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男孩是这样教出来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22:24:53

点击下载

作者:张云红

出版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优秀男孩是这样教出来的

优秀男孩是这样教出来的试读:

前 言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期望。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天才,可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天才却寥寥无几;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才,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把这个希望变成现实。如果你不能让孩子成为天才,那不是你的责任,因为那是你无法改变的。可是如果你不能让孩子成为人才,那你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了,因为人才是后天培养的,天赋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

作为男孩的父母,你或许希望你的儿子风度翩翩、博学多识,或者你希望他宽厚豁达、机警睿智,再或者你希望他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每个家长都是这样,他们希望把全世界都送给自己的孩子,同时又把孩子当成他们的整个世界。

男孩和女孩是有区别的,要区别对待。男孩易冲动、易发怒、争胜好斗、权力欲望强,但同时也活跃、勇敢、有强烈的保护欲和英雄情结。尽管个人的气质各不相同,但是男孩比起女孩来更自信、更大胆、更容易激动。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德把男孩称之为“有攻击性的小机器”。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性格都是养出来的,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要把这些小“捣蛋鬼”培养成为优秀的男孩,父母的引导作用是巨大的。这也就是说,只要父母引导得当、教育得当,善于将男孩的特质转变为一种成功的优势,每个男孩都可以成为真正的人才!

本书是一部男孩培养宝典。它从男孩心理的各个方面入手,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培养男孩成功的黄金品质和才能,赋予男孩抗挫折能力、领导才能、责任感、正义感、独立性、自控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理财能力。针对每一种能力,又结合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教育细节和当代社会上的新现象,为父母进行了全面到位的指导。

同时,本书很注重各小节之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每一章都有一条线索和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体系,让各位读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些不同侧面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家庭教育中潜在的规律性,从而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而不是盲目照搬他人的“经验”。当下的图书市场上,家庭教育书籍数量庞大而质量良莠不齐。像本书这样,能够注意到小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自成体系,并与全书架构和谐统一者,当属可贵。

詹姆士·杜布森博士曾说:“作为父母的你有一个崇高的呼唤在等着你。在人生的一段时间里把孩子抚养长大,这是高于其他一切的责任。以此为准则的家庭,在孩子成年后大多会得到最大的报偿。”

希望本书能够为你在男孩的培养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助你把男孩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第一章 走进男孩的世界:不管遭遇什么,总可以从中找到快乐

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沟通是了解孩子的最佳途径。沟通不是让我们去约束孩子,而是让我们放下家长的架子,用朋友的身份跟孩子交流,让孩子消除对“家长”身份的畏惧,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真心实意地与你交流。要教出一个优秀的男孩,首先要做的,就是走进男孩的内心世界。

学着“做回孩子”

忘记了是哪年的春节晚会,里面有个小品,叫做《我和爸爸换角色》,说的是有一个老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做了这样一个试验,要求她的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和爸爸换角色,要求父子沟通写出感受。但是班里有一位学生不知为什么作文老是交不上,于是这位老师就去学生家里做家访,并且让这父子俩当场换一回角色。换角色的过程其实也很简单,就只有一个场景:儿子拿到期中考试成绩单回家之后。

接下来的一幕相信大家都还记得:“考试考得怎么样啊?”“不怎么样。”“不怎么样是怎么样啊?”“考了倒数第一。”“倒数第一,你平时不都考倒数第二的吗?”

……

这位父亲说着就要动手打孩子,幸亏老师在场,不然这孩子挨顿揍是难免的。紧接着,父子开始互换角色,还是一样的场景。结果呢,当孩子用自己的语气对自己说话的时候,这位父亲几乎暴跳如雷,拿起儿子书包就往地上抖搂。当然,后面的情节大出意料之外:父亲从儿子的书包里抖搂出一封自己当年写给妻子的情书,从而开始反思自己对孩子、对妻子,以及对整个家庭的忽视。这样的情节安排是小品剧情的需要,而现实生活中,恐怕没有多少父母愿意这样和孩子换角色,也没有多少父母能够真正“做一回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

父母也都是从孩子过来的,为什么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呢?有时候,做父母的是应该再“做回孩子”,体会一下孩子的感受,了解一下孩子的需求。

一位女士的孩子是住校生,在学校学了一周,回到家是星期六的晚上。第二天是星期日,孩子还要参加学校一个英语测试,英语测试从上午九点开始,她家离学校并不远。星期日早晨还不到七点,这位女士就把孩子叫醒了。孩子没睡够,起床以后就不乐意。当妈的就数落开了:“你看看你,学习不用功,考试成绩那么差,马上就要高考了,你还在那儿睡懒觉,你真不要脸!”

这个孩子本来就不乐意,一听妈妈这么说,就说了:“我在学校从星期一学到星期六,我一天睡几个小时你知道吗?我每天被作业压的,晚上睡得很少,好不容易利用周末的时间来补一补觉,星期天多睡一会儿,有什么罪过?再说上午是九点考试,你为什么骂我不要脸?”

这个孩子说的完全是内心的一种痛苦、一种呼喊。结果这个当妈的一听孩子那样说,更恼火了,说:“你考不好你还有理了,有本事你下一次把成绩考上来,你怎么睡我都不管!”

这个孩子听了这些话,痛不欲生,恨不得跳楼。

这位母亲督促孩子的动机是好的,但方法却近乎残忍。试想一下,孩子从周一到周五累成那个样子,好不容易利用周末回家多睡一会,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呀!他睡足了这一觉,这一周他都会轻松的。你看着熟睡的孩子,怎么忍心把他叫醒?再说离考试还有两个小时,你就不能让孩子多睡一会儿?你把孩子叫醒不说,还骂他不要脸。你想,他还对你有什么感情?他以后还愿意跟你沟通吗?

换位思考,就是指一方在做涉及另一方的决策时,不但要考虑到己方的情况,而且还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大多数的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喜欢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如何做,但是却不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做,而只是把我们成年人认为的一些想当然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结果呢,事情往往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去了,让做的没有做,不让做的倒是都做了。所以在我们抱怨孩子不能体恤家长良苦用心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在除了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及学习外,也试着去了解一下他们的内心呢?

有一位爸爸在孩子5岁的时候就要求孩子练习书法,孩子不停地练,但是一直没有成效。可能是因为这位父亲自己的书法好,所以自己孩子的书法也一定不能差,还是因为父亲的书法不好,自己的理想想在孩子的身上实现,但是这样的计划明显是不合乎最基本规律的。5岁的孩子连笔都握不牢,何谈练习书法。这样明显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事情,真不该发生在我们孩子的身上。

换位思考对于家长而言,是拉近与孩子之间距离的必要思考方法。父母学会了换位思考,不仅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也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智慧和理智。鲁迅先生说:“小孩总有小孩的道理。”也许,为人父母者,只有让自己再“做一回孩子”,才能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吧!

做宝贝的朋友

天下的父母,都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衣食无忧,盼着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其实,对孩子来说,父母在精神上的陪伴与理解远比物质上的富足更能让孩子感到满足。孩子不需要金山银山,也不需要父母安排他的未来。孩子是很单纯的,只要父母在他悲伤难过、遭遇挫折失败时,给他一点安慰、一点鼓励,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父母多把自己摆在“高孩子一等”的位置上,因为几千年来,国人都对“父为子纲”的道理深以为然。父亲打了孩子,还要指着孩子的鼻子说“因为我是你爹”,这种事情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近年来,终于有人提出对孩子要用“爱的教育”,让父母成为孩子的朋友,而不仅仅是家长。但是,对相当一部分家长来说,做孩子的朋友,似乎并非易事。

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理解我们、欣赏我们,可以站在我们的立场,与我们一同分享快乐,悲伤时听我们倾诉,失意时给我们安慰与鼓励的人。父母能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呢?

现在城市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没有同龄的朋友,这使得大多数孩子的成长变得单调而孤独,父母们要充当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朋友。但是,孩子并不需要一个大自己二三十岁的玩伴,而是需要一个能和他想到一起去、欣赏他的创意与花招儿的“大朋友”。孩子渴望父母能像兄弟姐妹和朋友一样与他们相处,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其实,不仅要爱孩子,还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像个朋友一样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事情,少一些父母的威严,会让孩子愿意把心事向父母倾诉。

回想一下,在你小时候,父母是否这样跟你说过:“小孩子不需要问这么多!”“听话就对了,不要问为什么!”“别废话,是我大还是你大?”“再顶嘴,晚饭就别吃了!去门外罚站!”“闭嘴,谁是妈妈!我说了算,你是欠揍了吗?”

……

那时候,你是否被这样的话伤了心?那么,现在,你是否用同样的话伤了你的孩子?简单而粗暴的家长式教育已经过时了,新时代的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理解孩子,多和孩子相处,陪孩子一同成长,而不是简单的“管教”。父母应该放下自己的架子,把孩子当成朋友来对待,当你与孩子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产生矛盾时,应该坚持以理服人,而不要以父母的权威来压制孩子,那么你就更容易成为孩子的朋友了。

有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在一个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行途中没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他问参与节目的孩子:“你看这降落伞给谁用?”

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给我自己用。”

这时,台下一片骚动,很多观众想:多么自私的孩子啊!

可是主持人没有急于下定义,而是蹲下来,耐心地问孩子:“为什么呢?”

孩子满脸泪水,清晰地说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飞机上所有的人。”

这位主持人是一个善于倾听者,由于他的耐心,让大家听到了一个孩子高尚灵魂的独白,也让那些当初急于评定孩子的人感到惭愧。孩子眼中的世界与成人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在我们还不能进入他们的世界的时候,至少要给他们描绘世界的机会,一一倾听他们的想法,而不是揠苗助长般牵引,急于把孩子引向成人的世界。

乐乐每天放学回家后,妈妈总是问他“今天学得怎么样”、“老师讲的你都听懂了吗”、“作业都做完了吗”之类的问题。终于有一天,在妈妈又问乐乐同样的问题时,乐乐一句话没说就进了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把门关上。妈妈气愤而又伤心地质问他:“妈妈这么关心你,你这是什么态度?”

乐乐却更加生气地回答妈妈:“你就只关心我的学习成绩,怕我考不好丢你的脸,你还关心过我什么啊?你知道不知道每天被你这样问,我都会很不开心!”

父母要主动去了解孩子、接近孩子,做他们的朋友,不要只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成绩,也要知道孩子有哪些爱好、有哪些朋友、喜欢些什么、讨厌些什么。孩子喜欢的书,有空时你也读一读;孩子喜欢听的歌,你也听听。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不要打断他,让他天马行空地说个痛快,这样孩子自然会把父母当成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和孩子做朋友,不仅要学会倾听,还要学会倾诉。父母不是高高在上的神,所以自然也有失意的时候。跟孩子分享父母成长中的小故事,也跟孩子说说你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失意之事,孩子就会觉得,你和他一样有烦恼,也需要他的理解。不要以为在孩子面前“吐苦水”是一件丢人的事,你的倾诉会让孩子感觉到,你是把他当朋友的,是需要他理解的。如此一来,孩子自然就会设身处地站在你的角度去思考,就更容易明白父母的艰辛和做人的道理。

“宝贝,你真棒!”

现今的很多父母,对孩子都是非常吝啬的。先别急着反驳,请想一下,你是批评孩子的时候多,还是表扬孩子的时候多?如果你的答案是前者,那么很不幸,你也是众多吝啬父母中的一员。

也许你会说:“我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批评他几句就算吝啬吗?”那你是否知道,对孩子来说,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呢?其实,有时候,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最好的物质享受,而仅仅只是你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这就是他们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原动力。

并不是每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具备了天才所有的特质。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成了莎士比亚,成了爱迪生,成了达尔文,给人类的历史尽添辉煌?这仅仅是因为赏识赋予了他们成为天才的机会和可能性。而为什么有的孩子却在生活的海洋中随波逐流,最终被平凡征服?这也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赏识的青睐,从而错失了成为天才的一切可能和机会。

生活在非洲的一对贫穷而缺少文化的父母,却用他们赏识的目光,“赏识”出了一颗科学巨星:他们的儿子离开非洲到了美国以后,成了一个杰出的科学家。

一次,记者去采访这位黑人科学家,首先提出的第一问题是:“你是如何从如此贫困的国家,经过努力进入美国社会,又是如何在那么多的竞争下拥有现在的职位和荣耀的?”

这位科学家回答:“因为我的爸爸妈妈不认识字。”

记者问:“他们不认识字对你有什么影响?”

他回答说:“我的父母认为,认识字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为我识字,他们就总是对我带着尊敬的眼光和赏识的口吻,这给我的生活不断地带来无穷的动力。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从来都不怕挫折,只是当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已。从上幼儿园开始,所有的问题,父母都来问我,他们尊重我的看法,开发出了我最大的内在潜能。我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而天下的人都应该和我一样受到人们的尊重,这就可以使天下很多人都成功。”

宇宙的巨大潜能都蕴藏在每一个孩子幼小的生命中,只要你用赏识的态度去对待他,潜能便会如火山喷发,势不可挡。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美国最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中获得了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他的发明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然而他的成功离不开他的母亲——南茜·伊丽奥特。

南茜出身于苏格兰的牧师家庭,是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善于启发孩子智慧的好妈妈。

爱迪生进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很爱幻想,非常喜欢看书和动手做实验,但他总是沉默寡言。爱迪生的老师曾见他老爱提问题很不高兴,常常批评指责他。

有一次上算术课,老师在讲解数学题,爱迪生突然向老师发问:“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觉得爱迪生又笨又调皮,他反问道:“不等于4,难道等于5?”爱迪生很想弄明白数字的奥秘,他想了又想,忍不住又问老师:“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老师恩格尔大为恼火,他厉声训斥道:“爱迪生,你故意捣乱,给我滚出去!”爱迪生遭到责骂,委屈地奔出教室。

爱迪生回家后告诉妈妈:“妈妈,我想要知道加法的道理,可老师却骂我。”妈妈听了儿子的叙述很是生气,她找到学校:“恩格尔先生,你作为一个教师太不了解学生的心理。”恩格尔说:“我只管教书,不管什么学生的心理”。爱迪生母亲说:“你这样教孩子,孩子怎么学得会?”

于是这位老师带着爱迪生到一位有名的医生那里,请他检查一下爱迪生的头脑,因为爱迪生的脑袋是扁的。这位医生检查后说:“里面的脑子坏了。”

就因为这个,学校老师竟然说他是“低能儿”“很笨”。南茜听了以后,心里很难过也很气愤,她认为爱迪生并不笨,完全可以培养成材。于是她毅然决定把孩子领回家由她自己负责教育工作。南茜认为爱迪生的好奇心是他的一个优点,是他汲取知识的动力,不但不该批评反而加以保护和诱导。所以,南茜对爱迪生提出的大小问题都不厌其烦地加以回答和解释,还经常买些书给他阅读答疑,促使爱迪生作深入的思考。

比如,南茜曾给爱迪生买了一本《自然读本》,不满10岁的爱迪生爱不释手,并且着了迷似的照着书上介绍的实验做了又做,进一步提高了他的动手能力。小爱迪生在家里搞了个小实验室,也受到了妈妈的青睐和保护。

有一次,爱迪生异想天开地想让一个孩子飞上天空,竟给他吃发酵粉好使他身体变轻,结果害得那孩子被送医院急救。南茜知道以后,非常生气,她决定关闭实验室以惩罚爱迪生;但转而一想,爱迪生做实验就像着了迷似的,这种劲头值得保护,他一定能创造奇迹,决不能因他的一次过失而毁了他的前程。想到这里,她改变了主意。于是在狠狠批评了爱迪生以后,她还是保留了他的实验室。

这小小的实验室最后终于变成了爱迪生未来的巨大的工业实验室。母亲的爱给了爱迪生无限的温暖,母亲的赏识和理解给了爱迪生无穷的智慧。如果没有母亲的培育,“笨小孩”怎能成为大发明家?人们在感激爱迪生为人类带来光明的时候,同样不会忘记爱迪生母亲的崇高品质!

无论是谁,在出生时都是普通而平凡的,但是赏识却可以让你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从而正确引导孩子发挥潜力,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所以,如果你要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请不要吝啬你的赏识,在孩子取得了哪怕一丁点成绩的时候,也要记得对他说:“宝贝,你真棒!”

保障孩子的知情权

许多父母都有一种想法,就是孩子还小,有很多事情不必知道。自己的决定,孩子只要照着做就好,不用问为什么。其实,很多事情,父母以为孩子不懂或者无法理解,实际上,孩子懂的未必比父母少。一味对孩子强调服从而不对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这种做法未免有点自以为是。

一对夫妻带着三岁的孩子去看医生,需要做脑部CT,也就是X光扫描,由于整个过程耗时较长,医生怕孩子乱动,就建议给孩子口服镇静剂。

孩子本来就怕吃药,当他看到医生手里的药瓶和药匙的时候,便如临大敌。

这位母亲似乎很有办法,跟孩子说:“宝宝把药喝了,妈妈给你吃糖。”

孩子不愿意,只要盛着药水的勺子一靠近他,就把头扭到一边。

父亲在旁边看着着急了:“快喝了,不喝就打屁股了啊。”

孩子虽然也怕挨打,不过药的苦味对他来说和挨打的痛一样可怕,所以还是不喝。

后来,夫妻俩连哄带吓,孩子也没把镇静剂喝下去。医生也不耐烦了,让他们把孩子的嘴掰开,自己拿勺子往里灌镇静剂。孩子被灌得喘不过气,哇哇大哭,一边哭一边挣扎,哭得声嘶力竭,几乎整栋楼里都听得到。结果,还是孩子取得了胜利,药水没喂进去,全洒在了脸上、身上,还有地上。

医生都觉得不可思议:这孩子哪来这么大的力气啊?

试想一下,如果是你被拖进医院,然后被一个身穿白大褂的医生捏住鼻子,灌“不明液体”,你是不是也会拼死反抗呢?

孩子并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喝药,更不知道喝了药以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究竟会是什么,这种情况下他要是还能乖乖把药喝了,那才是傻瓜呢。

后来,等孩子平静下来,一直委屈地说:“药苦,我不喝。”母亲看着孩子一脸儿的可怜,就尝试着跟孩子解释:“待会儿,你得到那张床上躺一会儿,时间长了,怕你乱动。药水是让你睡觉的。”

孩子怀疑地看着妈妈:“躺一会?那疼吗?”“不疼,一点都不疼。”“不疼啊?那我不动。”孩子说着,像是看到了希望一样,“我不乱动,不喝药行吗?”

母亲虽然有点不信,但是药水喂不进去,她也只好答应。

CT做得很顺利,而在整个过程中,孩子躺在CT机上,闭着眼睛,一动没动。

孩子虽小,但是,有很多事,做父母的也应该让孩子知道。不仅仅是告诉他,这件事他必须怎么做,还要告诉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为人父母者没把该让孩子懂的事讲明白。父母“不解释”,那孩子为什么要听?有些父母说:“我是家长。”你是家长又怎么了?家长就可以不讲理了?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对于即将发生的和他有关的事情,他应该知道,也有权利知道,这就是孩子的知情权。家长总是对孩子说,“父母不会害你”,那孩子也可以说,家长虽然不会害我,那也只是良好的动机而已,有没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呢?这还真说不准。

男孩子尤其喜欢在规则和条理性之内生活。当男孩子感到有安全感并能预见到将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时,他们会茁壮成长。预料之外的事情令人不安。有时候,事情出人意料地发展,连牵涉其中的成年人也会大吃一惊。不过,更经常的情况是:成年人提前知悉了相关情况,却没有以适当的方式告知孩子。

孩子们需要理解他们自己的世界,否则,他们就会处于社交和情绪紊乱之中。当孩子们的生活井井有条并且每日都有明确的预期,以及当生活发生变化人们给予他们解释时,孩子们得以理解他们的个人生活。构建有意义的模式,有助于孩子们的心智发展。所以,每一个孩子都必须理解相关知识和发生的各种事件,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把握它们。

当你向你的儿子做出解释,你即是在向他表明,你尊重他的知情权,体念他理解其个人世界的需要,尊重他的理解能力,并放心把信息告诉他。

所以,父母应该做的,不是一味对孩子发号施令,而是抛弃“不解释”的作风,把和他相关的决定解释清楚,让他知道你做出这种决定的原因,或者说,他执行这个决定的必要性。当然,“我是你老子”不能算是原因,加了“之一”也不行。只有把本来属于孩子的知情权还给他,他才会真的对你“心悦诚服”,而不是迫于家长的“淫威”而不得不乖乖就范。

放下家长的架子

古语中,自己的母亲,称为“家慈”,而自己的父亲,则称为“家严”。这样的称呼,让我们产生了一种思维定势,母亲总是慈爱的,而父亲,一向都是严肃的、严厉的。诚然,父亲和母亲的这种差别,和男女性格差异有关。但是,对于孩子,过于严肃或者严厉并不是什么好事。

还有一些人的想法很简单很暴力,“儿子就是要听老子的”,这种想法未免太过武断。从某种程度上说,身为父母,想要保持在子女面前的权威,这可以理解,但是,孩子的畏惧和尊敬,哪一个更能让父母保持权威呢?孩子虽说年龄不大,但他也是有自尊心的。作为父母,要充分理解孩子,并让他感觉到,父母是和他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说话,没有“看扁他”。

约翰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去观看橄榄球比赛。约翰是个老球迷,他来到柜台前,对售票员问道:“今天的门票有什么变化吗?”

售票员说:“您好,约翰先生,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和以前一样,成人30美元,7岁以下的孩子免费,7岁和7岁以上的孩子20美元。您的两个孩子多大了?”

约翰回答道:“小的4岁,大的7岁,加上我,总共50美元。”说着掏出了钱。

售票员接过钱,对约翰先生说:“先生,其实您只要告诉我您的大孩子今年6岁,没到7岁,就可以省下20美元的。”约翰回头看了看两个孩子,微笑着对售票员说:“谢谢你的好意。可是我必须让孩子知道他们已经不是小孩子,已经长大了。来,孩子,告诉阿姨你今年多大了?”“我今天的真实年龄是7岁零50天,我应该买票。”孩子以响亮的声音回答售票员。爸爸和售票员看着稚气的孩子,都笑了。

约翰的做法,不仅表达了对孩子的尊重,还以实际行动让孩子意识到“我已经长大了”,体现了父亲平等对待孩子的思想,这是很可贵的。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观念,这种等级观念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拥有至高权威,可以对孩子颐指气使,指挥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这样的教育态度,非但不会获得孩子的认可,还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应该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向父母吐露自己的心声,从和父母对着干,变为愉快合作,良好的亲子关系也会随之形成。

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定不是要让孩子惧怕你,而是要让孩子相信你、尊敬你。只有相信你,他才能像朋友一样对你倾诉。遇到问题,他才会在第一时间,毫无畏惧、非常坦然地向你求助。而只有尊重你,你的话才在他的心中具有权威性,占有分量。

杨锦峰的爸爸很少管他,他性格严肃,好像不太喜欢孩子。

杨锦峰的印象中,爸爸很少替他开家长会。偶尔妈妈没时间需要爸爸出席家长会,爸爸都会在回来后很严厉地指出杨锦峰的毛病。他从来没有夸奖过儿子。

杨锦峰在中学时,他最好的朋友有一次受到体育老师的侵扰。朋友不敢告诉父母,自己内心又很恐惧。这种恐惧折磨得朋友寝食难安,于是吞吞吐吐地向杨锦峰求助。杨锦峰同样不知道该怎么做,两个大男孩害怕得要命,想办法逃学,离开学校。他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对父母透露一点自己的秘密。父母在他们心中就像严肃的警察,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到了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爸爸说男孩子要学理科,为了表示自己的抗议,杨锦峰执意要学文科。他不顾爸爸的反对,强行递交了自己的申请。可是杨锦峰自己并不喜欢文科,他讨厌历史地理,然而,有对抗封建家长这个充分的理由,杨锦峰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决定。转眼间就高考了,对父母和孩子来说,填报志愿是个大事,这甚至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杨锦峰不知道到底该选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但是,他秉承自己一贯的原则:只要爸爸坚持的,自己就一定要反对。他希望能离爸爸越远越好。

若干年后,杨锦峰自己也做了父亲,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他发现自己是很渴望父爱的,而爸爸也并不是如自己所想的那样不爱自己。可是,他内心里依然同父亲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父亲的严肃,永远在杨锦峰的生命中定格了。这成了杨锦峰的遗憾。

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不需要人为地塑造严厉或慈祥的角色。为人父母,更需要放下家长的架子,去做孩子的朋友。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而孩子也能了解和理解你。然而,要做孩子的朋友,并不是要放弃父母的威严。关键是,要明白,威严不是来自你身为父母的角色,而是来自孩子对你平时一言一行的钦佩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你的尊重。

教育孩子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掌握分寸,以孩子能够接受并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不得不怎么做。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持自己的威严时,让孩子靠近你。

父母也会犯错

我们从小就知道,要知错就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相信天下的父母也都会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可是,让孩子“知错就改”的同时,父母是不是应该“以身作则”一下,勇敢地向孩子认错呢?

看到这个问题,相信不少父母会说:自己是长辈,要在孩子面前低头认错,还真是怪难为情的。其实,说浅了,家长认错的最大障碍就是面子问题。往深处说,家长为什么觉得向孩子道歉丢面子?因为自己是长辈,孩子是晚辈。那为什么晚辈向长辈道歉就被说成是理所当然,长辈向晚辈道歉就被说成是颜面扫地呢?估计有些父母看到这都会“抢答”了:因为“长者为尊”。好了,“长者为尊”的观念是哪里来的呢?那是传统文化留下来的。说到底,还是个传统观念的问题。

不可否认,从尊老敬老的层面上说,长者为尊的传统是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可是就算是优秀传统,当它和另一个“善莫大焉”的传统相冲突的时候,我们也要权衡一下孰轻孰重的问题。既然知错认错改错是“善莫大焉”的事,那这个“长者为尊”的传统自然也该为它让路。孩子的确还小,也正因为孩子还小,他的是非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会以父母的是非为是非。孩子犯了错,必须知错就改;父母犯了错,就要遮遮掩掩,藏着掖着?身为父母,如果你对孩子犯了错,不认错,保全的是你的面子;认了错,保全的是孩子的是非观。自己的面子和孩子的是非观之间,孰轻孰重,就不用我再多说了吧?

更何况,身教胜于言传。你向孩子认个错,这比说一百遍让他知错就改都来得更有效。

其实,勇于向孩子认错的父母还是有的,而且还对孩子起到了不错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有一个14岁的男孩,常常干一些出格的,让人始料不及的事情。那天,因为对班级里的一个同学的不满,他悄悄地拿了那个同学的钱——五十块钱,是那个同学一周的饭钱。人证物证俱在,他仍然死不承认。老师决定给他父亲打电话。

那天晚上放学后,他忐忑不安地回到家中。心中做好了承受一切的准备,他甚至想好,不管父亲怎样,他都以不变应万变——死也不认账。不就是恶作剧拿了同学点钱吗?有什么大不了的。饭桌上父亲一如往常,看不出特别的表情。只是很平常的问了他最近的考试情况和学习情况,他以为父亲不会追究这件事情了,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谁知,吃完饭后,父亲说:“一会你到我书房来一下。”他的心陡然又紧张起来,看来父亲是铁定了要教训自己了。讲一些耳朵都听出茧子的大道理,或者干脆武力解决,动板子,更痛快些。他把刚才的柔软和温情一并收拾起来。身上的小刺又长了出来,梗着脖子,昂着头,一副不在乎的模样。

可是,迈进父亲的书房,他就傻了眼——父亲沏了两杯茶放在了茶几上,尚且飘着香气。这是第一次把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当成成人,以成人的方式品茶,聊理想,聊人生。他有些措手不及,也有些感动。

父亲动情地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三十年前,一个少年,也像你这么大,一个同学问他:‘我今天偷偷地从妈妈的钱包里拿了五块钱,你敢吗?’同学的不屑激怒了他,他说:‘那有什么不敢的。’同学嘲笑他说:‘你是咱们班有名的胆小鬼,谁不知道?’说完,同学就跑出去玩了。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那个少年想方设法,把父亲的抽屉撬开,拿走了父亲全部的积蓄。一个月的工资,四十三块钱。然后他拿了那些钱去学校里炫耀,请大家吃饭、逛公园、买小人书。将所有的钱挥霍殆尽,回到家里,看到父亲发疯似的到处找钱,他缩在角落里不敢出声。原来,那笔钱是父亲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留给妹妹看病的。妹妹得了急性肺炎需要住院治疗,脸蛋烧得像晚霞,红彤彤的,模样很可怜。那天父亲把抽屉翻了个底朝天,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那笔钱,急得都快哭出来了。他自言自语地说:‘那钱怎么就长了腿了呢?’后来,少年的父亲满世界跑,到处借钱。见了人就点头哈腰的,好不容易凑了几十块钱,带妹妹去医院治病。可是终究因为治疗不及时而留下了后遗症,每年冬天都会喘得很厉害。”

故事讲完之后,他和父亲都陷入了沉默的境地。半天,父亲说:“那个少年就是我。我悄悄地偷了父亲的钱,耽误了妹妹治病的最好时机,我的妹妹就是你的姑姑,每年冬天你姑姑发病的样子你也看到了,这是我少年时犯下的错误。你姑姑很大度,从来没有怨恨过我。”他显然是受到了震撼,他看着父亲,父亲点了点头,稍后又点了点头。他犹豫了一下,起身从书包里掏出那五十块钱。放在了茶几上。父亲笑了,在他的肩上拍了两下说:“快去把钱还给同学,说不定这钱也是人家等着急用的。”

这位父亲向儿子认了错,不但没有损害他的光辉形象,而且还使儿子受到了感召,最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所以说,为人父母的,不但可以向子女认错,而且这种认错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父母自己都做不到,孩子又怎么会心服呢?

“骗人是小狗”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请先回答我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你觉得小孩子应该说谎吗?

我想你的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吧。

那么,请继续回答第二个问题:你对孩子说过谎吗?

这次,你的答案恐怕是肯定的了。

那么,你一定也猜到了我接下来要说什么。没错,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说谎。可是,为什么大多数父母都会用谎话来欺骗自己的孩子呢?

好吧,你有你的道理,孩子还小,需要哄着。的确,这种“善意的谎言”可以让孩子暂时按照你的期望去做,可是,还有一个问题,长久下去,孩子还会信任你吗?孩子年纪尚小,还没有很强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是非观还不健全,什么都是学着父母的样子来做。那么,你对孩子说谎和教孩子说谎又有什么分别呢?《韩非子》里头有个“曾子杀猪”的故事,是这么说的: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曾子的老婆去赶集,他的儿子哭着闹着也要跟着去。孩子的妈妈对他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结果呢,她刚赶集回来,曾子就要杀猪。她一看赶紧拉住:“我那是哄小孩呢,你还真杀猪啊?”曾子说:“当然要杀啊,小孩不能哄啊。小孩没你那么多心眼,爹妈怎么做,他就怎么做;爹妈说什么,他就听什么。这会儿你哄他,那就等于教他哄别人啊。你这当妈的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你了,孩子可不能这么教啊。”于是呢,曾子就把猪杀了炖了。

教育儿童言行一致,家长不能信口开河,要有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当然,这不见得是韩非子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过这不是我们该讨论的事,随他怎么想去。

也许有人觉得,曾子这个人是不是太笨了,跟小孩说话也当真。曾子的确是笨,连孔老夫子也这么说。不过从孔子传到孟子,中间这一段,最主要的就是曾子,你看他是真笨还是假笨?

还有一个与之类似的故事,叫做《孟母买肉》,说的是孟子小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东边邻居家杀猪,就问妈妈:“他家杀猪干什么?”妈妈随口说:“杀猪请你吃肉呀。”孩子当时没在意,妈妈说完很后悔,她想:这不是欺骗孩子吗?怀这孩子时还注意胎教,席子没摆正就不坐,食物不干净不吃。现在孩子出生了,开窍了,我怎么能欺骗他呢,这不是教他以后不要相信大人的话吗?于是,就到邻居家买了一斤猪肉烧给孩子吃。这是给孩子表示,大人说话是算数的。

以前孩子的需求还很简单,有肉吃就不错了。现在的孩子更加不能哄,家长许诺之前就得掂量掂量,这话说出去之后能不能兑现。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孩子发热了,但是又不愿意打针。这时候,家长为了让孩子乖乖跟自己去医院,往往会哄孩子说,就让医生看看,不打针。等真的要打针了吧,又说打针一点都不疼,简直是信口开河。等孩子打完针了,知道疼了,想起来就委屈,家长也跟着郁闷好多天,这是何苦来哉。

再如,现在的孩子学习考试压力大,有些家长为了激励孩子,许诺说只要孩子这次考进前多少名,就可以得到各种物质奖励。这奖励要是个书包什么的也有罢了,可是有些家长一张嘴就是手机啊电脑啊之类的东西,等孩子拿着成绩单要奖赏的时候却又拿不出来。这种教育方法是否有问题,咱们暂且不论。单单是欺骗孩子这一条,便是“错莫大焉”。

还是那句话,孩子虽小,父母也不能说话不算数。也正因为孩子还小,才不能随便哄骗。小孩子怕别人骗他,时常会说“骗人是小狗”。做父母的,在对孩子许诺的时候,不妨也学一学孩子的方式。反正,只要你不骗他,就永远不用担心这句话会说到自己头上。

尊重孩子的秘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藏在内心,不愿说出,也看不见的神秘的空间或想法。对于成人而言,守护秘密更多意味着责任和负担;但对于孩子们来说,拥有秘密则意味着自我意识的成长。能够拥有并保守秘密是儿童走向成熟和独立的一个标志,而能够与自己最亲近的人分享秘密更是儿童成长和成熟的表现。秘密是说与不说的游戏,当孩子发现自己有了秘密,意味着他诞生了内心世界;当孩子拥有了自己的秘密时,表明他已将自己同他人与外界分离开了;当孩子考虑要不要把秘密说出来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具有了追求独立的愿望;当孩子意识到要为他们保守秘密的时候,表明孩子已具备初步的责任感。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对待孩子的秘密呢?

也许这个问题不太容易回答,咱们先看一个故事吧。

一位中国的简老师,在日本教一个孩子大岛俊学中文。

周六,她照常去给大岛俊上课。“老师,我让你看一下我的秘密!”上完课,她正准备回家的时候,大岛俊表情极其神秘地把简老师拉进他的房间,然后把门关得紧紧的。而此时,家里只有三个人:简老师、大岛俊和他的妈妈。“老师,请看一下我的理想可以吗?”“你的理想?!当然可以了!不过,不用搞得这么神秘吧?”“我的理想要保密的。”

大岛俊递给简老师一页作文纸。纸上写着:“我叫大岛俊,今年上小学三年级。现在,我向大家谈谈我的理想。我第一个理想是中学毕业后考上大学,我要报考北京最好的大学,要报考计算机系。那样,我就可以天天玩电脑了。大学毕业后,我要在北京找一份好工作,一年要挣20万元。我要在28岁时结婚,然后,生3个小孩子。我要在北京三环外买一套180平方米的房子,然后买一辆丰田车,我们全家人周末时就可以乘车去旅行了。 ”“大岛俊,有小朋友找你来玩了。”妈妈在门外喊。

大岛俊把他的“理想”向桌子上随意一放,就跑出去跟小朋友玩了。

简老师走出大岛俊的房间,在沙发上坐定,大岛夫人早就冲好一杯咖啡。“夫人,你怎么不问问,大岛俊为什么把我神秘地拉进他的房间,难道你不好奇吗?”“当然好奇,可那是你与孩子之间的秘密,孩子不主动告诉我,我是不会问他的。”“呵呵,现在大岛俊不在,而他的秘密就在他房间的小桌上,你进去一看不就知道了?”“不可以的!”大岛夫人远远地瞟了几眼,很快就把目光收了回来。像所有的妈妈一样,她对儿子的内心充满了好奇,但又努力控制住自己的好奇。

正在此时,大岛俊又跑了回来。“妈妈,我回来了,我的房间门可没关哟!”言外之意,你没偷看我的秘密吧?“回来啦,没有你的允许,妈妈是不会看的,放心吧,儿子!现在就请你把你的房间门关好吧。”“妈妈,我不关门了,我相信你。因为你与爸爸一直很尊重我。刚才我实在是太冒失了,请原谅!”“妈妈不会在意的,你出去玩吧!”

看着孩子远去的背影,大岛夫人一脸的怜爱与疼惜,舐犊之情由然而生。

而简老师则一直在想大岛俊刚才的那句话,“我相信你,因为你与爸爸一直很尊重我!”“大岛夫人,大岛为什么说‘我相信你,因为你与爸爸一直很尊重我’呢? 为什么要尊重孩子呢?”“尊重孩子,是因为孩子与你我一样是一个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现在是小,可是会慢慢长大的。而像我们大岛俊这么大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的意识。就像刚才,担心我进他房间,担心我看到他的秘密,说明他正在长大呢。还有呢,做父母的如果从小就尊重孩子,这样的孩子不仅幸福感强,而且自信心也强。”“我原来只知道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原来父母尊重孩子,孩子就会尊重父母,被尊重的孩子自信心也强,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是啊!小孩子也有自尊心,如果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那又怎么能让孩子树立自信呢?当然了,要想尊重孩子,就得先了解孩子的想法。比如,如果大岛俊让我看一下他的秘密,我会更高兴的,因为我会了解他的想法。现在呢,他不想与我分享他的秘密,我只能好奇!”

故事就讲到这,那么,作为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对待孩子的秘密,现在,你心中有自己的答案了吗?

拥有秘密是一种成长。秘密可以让孩子体验到独立与依赖,疏离与亲近,反抗与顺从,在秘密的制造、体验、保守与倾诉中,孩子也在一天天的成长,学会关心与尊重,懂得责任与信任,变得懂事与成熟。因此,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权利,尊重孩子的秘密。

对于孩子而言,与成人分享自己的秘密不是义务,而是他对成人一种额外的信任,一份特别的回报。被告知一个秘密,就是被赠予了一份礼物。请守护好孩子的秘密,千万不要为了获取孩子的小秘密,而失去孩子对你的信任。

和成人一样,孩子希望被他人承认自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他需要在自己的内心保留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只要不涉及道德品质等原则问题,对于孩子的秘密,父母不必探究。父母应该压制自己的好奇心,保护孩子的秘密。当发现孩子藏有秘密而心神不宁时,成人可利用交换秘密的方式,先与孩子讲述自己的一个小秘密,再慢慢引导孩子说出他的秘密。

尊重孩子的秘密,让他们保有自己的秘密,这就是对成长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对儿童的尊重。

第二章 培养勇敢坚强的男孩:经历挫折洗礼的男孩最有出息

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迎来美丽的彩虹;只有经受挫折的洗礼,男孩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作为父母,要把男孩培养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首先就要让他变得勇敢,变得坚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不畏惧,不退缩,有韧性,有毅力。

再重新走一遍

每一位父母都曾看着自己的孩子蹒跚学步。一些家长在看护孩子的时候,碰到孩子被地上的石头绊倒的情况,家长则立马跑过去扶起孩子,拣起石头扔得老远,嘴里还念叨:“该死的石头!”转身对孩子说:“宝宝不哭了,都是石头不好。”孩子止住哭声,跟着叫起来:“石头不好,坏石头!” 孩子心安理得,大人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孩子跌倒了,就趴在地上哇哇大哭,而不是努力地自己爬起来。那些绊倒孩子的石头,则被斥责为“坏蛋”。在我们身边,很多家长对自己的这套手法颇为得意。

在日本,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却不会这么做。

一个3岁的孩子在客厅走动时不小心撞到了茶几,顿时大哭起来。

妈妈听到孩子的哭声,过去把他扶起来,但没有拍打茶几,而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