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万端的伪装大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19:22:54

点击下载

作者:马晓惠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变化万端的伪装大师

变化万端的伪装大师试读:

前言

海洋生物一直都是将海洋与读者朋友们联系起来的最直接纽带,那些生活在深不可测的海洋中的或瑰丽或神秘的生物,总能激发起我们探寻奥秘的浓厚兴趣。事实上,人类至今对海洋生物的认知和了解都还只是皮毛,海洋中仍有难以计数的物种或生物特性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认识。

海洋是一个大家园,在这个家园中,生活着不计其数的奇妙成员。它们在海洋里出生和成长,在海洋里展示着自身的独特魅力;也多亏了有海洋这样一个广大的环境背景,大小生物在其中才能自得其乐,繁衍生息。为了适应海洋复杂的环境,也为了应对海洋中潜伏的种种危机,更为了将种群在海洋中顽强地延续下去,这些生物使出了“浑身解数”,以错综复杂的关系编织了一张庞大的生态网。它们有时是其他动物的食物,有时又充当捕食者;它们有时会将自己隐藏起来,有时又不得不变换花样,欺骗对手;它们时而是最安静的海洋居民,时而又是最凶猛的猎手……和人类生活在社会中一样,每一种海洋生物都在其生存环境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这些角色会因为不同的情景发生转化,而就是这些变换,向我们展现着大自然的神奇和海洋的魅力。

平常,我们习惯于通过归类的手段来了解某一对象,归类可以帮助人们加深对事物间相似特征的印象。在生物领域,最普遍的归类方式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生物分类规范,这个用“门、纲、目、科、属、种”界定的框架,就像是打造了一个规范的格子箱,让每种生物都在里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事实上,即使不能放在同一个格子里面的生物,也可以在某些方面找到有趣的相似之处。这套图书就像是把盛放着海洋生物的小格子打乱了,然后又根据最引人瞩目和最有意思的特征,将它们重新码放在一起,给读者朋友带来全新的阅读感受。

不过,不管这些海洋生物的神奇与美丽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的,这套图书最想告诉大家的无非是:海洋也许是我们在地球上的最后一个归宿,人类与这些看似距离遥远实则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海洋生物们为邻,还是让我们遵守为邻之道,从现在开始就去善待它们吧!

藏匿冠军——叶海龙

伪装道具:叶状附肢

伪装对象:海藻

逼真指数:★★★★★

点  评:当叶海龙栖息在海藻中时,简直可以跟海藻浑然一体。此外它还会模仿海藻在水中“飘动”的样子,要想把它从海藻丛中找出来,还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中文学名:叶海龙(叶形海龙)

拉丁学名:Phycodurus eques

英文名称:Leafy seadragon

别称:枝叶海马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辐鳍鱼纲

目:棘背鱼目

科:海龙科

属:叶形海龙属

种:叶形海龙

分布区域:澳大利亚南部及西部海域

叶海龙是海龙家族的成员之一,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及西部海域,一般生活在4~30米的礁沙混合区海域。

它的身体由许多骨质板组成,并延伸出若干外形酷似海藻叶片的附肢。借着这些附肢的掩护,叶海龙把自己伪装成海藻,在低温少浪的水域过着安全的“隐居”生活。小贴士

叶海龙的大名来自于它超炫的外形,一半来源于其附肢的造型,另一半则来自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动物。

你猜到这是什么动物了吗?

史上最优雅的泳客

叶海龙的行动能力弱,也没什么自卫的本领,保护自己的方式只有躲藏一途。它会用叶片状的附肢将自己伪装起来,假装自己是一株海藻,静静地待着,避免被猎物或天敌发现。除了外表很像之外,叶海龙的运动方式也极其符合它所扮演的“海藻”这一角色。这种前后摇摆的运动方式,使它看起来更像一束随波逐流的海藻了。

为了更好地把自己藏起来,叶海龙主要栖息在便于藏匿的隐密礁石或海藻密集的浅海水域。它虽然不能随意改变体色,但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体色会依据周围环境而呈现出从绿色到黄褐色的不同颜色。漂浮在海中的“海藻”叶海龙的嘴巴呈长长的吸管状

叶海龙是叶形海龙属的唯一成员。它与海马是近亲,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都酷似海马,只是个头要比海马更大些,成年后体长约有45厘米。它的身上长着许多像海藻叶的附肢,游动时摇曳生姿,非常有范儿。因此,叶海龙被称为“史上最优雅的泳客”。

想从海藻中找出叶海龙可不容易,因为它的伪装实在太成功了,只有当它摆动透明的小鳍或转动两只能够独立运动的眼珠时,才会暴露出些许行踪。

所以,想要从海藻中找出这些美丽而细致的大海精灵,除了要瞪大眼睛仔细搜寻之外,还得有耐心才行。小贴士

除了叶海龙的个头更大,并有叶状附肢之外,叶海龙与海马的外表区别还在于,它的尾巴没法儿像海马那样盘卷起来。

拉风却无助于提高泳速的装束

这些叶片状的附肢,既像海藻的叶子,又像许多浆片,常会给人一种“它们能帮助叶海龙游得更快”的错觉。其实不然,它身上的叶片状附肢虽多,外形看起来也很拉风,却只能起到伪装作用。对于提升泳速不但毫无意义,甚至还可能是一种累赘呢!

叶海龙脖子四周和尾巴末端背后都有一些细小的鳍。这些鳍不但细小,而且几乎完全透明。别看这些鳍的外表很“脆弱”,作用却很大,因为叶海龙能游动全靠它们来回荡动。

由于这些鳍实在太小了,能产生的推动力也不大,这所谓的游动,不过是让叶海龙看起来更像一束在水中飘动的“海藻”罢了。

叶海龙都是无“齿”之徒

由于海藻中食物丰富,叶海龙即使一直“宅”在家里,也能过起丰衣足食的小日子。它的嘴巴像长长的吸管,适于通过吮吸的摄食方式,把浮游生物、糠虾及海虱等心仪的食物吸进肚子里。就算没有牙齿也没有胃,叶海龙的小日子也挺红火的。

对了,看见那个像小喇叭似的突起物了吗?那就是叶海龙的嘴巴。像不像中国古代的龙小贴士

在澳大利亚,叶海龙是万众瞩目的动物明星。南澳大利亚海洋行事馆的会徽中就有它的身影。澳大利亚2010年发行一套海洋生物系列纪念银币,大名鼎鼎的叶海龙也位列其中。

刚过及格线的草海龙

伪装道具:叶状附肢

伪装对象:海藻

逼真指数:★★★

点  评:与它的同科“师兄”叶海龙相比,草海龙无论附肢数量还是“叶片”数目都较少,这导致它的伪装级别明显差了两个档次。

中文学名:草海龙

拉丁学名:Phyllopteryx taeniolatus

英文名称:Weedy seadragon

别称:澳洲叶海马鱼、藻龙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辐鳍鱼纲

目:棘背鱼目

科:海龙科

属:叶海马鱼属

种:澳洲叶海马鱼

分布区域:澳大利亚南部及西部海域

草海龙是海龙家族的成员之一,为叶海马鱼属的唯一品种。它仅生活在南澳大利亚州的史提芬港到西澳大利亚州的杰洛顿之间,以及塔斯马尼亚一带海域。

草海龙的身体延伸出若干疏朗的叶状附肢,体色很漂亮,大多为红色、紫色或黄色,有的胸部还有宝蓝色的条纹。平时它就借着附肢的掩护,混迹在海藻丛中,过着悠哉游哉的生活。草海龙长着一个长长的吸管般的嘴

不够专业却足够美丽的“海藻”

作为同属于海马科的师兄弟,草海龙和叶海龙常常被混为一谈。其实将它们摆在一起,就很容易区分出哪个是草海龙哪个是叶海龙了。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简单的是草海龙,复杂的是叶海龙;多色的是草海龙,基本为单色的是叶海龙。

虽然它们同为海藻的扮演者,但是让草海龙与叶海龙来PK的话,无论是附肢的数量还是附肢的形状,草海龙均不是叶海龙的对手。不过草海龙也有它的优势:附肢的数量虽然变少了,却多了一分简洁的美;鲜艳的体色也让它增色不少,除了观赏其姿态之外,还能赏色。也正因此,虽然它的伪装术不及同科“师兄”叶海龙,但在粉丝眼里它们仍能平分秋色。

草海龙=叶海龙?

草海龙的体色更艳丽

草海龙和叶海龙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有叶状附肢,比如都是海马的近亲,比如都只产于澳大利亚南部近海一带,比如都以浮游生物、糠虾等为食……因此许多人认为它们其实是同一种动物。比如2006年《国家地理杂志》就曾提到,一种名叫“草海龙”的品种与叶海龙可能出自于同一品种,只是草海龙的体形明显比叶海龙更微小。

那么,它们真是同一种动物吗?

生物学家的回答是“草海龙≠叶海龙”。草海龙的外形更接近海马,被归入澳洲叶海马鱼属(Phyllopteryx),而叶海龙则被归入叶形海龙属(Phycodurus),它们是同科不同属的两种海洋动物。所以,别再人云亦云地把草海龙说成叶海龙,或把叶海龙说成草海龙了。

海龙家族的奇妙孕事

身为海马家族的近亲,海龙家族的孕事也同样让人惊叹。不管是草海龙还是叶海龙,孕育下一代时都会出现“父代母职”的奇妙现象。

每年8月至次年3月是海龙家族的繁殖季节。在这期间,雌海龙会将海龙卵放进雄海龙的育婴囊中。育婴囊由两片皮褶成,就位于雄海龙的尾部,特征很明显。之后长达6~8周的时间里,雄海龙就专心致志地孕育这些宝贝卵。

海龙卵开始是鲜粉红色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暗,直到最后孵化。海龙宝宝出生时相当迷你,体长只有约25毫米。不过3周后就长到约7厘米了。小海龙长得挺快的,一年后一般能长到20厘米,再过一年就能成年了。小海龙一般喜欢生活在较浅的水域,成年后它就会搬到10米以下的水域去生活。

SOS,拯救美丽的海龙

叶海龙和草海龙都是澳大利亚人的骄傲,都被称为“澳洲海马”。2002年,草海龙被定为维多利亚州的海洋象征。

遗憾的是,近年来能亲眼目睹海龙的潜水爱好者已经越来越少了。这不是因为它们忽然变聪明,更懂得隐匿了,而是因为海龙的主要栖息地——澳大利亚南部浅海水域,遭到日益严重的污染,进而影响到海龙生存的环境。

此外,由于叶海龙与草海龙的观赏价值极高,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引发了盗猎者的大肆捕捉。况且海龙本身又有喜欢保持静止不动的习性,常常是一抓一个准,进而加剧了它们的生存危机。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两种珍稀动物,澳大利亚政府已将海龙正式列为保护动物。小贴士

雄海龙是非常勤勉的“孕父”,一个繁殖季节里它能孵化两窝海龙卵。在自然环境中,尽管雄海龙已经尽心尽力,但娇贵的海龙宝宝的成活率仍只有5%。

人工养殖的草海龙极少会出现繁殖现象。目前位于美国加州长滩的太平洋水族馆和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水族馆,是极少数能够大量繁殖草海龙的地方。

低调表率——比目鱼

伪装道具:多变的体色、周边砂石

伪装对象:周围环境

逼真指数:★★★★★

点  评:比目鱼不但能改变体色,让自身融入坏境,还能利用沙子作为辅助,让伪装更逼真,全五星不犹豫。

中文学名:比目鱼

拉丁学名:Pleuronectiformes

英文名称:Flounder

别称:鲽鱼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辐鳍鱼纲

目:鲽形目

分布区域:地球上从热带到寒带的广泛水域,个别品种甚至能生活在淡水水域

比目鱼不单指一种鱼,而是鲽形目下所有鱼类的统称,已知的家族成员约有600种。

它们分布于从热带到寒带的广泛水域里,特别适于在沙质海底过底栖生活。所有比目鱼都是卵圆形的扁平身材,两眼长在身体同一侧,因此得名“比目鱼”。

比目鱼:水中变色龙

这种身体扁平、双眼在同一侧的体貌特征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觅食生存的需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比目鱼体内没有鱼鳔,游泳速度非常慢,嘴里也没有利齿,无法克敌制胜,只能过着“守株待兔”的底栖生活——有眼睛的这侧朝上,悠哉游哉地躺在沙地上,等待猎物自动送到嘴边。不过猎物也不是傻子,哪儿肯自投罗网呢?这就需要比目鱼使出它的绝技——伪装术了。

比目鱼两侧的体色差异很大,有眼睛的一侧在上,体色较深;没眼睛的一侧在下,体色为白色。有眼睛这侧的体色能根据周围环境发生变化,进而让自身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当比目鱼只是平常静卧在海底时,还能隐约看到整尾鱼的轮廓。不过这“调皮”的家伙会抖动身体,扬起沙砾将自己盖住,只露出两只眼侦察外面的世界。等到比目鱼再次静止不动时,就很难被发现了。

每到一个新的环境,比目鱼都会先用眼睛仔细观察头部四周环境的色调,再将有眼睛这一侧的体色调整到与环境同步的程度。这种逼真伪装不但能帮助比目鱼更好地捕食,还能帮助它更好地躲避强敌。毕竟,肉食的掠食者一般不太会注意一片“沙地”是否可口。也正因此,有人形象地把比目鱼称为“水中变色龙”。小贴士

由于比目鱼大家族成员众多,不同种类的体型差异也很大。家族中除了体长约10厘米的小不点外,也有像大西洋大比目鱼那样体长2米、体重325千克的傻大个。比目鱼通过体表颜色的改变将自己隐身于环境当中小贴士

也有一些比目鱼不会或“不屑”玩儿伪装这一套,而是依靠自身实力来捕食猎物与捍卫自身安全。比如豹鳎的鳍基部有一列毒腺,所分泌出的毒液甚至能让鲨鱼的上下颌麻痹;再比如大口鲽长着一嘴铁齿钢牙,不仅在水里游来游去到处捕猎,甚至进行远距离的洄游。

鹣鲽情深为哪般?

比目鱼的身体实在长得太扁了,扁得让古人认为这不是一条完整的鱼,而只是半条鱼。再加上它总喜欢静静地待在海底,更使古人误以为这种“半条鱼”只有一侧有眼,行动很不方便,必须一雌一雄贴在一起才能游动;游动时有眼睛的一侧在外,没眼睛的一侧紧贴在一起。这种说法不但“解释”了比目鱼为何仅一侧有眼,也“解释”了为何有的眼睛在左侧,有的眼睛在右侧。于是便有了“鹣鲽情深”这个成语。比目鱼与传说中的比翼鸟“鹣”一起,成为了夫妻恩爱的象征。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比目鱼并非天生古怪,而是在幼年时遭遇眼睛“搬家”事件,才变得这么奇怪。

话说比目鱼刚从卵里孵出来时,长得完全不像父母,而是像其他鱼那样,眼睛各在头部一侧,对称生长。也许是对这世界充满好奇吧,小比目鱼生活在水体上层,常在水面附近游泳。约20天后,小比目鱼的形态渐渐发生变化,尤其长到1厘米时,变化就更大了:一侧的眼睛开始“搬家”,通过头的上缘逐渐移动到对面去,直到跟另一只眼睛接近时,才停止“搬家”。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0天时间。

由于比目鱼种类不同,眼睛“搬家”的方法和路线也各不相同;“路程”也有差别,短的不过5毫米,长的可达12厘米。有时还会出现性别“歧视”,如左鲽中雄鱼两眼的间隔很宽,而雌鱼的两眼则靠得很近。

比目鱼的眼睛之所以能移动,是因为它的头骨都是软骨构成的,当一侧眼睛开始移动时,双眼间的软骨先被身体吸收。软骨消失不见后,眼睛“搬家”就没有障碍了。随着一侧眼睛的移动,比目鱼的体内构造和器官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比目”后的比目鱼不再适应漂浮生活,只好横卧海底,过起“守株待兔”的生活了。比目鱼模拟环境的本领极其高超大西洋大比目鱼可以长到足有一人高小贴士

为什么有些比目鱼的眼睛长在左侧,另一些则长在右侧?这是因为比目鱼的种类很多,主要分鲆科、鲽科、鳎科这三个种属。这三者的外貌很相似,区别就在双眼的位置:鲆科的双眼长在左侧,鲽科和鳎科的则长在右侧。

所以,要真考究起来,“鹣鲽情深”也能写作“鹣鲆情深”或“鹣鳎情深”了,因为鲽、鲆、鳎是有区别的。

弱小但有保护伞的海葵虾

伪装道具:超迷你的体型、透明的体色、尾部斑纹

伪装对象:海葵、眼睛

逼真指数:★★★★

点  评:超小的体型使得海葵虾能随时隐匿在海葵中,而百搭的透明体色使它具有“变色”的本事,尾部斑纹伪装出的“眼睛”则是画龙点睛之作。

中文学名:海葵虾

拉丁学名:Periclimenes brevicarpalis

英文名称:Anemoneshrimp

别称:葵虾、透明海葵虾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软甲纲

目:十足目

科:长臂虾科

分布区域:印度洋-西太平洋以及东太平洋-大西洋之间的广大区域

海葵虾弱小但有保护伞的海葵虾经常在水深10~20米下的岩礁群成群出没。

海葵虾的体型都很小,仅有2~3厘米,通体透明有斑点。它们是杂食性的,但偏好吃荤。平时以海葵的食物残渣为食,是典型的清洁虾。小贴士

紫斑海葵虾和白斑海葵虾是海葵虾中较为常见的品种,因其身上的斑点而得名。除了身上斑点的颜色不同外,两种虾尾巴上的斑点也各不相同。紫斑海葵虾有2个类似眼睛的圆点,而白斑海葵虾则有5个带黑边的橘色斑点。

透明也是一种伪装

海葵虾是与大型海葵共栖的一种小虾。海葵为其提供庇护以及食物,而海葵虾则担负着海葵的清洁工作。由于海葵虾的身体很小,且透明的体色使其能根据海葵的颜色“改变”其体色,因此它们能够在海葵中完美地隐形,从而达到保住自己的目的。

海葵虾的头部与眼睛也近乎透明,几乎看不见,而扇形的尾巴上则有颜色鲜明的“眼睛”。不明真相的掠食者往往会被误导,会把假“眼睛”所在的地方当作头部。这时,狡猾的海葵虾就能趁机溜走了。浑身透明的海葵虾小贴士

海葵虾与海葵共同生活,是一种以海葵为宿主建立的共栖关系。

由于海葵触手上的刺细胞是有毒的,海葵虾必须用海葵所分泌出的黏液覆盖全身,才能避免遭受误伤。每次蜕壳的时候,它们会先离开海葵,直到长出新壳,并且再一次覆盖上一层黏液,才重新回到海葵中。

鲜艳霸气的帝王虾

伪装道具:超迷你的体型、鲜艳的体色

伪装对象:海蛞蝓、海参

逼真指数:★★★★

点  评:弱小的伪装者中很少有像帝王虾这样高调的,不过想成为色彩绚丽的裸鳃类动物的一部分,光鲜亮丽的体色还是少不了的。

中文学名:帝王虾

拉丁学名:Periclimenes imperator

英文名称:Imperial shrimp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软甲纲

目:十足目

科:长臂虾科

分布区域:巴布亚岛海域

鲜艳霸气的帝王虾的主产地在巴布亚岛,是一种通常与海参建立共栖的小虾。它的体长在2厘米以下,非常细小。它的腿爪是紫色,眼睛也是橘色。它的体色一般从橘色到红色,背部通常会有白色斑块覆盖,但也存在白色斑块消失的情况,这取决于宿主的颜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