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生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15:57:37

点击下载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理解生活

理解生活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理解生活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设计:上官雅弘排版:郝禾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4-01ISBN:9787111562993本书由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导读活出阿德勒心理学,择你所爱的人生

成长过程中避免不了的困顿与疑惑、生活的压力和苦恼,这些关于人和生活的大哉问都能从个体心理学获得清晰的答案,甚至提出生命努力的方向。《理解人性》与《理解生活》是个体心理学爱好者必读的两本经典巨作,也是每位心理专业工作者的实用工具书。

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是一位对后世影响宏大深远的著名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大师和儿童教育家。他曾接受弗洛伊德邀请出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和学刊编辑,阿德勒早期的研究以器官缺陷(organ inferiority)为主,当自卑(inferiority)和补偿(compensation)开始成为阿德勒学说的中心思想时,他便与弗洛伊德产生了理念分歧,于1912年创立个体心理学派。《理解人性》即阿德勒在创建个体心理学派之后,第一本出版的著作,其重要性自不在话下。阿德勒致力于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并进一步推及成人心理教育,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征招入伍担任军医,悲天悯人的胸襟激发他于战后退伍开始四处讲学,并推动儿童辅导诊所的设立。《理解人性》是阿德勒集结的在维也纳人民学院每周一回的演讲内容,于1918年以德文出版,随后由参与阿德勒研究工作并场场出席的美国W.B.沃尔夫(W.B.Wolfe)医学博士进行英译,英文版于1927问世,《理解人性》中文简体版即以英文版为翻译依据。同一时期也首度出版《理解生活》,两年后英文版问世。此时阿德勒已远赴美国,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十年后辞世于苏格兰。

个体心理学是历史上第一个由社会取向中发展出来的心理学系统,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密不可分,也就是说人的性格发展深植于社会关系当中;人如果对群体生活适应不良,便可能产生性格偏差或缺失导致生活行为错误,从而影响自身或他人的生活质量。阿德勒认为:“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去理解他们,这是社会关系的基础”(《理解人性》)。他试图借由出版《理解人性》一书让大众了解四项主旨:①个体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增进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②教导人如何辨认自己的错误及其影响;③进而能理解到个人的错误行为损人不利己,更影响群体生活;④个人如何针对生活和谐进行改善。《理解人性》全书章节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人的行为”包含八章,阐述人类精神生活的发展、各种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以及行为与性格背后的动机。第二部分“性格的科学”包含五章,说明不同性格与情感的特征。此书对于性格描写丝丝入扣,充分展现了人性幽黯细微之处,有时令人莞尔一笑,有时又惊心动魄,仿佛身边的人就有此性格,长年来自己却未能察觉。这对于专业咨询人员进行咨询方针拟定十分实用,对于一般大众阅读亦能产生自我启发和成长之效力。

阿德勒使用一般成人能懂的口吻,在《理解人性》一书中细腻大胆地揭露人性和心理机转,解说精神生命由来以及性格的不同特征,将情绪也视为性格的一部分,涵盖了个体心理学的理论,并强调儿童教育之于人格形成的重要性。此书在个体心理学历史中具有特殊关键地位,主要是因为阿德勒于《理解人性》书中首度提出“社会感”(gemeinschaftsgefühl)》(或译为社会兴趣、社会情怀)这项贯穿个体心理学的核心概念。阿德勒说,人不够强壮到独自生活,群体生活是有必要的,因为透过分配劳务可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合作是群体生活所必需的技能。由于阿德勒亲身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认为战争起因于人们缺乏足够的社会情怀,因此个体心理学致力于提倡培养人的社会情怀,是生活问题之终极解决之道。许多学习者对于社会感的概念感觉模糊难捉摸,翻译时的译名版本也层出不穷;事实上,阿德勒提出的社会感与孟子所描述理想社会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东方社会流传已久的儒家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社会感便清晰、容易得多。

另一个在《理解人性》中被强调的重要概念是“行为的目的性”(teleology)。人需要适应环境,并对环境做出反应,个体心理学假设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想要追求的特定目标,虽然个人可能对于自己的目标选择不太了解,也可能是模糊的想象目标,然而精神生活中的所有表现都朝向一个目标,是种对未来某些情境所做的准备,也像是一出从头到尾自编自导的戏剧。阿德勒在此书中再三提及辨识人们如何设定目标的重要性,伴随着他稍早发表的自卑感及其补偿(compensating of the feeling of inferiority)理论,说明目标设定是一种支配他人、胜过他人的倾向,基于幼年时期的不成熟和弱小,再加上来自家庭的影响,孩童很容易有不如人的自卑感,为了弥补自卑感,逐渐产生出被认同的需要,并获取优越感。孩童也容易错误估计自己的自卑程度而建构出错误的行为目的,发展出被称为“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

相较于《理解人性》侧重于人性心理机转的精细描述和说理,《理解生活》于1927年首次出版,原名为《生活的科学》(The Science of Living),书中运用大量的临床实务案例,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其性格,并呈现不同个体上的差异和独特性,对于如何进行阿德勒学派心理治疗或教育方针有更清晰的说明,在心理治疗和教育领域的实务工作上贡献宏大而深远。阿德勒在《理解生活》一书中正式引介了“生活风格”(the life style)(或译为生命风格、生活方式)这个概念,指的是人积极主动的天性,从受精细胞开始成长,包括欲望、感觉、记忆和做梦等,人的每一部分都是以自我整体一致性朝向目标前进。他强调人的独特性和自主创造性,主张人不会任由过去的经验决定自己,而能自主地决定如何运用该经验。在这一点上,个体心理学让人从过去的宿命论中解脱出来,重新赋权个人。在原著出版近百年后的今天,经典重译的此刻,阿德勒心理学对于人生问题所展现的釜底抽薪、解决问题的力道,仍让我们感到震撼。生活风格既然是由个人的自主决定所塑造,那么结果自然得自行承担,改变也需从自身做起。《理解生活》一书中对于使用“早期回忆”(childhood memories)对人的生活风格进行探讨,有精彩的解析。阿德勒独创的早期回忆分析法,是最令人好奇和津津乐道的个体心理学概念,即请来访者回溯孩童时期的特殊事件,包括当时对该事件的想法和情绪,从回忆中去了解来访者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看法,从而探索其需求、目标、生活风格和个人特质。早期记忆就像是探照灯,是阿德勒心理治疗技术中用来检视生活风格的主要工具,照亮生活风格的根源。也由于对于童年早期的重视,阿德勒认为研究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所以他对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深入到了教育学领域,他对于家庭学校教育的论述,至今仍蔚为主流。他倡导儿童教育在家庭和学校的重要性,认为父母拥有培养儿童健全人格的最大优势,主张父母和教师需懂得生活风格的道理,才能敏锐察觉出儿童早期的错误,掌握最佳的修正时机。如果家庭无法提供适当教导,学校教师则成为儿童人格的第二道防线。

在心理治疗和教学工作中,经常能印证阿德勒对人性和生活的看法,他认为生活中出问题的人,他们在面对工作、社交和婚恋(或亲子家庭)困难时,因为缺乏社会感、不相信这些难题可以用合作的方式解决,而采用逃避或压抑、暴力或犯罪等不良方式,争取的目标是一种虚假的个人优越感,弥补过度夸大的自卑。从阿德勒的这两本经典著作中描绘个案心理感受的细致完善和深刻透析,便能看见阿德勒心理学对于人性和生活秉持着完全接纳与尊重的态度。阿德勒相信,每一个看似伤害的无理行为,背后都有良善的企图,想要追求成功的心意,只是受挫太深缺乏勇气与人合作;若能让来访者看见自己犯的错误,调整行为背后的目的,改变就有发生的契机。

笔者实践阿德勒心理原则于工作和生活多年,对于善用阿德勒学说造成人生巨大翻转的情形,时有见证并感悟深刻。人生目标若能选择确切利人利己,成功已经在握,然选择一个具有社会感的目标则需要勇气,需要有与人合作的能力。在《理解人性》与《理解生活》两本经典书籍中,提供给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和人生面貌的绝佳途径,阅读过程中请慢慢体会这位心理学百年大师的真知灼见,愿你我以阿德勒的智慧淬炼心灵,培养乐观有勇气的人生风格,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幸福的人生。姚以婷台湾亚和心理咨商和训练中心院长北美和台湾阿德勒学会认证讲师美国正面管教和鼓励咨询资深导师推荐序一来自维也纳的心灵教育大师

阿德勒于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的郊区。这一时期前后的维也纳可以说是个非凡的地方,光是在心理治疗领域就贡献了六位世界级的大师,分别是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的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的创始人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意义疗法(logotherapy)的创始人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1905—1997);心理剧(psychodrama)疗法的创始人莫雷诺(Jacob Moreno,1889—1974);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al theory)集大成者科恩伯格(Otto kenberg,1928—)和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创始人科胡特(Heinz Kohut,1913—1981);以及聚焦疗法(focusing therapy)的创始人简德林(Eugene Gendlin,1926—)。这六位大师,无一例外是犹太人,其中阿德勒、莫雷诺和弗兰克尔都曾经见过弗洛伊德,阿德勒则与弗洛伊德有过长期而富有细节的交往,可以说这三个人的思想和实践体系都同弗洛伊德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张力,而其中张力最大者莫过于阿德勒。从某种程度上说,阿德勒更可以被划入为教育家一类。

一个人选择或创造什么样的学派,往往与这个人的经历密不可分。阿德勒不像他的前辈及好友弗洛伊德般高大且“高贵”,弗洛伊德尽管有兄弟姐妹,但几乎是被视为独生子般为母亲所宠爱。学业上的不同凡响进一步造就了弗洛伊德坚毅或固执的个性。阿德勒或许是由于本人幼年时经常体验到自卑感,其思想核心之一便是识别出一个人的“自卑情结”以及此人为此所做出的补偿与努力,这或许让出身于草根的读者感到更加亲切。阿德勒作为多子女家庭的一员,对同胞间竞争的动力有着深刻的体会,所以会对出生顺序对人格和动机的影响非常敏感,这对于已经结束独生子女政策,即将迎来“二孩时代”(或许在不远的未来的“多孩时代”)的国人又是阵及时雨。然而这些并不是阿德勒思想最为深刻的地方,在我看来,他最为核心,也最为坚持的对人性的看法就是“人性深深植根于社会之中”这一点。罗[1]伯特·鲁尼恩(Robert Runyon,1984)在其长文中列表分析了弗洛伊德和阿德勒之间的20点不同,细细读来会让人产生一种“既生瑜,何生亮”式的感慨。弗洛伊德的目光直指人性的深处,窥视晦暗幽冥之处的人性“小九九”,并努力使之大白于天下(荣格在这一点上似乎研究得更深,深到弗洛伊德都大呼“受不了”)。Adler的本意是“鹰”,这只鹰的眼睛似乎总往外看。

阿德勒的诸多提法,如“社会兴趣”“自卑与补偿”“生活风格与生活任务”“家庭序列与出生次序”等,完全不类于高深莫测的弗洛伊德和荣格式“行话”,基本上可以“望文生义”。正是因为如此,国内的阿德勒研究似乎不怎么火,好像太浅了不值得研究。然而心理治疗流派演化史中受过阿德勒影响的可以列出一份长长的清单,如罗洛梅、马斯洛、艾利斯、霍尼、沙利文、弗洛姆、伯恩等。其中霍尼为国内学界所较早的认识并译介,霍尼在精神分析阵营的内部开辟了新精神分析的路向,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奠基者,并启发了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有学者通过概念的研究,发现霍尼的理论与阿德勒几乎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Nathan Freeman,1950)[2],由此可见我们重读阿德勒的重要性。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两部书——《理解人性》《理解生活》大致上可以被合称为“个体心理学导论”,它们成书于作者思想的成熟期。文中,阿德勒以演讲体的风格娓娓道来,平实的语言中蕴含了作者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洞察。无论是从事临床心理的研究者还是家长、老师都可以从中获益。祝各位开卷有益,让我们开启与来自维也纳的心灵教育大师的跨时空对话。张沛超博士资深心理咨询师香港精神分析学会副主席

[1] R S Runyon, (1984). Freud and Adler: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Their Differences. Psychoanal. Rev., 71(3):413-422.

[2] N Freeman (1950). Concepts of Adler and Horney. Am. J. Psychoanal.,10(1):18-26.推荐序二近看是矮子,远看是巨人

阿德勒是一个矮子,大概比我还要矮一点儿。

我有多高?这么说吧,当初我报考警察,就因为身高不够而落榜。落榜就落榜,我只当缘分不够,总归是没有人骂我的。

可是,当初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分手(阿德勒是第一个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的人)的时候,弗洛伊德就骂他是个“变态”,以及是个“妄想、嫉妒和玩世不恭的矮子”。当然,阿德勒也回敬弗洛伊德[1]了,他说弗洛伊德是个“骗子”,而他的精神分析就是“垃圾”。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垃圾”,那阿德勒的理论又是什么呢?

1911年,阿德勒被迫离开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同时带走了几位亲密的同事,他们走进了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拍桌子决定要成立一个新的团体——自由精神分析协会。他们想要更多的自由,想要打破原来精神分析的框架与束缚。1913年,这个团体更名为“个体心理学学会”。阿德勒开始称自己的理论为个体心理学。

在1914年发行的第一期《个体心理学》杂志中,阿德勒这样写道:

个体心理学这个名字传达了这种观念,心理过程及其表征只有在个体的背景下才能得到理解,所有心理学的真知灼见都源于个体本身。我们当然知道完全理解一个单独的个体绝无可能,但是不能阻止我们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了解个体的整体人格。在各种情况下,我们得问神经症从哪里来,更重要的是向何处去。神经症是源于童年的器官缺陷还是生活的挫折,向何处去就是他的生活计划是什么。

从上面这段文字,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一些区别。

弗洛伊德喜欢使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分析人类的精神世界,例如他把心理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而阿德勒强调个体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人性的哲学和重视个体整体性的心理学”,他关注的是人格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的起源是童年性欲的压抑和扭曲,而阿德勒认为神经症源于童年的器官缺陷或生活挫折带来的自卑感。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神经症起源这一点上,弗洛伊德和阿德勒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自己的个人经验。

弗洛伊德从小在家中就体验到了俄狄浦斯情结,他曾在两岁至两岁半之间,在一次短途旅行中看到了母亲的裸体并且念念不忘,而阿德勒的两岁时光要悲惨得多,他的早期回忆中充满了无奈与悲伤:

在我最早的记忆中,有一段是身患佝偻病的我缠着绷带坐在一张长凳上,身体健康的哥哥则坐在我的对面。他可以跑,可以跳,可以轻松地在地上四处活动,但对我而言,每个动作既痛苦又费力。每个人都很努力地想帮我,父母更是竭尽心力。当时的我应该是两岁左右。

因为罹患佝偻病,阿德勒直到四岁才会走路。而在五岁那年,阿德勒又经历了一场生死磨难。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大男孩带他去滑冰,可是滑着滑着,大男孩不见了踪影;阿德勒站在冰面上,冻得瑟瑟发抖,后来自己跌跌撞撞地走回了家。这次阿德勒不幸地感染了肺炎,医生认为他已经无望了。但正如你知道的结果,他竟然从死神手里逃脱了,而且阿德勒发誓,长大后他要成为一名医生!

当然,他做到了。阿德勒一直努力补偿他早年的身体缺陷,逐渐成长为一个健康、活跃的小伙子,并且成了一位优秀的眼科医生和内科医生。在结婚前,他写信给自己的女朋友莱莎——一位俄罗斯姑娘,满怀信心地说道:“虽然小时候我患过重病,但现在我很健康,我成为了医生,我战胜了死亡,我有能力和你共创美好未来!”

这身体上的缺陷带来的自卑感也许还好补偿,但是心理上的自卑感就没那么容易解决了。(最初,阿德勒把自卑感与身体上的缺陷联系在一起,后来他扩展了自卑情结这一概念,把任何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障碍,不管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都包括在内。)

正如前面所说,阿德勒有一个身体健康的哥哥——他的名字叫西格蒙德。与身材魁梧、长相英俊的哥哥相比,阿德勒的样貌怎么也算不上潇洒:矮小的身材,又圆又大的头,再加上厚实的额头和宽大的嘴巴。更糟糕的是,西格蒙德在家中备受父母宠爱,大家都认为老大是家里最聪明的、最有天赋的,因此,阿德勒总觉得自己生活在模范大哥的阴影之下。甚至直到中年,他还会小心翼翼地评价这位已是富商的大哥西格蒙德:“一个善良又勤奋的家伙,他一直超过我!”

可是问题的关键恐怕还不在于这个西格蒙德,而在于另外一个西格蒙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据说弗洛伊德的《释梦》一书遭到他人的抨击,而作为粉丝的阿德勒公开发表文章声援弗洛伊德。于是,弗洛伊德就邀请阿德勒来参加他们每晚八点半的星期三学社,其实一开始也就五个人。最初,阿德勒风雨无阻,每周都来参加会谈并且积极发言。当然,弗洛伊德也没有亏待这个勤奋上进的年轻人,1910年,阿德勒被任命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前身即星期三学社)的主席和学会杂志《精神分析杂志》(Zentralblatt für psychoanalyse)的主编。

然而,阿德勒童年的自卑感仍在隐隐作痛、伺机发作,他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当作要去挑战的“大哥”,对其理论根基提出异议,而这当然是作为母亲最关爱的长子弗洛伊德所无法容忍的。结果是,阿德勒被逐出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日后还不时遭到弗洛伊德那伙人的口诛笔伐。幸运的是,阿德勒离开时不仅带走了几位亲密的小伙伴,还带走了一张极为珍贵的明信片。以后每当有报道称阿德勒曾是弗洛伊德的门生时,他就会拿出这张发黄的明信片,上面写着:

非常令人尊敬的同事先生:

为了探讨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小组里的同事和追随者每晚在我家八点半开始讨论,它正在给我带来会谈的快乐。……你愿意加入我们吗?……我期望你早日答复是否愿意加入我们。今晚你过得愉快吗?

作为你的同事致以我诚挚的问候![2]

弗洛伊德博士

阿德勒手持明信片,仿佛在说:你看,当初弗洛伊德邀请我的时候,上面写的明明是同事嘛!

在阿德勒去美国之后,有位年轻的后生经常去听他讲课。有一天,这位后生无意间问起一个问题,涉及阿德勒以前是弗洛伊德的门生,阿德勒当时勃然大怒,满脸通红,声音很大,引得人们纷纷侧目。他宣称自己从来就不是弗洛伊德的学生、门徒或追随者,而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医生和研究者。(这一举动虽然吓得这位后生不知所措,但他还是从阿德勒那里收获颇多,后来成为一位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名叫马斯洛。)

的确,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相差甚远。在第一期《个体心理学》杂志上的那一段话中,你可能还看出了他们之间很重要的一点区别:弗洛伊德关注个体的过去,即是什么原因使一个人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他认为帮助病人找出存在无意识中的症结即可缓解,而阿德勒更关注未来,即是什么目标在引领一个人克服缺陷,追求卓越!正如他所说:“我们得问神经症从哪里来,更重要的是向何处去……向何处去就是他的生活计划是什么。”

如果说弗洛伊德是一名寻找病根、医治疾病的良医,那么阿德勒更像是一名教育家,他强调的是一个人如何健康地成长和发展,他关注个体生命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教导一个人如何在世上安身立命。

阿德勒认为,人生在世,每个人都面临着三种重要的关系——工作、社交和婚恋,这三种关系构成了三个问题:如何谋求一种工作,使我们在自然资源的限制之下得以生存;如何找到我们在群体中的位置,使我们能够与人合作,并分享合作的利益;如何调整我们自身,以理解两性的存在和依赖于两性关系的人类繁衍问题。

阿德勒发现,一切人类问题都可以归类到这三个主题之中,而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即反映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最深层感受。他举例说,假使有一个人,他爱情生活的各方面都非常甜蜜而融洽,他在工作上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他的朋友很多,他的交际范围广泛而成果丰硕。我们就能断言,这样的人必然会感到生活是个富于创造性的历程,生活中充满了机会,而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

阿德勒理论的众多应用之一是叙事取向的生涯咨询。其核心理念是,最初面临的生活挫折或困境会在个体的记忆中形成一种执念,而个体也会因此形成一种生活风格,有时在无意识中将其转换成一种职业,从而克服童年时期的缺陷和自卑,实现生命的完满。

除了那个从小口吃口含石子勤奋练习,后来成为著名演说家的希腊人德摩斯梯尼之外,我再举一例。

作为一个男孩,功夫巨星李小龙是我的人生偶像之一。我小时候经常学着李小龙的样子:双脚踮起来跳来跳去,忽然大拇指一抹鼻子,右脚再闪电般地抬起,一声“我打……”长啸而出,假想中的敌人就便应声倒地。在我的心目中,李小龙便是力量与强者的化身!

后来,我才发现李小龙并非天生就很厉害,相反,他是因为儿时体质不好才开始习武的,而且他的身体在很多方面存在缺陷。比如,我们在电影里经常看到李小龙脚尖着地,轻盈地跳来跳去,可谁能想到他竟是扁平足,脚后跟本来就很难着地。还有他那招牌性动作抹鼻子也不是为了耍酷,而是他自小就有鼻炎!再看他那犀利的眼神,竟然出自一双近视600多度的眼睛,幸亏他练的咏春拳讲究的是近身格斗。一个有着诸多器官缺陷的人,却将身体机能发挥到了几乎是人类的极限,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写道:为了征服磨砺和苦难,人们必须把它们上升为命运的伙伴,而且,既然苦难在我们心中,那么就必须与它相遇,根据自己的目标处理它,而不是每天都躲避它。这与阿德勒的观点一致,通过征服他们的磨砺和苦难,人们会超越自己,抵达其对立面。人们会把弱势变成优势,把恐惧变成勇气,把孤独变成关系,把痛苦变成意义。个体最强大的力量来自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一个人的执念(preoccupation)变成职业(occupation)。

执念源自个体面对世界的最初经验,尤其是所遭遇的挫折,然后它始终萦绕在个体的早期回忆中,促使个体与之周旋、战斗。因此,阿德勒说,无论来访者什么时候来寻求职业指导,他都会询问他们关于生命早期的记忆。他认为,对于童年早期的记忆确凿地展示了来访者一直以来将自己训练成什么样子的人——从千疮百孔到光彩照人,从默默无闻到成为盖世英雄!

许多心理学家声称,阿德勒的理论过于浅显,依赖于对日常生活的常识性观察,但另一些人则认为阿德勒的观点敏锐而富有见地。当我们阅读阿德勒时,会发现他所描述的既是家常琐碎,又是真知灼见。对于职业选择、两性关系、学校教育和家庭生活,似乎每个人都能插得上嘴、说道几句,但又没有人能像阿德勒那样看得明白、说得透彻。对于阿德勒理论的广泛性和通俗性,心理学家亨利·艾伦伯格是这样评论的:

像阿德勒这样四处被抄袭却从未得到他人致意的人并不多见。他的学说已变成一句法国方言所形容的“公共广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进入其中并取走任何东西却都不会感到羞愧。某位作者可能害怕而谨慎地表明自己由他处所引用的任何文字。但是,一旦来源是个体心理学,他的做法就绝非如此;情况变得似乎是,阿德勒从来未贡献过任何独创性的东西。

弗洛伊德曾嘲弄阿德勒的理论过于简单,他认为由于精神分析的复杂性,学习精神分析需要花费两年的时间,但是学习阿德勒的理论[3]只需要几周的时间,“因为没什么东西可以学习”。而阿德勒认为,这恰恰就是他想要获得的效果。他花费了40年的时间使自己的理论变得简单,更易理解。

确实,我们不得不承认,阿德勒比弗洛伊德关注的主题更为广泛,同时他又比荣格的神秘主义更为实用。他对生活和人性的看法影响着我们,而且我们理应接受他的影响!

马斯洛在去世前还撰文说:“对我来说,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年复一年地变得越来越正确。正如这些事实表明,它们越来越强烈地维护着他这个人的形象。我必须指出,尤其在他对整体性的强调这一点上,这个时代仍然没有赶上他。”

在一个世纪之后,相隔了时空,我们仍然能看到阿德勒的身影,这证明他不是一个矮子,而是一个巨人。郑世彦心理咨询师,《看电影学心理学》作者黄光国译本《自卑与超越》责任编辑

[1] Duane P schultz, Sydney Ellen Schultz. 现代心理学史 [M] .叶浩生,杨文登,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453.

[2] 郭本禹,吴杰.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创始者 [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49.

[3]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M] .吴杰,郭本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3第一章个体心理学原理

伟大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只有与生活直接相关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也就是说,对于与生活直接相关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生活的科学是在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活动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实际上是研究如何生活的科学。这种说法尤其适用于个体心理学。因为个体心理学直接关注生命科学是如何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它变成了一门关于生活的科学。这些思考以一种特别的力量被应用到个体心理学这一科学中。

个体心理学试图将个人生活看作一个整体,而且将每个反应、举动和冲动都视作个体对生活的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门科学必然以实践为导向,我们可以借助相关的知识纠正和改变自己的态度。因此,个体心理学在双重意义上具有预言性:它不仅可以预言将来要发生什么,而且可以像先知约拿那样未卜先知,以避免某些事情的发生。目标追求

个体的生活目标有助于我们理解个体诸多行为背后隐藏的含义。

个体心理学是在理解生命的神秘创造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种创造力表现在人们渴望提高自我、拼搏进取、实现目标上,甚至在某方面有缺陷时,渴望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就作为补偿。这种力量以目标为导向,表现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和精神配合得非常默契。因此,抽象地研究身体活动和精神状态而不与人这一整体联系起来是非常荒谬的。例如,在犯罪心理学中,如果认为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罪行而不是罪犯,则是十分荒谬的。事实上,罪犯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无论我们对罪行如何煞费苦心地去想,除非将它看作是个体生活中经历的一个事件,否则我们无法真正理解这个罪行。同样的行为在这个案件中是有罪的,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则可能是无罪的。关键是要理解他的生活经历,了解他的生活目标,这些决定了他的行为活动的方向。个体的生活目标有助于我们理解个体诸多行为背后隐藏的含义。反之亦然,当我们研究各个部分时,只有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才能够对整体有更好的认识。

以我本人的经历为例,我对心理学的兴趣起源于我在医学方面的经历。医学实践让我形成了以目标为导向的思维方式,这对我理解心理学非常必要。在医学中,所有器官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它们在发育成熟后都有明确的组织形式。当某器官有缺陷时,我们会发现机体通过特殊的方式克服缺陷,或者会促成另外一个器官的生长,以承接有缺陷的那个器官的生理功能。生命总是设法延续,生命的力量绝不会轻易向外界障碍屈服。

精神活动与器官的生理活动是类似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目标或理想,它为我们的未来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奋斗目标,以促使我们超越现状,克服当前的缺陷和困难。有了具体的目标,人就会认为并且感觉自己能够战胜当前的困难,因为成功的画面就刻在他的脑海中。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个体的一切行为就失去了意义。

所有的证据都表明,具体的个体生活目标的确立发生在生活的早期,也就是童年成长期。

所有的证据都表明,具体的个体生活目标的确立发生在生活的早期,也就是童年成长期。成熟个性的原型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发展的。我们可以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一个柔弱自卑的孩子发觉自己处于一种无法忍受的境况中。因此,他开始努力发展自己,朝着为自己选择的目标方向发展。在这一时期,决定人生的发展目标要比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更重要。很难说个体的生活目标是如何确定的,但很显然它确实存在,而且主导着孩子的每个行为。我们对生命早期的力量、冲动、理智、能力以及缺陷等知之甚少。对此,人们至今都没有答案,因为只有在孩子确定了生活目标之后,发展方向才能确定下来。而我们只有看清楚了孩子的发展方向之后,才能预测他今后的选择。

我承认,在我提到“目标”这个词的时候,读者不是特别清楚它的含义,因此有必要将这个概念具体化。人的最高目标是成为像上帝一样的人,但是成为像上帝一样的人是最终目标。教育者不应该轻易尝试教育自己和学生要成为像上帝一样的人。事实上,我们发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为自己设定一个更加具体和直接的目标。他会在身边寻找最强大的人作为他的榜样或目标。这个人可能是父亲,也可能是母亲。因为我们发现,如果母亲看起来是最强大的人,即使是男孩,也可能受到影响而模仿他的母亲。之后,他想要成为马车夫,因为他认为马车夫是最强大的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为自己设定一个更加具体和直接的目标。他会在身边寻找最强大的人作为他的榜样或目标。

当孩子第一次产生成为马车夫这一目标时,他会模仿马车夫的所有特点,包括行为、感觉和着装。但是,警察动一动手指,马车夫就什么都不是了……

所以,孩子的目标就变成了当医生或老师。因为老师可以惩罚学生,所以孩子会尊崇老师为强大的人。

孩子会选择一个具体的人物作为他的目标,我们发现他选择的目标直接反映了其社会兴趣。当问一个男孩子他今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时,他会说:“我想要成为一个刽子手。”这就表明他缺乏社会兴趣。这个男孩想要主宰生与死,而这一角色属于上帝。他想要比社会更加强大,因此走向了对生活无用那一面。成为医生这一目标也是源于他想要像上帝一样主宰生与死,但是这个目标是通过服务社会实现的。统觉模式

原型可以被看作包含个体生活目标的早期个性,原型一旦形成,人生的发展方向也确定了,个体在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就基本定型了。正是这一事实,能够让我们预测个体今后的生活中会发生什么。自此,个体的统觉就开始为他的人生目标服务了。孩子不会按照真实情境实际的样子去感知它,而是根据个人的统觉模式去感知,也就是说,他会带着个人的兴趣爱好产生的偏见理解所处的情境。

一个患有胃病的孩子对吃具有超常的兴趣,视力有问题的孩子则迷恋一切可见事物。要想知道一个孩子的兴趣所在,或许只需弄清楚他的哪个器官有缺陷。

在这种联系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有生理缺陷的孩子总是倾向于将他们所有的人生经历与有缺陷的生理功能联系起来。例如,一个患有胃病的孩子对吃具有超常的兴趣,视力有问题的孩子则迷恋一切可见事物。这种迷恋与个体的统觉模式是一致的。因此,要想知道一个孩子的兴趣所在,或许只需弄清楚他的哪个器官有缺陷。但是,事情往往没有那么简单。孩子不以旁观者的方式看待自己的器官有缺陷这一事实,而是受到他自己的统觉模式的影响。因此,尽管生理器官的缺陷会影响一个人的统觉模式,但我们并不能根据对有生理缺陷的器官的外在观察推测出个体的统觉模式。

和成人一样,孩子也懂得相对论,即没有哪个人可以掌握绝对的真理,即使科学也不是绝对正确的。科学基于常识,也就是说,它是不断变化的,较大的错误不断地被越来越小的错误代替。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但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修正这些错误。修正错误在原型形成时期更容易。如果我们在那个阶段没有修正错误,今后想要修正可能就需要回顾当初的完整情境了。因此,如果我们眼前有一项任务是治疗一位精神病患者,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发现他在原型成形时期所犯的根本性错误,而不是成年之后所犯的日常错误。如果我们能够发现这些根本性错误,就有可能通过适当的疗法修正它们。

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遗传并不那么重要。一个人遗传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早期生活中如何利用自身的遗传特质,即他在童年成长环境中建立形成了怎样的原型。遗传当然是先天性的生理缺陷的原因,但是我们要做的是缓减孩子的特殊困难,把他安置在一个适应的环境中。事实上,这正是一个优势,因为我们发现了缺陷所在,就知道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那些没有任何遗传缺陷的孩子虽然看起来健康,但往往因为营养不良或错误的抚养方式而生活得比较糟糕。

现在我们要探讨个体心理学中的一个教育和培训项目,这个项目针对的是神经症患者,包括神经症儿童、罪犯和那些试图通过酗酒逃离有意义的生活的酒鬼。

为了容易、快速地理解问题所在,我们首先要问这些人的问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通常,人们会将出现的问题归因于新情境。但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我们调查发现,在新的情况发生前,他们根本没有为应对新情况做好准备。只要个体处在有利的环境中,他的原型中的错误就不会显现出来,而每个新情况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个体基于统觉模式如何应对新情况的测试,而个体的统觉模式是由原型产生的。个体的反应不是被动的,而是有创造性的、与他的生活目标是一致的。早期个体心理学研究得到的经验是,我们可能忽视了遗传和统觉模式的重要性。原型对各种经历的反应与统觉模式是一致的。我们的工作必须基于个体统觉模式,这样才能产生一定的成果。自卑感和社会兴趣

生理缺陷、被溺爱和被厌恶对孩子发展不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学会独立。

对于有先天性生理缺陷的孩子来说,心理状态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孩子的处境比其他孩子更加困难,所以他们表现出了更加强烈的自卑感。在个体的原型刚开始形成时,他们对自己的关注就已经大于对他人的关注,而且在之后的生活中他们也是这样的。生理缺陷并不是导致个体原型出现错误的唯一原因,其他情况也可能导致相同的错误,例如在童年期被溺爱或被厌恶。我们稍后会更加详细地讨论有生理缺陷、被溺爱和被厌恶这三种对孩子发展不利的情况,并且通过案例来进行说明。目前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三类孩子是在不利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时刻担心被攻击,因为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学会独立。

社会兴趣对于我们的教育和治疗是最重要的,所以有必要从一开始就理解社会兴趣。只有勇敢、自信、从容的人才能同时从生活的考验和惠顾中有所收获。他们从来不害怕。他们知道自己会遇到困难,但是他们也知道自己能够克服这些困难。他们为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即社会性问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人类的角度来说,我们有必要为社会行为做好准备。对于前面提到的三种类型的孩子来说,他们在原型形成之时就对社会不怎么感兴趣。他们的心理状态不利于其实现生活目标或克服困难。挫败感导致他们的原型对于生活中的问题抱有一种错误的态度,而且使得其个性倾向于朝着无益的方向发展。而我们在治疗这类病人时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养成对生活有用的行为习惯,建立起对生活和社会有意义的态度。

缺乏社会兴趣使得人们关注对生活无益的方面。缺乏社会兴趣的孩子变成了问题儿童、罪犯、精神病患者以及酗酒者。对于这些案例而言,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回到生活的有益面,让他们开始对他人感兴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的“个体心理学”实际上是一门社会心理学。常识及其缺陷

观察发展不良的孩子时,我们会发现,尽管他们看起来都非常聪明(可以正确回答你的问题),但表现出一种很强的自卑感。当然,聪明不是每个人必须有的。这些孩子身上有一种完全个人化的心理态度,这种态度经常出现在神经症患者身上。例如,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他们明知道总是数窗户是无意的事情,但无法停下来。对有用的事情感兴趣的人从来不会这样做。精神失常的人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语言。他们从来不使用常识性语言,而常识性语言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兴趣程度。

精神失常的人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语言。他们从来不使用常识性语言,而常识性语言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兴趣程度。

对比常识性判断和个人判断,我们会发现,基于常识的判断通常来说是正确的。人们应用常识可以区分好和坏,尽管在复杂的情况下,简单的常识会使我们犯错,但是随着常识的逐步积累,这些错误会在新的常识的基础上自我纠正。对于那些只关注个人兴趣的人来说,他们不能像其他人那样轻易地区分好和坏。事实上,他们反而会暴露自己的不足,因为他们的所有行为,旁观者看得一清二楚。

以犯罪为例,如果询问罪犯的智商、理解能力和犯罪动机,我们会发现罪犯总会认为自己聪明又英勇。他认为自己已经获得了某种优越,觉得自己比警察还聪明,他能够超越其他人。在他看来,自己是一位英雄,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根本不是英雄行为。缺乏社会兴趣使他把精力都花在了对生活无用的方面,而不能明白缺乏社会兴趣与缺乏勇气、怯弱有关。那些执着于对生活无用的事情的人害怕黑暗和孤独,他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这是一种怯懦的表现。事实上,制止犯罪的最好方法是让每个人明白,犯罪没什么大不了,只能表明一个人的怯懦。

众所周知,有些罪犯在快30岁的时候会找一份工作,结婚,余生成为遵纪守法好公民。这是为什么呢?以小偷为例,一个30岁的小偷怎么能够比得过一个20岁的小偷?后者更聪明,也更强壮。而且到了30岁,罪犯不得不考虑改变生活方式,他已经很难靠犯罪生活下去了,因此他会选择金盆洗手。

我们还须知道另一个与罪犯有关的事实,那就是加强对罪犯的惩罚力度并不会使他们感到害怕,相反只是增强了他们认为自己是英雄的这一信念。要知道,罪犯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真正的勇气、自信、常识或者对大众所持的价值观的理解。这些人很难融入社会。神经症患者不太可能成立一个俱乐部,对于有陌生环境恐惧症或者精神错乱的人来说,这根本就不太可能。问题儿童、自杀者从来不交朋友,其中的原因一直不为人们所知。然而,有一点是确定的:他们从来不交朋友,是因为他们的早期生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的原型选择了错误的人生目标,并且把他们引向了生活的无益面。父母的影响

继社会兴趣之后,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弄明白个体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乍一看,这一任务似乎让人不知如何下手,但实际上它并不复杂。我们知道,每个被溺爱的孩子最终都会被人讨厌。在我们的文化中,不管社会还是家庭都不愿无止境地溺爱孩子。被溺爱的孩子很快就会遇到各种生活问题。在学校里,他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面临新的社会问题。他不想与同伴一起写作业或玩耍,因为在这之前,他还没有学会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事实上,原型形成阶段的生活经历让他害怕这样的处境,并促使他寻求更多的溺爱。这个孩子的性格根本不是遗传的,因为从他的原型和人生目标就能推测出他会形成这样的性格。这样的特殊性格使他朝着人生目标发展,因此,引导他向其他方向发展的性格也就不太可能出现在他身上了。

脾气暴躁的父亲会使女儿形成排斥男性的原型,因为她认为所有男性都和父亲一样脾气暴躁。而严厉的母亲会使儿子形成排斥女性的原型。

接下来是对原型的分析。原型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因此,我们必须寻找那个时期或之前孩子对生活的印象。这些印象因人而异,甚至远比我们从正常成年人的角度所能想象到的复杂得多。最常见影响之一是父亲或母亲的过度惩罚或责骂给儿童造成的情感压抑。这种影响促使孩子寻求解脱,有时候表现为心理排斥感。因此,脾气暴躁的父亲会使女儿形成排斥男性的原型,因为她认为所有男性都和父亲一样脾气暴躁。而严厉的母亲会使儿子形成排斥女性的原型。这种排斥的态度可能表现得不一样。例如,有的孩子会非常害羞,或者会变得性反常(另一种排斥女性的方式)。这些异常行为不是遗传的,而是源于原型形成时期孩子的成长环境。

孩子为他们早年所犯的错误付出的代价很高。尽管如此,他们得到的引导很少。父母们不知道或者不愿向孩子承认他们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因此,孩子只能带着这样的错误继续走下去。

在我们讨论这一话题时,不要过度强调惩罚、责备、说教不会带来任何好的影响。但是,只有当孩子和家长知道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正时,惩罚、责备、说教才有作用。如果孩子不理解他为什么受到惩罚,就会变得更加狡猾和怯懦,而他的原型不会因为惩罚和说教而发生改变。而且,因为生活经历与个人统觉模式是一致的,而个人统觉模式与原型是一致的,所以原型也不会被生活经历改变。只有触及深层的个性,我们才能促成改变。情感和梦

生活的科学所要研究的下一个问题是情感。个人生活目标所决定的发展方向不仅影响个体的性格、身体运动、表达方式和一般的外部特征,还影响个体的情感生活。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常常试图用情感解释自己的态度。所以,当一个人想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时,这个想法会被放大并主导他的情感生活。

我们可以断定,个体的情感与他对工作的态度往往是一致的:情感会强化个体的行动倾向。情感始终伴随着人们的行动,哪怕是一些本来不涉及情感的事情,人们也会加入一些自己的情感。

这一点在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发现个体做梦的目标或许是个体心理学最新的成就之一。每一个梦都有一个目的,不过直到最近我们对此才有了清楚的认识。一般来说,梦的目的是创造某种情感活动,这种情感活动反过来又促进了梦的进行。有一个有意思的旧时说法:梦都是有欺骗性的。在梦中,我们以喜欢的方式行事。梦是对我们清醒时的计划和态度进行的富有感情的排练。然而,这种排练中的剧情在实际生活中不会发生。从这点来看,梦确实是欺骗性的,情感性想象激发了付出行动带来的快感,但没有真的促使行为的发生。

每一个梦都有一个目的,一般来说,梦的目的是创造某种情感活动,这种情感活动反过来又促进了梦的进行。

梦的这一特征也表现在我们清醒时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倾向于在情感上欺骗自己,比如我们说服自己总是按照四五岁时形成的原型来做事。出生顺序和早期回忆

奇怪的是,即使出生在同一个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他们的成长环境也不相同。即使在同一个家庭中,每个孩子感受到的家庭氛围也各不相同。长子的处境与其他孩子的处境非常不同。一开始,他是家中唯一的孩子,所以是家人关注的焦点。一旦次子出生,他就会发现自己失宠了,他不喜欢这种变化。事实上,从曾经的备受宠爱到现在的失宠,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不幸。这样的不幸影响着他的原型,还会进一步影响他成年的性格。以往的病例表明,这样的孩子往往会遭受挫败。

在同一个家庭中,每个孩子感受到的家庭氛围也各不相同。

另一种同一家庭内不同孩子的成长环境的差别表现在男孩和女孩的待遇是不同的。通常情况是,男孩子备受重视,而女孩子被认为几乎做不成什么事情。这些女孩子长大后会变得畏首畏尾、疑心重重。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她们都犹豫不决,总是认为只有男性才能有所成就。

次子在家庭中的处境也尤其具有特殊性。他的处境与长子的处境完全不同,因为对于他来说,长子是他身边的一个标杆。通常来说,次子能够超过长子。探究其中的原因,我们会发现其实很简单。一方面,长子为这种竞争而感到苦恼,而这样的苦恼最终影响了他在家里的地位。年长的孩子害怕这种竞争,并且也无法取胜。父母对他的评价越来越低,他们开始欣赏次子。另一方面,次子始终处于与长子竞争的状态中。他所有的性格都会反映出在家庭中的这种特殊地位造成的影响。他具有反抗心,不服从权威。

历史和传奇故事中叙述了无数最年幼的孩子的故事,他们具有很强的能力。约瑟夫是非常恰当的一个例子:他想要超过其他所有人。在约瑟夫离家多年后,他的一个小弟弟出生了,但这显然没有改变他在家里的地位,他依然声称自己是家里最年幼的孩子。我们发现在神话故事中也有类似的情节,最年幼的孩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看到这些性格是如何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并且直到个体成年之后见识有所增加,他的性格才会有所改变。想要纠正一个孩子,你必须让他明白自己的童年期发生了什么,必须让他明白他的原型以错误的方式影响着其生活的方方面面。

理解原型及个体性格的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是研究早期回忆。所有的知识和观察都促使我们得出结论:早期回忆属于原型。以有生理缺陷的孩子为例,如果他的胃功能有问题,那么他记住的所见所闻很可能与食物相关。或者以一个左撇子孩子为例,他的用手习惯会影响他的立场观点。他可能会谈到骄纵他的母亲,或者弟弟妹妹的出生。如果他的父亲脾气暴躁,他会谈到自己如何被打。或者,如果他在学校里不被别人喜欢,他会说到自己如何被攻击。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些信息的重要性,它们就非常有价值。

理解原型及个体性格的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是研究早期回忆。所有的知识和观察都促使我们得出结论:早期回忆属于原型。

理解早期回忆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需要非常强的共情能力,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孩子在童年时期的处境。凭借这样的能力,我们才能够理解弟弟或妹妹的出生对年长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才能体会脾气暴躁的父亲的虐待在孩子心里留下的烙印。本章总结[1]

本章总结了最近25年发展起来的个体心理学的方法。个体心理学在一个新的方向上已经有了很长一段历史。现在有很多学派的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不同的心理学家会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谁都不认为他人是正确的。也许读者也不应该笃信某个学派。让他自己去比较,他会发现我们无法认同所谓的“驱力”心理学(McDougall是这一学派的最佳代表),因为他们所说的“驱力”过于强调遗传的因素。同样,我们也不认同行为主义的“条件”与“反射”。除非我们了解个体的生活目标,否则从“条件”和“反射”中构建个体的性格和命运是没有意义的。这两派心理学都没有从个体的生活目标这个角度进行思考。

[1] 本书成书于1929年。第二章克服缺陷

在个体心理学中,以“意识”和“无意识”这两个术语表示个体具有的独特因素是不正确的。人们总是认为意识和无意识是相互矛盾的。但事实上,它们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而且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我们要做的是弄明白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目的。除非我们了解了两者整体的关系,否则很难判断什么属于意识、什么属于无意识。这里所说的联系体现在我们上一章所分析的原型中。个体的整体性

一个病例将有助于说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密切关系。一位40岁的已婚男子患上了一种恐惧症,他总想从窗户跳出去。他要不停地抵制这种想法,除此之外,他一切正常。他有朋友,有不错的工作,与妻子生活得很幸福。这一案例只能用意识和无意识的配合关系来解释。从意识层面来说,他觉得自己必须从窗户跳出去,实际上,他活得好好的,从来没有真正尝试过从窗户跳出去。这是因为他的生活还有另一面,这一面是无意识的。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自杀的欲望做斗争。因此,在意识和无意识的配合之下,这位男子成功避免了恐惧症可能带来的后果。事实上,在他的生活风格(这个术语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会详细阐述)中,他是一个获得了优越感的征服者。读者可能会问:一个在意识里想要自杀的人怎么会有优越感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他身上的某种东西会与他的自杀倾向做斗争,因为在这场斗争中他取得了胜利,所以他成为征服者,获得了优越感。客观地说,为获得优越感而进行的斗争是由个体的劣势引起的,这常常发生在那些对自身某一方面感到自卑的人身上。重要的是,在这种个人内心的斗争中,对优越感和生存的渴望战胜了自卑感和自杀的欲望,尽管后者存在于意识中而前者存在于无意识中。

客观地说,为获得优越感而进行的斗争是由个体的劣势引起的,这常常发生在那些对自身某一方面感到自卑的人身上。

我们来看看这位男子的原型发展是否支持我们的理论。通过分析他的早期回忆,我们了解到,他在学校里遇到过麻烦。他不喜欢其他男孩子,想要躲开他们。然而,他积聚了所有的力量直面这些男孩子。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他为克服自身的劣势而做出了努力,他直面问题,并且取得了胜利。

分析这位病人的性格,我们会发现他的一个人生目标是克服恐惧和焦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的意识和无意识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整体。如果不把人看作一个整体,我们就不会认为这位病人获得了优越感和成功。我们可能只是把他看作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一个想要抗争但内心深处是懦夫的人。然而,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没有全面考虑有关这位病人的所有事实,也没有从人是一个整体这方面解读这些事实。

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人是一个整体,那么所有的心理学、所有其他的认识,以及为了理解个体而做的所有努力都是无用的。如果我们不把意识和无意识看作相互关联的两部分,就无法看到生活完整的样子。社会环境

除了要把个体生活看作一个整体,我们还须考虑个体的社会关系所处的环境。孩子刚出生时非常柔弱,因此需要成人的照顾。所以,要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就需要考虑照顾孩子、弥补孩子劣势的人。如果对孩子的分析局限于他自身的存在,那么我们会很难理解孩子与母亲和家庭的关系。孩子的个体性不仅仅指他的身体是个体的,也指他的社会性是独特的。

对于成人来说也是如此。孩子的弱势决定了他必须生活在一个家庭中,而成人的弱势决定了他们要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中。每个人都会感觉自己在某些情境中不够强大。他们会觉得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不堪重负,他们没有能力独自应对这些困难。因此,成人身上最强烈的倾向之一是组成团体,成为社会的一员而不再是孤独一人。这种社会生活方式对个体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好处的,它消除了个体的能力不足之感和自卑感。

每个人都会感觉自己在某些情境中不够强大。成人身上最强烈的倾向之一是组成团体,这种社会生活方式对个体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好处的,它消除了个体的能力不足之感和自卑感。

动物也是如此。柔弱的动物通常过着群居的生活,群体的力量有助于满足个体的需求。单独一头野牛不太可能战胜狼,但是成群的野牛就能免受狼的杀害,因为如果一群野牛作战的话,它们会把头靠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