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1 19:20:41

点击下载

作者:张新渝,樊玲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试读:

前言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第一经典,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中后期面世,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医药学发展之滥觞。《黄帝内经》囊括了中医药学养生、防病、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的全部内容,一经出世便成为古人学习中医药学的必读之书。历代医家在研读《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经验不断充实中医药学理论,由此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黄帝内经》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被尊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与儒家的四书五经并驾齐驱,被收入《国学基本丛书》。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底蕴在医学经典中独树一帜。《黄帝内经》所形成的学术体系,以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为基础,运用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与古代哲学充分融合,完美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鉴于《黄帝内经》丰富的养生防病治病内容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以及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有关《黄帝内经》的科学普及工作也在逐渐开展。目前,基于《黄帝内经》的科普著作已出版了不少,也有很多中医研究者借助电视等媒体开展《黄帝内经》的科普讲座,这其中绝大多数局限于养生保健方面,铺天盖地且良莠不齐,这对人民群众正确、全面认识《黄帝内经》有一定的误导,很容易让人认为《黄帝内经》仅是一本专门的养生保健古籍。而实际上,作为“中医之本”的《黄帝内经》,思想内容浩如烟海,其所蕴含的文化与医学思想,岂是单纯的养生保健内容所能概括?虽然《黄帝内经》中含有大量“治未病”的内容,包含众多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与措施,但这只是《黄帝内经》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不能展现《黄帝内经》之全貌。因此,将《黄帝内经》的科普工作重心全部放在养生保健方面失之偏颇,不利于《黄帝内经》科普工作的全面与长远发展。

由于《黄帝内经》是两千多年前的古籍,其文义古奥,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如何将专业化、理论化、抽象化的经文警句、哲理医道用简单、易懂、形象、有趣的语言和形式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实现《黄帝内经》从专业化向科普化的过渡,这对于《黄帝内经》的研究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黄帝内经》研究工作者应当走出书斋、走下学术高台,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权威正统的专业知识,将《黄帝内经》有关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思想、方法翔实传达给民众,让更多人真正了解《黄帝内经》这一祖辈留给我们的“传家之宝”,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由研究《黄帝内经》的专家、学者构成,体现了《黄帝内经》当代研究的最高学术水平,也肩负着继承、发展、弘扬《黄帝内经》精粹的历史使命。2008年初,学会组织专家、学者从科普角度对《黄帝内经》进行研究,并筹划撰著《黄帝内经》科普丛书,于当年7月在吉林长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期间讨论通过了编写书目、目录、编写要求等,确定了编著人员。本丛书各分册编著者均由全国《黄帝内经》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担纲,其对于各自承担的编著内容、所涉及的理论都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够确保本丛书的权威性、学术性。在编著和修订过程中,反复推敲,注意密切结合群众的日常生活事例,以突出其实用性,并力求使文字通俗化,赋予其趣味性,从而达到科学普及《黄帝内经》的目的。

本套丛书包括养生、经络、脏腑、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等分册,编写内容由浅入深,旨在揭示《黄帝内经》中有关生命、人体、疾病、诊治疾病、养生保健的奥秘,同时答疑解惑,介绍《黄帝内经》中人民群众关心的内容,对常见的中医术语给出正确的解答,希望以此为媒介,吸引更多人对《黄帝内经》、对中医产生兴趣,并使之客观地看待《黄帝内经》与中医,让《黄帝内经》及中医学获得更广泛的民众认同,为其良性发展添砖加瓦。

在本套丛书尚未付梓之际,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原主任委员王洪图教授不幸逝世。王洪图教授为《黄帝内经》的研究、发展及弘扬作出了巨大贡献,临终前依然关心《黄帝内经》科普工作开展情况。现在丛书即将面市,愿能告慰王教授在天之灵。《黄帝内经》的普及将是全国内经学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翟双庆2010年7月3日编者的话

针灸疗法,是《黄帝内经》(由《素问》、《灵枢》两部组成)中用来治疗疾病的两种治疗方法。

针,是用针具在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刺扎;灸,是将艾炷或艾条点燃,在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熏烤,由于针与灸常常配合使用,所以合称“针灸”。

自从有了人类,各种疾病也就随之发生。

早在石器时代,在人们劳动或生活中,当身体的某个部位被尖石、荆棘刺伤或者火所灼伤,而该部位、甚至其他部位原有的某种病痛,竟然随之减轻甚至消失,聪明的祖先们便逐渐地认识到了刺扎与灼伤的治疗作用,这应该就是针灸疗法的起源。

经过长期的积累,从下意识的感觉和偶然的发现,到有意识的验证和必然的总结,尤其是在许多药物还没有被人类认识、掌握与运用之前,简便易行而又切实有效的针灸疗法,就成为了上古社会对付疾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这也是《黄帝内经》所论治疗手段以针灸为主的原因。

针灸疗法,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在中国已经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曾经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时至今日,针灸疗法不仅在华夏大地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还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被它神奇的疗效所折服,并乐意接受与争先学习针灸疗法。

古老的针灸疗法,为什么会如此经久不衰,并广为普及与推广呢?

深究其中的原因,应该与以下的因素有关。

一、疗效可靠

任何一个患者与医生,时时刻刻的所盼所祈,无一不是获得疗效,消除疾病,这是病人之常情,医生之仁爱。

针灸疗法所具有的可靠疗效,正好能满足这一理所当然的需求。

尽管西医学的治疗手段和药物随着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而层出不穷,但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上还不能完全的得心应手,甚至是无能为力。如多种痛证,尤其是神经性疼痛、神经病变、功能障碍性病变、颈腰椎退行性病变等。

针灸疗法却有着独到、迅速的效果,常常针到痛止,应手而效。

二、安全无害

任何一种治疗的手段或药物,除了疗效之外,是否安全,对人体有无其他的伤害,也就是今天通常所说的毒副反应,这也是医生、患者普遍关心的。这种担心也是情有可原。

众所周知,很多的西药都具有毒副作用,在消除疾病的同时,也常常会给人体造成伤害。

因使用氯霉素眼药水治疗结膜炎而导致骨髓造血功能的障碍,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关节炎而造成胃溃疡出血、过敏性哮喘,用安乃近退热而产生剥脱性皮炎,用链霉素治疗结核病导致神经性耳聋等,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至于放、化疗法的毒副反应与伤害,则更是使广大群众谈药色变。

即使是某些中草药,对人体也会产生某些毒副作用,否则“神农尝百草”就不会“一日而遇七十毒”了。

针灸疗法,它只是在体表进行针刺或艾灸,一般不会造成什么伤害。“在治疗同样病证时,针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药物和其他认可的医疗手段低得多。”这不仅仅是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针灸听证会的结论,也是海内外广大有识之士的普遍认识。

三、简便易行

一些治疗手段,虽然疗效卓著,毒副反应也很低,甚至没有,但却离不开复杂的高科技设备,需要难以掌握的操作技术,因此也是很难普及推广的。如西医学的细胞刀疗法、介入疗法等,虽然先进,可是又有多少个基层医院能够开展?

针灸疗法不需要复杂的仪器,也无需高深的技术,只要能按照针灸疗法一般的操作要求,适当练习,就可以实施治疗。而且没带银针,手指就行;没有艾条,香烟也可。尤其是像指针疗法的穴位按掐,更是一看就懂、一学便会,极容易让病人随时随地进行自我保健,或对某些疾病实施治疗。

如一人在大庭广众下突然昏厥,就会有人上前去掐按昏厥者的人中穴以急救,而这些人并非专职的针灸医师,甚至根本不懂得医学。这种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不就是针灸疗法简便易行的真实写照吗!

四、经济实惠

花钱看病,破财救命,这似乎是古今中外“天经地义”之事。其实,这纯属患者无可奈何之举,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毕竟要比金钱贵重得多。

然而,现代很多高精尖设备的检查与昂贵的药物,使得许许多多普通百姓望而生畏,欲医无能力,欲罢不忍心。

针灸疗法却非常的经济,患者常常以极低的代价,就可以享受到解除病痛的实惠,又何乐而不为呢?

针灸疗法的内容在《黄帝内经》里非常丰富,不仅有着许多的专篇论述,甚至常常以“针刺”、“刺法”、“刺治”等作为各种治疗手段的总称或代称,尤其是《灵枢》,几乎就是针灸疗法的专书,也难怪古时候又把它叫做《针经》。

为了使广大民众对《黄帝内经》中的针灸疗法有所了解,本书以易学、易会、有效、安全为基本原则,择其要者作一简单的介绍,如果读者能够通过本书领略到《黄帝内经》中针灸疗法的风采,给您的健康与保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笔者也就心满意足了。第一章 神奇的疗效

针灸治病,从古到今就有着神奇的效果。

细细的一根银针扎下去,小小的一团艾火燃起来,许多病证往往立马见效,即使是某些久病重病也能缓解甚至治愈,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善用针者,取(治疗)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绳结)也,犹决(疏通)闭(堵塞)也,疾虽久,犹可毕(痊愈)也。”

不管你相信也好,怀疑也罢,这就是针灸疗法的神奇作用。第一节 古代的传奇故事一、扁鹊神针活太子

这是司马迁所著《史记》中一个“起死回生”的故事:

战国时期的一代名医扁鹊,有一天路过虢国的王宫门前,刚好听说虢太子死了,就向太子身边的一位官员询问:“太子得的是什么病?死了有多长时间?”那位官员回答说:“太子因气血逆乱,突然昏厥而死。死了差不多半天了。”

扁鹊听完后马上又说:“太子所得的是‘尸厥’病,并没有真正的死亡,只是一时性的假死,我能救活他。”扁鹊一语既出,众人皆大吃一惊,连虢国国君闻之也惊诧不已,尤其是那位回答扁鹊问话的官员更是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要知道那位官员也懂医术啊!

好一个扁鹊,不愧为一代名医,只见他取出银针,对准虢太子头顶中央的三阳五会穴(即百会穴)扎了下去,不一会儿工夫,竟然就出现了奇迹,虢太子居然苏醒,“活”了过来。接着扁鹊又用药物熨灸虢太子的两胁下,虢太子就能坐起来了。就这样,“死”了半日的虢太子被神奇的针灸医“活”了。

尸厥病,《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指突然昏倒、人事不省的昏厥。因“形(体)无知(觉)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黄帝内经》采用针刺涌泉穴、十二井穴,扁鹊采用针刺百会穴,穴位虽不相同,却都能“起死回生”,因为这些穴位都具有急救的作用。

这真是:

太子昏死患尸厥,扁鹊急救百会穴,

起死回生顷刻间,全靠针灸命不绝。二、医圣巧用针杀虫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因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创建了中医学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而被中医学界尊奉为“医圣”。

传说某一天,有位青年男子突感小腹部疼痛,服了某位医生开的汤药后,疼痛反而更加厉害。

当张仲景了解到该男子的病情和所服药物之后,立即明白是他肚子里的虫子在作怪,由于前面那位医生所开的药物剂量太轻,并没有把虫子杀死,只是把虫子暂时毒昏,药性一过虫子苏醒了过来,钻动更加厉害,疼痛也就更加剧烈了。

好一个张仲景,只见他不慌不忙,卷起病人的衣服,掏出一根银针,对准病人腹部的某个穴位一下子扎了下去,虫子的头部正好被刺中,拼命地挣扎,病人也痛得昏了过去。张仲景却笑呵呵地说:“不要紧,虫子已经被扎死了。”不一会儿,病人就苏醒了过来。接着,张仲景开了一副泻药,让病人马上服下,不多时,一条长一尺左右的虫子就被排泄了出来。

张仲景用针刺杀死蛔虫的故事,虽然是民间的传说,但这种方法在《黄帝内经》里确实有记载:“心肠痛,忱(烦闷)作痛,肿聚(似有包块),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蛕(蛔)也。以手聚按(腹部)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也。”它不但说明了张仲景的所学所用,确有所宗,也说明了针灸治疗作用的广泛。

当然,现如今驱杀肠道寄生虫的药物很多,效果确切,针刺杀虫之法很难掌握,风险很大,故不宜提倡,也大可不必。

因此:

肠中虫聚腹剧痛,虽然针杀有作用,

但用此法有风险,劝君仍用药杀虫。三、华 绝技医曹操

说到三国时期的神医华佗,人们都会对华佗所发明的麻沸散、五禽戏,尤其是开肠剖肚的外科手术等津津乐道。其实,华佗还是一个善于使用针灸治病的大行家。

根据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记载:华佗治病,凡是认为该病“当针”的,下针“不过一两处”,“病亦行瘥(愈)”;凡是认为该病“当灸”的,也“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真是神乎其神,而被陈寿誉之为“绝技”。

有位李将军之妻患病,华佗经过把脉后认为是“腹中胎儿不下”。由于妻子病前已经生下了一个胎儿,所以李将军不以为然。谁知,一百多天后李妻的病再次发作,又请华佗诊治,华佗依然认为是“胎儿不下”,其原因是李妻所怀的是双胞胎,前些日子虽然生了一个,但另一个却没有生下来,如今已死在腹中,并已干枯。于是华佗给病人外用针刺,内服汤药,结果病人又生下一个长约一尺、手足具备、已经枯死的男婴。

最能说明华佗针灸绝技的,还是医治曹操的头风病:

曹操患有头风病,多年来虽然遍求名医医治,仍然不愈,到后来发作越来越频繁。每次发作时,都感剧烈的头晕目眩、疼痛不止、心烦意乱,以至于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不能指挥军队打仗。

曹操听说华佗医病其效如神,便“召佗”而“常在左右”。一旦发作,“佗针鬲,随手而瘥”。也就是说,只要曹操的头风发作,华佗就立即针刺曹操胸膈中部的穴位,头痛就立马停止。

足见针灸之神,华佗之奇。

其实,华佗的治疗是有根据的,《黄帝内经》中就说过:“心烦头痛,病在鬲中”。

只可惜,因为华佗不愿意“专侍”曹操一个人,返家不归,曹操一怒之下将华佗杀害。一代神医竟遭毒手,救人绝技因此失传。而一代雄杰的曹操也因华佗之死,头风病日益严重,无人能医而死,害人害己,都成为千古之悲剧。

这真是:

佗心为民医德高,被害只因不侍操,

无佗操死咎自取,绝技失传恨难消。四、药王开棺救产妇

孙思邈是隋末唐初时期的名医,医学史上的长寿老人,活了102岁,也有说活了140多岁的,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鸿篇巨制。由于他经常亲自上山采药,医治百病,其效如神,所以民间素有“药王”之称。其实,孙思邈同样也是一个长于针灸的大行家。

传说隋末唐初年间,大将军尉迟恭善使两根铁鞭,驰骋沙场,多年的南征北战,东拼西杀,到后来手臂疼痛不止,不能抬举,痛苦不堪。孙思邈知道后,就在尉迟恭的肘关节处进行针灸,一针下去,疼痛立止,挥动自如。感动得性如烈火、桀骜不驯的尉迟恭大将军磕头不已,并发誓要给孙思邈当跟班随从。这就是在某些“药王庙”中,在孙思邈的坐像旁边,为什么塑有尉迟恭站像的原因。最为神奇的还是药王开棺救产妇的故事:

传说某天,孙思邈行医路过某地,正好碰上一行出殡队伍,于是站在路旁,目送出殡队伍过去。

突然,孙思邈箭步飞奔,追上队伍,按住棺材,大声喊叫:“人都没有死,为什么就要埋掉?”众人十分不高兴,纷纷说道:“人早已死了,大家都很伤心,你为什么在这里胡说八道?”孙思邈答道:“不!人如果死了,血就会凝固,就应该是暗红色的,而你们的棺材下面一路滴的都是鲜红的血,凭什么就说已经死了呢?”大家一看,从棺材里滴出的果然是鲜红的血。

于是,当场把棺材打开,请孙思邈察看,只见一个面色蜡黄、小腹鼓凸的妇人,就像死人一样静静地躺在里面,鲜红的血液从裤裆里向外流出。这时,一个男子向孙思邈哭着说:“我夫妻俩结婚十年没有生育,这次怀了孕,本来是喜事,没想到一怀就怀了一年多,昨天刚临盆,就难产死了。”

孙思邈仔细诊察了产妇的呼吸、脉搏,然后取出银针,对准产妇的人中、中脘、中极三个穴位扎了下去,不一会儿产妇果然苏醒了过来。刹那间,出殡队伍整整齐齐跪了一地,他们这才知道遇上了能够“起死回生”的药王。随后孙思邈又送给产妇一服药,并吩咐众人马上把病人抬回家去,立即喝下汤药,再按照孙思邈教的方法接生。

结果,产妇不仅活了下来,还顺利地生下了一个胖娃娃。

人中穴善于急救,中脘穴、中极穴都为任脉的穴位,根据《黄帝内经》所论,任脉的循行起于胞(子宫)中,而一大生理功能就是主妊娠,足见选取任脉的穴位治疗难产是正确的。

这真是:

凭血生死断,开棺救产难,

三针活两命,药王美名传。五、药王发现阿是穴

药王孙思邈不仅有着许多治病救人的神奇传说,而且还是阿是穴的发现者。

阿是穴,又叫天应穴,就是以病痛的局部或压痛点作为一个天然的穴位,它没有固定的部位和名称,随病而定。

传说有个病人患了一种周身疼痛的病证,一天比一天严重,每天都痛得要昏死好几次。孙思邈就给这个病人扎针止痛,可是这一次的情况却有些不妙,针都拔出来很久了,病人还是痛得嗷嗷直叫。孙思邈按照古书上的记载,先后又选择了多个能够止痛的穴位,一一进行针刺,可是病人依然痛得龇牙咧嘴,满床翻滚。

该用的穴位都用了,为什么疼痛还是止不住呢?这回可奇怪了。

孙思邈一边思考,一边询问:“哪儿最痛?”病人回答说:“左腿。”于是,孙思邈用手指按压在病人左腿上的某一处,问:“是这儿吗?”病人摇了摇头。耐心的孙思邈又沿着左腿从上到下按了几处,病人还是直摇脑袋。突然,当孙思邈按到病人左腿的某一个部位时,病人立即大叫了起来:“啊!是!就是这儿。”孙思邈立即将针扎进了这个地方,剧烈的疼痛竟然立即止住了。

病人翻身而起,连声道谢:“先生,您这一针真神啊!不过,这叫什么穴位呢?为什么您和其他的医生从来都没有用过呢?”刚才还是神情凝重的孙思邈,这时也欣喜若狂:“你刚才不是在叫‘啊’、‘是’吗,那就叫它阿是穴好了。”

后来,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里这样写道:“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阿是穴的由来确实具有几分传奇色彩,时至今日,阿是穴已经是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疼痛的重要穴位。其实,只要你翻开《黄帝内经》,就会发现“以痛为输(穴)”,“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穴)也”的论述,就是阿是穴的理论根据和选取方法。当然,“阿是”的命名还是药王最先注册的。

这真是:

阿是止痛真了得,以痛为输是原则,

虽说内经言在先,药王命名才有得。六、御医妄为折女皇

在唐朝胡璩所著的《谭宾录》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唐高宗李治的眩晕病发作,头目昏眩,如坐舟车,不敢睁眼,痛苦不堪。于是传下圣旨宣召御医,一名叫秦鸣鹤的御医奉召前来。经过一番诊察,秦鸣鹤认为皇帝之病,是由于风热上攻头目清窍所致,只要在头部上进行针刺并刺出血来,就可以缓解。

谁知,皇后武则天(后来正式登基称帝)认为秦鸣鹤胆大妄为,竟勃然大怒:“皇帝的头岂能放血!该杀!”吓得秦鸣鹤连连磕头求饶。

然而,皇帝李治却说:“医生医病只是按病情而论治疗,不应该治罪。再说,我的头部、眼睛胀闷得不得了,难以忍受。就让他在头上扎针,出点血,不见得就会有什么大碍。”坚持让秦鸣鹤治疗。

得到皇帝的恩准之后,“胆大妄为”的秦鸣鹤就在皇帝头上的百会穴和脑户穴进行针刺,并刺出血来。拔针之间,皇帝的眼睛就可以睁开了,而且感觉明亮了许多,头也不胀闷了。

刚才还怒气冲天的武则天,已被针刺的神效所折服,不惜屈尊降贵,立即起身连连向秦鸣鹤致谢,并赞誉有加:“你真是老天爷恩赐给我们的良医!”还亲自捧出贵重的珠宝和丝绸,赏赐给了秦鸣鹤。《黄帝内经》中对头目胀痛、闷重的治疗,所采用的是针刺“泻头上五行(五条经脉),行五(每条经脉各取五个穴位)”,就包括了属于督脉的百会穴,同时也有“泻出其血”的要求。可见,秦鸣鹤的治疗是正确的。

每每至此,笔者就联想到罗贯中笔下《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因疑心华佗的“谋害”,不仅杀害了一代神医,也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害人害己。李治与武则天就要开明与豁达得多,因此也就受益多多。

这真是:

针刺疗效实在好,御医胆大手段高,

皇帝开明病得除,女皇豁达折玉腰。第二节 笔者的亲身经历

有关针灸疗法神奇的效果,如果说历史上的传奇已经久远,只见于文献所载或者民间流传,未能目睹,那么笔者的亲身经历却是真真切切的。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的针灸工作者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努力地钻研与发掘针灸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广泛运用于许许多多的病证,甚至是危急重证或疑难怪证的治疗之中,还打破了某些古代文献记载所不能针刺、艾灸的“禁区”、“禁令”,其疗效卓著,屡屡见诸各种专业文献和宣传媒体。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与医学的广泛交流,针灸疗法已经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古老的针灸疗法逐渐被世界各地的人们认识,并因它所具有极高的治疗效果、极低的副反应率,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接受。曾几何时,在海外掀起一阵阵的“针灸热”以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针灸疗法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笔者并不想用见诸媒体或文献的报道来强行说服读者,因为那毕竟是他人的成就;而是通过本人所亲身经历的二三事来告诉大家,针灸疗法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一、最难忘——针刺人中解除“尸厥”

四十一年前笔者刚行医不久,是一名乡下的“赤脚医生”。

一个深秋的傍晚,一个青年乡民突然飞奔而至,告知他的父亲突然昏倒在地。我火速赶往事发之地,只见该乡民仰面躺在地上,人事不省,双目紧闭,面色苍白,肢体冰凉,呼吸微弱。还真有点像虢太子所患的“尸厥”症,不过那时候我还没有读过《史记》,也没有看过《黄帝内经》。

我立即取出银针,迅速消完毒,对准病人的人中穴扎了下去,只听见病人大叫一声,立即苏醒了过来。紧接着,又在病人的百会穴、神阙穴、关元穴上进行了艾灸,不一会儿工夫,病人的面色开始红润,周身转暖,完全恢复了正常状态。

或许是刚行医不久就取得成功的喜悦,更或许是亲身见证了针灸的神奇,它就像初恋一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尽管已经过去了四十一年,至今仍然记忆犹新。二、最快意——十宣放血退热定惊

笔者之子在婴儿时期经常生病发烧,而且一发烧就在39℃以上。记得有一天深更半夜,小儿又突然发起了高烧,体温竟高达40.2℃,满面通红,周身滚烫,肢体时时抽动,眼看就要发生中医学所说的热极生风、西医学所说的高热惊厥。而此时的屋外正在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家里又没有可供使用的药物,连银针都没有一根。通常的物理降温也用了,高烧就是不退,孩子的母亲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情急之中,我猛然想起书中的一句经典名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无奈之下,取出缝衣针,消毒之后,在孩子的十指尖也就是十宣穴上进行点刺出血。此举虽然遭到孩子母亲的抱怨,但当看到孩子随着大汗出而热退身凉时,她又破涕而笑。

在事后的二十多年里,孩子的母亲还常常以此戏谑我的“残忍”行为,而我却感到快意无比,所谓“残忍”的后面,却是真正的仁慈,小小的缝衣针退高烧于瞬间、止抽风于顷刻,而且简便、价廉,又无毒副作用,针灸疗法的巨大作用可见一斑。三、最感慨——阿是止痛名不虚传

四年前笔者本人不慎跌跤,左脚背骨折,虽经外敷、内服药物,可还是疼痛不止,尤其在夜间更是难以忍受。急中生智,找了几个阿是穴进行针刺,居然见效,疼痛立止。一时得逞,天天照办,就这样我顺利地度过了恢复期。

你可知道,在这段时间里,我心里的感慨?那就是对《黄帝内经》更加的赞叹,对“药王”更加的崇拜。四、最常见——一针入穴诸病若失

本书的另一位作者,是具有二十四年临床治疗经验的针灸专职医师,在长期的医疗生涯中,凭着一根根银针、一支支艾条,不知道解除了多少患者的病痛。

一位病人因患突发性耳聋,双耳失聪近两周,她选用耳门穴、听宫穴等进行针刺,就在留针之际,患者已能微微听到医生的话语。三次治疗后,听力已然完全恢复。

另一位妇女产后不到两个月就患上了偏头痛,也就是西医学所说的血管神经性头痛,经常发作。每次发作,右侧头部剧痛不止,有如刀劈斧砍,难以忍受,还有些类似于曹操所患的头风病。近二十年来,遍服药物,虽能止痛一时,却未能彻底治愈,痛苦不堪,曾经数次有过自杀的可怕念头。经过她的针刺治疗,一周而缓解,一月而告愈,至今多年不见复发。

还有一位年高八旬的老太太,“中风”后偏瘫在床,不能动弹,仅仅经过她两个月的针刺治疗,双手就能捏拿东西,身体也能坐起来了。

这就是古老的针灸疗法,中医学中的一朵奇葩,还是那句话:不管你相信也好,怀疑也罢,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事实。第三节 针灸为何能治病

针灸疗法的效果既然如此的神奇,那么,它究竟是通过什么作用而产生效果的呢?

说起来很简单,但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那就是经络。一、经络究竟是什么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

所谓的经络,在《黄帝内经》的理论中,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又像遍布大地的江河沟渠,网络着全身。《黄帝内经》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

显而易见,经脉与络脉,两者既有区别而又有联系。

经脉之所以叫“经”,是取径路、道路之意,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就像道路交通中的主要干线,如同古时候的官道、如今的省道、国道,又如同大地上的大江大河。

经脉比较粗大,以纵行于人身的上下为主,而且深深的循行在肌肉之间,外而不见。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络脉之所以叫“络”,是取联络、网络之意,它细密而繁多,是经脉的分支部分,就像交通干线的支线、小路、甚至还有羊肠小道,又像大江大河的分支以及小溪沟渠。

络脉比较细小,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常常显露于体表皮肤之间,视而可见。当然,也有分布在脏腑组织之间,难以见到者。

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二、经络有哪些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首先用手、足将十二经脉分成手六经和足六经。《黄帝内经》中说:“脏者为阴,腑者为阳。”

由于十二正经的每一条经脉,都隶属于某一个脏或腑,因此隶属于脏的经脉又叫阴经,循行于肢体内侧,隶属于腑的经脉则叫阳经,循行于肢体外侧。

按照上述规律,也为了便于一听其名就知道它们与脏腑的隶属关系、阴阳属性、循行走向等,将十二经脉命名如下:

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循行走向总的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

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脉、阳脉、阴维脉、阳维脉。

奇经八脉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与脏腑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配合关系。

所有这些与十二经脉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叫“奇经”。奇,具有奇特、区别等意思,因其共有八条,所以统称为“奇经八脉”。三、经络有哪些作用

经络,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而重要的生理作用,也正是这些作用,决定着针灸疗法的效果。

1.沟通作用

人体由五脏六腑、形体骨肉、五官九窍等构成,这些组织器官各有各的固定位置。

那么,这内外、上下、前后、左右之间,依靠什么来联系呢?

结论只有一个,依靠经络的沟通作用而得以联系。《黄帝内经》中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孔)窍。”“系目系”,“入耳中”,“挟鼻”,“连舌本”,“挟口环唇”,“络嗌(咽喉)”,“过阴器”。

以上描述,足以说明经络的这一极为重要的功能作用,也正是有了经络的内外沟通、上下联系,人体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好比各个城市、各个地区之间,依靠着道路、河流等的贯通,才得以实现人员、物资等的交流,从而成为一个整体的社会。

2.运载作用

人体的脏腑、骨肉、官窍等各有各的功能,尤其是五脏六腑的功能,是整个生命活动的核心。然而,所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都必须依赖于气血精津的滋养,才得以发挥。

那么,气血精津依靠什么来承载与运输,才能及时地灌溉到各个组织器官呢?

结论还是只有一个,依靠经络的运载作用而得以灌溉。《黄帝内经》中说:“阴脉营其脏,阳脉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荣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脉流行,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以上诸多论述,无可争辩地说明是经络的运载作用,把气血精津适时地运送到全身内外上下的各个组织器官,为之提供人体功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基础,才保证了人体功能活动的正常运转。这同样好比只有道路、河流的交通运输正常,才能适时地保证各个城市、各个地区内人员生活与工作所必需的物资,从而使整个社会正常运转。

3.传递作用

人体的脏腑居于内,要支配在外的形体官窍;而形体官窍列于外,在接受脏腑支配的同时,也要反映脏腑的变化。

那么,这中间各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换,依靠什么来实现呢?

结论仍然只有一个,依靠经络的传递作用而得以实现。

所谓的传递作用,就是指经络既能将体内脏腑各种活动的信息,及时地传达到体表各处,又能将体表各处各种活动的信息迅速地反馈到体内的脏腑,使内外的各种活动信息得到适时地交换。《黄帝内经》中说:“(刺)中气穴,则针(刺的感觉)游(传导)于巷(即沿经络循行之处)。”“刺其听宫(穴),中(感觉传递到)其眸子(眼睛),声闻(感觉声音传递)于耳(中),此即输(传递)也。”“刺之要,气(感觉传递)至(病处)而有效。”

这些论述,不仅是对经络传递作用的具体描述,更是说明了针灸治疗就是通过经络的传递作用而显效的。

因此,当体表受到针刺、艾灸、按摩等的刺激后,由此所产生的各种信息,就会沿着经络马上传到疾病之处,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经络具有沟通、运载、传递等独特的作用,并且它网络全身内外上下,无处不到。针灸疗法恰恰就是通过针刺、艾灸以及按掐等方法,对穴位给以刺激,通过经脉的作用,来调节气血阴阳、脏腑功能,从而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和修复作用,达到消除疾病、恢复健康或者养生保健的最终目的。

因此,《黄帝内经》中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愈),学之所始,工(医生)之所止(研究、掌握)也。”“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第二章 简易的工具

孔子曾经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绝对是至理名言。要想掌握针灸疗法,用以治疗疾病或者自我保健,首先得了解针灸疗法所使用的工具。

针灸疗法的工具非常的简易,仅凭一根小小的银针与一支普通的艾条。第一节 针有哪些种类

有关针刺所使用的工具,在《黄帝内经》里不仅提到了上古时代的砭石,介绍得更多的还是当时普遍使用的“九针”。一、上古最原始的针——砭石

砭(biǎn,音同贬)石,是一种边或角非常锋利的石块。

经过打磨做成剑形或者针形的,叫针石或石针;做成刀形的,叫鑱(chán,音同缠)石。

针石主要用来刺扎穴位,鑱石主要用来切割痈肿、排脓放血。

砭石是上古社会最原始的医疗工具,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医疗工具。

人们之所以用砭石来治病,大概是在日常的生活与劳动中,常常被尖石、树枝、荆棘等刺伤或割伤皮肤,无意识之中竟发现,被刺伤后该部位或其他部位原有的某种病痛竟然减轻、甚至消失;被尖石等割伤,划破了本来就有的痈肿,在排出脓血后,愈合的时间竟然缩短了。其后这些现象又反复多次的重复再现,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它的治疗作用,从而发明了用砭石来治病的方法,当然也就有意识地加工生产了砭石工具。

最早用砭石治病以及加工制造砭石针具的时期,一般认为在新石器时代。因为当时人类已经掌握了打磨石头的技术,能够加工出较为精细的石器。

1963年在内蒙古多伦旗头道洼出土了一枚经过加工的石针,据考证为距今约一万四至一万五千年前的文物。

用砭石来治病的方法,一般认为起源于我国东部,这在《山海经》里有所记载。《黄帝内经》也认为:“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此论不仅说明了用砭石治病的发源地,也说明了砭石治病的主要范围。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冶金技术的发明,在人们又制造出更为精细的、创伤性更小的铁针、银针、金针之后,砭石针具就逐渐被淘汰了,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二、古代最惯用的针——九针

九针,就是九种用来刺扎穴位治病的工具的统称,传说为三皇之首的伏羲所创制。《黄帝内经》中认为:“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因此,在许多篇章里,对它们的长短、粗细、形状以及各自不同的用途,都作了反复地、细致地描述。显而易见,它是当时最为常用的医疗工具。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的西汉古墓,出土了九根不同的针具,也证实了这一点。

由于九针的制作有着统一的规定,又是当时大家所公认的针具,具有法定的意义,所以在《黄帝内经》里又把它叫做“官针”。

它们的名称是: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三、当今最常用的针——毫针

时至今日,临床上最普遍使用的针刺工具是毫针,因其针身纤细如毫毛而取名,与《黄帝内经》“九针”中的毫针相似。除此之外,目前还有三棱针、梅花针等。毫针的制作原料以不锈钢丝为主,也有用金、银或合金制成的,一般为银白色,所以又统称为“银针”。

毫针的结构分为五部分:用铜丝或铝丝紧密缠绕的一端,叫做针柄,是施治者手持的地方;针柄的末端多绕成圆筒状,叫做针尾;针的尖端非常尖细、锋利,叫做针尖;针柄与针尖之间的部分,叫做针身,针尖与针身都是刺入人体的部分;针柄与针身的连接处,叫做针根。(图2-1)图2-1 毫针

目前银针已经由专门的医疗器械制造部门生产,有着统一的规格,详见下表。(表2-1)表2-1 毫针的长短、粗细规格

附:银针怎样保存

银针是针刺治病的工具,有如战士打仗使用的武器,在不使用的时候,应注意妥善的保存,以免损坏,需用之时而无法使用。

平时可以放在垫有几层干净纱布的小盒子里,上面再覆盖几层干净纱布;也可以放在两头塞有棉球,专门用来置放银针的针管内。但无论放在何处,都应该注意所有的针尖,都应放在一边,以避免损伤。

银针在使用之前,必须仔细检查针尖是否有弯钩,针身是否有弯曲或折痕。用这样的针具进行刺扎,就会引起刺扎部位的疼痛、创伤、出血等,更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如果发现针尖太钝或有弯钩,可以在细砂纸上轻轻打磨,恢复原来的尖锐或消除弯钩。如果发现针身弯曲,可以用手指将它捋直。

凡是折痕明显,或难以捋直的,统统废弃不用。

银针在使用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彻底地消毒,以免引起不应该发生的感染。

目前多采用一次性银针,不应该反复使用。第二节 最为实用的艾条

用艾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艾炷或艾条,是灸法的治疗工具。《黄帝内经》中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可见,灸法可以弥补针刺的不足。正是因为针与灸各有所适合之用途,两者常常配合使用,相得益彰,所以从古至今都合称为“针灸”。

艾,是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极为普通,在我国中部各个省都有生长,古时候以湖北省蕲州所产者为佳,特称“蕲艾”。一般在春夏间花未开时连枝采摘,阴干或晒干后将其捣绒,除去杂质而备用。因其柔软如绒,所以又叫“艾绒”。

艾绒,性温,味辛、苦,无毒,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风除湿散寒、消肿散结、止痛止血等作用,加之气味芳香、易燃不熄,尤其在燃烧中不易脱落,产热也很持久,所以从古至今都用作灸用的主要原料。

用作灸治的艾叶,一般认为越陈越好,自古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一、灸法产生源于用火

燧人氏钻木取火,既见诸于许多古代文献,又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说。据考古表明,早在三四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懂得了用火。

火的发明和利用,让我们在黑夜里有了照明,保证了夜行的安全;让我们吃到了熟食,不仅增加了食物的美味和口感,更有助于消化吸收,既摄取了更多的营养,也减少了疾病的发生;让我们感到温暖,尤其是在冬季不易被寒冷所伤而生病。

与此同时,人们在使用火的时候,由于火的烘烤、熏灼,或者不小心被轻微的烧伤,居然可以使身体某个部分或原有的某些病痛得到缓解、甚至消失,惊奇地发现火还有治病的作用。于是,人们便开始有意识地选用一些干枯的植物茎叶做燃料,对机体局部进行烘烤、熏灼。就这样,经过天长日久的积累和总结,灸法就产生了。《黄帝内经》中说:“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爇(ruò,燃烧之意)。故灸爇者,亦从北方来。”很显然,灸法的起源确实与寒冷有关。二、古代最惯用的艾炷

艾炷,就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指捏成一个个的圆锥状,小的如同麦粒大,中等的如同半截枣核大,大的如同半截橄榄大。(图2-2)图2-2 艾炷的形状、大小

每燃烧一个艾炷,《黄帝内经》中称之为“一壮”。古代的灸治,一般都是使用艾炷,直到今天仍然还有使用的。三、当今最常用的艾条

目前由于艾灸治疗的广泛使用,乐意接受艾灸治疗、甚至在家中常用艾灸进行保健的人们日益增多。治疗的时候才将备用的艾绒捏成艾炷进行灸治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所以,当今艾灸的工具多是由专门的生产部门,按统一的规格进行大批量生产,制成一根根的艾条成品,以备使用。

只用艾绒制作而成的,就叫“艾条”;如果在艾绒中添加其他药物粉末而制成的,则叫做“药条”。

所加入的药物粉末,一般多为性温味辛,具有祛风散寒除湿、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的药物,如白芷、细辛、肉桂、干姜、苍术、独活、丁香、木香、花椒、乳香、没药、雄黄等,通常的用量为各等份,精研细磨为极细的药末,均匀地添加在艾绒中,每根艾条加入药末6克。

附:艾条怎样保存

艾绒、艾条都是灸治的工具,在不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妥善地保存,以备用时之需。

用作艾炷的艾绒,应保存在干燥而密闭的容器中,既避免受到潮湿而不易燃烧,也防止灰尘杂物的混入,更防止辛香气味散失,从而降低治疗的效果。不用的艾条、药条,为免受潮,也要放在干燥之处。

如果一根艾条或药条,一次没有使用完,扔掉又觉得可惜,那么,燃烧的那一端应倒插在口径大小与艾条直径一致的瓶、罐或竹筒里,使其自然熄灭,也避免气味散失。第三章 便捷的方法

针灸治疗的操作方法,非常简单,易学易会。

就笔者的所见所闻,许多的乡村医生或外国友人学习中医,都是从针灸开始的,而笔者本人也是从针灸开始步入中医学殿堂的,其原因大概就是如此。第一节 了解常用的针法

有关针刺治疗的针法,《黄帝内经》中的记载达数十种之多,十分丰富。为了方便读者易学易用,本书根据《黄帝内经》的论述,并结合后世至今的运用,仅就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按先后步骤及要求,逐一介绍,以便达到轻松学会的目的。一、进针的方法

进针是指针刺之前,针具如何刺入的方式,这是针刺治疗的第一步。《黄帝内经》中说:“持针之道……左手执骨,右手循之。”这就是说进针的方法,一般是用右手拿针,以拇、食、中三个指头挟持针柄,依靠手指的力量,使针尖快速刺入皮肤,再捻转刺向深层。(图3-1)

由于右手的作用是实施刺入,所以后世称之为“刺手”。用左手固定穴位,尽量减少进针时的疼痛,以及使针身有所依靠,不至于摇晃或弯曲。由于左手的作用是辅助刺入,所以后世称之为“押手”。

常用的进针方法有四种,施针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或方便选择使用。

1.指切进针

先将左手拇指指端,切按在穴位的旁边;然后右手持针,紧紧靠着左手拇指的指甲面,将针刺入。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短针的进针。(图3-2)

2.夹持进针

先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夹捏棉球,裹住针尖,按压在穴位上;然后右手持图3-1 进针方法针,将针刺入。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长针的进针。(图3-3)图3-2 指切进针图3-3 夹持进针

3.提捏进针

先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然后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像面部这些肌肉较少之处的进针。(图3-4)

4.舒张进针

先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尽量使皮肤绷紧;然后右手持针,将针刺入。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像腹部这些皮肤松弛或有皱折之处的进针。(图3-5)图3-4 提捏进针图3-5 舒张进针二、针刺的角度

针刺的角度,是针具刺入皮下后的具体操作,这是针刺治疗的第二步。

按照刺入的角度不同,一般分为三种。

1.直刺

针身与皮肤平面呈90°角左右,垂直刺入。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腹部大部分穴位的针刺。(图3-6)

2.斜刺

针身与皮肤平面呈45°角左右,倾斜刺入。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像面部这些皮肉薄少或者像胸背这些深层有重要脏器之处的针刺。(图3-7)

3.平刺

针身与皮肤平面呈15°角左右,沿皮刺入,所以又叫“沿皮刺”。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像头部这些皮肉薄少之处的针刺。(图3-8)图3-6 直刺(90°)图3-7 斜刺(45°左右)图3-8 平刺(15°左右)三、行针的手法

行针是指针具刺入之后,为了促使针刺感应的产生,也是为了增加针刺的效果,所使用的手法,这是针刺治疗的第三步。

行针法又分为“提插”与“捻转”两种基本手法和“刮柄”与“弹针”两种辅助手法。

1.提插

进针之后,先将针从浅层插向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地上下提插。

提插的幅度越大,频率越快,刺激量就越大;提插的幅度越小,频率越慢,刺激量就越小。(图3-9)

2.捻转

进针之后,将针左右来回旋转捻动,《黄帝内经》中又叫做“转针”。

捻转的角度越大,频率越快,刺激量就越大;捻转的角度越小,频率越慢,刺激量就越小。(图3-10)图3-9 提插图3-10 捻转

3.刮柄

进针之后,用左手拇指、食指挟持住针身,使针固定;然后用右手拇指(或食指、中指)抵住针尾,再用食指(或拇指)指甲由下而上地刮动针柄,通过针所产生的震动,增强针感。(图3-11)图3-11 刮柄图3-12 弹针

4.弹针

进针之后,用左手或右手均可,以手指轻轻地弹动针柄,使针身轻微震动,以增强针感。(图3-12)四、留针

留针是指进针之后,将针在穴位内停留一定的时间不动,目的在于加强针刺的感应和持续作用,这是针刺治疗的第四步。

是否留针与留针时间的长短,应该根据体质、病情等需要而决定。《黄帝内经》中说:刺年壮、体强者,“深而留之”;刺年老、婴儿、体弱者,“浅而疾之”。这就是根据体质强弱、年龄少长来决定留针与不留针。《黄帝内经》中又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这是根据病情是否缓解、“得气”与否而决定留针与不留针。

一般说来,普通病证,病情轻微,或体质较弱者、老年、幼儿,针刺完毕或“得气”之后,就可以出针;对于某些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病证,或体质强壮者,不仅可以留针,还可以在留针过程中,间断地采用各种行针手法,持续给予一定的刺激,以起到增强效果的作用;此外,对于某些针刺感应较差,对针刺不太敏感的人,适当留针,还可以起到“候气”的作用。

该留针的却没有留针,不该留针的反而留针,不仅会降低治疗的效果,还会带来某些意想不到的后果。《黄帝内经》中所谓:“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疽也。”意即病情已经缓解,却留针不去,会导致精气虚衰;病情尚未缓解,却出针不留,则会导致邪聚生疮。五、取针

针刺完毕,就该出针或者说取针,这是针刺治疗的最后一步。

出针时,先用左手拇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的皮肤,用右手拇指、食指持针,轻微捻转,并慢慢地提到皮下,再将针快速拔出,最后用干棉球按压住针孔,防止有时个别的出血。六、什么叫得气

针刺(也包括艾灸、指针)治疗是在某个穴位上进行,除个别的经外奇穴和阿是穴外,都是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的穴位,因此,针刺(也包括艾灸、指针)疗法实际上是在刺激经脉。

正如本书的第一章所说,经脉具有感应并传递各种刺激信息的功能,当针刺之时,被针刺的部位产生了经气感应,这种现象《黄帝内经》中称之为“得气”,当今也称“针感”。

等待得气,或者采用各种行针手法促使得气的发生,叫做“候气”。

得气,是针刺治疗能否显效的关键,是决定行针、留针与出针的标准。《黄帝内经》中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不至,(行针、留针)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出针)之。”“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显而易见地指出了得气的重要性。

得气的现象,实际上是施刺者与被刺者双方的一种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当我们身体的某一个部分不小心遭到碰撞或打击,有时就会出现一种酸、麻的感觉,并向其他部位放射。

当针刺得气后,被刺者便会明显感到被刺的部位酸、麻、胀、重,这种感觉甚至会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扩散和传递。对于施刺者来说,在没有得气之前,感到针下空虚、轻滑;而在得气之后,施刺者就会感觉到手中的针动变得沉重、紧实。《黄帝内经》中“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等,就是对得气现象的具体描述。第二节 掌握便捷的灸法

灸法,较之针刺更为简单,一看就会。一、艾炷灸

艾炷灸是古时候惯用的方法,当今仍有使用,一般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1.直接灸

就是将艾炷直接放在被灸穴位的皮肤上,然后点火施灸。(图3-13)

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的情况,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

所谓的无瘢痕灸,在施灸的时候要密切观察燃烧中的艾炷,当艾炷燃烧到剩下2/5左右,被灸者感到有灼痛之时,就要除去艾炷,或者更换艾炷再灸。一般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度。

由于这种灸法灸后不化脓,也不留下瘢痕,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所以最为常用。图3-13 直接灸

所谓的瘢痕灸,是指施灸之时,每壮艾炷必须燃尽,甚至除去灰烬后换炷再灸。如果在施灸中产生疼痛,可以用手在施灸部位的周围轻轻拍打,以缓解灼痛。在正常的情况下,灸后的1周左右,被灸的部位出现化脓,被称为“灸疮”,经过5~6周左右,灸疮会自行痊愈,结痂脱落,留下瘢痕。

此法由于疼痛、出现灸疮、尤其是遗留瘢痕的原因,不太为众人所接受。笔者在此作介绍,只是想让大家了解有这么一种方法而已,并不提倡,更反对在面部、关节、有大血管的部位运用此法。瘢痕体质者慎用此法。

2.间接灸

是指艾炷不直接放在皮肤上,而是先在施灸穴位的皮肤上置放某种物质(包括药物),再将艾炷放在该物之上,然后点火施灸。

由于间隔所用的药物或材料不同而各有名称。本书介绍三种隔物容易得到、使用较为方便的间接灸法。

用生姜作隔物的,叫做“隔姜灸”。先将鲜生姜切成直径大于艾炷底径、厚薄约3毫米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扎几个孔,放在被灸的穴位上,上面再放艾炷施灸。(图3-14)

用大蒜作隔物的,叫做“隔蒜灸”。先将鲜大蒜切成直径大于艾炷底径、厚薄约3毫米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扎几个孔,放在被灸的穴位上,上面再放艾炷施灸。(图3-14)

用食盐作隔物的,叫做“隔盐灸”。先将食盐敷在被灸的穴位上,厚度约为3~5毫米,上面再放艾炷施灸。(图3-15)图3-14 隔姜、隔蒜灸图3-15 隔盐灸二、艾条灸

由于有专门制造艾条的生产部门,不需要自己劳神费力地置办且易于保存;一根艾条长达20厘米,施灸的时间持久,不用像艾炷那样频繁更换,所以目前灸法治疗基本上都采用艾条灸。

艾条灸一般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1.温和灸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该施灸的部位,约距2厘米左右进行灸烤,使被灸的局部有温热感觉,而无灼痛产生。一般每处每次灸5分钟左右,以皮肤稍起红晕为度。

对于昏厥、局部知觉减退者或小儿,施灸者可将自己的食指、中指放在施灸部位的两侧,通过施灸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局部受热的程度,以便于随时调节灸烤的距离,掌握灸烤的时间,防止烫伤。(图3-16)

2.雀啄灸

艾条燃烧着的一端与被灸的部位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雀鸟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着施灸。(图3-17)图3-16 温和灸图3-17 雀啄灸图3-18 回旋灸

3.回旋灸

艾条燃烧着的一端,与被灸的部位保持一定高度,但位置并不固定,而是反复旋转施灸或向左右方向移动。(图3-18)

雀啄灸与回旋灸的时间比温和灸相对要长一些,一般每处每次灸5~10分钟,同样以皮肤稍起红晕为度。三、灸法的适应证

由于艾绒性温味辛,善于温通,加之火的温热发散,艾灸也就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风除湿散寒的作用。

所以,采用艾灸,不管哪种灸法,都多用于中医所说的寒证、虚证以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

因姜具有发散风寒、温经止痛等作用,所以隔姜灸更适用于风寒感冒或寒邪所致的头身脘腹的疼痛、呕吐及其他症状。

因大蒜具有解毒、杀菌等作用,因此隔蒜灸多用于皮肤上的疮疡初起、毒虫咬伤、瘰疬(类似于西医学所说的颈部淋巴结核)、肺痨、痢疾等病证。

因盐具有温中回阳等作用,故而隔盐灸多适用于虚寒证所致的脘腹疼痛、慢性吐泻以及虚脱。隔盐灸一般用于神阙穴,将炒过的食盐填平脐孔,再用艾柱或艾条进行灸烤。《黄帝内经》中所谓:“络(阳)满经(阴)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阴阳皆虚,火(灸)自当之”,“陷下(经脉虚衰)则徒(只能)灸之”,“中有著(瘀)血,血寒,故宜灸之”,“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爇”等,就说明了灸法的适用范围。第三节 手指也可作针用

手指作针用,就是通常所说的指针。所谓指针,就是用手指代替银针,在应该针刺的穴位上,紧紧掐按或按揉、点压的一种治疗方法,所以又称为“指压疗法”、“点穴疗法”。

具体的操作是,一般用拇、食二指捏住中指最远端的一节,用中指的指尖按压穴位,也可以用拇指指尖掐按穴位,指力由轻至重,直达皮内,一直压到局部有酸、麻、胀、重等感觉,甚至出现放射现象,也就是“得气”为止。至于按压时间的长短,仍应根据病情需要酌情而定。

指针疗法有舒筋活络、疏滞通瘀、开窍止痛等作用,尤其适用于各种痛证,以及中暑、晕厥、癫痫、癔病发作等的急救。

明代针灸大家杨继洲就善于以“掐手上青筋”,来治疗小儿的“急惊,天吊惊”(惊厥、抽风一类的病证),并在所著的《针灸大成》里声称“以手代针”为“神术”。

指针疗法不需要任何的工具器械,仅需一双灵巧的手;可以在全身各部任何一个穴位上进行掐、按、压,不像针与灸要受某些特殊部位的限制;对身体不会造成任何的伤害;操作比针或灸都要简单,一听就会,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治疗或保健。因此,我们极力提倡初学针灸者、尤其是非专业人员,还是多多地使用指针疗法,实为最明智、最实用、最安全之举。第四节 针刺补泻要分清《黄帝内经》中说:“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

显而易见,所谓补泻就是指在针刺过程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法,从而起到补或泻的治疗作用。因此,它既是两种不同的治疗原则,又是两种不同的行针手法。由于它主要指的是针刺手法,所以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

凡是能够补益或者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改善虚弱不足病证的针刺方法,就叫补法。

凡是能够驱除或者抑制致病邪气,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改善亢盛有余病证的针刺方法,就叫泻法。

有关补、泻方法具体的操作,《黄帝内经》所论非常丰富,有的也很复杂。

为了便于读者的掌握和使用,达到一看就懂的目的,也为了针刺疗法的普及推广,本书根据《黄帝内经》所论以及后世的文献记载与临床所用,择其要者简述于后。一、提插补泻

进针时,先刺入浅层,然后再刺入到深层;插入时的力量较重,提出时的力量轻柔;上下提插时的幅度较小,频率较慢,称为补法。

进针时,一下子就刺入到深层,然后再提回到浅层;插入时的力量轻柔,提出时的力量较重;上下提插时的幅度较大,频率较快,称为泻法。二、捻转补泻

捻转时的角度很小,频率慢,用力轻柔,称为补法。

捻转时的角度很大,频率快,用力较重,称为泻法。三、徐疾补泻

进针之时的速度很慢,少捻转,少提插,出针之时的速度很快,称为补法。

进针之时的速度很快,多捻转,多提插,出针之时的速度很慢,称为泻法。《黄帝内经》中所谓“徐(进针)而疾(出针)则实(补),疾(进针)而徐(出针)则虚(泻)”就是指此。四、开阖补泻

出针之后,立即按住针孔,并作适当抚揉,称为补法。

出针之时,摇动针柄,把针孔摇大,不作按揉,称为泻法。《黄帝内经》中“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摇大其道(针孔)”,“针空四塞”,“闭塞其门”等,就是指此。五、迎随补泻

针刺之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的方向,顺(随)着经脉走向而刺入,也就是说针尖的方向与经脉循行要去的方向一致,称为补法。

针刺之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的方向,逆(迎)着经脉走向而刺入,也就是说针尖的方向与经脉循行要来的方向相对,称为泻法。《黄帝内经》中所谓:“泻者迎之,补者随之”,“迎而夺之”,“追而济之”,“刺虚者,刺其去也,刺实者,刺其来也”就是指此。

附:十二经脉循行的基本规律

十二经脉具体循行的起止、方向、路线各不相同,这在《黄帝内经》里有着极为详细的论述。但是,《黄帝内经》也明确地指出了其基本的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根据这个论述,后世医家总结为四句话:“手之三阴胸内手,手之三阳手外头,足之三阳头外足,足之三阴足内腹。”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归纳如下。(表3-1)表3-1 十二经脉循行基本规律表

至于任脉、督脉(其他六条“奇经八脉”没有穴位,故略)的循行,根据《黄帝内经》所载,其循行的方向是:二脉的循行都起于小腹内,下出到会阴部,然后任脉沿着前面腹部正中线由下而上,到达头顶后沿前额下行,最后到达面部;督脉沿着后面背部的正中线由下而上,最后到达面部,二者在人中处的里面交合,即一般所说的任督交通的“小周天”。六、呼吸补泻

针刺之时,在被刺者向外呼气的时候进针,而在被刺者向内吸气的时候出针,称为补法。

针刺之时,在被刺者向内吸气的时候进针,而在被刺者向外呼气的时候出针,称为泻法。《黄帝内经》中所谓:“以息方吸而内针”,“候其方呼而徐引针”等就是指此。七、平补平泻

进针后,非常均匀地提插、捻转,得气后就出针,称为平补平泻法。

以上各种针刺的补泻手法,临床上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其中以平补平泻最为常用,用得最多。

应当告诉读者的是,在《黄帝内经》中灸法也是可以分补与泻的,如“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傅其艾,须其火灭也”。

意思是说,用艾火行使补法,艾火燃着后,不要吹熄它,让它慢慢地以待自灭;用艾火行使泻法,艾火点燃后,迅速吹旺,接着用手团其艾,使它急燃而速灭。不过艾灸之法温热作用极强,后世多不再提及它的补泻了。八、补泻的运用《黄帝内经》中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实)则泄之。”

虚证当补,实证当泻,这是补泻手法运用的基本原则。

如果虚证用了泻法,实证用了补法,不但疾病不能痊愈,还会后患无穷。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满(实)而补之,则阴阳四溢(邪气泛滥,病情加重)。”“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显而易见,“补泻反”,不仅会使“病益笃”,甚至因“释(放过)邪(气)攻(伤害)正(气)”而“绝人长命”。故而《黄帝内经》有:“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候变化),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医生)也”的要求。

1.什么叫做虚证《黄帝内经》中说:“精气夺则虚。”所谓虚证,指正气不足,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低下,以及久病重病、年老体弱的病理表现。

一般具有说话、呼吸等声音低微细弱无力,成天懒于说话或运动,自觉一身软弱乏力,各种动作迟缓无力,时常生病,面唇舌质颜色较淡,疼痛喜按,舌质娇嫩,脉搏无力等特征。针刺之时,当用补法,尤其适用于艾灸之法。

2.什么叫做实证《黄帝内经》中说:“邪气盛则实。”所谓实证,指邪气亢盛,气血阴阳阻滞,脏腑功能亢进,以及多数新病初起、年壮体强的病理表现。

一般具有说话、呼吸等声音高亢粗大有力,多躁动不宁,各种动作有力,面唇舌质颜色深滞,疼痛拒按,舌质苍老,脉搏有力等特征。针刺之时,当用泻法。

至于正气虚衰与邪气充斥都不显著,或者既有正虚又有邪盛,以上临床表现兼而出现的,一般多采用平补平泻之法。

此外,中医学对病证的认识,还有寒证、热证之分,针刺的补泻也应有所区别。

3.什么叫做寒证《黄帝内经》中说:“阴胜则寒。”所谓寒证,指外界寒、湿等邪气入侵,或过食生冷食物饮料等,所致阳气困阻,温煦、气化失常的病理表现。

一般具有怕冷肢凉,面色苍白,鼻涕、痰、白带等排出物色白质稀,喜温恶凉,舌苔发白,脉搏迟缓等特征。针刺之时,多用平补平泻之法,也可用补法,尤其适用于艾灸之法。

4.什么叫做热证《黄帝内经》说:“阳胜则热。”所谓热证,指外界火、热等邪气入侵,或者过食辛辣燥热食物,情志不遂,郁而化火等,导致阳热亢盛的病理表现。

一般具有怕热,发热,面舌色红,鼻涕、痰、白带等排出物色黄质稠,喜凉恶热,舌苔发黄,脉搏疾快等特征。针刺之时,当用泻法,也可用平补平泻之法。第四章 安全的窍门

针灸疗法属于外治疗法,针刺也好,艾灸也罢,都是在皮肤上进行,不会对内脏造成伤害。

即使是对皮肤有一些创伤,因其微小也无大碍,很快、也很容易被机体自我修复。其实,恰恰就是这些微小创伤的刺激,激发了机体固有的调节机制和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疗与保健的目的。

因此,针灸疗法本身是相对安全的。

但是,如果认为针灸疗法安全无害,就掉以轻心,甚至恣意妄为,既不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又不熟练掌握操作技术,自以为了解几个穴位,就乱扎一气、胡灸一番,也会给机体造成某些本来不会发生也不应该发生的伤害。这或许就是《黄帝内经》所说不但“不能起死者”,反而“能杀生人”的所指吧!初学者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为此,本章专门为读者介绍一些如何避免人为操作不当而造成伤害,确保安全的窍门。第一节 理论知识 务必知晓

针灸疗法虽然简单,易学易会,但也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知识,这在《黄帝内经》中有着极为丰富的论述,初学者、尤其是非专业人员,事先必须认真的学习,深入地掌握。尤其是经脉的循行与功能、针灸的方法与要求、穴位的部位与作用等,都应该一一了然于胸,操作时才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所以,《黄帝内经》中说:“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这是“学之所始,工(医生)之所止(研究、掌握)”的基本要求。第二节 治疗操作 务必专心

在施行针灸治疗之时,施术者一定要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这对于能否避免差错、甚至人为的伤害,至关重要。《孟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两个人同时跟着奕秋老师学下棋,一个人总是全心全意,认真学习;另一个人表面上好像也很专心,心里边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来,怎么样挽弓搭箭去射天鹅,学习的效果与棋艺的水平,当然就远远不及第一个人。

针灸治病远非下棋可比,它关系到疾病能否治愈,甚至患者的生命安危,绝对不能有半点的马虎。临床所见某些因针刺而导致“气胸”等的严重事故,几乎都是没有按照针刺的要求施治或者心不在焉所造成的。

所以《黄帝内经》再三要求针刺之时,施治者一定要“专意一(集中)神”,“必一其神,令志在针”,“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胡思乱想)于众物”。即针刺操作时,施术者应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绝不可掉以轻心、三心二意。第三节 术前准备 务必做到

常言道有备才无患,针灸既然是一种治病或保健的医疗方法,那么在施术之前,就应该做精心、细致地准备,才能保证施术顺利,既提高疗效,又万无一失。一、反复练习 减少疼痛

由于针刺要刺破皮肤,深扎肌肉,毫针的针身又细又软,没有一定的指力,不仅很难达到运用自如,顺利地进针、行针,还可能导致被刺者产生疼痛。

因此,初学针刺者,在进行实际操作之前,一定要反复练习指力以及进针、行针等手法,这是减少患者疼痛、确保针刺顺利进行、提高疗效的基础和保证。

开始练习时,可以先在纸垫或棉花团上进行。

用松软的纸张折叠成约8厘米长、5厘米宽、2厘米厚的纸块,周围用棉线扎紧,做成纸垫。或是用棉布将棉花包裹,再用棉线封口扎紧,做成直径6~7厘米的棉花团。

由于短针的刺入相对容易,所以先用较短的毫针在纸垫或棉花团上反复练习进针、出针、上下提插、左右捻转等基本手法。等到短针运用非常熟练之后,再改用长针反复练习。(图4-1、4-2)图4-1 纸垫练针图4-2 棉团练针

为了更好地掌握针刺方法,对针刺的手下感觉与被刺后的各种感觉有直接的体会,在纸垫或棉团练针非常熟练之后,学习者自己或者相互之间可进行试针,等到针刺技术达到一定的娴熟程度之后,才可以为患者施术治疗。

至于艾灸与指针,虽然操作十分简单,初学者还是应该在实施治疗之前,按操作要求先做一定的练习。

总之,针灸疗法是一种手上的技术,只有反复练习,才会熟能生巧;只有运用自如,才能确保安全与疗效。二、体位正确 易找穴位

被刺者应选择适宜的体位,这点非常重要。

因为被刺者的体位是否合适、正确,不仅关系到能否容易、准确地找到穴位,以及行针手法的操作,甚至还关系到是否会出现晕针、弯针、断针等异常情况。

体位选择的基本原则,一般以施治者能容易、准确取穴,操作方便;被刺者感觉舒适并能持久留针为宜。

临床常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

被刺者全身放松,仰面平卧,头部下可放置一个柔软的小枕,两手臂自然放在身侧,两腿自然伸直,时间长久两膝也可以向上弯曲,下面放置一个柔软的枕头。(图4-3)

适用于选取头面、胸腹部以及四肢前面的穴位。

2.俯卧位

被刺者全身放松,俯面平卧,两手臂弯曲交叉放在软枕上,托住面部,或者头部侧枕在软枕上,两手臂则自然平放在身侧,两下肢自然伸直。(图4-4)

适用于选取头、项、背、腰、臀以及四肢后面的穴位。

3.侧卧位

又分为左侧卧和右侧卧位。取左侧卧位时,被刺者全身放松,向左侧而卧,两手臂自然放在胸前,两下肢向前微屈,也可以左下肢伸直,右下肢髋、膝屈曲。取右侧卧位时,被刺者全身放松,向右侧而卧,两臂自然放在胸前,两下肢向前微屈,也可以右下肢伸直,左下肢髋、膝屈曲。(图4-5)

适用于选取身体侧面的穴位。

4.仰靠坐位

被刺者全身放松,背部靠着椅子,仰坐于椅子上,头部仰枕在椅背的上缘上,两手臂自然放在椅子的扶手上,两下肢自然放在地上。(图4-6)

适用于选取头面、颈部、胸部的穴位,以及四肢的部分穴位。

5.俯伏坐位

被刺者全身放松,面部向着椅子或桌子,坐在椅子或凳子上,两手臂弯曲交叉放在胸前的椅背上缘或桌子上,头部也可以趴在两手臂上,两下肢自然放在地上。(图4-7)

适用于选取头项、背部的穴位。图4-3 仰卧体位图4-4 俯卧体位图4-5 侧卧体位图4-6 仰靠坐位图4-7 俯伏坐位三、严格消毒 防止感染

由于针刺要刺破皮肤,因此,针刺之前必须进行严格地消毒,以防止感染发生。

针具使用之前,应该先行消毒。消毒的方式最好是用高压蒸气消毒,也可以煮沸消毒,或者用75%的医用酒精浸泡消毒。

对于某些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应该使用专门的针具,与其他针具分开放置,并进行严格地消毒。

有条件者,还是使用一次性针具为佳。

针刺治疗时,施针者的双手与被针者的针刺部位,都要消毒,一般用75%的医用酒精消毒就可以了。

至于用艾灸或指针治疗,虽说没有针刺那样严格,实施前还是应消毒为佳。

此外,在实施指针治疗之时,施治者的手指甲必须修剪,以免划破被刺者的皮肤。四、恰当安抚 消除恐惧

由于体质、心理等原因,某些人对针刺,尤其是“得气”后所产生的酸、麻、胀、重等感觉十分敏感,甚至恐惧害怕,从而拒绝针刺治疗。有的即使勉强接受,也可以因心情紧张或者不能忍受“得气”的感觉而发生晕针,或因此挪动体位而发生滞针等意外现象。

作为施治者,应当胸怀仁慈之心,首先应练就熟练的手法,尽可能减少疼痛、出血等的发生;其次,进针之时,可用手先行在应针的部位上,进行轻柔的拍打、按揉,既转移被刺者的注意力,也可以提高被刺局部对刺激的耐受力。

与此同时,施治者更应该对被刺者进行恰当的思想开导、心理安抚,以缓解被刺者的紧张与恐惧情绪。《黄帝内经》中就这样说过:“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

其意思就是在治疗的时候,要耐心、细致地对被治者进行说服开导,心理安抚。告诉病人疾病不及时消除的危害,说清楚针刺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各种感觉,而这些感觉又正是针刺效果的反应,引导病人正确对待这些现象,并积极地配合治疗,通过开导,病人最终可丢掉担心、缓解紧张、消除恐惧,从而保证治疗顺利进行。《黄帝内经》中甚至认为“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则医事不行。”

也就是说,医生既没有高超的技术、负责的态度,又不能对病人进行说服开导、及时消除各种不必要的担心、紧张或恐惧,反而在病人面前表现得软弱无能、举止失措、慌慌张张,这种医生的水平应该不怎么样。第四节 针灸禁忌 务必牢记

为确保针灸疗法的效果和安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针灸治疗时的许多禁忌,并明确告知“从之有福,逆之有咎”,即遵守这些禁忌,针灸就会带来福音;违背这些禁忌,针灸也会导致灾祸。

读者务必牢记,务必注意,务必遵从。

本书择其要者,介绍于后。一、针刺胸腹要谨慎《黄帝内经》中说:“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

胸腹部是五脏所居的地方,而胸部、两胁、背部、后腰等处,皮肤薄,肌肉少,针刺一旦不慎,就会伤及五脏,造成严重的后果。

如果刺伤肺脏,可以导致“气胸”,《黄帝内经》中所谓“刺膺(胸)中陷(太深),中肺,为喘逆仰息”就是指此。刺伤心脏,可以使心脏骤停。刺伤肝、脾、肾脏,极容易发生出血。《黄帝内经》中所谓刺中心、肺、肝、肾、脾,分别为“一日死”、“三日死”、“五日死”、“六日死”、“十日死”等,虽说具体的死亡日期并不完全如此,但容易导致死亡则是千真万确的,不可不慎。

自古就有所谓“胸背薄似饼,肚腹深似井”的说法,意思是胸背皮薄肉少,易伤心肺,当小心为妙,以浅刺为宜;腹腔里空间较大,且大、小肠、膀胱等刺伤后的危险没有刺伤心肺那样严重,可以深针。

其实,大、小肠、膀胱、子宫等被刺受伤,其后果一样很严重。《黄帝内经》中就有:“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即一味深针刺破膀胱,小便流入腹腔,而使少腹胀满,极容易导致今日所说腹膜炎的严重后果。更何况,肚腹还包括像两胁肝脾所居这样的要害之处,孕妇的小腹还关系着母子存亡这样的严重后果。所以,决不能因为古人有“肚腹深似井”的说法,就肆无忌惮,这绝对不是《黄帝内经》的意思。《黄帝内经》中所谓“刺胸腹者,必以布憿(jiǎo,音同缴)著之,乃从单布上刺。”即凡是针刺胸腹部位,先要用布巾、巾条缠绕包裹被刺之处,然后从布上进行针刺,虽说大可不必,但浅刺之意,则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因此,凡是针刺胸、背、两胁、后腰等部位,只用短针浅刺,不用长针深刺;只许平刺、斜刺,不许直刺。总之,针尖仅在皮下肉中,切不可刺入胸腹腔内。

此外,对于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以及一些能够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穴、三阴交穴、昆仑穴、至阴穴等,都不能进行针刺。妇女在月经期间,小腹部一般不宜针刺。二、要害穴位要少针《黄帝内经》中说:“脏有要害,不可不察。”

意思是身体的某些穴位,在它的深部是非常重要的脏器,如果不慎刺中,后果同样严重,甚至会发生生命危险。对于这些要害部位的穴位,一般少用针刺,即使非用不可,也当用短针,采用平刺、斜刺,而绝不可以直刺、深刺。

1.要害穴位(1)脑户《黄帝内经》中说:“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脑户穴,在后项正中,头发边缘上面2.5寸处,其深处是延髓组织,一旦深刺受伤,极易立刻死亡。(2)风府

风府穴在脑户穴下面1.5寸处,还有在风府穴下面0.5寸处的哑门穴,以及风府穴两旁凹陷中的风池穴,都由于与脑户穴相同的原因,而易致伤害。(3)缺盆《黄帝内经》中说:“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缺盆即左右锁骨上窝,下面是肺脏,一旦直刺、深刺,很容易伤及到肺,导致肺气外泄,出现喘息咳逆、呼吸困难,类似于今天所说的“气胸”。(4)天突

胸骨上窝中央的天突穴,深刺容易伤及气管。

2.其他不宜针刺或深刺的穴位或部位(1)囟门

在婴幼儿囟门没有闭合时,头顶部的穴位不宜针刺。(2)眼睛周围

此处血管丰富,容易出血,而且眼睛十分娇贵,所以少用针刺,即使针刺都要浅刺、向外周方向平刺、斜刺,也不适宜大幅度、强有力地提插捻转或长时间地留针。(3)乳中

胸部乳头中央的乳中穴以及会阴部的穴位,极为敏感,容易产生剧痛,一般不用针刺。(4)脊椎《黄帝内经》中说:“刺脊间,中髓,为伛。”脊椎里面是脊髓,凡刺脊柱椎间的穴位,如果深刺,就会伤到椎管中的脊髓,容易导致背驼腰屈,甚至截瘫。

在此还顺便告知读者,由于小儿不能配合保持体位,一般不宜留针。三、动脉血管要避开《黄帝内经》中说:“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

所谓跗上即足背,郄中在腘窝,气街在腹股沟,阴股即大腿内侧,臂太阴即手臂上的腋窝边和手腕上边中医把脉的地方,此外,还有颈部喉结两旁的人迎穴等,这些部位的深处都是大动脉血管所经之处,针刺之时一定要避开。否则,刺破血管,轻者导致血肿,重者出血不止,以至休克、死亡。

君不见,古今中外,诸多自杀者,不就是割破人迎处(颈动脉)或“臂太阴脉(桡动脉),出血多,立死”的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