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精品集·朱乐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08:27:56

点击下载

作者:谭平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精品集·朱乐耕

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精品集·朱乐耕试读:

文前彩图

序言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连续举办“人民形象中国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系列精品展”,时间持续半年之久,观众踊跃,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的同时,也得到文化艺术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系列精品展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家们深入生活写生创作收获成果的展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在深入学习贯彻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过程中,以实际行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新收获。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家们在深入生活的创作实践中,进一步感悟到艺术家只有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中,才能感受生活之真,生活之美,才能迸发艺术激情,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立得住、留得下的艺术精品。此次系列展之所以时代气息浓郁,艺术感染力深厚,正是得力于艺术家们对时代生活的强烈感受。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一个充满学术气息和艺术氛围的文化家园,是我国唯一一所集艺术科研、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艺术机构。艺术创作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十余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艺术创作领域发展成果显著,汇聚和培养了一大批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艺术家。他们以在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中发挥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作用为己任,他们的艺术实践和探索,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应有的价值理念和艺术家应有的社会担当。

艺术之养成,得之于生活与性灵;艺术家之养成,尚需在生活与性灵之外,兼有艺术沉思与涵养。艺术的力量,得之于感性、情感和富于灵性的想象,得之于深刻、敏锐和富有历史感的思想。优秀的艺术,得之于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得之于艺术家对生活、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真正的艺术既表达人的审美趣味、探讨人的精神、情感,追问未知世界的真相,又着眼于历史与时代,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表达人民的愿望,为实现人民的梦想,贡献无形恒久的力量。这是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追求,是时代赋予艺术的使命,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家们所追求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方向。正因此,他们努力从民族、大众的当代审美趋向中彰显自身的艺术个性,以坚定的文化自觉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营养,以明确的立场深入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以不断的艺术创新攀登时代艺术高峰。也正因此,他们作为一个艺术群体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他们每一个人作为个体的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也日益彰显。

参加此次系列精品展的18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是:田黎明、杨飞云、朱宪民、黑明、朱乐耕、徐累、龙力游、刘建平、王亚雄、陈忠康、骆芃芃、管峻、刘万鸣、江宏伟、何家英、赵建成、张祖英、吴为山,展品涵盖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摄影、陶艺、漆艺等多个艺术门类。艺术家们的作品旨艺俱佳,或意趣盎然,或含蓄隽永;或引人静观,或发人深省,无不以艺术的魅力让人沉浸其中。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系列精品展为人们检阅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的整体实力和艺术面貌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视角。此展之后,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也将拉开帷幕,人们会更全面地看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们创作的整体面貌。

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系列精品展结束之时,参展艺术家们将自己的精品无偿捐赠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与这里珍藏的2000余幅历代绘画精品和其他艺术珍品共同作为研究和教学之用。

在18位艺术家的捐赠作品与部分参展作品合集出版之际,谨写以上文字,作为序言。

生命的解构与重生

文/朱乐耕

在我的作品中,生命一直是我非常热衷表现的主题,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神秘又最精彩的表达主题。在大自然中因为有了生命,整个世界才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创造力和盎然的生机。我曾经做过的与生命有关的作品很多,其中最大型的有置放在韩国麦粒音乐厅大堂的《生命之光》,有安置在韩国济州岛肯辛顿大酒店大堂里的《生命之绽放》,还有2013年在国家大剧院展出的大型装置陶艺作品《生命之歌唱》等。这次展出的《生命之绽放二》,是韩国济州岛肯辛顿大酒店的《生命之绽放》的变体作品,或姐妹篇,表达的是自然界的生命自由萌生的璀璨过程。树叶、花朵、嫩芽、苔藓、蘑菇、河流、卵石,这些似真似幻的景观,未必是真正的自然景观,也许它是从我们心中流出的景观,所以,虚幻高于真实。

我喜欢以陶瓷为媒介来表达我的艺术理念,是因为陶瓷的制作材料让我着迷:火、泥土、水、含有大量金属物的釉质,这些材料暗含着中国人的世界观—阴阳五行中“水、土、火、木、金”的所有元素,这是构成宇宙和生命的所有元素。所以当我手握泥土时,我觉得我是在用泥土塑造生命。我最感兴趣的故事是凤凰涅槃,在这个故事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与幸福,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砺后,它才能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也就是说,火可以让生命重生,可以让人的灵魂得救,它是生命被解构以后的重组与再生,被解构的是旧的生命体,重组和再生的是新的、更加蓬勃的生命。因此,我的作品《涅槃》表达的正是“解构重生”的主题。涅槃·细节中国国家博物馆尺寸不一 2016“涅槃”一词源于佛经,在佛经里说“不离诸法而得涅槃”,又因为诸法无边,故求得解脱也无尽。由此推知,涅槃之道在于保持契会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万法冥然一体的真理。万物与我没有本质的差别,我与万物实质一样,物与我玄妙会通,无极是它们最后的归宿。这是东方哲学里“物我合一”的理念,也是佛教中生命轮回、万物平等的观点。生命是在毁灭中循环往复,是在烈火中得到永生;而生生不息,正是生命的神秘和魅力所在,同时生命的不断解构和重生,也就是宇宙的规律和生命的规律。

另外,我喜欢将作品布满空间,人在作品中行走,让作品环绕在人的四周,人与作品融为一体,乃是在触摸和感受作品的生命,这种触摸是心灵的触摸和体验。在这种触摸和体验的过程中,人的生命和作品所表达的生命在相互交换能量,并形成一种场域,这种场域的形成,才是作品真正走向完整的过程。作品因人的观看和交流而完整,而人因为体验和触摸作品得到心灵的洗礼而明净,这就是我希望我的作品献给观众的效果。

2015年12月于景德镇工作室

朱乐耕展览研讨会

时间:2016年1月18日下午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们首先邀请诸位老师落座。本次研讨会跟以往的学术研讨会有一些不同,通过与网络媒体合作,将伴有线上直播和互动的过程。所以,请各位老师们在讨论的同时,也共同参与网络平台上的互动。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朋友,以及到场的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向各位老师和朋友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张天羽,是文化部《艺术市场》杂志的副社长兼副主编,今天受邀主持这样的学术研讨会,我感到非常荣幸。在场的诸位老师都是我在上学或是读书的时候,常听到的如雷贯耳的著名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所以说,尽管我主持过许多美术展览的研讨会,但今天仍然有点诚惶诚恐。如有不周的地方,还请诸位老师多多包含,下面请允许我向朋友们介绍今天莅临研讨会的诸位老师,他们分别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巨德先生;

中国当代建筑批评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王明贤先生;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宁先生;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吕品昌先生;《中国美术》杂志主编杨会来先生;

最后,请允许我向大家隆重地介绍今天的主角,也就是本次展览的艺术家,敬爱的朱乐耕先生。

现在,我们开始今天的研讨会。首先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这次研讨会我们采用一个全新的形式:主持人会根据不同的主题,抛出不同的问题,然后请在场的老师给我们做解答;同时也希望场下和线上的朋友们在直播的互动中向老师提问题,然后请老师们给予相应的解答。

朱乐耕老师是当下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陶艺家之一。我在采访他的时候,他告诉我,他的这次展览,首先要关注的或者想讨论的问题就是:本土化的现代艺术在陶瓷材料当中的表现问题。关于本土化和现代艺术,现在可能还很难用学术化的词语来详细完整描述。我认为,也许是现代艺术具有东方特点,而陶瓷材料本身也具有东方特点。此次展览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朱乐耕老师的陶艺作品和以往的陶瓷艺术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很多朋友进来的时候问我,这真的是用陶瓷材料做的作品吗?因此,这涉及我们今天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朱乐耕先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对陶瓷材料的革新与创造。这样的问题由其他老师来讲,可能不如由他本人来介绍更为直接。所以,我们今天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即是邀请朱乐耕老师给我们介绍他在陶瓷材料上

的探索、革新与创造。

朱乐耕:我今天感到两大荣幸,一是非常荣幸能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我的陶艺展。大家知道,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收藏中国历代艺术作品的最高殿堂,中国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国宝都被收藏在这里。我的作品能与这些历史上的国宝一起展出,机会难得,同时也感到非常荣幸。二是有幸请到各位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各位都是国内具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艺术家或艺术评论家。

中国是一个陶瓷大国,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我们曾经有过非常灿烂的历史。但是,我们当代陶艺的发展非常年轻,起步不仅晚于西方国家,也晚于韩国和日本。当代陶艺展现的是面向未来的思维形式的艺术,这对于中国的大众来讲,还是非常陌生的。在国外的许多大学都设有陶艺专业,例如哈佛大学有很大的陶瓷艺术研究中心,学生们可以将其作为专业课或选修课来学习,现在中国的陶艺专业也越来越普及。当代陶艺与传统陶瓷艺术比较起来,已经有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一方面还继续为人们的生活日用服务,另一方面它也被作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媒材被艺术家们所利用。因此,当代陶艺已经打破了以往瓶、罐的概念,走向了更开阔的当代社会空间中,它赋予我们许多新的思考。这种新的思考既包括了材料的思考,也包括了对社会空间和人类生活空间的思考。朱乐耕环境陶艺研讨会现场中国国家博物馆

首先,是材料上的重新认识,陶瓷的材料在烧成前是柔软的泥巴,它有很好的可塑性,艺术家可以与它进行对话,感受它的生命与呼吸。另外,它需要火的烧成,火可以将它的柔软和生命固定在某种状态下,并赋予它斑斓的釉质,这是一项富有挑战性、但又非常有魅力的工作。这是在传统的陶瓷艺术中极少表现的语言,因为传统的陶瓷艺术强调的往往是实用性,因此很难如此自由地去开发它内在的、丰富的可塑性。

其次,就是它的社会性,以往陶瓷艺术的服务空间主要是在室内,由于烧成技术的局限性,很少有大型的作品出现。在古代和近代,虽然也有用陶瓷材料与建筑结合的公共艺术,但它们大多数都是用小块的陶瓷釉面砖拼接在一起,然后在上面绘画装饰等。我们今天创作的当代陶艺,开始让泥性走向了自由,它可以通过陶艺家的手组合成各种肌理,为我们生活的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服务。我觉得这是一种新的开拓,也是一种新观念的成长,这样的成长应该与人类的城市化发展相联系。在100多年以前,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在农村,包括中国,90%的人都是农民,所以,人们常说,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但是现在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在发达国家,大多数人都集中地生活在城市,包括中国也一样,中国的城市人口现在已达到了55%,超过了半数。所以城市问题成了大家关注的最大问题,而作为当代的艺术家,如何参与当代的城市建设,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当今的城市不再是工业生产的中心,而是生活、工作、休闲、旅游等多元一体的文化中心。新的城市生活,需要有新的符号空间,这样的符号空间,需要是充满文化的、艺术的,具有自然气息,饱含着人的情感需求的空间。作为当代陶艺家,我们如何参与其中,是我思考了很长时间的一个问题。当然,我很幸运,有机会受邀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做大型的陶艺装置壁画,得到了许多实践的机会。这次展出的《生命之绽放二》,是我两年前在韩国济州岛肯辛顿酒店完成的大型陶艺装置壁画《生命之绽放》的一个局部表现。这是我第一次用这么大的环境陶艺装置壁画的局部呈现在观众们眼前,而且展示的方式也非常特别,是将其平铺在地上,让观众们从临时搭建的桥上向下俯视观看。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作品具有多面性,包括展示方式也可以有多种尝试。艺术家的任务是创新,所谓的创新就是不断地改变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和视角。

最后,我要讨论的是“本土化的现代性”的概念。以往一提到现代性,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西方,一提到中国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传统。所以,西方是现代的象征,中国是传统的象征,如何打破这二元定律,如何建造中国式的现代文化和现代艺术,这是我们当代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如果我们不能建构出中国式的现代艺术,我们就只能永远跟在西方人后面谈现代,我们所有的现代艺术形式和内容只能来自西方,这肯定是不可以的,我们可以学习,但不可以没有我们自己新的创造。陶瓷既是一种非常中国化的符号,也是非常传统化的符号,但怎样将其转化成具有本土性的现代化符号,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而传统的陶瓷艺术如何扩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向现代转型,另一方面是否也可以用这样的材质进入当代艺术和公共艺术,并发展和延伸出东方式、本土性的当代艺术,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空间。我这里只是讲一点抛砖引玉的话,更多的还是想听听在座各位专家们的看法。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朱乐耕老师,之所以您先来抛砖引玉,就是因为您的作品在很多观众眼中具备特殊的冲击性和颠覆性的效果。所以希望由您来开始,给自己的作品做一个很好的介绍。有了介绍,自然就要有解读,刚才朱老师提到转型的问题,当代艺术、公共艺术和环境艺术,在当代的时代脉络下,如何转型为现在符合中国自身的文化与定位的当代艺术形式,如何完成转型,这是艺术本身的表现。

事实上,艺术由艺术家创造,那么就引出了“艺术家身份转型”这样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这个话题我想抛给同样为陶瓷艺术家的吕品昌先生。长久以来,人们对陶艺有着实用性、工艺性的深刻认识,而当代陶艺家甩掉了陶艺师的标签,真正进入了当代艺术家的行列当中,这种陶瓷创作、身份的转变恰恰是当代陶艺真正地融入现代艺术潮流之中的关键。吕品昌先生您本身是一位杰出的陶瓷艺术家,在这点上,传统的陶瓷创作者完成现在的陶艺家身份的转变肯定会经历很多的冲击,就这一点,您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意见?

吕品昌:非常高兴能够来到朱乐耕先生展览的现场参加研讨会。刚才主持人谈到身份转换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朱乐耕先生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个案,是一个转换的个案。我跟朱乐耕先生有很长久的关系,我们在研究生期间就是同学,我们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的第一届研究生,我不仅了解他的学术背景,而且还了解他的学术研究和勤奋的创作态度。

说身份转换前我先介绍一下朱乐耕先生,他出身在陶瓷世家,他的生活环境和出生地环境都与陶瓷有关,他的父亲是当地的陶瓷美术家。在来到景德镇陶瓷学院读研究生以前,他没有科班式的学习过陶瓷艺术,而是在作坊里掌握了一切对陶瓷艺术的认知。但是,恰恰是这些认知,这种作坊制的工作方式,或者是跟艺人们的合作使得他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作品是非常传统的、民间的,非常有景德镇风格的创作,比如说五彩、斗彩、粉彩等。他把景德镇传统的工艺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读完研究生以后,尤其是来到北京以后,我发现他的身份转换越来越快,他把自己当成当代的艺术家来进行艺术创作。最大的变化是这十多年来,他把自己的作品放到了一个更广阔的社会空间里,把一个原本静态的艺术做活了。原来他做的一个器皿或花瓶,是独立的、单个的作品;现在他从表现形式到展示方式,包括所有的技法和材料的运用等方面都大大地拓宽了,并且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比如,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厅,虽然每一件东西都是一个独立的,但是他用一个新的展示方式在这里呈现以后,给我们传达的是一个整体的感受,这是一个非常当代的表达方式。还有包括隔壁的那件作品《生命之绽放二》,布满了整个的空间,他精心地营造了一个完整的氛围,而且所有的局部都是他亲自手工制作的,是亲和力非常强、非常有灵性的艺术创作。这些年来,他对陶瓷界最大的贡献,就是他把当代陶艺与公共空间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这种贡献不仅对中国的当代陶艺界,乃至对世界的当代陶艺界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

大家都知道,他在国外,如日本、韩国等国家,很多重要的公共建筑都委托他做作品,而且这些作品都完成得非常好,既得到了韩国等国家以及业内同行的好评,也获得了国际上在这个领域进行研究和创作的很多重要专家的高度认可。他把陶瓷材料的特性很好地表达出来,又很好地结合了像音乐厅这样的建筑,既有很好的音响反弹效果,同时从视觉上也达到了震撼性的效果,这是一种非常复合性的表达形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朱乐耕先生实现了一个很好的身份转换过程。

说到身份的问题,我也是从事陶艺创作的,我现在也在做跨界的艺术作品。从20世纪初期开始,很多当代艺术家介入陶瓷领域中来,都希望拓展这个领域,都希望拓宽材料的表现领域。在整个20世纪,雕塑或是绘画,或者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满足于现状,都在寻求空间的拓展,都在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边界,这是一个最大的特点,所以都在实现着艺术家的身份转换。

今后这样的跨界艺术家会越来越多,今天这个展览就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艺术家跨界发展的个案,让我们了解到一个艺术家的成长过程,及其创作对艺术的贡献。

主持人:感谢吕老师!我们谈完了陶瓷材料的创新问题,又谈到了艺术家身份、陶艺家身份转换的问题。究竟今天的展览呈现的效果是否能证明当代陶艺已然真正融入当代艺术的潮流中了呢?这个问题抛给北京大学的丁宁教授,这是他专长的领域,请您来给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丁宁:在今天的这个展览上作研讨,跟在其他的展览上谈艺术不一样,因为这里涉及一种独特的媒介材料—陶瓷。这是最具有中国属性的材料。而且,我认为这次展览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最具有当代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