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声:人民日报国际评论“钟声”2015(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00:44:29

点击下载

作者:人民日报社国际部

出版社:人民日报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国之声:人民日报国际评论“钟声”2015

大国之声:人民日报国际评论“钟声”2015试读:

东盟共同体梦想成真

站在新起点上,东盟一体化进程继续发展,有助于亚洲区域和跨区域合作、互联互通建设收获新动力,有助于东亚乃至整个亚洲地区合力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12月31日,东盟共同体宣告建成。这一历史性时刻,凝聚着东盟十国人民寻求“同一个愿景、同一个身份、同一个共同体”的梦想,也标志着亚洲历史上第一次建成次区域共同体,地区合作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从国际体系演进的视角来看,东盟共同体建设意义深远。东盟成立之初,世界尚处在冷战两极格局之下。东南亚国家联合自强,有助于维护自身独立,避免成为霸权之争的牺牲品。48年来,东盟致力于加强内部团结,努力化解地区纷争,有效应对了柬埔寨问题、亚洲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使整个地区一步步从战争走向和平,从贫穷走向发展,摆脱了昔日“亚洲巴尔干”的命运。东盟国家通过一体化建设加快自身发展,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日益成为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当前,经济总量达到2.5万亿美元的东盟已经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且有望继续实现跨越式发展。有预测显示,依照当下的发展速度,东盟将在2020年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正如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所言,东盟已经迎来属于自己的时刻,东盟能够也应该在塑造亚洲世纪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共同打造一个繁荣、和平、开放的世界。

尽管东盟一体化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制度、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东盟在自身发展和对外交往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盟方式”,强调相互尊重、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这种以和而不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的处世之道,不仅为各国正确处理国家间关系、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积累了正面案例,贡献了独特智慧,也有助于东盟国家继续克服眼前的种种困难,继续平稳走好一体化之路。

作为东盟的重要邻国,中国一直坚定支持东盟一体化和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在中国看来,东盟共同体的建成为中国—东盟打造和建设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方面,东盟一体化稳步推进有利于东南亚地区的稳定、合作与发展。周边的稳定繁荣于中国而言,无疑是重要的战略利益。另一方面,从彼此间务实合作的视角来看,作为东盟共同体三大支柱之一的东盟经济共同体旨在建成一个有竞争力、发展平衡并与国际接轨的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这有利于中国同东盟在更高水平上开展经贸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此外,东盟共同体建成后,地区国家在加强互联互通、升级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将进一步凸显,同中国加强相关合作,特别是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空间也将随之加大。

站在新起点上,东盟一体化进程继续发展,有助于亚洲区域和跨区域合作、互联互通建设收获新动力,也有助于东亚乃至整个亚洲地区合力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2015年12月31日)

解决好全球性挑战的根本出路——学习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系列峰会上阐述的重要理念①

环顾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

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是影响未来世界格局调整变革和全球发展合作基本走向的重要盛会。习近平主席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台,站在历史高度,把握时代脉搏,面向人类未来,深刻阐释中国对国际秩序以及攸关人类前途命运问题的政策主张,提出一系列务实合作倡议和举措,在世界格局演变和中国外交史上留下深刻历史印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了中国理念、中国力量。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时代主题所体现的就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要完成的根本任务。把握好时代主题,方能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30年前,中国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并基于对世界形势的如是判断坚定地阔步行进在和平发展道路上。世界看到,“等到中国发展起来了,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增强”的论断,逐步化为生动的现实。

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人类站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习近平主席提出重要论断:“环顾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要解决好各种全球性挑战,包括最近发生在欧洲的难民危机,根本出路在于谋求和平、实现发展。”一系列切合现实、深入人心的中国主张和行动呈现在世界面前,引领思想的潮流,推动和平与发展的事业。

当前,尽管竞争与合作交织碰撞,国际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但在和平与发展力量不断上升的大潮中,“有你没我、你输我赢”的旧时代渐行渐远。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鸣奏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主旋律。“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得益于世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国内冲突往往与一些国家的欠发达问题有关,贫困和富裕差距问题正变得越来越明显。“纽约人一生的收入高达450万美元,赞比亚农村人口的收入却不足1万美元”——《世界发展报告》讲述的现实道出人类共同发展的任务还多么重。全球最贫穷的2/3人口所获取的收入只占全球总收入的不到13%,而最富有的1%人口却拥有近15%的全球总收入。不平等减缓了人类发展的脚步,并可能让人类发展停滞不前。

一方面,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均衡和人类生存状态严重不平等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将世界各国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国家间彼此交织的利益关系使得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不得不兼顾他国利益。而以环境恶化、自然灾害、恐怖主义、跨国犯罪、难民危机等为代表的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又给各国造成了新挑战。“今年对全世界而言可谓改变历史的一年。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在这快速变革的时代可以作出更大的贡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之言,代表了世界对中国的深切期待。“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成为迫切现实需要;“我们必须攥紧发展这把钥匙”“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这是中国给出的智慧选择。习近平主席宣布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建立维和待命机制、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债务……中国的郑重承诺和积极行动回应了世界的期待,被广泛赞誉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具有深远影响的表率。

历史将永远铭记,“中国为和平而来”的坚定信念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让发展消除冲突的根源,让发展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让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2015年12月22日)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系列峰会上阐述的重要理念②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纽约,共同探讨如何建设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习近平主席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台,向世界阐述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为世界和平发展提出了中国路线图。

联合国成立70年以来,国际格局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和调整,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动荡此起彼伏,恐怖主义、毒品威胁、重大疫情、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挑战层出不穷。和平与安宁的生活对于世界一些地区的居民来说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21世纪研究计划”智库发布研究报告指出,2014年全球极端冲突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比2013年激增了28%以上。另有研究机构调查表明,从2007年开始,全球极端冲突发生率每年都在上升。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进程加速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世界格局加速调整和变革,却也在调整和变革中遭遇必然的分歧与碰撞。英国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指出:“(当前世界)政治方面的挑战在于,围绕那些会让几乎所有人长远受益的变革,如何达成共识。在不同的国家,答案不同。但我们必须找出答案。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潜在益处,而各国政策必须确保这种潜力得以实现。”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响应时代呼唤,顺应时代潮流,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建设性方案。“这是一种哲学,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一位外国领导人如此评价中国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愿景,但构建之路却也注定充满风雨,但它却并不是不可接近的海市蜃楼。国际关系的演进已经证明,历史是由人书写的,人类进步的条件也只能自我创造。

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以“四个坚持”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现实路径。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联合国讲台上,习近平主席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5条路径超越了意识形态与现实博弈,为国际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理念、开辟了新愿景,体现中国对人类未来的理性思考。“我们的未来将去向何方?”基辛格的近著《世界秩序》以这个设问结束。历史的确又来到了新的转折路口,关键是将怎样选择、向哪里转变。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着不同国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分歧甚至对立,但是,当人们心怀敬畏、心怀良知地面对历史这面镜子的时候,理当清醒地意识到应该如何认识未来。不同信仰、制度和民族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有序竞争,共同利益可以压倒分歧对立,合作共赢的公约数可以做大做强。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面向未来,格外需要智慧、见识和勇气。国际社会各成员应当紧密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光芒照亮人间。(2015年12月23日)

撑起人类文明的朗朗晴空——学习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系列峰会上阐述的重要理念③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联合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世界各地的人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纪念历史,同时也就人类社会共同的未来展开深入思索。“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在联合国庄严的讲台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阐述了中国对当下与未来的思考。

回望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进步,同样是人类文明价值之光照进一个个角落的过程。不论什么时代,不论什么地域,坚守人类共同价值的道义担当成就了众多彪炳史册的伟大人物与伟大国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滋养的东方古国,作为一个立志探寻人类发展新路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自觉将自己的求索视为世界求索的一部分,将能否增进人类共同价值作为衡量自身行动的一项重要标准。

联合国是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寄托着人类追求共同价值的美好梦想。70年来,联合国致力于推动共同发展,促进国际合作,千年发展目标更是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书写了人类历史的光辉一页。

2015年,人类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世界范围内尚有许多地区为战争、贫穷、落后阴霾所笼罩的现实挑战,世界该如何继续展开行动,守护共同价值,实现新的进步,这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重要命题。在此背景下,9月举行的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全球层面共同追求人类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同样是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出倡议,呼吁各国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通过为新起点,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对各国人民而言,发展寄托着生存和希望,象征着尊严和权利。”正如习近平主席这一论断所揭示,唯有找到实现全球发展的有效路径,维护人类共同价值才有所保障。争取公平的发展,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坚持开放的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方;追求全面的发展,让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促进创新的发展,让发展潜力充分释放。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方案,以推动人类社会整体进步为目标,回应了全球发展事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助于帮助世界找到解决困扰自身种种问题的钥匙。

历史铭记,中国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奋斗中,不仅自身率先践行,而且为国际社会共同落实目标发挥了切实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今天,当续写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方案已经写就,中国依旧是积极行动者——在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上,习近平主席提出金砖国家做执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领跑者;在二十国集团安塔利亚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就二十国集团成员率先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发出重要倡议;在亚太经合组织马尼拉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各方需坚持落实有关议程;在访问英国、非洲期间,习近平主席一再提议加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合作……“世界掌握在那些有勇气凭借自己的才能去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手中。”中国人民将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继续以不懈行动撑起人类文明的朗朗晴空。(2015年12月24日)

人类发展之路上的追求与担当——学习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系列峰会上阐述的重要理念④

“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中国将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联合国讲台上,铿锵有力的中国声音铭记于史册,熠熠闪耀的思想光芒照亮前程。

和平需要珍惜,全球发展任务艰巨,国际秩序需要维护,国际社会每一个成员都担负着使命。13亿多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和平发展、共同发展、合作发展是人类应当选择的阳光大道。

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的战略选择。千年传承,让和平的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近代屈辱,让中国人民更懂得和平可贵。“国强必霸”逻辑,“修昔底德陷阱”在中国人民这里行不通,任何理由都不能动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积极践行正确义利观,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精准把脉国际关系变革和历史发展规律的中国理念影响深远。

应对地区冲突、国际维和、反恐、救灾、防核扩散、应对气候变化,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积极行动的中国身影。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向非盟提供无偿军事援助……中国的国际贡献实实在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感叹:“联合国期待同中国这个不可或缺的伙伴一起实现我们做出的承诺”“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系列非常重要和慷慨的倡议来推动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中国的努力看得见、摸得着。“一带一路”朋友圈遍及天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笃志打通限制地区发展的资金瓶颈,中国倡议为世界插上互联互通的翅膀。在美国的贫穷小镇、在哈萨克斯坦的戈壁荒漠、在非洲大陆的广袤草原,中国资金、中国技术、中国经验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敞开胸怀让各国搭乘“顺风车”,共同实现发展梦想。

从安塔利亚二十国集团峰会到马尼拉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为世界经济把脉开方,为亚太合作校准航向;从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到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南北发展失衡两大突出全球性问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不断提出促进全球发展的新方案,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注入强劲正能量。

坚持走合作发展的道路,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一直以来中国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坚定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在联合国的一票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这一承诺字字千钧。“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和平发展、共同发展、合作发展的道路只有一家走是远远不够的——“世界上的路,只有走的人多了,才会越来越宽广。”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需要与时俱进、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当今时代,世界愈发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倡导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理念的中国不会踽踽独行。中国梦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交汇融合,激荡着宏伟的时代乐章。(2015年12月28日)

抓住解决叙利亚问题的窗口期

各方应切实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国际社会福祉的大局出发,齐心协力推进政治过渡,给叙利亚人民一个和平安宁的家园

12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一份重点放在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决议。决议强调叙利亚人民将决定叙利亚的未来,请联合国秘书长通过斡旋,召集叙政府及反对派代表根据2012年《日内瓦公报》及今年11月叙利亚问题第二次外长会议达成的共识,就政治过渡进程紧急展开正式谈判,力争在明年1月初开始会谈。这份决议为结束近5年的流血冲突打开了新的重要窗口期,让世界看到了和平的希望。

叙利亚问题既源于叙利亚国内政治与教派冲突,又有地区国家政治博弈的因素,还与大国势力争夺地区主导权密切相关,多重矛盾盘根错节,分歧始终难以弥合。然而,危机的外溢效应在2015年明显加速。

这种外溢效应首先体现在人道主义危机上。据联合国统计,叙利亚危机已导致超过22万人丧生,约1350万人需要救助,其中约650万人流离失所。难民如井喷般涌向周边国家,并不惜通过危险渠道前往欧洲,给相关国家带来巨大难民压力和财政负担,一再发生的偷渡惨案更是不断拷问人类良知。

持续战乱也导致恐怖主义的滋生和外溢。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极端组织在危机中坐大,活动范围不仅蔓延至中东多国,其极端意识形态还直接或间接引发了法国巴黎连环恐怖袭击案和美国南加州枪击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西方结束叙利亚争端的决心,正如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计划网站的评论所说,军事干预丝毫未削弱导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崛起的最主要因素呈现——叙利亚的内战。

走政治解决之路,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最近几个月,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努力进入了一个快速轨道并初见成效,这是值得欢迎的动向。各方应当珍惜并把握好当前的机遇,遵循人民的意愿,坚持叙利亚人民自主决定叙利亚的未来。

自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始终出以公心,坚持止暴促谈,通过政治渠道解决危机。如今,中方又郑重强调坚持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方向不动摇、坚持叙人民自主决定叙未来的原则不动摇、坚持联合国发挥斡旋主渠道作用的方针不动摇。“三个不动摇”,再次让世界看到,中方手中的一票代表了坚定的和平之选,符合叙利亚和地区人民的根本长远利益,捍卫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保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合法权益。

当前,国际共识催生的机遇难能可贵,这是和平的机会,人民的祈愿。为了解决叙利亚问题,为了有效应对叙利亚危机引发的严重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等日趋全球化的挑战,各方应当真正放下地缘利益的竞争,摒弃你输我赢的零和思维,切实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国际社会福祉的大局出发,齐心协力推进政治过渡,给叙利亚人民一个和平安宁的家园。(2015年12月21日)

美国对台售武是违背道义之举

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航程中,中美双方要牢牢把握好合作共赢的正确航向,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通过对话磋商妥善处理分歧

12月16日,美国政府宣布总额约18.3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这是4年来美国首次对台军售。此举公然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中美关系,中方表示坚决反对并提出严正交涉。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中国政府一再申明,我们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决心意志坚定不移,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形式或借口向台湾出售武器、武器装备或技术,这一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也是坚定的。

美国此次对台军售包括两艘佩里级护卫舰、“标枪”反坦克导弹、两栖突击车和毒刺防空导弹等武器装备。尽管这些装备本身不足以改变目前台海两岸军力对比的现状,但美国的这种做法对中美关系和两国重要领域合作的严重破坏是不容忽视的。2016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有人称奥巴马政府这次“临别军售”是在为本党势力预留政治遗产。殊不论,“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留下一份不义,留下多少祸患。

美国对台湾出售武器,置国际道义于不顾,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这种背信弃义的做法,既是对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义务的藐视,又是对其大国责任的无视。

美国对台军售实际上是个老问题。在1982年中美共同发表的“八一七公报”中,美方明确承诺“美国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然而,30多年过去,美方并没有兑现承诺。美方每次出台大规模对台军售计划,都使中美关系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中方决定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对参与此次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的企业实施制裁。同时,中方敦促美方恪守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作出的明确承诺,撤销上述售台武器计划,停止美台军事联系,以免给中美关系和双方重要领域的合作造成进一步损害。

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中美共同利益。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航程中,中美双方要牢牢把握好合作共赢的正确航向,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通过对话磋商妥善处理分歧。美方需要充分认清售台武器的高度敏感性和严重危害性,摒弃冷战思维,摆脱不合时宜的大国对抗冲突陈旧逻辑的束缚,以实际行动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回归到历史前进的正确航向上来。(2015年12月18日)

高调表演洗白不了非法行径——菲律宾南海仲裁案闹剧系列评论(一)

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自上任以来,一直在各种国际场合不遗余力地攻讦抹黑中国,并借此来秀他本人的“存在感”。2015年11月30日,在由菲单方请求建立的仲裁庭上,他再次原原本本地向世人展示了其擅长荒唐表演的“功夫”。

在庭审中,德尔罗萨里奥卖力地渲染悲情,将菲律宾打扮成一副受尽委屈的无助模样,却毫不提及菲方步步侵犯中国南海权益的历史事实。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菲律宾侵占中国南海部分岛礁并提出非法领土扩张诉求,这才是中菲南海争议的根源。无论是确立菲律宾领土范围的国际条约,还是1997年之前的菲律宾本国宪法,均未将南沙岛礁及黄岩岛纳入菲律宾版图。德尔罗萨里奥无论如何变相包装和偷梁换柱,都掩盖不了菲方侵犯中国合法权益的本质。

在庭审中,德尔罗萨里奥竭尽耸听之危言、牵强附会之能事,对中国肆意进行污蔑攻击。德尔罗萨里奥在不长的陈词中一口气给中国连续扣上了“中方对菲进行武力威胁”、“中国违反国际法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甚至是《联合国宪章》”、“中国的岛礁建设是海上柏林墙,是有意制造全球最大的环境灾难”、“中方行为妨害菲民众实现社会进步和更好的生活标准”等一系列惊悚但纯属子虚乌有的“罪状”。上述诸般纯是罗织和妄下罪名的信口开河,让人无法相信是出于身份尊严的一国外长之口。

在庭审中,德尔罗萨里奥还毫无底线地宣称菲方发起仲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同中国这个朋友的珍贵友谊”。他的嘴皮子功夫实在让人无语。菲方在不告知中方的情况下,恶人先告状,还把自己装扮成一副无辜、无知的模样。难道他想说菲方单方面提起的仲裁是对中国的“示好”之举吗?菲一方面极力掩饰自身的非法行径,另一方面却大肆污蔑中国在南海的各项合法权利及正当之举。所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德尔罗萨里奥的虚矫浮词粉饰不了菲方侵夺中国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客观事实,反而更加印证了菲方贼喊捉贼的强盗逻辑。

国家主权是当代国际法的核心原则,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任何国家、团体和个人切莫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我们在此奉劝以德尔罗萨里奥为代表的某些人士切莫误判形势,在中国政府和人民坚若磐石的南海维权意志面前,所有处心积虑的精心算计只能是徒劳之举,自取其辱。

谎言妄语无关南海公义,小丑跳梁终归蚍蜉撼树。德尔罗萨里奥作为外长,已屡次三番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并无视中方的善意,在国际上恶意炒作南海问题。当今南海出现不利于地区和平和谐的流言杂音,作为始作俑者的菲律宾难辞其咎,德尔罗萨里奥本人更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中方仍愿以最大的善意来处理中菲之间的有关争议,但恶意解读中方善意并企图混淆视听者终将自食其果。德尔罗萨里奥动辄“博出位”的言行,或许能迎合某些有意搅动南海局势的域外势力的胃口,但终将损害菲律宾国家和老百姓的整体利益。我们敦促菲方本着务实和负责任的态度,切实遵守中菲有关双边文件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所做的庄严承诺,通过双边协商谈判来解决两国间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保障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2015年12月14日)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不容否定——菲律宾南海仲裁案闹剧系列评论(二)

菲律宾在其南海仲裁案实体问题庭审中进一步暴露出本来面目。庭审中,菲律宾围绕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大做文章,极力否定中国的领土主权。这反而充分说明中菲南海争议的本质就是领土争议,菲提起仲裁案的动机和目的完全是为了否定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但无论“仲裁”这一闹剧怎么演,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不容否定。

菲方不顾基本的历史常识,妄称中国人民历史上在南海没什么活动和存在,从未拥有对南海诸岛的主权。然而历史不容否认,南海诸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国政府通过行政设置、军事巡航、生产经营、海难救助等方式,持续对南海诸岛进行管辖。日本侵略者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侵占了中国西沙、南沙群岛。抗战胜利后,中国派军舰收复西沙、南沙群岛,在岛上派兵驻守并建立各类军事、民事设施,从法律和事实上恢复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

菲方不顾二战中被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蹂躏的惨痛历史,居然称《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没有法律约束力。《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二战期间的重要国际法文件,是战后东亚国际秩序的基石。两文件明确规定,日本应归还窃取的中国领土。日本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文件中也明确承诺遵守《波茨坦公告》有关规定。菲当局的某些人,利令智昏,数典忘祖,公然践踏菲律宾人民的感情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果实。

菲律宾妄称,南沙群岛二战后是“无主地”,声称1951年《旧金山和约》只规定了日本放弃对南沙群岛的权利和要求,并未明确规定“放弃”给中国。且不说中国不承认《旧金山和约》这一事实,中国一直拥有南海诸岛的主权,二战胜利后又通过一系列行动收复南沙群岛,可以说是物归原主。南沙群岛一直是中国的,何来“无主地”?炮制“无主地”说辞,充分暴露了菲方领土扩张主义和毫无底线的贪欲。

中菲南海争议的本质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所产生的领土争议。中菲之间曾多次就通过谈判协商解决有关争议达成共识。菲方为了强行提起仲裁,不惜违背承诺,将争议伪装成所谓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释和适用”的争端。然而,撕下这层伪装,世人都能清晰地看出这一争端的实质和本源。中菲之间围绕南沙岛礁的争议与《公约》解释与适用何干?菲单方面提起的仲裁案,不过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挑衅,菲方是想借此闹剧攫取中国的领土。

然而,中国人民捍卫自己国土的决心坚如磐石,中国的领土只能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任何依靠一纸所谓的“裁决”来否定中国主权和权益的企图,都只是镜花水月般的妄想。菲方为了扩张领土,自食其言,偷梁换柱,只能让世人不齿。(2015年12月15日)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容妄议——菲律宾南海仲裁案闹剧系列评论(三)

2015年7月,菲律宾鼓噪酝酿了两年之久的南海仲裁案终于正式拉开帷幕。近日,有关仲裁庭在荷兰海牙举行了所谓庭审,菲律宾方面在其陈词中,妄议、贬损南海地区国家于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其言辞令人咋舌。

上世纪60年代末,为争夺石油资源利益,一些国家对我国的南沙岛礁提出领土要求并非法侵占,南海问题由此产生。为管控各方争议,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国和东盟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开始沟通,共同致力于探索适合本地区的争议解决办法。经过长时间的磋商磨合,2002年,中国和东盟十国在柬埔寨金边正式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向世界宣告南海不再没有规则,而有了地区国家共同确立的“南海规矩”,此后南海风波渐止。《宣言》也获得了“定海神针”的美誉。其第四条明确指出“有关各方承诺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2011年,中国和东盟十国进一步就落实《宣言》后续行动指针达成一致,开启了全面有效落实《宣言》的历史进程。

然而,菲律宾本届政府上台后,背离善意合作的建设性态度,违反其在《宣言》中所作承诺,践踏各国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共同努力,在域外大国的怂恿支持下精心筹划一场“仲裁”闹剧,企图在南海再生事端。菲代理人在庭审中妄称,《宣言》“从未创设权利和义务”,只是“相互妥协”的“权宜之计”,歪曲各方共同承诺选择的“通过友好谈判协商解决争议”的道路,指称该承诺毫无约束力,且没有达到任何预期成果。菲代理人的此番言论实际上与菲方先前“诉状”内容一脉相承。人们不禁要问,如若一个主权国家可以背信弃义,随意背弃承诺,如若《宣言》真如菲方所称毫无意义,那么菲作为主权国家的国际信誉何在?南海又何来长达十多年的和平稳定?

人们注意到,仲裁庭在有关管辖权问题的裁决中,竟然将中国和东盟十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宣言》一贬到底。试问,占全球人口近1/3的十一国人民共同选择的争议解决道路岂是凭仲裁庭只言片语就可以随意颠覆?除此之外,有关裁决还歪曲解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条款,对公约所规定的“就争议问题交换意见义务”任作解释,企图降低各缔约国进入争端强制解决程序的门槛,为一些国家策划新的闹剧铺平道路。这种随意扩大自我权限的行径,无疑是给一些人打着仲裁旗号胡闹之举开绿灯,注定不会得到主权国家的认同。

公平正义的国际法治不可能因为一场闹剧就被扭曲改写,《宣言》不会因为几句歪理便成为废纸一张,各成员国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宣言》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使其继续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2015年12月16日)

罔顾事实法理何言公平正义——菲律宾南海仲裁案闹剧系列评论(四)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挑衅。10月底,应菲律宾单方面请求而建立的仲裁庭作出管辖权和可受理性裁决,大玩倒黑为白的手法,竭其所能为菲方观点说项背书,罔顾基本事实,违背根本法理,为菲非法侵占中国领土和侵犯中国海洋权益张目。仲裁庭论证过程中充斥着牵强附会的主观臆断之辞,失实、失理、失义,完全没有显示出公正客观的立场。

罔顾事实的仲裁掩盖不了真相。仲裁庭将以前中菲双方涉及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争端进行的磋商,硬说成是双方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释适用所进行的磋商。仲裁庭还将中菲磋商认定为菲已履行交换意见义务的依据。而实际上中菲双方从未就仲裁事宜进行过谈判,哪怕是意见交换。

违背法理的仲裁毫无公正可言。例如,仲裁庭自知无权审理涉及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的案子。一方面有意回避中菲争议的实质,坚持认定此案不涉及领土主权,另一方面不顾中方2006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做出的排除强制争端解决程序的声明,刻意将本质上涉及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的事项纳入其管辖范围。这种执意擅权的做法,违背了司法机构在案件审理中本应恪守的审慎、自律精神,终将有损于司法手段解决争议的信誉和价值。

又如,仲裁庭在选择和援引司法判例方面的表现,存在严重的主观片面性,缺乏客观性。仲裁庭多次片面援引存在巨大争议的司法或仲裁判例,将个别争议性观点和判词作为支持本案裁决意见的法律先例。而有关有争议的观点和判词,恰恰是由本案仲裁庭有些仲裁员所提出的。这种自证其言,偏执臆断,严重损害了有关法律论断的严谨性、逻辑性和前后连贯性。

再如,仲裁庭还恶意曲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习惯国际法的关系。仲裁庭一口一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企图让《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管所有海上的事情,却对习惯国际法熟视无睹。国际法人士都应清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规定的各项国际海洋法律制度,本就是总结各国的海洋历史实践与共同意愿而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原文中也无一不体现着对习惯国际法的尊重。而仲裁庭以今否古,违背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仲裁庭无视菲方滥诉的基本事实,照单全收菲方的诬告言辞。其妄下定论在先,曲解证据和判例在后的做法,对倡导公平正义的国际司法将是莫大的伤害。(2015年12月17日)

不接受、不参与才是真正践行国际法——菲律宾南海仲裁案闹剧系列评论(五)

菲律宾近来在国际社会四处兜售其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并肆意抹黑中国,诬称中国不接受、不参与其提出的仲裁是不守规矩、破坏国际法治。中国有句俗话,叫“恶人先告状”。菲律宾混淆视听,假扮“受害者”,自编、自导、自演仲裁闹剧,企图以偷梁换柱等手法掩盖其违背国际法、谋求非法利益、践踏国际法律秩序的种种行径。中方坚持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挑起的所谓仲裁,恰恰是维护国际法治的正义之举。

中国不接受、不参与是为了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严肃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根本管不着领土争议。中国2006年作出声明,将海域划界及其相关问题排除适用《公约》强制仲裁程序。不可否认,中菲争议核心是领土争议和海域划界问题。菲律宾无视国际法,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精神提起仲裁,实际上是破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行为,损害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中国不随之起舞,不接受、不参与,是负责任的表现,是捍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的合法权利,是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权威性、严肃性的正义之举。

中国不接受、不参与是践行中菲共同承诺。中菲双方就如何解决彼此争议早已达成共识。中菲曾多次发表联合声明或新闻稿并共同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承诺通过友好谈判协商解决争议。菲单方面提起仲裁,否定向周边邻国和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违背“约定必须遵守”这一国际关系中的核心原则,毫无国际信誉可言。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是遵信守诺的表现。

中国不接受、不参与是为了维护合法权益。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在南海拥有合法权益。除了中国政府之外,任何其他人、国家和机构都没有资格代表13亿中国人民做出处置决定。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又搞出一场将中国告上法庭的闹剧,目的无非是要为其非法行为“洗白”。对菲律宾的非法行径,中国不能纵容,不接受、不参与是合法、合理的选择。

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与国际争端解决通行做法一致。国家同意是国际法规则的核心和灵魂。解决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的根本和关键是争议当事方达成“合意”。菲单方面提交仲裁根本不是为了止诉定分,而是使争议进一步复杂化,并借此抹黑中国。菲所作所为完全是政治挑衅。相反,中国坚持通过双边协商谈判解决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议,是行之有效之举。中国已与12个国家妥善解决陆地边界问题,与越南完成了北部湾海域划界。中国将一如既往坚持现有做法,不会接受仲裁来解决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

中国是国际法治的坚定维护者和建设者。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纯粹是借国际法之名,行破坏国际法治和侵犯中国权益之实。中国不接受、不参与是对菲非法行径的合法合理回应。解决中菲南海争议,歪门邪道没有用,炒作抹黑行不通,诉诸第三方于事无补,回归双边谈判、协商解决才是正路。(2015年12月18日)

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作为

共同的挑战摆在面前,各国应携手为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付出努力

作为今年中国领导人出访外交“压轴大戏”的重要一部分,习近平主席日前赴法国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活动,为达成巴黎协议提出方案,为推动谈判进程凝聚共识,为南南气候合作增添动力,为全球节能减排作出表率。

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的中国作为以顺应时代特征的外交理念为支撑。气候变化领域集中体现了当前各国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在全球气候治理问题上,尽管各国之间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竞争乃至博弈,然而“如果地球病了,没有人会健康”,如果各国抱着功利主义的思维,希望多占点便宜、少承担点责任,最终将是损人不利己。正是基于对这一现实的清晰认识,中国领导人带着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诚意与智慧来到巴黎,积极倡导各方共同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的未来,一个奉行法治、公平正义的未来,一个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

走进巴黎会场的中国,坚持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中国领导人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基本原则依然有效,强调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强调发达国家应切实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义务。与此同时,中国提出了加强南南气候合作的新举措,展现了以实际行动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真诚意愿。

气候变化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问题,有效应对离不开通盘思考、长远眼光。习近平主席指出,巴黎协议应强化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也要推动全球实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主张有助于凝聚各方共识,有助于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努力创造一个更坚实的基础。“哥本哈根大会时,绿色产业界的代表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但在今天的巴黎,他们已经结成一支大军。”丹麦政府负责能源、公用事业和气候问题的部长日前在文章中如此写道。这番观察印证了几年来绿色发展所集聚起的力量,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本身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

在中国,同样的态势正在改变着整个国家的发展面貌。近年来,中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24%,新增装机占全球增量的42%。中国是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行动的决心带来了信心。人们普遍期待,中国在绿色发展之路上不断迈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做出表率。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共同的挑战摆在面前,各国应携手为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付出努力。(2015年12月08日)

开启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

中非携手走向民族振兴和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宏伟画面,将改变历史上过时逻辑引导的发展轨迹,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一次完美、非凡的盛会,我们一起创造了历史。”12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全体会上发表总结讲话,再次明确新时期中非关系发展的前行方向,也为非洲之行画上圆满句号。“任凭国际格局调整演变,中非平等互信、相互支持的兄弟情谊不会改变”“任凭经济形势起伏跌宕,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根本宗旨不会改变”“任凭时代社会发展变迁,中非相互理解、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不会改变”“任凭出现各种威胁挑战,中非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坚定意志不会改变”……习近平主席以四个“不会改变”对推进中非友好合作作出庄严承诺,展现了中国发展对非关系的最大决心与诚意。

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的成功举行,对中非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峰会审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年)》,形成新形势下指导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非领导人一致同意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决心共同致力于做强和夯实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明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五大支柱”。全新的历史定位及合作框架使中非关系布局更加完整、基础更加牢靠,对中非关系发展进一步形成全方位支撑。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非洲,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宣示中非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30分钟演讲,赢得听众30多次掌声!两年多后,热情的非洲大陆迎来中非关系更为欢欣鼓舞的历史性时刻——50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以及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共同见证,从提议做强和夯实中非关系“五大支柱”,到宣布未来3年同非方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并提供总额600亿美元资金支持以确保计划顺利实施,再到就加强中非友好合作提出5点建议,强调发展对非关系四个“不会改变”……中国以郑重承诺和切实行动,为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赋予更为厚重和坚实的时代内涵。“习近平主席宣布的新措施是历史性的,将为充满活力的中非关系注入更多的动力”“相信‘十大合作计划’将把中非合作推向新高度”“通过此次峰会,非中关系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非洲国家领导人的积极回应,道出对一系列中国方案的由衷赞赏以及对中非关系未来发展的无限期待。

津巴布韦和南非,一个在民族解放斗争时期同中国结下了难忘的战友情,一个已成为中国同非洲乃至同发展中大国团结合作的典范,两国都是中国在非洲的重要合作伙伴,同中国深化合作空间广阔、正当其时。习近平主席对津巴布韦和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巩固双边政治互信,推动中津、中南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强化双边人文纽带,不仅将双边关系提升到新高度,也对中非关系整体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产生积极示范和带动效应。

诚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非关系发展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有理由、有责任、有能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更大贡献。中非开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携手走向民族振兴和现代化,将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宏伟画面,将改变历史上过时逻辑引导的发展轨迹,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2015年12月07日)

让中国经验助力非洲梦圆

中非合作巨轮的航行呈现可喜的加速度,广大企业家担负起中非经贸全方位合作重任,必将开创中非人民共享的美好未来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见面。12月4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五届中非企业家大会闭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共进,谱写中非合作新篇章》的重要讲话,肯定非洲经济的发展形势,强调中国真诚希望同非洲国家分享中国工业化经验,愿为非洲工业化进程提供支持。“纵观近代世界经济发展史,中国和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非洲作为全球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完全可以发挥优势,大有作为。”中国经验,中国信心,对非洲朋友也是重要鼓舞。坚持互利共赢的平等合作、开放包容的多方合作、能力导向的务实合作、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基础优先的重点合作,习近平主席的5点合作建议,既是对真诚友好的光荣传统的继承,又是对互助合作精神的发扬光大,更是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助推非洲一体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长远思考。

非洲是近年来全球经济的一个亮点,中非经贸关系近年来尤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4年中非贸易额达2219亿美元,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超过300亿美元,分别是2000年的22倍和60倍。中国已经连续6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目前已有3100多家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兴业,2014年中非人员往来超过360万人次。未来5年时间,中非贸易规模预计将达到4000亿美元左右。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无数个体的努力汇聚成生生不息的潮流。

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期间,中非双方企业家们的盛会也是一道亮丽风景线。中非企业家大会吸引了100多家双方企业代表,会议期间举行了中非企业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双方共签署22项合作协议,涉及基础设施、化工、金融等多个行业,总金额达到134亿美元。南非贸工部长戴维斯由衷地说,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的“十大合作计划”受到双方企业家的普遍欢迎。南非总统祖马和非盟轮值主席、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表示,过去15年来,非中经贸合作取得显著成效。非洲工业化离不开中国,希望中非企业家探索更多合作机会,为促进非洲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家是中非经贸合作的主体,是推动中非友谊的使者。”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激励企业家们担当重任。中国企业长期以来积极参与非洲推进工业化和区域一体化建设,帮助非洲国家谋求振兴,在多个领域进行投资并产生良好效果。中国海航集团与当地共同投资组建运营的加纳非洲世界航空有限公司已成为加纳航空运力的生力军,在非洲创造了良好的安全运行纪录;吉海农赞比亚公司生产的平菇及杏鲍菇,除供应赞比亚市场外,还出口至南非、坦桑尼亚、马拉维等周边国家;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蒙内铁路将为肯尼亚创造近3万个工作岗位,为肯尼亚培训大量技术工人,预计将推动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中国企业走进非洲,受到当地人民真心欢迎。津巴布韦国家公路管理局主席弗兰克所言道出非洲朋友的心声——“中国知道如何发展经济、促进工业化发展,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条发展之路。我们要学习中国经验,提高发展水平。”

中非友好合作巨轮的航行呈现可喜的加速度。展望未来,勇于创新、互相借鉴的广大中非企业家担负起中非经贸全方位合作重任,必将开创中非人民共享的美好未来。(2015年12月06日)

中非关系踏上新征程

开启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让中国梦和非洲梦相融相通,让“希望的大陆”更加充满希望,让世界的未来更美好

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盛会拉开帷幕,中非友好合作再迎一座里程碑。12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致辞,全面阐述中国发展对非关系的政策理念、坚定信念和重要举措,提议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世界发出“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强烈信号。

中非关系迈上新高度,踏上新征程,更需要做强和夯实基础。坚持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明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五大支柱”支撑起中非关系的历史,也必将支撑起中非关系未来的朗朗晴空。

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需要实实在在的路线图。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中方未来3年将付诸实施的“十大合作计划”——工业化合作、农业现代化合作、基础设施合作、金融合作、绿色发展合作、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合作、减贫惠民合作、公共卫生合作、人文合作、和平与安全合作,这幅壮阔的蓝图将为中非携手并进的征程注入丰沛的能量。与会非洲国家领导人热烈欢迎和支持,他们表示愿同中方携手并肩,共同开创中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和非洲历来是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发展互有需要、优势互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约翰内斯堡峰会见证,又一次激情澎湃的大出发,又一次深情厚谊的大绽放。“每次来到非洲,都能看到非洲的新发展新变化。”尽管是第七次踏上非洲大陆,习近平主席仍对非洲蓬勃发展的新景象感到振奋和鼓舞。“独立自主势头锐不可当”“快速发展势头锐不可当”“联合自强势头锐不可当”,习主席在谈到非洲的发展景象时连用了3次“锐不可当”。“我们正站立在非洲世纪的破晓时分,在这一世纪里,非洲将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据应有位置。”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之言,赢得中国人民的赞赏。非洲人民自强不息的发展,受到世界的关注。非洲国家和人民正在迎来真正属于自己的新时代,中国人民坚定支持着非洲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用中国发展助力非洲的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就是中非关系中最大的“义”。中方将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中方宣布向非盟提供6000万美元无偿援助,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和运作;为非洲培训20万名职业技术人才,提供4万个来华培训名额;为非洲援建5所文化中心,为非洲1万个村落实施收看卫星电视项目;为非洲提供3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和2000个学历学位教育名额;在非洲100个乡村实施“农业富民工程”,派遣30批农业专家组,建立中非农业科研机构“10+10”合作机制,并为确保“十大合作计划”顺利实施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中非务实合作新举措内容之丰富、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再次让世界认识到,中非合作论坛堪称引领中非合作的一面旗帜,南南合作的典范,带动国际社会加大对非洲关注和投入的先锋。

中非合作论坛走过15个春秋,中非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双方登高望远、阔步前行,汇聚起中非24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开启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让中国梦和非洲梦相融相通,让“希望的大陆”更加充满希望,让世界的未来更美好。(2015年12月05日)

共同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决心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行进,当未来的人们回首不平凡的2015年时,中俄两国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之举对于人类尊严和福祉所具有的深刻意义,将会显露得更加清晰

由中俄双方合作出版的《铭记历史同护和平——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画册12月3日公开发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分别为画册致辞。匠心独具的策划,寓意隽永的致辞,再次让世人看到了中俄这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共同捍卫世界和平与正义的决心。

画册收录的200余张珍贵历史图片,记录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西方主战场,中俄并肩战斗,改变了人类命运,展现了人性光辉。在反法西斯的共同事业中,中俄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了深厚情谊,为双方世代友好奠定了扎实根基。

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2015年是二战结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