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认同与价值引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22:33:05

点击下载

作者:杨建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生文化认同与价值引领

大学生文化认同与价值引领试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总序

神州大地风雷激荡,海峡西岸春潮澎湃。福建师范大学省重点高校建设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与大家见面了。

本文库以坚持、发展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为宗旨。这既是神圣的使命,又是历史的责任。马克思主义问世已经一个半世纪了,尽管她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围攻、谩骂、禁锢、歪曲……但仍顽强地成长、广泛地传播、蓬勃地发展;尽管也有成百上千种理论、学说来与之较量,企图取而代之,但都无法得逞。“苏东剧变”虽然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但无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马克思主义者在认真总结“苏东剧变”的教训后,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更纯洁、更成熟,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风云人物”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得票高居榜首。中国共产党人80多年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革命和建设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一个贫困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中国。在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共产党人再次庄严宣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且以极大的决心和气魄,在全国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宏大工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在于她具有以下五个突出的品格。

一是科学性。一种理论、观点能称为科学,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合理地解释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其中的一些难题、怪象;二是有效地预见未来,并为尔后的实践所证实。列宁在评价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时这样写道:“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过去在历史观和政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种混乱和随意性,被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这种科学理论说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从一种社会生活结构中发展出另一种更高[1]级的结构,如何从农奴制度中生长出资本主义。”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已向世人有力地证明中国所选择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而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所鼓吹的“中国崩溃论”等论调则是完全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针对林彪、“四人帮”肆意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这是十分正确的。同样,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的学说也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在这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还做得不够理想。例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主要通过恩格斯、列宁,甚至斯大林的著作来了解,而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应用的十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则研究得不多。《资本论》虽然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的这一特殊的市场经济,但同任何特殊事物中都包含着一般一样,透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特殊”,马克思也揭示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这个“一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同样适用的。因此,我认为要从现时代的观点重新解读《资本论》,发掘那些有益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东西。学术界有人提出要“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与马克思同行”,但最重要的是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中写道:“只要列举一下马克思为第二卷留下的亲笔材料,就可以证明,马克思在公布他的经济学方面的伟大发现以前,是以多么无比认真的态度,以多么严格的自我批评精神,力求使这些发现达到最[2]完善的程度。”因此,我们对待马克思的著作,对待马克思的一系列“伟大发现”,也要采取“无比认真的态度”和“严格的自我批评精神”。只有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才能产生科学的结论。

二是人民性。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的一点,就是阐[3]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隐讳,她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但是,无产阶级又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当然是核心部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相一致的,而且,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反映无产阶级利益的学说,同时也是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学说。阶级性和人民性本质上是相一致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在革命战争年代,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十分正确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性的同时,应该强调她的人民性,强调马克思主义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等理论,一经问世就广为流行,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就是因为它们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由于受“左”的思潮的影响,我们把人权看成是资产阶级的观点,采取回避、批判的态度,结果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经常处于被动境地。这一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根本变化。1991年11月1日中国正式公布了《中国的人权状况》(又称《中国人权白皮书》),高度评价人权是一个“伟大的名词”、“崇高的目标”,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以此为开端,中国掀起了研究人权、关心人权、维护人权的热潮,人权理论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权理论在我国所发生的变化,说明人民性的确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是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而定。真理的标准只[4]能是社会的实践。”毛泽东同志在将近70年前讲的这段话,至今仍十分正确。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因为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为全人类的最后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但在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时,又要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能生搬硬套,不能搞教条主义。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本身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她没有停留在19世纪。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150多年来,她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同步。党的十六大把“与时俱进”作为中国共产党新时期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把能否始终做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当作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高度重视和深刻体现。

社会实践是检验科学与非科学、真理与谬误的巨大试金石。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时,西方一些人兴高采烈,并且迫不及待地兜售所谓的“华盛顿共识”,把它当成是解决各国社会经济危机、走向繁荣富强的灵丹妙药。但实践表明,推行“华盛顿共识”的国家非但没有摆脱危机,反而陷入了更深重的灾难,“华盛顿共识”不得不宣告失败。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绩。中国的成功实践已在国际上逐步形成了“北京共识”,这既是中国20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的胜利,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四是战斗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中写道:“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5]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由于马克思主义公然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所以从她一问世,就受到了敌人的百般攻击,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马克思一生中的主要著作大多是和资产阶级思想家进行论战的记录,就连《资本论》的副标题也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正因为这样,所[6]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可是,当马克思逝世的时候,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恩格斯十分公正地说:“他可[7]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已经处于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全党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推进现代化建设而努力。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从国际看,西方敌对势力把中国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不会改变。从国内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出现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可避免了。面对这种挑战,我们不能回避,不能沉默,不能妥协,更不能随声附和、同流合污。苏联、东欧的前车之鉴,我们记忆犹新。我们应该表明态度,应该奋起反击,进行有理有据有说服力的批判,以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尊严。例如,有人肆意贬低、歪曲、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厦的基石,难道我们能听之任之吗?有人千方百计地要把“华盛顿共识”推销到中国来,妄图使中国重蹈拉美、俄罗斯、东欧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覆辙,我们能袖手旁观吗?当然不能!这不仅是党性立场所致,也是科学良知使然!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德国工人运动的老战士、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弗朗茨·梅林学习,他在一个世纪前写的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文(已收入《保卫马克思主义》一书中,苏联1927年版,中文版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今天读来仍然感到新鲜和亲切。

五是国际性。1848年,当马克思、恩格斯出版《共产党宣言》,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时,就注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超越地域、肤色、文化局限的国际性的思想理论体系。当今,方兴未艾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正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进程,尽管这种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会给许多发展中国家造成消极的甚至是严重的后果。这已为许多事实所证明。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扬善去恶,除了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外,别无其他更好的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和迫切。西方垄断资本出于维护其根本利益的考虑,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不断强大、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兴趣日益浓厚。因此,“北京共识”、“中国模式”逐渐成为国际论坛的重要议题。看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在走向世界,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85年发展的必然,也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必然。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感到自豪,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应该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不仅要关注世界的风云变幻,也要了解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动态。要积极推进国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世界各国朋友所了解,并与他们一道,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以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五大品格,也是本文库所遵循的指导思想。福建师范大学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20多年来在本科生、研究生中坚持开设《资本论》和其他马克思主义原著课程,出版、发表了许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著。学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迄今已获得理论经济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等二级学科博士点,培养了一大批有志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学术骨干。2006年初,学校整合相关院系师资,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本文库是学校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也是开展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本文库初步安排10辑。大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西方经济学与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究等。每辑出若干本著作,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出版100本著作。本文库的出版得到福建省重点高校建设项目的特别资助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胡锦涛同志十分重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勉励参与这一工程的学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满腔热忱地投身这一工程,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研究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段语重心长的话,也是本文库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是为序。李建平2006年3月31日

[1]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11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4页。

[3]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05页。

[4]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284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12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77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78页。

绪论

文化认同是个体成长的向导,是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的基石,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推动力。

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领域的全面转型,带来了文化领域的深刻变动。尤其被市场激活的多元利益和价值诉求,打破了传统生活的节奏和形态,改变了原有的社会关系和人们的交往模式,传统习俗日渐被销蚀和重塑,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文化形态并存格局开始出现,导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高雅与世俗张力的无序体验,思想上感到困惑和迷茫,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无所适从,甚至有学者做出文化认同危机存在的断言。在这样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下,探讨大学生文化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既是一个复杂的命题,也是一个紧迫的课题,将有利于帮助人们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更高层次上把握大学生文化认同规律,也将有利于帮助人们从文化认同的层面上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一 相关概念的理解

概念的确定性是研究的起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研究涉及多个具有不同见解、尚未达成共识的概念。在此无法进行一一梳理和辨析,只能把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概念的内涵择要分析,以界定研究范围。“文化”一词有三百多种定义,我们没有精力和必要来梳理这些定义。在此不妨区分出两个与本研究相关的文化概念:一是“广义的文化”概念,凡是人类在其生存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切都可以称为文化,主要有器具、制度、观念(包括作为其核心的价值观念)三个不同的层面;二是“狭义的文化”概念,主要指观念形态上的文化。这里研究大学生文化认同涉及的是“广义的文化”概念。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是属于狭义的文化概念范畴,有助于我们对其文化属性的理解。“认同”概念内涵之丰富性不亚于文化概念。“认同”一词最初源自哲学中的一条逻辑公式,即当两个事物相同时“甲等于乙”的同一律公式,主要是阐释同一事物在“变化中的同态和差别中的同一”这[1]个问题。从本体论层面,表达的是“我是谁”的问题。这是一种由承诺和自我确认所规定的“我”的认同,它确立了一种视界和框架,赋予了认同深刻的价值意蕴。“认同”还是一个心理学的名词,取自“identification”和“identity”两个词的联合义。它指体认与模仿他人或者团体的态度和行为,并内化为个人人格一部分的心理历程。强调经过与他者的参照、比较来确定自身身份的一种认知方式或过程,最终目的是要确定这种[2]身份的认知结果,即个体或集体在心理层面所形成的一种归属感。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认同”一词本身含有身份的意思,认同的发生是个人在特定群体中,对其身份的一种心理建构和心理实践。心理学家米德的社会自我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认同理论都说明,人无论是出于本能还是在与社会的接触中都存在一个没有太多外力促使的自然的渴望了解自己,明确自己身份的心理过程。

综合以上论述,本研究所指的“认同”,是一种文化与价值的归属,是一定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角色与社会身份的确定。它受社会结构中特定价值观念与认同规则的约束,同时也取决于自我能动作用的实现。

相应地,文化认同可以表述为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目的是为了在文化上取得归属感。它体认与模仿的对象是自己群体或者他人的文化,这种体认与模仿是人类对于自我文化或他者文化的一种升华,并以此形成支配自身行为和思想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准

[3]则。文化认同是将一个松散于不同地域的人们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是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和文化资源。

与文化认同相关,还有两个延伸的内涵需要说明:一是文化认同包含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两种主要形式。个体认同即自我认同,是[4]“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社会认同即共同意识,“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5]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在这里,个体认同是指个体对“我是谁”的文化身份确认。社会认同是对“我们是谁”的文化身份的整合和统一。文化认同是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逐步获得一种共同的文化身份的互动建构过程。二是文化认同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它是某个文化群体成员对自身文化的接受及理解的过程和结果,它的目的在于使该群体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习惯,从而比较顺利地生活于社会。“作为一个多层次、多重结构的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文化历史、生活方式及其思维路线的理解、接受和坚守。因此,文化认同就是民族群体或个体对本民族价值观的笃信,对本民族生活方式、命运的理解和关注以及对族际[6]关系的认识等。”第二,文化认同也起着区别“自我”与“他者”的作用。因为,“他者”能起到有效地“定义”的作用,赋予文化认同以深度。

文化认同具有内聚性和外敛性的特点。一方面,认同是一种向内的自我深度感,是一种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意义的发现和肯定;另一方面,认同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集中反映,人的自我感来自外界、他者,最终也必然回到外界、他者。

本研究所指的大学生文化认同,是指大学生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流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为内化对象,他们对不同的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及其背后所体现的价值选择,由此体现大学生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归属心理。且本研究是从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社会认同即共同意识层面来把握,而不着眼于个体认同的微观分析。这是本研究理解的文化认同的内涵。[7]二 文化认同的结构及其关系

文化认同属于人的主观领域,是文化及其结构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并整合成为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所以,文化认同会根据个人接触到的信息和观点的不同,发生正面或负面的变迁。

从文化的结构来看,文化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中渗透着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为物质文化所决定,同时又以一定的精神文化观念作为存在的前提,并在其中凝结着精神文化的因素,而又反过来给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发展以巨大影响;精神文化归根结底为物质文化发展水平所决定,但又受制度文化的制约与影响,并反作用于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三种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结构。

文化心理结构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及其结构的认同程度的组合。在每一种文化中都包含着表层、中层和深层文化心理,在文化结构的每一个层面中都蕴含着文化心理的表层、中层和深层结构。文化心理的表层结构是情感、意志和风俗习惯层面,是特定时代浮现在社会文化表面、笼罩和散发着感性色彩和光辉的某种意向、时尚或趣味,表现为社会意识形态上的细小的变化和游移。文化心理的中层结构是指政治、经济、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观念理性积淀的层面,是人类精神财富最主要的负载者,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自在、自为的存在,自身包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形成文化心理中层结构变化的内在动因。积淀在其中的首先是经济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和各种亚文化观念,此外还有思想观念的发展趋势。中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有机结合在一起,体现着感性与理性的具体的、历史的交融与统一。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是文化心理的精神实质,它贯穿于、蕴含于文化心理的其他层面,“是由人与客观世界的五重现实的对象性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他人、人与社会群体、人与现存的传统文化氛围、人与动态发展的历史进程——本书作者注)制[8]约的、对于人类心灵的五对永恒矛盾的解决方式的总和”。这三个层面中每一个层面与其相邻的层面之间都是一种双向对流关系。一方面,深层结构制约着中层结构,并渗透和融入中层结构中;又通过中层结构制约着表层结构,并与中层结构一起渗入表层结构中。另一方面,文化心理的表层结构又给予中层结构以影响,并通过中层结构而影响深层结构。在这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中,文化心理结构的三个层次被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着民族性与世界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只有对文化心理结构三个层次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进行剖析,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文化认同丰富而生动的内在机制,感受它那不断推动自身发展的生命律动。三 文化认同的评价标准

文化认同既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积累,也是一个共时性的复杂系统。把握文化认同的正确评价标准,不仅关乎对大学生文化认同事实的客观判断,也关系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考量。

大学生文化认同,从对象看包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流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从文化形态看,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从文化认同程度看,体现为表层认同、中层认同和深层认同。由此构成一个复杂的文化认同结构。那么,什么样的文化认同结构是合理的?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本研究坚持以“民族的科学[9]的大众的文化”为评价导向,即以民族文化为主,具有兼收并蓄人类文明成果的胸怀;以先进文化为取向,具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态度;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为基础,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以此衡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状况。四 研究的立意逻辑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系统,既涉及现实世界的意义,也指向理想的境界,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价值体系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不同时期的文化创造,总是受到特定价值体系的规范、引导。价值体系在与文化的共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属性。这种文化属性一旦形成,必然长期地支配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其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认同是一个涉及灵魂归宿的形而上探索,不仅是一种认知的态度,更是一种价值信仰,一种承诺和坚守。这是本研究的理论逻辑和学理价值。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态势的日渐深入,“文化成为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文化不但不是一个文雅平静的领地,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战场,各种力量在[10]上面亮相,互相角逐”。一方面,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基本支撑力;另一方面,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离不开对文化路径的探索。这是本研究的现实要求和实践价值。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则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大学生的特殊角色决定了他们首先是文化争夺和价值塑造的对象。在多元和多样的文化环境中,大学生对不同文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认同,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心理,不仅决定着大学生的文化行为和文化理念,而且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际成效。以大学生文化认同为视角,采取结构分析的方法来揭示大学生文化认同心理,从而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状况、原因、发展趋势,进而思考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如何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文化路径建设。这是本研究的独特视角和特殊意义。五 研究的文本框架(一)当代文化认同的时代坐标

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发生、发展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情境之中,每个人的行为时时处处都受到文化的内在指引和制约。当代大学生成长所处的特定社会结构和社会历史,决定着他们的文化认同。当代中国文化场域既是在“中国—世界”这样的空间坐标中来展开的,也是在“当下—历史”这一时间坐标中来展开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成时代文化的纵轴。文化的横轴就要复杂得多。在这条轴线上,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现代化建设是主线,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社会和以经济为主导的全球化,以及贯穿其中的现代性的建构最为突出,构成影响时代文化最为重要的横向力量。这种力量对文化环境来说既是一种解构,更是一种建构动力。各种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在碰撞中交锋,形成多元文化、多样文化共存和争鸣的间架结构,构成一个多元互动、多样共生、和谐发展的当代中国的文化图景。(二)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机制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客观文化的主观映象。其根本原因无疑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并由此带来社会文化生活深层经验的解体、调整与重组。从微观上说,文化认同既是文化自身传承作用的使然,也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认同体现出关系质、序列质和系统质的特征。就大学生文化认同来说,一方面,文化认同产生于大学生特有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价值观念,而且贯穿这个群体独特的利益和文化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作为认同对象的文化,历史地积淀、凝结成为人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内在地、自发地左右着人的各种行为,进而影响大学生文化认同的进程。这个认同过程还贯穿着社会制度、学校教育、家庭熏陶、传媒渲染和关键事件的催化等各种力量的反馈调节,这些力量共同构成影响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合力。(三)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文化认同状况

大学生在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中,在传统与现代的纠葛中,在力图对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从文化层面上作答的论争中,无论是以批判者还是以建设者的身份,大学生始终没有把自己摆在旁观者的位置上。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学生文化认同演变历程看,自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讨论开始,改革中蕴含的批判的精神就传导给了青年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自我的反思与端正等,并贯穿着中外文化(尤其是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二元结构观”的对立、适应和融合。他们的文化认同经历了四个阶段: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为导向的文化反思阶段(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西方文化为取向的文化偏离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民族主义为取向的文化回归阶段(20世纪90年代)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阶段(21世纪初期)。这个过程既有偏离和曲折,也有矫正、回归和自觉,走出了一条从文化批判到文化反思再到文化自觉自信的认同历程。这种变化始终与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而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变化对改革开放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的横向切面看,其一,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层认同。集中体现在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和优秀传统文化“日用而不自觉”的深层态势。其二,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强烈的和具有现实说服力的,被大学生所全面认同,成为文化中最具分量的部分。他们不仅享受着时代发展带来的物质文化,同时高度认同自己赖以生活的制度文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寻找传统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形成新时期的民族精神。尤其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直接决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其三,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表层认同。文化认同必然涉及他者。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认同与接受经历了起起落落,今天主要集中在物质文化中的大众文化领域,以外来大众文化的娱乐功能来满足自己物质、文化需求,丰富物质文化生活。形象地说,外来文化是对大学生文化认同这座“大厦”的一种装修,使之更加丰满和多彩。在大学生文化认同中引起人们担忧的,往往是个体文化事件或者文化消费行为,多是半娱乐、半知识性产品在学生中的流行。但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物化认同进而向深层发展的倾向值得警惕和防范。

无论是在历时性的演变中还是对共时态的剖析中,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文化认同并没有出现文化危机。他们坚持了民族文化主导下的开放型认同模式,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日渐明显的文化自觉。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经历了历史遗留的文化断裂、社会转型期的文化阵痛、社会发展现状的多维差异和话语权无序扩张对文化认同的影响。但是,社会变迁中主流文化的整合功能决定了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社会适应,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影响和决定着文化认同的主导倾向。因此,大学生文化认同尽管有时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忽视和偏离主流文化,但并不会也没有背离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方向。(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文化认同

文化是一个意义的世界,文化认同的根本是价值认同,由此确立了文化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共同目标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核心。它确立了文化发展继往开来的指导力量,确立了先进文化的评判标尺,确立了文化认同兼收并蓄的方法论指导,确立了文化认同历史与现实统一的视野坐标。它正确处理了“一元统领”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关系,使多元文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打开了当代文化认同的新境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文化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同构关系,也是一个并行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文化认同,既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文化认同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措施,使价值引领和“文以载道”融合于同一过程中。第一,着力构筑共同的理想信念,通过透析价值、明确方向、修正标尺、汇通全程等方式,构筑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根基;第二,以尊重包容为文化认同的心理前提,练就豁达的文化认同心态,按照与稳定心智模式契合与否来选择和判定文化,从而开拓出更加广阔而丰厚的文化认同;第三,在高扬主旋律中引导文化心态,将文化活动的内涵坚守在主旋律上,将文化喜好培养到健康审美上,将文化心态摆正到主流认知上,将文化视野扩展到长远广博的程度上,实现主旋律对文化认同心理的牵引和对文化心态的调适。(五)以文化自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是一项政治实践活动,而且是一项文化实践活动。必须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意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达与诉求植根于文化的母体中,增强其文化自觉,优化其文化载体,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政治宣传教育变成文化熏陶,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

为此,第一,要在历史与现实的维度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话语,在“三个自信”中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故事,在中西方对话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声音,以中国梦延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厚度,从而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话语。第二,以批判社会思潮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文化软环境;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重点,进一步丰富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人文知识分子为关注重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以大众传媒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从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文化载体。第三,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所指向的是现实中高度互渗、义理上界限分明的两种心理或社会事实。必须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世关注之维来奠定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以集体主义价值原则融通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以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趋同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从“道统”预设上铺就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从而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

[1]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第249页。

[2] 王星:《论当代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问题——兼评欧盟的文化政策及其意向》,《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4期。

[3] 贺彦凤、赵继伦:《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认同的构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4]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2000,第275页。

[5]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第42页。

[6] 余俊:《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分析》,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 参见杨建义《跨文化交流中的青年文化心理分析》,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8] 许苏民:《文化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第124~125页。

[9]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708页。

[10] 〔法〕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第4页。第一章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场域生态

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发生、发展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情境之中,每个人的行为时时处处都受到文化的内在指引和制约。“文化是社会[1]生活的内在构成性因素,是人们任何社会行动不可或缺的条件。”可以说,特定社会结构和社会历史,决定着任何一代人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2]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和现代形塑人们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也同样形塑社会。“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3]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文化认同就在给定的文化条件下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第一节 历史与现代构筑的时代文化坐标

要回答“我是谁”的文化认同命题,必须明白当下的时空坐标,从历史发展的时间维度、从时代所处的空间维度,共同构成的文化场域中来把握。

当代中国文化场域既是在“中国—世界”这样的空间坐标中来展开的,也是在“当下—历史”这一时间坐标中来展开的。由此必然涉及一系列关系性话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通常联系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时代文化,但也以焦点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碎片特征,为分析今天的文化场域生态带来复杂而多样的视角。但无论如何,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是历时性和共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时代文化的内部坐标通常隐含了纵横两轴。纵轴来自传统的继承。……在时代文化之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时代文化之中的横轴,指的是社[4]会历史的横向冲击。”纵轴的力量能够保障文化的坚韧民族性,横轴的动力能够保障文化的鲜明时代性,二者的共同指向则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 时代文化的纵轴: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然历史是认同的话语,谁‘拥有’或占有过去的问题就是一个谁拥有能力在给定的时间和空间上识别他或她自己和他人的问[5]题。”文化作为人类历史的精神载体,虽然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它的整体状貌会发生相应的嬗变,但某种精神气质却一定在经济、政治的变迁中传承下来。这就是传统。“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6]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虽然我们经历了近代以来的社会和文化的剧烈变化,但传统文化依然是我们思考时代文化的基础。“今天世界上最坚强的力量既不来自某种共同的阶级意识,也不出于某一特殊[7]的政治理想。惟有民族文化才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神力量。”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始于石器时代到夏商之际。史前文化中存在的不同形式的原始舞蹈和原始绘画表明: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已经有了对美的追求,或者说最初的美感,文化意识开始形成。经过夏商之际的过渡,华夏文化形成了以先秦的人文伦理价值为核心的体系,以德为美、美即为善。周初的“天命观”给秦汉的人文发展开辟了新路程。典美博奥、汪洋捭阖的秦汉文章,从敬王到敬德,从“鬼神”转向“人事”,由人格到教化,由教化到礼乐有序,终而形成了一种以血缘伦理为核心,以敬德为内容的人伦精神,并成为以“尊卑、男女、老幼”这一亘古不变的观念为基础的社会文化机制。到了魏晋时期,华夏文化则体现出鲁迅先生所概括的“文学的自觉”这样一种文化气质,这个时期提出的各种主张使文化精神从政治和道德的羁绊中得以解脱,因而魏晋成为“几百年间精神的大解放,人格思想大自由”时期。从隋唐到两宋,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文化发展阶段,文化理念基本成熟,文化发展与发达的封建社会经济高度结合。情致缥缈、新制迭出的盛唐气象,展示了一个文化开明、个性鲜明的时代,道、佛、儒三教并存,人们不以一教为尊,不以一说为准。在这种文化中形成的艺术也是不拘一格、千姿百态、自由奔放、个性鲜明。两宋时期,文化精神变得沉静甚至发展为忧郁,两宋时期的诗、词、绘画、建筑无一不是精细又巧妙的,展现了清深瘦劲、鞭辟入里的宋代风骨。元、明、清三代是传统社会走向最终衰竭并被现代社会及其文化取代的时期,存在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的废除摧毁了传统文化与国家体制之间的整合关系,知识分子生活到了社会底层。张扬俗趣、市井勾栏的明清景观,显露了其不可逆转的现代化进程,中国[8]传统文化危机开始凸现。其后,中华文化虽历经曲折变化,但依然一以贯之地延续了下来,没有被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中断,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和沃土,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

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华文化几千年来铸造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健中正的民族之魂,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团体和个人,都有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修己以安人的志向和抱负,续写着中华文化中爱国主义的内在核心精神。“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构成中国人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深厚的社会道德传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成为老百姓的生活信条与善根。“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中华文化崇尚和谐,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9]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自在与自觉相统一的过程。历史地看,在近代以前的中国,社会形态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和连续,文化传承的动力更多的是出于自身的惯性和内在的适应,一般很少出现文化断裂。这时的文化传承往往更多地具有自在的特征,人们较少去质疑、反思文化的合理性。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剧烈,社会形态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的转变,文化传承的惯性被急剧的社会变革所冲击,甚至出现了对传统文化彻底否定的现象,文化认同危机时有出现。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反思必然成为某个时期的主旋律。尤其在20世纪前半个世纪风雨如晦的年代,一批觉醒的知识分子开始质疑传统、反思传统,甚至激进地主张抛弃传统,以此换取民族涅槃式的新生。尽管他们的动机不是背弃自己的民族,而是复杂而急迫的历史形势迫使他们选择一种特殊的民族认同策略:以放弃文化传统作为拯救民族的手段。历史也已经对这种探索做出了结论,它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历史命运问题。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它具有一定的自觉意义,其中不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成分,也有对中国文化中阴暗面的深刻自省、检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对传统文化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自觉认知。20世纪80年代的“传统文化反思热”“全盘西化论”,无不以传统文化的自在性作为理由和批判的对象。客观地看,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文化的自在性,这其中既有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有传统文化的糟粕。但这也不能成为否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由,而是应该以文化自觉来超越传统文化中的“洼地”。“我们并且毫不讳言,在某些方面中国必须‘西化’,但是整体地看,中国的价值系统是经得起现代化以[10]至‘现代以后’的挑战而不致失去它的存在根据的。”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11]要源泉。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逻辑与现实相统一的过程。传统文化一方面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来发展,另一方面又在与现实的一定联系中展现意义。从逻辑上看,人们遇到的不是一个悬空的今天。今天不是一个片断的“此刻”,是从昨天的必然之中诞生出来的。“民族文化,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它能照出民族生活的面貌,它还是一种X光,能照透民族生活的内在‘肺腑’,它又是一种历史留下的足迹,能显示民族走过的道路。它更是一种推土机,能推动民族文化的向前发[12]展。”传统文化负责表明今天与昨天之间的一切内在衔接。因此,“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如何实现文化的现代化、重构价值体系是近现代文化批判的一条主线,也是伸向当代的文化发展的第一根链条”。[13]从现实来看,一旦考虑到文化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情况就不再那么简单了。传统使“现在”变得复杂。我们常常处于文化传统和文化创新所形成的张力场中,经历着过去和未来的拉扯与碰撞。一方面,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确以理性文化的逻辑,在不断打破各种传统文化的“生命的杯子”,促使更多人啜饮相同的文化之水;另一方面,各种过去的、本土的文化,无论是作为破碎的、残缺的杯子,还是作为自我更新的杯子,都会不断地以各种不同的传统、习惯、文化无意识、集体心像、深层的机理、自在的图式等悄悄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改变着理性文化之水的成分,实现了文化传承逻辑与现实的统一,激发出新的文化活力。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超越和创新的过程。传统是我们依赖的坚实拐杖。“在当今世界思想样式可以不断翻新,但民族文化认同却可[14]能是一个恒久不变的常数。”因为,传统告诉我们应当做什么、说什么,如何为人处世,强大的传统沿途护送我们完成这一代人肩负的历史使命。“人们可能把他们的认同看成部分地是由某种道德或精神的承诺所规定的……或许,他们部分地根据他们所属的民族或传统对[15]其加以规定。”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历史记忆始终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并从许多方面植入今天的中国经验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神经。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依赖“拐杖”的老人,无法放手前行。它不是一种历史惯性下的简单继承,也不是一种时代环境下的现代复制,而是一种精神超越和时代创新。“任何一个有出息的时代,都不是完整地复制传统而是深刻地改造、发展和开拓传统。吸收传统之中[16]的创新精神,这就是最好的继承传统。”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绘制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画卷,这是新时代的基本特征,也是这一阶段发生在中国的所有的思想文化现象的社会背景。一方面,由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肇始与思想解放运动“紧紧地平行着”的历史发展进程,使“中国向何处去”在文化层面上的命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再次成为文化讨论的最终归宿。另一方面,这一进程也就内在地包含了思想文化领域中以中西文化碰撞为中心的文化冲突。可以说,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又一次成为文化变革的主题。实践说明,我们立足传统文化,在应对崭新时代任务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时代内涵,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不论是对传统文化的肯定、赞颂,抑或分析、批判,都为整个社会思想开拓出崭新的文化空间。我们没有把起点误认为终点,而是在“现代”中学会了保存“传统”,形成了如同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文化自觉”态势。“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17]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总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时代文化如果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本,就无法在世[18]界文化的相互激荡中站稳脚跟。”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本、精神之魂,时代文化的发展只有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才有深厚的民族根基。炎黄子孙千年一脉的同祖感、国家认同与民族身份;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自豪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使命感,都是支撑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础,也是中国未来发展仍然需要的价值系统。二 时代文化坐标的横轴: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现代化建设主线

与传统文化构成的纵轴相比,文化的横轴就要复杂得多。它要集中体现一个时代的特征。“任何一个时代文化意义的衡量也是横向的而不是纵向的。换言之,文化的意义是解决当代的问题,而不是考虑[19]复制传统范式的精确程度。”

在当代中国,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现代化建设是主线,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社会和以经济为主导的全球化,以及贯穿其中的现代性的建构最为突出,构成影响时代文化最为重要的横向力量。(一)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时代文化的主旋律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宣布,要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由此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20]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以此次会议为转折点,中国在一个新的基点上走上了现代化之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21]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以其前所未有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触及了包括文化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不仅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变革,也引起人们精神世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形成了鲜明的主流文化,[22]成为时代文化的主旋律。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渐深化并深入人心,逐步形成理论自信。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宝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失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新的实践出发,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了更高的科学水平。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把我们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指导了实践,赢得了民心。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不能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就不能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开辟更为光明的前景。

二是社会主义信念更加坚定并逐步形成道路自信。改革开放不仅为坚定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为它提供了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在苏联和东欧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纷纷失败的时候,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却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候,社会主义在中国却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时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却赢得了更快的发展速度。正是在诸如此类的横向、纵向的对比中,亿万人民形成了一个共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代化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愈来愈成为社会心理和社会舆论中热烈高昂的主旋律。

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空前振作。由于中华民族在近代曾经饱尝蹂躏和屈辱,所以民族自豪感在中国人民中间有着格外特殊的意义。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23]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如果说过去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成就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稳固的基石,改革开放则在这一进程中实现了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跨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一种民族自豪感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便如逐浪一般涌起,民族精神不断得到振奋。

四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逐步形成。改革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又在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进步意识。从理论创新到科技创新,从经济体制创新到政治体制创新,从小岗村普通农民的创举到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创新之举串起改革之路。“苟日新,日日[24]新,又日新。”创新意识使我们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获得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整个社会出现了千帆竞渡、万马奔腾的活跃景象。

五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渐成自觉。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我们党明确提出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理论日益深入人心并成为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成为被多数人接受的价值观念;艰苦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科学精神得到普遍弘扬;革命传统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纪律教育成效显著。一个古老的文明之邦正在以崭新的文明形象在世界的东方崛起。

总之,对于时代文化来说,“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这是丰碑,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这是教材,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这是号角,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