肝气,导致供养夏季的“生气”减少,那么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夏三月,万物华实“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这是与夏季相应的保养“长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那就要伤及心气,到秋季容易发生疟疾,以致供养秋季“收气”的力量就少了,到冬季还会发生更严重的疾病。秋三月,万物成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这是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收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伤及肺气,到冬季就会发生腹泻之类的疾病,以致供养冬季“闭藏”的力量就少了。冬三月,万物闭藏“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祛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是与冬季相适应的保养“藏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伤及肾气,到来年春季容易发生痿厥一类的疾病,以致供养春天生发之气的力量就少了。“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会内郁成疾;“逆夏气,则太阳不长”,会使心气内虚和悸动;“逆秋气,则太阳不收”,致使肺热叶焦而胀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会伤肾气,出现肾虚等症。人的活动顺应天时消长进退的规律,身体能得以维养,生气才能旺盛勃发。◎ 阴平阳秘“阴平阳秘”中的“秘”,指固守、固密。人体阳气有向上、向外发散的趋势,“秘”就是要守得住,不能妄发。“阴平阳秘”中的“平”,指平衡。“阴平”,即阴气平顺;“阳秘”,即阳气固守,指阴阳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其相对平衡。“阴平阳秘”,指阴气平和,阳气固密,阴阳平和协调,保持相对平衡,则身体健康,精神愉快。阴阳平衡《黄帝内经》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一样,也存在着清浊、升降、出入、动静、化气成形等各种对立属性的物质及运动形式,即阴阳双方相互抑制、相互约束,从而表现出错综复杂的动态联系。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也就是取得了动态平衡,即“阴平阳秘”。就人体机能的兴奋与抑制来说,兴奋属阳,抑制属阴。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人体白天阳气充盛,兴奋机能占主导地位,因而工作学习精力充沛;入夜则阴气充盛,抑制机能占主导地位,因而进入睡眠状态。正是由于一日之内阴阳二气的盛衰更替,相互制约,才使兴奋和抑制取得了协调统一。阴阳失调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正邪抗争的过程,正邪抗争就会导致阴阳失调,若一方过于强盛,则另一方被过度抑制,可致其不足,一般称为“制约太过”,出现“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若一方过于虚弱,则对另一方的抑制不足,可致其相对偏亢,一般称为“制约不及”,出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阴阳离决,即阴阳之间失去相互维护的关系,“阴平阳秘”即告瓦解,生命就会终止,因此,《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的互相制约和相互消长,保证了事物经常地处于协调平衡状态,即阴阳调和。只有如此,生物才有生、长、化、收、藏和生、长、壮、老、已的发展过程。“阴平阳秘”,即是阴阳在对立制约和消长中所取得的动态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并非仅是数量上的绝对平衡,只是相对的动态平衡而已。在某些原因的影响下,机体阴阳的对立斗争激化,制约失控,相对动态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阴阳出现失调,产生疾病。

科学养生观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养生,古称摄生、道生、保生等,即保命养生之意。自古至今,长寿、健康一直是人们的理想。人类有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但是,中医可以指导人们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增强体质,提高生命质量,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从而使人的身体处于最佳的健康状态,延缓衰老的进程。《黄帝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同时,它也是一部养生的宝典。经历两千多年之后,它的养生理念一直流传至今。科学的养生观包括五项原则:协调阴阳、顺应自然、和谐平衡、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协调阴阳

人体内的阴阳总是处于不断消长中。《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这种生理性阴阳消长,需要通过养生保健和饮食来协调,使其保持相对平衡,防止疾病的发生。

一旦阴阳失调,就会产生疾病。当阳胜过阴的时候,会使血脉流动急迫,甚至令人发狂;当阴胜过阳的时候,会使五脏不和,九窍不畅,进而出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由于疾病之因在于阴阳失调,因此补偏救弊,调整阴阳,以恢复阴阳平衡,就是中医治疗和养生的基本原则,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当阴邪之气侵害阳气之时,阴精就化为阳气,补充阳气;当阳邪之气侵害阴精之时,阳气又会起卫固阴精的作用。如果病邪使阴阳某一方面过旺,那么另一方会起抵消其偏盛的作用。

如果人体经常保持“阴平阳秘”的良好状态,那么阴阳自和的机制就会增强,机体的秩序水平和维持秩序的能力就会提高,机体整体就越趋于稳定。相反,如果阴阳和谐遭到破坏,则需要尽快修复,机体中枢调节系统开始调动全身的潜能,以使阴阳重新持平,这样代谢就加快了,能量耗散了,寿命自然也就减少了。所以,养生重在调和阴阳。◎ 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

顺应自然,做到天人相应,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集中体现。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故《灵枢·岁露论》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要做到天人相应,就要起居行动均以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为准则,使自己的日常生活符合养生要求。自然界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季节变化,人体就要使自己的身体和四季的变化相适应。

例如从穿衣上讲,热则减衣,冷则加衣,适当春捂秋冻;从饮食上讲,夏季药食性勿过热,冬季药食性勿过寒。◎ 怡情易性“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这就是说,人要安常处顺,有乐观愉快的情绪,常使自己心旷神怡,心绪不受外界、气候和诸多因素的影响,保持清静的生活,使自己的身心处于社会和谐之中,顺和于“八方之理”,使自己毫无恼、怒、怨、忿之情,行为不脱离社会,举止不受世俗所牵制。从而,保持“身无奇痛,万物不失,生气不竭,精神专直,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身体各脏器之间以及身心之间和谐相处,各种营养元素、能量等则能均匀、协调分配。研究表明,人体有自我平衡、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协调等医疗功能。人体的这种自我协调功能,是天生的、主动的、条件反射式的客观行为,是大脑、神经、经络、血管等组织器官本能的行为。

机体某些器官的器质或功能性破坏,在能量代谢方面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器官也会向大脑皮层发放恶性信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某些生理疾病,会合并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失调;某些所谓身心疾病往往伴随抑郁症状,如溃疡性和痉挛性结肠炎患者总是灰心丧气、愁眉不展。自我调控身心和谐不要过分追求完美,知足者常乐。每天爱自己10分钟,不要认为爱自己就是自私的。想象的力量。为自己设想一个舒服的景象,这时想象的细节越详细越好,置身于这个情境中,仔细地去欣赏这一美景,你就会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快乐的人。如果你能充分融入,你就会感到通体的舒畅,这就是身心和谐的最佳状态。◎ 饮食有节

民以食为天。《黄帝内经》提倡饮食有节。饮食要识度、守度、适度,“饥中饱,饱中饥”,维持脾胃之源。如果饮食无度,则脾胃乃伤。“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意思是说,要合理膳食,调和五味,不可偏嗜。饮食的甘、酸、苦、辛、咸五味,“藏于肠胃,以养五气,滋养五脏”。如果调和适度,会使骨骼强健,筋脉舒柔,气血通畅,腠理周密,周身骨气、五脏六腑强健有力。如果偏食,则损伤五脏,易生百病。因此,《素问·脏器法时论》强调应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才可“长有天命”。◎ 起居有常

所谓起居,其实主要就是指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居有常,就是指生活的规律化。古人认为,保健延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日常生活要有一定的规律;如果生活无规律,不善于保养,就会伤身损寿。《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饮食有节,不妄作为,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管子·形势》篇中也说:“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体利而寿命长益。”

因此,有规律的生活,既合乎人体生理活动的内在必要性,也有利于维护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体的新陈代谢正常,人的精神和身体就能循其道而长盛不衰。◎ 房事有度

房事有度,中医指房事需节欲保精,既不是禁欲,也不是纵欲,而是要求不恣意行房耗损肾精。肾精乃先天之本,肾精充足则五脏六腑皆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防老益寿。所以正常的性生活可以协调体内的各种生理功能,促进性激素的正常分泌,有利于防止衰老。◎ 药食同源“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而且具有防治疾病。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所以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了食物之中。为了达到健康之道,除了须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之调整外,饮食的调整也可达到养生。◎ 舒筋活络

舒筋活络,不仅是通过药物的帮助,还可以通过运动、按摩、针灸等方式,达到经络畅通。现在通过正确的中医按摩、针灸等手法,在人体的适当部位进行操作所产生的刺激信息通过反射方式对人体的神经体液调整功能施以影响,从而达到消除疲劳、调节体内信息、增强体质、健美防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构筑健康的宫殿

宫廷模式的人体功能机制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脏别论》“藏象”首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脏”,就是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意指内脏生理、病理所表现于外之征象。藏象学说的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联结成为一个“五脏系统”的整体。

按照生理功能特点,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正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此外,将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称为奇恒之腑,“奇”是异的意思,“恒”是常的意思,因其形同于腑,功同于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虽是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储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五脏六腑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共同构筑和谐的机体。例如,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因此心与肺是气血互相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心主血,脾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心与肝密切相关;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心与肾是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关系。脏与腑之间是阴阳表里关系,脏为阴,腑为阳,阴阳互为表里。例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心包络与三焦相表里。

每个脏腑各有特点,各司其职,宫廷模式的分工合作使人体处于健康的状态。这样一个通过各脏腑的职能维持人体平衡的功能机制。如果其中的某一脏腑功能失常,则打破了动态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

心,气血发动机

“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

心位于胸腔内,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形状似倒垂未开的莲蕊,外有心包护卫。心为神之舍,血之主。《素问·灵兰秘典论》称其为“君主之官”。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藏神。心在阴阳中属阳中之阳,五行属火。名词解释心包心包,又可称“膻中”,是指包在心脏外面的组织,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代心受邪。如热病过程中如出现高热、神昏等病症,中医学称之为“热入心包”或“蒙蔽心包”。◎ 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和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血液在心和脉中不停地流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如环无端。

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只有心气才能推动血的运行,使血液流行,脉管搏动,全身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才能得到血液的濡养,以维持生命活动。若心气衰竭,则血行停止,心与脉的搏动亦消失,生命也随之终结。正如《灵枢·经脉》所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正是由于心在心、血、脉三者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 心藏神

人体之神藏于心,故《灵枢·大惑论》说:“心者,神之舍也。”《素问·宣明五气篇》说:“心藏神。”

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若心神正常,人体各部分的功能互相协调,彼此合作,互助互用,则全身安泰。若心神不明,人体各部分得不到应有的协调与统治,因而产生紊乱,疾病由是而生,甚至危及性命。

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可见心神之明与不明,直接关系到全身脏腑之治与乱,决定着生命的存与亡,故《素问·六节脏象论》特地强调指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心主宰人体的心理活动。首先,心是人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主要内脏,如《孟子·告子上》中说:“心之官则思。”说明了心在思维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明白,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由五脏共同完成的,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在五脏的精神活动中,心是主宰者,所以《灵枢·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除思维活动外,心还是人体情志的发生之处和主宰者。如张景岳在《类经》中所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可见心既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又是七情发生之处,所以说心主宰了人的心理活动。

无论生理活动还是心理活动,都是由五脏六腑尤其是五脏共同完成的,都是人体的生命活动。在这些生命活动中,心起着主宰作用,故历代医家皆称心为人身之君主,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的这种主宰作用,皆心神之所为,故曰“神明出焉”。

肺,气体交换器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素问·经脉别论》“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脏生成》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如《灵枢·九针论》中说:“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医贯·内经十二官·形景图说》中说:“喉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说明古人对肺的位置和形态结构已有较为清楚的了解。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朝百脉,主治节。肺在阴阳中属阳中之阴,在五行属金。◎ 肺主气,司呼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天气通于肺。”说明肺是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素问·五脏生成》中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是指肺为五脏中与气关系最密切的内脏。这是因为肺司呼吸,清气由肺吸入,是人体气的主要来源之一,肺司呼吸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气的生成。呼吸均匀和调,则浊气得以排出,清气得以吸入,气的生成来源不匮乏;若呼吸功能减弱,吸入清气不足,势必影响气的生成而导致气虚;如果呼吸一旦停止,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体内外之气不能进行交换,生命也随之而告终。其次,肺主气还体现于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的宣降和呼吸,即是气的升降出入在肺中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肺主气主要取决于肺司呼吸的功能,而肺司呼吸的功能,又有赖于肺气的宣降运动。肺宣降正常,则肺的呼吸均匀协调,不断地呼浊吸清,这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反之,气虚和升降出入运动异常,也势必影响肺的宣降运动,而会出现呼吸异常现象。◎ 肺主通调水道

人体内的水液虽由脾胃而来,但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又依赖于肺的疏通和调节,以维持动态的平衡。通过肺气的宣发,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布散全身,外达皮毛,代谢后以汗的形式由汗孔排泄;通过肺气的肃降,水液向下、向内输布,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经肾蒸腾气化,将代谢后的水液化为尿储存于膀胱,而后排出体外。由此可知,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不但能使水液运行的道路通畅,而且在维持机体水液代谢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功能。◎ 宣散卫气

卫气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肺气不宣,则卫气不能达于全身,而出现恶寒无汗等症,治宜宣发肺气;如肺气虚弱,无力宣发,可造成在表之卫气不足,则会出现怕冷、出汗、容易感冒等症状,故欲使卫气充足,宜用补肺益气法。故古人云:“肺主气,属卫。”肺的宣发,是卫气得以布散的基本动力。肺气不宣,或肺气虚弱,均可造成卫气布散失常,影响其生理作用的发挥。◎ 朝百脉,主治节《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朝百脉,全身血液不断地汇集于肺,而后输送到全身,从而辅助心推动和调节着血液的运行。肺助心治理调节全身,故为相傅之官。肺之气血是肺发挥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的来源。肺之气血充沛,则各种功能活动正常而有力,呼吸均匀,卫气充足,水道通调,血行流畅,且全身治节有度。若肺之气血不足,则每见呼吸无力,气短声低;卫气不足,自汗,且易于外感;通调水道无力,津液停聚,易成痰成饮,或为浮肿;助心行血无力,在气短的同时,可因血瘀而见青紫。

肝,血液储藏调节器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素问·上古天真论》“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肝的形态,《难经·四十二难》说:“肝……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胆在肝之短叶间。”其后历代医家都是这样来描述的,与现代解剖学所描述的部位和状态基本一致。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血和主疏泄,肝在阴阳中属阴中之阳,五行属木。◎ 肝藏血

肝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储藏血液是指肝可以将一定量的血储存于肝内,以供机体各部分活动时所需,故肝有“血之府库”之称。调节血量,是指肝对于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随着机体活动量的增减,情绪的变化,以及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人体各部分的血量也随之而有所改变。当机体活动剧烈、情绪激动时,肝就把所储存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输布,以供机体活动之所需;当人体处于安静休息状态、情绪稳定时,机体外周的血液需要量相应减少,这时,相对多余的血液就归藏于肝。◎ 肝主疏泄

所谓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疏泄的功能反映了肝脏主升、主动、主散的生理特点,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黄帝内经》中多处讲到肝与筋的关系。《灵枢·九针论》说:“肝主筋。”《素问·五脏生成》说:“肝者,其荣在爪,其充在筋。”《素问·痿论》中说:“肝主身之筋膜。”这些都说明了肝主筋、主运动。《素问·上古天真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指出人到了五十多岁就出现了衰老的状态,就是肝的精气衰退而产生了筋的活动不灵活,说明早在当时就认为人的全身运动都与肝有关。◎ 肝开窍于目

肝开窍于目,是说肝的精气通于目,肝经又上连目系,而目的视力,要靠肝血的濡养。《黄帝内经》说:“肝主目。”《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功能正常则目光有神,视物清楚明亮。如肝功能受损则可以反映在目上,如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血不足,则视物模糊和夜盲;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畏光流泪或目赤生翳;肝阳上亢,则头昏目眩;肝风内动,则目斜视上吊。即目是肝脏病变外在表现的一个方面。

肾,藏精主水器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水脏,主津液。”——《素问·逆调论》

肾位于腰部,脊柱之两侧,左右各一,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和纳气,肾在阴阳中,属阴中之阴,五行属水。◎ 肾藏精

藏,即闭藏。故《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主闭藏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将精气藏于肾,并促使其不断充盈,防止精气从体内无故丢失,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创造必要的条件。

精有广狭两义。广义的精,泛指一切精微和作用十分重要的物质。狭义的精,指生殖之精,其中包括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如《灵枢·决气》所说的“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以及《灵枢·本神》所说的“生之来谓之精”,皆指此;同时也包括机体发育成熟后自己产生的生殖之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即指此而言。肾藏精,精化为气,通过三焦,布散到全身。◎ 肾主水

肾主水,是指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作用,故肾又有“水脏”之称。如《素问·逆调论》所说:“肾者水脏,主津液。”

人体的津液代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肾对津液代谢的主持和调节作用,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肾阴和肾阳对整个津液代谢过程中的各个器官都有调节作用。二是肾脏本身即是津液输布和排泄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重要环节。“肾阳为开”,“肾阴为合”,若肾阴肾阳不平衡,开合失调,将导致人体尿量失常,二者平衡,水液的排出才能正常适量。◎ 肾主纳气《黄帝内经》虽无“肾主纳气”一词,然对肺肾之气的关系却有着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在《黄帝内经》主要来源于相关病理及治疗的反证。《素问·逆调论》指出:“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说明咳、喘等症与肾有关。

纳是收纳、摄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可以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保证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如肾主纳气功能正常,呼吸均匀调和。如肾虚不能纳气,则会出现呼气多吸气少,呼吸困难等症状。◎ 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肾精的充养影响耳的听觉功能。肾精充足,则听觉灵敏;肾精不足,会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现象。二阴是前阴与后阴的总称。前阴包括尿道和生殖器。尿液的储存和排泄要依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所以如果出现尿频、遗尿或尿少、闭尿等现象,多与肾的气化功能失常有关。后阴指肛门。粪便的排泄与肾有密切关系,如肾阴不足会导致肠液枯竭而便秘。◎ 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肾藏精,精能生髓,肾精充足,骨髓充盈,骨骼得到充分滋养,坚固有力;肾精虚少,骨髓不足,不能营养骨骼,会出现软弱无力或发育不良的现象。头发的生机根源于肾,肾气盛的人头发有光泽,肾气不足的人头发易脱落、干枯、变白。

脾,水液代谢平衡器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素问·奇病论》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如《医贯·形景图》中说:“膈膜之下有胃,盛受饮食而腐熟之。其左有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说明脾与胃都位于腹腔,脾在胃的左方。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在五行属土,在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 主运化

运,转运输送;化,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

脾对饮食物的运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帮助胃肠将饮食分解成精微和糟粕两个部分,这个过程简称消化。饮食物进入胃后,主要在胃和小肠内进行消化,经过胃的“腐熟”和小肠的“化物”而分解成水谷精微和糟粕,但必须依赖于脾气的帮助,才能彻底地对水谷进行消化。第二阶段,帮助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水谷经过消化形成的精微,必须通过胃肠道的吸收,而后才能散布到全身。这一吸收过程是在脾气的帮助下才能完成的,故《素问·奇病论》说:“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第三阶段,把吸收的水谷精微运输到全身,被吸收的水谷精微在脾气的作用下布散到全身,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脾的“散精”作用,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经肺之宣发向上向外布散,肺之肃降作用则向下输布,使水谷精微得以布向全身。二是脾气自身的作用,将水谷精微转输全身,即《素问·厥论》所说的:“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运化水液

脾具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所以,脾的运化水液,也可称运化水湿。人体所摄入的水液需经过脾的吸收和转化以布散全身而发挥滋养、濡润的作用;同时,脾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多余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肺和肾,通过肺和肾的气化,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脾主运化水液,实际上就是指脾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的推动和调节作用。

脾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功能失调可导致另一方面的功能失常,故在病理上常同时并见。◎ 主升清

升,即上升之意。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故曰:“脾气主升。”清,是指水谷精微。脾主升清,是指脾气上升,并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所以说:“脾宜升则健”(《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脾的升清是与胃的降浊相对而言的,藏象学说中常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脾胃升降为人体气机之枢纽,脾气主升,对维持腹腔的内脏位置有重要作用。如果脾气不能升举,中气下陷(又称脾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病症,临床上常采用补脾气、升清阳的方法进行治疗。◎ 主统血

统,即所谓统摄、控制之意。脾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脉外的作用。《难经·四十二难》说的“脾……主裹血”,就是指脾有包裹血液于脉中循环运行而阻止其逸出脉外的意思,即脾统血。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脾气摄血来实现的。脾之所以能统摄血液,是因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主肌肉四肢

人体肌肉丰满发达、四肢活动有力全依赖于脾所运化的营养。所以,脾的运化功能是不是健全,直接关系到肌肉是不是壮实,四肢活动是不是正常。如果脾虚不健,肌肉就会失去营养而逐渐消瘦或松弛,四肢则会萎弱不用。◎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人的口味、食欲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脾气健运,则口味和食欲正常。如果脾失健运,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或口味异常的现象,如口淡无味、口甜等。

胃,受纳腐熟器

“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灵枢·玉版》“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素问·玉机真脏论》

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为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中部称为中脘,即胃体;胃的下部称为下脘,包括幽门。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脾与胃相为表里。◎ 主受纳、腐熟水谷

受纳,是接受、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物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脾胃对饮食水谷的运化功能,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说明胃气之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生死存亡。名词解释受纳和腐熟是指胃在消化道中具有接受和容纳食物的作用;腐熟是指胃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使之形成食糜。◎ 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为水谷之海,饮食物入胃,经胃腐熟后,必须下行小肠,才能将饮食物作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由于在藏象学说中,常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活动,所以,胃的通降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活动在内。胃的通降,相对于脾的升清而言,则是降浊。胃的通降,是继续受纳的前提条件。所以胃失通降,不仅可以影响食欲,而且因浊气在上而发生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以及大便秘结等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浊气在上,则生胀。”若胃气不仅失于通降,而且形成胃气上逆,则可出现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症。胃寒《灵枢·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灵枢·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风论》:“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隔寒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胃痛,呃逆,呕吐,腹泻。运用小建中汤、丁香柿蒂汤、附子理中汤等方剂。胃热《灵枢·五癃津液别》:“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

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胃热可消谷善饥,可发为肉瘘,胃痛,多用益胃汤,滋阴清热,或白虎汤,清泄胃热,止渴除烦。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多用青蒿鳖甲汤方来滋阴清热,黄芪桂枝五物汤等方来助阳祛寒。胃虚

脾胃对饮食水谷的运化功能,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胃气之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生死存亡。

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胃虚则会出现耳鸣,多用益气聪明汤,升阳复聪;中州虚弱,则会泻利不禁,多用真人养脏汤,固涩止泻。胃实

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素问·痹证》:“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句话是说饮食过量,肠胃就会受到损伤,是胃实的病变,多用保和丸等消导方剂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也是一种胃实所引起的不寐症,多用温胆汤等方法治疗。胃失和降

胃为水谷之海,饮食物入胃,经胃腐熟后,必须下行小肠,才能将饮食物作进一步消化,并将其中的营养物质彻底吸收,化为气血津液,输送至全身,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胃失和降,食欲不振。

临床表现:胃失通降,不仅可以影响食欲,而且因浊气在上而发生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以及大便秘结等症状。若胃气不仅失于通降,而且形成胃气上逆,则可出现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大肠,传导排泄器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大肠,为六腑之一,是一个管道器官,位于腹中。其上口通过阑门与小肠相接,其下端即肛门。大肠与肺,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互为表里。◎ 主传化糟粕

大肠的传化功能是指传导与变化。《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传导即指传送、引导,指大肠接受小肠传来的食物残渣与水液,向下传送、引导,将残渣排出体外。“变化出焉”,即将糟粕化为粪便。若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异常,则出现排便异常如便溏、泄泻、便脓血、大便秘结等症。◎ 主津

大肠的主津功能是指大肠在传化糟粕的过程中吸收了水液,参与了水液的代谢。大肠主津功能的失常多与人体的津液有关。若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则水谷杂下,出现肠鸣、腹痛、腹泻等症状;大肠实热,消掉水分过多,则肠液干枯,大便秘结不通,出现便秘症状。

小肠,受盛化物器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小肠,作为六腑之一,是一个相当长的管状器官,位于腹中,回环叠积,其上口与胃之幽门相接,下口与大肠相接,其交接处称为阑门。小肠与心有经脉互相络属,故与心互为表里。《灵枢·本输》说:“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说:“心移热于小肠。”小肠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下传其糟粕的重要脏器。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有受盛与化物,泌别清浊。◎ 主受盛和化物

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的意思。说明小肠是接受经胃初步消化之饮食物的盛器。化物,具有彻底消化、化生精微的意思。主化物,即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时间的停留,以利于进一步彻底消化,将水谷分化为精微与糟粕两部分。◎ 泌别清浊

小肠泌别清浊,是指经过化物之后的饮食物中包含着精微和残渣,由小肠吸收精微,将残渣部分下传给大肠。小肠在吸收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将经过脏腑组织利用后所产生的浊液下输给肾和膀胱,形成尿液。◎ 与心相互络属

小肠如果出现异常,不但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大便与小便都会出现异常,小肠的功能受心功能的影响,因此心功能失调也会引起小肠功能的异常。如火邪侵入心脏,引起心功能失调,小肠则表现为尿频,尿色加深,排尿时会有灼痛感。小肠功能出现异常,也会影响心脏。

胆,储藏胆汁器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胆位于右胁下,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肝与胆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故为六腑之一;又因胆本身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藏胆汁,与胃、肠等腑有别,故又属奇恒之府。◎ 储藏、排泄胆汁《灵枢·本输》:“胆者,中精之府。”内藏胆汁。胆汁味苦,色黄绿,由肝之余气而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

肝的疏泄功能直接控制和调节着胆汁的排泄,肝疏泄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脾胃运化功能亦健旺。反之,肝失疏泄,导致胆汁排泄不利,胆汁郁结,肝胆气机不利,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出现胁下胀满疼痛,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等症;若胆汁上逆、外溢,还可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黄疸等病理现象。◎ 主决断《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主决断是指胆在人的精神意识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若胆气虚则怯,善太息,或数谋虑而不能决。

胆主决断的功能,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维持气血津液的正常进行,确保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胆气勇壮之人,遇到惊恐等精神刺激,造成的影响较小,也易恢复;胆气虚怯之人,受到惊恐刺激,会出现易惊易恐等神志异常的病变。

膀胱,储存排泄器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

膀胱,六腑之一,位于小腹中央,与肾有经脉相互络属,故互为表里。◎ 主储尿和排尿

人体内的水液代谢是通过脾、肺、肾、小肠、大肠、三焦等腑脏共同作用而完成的,肾接收脾胃下输的水液再经肾的气化生成尿液,下输膀胱。尿液在膀胱内储留至一定程度时,即排出体外。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储尿功能,有赖于肾气的固摄,若肾气不固,则膀胱约束无力,就会出现遗尿,严重者甚至会小便失禁。膀胱的排尿,有赖于肾气与膀胱的气化作用,若气化失司则膀胱不利,可见尿痛、淋涩、排尿不畅,甚则癃闭。故《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与肾相互络属

膀胱的储尿与排尿,即膀胱的开合必须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肾气充足,气化正常,膀胱的开合有度,尿液才能正常排泄,从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肾气不足,气化失常,膀胱开合无度,人体会出现小便不利或小便失禁、遗尿、尿频等症状。老年人多常见的尿频尿急,排尿无力,小便失禁,多是因为肾气衰弱之故。

三焦,水道循环器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三焦的概念有二:一是指六腑之一。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在这一通道中运行着元气和津液。所以气的升降出入,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都有赖于三焦的通畅。二是单纯的部位概念,即膈以上为上焦,膈至脐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黄帝内经》中涉及三焦达七十六处,其义不一,分别与腑、经络、病机、气化等有关。◎ 有形三焦学说

三焦为脏腑学说中的六腑之一,具有六腑以通为用的共同功能特点,它的具体功能主要表现在气化和流通水液。这些就是三焦学说的理论基础,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较近的《难经》及后世诸家也倡此说。但是,六腑之一的三焦为何物,始于何端,终于何处,却成为千古之谜。气化气化,原是中国古代哲学巨著《易经》中的术语,指的是阴阳之气化生万物。医学领域是指人体生命活动中,由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变化,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的各自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疏通之意;渎,沟渠。决渎,即疏通水道。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和肾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如果三焦的水道不够通利,则肺、脾、肾等输布调节水液的功能将难以实现,所以又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也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说的,“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渎之官。”◎ 三管三焦说

如果不把三焦看成一个内脏,而把它作为人体躯干内三个部位划分,则膈之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膈至脐之间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肾、膀胱、小肠和大肠。这三个部位的生理功能各有特点。上焦如雾

一般将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称作上焦。也有人将上肢归属于上焦。

其主要功能特点是主气的升发和宣散,即宣发卫气,布散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如《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上焦主气的升发和宣散,但它不是有升无降,而是“升已而降”,故说“若雾露之溉”。《灵枢·营卫生会》也因此概括为“上焦如雾”。这实际上主要是指心、肺的输布气血的作用。由于治疗疾病的药物首先入胃,胃居中焦,药物必须质地轻清,方能升至上焦。所以《温病条辨》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中焦如沤

一般认为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其所属脏腑,从解剖部位来说,应包括脾、胃和肝、胆。

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的功能。实际上包括脾、胃的整个运化功能,故说中焦能泌糟粕,蒸津液,是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正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说:“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而《灵枢·营卫生会》说的“中焦如沤”是对胃中水谷汇集,水谷在被消化时状态的生动描述。由于口服的药物直接入胃,需不升不降,才能在中焦发挥作用,所以《温病条辨》提出了“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用药原则。下焦如渎

一般认为脐以下的部位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脏腑的功能。

下焦主要是排泄糟粕和尿液,《灵枢·营卫生会》说:“下焦如渎”,把下焦看做是下水道,即是对上述功能的生动描述。因为口服药物总是先进入胃,必须质地沉重,才能向下而入下焦,所以《温病条辨》提出了“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用药法则。

形体官窍,构筑健康藩篱

“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

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又经常提及“五官九窍”,实际上这些词语最早来源于《黄帝内经》。随着愚昧无知逐步被开化,古人开始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去寻觅了解各个部分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外在的毛发、皮肤,及肌肉、骨骼等,还有眼、耳、口、鼻、二阴等与外界相通的孔窍就成了人们认识自我的第一条通道。◎ 形体

形体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形体,泛指一切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组织器官,包括头、躯干、肢体、五脏、六腑等有形质可见的组织。狭义的形体,是指有特定含义的“五体”,皮、脉、筋、骨、肉,它们是构成整个人身形体的重要组织。这里所说的“形体”即是指“五体”。

形体的外面,与周围环境接触,里面包裹着脏腑,经络贯穿于形体与脏腑之中,气血津液运行于整个形体与脏腑之内,其中营血在经络中流行,卫气与津液则行于脉外,循行于皮肉筋骨之间及脏腑肓膜之中,无处不到。正是依靠气血津液的不断运行,才得以将脏腑所化生的精、气、血、津液输布到形体,对形体发挥滋养、推动、温煦和气化等作用,使形体得以完成其生理功能。

五脏除了一般将其所化生的精气,通过气血津液的运行去濡养形体之外,肝心脾肾肺五脏与筋脉肉骨皮之间,还有特定的相对应的联系。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脏真高于肺,肺藏皮毛之气也”,“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官窍

官和窍的概念不尽相同。官,是指机体上有特定功能的器官,如耳、目、口、鼻、咽喉,皆称为官;窍,即孔窍、苗窍的意思,即内脏与外界交通的窗口。

每一个窍,都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器官。它对外与周围环境相通,对内通过经络同脏腑保持密切的联系。官窍,是人体与外界联系的重要器官,与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关系密切,每一窍和人体五脏中的一脏有特定的联系。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可以通过官窍影响到内脏,内脏功能活动正常与否,可以反映在官窍。《灵枢·脉度》说:“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官窍又大多是机体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门户。

皮,覆于体表

“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素问·皮部论》

皮,又称皮肤,覆盖人体表面,皮肤表面有毛发、汗孔等附属物。皮肤具有防止外邪入侵,调节人体津液代谢与体温,并有一定的辅助呼吸的作用。◎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除手掌与足掌外,大部分皮肤上都长有毛发。皮肤的纹理和肌腠一起合称腠理。皮肤上有许多汗孔,亦称气门,或名玄府,是汗液排泄的孔道。调节津液代谢

汗为津液所化生,出汗是津液排泄的途径之一,皮肤腠理疏缓,汗孔开则汗出多,反之则汗出少。因此皮腠的疏密调节着津液的排泄。若调节失当,汗出过多,损伤津液,甚至引起津液不足。辅助呼吸

呼吸主要是肺的功能,肺合皮毛,汗孔的开合也可起辅助呼吸的作用,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称汗孔为气门。防御外邪

皮肤是人体表面最大的保护器官,是防御外邪的主要屏障,外来致病因素首先侵犯皮肤。若皮肤致密,则邪不能入,因而不能致病;若皮肤疏缓,卫气不足,则邪气可乘虚而入,引起疾病。调节体温

人体的温煦,多赖卫气的作用。卫阳大部分存在于津液之中。若感受外邪,汗孔闭,汗不出,卫阳亦不得出,故郁而发热,采用解表发汗药,使汗孔开,汗得外泄,阳气随之外散,发热乃退,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但是,汗出不可太多,否则阳气随津而脱,会导致阳虚的寒证,甚至有大汗亡阳之虑。◎ 皮肤与肺的关系

皮肤与肺的关系十分密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肺主皮毛。”肺将水谷精微布散到皮毛,使皮肤滋润,毫毛光泽,若肺气亏虚,则皮毛憔悴,故《灵枢·经脉》说:“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

肺宣发卫气,卫气充于皮肉主要有三种作用,一是温养皮肤;二是协助皮肤抵御外邪;三是控制汗孔之开合。若肺虚卫气不充,则病人肤冷畏寒,汗出较多,且抵抗力差,容易感受外邪而致病。若外邪犯肺,肺失宣发,则皮内之卫气亦不得外达,使汗孔闭塞而无汗。所以,宣发肺气的药物,往往能起到发汗的作用。◎ 皮肤与经络的关系

按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将皮肤分为十二部分,每条经脉濡养一部分皮肤,称为十二皮部。如果哪一条经络发生病变,也会从其分布的皮部内反映出来。如《素问·皮部论》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阳明之阳……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若某皮部受邪,亦多进入该部之络脉,继而进入经脉,内传脏腑,故《素问·皮部论》说:“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 腠理

腠理,即肌肉和皮肤的纹理。腠理与三焦相通,三焦中的元气和津液向外流入腠理,以濡养肌肤,并保持着人体内外气液不断交流。《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

汗孔开口于皮肤,故腠理的疏密会影响汗孔之开合和汗液的排泄。所以腠理的疏密直接影响到汗液的多少。因而能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和体温的高低。在正常情况下,卫气充斥于腠理之中,并控制和调节腠理的开合。

腠理是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灵枢·百病始生》说:“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正是由于卫气能调控腠理,抗御外邪,故《灵枢·本脏》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肉,附于骨骼关节

“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素问·痹论》◎ 肉的结构与功能

肉,即肌肉,包括现代所称的肌肉组织、脂肪和皮下组织。现代所称的肌肉,在中医古籍中称为“分肉”。肌肉具有保护内脏、抵御外邪和进行运动的功能。人脸部的肌肉很特别,因为它们并不作用于骨头上,而是附着于人脸的皮肤上。人脸部大约有二十多条小肌肉,能产生各种表情,只要这些肌肉稍稍一动,就能改变人的脸部表情,透露出人情绪上的微妙变化。

肌肉居皮下,附着于骨骼关节。肌肉的膨大部位称为“腘”;肌肉上的纹理称为肌腠,和皮肤的纹理共称为腠理;肌肉和肌肉之间的凹陷称为“溪谷”,其中较小的凹陷叫“溪”,较大的凹陷称为“谷”。◎ 肌肉与脾的关系

肌肉与脾的关系十分密切,《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肉与脾的关系主要是:脾化生精气以养肌肉。清代名医家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注释脾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

肉病日久可内传及脾。肌肉的病变,长期不愈,再重复感邪,则可内传入脾,导致脾的病变。

筋,附于骨而聚于关节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素问·经脉别论》◎ 筋的结构与功能

筋,包括现代所称的肌腱、韧带和筋膜。筋有连接和约束骨节、主持运动、保护内脏等功能。◎ 筋与肝的关系

筋与肝的关系十分密切,《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肝主筋。”筋与肝的关系主要有:肝之气血可以养筋。《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素问·平人气象论》还说:“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肝所获得的精气,都会布散到筋,发挥濡养作用。若肝之气血不足,筋得不到充足的滋养,就会发生病变。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肝病及筋引起诸筋病变。《素问·气厥论》说:“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素问·痿论》说:“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说明肝病日久可传于筋,引起筋的各种病变。而筋病及肝。筋病日久,将内传于肝,引起肝病。如《素问·痹论》说:“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骨,构成人体的支架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素问·上古天真论》◎ 骨的结构与功能

骨构成人体的支架,人体是由许多脆骨与硬骨加上筋肉联结,而构成全部骨骼支架的。脆骨,是一种较软的骨质;硬骨,即骨质坚硬、支持力强的骨体。骨具有支撑人体、保护内脏和进行运动的功能。支撑人体

如人背面正中的项骨(即颈椎)、背骨(即胸椎)、腰骨(即腰椎)和尻骨(即骶骨与尾骨)由脊筋连接起来,形成支撑人体的脊梁。保护内脏

如头部的天灵盖(即顶骨)、山角骨(即颞骨)、凌云骨(即额骨)和后山骨(即枕骨)互相连接成壳,保护着脑。又如胸部的骭骨(即胸骨)和肋骨相连,共同构成胸廓,保护着心与肺。进行运动

骨与骨的连接处,由筋约束,并加以包裹,形成关节,再通过附着在骨骼上的筋和肌肉的收缩与弛张,使关节出现屈伸乃至旋转等运动。骨与骨之间均有关节相连,借助筋与肌肉的伸缩,则四肢能做各种各样的运动。◎ 骨与肾的关系

骨与肾的关系十分密切,《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肾主骨。”肾主骨髓以养骨

骨髓为肾精所化生,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均赖肾精的滋养。如果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充实健壮,肢体活动轻劲有力;反之,肾精不足,骨髓空虚,则会引起骨骼发育不良,如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老年人肾气渐衰,骨失滋养,故骨质脆弱,易于骨折,骨伤后也不易愈合。齿为肾之标

牙齿和骨骼的营养来源相同,均赖肾精滋养而生长,临床上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或成人牙齿松动早脱,均与肾精不足有密切关系。根据“肾主骨”的理论,常用补肾法治疗某些骨骼及牙齿病变,效果良好。

眼,视万物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素问·脉要精微论》◎ 眼的结构与功能

眼位于头前面,左右各一。眼的白睛部分称白眼;黑睛部分称黑眼;黑睛中央的圆孔称瞳子,又称瞳神;目之内角称目内眦;目之外角称目外眦;上下眼睑称约束;眼球内连于脑的束状物称为目系。◎ 眼与脏腑的关系

肝开窍于目。《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肝开窍于目”。肝藏血,眼赖肝血濡养才能发挥视觉功能。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灵枢·脉度》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眼与五脏和脑皆有关系。眼不仅与肝关系密切,与五脏六腑皆有关。《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这里的骨、筋、血、气、肌肉,实际上指的是肾、肝、心、肺、脾。◎ 眼与经络的关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中直接循行于目的经脉有: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的睛明穴;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的瞳子髎穴;手少阴心经的支脉系目系;足厥阴肝经连目系;手少阳三焦经的支脉至目外眦;任脉循面入目眶下;手太阳小肠经终于目内眦;奇经八脉中,督脉有一支合足太阳于目内眦;阴跷脉连属于目内眦的睛明穴;阳跷脉至目内眦。由上可见,直接分布于目的经脉就有十条之多,所以《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脉者皆属于目。”

耳,听八方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灵枢·海论》◎ 耳的结构与功能

耳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司听觉,位于头部左右,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

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耳朵主要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大部分,正是因为有了这三个重要的部分,人体才会感受到这个多姿多彩的有声世界。耳朵不仅是听觉器官,同时它还具有感受位置变动并保持机体平衡的功能。它让人听到各种声音,收集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信息。◎ 耳与脏腑的关系肾开窍于耳

耳为肾之外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主耳……在窍为耳。”肾为藏精之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如果肾精充沛,上濡耳窍,则听觉聪慧,反应敏捷。如果肾精亏损,髓海不足,则出现耳鸣耳聋、头晕目眩、反应迟缓或站立不稳。老年人肾中精气渐衰,故听力每多减退。⊙青少年时期,肾精充沛,所以听力颇佳。⊙中年时期,肾精逐渐减退,听力下降,应注意保护耳朵。⊙65岁以上的老人,肾精亏损,听力减退。心寄窍于耳

耳与心在生理功能上有一定联系。《证治准绳》也说:“心在窍为舌,以舌非孔窍,因寄窍于耳,则是肾为耳窍之生,心为耳窍之客。”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心属火,肾属水,心火、肾水互济互调,则“清净精明之气上走清窍,耳受之则听斯聪矣”。若心肾失调,水火不能互济,则亦可导致听力失聪。临床上心火亢盛或肾阴不足的病人常有耳胀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亦有因心神紧张所致。耳与肝、胆、脾的关系

耳与肝、胆、脾等也有一定联系。肝主疏泄而其性升发。疏泄适度,则清阳得升,清窍得养。若升发太过,则气机逆乱,清窍壅塞。胆与肝相为表里,足少阳胆经循行耳之前后,并入耳中。临床上肝胆气逆,常易循经上逆累及耳窍,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脾主运化与升清,若脾虚,清阳不升,水谷之精气不能上养清窍,亦可影响听力。

口齿舌,进食辨味助消化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 口齿舌的结构与功能

口齿舌是进饮食,辨五味,泌涎唾,助消化,磨食物与助发音的器官。口齿舌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联系,其中与脾胃、心、肾的关系较为密切。《难经·四十四难》称唇为“飞门”。口唇为消化道的起始部,饮食由此进入消化道。口唇还可助发音,故《灵枢·忧恚无言》说:“口唇者,音声之扇也。”

齿,亦称牙,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嵌入上、下颌骨牙槽内,分别排成上牙弓和下牙弓。可咬切和磨碎食物,并对发音起辅助作用。故《难经·四十四难》称之为“户门”。

舌是口腔中随意运动的器官,位于口腔底,具有感受味觉、协助咀嚼、吞咽食物和辅助发音等功能,舌头还有触觉,会发出疼痛信号。◎ 口齿舌与脏腑的关系脾开窍于口

口为脾之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脾主口……在窍为口。”脾主运化,功能健旺,则化生气血充足,口唇红润;且津液得以上承,可泌涎唾以助消化。口在生理功能上与脾胃共同配合,以完成消化、吸收与输布水谷精微的功能,脾胃的病变,也经常累及于口,如脾胃有热,则易生口疮;脾为湿困,则口中淡而无味,或有甜味,并觉黏腻。肾主骨,齿为骨之余

齿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肾精的衰旺密切相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就说明肾中精气的盛衰,影响着牙齿的生长发育与枯槁脱落。同时,肾的疾病对齿的影响也很大,如《素问·痿论》说:“肾热者,色黑而齿槁。”舌为心之苗

人的舌头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舌尖属心,舌边属脾,舌根属肾,舌两旁属肝胆,舌心属胃。舌为心之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主舌……在窍为舌。”可见舌的生理功能直接与心相关。而且,心的疾病也常影响到舌,如《外台秘要》说:“舌主心,脏热即应舌生疮裂破。”

但是,舌虽为心所主,但与人的四脏都有关联,如《世医得效方·舌之病能》中说:“心之本脉系于舌根,脾之络脉系于舌旁,肝脉循阴器络于舌本,肾之津液出于舌端,分布五脏,心实主之。”故脏腑之病皆可显现于舌,这是中医舌诊的理论基础。◎ 口齿舌与经络的关系

循行于口齿舌的经脉共有八条:挟口入上齿的是足阳明胃经;挟口入下齿的是手阳明大肠经;到舌根的有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阴脾经;到龈交的是督脉;环绕口唇的有足厥阴肝经、任脉与冲脉。这八条经脉的病变都可影响到口齿舌,同时这些经络的穴位也可治疗口齿舌的疾病。“大舌头”并非舌头大俗语把舌头不灵活,说话不清楚的人叫做“大舌头”。其实,口齿不清并非是因为舌头太大,而是舌头被舌系带束缚了。舌系带是舌头下面的黏膜皱襞,一直连到口腔的底部。

鼻,呼吸之门

“脾热病者,鼻先赤。”——《素问·刺热》◎ 鼻的结构与功能

鼻为呼吸之气出入之门户,司嗅觉,助发音,为肺之窍。鼻位于面部中央,上端狭窄,突于两眶之间名,又名“山根”、“王宫”;前下端尖部高处,名为鼻准,又名“准头”、“面王”;鼻准两旁圆形隆起部分,名为鼻翼;鼻的下方有两个鼻孔,两孔间有间隔,有感冒鼻塞时,两个鼻孔是轮流呼吸的,大约每隔三四个小时左右鼻孔就要“换班”一次。以下至鼻准,有鼻柱骨突起,名鼻梁,又名“天柱”,鼻梁保护着整个鼻子,而鼻孔后部却由一道薄薄的软骨——骨中隔断开。鼻孔内有鼻毛,还有一些孔道与其他器官相通。

因为肺司呼吸,而呼吸之气主要通过鼻孔与自然界相通,故《医学入门》说:“鼻乃清气出入之道。”故鼻亦属清窍。鼻子是人体的嗅觉器官,是大自然赋予人体的气体分析仪。鼻子还能过滤空气中的异物和捕捉细菌,起着保护作用。此外,人的头部还有八个鼻窦,它们有减轻头部重量及产生共鸣的作用。◎ 鼻与脏腑的关系肺开窍于鼻

肺与鼻孔关系密切。鼻孔是清气与浊气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故称鼻为肺之窍。鼻的通气和嗅觉,都必须依靠肺气的作用。若肺气宣畅,呼吸平和,鼻窍通畅,能知香臭;若肺失宣肃,则鼻塞呼吸不利,且嗅觉亦差。此外,肺部的疾病也往往由口鼻吸入外邪所引起。鼻准属脾

脾胃与鼻准关系密切。脾胃属土,位主中央,鼻在面之中央,故为脾胃之外候。肝胆之火常犯鼻

肝主升发为风木之脏,易气郁化火,风火相煽,易助肺燥,产生鼻腔干燥、鼻窍出血。胆为中精之腑,其气上通于脑,脑下通,下通鼻。故胆热上移于脑时,其热常下经犯鼻,发为鼻渊。

咽喉,口鼻与肺胃之通道

“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素问·太阴阳明论》◎ 咽喉的结构与功能

咽之前上方通于鼻;正前方系舌本通于口;其下为会厌所分隔。前方连于气道者合声门称为喉咙,与肺相通,为肺系所属;后方连于食管者直贯胃腑,为胃脘之通道,系属于胃。悬壅垂居于咽中,为音声之关。

咽与喉,事实上,两者并非一个器官,咽与食管连通,喉与气管相接,所以它们就经常被并称。咽是个大小可以变化的通道,形状像个漏斗。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这对防御病原微生物入侵是非常有利的。咽为水谷之通道,为胃之系,饮食物入口,经过舌下金津、玉液分泌的唾液调润,通过咽的吞咽,顺食道而下,直入胃中。

咽喉是呼吸之清气与浊气出入之门户;语声的发出,是喉咙、会厌、口唇、舌、悬壅垂等器官功能的综合作用,其中喉咙、会厌、悬雍垂是咽喉的组成部分,咽喉是发声音的主要器官。◎ 咽喉与脏腑的关系咽喉与肺、胃、脾的关系

喉为肺系所属,为气体出入之要道,肺正常与否,对喉影响极大,如肺为外邪或痰火壅塞,影响及喉而失音,临床上称之为“金实不鸣”;若肺虚影响及喉,亦失音,称之为“金破不鸣”。咽属胃系。脾与胃互为表里,足太阴脾经络胃,挟咽,连于舌根部,故脾胃疾病多反映于咽喉。咽喉与肾的关系

肾为藏精之脏,是一身阴阳之根本,其经脉从肺上循喉咙,挟舌根部。肾之精气循经上行,以养喉咙。若肾阴不足,则虚火亦循经上炎,多见咽喉干痛。咽喉与肝的关系

肝主疏泄,其经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若肝失疏泄,气机不利,气滞则津液亦停滞,凝聚而为痰。当情志不畅时,常见痰与气交阻于咽喉,发为“梅核气”。

前阴,肾之窍

“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素问·厥论》◎ 前阴的结构与功能

前阴是男、女外生殖器与尿道口的总称,是排尿与男子排精,女子排出月经、娩出胎儿的器官。前阴与五脏六腑都有联系,而其中与肾、膀胱、肝、脾四者关系较为密切。前阴与肝经和任脉有密切的联系。◎ 前阴与脏腑的关系前阴为肾之窍

肾精充盈到一定程度,则产生天癸,以促进性成熟,维持生殖功能。若肾精亏虚,青年人则前阴发育不良,生殖机能不全;中年人则性机能减退,阳痿,甚至早衰。肾气有封藏肾精的作用,若肾气虚,固摄无力,则见遗精或早泄。肾主水,对排尿影响较大。若肾气不足,固摄无力,如小儿肾气未充,常见遗尿;老人肾气已衰,控制小便的能力减弱,甚则小便失禁;肾阳虚,蒸腾气化无力者,小溲清长;肾阳虚,无力推动津液输布与排泄者,则尿少,或伴有浮肿。尿道上通膀胱,故膀胱与尿道口在功能上必须相互协调,病变时又往往相互影响。如膀胱受湿热侵犯时,又会引起排尿障碍,出现尿频、尿急、尿道灼痛等症状。前阴与肝的关系

肝主疏泄,主藏血,这两项功能对男女生殖功能都有明显的影响。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的功能必须协调,才能保证前阴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如对于男子排精,元代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说:“主闭藏者,肾也;主疏泄者,肝也。”若肝失疏泄,则精闭而射不畅;在女子则月经不调,经行不畅,或见痛经。若肝疏泄太过,且相火偏亢,肾闭藏不及,男子则早泄,遗精;女子可见月经过多等症。

肛门,排泄之门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素问·生气通天论》◎ 肛门的结构与功能

肛门是排出粪便的器官,由于它专司排出水谷之糟粕,故称“粕门”,又因为是大肠下口,大肠与肺相表里,肺藏魄,故又称之为“魄门”。肛门与大肠、肺、肾、脾等四个脏腑的关系较为密切,肛门与足太阳膀胱经之经别有联系。◎ 肛门与脏腑的关系肛门与大肠和肺

肛门是大肠的下口,二者直接相连,相互协调,以完成排便任务。大肠与肛门的病变,不但相互影响,而且很容易相互蔓延。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下降,有助于大肠向下传导糟粕,因而有助于肛门排出粪便。肛门为肾之窍《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气的固藏功能对于肛门固摄粪便,不使其无控制地外出,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肾为一身阴阳之根本,如肾阴的盛衰,就决定了脏腑的润燥。肾阴虚,大便干结,肛门燥而失去润泽作用,则易引起肛裂。肛门与脾

脾主运化水谷,主升清。脾的运化功能直接影响粪便的润燥,与肛门有关;升清功能正常,则肛肠维持原来位置,若脾虚气陷,则可引起直肠下坠而脱肛。

人体的“互联网”——经络学说

什么是经络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经脉》◎ 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经络是对脉的进一步分析。《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医学入门》也说:“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可见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在于:经,即路径之意。经脉是主干,多循行于深部,纵行于固定的路径。络,即网络之意。络脉是分支,深部和浅部皆有,呈纵横交错状网罗全身。经脉和络脉,相互沟通联系,将人体所有的脏腑、形体、孔窍等部分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经络系统

人体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和脏腑等五个部分组成。其中以经脉和络脉为主,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骨节、皮肤,如《灵枢·海论》所说:“夫十二经脉,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经脉与络脉

经脉是经络的主干,主要有正经和奇经两大类。

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为“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上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是人体气血循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正经与奇经的不同,正如《圣济总录》所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盖言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奇经主要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的较大的分支,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其中,阴经之经别从本经别出,循行于体内,而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起到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的作用,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形体部位和器官,以补正经之不足。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多数无一定的循行路径。络脉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

别络是较大的分支。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之别络,以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的主要功能是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

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皮肤表面)而常浮现的络脉。

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外连经筋、皮部

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皮肤的连属部分。经络学说认为,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连属部分,故称之为“十二经筋”,具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全身的皮肤,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所以,把全身皮肤分为12个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称“十二皮部”。内络属脏腑

经络联系全身的组织、器官,布散于体表各处,同时深入体内,连属各个脏腑。正经、经别、奇经、络脉都与脏腑有一定的联系。其中,十二经脉则起着主要和直接的连属作用。

经络的功能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脏》“夫

十二经脉

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灵枢·海论》

经络是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经络系统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运行全身气血,营养脏腑组织;联络脏腑器官以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以调节人体各部分机能使之协调平衡等方面。◎ 运行全身气血,营养脏腑组织《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物质基础,人体的气血必须通过经络的传注,才能布散于全身各处,以“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人体气血通过以十二经脉为中心的遍布全身上下内外的庞大的经络系统,周流不息,渗透灌注到各个组织器官中去,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能量,维持和发挥各个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

同时,气血亦依赖经络的传注输送,以多种循行方式和路径,通达于全身,发挥其营养机体、抗御外邪等重要作用。◎ 联络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

人体是由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组成的复杂有机体。其各部分具有各不相同的生理功能,同时又共同组成有机的整体活动。这种相互联系,彼此配合及有机协调,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实现的。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的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相互络属脏腑,联络肢节,奇经八脉联系沟通于十二正经,调节盈虚,从而使人体各个脏腑,以及体表各个组织器官之间有机地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内外、表里、左右、上下彼此之间紧密联系、协调共济的统一的有机整体。◎ 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能平衡

经络系统在运行气血、沟通脏腑器官的基础上,可通过经气的作用,对各脏腑形体官窍等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以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当人体发生病变时,应用针刺等方法,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使脏腑功能恢复到平衡状态。十二经脉“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分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经四组,每组的循行路线与交接都是有其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与手三阳经交会;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与足三阳经交会;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与足三阴经交会;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与手三阴经交会。◎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足三阴经、三阳经,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素问·血气形志》说:“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朔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联系,是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相交接,都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应的位置(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在下肢内踝上八寸处交叉后,变换前后位置:足太阴在前缘,足厥阴在中线)。同时,还各有络脉互相联络;在体内,分别属络相为表里的脏腑,如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等。它们的经别除了共同通过所络属的脏腑外,六阴经脉的经别从体内走出体表之后又合入相为表里的六阳经脉的经别。这样,由于经络的分布形成了表里经脉的沟通关系。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不仅由于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衔接而加强了联系,而且由于相互络属于同一脏腑,因而使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也可相互影响。如: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心火可下移小肠等。在治疗上,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俞穴可交叉使用,如肺经的穴位可用以治疗大肠或大肠经的疾病。◎ 流注次序

气血系由中焦水谷精气所化生。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分布于人体各部,经脉中气血的运行是依次循环贯注的,即经脉在中焦受气后,上注于肺,自手太阴肺经开始,逐经依次相传至足厥阴肝经,再复注于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

气血在十二经脉流注过程中,脉气交接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一是在体内有脏与腑的“属”、“络”关系,使脉气相通;二是在体表,通过支脉或络脉而交接于下一条经脉。如手太阴肺经,在内属肺,络大肠;在外“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上述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其主要规律,并非气血循行的唯一方式。气血在体内还通过多条路径、多种循行方式运行往复。诸如:营气行于脉中,按十二经脉走向,按时循经运行;卫气行于脉外,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环周运行;经别着重于表里经内部的循行;络脉着重于体表的弥漫扩散;又有奇经以溢蓄方式调节经气运行等。它们之间既有体系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共同组成了一个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完整的气血循环流注系统。

十二经脉:手太阴肺经

◎ 循行路线

起于中焦,下行络大肠,复返向上循胃口(上口贲门),通过膈肌,直属于肺,上至喉部,而后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之端(少商穴)。分支

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分出,沿掌背侧前行,走向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脉:手阳明大肠经

◎ 循行路线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沿食指桡侧上行,经过合谷穴,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至肩关节前缘,过肩后,到项后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穴),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大肠。

十二经脉:足阳明胃经

◎ 循行路线

起于鼻翼两侧(迎香穴),挟鼻上行至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睛明穴),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过承泣、巨髎,进入上齿龈内,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左右相交于颏唇沟(承浆穴),再向后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上行过耳前,经上关穴,沿着前发际,到达额前(头维穴)。面部支脉

从大迎穴分出,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胸腔,下行穿过膈肌,直属胃,而络脾。缺盆部直行之脉

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处气冲穴。腹部支脉

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冲穴,与来自缺盆的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于大腿前外侧,经过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外侧下行至足背,进入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膝部支脉

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至第三足趾外侧端。足背部支脉

从足背冲阳穴分出,前行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吃早餐益处多早晨7点~9点,是胃经当令的时候。此时,阳气充盛,人体需要补充一些阴液,这个时候吃早饭就像贵如油的春雨,当阳气在运化时,吃食物就是对人体很好的补充了。胃经穴歌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登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出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底,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内庭厉兑阳明穴,大指次指之端终。

十二经脉:足太阴脾经

◎ 循行路线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足背内侧赤白肉际,上行经过内踝前缘的商丘穴,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叉,行于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至冲门穴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再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上行,挟咽两旁,连于舌根,散于舌下。分支

从胃分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十二经脉:手少阴心经

◎ 循行路线

起于心中,出行后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分支

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经颈、颜面深部连目系。直行者

从心系分出,经过肺,再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经肘过腕,进入掌后锐骨端,自掌后内侧直至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心经穴歌手少阴心九穴存,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邃,神门少府少冲寻。

十二经脉:手太阳小肠经

◎ 循行路线

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直上过腕部外侧阳谷穴,沿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过肘部,出于肩关节后面的肩贞穴,绕行于肩胛部的肩中俞后,交会大椎穴,向前经缺盆,深入胸腔,下行络心,再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缺盆分支

从缺盆出,沿颈部上行到面颊部,至目外眦后,折入耳中。面颊分支

从面颊分出,斜向目眶下缘直达鼻根部,至目内眦(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 循行路线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向上经过额部,直至巅顶,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的百会穴。头顶部分支

从头顶部分出,至耳上角部。直行者

从头顶部分出,向后下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重返出来,下行到项部(天柱穴),再交会于大椎穴,然后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距背侧中线1寸5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膂),深入腹腔肾络,属膀胱。腰部分支

从腰部继续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项部分支

从项部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沿背中线旁3寸下行,直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的昆仑穴,在足跟部折向前,经足背外侧缘至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膀胱经穴歌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目内红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半寸上承光。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外,大杼背部第二行,风门肺俞厥阴四。心俞督俞膈俞强,肝胆脾胃俱挨次,三焦肾气海大肠,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仔细量,自从大杼至白环,各各节外寸半长,上髎次髎中复下。一空二空腰踝当,会阳阴尾骨外取,附分侠脊第三行,魄户膏肓与神堂。譩膈关魂门九,阳纲意舍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续,二十椎下秩边场。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到委阳,委中合阳承筋是,承山飞扬踝跗阳。昆仑仆参连申脉,金门京骨束骨忙,通谷至阴小指旁。

十二经脉:足少阴肾经

◎ 循行路线

起于足小趾端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之下的然谷穴,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直上股内侧后缘,至尾骨部(长强穴),贯穿脊柱,入属肾,络膀胱。直行者

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中,沿喉咙上达舌根两旁。大腿根部分支

从左右股内侧后缘大腿根部分出,向前夹阴部两侧,至下腹部,沿腹部中线两侧(距正中线0.5寸)上行,夹脐,抵胸部前,直到锁骨下(俞府穴)。肺中分支

从肺中分出,络于心,注于胸中(膻中穴处),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十二经脉: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经穴歌心包九穴近天池,天泉曲泽郄门认,间使内关逾大陵,劳宫中冲中指尽。◎ 循行路线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行,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胸部分支

从胸中分出,浅出胁部当腋下3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经腕后内关穴,过腕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掌中分支

从掌中(劳宫穴)分出,沿无名指尺侧,直至其指端的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十二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 循行路线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外侧(阳池穴),上行于上肢外侧尺骨和桡骨之间,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部(肩髎穴),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向下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膻中分支

从膻中分出,向上出缺盆,至肩部项后,左右交会于大椎穴,上行至项,沿耳后(翳风穴),直上于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耳部分支

从耳后翳风穴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在面颊部与前一分支相交,至目外眦(瞳于髎穴),交于足少阳胆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