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04:24:01

点击下载

作者:冯斌,梁丽芳,范颖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国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我国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试读: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逐步提高,旅游休闲已成为国民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然而由于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客流涌入著名景区,尤其是在黄金周期间,景区容量严重超载,使各著名景区旅游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既能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又能带动乡村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本书充分剖析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发生机理和特征,依据其发生机理与特征,提出发展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理论基础:核心—边缘理论、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然后从著名景区与其边缘地区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角度对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进行初步研究。

研究认为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发展环境,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开发空间很大;著名风景区周边的乡村旅游能够就景区旅游产品所存在的功能不足给予有机补偿,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充实旅程,丰富旅游体验,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开发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既有利于核心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两者相得益彰;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的原则和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依托核心风景区进行整体规划,加强核心带动和特色建设,突出优势互补,协调边缘发展,从而推进核心风景区与乡村旅游互动,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研究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的具体问题,书中对多个乡村旅游开发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书的各章节的编撰分工为:第一章、第二章及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案例由冯斌完成;第三章和第四章由梁丽芳完成;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由范颖完成。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选题背景及意义一、选题背景(一)政策背景

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 ‘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功能优势,国家旅游局把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2006我国乡村游”。全国旅游行业坚持服务农村的宗旨,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中心任务,重点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新体验、树立新风尚。发挥旅游拓宽农民创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的作用,以旅游助农,城乡互动,推出更多的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把全国乡村旅游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乡村旅游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并从主观上要求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开发实践。(二)农村社会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技术和农民生产素质与劳动技能的提高,农村社会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另外,农村社会虽有明显进步,但仍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步伐。为了求进步、谋发展,乡村社区农民一直致力寻求转移富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路子。著名风景名胜地区周边农民目睹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对发展旅游业所产生的功能优势具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农民自发利用乡村资源优势,积极加入旅游开发行列。由此可见,景区边缘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具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但因农民缺乏相应的旅游知识和业务技能,以及他们对乡村旅游认识的不完整性,致使乡村旅游开发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急需科学的乡村旅游开发理论加以指导。(三)旅游业发展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以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2006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13.9亿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6230亿元人民币。

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逐步深入,经济发展步伐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向往乡村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城市居民,追求乡村“天人合一”的乐趣和回归自然的享受,并通过体验各种农事活动获得身心的放松。于是,继1998年“华夏城乡游”之后,在国外已盛行几十年的乡村旅游在我国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大量的游客涌入各类传统景区,尤其在“五一”小长假和“十一”黄金周期间,各著名景区游客人数严重超过景区容量,影响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景区旅游发展的带动下,周边地区的乡村旅游逐渐兴起,如今,景区边缘地区已成为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区域之一。例如,安徽黄山、广西桂林、云南丽江、四川九寨沟等景区周边的乡村依托景区的客源优势和便捷的交通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已成为这些地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凤凰古城是21世纪新兴的知名旅游景区,在古城旅游的辐射作用下,周边村寨旅游蓬勃发展。但是凤凰乡村旅游与我国其他地区一样存在“分散、规模小、档次低、服务和管理水平落后、资源与环境破坏程度大、产品开发程度低、盲目发展造成本土化的特色丧失、社区参与不够、利益分配不公、市场开拓乏力、经济贡献率低”等问题。景区边缘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呼唤科学的乡村旅游理论指导实践。本书以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为题,以凤凰县为例,探讨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的理论与方法,探索乡村旅游开发与景区建设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对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书以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为题,就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展开研究,探索在景区的带动下,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规律,以乡村旅游开发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著名景区带动了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兴起,景区的兴衰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同时,乡村旅游开发既有利于景区进行客源分流,减轻景区游客承载压力,又可以提高整个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所以,本书的另一重要目的是探讨实现乡村旅游开发与景区建设的良性互动的基本方法与措施,探求乡村旅游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国内外研究动态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及研究概述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国内学者借鉴和总结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综述性文章开始出现,相关学者的研究从1990年以来日益成熟,研究成果丰富。何景明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分析了国外乡村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成为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的有益参考。近五年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范围更广、角度更新。本书拟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探讨近五年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焦点、主要方法,展望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趋势。(一)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热点

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和独特卖点(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世界旅游组织对乡村旅游定义为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方式的活动(WTO, 1997)。由此看出,OECD与WTO的乡村旅游概念都强调在乡村地区开展旅游活动。尽管目前国外学界关于rural tourism, farm tourism, agro/agri-tourism等并无严格区分,但都能归为乡村旅游。通过检索2005年以来的部分国外文献,发现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需求、利益相关者、乡村旅游管理等方面。

1.乡村旅游供给

乡村旅游供给是乡村旅游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是近期国外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住宿、乡村景观和乡村交通几个方面。乡村旅游住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住宿类型、服务质量、住宿状况以及能源消费模式。Pina IPA(2005)指出,某一乡村旅游地现有住宿的不同类型会影响旅游者印象,多样化的住宿规模和类型利于吸引对旅游地具有不同印象的旅游者。Rozman C(2009)采用多标准模型方法评定旅游农场等级,并对7个旅游农场经营者及其客户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服务质量。Nepal SK(2007,2008)调查了尼泊尔安娜普纳地区几个居住区的旅游住宿状况和能源消费模式,认为乡村居民区表现为一种具有中心和外围特征的分层结构,能源消费模式的影响因素有住宿的海拔高度、住宿容量、能源成本、多样化能源、获得节能技术以及机构规则。

乡村景观是构成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体。Franz Hl chtl, Lehringer S, Konold W(2005)研究指出,意大利普里莫司罗·希温达荒野地区土地遗弃和依赖海拔高度的景观多样性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许多乡村和文化景观的特点依然存在,如果继续遗弃,农村景观及其相关的栖息地都将丧失。Daugstad K(2008)强调景观是挪威乡村旅游的重要资产,经营商、游客和农场主或农民应就其对景观不同意见进行协商。此外,有人还就乡村旅游景观的创造性破坏模式进行研究。例如,Mitchell CJA(2009)对加拿大圣雅各布斯村的研究表明,过去10年该村景观的创造性破坏仍在继续,作为景观变化的一个临时状态,“遗产景观”必然源于乡村空间变化的亚文化之中,在后工业化时代的“新生产性”休闲景观产生之前,取代了工业化时期的生产性景观。

在乡村旅游地区,巴士和汽车既是游客外出旅游的便捷交通工具,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交通投诉。Guiver J, Lumsdon L, Weston R, et al.(2008)通过大规模调查乡村旅游地的公共汽车乘客后认为,公共汽车是实现不依靠小汽车的适当的交通方式。Dickinson J E, Robbins D(2008)分析了英国一个乡村旅游地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对旅游交通问题的投诉,发现居民重点关注的是当地的旅行问题和将汽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到访游客。

2.乡村旅游需求

旅游需求是乡村旅游市场的主体,从来都是国外旅游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近期主要研究游客的偏好与体验,以及乡村旅游者的细分情况,具有两个特点:空间全球化,研究案例有西班牙、不丹、韩国、苏格兰等;重点研究乡村游客的市场细分。

Royo-Vela M(2009)认为,典型的西班牙乡村文化旅游者是受过教育的成年人,对这些旅游地的忠诚度高并有乡村旅游体验,亲朋意见成为其主要的旅游信息来源,主要动机是希望暂时远离日常生活,放松肌体和心情,并到新地方旅游。I.P.Albaladejo Pina(2009)发现,西班牙乡村农屋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原因除自然环境和乡村内在特性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因素,如农屋规模、建筑类型、设施质量,以及提供的服务和活动。Heránndez Maestro, Rosa M, et al.(2007)通过研究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态度如何影响其体验质量和满意度后认为,旅游者对质量感知与其满意度之间缺乏相关性,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质量感知态度具有积极影响。基于对不丹旅游经营者和外国游客的调查,D.B.Gurung, Seeland K(2008)发现喜欢喜马拉雅地区景观的游客停留时间长于那些体验文化的游客,多数旅游者支持有利于当地乡村社区的生态旅游活动。

从游客市场细分研究看,韩国、苏格兰、西班牙的个案具有代表性。例如,Park D, Yoon Y(2009)调查研究252名旅游者后,按照乡村旅游者的动机将旅游者分为四类:寻找家庭归属感的旅游者、被动的旅游者、希望寻找一切的旅游者、学习型和兴奋的旅游者。Molera L, Pilar Albaladejo I(2007)认为,假期到乡村旅游地寻求不同旅游目标的五组细分市场游客容易识别,其中四组关注自然、环境和宁静,只有两组为乡村旅游活动所吸引(“户外和文化”一组,“典型的乡村生活”一组),最小一组的唯一动机是与朋友共度时光。

3.利益相关者

乡村旅游的利益相关者是指在乡村旅游开发管理中涉及的各种利益群体或个人,如乡村旅游者、乡村旅游地社区及其居民、企业、政府主管部门等。乡村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态度和农场企业家的动机是近期研究的热点。

乡村旅游地居民的态度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一,乡村旅游发展的最终结果将由居民承担。国外学者R.A.Jongeneel, N.B.P.Polman, L.H. Slangen, N.G.Mcgehee, Kim K, G.R.Jennings等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有人研究了英格兰东北部农场农民对农场多样化进入旅游业有关各种问题的态度,发现农民普遍希望保持农场与农业经营的明显区别,他们认为农业旅游企业是一种就业而不是多样化。对全荷兰495个农场的调查发现,政府信任是农民参与自然保护和旅游的重要因素,但远不及服务和农场销售重要,农场位置对自然保护、服务和旅游业非常重要。乌干达比戈狄村居民一贯积极支持发展旅游业,认为旅游业能促进社区发展,改善农业市场,产生收入,带来好运气,而且居民积极的态度会导致有利的旅游行为。

4.乡村旅游规划

Liu A(2006)研究了马来西亚乡村旅游的发展类型和旅游规划方法的适当性,通过吉打州的区域规划工作、远程度假场所和家庭住宿项目三个实例,讨论了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规划机构、旅游业和社区、期望前景、发展措施,以及担心旅游发展的反应,发现阻碍当地社区有目的性参与的因素是:不够重视地方旅游住宿设施建设、不愿意整合本地居民区、职业观念错误、不关心东道主与游客之间的文化和民族差异。有人研究了哥斯达黎加乡村东道主与游客之间的关系,分析如何规划旅游使其改善当地社区的发展。

5.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成为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近期关注的话题之一,内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地的公共安全事件和社会犯罪。J.T.Mitchell (2006)研究了宾夕法尼亚州布鲁斯伯格乡村农业交易会参加者和管理方对各种自然与人为威胁的关注。Park M, P.A.Stokowski (2009)比较了不同发展水平的乡村旅游地对犯罪的影响,通过社会断层理论,发现旅游县的平均犯罪率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有所区别,旅游业高速增长县的平均犯罪率增幅最大。

6.乡村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管理是近期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又一重要领域,内容以乡村旅游立法、乡村旅游政策和乡村旅游发展三个方面为主。

旅游生命周期理论自诞生以来吸引了众多学者研究旅游地演化,却少有人将它与农业旅游立法融合加以研究,这方面的成果尽管不多,但意义重大,说明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有力地解释旅游地演化以外的旅游现象。Pulina M(2006)分析了撒丁岛农业旅游立法生命周期的影响。Ying T, Zhou Y(2007)研究指出,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发展权利进行明确立法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合理的前提。

农业旅游是我国台湾地区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Kuo N, Chiu Y(2006)认为,整合健康影响评估(HIA-Health Impact Assessment)的战略环境评价(SEA-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评价我国台湾地区目前农业旅游政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远低于目前的农业旅游的政策。D.B.Gurung, Seeland K(2008)认为,不丹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改变不丹旅游政策,鼓励旅游产品多样化。此外,E.L.Shafer, Choi Y(2006)调查了宾夕法尼亚州农村观光旅游活动后获得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乡村旅游发展涉及社区及其居民的切身利益,解决乡村旅游在发展中遇到的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问题,必须坚持可持续原则。Garrod B, Wornell R, Youell R(2006)认为,乡村社区要采取大量措施提升乡村旅游形象,将乡村旅游资源当做乡村旅游业的一类资本财产,才能更有效地获取乡村旅游带来的潜在利益。Lepp A(2008)发现,乌干达比戈迪村的旅游似乎成为鼓励西方人的附属,这并不是发展旅游业直接形成的,而是来自被人们称作外部控制本地的一种社会—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产生于该村过去发生的苦难事件,而这在旅游业发展之前就深深地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社会心理状态。Saxena G, Ilbery B以及Cawley M(2008)分别对整体乡村旅游及其模型进行了研究。前两者对英国与威尔士边境的小企业和资源掌控者的乡村网络运行特征进行了探索,介绍了整体乡村旅游的概念,建立了嵌入式、非嵌入式、内生性、授权概念等理论,认为参与和融入仍是创造公平、可持续发展和整体乡村旅游问题的核心;后者认为整体乡村旅游模型是被用来探索有效的推销旅游方法并作为乡村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二)国外乡村旅游研究方法

就研究方法而言,国外乡村旅游实证分析日益成为研究主流,社会调查方法被广泛采用,定量分析如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离散选择模型、数理统计方法等逐渐普遍,保证了研究结论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例如,E.T.Byrd, H.E.Bosley, M.G.Dronberger(2009)通过使用邮寄问卷方法调查利益相关者收集资料,采用9级李克特式问卷,其中包括询问社区旅游发展的态度和感知等问题。如果发现存在差异,对每个问题进行方差分析检测和谢佛检验,以确定哪些群体是不同的。分析表明,利益相关者各组之间对旅游业的影响感知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对于9个问题中的7个问题,利益相关者各组别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之间、居民和政府官员之间、居民和企业家之间,以及市民和游客之间也存在差异。E.L.Shafer, Choi Y(2006)的研究为宾夕法尼亚州农村观光旅游(NBT)活动提出了22个政策建议,如资源分配和管理、州级机构的规划和协调、利益相关者的伙伴关系,州级机构与公众之间的沟通,知识库和科学的作用,以及信息和数据管理等,还为14个特定类型的NBT活动确定了65个政策建议。(三)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评述与展望

自1990年以来,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快速,研究广度不断拓展,尤其2009年以来的5年,国外乡村旅游研究内容更加细化,多数提倡跨学科研究的研究方式,预计今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将可能突出以下三个方面:(1)虽然学界对于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基本术语、理论等尚未达成共识,但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未来加强乡村旅游方面的研究,才能实现研究结论的可比性。(2)国外乡村旅游研究必将更加重视“人本”研究,旅游者、乡村旅游地居民、乡村旅游企业及其员工方面的成果日益丰富并逐渐完善,未来这一现状仍会持续。(3)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已渐成熟,发展的实践必然需要学界更加重视乡村旅游管理研究,例如乡村旅游立法、政策、可持续发展等,这或许是未来研究的一大亮点和热点。(四)对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启示

国外近期研究对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启示主要有如下四点:(1)完善概念体系研究。着重研究乡村旅游的概念、内涵、外延以及分类系统,建立规范的研究体系。(2)结合个案突出实证研究。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现状说明,重视个案研究才能解决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强化实证研究才能突出乡村旅游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更加符合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才能科学地指导国内乡村旅游发展。(3)逐渐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接轨,借鉴消化吸收国外乡村旅游的有益研究成果。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研究内容更加深入,研究手段日益多样。不再单纯依靠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地理学等少数几门学科知识和方法,而是注重融合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进行跨学科和交叉的研究。(4)乡村旅游注定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实现游憩体验的重要载体之一。将乡村旅游置于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加以研究,这是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国内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二、国内乡村旅游研究概述

我国的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历经1998年“华夏城乡游”、1999年的“生态旅游年”和2006年的“乡村旅游年”之后,乡村旅游增长迅猛,进入大发展时期。自2007年开始,有关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也开始不断深入。

通过对乡村旅游的相关文献整理发现,2006年以前以乡村旅游为题名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总数为121篇;而以同样方式检索2007年期间的论文发表总数就已经达到121篇,2007年以后的乡村旅游研究更是成为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下面就2007—2011年国内乡村旅游的研究热点及相关特征进行梳理与分析。(一)乡村旅游研究现状统计及专题分类

1.综述对象的界定

乡村旅游的概念至今在学界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许多学者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给出自己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而在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农家乐、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概念的辨析中,有关学者认为以上概念通常可以相互指代,并无严格区分。但笔者认为,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概念是从资源禀赋角度,立足于不同资源特征而开展的乡村旅游活动,可以认为是乡村旅游的不同表现形式,是乡村旅游的组成部分。农家乐则是乡村旅游发展初期的业态形式,其内涵在于“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表现为参与主体单一和组织形式的自发性。本书的综述对象为近五年收录在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有关乡村旅游相关研究文章。

2.核心期刊

一般认为,核心期刊所载的论文学术性较强,论文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经检索,近五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以乡村旅游为题名的论文有702篇,刊载期刊有131种,其中发表频度较高的有《安徽农业科学》《中国商贸》《农业经济》,分别达到159篇、56篇和43篇,占到核心期刊发表总量的37%。对作者单位的统计中,九江学院旅游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分别以11篇、6篇和6篇占据作者单位的前3名。另外,在对702篇乡村旅游相关论文的关键词统计中,除了乡村旅游关键词外,论文作者共提供了1234个关键词,按关键词使用频次排序为:新农村建设(含新农村)为85次;对策为52次;可持续发展(含可持续)为46次;乡村旅游开发(含旅游开发、开发)48次;发展(含旅游发展)39次,说明乡村旅游研究的热点比较集中于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实践应用问题。

为全面地了解近5年乡村旅游研究的热点,笔者根据论文的选题将乡村旅游研究划分为18个专题,在对702篇乡村旅游相关论文的分类统计中发现,选题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从近五年的变化来看,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依然是热议话题,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发展面临的产品结构、空间分布、意识、管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但对细化的问题缺少深入的实证研究,可行性有待考证。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的研究能成为热点,也是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总体阶段所决定的,总体上呈现出发展无序性、盲目性,对市场缺乏把握,由此对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提出了要求,因此规划与开发也成为这一阶段研究的热点。至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这一专题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赋予了乡村旅游发展新的时代要求。如图1-1所示并见表1-1。图1-1 2007—2011年核心期刊乡村旅游研究论文分类统计表1-1 2007-2011年度核心期刊发表乡村旅游研究论文分类统计

3.专业旅游期刊

专业旅游期刊是指《旅游学刊》《旅游科学》《旅游论坛》(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专业的旅游期刊是我国旅游研究的一个缩影,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乡村旅游研究的主流。四刊所刊载的乡村旅游研究热点与核心期刊刊载论文的研究热点存在着差异,不同于核心期刊对发展问题与对策、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注,专业旅游期刊研究更倾向于对游客感知与行为的研究。而在发展模式研究领域,核心期刊与专业旅游期刊则表现出相同的研究热度。表1-2 2007—2011年度4刊发表乡村旅游论文的分类统计(二)主要内容和观点

1.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由于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的概念未达成统一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总结2007年以前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学者们大多以定性的角度进行整合分类,这样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但另一方面却很难全部包括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2007年以后学者们开始拓展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分别在个案研究、定量分析以及基础理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而又深入的探讨。经过整理分析,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突出强调经济利益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而各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多以政府为主导,缺少当地居民的主动参与,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因此出现了不少问题。郭华、甘巧林(2011)以社会排斥为概念工具,通过对江西婺源李坑村实例研究,认为该社区中大多数村民存在对社会排斥的感知,这种社会排斥不仅导致社区居民的自我排斥,也会对旅游业的发展形成冷淡甚至敌对态度,从而影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正因为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参与模式存在着诸多局限,国内很多学者由此开始将视角转向社区主导型模式的研究。邹统纤、王燕华等(2007)通过收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以北京市通州区大营村为例,提出将社区居民作为开发主体而非客体,构建以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与决策权民主化为支撑的乡村旅游社区主导开发模式。周永广、姜佳将(2009)也认为以外源型发展为特征的社区参与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应采取内生式发展的社区主导开发模式,并通过社区参与和社区主导的对比研究,提出三种社区主导模式:基层组织主导模式、股份制运营模式和专业合作社主导模式。张环宙、周永广等(2008)则基于行动者网络和内生式发展理论,针对浙江仙华山景区“有力行动者”发生“伪取代”的现象,提出必须建立一个能够体现当地人意志,且有权干涉地区发展,制定决策的有效基层组织。这些研究都提出了要提高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参与程度,协调各方利益,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2)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角度。

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是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核心,直接影响着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并最终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式,因此,很有必要从旅游经营角度研究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叶宝忠(2009)在兼顾市场和环境的基础上划分出七种旅游经营模式:农旅结合模式、CCTV(Conservancy [保护]、Company [公司]、Topic [主题]、Villager [村民])模式、农—工—贸联动发展模式、景区带动模式、政府+公司+旅行社带动模式、产业依托型模式、综合开发模式。王铄(2007)通过借鉴英国成熟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提出我国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应采取多景点互补式联合发展模式。该模型通过细分旅游市场,将地理位置相互联系且旅游资源互补的旅游景点组合起来,进行整合营销,从而构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开发地复杂动态系统。贾跃千、周永广等人(2009)根据旅游经营收入与物业开发收入所占比例的不同将盈利模式分为四类:观光性收入为主、观光性+物业收入、休闲性收入为主、休闲性+物业收入,并提出要建立一个盈利模式与开发模式相匹配的理论框架,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旅游开发中门票经济、旅游飞地和公地悲剧三大核心问题。这些创新性观点的提出,将极大程度地提高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效率。(3)乡村旅游供给角度。

罗盛锋、黄燕玲等(2009)通过分析传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当中存在的问题,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运用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构建出循环经济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降低了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强调资源的再生利用,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陈谨(2011)从机制、技术、产业等三个层面,提出4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承包人经营模式、绿色生产—消费模式、田园空间博物馆模式和“前店后园”模式。(4)乡村旅游需求角度。

旅游者是乡村旅游的最终消费者,重视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可以避免因盲目开发而导致的产品与市场脱轨。洪艳(2010)提出要基于旅游者求新、求安全、求卫生、求方便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游客的情感需求日益增强并越来越重视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因此需要挖掘出一种兼顾旅游资源识别、目标市场细分、体验项目设计、人员培训等流程的新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赵承华(2011)基于旅游体验理论和文化营销理论把乡村文化体验分为娱乐型、逃避型、教育型、审美型等四种模式,并提出在实施过程当中要注意文化体验的真实性、互动性和主题性;葛学峰、武春友(2010)通过离散选择模型(MNL)评估了旅游者的个体特征与行为特征对不同乡村旅游产品偏好程度的影响,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和差异化市场营销。虽然从旅游市场角度研究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有助于适销对路,但是过分地强调旅游市场的重要性,可能会使旅游经营者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注重环境效益,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2.乡村旅游影响研究(1)乡村旅游的经济影响。

乡村旅游的经济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目的地社区居民就业、收入的影响。周梅等(2011)从农村居民就业机会、就业环境、就业观念、就业满意度以及就业意愿等方面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村居民就业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张遵东(2011)从旅游扶贫角度指出,应加强政府主导、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及参与能力、提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来实现乡村旅游发展扶贫目标;吴妍等(2009)通过建模考察影响社区居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发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宅基地与景区的距离”是影响收入的主要因素。(2)乡村旅游的社会影响。

乡村旅游的开展给目的地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李先锋、何健(2010)以宁夏古城村为例,通过调查问卷考察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社区居民饮食习惯、亲属关系、女性地位、民族意识、道德行为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提出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社区职能、建立旅游影响评估和监控体系来健康地发展乡村旅游。郭华、甘巧林(2011)通过深度访谈开展质化研究,发现社区居民往往从经济排斥、政治排斥、文化排斥和关系排斥等多个维度感知自身“被排斥”的状况。作者创新性地从社会排斥角度阐释乡村旅游的社区影响,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参考依据。(3)乡村旅游的文化影响。

旅游活动的开展总是伴随着人员、信息的大量流动,而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文化背景差异必然导致两者的文化自省,游客与社区居民的角色差异(凝视者与被凝视者)使得社区居民文化心理总是处于劣势地位,游客的示范效应与居民的模仿行为也就不可避免。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载体的城市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同化上。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给目的地社会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广西龙脊梯田平安寨则走出了一条社区文化遗产精英治理的道路,以往的政府宏观监管、遗产保护的企业代管等措施暴露了诸多弊端,通过村民的精英治理模式,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居民文化保护的积极性。

3.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自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出台后,乡村旅游的发展便与新农村建设产生了密切联系。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方面,也有学者表现出了对乡村旅游发展给新农村建设带来负面影响的担忧。(1)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

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改变农村破败的面貌、稳定农村社会、引进城市资金等多方面促进新农村建设。陈玉(2011)还指出,发展乡村旅游是缩小城乡差别、推动我国旅游业与第三产业向深层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通过分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措施以加强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旅游产业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李庆雷等(2007)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责任角度指出,乡村旅游应当肩负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梳理民主管理理念的新责任。周杰等(2008)对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3)乡村旅游的发展将给新农村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李应军(2007)指出乡村旅游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文化变迁、生态环境破坏、价值观念改变等不容忽视的挑战,并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策略。

4.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

近五年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类文章逐年增加,占乡村旅游类文章比重较大。此类文章多见于具体的案例研究,而对基于乡村旅游类型的乡村旅游规划理论缺乏深入研究。

曹国新(2008)指出,主客关系变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走向双极——游客之极和遗产之极,并由双极模式走向多元互动模式的发展历程。范春(2009)等借鉴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基础,指出乡村旅游空间要素的斑—廊—基—缘空间规划思想,但对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如何对空间格局产生影响仍待进一步研究。覃永晖等(2010)以城市规划理论中的门槛分析法分析了环洞庭湖区乡村旅游发展的软硬门槛限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

5.乡村旅游可持续研究

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旅游扶贫、保护当地文化、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等多种功能,张成渝(2011)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比较生态博物馆和乡村旅游两种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模式,得出生态博物馆奉行“严格的可持续”,侧重于保护,并顺应发展;乡村旅游奉行“温和的可持续”,侧重于开发,但也承认保护的重要性。而奉行“严格的可持续”理念会比奉行“温和的可持续”理念更加长远地实现村落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王素洁、李想(2011)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决策角度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属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有较为广泛的民主基础的旅游决策,才能体现大多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最终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左晓斯(2010)则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政治变革、经济重构、社区参与及政府的重新定位。刘涛、徐福英(2010)则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农民增收、农民就业和农业现代化压力三个方面的内力和包括市场拉动、政府和产业要素推动两个层面的外力,实现乡村旅游市场化和政府主导之间的有机结合。张集良、邬秋艳(2009)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乡村社区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旅游业的参与程度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并最终影响社区的物质、精神、制度、生态文明的建设,以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6.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喜人,但是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缺乏前期规划、管理体制混乱、产品同质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人才匮乏等方面。近五年来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乡村旅游的低碳化发展、可持续研究以及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吴必虎、伍佳(2007)认为目前国内乡村旅游没有开发出具有乡村性文化内涵和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的产品,需要从产品、营销、市场等3方面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蔡飞(2010)从乡村旅游开发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主要概括为以下6点:①对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和科学认识不够;②乡村旅游经营者和地方政府对本地资源状况过于乐观,而对市场的把握不够;③旅游经营者经营理念与经营意识不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淡薄;④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机构机制不够健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⑤盲目开发给社区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⑥乡村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开发深度不够,并相应提出从宏观的政府层面和微观的企业层面两方面着手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孔德林、黄远水(2009)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型乡村旅游面临着三大困境:城郊乡村旅游吸引力下降、生命周期缩短以及客源市场对乡村地域注意力的转移,并提出了合理制定城郊土地利用规划、城郊旅游发展规划、景观生态隔离机制,以保护乡村旅游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维护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避免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负面影响,值得学者们进行深入研究。(三)乡村旅游研究述评与展望

因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研究深度也随之加强,研究框架亦趋于成熟。研究方法上,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领域的成熟理论被应用于乡村旅游研究,为乡村旅游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然而,在研究成果喜人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乡村旅游研究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1)重复研究,缺乏对研究领域的横向比对与批判性思考,缺乏对具体领域的深入研究,基于现状描述的问题对策等研究居多。(2)基于现实问题的案例研究有效成果不足,大量的案例研究在研究设计、方法和操作上不够完善,由此导致研究成果科学性不强。(3)国外经验及成果的研究不足。近年来,乡村旅游实践呈跨越式发展,而乡村旅游理论尚不能担当起指导实践之责,要使乡村旅游理论的发展先于实践,就要加快对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成果的引入及消化吸收,用新的理论成果充实乡村旅游框架体系下的各个细分领域。

总之,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虽然不是新鲜事物,但从乡村旅游与景区互动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尚是一个新课题,在国内少有专家对此作系统的专题研究,只是在相关的乡村旅游研究中偶尔有所涉及,并且篇幅简短、内容浅显,更缺乏对乡村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深层次研究,所以,需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第三节研究内容、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

随着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的持续发展,大量的客流涌入著名景区,尤其是黄金周期间,景区容量严重超载。例如,城区狭小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2006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28万人次,古城旅游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乡村旅游开发既能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又能带动乡村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因而本书主要研究风景名胜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与景区的互动发展,从界定乡村旅游的概念和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内涵入手,分析景区边缘型与城郊型乡村旅游的异同及其发展动力系统,具体探讨了乡村旅游与景区互动发展条件和模式,研究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最后以多个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论文共有五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简要分析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介绍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前景以及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主要界定乡村旅游的概念与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内涵,阐述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的相关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

第三部分,在分析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系统。

第四部分,首先分析我国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进而探讨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模式,探索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与景区的互动发展。

第五部分,以乡村旅游规划为案例,对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理论进行实证研究。在写作过程中,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采用文献检索法,查阅各种文献资料,总结和归纳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成果,并以此为研究借鉴。同时还采用了实地调查法,对村寨进行实地走访和考察,通过与旅游从业人员、经营管理者、旅游者以及村民的访谈,获得一系列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加以比较、分析与综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探讨。第四节创新之处

本书的创新体现在以下三点:(1)论文选题立意新: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主要集中于城郊周边地区,本书以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为题,

就风景名胜边缘地区乡村旅游开发进行系统地专题研究。(2)本书创新地从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与景区互动发展的角度,对乡村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提出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与景区互动发展模式与开发构想。(3)本书的另一重要创新之处在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探讨如何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第五节研究前景

目前,乡村旅游已是欧美发达国家居民重要的休闲度假方式,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需求量日益增大,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研究将是未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景区的带动和农民积极参与的条件下,发展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既能满足旅游市场需求、推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促进乡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多赢目标。因而,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成为人们探索旅游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第二章世界乡村旅游发展态势第一节世界乡村旅游起源与现状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载体,融观赏、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已经不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源于1885年的法国,19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随着19世纪80年代乡村旅游大规模发展,20世纪乡村旅游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多元化休假制度日渐成熟以及旅游者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我国旅游市场正经历着结构性升级——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丧失其市场垄断地位,代表现代旅游价值取向的乡村旅游成为旅游市场新的热点之一。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载体,融观赏、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国外乡村旅游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一)观光型乡村旅游

观光型乡村旅游指以优美的乡村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及独特的农业生产过程作为旅游吸引物,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传统型、科技型。

1.传统型乡村观光旅游

传统型乡村观光旅游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作为卖点,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观光型乡村旅游产品要想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必须突出特色,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塑造特色产品。澳大利亚将当地的葡萄酒产业优势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开发出葡萄酒旅游,允许旅游者游览参观葡萄园、酿酒厂和产酒地区等景点,并且还可以参加包括制酒、品酒、赏酒、健身、美食、购物等一系列娱乐活动。村庄旅游是法国人喜爱的一种旅游休闲方式,每年有数百万游客到远离城市的偏远村庄,住进条件简陋的农舍,让家长带孩子参观农庄,看牛羊、看挤奶、观看制作奶酪和酿酒过程,游客还可以品尝这些美味。以色列北部一个地处沙漠的村庄用当地独特的沙果(一种极耐旱的水果)发展观光农业,游客可以在品尝沙果的同时做沙疗(一种把身子埋在热沙里治风湿病的方法),每年的游客量超过20万。

2.科技型乡村观光旅游

主要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生产农副产品,又给旅游者提供了游览的场所。新加坡将高科技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兴建了10个农业科技公园。农业公园内应用最新科学技术管理,各种设施造型艺术化,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精心布局娱乐场所。养鱼池由配有循环处理系统的“水道”组成;菜园由造型新颖的栽培池组成,里面种上各种蔬菜,由计算机控制养分;田间林荫大道的两边也种上了各种瓜果。美国则建立了多处供观光的基因农场,用基因方法培植马铃薯、西红柿,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在向游客普及基因科学知识。(二)休闲型乡村旅游

休闲型乡村旅游指以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以形式多样的参与性旅游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游客休闲娱乐、身心健康、自我发展等需求的旅游类型。休闲型乡村旅游与观光型乡村旅游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主要满足旅游者的健康、娱乐、放松、享受等高层次需求,因此在产品特色上更加突出休闲度假主题,服务内容以康体、休闲、娱乐为主,产品表现形式更加强调创新、互动以及知识性。它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休闲娱乐型、康体疗养型、自我发展型。

1.休闲娱乐型乡村旅游

休闲娱乐型乡村旅游是现代都市人为了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利用假日外出以令精神和身体放松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形式,娱乐需求成为旅游者基本的旅游需求之一。国外在开发乡村旅游时积极开发娱乐性强、互动参与性大、表现形式新颖的休闲娱乐项目以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日本各地的农场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各种具有特色的服务设施开发“务农旅游”,旅游者可以自由参观园内的农作物,亲自参与劳务活动,现场采摘农作物并做成美味的佳肴;在沿海地区参加捕捞虹鳟鱼和海带的采集及加工等活动,给人以全新的劳动体验。在美国,每当瓜果成熟的季节,城里人就纷纷涌进各大农场参加采摘水果的活动,以获得别有情趣的度假享受,缓解工作压力。德国的乡村旅游十分简洁,不会因为旅游开发而刻意改变乡村的自然风貌,主要项目有瓜果采摘、集市体验、亲近动物、农家住宿、自租自种等。意大利农业旅游区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教育、游憩、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生态教育农业园”,旅游者可以从事各种农业健身运动,例如,体验农业原始耕作、狩猎、亲手制作工艺纪念品、烹调学习活动等。法国为满足不同偏好度假旅游者的需求,开发了不同主题、种类齐全的休闲农场,包括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民宿农场、露营农场。

2.康体疗养型乡村旅游

随着旅游者越来越关注旅游产品的医疗保健功能,国外许多乡村旅游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强化了其产品的医疗保健功能,开发诸如体检、按摩、理疗等与健康相关的乡村度假项目。这不仅能够满足游客的健康需求,而且能为其带来不菲的利润回报。例如古巴的医疗旅游、日本的温泉旅游、法国的森林旅游、西班牙的海滨旅游等,都以旅游服务项目的医疗保健功能而闻名。

3.自我发展型乡村旅游

自我发展型乡村旅游是乡村度假地为旅游者提供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通过团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习等方式而不是专业人士做教练,让游客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熟练新技能,既享受了轻松的休闲,又学习到了知识。日本的许多地方为迎合人们关注野生鸟类生活的情趣而专门开发设计了观鸟旅游,让旅游者亲临野鸟栖息地观察鸟类生活,随行配备鸟类专家指导,使游客在旅游中既观赏到了鸟类的生活,也学到了许多关于鸟类生活的知识。美国的农场、牧场旅游不仅能使游客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而且在专人授课的农场学校能够学到很多农业知识。这种兼有娱乐和教育培训意义的参与式的乡村旅游形式深受旅游者欢迎,成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三)乡村文化旅游

乡村文化旅游是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民族文化为主题,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旅游类型。它有助于深度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满足旅游者文化旅游需求,提升产品档次。匈牙利是乡村文化旅游的典范,其开发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使游人在领略匈牙利田园风光的同时,在乡村野店、山歌牧笛、乡间野味中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欣赏充满情趣的文化艺术以及体味着几千年历史淀积下来的民族文化。西班牙开发的满足游客多种文化需求的文化旅游线路,很多就是以乡村旅游产品为重要组成部分,如城堡游、葡萄酒之旅、美食之旅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