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第一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10:04:28

点击下载

作者:东方闻睿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通史第一册

中国通史第一册试读:

第一章史前史(距今200万年~公元前2000年)

开篇语

史前时期即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从距今大约七八百万年的腊玛古猿到大约170万年以前的元谋猿人这个漫长的时代,是迄今我们所知道的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人类形成的时期。从距今200万~1万年前是我国的古人类从直立人,经早期智人再到晚期智人的完整进化过程。大约从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的生存开始从依赖单纯的采集、狩猎型经济逐步转变为以经营农业、饲养家畜为基本特征的生产经济,于是发生了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在距今7000~5500年左右的仰韶前期文化时代,在我国一些文化较发达的中心地带,已经率先迈开了走向文明的历史步伐。大约在公元前3500~3000年的仰韶文化后期,我们祖先能够制造简单的小件铜器,我国的历史发展由此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直至公元前2000年夏朝建立,其间经历了约15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随着夏朝的建立,史前时期也宣告结束了,中国进入了古代文明时代。

大事年表

距今约800万年 被认为是人类的直接祖先的腊玛古猿,云南开元、禄丰一带。

距今约500—100万年 处于能人阶段的南方古猿,湖北始建、巴东,广西南宁。

距今约240---200万年 安徽繁县人字洞:古人类制品和骨制品。人类进入旧石器时期

距今约200万年 巫山人

距今约180万年 西侯度文化

距今约170万年 云南元谋人

距今约100万年 东谷坨文化,我国华北地区早期直立人的活动痕迹。

距今约80----75万年 陕西蓝田人。

距今约70----40万年 长江以南最大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贵州省黔西的观音洞文化。

距今约70-----20万年 北京人。

长江以南最大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贵州省黔西的观音洞文化。

距今约28万年 金牛山人、大荔人。

距今10万年以上 许家窑人

距今约10万年 马坝人、丁村人

距今约5万----3万年 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宁夏水洞沟遗址和蒙古乌旗萨拉乌苏河沿岸遗址。

距今约3万年 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西朔县峙峪文化。

距今约1.8万年---1万年 山顶洞人。

距今约1.7万年---1万年 台湾南部左镇人,迄今为止在台湾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

公元前10000年 广西桂林庙岩、湖南道县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均发现保存完好的稻谷颗粒,这是世界上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谷标本。

公元前12000年---前10000年 江西万年仙人洞、广西桂林庙岩、河北阳原于家沟发生陶器,应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陶器。

公元前7400年----前6800年 湖南黔阳高庙遗址

公元前7300年----前6100年 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的直接源头。

公元前7000年----前5800年 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

公元前6210年----前5420年 兴隆洼文化遗址是国内现存年代最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遗址

公元前6000以上 湖南澧县城头山发现的古城址是目前所知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城

公元前6000年 裴李岗文化

公元前6000年---前5000年 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

公元前5200年---前4200年 内蒙赤峰市敖汉旗赵宝沟遗址

公元前5000年以上 河姆渡文化

公元前5000年---前4300年 半坡文化

公元前5000年---前4000年 尚处于母系氏族的马家浜文化

公元前4500年----前4000年 上宅文化

公元前3300年----前2600年 屈家岭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崛起一批史前古城

公元前3400年----前2000年 以发达的彩陶文化为特征的马家窑文化

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 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石犁铧,标志当时的农业发展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公元前2600年-----前2000年 铜石并用时代的石家河文化

公元前2500年-----前2000年 半山-----马厂文化

公元前2000年 齐家文化距今200~公元前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开篇语

旧石器时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人类在体质演化上经历了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由猿人逐渐向现代人进化。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和渔猎为主,过着集体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已经学会了用火,中期出现了骨器,晚期已经能制造简单的组合工具,而且开始形成了母系氏族。在这一时期原始宗教萌芽。直立人

开篇语

直立人即猿人,中国境内发现的不同时期的直立人,包括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和县人等,它仍带有猿类特征,如头盖骨低平,眉骨粗壮,吻部前伸。但比猿人阶段要进步许多,脑量也增大很多,北京人的脑量平均为1043毫升,蓝田人的脑量为780毫升。分别生存于早更新世早期至中更新世末期这一漫长的时段内,他们的活动创造了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巫山人

巫山人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直立人。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龙骨坡,发掘出一段带有2颗臼齿的残破直立人左侧下颌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迹的骨片。1986年又发掘出3枚门齿和一段带有2个牙齿的下牙床化石。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包括步氏巨猿、中国乳齿象、先东方剑齿象、剑齿虎、双角犀、小种大熊猫等116种早更新世初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巫山人”的婚姻还处于杂交阶段,不分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他们时刻受到疾病和野兽的威胁,寿命很短。他们死后也没有安葬和悲伤的意识,尸体有可能就被野兽或者同类吃掉了。

巫山人生活场景

专家从出土的化石推断出巫山人的生活场景:

200万年前,“巫山人”思维意识还处于混沌初开时期,龙骨坡的山洞里居住着一群人,他们主要靠采摘野果和狩猎为生。白天,一群强壮的人外出围猎,用石头和木棒将老年或幼龄的动物打死,带回山洞。遇到大型动物无法搬动时,便将肉最多的前、后腿砍下背回。

老人和小孩则留在山洞里,或在附近采摘野果。山洞也不是归他们独占,有时是他们居住,有时则是其他动物居住,有时人将动物吃了,有时人则被动物吃了。那时,他们还不懂得用火,他们聚集在洞口,依靠洞口的亮光共同进食,用打制的粗糙石器将肉从骨头上割下来食用,然后用石器将骨头砸碎,吸食骨髓。

西侯度文化

西侯度遗址发现于山西芮城西侯度村高出黄河河面约170米的阶地上。共发现石制品32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经过加工的。石器原料绝大部分为石英岩,少数几件为脉石英和火山岩。根据对石核和石片的观察,打片采用了锤击、砸击和碰砧3种方法。小型的漏斗状石核和有棱脊台面的石片,反映出石器工艺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石器主要用石片加工,有刮削器、砍斫器、三棱大尖状器等。这是世界上最早用石片加工技术的标志。刮削器有凹刃、直刃、圆刃之分。砍斫器有单面加工和两面加工两种,以前者为主。这里发现的人类用火的痕迹把人类的用火历史向前推进了130万年。

与文化遗物共生的动物化石除鲤、鳖和鸵鸟外,还有22种哺乳动物。它们包括巨河狸、鬣狗、剑齿象、平额象、纳玛象、步氏羚羊、古中国野牛、粗壮丽牛、山西披毛犀、古板齿犀、中国长鼻三趾马、三门马以及双叉麋鹿、步氏真梳鹿、粗面轴鹿等一批鹿类,属早更新世的动物群。

西侯度的遗物虽然埋藏在河流沉积的砂层中,但来源不会太远,可以说明当时人们是沿河岸地带活动的。遗址出土有鱼类和巨河狸,证明当时这里有较广的水域。哺乳类中绝大部分是草原动物,也有适于草原和森林生活的动物,表明当时西侯度一带为疏林草原环境。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属暖温带以北的种类,则说明当时的气候可能比今天凉爽干燥。

元谋人

1965年我国地质工作者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两颗人牙化石,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于同一成年人个体。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粘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元谋人是我国发现的早期类型的直立人的代表,证明了中国人的历史起源和存在。

从含元谋人牙齿化石的地层中,发现了几件刮削器;一些有明显人工痕迹的动物骨片,说明当时已会制造骨器和简单的工具了。还发现两块黑色的骨头,经鉴定可能是被烧过的。研究者认为,这些是当时人类用火的痕迹。这一发现,和在距今约180万年前的西侯度文化中发现的烧骨,如确系人工用火证据,则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大大提前。

人兽杂居

元谋人的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据古地磁断代,年代为距今170万年。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爪蹄兽、最后枝角鹿等第3纪残存动物在这里出没。再晚一些,则有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存,元谋人使用的石器捕猎它们。

蓝田人

蓝田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分别发现于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公王岭的蓝田人化石有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颗臼齿,同属于一个成年女性。头盖骨低平,额部明显倾斜,眉脊骨粗壮,骨壁厚,脑量小,估计为780 毫升,吻部向前突出,表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在蓝田人化石的层位中发现有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石器。加工方法为简单的锤击法,石片一般未经第二步加工即付诸使用。陈家窝的蓝田人化石有下颌骨,属于一个老年女性。公王岭蓝田人距今大约98~67万年,陈家窝蓝田人距今约65~53万年。共生的动物群有四十一种。公王岭动物群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其中的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华南巨貘、中国貘、毛冠鹿和秦岭苏门羚等,都是华南及南亚更新世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公王岭动物群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南方森林性动物,表明当时蓝田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茂盛。

北京人

北京人化石首次发现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被命名为第一地点的洞穴中。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及使用火的遗迹。后经历次发掘,出土头盖骨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及断裂的股骨、胫骨等,分属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1万~23万年,属直立人。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

遗址中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早期石器较粗大,中期石器形制变小,晚期石器更趋小型化,表明北京人在旧石器时代的初期已懂得选取岩石,制作石器,用它作为武器或原始的生产工具,与大自然进行斗争。根据出土物可以证明,北京猿人过着以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生活。

告别茹毛饮血时代

懂得用火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另一标志。从周口店的遗址中,从上到下发现13层含有文化的堆积,其中4层面积较大。在堆着厚厚的灰烬中发现许多烧过的兽骨,并且兽骨已被敲碎,吸出其中的骨髓。这说明北京人猎食了这此野兽。这不但表明北京人确实已经摆脱了茹毛饮血的野兽阶段,变成了真正的人。而其也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会保存火种。早期智人

开篇语

大约在距今二三十万年的中更新世末期,人类的体质形态开始由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了旧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境内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年代较早、体质特征较为原始的有金牛山人、大荔人和许家窑人,一般被学术界视为由直立人向智人的过渡形态。年代较晚的典型智人主要有马坝人、长阳人和丁村人等。早期智人的眉嵴仍比较粗壮,并且头盖骨向后倾斜,颔骨向前突出。但是,他们制造的工具比直立人制造的更为先进,除石器外还有骨器。从生活遗迹来看,他们不仅会使用天然火,而且会人工取火。

金牛山人

金牛山人于1984年发现于临近渤海的营口永安乡金牛山的一个洞穴中,其头骨、脊椎骨、肋骨、髋骨和四肢骨保存相对完整,为一位年龄在25~30岁之间的男性个体,其生存年代距今约28万年。对比北京人化石该遗址出土的古人类遗骨化石较北京人化石更加完整。从头骨壁的厚度小于北京猿人而大于现代人这一点判断,金牛山人是猿人与智人的过渡类型。同时与金牛山人化石共同发现的遗物有骨器、打制石器、烧骨和灰烬。此外,该遗迹还出土了大量动物化石,如剑齿虎、肿骨鹿、梅氏犀、大河狸、三门马等,多达70种。其中如犀、鹿、熊等,曾是金牛山人的猎物。出土的化石显示了金牛山人群居洞穴、肢解动物、围火烧烤、敲骨吸髓的生活场面。

大荔人

大荔人于1978年发现于陕西大荔县解放村甜水沟,为一青年男性的基本完整的头骨化石。其体质特征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间,头顶低矮,前额扁平,上方有一横沟(这些表现出直立人的原始特征),但吻部不甚突出,颧弓细弱,颞骨鳞部不呈三角形而呈圆鳞状,面部扁平,脑容量为1120毫升,这些是智人的进步特征。大荔人生存年代,与金牛山人大体同期。

许家窑人

许家窑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山西阳高许家窑村和与其紧临的河北阳原侯家窑发现,是目前我国旧石器中期古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最丰富、规模又大的遗址。这一带所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主要有顶骨11块、枕骨2块、附有4颗牙齿的左上颌骨1块、右侧下颌枝1块、牙齿2枚。这些化石材料分属10多个男女老幼不同的个体。许家窑人的头骨骨壁较厚,顶骨内面较复杂,颅顶较高,头骨最宽大的部分比较靠上,吻部不太突出,下颌枝低而宽,牙齿粗大,齿冠结构比较复杂,其纹饰和北京猿人的牙齿相近。许家窑人的体质特征既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又比较接近干现代人,属于由直立人向早期智人的过渡形态。

许家窑遗址

许家窑所发现的文化遗物中,石制品、骨器和哺乳类动物化石的数量都很多。许家窑人的石制品至今所发现的有3万多件,其类型虽然和北京猿人的石器属同一传统,但在技术上却大有进步。石器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钻孔器、砍斫器和石球等多种。这一带遗址中发现的石球有1500多件,最大的重1284克,最小的只有112克。这些石球的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专家推测,这是一种用作投石索的狩猎工具。

与人化石一起,出土了上万件石制品、骨角制品和大量野马、野驴、大角鹿、梅花鹿、羚羊、披毛犀、原始牛等草原动物化石。这些动物骨骼多半被砸碎,加上石器中有上千件可能是充当打猎武器的石球,还有钻具、锯齿刃器等肢解猎物的工具,说明许家窑人是草原上出色的猎人。从动物群来看,许家窑人生活的时代可能是更新世晚期的前部,大约距今10万年。

马坝人

马坝人,1958年6月发现于广东韶关马坝的一个石灰岩洞穴中,为一个中年男子的头盖骨化石。头骨呈卵圆形,颞线不明显,无顶骨孔。头骨的最宽处约在乳突上脊稍上,颅顶正中有类似矢状脊的结构,但不如北京猿人明显。额骨鳞部有一宽广的额隆起,垂直而下,与眉脊眉间部之间有一明显的沟相隔。眉间最向前突出,眉脊粗厚,向前和向两侧突出。额骨在眉脊后方明显收缩,类似猿人。头骨厚度不及猿人,眼眶上缘是圆弧形,鼻骨相当宽阔,与猿人相似,与现代人不同。

马坝人头骨形态虽然比北京猿人的进步,但也有许多性状与北京猿人相似,说明与北京猿人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与欧洲的一般尼安德特人性状也有些相似,但存在着更大的差别。马坝人是华南地区一项重要的早期智人类型化石。

在与马坝人同期的洞穴沉积层中,还发现有大量第四纪动物化石,包括虎、大熊猫、熊、狗、獾、中国犀、貘、东方剑齿象、鬣狗、野猪、鹿、羊、猴等几十种。其地质年代属晚更新世早期,距今约10万年。

长阳人

长阳人,1956年发现于湖北省长阳县(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西南下钟家湾村一个称为“龙洞”的石灰岩洞穴中。化石为一个上颌骨和一枚臼齿。它们既有一些原始特征,如鼻腔底壁不如现代人那样凹,犬齿比较发达;也有许多地方与现代人接近,颌的倾斜度没有北京人的显著,鼻棘角窄而靠前。总体而言,较北京人要进步一些。

长阳人生活的大山区,洞穴极多。这种环境为长阳人提供了生存条件。在与长阳人伴出的动物化石中,有以嫩竹为食的竹鼠、大熊猫,说明当时这里有大片竹林;而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和鹿类的存在,则说明附近还有开阔的林边灌丛和草原。以上动物都是喜暖的,所以当时这里的气候是温和而湿润的。

丁村人

丁村人,1954年发现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遗址分布于汾河两岸,在这里发现了3 枚小孩牙齿和一块小孩顶骨残片。右上内侧门齿齿冠舌侧中部低陷,两侧增厚并向内卷,使舌侧呈铲状,特称铲形门齿。舌侧接近齿根的部分有明显的舌侧隆突,由此延向切缘有两条指状突。右上外侧门齿也呈铲形,并有不明显分离的舌侧隆突。铲形门齿是黄种人和中国其他人类化石都具有的特征,与白种人显然不同。舌状隆突和指状突的发达程度则介于北京猿人与现代黄种人之间。齿根缺乏纵行浅沟,且较细小是与现代人相近的性质。右下第二臼齿,可能与两个门齿属于同一个体。齿尖分布为十字型。其相对高度比北京猿人大,咬合面的纹理不如北京猿人复杂。齿根尚未充分形成,但估计也较细弱。总之三枚牙齿的形态都介于北京猿人与现代人之间。顶骨属于大约两岁的幼儿,后上角有缺刻,可能意味著这个小孩具有印加骨,这是与北京猿人相近的特征。

丁村人遗址

丁村人的石器分布在汾河两岸,主要用黑色角页岩制成,打制技术较为进步。石器的类型丰富多样,有单边砍斫器、多边砍斫器、多边形器、石球、三棱大尖状器和刮削器等。在遗址内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不少动物化石,有古菱齿象、纳玛象、披毛犀、野马、野驴、斑鹿、羚羊、野猪、水牛、原始牛、熊、獾、狼、狐、貉、河狸、短耳兔、鲤鱼、青鱼、鲩鱼、厚壳蚌等。晚期智人

开篇语

大约在距今5万年的晚更新世晚期,人类的体质由早期智人发展到晚期智人阶段。相对于早期智人又称古人,晚期智人也称新人。新人的体质特征是:额部较垂直,眉嵴微弱;颜面广阔,下颏明显;身体较高,脑容量大。这些特征已很接近现代人,会制造磨光的石器和骨器,已学会钻木取火。此外,他们还会用大兽皮等修建简单的房屋,用骨针缝制衣物,还创造出了原始的艺术。在他们住过的地方,常常能够发现绘画、雕刻和装饰品,绘画的内容多与狩猎活动有关。此间,世界上三大人种已基本形成。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均具原始蒙古人种的体质特征,因此,中国的晚期智人是现代中国人的直系祖先。从晚期智人开始,中国的文化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

河套人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乌审旗萨拉乌苏河河岸砂发现河套人化石,包括1922年发现一枚小孩上外侧门齿,1956年发现的左侧股骨的下半段和一块右侧顶骨破片,1978年和1979年发现的3件额骨,一件下颌骨残片,一件右侧股骨和一件左侧胫骨。其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河套人的体质已接近现代人,牙齿的大小也与现代人相似,但头骨和股骨骨壁则较厚,齿冠结构具有原始特征。河套人生活的时代距今大约5万至3.7万年。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属晚期智人。河套人使用的石器只经过简单的捶击法加工,体积极小,主要为刮削器、钻具、尖状器和雕刻器。同时期生存的动物有野马、普氏羚羊、原始牛等45种,现时多数已绝种。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1933~1934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位于山顶的洞穴之中,在山顶洞中发现的人类化石,包括3具完整的头骨、3件头骨残片、4件下颚骨及残片,以及一些脊椎骨、枕骨、肩胛骨、膑骨等,还有数十颗牙齿。这些人类化石共代表8至10位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其中5位是成年人,1位是少年,1位是5岁的儿童,1位是婴儿。经碳-14测定,山顶洞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为1.8万年左右。对这些人类化石的鉴定分析表明,山顶洞人的体质形态较北京猿人更为进步,已和现代人基本一致。其头骨最宽处在顶骨结节附近,牙齿较小,齿冠较高。下颌内曲明显,下颌突出。山顶洞人的脑容量已达1300~1500毫升。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约为1.59米。山顶洞人的总体特征属于蒙古人种的特征,并与中国人、爱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十分接近,有可能是这三个现代种族的直系祖先。

在山顶洞堆积中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有54种,其中哺乳动物有48种,除洞熊、鸵鸟、斑鬣狗外,其余动物今天仍出没于现华北和东北地区,由此证明山顶洞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与今天的周口店一带很相似,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山下有广阔和草原。山顶洞遗址中发现的鲩鱼等鱼类化石,说明山顶洞人已会捕捉水生动物,标志着人类生产劳动的范围更加扩大。山顶洞人以采集和渔猎劳动为生,在洞穴中过着群居生活。在生产劳动中,他们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

山顶洞人的活动

发现的山顶洞人制造的石器数量不多,只有25件,主要是砍斫器和刮削器。其制作方法与北京猿人相似。山顶洞人制造的骨角器最具代表性,尤以骨针最为典型,骨针针身保存完好,仅针孔残缺。残长82毫米,针身微弯,刮磨得很光滑。针孔是用一些细小而又锐利的尖状器挖成的。

山顶洞人还制作了大量的装饰品,有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小石珠和石坠、鲩鱼眼上骨以及刻沟的骨管等。已发现的125枚兽牙,有1枚虎牙齿,其余为獾、狐、鹿、狸等的犬齿,孔均钻在牙根部位,为两面对挖而成。出土时有5件兽牙呈半圆形排列,可能作为成串的项链。用白色石灰岩制作得十分精巧的小石珠,表面还用赤铁矿粉染成红色。这些发现表明,山顶洞人已经发明和掌握了钻孔、磨制和染色技术。装饰品及染色技术的问世,反映出山顶洞人已具有了审美观念。骨针的制作,证明当时的人类已经掌握了缝制技术,进一步提高了人类抵御风寒侵害的能力。山顶洞人将死者葬于下室,并在其身上及周围撒放赤铁矿粉,说明他们已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

P11~20

柳江人

柳江人,1958年发现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通天岩洞穴中。化石包括一个完整的头骨(缺下颌骨),两段股骨,以及髋骨、骶骨和椎骨。股骨可能是一女性个体的,其余都属于同一个中年男性个体。柳江人头骨有一些比现代人原始的性状,同时具有蒙古人种的许多特征,属于蒙古人种,代表正在形成中的蒙古人种的一种早期类型。柳江人是中国以至整个东亚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晚期智人。与人类化石伴出的有大熊猫、箭猪、中国犀、剑齿象、巨猿、牛、鹿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成员的化石,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

资阳人

资阳人,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资阳人化石为一较完整的头骨。面骨保存有上颌骨的一部分。头骨较小,表面平滑圆润,额结节和顶结节都明显突起,额部较丰满。头骨内面骨缝几乎全部愈合,属一老年女性个体。其基本特征和现代人相似,但也保留了若干较原始的性质。与资阳人化石伴出的哺乳动物化石主要有鬣狗、虎、马、中国犀、猎、麂、水鹿、大额牛和东方剑齿象等。研究者认为,这些动物化石分属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两个时代。在资阳人化石出土地点以西170余米处的深7.5~8.8米的砾石层中,发现了许多打制石器。原料多为石英岩砾石,制作方法和类型与铜梁旧石器地点的石器相似。还在资阳县鲤鱼桥一带与资阳人时代相同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植物化石,有树干、树叶、种子、果壳等。研究表明,当时的地貌和今日相似,气候则较温和温润。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1世纪的新石器时代

开篇语

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即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人类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发明了陶器;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中国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

新石器时代的分期

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大致可分为4期:早期约当公元前10000~前7000年,有少量磨制石器和陶器,农业已有萌芽,个别地点已会养猪。

中期约当公元前7000~前5000年,华北的磁山文化等已有较发达的旱地农业,种植粟、黍,养猪,并有较发达的磨制石器和陶器;华中的彭头山文化等已栽植水稻,养猪和水牛等,磨制石器尚不多见,陶器则比较发达。

晚期约当公元前5000~前3500年,华北主要是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农业进一步发展,有较大的聚落,如半坡和姜寨等,流行多人二次合葬,发达的彩陶是一大特色。华中主要是河姆渡文化和大溪文化等。河姆渡文化有极为丰富的稻谷遗存和骨耜等水田耕作农具,大溪文化中房屋建筑往往用稻壳掺泥抹墙,陶器胎壁内也掺有大量稻壳,表明稻作农业已有很大的发展。

最后一期是铜石并用时代,约当前3500~前2000年。这时华北主要是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华中主要是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这时已普遍出现小件铜器,有了中心聚落和最早的城址,如山东章丘城子崖城址,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湖北天门石家河和湖南澧县城头山的城址等。房屋建筑中出现分间式大型建筑,开始用白灰和土坯抹地、筑墙。陶器普遍采用轮制,出现大量的精美玉器,石器中钺、镞等武器明显增加。墓葬出现两极分化,大墓往往有棺有椁,有丰富、精美的随葬品;小墓则既无葬具,多数也没有任何随葬物品。良渚文化中甚至出现大规模的人工堆筑的贵族坟山。这种物质财富的增加和贫富与社会地位的两极分化,预示着文明社会即将来临。

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我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其年代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农业是当时的主要生产方式,在遗址中发现的房基,都是半地穴式建筑。发现的窖穴,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最深者可达7米之多。窖穴中发现大量炭化的粟灰。发现的组合物坑中,器物组合为:石斧、石刀、石镰、石铲和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陶器有盂、支架等。发现的鸡、猪、狗的骨骼,证明已经驯养。此外,发现较多的渔猎工具。以上发现,说明当时是以农业为主,渔猎兼营的社会经济结构。

磁山遗址的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火候较低,质地粗糙,器表多素面。陶器多采用泥条盘筑法,器形不规整。陶器表面纹饰有绳纹、编织纹、篦纹、乳钉纹等。器形有椭圆形陶壶、靴形支架、盂、钵等。

磁山遗址文化堆积丰富,地方特色明确,对探讨中国农业、畜牧业的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

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文化因1977年首先发现于中国河南新郑裴李岗而命名。其碳-14年代稍早于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地带,以裴李岗出土文化为代表,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段以后的文化面貌。

裴李岗遗址中有房基、窑穴、墓地等村落遗迹,似有一定布局,居住建筑集中在遗址中部。窑穴主要在南部,墓地在西部和西北部。房基为方形或圆形半地穴,都是半地穴式建筑。有储藏东西的圆形窖穴。墓葬集中于公共墓地,墓穴排列有序,多单人葬,多有陶器与石器作随葬品。

磨制石器多于打制石器,最有代表性的器型是带足磨盘、带齿石镰和双弧刃石铲。农业占有主要地位,作物是粟。饲养业也已出现,有家猪、家狗、家鸡甚至家牛。狩猎仍是重要生产活动,以木制弓和骨制箭为狩猎工具。

初具规模的制陶业

陶器有红褐色砂质和泥质两种,多碗、钵、鼎、壶等日用器具,陶壁厚薄不匀。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粟等作物,以磨制带锯齿石镰、石锄、鞋底形石磨盘与石磨棒等作为农具。制陶业比较原始,采用手制;三足钵、月牙形双耳壶、三足壶和鼎等陶器在造型上别具风格。裴李岗陶器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烧成温度在900℃左右。裴李岗陶器的陶质松,表皮易脱落,由于是手工制成,器壁薄厚不均。器物造型较简单,有碗、罐、壶、钵、鼎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足鼎,双耳壶等,另外还有陶塑动物等艺术品。从装饰上看,泥质陶器多为素面,夹砂陶器表面有简单粗糙的绳纹,划纹、指甲纹、篦点纹等,纹饰较为简单。

北辛文化

北辛文化于1964年发现于山东省滕州市北辛庄遗址,1978~1979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正式提出了北辛文化的命名。北辛时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遗址出土了配套齐全的农耕工具和粟类颗粒。从翻地的石铲、鹿角锄、播种用的尖状角器,到收割用的蚌镰,脱粒用的石磨盘,石磨棒等,对研究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从出土的陶器来看,其工艺较为原始,陶质有夹沙陶和泥质陶两种,纹饰有附加堆纹、划纹、指甲印纹等等。此外,家畜饲养、狩猎、捕鱼等采集经济也比较发达。手工业生产有了萌芽,出土的骨针、纺轮、陶器上的席纹等,说明以野生纤维和动物毛绒为原料的纺织、缝纫、编织已经出现。同时从出土的陶器来看,其工艺较为原始,陶质有夹沙陶和泥质陶两种,纹饰有附加堆纹、划纹、指甲印纹等等。

北辛文化墓葬发现很少,成人葬式为仰身直肢,流行用红陶钵覆盖死者脸部的葬俗,多数墓有一二件随葬品。婴儿使用瓮棺葬,分别以深腹圆底罐、残陶鼎为葬具。不同地点的北辛文化墓葬的方向,都是头东脚西。

老官台文化

老官台文化,因首先发现于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省境内的渭河流域。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种植黍等作物。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铲和石斧等。老官台文化的石器大多是打磨兼制的,将石料打成粗坯后,在表面及刃部略加磨光。老官台文化的陶器都是手制的,基本为夹砂陶,暗红色。陶器内外壁颜色亦不相同,多半是外红里黑,这是由于烧制时将器物倒扣于窑内,其年、外壁氧化程度不一而造成的。这种陶器,是采用模制的方法,逐层敷贴泥片成型的,而且,它是泥片贴筑法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陶器表面分素面和施纹的两种。陶器以各种形式的三足器最典型,一般是在蛋形深腹罐、筒形深腹罐等器物的底部加三个矮足,圆底钵下的三足较高。深腹的圈足碗也是一种富有特征的器物。

老官台文化的居民死后埋在长方形土坑内。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为主,头均向西。墓中一般都有三、五件日用陶器及少量工具随葬,已经出现了用明器随葬的现象,大地湾的一座墓中随葬了四件陶器。北首岭墓地还发现了合葬墓,是包括五位成年男女的一、二次葬的合葬墓,墓壁育料礓石涂抹的痕迹,局部并有板灰痕,随葬品均单独摆放在每具骨架的足部。

老官台文化居民的生活

老官台文化的房子,都是圆形半地穴式四壁的柱洞向屋内倾斜。根据柱洞的位置及倾斜角度推测,房子是圆形攒尖顶。屋内都有一段伸向门口的斜坡门道。室内地面没有灶,仅见一定范围的烧土面。这当是用于炊事、取暖的处所。老官台文化的人们已经掌握了谷物的栽培技术,遗址中发现过属于禾本科的稷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人工饲养的猪已成为人们的主要肉食来源。

彭头山文化

彭头山文化1988年发现于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发现方形地面式和不规则圆形半地穴式房屋残迹,以及以二次葬为主的墓葬。发现的房屋遗迹是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环壕聚落遗址,聚落周围有壕沟和围墙,其主要功能在于排水和防护。彭头山文化的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类型包括盘状器、锛、凿等。陶器制作工艺粗糙,较大的陶器多以泥片贴塑法成形,小的陶器即直接用手捏塑。陶器大多歪斜,表面凸凹不平。同时伴出的还有150余种植物籽实,数十种动物与家畜骨骼,并出土了大量竹器、木器和骨器。其中的木耒、木铲、骨铲等属于农业生产用具。

城背溪文化

城背溪文化于八十年代初期首先发现于枝城市红花套吴家岗村城背溪。城背溪文化的生产工具有打制和磨制两种,以打制为主。除了石器以外,城背溪文化还发现了以夹砂红陶为主的陶器,夹砂灰陶,泥质红陶,掺炭或掺骨末的红陶以及磨光黑陶等,也占有一定比例。陶器上的纹饰以浅细绳纹为主,此外有线纹,戳印纹,锥刺纹,刻划纹等,也还有少量彩陶。器物形制比较简单。在宜都城背溪遗址,曾经采集到夹有稻壳和稻秆末的陶片,在陶片的胎里和器表偶然遗留有清晰的稻壳印痕,其中较完整的稻壳粒长6.1毫米、宽3毫米,经农学专家鉴定属于粳稻。此外,在枝城背遗址也采集到夹有稻壳末的陶片和包含稻谷壳印痕的红烧土块。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时期文化,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得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步,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河姆渡文化在农业上以种植水稻为主。在其遗址第4层较大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这对于研究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遗址中还出土有许多植物遗存,如:橡子、菱角、桃子、酸枣、葫芦、薏仁米和菌类与藻类植物遗存。

河姆渡文化的农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骨耜,仅河姆渡一处就出土上百件。家畜主要有猪、狗。破碎的猪骨和牙齿到处可见,并发现体态肥胖的陶猪和方口陶钵上刻的猪纹。有一件陶盆上刻划着稻穗猪纹图像,大体是家畜饲养依附于农业的一种反映。此外,还出土较多的水牛骨头,可能牛也已被驯养。

河姆渡文化的建筑

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发现是为最早。它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成为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在河姆渡遗址第 2层发现一眼木构浅水井遗迹。这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遗迹,也是迄今发现的采用竖井支护结构的最古老遗存。因此,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薮。它是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并不相同。

兴隆洼文化

兴隆瓦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而得名。兴隆洼聚落遗址位于内蒙赤峰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兴隆洼文化是目前辽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之一,主要分布在东起医巫闾山,西逾大兴安岭,北过乌尔吉木伦河,南迄渤海北岸的广大范围内,以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为中心。其年代测定约为公元前6210~前5420年。兴隆洼文化的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石制工具多是打制的,石器种类包括有肩锄、斧、锛、磨盘、磨棒等。陶器较厚重,烧制火候较低,陶质疏松。陶器全部呈褐色,大部分的表面有装饰的字纹,器类简单,主要是斜壁敞口筒罐和曲腹钵。住房为半地穴式的方形或长方形建筑,排列有序。在兴隆洼发现聚落遗迹,有十多排房屋,每排10座左右,屋内有圆形灶坑,环绕聚落有一条防御用的沟壕。从该文化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玉器之一:一座墓葬中死者两耳处各有一件精美的玉玦。还有的墓用两头整猪随葬。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以1921年首次发现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这是在全国范围内发现最早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因此一直被学术界视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化。黄河中游一带是仰韶文化的中心分布区域,目前发现的遗址已达五六千处。学术界把仰韶文化系统限定在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西王村类型(又称半坡四期)范围之内。这三个类型代表了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从早到晚的发展序列,其中,半坡类型以渭河流域为中心,东起太行山西侧及郑州附近,西至渭河之源,南至武当山北侧,北达河套地带。

仰韶文化居民营建聚落多选在河谷阶地上。以从事锄耕农业为主,种植粟、黍、白菜、芥菜等。还饲养狗、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兼事采集与渔猎活动。采集物有榛子、栗子和松子等果实,猎获物有斑鹿、竹鼠、野兔、羚羊和狸等动物,捕捞的对象主要是鱼类。

仰韶文化发达的制陶业

仰韶文化居民较好地掌握了选用陶土、造型、装饰等工序。陶器种类有钵、盆、碗、细颈壶、小口尖底瓶、罐与粗陶瓮等。其彩陶器造型优美,表面用红彩或黑彩画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栩栩如生。在半坡等地的彩陶钵口沿黑宽带纹上,还发现有50多种刻划符号,可能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在濮阳西水坡又发现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原始时代龙虎形象。

仰韶文化的聚落建筑

仰韶文化聚落保存较完整,居住区在中心,外围绕一周大壕沟,沟外北部为墓葬区,东边设窑场。共揭露出40多座房屋遗迹,有一座大房子为公共活动的场所,其他几十座中小型房子面向大房子,形成半月形布局。每个建筑群都有一座大房子与20座中小型房子,共同组成一个向心的完整原始聚落建筑群。仰韶文化居民死后按一定的葬俗埋葬。多长方形土坑墓,墓中有陶器等随葬品,小孩实行瓮棺葬。盛行单人仰身的直肢葬,但合葬墓占一定比例。合葬的人数不等,多的达80人。葬制中实行女性厚葬和母子合葬,反映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特点。聚落房子朝向中心广场的统一布局,则表明当时维系氏族团结的血缘纽带根深蒂固。这些与母系氏族社会组织的特征是相吻合的。

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1958年发现于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段的两岸地区。年代距今约6000年~5000多年。经济生活以稻作农业为主,在陶器羼和料及房屋遗迹的红烧土中常发现稻壳遗存。三峡沿江的一些遗址中,鱼骨、蚌螺壳和兽骨较多,渔猎所占比重可能高于平原地区。陶器中篦点戳印纹白陶和薄胎彩陶具有代表性,反映了较高的制陶工艺水平。房屋有圆形半地穴式建筑和圆形、方形、长方形地面建筑。墙壁一般是在夹柱之间编扎竹片或树枝,里外抹泥;居住面下铺有较厚的红烧土垫层以利于防潮。为适应多雨气候,有的房子还出檐或专设檐廊。大溪遗址的墓地集中反映了该文化的葬俗。绝大多数是单人葬,个别为成年女性和儿童的合葬墓。存在十分特殊的仰身跪屈葬和仰身蹲屈葬。有的墓用鱼和龟随葬,规则地把整条鱼放在死者身上、置于口边或垫在臂下,这种罕见的现象当与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原始信仰有关。

大溪文化的类型和分期

大溪文化初步可分为两个地区类型。长江沿岸的鄂西川东地区,如大溪、红花套、关庙山等地的遗存,可称为大溪类型。长期多夹炭陶,夹砂陶比例始终很小,白陶也很少。圈足盘、陶簋多见,典型器有彩陶筒形瓶。圈足上盛行各种成组的戳印纹。彩陶纹 饰有横人字形纹、曲线网格纹,有的器形和彩纹,明显受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影响。洞庭湖北岸、西北岸地区,如三元宫、丁家岗、汤家岗等地的遗存,可称为三元宫类型。夹砂陶比例大,红褐胎黑皮陶和白陶占一定数量。有特征鲜明的盘口圈足罐和筒形圜底罐。圈足盘 少,彩陶筒形瓶仅有个别发现。以通体装饰的印纹、刻划纹为特色,漩涡纹、变体卷云纹彩陶也具特点。至今没有发现受庙底沟类型彩陶影响的迹象。有人认为,这类遗存虽确有许多与大溪文化相同的文化因素,但可能是受大溪文化强烈影响的另一种原始文化。

大溪文化以大溪类型为例,可归纳为3期。早期:夹炭红陶最多,戳印纹简单、细小,彩陶极少,以折肩圈足罐、三足盘、鼓形器座等为代表。中期:戳印纹发达,彩陶兴盛,常见内折沿圈足盘、簋、高把豆、折腹盆、曲腹杯、筒形瓶等。晚期:泥质陶占绝对优势,灰陶和黑陶剧增,有细颈壶、折敛口圈足碗等。

P21~30

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以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的发掘而得名,目前发现的同类遗存已达近百处。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地区,南至钱塘江,西抵茅山;北边可达长江北岸一带。年代约为距今5000~4000年。居民主要从事稻作农业,多处遗址中出土了稻谷、米粒和稻草实物,经鉴定,已普遍种植籼、粳两种稻。农用工具有穿孔斧、骨耜、木铲、陶杵等。还饲养狗、猪、水牛等家畜。渔猎经济也占重要地位,常发现骨镞、石镞、骨鱼镖、陶网坠等渔猎工具,以及陆生、水生动物的遗骸。在吴县草鞋山出土了葛麻纤维织造的纬线起花罗纹编织物,远比普通平纹麻布进步。发现多处房屋残迹。当时已有榫卯结构的木柱,在木柱间编扎芦苇后涂泥为墙;用芦苇、竹席和草束铺盖屋顶;居住面经过夯实,内拌有砂石和螺壳;有的房屋室外还挖有排水沟。多红色陶器,腰檐陶釜和长方形横条陶烧火架是该文化独特的炊具。死者埋入公共墓地,各墓随葬品不甚丰富也不很悬殊。在常州圩墩和吴县草鞋山发现用陶器覆盖人头骨或把人头骨置于陶器中的特殊葬俗;还发现几座死者年龄相近的同性合葬墓,属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它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其年代上限约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下限止于公元前3000年,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的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红山文化的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见常,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玉器制作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明亮,极具神韵,发展中具备了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到目前为止,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玉雕工艺水平较高,玉器有猪龙形缶、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还发现相当多的冶铜用坩埚残片,说明冶铜业已经产生。房址为方形半地穴式,分为大型与小型。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因1928年首次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的城子崖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于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东起海滨,南到江苏、湖北,西至陕西甚至甘肃,北抵辽东半岛一带。生产工具有很发达的磨制石器,制作精美,型制规整,主要有斧、锛、凿、铲、刀、矛和箭头,并有可装木柄的石镰、蚌镰。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红陶和白陶极少。此外还普遍发现用牛、猪、羊、鹿等的肩胛骨做的卜骨,表明当时已有占卜风俗。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家畜的大量出现,当反映了由母系氏族社曾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化过程。共同葬地中单人葬的普遍化,说明以母系氏族为中心的合葬已逐渐被淘汰了,墓制大小悬殊,随葬品也多寡不等,是私有制和阶级萌芽的有力证明。从龙山文化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充分说明了由母系向父系氏族的过渡,大约是以这个时期为转折点的,嗣后逐渐向高度发展,终于加速了原始公社的解体。

西藏卡若遗址

卡若遗址位于西藏昌都县城东南约12公里的加卡若村。1979年西藏文管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云南省博物馆联合组成卡若遗址考古队进行正式发掘。该遗址面积大,保存好,遗存丰富。发现有房址、道路、石墙、石台、石围圈、灰坑等遗迹。出土物包括石器、陶器、骨器、装饰物等,还发现有炭化的粟米和动物骨骼等。发掘结果表明,在澜沧江源头这片肥沃神奇的土地上,藏族先民们早在4、5千年前,不仅学会了制造各种精致的石制工具,有了粗糙的纺织品和缝制的物品,并且还制作了彩陶和装饰品,建造房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卡若遗址的文化遗存是西藏地区正式发掘的第一处遗址,也是西藏高原新石器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它与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地区的文化类型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为研究我国西北西南原始民族的迁徙和交流提供了新的线索。卡若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中华民族的先民就曾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史前传说与神话

开篇语

现存的古典文献中,保留有许多人类起源和采集渔猎时代的远古人类生活情况的传说史料。通过这些神话和传说一方面可以了解到中华远古祖先关于人类自身来源的认识历程,另一方面可以与考古资料相印证,从而捕捉到采集渔猎时代的史迹。

盘古开天辟地

传说在非常非常久远的时候,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就好像一个大鸡蛋一样,黑暗混沌成一团。就在这个大鸡蛋中,盘古在悄悄地孕育着。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醒来。但他什么也看不见,四周一片黑暗,于是他抓起一把大斧子狠狠地向前劈去,随着山崩地裂般的一声巨响,那个曾紧紧地包着他、孕育了他的混沌的大鸡蛋被他劈裂了。那些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那些重而浊的东西沉下来变成了地,于是,天和地就分开了。

天和地被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会再合拢起来,就用头顶着天,脚踩着地,伸直了腰杆站在天地之间,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着。每天,天升高一丈,地加厚一丈,而盘古的身子也随之增长。就这样,一万八千年又过去了。天升得高极了,地也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体也长得极为高大。后来,天和地终于被固定住了,但盘古也到了精疲力尽的时候。终于有一天,他轰的一声,倒在地上死去了。在他死的时候,呼吸化成了风云,声音化成了雷霆,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头颅和四肢化成了五岳,血液化为江河,肌肉化为田地,皮毛化为草木。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万物欣欣向荣起来,才有了现在这个鸟语花香的美丽世界。

此种传说,虽是荒唐之说,但也反映古人探求宇宙起源、追究天人之际的用心。从这里,可以朦胧地看出:宇宙产生是有一个过程的;人是创造世界的唯一力量。

女娲造人

女娲是一个人身龙尾的女神。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她就在天地间到处游历。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尽管大地上已经有了山川草木,有了鸟兽虫鱼,便仍然显得死气沉沉的,于是,当女祸沿着黄河滑行,低头看见了自己美丽的影子时,她便决定用河床上的泥按照自己的形貌来捏泥人。女娲捏成了一个个小泥娃娃,又对着他们吹了口气,这些人就活了。女娲捏累了就用绳子沾满了泥,她拉出绳子用力一甩,泥点落到地上,便变成了一群群的小人儿。女娲高兴了,她不停地甩着绳子,不久,大地上便布满了人类的踪迹。为了使人类绵延不绝,女娲为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让男女互相配合,生儿育女,使人类能繁衍连续至今。

神农氏尝百草

神农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相传他“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制作了这些生产工具,教给人民进行农业生产,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采集、渔猎进步到农业生产阶段的情况。神农还被传说为“医药之祖”,史记中记载: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好吃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不好吃的就放在身体的右边袋子里,作药用。不能吃的就提醒人们注意。又传说神农因尝百足虫,不能解其毒而致死。传说他还曾教人治病。另有传说神农即炎帝。

燧人氏

在远古的时候,人们惯吃生食,茹毛饮血。后来,人们发现火烤熟的食品味美且易消化。但因雷击等产生的自然火很少而且在短时间内即熄灭,人们很难得到并保留火种。当时,有一位圣人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人们,人类从此学会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人类的生活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燧人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这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由于火在人类文明中的中心地位,所以燧人氏由于发明人工取火而被人类置于上古帝王(远古先民心目中的神)的地位。

有巢氏

上古时人类少而禽兽多,人类居住在地面上,经常遭受禽兽的攻击,每时每刻都存在着伤亡危险。这时候有巢氏出现了。他受鸟类在树上筑巢的启发,最先发明了“巢居”。他指导人们用树枝和藤条在高大的树干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顶都用树枝遮挡得严严实实,即挡风避雨,又可防止禽兽的攻击,人们从此不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人们非常感激这位发明巢居的人,便推选他为当地的部落酋长,尊称他为有巢氏。有巢氏这一名字最早见于战国诸子著述之中。

伏羲氏画八卦

伏羲氏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又作宓羲、包牺、庖牺、伏戏,也有人称太昊伏羲。古书上称伏羲人头蛇身。传说他与女娲是兄妹,人类是由他和他的妹妹女娲兄妹相婚而产生的。中国古文化中的发明创造,多数与他有关。传说他制定了祭祀上天神明的礼节,以求人民安泰;他制作琴瑟,创作《驾辩》之曲;用蜘蛛结网的道理作了网罟,使百姓得以渔猎;又教百姓畜牧六畜。这些都反映出中国原始时代开始渔猎畜牧的情况。传说八卦也出于他的制作。上古之时,有龙马负图出于河,伏羲降服龙马,观察龙马身上的图纹,画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悬卦符号,叫做八卦,以示天地万物之种种变化。伏羲的神话在中国民间流传十分广泛,影响深远。

三皇

天皇是盘古后一种第一位卓有成就的领袖,寿命一万八千岁,有十二个儿子,帮助他治理日益增多的人民。天皇就把他们分为若干部落,每个部落推选后制定一位能干的人担任酋长。中华人自此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民族,具备国家的雏形。天皇死后,经过若干万年,地皇在龙耳山(神话中的仙山)诞生,寿命也是一万八千岁,有十一个儿子。他首先把太阳和月亮出现的时间加以固定,使他们做有规律的起落,昼夜才算分明。又规定三十天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使人们知道时间和年龄的计算方法。地皇又命所有的星辰上升,升到遥远的天空。人皇,诞生于刑马山(也是神话中的仙山),寿命一万五千六百岁。有九个弟弟,都神通广大,法术高强。人皇把中国分为九个州,命他的弟弟们各当一州的州长。他自己则住在九州的中央,时常出巡。出巡时坐着像云一样可以在空中奔跑的车辆,驾车的人有六个翅膀,行动闪电般的迅速。

五帝传说

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是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称为“黄帝”。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颛顼,黄帝之孙。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教化九黎族,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他在位78年,颛顼子孙很多,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帝喾,黄帝的曾孙。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喾在位70多年。尧帝,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舜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实际上,当舜之时,国家机器的雏形已经具备了。死后,禅位于禹。

仓颉造字

文字是怎么来的呢?世界各民族有不同的传说。在西方有“上帝造字”之说,而在有关汉字来源的传说中,“仓颉造字”是最流行的。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有四只眼睛,看东西非常清楚。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有时圆有时弯,低头看见地上鸟兽的脚印各式各样,从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汉字。这个行动惊动了天地鬼神。上帝感动得投下了大米白面,鬼神惊吓得夜里哭叫。汉字当然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许许多多的像仓颉这样的人慢慢丰富起来的,仓颉只不过在这些人当中比较重要、起的作用比较大而已。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走进了由文字记载的时代,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件大事,对后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原始婚姻

开篇语

人类的婚姻制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在人类社会初期,无所谓婚姻,人类两性间的性交关系是一种杂乱的关系,无论是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姊妹,都可以任意发生性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相应的提高,由此才逐步建立起婚姻制度。

兄妹通婚

直立人阶段的初期,人们结成的集团还是十分松散的。他们刚从原始群脱离出来,也还残存着原始的杂乱性交状态。那时,精力旺盛的青壮年经常外出采集、狩猎,为集团的全体成员寻找生活资料,老人们逗留在住地,制作武器和工具。年龄相当的男女在劳动分工上更相近些。人们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积累了经验,逐步有意无意地从原始杂乱性交状态中形成了初步的婚姻规例:排除不同辈份之间的相互性交关系,只允许同辈的男女通婚。也就是说,祖先与子孙之间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婚姻被禁止了,每一辈的男女既是兄弟姊中妹,也互为夫妻。

性杂乱时期

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可以找到有关性杂乱的传说记载。如《管子?君臣》角说:“古者未有夫妇匹配之合,兽处群居。”《吕氏寿秋》也说:“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兄弟夫妻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都是性杂乱历史的反映。性杂乱的残迹,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的婚俗中还可以找到。生活在云南怒江的傈傈族人,过去在“守谷子”的秋收季节,他们就不分“长辈与小辈”,只要互相喜欢,就可以睡在一起,这种风俗正是性杂乱的遗迹。

族外群婚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原始人的社会生活也在缓慢地向前发展。从晚期直立人过渡到早期智人阶段,人类的婚姻形态又有了一个大进步,即排除了兄弟姊妹之间的通婚关系,同一族团内部的同辈男女也禁止相互通婚了。男子只能以其他族团的女子为妻,女子只能以其他族团的男子为夫。也就是说,这一族团的一群男子与那一族团的一群女子互为夫妻。这就是族外群婚。

这时,丈夫和妻子各自生活在自己所属的族团之内。丈夫到妻子那儿去过婚姻生活,晚上去早晨回,并不加入妻方的族团,双方没有共同的经济生活。通常,男子并不总是固定与一个妻子来往;女子也不是始终接待一个丈夫。因为一个妇女可以有一群丈夫,所生孩子也就有一群父亲。那时,对于谁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是不知道的,一般只能确知生育自己的母亲。因此仍然是只“知母而不知父”。

实行族外群婚以后,在同一个族团内部,上一辈与下一辈成员的关系是母亲与子女或是舅父与外甥、外甥女的关系。同辈是兄弟姊妹的关系,他们有共同的母亲。因此,同一族团内的成员,不分男女,都有血缘亲族,都起源于同一个女祖先,因而互相之间禁止通婚。

P31~40

对偶婚

母系氏族社会的早期实行群婚,后来发展成为对偶婚。实际上,在群婚时期就出现了某种或长或短的成对配偶,这已是对偶婚的倾向了。随着氏族制度的发展,允许通婚的范围不断缩小。在漫长的年月中,渐渐排除了同胞兄弟姐妹间的婚姻,又排除了同胞姊妹子女间的婚姻,最后排除了氏族内和氏族分支内同一女始祖女系后裔间的婚姻。这样,就由开始实行的一氏族的一群男子和另一氏族的一群女子之间的结合,发展为只剩下一男一女,即一对还不牢固的对偶的结合。族外群婚终于被对偶婚所代替。

一夫一妻制度

与父系制的确立、私有财产的出现、奴隶制度萌芽同时,出现了新的婚姻制度,从对偶婚过渡到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与对偶婚不同之处在于婚姻关系比较牢固和持久,不能任意解除。这时男子在社会上取得了支配权,女子出嫁到夫方氏族居住。一夫一妻组成的个体家庭成了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已开始产生阶级对立,最初的阶级压迫与一夫一妻制下男性对女性的奴役是同时出现的。一夫一妻制要求妇女严格保持贞操,只从一夫,违反这一规例要受到严重的惩罚,而男子却享有多妻的权利。实际上,一夫一妻制只是对妇女的约束。一夫一妻制家庭建立在丈夫的统治之上,妻女受丈夫支配、奴役,有的死后与丈夫同葬,甚至从殉。妻子实际上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成为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

抢婚制

在对偶婚向一夫一妻过渡时期,曾发生抢婚的现象。这种抢婚是由男子抢劫女子为妻。发生抢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由于新旧两种婚姻制度转化的矛盾和斗争。由于男子要求改变旧的夫从妻居的婚配方式,实行新的妻从夫居的婚配方式,势必引起母权制旧势力的反对,结果便发生抢婚的现象。据民族调查材料,世界上仍处于原始社会的民族,普遍都还存在看抢婚的风俗,这就是早期一夫一妻制历史的遗迹。解放前,我国云南省的景颇族和佤族就曾经长期存在过抢婚的风俗。原始社会的组织结构

开篇语

在人类社会中,组织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团体,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它的组织形式,没有组织,可以说就不成其为社会。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主要由氏族、胞族、部落构成。

原始群

原始群是人类社会最初的一种社会组织,也是原始社会最初的一个基本社会单位。原始人群处于人类的幼年时期,在人类学上属猿人阶段。在考古学上属旧石器初期,距今约300万年至100万年前。它是一种自然结合的群体,大约是由几十个猿人结成一群。这种群体是一种松散的、不固定的、有分有合的社会集团。

群的形成与人类的劳动生产和生存密切相关。人类的幼年时期,生产力是极其低下的,他们只会拾取自然石块来加工制作最粗笨的石器,或者使用木棍等最简单的工具来猎取野兽,挖掘野生植物的根块,采拾野生植物的果实来充饥。用这么简单的工具进行生产,对个人来说是十分困难的,而且简直是不可能的。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就迫使幼年时期的人类必须联合起来,以群的力量来增强生产力,以群的联合来围捕野兽,猎取食物。其次,在猿人生活的时代,自然界也是原始的,到处是茂密的森林,群居的野兽。幼年时期的猿人,面对着森林密布、野草丛生、人少兽多、野兽逼人的现实,人身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处处充满着死亡的危险。人类为了自身的安全,防御野兽的侵害和突如其来的袭击,也必须结群而居,以群的联合力量来加强自身的安全防卫能力。

我国境内的原始群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人类发展的最早地区之一。大约在二百五十万年以前,远古人类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的土地上,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远古的文明。 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已发现的原始人群主要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马坝人、长阳人和丁村人等。

血缘家庭

血缘家庭是从原始群中分裂以来的、具有同一血统的亲族集团。它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早期未的阶段。北京人和蓝田人大约就是在这种血缘家庭中生活的。原始群的分裂,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类自身的不断繁衍,群的组织也必然不断地发生分化,于是,最初联合成的原始群团,就逐步地分裂若干个小集团。这种小集团,由一个母亲及其生育的后代子女所组成,因为它血统亲近,故称为“血缘家庭”。

血缘家庭组织因为有血亲关系维系,因此是一个比较固定的联合体,它不像原始群那样松散。一个血缘家庭,既是一个生产、生活单位,又是一个内部通婚的集团。在血缘家庭内,所有成员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兄弟姊妹之间,互相通婚。

氏族

氏族是原始社会以共同血缘关系结合而成的一种血族团体,其成员出自一个共同的祖先。氏族是人类各族普遍存在过的社会组织,产生于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约相当于旧石器中、晚期,常以某种动、植物作为本氏族共同的图腾标记。氏族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实行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剥削和阶级。公共事务由选举的氏族长管理,重大事情由氏族成员会议决定,成员都处于自由、平等的地位。氏族经过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发展阶段。到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贫富分化,出现了阶级,氏族制度开始解体,氏族的血缘联系也为地缘联系所代替,但氏族的残余仍长期保留在一些民族的阶级社会中。

母系氏族

母系氏族社会是氏族社会前期的社会形态。其历史时间,在考古学上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大约从五、六万年前开始到五、六千年前结束。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生产资料完全归氏族所有,没有私人占有的现象,氏族成员共同生产、共同消费。妇女是氏族大家庭的主人,而且在氏族内部据有实际权刀,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世系从母计算,子女是母方氏族的成员。那时,人们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妇女从事采集,男子从事渔猎,实行族外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世系只能按母系计算。旧石器晚期出现的原始农业以及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的磨制石器、原始畜牧业、原始制陶业及原始建房技术,这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已经过着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

中国的母系氏族时期

传说中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之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状况,都明显地具有母系氏族社会的性质。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分布着许多母系氏族部落遗址。在南方以河姆渡文化最典型在北方以仰韶文化为典型。河姆渡文化遗址是1973年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的,距今约六、七千年。仰韶文化是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这类文化遗址分布较广,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生活情景。

父系氏族

父系氏族社会是氏族社会后期的社会形态,它是直接从母系氏族社会发展来的。在考古学上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过渡,到新石器晚期确立,距今约五千年前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子成为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并掌握社会财富和权力,最终引起了氏族组织结构的变化,实现了母系氏族制向父系氏族制的过渡,并最终为父系氏族所取代。父系氏族的特点为:妇女社会地位下降,实行妻从夫居,子女从父居;世系按父系计;婚姻由对偶婚转变为一夫一妻制;财产继承从父计;崇拜祭祀男性祖先。

中国的父系氏族时期

我国传说时代从母系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大致是从炎帝后期开始的,到黄帝、尧、舜、禹时代,即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禹以后,氏族制度崩溃,进入历史的文明时代。也就是说,大约距今五千年时,我国的一些氏族部落先后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黄河流域主要有大汉口文化、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长江流域主要有屈家岭文化、青莲岗文化和良诸文化,其中以龙山文化最为典型。

部落

由于人口的繁殖,氏族的一部分人向外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于是产生了新的氏族。几个新老氏族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名称与领土,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共同的宗教与祭祀仪式。部落内各氏族地位平等,部落最高首领称为酋长,由各氏族推选产生,公共事务由各氏族首领组成的部落议事会讨论决定。据文献传说记载,我国原始社会后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分布有部落集团,其中最为著名的,黄河流域有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集团,长江流域有三苗集团。

蚩尤

蚩尤是九黎族的部落首领。这一集团的聚居和活动范围,大致在山东、河南的交界处。这个部落集团最初大概是由聚居在淮河流域的太皞族发展起来的。 蚩尤部落集团的规模相当大,相传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大概是指这个部落集团一共有八十一个氏族。蚩尤在我国历史上也被作为一位勇敢善战的军事首领而称颂。据文献记载,蚩尤部落和黄帝部落曾经进行过一场激烈的大战,结果蚩尤失败被杀,蚩尤失败之后,他的部落仍然不服,黄帝画蚩尤之形象以威天下。因此后世人对他在作战中的勇敢精神甚为崇敬。

部落联盟

部落联盟是由二个以上的部落,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成则联盟。联盟的形成是逐步实现的,最初是彼此为了某一个共同的利益相互进行联合,继之则给成长期的联盟。部落联盟大致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这个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日渐增多,私有制近一步发展起来,因此,各部落之间的矛盾不断发生,这些矛盾积累起来,往往就发生对抗性的冲突,由此导致双方发生战争。战争发生之后,双方往往因势力的强弱悬殊而决定战争的胜负。弱者为了对抗强者,往往求助于与其利害相关的部落,参与战争,这样就形成了联合。最初的联合,在很大强度上只是为了防御强者的欺凌或外来的侵犯。后来经过实践的经验,逐步认识到联合的优越性,就进一步结成联盟,继之则结成长久性联盟,所以部落联盟是逐步实现的。

中国的部落集团

原始社会后期,黄河流域的部落集团经过几次战争以后,东方蚩尤和西方炎帝部落集团的势力削弱了,黄帝的势力壮大了。此后,黄河流域侵形成了以黄帝部落为核心的、比较巩固的部落联盟。大约又经过几百年的历史,黄河流域的氏族社会进入了尧、舜、禹时代。尧、舜、禹是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城前后相继的三个有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原始经济活动

开篇语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也是低级阶段,生产力极端低下。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是公有制的,一个族里面的成员共同劳动,消费品是平均分配的。原始社会的居民,在制石、制陶、木作、制骨、角、牙、蚌、纺织和编织这类手工劳动,以及种植农业、饲养业、渔猎和采集这类直接生产食物的劳动部门,展开了广泛活动。

建造房屋

人类建造房屋,大致始于新石器时代。这时期,由于发明了农业的种植,经济生产由狩猎和采集逐步转向农业,生活来源比较稳定可靠,人们便逐步走出山洞,到适于农业的地方建造住房,这样,人类长期住山洞的历史结束了,开始了营建住房的新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房屋,考古上已有许多的发现,据目前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房屋建造情况看来,早期的比较简陋,晚期房屋建筑技术逐步提高,结构比较复杂讲究。房屋建筑的类别有半地穴式和地面起建式,形态有方有圆,有大有小。半坡遗址的大房子是半地穴建筑,面积达120平方米左右。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村落遗址,则以干栏式建筑为其特征。这种建筑背山面水,恰在山水之间。

穴居野宿

人类住山洞的历史,时间较长。大致从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前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南方地区、直到新石器早期,多半还是居住在山洞里。人类所居住的山洞,考古上已被发现,而且屡见不鲜。例如北京猿人的化石避骸,就是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山下的一个巨大的石灰岩自然岩洞里。在这个山洞内,不仅发现许多人骨化石,同时还发现许多人工打制的石器,也就是当时猿人使用过的劳动工具,还有猿人食用遗弃的动物遗骨,而且还有猿人生活使用火遗留下来的大量的烧土和灰烬。这些文化遗存就充分证明,这个巨大的自然山洞,当是北京猿人长期居住生活的住室。原始人栖息于山洞是受当时社会发展的条件所限,同时也与当时的生产条件有关,因为当时人类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经济生产,这种生产活动流动性颇大,经常变迁,受生产条件的影响,人们很自然地选择以生产条件相适应的住室。

人类最早的经济生活方式

我们从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石器和骨器可以看出,古人和新人所制造的工具,同他们的祖先直立人一样,几乎全部是供打猎、捕鱼或采集使用的。那时还是攫取经济时期,还没有发明农业和畜牧,人们不懂得种植庄稼和饲养家畜,还没有跨出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蒙昧时代。人们的经济活动只有自然的性别的分工。打猎主要是男子的事业,采集主要是妇女的工作,捕鱼则男女都可能参加。

采集和狩猎这种生活方式主要盛行于旧石器时代。在那荒远的古代,人烟稀少,土地还没有开发,人们比较容易寻找有森林、草原、河湖的地方居住,从而获得丰富的渔猎和采集对象。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们仍然主要靠渔猎和采集为生,但工具和技术都比以前有了进步,氏族组织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计划、组织的作用。这时的猎人常常集体地猎取成群的大兽。由于这种生活方式不能保证人类对食物的需求,使早期人类处在饥饿困苦的境地,不能够大量繁殖。在那个时期,十几岁就夭折了的人很多。

安定生活的开始

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是分别从采集和狩猎发展而来的。妇女们在采集植物的过程中,通过长期观察,首先认识了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生长规律,知道按期采集它的果实、根、茎充饥,并摸索到栽培的方法,从而产生了原始农业。粟是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在我国北方,原始农业就是首先从栽培粟开始的。除了植物的种植以外,动物的驯养和繁殖也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在我国境内的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采集经济已转入原始农业经济,狩猎经济已转入原始畜牧经济。无论是在原始畜牧地区,还是在原始农业地区,家畜的饲养和繁殖都出现了。畜牧业由狩猎发展而来,先是少数动物的驯养,然后过渡到大群牲畜的繁殖和放牧。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使人类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增加动植物的生产,生活有了保障,人口不断增长,开始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

制陶业

陶器是人类有了对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初步认识以后,第一次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在古代科学技术史上,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继火的发明之后,所获得的又一次重大成就。据考古资料,我国的制陶历史估计要有一万年之久。我国原始制陶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新石器时代早期是我国原始制陶业开始发展的时期,其历史年代距今约七、八千年。早期陶器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宁等地都有发现。如裴李岗文化遗址、磁山文化遗址、老官台文化遗址、河姆渡遗址等,都发现有大量陶器。其特点是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制陶工艺的全过程,但技术水平还比较低,火候不高,质量较差。新石器中期是我国原始制陶业的发展兴盛时期,其历史年代距今约五至六千年。这时期的陶器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华南等广阔地区都有大量出土,而且出土陶器的文化遗址常常密集。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汉口文化、大溪文化、马家浜文化以及红山文化遗址所出的陶器,大致均属这一时期的产品。新石器中期陶器的制作技术水平较高,质量比较精美,生产规模比较大。新石器晚期我国际始制陶业更为发达,其历史年代距今约为四至五千年。这时期的陶器在我国境内普遍都有发观,出土的数量比新石器中期更多,如龙山文化、齐家文比、良渚文化所出的陶器,均属于这时期的遗物。这时期的制陶技术,普遍采用了快轮创陶,有的还采用了模制。轮制技术的运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胎壁厚薄均匀,器形规整美观。

编织业

编织业的发生时间可能较早。原始人采集野生植物的果实,挖掘植物的根块,总要有装盛的器物把它收集起来,带回居住地以供食用,而这些装盛的器物,最合适的有用能就是编织物了。新石器时代,由于农业的发明,人类开始了定居的生活,人们生产、生活上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因此,编织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了。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原始编织物遗迹、遗存都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存。新石器时代文化所见的编织物有草编、苇编和竹编三种。所涉及的用途有建筑、生产、生活等几个方面。

纺织业

纺织是原始手工业的一个重要部门,它关系到人们的衣着这样一个根本问题,因此在人的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纺织业发生之前,人类在夏日是赤身裸体或以树叶蔽体,冬天则以兽皮御寒。考古发现的缝纫遗物在我国始见于旧石器晚期。在山顶洞人文化遗址里,出土一件磨制精细的骨针,这是原始人的缝纫工具。纺织业的发生,大概在人类社会进入野蛮时代以后。考古发掘表明,在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里,才开始有纺轮。纺轮是一种捻线工具,它的发现标志着我国远在七千年以前纺织业已经产生。原始纺织业的发明和发展,解决了人类穿衣的根本问题,这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到了父系氏族公社人们开始大量饲养家畜,而且各个地区饲养家畜的种类还因自然条件不同而有差异。西北地区有较多的羊群,江浙一带饲养大量的水牛,而黄河流域却以黄牛为主。农业氏族部落的家畜饲养业开始稳步发展起来的时候,在北方的沙漠草原地区,无论是以畜牧业为主辅以狩猎,或者牧农结合兼营狩猎的氏族部落,他们的畜牧业经济也都发展起来。原始社会后期,游牧部落由从事其他生产劳动的氏族部落分离出来,是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

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原始农业是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农民在空闲的时候制作自己需用的手工业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有了剩余,有可能使一小部分人不必去种地而专门搞其他的生产。这样就有了专门制作各种手工艺品的人,制作出越来越精巧的产品。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开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是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P41~50

私有制的出现

两次社会大分工使农牧业和手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使劳动力能够生产出比维持劳动力所需的更多的产品,即有了剩余产品。这是私有制产生的物质基础,也是占有他人劳动产品,进行经济剥削的条件。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私有制产生了。私有制的最后确立,与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有密切关系。父系氏族公社晚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产生了部落之间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换。不过,一开始是互通有无、以物易物的交换,后来又出现了用于交换的媒介物———原始货币,如陕西长安、河南陕县发现的玉璜、甘肃武威皇娘娘台出土的玉壁、江苏南京发现的玉块、云南西双版纳出土的海贝等。原始货币的出现使交换进一步扩大,也使各个家族间私有财产差别增大,从而破坏了旧的共产制,导致原始公社解体。

贫富分化和阶级的产生

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促使贫富分化和阶级的产生。当时普遍以猪头或猪下颚骨作为衡量财产的标准。墓葬中随葬品的多少已明显地表现出贫富不均,这表明氏族间的平均分配不存在了。在父系氏族公社内部产生私有财产和贫富不均的同时,人与人之间也逐渐失去过去的平等地位,奴役、压迫和剥削发生了。与此同时,父系氏族内部又出现了奴隶。最早的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由于人的劳动价值的提高,战胜的氏族便把战俘留下来驱赶到田野和工地强迫他们进行无休止的劳动,以榨取剩余产品。此外,氏族内部贫困的氏族成员,因负债等原因,本人或其子女也会逐渐沦为奴隶,氏族显贵、军事首领和富人逐渐转化为奴隶主奴役他们。作为奴隶,他们在奴隶主的眼中已失去了做人的资格而作为殉葬的物品被活埋。于是,奴役与被奴役、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日渐明显,使社会最终分裂为奴隶主和奴隶两个对立的阶级,原始社会宣告瓦解。文明的曙光

开篇语

文明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史上,继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之后的历史时代。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文明的根基是深植于遥远的古代的,早在新石器时代末期或铜石并用时代,各种文明要素就已经起源和发展,例如青铜冶铸技术、文字的发明和改进、城市和国家的起源等等,到龙山时代则更进一步,已经露出文明的曙光了。

学会用火

会用火是人类远古祖先的一项很重要的知识财富,火为人们提供温暖,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加强营养,避免猛兽的侵害,还能在夜间照明,预防和治疗居住在潮湿环境中容易患的关节炎。获得和保持火种的能力很可能是人类在欧亚高纬度地区生活的先决条件。用火熟食,对古人类来说是件了不起的大事,火减少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扩大了食物来源,减少了疾病,增强了体质。这是人类自身进化和文明发展的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不但是迄今知道的中国人类用火的最早纪录,也是世界人类用火的最早记录之一。

制造工具

在很早以前,人类的祖先已经懂得利用简单的自然物体作为工具。他们拣取石块、木头、树枝和兽骨,用于生活。利用天然工具是人类远祖与灵长类其他动物的共同特点,制造工具则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至少在200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已能够制造工具,但这一本领是在一段十分漫长的时间内学会的。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随着生活范围的日趋扩大,敌害越来越多,人类的祖先逐渐懂得改造自然物体,以满足自己对工具的要求。他们先是模仿自然,然后有目的地将自然物体改变成一定的形状,从而制造出第一批工具。木头、树枝、石头、动物骨骼是他们最容易得到的,也是比较容易改造的,所以,原始的工具多以这些东西作为材料。由于石头和骨头比木质物体耐久,因此有一些石质和骨质的工具得以保存到了现在。

金属冶铸

金属冶铸,是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的一项重要手工业。它是古代继陶器发明之后所取得的又一顶重大的科技成果。我国最先冶炼成功的金属是铜。铜的冶铸传说开始于黄帝时代。我国原始社会晚期文化遗址发现的铜器,年代最早的为公元前四千年,最晚的为公元前二干多年。发现的铜器种类有黄铜、红铜和青铜,铜器的类别有铜片、铜锥、铜刀、凿、斧形器和指环、铜镜等。这些铜器有的是锻件,有的属于铸件。金属冶铸的发明,最初可能是在烧陶过程中偶尔渗入金属矿石,经过烧制以后形成了金属块,人们受此启示,最后才有意识地把矿石加以冶炼而发明的。金属的出现,为社会生产力增加了新的因素。这种新兴的生产力,必将推动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在冶铸中进发出来的火花,实际上已经闪烁出文明的曙光!

科学知识

原始时代,人们为了自身的生活和生存,始终不懈地从事于各种生产活动。他们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生产经验,天长日久,自然会产生一定的科学知识。例如,原始人在狩猎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各种野生动物的习性及其活动规律,便产生了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在采集生产过程中,逐步熟悉并掌握了各种好生植物的生长规律和性能,由此出拿捏了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在生产、生活的活动过程中,熟悉一定范围内的山川地形、地貌,这样也产生了一定的地理学知识。由于生产的需要,人们也不断注意和观察气象、天象的变化规律,由此,便产生了天文学知识。从文献的传说记载和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我国原始社会的先民,确实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在物理、化学、数学、天文以及医药等方面表现得比较明显。

原始艺术

我国的原始艺术,有着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其中彩绘、雕塑和舞乐三个方面,创作的题材和内容更为广泛,表现的形式也比较多样,所取得的成就比较突出。在我国的原始艺术中,彩绘艺术是最杰出的成就。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物质文化——陶器上普遍都有彩绘的花纹图案,因此彩陶就成了我国宝贵的原始彩绘艺术遗产。雕塑也是我国原始艺术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考古发掘的我国原始雕塑艺术品也是十分丰富的。目前所发观的原始雕塑艺术品有陶塑、陶雕、木雕、骨雕、牙雕、玉雕和石雕几种。这些雕刻品,在技巧上已采用了立体雕、浮雕、透雕和刻花几种艺术手法。我国远古先民,不仅创作出丰富的、优美的彩绘和精湛的雕塑艺术作品,同时还创作出自己的原始舞乐。

原始记事

原始记事是人类发明文字以前记录和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原始记事的方法很多,比较普遍的是采用结绳记事、刻符记事和画图记事。不同的记事方法,实际上都是出自于一个共同的目的,这些原始的记事方法发展到后来,无疑对文字的发明有很大的影响。像山东莒县等地出土的陶陶上刻画的图形标记,形象鲜明,而且可以会意,就具备了文字的雏形,而且可以和后来的文字找到渊源关系。由此可见,文字的萌芽与原始记事方法的发展演变有关。第二章夏朝历史(前2070----前1600年)

开篇语

夏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约在公元前21世纪,大禹由于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首领。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并镇压了反对他掌权的势力。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中国“家天下”的创立,夏代的建立,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了,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夏自禹到履癸(桀),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前后经历了约四百七十一年。中国至夏代时早已由石器时代步入铜器时代。但因当时铜很珍贵,没有用于农业生产。夏已经有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中国农历自夏以来流行数千年而不废。夏作为上古三代的开始,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夏朝就没有此后中华民族的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

夏帝王世系表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

大事年表

前2070年 禹代替舜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禹之子启改变禅让制度,夺取政权,开创父死子继的世袭制度。启大会诸侯于今河南禹州的钧台,消灭有扈氏。

太康在位时 太康继承启为天子,混乱朝政,有穷氏首领羿乘机推翻太康。

相在位时 羿掌握政权,沉溺于打猎,不理国事,为家臣寒浞所杀,寒浞又杀夏帝相,相妃逃往母家有仍氏,生夏帝少康。

少康在位时 少康在伯靡及有鬲氏的帮助下灭寒浞,夏朝中兴。

予在位时 少康死后,其子予继位,实行德政,征伐东夷,这一时期夏王朝的国势最为强大。

孔甲在位时 孔家生活因乱,信奉鬼神,荒怠朝政,诸侯纷乱。夏王朝开始走向衰落。

帝桀在位时 大兴土木,生活糜烂,夏王朝走向末路。同时东方的商国崛起。

公元前1600年 鸣条一战,夏全军覆没,帝桀逃至南巢,后死。夏朝灭亡。夏朝的建立和兴衰

开篇语

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在钧台(今河南禹州)废除部落传统的“禅让”制、杀死益称王而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部落王朝。夏的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据说启死后,太康即位,出现了一时的政权更迭,即所谓“失国”。再经少康中兴,重建夏朝。到孔甲统治时,夏朝走向衰落。此后,三传至桀,为大一统的商朝所代替。

4000多年前 大禹治水

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我国黄河流域连续发生特大洪水。整个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灾难之中。唐尧命夏族首领鲧主持治水。鲧采用“堙障”办法,经九年没有能制止水患。尧的助手舜便把鲧处死在羽山(今山东郯城附近)。唐尧死后,虞舜继位为部落联盟领袖。经过部落联盟议事会的推荐,又派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他吸取了他父亲治水失败的惨痛教训,改变单纯筑堤堵水的办法,采用疏导的策略。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制服了洪水。于是,人民纷纷从高地下来,回到平原上。大禹领导人民平治水土、发展生产有功,得到人民的拥护,人们把这位治水英雄推举为政治领袖。在治水过程中,大禹自然地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望,形成了对部落联盟的强有力的领导。

禹伐三苗

三苗,在古史书中又称有苗、蛮、南蛮,相传为颛顼的后代。也有人说他们的祖先是帝鸿氏。帝鸿氏有一个不成才的儿子叫浑敦。浑敦就是兜,他曾是三苗中最有势力的一个酋长,在尧时被流放到崇山(即嵩山)。他的后代向南迁徒,成为南蛮中的一个部落。三苗可能是由三个氏族或部落组成的一个部落联盟。他们活动的区域很广,经常侵扰其他氏族、部落。禹在治理洪水过程中,三苗也参加了治水工程。但是治水成功以后,各氏族、部落都得以论功行赏,只有三苗未受赏。三苗因此又不服而反叛。禹准备用兵去征伐,但舜制止说:我们自己的德薄,反要用武力去征伐三苗,,是不道德的事。于是“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诛杀防风氏

涂山大会之后禹又在苗山的行宫接受诸侯、方伯们朝见,宣布自涂山大会以来诸侯对夏王朝的贡物和其他贡献,按其贡献大小会计赏物和加封号。计功封赏以后,又举行了祭祀仪式和庆功会。就在计功封赏和庆功会之后,才见一个叫防风氏的诸侯姗姗来迟。而且见禹时不但不认为自己迟到有罪,态度还十分傲慢。防风氏的所作所为,为禹的政令所不容。为了警告各地诸侯、方伯,禹毅然命令将他杀了,并且暴尸三日。诸侯、方伯们见此情况,深知夏王朝的国威和夏天子的权威神圣不可冒犯,都一致表示防风氏该杀。诛杀防风氏是禹行使王权的开始,也是第一次以天子的威力诛杀诸侯。

公元前2070年 夏启建国

禹在生前,也按照古老的禅让制度推选东夷族的首领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死,又立伯益为继承人。但禹死后,诸侯们纷纷反对没有显赫功业的伯益,拥立禹的儿子启继位。于是启杀伯益即帝位。启即位后将禅让制废除,建立父死子继的王位世袭制,并通过著名的“甘之战”灭掉了反对他的有扈氏,既巩固了启的统治又确立了新兴的王位世袭制。世袭制的建立标志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启因此也成为我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王位传子制度的创始人,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太康失国

启死后,由他的儿子太康继位为夏王。太康即位以后,整天只知“盘游”又“不恤民事”,于是民怨四起,诸侯、方国也开始产生离心。一次,他跨过洛水去打猎,而且长时间不返国都,这给地处黄河以北有穹国的方伯后羿造成了进攻的机会。他趁太康渡洛水而畅游,拥兵占据夏都,以重兵把守洛水北岸拒绝太康返国。太康无奈,只得向东流落。最后找了一个地方修筑了一座城住下来。后来此地就叫太康,他在这儿居住了约10年而病死。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势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后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少康中兴

太康死后,子相继位,开始恢复家业,发展势力。此时的后羿沉湎于田猎之乐,不理民事,其相寒浞趁后羿田猎之时篡夺王位,杀死后羿。夏老臣对寒浞的残暴行为很不满,遂投奔有鬲氏,并在有鬲氏的帮助下为夏王朝的恢复做准备。夏王相的遗腹子少康,在有扈氏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在夏王朝老臣靡及有鬲氏的帮助下灭寒浞,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少康吸取太康失国的教训,对内实行德政,对外积极改善与四周夷族的关系,使国势强大,政权稳定,取得了少康中兴的局面。

夏杼东征

少康重建夏王朝以后,由于关心生产,治理水患,使社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王朝的统治也得以巩固,但东夷诸部落、方国的时服时叛,终是一大忧患。少康想对东夷进行征伐,就在准备力量时,少康却得病而死。少康死后,其子杼继位为夏王。杼继位以后,继承少康的遗志,积极准备征伐东夷。相传杼为了战争的需要发明了矛和甲。矛是进攻的武器,甲是防御的衣服。这时甲当然还不是铜甲,而是皮甲,用兽皮制成的,如犀皮甲之类。因为东夷人善射,有了皮甲就能防身。当其完成征伐东夷的准备以后,为了战争的需要,又迁都老丘(今河南开封县陈留镇北),然后出兵征伐东夷。杼率兵征伐东夷的过程中,得到沿途各地诸侯、方国的支持,所以较顺利地征服了分布在今河南东部、山东和江苏北部一带的夷人部落,而且一直打到大海之滨。杼征东夷,不但使东夷诸部落臣服,而且还获得了一只“九尾狐”。杼班师回朝不久就死去了,死时年仅27岁。杼虽然年纪很轻,但在夏族后人看来,杼是能继承禹的事业的一个有作为的王,他不但能巩固夏王朝的统治,而且还重新征服了东夷诸部落,所以给他以隆重的祭祀。

夏芒祭河

自太康失国后,统治阶级为了争夺统治权而长期发动战争,致使黄河长年失修,河水为患。少康重建夏王朝后,经约20余年的治理,消除了水患。又经过杼、槐两代约60年的时间,河水没有泛滥,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在统治阶级看来是河神赐福,因此要举行祭祀来酬报河神。芒即位后,在选定的吉期,率领王朝中的臣僚、官吏以及一些前来参加祭祀的诸侯、方伯来到黄河下游的岸边,举行了祭祀仪式。除了有鼓乐、祈祷的祭文外,还将猪、牛、羊等作了牺牲沉于河中,而且还将象征着先祖大禹当年治水成功后舜所赐予的玄圭(黑色的玉圭)沉在河水中,表示虔诚和仪式的隆重。这就是后世史书中所说的“沉祭”。这种祭祀河神的仪式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数千年。

后羿射日

胤甲末年,天大旱,酷热异常。古代人缺乏天象知识,认为“天有十日,更番运照”,即每天出一个太阳,普照大地,周而复始。若是天旱,酷热,则一定是“十日并出”。古书中有“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的传说(《淮南子》)。而胤甲时也发生“天有孽,十日并出”(《竹书纪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强烈的阳光烤焦了大地,庄稼都枯死了,人们在灼热的阳光下几乎喘不过气来,凶狠的毒蛇猛兽趁机出来残害人类。传说人类的灾难惊动了天帝,天帝命令箭神后羿下凡到人间,救助人类脱离苦难。后羿带着他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后羿是一个著名的弓箭手,他的射箭是百发百中的。后羿拈弓搭箭,“嗖嗖”地几下,把天空里的九个太阳射了下来,只留下一个太阳,人类可以安居乐业了。他又射杀猛兽毒蛇,为民除害。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

P51~60

孔甲乱夏

孔甲是少康的第六代孙,是不降的儿子。不降将王位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孔甲。对此孔甲不满,企图谋夺王位,经常举行各种祭祀,祈求鬼神相助。后来,王位果然由他继承,这使孔甲更加迷信神鬼,祭祀不休。同时,又沉溺于游猎淫乐,宠信身边谄媚小臣,荒于政事,致使夏王朝的各种社会矛盾加深,许多诸侯相继叛夏。孔甲在位约九年死去,他的儿子皋继王位三年就死了。皋的儿子发继王位。发在位约七年而死,其子履癸继位。从孔甲至履癸共传四世,国势日益衰败,终被东方兴起的商人所灭,故史称:“孔甲乱夏,四世而陨”。

前1600年 夏桀亡国

夏朝的最后一位王桀,聪明而有勇力,但是他自持武力不修德政,终日沉湎于犬马声色;同时夏与周围方国的矛盾不断。正当夏王朝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东方的商部落逐渐崛起,商部落首领汤见到桀如此无道,毅然发动了消灭夏王朝的战争,在公元前1600年在鸣条山(在今河南封丘东)一举全歼夏军,桀在逃到南巢(今安徽寿县)后死在那里,经历了四百余年的夏王朝覆灭。夏朝的统治

开篇语

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有其原始性。这种原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阶级分化还不够彻底,因而阶级阵线也就不太显著;国家机器还不甚完备,行政机关和官僚系统以及法律、监狱、警察、军队等还不太健全;统治理论还不够系统,虽然已有“天命论”思想,还远不够严密。这些问题固然与史料奇缺有关,但也是早期国家特点的反映。

夏朝的军队

在整个国家公共权力机构主要指军队、监狱、官僚机构等机构中,军队占有重要地位,夏朝已经建立了一支能进行掠夺战争和镇压奴隶反抗的军队。夏启夺取王位后,曾遭到有扈氏的反对,夏启在征讨有扈氏时,曾用铜制作兵器,并要求“六事之人”听从命令,所谓“六事之人”就是军事长官。少康复国前,“有田一成,有众一旅”,一旅就是军队五百人。

禹划九州《左传》襄公四年载:“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即大禹时期,把天下划为九个区域进行统治。所谓九州,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主要是指今河南西部地区。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县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人的主要活动地区。据考察,二里头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北部和山西西南部,与“九州”的主要地区相一致,这充分说明夏朝已经“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

夏朝的官僚机构

禹时,天下划为“九州”,为了更有效地统治各个区域的人民,夏朝派“九牧”分别治理,九牧就是九州的地方长官,是夏王在地方上的权力象征,他们完全秉承夏王旨意办事,与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首领有实质性的区别。史载“夏后氏官百”,有中央官吏,也有地方官吏,有牧正、庖正、车正等官职,这说明夏朝官僚机构已初具规模。为了显示王权,夏朝还铸造九鼎,作为王权的象征。

夏朝的刑罚和监狱

夏朝已有了刑法。《左传》昭公六年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即针对奴隶的反抗活动而制定了相应的刑法,这种刑法完全代表了奴隶主阶级的意志。在刑法出现的同时,夏朝还设置了监狱。夏统治者把罪犯关在一座圆形的高大围墙里边,称作“圜”,就是当时的监狱。最著名的监狱为“夏台”,也称“钧台”,设在今河南禹县,是夏朝囚禁重要犯人的地方。夏朝的经济和文化

开篇语

在夏朝,由于奴隶制替代原始公社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由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许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农业生产发展了,有了原始的水利工程,出现了井溉和沟洫制;畜牧业也发展了,出现了专业化倾向;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酿酒术;手工业也发展了,出现了冶铜业,发明了战车;在农业、畜牧业的实践中,逐渐积累了一些天文历法知识,这些知识包含在后世编成的《夏小正》中。

夏朝的生产

夏人主要活动于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以及河北、山东、湖北的部分地区,处于黄河和伊、洛、汾、济流域,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很多,便于灌溉。《论语》说禹“尽力乎沟洫”,说明当时已很重视水利的兴修。上述情况,为夏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也促进了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其中,冶铜业的发展尤其值得注意。《越绝书》说禹“以铜为兵”,《墨子》说启命昆吾(令河南濮阳西南,古代有名的产铜地)铸鼎,说明夏代可能已进入青铜器时代。

五十而贡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所发展,个人耕作能力有所提高,于是,原先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耕作方式转变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群作。氏族公社把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家庭,并且定期重新分配,以避免土地肥脊不均,并适应人口增减之需要,同时保留若干土地为公有,各家所分土地之收获物归自己消费,但每家必须共耕公有地,收获物归公社所有,以应公共开支。国家出现后,各家所分之土地称为“私田”,公社保留地称为“公田”。孟轲云“夏后氏五十而贡”,便是每家分得五十亩“私田”,而把“公田”之收获物贡给国家。公私田之比例约为十比一,相当于后世之“什一而税”。“五十而贡”,形式上沿袭了原始社会末期的土地分配制度,而性质却发生了变化,即变为贵族阶级剥削平民阶级的土地制度。

二里头文化

中国青铜时代文化。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命名。年代约当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主要分布于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由于两地遗存的文化面貌有一些差异,后者被称为东下冯类型。二里头文化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已能提供较多的剩余产品,饮酒之风比较普遍。在遗址中发现有宫殿基址和墓葬。从这些遗址来看当时的社会应属早期奴隶制形态,并出现了最初的城乡分野。文化遗物中发现青铜器。青铜礼器是青铜时代的主要征象。二里头文化中青铜礼器的发现,表明历史已进入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青铜时代。在陶器、骨片上发现刻划符号20多种,有的可能是原始文字。二里头文化分布地域与夏人活动的地域比较一致。

夏朝的天文历法

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需要,促使人们进一步去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四时的变幻和风雨阴阳的交替等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所以天文历法就成为古代最早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古书常讲夏历、夏时、夏正,对夏代的历法相当推祟。《伪古文尚书》的《胤征篇》和《左传》昭公十七年引《夏书》,记夏朝中康发生于房宿位置上的一次日食,描写了人们鸣鼓奔走的惊惶情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纪录。今存的《夏小正》 (见于《大戴礼记》),虽然经过后人整理,是春秋战国时代相传授的夏代历书,其中必然包含有夏代已经积累起来的天象和物候方面的科学知识。第三章商朝历史(公元前 1600年 -- 前 1046 年)

开篇语

商人传说是帝喾之子契的后代,因契佐禹治水有功,故被封于商,经过五百年的发展,到成汤时,已经成为以亳邑为都城的强大方国。成汤在伊尹的辅佐下于公元前1600年灭夏建商。商王朝经历17代31王,至前1046年被周所灭,历六百余年。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东北达到辽宁省,南至江南一带,为当时世界上一个大国。传承制度前期以“兄终弟及”为主,后期以“父死子继”为主。建都亳(今山东省曹县),曾多次迁移,后盘庚迁都殷(今河南省安阳小屯村)才稳定下来,因而商也被称为殷。商朝建立了王以下包括许多官吏和大批军队在内的国家机器,同时还出现了刑罚、监狱。商朝农业、手工业较以往有所进步,特别是青铜铸造的水平明显提高,可以制造各种大型、精美的器物。商朝的商业也有了初步的发展,由于商业交换活动的增加,出现了早期的货币。商朝文化获得了突出的发展。殷墟出土了大量刻有卜辞的甲骨,这些字都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商朝拥有比较完备的历法,掌握了一定的天文知识。同时,大量的出土实物,也反映出当时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及生活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尤其是甲骨文的发现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同时,商朝灿烂辉煌的青铜技术和文化,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商帝王世系表

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前1147—前1113)----太丁(前1112—前1102)----帝乙(前1101—前1076)----帝辛(前1075—前1046)

商大事年表

公元前1600年 成汤建商于亳。

太甲在位时 “伊尹放太甲”事件,商王朝统治巩固,势力壮大。

雍己在位时 国力下降,诸侯不朝。

太戊在位时 恢复国力,完成商王朝历史从建立到逐渐强大的第一个发展时期。

仲丁在位时 迁都至隞。

河亶甲在位时 迁都至相,多次出征致使,商朝二次衰落。

祖乙在位时 迁都至庇。商朝再次复兴,卜辞中记载日珥,这是人类关于日珥的首次纪录。

南庚在位时 迁都至奄。

公元前1300年 盘庚自奄迁殷,自此再未迁都。

前1250年 武丁继位, 举傅说为相。取得武丁中兴的局面。

前1147年 武乙继位,武乙在位时,周王季历来朝,周兴起。

前1113年 武乙无道,猎于河渭,遭雷而死,文丁继位。

前1075年 子辛继位,是为纣王。

前1046年 朝歌之战,周灭商。商朝的兴衰

开篇语

商朝,一称殷,或曰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统一王朝。约公元前17世纪,成汤灭夏而建。公元前14世纪中叶,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旧名殷墟),以此为界,分商朝为前期和后期,后期又称晚期、晚商、殷。商朝中叶以后,统治集团内部扩盾日益加剧,到商王纣时发展到极点,以致民怨沸腾,最后被兴起于西方的周族所灭。

商族的起源

商族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部落,商的始祖名契,传说其母简狄行浴时,见玄鸟下卵,取而吞之,怀孕生契,这个传说说明当时尚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到契时,商部落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契因协助禹治理洪水有功,被任命为司徒,封于商。由此可见,商族同夏族一样,都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契和禹是同时代的人,这两个族也是邻居,同时发展起来的。夏朝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商就作为一个诸侯国过与夏并存,对夏有着一定程度的臣属关系。商族在发展中受夏的影响很深。公元前十六世纪前后,商汤为部落首领,商族逐渐强盛起来。

相土乘马

相土是契之孙,殷人先公之一。相传“相土作乘马”,就是相土发明用马来驮运东西和拉车子。用马来驮运和驾车,必须把马驯服并加以训练,而这种马,用群放散养的办法是不行的,相土就改变了饲养方法,这就是“殷人之王立皂牢,服牛马,以为民利”(《管子》)。“殷人之王”就是指的相土,皂是喂牛马的槽,牢就是关牧畜的圈。所以相土回到商地以后,就改变了过去游牧的生活,开始定居畜牧,同时也开始了农业种植。使用马作运输工具,逐渐地促使农业生产在商族活动地区得到发展。有了比从前更多的牲畜和粮食作基础,商族的势力也就一天天的发展壮大起来。

王亥服牛

王亥是商契第六世孙,为商族长。当时畜牧业进一步繁盛,牛羊成群。王亥发现牛力甚大,也可以任重致远,可与马媲美。于是总结牧人经验,发明用牛驾车,增加交通运输能力。夏初已会制造车,当时仍以人力拉车。至相土作乘马,王亥又以牛拉车,从此车的用处更广,促进社会经济贸易事业发展。王亥还率领族人、牧奴驱畜群远至易水流域的有易部落中贸易和放牧,不幸因“淫于有易”而被该部落杀害。商族盛赞其功绩,子孙累世隆重祭祀,用牛牲多至300多头,用人牲多至砍杀了10个羌人的头,说明亥是商族的一个重要的祖先。

网开三面

有一次汤走到郊外山林中,看见在一个树木茂盛的林子里,一个农夫正在张挂捕捉飞鸟的网,他从东南西北四面都张挂网。汤听见了以后非常感慨,认为要是如此张网,鸟兽就会完全被捉尽,这样残忍的事只有夏桀才做得出来。于是,商汤叫从人把张挂的网撤掉三面,只留下一面,并对那个农夫和从人们说:对待禽兽也要有仁德之心,不能捕尽捉绝,不听天命的,还是少数,我们要捕捉的就是那些不听天命的。这就是流传到后世的“网开三面”的成语故事。商汤“网开三面”的事在诸侯中很快就传扬开了。诸侯们听说以后,都认为汤是有德之君,可以信赖,归商的诸侯很快就增加到40个。商汤的势力也愈来愈大。

汤祷桑林

汤建国不久,商王畿内发生了一场旱灾,延续了7年,在后五年中旱情很严重,人民困苦异常。汤命史官们在一座林木茂盛的山上,选了一个叫桑林的地方设了祭坛,他亲自去祭祀求雨。因为当时的祭祀除了要用牛羊作牺牲外,还要用人牲。汤就命令把祭祀的柴架起来,汤将头发和指甲剪掉,沐浴洁身,向上天祷告,祷告完便坐到柴上去,还没有焚柴天就下起了大雨。这种勇于牺牲的精神,受到了人民的敬佩和颂扬。人民就用歌唱来颂扬汤的德行。汤命伊尹将人民这些歌词收集起来编了乐曲,取名为“桑林”,这就是后世人们称作的“汤乐”。不过汤乐很早就失传了。

仲虺佐汤

仲虺的祖先叫奚仲,是夏禹时候的车正,就是管理制造车子的长官。自奚仲以后,子孙都在夏王朝作官。到了仲虺时,成为夏王朝东方地区的一个诸侯。夏桀自诛灭了有缗氏以后,引起了各地诸侯的恐惧,不仅是异姓诸侯,就是与夏后氏同姓的诸侯也先后叛离夏桀。仲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来到商的。汤见到仲虺以后非常高兴,向仲虺请教了治国之道。仲虺根据当时天下的形势,分析了夏桀如此下去,必然会自取灭亡,人心所向是商。他鼓动商汤蓄集力量,先伐与商为敌的诸侯,翦除夏桀的势力,然后灭夏建商。汤见仲虺是有用的人才,就任命为左相,参予国政。

汤灭韦、顾、昆吾

夏末,夏桀王昏庸残暴,人民怨恨,方国诸侯离异。而商已成为夏朝之一王国,势力渐大,成汤怀伐夏救民之志。时汤所居毫地(今河南商丘附近)之西北方面有韦(今河南滑县)、顾(今山东范县)、昆吾〔今河南濮阳)等方国,尚忠于夏桀,是汤西向伐夏桀的严重障碍,势必征服之。于是,汤在灭葛伯国(今河南宁陵)之后,紧接着攻伐韦、顾、昆吾,取得胜利,三国先后被剪灭,从而打开伐夏通道,也解除后顾之优,故史言“韦、顾既伐,昆吾、夏桀”,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

P61~70

公元前1600年----前1300年 商汤建国至盘庚迁殷

夏朝末年,国王桀残暴无道。商之首领成汤遂在贤士伊尹的辅佐下,乘夏之乱先翦灭其属国。公元前1600年,夏、商之间在鸣条决战,夏桀遭到惨败而南逃,后被放于南巢。至此,统治中原地区四百余年的夏朝遂告灭亡,成汤正式建立了商朝,以亳为国都。成汤灭夏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王朝。在他统治时期,商王朝的各项制度逐渐建立。“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史记?殷本纪》)他实行的“以宽治民”的政策,使商代的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商王朝时期“不常厥邑”,先后几次迁都,至盘庚迁殷后,商王朝的国都固定下来,一直到商纣灭亡。殷作为商代后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一个都城。商迁殷成为商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政治有所改善,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

太甲复位

太甲是汤的长子太丁之子,太丁未及继立就先汤而死。汤死后,由太丁之弟外丙、仲壬相继即位,他们在位的时间都较短。伊尹是辅佐商汤的重要卿士,仲壬死后,伊尹立太甲。太甲不思进取,不遵守汤定下的法令,昏庸而暴虐。伊尹担心创业成果丧于一旦,先是作《伊训》对他加以教诫,太甲不悟,于是伊尹毅然放逐太甲于都外桐宫,使之悔过改正,伊尹自行摄政。大甲居桐宫,对自己以往的过错深感后悔,愿改过行善。三年后,伊尹迎回太甲,使他恢复王位,又作《太甲训》三篇褒奖。从此以后,百姓安宁,诸侯归附,商人尊大甲为“太宗”。伊尹辅佐商汤灭夏,建立起了商朝,后来又扶立外丙和仲壬,教诲太甲改过,不仅是一代的开国元勋,还是三代功臣,得到了后代商王隆重的祭祀。

公元前1250年 武丁中兴

盘庚之后,历小辛和小乙两代帝王,到武丁时期商王朝的国力发展到极盛。武丁是一位励精图治的杰出人物。据文献记载,武丁曾久居民间,对百姓的生活和疾苦非常了解。武丁改革王朝统治的首要举措是提拔了出身卑微的傅说为相。武丁提拔傅说之后,赋予它极大的权力和极高的地位,并要求傅说随时对自己的过失严加规谏。武丁在以傅说为首的朝中大臣的协助下,使商王朝的国力迅速发展。《史记?殷本纪》记载:“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武丁时期在国力昌盛的基础上,不断向外扩展影响。对周边方国、部族的战争,拓展了商朝版图和势力范围,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周边部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商朝成为西起甘肃,东至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流域,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史称“武丁中兴”。

妇好

妇好是商朝国王武丁的王妃,是位杰出的女政治家与军事家。妇好名好,“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由于妇好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商王武丁经常令她主持当时非常重要的祭祀与朗读祭文。她也被任命为卜官,成为武丁时期的一位女政治家。妇好也是位军事家。她多次带兵出征。立下赫赫战功。 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表明,在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员,屡任军将征战沙场。曾统兵1.3万人攻羌方,俘获大批羌人,成为武丁时一次征战率兵最多的将领。参加并指挥对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战,为武丁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曾率兵镇压奴隶反抗斗争。竭心尽力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和特权,深受武丁宠幸,被封于外地,担负守土、从征的重任。卒于武丁时期。妇好死后,武丁十分悲痛。妇好有独葬的巨大墓穴,而且有拜祭的隆礼。这在商朝时期是非常少见的。

公元前1046年 商纣灭国

武丁之后,祖庚继位。他也向武丁一样爱护百姓,因此商王朝的强盛局面继续发展。但是祖庚之后的诸王无所作为,并且时常滥杀无辜,致使最高统治阶级与下层人民的关系日益恶化。到商纣王统治时期,商王朝的腐朽发展到了极致。纣王为了讨妃子妲己的欢心,大肆修筑宫殿和楼台,建“酒池肉林”。创立炮烙、虿盆等酷刑,杀害忠臣义士,为转移人民的视线,纣王发动对周边方国的连年征战,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已经尖锐的阶级矛盾。这时候,商西部的周国在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领导下逐渐强盛起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国部队,在各方国部队的帮助下讨伐纣王,进军朝歌。很对士兵对商纣王的倒行逆施十分痛恨,他们纷纷倒戈,引领着周武王的军队冲向商都朝歌,纣王见大势已去,便逃进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的国家制度

开篇语

商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由于商王朝是一个以商国(族)为核心的方国部落联盟,当商王朝强盛时,各方国就会归附,而商王朝一旦实力衰退,诸侯们就不再来朝见商王。商王朝与其统治的百姓之间的关系是一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关系。在商代的政治体制中,王权除了要受到来自外部其他方国的限制外,也要受到来自商人内部各宗族势力集团的制约。商代的王位继承制度有两种:一是兄终弟及,一是父死子及。商王朝的畿内(据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有相、尹、师、史、多卜、小臣、多射、多工、百姓、里居等官职;在商王朝的畿外(即商王通过诸侯实现统治的区域)有侯、甸、男、卫、邦伯等官职。商王朝的军队分成畿内的王室军和畿外的方国军两个大的系统,前者受商王调遣,后者受各地诸侯指挥。商朝的《汤刑》是商汤制定的一部法典,其刑法条目当已渐趋完备,有三百多条。刑名如商代有用刀锯断足的刖刑,每次行刑的人数,动辄以十计,有多到百人的。商纣时还有炮烙之刑。这些都暴露了商法的残酷性。商代主要采取借民力进行耕作,从而榨取劳动产品的赋税方式。

国家政权

商朝是比较发达的奴隶制社会,其国家政权机构已比夏朝更为完备。商王是奴隶主贵族的总代表,也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自称“一人”或“余一人”,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独裁者的身份。从甲骨文看,早在武丁的时候,就有了至神上帝的宗教信仰。商王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又把王权和神权结合起来,充作上帝在人间的代表,故商代后期的王也称帝或王帝。在商朝的统治区域里,全部土地和人民在名义上都属于这个最高的奴隶主,而王位是世袭的。继承王位的方法,自成汤以后出现“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并行的局面,直到武乙、文丁、帝乙、帝辛诸世方才固定为父子相传。

军队

商朝不仅有复杂的官僚机构而且已有为数众多的军队。军队亦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被用来作为对内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对外进行自卫或掠夺战争的重要工具。从甲骨文看,商代的军事组织、作战方式和战争规模都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商代已有正规的军队有自(师)、旅的编制。武乙、文丁时的卜辞有“丁酉贞,王作王自:右、中、左” 的记载,可能是后世三军的起源。从甲骨文看,率领军队的人有王、妇、子、侯、伯、牧、马、射、卫等。作战方式已是车成为主,另有骑兵和步卒。参加作战的兵员数量以三千、五千为多,最多的一次达一万三千人。武丁时主要与西北方的鬼方、土方、舌方作战,大大开拓了疆土。帝乙、帝辛时不断对东南地区的人方等用兵的结果,一方面消耗国力,一方面造成西方空虚,当是促使周人乘机灭商的重要因素之一。

阶级关系

在奴隶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占有生产工作者,这生产工作者便是奴隶主所能当作牲畜来买卖屠杀的奴隶。商朝的高度文明是建立在贵族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进行残酷剥削和残酷压迫的基础之上的。奴隶不仅要承担主要的劳动生产,而且要在社会生活领域里侍候主人,要受屈辱、遭蹂躏甚至被惨杀、活埋以充当奴隶主的牺牲和殉葬品。武丁号称中兴之王,但他有几十个妃子,对待奴隶就常常施用各种酷刑。奴隶主贵族不仅生前享乐,死后也要讲排场要作威作福。殷代的王陵简直就是当时的地下宫殿。特别令人发指的是商代奴隶主阶级普通地杀害奴隶用以殉葬或祭祀鬼神,叫做“人殉”或“人祭”。仅以1976年在武官村大墓附近发现的181个祭祀坑为例,共见埋人骨1178具;甲骨文中所见人祭的卜辞多达数千条,其中武丁时的用牲人数一次可多达三至五百人。

内服、外服之分设

商朝政权组织形式分为内服和外服。内服指朝廷的职官,外服指地方政权的职官。“服”原为受命服事之义。外服有侯、甸、男、卫、邦伯,由王室任命,从事武装保卫和农牧垦殖事业,同时为地方政权首领;内服即朝廷百官,包括畿内基层族邑之长,称“百僚庶尹”、“亚”、“宗工”、“里君”等,或称“段正百辟”、“百执事”等等,反映了商代国家职能部门,设官分职比较完备。

方国来朝

夏、商王朝,均由部落壮大而建立。建朝之后,其直接统治区域为王畿,另称方千里,设立行政管理据点如候、伯、子、男之类职掌行政。王畿之外为独立之方国,边裔为异族方国部落,称某方、某方伯,甲骨文中合称为“多方”、“三邦方”、“几方伯”等。它们在政治上隶居于王朝。成汤建国时均来朝见,远至氐羌都“来享”、“来王”。以后历代视王权盛衰,或来朝,或不朝,或畔(叛)之。后期甲骨文常有征伐反畔或入侵之方国的记载。其间仍有亲附、来朝者,如“苗(方)其来见王”、“危方以牛”、“井方于唐宗,彘”等等,均为方国来朝、纳贡并参与宗主国的祭祀。王朝亦加以礼遇,后世逐渐形成朝觐制度,规定入觐的时间和礼物规格等。

神道设教

商代采用神权思想进行统治。商人信鬼尊神,从其起源即有玄鸟生始祖之说,后来有成汤祷雨于桑林,大戊朝廷生长桑谷之灾异,祖庚彤祭高宗时有雉鸣鼎耳之凶象。由甲骨文记载可知,商代确立了上帝最高神威,上帝可以制断人间包括统治者的万事万物的吉凶生死。统治阶级藉此蒙惑臣民,贯彻自己的统治意志。从而设置庞大的占卜巫术集团,用大量的龟甲兽骨进行占卜。又以为自然界和祖先有灵,能体现上帝的旨意,于是穷年累月地举行各种祭祀,用大批的祭牲包括人牲来媚神求福,甚至不惜以人间最珍贵的物质财富包括大批生人随葬,埋入地下,并且进而形成一种观念,商王可代表上帝统治人间,以“我王”、“余一人”、“帝子”自称,由他们向上帝迎来臣民的生命,以上帝和祖神之命令告诫臣民,祖先神灵能配上帝,沟通神人之间的意志,从而构成上帝一祖先一商王三位一体的神道系统。此为奴隶制时代特有的最典型的神道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商代末期,才出现神道思想逐渐动摇的迹象。

人牲人祭之滥用

用人为牺牲祭祀鬼神之野蛮残酷做法,商代最为严重,被用作牺牲者,为战俘或奴隶。其源为原始社会末期屠杀战俘之遗风。进入阶级社会,贵族阶级更用以媚神求福,史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商代用仆、羌、臣、妾、奚等奴隶和战俘祭祀祖先甚为频繁,动辄用几人、十人不等,多者30、50、100,最高达500(仆)。据粗略统计,甲骨卜辞记载共用人牲数达1.4万多。考古发掘多处商代遗址,都有用人牲的遗迹,尤其是今河南安阳的商代后期都城段墟,在其王陵区的西北冈,先后发掘人牲祭祀坑,在数万平方米范围内,有成百上千排列有序的坑穴,每坑埋10人、8人不等,有的人体被残,有的则身首异处:一坑全埋人头,一坑则全埋无头人身,惨不忍睹,均为商王室若干次祭祀其祖先所用人牲的遗存。此外,还有用人祭奠、祭社等,亦属于人祭人牲之类。此种恶习充分暴露奴隶社会的本质,两周时代亦未绝迹。商朝的社会经济

开篇语

商代的社会经济已经相当发达。首先,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看,农业已成为当时主要的生产部门。畜牧业、手工业经济都是在农业较为发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之间劳动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又促进了商品交换和导致货币的产生。

农业

商朝亦实行土地国有制,广大农业劳动者是奴隶身份。商贵族对农业奴隶的剥削有两种方式。一为在王畿(国都)附近用直接剥削的方法。即商王或其臣属驱使众多的奴隶在商王经营的田地上进行集体耕种。甲骨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脅田!”的记载。“众人”亦称“众”,是农业奴隶之称。“脅田”就是奴隶们集体耕作。奴隶们使用的农具主要是用木、石、兽骨、蚌壳等制作的,有耒耜、石镰、石犁、石铲、骨铲、骨锄、蚌镰等。在殷墟遗址中发现有木耒的痕迹。还在一个窖穴内发现四百多件石镰和七十多件蚌器,这似是一个农具仓库,是供奴隶们集体劳动时使用的。在安阳和洛阳等地的考古工作中发现有少量的商代铜铲、铜、铜锸等,此类工具造价昂贵,数量不多,不是普遍使用的。二为在王畿之外用“助法”剥削。《孟子?滕文公》(上)曰:“殷人七十而助。”助,借民力助耕公田。就是每户奴隶领田七十亩为私田,另外为官府贵族义务耕种公田七亩,其剥削率亦为“什一”。所用农具为奴隶们私有。当时的主要农作物有禾、黍、麦、稻等。

畜牧业生产

盘庚迁殷以后,尽管农业生产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但重视畜牧业的传统未改,畜牧经济仍然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从甲骨文祭祀用牲等方面可以得到证明。首先,从甲骨文看,已经六畜育俱全。不仅后世所有家畜,当时种类全备,而且还有象用于战争和工作。殷虚发掘常见车马坑、兽葬坑等等,可见殷人喜欢用家畜殉葬或作为祭牲。甲骨文中所见用牲之普遍与数量之众多,实在惊人。箕子讲《洪范》,第八条叫做庶征。庶征是雨、旸(晴)、燠(闷热)、寒、风五种气候,五种合时,众草茂盛。畜牧业在生产部门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草盛算是好现象。

手工业

商代的手工业劳动者为奴隶身份,都是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的专业技术队伍,因之技术提高很快。代表性手工业为青铜铸造业,此外还有制陶业、制骨器业、纺织业、木工、石工、玉工、漆工、酿酒等。商代除一般泥质陶器之外,还出现了用高岭土(瓷土)制作的白陶,质地坚硬,色泽皎洁,刻镂精美,工艺水平极高。还有一种原始瓷器,也是用高岭土制成,表面涂以青釉,质地坚硬,吸水性很弱,烧制的火候约在1200℃左右。原始瓷是当时奴隶们的又一伟大创造。纺织业中有麻纺织和丝织业。麻纺织已很进步,丝织业进步更大。在殷墟发现的丝绸残片,有平纹、花纹。平纹组织的经纬线大致相等,每厘米有30至50根。从花纹组织来看,当时可能已有了简单的提花装置。漆器业已相当进步。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发现的一些商代漆器残片,红地黑花,色彩鲜明。有的雕花,或镶有绿松石,是精美的工艺品。

商业

商代的商业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远距离的的交换活动,在殷墟和郑州出土的海贝和绿松石产于东南沿海和西北地区,这说明当时已有专门从事长途贩运贸易活动的商贾。随着商业交换的发展,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已经出现。商代流行的货币是“贝”,除海贝之外,还有玉贝、骨贝和铜贝等。铜贝的出现说明商代已经有了金属货币。贝在流通时,一般以五贝连成一串,合两串为一“朋”,“朋”就是货币的使用单位。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商业的发展还是有限的,商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商朝的科学文化

开篇语

商代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游牧部落以畜牧业为主)、手工业,辅以渔猎。手工业尤以青铜冶铸生产为着,至后期发展到昌盛阶段,创造了高度的青铜时代文明,诸如冶金、制陶、制骨、琢玉和农业技术,天文、气象、历法、数学等科学都有相当的水平。创造了成熟而体系完整的甲骨文字,有册有典,建立了古代“大学”。有多种乐舞,制作精美的乐器,有高度的造型艺术,等等,初步出现了古代精神文明。

数学知识

从甲骨文看,商代已有一定的数学知识。首先,一至十,百、千、万等数字已基本具备。我国古代曾实行过井田制度,这是无可怀疑的。井田的计算必然推动数学的发展。三国魏刘徽注《九章算术》,第一章讲方田。甲骨文就有了“田”字,可知方田起源于商朝,并有一定的几何学知识。考古发掘所见商代宫室、墓葬的方向与子午线吻合,说明当时已有测定方向的办法;另外,在房基下发现测量水平用的水沟,可见在建筑方面商人已掌握了“水地以县”的先进技术。

P71~80

天文学

商代已有了早期的天文学。在甲骨文中已有鸟星、火星等星名。这两个星是测定春分和夏至两季节的重要标志。甲骨文中还有关于日蚀、月蚀、风、雨、云、雷等记录。商代的历法已相当完善,为阴阳合历,以太阴(月)纪月,以太阳纪年,用闰月调整季节。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三个月,年终置闰,叫做十三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商代后期,也在年中置闰。用干支纪日,十干和十二支相配合,六十日为一个周期。在甲骨文中发现有完整的干支表,这是我国最早的干支记录。甲骨文中还有“今春”、“今秋”和“日至”等记载,当时已有季节划分,可能已有了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商代的天文学和历法的进步,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医学知识

商人不仅在冶金、制陶、纺织、酿作等各方面的技术都有很大的进步。在医学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从甲骨文中可以考见十六种疾病,具备今口之内、外、脑、眼、耳、鼻、喉、牙、泌尿、妇产、小儿、传染等科。1973年河北藳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发现医药用物(植物种仁)和医疗工具(石砭镰,相当于今天外科用的手术刀),使我们对殷人的治病方法和医学水平有了新的认识。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可在龟甲及兽骨的占卜文字,他的发现,对于我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有巨大的影响。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到目前为止,商代甲骨出土总计约在15万字以上,共有单字5000字左右,其中已经被学者考释出来的单字在1000字以上。从文字结构上看,甲骨文的字在方法主要还是象形。甲骨文中还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形声字是汉字发展到高级阶段之后的产物。甲骨文中形声字的发现,说明在商代以前已经经过了一个很长时期的发展过程。除甲骨文外,商代的文字还有金文、陶文及玉石文字等多种形态,商代的玉器上也刻有一些文字。

艺术

商代的艺术已相当发展,尤以造型艺术最为突出。多数作品是雕在各种实用器物上,也有专供观赏之用的。商代前期的铜器和部分陶器上,往往刻有精美的花纹,而以带有浓厚的神秘意味的饕餮纹作为整个花纹的主体,再用云雷纹等点缀其间,壮丽大方。商代后期,青铜艺术进一步发展,花纹增多。除饕餮纹外,还有夔纹、羊纹、鹿头纹、牛头纹、虎纹、鸮纹、蝉纹、人面纹等,造型庄严匀称,且富于变化。其他用玉、石、角、骨、牙等质料雕成的作品也很好。在妇好墓出土的四百件玉石制品中,有各种立体或浮雕像,如有全身人像、人头像,有的跪坐戴冠,腰束宽带;有的赤足盘发,裸体文身;还有的一面是男像,另一面是女像。动物制品有虎、豹、熊、象、牛、羊、马、猴、狗、兔等兽类,有鹤、鸮、鹅、鸽等鸟类,还有龙、凤和龟、蛙、蝉、鱼、螳螂等。这些制品都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青铜器的繁荣

商代手工业部门种类繁多,青铜制造、陶瓷烧制、玉器及骨器加工、纺织、酿酒、竹木漆器制作、车辆制造及皮革加工等手工业生产,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其中尤其以青铜器制造业的发展最能代表商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商代青铜器的表面一般都铸刻有瑰丽多彩的花纹。商代晚期,出现了字数很少的铭文和一些表明器主族氏的各类符号,武乙以后,青铜器上开始出现字数较多的铭文,最多有达四十余字者。晚商时期殷墟的一处铸铜作坊遗址,总面积达到1万平米以上。产业规模的扩大,为铸造大型青铜器创造了条件。商代的青铜铸造的工艺也相当完备。从地域上看,商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十分普及。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于1939年三月发现于河南安阳农村,因腹内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由于当时日本侵略者占据河南,一再勒索和强购文物,村民恐被日寇夺去,乃复埋入地下。抗战胜利后,始重新掘出。司母戊鼎重875公斤,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造型气势雄伟,纹饰美观庄重,是迄今现有出土鼎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司母戊鼎是我国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反映了当时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

商代的服装

始于商代的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衣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上衣、上装,裳是指今天所说的下装,但当时的下装不是裤子,而是裙子。上衣象征天,天未明时是玄色;下裳象征地,地是黄色。上玄下黄的服制就来源于对天地的崇拜。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商周时代,除了衣裳外,服饰还包括:在腰部束着的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一条像裙一样的“韨”、头上戴“帻”。这些装饰物的出现,表明人们对服装的理解也日益提高,逐渐从单纯的实用功能,向装饰点缀方向发展,从而使古代服饰趋向完整和统一。

建立大学

史籍记载,虞、夏、商、周均有“大学”,而名称不同。段墟甲骨文出现“大学”一辞,又有占问贵族子弟入学和乐师教学以及建造学宫之内容。古代“大学”及“小学”与今日学制有别,只有大小两级,按学童年龄大小区分。当时尚无教科书籍,只学习社会活动实际所需的内容。甲骨文所显示的,即学习祭礼和乐舞,而献俘礼又与军事有关,在大学举行,亦是学习军事。甲骨文有“甲子表”和习刻的甲骨,当是学童学习干支纪日和书写文字之遗迹。统治者已知加强文化知识和思想教育,以巩固其统治基础,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商代青铜文化的发达亦与此有关。第四章西周历史(距今200万年~公元前2000年)

开篇语

周人为姬姓,是很早即在我国西部黄土高原生活的一个古老部族。周文王统治前期,周人一直臣服于商王朝。“周囚西伯羑里”之后,文王坚定了灭商的决心。文王在位的50年,已为周人基本完成了灭商的前期准备。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武王伐纣灭商,建都镐京,是为周朝。周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经历了三十七代天子,八百多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由镐京迁都洛邑。历史上称迁都以前的周朝为西周,之后的为东周。周朝为了有效地控制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姬姓贵族、功臣和联盟的异姓部落首领为诸侯,到各被征服地区去建立隶属于王朝的地方政权。在分封制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周天子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统治。周朝的宗法制规定,周天子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是最大的族长。各姬姓诸侯是小宗,要服从大宗。周天子的王位和诸侯的封爵由嫡长子(宗子)继承。这种宗法制和配合宗法制制定的礼乐和刑罚,成了维护周王朝统治的支柱。西周已有较完善的教育制度,特别是贵族子弟的教育更为完备,专设有小学、大学。教育的内容兼及文武,即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自然科学知识在西周时期有不少增长。西周时我国上古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观念,一是阴阳说,一是五行说,它们是我国古代哲学赖以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观念。

西周帝王世系表

武王姬发(前1046--前1043)----成王姬诵(前1042--前1021)----康王姬钊(前1020--前996)----昭王姬瑕(前995--前977)----穆王姬满(前976--前922)----共王姬繄扈(前922--前900)----懿王姬囏(前899--前892)----小王姬辟方(前891--前886)----夷王姬燮(前885--前878)----厉王姬胡(前877--前841)----共和(前841--前828)----宣王姬静(前827--前782)----幽王姬宫涅(前781--前771)

西周大事年表

前1048年 孟津观兵。

前1046年 牧野之战,灭因伤。

前1045年 安抚殷民,分封诸侯。

前1043年 武王去世。太子诵即位,为称王。

前1042年 成王即位,周公辅政,引发“三叔”叛乱。

前1038年 周成王与周公平叛成功,二次分封。

前1035年 周公旦失权。

前1035年 成王掌权,封虞叔于唐。周公旦病死。

前1021年 周成王病亡。太子钊继位,为康王。

前1018年 晋侯建造华美的宫室,受到康王的批评。

前1015年 康王命毕公治理成周。

前1002年 康王下令讨伐鬼方。

前985年 周昭王南征荆楚,凯旋而归。

前877年 周昭王再次南征,溺汉水而亡。

前976年 昭王子满即位为穆王。

前964年 穆王西征,到达青海一带。

前960年 穆王再次西征,到达新疆昆仑一带,与当时的部落首领西王母相见。

前919年 根据传世的铭文记载,共王的大臣们私下进行了器物与土地之间的交换,说明西周以来实行的井田制已经开始崩溃。

前878年 周夷王死去,太子胡即位,称为厉王。

前855年 厉王命令虢仲讨伐淮夷,无功而返。

前845年 厉王亲征淮夷。

前841年 国人暴动,厉王被赶下台。“共和”统治开始。

前828年 “共和”时代结束。

前827年 宣王即位,周、召辅政,实权还掌握在此二公手中,周室的元气藉此有所恢复。

前823年 宣王征讨玁狁和淮夷。

前822年 宣王征讨西戎、徐方,召公讨伐淮夷,四方安定,周室中兴,史称“宣王中兴”。

前815年 齐文公诛杀参与害厉公者70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