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1 13:19:21

点击下载

作者:舒童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试读:

前言

人们常用“孩子的脸,六月的天”来形容孩子情绪的多变和难测。实际上,孩子的情绪难测,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变化规律常常无法被大人所掌握——孩子的心不仅隔着他们的小肚皮,还隔着他们往往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的言语,纯真无邪、与成人迥异的稚嫩思想,以及他们相对狭窄的生活范围。这一切,使得孩子的心仿佛被蒙上了一层面纱一般,让人难懂又难猜。

然而,孩子的心理又是父母不得不了解的。很多教育界名人都呼吁:“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了解孩子的心理,一方面能让父母知晓孩子当下的需求;另一方面,则能洞察孩子的心理是否朝着健康、健全的方向发展。对于一个人来说,童年的经历对其一生都会具有“蝴蝶效应”,也就是说,童年时期的每一种心理感受,都有可能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品质、性格,等等。在这期间,如果孩子的优秀品质得到强化,可能他的一生都会拥有这种宝贵的品质;如果孩子的劣势心理和负面情绪不能得到化解和改善,就有可能根深蒂固,成为孩子性情中不可改变的一部分。可见,人在儿童时期的心理状态,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可不重视儿童的心理活动。

我们都知道,人的心理会通过一系列外在活动表现出来,思想单纯的孩子往往表现得更为直接一些,但也更加混乱一些。他们的行为经常让大人摸不清门道,不知是哪种心理在起作用。比如,原本听话的乖宝宝,突然变成了专门跟妈妈对着干的“拧巴人儿”;总是和妈妈亲密无间的女儿,突然有了自己的“小秘密”;纯真无邪的孩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撒谎;活泼爱笑的他,发起脾气来毫不收敛,如一头横冲直撞的小牛;上了学之后,孩子那股聪明劲儿不知哪去了,怎么都学不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无数的大人无法理解的行为,似乎每一种都很奇特,但又好像都与孩子的年龄,以及最近的心情、想法有些许联系……

为了不让父母在猜测孩子心理的路上迷茫、困惑、无助,我们编撰了这本介绍儿童心理的书,旨在为希望了解孩子心理的父母提供一些解答和指导。这本书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取材,介绍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一些心理特征及其行为表现,让父母能够从孩子的话中听出他的心理、从孩子的行为中看出他的心理;同时教会父母如何在掌握孩子心理之后,引导其向更健康、更优秀的方向发展。

书中介绍了大量儿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寓深刻于浅显,让所有的父母都能够一看即懂,一读就会用。另外,本书精选了大量的名人逸事、真实生活事例,以给父母提供更具体的方法参考。汇聚种种,本书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所有的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更轻松地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让所有的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家庭氛围更加美满。

第一章 宝贝心思知多少——爱他要先了解他

什么样的父母才能称为最称职的父母?答案是最了解孩子的父母。孩子心里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为什么喜欢和大人对着干,父母只有清楚地了解孩子这些心理,才能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畅行无阻”。哀叹“我的孩子一点儿都不听话”“我和孩子之间有代沟”的父母,其实对孩子的心理一无所知。所以,学习一点儿童心理学,对于父母教出好孩子、搞好和孩子的关系至关重要。

1.了解孩子性格类型,量身打造教育方案

世界上尚无两片相同的叶子,当然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对孩子心理的充分了解之上。就如中国近代教育家陈鹤琴所说:“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有效,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要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

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气质、个性,这些特性组合起来就是孩子的性格。性格不能简单地以好坏来区分,每种性格类型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对于父母来说,成功的教育就是强化孩子性格类型中好的一面,压制或者消除其中不好的一面。在这种“扬长避短”的努力之后,孩子的性格就会越来越完美。而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决定命运的,因此,性格好的孩子,其人生际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那么,父母怎样了解孩子的性格呢?从宝贝呱呱坠地的那天开始,他的性格就开始从睡姿、哭声等各种行为中表现出来;孩子稍稍长大,他的语言、爱好、活跃程度,也都在表现着他的内在特质。父母只要耐心解读孩子的行为、语言,就能了解孩子的性格,知道应该如何引导他健康成长。

在儿童心理学领域,划分性格类型的标准有很多种。下面这介绍一种浅显易懂、能给父母更多指导的划分方法。

第一,好动型。好动型的孩子恰恰应了“动如脱兔”那句话,而几乎没有“静若处子”的时候。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静止”是一种煎熬,是对生命的浪费,只有动起来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尽管他每天会累得筋疲力尽,但却乐此不疲。

好动型的孩子在小时候常常会让父母发狂,但长大后往往能给父母带来惊喜。这类孩子虽然顽皮,却也十分顽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勇往直前。在当今社会,很多优秀的领导者都是这种“精力充沛型”的人才。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有似火的热情、永不放弃的精神,将来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因此,无论这类孩子怎样让人“头痛”,父母都要保护他的这份热情,不要轻易打击、批评孩子,这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很差劲。并且,一味要求他们像别的孩子一样听话或乖巧,对孩子也是不公平的。对于这种孩子,父母要做的,就是尽量给他们一片“疯狂”的天地,让他们可以尽情释放自己;但也要给他们制定一套规则,一旦离了自己的小天地,就要适当收敛“疯狂”本性,乖乖听话。

第二,安静型。这类孩子习惯站在人群的后面,喜欢安静,主动和人交际的意识弱一些。不过,这并不代表这类孩子一定是不自信的,他们只是适应陌生环境的速度慢一些,也就是俗称的“慢热型”。其实,对于这类孩子来说,他们往往能做个冷静的旁观者,可以发现常被外向性格的人所忽视的细节。很多专家都认为,容易害羞的孩子通常是个很好的倾听者,加上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因此他们常常能听到别人“没有说出口的话”。如果需要训练这类孩子的交际能力,让他们走出封闭的“壳”,父母需要记住,不能强迫孩子与人交际,否则只会让他变得更加封闭。应多给他安排一些“一对一”形式的游戏,这能够让他们在心理上感受到安全和自在,不会有害怕的感觉。

第三,敏感型。如果说安静型的孩子“喜欢”安静,那么这一类型的孩子就是“依赖”安静。热闹的环境会让他们觉得不自在,他们胆小、不爱讲话,不太喜欢出头露面。他们的情感十分细腻,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受到表扬,他们会立刻变得很开心;一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脸色也会立即黯淡下来。他们普遍的优点是安静、遵守秩序、想象力丰富、善于观察细微的变化。但他们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过于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做事情极易受到外界暗示的干扰。下面举例说明这种性格给孩子带来的坏处。

破窗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他将同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不同的社区,一个是富人区、一个是贫民区。结果显示,前者在一个星期内都安然无事,后者却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接着,津巴多将停在富人区的汽车的一块车窗玻璃敲碎了。结果,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被偷走了。显然,那个偷车的人是受到了“破窗”的暗示,认为这里既然有人做了坏事,那么自己做一点也无妨,于是就将车偷走了。

出于对敏感型孩子心理的保护,父母要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否则他们会被父母的“坏评价”所引导,最终成为一个“坏孩子”。如果父母能够经常鼓励他们,他们就会产生积极的动力,努力朝着好的方向前进。另外,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这类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父母要尽量创造一种轻松、欢乐的家庭氛围,帮孩子克服过于敏感的情绪反应。

第四、散漫型。这类孩子与敏感型孩子的表现截然相反,他们很少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对自我的要求很低,对于诸如比赛、考试之类的事情也不怎么放在心上,更多时候是“临时应付”。但这类孩子却有一个明显的优势:由于他们不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很少为别人的看法所累,往往活得更加自我和快活,在面对生活压力时也不会表现出过多的消极和紧张情绪。正是因为这种自由洒脱的态度,这类孩子往往能够轻松适应公关和市场营销等。

这类孩子的缺点其实并不明显,他们遇事时虽不那么“积极”,却能显示出临危不乱的良好心理素质。不过,有的父母觉得孩子过于散漫,可能会缺少上进心。这时,父母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规划一些有建设性的事情,比如让他参加班长竞选,或者学校运动队的队长选举。这些都能发挥孩子的优势,弥补孩子在竞争力方面的不足。

从实际来看,没有哪个孩子会完全属于一种性格类型,其性格往往是由几种类型组合而成的,只不过某种类型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另外,父母应该明白,不管孩子属于哪种性格类型,都要顺其自然,要在接受孩子原本性格的基础上,加以良性引导,发掘孩子身上的特质和潜能。要知道,强势地改变是弊大于利的。人生的成功没有固定模式,只要有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哪种性格类型的孩子都可以获得很好的人生经历。父母小贴士世上的花朵各式各样,我们不能说哪朵最好看,只要能够艳丽地绽放,就都是美丽的一景。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哪一种性格是最好的,要注意的是:不管哪种类型都可能会转往更健康或更恶化的方面。父母只要准确判断孩子的性格类型,并且接受、善待不同的性格类型,适当地调节管教方法,便能将孩子性格中的优势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2.童年时期必经的那些心理体验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护子女,这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会教育子女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它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这句话明确指出,成功的教育建立在科学知识之上。这里的科学知识,当然一方面指的是对孩子心理的了解,另一方面是指正确的教育方法。

身为父母的你,如果回首童年往事,一定会有很多挥之不去的内心感觉,这些感觉很微妙,有朦胧的害羞,有无法克制的胆怯, 有莫名其妙的嫉妒……这些是每个人在童年阶段都会经历的心理体验,在今日自己的孩子心中同样存在,或者即将产生。父母在不了解孩子心理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大部分是盲目的。一方面,孩子原有的心理需求得不到理解和重视;另一方面,父母不正确的纠正和引导,也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加重,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的心理体验,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的包括:简单快乐的心理、好奇心理等。但对于心理发展还很不健全的孩子来说,需要引起父母更多重视的是孩子心中那些消极的心理体验。

第一,依赖心理。相信每个孩子心中都会产生而且最早产生依赖心理。正常的依赖性是必须的,因为孩子还缺少完全独立的能力。但如果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仍然过于依赖父母,连基本的自主能力都没有,那就是一种不健康的依赖了。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一旦有了过分的依赖心理,就会形成一个性格的漩涡,吞噬其他积极的性格,如勇敢、勤劳等。所以,父母不要做事无巨细的保姆,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在每一个年龄段都有足够的能力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自私心理。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到一定年龄之后,才能慢慢将自己与周围的事物分开,把自己当成主体。这时,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形成了。而自私心理,则是孩子的自我意识无限扩大的结果。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指出,孩子一般到了1岁左右,就会出现分享的倾向和同情心理;到了2岁左右,就会自然地赠送他人零食、玩具,懂得对家人、同伴进行某种方式的安慰。但如果父母不知道在这些阶段培养孩子的“利他性”,而一味顺着孩子、溺爱孩子的话,那么孩子的自私心理就会出现,并且可能越来越严重。

当然,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私心理,但假如孩子的自私心理无限扩大,除了会影响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外,还会导致一系列不良习惯的产生,如说谎、排外、嫉妒等。所以,自私心理虽然不用消除,但一定要遏制。

第三,叛逆心理。叛逆是会出现在每个孩子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种特征。叛逆是个人意识显现的必然结果,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开始主动承担责任、逐渐建立自己个性的过程。因此,孩子的叛逆表现在父母眼中应该得到理解。但父母也应该认识到,叛逆并不是值得鼓励的,过度叛逆,对孩子形成正确的心理认知有很大阻碍。

叛逆除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家庭氛围不融洽、父母教育不合理,也会导致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叛逆。比如,父母觉得孩子不顺从自己、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而采用强制式、命令式的口吻对孩子发出指令;或者用无休止的唠叨、对孩子的不断否定,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期望。这些都会导致孩子产生抵触心理,进而产生叛逆心理。

某对父母趁着午休时间,对孩子喋喋不休地讲了一堆“你要好好学习”之类的大道理,孩子几次想表达自己的想法,都被他们生气地“堵”了回去:“告诉你,我们说的话你必须听,不要找借口!任何借口都不能成为你学习不努力的理由!”孩子只好把话咽了回去。父母又苦口婆心地说了一大堆,孩子都没作声。两人觉得孩子这次总算听进去了。于是妈妈给孩子装了一瓶水,让他带着上学去了。谁知孩子不动声色地走出家门,刚到楼下,就用尽全身的力气将玻璃瓶子砸在墙上,瓶子“咣当”一声碎了,水洒了一地——水洒落的同时还有孩子瞬间滋生的叛逆情绪。

父母要想缓解、消除孩子的叛逆心理,改善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很重要。父母要改变“孩子必须顺从我”的心态,多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和他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而不是一味地将自己的态度强加给孩子。

第四,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心灵毒药,会让人的心思停留在狭隘的层面,让人陷入不快中难以自拔。斯宾诺莎就曾说:“嫉妒是一种恨,此种恨使人对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对他人的灾殃感到快乐。”但不得不承认,从孩提时期开始,嫉妒心理就会在每个人心中产生,只不过是程度深浅而已。当父母发现孩子已经出现嫉妒心理时,要尽量通过良性的引导,让孩子心中嫉妒的火苗逐渐熄灭。

父母要明白,孩子产生嫉妒心理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父母本身就有较强的嫉妒心,孩子耳濡目染,也产生了这种心理;二是父母过于宠爱孩子,助长了孩子的自私和占有欲望,从而使其产生嫉妒心理;三是孩子本身的性格问题,由于无法接受别人比自己强的事实,所以在别人受表扬、受夸奖的时候,自己心中很“吃味”。

从嫉妒产生的原因来看,父母要想控制孩子的嫉妒心理,一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二要合理管教,不要溺爱孩子;三要引导孩子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自己和他人,帮助孩子摆脱嫉妒心理的毒害”。

第五,自卑心理。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当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时,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可能在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了,而一旦产生,要想消除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有的人小时候自尊心受挫,自卑阴影甚至会伴随其一生,即使到了功成名就、万人羡慕的时候,其自卑心理依然存在。这值得父母警惕,对于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保护,千万不要随意伤害。

一般来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一方面可能是受了父母自卑心理或行为的传染;另一方面,则可能来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打击。所以,为人父母者,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给孩子做一个榜样;另外,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多以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对孩子加以教育,尽量少批评、少拿孩子和别人比较,避免自己的刺激造成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孩子的心理发展健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消极心理,这是很正常的,父母大可不必“闻之色变”。不过,对孩子的消极心理视而不见、漫不经心,也会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因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必须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以正确的方式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心理。父母小贴士消极心理之于孩子,就像大海中不时泛起的浪花,虽然看似影响了大海的平静,但只要父母正确对待和引导,溅起的浪花最终都能归于平静。在不断的调整和安抚之中,孩子会逐渐拥有一个如大海般成熟、理智的强大内心。

3.父母不可不知的3~12岁“水泥期”

军事领域有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果把父母教育孩子也看作是一场战争—— 一场遏制不利因素侵害孩子的战争的话,那么父母首先要做的也应是充分了解孩子,知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哪些不利因素的侵扰。苏联教育家恩·阿·康斯坦丁诺夫就提醒父母:“必须掌握儿童的生理和精神的本性的发展规律。”只有顺应规律,做出的努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孩子在3~12岁之间,具有明显的心理发育特点,需要父母必须了解,这就是孩子的两个“水泥期”。3~6周岁,孩子会经历一个“潮湿的水泥期”,其性格的85%~95%会在这一阶段形成;7~12周岁,则是“正凝固的水泥期”,在这一段时期,孩子的性格已经形成,随着学业压力逐渐加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处于逐步养成的过程中。这两个阶段是孩子情商形成、塑造的关键时期,父母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潮湿的水泥期”,顾名思义,这段时期孩子的很多性格因素还处在混乱、“浑浊”、懵懂之中,杂乱无章,很难理顺。这时的孩子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分不清事情的“黑白面”,遇事喜欢凭自己的喜好处理。3~6岁孩子的家长普遍反映,孩子脾气坏,一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会哭闹、骂人、摔东西,甚至会打人、踢人,讲道理根本没有效果。这时,一般父母的做法可能是使用自己的权威让孩子屈服,或者自己妥协、顺从孩子。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这场“战争”中失利”。这是因为,“威严镇压”的方法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反而会让他心中滋生不满,逐渐产生叛逆心理;而一味顺从,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心理暗示——只要发脾气、胡闹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以后他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这种手段达到目的。那面对“潮湿期”难以驯服的孩子,父母该怎样做呢?专家建议,这时父母要采取带孩子“离开现场”的方法,让孩子先从胡闹、生气的氛围中解脱出来;然后再将正确的道理讲给他听,告诉他怎样处理类似的事情才是正确的。在一次次“剔除错误、灌输正确概念”的过程中,孩子良好的心态、健康的性格就能被塑造起来了。

在“潮湿的水泥期”里,孩子除了“不听话”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不敢做”。这是孩子的自信心还没有建立起来的表现,具体表现为总是因为害怕失败而退缩,“我不行”“我不去”是他们的口头禅。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很多父母磨破了嘴皮,使劲鼓励孩子、表扬孩子,但效果却是一般。其实,父母培养孩子自信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去“经历”,而成功的体验自然会给孩子带来自信。这就要求父母,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放手让他亲自去处理自己的事情,不要事事包办。

也许很多父母不了解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但提起美国人,总认为他们很有自信、很独立。其实,这正是他们从小注重培养孩子能力和自信的结果。下面是美国一般家庭中孩子的家务清单:9~24个月,自己扔尿布;2~3岁,扔垃圾,整理玩具;3~4岁,自己刷牙,浇花,喂宠物;4~5岁,铺床,摆餐具;5~6岁,擦桌子,收拾房间;6~7岁,洗碗盘,独立打扫房间;7~12岁,做简单的饭,清理卫生间,使用洗衣机;13岁以上,换灯泡,擦玻璃,清理冰箱、炉台和烤箱,做饭,修理草坪……

中国的父母不一定非要照搬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模式,但看完这个清单后,应该明白孩子自信、能力的来源,故而要懂得放手,让孩子在各年龄段都承担其相应的任务。

7~12岁之所以被称为“正凝固的水泥期”,是因为此时孩子的性格已经基本形成,可改变的空间相对较小。不过,此时孩子接触的社会范围越来越广,生活习惯与成人更为接近,也进入了全日制学校开始任重道远的学习生涯。因此,在此期间培养孩子一些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交际能力,对于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提起养成好习惯,父母要着重培养孩子“勤快”的素质。只要孩子没有“懒惰”的毛病,那么在很多方面就会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完成课业方面会顺利得多,拖拉、磨蹭、开小差等情况不会经常性地出现在孩子身上;又如,个人生活方面更有可能打理得井井有条,脏、乱、差、熬夜、赖床等,也都不足以成为孩子的困扰。

好习惯能带给孩子好的“命运”,而拥有好人缘则可以给孩子以快乐。所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这个时期显得尤为重要。7~12岁的孩子开始渴望“友谊”了,学校和同学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父母要重视孩子“交朋友”的能力,不要让“不合群”“不友好”成为孩子的标签。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技巧,一定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父母要不断传授给孩子这些本领:如何进行有效沟通,面对拒绝时的选择,分享的意义,如何做到双赢,如何应对嘲笑等。这些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会帮助孩子在学校交到很多朋友,使其在快乐的氛围中成长和学习。

总而言之,孩子成长中的两个“水泥期”,既是对父母的考验,也是父母帮助孩子塑造优质性格、良好习惯的绝好机会。抓住这两个时期,使用正确的技巧,那么父母在接下来的教育中就能轻松很多,而无须煞费苦心就能教育出一个知礼节、懂事理、勤奋、优秀的孩子。父母小贴士孩子就像一棵成长中的树苗,需要父母时常修修剪剪,这一特点在孩子的两个“水泥期”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或者说,孩子在3~12岁期间,就像一个正在冶炼中的器皿,柔软、不成形,父母虽然要花费一些力气才能将它变得漂亮、协调,但远远好过无所作为,而在它变凉、僵硬之后无尽地懊悔。

4.“反抗期”到了,需要“压迫”吗

曾经嗷嗷待哺、完全依赖父母、乖巧可爱的孩子,突然有一天举起了“反抗”的旗帜,气鼓鼓地说出了“不”,事事都要和父母对着干,是否让正在享受天伦之乐的你感觉很不适应呢?这时,你要做的不是生气和郁闷,而是要做好准备,去迎接孩子的“第一个反抗期”了。

很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本来自己对于孩子来说是绝对的依靠,是孩子绝对服从、听从、顺从的“权威”,自己每说一句话,孩子都会用稚嫩的赞同声音响应,然后乖乖地奉行。但孩子到了两三岁的时候,这种“理想”的状态突然被打破,孩子开始频繁地说出那个以前基本用不到的“不”字,开始专门去做父母不允许的事情,开始顶嘴、说反话、发脾气……总之,就像沉寂了许久的小老虎,突然变成了森林里的小霸王一样,开始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而且总是“与众不同”的想法。

参考“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说法,父母可能会很迷惑:自己并没有“压迫”孩子,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如从前,他何以突然要“反抗”呢?其实,与父母的态度基本无关,这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叫作“第一反抗期”。突出表现为: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3岁左右,会持续半年至一年的时间。

从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来看,1岁之前,孩子会认为他和妈妈是一体的,直到1岁之后才会慢慢发展出自我概念,发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时,他首先会产生一种焦虑情绪,害怕与妈妈分离,因而在1~2岁的时候,孩子会表现得非常黏人、非常听妈妈的话,这也就是妈妈感觉非常良好的时候。但到了2岁多,至3岁的时候,随着孩子安全感的逐渐增强,他会产生一种自豪的心理,觉得自己具备了掌控自我的权力。于是,他便急于用语言和行动“昭告”父母:我是自由的,是不从属于你们的!

从孩子的活动能力来看,孩子3岁以前,自己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各方面都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所以这时孩子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感。但到了3岁左右,孩子的身体活动能力已经比较强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动手做。而随着好奇心的增强,他们会渴望扩大自己独立活动的范围,并且必须是独立行动——这才能证明自己是有“主权”的。这时,父母往往出于安全考虑,阻拦和限制孩子的行动,而刚刚尝到“独立”甜头的孩子当然会反抗,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孩子喜欢跟自己对着干、不喜欢和自己亲近,自己的待遇“一落千丈”,父母心中必然备感失落。但父母若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考虑的话,那么,孩子的反抗并不是一件坏事。

曾有专家做过这样的研究:将2~5岁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反抗性较强,另一组反抗性较弱,然后请工作人员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反抗性较强的幼儿中,有80%的人长大以后独立判断能力较强;反抗性较弱的幼儿中,只有24%的人长大以后能够自我行事,但是独立判断事情的能力仍比较弱,常常依赖他人。

专家由此得出结论:第一反抗期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的想法,这是他发展判断力和独立自主的好时机,应该得到父母的重视。如要求孩子事事听话,反而会阻碍孩子判断力的发展。

这个结论相信能使很多父母放下心来:孩子反抗实在不是什么大毛病,父母无需大惊小怪,也无须对孩子采取大规模的“镇压”。假如父母能够对孩子的行为表示理解,并且支持他们那些“无伤大雅”的做法,相信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有益的教导。

不过,假如孩子叛逆得有些过分,父母当然不能听之任之。比如,孩子不懂最基本的礼貌,经常对大人无礼顶撞;孩子将家里当作自己争取“独立”的战场,不停地破坏家里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独立;孩子已经有暴力倾向,总是欺负别的小朋友……当孩子以“小霸王”的作风来显示自己的独立时,父母就不能袖手旁观了,而是要采取一定的“管制”手段。

对付孩子的叛逆、反抗,一定要懂得相应的技巧,不要采用强硬的手段。比如,不要以否定、批评的方式跟孩子交流,因为孩子正处于反抗期,你越是要改变他,他越是要坚持自己的做法。对于一些原则性的事情或者有危险的事情,父母不妨先做出示范,让孩子知道怎样做能起到最好的效果。比如,对于摆在家里的鱼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轻轻地摸是可以的,但敲打鱼缸是会出危险的。对于一些虽然无关原则,但父母认为有必要纠正的行为,则可以给孩子讲解或模拟出正确做法和错误做法的不同后果,让孩子有机会选择,这样孩子会更易于接受。比如,孩子喜欢摔玩具,每件玩具都难逃被“毁灭”的厄运。这时,妈妈就可以告诉孩子:“不玩之后,如果把玩具收起来,下一次就可以有完整的玩具玩;如果把玩具往地上摔,那么就只能让自己的玩具越来越少。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通常情况下,孩子都会静心考虑,权衡轻重。

每个孩子都有反抗期,对于父母来说,“压迫”不是目的,而是要引导孩子改正反抗期中的毛病,培养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孩子的反抗期虽然只是一个过渡阶段,但如果父母能够打好这一“仗”,那么孩子和父母都将是最后的赢家。父母小贴士虽然被称为“第一反抗期”,但孩子的意图并非真的“反抗”,而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这时父母要讲究态度和方法,不要采取强硬手段压迫孩子。否则,就会应了思想家布鲁诺那句话:“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

5.你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吗

什么样的爱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理智的爱呢?答案是:父母在了解孩子心理需求基础上付出的爱。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没有明智的家庭教育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能使孩子畸形发展。这种变态的爱有许多种,其中主要有娇纵的爱、专横的爱、赎买式的爱。”

天下最爱孩子者莫过于父母,最伟大的爱也莫过于父母之爱。这两句话我们都可以说得斩钉截铁,但如果说“父母的爱都是很理智、很高明的”,恐怕大家就不敢保证了。相信这也是很多父母的困惑之处:“我给他吃得好,买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经常和他交流,生怕他受一点儿委屈……可当我用心地做完之后,还是觉得效果不尽理想,孩子还是时不时地出现情绪上、心理上的问题。我做了一切可以做的,但还是不敢说自己的爱很‘高明’。”父母有这样的困惑,其实很正常。这是因为,父母虽然用心,但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满足那些自认为是孩子的需求,而没有以孩子的身份思考过,他真正的心理需求是什么。

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这话虽然是对学生学习上的指导建议,但放在家庭教育中,其实也很贴切。对于父母来说,与其费尽心思琢磨怎样给孩子更多的“爱”,不如让自己“退”到一个小孩子的年纪上,切身感受一下孩子处在儿童阶段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当父母真正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看世界的时候,会发现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之外,孩子最需要的是下面几种心理感受。

首先当然是被爱的感觉。孩子需要来自父母的爱,这是孩子最基本的需求,能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这就提示天下的父母,爱孩子不要只表现在行动上,还要经常通过语言来表达。实际行动的爱可让孩子有所体会,但听到的爱则会让孩子有更直观的感受。中国的父母往往吝于口头表达自己的感情,总觉得把“爱”挂在嘴边是一件难为情、肉麻的事。但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接受父母提供的“物质”,不一定就能真切地感受到爱——他们还没有学会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只有经常听到父母说“爱自己”,多陪伴自己、多和自己有一些肢体接触,才能真正地从心底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所以,无论父母身在何处、工作有多忙,只要有时间,就要通过语言向孩子表达“爱意”;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也请先抱抱孩子,给他一个有力的吻。

其次,孩子很需要安全感。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相信别人的,也无法和周围的人建立起真挚的情感。如果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话,孩子将来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冷漠、刚愎自用的人。让孩子对外界有安全感,父母必须言而有信,做一个值得孩子信任的人。比如,你答应了今天要陪孩子,那么就不要再安排没完没了的工作;你许诺圣诞节送孩子一个新玩具,就一定不要推到元旦、春节。另外,父母教育孩子时,让孩子知道社会有一定的危险性是必要的,但千万不要危言耸听,否则会使长大后的孩子“草木皆兵”,对任何人都难以信任。

有一则关于犹太人如何教育孩子的故事,说的是父亲让儿子站在窗台上往下跳,下面有父亲接着,所以不必畏惧会被摔伤。儿子跳了两次,都被父亲稳稳接住,毫发无损反而乐趣无穷。到第三次儿子要跳下的时候,父亲却没有伸出双臂,而是对儿子说:“这次我不会接住你,但你必须往下跳,你要重重地摔到地上。我要让你知道,以后的路很长,处处布满荆棘,你不能轻信别人。”儿子吓得脸色都变了,眼里开始泛起泪光。父亲又严厉地说:“我要给你个教训,让你记住,即使我是你的父亲,你也不能完全信任我。现在就往下跳吧!必须跳!”儿子没有办法,含着泪,颤抖着腿,眼睛一闭,痛苦地跳了下去。谁知,他并没有如自己所想的那样摔在地上,而是稳稳地落在了父亲的手臂里。他不敢相信地睁开眼睛,看着父亲,父亲温柔地说道:“孩子,我要让你知道,虽然世间险恶,但仍然有很多人、很多事值得我们去信任,尤其是你最亲近的人。”

安全感不仅来自于对别人的信任,还来源于自信。孩子拥有自信,就敢于大胆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学习新的事物,敢于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和别人交流。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孩子一面对陌生人就会羞怯、不敢说话,这不就是缺少安全感的体现吗?所以,父母除了要用自己坚强有力的臂弯给孩子安全感之外,还要教他如何自信地与这个世界相处。

再次,孩子需要一种规则。可能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喜欢的是无拘无束,不喜欢有人管着自己。但实际上,对于一个刚来到世界上不久、对很多事物都还缺乏了解的孩子来说,规则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规定了生活的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规则是安全感的来源,规则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因此,父母可以放心大胆地给孩子“设限”,给孩子设置一些符合常规的、社会认可的限制,这同时也是给孩子传授融洽地与社会相处的本领。

比如,父母告诉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要自己做,别人的东西不能乱碰。当孩子听到这两个规则时,首先他会放心大胆地支配、触碰属于自己的事物,其次他会约束自己不乱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的孩子,既会因独立受到别人的赞赏,也会因为懂礼貌而得到大家的喜爱。

另外,孩子还需要新的学习经验。对于孩子来说,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并不是他们的意愿。相反,不断地探索、接触新的事物,学习新的本领,对他们来说才是一种迫切的心理需要。假如父母事事包办,孩子就无法成长、发展,当然也不会感觉到快乐。父母要知道 ,孩子也是需要责任感的,让他负责自己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收拾玩具、扫地等,可以帮助他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建立自信心。

除此之外,孩子的内心需要还包括得到别人的尊重、平等地和他人相处、隐私得到保护,等等。父母小贴士很多父母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看作一场“拔河”比赛,必须要和对方反着来,结果不是自己赢、就是孩子赢。实际上,真正良好的教育,是父母和孩子站在一条船上,体会孩子的需要,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第二章 打造优质环境,培养一个优秀小孩

为人父母者,一定都想把天下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但其实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好的东西,是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又从何谈起呢?必要的前提是一个优质的环境。俗话说: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造就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不良的家庭环境有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所以,给孩子再优越的生活,也比不过给他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一对言行高尚的父母。这也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读懂儿童心理的最有利的条件。

1.家庭环境是塑造孩子心理的大魔术师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雕刻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足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儿童心理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心理到底有多重要?毫不夸张地说,它绝不仅仅是在影响孩子身体成长的因素中排第一位,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性格、心理等关键素质。孩子刚出生时,都像一张白纸,在什么环境中成长,就会被“染”成什么样子。著名幼儿教育专家张于义就曾说:“孩子的心灵犹如白纸一样纯洁,既容易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也容易受到假恶丑的污染。”可见,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可塑性,而塑造他们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可以塑造出著名企业家、颇有成就的学者、优秀的行业领军人物,也可以塑造出锱铢必较的市井小民、道德败坏的流氓、偷鸡摸狗的盗贼……家庭环境就像一个魔术师,能将曾经纯洁的孩子“变幻”成各种不同的样子。但这个“魔术师”也并非随意变幻,它仍然遵循“种什么种子就结什么果实”的规律。

一般家庭中,教育孩子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家庭教育的模式大概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溺爱型的家庭教育。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孩子常常处于“众星捧月”般的优待之中,因此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十分普遍。这类家庭的主要特点是,孩子受到过多的爱、过多的保护,几乎所有事情都不用自己动手,而由父母包办代替。此外,无论在什么事情上,父母都会无原则地迁就、满足孩子,甚至对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也不加制止。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孩子往往会形成任性、自私、胆小、嫉妒、自理能力差但优越感十足的不良心理。

苏苏的家庭是典型的“4+2+1”模式,苏苏就是那个“金字塔”尖儿上的小女孩。苏苏今年8岁,8年来她一直生活在全家人的宠爱之中:她穿的衣服是全家最贵的,玩的玩具比周围小朋友的都高级,虽小小年纪却快吃遍了山珍海味。她掰着手指头,能说出很多名菜、高级点心、先进的电子产品的名字。不过,她对于其他事情就没有这样了解了,比如,她到现在还不曾自己洗过一双袜子,不知道很多日常用品的功能,不会整理自己的玩具、书包……

更让人担心的是,苏苏在和同学聊天的时候,只许大家谈论她懂的东西,比如吃的、玩的;要是谁问她会不会叠衣服之类的问题,她就会立刻跟对方翻脸。直到现在,苏苏也没有一个聊得来的小朋友。

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爱的出发点并没有错,但他们错在“目光短浅”,只顾着眼前一味对孩子表达疼爱,让孩子生活得更加舒适、快乐,却忘了培养他们日后独自面对生活时需要具备的本领。而溺爱,却将孩子学习这些本领的机会“溺”毙了。

第二种是专横型的家庭教育。在这类家庭中,孩子的意见、愿望、情感总是难以表达,即使表达了,如果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也会受到父母的呵斥与禁止。久而久之,孩子干脆不再表达自我的真实愿望,而单纯依从父母的安排。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信任,长大后往往缺乏自信,遇事易恐惧,难以适应社会。更严重的是,父母这种强制态度也会被孩子继承,使他也逐渐变成一个挑剔、不宽容的人,从而难以与他人相处。

第三种是比较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即民主型的家庭教育。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能够得到父母的尊重、保护,能与父母平等地相处。父母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是孩子的指导者,而不是操纵者。这是一条良好的教育之路,能够保证孩子的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那么,如何塑造“民主型”的家庭氛围呢?

首先,家庭必须要和睦。在一个和美的家庭中,各家庭成员互相关爱、互相扶持。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容易形成善良、活泼的心理品质。相反,如果生活在一个“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的家庭环境中,孩子看到的是父母的互相指责、埋怨,感受到的是家庭氛围的紧张,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温暖,而只能感觉到无尽的恐惧和紧张。慢慢的,孩子就会形成孤僻、忧郁、畏缩、懦弱等消极的心理。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因为父母长期不和而离家出走、甚至误入歧途的案例,这些深刻的教训,值得父母们引以为戒。

其次,父母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和孩子维持一种平等的关系。这里的平等,首先是一个关注度上的平等,即父母尽量不要给孩子过多关注,不要事事都以孩子为先,否则孩子的优越感就会大增,逐渐形成溺爱模式”。平等的另一层意思,指的是父母要把孩子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并且不要去过多支配他,由他自主活动。这个空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物质空间,比如将家里某一个小柜子分给孩子使用,由他决定里面放什么东西、怎样摆放;二是要给孩子足够的精神空间,就是孩子喜欢什么、有什么兴趣爱好,父母都要给他充分的自由;另外,还要让孩子有一定的发言权,让孩子参与到某些家事的讨论中来,或者分出一部分家事来由孩子决定如何处理。

好的家庭环境一定是民主的,不能是父母“专制”的,也不能是孩子“高高在上”的。民主的关键词就是平等,父母要既给孩子平等的权利,又要让孩子承担必要的义务。这样,孩子既不会被过度宠爱,又能培养出一定的责任感。父母小贴士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最深刻,家庭生活在人的心理上所打上的烙印是终生难以磨灭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护,既不能缺失,又不能过度。不随意呵斥、打骂孩子,也不过分顺从孩子。要尽量做到对孩子尊重、信任,以朋友的态度与孩子相处,建立起民主的家庭关系。

2.父母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

提起家庭教育,总会有人说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父母。”也许有人会问:“什么才叫‘懂教’呢?”其实,“懂教”的真谛不是真的教,而是做。父母想要教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要先要求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种以身示范的作用,比任何耳提面命式的教都来得更有效。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这句话明确指出,父母就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孩子生来不具备任何能力,所有对于习惯、能力的习得,都是从父母那里模仿来的。简单说就是,父母今天的所作所为,就是孩子将来的样子。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向前进,自己就要先成为孩子的榜样。

中央电视台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劳累了一天之后,还亲手给病榻上的老人洗脚。洗完脚后,这位母亲正要休息,她的孩子——一个只有五六岁的小男孩,竟也摇摇晃晃地端来了一盆水,用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洗脚。”这位母亲顿时热泪盈眶。

专家认为,3~7岁的孩子正处于“图谱时代”,即他们把外界的行为模式都看成是图谱,印入大脑,并照着这些“图谱”学习各种行为。也就是说,父母不经意的一个行为,都有可能印在孩子的脑海中,成为他们日后的行为标准。那些平日喜欢当着孩子互相谩骂、做出粗野行为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将来就可能是一个举止粗俗的人;那些挥金如土、享乐无度的父母,培养出的很可能是一个“拜金主义”后代;那些满嘴谎言、不敬长辈的人,培养出的多半也是一个“不肖子孙”……

曾有这样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问在场的孩子:“你们长大了最想做什么?”一个3岁的小女孩说:“我最想做妈妈!”在场的观众都笑了,觉得这个小女孩思想很“成熟”。主持人又问:“你为什么想做妈妈呢?”小女孩很认真地回答道:“我妈妈天天待在家里,不上班,整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吃零食、睡觉……”

孩子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总是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行为,孩子看到的真实生活,就可能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自己未来生活的样子。如果身为父母的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到自己身上不好的那一面,就要在孩子降生之后改变自己,让自己的责任心强大起来,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下面几个方面的行为规范,是父母应该要求自己做到的:

首先,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孩子面前,要多颂扬那些道德高尚的行为,如乐于助人、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等,不要给孩子灌输一些对其形成正确价值观不利的东西,比如看见一个很可怜的小女孩在乞讨,轻蔑地说“我才不会同情她”;或者总是因为自己占了公家的小便宜而沾沾自喜;抑或是提起长辈的时候,满口抱怨,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这些不那么高尚的行为和语言,其实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孩子的心,当有一天他也成为一个狭隘、自私、势利的人时,再后悔恐怕就来不及了。

其次,要做脚踏实地的父母,对待工作专注认真,生活上不追求奢靡。这些对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和著名核物理学家何泽慧夫妇,不仅在学术上认真严谨,而且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也同样认真,他们尤为强调父母自身的行为、榜样对子女品性和习惯的影响。

由于夫妻双方都是杰出的科学家,所以家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钱三强夫妇很担心孩子们因为家庭条件,变得铺张浪费、大肆挥霍,只注重攀比和奢侈。于是,夫妇两人决定从自我做起,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他们从不追求生活上的豪华、奢侈,何泽慧总是穿着自己的“老三样”:晴天一双平底布鞋,阴天一双解放球鞋,雨天一双绿胶鞋。除了必要的衣物之外,她只有一条咖啡色的头巾,而且也已经洗得发白了。钱三强的生活就更加简朴了。他总是说:“衣服嘛,能穿就行;东西嘛,能用就行!”

夫妇两人身体力行,孩子们看在眼里,耳濡目染,自然也养成了好习惯。钱三强家中的三个孩子,没有一个讲究吃穿、讲究派头,他们都待人谦虚、礼貌,从来不和他人攀比。上学的时候,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坐公共汽车,穿一样的校服,更不会靠着父亲和母亲的特权搞什么“特殊化”。他们衣着朴素,吃喝简单,住行平实,在为“人”和为“学”上,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再次,父母还要注意做一个心态健康、性情良好的人。一对脾气暴躁的父母,是教不出一个温和礼貌的孩子的;一对阳光开朗、乐观积极的父母,也很难想象他们会有一个性情孤僻、郁郁寡欢的孩子。父母只要随时提醒自己,用积极、健康、乐观、宽容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做一个聪明但不奸诈、上进但不急进、认真但不固执的人,孩子自然也会形成健康、良好的性格品质。这也正应了那句话:“父母本身就是一本形象的教科书。”能够长期读一本好书的孩子,心灵自然也是美好的,心境自然也是高雅的。父母小贴士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怎样的父母都会在孩子的身上反映出来。”孩子生活在家庭中,与父母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行举止、情感态度、待人接物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所以,父母一定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反省自我,给孩子最积极、最正面的影响。

3.强势父母背后的“无个性”孩子

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认识到,在孩子一生之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智力,而是他们的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适应能力、社会技能等素质。这些素质用一个术语来概括,就是我们常说的“个性”。

所谓“个性”,就是个体的特性,是区分每个孩子的最重要的依据。国外一些心理学家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发现有四种个性要素对于人的影响最大。

第一,责任心。有个性的人才有责任心,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从而感应到自我应当承担的责任。连自我的独立性都不够肯定的人,自我责任感当然也就淡化一些。

第二,情绪的稳定性。有个性的人对自己是充满信心的,表现在情绪方面,就是敢于肯定自己,遇事心态比较平和、不易激动,对他人也能保持一定的宽容态度。而没有个性的人,急于表现自己,喜欢通过与别人的争执来让自己得到肯定。在情绪方面表现为容易激动,对事情过于敏感,喜怒无常。虽然在生活中,我们也常笑称后者是“个性”强烈的人,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后者恰恰是个性不强的人,他们的个性不稳定,容易怀疑自己,因而总是想通过对外界强烈的反应来证明自己。比如,一个个性很稳定的孩子,在别人面前常常不那么注意自己,而是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与别人的交往之上,这是因为他们的个性稳定,自己有足够的安全感;而总是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尊重、是否受到别人否定的孩子,往往是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他们唯恐外界对自己这个个体不肯定。所以,有个性的孩子的情绪往往也是比较平稳的。

第三,好奇心和创造力。有些孩子从小好奇心就很强,什么事情都想知道“为什么”,天文地理、运动艺术样样都有兴趣,遇到事情就喜欢自己动手,这是他们个性的体现;有些孩子则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遇到事情懒得思考,巴不得别人都帮自己做好,这就是缺乏个性的体现。

第四,交际能力和领导能力。个性成熟,或者说有个性的孩子,通常在现实生活中都很健谈,喜欢结交朋友,办事有主见,也很果断,说出的话很有“分量”;缺乏个性的孩子,则往往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很被动,性情沉默,碰到事情一般没有自己的见解,总是人云亦云,经常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哪种孩子有能力广交朋友、将来可堪大任,哪种孩子只能形单影只、“泯然众人”,在这里就一目了然了。

显然,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有个性的,长大之后能够独当一面,完善地处理好自己的生活。但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否有个性,是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的结果。现实生活中,父母总是不自觉地用自己的强势抹杀了孩子原本可以拥有的个性。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了“精神胚胎学说”。这个学说认为,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就存在一种内在的东西,这种东西在儿童一出生就决定他如何发展,要去抓什么、摸什么……这就是“精神胚胎”。简言之,就是在胎儿时期,每个人就已经有了自己潜在的个性。而出生之后,有的孩子能够在自我个性的指导之下去做事、思考,逐渐形成自我完整的个性;有的孩子则常常被父母灌输的思维模式、强加的行为规范所影响,逐渐失掉了自己的个性,最后成为“无个性”孩子。

琪琪打从生下来那一天起,妈妈就决定将她养成一个文静的女儿。所以,琪琪第一次用手抓饭、第一次在地上爬、第一次玩球时,都遭到了妈妈的喝止。在琪琪的内心深处已经形成思维定式:凡是“好玩”、刺激的事情她都不能去做。

3岁那年,琪琪知道爱美了。一次,琪琪跟着妈妈逛商场,看到一件印着“灰太狼”的T恤,非常喜欢,请求妈妈给她买下来,但妈妈说这太“男孩子气”了,不给琪琪买。

4岁的时候,琪琪靠着自己的“本事”,交到了第一个好朋友。但她将这件事告诉妈妈时,妈妈却很恼火地训斥道:“不是让你别随便跟人说话吗?你怎么知道她是不是个好孩子?”琪琪既害怕妈妈的训斥,又担心真像妈妈说的那样,到处都是“坏孩子”,于是再也不敢交朋友了。

现在,琪琪已经5岁半了,她已经被妈妈训练了一个非常“文静”的女孩,在家里从来不敢乱动东西,没有妈妈的允许甚至连自己的玩具都不敢玩;在外面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在同龄人面前也特别“安静”;对妈妈言听计从,但离开妈妈就显得无所适从。别人都说:“琪琪这个小姑娘也太乖了。”但她的妈妈还没有意识到,琪琪已经丧失了孩子的童真和宝贵的个性。

强势和个性,就像是家庭中互相排斥的两个虚幻人物。做父母的太强势,总是帮孩子决定一切事情,不给孩子一点权力,孩子的个性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如教育界那句名言:“凡是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都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而当父母意识到自身的教育错误,慢慢消磨掉自己的强势棱角时,孩子的个性就会逐渐显现出来。父母小贴士要想让孩子有个性,就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做法,一味强行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孩子怎么可能有机会发展自我意识?很多父母认为,有了孩子,自己必须强势,才能很好地保护孩子。但实际上,往往是“不作为”的父母,才最终保护了孩子的个性、孩子的主见,使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独立的人。

4.“三高家庭”阻碍孩子心理发育

父母对孩子“高期待、高要求、高度关注”,这样的家庭就是“三高家庭”。“三高家庭”下成长起来的不一定是具备高技能、高学历、高素质的孩子,而可能只是在高压力之下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要知道,在教育上操之过急,只会阻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并为此付出很多努力和关注,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于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希望孩子天赋高、聪明、各方面都比别人优秀。高期望之下,父母们必然就会对孩子有“高要求”。每到周末,并没有多少父母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游玩、放松,而是急匆匆地把孩子领到各种培训学校,去学习钢琴、书法、绘画。另外,父母往往还会对孩子“高度关注”。学习方面,他们关注孩子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期望、满足了自己的要求;生活方面,他们关注每一个细节,只要发现孩子所做的不利于学习,就加以干涉,阻止孩子探索世界的脚步……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并不鲜见,但真的对孩子有益吗?

有人曾这样问过2012年重庆永川区高考理科状元、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学子周倩的父母:“如果你们也像大多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那样,给周倩量身定制一个‘北大清华成长路线图’并‘按图索骥’的话,周倩会考上清华大学吗?”周倩的父亲周曾奇的回答是:“根本不可能。”他说,不要对孩子要求太多,健康、善良、快乐比北大、清华更重要。

也有人研究过一些孩子,他们从小在父母的“高要求”之下,很努力地达到父母的目标,因此很小就成为大家眼里的“神童”“小天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所给压力的增大,他们往往由“人尖子”慢慢滑到了普通人的水平。部分“神童”虽然还保有优秀的成绩,但只会埋头苦读”,适应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封闭式生活,长大后难以适应社会、无法与他人交流,甚至顶着“高分低能”的“头衔”,连一份普通的工作也难以找到……

这一正一反两个事例说明,“三高家庭”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