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1 17:22:54

点击下载

作者:王莉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试读:

编委会名单

主编

王泉根

副主编

张海洋 郝尚勤

编委会成员(按姓氏音序排列)

丁娥(回族) 杜尔伯台(蒙古族)

郭宇波 黄燕(仡佬族)

李小冰 普驰达岭(彝族)

石国勇 田山川

王海燕(羌族) 王锋(白族)

王莉(满族) 王晓澄

韦平(壮族) 仙米西努(维吾尔族)

熊德鼎(普米族) 杨华

张锦秀(土家族)

审稿专家(按姓氏音序排列)

金汝彬(回族) 宋全(蒙古族) 隋青(蒙古族)

王铁志(蒙古族) 张若璞(蒙古族)

序言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中国人,谁不熟悉这首歌?中国人—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年长年少,都会被这首旋律优美、热烈欢快的歌曲感动,都改变不了脉管中奔涌着的中国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这55个少数民族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行政区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雄踞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中国56个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因而既有同种同源同根同脉同习同缘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从内蒙古大草原蒙古族的“那达慕”赛马竞技,到云南西双版纳傣家山寨的泼水节;从世界屋脊传唱的古老神秘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到漓江两岸刘三姐故乡的壮族对歌;从舞动在白山黑水间的朝鲜族长鼓舞,到响彻青海湖畔的土族“花儿”;从在绿得醉人的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翩翩起舞的维吾尔族舞蹈,到在如梦如画的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间飘荡的叮咚三弦??正是这色彩斑斓、风格各异的多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万千气象、万紫千红、万古长春的壮丽画卷。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优秀传统,把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中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特邀请有关民族文化学者与作家,一起为广大少年儿童编撰了这套“五六一文化工程—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

可以说,这套丛书是专为新世纪少年儿童量身定做的,一个民族一册,共56册。丛书以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为主线,有机融汇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故事艺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融思想性、故事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炉。除了纸媒图书外,又制作成CD和DVD光盘,力图用多媒体的形式,全方位展示56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绚丽画卷与壮美史诗。这是献给伟大祖国母亲的礼物,献给亿万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本好书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好书大家读,读书长精神。“五六一文化工程”编委会

大兴安岭的一个黄昏,太阳渐渐地沉入了重峦叠嶂之后,参天的桦树林沐浴着落日的灿烂余晖。几座圆锥形的“撮罗子”一字排开,上面覆盖的桦树皮泛着柔和的金光。猎狗正趴在“撮罗子”旁的架子下,津津有味地啃着一块骨头,猎马打着响鼻隐现在附近的草甸子上。在“撮罗子”旁边,已经架起了篝火,篝火正在熊熊燃烧,打猎归来的猎人们,劳作一天的女人们,还有对打猎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少年们围坐在篝火旁,他们都结束了一天的劳动与学习,开始享受着夜晚给他们带来的宁静。年轻的小伙子、姑娘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少年们正缠着猎手让他们讲述在森林里的奇遇,妇女们围在一起,聊着天,谈着心??这就是森林里的猎民鄂伦春族传统生活的写照。物产丰富的大森林给鄂伦春族带来了悠然的生活,而这种悠然的生活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满足与幸福。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生活在茫茫林海中勤劳、勇敢、善良的鄂伦春族吧。

第一章 鄂伦春族的起源

广袤的黑龙江流域,大、小兴安岭,外兴安岭,以及贝加尔湖以东至库页岛,都留下了鄂伦春族猎人的足迹。莽莽的原始森林,沉寂秀美的草原,蓝幽幽的河川峡谷,拥抱着善良、勤劳、勇敢的鄂伦春族。鄂伦春族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鄂伦春族起源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兴安岭上长着一望无际的大森林,高大的树木遮天盖地,这里鸟语花香,飞禽走兽应有尽有,但美中不足的是还没有人。天上一个名叫恩都力的神仙,同女娲一样,可以造人,只是他用的不是泥土,而是飞禽走兽的骨头和肉。恩都力想到别处都有人了,唯独兴安岭没有人,于是,就用飞禽走兽的骨头和肉为原料,用泥把骨头和肉糅合在一起,捏成人样。他打算做十个男人和十个女人。捏完十个男人后,他发现飞禽走兽的肉不够做十个女人了,就多加了些泥土做补充,所以做出来的女人力气很小,不能干重活。恩都力一看男女力量差得太悬殊了,这可不行,他又给女人身上添加了一些骨头和肉,结果女人的力量又太大了,连男人也比不了了。恩都力不得不又抽下一些骨、肉,把女人的力量减小,这回男女的力气相差不多了,他们生活在一起,有了许多后代。这些人不知道穿衣服,赤身露背,全身长毛,冬天就冬眠,春天才苏醒过来。他们饿了就摘山上的野果吃,但总吃不饱,于是恩都力抓来野兽,给他们吃兽肉。先给十只狍子,他们一天就吃光了;又给了五十只狍子,很快又吃光了;再给一百只狍子,不到十天也全吃光了。吃光以后,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去找食物,就等着恩都力给他们送吃的。恩都力终于忍不住了,大发雷霆,他发脾气的声音好似打雷一般,震天撼地,吓得十男十女拔腿就逃。他们跑得飞快,因为他们没有膝盖。但是他们毕竟不是神仙,逃不出恩都力的手掌心,恩都力迈出几步就把他们追回来了。恩都力为了使他们与野兽相区别,把他们追回来后,用开水烫掉了他们身上的毛,只侥幸剩下了腋窝和嘴边的毛。恩都力看他们个个都是光头,不好看,又用仙术让他们长出了头发。恩都力为了制服他们飞跑的双腿,又给他们吃食盐。这还真灵验,他们慢慢长出膝盖骨了,跑得也就不那么快了。这下恩都力才放心,又给他们送了些野兽。狍子,鄂伦春族猎人一年四季的主要猎杀动物。狍子皮很软,保暖性能极佳,聪明的鄂伦春妇女们利用狍子皮制作皮袍、手套、帽子等生活用品。恩都力想,他们仅靠我给他们提供食物,早晚有一天会饿死。怎么办呢?于是就教他们自己捉野兽来糊口,教他们一块儿打围,抓野兽,扒皮,吃肉,用兽皮做衣服。从此,鄂伦春族的祖先诞生了。据鄂伦春族老辈人讲,鄂伦春、鄂温克和赫哲族是一个祖先,原来住在外兴安岭(今俄罗斯境内斯塔诺夫山脉)、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后来由黑龙江北迁至南岸。过江以后一部分人很喜欢兴安岭(包括大小兴安岭)上的广袤森林,便留下不走了,所以这部分人成为“乌热千”(鄂伦春);一部分人不愿意住在山岭上,就走到山下居住,这部分人称为“鄂温克”,意思是从山上下来的人们;还有一部分人不愿意住在山岭上,也不愿意住在山下,便乘木筏顺江而下,一直走到“三江”完达山地区,这部分人就是赫哲族,意为沿江居住的人们。当这三部分人分别的时候,一位老者嘱咐说:“我们就要离别了,以后见到头戴‘灭塔哈’(狍头帽)、脚穿‘其哈密’(一种短靴)、手上戴着骨箭环的,就是我们自己人。”在鄂伦春、鄂温克和赫哲族服饰中,都有这三样东西。

专家们证实了鄂伦春族老辈人的说法。鄂伦春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根据鄂伦春语的特点,可以断定它与满族、赫哲族等民族的语言相同,因此,这几个少数民族都是由东北某一古代民族发展而来的。

鄂伦春族生活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接壤的地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鄂伦春族共有8196人,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人口在10 万人以下的民族称为人口较少民族,在我国55 个少数民族中,有22 个人口较少民族。“鄂伦春”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清初。此外还有“俄伦吞”、“俄罗春”、“俄乐春”、“俄伦春”等几种说法。这些称谓虽然不同,但都是“鄂伦春”一词的谐音。鄂伦春族的主要姓氏有5个,即吴、葛、关、魏、莫。下面这个故事讲的就是鄂伦春族这五大姓氏的由来。

鄂伦春族姓氏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兴安岭大河西岸住着很多勤劳勇敢的人家。他们有的开荒种地,有的上山打猎,有的下河捕鱼。一天晚上,突然天降大雨,突如其来的大雨把很多人都淹死了,只剩下一个姑娘和一个小伙子幸运地活了下来。姑娘抱着根木头,小伙子坐在一个大桦皮篓里,两个人漂呀漂,一直漂进大山里,好不容易上了山,保住了命。两人上山以后,用几棵小树绑在一起,又找来些桦树皮一张连着一张地铺在小树的外围,搭成了撮罗子,总算能挡风避雨了。他们靠采山上的蘑菇填饱肚子,夏天时又把蘑菇晒干,留着过冬。后来,姑娘和小伙子结成了夫妻,生下了五个男孩。男孩们长大以后,都缠着父亲让父亲给起名字。于是,父亲对他们说,从今天起,你们五个分头去办一件好事,三天后回来见我,那时,我再给你们每个人起个好名字。三天后,老大拿出了五张用红木做成的大弓,父亲满意地点了点头,给他起了个名,叫“魏拉依嫩”,意为“红木头”,从此老大就姓魏了。老二扛回了一只又大又肥的狍子,父亲就给他起名为“古兰”,意为“公狍子”,从此,老二就姓关了。老三拿出了一顶狍头帽,帽子上还有两个原模原样的狍子耳朵,跟真狍子头没什么区别,于是父亲给老三起名为“葛钡”,意为“真聪明”。从此,老三就姓葛了。老四把打来的狍子不慌不忙地放在地上,抽出刀子“刷刷”分成六块,先把狍头献给父亲,然后把割下的四条腿分给四个兄弟,最后才把没什么肉的狍腔子留给自己。父亲很感动,给他起名为“吴恰它堪”,意为“没有私心,办事公正”。从此,老四就姓吴了。老五把这三天打来的猎物堆放在一起,有狍子、野猪、飞龙、香鼠等,没等父亲开口,四个哥哥齐声称赞:“莫日根”,意为“打猎能手”。于是,老五就姓莫了。这五个兄弟后来各自成家立业了。鄂伦春人呢,从此也就有了姓。狍头帽,即狍头皮帽子,是用完整的狍脑袋皮缝制而成的。据说,戴这种帽子可以起到伪装的作用,猎人在打猎时,不容易被动物发现。

第二章 鄂伦春族的家园

鄂伦春族主要生活在大、小兴安岭。在兴安岭,河流和小溪密如蛛网。在它的东面、北面和西面,有黑龙江和额尔古纳河蜿蜒环绕,南部是辽阔的松辽平原,嫩江、松花江流经其间。鄂伦春人主要聚居在黑龙江和嫩江两大水系流域。

大兴安岭丰富的物产是鄂伦春族生活的物质保障,他们对大自然怀有无限的眷恋与遐想,他们认为,是天上的神仙赐予了大地生机与活力。

美丽的兴安岭我们的家

据说以前,鄂伦春族住的地方,没有山峰,没有河流,没有树木花草,没有飞禽走兽,只有奇形怪状的石林和漫无边际的大水,自然也就没有靠打猎为生的鄂伦春族了。所有的群山树木,江河湖泊,花草蜂蝶,走兽飞禽,都生长在天空白云之上、天堂之下。不知过了多少个年代,天上的皇帝驾神鹿四处漫游,发现地面竟如此荒凉,便派神猎手鄂尔德穆莫尔根落到地面,造山移树,治水种草。天皇希望地面也变成像天庭一样的秀丽繁茂。莫尔根把天庭的树木花草搬到地上,使秃山石岭变成绿树成阴的山岭,使平地变成绿茵茵的草原。接着,他又把最高处的小河分成无数支小溪,小溪流顺坡流淌,让那些树木花草在寂寞的时候,看她们欢舞,听她们唱歌。之后,莫尔根站在最高的山峰顶上,举目眺望,禁不住欣喜若狂地欢呼起来。原来呀,大地经他这么一治理修建,变得如此美丽壮观,他再也不想飞回天堂去了。地面改造完毕,神猎手却迟迟不返回天宫,为此,天皇一怒之下,将莫尔根开除出天宫,永世不得升入天堂。莫尔根心想,不准返回天庭,更好,这地面的景象要比天上美丽多了。地面上,有山有水,有树有草,有花有果,景色太迷人了!站在地面的他立刻仰面向天堂喊道:“我名为神猎手,可地上除了山林水流,花草果木外,什么都没有。没有飞禽走兽,我射什么呢?我吃什么呢?望天皇开恩,降下所有会跑的,会飞的,会游的,会爬的,会入土的生灵,与我陪伴,为我消遣,供我进食。”天皇听了以后,想了想,觉得莫尔根言之有理,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命令手下的将领道:“先清点所有的飞禽和走兽,然后将各种各样的禽兽分一半给神猎手鄂尔德穆莫尔根。”天皇指令,谁敢怠慢?将领们分头行动,连夜连天,点名查数,按种类平均分成两半,一半留在天庭,一半归划到地上。就这样,天上的飞禽走兽,如飞龙、狍子、野猪、犭罕(hān)、狐狸、野兔等等,都像雪花一样散落下来。以后的鄂伦春族就以打猎为生了。鄂伦春族,凭着对大自然的悟性,发现了森林里丰富的物产,这些成为他们唾手可得的衣食来源,就这样 ,他们成为兴安岭的主人。由于动物保护的需要,游猎民族—鄂伦春族的狩猎生活于1996年彻底结束,从此过上了农耕生活。,又名驼鹿、堪达罕,鹿科,体长二米多,身重达三四百斤,鼻长如骆驼,雄的有角,角上部呈铲形。生长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北部的混交林或针叶林内,经常出没在河湖畔或低湿的沼泽地中。善游泳,跑得快,很难捕捉。

嘎仙洞和奇奇岭,都是大兴安岭最好的猎场。猎人到了嘎仙洞,都要进洞里歇歇脚,到了奇奇岭,都要登上峰顶看一看兴安岭的风光。

嘎仙洞,位于嘎仙山半山腰上,其洞口宏伟壮观,洞内平坦宽阔,洞中有洞,极其有趣。嘎仙洞与一座山遥遥相对,老人们管这座山叫奇奇岭,后来又叫窟窿山、昆仑山。在鄂伦春人中流传着有关嘎仙洞和奇奇岭的动人传说。

嘎仙洞和奇奇岭的传说

在很早以前,鄂伦春人居住的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大兴安岭就像一座岛屿,嘎仙山的山谷,原来是一条海峡,嘎仙洞是海眼。海眼里曾经住过一个小龙王,他把海眼变成自己的水晶宫,宫殿里有碧玉石桌、玛瑙石凳、珊瑚盆景。在小龙王宝座的后面还有一个通地海的洞口,这个洞深不可测;在洞中拐弯处上端,还有一个小通天洞,这是小龙王为了上天入地方便而开的。小龙王常常兴风作浪,他一兴风,大海就涨潮,那些岛屿就被淹没,就会扰乱岛上鄂伦春人平静的生活。一个名叫柯阿汗的猎人,他有能耐,有力气,箭法好,百发百中,是远近闻名的莫日根。他勇敢彪悍,不怕狼熊虎豹,也不怕妖魔鬼怪,乐于助人,所以大家都来找他想办法。他为了救乡亲,就用神箭把小龙王给赶跑了。从此,海水撤了,凹凸不平的海底露了出来,就变成了嘎仙洞、奇奇岭现在的样子。鹿、犭罕、狍子、野猪、雪兔、灰鼠、熊和狐狸又渐渐多了起来。柯阿汗终年在这一带打猎,夜晚就回到嘎仙洞歇息。猎物打多了,存放在洞里也不会变质。有猎人来了,他就把猎物分送给大伙,拿回乌力楞,供孤寡老幼享用。乡亲们都夸赞柯阿汗是个阿雅莫日根(好猎手,大英雄)。有一年,正赶上柯阿汗猎人到诺敏大山里去打犭罕的时候,一场灾难降临到嘎仙洞这一带。从外兴安岭那边来了一群吃人的蟒猊,霸占了这个洞。老蟒猊让小蟒猊出去找鄂伦春人,先是让鄂伦春人给它们纳贡,规定一个人每天缴一只犭罕、两只狍子或两只野猪,谁打不来缴不上,蟒猊就把谁活活吃掉。后来蟒猊吃人吃红了眼,不吃野兽,光吃人了。有个鄂伦春猎人被蟒猊抓去吃掉之前,对蟒猊说:“等柯阿汗莫日根回来,会替我们报仇的。”老蟒猊凶狠地嚎叫:“什么柯阿汗!你说这人他在哪儿?别说他,谁来这儿都必死无疑!”猎人说:“柯阿汗回来后,一定会除掉你们这群坏蛋的!”老蟒猊“嘎嘎嘎”地怪笑一阵,然后就把这个猎人吃掉了。蟒猊吃人的事儿很快传遍了大兴安岭,猎人们都盼望着柯阿汗赶快回来除掉这群蟒猊。远在诺敏山的柯阿汗,听说蟒猊到处吃人,立刻骑着马,昼夜不停地往回赶。快到山洞时,柯阿汗看见从洞里冒出一股股妖雾,知道是蟒猊霸占了这个山洞。他走到洞前,下了马,登上石阶,正要推开大石洞门,却不料惊动了洞里的蟒猊,老蟒猊让小蟒猊出去看看。它们弓上弦,刀出鞘,在洞前将柯阿汗团团围住,厉声问:“你是什么人,不怕死,敢到这里来?”乌力楞,是按照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组成的小群体,通常由几户人家组成,这几户人家一起出去打猎,打回来的猎物平均分配。“我是鄂伦春猎人柯阿汗,这是我的山洞,为什么我不敢来!”小蟒猊一听是柯阿汗回来了,都有些害怕。柯阿汗说:“你们这群吃人的蟒猊,赶快给我滚开!”有一个小蟒猊战战兢兢地说:“我们大王说啦,我们是这里的主人,你敢撵我们走?我们这就把你吃掉。”柯阿汗不理它,操起斧子三下五除二就把它们都砍死了。老蟒猊在洞里听到洞外面小蟒猊的惨叫,急忙跑出来,但为时已晚。老蟒猊知道这个人不同寻常,不能和他硬拼,就思量着该怎么对付柯阿汗。这时,柯阿汗举起斧子,说:“你必须离开这个地方,否则我就砍死你。”老蟒猊说:“你要撵我走?那咱们比比武吧,看谁胜谁败。你要是败了,我就把你吃掉,我将永远成为这个山洞的主人。”柯阿汗说:“好吧。那你要败了呢?”“我要败了,立刻就离开这个地方。”“那就一言为定。你说比什么吧?”“比摔跤!”“行,就在这个洞门口摔吧。”柯阿汗和老蟒猊开始摔跤,摔了半天,没分出胜负。老蟒猊说:“不摔了,比扔大石头,看谁扔得远。谁能把堵洞门的大石头扔到对面昆仑山上,谁就为胜;谁要扔不到,就算谁输。”堵洞门的大石头共有两块,又高又大又沉,正好一人一块。老蟒猊说:“我先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