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黄帝内经》学养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01:17:16

点击下载

作者:田元祥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跟《黄帝内经》学养生

跟《黄帝内经》学养生试读:

前言

人体构造如何?不生病的养生法又是什么?如何才能益寿延年?从古至今有很多人都在不断地寻找和探索着强身健体、长生不老的方法,现代人更为脱离亚健康群体,回归身体健康本质,唤起身体的正能量而寻找着有效的方法。《黄帝内经》是两千年前的中国传统医学典籍,它解密了身体这一精密仪器的构造,破解了身体为什么会生病的密码。身体究竟有哪些潜在的疾病?千百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只有像《黄帝内经》这样的东方传统医学养生理论才是真正从人体生命的客观规律出发,帮助人们实现延年益寿的健康养生大法,是适合现代大众健康管理需求的养生、防病、康复的宝典。《黄帝内经》的理论庞大而深邃,藏象学、经络学、运气学、阴阳五行学环环相扣,纵横穿插,错综复杂。从身体的官窍脏腑、十二经络、九型体质入手,清晰地描述了人体的解剖结构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而且对人体生理学、医学病理学、医学地理学、医学物候学论述得非常精深、全面。结合十二时辰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的原则,它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人体与法时养生的独特理解,以及人体各部互为应照的整体观念。《黄帝内经》是一本将传统中华哲学思想与医学结合、融会贯通的奇书,荟萃了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医疗之术、长寿之诀。书中首次提出健康靠“养”不靠“治”的思想,通过“保养”和“补养”的方法实现长寿的目的,即根据环境的变化,通过饮食、起居、情志、按摩、针灸、拔罐、刮痧等方法,激活人体能量,自发调整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不吃药、不开刀,轻松治病。

正是这本书,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框架,也正是因为这本书,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成为中华民族抗拒死亡、抵御疾病、追求健康长寿的中国医学奠基性经典。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作为医学理论之准绳,历久而不衰。读懂《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轻松掌握养生的精髓,强健身体,延年益寿。

第一章 学习《黄帝内经》,掌握中国式养生智慧

解密养生奇书

现存最早的医经

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被誉为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三大奇书之一。《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其中医经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因此,《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

医经是根据人身的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等阐发百病的根源、死生的界线,采用适当的针灸汤药等治疗方法并调制各种适宜的药剂。

简而言之,医经就是阐发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医学理论之著作。所以称之为“经”,是因为它很重要。《素问》《灵枢》构筑内经智慧《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每部各81篇,合计162篇。两书内容各有侧重,又紧密相关,浑然一体。《素问》之名最早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迄今一千七百多年。人是具备气、形、质的生命体,难免会有大小不同的疾病发生,故以问答形式予以阐明,这就是《素问》的本义。《灵枢》最早称《针经》,其第一篇《九针十二原》就有“先立《针经》”之语。汉魏以后,《灵枢》由于长期抄传出现了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代王冰引用《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同出一祖本。但史料记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但现在却无书可证。与南宋史崧发现的现存《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至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史崧氏将家藏《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重新做了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同时附加音释,镂版刊行。现在看到的就是此传本。

黄帝

黄帝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姓姬(或云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河南新郑县西北),称轩辕氏。黄帝生而灵异。《史记》称其“以土德王,故号黄帝”。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黄帝与炎帝都被看做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

岐伯

在《黄帝内经》中,总有一个人在黄帝问话后回答问题,他就是岐伯。那么,岐伯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岐伯,相传亦为黄帝之臣,又是黄帝的太医,奉黄帝之命尝味各种草木,典主医病。一般认为,岐伯家居岐山(今陕西省岐山)一带。而新近有资料表明,岐伯为甘肃省庆阳县人。岐伯是中国远古轩辕黄帝时期的重要人物,是著名的医学家。他的著述颇多,但多失传,仅留残著,被后人整理编辑成《黄帝内经》,流传至今。因而,他被后人称为中华医学的鼻祖。

传统医学的地位

世界上并不仅仅只在中国有传统医学,与中医一样,古老的传统医学还有古埃及医学、古印度医学、古希腊医学。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四大传统医学。曾经,它们都有过辉煌与灿烂。3500年前,古印度医学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2300多年前,古埃及医学开始衰败;古希腊医学在现代医学萌芽后也被遗弃。唯独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不但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还在继续为人们的健康作贡献。

中医学之所以得以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首,真正的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它的医疗实用价值,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是它具有一整套独特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揭示生命起源

《黄帝内经》的生命观

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复合现象。但这个定义却抹杀了生命和生物现象的差别,混淆了生命和生物的概念,千百年来还没有人能够完全破解它。●“精”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黄帝内经》认为“精”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生命的原动力,父母精气相交产生新的生命活动。在《灵枢·经脉》中还描绘了胚胎生命的发展过程:“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黄帝内经》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在天地未形成之前便有了气,充满太虚而运行不止,然后才生成宇宙万物。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这其实是揭示天体演化及生物发生等自然法则。在宇宙形成之前,就是太虚。太虚之中充满着本元之气,这些气便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开始。由于气的运动,从此便有了星河、七曜,有了阴阳寒暑,有了万物。阴阳五行的运动,总统着大地的运动变化和万物的发生与发展。●“神”是生命活动的最高统率《黄帝内经》认为“神”是先天之精(生殖细胞精)与后天之精(营养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它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体现人的健康情况。《素问·移精变气论》也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为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能生,神去则会死。所以,中医治病时,用观察患者的“神”,来判断患者的预后,有神气的,预后良好;没有神气的,预后不良。

人与自然的关系《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相参相应的。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产生影响。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的,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人生天地之间,人必须要依赖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和滋养才能生存,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脏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人体生长壮老的历程

女性到了7岁就开始发育。14岁时,不但生殖器官开始发育,而且乳房、骨盆也开始发生变化,月经按时来潮,已经基本具有生育能力。21岁,乳房变得丰满,骨盆变得很宽阔,身材和生殖器官都完全适宜怀胎。28岁,是女子生育能力的高峰期,身材也发育得最为饱满和壮实,是最适宜怀胎的时期。过了35岁,女人的生育能力便开始下降,脸上开始长皱纹,伴有脱发现象。过了42岁,生育能力便急剧衰退,整个身体开始日渐萎缩。过了49岁,女人的月经便断绝,再也不能生育了。

男性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一般情况下,男性8岁的时候开始换牙,肾功能很好。到了16岁,生殖器官发育成熟,性欲旺盛,可以生育了。到了24岁,性欲稍微平和些,身体比以前变得更强壮,更适合生育。32岁是男人最强壮的时候,筋骨粗壮,肌肉发达,血气旺盛,最适合生育。到了40岁,性欲开始衰退,牙齿开始松动,伴有脱发现象。到了48岁,人体上半部肌肉日渐松弛,面色不如以前好看,两鬓开始花白。到了56岁,血气不如以前旺盛,神经也不如以前灵敏,导致四肢都不如以前灵活了。过了64岁,生育功能便衰竭了,由于肾脏不好,牙齿松动和头发脱落的情况日趋严重,人们开始明显感觉到年老所带来的痛苦。

人的生命规律

中国医学认为,生命就是生物形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化气与成形。化气与成形总是此消彼长,彼消此长的。但在正常生命条件下,为保持其动态的平衡,互为前提,互相转化,这个过程就是新陈代谢。

生命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的化气与成形的过程,即有机体同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新陈代谢是生命体最基本的特征,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具有这一基本特征。

人体具有反应性,是指生命体在受到来自外界和内部刺激时,均具有产生反应的能力,如冷热刺激的反应、疼痛的反应、呕吐反射、排便反应等。

任何生命体都要经历从诞生到生长发育的过程。所谓生长,是指生物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当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时,生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便随之增加。

所谓发育,对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是指从受精卵开始,经过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

养护长寿三宝

精,生命之本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生命之本”。它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根据精的来源和功能可以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又叫做“元精”,它与生俱来,禀受于父母,藏于肾,是人类生殖繁衍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物质。故《黄帝内经》称:“人始生,先成精。”指的就是这种“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后天之精”又称“脏腑之精”,它主要来源于后天水谷精微,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肺的呼吸调节,产生精微物质,藏于五脏,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可见,后天之精具有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的功能,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

总之,在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精不断地被消耗,也不断地得到水谷精微的补充。所以,“精”不仅是人体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密切关系着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关系“精”尽管存在“先天”、“后天”之别,但两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先天之精”要依靠“后天之精”的不断补充,“后天之精”则必须依赖“先天之精”的活力,而且它们还共同储存于人的两肾之中,形成所谓的“肾精”。肾精化生元气,运行全身,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并且推动和调节全身的生理活动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同时,在生殖过程中,男女之精交合,则产生新的生命。故此精对于每个人本身及其种族的繁衍都至关重要,所以必须珍惜。

气,生命的动力

中医学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哲学的气论,并使之系统化,建立了中医学的气论,从气是宇宙的本原、构成万物的元素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从人的生理、病理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保健,无不用气予以说明。因此,气的概念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黄帝内经》中气的内涵基本上是指“有别于液体、固体的流动而细微的存在”。例如:将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形容为苍天之气、天气、地气、风气、雷气、谷气、雨气、寒气、春气、夏气、秋气、冬气、芳草之气、石药之气等。把人体生命运动中,超出肉眼直观范围而又是客观存在的生命物质,也称作气或精气。如:心气、肺气、肝气、肾气、五脏六腑之气、胃气、经气,脉气、真气、宗气、营气、卫气、血气、筋膜之气、清气、浊气等。生理物质为精或精气;病理物质则为邪气。●气是阴阳交感的产物

人既然生活在“气交”之中,就必然和宇宙万物一样,都是天地之气,阴阳交感的产物,禀天地之气而生,依四时之法而成,是物质世界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的结果。所以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气是一种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自然万物的原始材料。人和自然万物一样,因此,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气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物质

胃为水谷之海,脾升胃降,纳运相得,将饮食水谷化生为水谷精气,靠脾之传输和散精作用,把水谷精气上输于肺,再由肺通过经脉而布散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和全身,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人的生命机能来源于人的形体,人的形体又依靠摄取自然界的一定物质才能生存。生命活动是物质世界的产物,人类必须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才能维持生命活动。人体一方面依靠生命机能不断地摄取自然物质并使之转变为机体的组成部分,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发挥生命机能的过程中,又不断地消耗自己,产生废物,通过汗、尿、便等形式排出体外。

神,生命的灵魂

在传统养生理论中,“神”是生命的灵魂。它通常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包括了大脑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等全部机体活动功能和外在表现。狭义的“神”为心神,藏于心;广义的“神”,为脑神,藏于脑。

广义的“神”,既包括心神,还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内容。

脑神是各神之首,精神、意识、思维、知觉都是在脑神的作用下产生;心神、肝魂、肺魄、肾志、脾意亦在脑神的作用下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关节的活动,皮肤的感觉,眼、耳、鼻、舌的作用同样都离不开脑神。●神的功能

中医认为,“神”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人的整个机体,从大脑到内脏,从五官七窍到经络、气血、精、津液,以至肢体的活动,无一不是依赖“神”作为维持其正常运转的内在活力。

正因为“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得神者昌,失神者死”的重要论断,逐步形成了“形神兼养,养神为先”的养生科学理念。

中医没有解剖学基础,因此,中医对神经的作用与分布只能作出概略性的说明与推测。比如,中医认为“神”可以调节人体形体的动与静,精神的兴奋和抑制,情绪的喜、怒、哀、乐、爱、恶,个性的刚与柔、静与躁,身体的屈与伸等,这都是“神”的调节与控制功能。

此外,中医还认为“神”可调节阴阳,而阴阳在生命物质运动稳定平衡态理论中,被看做是生命物质运动对稳定平衡态的偏离。

调节阴阳,即调节生命物质运动对平衡态的偏离,这也正是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的物质基础

中医认为神的物质基础是“精”。“神”的生成主要以先天之精为基础,以后天的精气为补养培育而成。所以,“神”的盛衰与精、气的盈亏密不可分。

只有作为生命物质要素的精气充足,作为生命活动功能外在表现的“神”才可能更加旺盛。

总之,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中,精、气、神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代医学家和养生家往往把它们与自然界万物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共同比喻为“三宝”,即“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风、火、水;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气”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神”则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三者之间具有互相滋生的内在联系:精充气足则神全,神躁不安则伤精耗气;精气不足,神也易浮躁不宁;只有精、气、神充盈,机体的生命活动才可能在健康的状态中运行。

调和身体阴阳

阴平阳秘“阴平阳秘”中的“秘”,指固守、固密。人体阳气有向上、向外发散的趋势,“秘”就是要守得住,不能妄发。“阴平阳秘”中的“平”,指平衡。“阴平”,即阴气平顺;“阳秘”,即阳气固守,指阴阳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其相对平衡。“阴平阳秘”,指阴气平和、阳气固密,阴阳平和协调,保持相对平衡,则身体健康、精神愉快。●阴阳平衡《黄帝内经》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一样,也存在着清浊、升降、出入、动静、化气成形等各种对立属性的物质及运动形式,即阴阳双方相互抑制、相互约束,从而表现出错综复杂的动态联系。

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也就是取得了动态平衡,即“阴平阳秘”。就人体机能的兴奋与抑制来说,兴奋属阳,抑制属阴。

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人体白天阳气充盛,兴奋机能占主导地位,因而工作、学习精力充沛;入夜则阴气充盛,抑制机能占主导地位,因而进入睡眠状态。

正是由于一日之内阴阳二气的盛衰更替、相互制约,才使兴奋和抑制取得协调和统一。●阴阳失调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正邪抗争的过程,正邪抗争就会导致阴阳失调。若一方过于强盛,则另一方被过度抑制,可致其不足,一般称为“制约太过”,出现“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若一方过于虚弱,则对另一方的抑制不足,可致其相对偏亢,一般称为“制约不及”,出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相互维护的关系,“阴平阳秘”即告瓦解,生命就会终止。因此,《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的互相制约和相互消长,保证了事物经常地处于协调平衡状态,即阴阳调和。只有如此,生物才有生、长、化、收、藏和生、长、壮、老、已的发展过程。“阴平阳秘”,即是阴阳在对立制约和消长中所取得的动态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并非仅是数量上的绝对平衡,只是相对的动态平衡而已。在某些原因的影响下,机体阴阳的对立斗争激化,制约失控,相对动态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阴阳出现失调,产生疾病。

协调阴阳

人体内的阴阳总是处于不断消长中。《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这种生理性阴阳消长,需要通过养生保健和饮食来协调,使其保持相对平衡,防止疾病的发生。

阴阳调和之人为平人,即健康之人。而一旦阴阳失调,就会产生疾病。当阳胜过阴的时候,会使血脉流动急迫,甚至令人发狂;当阴胜过阳的时候,会使五脏不和、九窍不畅,进而出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由于疾病之因在于阴阳失调,因此补偏救弊,调整阴阳,以恢复阴阳平衡,就是中医治疗和养生的基本原则,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当阴邪之气侵害阳气之时,阴精就化为阳气,补充阳气;当阳邪之气侵害阴精之时,阳气又会起卫固阴精的作用。

阴阳学说

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和临床经验。●阴阳的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因此,单一事物就无法定阴阳,总是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相比较而确定,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更而发生改变,即随着划分前提和依据的改变,事物的阴阳属性可随之变化。●阴阳对立、消长和转化

阴阳两者的性质是对立的,比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水与火、寒与热等。阴阳消长是指一事物中所含阴阳的量和阴与阳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消长变化着,阴阳消长大体可概括为四种类型: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

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性即发生转化,所以说转化是消长的结果。●阴阳互含互藏

阴阳互含互藏不仅是阴阳依存、互用、消长、转化的内在基础和根据,也是阴阳二气氤氲交感的内在动力机制。由于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因而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氤氲交合,而万物化生。●阴阳相互依存

对立的阴阳双方彼此依存。《灵枢·五变》云:“夫柔弱者,必有刚强。”柔为阴,刚为阳。柔与刚、弱与强,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阴阳属性双方,既对立又彼此依赖,最为关键的是要达成一种稳定平衡状态,才能维持事物正常的发生、发展、变化。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的起源,一般认为是从“五方说”和“五材说”等演化而来。“五方说”源于中国古代一种朴素的地理观,即天圆地方,方就有中心和四个方向,这5个方位分别与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按“天干”顺序排序,得出5个方位的相应镇物,保证各方安宁。

在此基础上,古人又发展为“元素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乃是五种物质元素,是构成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物质来源。“五行说”的出现,说明了古人试图从五种物质元素的结构关系上来把握一切有形事物的整体联系,这是五行学说很大的发展。●天人相应《黄帝内经》吸纳五行说的理论根据即是“天人相应”论,它认为人的形体生命源于自然界,其生存活力也取自自然界的养育。●五行与四时《黄帝内经》中,对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虽按常规仍称四时,但从一年中气象与物候变化的实际情况,把一年分为五个气候节段,即在春夏与秋冬之间,加一长夏(亦名季夏,即阴历六月)。这五个季节的气候特点是,春为风,夏为热,长夏为湿,秋为燥,冬为寒。●五行与阴阳《黄帝内经》中直指五行之阴阳属性者,唯《素问》运气诸篇之天元纪大论云:“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指五运所主,亦主五时,应生长化收藏,故按五时之阴阳属性,亦即五行之阴阳属性。

人体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黄帝内经》不仅将人体看成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还将每一个脏腑再分出阴阳,从而使阴阳的对立统一体体现在人体内的每一个层次。《黄帝内经》中的五脏实际上是指以心、肝、脾、肺、肾为核心的五大系统,这五大系统通过经络气血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体,又按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相互协调、抑制,在相对稳态的情况下,各系统按其固有的规律从事各种生命活动。

阴和阳是相和的,二者之间无限可分,可互相转换、互根互用、消长平衡。这说明阴和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孤立、静止不变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反相成的。

阴阳要平衡,防止两者的偏盛和偏衰

由于阴和阳是相互制约的,一般来说,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所以阳偏胜必然会耗阴,从而导致阴液不足;阴偏盛也必然会损阳,从而导致阳气虚损。

阳偏盛时多见机体的机能亢奋、代谢旺盛,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阳气亢盛而阴液未虚的实热证进一步发展,可成为阳盛阴虚之证。阴偏盛时多见机体的机能代谢低下,热量不足。

阳偏衰,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反应性低下,代谢活动减退,热量不足。阳虚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调、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阳虚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衰最为重要,这是由于肾阳为诸阳之本的缘故。阴偏衰,即阴虚,是指机体的精、血、津液等阴液亏耗,不能很好地滋养、安抚人体。阴虚一般以肺、肝、肾之阴虚为主。

从外形和神态看体质

阳性体质:性格比较急,也就是脾气大,容易发火;说话声音洪亮、清脆;气色较好,脸色红润有光泽,舌苔颜色鲜红;体型一般比较清瘦,但是精力旺盛,骨架偏小,实际体重要比看起来重,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身体很“实”。

阳性体质的人唾液分泌旺盛,经常会不自觉地睁大眼睛;一般坐姿不固定,身体爱摇来摇去,安静不下来。阴性体质的人不喜欢空调房间,即便是夏日也会觉得不适。

阴性体质:面色比较苍白,说话细声细气,声音有时候含糊不清楚;一般看起来偏胖,但实际体重要比看上去轻,也就是经常所说的“虚重”;动作比较缓慢,容易感觉到疲惫等。

探求不老仙丹

古人与今人

远古时代,人们的寿命之所以超过百岁,是因为他们懂得养生之道,能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掌握各种养生的方法,饮食、起居、劳作皆有规律,保持形神的和谐协调;而现在的人之所以早衰,是因为不懂得养生之道,贪杯嗜酒,醉酒行房,以致精气耗竭,真元匮乏,只图一时快乐,违背了养生之道。所以,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在时世之异,而在于是不是遵循了养生之道。

影响长寿的因素《黄帝内经》里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能否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的关键,在于人们是不是懂得和实行了养生之道。七情、劳逸、饮食失宜是《黄帝内经》提到的影响寿命的三大因素。

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所作出的七种不同的情志反映,一般不会使人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的七情便成为致病因素,例如不理想的生活、工作环境、天灾人祸以及社会动荡、经济状况变迁等,均可引发七情而导致疾病。

作为致病因素的劳逸,是指过度疲劳和过度安逸,简称过劳或过逸。正常的劳动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均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不会使人发病。

但是,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则能成为致病因素而致人发病。如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者,会出现少气懒言、四肢困倦、精神疲惫、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腹胀、眩晕、耳鸣、遗精、早泄、阳痿、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症。而过度安逸则会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和全身虚弱。因为运动太少,全身气血运行缓慢,流通不畅,进而可引起气滞血瘀而变生他病。饮食是人体摄取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及气血,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条件。但是,饮食失宜又常常成为致病因素。

长寿之道

长寿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怎么样才能健康长寿呢?唯一的方法是切实遵循养生之道。《黄帝内经》提到了五种养生的方法:

一是法于阴阳,即养生应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

二是和于术数,即恰当运用养生方法锻炼身体;

三是食欲有节制;

四是起居作息有规律;

五是劳作不要违背常度。

只有掌握了养生之道,保持形神和谐协调,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身体健康不仅是指生理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康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要想健康长寿,必须从心理、社会等方面采取防治措施,才能奏效。

四种长寿之人《黄帝内经》把与道同生的真人、通达于道的至人、顺从于道的圣人、符合于道的贤人称为养生长寿之人,其中以真人为养生最高水平的代表。●真人

掌握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能够调节呼吸,吸收精纯的清气,超然独处,使精神守持于内,使筋骨肌肉与整个身体达到高度的协调,他们的寿命同于天地而没有终了的时候。●至人

具有醇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养生之道,调和于阴阳四时的变化,离开世俗社会生活的干扰,积蓄精气,集中精神,使其远驰于广阔的天地自然之中。●圣人

穿着普通,举动没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他们不使形体因为事物而劳累;在内,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以安静、愉快为目的,以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他们的形体不易衰惫,精神不易耗散,寿命也可以达到百岁左右。●贤人

能够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顺应阴阳的消长和适应四时的变迁,使生活符合养生之道,这样的人也能增益寿命,但有终结的时候。

认识疾病的来龙去脉

自然界与发病

在春秋时代,对于四时气候和疾病的关系已有所认识。到了战国时代,特别是《黄帝内经》认识到:人生活在自然界,人的生命活动,疾病的产生和变化无不与其息息相关。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是指自然界而言。《灵枢·邪客篇》说:“人与天地相应。”《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于天气。”指出了人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素问·六节藏象论》也说:“天食人以五气”。自然界有四季的变迁,风、热、暑、湿、燥、寒之气候更替。人对正常的变化有一定适应能力,故不病。只有在时令气候异常,太过和不及的情况下,才会引起疾病。六种气候被称为“六淫”。

情志与发病

关于情志的异常主要是所谓“五志”即怒、喜、思、忧、恐的过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灵枢·本神论》则认为:“怵惕思虑伤心,忧愁不解伤脾,悲哀动中伤肝,喜乐无极伤肺,盛怒不止伤肾。”可见这种情志变化固定伤害某种脏器的说法是不统一的。

体质与发病

体质是受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个体特性。

在体质分型上,《灵枢·寿夭刚柔》说:“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即人们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显示出刚柔、强弱、高低、阴阳等机能与形态上十分显著的个体差异。《黄帝内经》还认识到,体质与病因关系很密切,不同体质的人对不同的致病因子的易感性不同,例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人的体质按五行分为五大类二十五小类,并指出了各种类型的人所易患之病及其发病时间。《灵枢·论勇》说“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等。

不同体质的人对于相同的致病因子的耐受性不同。人的易感性和耐受性有如此大的差别,根本的原因是由体内脏腑的大小、强弱、厚薄决定的。《灵枢·本脏篇》说:“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邪气侵入人体以后,常随其人体阴阳的盛衰,或蕴而为热,或化而为寒等。《素问·风论》说:“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

由此可见,人的体质不同是“其病各异”的主要原因,也是健康保健的一个基础。

治未病的养生观

“治未病”的渊源“治未病”一词,早在中国夏商时代《周孔》、《吕氏春秋》等书中就有记载,而在《黄帝内经》中正式提出并确立:“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历代医家对“治未病”这一指导思想十分重视,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有所发展。两千多年来,《黄帝内经》“治未病”这一指导思想对中国医学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从“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角度来看,古代医家不仅仅重视中医治疗学的研究,而且十分重视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的研究。

在《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精神实质就是揭示了无病先防(预防医学)、既病防变(治疗医学)、善后防变(康复医学)。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治未病”而揭示生命的奥秘,从而找出一条通往健康长寿的途径。“治未病”的健康模式“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也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防止疾病发生传变或者复发。“治未病”与两个成语密切相关。一个是“防患于未然”,也就是通过注意防护、提高正气来防病。这属于中医养生学的范畴。一个是“防微杜渐”,也就是尽早发现疾病、尽早干预来防变。这属于中医治疗学的范畴。由此可见,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是十分先进的。●摄生防病《灵枢·决气》:“两精相搏,合而成形。”早在两千多年前,圣贤就已认识到胚胎的形成是“两精相搏”的产物,并认识到男女的婚龄、体质、孕期、情绪等与胎儿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非常重视培养先天,优生优育,“强寿弱天”。

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从最早的男精女卵做起。以培育先天、优生优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

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

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

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否则,就会导致疾病和早衰。●既病防变

一个人有了身心疾病之后,绝不要讳疾忌医,而应积极进行治疗。特别是有了某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时,应该积极地进行心理咨询,解决心理问题。这是保护身心健康的积极态度。

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制,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治未病”可长寿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

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要健康长寿,就要注意摄生防病,关键是把养生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下面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不妨一试。坚持几个“少”与“多”: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忧多眠。

从“治病”到“治未病”,一字之差,却蕴涵着深刻的变革,核心是观念的变革,即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从以疾病的诊断、治疗为中心,转向以维持、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

第二章 官窍腑脏护体养生经

眼,视万物

眼的结构与功能

眼位于头前面,左右各一。眼的白睛部分称白眼;黑睛部分称黑眼;黑睛中央的圆孔称瞳子,又称瞳神;目之内角称目内眦;目之外角称目外眦;上下眼睑称约束;眼球内连于脑的束状物称为目系。

眼与脏腑的关系

肝开窍于目。《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肝“开窍于目”。肝藏血,眼赖肝血濡养才能发挥视觉功能。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灵枢·脉度》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眼与五脏和脑皆有关系。眼不仅与肝关系密切,与五脏六腑皆有关。《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这里的骨、筋、血、气、肌肉,实际上指的是肾、肝、心、肺、脾。

耳,听八方

耳的结构与功能

耳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司听觉,位于头部左右,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耳朵主要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大部分,正是因为有了这三个重要的部分,人体才会感受到这个多姿多彩的有声世界。耳朵不仅是听觉器官,同时它还具有感受位置变动并保持机体平衡的功能。它让人听到各种声音,收集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信息。

耳与脏腑的关系

耳为肾之外窍,肾为藏精之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如果肾精充沛,上濡耳窍,则听觉聪慧,反应敏捷。如果肾精亏损,髓海不足,则出现耳鸣耳聋、头晕目眩、反应迟缓或站立不稳。老年人肾中精气渐衰,故听力每多减退。心寄窍于耳,耳与心在生理功能上有一定联系。若心肾失调,水火不能互济,则亦可导致听力失聪。临床上心火亢盛或肾阴不足的患者常有耳胀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亦有因心神紧张所致。耳与肝、胆、脾等也有一定联系。肝主疏泄而其性升发。疏泄适度,则清阳得升,清窍得养。若升发太过,则气机逆乱,清窍壅塞。胆与肝相表里,足少阳胆经循行耳之前后,并入耳中。临床上肝胆气逆,常易循经上逆累及耳窍,脾主运化与升清,若脾虚,清阳不升,水谷之精气不能上养清窍,亦可影响听力。

鼻,呼吸之门

鼻的结构与功能

鼻为呼吸之气出入之门户,司嗅觉、助发音,为肺之窍。鼻位于面部中央,上端狭窄,突于两眶之间名,又名“山根”、“王宫”;前下端尖部高处,名为鼻准,又名“准头”、“面王”;鼻准两旁圆形隆起部分,名为鼻翼;鼻的下方有两个鼻孔,两孔间有间隔,两个鼻孔是轮流呼吸的,每隔三四个小时左右鼻孔就要“换班”一次。

鼻与脏腑的关系●肺开窍于鼻

肺与鼻孔关系密切。鼻孔是清气与浊气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故称鼻为肺之窍。鼻的通气和嗅觉,都必须依靠肺气的作用。若肺气宣畅,呼吸平和,鼻窍通畅,能知香臭;若肺失宣肃,则鼻塞呼吸不利,且嗅觉亦差。●鼻准属脾

脾胃与鼻准关系密切。脾胃属土,位主中央,鼻在面之中央,故为脾胃之外候。●肝胆之火常犯鼻

肝主升发为风木之脏,易气郁化火,风火相煽,易助肺燥,产生鼻腔干燥、鼻窍出血。胆为中精之腑,其气上通于脑,脑下通,下通鼻。故胆热上移于脑时,其热常下经犯鼻,发为鼻渊。

口齿舌,进食辨味助消化

口齿舌的结构与功能

口齿舌是进饮食、辨五味、泌涎唾、助消化、磨食物与助发音的器官。口齿舌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联系,其中与脾胃、心、肾的关系较为密切。口唇可助发音。《灵枢·忧恚无言》说:“口唇者,音声之扇也。”齿,亦称牙,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嵌入上、下颌骨牙槽内,分别排成上牙弓和下牙弓。可咬切和磨碎食物,并对发音起辅助作用。

口齿舌与脏腑的关系

口为脾之窍。脾主运化,功能健旺,则化生气血充足,口唇红润;且津液得以上承,可泌涎唾以助消化。口在生理功能上与脾胃共同配合,以完成消化、吸收与输布水谷精微的功能,脾胃的病变,也常累及于口,如脾胃有热,则易生口疮;脾胃湿困,则口中淡而无味,或有甜味,并觉黏腻。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齿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肾精的衰旺密切相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说明肾中精气的盛衰,影响着牙齿的生长发育与枯槁脱落。

舌为心之苗。人的舌头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舌尖属心,舌边属脾,舌根属肾,舌两旁属肝胆,舌心属胃。而且,心的疾病也常影响到舌,如《外台秘要》说:“舌主心,脏热即应舌生疮裂破。”

咽喉,口鼻与肺胃之通道

咽喉的结构与功能

咽之前上方通于鼻;正前方系舌本通于口;其下为会厌所分隔,前方连于气道者合声门称为喉咙,与肺相通,为肺系所属;后方连于食管者直贯胃腑,为胃脘之通道,系属于胃。悬雍垂居于咽中,为音声之关。

咽喉是呼吸之清气与浊气出入之门户;语声的发出,是喉咙、会厌、口唇、舌、悬雍垂等器官功能的综合作用,其中喉咙、会厌、悬雍垂是咽喉的组成部分,咽喉是发声的主要器官。

咽喉与脏腑的关系●咽喉与肺、胃、脾的关系

喉为肺系所属,为气体出入之要道。肺正常与否,对喉影响极大。如肺为外邪或痰火壅塞,影响及喉而失音,临床上称为“金实不鸣”;若肺虚影响及喉,亦失音,称为“金破不鸣”。咽属胃系。脾与胃互为表里,足太阴脾经络胃,挟咽,连于舌根部,故脾胃疾病多反映于咽喉。●咽喉与肾的关系

肾为藏精之脏,是一身阴阳之根本,其经脉从肺上循喉咙,挟舌根部。肾之精气循经上行,以养喉咙。若肾阴不足,则虚火亦循经上炎,多见咽喉干痛。

皮,覆于体表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皮,又称皮肤,覆盖人体表面。皮肤表面有毛发、汗孔等附属物。皮肤具有防止外邪入侵、调节人体津液代谢与体温,以及一定的辅助呼吸的作用。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除手掌与足掌外,大部分皮肤上都长有毛发。皮肤的纹理和肌腠合称腠理。皮肤上有许多汗孔,亦称气门,或名玄府,是汗液排泄的孔道。汗为津液所化生,出汗是津液排泄的途径之一,皮肤腠理疏缓,汗孔开则汗出多;反之,则汗出少。因此,皮腠的疏密调节着津液的排泄。若调节失当,则汗出过多,损伤津液,甚至引起津液不足。呼吸主要是肺的功能,肺合皮毛,汗孔的开合也可起辅助呼吸的作用,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称汗孔为气门。

皮肤与肺的关系

皮肤与肺的关系十分密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主皮毛。”肺将水谷精微布散到皮毛,使皮肤滋润、毫毛光泽。若肺气亏虚,则皮毛憔悴,故《灵枢·经脉》:“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肺宣发卫气,卫气充于皮肉主要有三种作用,一是温养皮肤;二是协助皮肤抵御外邪;三是控制汗孔之开合。若肺虚卫气不充,则患者肤冷畏寒、汗出较多,且抵抗力差,容易感受外邪而致病。若外邪犯肺,肺失宣发,则皮内之卫气亦不得外达,使汗孔闭塞而无汗。所以宣发肺气的药物,往往能起到发汗的作用。

肉,附于骨骼关节

肉的结构与功能

肉,即肌肉,包括现代所称的肌肉组织、脂肪和皮下组织。现代所称的肌肉,在中医古籍中称为“分肉”。

肌肉具有保护内脏、抵御外邪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肌肉居皮下,附着于骨骼关节。

肌肉的膨大部位称为“腘”;肌肉上的纹理称为肌腠,和皮肤的纹理共称为腠理;肌肉和肌肉之间的凹陷称为“溪谷”,较小的凹陷叫“溪”,较大的凹陷称为“谷”。

人脸部的肌肉很特别,因为它们并不作用于骨头上,而是附着于人脸的皮肤上。人脸部有二十多条小肌肉,能产生各种表情,只要稍稍一动,就能改变人的脸部表情,透露出人情绪上的微妙变化。

肌肉与脾的关系

肌肉与脾的关系十分密切,《素问·痿论》中说,“脾主身之肌肉”。

肉与脾的关系主要有:脾化生精气以养肌肉。张志聪在注释《素问·五脏生成篇》时曾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肉病日久可内传及脾。

肌肉的病变,长期不愈,再重复感邪,则可内传入脾,导致脾的病变。

筋,附于骨而聚于关节

筋的结构与功能

筋,包括现代所称的肌腱、韧带和筋膜。筋有连接和约束骨节、主持运动、保护内脏等功能。

筋与肝的关系

筋与肝的关系十分密切,《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肝主筋。”

筋与肝的关系主要有:肝之气血可以养筋。《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素问·平人气象论》还说:“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肝所获得的精气,都会布散到筋,发挥濡养作用。若肝之气血不足,筋得不到充足的滋养,就会发生病变。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肝病及筋引起诸筋病变。《素问·气厥论》说,“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素问·痿论》说,“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说明肝病日久可传于筋,引起筋的各种病变,而筋病及肝。

筋病日久,将内传于肝,引起肝病。如《素问·痹论》说:“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骨,构成人体的支架

骨的结构与功能

骨构成人体的支架,人体是由许多脆骨与硬骨加上筋肉联结,而构成全部骨骼支架的。脆骨,是一种较软的骨质;硬骨,即骨质坚硬、支持力强的骨体。骨具有支撑人体、保护内脏和进行运动的功能。支撑人体,如人背面正中的项骨(即颈椎)、背骨(即胸椎)、腰骨(即腰椎)和尻骨(即骶骨与尾骨)由脊筋连接起来,形成支撑人体的脊梁。

保护内脏,如头部的天灵盖(即顶骨)、山角骨(即颞骨)、凌云骨(即额骨)和后山骨(即枕骨)互相连接成壳,保护着脑。进行运动,骨与骨的连接处,由筋约束,并加以包裹,形成关节,再通过附着在骨骼上的筋和肌肉的收缩与弛张,使关节出现屈伸乃至旋转等运动。

骨与肾的关系

骨与肾的关系十分密切,肾主骨髓以养骨,骨髓为肾精所化生,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均赖肾精的滋养。如果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充实健壮,肢体活动轻劲有力;反之,肾精不足,骨髓空虚,则会引起骨骼发育不良,如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老年人肾气渐衰,骨失滋养,故骨质脆弱,易于骨折,骨伤后也不易愈合。齿为肾之标,牙齿和骨骼的营养来源相同,均赖肾精滋养而生长,临床上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或成人牙齿松动早脱,均与肾精不足有密切关系。

前阴,肾之窍

前阴的结构与功能

前阴是男、女外生殖器与尿道口的总称,是排尿与男子排精,女子排出月经、娩出胎儿的器官。前阴与五脏六腑都有联系,其中与肾、膀胱、肝、脾四者关系较为密切。前阴与肝经和任脉有密切的联系。

前阴与脏腑的关系●前阴为肾之窍

肾精充盈到一定程度,则产生天癸,以促进性成熟,维持生殖功能。若肾精亏虚,青年人则前阴发育不良、生殖机能不全;中年人则性机能减退,阳痿,甚至早衰。

肾气有封藏肾精的作用,若肾气虚,固摄无力,则见遗精或早泄。肾主水,对排尿影响较大。若肾气不足,则固摄无力。如小儿肾气未充,常见遗尿;老人肾气已衰,控制小便的能力减弱,甚则小便失禁;肾阳虚,蒸腾气化无力者,小溲清长;肾阳虚,无力推动津液输布与排泄者,则尿少,或伴有水肿。尿道上通膀胱,故膀胱与尿道口在功能上必须相互协调,病变时又往往相互影响。●前阴与肝的关系

肝主疏泄,主藏血,这两项功能对男女生殖功能都有明显的影响。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的功能必须协调,才能保证前阴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

肛门,排泄之门

肛门的结构与功能

肛门是排出粪便的器官,由于它专司排出水谷之糟粕,故称“粕门”。又因为是大肠下口,大肠与肺相表里,肺藏魄,故又称之为“魄门”。肛门与大肠、肺、肾、脾等四个脏腑的关系较为密切,肛门与足太阳膀胱经之经别有联系。

肛门与脏腑的关系●肛门与大肠和肺

肛门是大肠的下口,两者直接相连,相互协调,以完成排便任务。大肠与肛门的病变,不但相互影响,而且很容易相互蔓延。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下降,有助于大肠向下传导糟粕,因而有助于肛门排出粪便。●肛门为肾之窍

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气的固藏功能对于肛门固摄粪便,不使其无控制地外出,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肾为一身阴阳之根本,如肾阴的盛衰,就决定了脏腑的润燥。肾阴虚,大便干结,肛门燥而失去润泽作用,则易引起肛裂。●肛门与脾

脾主运化水谷,主升清。脾的运化功能直接影响粪便的润燥,与肛门有关;升清功能正常,则肛肠维持原来位置,若脾虚气陷,可引起直肠下坠而脱肛。

心,气血运行的发动机

心的结构与功能

心位于胸腔内,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形状似倒垂未开的莲蕊,外有心包护卫。心为神之舍,血之主。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藏神。

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和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血液在心和脉中不停地流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如环无端。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只有心气才能推动血的运行,使血液流行,脉管搏动,全身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才能得到血液的濡养,以维持生命活动。若心气衰竭,则血行停止,心与脉的搏动亦消失,生命也随之终结。

心藏神

人体之神藏于心,故《灵枢·大惑论》说:“心者,神之舍也。”若心神正常,人体各部分的功能互相协调,彼此合作,互助互用,则全身安泰。若心神不明,人体各部分得不到应有的协调与统治,因而产生紊乱,疾病由是而生,甚至危及性命。心主宰人体的心理活动。首先,心是人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主要内脏,说明了心在思维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肺,体内气体交换的门户

肺的结构与功能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朝百脉,主治节。肺在阴阳中属阳中之阴,在五行属金。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是指肺为五脏中与气关系最密切的内脏,肺司呼吸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气的生成。呼吸均匀和调,则浊气得以排出,清气得以吸入,气的生成来源不匮乏;若呼吸功能减弱,吸入清气不足,势必影响气的生成而导致气虚;如果呼吸停止,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体内外之气不能进行交换,生命也随之而告终。

肺主通调水道

人体内的水液虽由脾胃而来,但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又依赖于肺的疏通和调节,以维持动态的平衡。通过肺的宣发,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布散全身,外达皮毛,代谢后以汗的形式由汗孔排泄;通过肺的肃降,水液向下、向内输布,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经肾蒸腾气化,将代谢后的水液化为尿储存于膀胱,而后排出体外。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不但能使水液运行的道路通畅,而且在维持机体水液代谢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功能。

肝,贮藏和调节血液的仓库

肝的结构与功能

胆在肝之短叶间。其后历代医家都是这样来描述的,与现代解剖学所描述的部位和状态基本一致。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血和主疏泄,肝在阴阳中属阴中之阳,五行属木。

肝藏血

肝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储藏血液是指肝可以将一定量的血储存于肝内,以供机体各部分活动时所需,故肝有“血之府库”之称。调节血量,是指肝对于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肝主疏泄

所谓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疏泄的功能反映了肝脏主升、主动、主散的生理特点,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肝开窍于目

肝开窍于目,是说肝的精气通于目,肝经又上连目系,而目的视力,要靠肝血的濡养。肝功能正常则目光有神,视物清楚明亮。如肝功能受损则可以反映在目上,即目是肝脏病变外在表现的一个方面。

肾,藏精、主水和纳气的宝库

肾的结构与功能

肾位于腰部,脊柱之两侧,左右各一,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也。”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和纳气,肾在阴阳中,属阴中之阴,五行属水。

肾藏精

藏,即闭藏。肾主闭藏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将精气藏于肾,并促使其不断充盈,防止精气从体内无故丢失,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创造必要的条件。

肾主水

肾主水,是指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作用,故肾又有“水脏”之称。人体的津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肾对津液代谢的主持和调节作用,可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肾阴和肾阳对整个津液代谢过程中的各个器官都有调节作用。二是肾脏本身即是津液输布和排泄所必须经过的重要环节,若肾阴肾阳不平衡,开合失调,将导致人体尿量失常,两者平衡,水液的排出才能正常。

肾主纳气

纳是收纳、摄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可以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保证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如肾主纳气功能正常,呼吸均匀调和;肾虚不能纳气,则会出现呼气多吸气少、呼吸困难等症状。

脾,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器官

脾的结构与功能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如《医贯·形景图》中说:“膈膜之下有胃,盛受饮食而腐熟之。其左有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说明脾与胃都位于腹腔,脾在胃的左方。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在五行属土,在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

主运化

脾主运化指脾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传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种功能失调可导致另一方面的功能失常,故在病理上常并见。

主升清

脾胃升降为人体气机之枢纽,脾气主升,对维持腹腔的内脏位置有重要作用。如果脾气不能升举,中气下陷(又称脾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病症,临床上常采用补脾气、升清阳的方法进行治疗。

主统血

统,即所谓统摄、控制之意。脾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脉外的作用。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脾气摄血来实现的。脾之所以能统摄血液,是因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胃,受纳腐熟食物的器官

胃的结构与功能

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为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中部称为中脘,即胃体;胃的下部称为下脘,包括幽门。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脾与胃相为表里。

主受纳、腐熟水谷

受纳,是接受、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物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水谷之海”。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脾胃对饮食水谷的运化功能,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为水谷之海,饮食物入胃,经胃腐熟后,必须下行小肠,才能将饮食物作进一步消化,并将其中的营养物质彻底吸收,化为气血津液,输送至全身,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由于在藏象学说中,常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活动,所以,胃的通降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活动在内。胃的通降,相对于脾的升清而言,则是降浊。胃的通降,是继续受纳的前提条件。所以,胃失通降,不仅可以影响食欲,而且因浊气在上而发生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以及大便秘结等症状。

大肠,传导和排泄糟粕的通道

大肠的结构与功能

大肠,为六腑之一,是一个管道器官,位于腹中。其上口通过阑门与小肠相接,其下端即肛门。大肠与肺,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互为表里。

主传化糟粕

大肠的传化功能是指传导与变化。《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传导即指传送、引导,指大肠接受小肠传来的食物残渣与水液,向下传送、引导,将残渣排出体外。“变化出焉”,即将糟粕化为粪便。若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异常,则出现排便异常如便溏、泄泻、便脓血、大便秘结等症。

主津

大肠的主津功能是指大肠在传化糟粕的过程中吸收了水液,参与了水液的代谢。

大肠主津功能的失常多与人体的津液有关。若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则水谷杂下,出现肠鸣、腹痛、腹泻等症状;大肠实热,消掉水分过多,则肠液干枯,大便秘结不通,出现便秘症状。

小肠,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小肠,作为六腑之一,是一个相当长的管状器官,位于腹中,回环叠积,其上口与胃之幽门相接,下口与大肠相接,其交接处称为阑门。小肠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下传其糟粕的重要脏器。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有受盛与化物,泌别清浊。

主受盛和化物

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的意思。说明小肠是接受经胃初步消化之饮食物的盛器。化物,具有彻底消化、化生精微的意思。主化物,即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时间的停留,以利于进一步彻底消化,将水谷分化为精微与糟粕两部分。

泌别清浊

小肠泌别清浊,是指经过化物之后的饮食物中包含着精微和残渣,由小肠吸收精微,将残渣部分下传给大肠。小肠在吸收精微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将经过脏腑组织利用后所产生的浊液下输给肾和膀胱,形成尿液。

与心相互络属

小肠如果出现异常,不但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大便与小便都会出现异常。小肠的功能受心功能的影响,因此心功能失调也会引起小肠功能的异常。

胆,贮藏胆汁的器官

胆的结构与功能

胆位于右胁下,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肝与胆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故为六腑之一;又因胆本身无传化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藏胆汁,与胃、肠等腑有别,故又属奇恒之府。

储藏、排泄胆汁

肝的疏泄功能直接控制和调节着胆汁的排泄,肝疏泄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脾胃运化功能亦健旺。反之,肝失疏泄,导致胆汁排泄不利,胆汁郁结,肝胆气机不利,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出现胁下胀满疼痛,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等症;若胆汁上逆、外溢,还可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黄疸等病理现象。

主决断《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主决断是指胆在人的精神意识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若胆气虚则怯,善太息,或数谋虑而不能决。胆主决断的功能,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维持气血津液的正常进行、确保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胆气勇壮之人,遇到惊恐等精神刺激,造成的影响较小,也易恢复;胆气虚怯之人,受到惊恐刺激,会出现易惊易恐等神志异常的病变。

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

膀胱的结构与功能

膀胱,六腑之一,位于小腹中央,与肾有经脉相互络属,故互为表里。

主储尿和排尿

人体内的水液代谢是通过脾、肺、肾、小肠、大肠、三焦等腑脏共同作用而完成的,肾接收脾胃下输的水液再经肾的气化生成尿液,下输膀胱。尿液在膀胱内储留至一定程度时,即排出体外。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储尿功能,有赖于肾气的固摄,若肾气不固,则膀胱约束无力,就会出现遗尿,严重者甚至会小便失禁。膀胱的排尿,有赖于肾气与膀胱的气化作用,若气化失司则膀胱不利,可见尿痛、淋涩、排尿不畅,甚则癃闭。故《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与肾相互络属

膀胱的储尿与排尿,即膀胱的开合必须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肾气充足,气化正常,膀胱的开合有度,尿液才能正常排泄,从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肾气不足,气化失常,膀胱开合无度,人体会出现小便不利或小便失禁、遗尿、尿频等症状。老年人常见的尿频尿急、排尿无力、小便失禁,多是肾气衰弱之故。

三焦,负责水道循环的器官

三焦的结构与功能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三焦的概念有二:一是指六腑之一。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在这一通道中运行着元气和津液。所以气的升降出入,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都有赖于三焦的通畅。二是单纯的部位概念,即膈以上为上焦,膈至脐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黄帝内经》中涉及三焦达七十六处,其义不一,分别与腑、经络、病机、气化等有关。

有形三焦学说

三焦为脏腑学说中的六腑之一,具有六腑以通为用的共同功能特点,它的具体功能主要表现在气化和流通水液。这些就是三焦学说的理论基础,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较近的《难经》及后世诸家也倡此说。但是,六腑之一的三焦为何物,始于何端,终于何处,却成为千古之谜。《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疏通之意;渎,沟渠。决渎,即疏通水道。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

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和肾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如果三焦的水道不够通利,则肺、脾、肾等输布调节水液的功能将难以实现,所以,又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

第三章 十二经络通补养生经

手阳明大肠经

——护臂调肠之脉

大肠,上接小肠,下通肛门,为六腑之一,功能是传送糟粕,排泄大便。大肠就像食物的垃圾处理厂一样,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胃和小肠的长途跋涉,剩下的食物残渣最终来到大肠。大肠的功能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使其变成粪便最终排出体外。《黄帝内经》中曾记载“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意思是说,大肠是负责传导食物残渣,并把它变成粪便排出体外的重要器官。大肠的这些功能不会让我们一吃东西就想上厕所,因为食物残渣可以在大肠中储存一段时间。

如果大肠失职了,会出现哪些问题呢?一是食物残渣没有被成功处理而排出体外——造成腹泻;再者是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太久,其中的水分被大肠吸收,就更加难以排出体外而造成便秘——这是导致痔疮的罪魁祸首。秘结的大便产生的毒素能够加速衰老,是美丽的杀手。所以大肠经健康,就能“轻松保持你的美丽容颜”了。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主津,有关津液方面出现的病症,也可归本经治疗,例如津液缺乏引起的眼睛昏黄、口燥咽干、咽喉肿痛,或者津液过多引起的鼻塞流涕、鼻出血等津液病。根据经脉的走行,经脉异常变动,会引起下牙齿疼痛、颈部肿胀以及肩峰(肩部最高点)前方的疼痛,食指疼痛难以屈伸等。该经经气有余,则经脉所过之处发热、肿胀,经气虚,经脉所过之处就会出现发冷、战栗而不暖。

循行路线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桡侧起始,沿着食指桡侧上缘,从合谷两骨之间,上入走向两筋之间,沿前臂的桡侧上缘,进入桡侧外面,再沿上臂的外侧前面,走向肩关节的前上方,在肩背部与手太阳经的秉风穴交会后,向上出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与督脉的大椎穴交会,再向锁骨上窝(缺盆)直入,向下和肺脏联络,又通过横膈,同属于大肠。该经的分支,从锁骨窝向上到颈部,通过面颊,入下牙床中,再回转来,环绕口唇,经过足阳明经在口角两旁的地仓穴,向上交叉相会于鼻唇沟中的人中穴。左边经脉走向右,右边经脉走向左,向上挟鼻孔旁,与足阳明胃经相续接。

拳打经络

大肠经的开穴时间是在早上5:00~7:00,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一到这个时间,就会上厕所排大便的原因。此时大肠经气血最为充足,推动有力,排除了前一天积攒在体内的糟粕,以便轻松地开始新的一天。对大肠经进行诸如拳打、掌拍、推、拿等拳打经络类的手法操作时,最好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具体操作手法,可以根据操作部位以及个人喜好灵活选用。这里以掌拍法为例进行介绍。

手臂自然弯曲放于胸前,掌心向胸,另一手以手掌沿着阳明经走行线——臂部外侧面上缘到肩部,实施掌拍,往返操作,左右手交替进行,反复操作8~10分钟。每天早上5:00~7:00操作一次,或者早晚各一次。

该经从手走向头,按照从手指向肩臂部的方向进行操作为补法,反之为泻法。在该经上的操作大多用泻法,因为阳明“多气多血”。由于该经气与血俱足,容易化火伤津而导致便秘,采用泻法操作可以去除该经之火气,达到润肠通便、排毒的功效。有时也可用补法操作,比如拉肚子,是由于大肠难以收摄所致,采用补法操作可以帮助大肠止泻。

使用掌拍法进行操作时,拍至经线上皮肤发热或皮肤微微潮红为度,此便为大肠经“得气”的迹象。在颈、面部的经线上进行操作手法宜轻。操作时,要排除杂念,用心体会大肠经线上的感觉。在经线上不舒适的部位应进行着重操作,并适当延长在该部位的操作时间。每天早起拍一拍,不但保健大肠,还能有效缓解大肠经线上的一些未察觉病症。

大肠经的特效穴位功效

本经一侧20穴(左右两侧共40穴),3穴在颈肩部,15穴分布在上肢背面桡侧,首穴商阳,末穴迎香。本经腧穴主治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的病症,以及胃肠等腹部疾病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手太阴肺经

——肺脏健康晴雨表

肺位于胸腔,上连喉咙,开窍于鼻,为五脏之一。《医贯》中说道:“喉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巢,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

肺的功能是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肺主一身之气,它能够吸入自然界的清气,里面包含有丰富的氧气,供应身体的需要,肺叶的一张一合,在肺内形成压力和负压相互交替,来维持呼吸正常有序的进行;“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充足,维持全身水道畅通,避免水道淤积的现象。

若肺的功能失调,常会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喘、咽喉肿痛、鼻塞等呼吸系统的疾病。

手太阴肺经是一条与呼吸系统关系最为密切的经脉。人体的经脉周而复始、循环无端,是从肺经开始运行,环绕全身。该经属肺,其主要功能是帮助肺气宣发和肃降,调理全身气血的正常运行,是人体重要的经脉。它不仅反映肺脏的疾病和健康状况,而且还能够治疗和保健呼吸系统。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

循行路线

手太阴肺经,从胃部(中焦)开始,向下与大肠联络,再从大肠回来,沿着胃的上口,向上通过膈肌,入肺脏。再从肺脏上行至喉咙部横出,走到腋窝下面,向下沿上臂的内侧,行于

手少阴心经

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向下到肘弯中,沿着前臂的内侧,到腕后桡骨茎突内侧边,从腕后(寸口处)到大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延伸于大拇指桡侧的末端。手太阴肺经的分支,从腕后桡骨茎突的上方分出,沿手背面到食指桡侧的外端,经气在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手太阴肺经

拳打经络

肺经的开穴时间是清晨3:00~5:00,肺为阳中之阴,此时夜晚的阴气逐渐淡去,白天的阳气慢慢生长,当阳气完全战胜了阴气的时候,人就醒来了,天也亮了,肺就处在这个由阴转阳的转换之机,对于人一天的正常活动并有充足的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这时候我们的身体正处在熟睡状态,可以选择在刚刚醒来时,或者早晚各一次拳打肺经,来保健我们的肺脏。肺经走行在臂部内侧的上缘,对其施以摩、擦、推、拍打等手法都可以,本章我们以摩法操作为例来讲解操作手法。

端坐位,一手臂自然地放于桌上,手掌心向上,手指自然微屈,另一手沿着肺经走行——手臂内侧上缘,作往返的摩法操作,左右交替,反复操作8~10分钟。

该经从心走向手迎着经络的方向施术是补,逆着经络的方向施术是泻,因此从手指向肩臂方向进行操作可以泻肺火,比如咽喉肿痛、口干舌燥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从肩臂向手指方向进行操作可以补肺气,比如身体容易乏力、肺活量不足等采用补法进行操作。

摩法操作简单,被操作部位比较舒适,起热较快,以该经线微微发热或经线上皮肤颜色微微泛红为度,这个度说明了已经调动了肺经的活力,起到了活跃肺经的作用,即中医所说的“得气”。在施用摩法操作时,要专心致志,心无杂念,仔细体会身体的反应。

本手法不仅能够起到保健肺脏的作用,同时对于肺经线上一些不适,经过长期的坚持,也能够起到治疗作用。另外,在操作的过程中,对于经线上不适的部位可以着重操作,或者适当地延长操作时间。

肺经的特效穴位功效

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两穴在胸上部,九穴分布在上肢掌面桡侧,首穴中府,末穴少商。本经腧穴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肺主气司呼吸,故气短、呼吸不利等病症可取该经穴位治疗;肺开窍于鼻,在声为咳,故该经穴位又可治疗咽喉疼痛、咳喘、咯血等病症。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宣则大肠传导失职,故肺气郁闭导致的便秘、痔疮等大肠病变,亦可选用肺经穴位进行治疗。

足阳明胃经

——气血生化的通路

胃在人体的上腹部偏左,上接食管,下通小肠,为六腑之一。胃的伸缩性很大,当胃充盈时,能占据大半个上腹部,当胃内空虚时,就缩小得仅仅局限在左侧上腹。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吃饱了,肚子就变得很大,饿的时候肚子却是瘪瘪的。胃的作用是受纳和腐熟水谷。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们把吃进去的食物一股脑儿地放进胃里。胃,就如同搅拌机一样,把所有的食物一起搅拌碎,我们称之为“食糜”,然后再将食物推送入小肠,由小肠来扮演选择留与不留的角色。

搅拌机的作用是:把食物打碎,以便进入下一个流水线工作。搅拌机只能向下推送食物,而不能向上传送,否则就出问题了。在人体也是同样的,中医描述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主通降”的作用正常发挥,食物才能顺利下行,并推动大小肠的蠕动,帮助小肠吸收,而大肠把人体的垃圾排出体外。如果胃气不能下降,就会出现打饱嗝、恶心、呕吐、吐酸水、便秘等症状。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与体表、沟通上下内外的道路。各条经络气血的多少是个固定常数,能反映出人体正常的生理规律。

太阳经常多血少气,少阳经常少血多气,阳明经有少阳经之多气,有太阳经之多血,为太阳、少阳相合而成,所以它多气多血。足阳明胃经

中医大夫在临床上“望闻问切”四诊时,有看舌苔一项,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观察舌苔的厚薄及有无来观察“胃气”的情况。中医大夫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可见胃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了。既然胃对于人体如此重要,那么胃的经络线是如何走行的呢,其上的穴位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保护人体的呢?下面我们将一一为你解答。

循行路线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侧(迎香穴),上行到鼻根,向下沿着鼻的外侧(承泣穴),至嘴角,沿耳前上行至前额角(头维穴),延颊下行至胸前正中线旁开4寸,至腹正中线旁开2寸,再至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2趾外侧端(厉兑穴),足背分出至大趾内侧端,交脾经。

拳打经络

胃经的开穴时间是在上午7:00~9:00,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吃早餐的时间大都选在这个时间段的原因,此时胃中气血充盈,胃的蠕动有力,会造成强烈的饥饿感,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好、吃饱,这样才有利于一整天的膳食均衡。胃不好的人,应选择在这个时间段,用拳打经络类的手法对胃经进行保健操作。

手法根据操作部位和个人喜好可以灵活选用,我们以推法为例来介绍对胃经的保健。

坐位屈膝(坐在瑜伽垫上),脚后跟与臀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双手分别放于胃经的两条走行线上,做上下往返推法数遍,每次操作8~10分钟。

胃经的走行方向是从头走向足,顺着胃经的走向进行操作为补法,反之为泻法。补法适用于胃气虚的人,如饮食量少、食后胃中不适明显等;泻法适用于胃气实的人,如饭量较大,饭前胃中不舒服比较明显等。另外,腹胀时,着重对腹部胃经作向下的推法,有助于排出胃肠内的积气;腹泻时,在腹部胃经上作向上的推法以止泻。

对胃经进行推法操作时,以胃经经线上的皮肤微红或者胃经经线上有热感为度,即为胃经“得气”。

推时,注意力度要适中,力度过小,力量不能渗透入经络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力度过大,容易造成不适。操作时,可以着重在不舒服或者疼痛部位进行操作,适当增加力度或者延长操作时间。

胃经的特效穴位功效

胃经在腹部有12个穴位,穴位较多。当胃气充足时,推动大肠排出大便有力,体内没有多余的废物,宿便得以及时排出。经常按摩腹部这些穴位,可以防止“大腹便便”。

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3穴在颈肩部,15穴分布在下肢前外侧面,27穴分布在腹部、胸部和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

本经腧穴主治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的病症,胃肠不适、头面五官疾病、神志疾病及皮肤病,局部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痛。

足太阴脾经

——运化食物的生血主脉

脾脏,位于胃的左下,人体的左侧。中医所说的“脾”与西医所说的“脾”意义相差很大。中医认为,脾主统血、主运化。脾能够统摄全身的血液,使血液行其道——行于动、静脉血管内,而不致溢出脉管外;脾能够运化水谷精微,协助胃,促进胃的消化功能,并把消化后的食物输送到全身。脾脏功能失调,身体就会出现紫癜(血液溢出血管外)、血虚、腹胀、腹泻、营养不良、水肿等病症。

循行路线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末端,沿其内侧足背侧和足掌侧的交界处走行,在第一跖趾关节突起的后面,向上到内踝前面,继续上行过小腿后,沿着胫骨的后缘,胫骨上八寸,交出于

足厥阴肝经

的前面,上行至膝关节的内侧至大腿前面。

向上到腹部深入,与任脉交会于中极、关元、下脘等穴,统属于脾脏,联络于胃,向上通过横膈,行于食管的两旁,经手太阴肺经的中府穴,连于舌根,散布于舌下。它的分支,从胃部分出,通过横膈,脉气注入心脏。

脾经的特效穴位功效

本经一侧21穴(左右两侧共42穴),11穴分布在下肢内侧面,10穴分布在腹部、侧胸部。首穴隐白,末穴大包。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等腹部疾病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主宰神智的君王“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这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张介宾在他的著作《类经》中描述心脏的一段话,非常生动、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心的生理功能。

心脏是人体的君主,主宰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五脏六腑都唯心命是遵。这些说法看似不合情理,其实事实就是如此,用现代医学来解释也是行得通的。中医学认为,心脏是生命的根本,它具有主血脉和主藏神的作用。主血脉功能正常,则“人心动,血行诸经”,心脏就会像一个“永动机”一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推动着血液在经脉内运行,使血液运行到全身以滋养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发挥其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心脏是运行血液的器官,人体各部器官组织若要正常发挥作用,必须要由心脏来供给血液,如果心脏不能及时地供给各个脏腑器官血液,那么它们的生理功能势必会受到影响,严重者会丧失生理功能。所以,我们的先人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或者说“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这是非常智慧的说法。

主血脉功能失常,则会在面色、舌色、脉象、胸部感觉四方面出现异常,表现为面色、舌色的淡白无华,脉细无力,胸前闷痛、心悸心慌等症状。心藏神功能正常,则“主明下安”。心主血脉,心藏神,如果心脏出现了问题,会表现为血脉运行不畅,胸痛和神志出现异常。手少阴心经

由上可见,心脏病变不仅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还可以导致神经疾病。所以我们要充分信任我们的“鼓手”,通过对该经的按摩调理,保护我们的心脏及其他脏腑器官的功能正常。

循行路线

手少阴心经的经脉,起始于心中,出于心脏周围血管等组织(心系),向下通过膈肌,与小肠相联络。它的分支,从心系分出,上行于食管旁边,联系于眼球的周围组织(中医称为“目系”)。

另一条支脉,从心系直上肺脏,然后向下直出于腋窝下面,沿上臂内侧后边,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后面,下行于肘的内后方,沿前臂内侧后边,到达腕关节尺侧豌豆骨突起处(锐骨骨端),入手掌靠近小指的一侧,沿小指的内侧到指甲内侧的末端。

拳打经络

心经的穴位在中午11:00~13:00开穴,此时是一天中阳光最为充足的时候,故而也是全身气血流通最为顺畅的时候。按照一日分为四时,此时是一日中的夏季,夏季属心。

此时,对心经施用拳打经络类的手法,可以促进心经气血津液的运行,对于一些心脏病能收到很好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心经的走行线是从腋窝顶点沿着臂部内侧的后缘走向小指内侧,在该经线上进行拍打、抹、擦等拳打经络类的手法操作时,根据部位以及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手法,以感觉舒适为度。下面以拿法为例进行介绍。

端坐位,一手臂自然伸直,掌心向上,手指自然弯曲,另一手以拇指在上,其余四指在下,对心经走行线——手臂内侧的后缘,做往返的拿法操作,左右交替,反复操作8~10分钟。

该经从胸走手,故而从腋窝向手指的方向进行操作为补法,主要适用于心气虚的患者,比如心悸、怔忡、动则气喘且喘息微弱,有时伴有胸痛隐隐等;从手指向腋窝的方向进行操作为泻法,主要适用于心气实的患者,症状表现为心悸、胸闷气喘且喘息气粗、胸痛较剧等。

拿法的力度要拿捏得当,以舒适或微有痛感而能忍受为度,拿至心经经线上的肌肉明显变软或微微发热为度,此为“得气”。在施用拿法时,要保持心无杂念,最好能够闭眼操作——闭目以养神,以达到心身通调的效果。进行拿法操作时,若发现某些部位的酸麻胀痛感较其他部位明显的,即所谓“痛点”,可以加重力度或者延长在该部位施用手法的时间。痛点多是病灶点,是疾病在经脉线的反应点。对痛点进行手法操作,不但能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还能调节该经的虚实归于平衡,还你一个强壮有力的心脏!

心经的特效穴位功效

本经一侧9穴(左右两侧共18穴),1穴分布在腋窝部,8穴分布在上肢掌侧面的尺侧。首穴极泉,末穴少冲。本经腧穴主治心胸循环疾病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各种病症。

手太阳小肠经

——疏通经气的受盛之官

小肠就如同筛网一样,在人体中起到过滤的作用,从胃部下来的食物清浊混杂,到达小肠这个筛网经过过滤后,把清澈的津液以及有用的营养物质过滤出来,吸收后随血液流遍全身,以营养各个脏腑器官;过滤掉的杂质及糟粕物质就被顺流而下带到大肠等待排出体外。

我们吃进去的物质并不全是对人体有利的,所以人体才需要这个筛网帮助过滤,一旦这个筛网出现问题,过滤的功能受到影响,就会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如果筛网把脏东西也留了下来,那就污染了全身的内环境,导致疾病;如果筛网把干净的东西也过滤掉了,那么我们吃进去的营养物质就会丢失,不能营养其他的脏腑器官,也会导致疾病。

如果把脾胃比作人体养料的第一生产线,那么小肠就可以看成是第二生产线,而手少阳小肠经就是我们第二生产线的工人。假如没有小肠这个筛网工人,人体岂不是污浊不堪,生命怎么还能继续?既然小肠对于我们如此重要,那么人体的小肠经是如何循行的呢?其上的各个穴位又都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将逐步揭开小肠经神秘的面纱。

循行路线

手太阳小肠经脉,起于小指外侧末端,沿掌侧和背侧交接线向上,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中间,向上沿尺骨边缘,到肘间尺骨鹰嘴与肱骨内,向上沿上臂外侧,到肩关节后面,绕行于肩胛上、下窝,在肩上与足太阳经交会于附分穴、大杼穴,并与督脉的大椎穴相交会,再向前进入锁骨窝中,入胸腔与心脏联络,沿食管过横膈,到达胃部,和任脉交会于上脘、中脘,统属于小肠。其支脉从缺盆上行,经过颈部到达面颊,至外眼角,再向后进入耳中。手太阳小肠经

它的另一条支脉,从面颊部分出,斜向眼眶下缘,到达鼻根部的目内眦,与足太阳经交会于睛明穴,同时横斜布于颧骨部。

拳打经络

小肠经的开穴时间是在中午13:00~15:00,此时,小肠经内的气血津液最为充足,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也是一天中最强的时候。

选择在这个时间对小肠经施以拳打、掌拍、推、擦等拳打经络类的手法,是保健小肠经和小肠的最佳方法。小肠经经络走行:沿着手臂外侧面后缘走行,在肩后部曲折蜿蜒后上颈面部。

对小肠经的操作手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灵活选用,主要目的是方便操作,且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就行。我们以捏法为例来介绍对小肠经的手法操作。

端坐位,手臂弯曲放于胸前,掌心向胸,另一手用捏法沿着小肠经——手臂外侧后缘,进行操作,往返操作,双手交替进行,每次反复操作8~10分钟,中午13:00~15:00操作一次。

对小肠经进行操作时,从手向臂部的操作为补法,适用于小肠经气虚证,诸如耳鸣如蝉、牙齿隐隐作痛、眼睛干涩等,这些症状为小肠经气虚,小肠津液不能濡养头面部器官所致;反之,从臂部向手的操作方向为泻法,适用于小肠经气实证,如耳内暴鸣、咽喉疼痛难忍等,这些症状为小肠经气实,经火上炎所致。

对小肠经的捏法操作,要注意“得气”的感觉,捏时,要排除一切干扰,心无杂念,细心体会小肠经上的感觉。通常以小肠经上的肌肉变得松软,或者经线上有热感为度。

在操作过程中,在疼痛不适的部位应加强操作力度,以稍感疼痛而可以忍受为佳,并可以适当延长操作时间。在肩背部的经线不方便自己操作,可请他人代劳或用按摩锤进行锤打。

按摩锤由于其杠杆作用的原理,是一种既省力又容易达到所需力度的有效方法,按摩锤进行敲打时以微有疼痛感但容易忍受为佳。长期坚持对小肠经的保健操作,让你轻松拥有健康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时,调理好小肠经,对消化、泌尿、循环等多个系统都能起到良性调节的作用。

小肠经的特效穴位功效

本经一侧19穴(左右两侧共38穴),4穴分布在头颈部,7穴分布在肩背部,8穴分布在上肢外侧面的后缘。首穴少泽,末穴听宫。

本经腧穴主治小肠、心胸、咽喉、颈、面、五官疾病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由于小肠经线在肩部绕行,在肩部的经线曲折复杂,擅长治疗肩部各种不适,因而被称为“最关心肩部的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运行人体体液的水官

膀胱位于下腹部,向上通过输尿管与肾脏相连,向下通于尿道,为六腑之一,功能是化气行水,储藏和排泄尿液。膀胱是全身唯一一个专门用来储存水液的器官,我们喝进去的水,经过一系列的代谢,除了少量的经过汗液排出体外,其余绝大部分都被送到膀胱,等待排出体外。膀胱既能像水库一样暂时储存人体多余的水,又能像下水管道一样排出人体的废水。

膀胱经上达头面、颈、背、腰、躯干,下抵腿、足,特别是背部有4条正经,使整个背部为之所主,又络肾,与心脑等器官直接发生关系,是十二经中分布最广泛的经脉。该经有67穴之多,占十四经脉(含任、督二脉)经穴总数(至今十四经穴已发现361个穴位)的21.6%,是十二经脉中穴位最多的经脉,可谓是十二经脉的核心。这些特点也为膀胱经的卫士作用打下了结构基础。

那么如果膀胱出现了问题,会表现为什么症状呢?如果膀胱不能约束储存于其中的水液,就会出现“尿裤子”的现象,有些人会有“憋不住尿”的感觉。

如果膀胱过于约束其中的水液,就会出现小便排不干净、淋漓不尽,或伴有尿痛,严重者小便不能排出体外而造成尿潴留。以上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一些患者比较保守,不好意思说出口,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结果只会加重病情,发展成为更加棘手的问题。如果我们掌握了膀胱经脉线的走行,并且经常按摩、敲打一下,就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这种又省力又实用的办法,何不尝试一下呢?下面我们将就该经脉的走行以及其上的穴位,和它们各自的治疗作用及手法一一说明。足太阳膀胱经

循行路线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过额头至头顶。其支脉一,从头顶分出向下到耳上方。支脉二,从头顶走入脑内,返回至颈部,沿两肩胛骨内侧,夹持脊柱两侧,直下走腰部,从脊柱旁的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膀胱。支脉三,向下过臀部,进入腘窝中。支脉四,通过肩胛骨内缘向下,经过臀部,沿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窝,然后由此向下通过腓肠肌,出走外踝后面,沿第五跖骨,至小趾外侧端,与

足少阴肾经

相续接。

拳打经络

膀胱经的开穴时间是在下午15:00~17:00,此时的空气经过太阳一整天的照射,氧气含量非常充足,正是膀胱经的气血津液在一天中最为充盛的时候,如果不在此时对作为全身“贴身保镖”的膀胱经进行保健,真是太可惜了!

由于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膀胱经都有反应点,因此对膀胱经进行保健操作,可以对全身的五脏六腑起到良性调节的作用,所以膀胱经的保健尤为重要。

膀胱经沿着背部脊柱两侧和腿部后侧正中走行,根据操作方便的需要和个人喜好,可以灵活选择拳打经络类的手法对膀胱经进行操作,这里我们以掌拍法为例进行介绍。

被施术者俯卧位,操作者沿着膀胱经在背部和腿部的走行线做掌拍法,循环往复操作,一般每次操作8~10分钟。

对该经进行掌拍时,按照从头部向足部的方向进行操作为补法,适用于膀胱经气虚证,如遗尿、尿失禁、小便频数等由于膀胱收摄功能减弱导致的小便失调的病症;按照从足部向头部的方向进行操作为泻法,主要适用于膀胱经气实证,诸如尿闭、小便黄赤或小便时疼痛等由于膀胱约束过度或者尿路炎症引起的病症。

在进行掌拍膀胱经时,要均匀有力,但不可用力过猛,以拍至膀胱经线上的肌肉变得松软或者经线上的皮肤微红或微发热为度,此即为膀胱经“得气”。

掌拍时,对于不舒服的部位或者酸痛感比较明显的部位,可适当延长操作时间。背部的膀胱经还可以用捏脊的方法进行操作——即食、中指在前,拇指在后,提捏起脊柱两侧的肌肉,三捏一提,按照从腰骶部向颈项部的方向,进行操作,一般操作3~5遍。头部的膀胱经线可采用循环往复的抹法进行操作。

总而言之,由于膀胱经线很长,应当根据操作部位的具体情况,选择便于操作的手法进行操作。

膀胱经的特效穴位功效

本经一侧67穴(左右两侧共134穴),49穴分布在头面部、颈部、背腰部,18穴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和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

本经腧穴主治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足少阴肾经——生养身体的根本大脉

肾具有藏精、主水和纳气的功能,主管人的生长发育,具有养骨生髓、调节水液、充盈气机的作用。肾气充盈,骨髓生化有源,能使骨髓充盈,骨骼健壮;肾具有将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通过膀胱排出体外的功能;肾脏中包含有生命的原动力,是生殖力的源泉;肾气充盛,才能保证肺吸入的气体达到一定的深度,从而避免了喘息、气短。如果肾的功能出现异常,就会出现身体乏力、精神倦怠、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等早衰的现象,以及呼吸气短、喘气等类似肺疾患的症状,宫寒、腰膝酸软无力、小便清长、不能憋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的疾病。

循行路线

肾经起于足小趾外侧的下面,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足弓的足舟骨粗隆旁(然谷穴),沿内踝进入足跟,绕行一圈后,在下肢内侧后缘上行到小腹部。在小腹部分成两支,一支上行腹部前正中线旁开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2寸,终止于锁骨下。另一支从下腹上行,通过肝、横膈、肺,再联络心脏,注于胸中与心包经相接续。

肾经的特效穴位功效

本经一侧27穴(左右两侧共54个穴),10个穴分布在足、下肢内侧后缘,17个穴分布在胸腹部。首穴涌泉,末穴俞府。本经穴位主治生殖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疾病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疾病。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心脏保护器

心包为心外围的包膜,为“心之宫城”,“心者,君主之官”,君主居住于宫城之内,病邪欲侵犯君主之心,必先攻克保护心脏的宫城——心包,所以,心包为代心受邪的脏腑。《黄帝内经》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其脏坚固,邪弗能容;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之主脉也。”故,要治心脏疾病,从心包入手方为得法。心包经与心包相连,心包与三焦互为表里,它们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心包为里,三焦为表,心包经具有协调心脏功能的作用。

循行路线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浅出属于心包,过膈肌,经胸部、上腹、下腹联络于三焦。由胸部分出一条支脉,沿前臂的手太阴肺经与手少阴心经之间下行入肘横纹,向下走前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入掌中,沿手中指桡侧出其末端。由掌中发出第二条分支,沿手无名指出其末端接续于

手少阳三焦经

心包经的特效穴位功效

本经一侧9穴(左右两侧共18穴),8个穴位分布在上肢内侧中间,1个穴位分布在前胸部。首穴天池,末穴中冲。此经穴主治胸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心悸、怔忡、胸痛、心胸憋闷、癫狂、热病、呕吐以及肘臂挛痛等病症。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平衡内分泌通调大脉《难经》中说:“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主通行元气,历经于五脏六腑。”现今对三焦的认识也基于此。三焦中通行的元气走遍五脏六腑,可见三焦对于五脏六腑的重要性。三焦的功能出现异常,那么元气就没有了进入五脏六腑的通道,五脏六腑的功能都会受到影响。三焦对于整个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焦还能“运行水液”。《黄帝内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就像人体的水利枢纽一样,其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就像三峡水电站对于我国南方的重要性一样,起到疏通水道的作用,把人体的水液合理分配到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保证各个职能部门的正常运行。

循行路线

手少阳三焦经,起源于无名指的末端,沿着手背面的第4、第5掌骨之间,向上走行于手臂外侧的中间,沿手背至腕部,向上经尺、桡骨之间,经过肘间部,沿上臂后到肩部,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又从

足少阳胆经

后,前行进入锁骨上窝,分布在两乳之间,脉气散布,连络心包,向下贯穿膈肌,同属于上、中、下三焦。

该经的分支,从两乳之间处分出,向上潜出于锁骨上窝,经颈部至耳后,上行出耳上角,再屈曲向下,至面颊及眼眶下部。另一条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行至耳前,在面颊部与前条支脉相交,到达外眼角,脉气在此与足少阳胆经相交接。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常敲胆经一身轻

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含有“胆”字的词语,如“肝胆相照”、“有胆识”,那么人体的“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器官?它又有什么作用呢?胆位于肝的下方,在肝的短叶之间,这是人体最小的一个脏腑器官,但是却“人小鬼大”,没有了它,将会给人体带来很多麻烦。胆是储藏胆汁的地方,肝排出的胆汁储藏于胆囊中,当人体摄入的食物需要胆汁帮助消化时,胆就会慷慨解囊,这样我们摄入的脂肪等难以消化的食物才不会因为无法消化而堆积体内。有些老人说:如果一个人“胆”小的话,那么他就是胆小之人。虽然这个说法没有人考证,但是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胆有“主决断”的功能,人体其他脏腑的大事小事,经过深思熟虑后,最后的决断权掌握在胆的手中。中医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这句话是说,肝是个大将军,每日运筹帷幄,制订周密的作战计划。胆则是一个刚直不阿的先锋官,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措施的功能。

肝胆在脏腑关系上互为表里。所以肝主谋略,胆主决断的功能必须相互配合,才能进行正常的思维活动。临床上胆气虚的患者,常表现为易惊、易恐、多疑、不决。肝胆的正常与否会影响人的谋略和决断;反之,人的谋略和决断也会对肝胆造成影响。一个人长期谋略不决,就会使肝胆受损,这也成为某些疾病的诱因。如果“胆”生病了,谁来为我们作出决断?胆一旦罢工不干,那么很多事就会“数谋虑而不决”。难怪我们的老祖宗说:“凡十一脏者,取决于胆。”足少阳胆经

那么如果胆功能异常,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坏处呢?会出现肝排出的胆汁不被储藏,脾胃消化食物需要胆汁帮助时,胆不能释放胆汁,使消化出现紊乱,人体的代谢就会失常。那么对于这个看似不起眼,却非常重要的脏腑,它的经络线路如何走行,其上的穴位又分别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将带你解密胆的世界。

循行路线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绕耳前后、头侧、颈、胸、腹侧面,至下肢外侧正中及外踝前,止于第4趾外侧端足窍阴穴。足背分出至足大趾交肝经。

拳打经络

胆经的开穴时间是在夜里23:00~1:00,此时人体转入安静,开始进入睡眠状态,全身经络的气血也开始集中到胆经。“少阳为枢”,即少阳经是全身的枢纽,是阴阳相互转换的枢纽,此时是由阴入阳的枢转时期,很多养生专家都建议人们在23:00的时候开始入睡,为什么?就是为了保障阴能够顺利地转阳。如果此时人体得不到休息,阴不能转阳,发生阴阳失调,则会引起很多疾病。

由于此时身体应处于睡眠状态,所以人们可以在睡前,用拳打经络类的手法敲打胆经,以调动胆经的功能,或者早晚各敲打一次,每次8~10分钟。

操作手法可根据操作部位和个人喜好灵活选择,下面我们以拳打法为例介绍对该经的操作手法。

屈膝坐位(可以坐在瑜伽垫上),脚后跟与臀部在同一水平位,双手分别敲打胸腹部两侧及腿部两侧的胆经走行线,往返敲打,反复操作。

该经走行方向是从头走向足,故从头部向足部的方向进行敲打为补法,反之为泻法。补法适用于胆气虚证,诸如胆小怕事、夜间睡觉受惊吓容易惊醒等;泻法适用于胆火旺盛诸症,如口苦、泛吐酸水、目赤肿痛等。

一般情况下,沿胆经做往返操作,可以起到平补平泻的作用,以平衡胆以及胆经的功能。

在进行拳打法操作时,用力要适度,不可过猛,尤其是胸腹部两侧的胆经走行线,以免造成不适。腿部的胆经走行线可适当用力,以胆经经络线上的肌肉变得较为松软或皮肤微微发热或发红为度,即“得气”即止。

拳打时,如果有些部位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可以对该部位着重敲打,并可适当延长操作的时间,以达到疏通局部经络、畅通气血的作用。

对头面部的胆经线进行操作时,建议采用擦法——食指在耳后,中指在耳前夹着耳根往来做擦法,以发热为度。

胆经的特效穴位功效

本经一侧44个穴(左右两侧共88个穴),其中15个穴分布于下肢的外侧面,29个穴在臀、侧胸、侧头部。首穴瞳子髎,末穴足窍阴。本经腧穴主治头、耳、目、咽喉、神志、热病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疾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