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突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14:42:49

点击下载

作者:沃尔夫冈·舒尔,冈特·维克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职场突围

职场突围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职场突围作者:沃尔夫冈·舒尔,冈特·维克排版:汪淼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5-01ISBN:9787531742500本书由北京金文掌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一个怀揣梦想的实习生

这个男人身上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协调,笔挺的西装,右手自然地插在西裤兜儿里,柏帛丽的雨衣披在肩上。他虽然站在对面的站台上,可远处的人们还是会注意到他那双名贵的皮鞋。然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他的神韵,自信的眼神、优雅的姿势、走动时泰然自若的样子,所有这一切都标志着优越与成就。

我就这样注视着他。他的随从喋喋不休地向他述说着什么,而他只是偶尔瞥随从一眼或是心不在焉地向他点点头,之后就又越过他向远处望去。这个人肯定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快来了。”我自己嘟囔着,“我也准备好了。”

这时刚好有一辆火车驶进站,挡住了我的视线,打断了我对那个男人的观察。我不得不又为自己担心起来。忽然,我感觉到二月的寒冷空气穿透我身上夏装薄薄的面料,一直钻进我的双腿。我冷极了,就连皮鞋的鞋底也被雪水浸湿了。“该死的!真应该穿暖和些!我本可以等上了火车之后再换衣服的!”

我在心里记下了这样一条:“如果天气很糟糕,就等上了火车之后再换上好衣服。”我决定过后把这点写在我的日程表上,像这样琐碎的小事,我已经专门记录了很多,因为它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我的生活变得简单。

其实这种记录的作用就像在学校里用过的作弊小抄:我永远不会真的在考场去查阅它,但是因为我曾非常仔细地做过记录,所以我会把这些要点牢牢记住,而且绝不会再忘记。我对自己的做法很满意。如果谁能对待小事都很有条理,谁就总是能完全控制一切。我想,要做一个一帆风顺的成功者,这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虽然这是句不折不扣的蠢话,但那个时候,我又怎么会有更准确的理解呢?

从两个月前开始到现在,我一直在信息服务集团(全称Information Services Group,缩写ISG)做实习生,可以说我还是个“小牛犊”。你不知道ISG吗?那你真的是孤陋寡闻了!ISG是世界知名的做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公司。作为该领域的“领头羊”,ISG为客户量身定做、开发和生产计算机,并提供技术支持。ISG接到的订单通常都是上亿美元,并且可以得到丰厚的利润。

我进入ISG时,公司的职员已经达到了14000人,其中大部分员工在美国本土工作,只有2300人在德国。而且ISG的员工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25%的速度增长。ISG有选择接受订单的自主权,那些实力比较弱的公司,如果能接到一些项目会非常满足,而且他们接到的项目往往是由于ISG的生产能力有限而不能接手,或是因为ISG觉得盈利的期望值达不到要求而放弃做的。所以,你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希望到ISG公司工作的求职者都能排成长队了。

当ISG公司到我就读的大学来介绍他们招收实习生的计划时,大教室里挤满了人,这可是在上大课时都很少见的景象。但是对我来说,这并不是个大难题,因为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我,要想将来过上真正的好日子,就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我还记得,每次父亲和我出去散步时,都会用手臂搂着我,和我来一场“男人间的对话”。“怎么样,小子,”他问我,“生意如何?”他所说的“生意”,其实指的是我的功课。他喜欢把学习称作我的“职业”。大多数情况下,我都能带给他好消息,因为我确实聪明,而且成绩优异。我喜欢看他在听到我的好消息时,露出的满意微笑。

高考终于结束了,毫无疑问,我将进入大学学习。我决定攻读经济信息学。有一段时间我曾想学医,因为所有平均分得10分的人都会这么做,但我还是放弃了学医的念头,因为我的愿望是有朝一日能够进入一家大公司的管理层:做出真正重要的决策,运作大买卖,受人钦佩,担负重大职责,大事情必须由我拍板同意。

聪明的我出色地完成了大学学业,其间我还在美国读了两个学期,而我所有的假期也都被用来做实习了。所以,我寄出的每一封求职信,几乎都能得到面试的机会。坦白说,对于这点我并不是特别意外,但是当ISG公司通知我去实习时,我立即回绝了其他公司的邀请。相信我,我的同学们绝对都很羡慕我有这样的机会!

上个星期,我是和我的同年实习生一起在汉堡的豪华饭店里度过的。ISG公司十分注重对年轻员工在创业计划方面的培养,所以,这次公司特意为我们开办了一个以此为主题,为期一周的培训班。现在我知道了,要想在ISG公司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哪些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学习了企业的指导思想和理念,了解了应当如何通过全身心地投入和诚信,一步一步地向事业的顶峰攀登。

有一次在听报告时,我不经意地环顾四周,当看到坐在我身边的另外30个实习生时,心里产生了疑问:“这30个人怎么可能同时坐上第一把交椅呢?”然而这种疑问转瞬即逝,我马上又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我美好的前途上。不管怎样,接下来将在法兰克福度过几周,这已经激发了我全部的热情,令我期待。在那儿我将准备做我的第一个项目。“尊敬的旅客,开往慕尼黑的海因里希·海涅号超特快列车将在12站台进站,途经汉诺威、法兰克福和斯图加特……”我的火车来了。我泰然地观察着身后远处拥挤的人群,那儿是二等车厢停靠的地方,而这边,我身处的一等车厢区域,一切都进行得文明有序。

几位衣着考究的男士拎着他们的皮包走下车。反光的车窗非常清晰地映照出我的模样,毫不谦虚地说,我长得确实很帅。将近1.90米的身高,运动员的体形,让我无论走到哪儿都格外引人注目。

我还不到25岁,整齐的短发是最近才修剪过的,深色的西装、衬衫,还有领带,都是新的。在汉堡我买了一副精致的银丝边眼镜,就像我所预料的那样,它与我的新发型很配。我喜欢就这样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想,将来我一定会获得成功,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一幕。

我的座位在一节小车厢里,预订小车厢座位的人相对较少,我很看重这点,因为通常在这里,可以比在较宽敞的车厢里更好地工作。小车厢很空,只有一位白发老者坐在靠窗户的位子上。门上的预留座位牌上写着,他是从弗伦斯堡出发到斯图加特去的。

老人友好地回敬了我的问候。这时我注意到,他比第一眼看上去要年轻很多,可能是因为他的一头白发,所以起初我才会觉得他很老。仔细一琢磨,我猜他在55 ~60岁。他身上穿着传统的细条纹英式三件套西装,从款式上来看,他的这套西装根本无法与我穿的时髦的意大利西服相比。在他身旁座位上放着一份折着的商业报。

我觉得这个人有些古怪。他看起来精神松弛,一副与世隔绝的样子,但同时他的神情又很专注。我顾不上关心他的事,打开皮包,取出手机放在身旁,然后把笔记本电脑放在折叠桌上并摁下了启动键。当火车缓慢地开动时,我已经打开了Excel。我打算把路上的时间(一直到法兰克福)都用来制作数据表,希望明天早上能做完它。正当我把一串串的数字敲进工作表上的单元格里时,我觉察到,那位白发老者正注视着我,没过一会儿他就和我搭起话来。“你的工作和电脑有关吗?”他问。“是的。”我点点头,真希望他会到此为止,不再问下去了。可是他没有,他提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把电脑撂在了一边,给他讲起所有关于我、我所在的公司和我负责的项目的事情。他是个很好的听众,总是积极响应我,但是我丝毫感觉不到,他对我在过去两个月里从ISG公司的教授那里学来的东西,以及我的信口开河有什么样的评价。他好像很喜欢我的热情,因为他偶尔会轻轻一笑。特别是当我兴致高昂地向他介绍这些年来ISG公司的那些杰出成绩和神奇举动时,他总是重复地说:“啊哈,太有趣了。”“那么你是想成为ISG公司出色的程序设计员吗?”当他向我提出这个无礼的问题时,汉诺威已经被我们远远抛在了身后。“我?程序设计员?”我用力地摇了摇头。他怎么会这么认为!以我这么出色的成绩和口才,我怎么可能是程序设计员!“不,我会成为经理!”我整个人完全还被那个创业培训班激励着,我补充道,“20年后我将成功地管理公司在德国的所有生意。”

他感兴趣地看着我:“哦,那你想怎么做呢?”

我悠然地靠在柔软舒适的座位上,这种感觉我再熟悉不过了。“首先我必须出色地完成实习阶段的工作,这通常需要一年多的时间。然后我要着手去熟悉专业工作,并且要做成几个大项目。我将以工作组成员的身份稳定下来,之后逐渐去适应、慢慢学会做好一个个项目的商业运作,接着是越来越大的项目,继而成为一个业务区域的全权代表,直接受总部的领导。这时候再去进修一下,我很可能会去学经济法,因为这还不是我的强项。最后成为公司的核心人物。成功!”我说这番话时所用的语气,就好像是在讲世界上最平常的事。

他睁大眼睛看着我,我不敢肯定他的眼神中是否含有讽刺的意味。“就这样吗?”

当然,他是不了解的。“不,当然不是,还有大量的工作,无休止地加班,还要始终把企业的利益记在心间。”“是吗?和这些也有关吗?”

渐渐地我开始讨厌这个矮个子的白发老人和他那双转都不转的淡蓝色的眼睛。“当然了,这谁都知道。”我心里暗暗期待着他能提出什么反对意见。然而他只是浅浅地一笑,接着又换了个话题。“如果你立志做一名经理,那你为什么还要用电脑工作呢?”

这个老笨蛋!他大概还生活在使用制表器、蓝色复写纸和机械式打字机的时代吧!我简直不明白,我怎么会碰上这么荒唐的事。“想在当今社会有所发展,这个就必须掌握!如果你不懂电脑,那你就已经失败了。”

那位白发老人却坚定地摇了摇头,说:“你知道,坦率地说我对电脑一窍不通。但是谈到事业,那我还是略知一二的。请你相信我,就成功人士而言,有一条完全令人信服的准则,一个绝对的前提。”“这条准则是怎么说的?”“绝不亲自用电脑工作。”准则1绝不亲自用电脑工作

千万不要打字打得忘记了领导的技巧!谁要是无法把一个简单的电脑工作委派出去,他就会被从管理职位上淘汰。01 成功的经理都尽可能不碰电脑

那些大胆、鲁莽、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带着他们昂贵的笔记本电脑,挤满了飞机场的候机大厅,他们觉得这个世界是属于他们的。然而他们有着相同的命运:凡是涉及事业、前程的时候,他们的同事即便是没有电脑,也能把他们远远地甩在后面。

电脑和前程的关系就像火与水一样不相融。这就是为什么主管信息系统(EIS)或者管理信息系统(MIS)以及所有那些主要面向管理者的应用程序,尽管耗资巨大地进行开发,但直到今天仍然未能推广的原因。许多研究调查都表明,管理者对键盘上的工作有厌恶感,而且这种反感的程度与他们职位的等级高低有直接的联系:职位越高,这种反感就越强烈。

对于这种现象有这样的解释:那些年迈的敌视科技的经理人压根儿就不理解,电脑究竟能够对他们的日常工作有多大帮助。这种想法正如它所导致的结论一样,都是错误的。按照这种观点,高层管理人员对电脑的排斥仅仅是几代人的问题,随着老一代管理者的自然离退,这个问题就能自然而然地解决。

而实际情况更多时候是这样的:成功的经理清楚地知道,或者至少他们的直觉告诉他们,使用电脑将对他们的事业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们尽可能地不去触摸键盘,这一点不仅在年老的管理者身上,在年轻的管理者身上也可以得到验证。因此,顶级管理层对电脑的接受程度,尽管历经了几代人的更替,也很可能不会有什么实质上的变化。

真正成功的经理是知道电脑的价值的——然而这种价值是对他们的同事而言的。无论是写文件、安排会议上的演讲、创建复杂的表格,还是统计庞大的数字以及评审统计报表,电脑都是绝佳的高效率工具,但这些都是手工操作的工作,是秘书、图表制作员、监控人员,换句话说,就是专职人员熟悉的工作。

这些工作和经理的任务没有任何共通之处。心怀远大抱负的年轻经理,尽管他们承认这些也是一个经理工作的一部分,但它们终究还是要由专职人员来完成。这样的工作将永远被交到专职人员手里,而绝不会由上级来执行。

事实是,不存在独一无二的“经理”应用工具,可以不用纸张、大脑,也不用指令,但同时又可以比电脑更好更快地胜任一项工作。02 用电脑工作等于浪费时间

人们越是热衷于计算机技术,就会有越多的时间被这个仪器“盗走”。如果一个人,他知道如何安装驱动器,如何使打印机运转,如何换墨盒,如何格式化文档,并且亲自做这些事情,那么他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因为他本应该更好地利用这部分时间和精力去做那些更重要的、能够促进他事业发展的工作。

你说什么?这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

错误!

不妨记录一下你使用电脑时所花费的时间,看看总共加起来是多少,你肯定会感到惊讶的。有几百个小时,你根本没有使用这些应用程序工作,而仅仅只是忙于让这个系统正常地运行。

用电脑工作时,还有大量的时间被花在了“美容措施”上:一篇文档充斥着多种不同的字体、被划分为不同颜色的区域、被添加了五花八门的图表等。所有的这些,不仅跟工作本身毫无关联,还因费时费力而阻碍了成就事业的脚步。

真正用电脑程序工作的时间,往往只占在电脑上所花费时间的一小部分。当然一名追求成功事业的经理,甚至就连这点时间也从来不会浪费。口授、画草图或者给同事解释一个想法,肯定要比在电脑上把它用正规的形式表现出来快得多。当专职人员用专业方法整理归纳这些构思的时候,这位(未来的)经理就又可以重新集中精力去做其他事了,一些于他成就辉煌事业有用的事情。

当然委派他人工作所得的初步结果,往往不会完全符合自己最初的设想。由于误解的存在,专职人员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当经理让专职人员把那些错误改正之后,他就可以得到一个比他这个半外行能够制作出来的相对好得多的结果。

专业人员,比如助理、秘书、图表制作员以及数据员,他们毕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用电脑完成工作,所以他们操作电脑的熟练程度,远远胜过雄心勃勃的年轻经理。在进行随后的各项任务时,专职人员和经理之间的合作会越来越好,因为他们之间已经有了默契。

只有这样的分工和协同合作,才能使他们在巨大的时间压力下创造出杰出的业绩。想要不靠这种专业设计的资料,而单凭自己的业余水平去做尝试,则完全是胡闹,也是毫无意义的。

经常会出现不同的论调,认为不少潜在的管理者确实是自己独自完成所有策划的,这种特例是不足为训的。他们必须以最好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如果你的内部竞争者也属于业余圈子里的人,那你大可自己动手,这样你便能鹤立鸡群。

但在两种例外的情况下,管理者应该自己操作电脑。一种情况是,当他大部分时间在路上,或者是由于时区关系而与他的办公室身处两地,这时通过电子邮件与秘书(也只能与秘书)取得联系要比借助电话和传真更为合适;另一种情况是,此刻没有足够的心情来分配任务,因此想借助一种类似“玩文字游戏”的模式来找回这种感觉。他会吩咐同事去建立整个表格,然后在假设分析中对整个模式的数量变化效果进行监控。他既不会亲自去建立电子数据表,也不会与除了秘书以外的任何人,包括他的直属上司以及他的下属——即便是绝对必要时,交换电子邮件。

如果说,有关美国的经理们每天都会收到200 ~300封电子邮件并且亲自对其一一答复的报道属实的话,那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女士或先生不会有时间去开创他们的事业。同样,也不可能去做其他重要的事情。

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都一定会比其他同事工作的时间长,只有很少的闲暇。这时最好的办法便是,让其他人代为处理他的电子邮件,或者至少是提前筛选一下。03 电脑“盗走”了人们的自由空间,并使人们的自由受到牵制

一个管理者越是认可电脑的优先性,他支配给自己、家庭,尤其是用于其首要职能——创业的时间就越少。一位习惯于在吃早餐之前看一眼电子邮件的管理者,已经不再是某项计划的全盘操控者,而是变成了该计划的奴隶,但是他自己还感觉良好。

不善于处事是创业的最大敌人。试想,有谁愿意让一个被零七碎八的小事所牵制的人,坐在企业的某个重要位置上掌舵领航呢?不善于处事所带来的是不必要的忙碌、巨大的压力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早衰性心肌梗死,或者至少是过度疲劳症。

然而,即便是对于有创业方向感的管理者,电脑也同样能展现出它的吸引力——毕竟,管理者也是人。但与那些缺乏自我意识的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有创业方向感的人懂得如何避开因电脑而生的危险,以及如何不被深入去了解电脑知识的欲望所诱惑。

他会使自己远离电脑,正如远离其他易上瘾物品,像酒精、尼古丁一样。他清楚地知道,用惯了电脑的人就像有其他嗜好的人一样,会出现共同的病症:会否认问题的存在,并且会为他们的惰性编织成百上千的理由。他们当然也会表示,随时可以戒掉这些惰性。

然而,你大可以肯定,过不了几年,就不会再有几个自我控制力强的人了。那时,当他们在某天早上醒来后会无奈地发现,许多人已经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而自己却将同样的时间虚度在了电脑上——虽然他们也曾满怀雄心地要干一番事业。04 不要让电脑削减了自身价值

如果经理亲自用电脑工作,那么他就是在浪费金钱。因为经理的薪水要比他们的秘书高得多,但是做的却是和秘书一样的工作,而且做得不仅慢,质量也不会比秘书的好。那些拿着高薪,却亲自在电脑上写信件的经理,理应马上被解雇(另一种有趣的选择是,把他的薪水和他的“贡献值”挂钩。如果他热衷于摆弄架势,不珍惜他的前程,那么至少本公司不必在他身上下本钱了)。

律师和顾问,请原谅我这么说,在我眼里他们也只是高水平的专职人员,所以,就使用电脑而言,他们享受着一定的特权。

如果我发现我的员工中,有谁拿着每小时200欧元的工资,却只用两根手指在键盘上乱敲乱打,那么我会立即解雇他,或者对于他这段时间的工作,按照打字员的标准付给他工资。倘若是一个实习经理,起初由于业绩的关系想先与打字员等量齐观,我自然会给他机会——其实也只是调整他的工资,而且是在他余下的全部的职业生涯中。

要想得到更高的薪水,就要做出和打字员不同的成绩,如果一个人连这一点都认识不到,那么即便我再愿意,恐怕也帮不了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大宗投资决不能托付给这样的人去办理。就像他总是漫不经心地去做那些辅助性工作,从而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一样,他也会挥金如土,让公司的大笔资金流入那些道德败坏、濒临破产的企业里去,而这是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允许的。他还应该继续打字,但最好在另一家公司!05 千万不要打字打得忘记了领导的技巧

没有任何一样东西能比一台经常被使用的电脑更清楚地体现出,一个人在领导和委派任务方面能力的欠缺。很显然,那些勤劳地敲着键盘的使用者,应该是以下几种人:(1)他没有权力指使其他人为他工作(换句话说,他是一个无足挂齿的可怜的小人物)。(2)他认为,他可以独立并且正确地处理这些事情(可以推断,这种人缺乏对别人的信任,而且也缺少现实意识)。(3)他确实相信,自己并不比那些做辅助工作的人更有价值(设想这种人,即使别人再友善地对待他,他也不会有很强的自信心)。(4)他根本不去考虑自己到底在做什么(而这恰恰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做到的)。(5)要找一个更有意义的、能创造更多价值的工作,凭他的想象力和知识是不够的。

就算他能把录入、图表和数字以及更改格式等这样普通的工作都准确无误地完成,但是否有能力保证在做更复杂、风险更大的生意时,也能获得别人的支持呢?他布置的任务,必须要让其他人能准确地理解,他能驾轻就熟地完成这件事吗?他对同事能力的信任从哪里来?他又怎么会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如何支配谁?如果他是一个中级主管,那么,他能区分哪些工作应该由他自己承接,而哪些工作应该分配给下属吗?

所以,你千万不要打字打得忘记了领导的技巧!请记住,谁要是无法把一件简单的电脑工作委派出去,他就会被从管理位置上淘汰。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在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里,居然有那么多身穿深色西装的男士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膝盖上,像打字员一样忙碌着(难不成他们真的只是做着30欧元的工作却可以拿一张200欧元账单的专职人员和顾问吗)。

有一件事你完全可以肯定:那些膝盖上放着笔记本电脑英俊的男士中,将来没有一个真的会成为高级经理。他们的时间应该用来做更有用的事情。如果人们注定要在机场等候,那至少也应该把时间用来读书。谁要是不打算一辈子打字,他就应该在被迫休息的时候,设法取得信息方面的优势,以便今后能够在他的同事中表现得更加突出。06 别让“赞誉的金字塔”翻转

此外,亲手使用电脑还有其他负面作用。一个经理可以把一项任务交给另一个能够很好地完成它的人去做,倘若经理错过了这个机会,那么他就会失去建立上下级之间力量对比或者维持一个已经存在的力量对比的时机。一个人发号施令,而其他人毫无怨言地接受任务,默认这是他们必须完成的,等级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产生的——尤其是那些重要的却非正式的等级。

溢美之词同样有它的给予者(或者叫资助者)和需求者。通过这种对赞扬的给予和接受也可以给“等级”这个概念下定义。然而,能够有资格表扬某人的人,也一定是有权力指使他做事的人。对那些新上任的经理而言,正因为层次分明的从属结构还没有形成,所以要想让一群人很自然地接受他分配的任务,按照他的指令工作,反倒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一个有雄心壮志、想在职场上继续有所建树的经理,只知道死抱着电脑不放,坚持在操作上亲力亲为,那么留给他的唯一机会,只能是在等级结构内部设法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职位。

还有更糟糕的:这个可怜的人得到的恰恰是相反的结果。他总是不得不与那些本应对他的事业起辅助作用的人相比较。对于他所完成的工作,他的同事都要做出最好的评价,换句话说,他成了需要受表扬的对象。他们是不会吝啬这样的褒扬的,因为这毕竟关系到每天盘子里的面包。

但是你必须清楚地知道,每一个秘书都懂得的信函格式,而你每次都要重新学习。那些被你忽视了的标点使用上的小瑕疵,却逃不过秘书的眼睛。你的工作结果会差一点儿也是不足为奇的。不管怎么说,你不可能达到像秘书一样的工作质量,因为秘书日常工作的主要部分就是这个。但是秘书可不这么认为,他们只看到你拙劣的工作成果。

而且他们还会得出一个相似的结论:你本职工作的质量其实也和这个差不了多少——一般来说无须得到秘书对此的评价,但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你的秘书和其他同事得出的完全一致的结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他连一篇没有差错的文章都写不出来,那么我倒想知道,他在他的本职工作中会犯怎样愚蠢的错误!”

许多电脑信仰者居然还期待他们这种半瓶醋的做法能赢得喝彩!但是这只能使情况变得更糟。有这样的(自以为了不起的)经理,他们非常渴望能够听到办公室里的女士们说:“天哪!就连我们也不可能做得更好。”就这样,“赞誉的金字塔”翻转了过来。同事会设法让这个自命不凡的经理(自命不凡,是因为他不会再成就什么了)感到满足,而在今后,这种满足感很可能会将他的注意力更多、更频繁地引向那些原本与他的领导工作毫无关联的事情上。可这不是他自己主动转到这个错误的方向上来的吗?反正他已经被他的同事看扁了,谁要是总企盼着下属的夸奖,他就会成为同事的笑料和一个不称职的企业领导。07 不会分派工作,只能成为受人摆布的玩偶

对于勤奋的电脑使用者来说,如果他的同事反过来把电脑工作委派给他,那么最后,这件事只能令他感到羞辱。这通常是从一个毫无恶意的请求开始的:“快来看一下,为什么不能正常运行了?”结果是,他替他的同事做了整个演示和电子数据表。倘若小组里的同伴成为新的上司,那么至少他依旧是这位新上司的得力助手,在这个职位上他已经站稳了脚跟。但同时也保证了,他同样会被其他同事甩在身后,最后他肯定会被人指使得团团转,马不停蹄地做着与他的本职工作无关的工作。但当某一天人们明显地看出,他的本领与真正的计算机专家相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时,他就会丢掉这份工作了。

你觉得这样很好吗?

不!因为至少在这家公司里,他再也不可能实现进入管理层的飞跃了。这样的话,他留在人们印象里的只是一个无能者的形象。他唯一的出路是:从这家公司消失。

除了电脑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小玩意儿也通常被人们看作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是那些雄心勃勃、一心想向上爬的人会很谨慎地并且有目的地使用这些东西。就拿手机和助理来说吧,没有人怀疑,能够脱离办公室、改用电话保持联系和开发项目的工作方式是值得向往的,然而持续不断地联络恐怕就是灾难了。那些把移动电话随身携带的人所犯的最主要的错误是,他们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了所有的人。他们的这种行为就像是一个人发动了一架模型飞机,然后不加选择地向周围的行人大量地发放无线遥控器。那么,就这个经理而言,他的成功之路也将会像这架飞机的航线一样,毫无规律。

随时都可以联系到的人,肯定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你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和你的谈话对象说:“请你打这个电话,我的秘书会负责把你的消息及时迅速地转达给我。”这是专业的做法。而同时,你也会特别受秘书的青睐,因为她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不行,我不能把米勒先生的手机号码给你!”她会这样拒绝别人。而且令她骄傲的是,她是整个公司里唯一一个知道这个电话号码的人。她可以决定,什么时候用哪条消息来打扰你,许多询问她也可以马上为你解决,她享受着这样的权利。

我承认,我有点儿惊得目瞪口呆了。这一切听起来非常合乎逻辑,而且我觉得这些说的就是我自己,因为我确实在电脑上花了很多时间。可是就因此离不开电脑了吗?不,还不能这么说!或许也有一定道理?突然间,我想起了自己只顾敲键盘,却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情景。“可是这不符合现代的经理形象。”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实我只是想说点儿什么。“谁说的?”“我们培训师说的。还有这之前我的每一个上司。”“啊,是嘛。这些上司大概都分配给你电脑工作了吧?”“是呀。”“之后他们又正式地表扬了你?”“对。”“而你则很高兴,并且努力在下一次的时候做得更好?”“当然了。”“你瞧,怎么样!还用我再多说吗?”

他不必再说什么了。尽管如此,我自己还是远没有弄清楚。“但是我不可能一下子把我知道的都忘了呀。我毕竟是学计算机专业的,而且不管你相不相信,我对办公应用程序的了解确实比我们公司的秘书强多了。”

白发老人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边思索边抽着烟斗。他好像在想,对于我这么顽固不化的人还值不值得他再费口舌。幸运的是,他决定宽恕我的固执。“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你几乎就必须要忘记你所知道的一切。”“为什么?”“这是第二条基本准则,即视专业知识为绊脚石。”准则2视专业知识为绊脚石

专业知识和万能胶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它把拥有它的人牢牢地固定在他的位置上。专业知识越扎实,黏力就越强。01 专业知识越扎实,黏力就越强

对于快速持续发展的事业来说,专业知识是它的障碍之一。广博的专业知识有利于职位的提升,这种信念被广泛传播,但却是脱离现实的。持有这种错误观念的人,多数是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同事。他们认为,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工作乐趣和高度的工作热情在那些有硕士学位的同事面前表现自己。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会错过真正赶上其他人的机会——况且在德国这样的机会是很少的。

专业知识和万能胶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它把拥有它的人牢牢地固定在他的位置上。专业知识越扎实,黏力就越强。哪个理智健全的部门主管会荒唐到把他最好的员工放走,进而使这个部门的工作成绩——当然还有他自己的发展受到威胁呢?他绝对会尽力把这颗隐藏在堆积如山的工作后面的未经雕琢的钻石好好藏起来,不让别人发现。

然而在紧要关头,即当这个人的调动问题最终被提上日程时,他便会像模像样地夸奖他一番,然后再以专业知识为由去对付他。“真是个出色的人才!”他会这么说,“‘最棒的人’是就他的专业知识领域而言的,可惜除此之外,他很少对别的东西感兴趣,所以还是不太适合做别的工作。”

要想以“专家”的声望在企业中继续发展下去,最大的可能和机会便是,继承自己上司的位置。如果真的如此,可能是因为由于年龄的关系上司被淘汰了(大多数情况下这对于创业的第一步来说太遥远了),也可能是由于上司被升职了(也不好,因为这样会使一个人的前程不得不依赖于小组领导),还可能是因为上司被排挤走了(在拥有一些东西的同时,也包含着风险,虽然这种风险只会在特殊情况下出现,但是一个追求事业的人应该随时准备好去应对它)。

当然,最好的结果是你的上司死了。因为只要他还活着,就会不断称赞你的专业水准。这种称赞就像犯罪前科一样粘在你身上,会阻碍你事业的发展。

横向晋升的机会很少眷顾“专家们”。其一,像这样的专家几乎都不了解部门之间的界限;其二,总是会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提升了他,我们不清楚会有多少损失(确切地说是很多),另外,我们也不知道会赢得多少利润。”而恰恰是在“获利”这一方面专家们遇到了问题,他们如此努力,为的就是能够在专业领域有出色的表现,然而他们忽略了其他所有对他们的事业很重要的东西,这是不可原谅的。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电脑知识也属于阻碍事业发展的专业知识。一些有雄心壮志的职员、年轻的部门主管,会因为秘书向他们请教电脑问题而扬扬得意。但是要注意了,这并不在他们的职责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唯一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很抱歉,我帮不了你。”

特别精明的人还会给秘书这样的建议:“你可以去问问‘助人为乐’先生。我想,他绝对是这方面的行家。”这位“助人为乐”先生当然是那个被看作下一次升迁中的直接竞争对手。其实“助人为乐”先生也该想想怎么“陷害”别人。02 “有意遗忘”很重要

在进入一个更高的等级之后,会接受新的任务,这时候“有意遗忘”显得尤为必要。因为有一点是可以百分之百肯定的:能否在新的层面上获得成功取决于很多东西,但是绝对与你在之前的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无关。所以,在就任新职位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必须做现状分析。所谓的现状分析,是指要想在这个新环境中获得成功,哪些知识和能力是必备的。同时,他必须同样认真地分析一下,在做他的新工作时,哪些能力是不允许他表现出来的,然后将这类知识立刻放弃。“有没有一个标准,哪些能力是属于该遗忘的?”“有!”

“最简单的规则是:忘记所有你之前擅长的东西。”“需要再举个例子吗?”“是的。”

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的一个软件研制者被提升为研制小组的负责人。在他正式成为研制小组的主管之后,他从前的同事,也就是他现在的下属,想请他帮忙启动某个程序。这位新上任的研制主管看着他摇了摇头,说:“很遗憾我帮不了你,我也不知道怎么启动。”当然,这样的回答首先会让人感到诧异,因为这个程序是他以前在做研制员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怎么可能不会呢?不过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没有人会再去请教他不属于他工作范围的事了。

他知道,由于自己的职责范围明显扩大了,所以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细致地去做每件工作。这样的理解是如此平常,以至于让人们相信,每个人都会听从他的。相反的观点也是可能出现的,直到今天还有很多经理认为,在他们所负责的每一个部门中,他都应该是比专门负责该部门的同事更强的专业人士。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就只能有这一次升职机会,这之后他们的事业也不会再向前发展了。因为他们的上司会决定让这样的“超级头面人物”留在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上,以便更好地利用他们非凡的知识。

但是,真的必须有目标地降低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吗?答案是肯定的!一个经理的任务不是要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而是要去组建和指挥一支作用突出、积极肯干的队伍,一支在每个细节上都做了充分准备的队伍——而且每一个部门都要有一支同样好、同样积极的队伍。在刚刚获得晋升的人中,只有少数的人能够认识到,过去每天工作中需要的(深奥的)知识,现如今会对整个小组产生哪些消极的影响。

直到现在还在一家大公司任职的财务处处长,以他痛苦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点。

在他被晋升为公司总财务处处长时,他相信自己已经为这个新职位做了最好的准备。所有其他财务部门的主管自然都急于想知道,这个他们从前的同事成为上司后,会有怎样的表现。他们用敏锐警惕的眼睛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他们看到了什么呢?一片混乱。这个处长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那就是他没有把他那出色的财务知识忘掉,相反他更愿意关注这方面的工作。而且在做每一个重要决策时,他将来的继任者(也就是他现在的下属)都会(迫不得已地)请他来协助。

他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每个员工都消极地对待工作。在公司财务处工作的人(包括那个将利用下次机会跳槽的部门主管)感觉受到了挫折,因为那位刚刚被升职的“前辈”在细节问题上也要插手干涉,所有的事情由他亲自决定,而且就连他们所犯的最微小的错误他都能明察秋毫。他们觉得,留在这儿没有用武之地。

其他的部门也同样不会积极工作,因为他们的新上司很明显有自己偏爱的部门,他会更多地关注和照顾这个部门,却不可饶恕地忽视了他们,同时也忽视了他们的利益。他甚至都不曾深入地去熟悉他们的工作,又怎么能对他们的工作成绩做出评价或者做出真正重要的决定呢?他总是对这些部门的主管说:“先生们,你们比我更了解这儿的情况。”公司财务处再小的账目他也要亲自过问,而其他财务部门的主管却连数目上百万的大事都不得不自己决定。

更糟糕的是,不管他们做什么决定,都不会产生异议。如果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下属最严重的错误,那么还有什么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这些部门主管觉得自己是在一个“饭桶”的领导下工作,而且他们认为,这位新上司最好还应该留在他原来所在的部门。当这个倒霉的家伙还在财务部门浪费他的时间和精力时,其他部门早就变成一盘散沙了。这种状况不久之后就被公司发现了。他虽然没有被公司解雇,但是他的事业不会再有任何发展了。

如果当初他刻意去“忘记”他的专业知识,同时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新的工作中去,那么,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请你记住:“遗忘”是绝对必要的,其目的是能有更多的精力处理新情况。同时,这样做可以让继任者清楚地知道,从现在开始,他必须自己做决定并且为他所做的决定负责。他绝对不允许有把决定权再推给原来的负责人的想法。

当然这里所描述的“遗忘”并不会带来实际知识的损失。更确切地说,它指的是一种思想上的自我约束。对于某些事情干脆就不再想着知道为什么,人们是可以这样决定的。只要他不再卖弄自己从前掌握的知识,那么他的知识就会在他周围的环境里消失,就好像从来没有过,但实际上它一直在那儿。所以,这种遗忘对于新的工作来说是完全没有风险的。

一位新上司是否能较好地控制他的“遗忘”,这要看他在察觉到问题和知道了解决方案后,是如何处理的。只有无能者才会直接指出问题的所在,并且亲自揭晓答案。看重事业的人则会说:“我感觉,这个分配方案的号码好像不对。请你重新检查一下,如果有必要的话,把错误改正。”其实他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那个号码是错误的,而且他也清楚地知道,正确的号码应该是“0815/4711”。但是发现和清除这个问题,毕竟是别人的工作。

下属也应该有经历成功的机会。当他们检查后说:“我们找到了那个错误。分配方案的号码应该是0815/4711。”这时那些有经验的经理则在心中窃喜,他们会大声地说:“看到了吧,人的忘性多大。要是以前,我肯定能马上发现这个错误。”边说边难过地摇头。而其他人则有了一次成功的经历,不过他们也知道,不能无视错误的存在,接下来他们会相应地去安排自己的工作。“我的天,”我暗自叹了口气,“他到底打不打算停止他的建议?”我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了。这时传来了广播的声音:“各位尊敬的旅客,几分钟后我们将到达法兰克福火车总站。”“我必须离开这儿。”我想。我迅速地站了起来,急急忙忙从架子上把那个装得满满的衣袋拽了下来。“噢,对了,”那位老人打断了我,“你能帮我一个忙吗?”真是烦上加烦!“请你把我真诚的问候转达给一位叫库恩的先生,他也在ISG公司工作,可以吗?”“好,好,我会的。”接着我便要下火车,“再见……还有,谢谢你的建议。”我向那位老人告别,声音里夹带着讽刺的意味。当我走到过道处时,突然想起我还不知道应该代谁向这位库恩先生问好。于是我重新回到车厢去问那个人的名字。“韦塞尔,”他说,“格雷戈尔·韦塞尔!”我注意到他询问的眼神,于是便说:“噢,对不起。我叫维勒,全名是托马斯·维勒,这样更准确。”

老人把他的名片放到我手里:“再见。”

韦塞尔先生所说的话,听起来其实并不是完全不合乎逻辑。但是如果想在ISG公司有所作为,那么就应该按ISG公司的规定行事,即实习生每个星期必须交一份报告,而我现在还没有做完,我决定今后要更加勤奋努力。去办公室的路很近,这让出租车司机很不满意,唠叨个没完。不过至少我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我的报告。我想把最后一组季度数据做成表格安排在文章中。这样看起来显得更专业。

到达我们的办公大楼以后,我在一套小的沙发椅上坐了下来,以ISG公司的风格,有客户来访时,在把他们带进去之前,总会让他们在这个沙发椅上稍等片刻。这样做会给他们留下一种印象,那就是只有经过批准他们才能得到被接见的机会。当然这里面也有诀窍,即让他们等待的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当然等待时间的长短要根据来访者和被访者的职位来决定。“在这里所学到的东西真是太棒了。”突然想到这一切,我感到很高兴。我又拿出了我的笔记本电脑,打开电子数据表。“绝不要亲自用电脑工作。”我脑海里又回想起那位老人说的话。“简直是胡说八道,”我心想,“该死的,不用电脑,那让我这种小小的实习生怎么工作?”“早上好,库恩先生!”门房声音大得夸张的问候,把我从思绪中惊醒。库恩——这不是我要代为问候的那个人吗!我手里稳稳地托着电脑,急忙站了起来,在电梯那儿我拦住了库恩先生。他的年龄和我在火车上遇到的那个人差不多,可是他看上去远没有那个人显得平静,他好像很着急。“你是库恩先生?”我对他说。

他勉强说出“是”,显然他对我的问题没有多大兴趣。他草草打量了我一下:“有事吗?”“我……有一位韦塞尔先生让我代他问候你……”我结结巴巴地说。我用双手把电脑捧在胸前,就好像要防御那句冷冷的回答“那然后呢”,这句话是不可避免的,看样子他一定会这么说。我真是个笨蛋!我不去工作,却为了那个老人把自己弄得像个白痴一样!然而库恩却变得感兴趣起来:“你是说韦塞尔先生?”“是的,我是今天在火车上遇见他的。”“这怎么可能!韦塞尔!”库恩喊道,“你跟我来,你得给我讲讲!”“我……本来是打算把我们这个季度的统计结果输进电脑里去,”我回答说,让我感到那么点儿自豪的是,我也会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处理,“今天我必须把它交上去。”“那么你认为,有什么理由要让公司的打字员享清闲呢?”他根本不理会我的反对意见,急忙从我手中接过电脑,并把它放到接待处的柜台上。“送到打字员那儿,把季度数据补全。”他指示一个门房说:“你跟我来。”他把我推进了电梯。

第二天早晨,我走在去往位于拐角处的专项贸易局的路上,我的心情好极了。前一天和库恩的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他是ISG德国分公司销售部的经理,他好像从前和火车上的那位老人很熟。反正他想清楚地知道,韦塞尔现在是什么样子,我们是怎么认识的,还有他都说了些什么。在我的描述中,我省略了那位老人告诉我的那些话,因为我害怕会在库恩面前出丑——因为那些建议是那么的愚蠢,或者万一那些规则是我早就该熟知的呢——对于这一点我丝毫不敢肯定。

库恩的办公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雅致、明亮、整洁,而且还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我们的谈话接近尾声时,我鼓足勇气问了一个问题:“你压根儿就没有电脑吗?”“哦,”库恩对我的问题感到很吃惊,他说,“公司给了我一台笔记本电脑,是最新型号的,彩色荧光屏,还有最快的处理器。我儿子非常喜欢。可是我还真不知道,我该用这个东西做什么。你怎么会这么问呢?”“没什么,我只是注意到你办公室里没有电脑,”我说,“不过现在我必须走了,我还有个会,已经开始了。”03 谁总是口授某事,谁就拥有权力“我在找一种口授录音机,”我对局里专卖店的售货员说,“用于这种录制系统。”我把一个模型放在桌子上,这是在我去取我的笔记本电脑时,那儿的打字员给我的。他用责备的口气向我解释说,如果有一盘带有明确指令的录音带,那他们工作起来就可以省很大力气了。“啊,是ISG公司的吧?”售货员注意到那盘磁带。售货员带着微笑拿给我一个小小的、闪闪发光的仪器。

它就在我的手上,很小、很亮,而且轻重正合适,这是权力的象征。谁总是口授某事,谁就拥有权力;听别人口授的人,只得遵从别人。这是强者的标志,而我竟然傻到把电脑当作身份地位的象征!其实它就是一个我必须亲自在上面打字的仪器,真可笑!带着胜利者的微笑,我把一张50欧元的钞票放在了桌子上。

几个星期之后,我已经开始正式操作我的第一个项目了。这是我一直渴望的事情,我终于“上前线”了。我将在这个项目上和其他同事一起工作3个月,直到实习生课程的理论课重新开始。我享受着这段时光,就连慕尼黑,我参与的第一个项目的所在地,我也很喜欢。很快,同事便对我的价值给予了肯定。我必须承认,韦塞尔的建议确实对我的成功贡献不小。

从打字工作中解脱出来之后,使我有时间去做那些重要的事情。我在客户那儿也很受欢迎,因为我常常可以陪他们去喝咖啡,而我的那些一无所知的同事却还把大把的时间都花在电脑上,为的是把某一个报告再做得漂亮一些。偶然一次,我把一盘录了音的口授录音磁带寄回了法兰克福。后来慕尼黑办公室的一个秘书(她把我看得比别的同事重要,因为我经常请她帮我做打字一类的工作)问我,这样做是不是一点都不烦琐?从那以后,我在慕尼黑也有了支持者。

项目经理当然对我也很满意。除了我的实习课程之外,他还愿意让我继续参与这个工程的工作,而且还有另外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一位行政科科长从法兰克福打电话给我,在法兰克福有一个销售代理的职位空缺着。他听说,我是个很健谈的人,他希望我能到他那儿去看看。但是如果我去做销售代理,就不能完成实习课程了。这肯定会对我的事业有影响,所以我只得放弃了这个机会。

不管怎样,我手中还保有项目经理给我提供的工作机会。就在同一天晚上,我给我的女朋友安娜打电话,想要告诉她关于那个销售代理职位的事。打电话成了过去几个月中我们之间的主要联系方式,我们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能见面。而现在,确切地说只是在大多数周末可以见面。但是无论如何,我们想在我实习结束后结婚,并且一起买一栋房子。如果这个项目持续的时间长,也许我们会搬到慕尼黑来。那天她对我的事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可是我必须找个人聊聊我的成就。我突然想起了韦塞尔,他的名片就夹在我的记事本里,于是我打电话找到了他。“晚上好,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我……我们是在火车上认识的。你还给我的工作提了一些建议……”我停了一下,想看看他的反应。

过了片刻,他回答说:“是的,我想起来了。你是那位很有抱负的年轻人,还带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对吗?”“是的,就是我,”我自豪地说,“我是这一批实习生中成绩最好的,项目经理还向我提供了工作机会。”“祝贺你。那么你是正式被聘用了?”听他的语气,好像并不是真心在祝贺我。不过他毕竟老了,情有可原。“是的,”我十分肯定地回答,“而且等我的实习课程结束后,我可能还会到慕尼黑来。因为我和那儿的客户关系很好。”“噢,然后你是去销售部吗?”

他的问题让我很吃惊。“你怎么会想到这个?”我问。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年轻人,你肯定早就听说过,良好的客户关系对销售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没错,我听说过。但是我必须为我的前程着想,首先我必须顺利完成实习课程。上个星期还有人问过我,愿不愿意去销售部工作。可是现在,我的事业刚刚开了个好头儿……”“你肯定拒绝了那个销售部的职位。”他叹道。“当然了,”我说,“第一,这不是我的专业;第二,那样的话我就无法完成我的实习了;第三,我不知道销售部是否适合我。”“销售部的工作地点在哪里?”他再一次用这种好奇的口吻询问我,我们在火车上碰面时就是这样,我还记得这种声音。“在法兰克福。”我回答道。“在权力的中心,”他补充道,“你知道,能留在权力的中心,这有多重要吗?如果你想升职,那儿是你唯一应该落脚的地方。”准则3想方设法 进入权力的中心

在权力中心,潜在的升职机会更多,接触面也更宽,而且能尽早体会到权力的氛围,并了解权力的游戏规则。01 宁做总公司的秘书,不做分公司的主任

倘若周围没有人观测,那么即使运动员跑出了世界纪录,也不会有任何的结果。同样毫无意义的是,如果他总参加低级别的运动会,每次都是别人用手拦住他,告诉他终点到了,没有人做记录,即使他艰难地从底层向更高级别的比赛努力着,最终也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因为像这样的田径运动员,等到他真正有机会同大师级的运动员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时候,其体育生涯的巅峰期早就过去了。而另外一名运动员(他在一次国际比赛中对电子计时器做了手脚)仅凭唯一的一个出色成绩,就名利双收。

在大公司也有着相类似的情况,只不过粗野得多!在分部工作的人,往往会遇到这个问题。他们离真正的决策者太远了,总部的上司根本不会注意到他们。这样很糟糕,因为,和那个田径运动的例子不同,他们的直属上级是不会骄傲地把这些“耀眼的明星”捧出来,让他们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的。相反,那些“地方政府”,也就是各个地方的经理,会想方设法把这样的宝贝尽可能长时间地珍藏起来:一方面是为了利用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持对他们的控制。因为流失了出色的员工,会威胁到自身的发展。所以,看重事业的人必须始终力求在一个能尽量多地接触高层人士的工作岗位上(包括工作地点)工作。

因此,想往上爬的人一开始绝不要自愿到分公司去工作。在公司总部,潜在的升职机会更多,接触面也更宽。接触到的是不同层面的人,包括部门经理、科长、主任,甚至是董事会成员。此外,还有一些领导职位是分公司里没有的。从一大堆头衔中搞到一个管理职位的概率,显然要比在分公司大很多。

尤其不能忽略的是,公司总部不仅要安排自己的职员,而且当分公司要招聘职员时,总部的意见也十分重要。如果你得到了某位董事的青睐,那么他可以在他庞大的王国里为你安排一个有可能让你取得威望的职位,这对他来说根本不费吹灰之力,而分公司的老板,即使他对你再有好感,也为你做不了这些。

除了升职概率大大提高以外,在总部工作还有其他的好处。多年来对私人感情的投资可以在升迁时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一个在公司总部“成长”起来的经理,无论晋升到了哪个管理职位,都无须担忧,因为他可以让他那些身居要职的朋友们,随时给予他支持。

他们会告诉他很多信息,在紧要关头,他们是他可以信赖的盟友。即使他由于事业的关系不得不到别的地方去工作一段时间——比如他要到分公司去,他仍旧可以利用他在公司总部所建立起来的私人社交网。他的朋友们总是想着他,如果他出现工作失误,还会竭力为他说情。不过从分公司调到总部的人情况可就完全不同了。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成功地晋升到高级职位,进入了总公司。而他在分公司经营的人际关系、赞助商和支持者,便被他完全抛在脑后了。因为在新的环境中这些人对他来讲失去了利用价值。他们只是“乙级联赛”里的“路路通”,管不了“甲级联赛”的事。

仍以体育比赛为例:一家甲级俱乐部的衣物管理员对甲级联赛的影响,比所有德国乙级和丙级俱乐部的主席和教练加起来都大得多。所以,一个人从分公司来到总公司后,必须要一切从头开始。他必须在总公司建立自己的社交网,因为他在公司内部的竞争对手都有强大的人际关系支撑。那么,谁会对他有利呢?02 在大人物面前混个脸熟

要尽可能地与高层决策人士坐得近一些,要让他们看见你,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工作越明显——也就是说这个人越显眼,出于事业的考虑,他的职位就会被评价得越高。有许多经理助理都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被他们的上司提升为办公室主任。经理对他们面孔的熟悉程度,就像对每天给他拎手提包的人一样。这通常是他们唯一的资格证明。

只拥有与“上司的上司”碰面的机会是不够的,还必须争取能在他手下做事。但是在人才济济的总公司,要做到这点,谈何容易。此外,在许多德国企业里还有一条定律,即由于担心会让直属上司有被忽视的感觉,所以从不敢和上司的上司攀谈。就这一点,有的公司还做了明文规定。而有的公司则挑选出几名员工,授予他们“面谈的权利”,就好像是全权代理。这样等于正式允许他们可以不必事先征求上司的意见,直接与上司的上司进行联络,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信件和公文(这是德国企业的灵活性和公开性)。

如果你想拥有成功的事业,就应该尽量不要遵守像这样与人交谈和接触的禁令!也许你必须要谨慎一些,但是你决不能让任何东西阻碍你与手握大权的人搭讪。有时,哪怕只是在门口或者洗手间里的一句寻常的问候,都能创造出奇迹——当然一定要叫对名字。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位经理就有可能问:“这个友好的小伙子是谁?怎么不仅知道我的名字,而且还能正确叫出来?”(就因为这点,一些职位的候选人为了偶遇经理在洗手间里度过了很多个小时)

另外一种可能是,向那些重要人物请教问题。原则上为了问一个明智的问题,你不应放过每一次机会。比如在职工大会上,在走廊里,或者在上厕所时。重要的是,要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让别人意识到你的存在,并对你有积极的看法,你的问题必须是很容易回答的。如果那个重要人物回答不了你的问题,或者他只能勉强给你一个答案的话,他同样会记住你的模样。只是会把你列入另一类人里。

每天都在高级经理身边工作的人,工作总能被经理看到,这是他们的一大优势。这些人的另一个优势是,在与大人物的交往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有在日常的交往中人们才能体会到权力周围的氛围,并逐渐学会如何在这种氛围中工作。他们了解了游戏规则,过一段时间后,理所当然也就能运用这些规则了。

而在分公司,那些“潜在的能者”通常会对董事们充满敬意,在他看来,董事们差不多就是上帝。当有一天他真的碰到一位董事时,他会表现得紧张而不自然。要想给这位大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就应该随便一点、自信一点,可是他根本做不到。他可能因此错过了一生中最好的机会。

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人们可以留在一家公司的下属企业,而同时又不会严重威胁到他的前程。

第一种:下属企业本身规模很大,几乎可以给人以无限的发展空间。比如在梅赛德斯公司(Mercedes)工作的人,不一定非要到戴姆勒-奔驰(Daimler Benz)公司去。但是在这儿那条准则也是有效的,即要力求在更高的管理层找到一个非常显眼的职位。

第二种:他和这个下属企业的主管有紧密的接触,而且有可能会得到他的提拔,那么他留在这个下属企业里就不是毫无意义的了。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那个“主管”。一个小组领导或部门主管是远远不够的!很多职员在偏远的部门里无聊度日,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听从这条简单的建议。他们寄希望于“乙级俱乐部的衣物管理员”,盼望着“某个人在某一天”能够注意到他们的工作,并且会奖赏他们。他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