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愿景、规划与行动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10:00:59

点击下载

作者:卢杰民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智慧园区愿景、规划与行动指南

智慧园区愿景、规划与行动指南试读:

前言

随着园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业集聚程度越来越高,以及产城一体化的融合发展,园区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同时,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智慧园区的理念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很多国家级的园区已经把智慧园区列入园区的发展战略之中,智慧园区的试点及评选工作在发达省份相继开展。由于智慧园区是较新的园区形态,我们对智慧园区的研究和认识才刚刚开始,本书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加深对智慧园区的认识和理解而推出的。

本书围绕智慧园区的内涵愿景、发展规划、建设运营、发展评估为主线,总体上阐述了园区管理生命周期中主要阶段的相关思考及行动实践,同时考虑到读者朋友的阅读需要,每一篇章以自成一体的逻辑结构进行呈现,便于读者根据主题内容进行部分阅读。

全书共分四篇十一章。

第一篇为内涵愿景篇。第一章“园区的背景”介绍了园区的缘起由来,国外园区的基本类型、发展阶段;回顾国内园区的发展过程;阐述园区的发展模式、发展规律以及发展趋势。第二章“园区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国内园区面临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阐述了智慧化是园区发展方向的必然性。第三章“智慧园区的愿景”介绍了智慧园区的“五化愿景图”、智慧园区竞争力的来源、智慧园区与传统园区、数字园区的区别以及园区1.0、2.0、3.0的特征,分享了创建智慧园区愿景的“两步两维”方法论,描述了智慧园区的生态系统。

第二篇为策略规划篇。第四章“智慧园区发展的驱动因素”介绍了智慧园区发展所依赖的资源体系及资源观,智慧园区的关键成功因素模型及关键因素,阐述了智慧园区的发展思路与发展策略。第五章“智慧园区规划方法论”介绍智慧园区规划的内涵、特点、作用,阐述了开展智慧园区规划实践应坚持的原则、规划因素模型、“六分析三定位”规划方法论及具体工作流程,并以具体规划案例进行实操说明。

第三篇为建设运营篇。第六章“智慧园区的建设”介绍了基于建设思路、建设原则的智慧园区建设构思,阐述了以目标层、应用层、平台层、数据层、基础层及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运维管理保障体系为核心的智慧园区“5+3”体系架构和建设内容,分析了智慧园区建设“七因素”风险模型及保障措施。第七章“智慧园区的运营”介绍了智慧园区运营的内涵、内容、主要运营模式及智慧园区运营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智慧园区运营成熟度模型、衡量运营成熟度的指标体系以及运营成熟度提升建议,也介绍了智慧园区运营中服务创新和招商体系的内容,以便把握运营工作的重点。

第四篇为发展评估篇。第八章“智慧园区发展水平评估”介绍了智慧园区发展水平评估的背景、智慧园区发展水平评估方法论及操作流程,并以具体实践——中国首届智慧园区发展水平评估——对方法论进行说明。第九章“首届智慧园区发展水平评估结果”介绍了首届智慧园区发展水平评估结果及排名情况,特别是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园区管理与服务水平、产业发展与活力水平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反映现状、呈现问题、启发思考,实现“以评促建”的目的。第十章“第二届中国智慧园区发展水平评估设想”介绍了第二届智慧园区发展水平评估在评估对象选择、评估体系设计等方面的思考及相关成功案例实践的经验借鉴,通过评估样本的代表性实现示范带动效应,通过分类评估的专业性实现纵向促进效应。第十一章“结语”对本书做一小结并对广大读者致以谢意。

由于编写人员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加之涉及内容较多,疏漏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读者见谅,希望读者多提宝贵意见,能与读者共同学习、提升,也欢迎读者与我们交流,可发邮件至guomaixinxi@govmade.cn。编者第一篇内涵愿景篇第一章园区的背景一、解密园区发展的密码1.园区的源起

最早的园区可追溯至18世纪,经过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焕发出极大的生产力,产品一下子丰富起来,欧洲的每个角落都鸣响着蒸汽机的吼声,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的发展一方面创造出日益丰富的产品,另一方面也创造出新的社会需求。这就产生了新的产品、新的机器、新的工业部门、新的生产技术。工业革命开创了大机器工业,使工场手工业成为了遥远的过去,改变了农业社会的进程,建立了工厂制度。当时工业园是一个国的概念。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从手工工场到大机器工厂的飞跃),成为当时最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园。当然这个工业园的名称是后人创造的,但却无形中给工业园下了个定义:工厂集中的地方。

经历过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通过制定各种工业区域开发政策建立起来的特殊环境,形成了工业园区的概念,在日本称为“工业团地”,在中国香港称为“工业村”,在英国称为“企业区”,在中国大陆称为“工业园区”。工业园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园区作为政府集中统一规划,集聚了大量人才、技术的产业载体,一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当前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及培育新型产业的背景下,园区结合区域特点及自身优势,各类工业园区、科技园区、软件园区、电子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文化创意园区、自由贸易区、产业集聚区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2.国外园区的基本类型

国外的园区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园区的基本类型也以科技类园区的发展为主线,主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1)科技园(研究园)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鲁格和古尔德斯坦在1987年和1988年的两篇论文中,对科技园的概念做了如下规定:“科技园、技术园或研究园,是一种实业园(Business Park),园内主要企业的基本活动是研究或产品开发,而不是制造、销售总部或其他实业功能。园内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主要是高水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科技园是在大型高科技计划、创新计划及地区发展计划背景下,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学知识普及于一体的区域。其主要活动是研究与开发,目的在于加强大学、研究机构与工业的合作和联系,使科研成果商品化,如美国斯坦福研究园、英国剑桥科技园和艾思顿科技园。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高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各国相继出台了大型高科技计划(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持两个创新计划——“大学工业合作计划”和“小企业创新计划”)。在这些计划的激励下,地方政府根据自身资源条件、科技基础和经济基础,采取了各具特点的战略措施,其中包括兴办科技园,建立大学与工业合作研究中心等,而科技园这种形式最受重视。70年代后期,科技园开始在全世界推广。8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

科技园通过校园土地出租等多种方式吸引企业进入并从事研究开发和中间试验,促进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结合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这些以大学为核心的科技园,处于大学、研究机构比较密集的地区,通过这些科研机构的科技支持,以达到减少入驻企业开发风险的目的。(2)企业孵化器(创业中心、技术孵化器)

企业孵化器是指专为企业技术创新优化环境,培育创新型、技术密集型小企业,使其风险降到最小的组织形式,在其中可以实现科技成果向商品转化。例如美国创业中心、加拿大创业中心、澳大利亚创业中心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为了弥补科技园、科学城和高技术区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新探索和尝试——创办企业孵化器。企业孵化器规模小,一般由孵化场地、多种服务设施以及行政、经营管理人员构成。其多设在重要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附近,由高校、有关企业和政府给予资助,用于新开发的高技术进行试制、工艺设计和小批量生产,然后向企业部门转让商品化的技术和工艺流程。

企业孵化器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扶植创新型、技术密集型的新建高技术公司,通过提供整套服务设施和管理咨询服务,使高技术小企业的失败率降到最低,并且培养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家。

企业孵化器向新建小企业提供廉价场地,包括办公、实验和生产用地;为客户公司提供后勤服务,包括文秘处理、办公设备、通信设施、图书馆、会议室、食堂等;帮助客户公司制定经营计划;帮助客户公司解决科研设备;帮助新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包括帮助小企业打通商业银行和风险投资公司的关系,建立自己的“种子投资基金”,提供资金担保等;提供律师和会计等专业服务;提供培训服务;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发现人才;促进和鼓励创办企业。由于它带有培育和试验的性质,因此一般称为技术孵化器。孵化器在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小企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主要反映在它大大地提高了新办小企业的成功率。根据美国企业孵化器协会的统计,凡未经过孵化器孵化的小企业,50%在创办的头5年倒闭,而经过孵化器孵化的小企业,80%能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成功率大大提高。在孵化器诞生前的20年中,美国每年平均新增0.9万家企业,在孵化器诞生后的5年中,每年平均新增7.4万家企业。(3)科学工业园

科学工业园是一种通过规划建设的有实体、有目的的区位环境,其目的在于吸引新工业投资,缓解工业对中心城市的压力和对环境的污染。科学工业园集科学性、文化性和艺术性为一体,是通过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优美的环境和高质量的服务来吸引科研机构和高技术公司,以产出科研成果和高技术产品的工业生产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发展工业普遍采用工业园的空间组织形式。早期的工业园以低廉的厂房租赁价格吸引新公司进入园区。在工业园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城市内部居住区与工业区的混杂造成了社会与环境问题;另一方面,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道路功能的变化使工业园区的建设、转移成为可能;另外,现代化的大型装配生产线需要大面积的平坦土地,加上能源价格上涨,使工业园区在开发程度低、交通便利且租金成本低的市郊高速公路旁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中期,在斯坦福大学旁建设的斯坦福工业园,以及波士顿128公路沿线出现的很多工业园有其特殊的性质,即与大学密切联系。这类工业园在向科学工业园发展,例如法国的格勒诺布尔科学工业园和韩国大德研究团地等。科学工业园和一般工业园相比,不仅具有工业区的优点——靠近交通线,而且毗邻研究性大学,着重发展大学与工业的关系。科学工业园建设是对大学和地方工业都有利的社区,这种大学是对周围工业的创造性活动很敏感的大学,这种工业是使用高精技术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资料表明,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科学工业园与一般工业园基本上同步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工业园显示了一般工业园难以比拟的优势,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通过优美的环境和高质量的服务来吸引科研机构和高技术公司,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以形成科研成果和高技术产品的工业生产基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4)高技术产业带

高技术产业带是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高技术产业及科研机构的大规模集结地,是具有较广的地域和高技术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全部功能,集科研、服务、销售机构于一体的地带,它可能是一个较大规模的科技园区与其周围高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组成的集合体,也可能是若干科学工业园共同组合的集合体。这类园区往往没有具体的边界或区域界限,一般是较广阔或狭长的地带,因此称为高技术产业带。

高技术产业地带是在长期的自发或半自发状态中形成的高技术产品研发与生产集中的地带。这种地带一般没有经过政府规划、组织和指导,最初是孵化器式的高技术生长点,然后与小企业合作,再形成一批中、大型高技术公司,加上金融、法律等服务配套设施,经过长时间的集聚和衍生,最终形成高技术产业地带。美国的硅谷、128公路地区,英国的M4号公路和加拿大的“北硅谷”都是高技术产业带。

政府只是通过科研合同和采购合同,对这些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成长和壮大发挥着促进作用,因而主要是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发挥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通过高技术产业的扩散和渗透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通过基础设施、研究与开发、风险资本和社会支持等资源条件,支撑以聚集效应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带,具有集聚和扩散的双重功能,它以自主创新的高技术成果,经产品化和市场化形成基本技术公司,然后逐渐衍生出大大小小的高技术公司,逐渐自发地发展成为高技术产业带。(5)科学城

科学城在建设初期呈现为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聚集地,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后发展成为将科研、教学、生产、社会管理与服务结合为一体的新型城市。例如前苏联的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科学城”这一提法最早于1991年在研究城市问题时提出,在园区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城市属性——公共管理与生活配套,协调园区、城区的同步发展,有些国家甚至通过立法的形式推动科学城的发展。例如,俄罗斯在1995年形成科学城地位的法律草案,1997年11月7日叶利钦签署了有关“将科学城发展成科学和高技术的城市措施”的命令,接受了“科学城”和“城区规模科研生产综合体”两个概念,做出了相应的法律解释,决定在奥不宁斯克市进行试点。随后,科学城开始完善和发展起来。

通过科学城的建设,汇聚人才和科研生产资源,推动了城市化、工业化的转型升级。(6)高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区

高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区是在出口加工区的基础上,提供优良的投资环境和研究环境,以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智力为主,将国外的先进技术转化为本国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化的基地,其高技术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例如新加坡肯特岗科学工业园和英国苏格兰硅谷等。

高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区的前身是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是国家划定或开辟的专门制造、加工、装配出口商品的特殊工业区。出口加工区一般选在经济相对发达、交通运输和对外贸易方便、劳动力资源充足、城市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多设于沿海港口或国家边境附近。世界上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为1956年建于爱尔兰的香农国际机场。中国台湾高雄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出口加工区。以后,一些国家也效法设置。中国大陆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沿海一些城市开始兴建出口加工区。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出口加工区升级至高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区。

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高端人力资源,采用吸收、转化,带动产业升级,增加出口。(7)技术城

技术城是将产、学、研、住结合在一起的以原有地方城市为母城,充分利用母城的各种有利条件,按全新设想建设的,环境优美的、与母城形成整体城市生活圈的新兴城市。例如日本熊本技术城、法国里尔技术城、意大利瓦兰扎诺技术城和中国上海的漕河泾等。技术城不单纯以追求高技术公司和研究机构的集中为目的,而是追求在未来社会中高技术机构与根植于高技术中的文化和谐发展。

技术城以研究、生产和服务活动为主,目的在于振兴地方经济。

以上几种形式存在一定的包容、递进关系,也逐步向综合性园区发展。

若占据孵化器建筑的机构主要从事研究开发活动,则该孵化器为科技园。如图1.1所示。图1.1 孵化器与科技园的关系

孵化器是最基础的一级,是科学园的组成部分,如英国几乎所有的科学园都包含有孵化器;科学园也是科学工业园区、高技术产业带、科学城、技术城的组成部分。如硅谷包容了斯坦福研究园、剑桥高技术区包含了剑桥科学园。孵化器与科技城的关系如图1.2所示。图1.2 孵化器与科技城的关系3.国外园区发展的历程

世界园区的发展历程如图1.3所示。图1.3 世界园区的发展历程

世界园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20世纪50年代自发形成到目前蓬勃发展的过程。纵览世界园区的发展历史,大概可以分为3个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1951—1980年):园区的缓慢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以美国“硅谷”和英国剑桥科学园为代表,是世界园区的起步、初创阶段。它们是由于高等学校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对于高科技产业前景的看好,在产业开发上积极创新,自发或半自发地通过科研合同和采购合同形成的。它一般没有政府的组织和指导,在空间上一般没有具体的区域边界,沿交通线和地形呈比较狭长的带状蔓延。(2)第二阶段(1980—1990年):园区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有:园区发展速度较快,10年间新增科学园500多个,使世界科学园总数达到641个;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始创办科学园区,使科学园区分布扩大到34个国家和地区,当然主要仍分布在发达国家。园区以高技术产业发展为目标,由政府规划和创建,如中国台湾的新竹科学工业园、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硅沼”、俄勒冈州的“硅森林”等。这类高科技园区大多是在地理条件优越、科研机构和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通过政府实施某些特殊政策建立起来的。在空间上,它们具有明确的区域边界,一般成为新的城市或城市郊区建设的新城区。科学园在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带动作用。(3)第三阶段(1990年至今):园区的稳定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蓬勃兴起和发展,如中国内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创办科学园的基础上继续兴办,建立了53个国家级科学园、几百个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且涌现出像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科、厦门高新区、深圳高新区等一些有相当知名度的科学园。

国外的园区发展呈现多元化态势,根据园区建设发展的轨迹,发展趋势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高科技园区大多是地区的创新之举,技术、投资和企业等带有明显的地区特色。在高科技园区的建设中,各国都大开门户,或者吸引国外高新技术研究机构和企业人员,或者到外国科技园区去建立研究发展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在高科技园规划和建设中采取合资、合作的趋势也在增加,成为高科技园区新的发展模式。例如,欧洲联盟的一些跨国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区、我国和新加坡合作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等,其不仅要在一定的地域开发高新技术产业,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专门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法人单位。以高技术成果或管理经验、高技术发展的资源要素作为国际合作的资本或条件,通过国际合资、合作建立高科技园区来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在广泛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的重组,可以更加有效地取长补短,发挥各合作方的优势。同时园区从有形向虚拟化发展,IBM也提出虚拟园区的概念,虚拟园区的出现,呈现了没有围墙、没有边界、没有地域限制的园区特征,也是互联网思维在园区领域的应用实践。二、回顾国内园区发展之路

国内的园区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演进而发展起来的,园区的基本类型也以科技类园区和各种主题园区的发展为主线,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园区类型。1.园区类型(1)经济特区

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到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2)保税区

保税区亦称保税仓库区,这是一国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保税区的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3)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建设和谐社会、创新区域发展模式、提升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新思维、新思想、新路径、新模式和新道路,通过选择一批有特点和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综合配套改革,以期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提供新的经验和思路。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的核心在于“综合配套”,其宗旨是要改变多年形成的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要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乡关系、土地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推进改革,形成相互配套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其综合配套改革的核心在于先行先试的试错权,要有全国或至少是区域的推广价值。通过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体制性方面的实质性突破,为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起示范作用,对全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形成地区增长极并非唯一意图,总结改革成果,推广改革经验才是最重要的。(4)旅游度假区

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度假旅游要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有明确的地域界限,适于集中设配套旅游设施,所在地区旅游度假资源丰富,客源基础较好,交通便捷,对外开放工作已有较好基础。与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区域不同的是,旅游度假区属开发区范畴。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要求特色鲜明,建设项目符合现代度假休闲的需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且符合国家有关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产等保护的规定,环境质量较好。(5)自由贸易实验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Free Trade Zone,FTZ)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这种方式属一国(地区)境内关外的贸易行为,即某一国(地区)在其辖区内划出一块地盘作为市场对外做买卖(贸易),对该地盘的买卖活动不过多插手干预,且对外运入的货物不收或减收过路费(关税)。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这项重大改革是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重在提升软实力,各项工作影响大、难度高。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6)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工业园区的设置通常是为了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而设立的。(7)高科技园区

高科技园区类似于国外科技园的发展过程,但呈现多种方式融合发展的局面,具体可参考本章对国外科技类园区的介绍。(8)经济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划定适当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兴办产业,同时给予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使该区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建立经济开发区,有的是为了推动科学研究,开发高技术产业,故又称为技术开发区。有的是为了引进外资,扩大出口,故又常常把这一类经济开发区与出口加工区相提并论。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进程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开发区根据国家相关外资产业政策对外国直接投资企业的鼓励类项目进行税收减免(如企业所得税的两免三减半),优惠提供工业用土地和其他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各种资金和实体投资办厂,办公司。一般这种规划出来的地方都比较大,配套设施齐全,招商引资后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9)主题类园区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大力发展,结合园区及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各种以某个产业主题为特征的园区,比如多媒体产业园、文化创意园区、互联网金融园区、电子商务园区、生态农业园、物流园区、物联网园区等,不断丰富和细分园区类别。2.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国内园区起步较晚,初始模式是传统的工业园区,随着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产业革命,产生了诸如生态工业园、高新技术科技园、电子产业园、IT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等新型园区,产业集群的效应带来了产业新城的时代。产业由纺织、煤炭、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为指导的第三产业和高端制造业转变,园区由人力密集型、高能耗型、配套不完善型,向产业集群型、人才、技术和资金高度集中型,集居住、办公、商业、休闲娱乐、生活为一体的都市综合体转变。整个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见图1.4)。图1.4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79—1988年):先行先试阶段。1979年年初,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就在此形势下,在广东蛇口创办的出口工业区,按照国际惯例与初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的机制进行先行先试;蛇口工业区被视作中国的“希望之窗”,改革的“试管”,开放的“模式”。自1980年开始,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沿海港口城市创建了经济特区,1984年9月到12月间,国务院又批准建立了10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内的园区发展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对外开放、体制创新、产业集聚、科技创新、集约用地、园区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挥了窗口、辐射和带动作用,我国的园区在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仅仅解决了产业“进区入园”,即只关注了产业的地理集中或产业集聚问题,而没有解决产业的链式发展和集群化竞争。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统一化,土地、环保政策趋紧,单纯依靠规模效益的粗放型园区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第二阶段(1988—1999年):样板示范阶段。1988年5月第一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1990年4月15日,国务院决定对浦东进行开发开放,上海市政府也实施“聚焦张江”战略,成立张江高科技园区,1992年12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准厦门地区为台商投资区,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国家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波杭州湾新区、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开发区、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已经取得一定成果,起到示范作用。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规划发展阶段。1999年国务院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从沿海、沿江城市逐步向内陆中心城市推进并不断发展壮大。2000年2月起,国务院在中西部地区相继批准了1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据《2013中国开发区投资建设与转型升级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达到213个,其中东部96家,中部69家,西部4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达到119个,其中东部53家,中部38家,西部28家;其他类型国家级开发区19个,其中东部11家,中部3家,西部5家;遍及全国各个省市区,普遍成为所在地区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极,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针对国内国家级园区的数量、类别、地区分布的现状进行结构化分析,如图1.5~图1.7所示。图1.5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划分统计图图1.6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划分统计图图1.7 其他类型国家级开发区区域划分统计图三、解析园区发展之道1.园区发展的常见模式

园区发展模式问题的提出尽管超越了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上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发展,但由于各国和地区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实力上存在着差异,因此其发展的模式也不尽相同。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世界各地园区的发展模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分类。

概括起来,园区发展模式可以从以下角度分类,主要有:

①从发展优势的角度来分,园区发展模式可划分为优势主导型、优势导入型和优势综合发展型三类。

②从形成过程来看,园区发展模式可划分为自发型、政府计划型和自发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混合型三类。

③从管理体制来划分,园区发展模式可分为政府部门管理型、学校或民间非营利性机构管理型和政府、大学、企业组成联合机构管理型三种类型。(1)发展优势

优势主导这种模式常见于发达国家,是以一个地区具有的特色优势,包括工业技术优势、学科专业优势、智力人才优势、地理位置优势、投资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等为主导来谋求发展的。该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扬长避短,重点倾斜,注重实力。

优势导入这种模式源于该地区优势不突出,科技、工业技术基础薄弱,或原有传统产业失去优势,面临困境,而改弦易辙,创造条件谋取未来的优势。该发展模式的特点是因势利导,借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带动本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优势综合发展这种模式是综合利用本地区的多种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环境优势等发展起来的,并且投资小,见效快。(2)形成过程

自发型模式:属于这类模式的园区比较少,且基本上都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此类园区属于先发型,其所在地综合优势明显,特别是学术力量特别强,附近存在着与工业界有着广泛联系的研究型大学,而且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环境较好,市场体制较完善,商业气氛较浓,法制较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完备等。美国硅谷和128公路就属于这一模式。此类模式的园区资源配置较灵活,市场竞争力较强,充满活力,缺点是缺乏统一规划,资源集中不够,容易产生外部不经济问题。这类园区要么效果很好,要么效果很差。

政府计划型模式:属于这种模式的园区比较多,而且基本上大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此类园区都属于后发型,其所在地综合优势不明显,条件不充分,因而需要政府力量作为推动力。我国的各类科技园区都属于这类模式,地方政府在各自科技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这类模式的科技园区具有集中统一、权威高、规划性强的特点,但也有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活力不够的缺点,甚至可能造成资源浪费。这类科技园区,要么效果很好,要么效果很差。

混合型模式:属于这类模式的科技园区比较多,而且基本上都属于欧美发达国家或地区,西欧大部分科技园区都属于这种类型。此类科技园区发挥了政府的作用,同时也发挥了民间和市场的作用,把政府与市场力量有机结合起来。采用这种模式要求有较好的外部发展条件。这类模式的科技园区既具有政府主导型所具有的集中统一、权威性高、规划性强的特点,又有市场主导型所具有的灵活性、创造性、活力和竞争力强的特点,一般效果较好。(3)管理体制

世界园区除起步较早的美国硅谷和128号公路以外,其他都是在一定的管理体制下进行的。概括起来,世界园区的管理体制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见图1.8)。图1.8 世界园区的管理体制类型

①政府管理型,即由政府设立专门的园区管理机构来进行全权管理的体制。如新加坡肯特岗科学园由科学理事会、韩国大德科学城由园地管理事务所、日本筑波科学城由科技厅计划局来负责管理,中国大陆的大多园区由隶属于政府的管委会来负责管理。

②大学管理型,即由大学设立专门机构对学校校园内的科学园或孵化器进行管理的体制。如英国剑桥科学园由圣三一学院领导、美国斯坦福研究园由斯坦福大学管理、美国佐治亚州理工学院先进技术开发中心(孵化器)由佐治亚理工学院管理。

③公司管理型,即采用由各方组成的董事会领导下经理负责的企业管理的体制。通常是把园区作为一个独立经营管理的公司,公司的董事会一般由政府、大学、企业以及当地有关人士所组成,负责有关园区发展的重大决策,一般不干预区内各机构的业务,园区日常管理和经营业务由公司经理层负责。英国几乎所有的科学园、印度的科学园都采用公司管理型。中国大陆的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等也是采用公司管理体制方式。

④基金会管理型,即由政府、企业、银行、大学和其他机构分担义务,共同承担管理职能的综合管理体制。如美国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由三角研究基金会管理、日本熊本技术城由熊本高技术密集区技术开发基金会管理、法国法兰西岛科学城由科学城协会管理等。2.园区的发展规律

探究国内外不同类别的智慧园区,虽然有着不同管理体制、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产业集群,却有着知识密度高、员工的高素质和流动性、与新型工业的密切结合、鼓励创新、高质量的生活、专业化的商业基础设施、政府优质、高效和便捷的支持,活跃的中介组织等共同现象,通过种种现象的提炼,核心因素是产业聚集和创新能力(如图1.9所示)。园区的发展遵循着塑造聚集产业创新能力的这一发展规律。图1.9 园区的发展规律

产业聚集也是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制造技术、网络技术和再生能源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将导致工业、产业和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最近提出“工业4.0”概念,即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致力于解决当今世界遇到的一系列挑战,如资源效率、城镇化和人才结构调整等问题。同时能够将人口结构变动和社会因素考虑在内,并设定合适的方式来组织生产。工业革命为园区的产业集聚创造了条件,催生了产业空间布局上的聚集效应。

创新能力是产业活力的体现:对于创建一个集群来说,通过提供低投入的行商机会吸引新成员加入或许非常有效,但若要维持一个集群,恐怕这种方式就行不通了。产业的聚集效应不仅体现在产业规模上,还体现在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上,产业的聚集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拼凑,更重要的是产业的融合创新。只有在产业聚集资源要素(诸如人才、技术、市场、资金、信息、文化等)的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和思维方式创新,有能力从事以创新为目标的活动,这些活动是包含多个阶段的完整过程,如提出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概念、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前期准备、开发项目的融资决策、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市场推广、成果评价以及由最终用户试用、某些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大规模应用、试用或早期应用之后的改进等,通过创新实现园区的繁荣发展。3.国内园区的发展趋势

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园区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着全国及各地的改革开放与技术创新。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变化、调整和转型的背景下,园区出现了创新发展的新趋势。(1)园区经济向生态型转变

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形成了企业聚集发展的态势,在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下,园区迫切需要改变园区内产业间、产业内部关联度低、配套性差、资源利用率低的状况,着力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配套,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现行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尽量减少生产端的资源投入、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与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实现资源再循环。顺应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潮流,未来智慧园区建设将会更加注重高新技术、生态环保型产业的发展,融入低碳管理理念,将新的技术、管理手段、管理平台与园区的创新结合在一起。显然,建设“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型园区,促进产业的生态化和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是今后我国各类园区发展的大趋势。

案例:“浦江智谷”商务园“浦江智谷”商务园规划由加拿大CPC建筑设计顾问公司担任设计,位于上海漕河泾浦江高科技园规划范围内,一期开发303亩,总建筑面积为24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2,绿化及水体覆盖率为45%。中间为量身定制独立的商务楼群,西侧为国际上流行的多层大平面的研发楼群,建筑与周边环境共同构筑了一个由生态走廊和生态庭院二级系统组成的生态体系。“浦江智谷”商务园采用了全球最前沿之节能技术,以“生态反哺”的理念作为环境建设的标准,设计的目的是要致力于将原来人类施加于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转变为积极影响。因此园区的生态环境设计与传统的绿化景观设计有着很多的不同,例如,野草、野花代替了大多的灌木丛;价廉易栽的落叶树会告诉您季节的变化,秋天,满地金黄的落叶不再会被人扫去,而成为秋日难得的景观;多样的水生植物替代了硬质驳岸;湖边的亲水绿坡、浅滩、湿地吸引了白鹭等候鸟的栖息。

以“节能健康”的理念作为建筑设计的标准,园区建筑全部采用节能技术建造,即:①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综合传热系数不大于20.4w/(m·k));②地源热泵系统;③太阳能光热利用系统;④全新2风置换全热回收系统(15m人均办公面积,每人每小时享受30立方米100%新风);⑤楼板埋管系统;⑥外遮阳卷帘系统;⑦LED节能2泛光照明系统;⑧双面LOW-E中空玻璃(传热系数不大于1.5w/(m·k));⑨屋顶绿化;⑩雨水收集系统。“浦江智谷”商务园已建成的首期工程地上建筑面积共计10.6万平方米,预计全年可节约1011万度电,相当于节省4044吨煤的能耗和4.04万吨净水,同时减少10110吨二氧化碳和303吨二氧化硫的排放。节能减排效果更为显著。

以“先生活,后工作”的理念作为配套建设的标准,商务楼沿1.3万平方米人工湖呈环岛形布置,楼层不超过6层,并有亲水平台延伸至湖中,湖心小道宁静自然;西部的研发楼群呈围合式布局,立面独特新颖。员工餐厅、咖吧、健身中心、餐饮、银行(ATM)等商务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2006年9月21日,德国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联邦部部长沃尔夫冈·蒂芬泽(Wolfgang Tiefensee)亲临“浦江智谷”颁发建筑节能证书。“浦江智谷”商务园以“同一个地球,不同的生活”的诉求传递着园区经济向生态型转变的信息。(2)园区企业向高新型转变

在激烈的园区竞争背景下,园区的产业同质化竞争也日趋严重。从世界范围来看,产业链的附加值主要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在研发、设计、创新等上游领域和现代物流、展销服务等下游领域存在着较为丰厚的利润空间,而我国多数园区的产业体系都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

在竞争的压力下,为了抢占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端,园区内的企业日益增加研发投入,转变以往单纯生产制造的发展方式,向高新型企业演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保持竞争领先优势。显然,在园区“二次创业”的过程中,推动园区企业向高新型转变,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尽快占据科技制高点,促使园区从“制造”转向“创造”转变,是我国园区企业发展的趋势。(3)园区管理向城市化管理转变

高水平的产业需要高水平的人才聚集。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园区内的人员日益增多,社会功能需求日益复杂,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生产生活环境,单纯以工厂为主导的园区很难成就高水平的产业集群。之前我国园区以发展经济为主,社会服务职能相对缺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园区必须摈弃单纯工业化的发展思路,转以城市开发的角度去看待园区。

各类园区在吸引外资、引进高新技术、增加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各级园区为了满足入园企业要求,积极开展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配合上级城市的信息化主管机构,在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经济发展领域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新的形势下,被征地农民的安置、社区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与完善成为园区未来在管理体制创新中的重要方向,管理机构必须将园区的发展纳入到城市/区域的整体空间规划中,承接更多城市功能的转移,并拓展新产生的城市职能。从宏观趋势来看,智慧园区建设将投入更多城市开发的视角,管理体系的建设也会涵盖城市管理的部分职能,在智慧园区的管理过程中已经与城市化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了。因此,在和谐社会的要求下,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带动下,园区管理机构将更加注重满足社会功能的需求,园区管理方式也将向城市化转变。(4)由要素运营为主向综合的“产业开发”和“氛围培育”转变

从园区产业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由“单个企业→同类企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演变,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在空间布局方面,中国智慧园区建设已经初步呈现出集群化分布特征,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

产业园区的发展,未来必然从孤立的工业地产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地产项目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园区物业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从片面的环境建设走向全方位的氛围培育,在打造一流的硬环境的同时,加强区域文化氛围、创新机制、管理服务等软环境的建设。

园区软实力的发展会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比拼和技术的转化效率,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也将逐步走向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体的研发型高新技术园区。(5)由传统园区、数字化园区向智慧园区转变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数字化应用正在向智慧化应用快速迈进,园区运行和管理系统将会发生重大变迁。网络全覆盖在园区建设发展中已成为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企业进驻园区时越来越重视的重要因素之一;物联网的规模应用促进信息应用的智慧化和深度化,在未来园区智慧化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云平台的大平台集约效果、数据的集中共享,将促使园区的管理和经营从分散向集约化转变。智慧园区建设将成为园区管理机构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加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园区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传统园区、数字化园区正向智慧园区转变。

未来,将有更多园区走上网络全覆盖化、平台集约化、应用智慧化和运营社会化的发展道路。通过不断完善园区信息基础设施,使园区企业和个人随时随地接入网络,无障碍地享用计算能力和信息资源;深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环境监测、安全监控的效率和准确度,帮助园区及时做好防范和治理工作;利用云平台的集约效果,横向上将管委会内部各个部门的管理系统对接起来,纵向上将管委会内部系统与上级政府部门相关系统对接,实现真正的大平台概念,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也将工作集中至统一平台,提高园区管委会行政效率。

案例1:天津滨海高新区——打造智慧“辅脑”

2014年4月,滨海高新区信息化平台建设已基本完善,高新区内已形成了涵盖业务平台、展示平台、沟通平台、门户平台等的完整系统平台。下一步,高新区将加快园区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智慧高新区应用体系,重点建设“三张网、一只眼、一张图、一套库、一把锁”等基础支撑平台以及应急指挥中心和GRP系统。智慧高新区应用体系在日常管理及应急指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推进区域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协同共享,实现管理决策信息的上通下达,打造高效的新型扁平化政府组织,同时,有利于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及时获取企业反馈,提升行政运作效率,更好地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智慧高新区应用体系建成投用后,将成为区域发展、领导管理决策的“辅脑”。

案例2:南京高新区——北斗产业应用成就智慧生活

南京是我国创新资源最富集、电子信息产业最发达的中心城市之一。当前,南京市正积极打造“智慧南京”,并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为北斗的应用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南京高新区已成为国家卫星导航应用(江苏)产业基地,目前正在建设三大平台:“区域(江苏)位置网”、“江苏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以及“江苏北斗卫星导航产品检测认证中心”。基于三大平台,该基地衍生打造了六大解决方案,渗透进智慧生活建设方方面面。

案例3: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光谷金融港“智慧园区”

光谷金融港“智慧园区”是武汉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数字光谷”项目的延伸,项目将在金融港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对园区金融企业的物流信息进行管理,奠定了园区物流领域的信息化基础;通过运用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完善物流园区服务,整合物流园区资源,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园区的关键信息进行采集和汇总,整合门户网站、移动OA、视频会议、远程监控等要素,让园区企业通过无线信息统一系统,完善金融港园区的服务,整合内部信息资源,实现商流、办公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光谷金融港的建设,将成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智慧园区”建设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案例4:厦门火炬高新区——“智慧厦门”总后台

厦门火炬高新区为厦门打造“智慧名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计算机及通信设备产业是厦门火炬高新区的第二大产业,现形成了以计算机、手机、数码相机等产品为龙头,向基础元器件、配套件、外部设备、IT服务等方向逐步延伸的产业链,有望打造成为海峡两岸日用电子消费品研发生产基地。厦门火炬高新区将依托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参与厦门“智慧名城”行动,大力发展数字家庭及其应用示范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壮大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做“智慧厦门”建设的总后台。

案例5:成都高新区——“智慧健康社区”先行者

2014年3月14日,成都高新区启动“智慧健康卡”进万家活动,成为全省首个正式的“智慧健康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智慧健康社区”是一种创新的全程健康管理与服务体系,通过“智慧健康卡”、手机应用等服务,居民可随时随地体验到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多项服务。通过“智慧健康社区”的建设,极大降低了居民们关注健康的成本和精力,使关注个人身体状况变得更简单,为居民的健康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智慧健康卡”的启动和推广,标志着成都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步入数字化、智慧化的崭新时代。

案例6:西安高新区——打造一流“智慧园区”

西安高新区准确把握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脉搏,提出了建设“智慧园区”的战略任务,以宽带、泛在、融合、智能、安全为重点,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和服务管理等领域的立体化园区信息平台建设;明确了构建智慧园区“一张网”、“一片云”、“一套库”、“一张图”和“一把锁”五个统一的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提升高新区基础设施集约化、系统化和承载能力;建设政务管理、产业服务、社会民生、绿色园区和平安园区一批应用项目,健全和完善智慧园区保障体系,提升协调推动能力,全面提升园区管理水平,营造发展软环境,将西安高新区打造成“智慧园区”的全国标杆。第二章园区的发展方向一、国内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园区提升产业效能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目前,智慧园区发展较快,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1.缺乏整体规划

有些地方政府认为建成了数字地图或园区二维可视化就等于建成了智慧园区;有些地方在信息化全局方面缺乏合理有效的顶层设计规划,通信网络设施重复建设,业务内容重复设计,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在宏观层面上各部门开展信息化时各自为政,不能协调发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