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06:18:42

点击下载

作者:慈怀读书会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

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作者:慈怀读书会设计:亦木排版:郝全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6-07-01ISBN:9787550282162本书由北京紫图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就算生活中有太多的失望,也希望你能试着接受,并且学着不为难自己。CHAPTER 1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那是一种美好。每个人都想要活得快乐、自由,但我们却经常从别人身上寻找自己,而把真正的自己遗忘在角落。一个人的时候,好好想想:“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不要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无意义地循环李尚龙/文一

前些日子我去医院看病,医院里人山人海,病人焦虑,医生烦躁。

挂号、排队花了一上午,终于到我了。

前面一个大爷不停地问着值班人员:“我下次来什么时候?这个药靠谱吗?费用在哪里缴?”值班人员不耐烦地回答着,因为每天都有无数的人,过来问同样的问题。

她先是无奈地回答着,后来嗓门提高了八度,像是在吵架一样。

到我后,吓得我连大气都不敢喘,看完病,我急忙跑下去缴费。

缴费口已经排了很长的队,排到我时,我多嘴问了一句:“多少钱?”

那人不说话。

我又问了一句:“多少钱?”

那人脸色无光,似乎在回答一个有关生死的问题,他瞪着我,极其不耐烦地想说点什么,又戛然而止。

我有些不高兴,大喊一句:“大哥,到底多少钱?”

终于他爆发了,说:“单子上有,你自己不会看吗?”

我赶紧看单子,交了钱,走前,嘀咕了一句:“怎么这么不耐烦!”

结果,一不小心,他听到了。他大喊一句:“我不该不耐烦吗?”

我走在路上,满脑子都是他的那句:我不该不耐烦吗?

实在弄不懂,他为什么说自己就该不耐烦,这明明是你的工作,既然你选择的工作就是机械地做一样的事情,这份工作给你带来的是体制内的稳定和安稳的待遇,你就应该承受一些无聊的枯燥啊。

可走着走着,忽然我懂了,的确,他应该不耐烦。

毕竟,他这么年轻,却过上了每天重复的生活,日子像上了发条,除了循环就是循环,日日夜夜,每天都是这样。这样的生活,能耐烦吗?二

我想起前段时间放假,我和朋友去高中看老师。

我们走到操场,第一个认出的,是我们高中的体育老师。他拿着球,低着头,同学们在操场上驰骋,他却无聊地在边上玩着仅剩的几个球。

朋友说,这个景象似曾相识。

忽然想到,我们高中的时候,他也是这样,体育课从来不会组织我们干些什么,只是把球发给大家,让大家自由活动。

这么多年过去了,学生一批批地更换,但是这些老师的日子,却在一天天不停地重复着。

可是,如果一个老师的幸福感都不强,每天重复做着一样的事情,自己的生活都过得平淡无奇,怎么可能教好学生。

走到教学楼,我忽然看到一个老师在体罚学生。

我想起上高中时,隔壁班一个老师,曾经一巴掌把一个学生打翻,然后骂了很久。

孩子家长来后,老师不停地说,自己是为了教育,才下此狠手。

后来我自己当了老师,坚定地认为,一个老师如果真是为了教育,绝对不会上课打学生。如果一个老师爆发了怒火,百分之百跟他自己的生活有关。只有每天进步的人,才能过上稳定的生活。

我甚至可以大胆地假设,那个老师每天不变的生活状态,导致他对自己、对生活不满意,他崩溃、发怒,最后施加到了学生身上。

遇到过很多老师,他们在学校里的生活一成不变,甚至很多老师的课件,多年都不更改。

他们忘了当日子开始循环时,人自然也就不再进步;当一个老师都不进步时,工作自然也就每天循环运转,学生当然就不会受益了。

谁错了?

答案很简单:你为什么要让自己的日子那样规则地循环?三

那天看了一个数据。

多数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7年。世界五百强的平均寿命是40年。

而我们的职业生涯,大概也是40年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你刚毕业就创业,刚好把这个公司创办成世界五百强,到了你退休那年,差不多它刚好倒闭。

所以,人这辈子,一定会换好多不同的职业和单位,世界是变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动本身。只有每天进步的人,才能过上稳定的生活。

曾经听一个职业规划师说:“在这样一个每天都在不停变动的世界,如果你还不思进取地在自己的岗位循环着,那不是平淡,必然是平庸。”

这话说得可能有点重,但是却又不失道理。

直到今天,银行柜台的很多重复性工作已经被支付宝大范围代替,地铁售票员的岗位也在逐渐减少,随着机器的改善,很多重复性人工工作都逐渐被机器代替。

互联网的出现,让这个世界充满着变化。世界的变化,超乎每个人的想象。四

我见过很多人,都在不停地进步,他们每天都在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在世界上生存。

也有很多人,他们跨界跨得很成功,因为,他们必须让自己无可替代。

那些重复的循环的工作,机器总有一天会全部把它们取代。

你是否想过,机器能做的事情,人,完全不用那么痛苦地去做了。

你可以不耐烦地重复着甚至抱怨着,可那看似很忙的生活,或许只是因为你懒于思考去改变而已。

会不会有一天,当你能做的,机器会比你做得更好,并且不抱怨还不要钱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自己还拥有什么无法被替代的技能立足于这个世界?

那天我遇到了一个朋友,是个月嫂,她自豪地跟我说,曾经大家特别不看好这种工作,现在自己一个月工资是八千。

她继续说:“我这个工作,未来不会被机器替代,因为我每天都在进步,都在实践、看书、学习。”

她笑得很甜,这些年她赚了一些钱,马上准备出国进修计算机。

我问她为什么。

她说,未来发生什么,谁知道呢。

她告诉我,永远不要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无意义地循环。 李尚龙世界最大的不变是改变,只有每天进步,才能拥抱生命的无限可能。已出版:《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你有权过独一无二的人生周小北/文

一办完婚礼,我就拎着全部家当兴冲冲搬到了我老公所在的城市。然而,迎接我的并不是甜蜜浪漫的蜜月期和你侬我侬的花前月下。他每天忙到跟我说句话都嫌多余,早晨匆匆打个照面就出门,晚上回到家累得倒头便睡。

他仿佛身兼一千个工种,一日三餐没办法按时吃,没有午休,全天候高速运转,经常熬夜,睡眠不足,食欲不佳,更甭提陪我逛街、散步、看电影这类资产阶级的小情小调了,我觉得我从此就要这么青灯黄卷了此残生了。

春天到了,路边野花绽放,柳絮飘飞,我在暖风吹拂下赏花赏景看鲜花开遍,心底却是一片透彻心扉的凉意。

我必须要跟他好好谈谈。

有天晚上,我一直等他到深夜零点。他回家以后依然是一副忙得顾首不顾尾的模样,丝毫顾及不到我落寞、异样的神情。我不由得心灰意冷,悲从中来,万箭穿心却面无表情地对他说:“呐,如果你觉得跟我结婚是一件后悔的事,莫不如现在就及时止损,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咱们都是成年人,好聚好散,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他大惊:“你怎么会这样想?我没这个意思!”“那你是哪个意思?姐每天这青灯古佛的日子过得苦哇!身边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家弄得跟宾馆似的,两个人每天相处的时间还不如跟同事多呢。”

他忙不迭地辩解:“我一直是这种生活节奏啊,从小到大都是这样的。”

这就是异地恋的弊端了,谈恋爱的时候隔着山长水阔,每天对着明月寄相思,手机短信发个“晚安”都能痴心妄想幸福一整天,如何能探测一个人生活里的真实状态?

我镇定心神,暂且按下心中万马奔腾、磅礴汹涌的悲愤,用尽有生以来最大的耐心和教养说服自己平静下来,以知心大姐的身份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毕竟,从结婚以来,我们还没有正儿八经地聊过天呢。

他告诉我,从小他们家就没有所谓的休息和放松这回事。在家里不能睡懒觉,不能无所事事晒着太阳嗑瓜子,更不能出门找乐子,逛街下馆子,聚众撸串子,总之一切快乐、放纵的事都是有罪的。有时不妨打破窠臼,大胆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出另一种人生。

他母亲常年不苟言笑、任劳任怨地干家务,累倒累病了依然坚守岗位。前阵子都生病住院了,还不肯听医生的话好好休息,一个劲儿嚷嚷着要给家里缝被子。

老天,现在还有多少人盖80年代那种厚得死重死重的棉花被?况且,家里的被子已经多到可以开一个棉被展览馆了。

老公的姐姐上大学的时候,学着同龄女孩给自己买了条牛仔裤,放假以后美滋滋地穿回家,结果被父母严厉批评“太不检点了”,从此再也没敢穿过一次。

想起来,他的父母也确实挺不容易,事无巨细,要操心的地方太多,但这样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实在是累人累己,谁都别想松快自在起来啊。

他工作以后离开父母,原本自己租个单身公寓也过了一段逍遥的小日子。后来,父亲坚持要从外地赶来照顾他。其实更多是“管理”和“监督”,生怕他享受生活学坏了。

他在工作之余自己开了家实体店,利用闲暇挣点外快。钱挣得有时多有时少,最重要的是图个开心,还能顺便结交一些生意上的朋友。

本是件好事,然而自从父亲知道他有店以后,立刻就上心了。每天他好不容易忙完工作上的事,想回家休息一下,父亲就板着面孔对他说:“赶快去店里忙生意,多赚些钱。”

有时他忙完店里的事,回来得有点早(比如晚上十点),父亲还会把他再赶回去,一直忙到凌晨才罢休。老人常常为了多赚几十块钱,让他守在店里直到很晚。慢慢地,他的生活里只剩下拼命挣钱这一件事了。

虽然我对此很不能理解,但直觉告诉我,不管出于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这样无休止地消耗身心都是成问题的。何况家里并不缺钱,疲于奔命又是何苦?

我老公在这样常年的持续透支下,身心状况也愈来愈糟。

其实我可以理解,我们的父辈多是从苦日子过来的,穷怕了,难免会把钱看作头等大事。即便生活条件好了,父母也依然保持着过去那种极度匮乏的意识。

他父亲去菜场买菜,总要挑最烂的菜叶和快死的鱼,因为这样可以享受打折甚至免费的待遇。有时候我想不通,为了几毛钱跟人争吵半天,或是用两个小时跑遍市场货比三家就为了省下一块钱,到底值得吗?

然而老人家的思想,是怎么劝都不会听的,我老公在婚前基本是如实继承了这样的家族基因。你能想象到,在这样的心态下,每一天都不会过得开心。

然而他更看重的是:正确。对他来说,正确比开心重要,正确可以获得旁人的赞扬和父母的认可。

他都快三十岁了,从内裤到外套都是妈妈在外地买好了寄过来,自己买衣服是不被允许的。妈妈买的衣服都是那种款式老旧的便宜货,所以多年来他的自我评价也极低。

发型更不能随意修剪,妈妈喜欢那种乖乖的、毛茸茸的学生头。他有时自己偷偷去理那种刚硬的短发,妈妈会在视频通话里予以激烈批评。

在周围的朋友和同事里,他的口碑是最好的,没有恶习、远离绯闻、端庄持重、老实勤奋,这正是父母过去几十年从“正确人生”里尝到过的舆论甜头。

然而,由于常年的食宿不定和紧张忙碌,他的胃出现了一些问题,有时候痛起来恨不得满地打滚。长期熬夜令他气血亏虚严重,虽然是个大好年华的青年,却时常感觉中气不足、郁郁寡欢。

光顾着挣钱却从不敢按照自己的心意来花钱和享受生活,他的性情也变得自卑内向和压抑。

原本开店赚钱是一件随心而为的赏心乐事,慢慢变成了捆缚他全部闲暇时间的致命绳索,让一个活泼泼的人在这种低质量的重复忙碌和消耗中变得疲累窒息,再无精力去顾及生命中那些真正重要的事。

那次深谈之后,我果断干了件可能会被婆家扫地出门的事儿:把店关了,同时把他父亲请回老家安心休养。

开店那几年,他在工作上类似于打酱油混日子,从没深入钻研过什么专业技能。没了店以后,他终于可以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拿下了好几个专业领域的证书。

他开始有时间跑步、做饭、看书、看电影,做那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捡起了多年前爱好的毛笔字,每天睡前临摹那么一帖,神清气爽,练完字以后对我说话的语气都变柔和了。健硕的身体和丰沛的心灵才是储存财富的粮仓,没有一个人可以无视这两样上苍最宝贵的赠予。

他充分发挥厨艺天分,购置烤箱和各色原材料,在家捣鼓出了比萨、饼干、混合果蔬麦片、小蛋糕、寿司等美味,让家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吃到天然、健康的点心。

我们把年假攒起来出门旅行,带着孩子沿洱海骑行,在束河古镇晒太阳、喂狗,路过南京爬天文台,去四川登山临水。他说,等孩子再大一点可以一起出国旅行。

这一路上,他的变化比我还要大。走的是脚下路,谱的是心中曲,从过去一笔一画一撇一捺的小格局里露出头来,换了个心境,换了层身份,看清了许多惯性轮回里的定数。

回到生活中来,许多细节在不知不觉间变换。

他从夜猫子变成了早鸟,再不迷恋熬夜透支带来的精神亢奋,每天晚上到点了就会自觉地去寻找枕头。睡前还不忘给自己贴上明目醒脑的眼贴膜,懂得爱惜自己了。

为了弥补前几年过度透支造成的亚健康,他学习中医和养生,自己制作药膳。当归黄芪乌鸡汤、山药茯苓粥、白芷羊肉汤,补正气、疗虚损、健脾胃,香气袅袅,浸润心神。

每天早晨五六点,他准时醒来,写写毛笔字,制定一天的计划,准备早餐,阅读。在别人上班之前,就已经度过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宁静的晨间时光。

有意思的是,他放下终日为钱奔命的想法,转身纵情投入生活的怀抱以后,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多少收入。

他更能发掘自己的专长,积累自己的专业本领,气定神闲地从事每一项工作。放弃了那些日日奔走的小生意,却能系统而深入地贯彻执行一个个大项目。有了充分的休息,人才能持续获得拼搏的养分和动力。

我们以为只有不断地辛勤劳作才可以攫取外部资源,而外部资源是无法穷尽的,即使终年无眠无休,这一生也不会有终极圆满的那一天。

被忽略的真相是,真正的宝贵资源其实来自我们的内在。

终日埋首处理琐碎的事务,那些透支体力、负荷过重、背离身心的持续运转,则让人长期陷于盲目困顿的损耗。像一头沙漠里踟蹰独行的枯瘦骆驼,前方茫茫黄沙,此地一片干涸,绿洲遥遥无期。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说:“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健硕的身体和丰沛的心灵才是储存财富的粮仓,没有一个人可以无视这两样上苍最宝贵的赠予。感受微风的轻拂,体味秋叶的飘零,对生命细微的触觉与感动才是无与伦比的存在之美。

而那种旁人眼里的劳模、家长眼中正确乖巧的形象,如果它使你无力与心灵深处的内在能量源头相连接,它使你陷入巨大的荒芜和迷茫。那么,不妨打破窠臼,大胆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出另一种人生。

因为这一生,从来到去的路上,永远都只有你一人。

听过许多传说,越过无数人潮,我们夜里哭白天笑,隐藏孤独心事,一直都是自己陪自己。当身心交瘁不堪其重,还谈什么热爱事业、热爱他人,首先要热爱的是你自己啊。

你有权过好这份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人生,这是上帝都不能阻止的事。 周小北健硕的身体和丰沛的心灵才是储存财富的粮仓,没有一个人可以无视这两样上苍最宝贵的赠予。感受微风的轻拂,体味秋叶的飘零,对生命细微的触觉与感动才是无与伦比的存在之美。我喜欢张晓风/文

我喜欢活着,生命是如此地充满了愉悦。

我喜欢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我喜欢那份宁静淡远,我喜欢那没有喧哗的光和热。而当中午,满操场散坐着晒太阳的人,那种原始而纯朴的意象总深深地感动着我的心。

我喜欢在春风中踏过窄窄的山径,草莓像精致的红灯笼,一路殷勤地张结着。我喜欢抬头看树梢尖尖的小芽儿,极嫩的黄绿色中透着一派天真的粉红——它好像准备着要奉献什么,要展示什么。那柔弱而又生意盎然的风度,常在无言中教导我一些美丽的真理。

我喜欢看一块平平整整、油油亮亮的秧田。那细小的禾苗密密地排在一起,好像一张多绒的毯子,是集许多翠禽的羽毛织成的,它总是激发我想在上面躺一躺的欲望。

我喜欢夏日的永昼,我喜欢在多风的黄昏独坐在傍山的阳台上。小山谷里的稻浪推涌,美好的稻香翻腾着。慢慢地,绚丽的云霞被浣净了,柔和的晚星遂一一就位。我喜欢观赏这样的布景,我喜欢坐在那舒服的包厢里。

我喜欢看满山芦苇,在秋风里凄然地白着。在山坡上,在水边上,美得那样凄凉。那次,刘告诉我,他在梦里得了一句诗:“雾树芦花连江白。”意境是美极了,平仄却很拗口。想凑成一首绝句,却又不忍心改它。想联成古风,又苦于再也吟不出相当的句子。至今那还只是一句诗,一种美而孤立的意境。

我也喜欢梦,喜欢梦里奇异的享受。我总是梦见自己能飞,能跃过山丘和小河。我总是梦见奇异的色彩和悦人的形象。我梦见棕色的骏马,发亮的鬣毛在风中飞扬。我梦见成群的野雁,在河滩的丛草中歇宿。我梦见荷花海,完全没有边际,远远地在炫耀着模糊的香红——这些,都是我平日不曾见过的。最不能忘记那次梦见在一座紫色的山峦前看日出——它原来必定不是紫色的,只是翠岚映着初升的红日,遂在梦中幻出那样奇特的山景。

我当然同样在现实生活里喜欢山,我办公室的长窗便是面山而开的。每次当窗而坐,总觉得满几尽绿,一种说不出的柔和。较远的地方,教堂尖顶的白色十字架在透明的阳光里巍立着,把蓝天撑得高高的。

我还喜欢花,不管是哪一种。我喜欢清瘦的秋菊、浓郁的玫瑰、孤洁的百合,以及幽娴的素馨。我也喜欢开在深山里不知名的小野花,十字形的、斛形的、星形的、球形的。我十分相信上帝在造万花的时候,赋予它们同样的尊荣。

我喜欢另一种花儿,是绽开在人们笑颊上的。寒冷的早晨我走在巷子里,对门那位清癯的太太笑着说:“早!”我就忽然觉得世界是这样的亲切,我缩在皮手套里的指头不再感觉发僵,空气里充满了和善。

当我到了车站开始等车的时候,我喜欢看见短发齐耳的中学生,那样精神奕奕的,像小雀儿一样快活的中学生。我喜欢他们美好宽阔而又明净的额头,以及活泼清澈的眼神。每次看着他们老让我想起自己,总觉得似乎我仍是他们中间的一个。仍然单纯地充满了幻想,仍然那样容易受感动。

当我坐下来,在办公室的写字台前,我喜欢有人为我送来当天的信件。我喜欢读朋友们的信,没有信的日子是不可想象的。我喜欢读弟弟妹妹的信,那些幼稚纯朴的句子,总使我在泪光中重新看见南方那座燃遍凤凰花的小城。最不能忘记那年夏天,德从最高的山上为我寄来一片蕨类植物的叶子。在那样酷暑的气候中,我忽然感到甜蜜而又沁人的清凉。

我特别喜爱读者的信件,虽然我不一定有时间回复。每次捧读这些信件,总让我觉得有一种特殊的激动。在这世上,也许有人已透过我看见一些东西。这不就够了吗?我不需要永远存在,我希望我所认定的真理永远存在。

我把信件分放在许多小盒子里,那些关切和情谊都被妥善地保存着。

除了信,我还喜欢看一点书,特别是在夜晚,在一灯荧荧之下。我不是一个十分用功的人,我只喜欢看词曲方面的书。有时候也涉及一些古拙的散文,偶然我也勉强自己看一些浅近的英文书,我喜欢异国文字变化的活泼。

夜读之余,我喜欢拉开窗帘看看天空,看看灿如满园春花的繁星。我更喜欢看远处山坳里微微摇晃的灯光。那样模糊,那样幽柔,是不是那里面也有一个夜读的人呢?

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我很自然地想到,有几个人执过它,有几个人读过它。他们也许都过去了,历史的兴亡、人物的更迭本是这样虚幻,唯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

我喜欢坐在汪教授家的客厅里,在落地灯的柔辉中捧一本线装的昆曲谱子。当他把旧得发亮的褐色笛管举到唇边的时候,我就开始轻轻地按着板眼唱起来。那柔美幽咽的水磨调在室中低回着,寂寞而空荡,像江南一池微凉的春水。我的心遂在那古老的音乐中体味到一种无可奈何的轻愁。

我就是这样喜欢着许多旧东西,那块小毛巾,是小学四年级参加《儿童周刊》父亲节征文比赛得来的。那一角花岗石,是小学毕业时和小曼敲破了各执一半的。那具布娃娃是我儿时最忠实的伴侣。那本毛笔日记,是七岁时被老师逼着写成的。那两支蜡烛,是我过二十岁生日的时候,同学为我插在蛋糕上的……我喜欢这些财富,以致每每整个晚上都在痴坐着,沉浸在许多快乐的回忆里。我就是喜欢这样松散而闲适的生活,我不喜欢精密地分配时间,不喜欢紧张地安排节目。

我喜欢翻旧相片,喜欢看那个大眼睛长辫子的小女孩。我特别喜欢坐在摇篮里的那张,那么甜美无忧的时代!我常常想起母亲对我说:“不管你们将来遭遇什么,总是回忆起来,你们还有一段快活的日子。”是的,我骄傲,我有一段快活的日子——不只是一段,我相信那是一生悠长的岁月。

我喜欢把旧作品一一检视,如果我看出以往作品的缺点,我就高兴得不能自抑——我在进步!我不是在停顿!这是我最快乐的事了,我喜欢进步!

我喜欢美丽的小装饰品,像耳环、项链和胸针。那样晶晶闪闪的、细细微微的、奇奇巧巧的。它们都躺在一个漂亮的小盒子里,炫耀着不同的美丽。我喜欢不时看看它们,把它们佩在我的身上。

我就是喜欢这样松散而闲适的生活,我不喜欢精密地分配时间,不喜欢紧张地安排节目。我喜欢许多不实用的东西,我喜欢充足的沉思时间。

我喜欢晴朗的礼拜天清晨,当低沉的圣乐冲击着教堂的四壁,我就忽然升入另一个境界,没有纷扰,没有战争,没有嫉恨与恼怒。人类的前途有了新的光芒,那种确切的信仰把我们带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我喜欢在黄昏时来到小溪旁。四顾没有人,我便伸足入水——那被夕阳照得极艳丽的溪水,细沙从我趾间流过,某种白花的瓣儿随波漂去,一会儿就幻灭了——这才发现那实在不是什么白花瓣,只是一些被石块激起来的浪花罢了。坐着,坐着,好像天地间都流动着和暖的细流。低头沉吟,满溪红霞照得人眼花,一时简直觉得双足是浸在一钵花汁里呢!

我更喜欢没有水的河滩,长满了高及人肩的蔓草。日落时一眼望去,白石不尽,有着苍莽凄凉的意味。石块垒垒,把人心里慷慨的意绪也堆叠起来了。我喜欢那种情怀,好像在峡谷里听人喊秦腔,苍凉的余韵回转不绝。

我喜欢别人不注意的东西,像草坪上那株没有人理会的扁柏,那株瑟缩在高大龙柏之下的扁柏。每次我走过他的时候总要停下来,嗅一嗅那股儿清香,看一看他谦逊的神气。有时候我又怀疑他不是谦逊,因为也许他根本不觉得龙柏的存在。又或许他虽知道有龙柏存在,也不认为伟大与平凡有什么两样——事实上伟大与平凡的确也没有什么两样。

我喜欢朋友,喜欢在出其不意的时候去拜访他们。尤其喜欢在雨天去叩湿湿的大门,在落雨的窗前话旧是多么美。记得那次到中部去拜访芷的山居,我永不能忘记她看见我时的惊呼。当她连跑带跳地来迎接我,山上的阳光就似乎忽然炽燃起来了。我们走在向日葵的荫下,慢慢地倾谈着。那迷人的下午像一阕轻快的曲子,一会儿就奏完了。

我极喜欢,而又带着几分崇敬去喜欢的,便是海了。那辽阔,那淡远,都令我心折。而那雄壮的气象,那平稳的风范,以及那不可测的深沉,一直向人类做着无言的挑战。

我喜欢家,我从来还不知道自己会这样喜欢家。每当我从外面回来,一眼看到那窄窄的红门,我就觉得快乐而自豪,我有一个家,多么奇妙!

我也喜欢坐在窗前等他回家来。虽然过往的行人那样多,我总能分辨他的足音。那是很容易的,如果有一个脚步声,一入巷子就开始跑,而且听起来是沉重急速的大阔步,那就准是他回来了!我喜欢他把钥匙放进门锁中的声音,我喜欢听他一进门就喘着气喊我的英文名字。

我喜欢晚饭后坐在客厅里的时分。灯光如纱,轻轻地洒开。我喜欢听一些协奏曲,一面捧着细瓷的小茶壶暖手。当此之时,我就恍惚能够想象一些田园生活的悠闲。

我也喜欢户外的生活,我喜欢和他并排骑着自行车。当礼拜天早晨我们一起赴教堂的时候,两辆车子便并驰在黎明的道上。朝阳的金波向两旁溅开,我遂觉得那不是一辆脚踏车,而是一艘乘风破浪的飞艇,在无声的欢唱中滑行。我好像忽然又回到刚学会骑车的那个年龄,那样兴奋,那样快活,那样唯我独尊——我喜欢这样的时光。

我喜欢多雨的日子。我喜欢对着一盏昏灯听檐雨的奏鸣,细雨如丝,如一天轻柔的叮咛。这时候我喜欢和他共撑一柄旧伞去散步。伞际垂下晶莹成串的水珠——一幅美丽的珍珠帘子。于是伞下开始有我们宁静隔绝的世界,伞下缭绕着我们成串的往事。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是一种美好。

我喜欢在读完一章书后仰起脸来和他说话,我喜欢假想许多事情。“如果我先死了,”我平静地说着,心底却泛起无端的哀愁,“你要怎么样呢?”“别说傻话,你这憨孩子。”“我喜欢知道,你一定要告诉我,如果我先死了,你要怎么办?”

他望着我,神色愀然。“我要离开这里,到很远的地方去。去做什么,我也不知道。总之,是很遥远的很蛮荒的地方。”“你要离开这屋子吗?”我急切地问,环视着被佈置得像一片紫色梦谷的小屋。我的心在想象中感到一种剧烈的痛楚。“不,我要拼着命去赚很多钱,买下这栋房子。”他慢慢地说,声音忽然变得凄怆而低沉。“让每一样东西像原来那样被保持着。哦,不,我们还是别说这些傻话吧!”

我忍不住清泪泫然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喜欢问这样的问题。“哦,不要痴了,”他安慰着我,“我们会一起死去的。想想,多美,我们要相偕着去参加天国的盛会呢!”

我喜欢相信他的话,我喜欢想象和他一同跨入永恒。

我也喜欢独自想象老去的日子,那时候必是很美的。就好像夕晖满天的景象一样。那时候再没有什么可争夺的,可留恋的。一切都淡了,都远了,都漠然无介于心了。那时候智慧深邃又明彻,爱情渐渐醇化,生命也开始慢慢蜕变,好进入另一个安静美丽的世界。啊,那时候,那时候,当我抬头看到精金的大道,碧玉的城门,以及千万只迎接我的号角,我必定是很激励而又很满足的。

我喜欢,我喜欢,这一切我都深深地喜欢!我喜欢能在我心里充满着这样多的喜欢! 张晓风总有一句话,让我们瞬间长大。已出版作品:《岁月在,我在》《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等遇到更宽阔的自己艾小羊/文

一种生活过得顺利,就会安逸,而有时候,安逸是一个陷阱,让一天天一年年,如同飓风吹动的白云一样,汹涌而去。

当写作慢慢成为一种习惯,安逸就成了我的陷阱。每逢天气恶劣,微信朋友圈关于上班路上坏天气的吐槽不断时,我沾沾自喜于自己完全不必出门。这样的自我陶醉,起初是喜悦,渐渐却成了习惯。幸福固然还在,却从一条宽丝带变成了细丝线,对于幸福的钝感越来越强,好像世界上只有一种生活,就是我已经得到的。

逐渐意识到自己拐上了一条小路时,我决定开一间咖啡店。与那些梦想开咖啡店,并且觉得咖啡店就是他们的世外桃源的人不同,我从一开始就明白,所谓世外桃源是你坐在咖啡店里消费,而并非身体力行地去开一间咖啡店。所谓一生活过几生,关键的问题不在长度而在宽度,勇敢地选择不一样的生活,多一次冒险,就多一次体验不同人生的机会。

开店之前的十年,我的作息时间是晚上十点入睡,早晨六点起床,对于晚上十点以后的世界鲜有认知。既然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偏见中,我的字典里十点之后便是梦乡。开店以后,十点上床便由习惯变成了奢侈,另外一种生活、另外一个世界光鲜闪亮地出现在我面前。

距离咖啡馆不远处有一间副食店,一对四十岁左右的夫妻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一间小店养一家人。虽然门面仅仅两三米宽,经营最常见的烟酒副食与饮料,它却每天晚上营业到凌晨两三点钟。白天女主人守店,晚上换班男主人。男人光头,肌肉发达,热爱搏击。当我凌晨时分离开咖啡馆,可以看到小副食店的白炽灯顽固地亮着,他站在灯下,面对一台小电视机,挥舞臂膀,吼吼哈哈。他大约是李小龙的粉丝,即使在最冷的冬夜,也光着膀子,于市井深处虎虎生威。

困守在小店一隅,原本是一件枯燥无聊的事情,然而因为有一个大侠梦,并且他日复一日、身体力行地进行着这个角色的扮演,他的人生便像一部电视剧,分成了两条线索,分饰了两个人的角色,由单行线变成了两车道。

在每天十点入睡的日子里,我并不知道夜晚的世界如此忙碌,这忙碌又与白日不同;白日的忙碌是眉头紧锁的,夜晚的忙碌则是热乎乎的。我像一个初到陌生世界的孩童一样,好奇于那对凌晨三点出来遛狗的老年夫妇,那只“萨摩耶”洗得干干净净,雪球似的跑在前面;他们穿着夹棉家居服,快步跟在后面,精神矍铄,没有倦态。

我也好奇于那家每晚营业到凌晨四点的烧烤摊,夫妇俩乖巧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家帮父母做事,为附近酒吧、咖啡馆的客人送外卖,烧烤摊生意火爆,儿子虽然放弃了大学所学的专业,脸上也洋溢着一个前途光明的年轻人应有的安静祥和。

我还好奇24小时营业的兰州拉面馆,深夜经过时,店里总是没有生意,然而在街灯昏黄的路上,它的招牌闪亮。回族女主人戴着特殊的头饰,坐在门口的板凳上,张望人烟稀少的街道;她的身后,冒着蒸汽的大锅维持着没有客人的店铺以及寒气袭人的深夜的温暖。

我认识了夜晚的城市,也认识了咖啡馆形形色色的客人,原来,在我不知道的角落里,有另外一种生活。

我捡起在散漫的自由生活中丢失掉的时间观念,也捡起了更多了解这个世界的热情。所谓一生活过几生,关键的问题不在长度而在宽度,勇敢地选择不一样的生活,多一次冒险,就多一次体验不同人生的机会。

歌手李健在写他自己。清华男毕业之后,顺理成章进了稳定的单位,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前方的路像一条清晨的单行线,清晰可辨。然而他却在某一天,辞职去做歌手。他的人生开始宽阔起来。对于他人来说,他是因为有了今天,所以那一天的选择是辉煌的。而对于他自己而言,即使没有今日的万众瞩目,那一天的选择也是正确的,因为他开始了另外一种人生的可能性,遇到了更宽阔的自己。当一切都很好,我们为什么还要选择改变?为了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性,为了更宽广的人生。

为什么要开一个咖啡馆,不觉得琐碎吗?你的生活已经很稳定了,为什么还要改变,不觉得冒险吗?面对这样的疑问时,我愿意向他们讲讲春天院子里的花草。

在刚过去的这个冬天里,我时不时会去折一根红枫或榆树的枝条,感受它们枯枝中的水分,否则我忍不住怀疑它们已经死了。然后忽然,几乎一夜之间,每一个枝丫上面都爬着细叶,争先恐后地追赶春风。因为花草树木是咖啡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学习了园艺知识,惦记它们,侍弄它们,同时羡慕它们对这个世界求之甚少,羡慕它们踏着不变的步伐却永远饱含着热情与欢喜。同样的情绪,也付给了院子里的锦鲤与鹩哥。

人,生而懒惰,由职业而催生的兴趣爱好最为长久。新鲜的职业促使我去学习新鲜的技能,对生活有了新鲜的情绪。虽然也增加了一些新鲜的烦恼,既然烦恼如呼吸,如影随形,新烦恼其实远远好过老烦恼。

中国古语云,穷则思变。当物质困乏所造成的“穷”,变得不再紧迫时,精神世界的匮乏、人生经历的缺乏,大约可算作另外一种“穷”,同样可以造成思变的效果。思变的结果,有人转头扎入羊肠小道,像那位在天涯上发帖的上海男人,与太太一起,不工作,不生孩子,不买衣服,不旅行,每天待在家里上网,全年家庭开支两万元。单调的生活若能沉下心来,便可成为简单的生活,然而这终究是一条小众路线。

更适宜大多数人的康庄大道是力所能及地选择更加入世与丰富的生活,了解这个世界的趣与好,兴致勃勃的人生往往比急功近利的人生更加稳妥,因为前者享受过程,而后者享受结果。过程我们容易掌控,而结果,有一半的投票权掌握在上帝手中。

当一切都很好,我们为什么还要选择改变?为了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性,为了更宽广的人生。 艾小羊每天静下心来做一件事,就是我们的诗与远方,也就是人生的LV。已出版:《我不过无比正确的生活》《用女人的方式赢世界:从优秀到优雅》等发芽的心情林清玄/文

有一年,我在武陵农场打工,为果农收成水蜜桃与水梨。那时候是冬天了,清晨起来要换上厚重的棉衣,因为山中的空气格外有一种清澈的冷,深深地呼吸时,凉沁的空气就涨满了整个胸肺。

我住在农人的仓库里,清晨挑起箩筐到果园子里去,薄雾正在果树间流动,等待太阳出来时往山边散去。在薄雾中,由于枝丫间的叶子稀疏,可以清楚地看见那些饱满圆熟的果实,从雾里浮凸出来,青鲜的还挂着夜之露水的果子,如同刚洗过一个干净的澡。

雾掠过果树,像一条广大的河流般,这时阳光正巧洒下满地的金线,果实的颜色露出来了,梨子透明一般,几乎能看见表皮内部的水分。成熟的水蜜桃有一种粉状的红,在绿色的背景中,那微微的红如鸡心石一样,流动着一棵树的血液。

我最喜欢清晨曦光初见的时刻。那时一天的劳动刚要开始,心里感觉到要开始劳动的喜悦,而且面对一片昨天采摘时还青涩的果子,经过夜的洗礼,竟已成熟了,可以深切地感觉到生命的跃动,知道每一株果树全有着使果子成长的力量。我小心地将水蜜桃采下,放在已铺满软纸的箩筐里,手里能感觉到水蜜桃的重量,以及那充满甜水的内部质地。捧在手中的水蜜桃,虽已离开了它的树枝,却像一株果树的心。

采摘水蜜桃和梨子原不是粗重的工作,可是到了中午,全身大致已经汗湿,中午冬日的暖阳使人不得不脱去外面的棉衣。这样轻微的劳作为何会让人汗流浃背呢?有时我这样想着。后来找到的原因是:水蜜桃与水梨虽不粗重,但它们那样容易受伤,非得全神贯注不可——全神贯注也算是我们对大地生养的果实一种应有的尊重吧!

才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差不多把果园中的果实完全采尽了,工人们全散工转回山下,我却爱上那里的水土,经过果园主人的准许,答应让我在仓库里一直住到春天。能够在山上过冬是我意想不到的事,那时候我早已从学校毕业,正等待着服兵役的机会,由于无事,心情差不多放松下来了。我向附近的人借到一副钓具,空闲的时候就坐着嘈杂的客运车,到雾社的碧湖去徜徉一天,偶尔能钓到几条小鱼,通常只是看饱了风景。

有时候我坐车到庐山去洗温泉,然后在温泉岩石上晒一个下午的太阳;有时候则到比较近的梨山,在小街上散步,看那些远从山下来赏冬景的游客。夜间一个人在仓库里,生起小小的煤炉,饮一壶烧酒,然后躺在床上,细细地听着窗外山风吹过林木的声音,才深深觉得自己是完全自由的人,是在自然与大地工作过、静心等候春天的人。

采摘过的果园并不因此就放了假,果园主人还是每天到园子里去,做一些整理剪枝除草的工作,尤其是剪枝,需要长期的经验和技术,听说光是剪枝一项,就会影响到明年的收成。我四处游历告一段落,有一天到园子去帮忙整理,我目见的园中景象令我大大的吃惊。因为就在一个月前曾结满累累果实的园子此时全像枯去了一般,不但没有了果实,连过去挂在树枝尾端的叶子也都凋落净尽,只有一两株果树上,还留着一片焦黄的在风中抖颤的随时要落在地上的黄叶。

园子中的落叶几乎铺满,走在上面寒宰有声,每一步都把落叶踩裂,碎在泥地上。我并不是不知道冬天树叶会落尽的道理,但是对于生长在南部的孩子,树总是常绿的,看到一片枯树反而觉得有些反常。

我静静地立在园中,环目四顾,看那些我曾为它们的生命、为它们的果实而感动过的果树,如今充满了肃杀之气,我不禁在心中轻轻地叹息起来。同样的阳光、同样的雾,却洒在不同的景象之上。

曾经雇用我的主人,不能明白我的感伤,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说:“怎么了?站在这里发呆?”“真没想到才几天的工夫,叶子全落尽了。”我说。“当然了,今年不落尽叶子,明年就长不出新叶了,没有新叶,果子不知道要长在哪里呢!”园主人说。做一个静心等候春天的人。

然后他带领我在园中穿梭,手里拿着一把利剪,告诉我如何剪除那些已经没有生长力的树枝。他说那是一种割舍,因为长得太密的枝干,明年固然能结出许多果子,但一棵果树的力量是一定的,太多的树枝可能结出太多的果,但会使所有的果都长得不好,经过剪除,就能大致把握明年的果实。我虽然感觉到那对一棵树的完整有伤害,但一棵果树不就是为了结果吗?为了结出更好的果,母株总要有所牺牲。

我看到有的拇指粗细的枝干被剪落,还流着白色的汁液,我问:“如果不剪枝呢?”

园主人说:“你看过山地里野生的芭乐吗?它的果子会一年比一年小,等到树枝长得太盛,根本就不能结果了。”

我们在果园里忙碌地剪枝除草,全是为了明年的春天做着准备。春天,在冬日的冷风中感觉起来是十分遥远的日子,但是当拔草的时候,看到那些在冬天也顽强抽芽的小草,似乎春天就在那深深的土地里,随时等候着涌冒出来。

果然,让我们等到了春天。

其实说是春天还嫌早,因为气温仍然冰冷一如前日。我到园子去的时候,发现果树像约定好的一样,几乎都抽出绒毛一样的绿芽,那些绒绒的绿昨夜刚从母亲的枝干挣脱出来,初面人世,每一片都绿得像透明的绿水晶,抖颤地睁开了眼睛。我看到尤其是初剪枝的地方,芽抽得特别早,也特别鲜明,仿佛是在补偿着母亲的阵痛。我在果树前深深地受到了感动,好像我也感觉了那抽芽的心情。那是一种春天的心情,只有在最深的土地中才能探知。

我无法抑制心中的兴奋与感动,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跑去园子,看那些喧哗的芽一片片长成绿色的叶子,并且有的还长出嫩绿的枝丫,逐渐在野风中转成褐色。有时候,我一天去看好几次,感觉黄昏的落日里,叶子长得比当日黎明要大得多。那是一种奇妙的观察,确实能知道春天的讯息。春天原来是无形的,可是借着树上的叶、草上的花,我们竟能真切地触摸到春天!冬天与春天不是天上的两颗星那样遥远,而是同一株树上的两片叶子,那样密结地跨着步。

我离开农场的时候,春阳和煦,人也能感觉到春天的肤触了。园子里的果树也差不多长出整树的叶子,但是有两株果树却没有发出新芽,枝丫枯干,一碰就断落,它们已经在冬天里枯干了。

果园的主人告诉我,每一年过了冬季,总有一些果树就那样死去了,有些当年还结过好果的树也不例外。他也想不出什么原因,只说:“果树和人一样也有寿命的,短寿的可能未长果就夭折,有的活了五年,有的活了十几年,真是说不准的。奇怪的是,果树的死亡真没有什么征兆,有的明明果子长得好好的,却就那样地死去了……”只有永远保持春天的心情等待发芽的人,才能勇敢地过冬。“真是奇怪,这些果树是同时播种,长在同一片土地上,受到相同的照顾,种类也都一样,为什么有的到了冬天以后就活不过来呢?”我问着。

我们都不能解开这个谜题,站在树前互相对望。夜里,我为这个问题而想得失眠了。果树在冬天落尽叶子,为何有的在春天不能复活呢?园子里的果树都还年轻,不应该这样就死去的。“是不是有的果树不是不能复活,而是不肯活下去呢?就像有一些人失去了生的意志而自杀了?或者说在春天里发芽也要心情,那些强悍的树被剪枝,它们用发芽来补偿,而比较柔弱的树被剪枝,则伤心得失去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心情。树,是不是有心情的呢?”我这样反复地询问自己,知道难以找到答案,因为我只看到树的外观,不能了解树的心情。就像我从树身上知道了春的讯息,而我并不完全了解春天。

我想到,人世间的波折其实也和果树一样。有时候我们面临了冬天的肃杀,却还要被剪去枝丫,甚至流下了心里的汁液。有那些懦弱的,他就不能等到春天,只有永远保持春天的心情等待发芽的人,才能勇敢地过冬,才能在流血之后还能繁叶满树,然后结出比剪枝前更好的果。

多年以来,我心中时常浮现出那两株枯去的水蜜桃树,尤其是受到什么无情的波折与打击时,那两株原本无关紧要的树,它们的枯枝就像两座生铁的雕塑,从我的心中撑举出来,我就对自己说,跨过去,春天不远了,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而我果然就不会被冬寒与剪枝击败。虽然有时静夜想想,也会黯然流下泪来,但那些泪在一个新的春天来临时,往往成为最好的肥料。 林清玄活在苦中,活在乐里;活在盛放,也活在凋谢;活在烦恼,也活在智慧;活在不安,也活在止息。这是面对苦难的生命最好的方法。已出版:《咸也好,淡也好》《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等令你为难的事,越早拒绝越好晚情/文

年前我和先生宴请我娘家人,席间一位亲戚问我新买的房子装修好了没,什么时候请大家去看看。我说有些细节没弄好,还没搬进去呢!

我妈想也不想地接口道:“快好了,我去过,数了数房间有十几个呢,等她弄好,你就带着孩子过去玩,晚上就睡在那儿。”先生一听,顿时愣了,一脸惊恐地看着我。

我压抑住心里的怒气,笑得很温和,但语气是不容商量的坚决:“我们家从来没有留宿客人的习惯,一般有客人来就住隔壁的喜来登酒店,走过去不到五分钟。”

于是,换我妈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了,我没有理她。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我早已再三表明:在我们家,必然是我和先生做主,任何人想越过我们做我们的主,我绝不可能答应。

回到酒店,先生担心地问我,我妈会不会生气。我反问他:“那你愿意以后我们家变成招待所吗?”

先生说那当然不愿意了,想想都觉得恐怖。

在当时的场合下,我若不吭声,那就是默许,代价就是以后的生活和自由都被严重破坏,直到我自己再也不愿承受为止。迟早要拒绝的事,不如一开始就说清楚。

我的大姑姑,便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八十年代时,我出生的小县城基本上没什么人种地了,大多数人或者上班或者自己开始做小生意,但在风俗上,其实更接近农村。

我大姑姑属于吃苦耐劳、头脑灵活的人,我在七岁时,她就在市中心买了一套商品房,全家都搬到市里去住了。当时周围好多人都羡慕她,因为她家是我们那里第一个买商品房的人。

但是,麻烦随之而来,几乎所有亲戚以及平时关系比较好的邻居都把她家当成了据点。当时,大家去市里逛街,午饭肯定去她那里吃,遇到生病、高考或者其他事,就会自然而然地留宿,在我的印象中,她们家的次卧,基本上隔三岔五就会有人来睡,小我四岁的表弟,永远只能跟着父母睡在主卧里。

那时候,也是我大姑姑事业最忙的时候,每天一大早就要过去看店,晚上也要忙到很晚,记忆中,她家很少开伙,都是在外面买快餐解决的,因为没时间做饭。

但每次有人来时,这个规律就要打破,总不能叫客人吃快餐,于是,买菜、做饭,那时候还不是很流行去饭馆,何况来客的频率太高,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姑姑舍不得。

但凡自己从小到大做生意的人,都舍不得这样花钱,时间长了,我姑姑自然不乐意了,有客人来,她都会想尽办法推托,不是说要去进货,就是说自己病了,但这样的借口也无法常用,所以她还是得继续招待亲戚朋友。

但她心里有了抵触,便不可能再有太多的热情,往往就是不得已应付一下,也绝不会很热情、很真诚地挽留客人吃下一顿饭或者留宿,于是,那些亲戚对她渐渐就有了意见。

在她没结婚时,她几乎每天都和我在一起,那时候我只有几岁,我的数学和诗词几乎都是她未嫁时教的。每到暑假,她就会来接我过去住,因为我去了,她就有借口告诉其他亲戚:“我侄女在,家里住不下了。”

也是那段时间,我亲眼看着她每天有多忙,有多累,有时候几乎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我也是跟着她吃快餐的。没人的时候,她就会跟我抱怨:“你看见姑姑有多忙了吧?他们总觉得我天天都闲着,就等着他们来,不是今天这个来,就是明天那个来,我真的快烦死了。”

而我平时大部分时间住在小县城里,所以那些亲戚和邻居的反应,自然听得更多。我不止一次听到他们对我说:“你姑姑这个人太自私,太顾己,你长大了可千万别像她哦。”

也经常听见亲戚们聚会时,毫无顾忌地谴责她:“前几天我儿子生病,我住在阿凤(大姑姑的名字)家里了,他们两口子都不太热情,话也不多,说实话,要不是我儿子生病,就算请我去,我都不愿意去呢!”迟早要拒绝的事,不如一开始就说清楚。

另一个接口道:“上次我去逛街,午饭也在她家吃的,她也没说吃完晚饭再走,我就自己回来了,阿凤她家确实不太热情,尤其她老公,闷声不吭的,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然后会有人总结:“哎呀,你们呀,人家现在是城里人,是老板,忙着赚钱,忙着和有钱人打交道呢,我们这些穷亲戚人家哪看在眼里啊,今天你要是市长、局长的过去,保证人家无比热情地招待你。”

当时我年纪虽小,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表情。有时候,我看不过去,会说:“既然你们这么不满,那就别去了啊!”

但,他们不满是一回事,不去打扰那是不可能的。我妈警告我别胡说八道,因为连她对大姑姑也很不满,觉得她照顾娘家人太少了。

小时候的我,从不两边传话,但我会在大姑姑抱怨时,对她说:“那你就索性不管啊,管自己就好了。”

她会看我一眼,郁闷地说:“怎么不管?又不能断绝往来。”

所以,她一边不满,一边继续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而亲戚们,一边不满,一边继续打扰着她。二十几年下来,她视对方为累赘,而对方也视她为无情无义之人。

那时我就在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我妈也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很干脆地说:“我会在一开始就拒绝。”

当时她很生气地说:“你也是个断六亲的人,和你大姑姑一样。”

我冷笑一声:“我就是真断了六亲,你们又能奈我何?我可不像大姑姑,一边抱怨一边继续,我不会抱怨,但我绝不允许别人打扰我的生活。”

我很清楚,当时大姑姑不敢拒绝是因为怕亲戚们的不满和指责,所以即使她再不愿意,也强迫自己去做,但结果是相互嫌弃。如果她现在开始拒绝会怎么样呢?结局不外乎如此:让原先对她不满的人,更加不满。

可以说,她这二十几年来的周旋,除了得到不满外,什么都没有。但如果当时她在最初就拒绝的话,和亲戚们的关系并不会比现在差,而且,她能保住自己的生活。

饭局结束的第二天,她打电话给我:“还是你有魄力,敢当面就拒绝,你就不怕他们说你?”

我笑得无比爽朗:“以你对我的了解,你觉得我会在意吗?”

电话那头,她久久没有言语,不知道是否在想这二十几年来的点点滴滴。

前几天,有位四十五岁的读者给我讲了她的故事。

她说父母从小就管她很严,非常强势,后来,她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企,收入不错。一年后,就遇到了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男人,顺利恋爱结婚。由于老公的收入很高,两人按揭买了一幢别墅,日子充满希望。

但自从他们买了别墅后,父母就很想搬来一起住,她不敢拒绝,她老公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她爸妈就住下了。

这一住,就是十年,由于她爸妈强势惯了,自从搬到她家后,这个家的主人就变成了他们,他们夫妻的行为必须符合他们的要求,比如大夏天不准开空调,因为老人不怕热。家里的大小事情都必须由他们做主,包括孩子的教育,家庭的开支。

她老公非常郁闷,几次提出希望她父母搬走,但她不敢跟父母提,一直拖着。她父母见女婿不像以前热情,对他也很有意见,家里一直充满了冷暴力。在第七年的时候,她老公很严肃地提出,希望她父母搬回自己家,否则婚姻不保。

她试探着跟父母提了一下,结果被骂得狗血淋头,大骂她忘恩负义,抛弃自己的父母,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向她表明:“现在我们没房子住了,如果你要让我们流落街头,你就看着办吧!”

到了这个地步,她自然不能再要求父母搬走,只能安抚老公,但家里的氛围越来越冰。

在第十年时,她老公非常坚决地提出离婚,表示什么都不要,只求离婚。她大惊,拼命挽回,表示只要老公不离婚,她一定送走父母。她老公说太迟了,就算你现在送走了,我们的感情也回不去了,这些年,我心里已经积累了太多的怨气,以后的日子,我想过得舒心一点。

不管她如何挽回,对方都坚决离婚,并说:“如果三年前,你就肯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婚姻还有救,现在已经太迟了。”会令你为难的人,本身也不见得有多在乎你,如果一件事,一开始就令你不舒服,那么,越早拒绝越好,拖到必须解决的那一刻,也许你就只能断尾求生了。

男人离婚的决心无比坚定,她不得已离了婚。平心而论,她也清楚这些年,老公实在受了太多的委屈,连自己赚的钱如何花,都要被她父母干涉,能忍十年,已经不是一般男人能够做到的。

离婚后,她父母对男人破口大骂,她悲愤不已:“如果不是你们,我们会走到今天吗?”

她妈甩了她一耳光,对她大骂:“你个没脑子的东西,跟你离婚的是他,只有我们才不会抛弃你。”

她对父母充满了怨恨,三人大吵一场,父母一气之下搬到酒店去住了。

她问我,她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落到两边都不讨好的下场。

这世上,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拒绝了父母的要求,就是不孝,从来不去辨别父母的要求是否合理;也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拒绝了朋友的要求,就是不讲情谊,从来不去思考这个要求是否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于是,违心地答应,逼自己去履行,牺牲了自己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耐心,原本想维护的关系不但没有因此保住,反而快速消亡。任何一种关系的维系,一定是你情我愿,相互体谅,所有勉强自己的行为,都坚持不了太久。请记住:会令你为难的人,本身也不见得有多在乎你,如果一件事,一开始就令你不舒服,那么,越早拒绝越好,拖到必须解决的那一刻,也许你就只能断尾求生了。 晚情人生苦短,总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才算不枉此生。已出版:《且以情深共白头》《做一个刚刚好的女子:不攀附,不将就》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