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方本如此(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02:02:54

点击下载

作者:贠克强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典经方本如此

经典经方本如此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为《毓涵斋中医夜话》之一。贠克强先生除对《内经》中一些学术问题追根溯源式的探讨和展现外,主要是就仲圣《伤寒杂病论》中一些具争议性、模糊性问题的掘幽探微,以及对经方医学的本质钩沉。

作者并非追逐当下风行的经方学术流派,而是通过冷静的思考和探索,结合自身充分的临床实践,苦心挖掘病证和经方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提出“方机对应”的经方思想,另辟蹊径而触及了经方医学之三昧,找到了经方医学之根本,对广大中医同仁和经方学者的意义不言而喻。

另外,书中尚有作者对中医特定之络、膜和玄府气液三大学术以及一些中医大要的本质探讨和实践,颇有学术意义和临床价值。

仝序

克强医师,是我在微博上认识的一位同道中人;虽未谋面,但其医话医案及专论,我在微博时有浏览,常有耳目一新之感。这次较为完整地披阅了他的“夜话”系列,对他的学术和临床,便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克强医师坚守基层中医诊疗将及三十年。他习读典籍,远求诸贤,近取各家,验于临床,耽于思考,坚持总结,不论学术思想,还是临床实践,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这在当下尤显难能可贵。

看克强医师的“夜话”系列,形式上有短文、有长篇、有专论、有概述,词章典雅,生动活泼;内容上剖经典、说经方、参自然、示案例、述病机、谈诊治、晓方药,视角独特,视野开阔,读来不仅有补于学术与临床,还有神心之享受。

克强医师的中医功底扎实,悟有独到;长处基层,思想未有羁绊,且熟稔传统文化和哲理思辨,对医理之提炼,可谓精准到位。如他把机体内物质、功能、心神等构筑的整体生理状态,概括为“内生态”,一是有别于体外之生命环境,二来便有动态平衡的涵义在里面。他提出的“天人合一、对立统一、动态平衡、一气周流思想下的辨机论治观”,是他长期于中医学术探讨过程中,充分采纳传统哲学思想、紧密结合自身临床实践涵养蕴育而成。以“天人合一”为首者,意在机体的生命活动首先不能脱离和违背自然规律而存在;“一气周流”则是机体的最佳生命状态;而“对立统一、动态平衡”则是“一气周流”的根本保障。如果此四者是指导思想和衡量旨归的话,则“辨机论治”就是诊治过程中的具体落实;认为“机”有别于“证”这个特定阶段下的主要病理状态;其所言“辨机”,意在诊治过程中把握深层的、本质的核心机转,以及从病因病机到病位病性直至发展预后的病理环节,最终以此作为遣方用药的依据。

此皆于理于验而有所本,贴于临床,言之有物,继承并有创新,而自成体系矣。其谓“辨机论治观”在经方医学中的体现就是“方机对应观”,亦言之有据之说,也算是为经方学术之发展而另辟蹊径了。

众所周知,于辨治途径而言,除辨证辨机而论治外,还有辨病施治(包括专病专方专药)、辨因施治(如治疗瘟疫,抗病原微生物为第一),经方医学中更有六经方证对应之法等。这些方法,因其直捷而效敏,或更适合于重急特病之诊治矣。

而克强医师所秉持“天人合一、对立统一、动态平衡、一气周流思想下的辨机论治观”,无疑具有一定的高度性和普适性。因其精谨而致密,或更适合于慢性疾病和疑难杂证的诊治与康复;相对于“短、平、快”之经验招式、“速食”技法,克强医师所秉所持,于当下的中医学术和临床,定有不小的引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今克强医师“夜话”系列付梓之际,请序于余,余乐为文推介,更乐见广大中医同仁阅读而受益也。2017年3月10日于北京知行斋

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糖尿病研究联盟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香港东华三院等客座教授。

张序

中华民族创造了伟大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人类的生存、繁荣、发展,包含着人类和疾病的斗争过程。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中,也一直在经受着各种疾病的打击,但从来没有停止过和疾病的顽强斗争,而中医药无疑是我们与疾病斗争时使用的一把利剑。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没有西医,没有抗生素,没有输血,没有CT,但古人知道有病必有因,有病必须治,所以才发明了中医,并且发现中医还很有用。千百年来,中医药学一直是中华传统哲学指导下的自然学科,在“天人合一”“气一元论”“气聚成形”“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认识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运用天然动植物、矿物质和其他独特方式防治疾病,治疗的效果经过了千百年的实践检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以人为本、整体调节、全息系统的思想和观点,以及个体化预防、治疗的思想,是先进甚至超前的,在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事业中,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鸦片战争前,中国医学界一直是中医一枝独秀。列强入侵后,西学东渐,西医学也在中国落地生根,两种医学体系并存,冲突在所难免。西医学以强大的“实证性”,使中医药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一部分人对中医药持轻视甚至反对态度,主张用西医取代中医,认为中医已落后于时代,甚至出现废止中医的思潮。

随着人们对医疗保健要求的不断提高,仅仅依靠以化学药物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西医已不能令人民群众满意,西医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越来越暴露出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对一些慢性疑难杂症和独特疾病,西医往往专注在实证和指标上,治疗已是力不从心。面对当下疾病谱的变化,西医的应对也显得不得要领而差强人意;而调整全身状态、以自然界的动植物为药的中医,正是这方面的强项,并有其绿色、环保、低副作用、可持续发展等优势,在防治疾病方面的长处正在日益被世人所了解和重视。

在新的时期,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高度重视。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和价值的综合性法律,它明确提出:“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而对中医药本质精神,诊治方法之钻研、传承和发扬,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是我辈当务之急,任重而道远,克强先生就是其中的任重者之一。

克强和我相识较早,但对他的中医药学术道路和水平的了解,是任职于卫生部门后。他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发表自己对中医药的思考、探索、实践成果;后又辛勤整理,出版了《原生态的中医乱弹——贠克强中医微博录》,无私分享了自己呕心沥血的中医药学术思想和方法。在医院里,他的病人不但是本地十里八乡的患者,更有不少是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朋友。

克强赠我一册《原生态的中医乱弹——贠克强中医微博录》,闲暇之余,不时翻阅,使我对中医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而时隔三年,他又以《毓涵斋中医夜话》书稿呈示于我,虽薄薄三册,但自有厚重之感,甚是欣慰。认真阅读后,深深为他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在中医药阵地的精神所感动,书稿凝聚着克强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成果,体现了自身鲜明的、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学术诊疗体系,继承弘扬了中医药。这套《毓涵斋中医夜话》系列全是克强的医疗探索和临床实践,从节段篇章来看,内容或不够连贯,是他在长期临证、习读、观察、探索过程中不断地“随兴”思考、“随机”总结,但我认为,这些立足临床实践、理法方药齐备的中医药辨证思想,完全体现了中医药传统哲学思想和理论,展示了独特的方法、良好的疗效,很实用,很接地气,很能解决实际问题,完全体现了中医药服务的“简、便、验、廉”,可为中医、西医临床工作者借鉴之用。

秦安县乃是“娲皇故里”,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点亮了华夏民族文明曙光。大地湾先民留传下来的用生黄土来和中解毒、用黄泥治疗跌扑损伤、用灶心黄土温经止血等方法,我们至今在用。秦安县中医人才辈出,中医药历史悠久,中药材资源丰富,中医药发展得天独厚,正适其时,大有可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应以弘扬中医药为己任,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做出贡献。

克强先生热爱中医,博学多识,学验俱厚,是我们秦安中医工作者中的佼佼者,相信他的《毓涵斋中医夜话》系列出版和发行,会对我县的中医药传承和发扬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于中医界,其学术和临床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毓涵斋中医夜话》系列出版之际,克强请我作序,义不容辞,欣然提笔,是为序。秦安县政协副主席秦安县卫生计生局局长2017年3月25日

日诊习之所得,夜话录之所成

余中医临床将及30年,由当初亦步亦趋之稚嫩,至当下自有机杼之小成,个中甘苦唯自知矣。然不论时移世易、沧海桑田,余临证、读书、思考之例行,未曾稍有改焉。其间,时现吉光片羽之灵机,常有思索体悟之心得;及至年过不惑,思想方趋稳健,体系渐成小熟。

然其得也,非为“有心栽花”之勉力应景,皆缘“无心插柳”之随心所欲;凡日常临证之悟会、习典之斩获、自然之启发,及读诸家之所见、参众说之是非,甚而博友同仁之叩问,皆余追索探讨之契机、挖掘思考之肇端。

常于更深人静,即沏清茶一壶于案头,遂启条缕结茧之“夜话”——或为医话娓娓,或为医案切切;或为思维逻辑,或为临证一得;或为大要精义,或为思想升华;有生理探原,有病理求真;有诊治之道,有方药之术;有养生之建言,有医事之陈述;有经典之刨根,有经方之钩沉;有名家医案之读说,有大师学术之伸发……

余“夜话”之文,或凝短章,或成千言,不拘一格,亦散亦杂;内容虽纵横裨阖、视野阔泛,然一经梳爬,余之学术思想和诊治体系,便见清晰明朗,一言以蔽之,乃“天人合一、对立统一、动态平衡、一气周流”思想下的“辨机论治观”也。“夜话”之体系,正如余之斋名曰“毓涵”,皆余于学术、于思想培育涵养而所成;此后仍将初心不忘,毓之涵之以续“夜话”焉。为中医学术补偏救弊计,终为民众病患之需之助想,余不忍自私或淹没,不欲有半点保留与遮隐;遂应博友同仁之呼声,在张钢钢、华中健老师之精心策划,顾勤老师之关爱支持下,继《原生态的中医“乱弹”》后,今与后皆以“夜话”之系列公之于众,名曰《毓涵斋中医夜话》耳。

本着内容活泼而读者“兼看则明”之整编思想,“夜话”系列继续引用或采录了一些博友之互动跟帖,主要有客主之问答、博友之评点、观点之质疑、后续之辩论,“热闹”而精彩,使“夜话”丰富、灵动了许多,更拓宽了读者之视野,予读者留下独立思考和判断之契机矣。

最后,要特别感谢仝小林老师和张荣生局长于百忙之中对《毓涵斋中医夜话》系列书稿披阅并热忱作序推介。毓涵斋 贠克强2017年3月29日

我的经方“方机对应观”(代前言)

“方证对应”是胡派伤寒学术之要点,并誉其为“辨证的尖端”。此辨证者,先辨六经(病),再辨方证(辨别属于哪个经方所主之证),要求对应点较多。为了探究经方的功效多维性、对应证机多向性,以便拓展经方的适应范围,最终使经方临床运用更加灵活机动而效果发挥最大化,余提出“方机对应”的观点。

1.经方的“一方多法(效、证)”

所谓经方功效的多维性,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点来考察的话,一个经方的功效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也可以说,于经方存在一方多法、一方多效、一方多证的问题。一方数证之用,常贯穿于整个《伤寒杂病论》中,如甘草泻心汤除治心下痞外,还治狐惑病;炙甘草汤除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外,还治“肺痿涎唾多”。如果把经方的功效“扳机点”比作“钥匙”的话,一个经方就有数把“钥匙”(可以称为“方钥”),可以开不同病证的“锁”。例如,大青龙汤既可治疗“表寒外束,阳气内郁,化热扰心”之“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伤寒论》38条),又可治疗“风湿困表,表阳郁闭”之“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伤寒论》39条)。桂枝汤既可以解肌和营卫以祛风解表,主治太阳中风表虚证;也可以化气助生发以育阴培阳,主治虚劳虚寒之证;还可治疗初孕而气血一时不足,脾胃运化一时无力之妊娠恶阻。小柴胡汤既可以治邪郁少阳,半表半里,枢机不利者;又可治妇人热入血室者;还可以治木郁土虚,阴阳不交,生发不畅者,如《金匮》以之治疗妇人产后血亏郁冒、孤阳上厥之证。如此者不胜枚举。

如何考究经方功效的多维性?一是于仲师“一方多用”中可以获得(这个注重经方者多知);二是可以通过不同视点、不同角度考察方中各个药物功效的多样性,再把方中药物的这些“别样”功效重新配伍组合,便可获取此方的其他重要功效点。以葛根芩连汤为例说明:葛根芩连汤于《伤寒论》本为误下致太阳表邪内陷,下合阳明湿热,正邪激荡,上迫下逼而成喘、汗、利所设。但以另一个角度考察其中药物之功效,则葛根尚有走上宣痹、通经活络之效,由此可知,葛根芩连汤尚可疏通头颈肩背部湿热阻滞经络者,此乃葛根芩连汤另一功效“扳机点”,亦即另一把“方钥”也。

2.辨病—辨证—辨机

再说辨证,方证对应模式者多始于辨病终于辨证,然后以“证”考索获取所对应之经方。窃以为,于辨证的基础上,还应该继续辨“机”,即此证的内在病理机转或核心机要点。当然,这个“辨机”不止于六经辨证之上,还可基于其他辨证模式,如脏腑、经络、八纲辨证等。这样一来,则不同个体的同一个“证”(此指方证之“证”),或许其内在机转不同(如同为大青龙汤证,《伤寒论》38条其核心证机是“表寒外束,阳气内郁,化热扰心”,而39条则是“风湿困表,表阳郁闭”)。这样追究病证内在核心机转的辨证,就直入病证之本质,而尤为精准精细。比喻的话,这个病理核心机转就是病证的“锁”,也就是“证锁”

3.经方运用的“方机对应”

窃以为,辨证要准、要深入、要本质、要核心,须从辨病到辨证再至辨机,这样方可找到“证锁”;运用经方要活、灵、准、稳,须精心考察并熟练掌握经方内在的、多维的功效“扳机点”,亦即一个经方的多把“方钥”。运用经方最终目标要落到临床效果的最大化,就须准确找到“证锁”,而以最恰当的“方钥”去打开,此即经方运用之“方机对应”耳。例如,不管是什么病证,诸如便秘、失眠等,只要其内在病理机转即“证锁”合乎小柴胡汤其“方钥”之一,就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

4.方机对应的临床优势

个人临床证明,“方机对应”乃行之有效之举。

例如,余常以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一些颈椎病、肩周炎、心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病等属湿热腐浊阻滞头脑、颈项、肩背部经络者,效果显著而稳健。又如厚朴七物汤乃桂枝汤去芍药合厚朴三物汤而成,于《金匮》为外疏表邪、内泄里实之表里双解方,然结合其药物组成,以另外角度研判,方中厚朴三物汤合桂枝可通阳泄满,而姜、枣、草安中和药,故此方如另用于阳郁而下焦滞满之证,则亦恰合机宜。曾诊一患,小腹坠胀以晚为甚,食后呃逆,便秘溲利,舌暗苔腻而后泛黄,脉滑紧。析病机“证锁”,当下焦阳郁,热邪滞满,正合厚朴七物汤之另一把“方钥”,遂以此方去大枣加半夏、杏仁治之,患者服5剂减,而10剂愈。此案如以“方证对应”角度观之,似有不合,然其证机和此方另一内在功效点甚有通合之处,且临床效果确切,此即“方机对应”之优矣!

为什么在经方的运用上要如此费心?因为经方结构严谨,配伍精妙,方义合乎“自然之道”,故疗效确切而稳定,但最为重要的是,“方机对应”用经方!毓涵斋 贠克强2017年3月15日

《内经》刨根

“病机十九条”为何不言燥气

《内经》“病机十九条”不言燥气,今古诉讼,莫衷一是。结合临证,思索既久,悟及燥非独立之气耳。

在天,燥气应秋,乃明末清初喻昌所立,但秋燥之生多因凉降而气化不及所致,非独有燥气矣;于人,燥之气、燥之邪,实乃局部或整体因故缺乏阴液的一种证候而已。燥之生,实者因于凉收(降)、寒凝、湿(痰、饮)阻、气滞、血瘀等致津气失布;虚者则因于风散、温耗、火烁或其他邪气(如癌瘤等)之耗损致津亏血虚精夺,或气阳衰少,气化不及,故又有凉燥、温燥、亏燥之分。

可见燥之生,实为其他各气或各邪所导致或衍生,为附属病理因素或病理环节,除了其他各气或病理因素则无燥可生,故相对于风寒暑湿火,燥非独立、独生之气(邪),言其他则燥自在其中焉。故“病机十九条”不言燥,非为疏忽矣。

金元刘完素以“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补其“阙”,喻昌否定《内经》“秋伤于湿”而立“秋燥论”(其实,“秋湿”符合现实;秋燥者,由秋降而郁所致耳),从重“燥”角度是说得过去的;而叶天士似认同燥乃衍生,其于《温热论》云:“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立燥废燥,全因理解角度不同,只要掌握其产生形成之实质,则无损于临床矣。

所思所悟,一家之言,欢迎讨论。2013-7-7 20:01

有琴舒歌:言之成理,但“病机十九条”不够完备也是事实,恐有“为赋新诗强说愁”之嫌。2013-7-7 20:18

远程餐饮策划咨询:余以为,秋燥乃秋降所致,非叶天士所言。2013-7-7 20:59

磨中医:老师所论,包括了津气或因气机障碍分布失调,或因邪盛烁伤,或因气化不利,这可都是不同程度的“亡津液”,好像大部分的病都逃不开这些问题,会不会有点把“燥”扩大化了?2013-07-07 22:02

贠克强:回复@磨中医 燥的本质就是局部或整体缺乏阴液,抓住这个本质了,就不会是扩大化的问题,而是把“燥”单独分离出来有困难。2013-7-11 23:02

有琴舒歌:忽然想到一点可与贠老师这篇相印证。《难经》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联系《伤寒论》痉湿暍和太阳病,会发现其中中风、伤寒、湿家、中暍、风温恰好可以与之对应。所涉也只是风、寒、湿、暑、火五气而不及燥(当然柔痉有津液的损伤)。可见《内》《难》《伤寒》真是一脉相承。2013-9-27 17:39

有琴舒歌:回复@柴虎V 贠老师这里强调的是要“掌握其产生形成之实质”,并没有否定“燥”立为一气的意义。而燥又确与其他五气不同,没有单独为病情况,多是在其他五气影响下造成的津液匮乏。“因气机阻滞而独显成六淫”是一种病况,但这里更关注的是其是否单独成为病因。2013-9-27 18:09

柴虎V:我不同意贠老师的推导过程,不是反对他论燥的成因。天有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燥气主令确实存在,至于为什么“病机十九条”没有,可能是燥气主令太短,还要看当年寒湿的情况,所以没有列出来吧?毕竟古人写字太困难,可以理解,后世补回燥气的特征也挺好。理解都不碍于临床,感谢@贠克强 老师引领思考。2013-9-27 18:30【秋燥是缺乏水津吗?】刚才看到《人民日报》官微上让大家防秋燥的方法,就是多食饮润津之品,民众亦多以为秋燥就是缺水少津,其实这是错的。秋气降,秋气敛,人体亦应之而气机敛降,相对地气化即失畅达而生“郁滞”之证,余名之曰“秋郁证”。因“秋郁”气化不畅而水津布散不达所致之燥证,即乃“秋燥”耳,故畅达气化乃防燥之本。当然,阴津素亏者,兼施养津之法,在所必然矣。2013-9-7 09:24

中医心灯:窃以为秋燥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秋季前半段,酷暑方退,大气敛降,暑热裹于收敛之气中,而易成“热郁”之象,气津失于宣通,此非真燥,不可急用凉润,当辛凉疏散;而第二阶段是秋季后半段暑热已消,纯是肃杀之气,燥气显露,则当用润法。用热用寒,则当据其人具体脉证而定。2013-9-7 09:55

脑渗为涕——兼谈《内经》的说理文法和学习方法

《内经》对生命现象以及生理病理之说理,就其单篇文法而言,系统论述者有之,而侧重或分头阐明者亦多。

比如对“涕”这个生理病理现象,《素问·宣明五气》论及“五脏化液”时云:“肺为涕。”言涕为肺所化,这为大部分人所理解,但这只是说明了“涕”的常规源头。

有常就有异,那“涕”还有没有其他的源头?有。《素问·解精微论》云:“脑渗为涕。”不要说伪中医和反中医者,就是一部分中医业者,对此亦持怀疑态度,或理解有迷茫。其实此乃道出了“涕”的另一源头。

于此篇中,泣涕同论,“泣涕者脑也”,言泣涕俱下或因泣而涕时,“涕”源于脑。此时泣泪出脑而涕从之,“夫涕之与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则俱死,生则俱生,其志以早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横行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从者,所属之类也。”说明人志悲而“涕泣俱出而横行”时,则属“脑渗为涕”。泣涕过度或其他病理性流涕过度则头晕脑鸣,即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正确性(当然,悲而涕泣俱出时,涕出亦有一部分源于肺。因悲属肺,悲则迫肺化液而涕出)。

可见,学习《内经》不可固执一端而不及其余,对同一生理病理现象之读解,须各篇互参,且须结合经文语境和说理角度,方能获得全面系统而精准的结果。2013-11-26 12:11

再谈“脑渗为涕”

《内经》每句话不一定都是真理,但每一句、每一词、每一字(除过一些修饰词、语气词、强调语等)皆有渊源,皆有推敲,不是无缘无故来的;皆是透过生理病理现象和临床经验事实(或通过返观内景方式)来推断本质思想,再以直观方式表达出来,即如《素问·解精微论》中之“脑渗为涕”。

反中医者常以“脑渗为涕”为证据来诟病中医,就是一些中医业者对这个论断亦持怀疑态度,而相信者则对这个论断的理解还在绕圈子,认为脑髓这么重要的“宝物”怎么能直接“渗”呢?这样“渗”的话,人还能活吗?

表面上问得有道理。于是有的中医变着法儿、绕着圈儿来圆通这个论断。那么,我再加问一句,这个“脑渗为涕”难道“渗”的是脑髓本身吗?余答曰:非也。

在这个问题上,大家把脑髓本身和濡养脑髓的精微物质混为一谈了。

脑髓实乃“实质府器”也,虽如软冻但容不得挤压、流动、变形,但充养煦濡于其中的精微物质(主要由肾肝精血及督髓构成)则是可以流动的,并且也是新陈代谢的。

故在独特病理情况下,由于各种病理因素的影响,这些精微物质或因固摄无力,或因邪迫压高(不同于西医角度之脑压)而滤渗出于脑窍(眼、耳、鼻皆应为脑窍),从鼻而出者乃为涕,这便是“脑渗为涕”耳。

古圣贤为什么这里不用“流”“淌”“漏”等这类词呢?因为只有这个“渗”才能精准表达这个思想。

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直接,没有必要再隔着十万八千里扯些无用的东西。

或许,又有人问了,你看见这些精微物质就直接渗到鼻腔里去了?老实回答,我没有看见。但我也要问,你看见“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了吗?我肯定你也没有看见。但你如果是一个中医的话,我也肯定你相信这些论断的正确性,那么对“脑渗为涕”为什么一定要眼见为实呢?2013-11-28 12:31

Go在旅途:解的高明。高明之处在于对“脑”的概念重新认定,从脑的静态结构与脑的动态运行进行了区分。就如同中医之五脏与西医之五脏不对应一样,不外乎对概念的重新认定。泣涕都是从头上所出,必然直接占用了原来用来供应头部的相关营养,但照此说来,所有头部的分泌物,如头屑、耳屎等是不是都应该算“脑渗”?2013-11-28 13:18

有琴舒歌:古来素把鼻渊称之为脑漏,而今竟然有人不能理解,怕多半是受西医思想影响所致。可叹!2013-11-28 15:10

贠克强:【举一反三】没有啊,还有些情况没有讲明,如脑有邪浊而“脑渗为涕”时,就非单纯脑精微了,还包括“脑浊外泄”之物。另外,举一反三,还有“脑渗为泣”者,如“泣涕者脑也”。2013-11-28 15:19

ruoli98-荞麦皮枕头:我很赞同这句话,是因为本身鼻炎10多年,记忆力严重受到影响,所以深以为然。思考《灵枢》里面均提及膀胱经、督脉入脑,此二经经气不畅必然影响脑的濡养。而大部分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都可以通过调理此二经缓解。另外还有一种鼻窦炎,与胃经关系密切。胃经旁纳太阳之脉,长期鼻窦炎也必然影响太阳经气。2013-11-281 6:09

有琴舒歌:六阳经上头,而胆主升发,故每有风火湿热则由此经上攻头面。耳、目、鼻、口之实证常有责于胆者,盖以邪气上脑而循清窍出也。然鼻渊则非独胆热移脑一因,《内经》亦有“甚则入肺,咳而鼻渊”句。2013-11-28 17:48【心脾两虚,脑渗为涕】女,14岁,学生。鼻渊头痛数年,以冬季甚。刻下:头痛以前额为甚,鼻塞,清涕涟涟,疲乏,嗜睡,梦多,饮食一般,二便可,舌薄淡、有齿痕,苔白腻,左脉濡涩略躁,右脉沉细。以归脾丸合辛夷散(辛夷、藁本、防风、白芷、升麻、木通、川芎、细辛、甘草、茶叶)化裁治之。服5剂后各症均大减,继以原法调理巩固,并告知需耐心坚持治疗至明春。

四诊合参,此证乃为心脾两虚,心火不上煦于脑,脾气不上摄于脑,脑精失之温化摄养,加之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熏,便以脑液下渗、鼻窍不通并头痛为主要见症;疲乏、嗜睡、梦多及舌脉亦皆为心脾两虚所致。

这便是《内经》所言“脑渗为涕”“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之见证。

治疗紧扣证机,以归脾丸化裁治本,以辛夷散化裁治标,故见效之快乃意料中事。不过,因是数年顽疾,故需利用冬藏之机,坚守“筑基”治本为要。2013-12-20 12:11

撑持全身上下内外体与神之柱——宗气

宗气,实膻中之气,亦即喻嘉言、张锡纯所言胸中大气也。宗气根于下焦元气(元气实源于先天肾气,乃命火肾阳和肾阴交媾所化生矣),养于中焦后天水谷精微,积于上焦胸中空旷之地,通于天气,贯心脉而行呼吸,统摄营卫、脏腑、经络诸气而充其间,环流不息,为撑持全身上下内外体与神之柱耳。

宗气之所以结聚于胸中而不逸散,而又能为一身之动力、一身之支撑,除其位最高并通于天气、有根有养外,上焦胸府正如紫砂壶,既可盛茶聚水,又可肤腠透气。亦即既有聚敛之力,又具通透之功。

宗气既不可郁逆,又不可下陷。因邪实于胸而气邪冲激、相挟郁逆者,则多见胸闷呃逆、头重脑胀等症,宜半夏厚朴汤、苏子降气汤等化裁治之;如宗气虚而不支以致下陷者,则多见气短不足接续、体倦神疲等症,宜张锡纯升陷汤加减治之。2016-04-07 11:16:12

我对营卫生成、循行、功效以及营卫不和的认识

前两天,余应@老庄__之约,在微博中对这些问题就个人认识进行了节段性、选择性讨论,不够连贯和系统,觉得有必要做一梳理。

1.什么是卫气和营气(亦即荣气)

《素问·痹论》云:“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灵枢·本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这些引文就足以说明:卫气者,乃敷布于体表分肉、布散于胸腹、煦熏于脏系腑膜、司主腠理开阖、卫外而为抗邪的剽悍之气,因其有卫外之功,故名其为卫。营气者,循流于经脉内,泌化津液而为血,并随经脉之运行,贯络调洒于五脏六腑及四末百骸等各类生理结c而充为营养和功能物质的精润之气,因其总在经脉内运行,故有营养之功,且如军营、营盘、营垒一般有一定的独立性,故名其为营。可见营卫之名,关乎军事。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卫气乃纯正之气,而营气泌其津液注之于脉而为血,当为血性之气,故常营血并称。

2.营卫的生成源头和循行起始

根据《灵枢·营卫生会》首段(原文略)和上述引文可知,营卫之生成,其物质源头皆为水谷精微,由中焦脾胃所化生,上传于肺,肺朝百脉,而水谷精微中的清润者化为营气,入脉随行而“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并荣四末,故营气之生成和初始皆源于中焦。

但卫气之生成相对比较复杂,此段中“浊者为卫”者,乃言水谷精微其悍浊者化为卫气。但余以为此只是卫气生成的源头之一。

本篇黄帝第三问之岐伯答复中有云:“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此答营卫“何道从来”,即从何处来。“营出于中焦”和首段相呼应,不必赘述。但这里的“卫出于下焦”,即使以循行起始理解,也感觉和首段所言有脱节之处。中上焦已经生成了并伴随于脉外至机体表里组织,怎么又出于下焦?下焦对卫气的生成有否参与?而《太素》《千金》于此处并作“卫出上焦”,乃疑“下”为“上”之误。但真是这样吗?有必要探讨。《灵枢·营卫生会》对营卫的生成源头和循行起始分而论之,导致后世对卫出何处,基本有三种不同观点,分别为上、中、下三焦。其实,统筹全篇,卫气的生成源头和循行起始不能截然以分。这三种观点针对部分言之应该都对,但都不全面。《内经》对同一生理或病理或生命现象的说理,在不同的篇甚而同一篇中,有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不排除版本流传中之人为失误,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不同的篇幅或段落论理所采取角度、针对部分或着眼点不同所造成的,这也是《内经》说理的一个特点。这时候要形成全面而深刻的认识,须靠学者整体把握和综合统筹后方能获得。比如,此篇中关于卫气的生成,如统筹全盘,再结合临床患者反应,则上、中、下三焦皆是脱不了关系的。

窃以为,卫气的生成过程如下:中焦所化生水谷精微之气,上传于肺,其悍浊者,合上焦呼吸之气且经其之肃布,至下焦后又融先天肾气之蒸化,至此方为纯真之卫气,再经由下焦之升腾而出行全身,司卫外、温运、统摄、固密之功。但支持“卫出于上焦”的大多数学者和医者对其认识仅局限于肺气的宣肃,而少了呼吸之气的参合,应该是不到位的。结合临床,人体在缺氧状况下,卫气的功效还能正常发挥吗?另外,支持“卫出于下焦”者,如单从阴阳升降或循行起始来理解(如张景岳言:“卫气属阳,乃出于下焦,下者必升,故其气自下而上,亦犹地气上为云也;营本属阴,乃自中焦而出于上焦,上者必降,故营气自上而下,亦犹天气降为雨也。”“卫气者……故于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循头顶下行,始于足太阳膀胱经而行于阳分,日西阳尽,则始于足少阴肾经而行于阴分,其气自膀胱与肾,由下而出,故卫气出于下焦。”)而缺了先天肾气的化融,也应该是不够的。一个先天肾气、肾阳虚亏的患者,大家可以想想他(她)的卫气状态是怎样的?起码卫外乏力,畏寒怕冷,常感冒。所以,卫气之生成,离不开中焦水谷精微之后天基础、上焦呼吸天气之合肃、下焦先天肾气之融蒸,三者之共化缺一不可。而纯真卫气之循行,则始于下焦。至此,我们还可得出一个结论,“卫出于下焦”在本段语境中应该是没有错误的。

3.营卫的循行

先应该搞明白经脉和血脉(即脉管)的区别。《内经》中“脉”的实质性概念比较混乱,出现了两套“脉体系”,一套是无形不可见者,一套是“解剖可视之”者,而且对二者的区别论述不是十分清晰。如《灵枢·经脉》云:“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灵枢·九针》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而《素问·五脏别论》则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这里又提出“脉”是藏而不泻的“奇恒之府”,这就导致了不少人的认识混乱和错位,故需要整合和统筹以分别之。

余通过整合参以己意是这样认为的:两套“脉体系”在中医角度是客观存在的,二者存在的形式和功能是不同的。一套是经络系统,包括经脉(正经和奇经)和络脉(孙络、浮络、血络等)。经络经特殊科技手段探测,其循行路线符合《内经》之描述,但和解剖所见之血管、神经等并不吻合,说明其实质非血管、神经等,而是“无形”的特殊通路。窃以为,在中医意义上,经络的实质就是机体生理及代谢物质(气血精津液和痰湿浊气等)通行和功能联络的道路,“有功无形”,流通不休,循环往复,且不具有管道封闭性,经络内外在流通过程中时刻进行着物质代谢交换。而经络流通和内外交换的动力来源于三焦之气、脏腑之气的推运和经络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其功能正如《灵枢·九针》所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可见经络是气血流通功用之系统。当下一般习中医者心目中的“血脉”其实就是经络系统的一部分。关于经络的发现,有言是古人在解剖中见到血管、神经等受到启示而发现的,这个好像不靠谱,要不为什么不吻合呢?有言古人在劳动过程中,经与疾病斗争而先发现穴位,串起来而发现了经络,这个稍有分析能力者就会觉得是一厢情愿的事;还有认为是,古人针灸、按摩时出现的感传现象及循经证候群启发了经络的发现,这个则需要多少个非常典型的个例表现,还必须要“大数据”般的统筹,这在古代也好像不可能。我个人认为,最靠谱的就是古代圣贤在修炼过程中即特殊“功能态”下“返观内视”(即“内景”)发现的。达到一定修炼程度者能通过无数次的体验,完全可以将其描述定位下来,而别人也可以通过修炼来印证。但有人提出,如果是“内景”所得,那为何出土古医籍中有载十一经者?难道有者“看”到了十一条,有者看到了十二条?我想,即使“内景”,也不是一个人一下子就“看”得非常清晰和完整,需要不同时期之众多修行者以其“内景”所得逐渐修正补充后才能完善。所以,这也有个从模糊到清晰、从缺如到完整的过程。

言归正传,再谈有形可见的一套“脉系统”。这套就是血脉系统,这在《内经》中就是奇恒之府之一的“脉”。作为奇恒之府的“脉”藏而不泻,应该是具有管道封闭性质而较少流通者,并且是有形可见的,因此相当于机体内大血管群。虽然血管在西医意义上属物质流通交换性质,但在中医角度,是营血贮藏备用之系统。经络和血脉两系统是互通的,流通和贮藏互为交换。

由上述可知,“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之“脉”无疑就是经络系统。

这些问题解决了,再谈营卫的循行情况。《内经》中关于营卫的循行论述,在不同角度涉及的篇幅较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至于卫气怎样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五十而营卫复大会等,余以为临床意义不是很大,这里就不一一展开来讨论。下面通过整合统筹,就个人理解主要谈这么几点:(1)“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虽各行其道,但相互伴行、亲密无间而又“外内相贯”(《灵枢·卫气》语),保持动态平衡,出入于机体内外、脏腑经络等,营周不休,是营卫循行的主要状态。(2)卫气除白天随经络循行于体表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外,少部分还随经络入内,到脏系腑膜,散于胸腹,对脏腑或其他体内组织结构起卫外、温运、固密作用(这时候还称卫气,这对余先前的认识有修正。先前以为,行于表则称卫气,行于里则不是);营气除主要部分入脉至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外(营气在经脉内至脏腑或其他组织结构处时,则别行经隧入内以行和调、洒陈、荣养之功。如《素问·调经论》云:“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还有一部分随经络特别是浮络、血络到体表,对皮肤腠理分肉和四末发挥荣养之功,即《灵枢·营气》所云:“流溢于中,布散于外。”(3)卫气的大部分在白天傍随经络,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行于体表,随着夜晚的降临,则逐渐“撤退”入内,随足少阴肾经入脏,并在五脏内及其间的气街(体内脏腑和经络外,卫气及其他先后天之气循行之路)处循环往复。至夜半,体表绝大部分卫气已撤至体内,在五脏内和营气大会合。夜半营卫相会,曰“合阴”,此时“万民皆卧”,才能给“合阴”创造“内生态”条件(如熬夜不卧,则营卫合不了阴,长期则身体健康必然受损)。平旦,卫气则又从足太阳膀胱经出行于阳分体表,“如是不已,与天地同纪”。(4)营气的循行规律主要是在十二经脉及其分别所属脏腑内营周不休,如环无端:出于中焦,上传于肺,由手太阴肺经,入手阳明大肠经,再至足阳明胃经……最后复注入肺。其支别者,又行于督任二脉,下注肺中。

4.对“营卫不和”的认识

有必要先了解营卫的关系。营卫的关系是:卫对营起护卫、固摄、温运、开导作用,营为卫起吸附、濡润、负载、支撑功效。如前所述,“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虽各行其道,但相互伴行、亲密无间而又保持动态平衡,出入于机体内外、脏腑经络等,营周不休。所谓营卫不和者,就是这个营卫动态平衡关系因外邪侵袭或自身因素被打破时的病理状态。如《素问·气穴论》云:“营卫稽留,卫散营溢,气竭血著,外为发热,内为少气。”故营卫不和,并非一定是营卫对立起来“打架”。

营卫不和,最著名者,莫过于《伤寒论》中桂枝汤证。但有习者不认可,言仲师从未有“营卫不和”的提法,同时质疑《伤寒论》中有这个证机;还有人认为不能以《内经》营卫之理来考量仲师书中的营卫问题,说不是一个体系。那么就有必要讨论一下这些问题。《伤寒论》53条,所见版本皆荣卫并论且皆云“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而《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9条中有云:“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这些条文就说明仲师营卫学术是和《内经》一脉相承的,兹不赘言。

再谈《伤寒论》中有否“营卫不和”这样的证机。“和”在《伤寒论》运用广泛,如29条“若胃气不和”、211条“脉自和者不死”、252条“睛不和”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和”在仲师本意为单一生理器官正常谐和之意。而分别涉及营卫以“和”与“不和”论者,《伤寒论》53条有“荣气和”、54条有“卫气不和”;同时涉及营卫者,53条有“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荣卫和”;直接论营卫关系者,95条有“营弱卫强”、12条有“阳浮而阴弱”。但由于其他几个版本中均无53条此语,故存疑待考。此外,仲景书中均无“营卫不和”的提法。据此,一些医者、习者提出如上质疑。

诚然,仲景书除53条存疑外,便无“营卫不和”原话,“营卫不和”或是后人对此类证机的概括。那么,这个概括或提法有无依据?是否合理精准?我个人的答案是肯定的。原因有如下两点:一者,如上所述,“和”除过指单一事物内部正常谐和外,其更多的意思在于两个有密切联系的事物之间平衡和谐、相辅相成或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关系;二者,仲师上承《内经》,在《伤寒论》太阳中风和其他证机类似病理中,把营卫也作为这样一对最密切关联,相辅相成,保持动态平衡,可以说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理和病理关系。既如此,正如前面所述,一旦营卫这种关系因外邪侵袭或自身因素被打破,就是“不和”。而仲师除以“卫气不和”外,则以“营弱卫强”“阳浮而阴弱”来代表这个病理状态。这难道不是“营卫不和”吗?一定要二者对立起来“打架”才算“不和”吗?而桂枝汤正是和解这个“营卫不和”的。当然,除过太阳中风外,其他“营卫不和”证机类似者也可以用桂枝汤来解决。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仲师在“卫气不和”但“荣气和”的病况下也用桂枝汤?对这个问题,大家应该不难想通。这里的“荣气和”是“荣气未受邪”之意,并不代表“荣卫和”,而“卫气不和”是言病由卫气受邪或卫气自病而起,也不意味着“营卫和”。事实上,这时营卫二者的和谐关系也是被打破了,故亦属“营卫不和”之状。要不,如果真只是“卫气不和”,则只以桂枝合姜枣草“和卫”就可以了,何须芍药“和营”而多此一举?可见,“营卫不和”这个概括或提法,是有坚实依据的,既合理又精准,提纲挈领,一点不显得突兀。延续到当下,更成了绝大部分医者认同且约定俗成的证机命名。当然,一定不承认也是可以的,但出发点只能从营卫各自受邪或自病的角度着眼。

就此打住。至于所谈的这些,临床意义何在,习者就自己参考思想吧!一整个休息日,余心力有点疲乏了。虽啰啰嗦嗦,但一片心血,全在于中医学术和中医人,但愿中医人特别是后生票友能耐着性子慢慢参阅,我想不会有坏处。2014-08-31 01:15

有琴舒歌:这个讨论,最初是关于营卫循行与营卫不和是否矛盾的问题。我的结论就是:《伤寒论》继承了《内经》理论,把自汗症归因于卫气不和,故不矛盾;这和温胆汤是继承南北朝“寒则应腑”的理论而命名一样,给后世带来了疑问,故应当认清源流。如果就现在继承、发展、完善中医理论而言,贠老师此篇是正解。2014-8-31 08:40

裴夏皓月仁心:我是中医爱好者,看过一些阐述,贠老师的这个论述最详细,最深刻!我们做工业工程者的思维也讲系统,讲平衡,解决系统问题的破解点最高效的就是对系统的瓶颈下手。在营卫这个平衡系统中,不管何种原因造成卫强营弱,或者营弱卫强,都会造成不平衡,而引起这种不平衡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时自有对策。2014-8-31 10:10

-燃灯大师-:讲得很好很清晰,如果能够跟汗症联系起来并结合一下临床会更有意思。2014-8-31 14:09

湖海楼主:生命是一团真气(先、后天)诞生、强盛、维持、衰落、消散的过程,营卫不过是真气在人体不同部位的不同称呼而已,区分其循行及机理当然有必要,但非亲历返景内视者很难真正描述准确,且在临床上也难把握应用。就个人养生来说,只要正观念,少欲望,敛心神,常起居,节饮食,真气自然强盛,营卫自然和谐。2014-8-31 19:30

老庄__:当初提出这个疑问是因为在讲《伤寒论》时为同学们解释桂枝汤为什么能治疗很多疾病,就从营卫出发来解释,而营卫问题确实很难搞清楚,这才有了一次受益匪浅的大讨论。在这个讨论中弄清了一些概念,先是

@有琴舒歌写的长篇让人明白营卫各行各道,然后就是@贠克强 这篇创造性地提出卫气出三焦。拜读了。2014-9-1 10:05

法兰西笑郎中:好文推荐,希望不久可以看到贠老师“营卫与元气”的认识。2014-8-31 09:05

南海客尘:回复@法兰西笑郎中 那更是一个大问题!营卫的问题贠老师分析得很详尽了,如果再补充像《灵枢·痈疽》《难经》等部分涉及卫气大络通道的条文,应该就涉及元气的问题了。2014-9-1 14:12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素问·解精微论》云:“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是以人有德也,则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内经》时代不但认识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精、气、神、情的外露之窍,而且认识到一个人德行的得失也能从眼睛的色光中反映出来。可见“精、气、神、情、德”皆可从其目精之细微变化中获知。2013-11-10 12:24

厥之义

《素问·解精微论》云:“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阴阳不交、阳浮于上、阴注于下,表现为上热(火)下寒,此《内经》论“厥”。仲师之“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正秉承《内经》而来,又有所扩展。“阴阳气不相顺接”其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阔。(2013-11-10 12:48)

桂林北站:为什么他又说“厥者,手足逆冷是也”?2013-11-10 12:52

贠克强:“手足逆冷”是“厥”的表现之一,其机还是“阴阳气不相顺接”。2013-11-10 22:14

一寒一热同为“消”

《素问·气厥论》云:“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此乃火(心)寒不温金(肺),肺寒而不能布化津液,则上为口渴欲饮,下为水注溲多,寒消也。此篇又云:“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此乃心火烁金,膈上津焦而渴饮,热消耳。可见消渴非皆为燥热消津,寒热皆可致“消”矣。2013-11-29 12:08

脉动无常,散阴颇阳

《素问·方盛衰论》云:“脉动无常,散阴颇阳。”意为如脉象动数无常规者,虽似内热阳脉,实乃阴气散尽而不敛阳之象。此颇有临床指导意义。临床见到脉动数无常,多阴竭阳脱,挽脱救逆,当急切之招;如因面红躁烦而以内热清之,促死之路耳。脉象细弱转动数,阴虚逆变而散矣。2013-12-3 17:51

形脉逆从定死生

《素问·方盛衰论》云:“是以形弱气虚,死;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此以形脉逆从而断死生,虽不绝对,但临床意义不容忽视。前者,标本皆亏,生机乏竭;次者,枝叶虽茂,然根本先枯。此二者多预后不良。后者,虽标器不足,然根本尚固,生机不竭,故可恢复机体之形功。2013-12-3 18:06

《内经》述理的角度性

自《黄帝内经》始(简称《内经》),中医即是一门哲学性的特殊逻辑学和实践学。《内经》是伟大的,但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内经》对一个问题的论述不像高质量博士论文一样系统全面,逻辑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它对同一个生理或病理现象之论述往往基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而散见于各篇,这就给后世留下了整理、统筹之任务和发展、发挥之空间。2014-1-12 15:04

德流气薄

《灵枢·本神》云:“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天德,天之大道也;地气,地之化物也。生命乃禀天德、地气流通而成,如和天德、地气隔阻不通,或身心无天地德化之神气,则生命和健康出现逆反甚而停止是必然的。医者于患者,最高目标当调其身心之德化矣。2015-1-25 00:55

关节也有“神”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此段语境中,节者,乃节会之意。既言节会,则全身关节自居于列。神气者,自古多训之为“血气”之意。此解,多据于《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和《灵枢·营卫生会》“营卫者,精气也;m者,神气也”。

然此解此注,就把灵动的“神”完全坐实,而等同于机体的生理物质了。这应该是不对的。窃意,此“神”,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言“神乎神”“慧然独悟”“昭然独明,若风吹云”,乃超然于物外之灵气神慧耳。而“血气者,人之神”“血者,神气也”之谓,乃言血气是神的载体,神附于血气而游行。由此可见,“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是言神附于血气游行出入于机体节会之处,包括全身关节之地。而血气行于脉,“非皮肉筋骨也”,故经又云“脉舍神”。

总之,机体关节除过联络活动之功外,还是神气游行出入的地方。也可以这样说,关节亦有神。

既如此,神气不畅或带有病气,则关节处及其周围或有证候表现。心主神,如心神过于恐惧紧张,神气凝结,不行于节,则四肢关节滞软失灵,不听使唤,好像不是自身的。这种情况临床或于自身生活经历中多有验证焉。

余早前微博曾论及,“肺主治节”之“节”亦包括“关节”在内(见附文),于此,恕不赘言。

合而言之,“神游于节”“肺主治节”,机体关节离不开心肺二脏的主宰和调节。故肺之节、心之神如有问题,可波及关节的运动,或其部位会出现证候表现。下面举一病案以证之。

一老年男性患者,近来全身各大关节处及其周围生发红疹而痒,溃破则流黄水,伴咳嗽而咯清白痰,乏力,梦多,晚子时后则醒而不易入眠,舌青淡,苔白腻,左脉略紧缓,右脉略弦紧滑。

审辨其证,乃自然界秋气肃降倏然,加之湿气弥漫,患者随之肺金骤敛,湿蒙清虚,其本寒湿之体,肺失宣达,则寒湿聚痰,而见嗽痰清白。心肺同处清虚天位,金敛则火郁,肺蒙则心抑。心火郁抑则神气不畅。肺气、心神游行不利,而衍滞于各处关节,郁热外突,而成疹痒,溃则黄水外溢。子时神不交阴,则见醒而不眠或眠而多梦之候。舌脉亦为寒湿郁突之象。

治宜温宣肺气,畅达心神。疏以麻黄6g,杏仁9g(捣),干姜9g,蝉衣9g,豆豉9g,苦参9g,法夏9g,陈皮9g,当归9g,川芎9g,生芪20g,茯神12g,远志12g,炙草5g,水煎服。5剂而诸症消。2014-9-16 23:07

【“肺主治节”内涵】

节者,调节、节气、关节也。肺主治节,窃以为其意有三:一者,肺主气,朝百脉,故肺可调节全身气血津液,使其有序敷布而流通;二者,自然节气变化于人体之影响,肺卫首当其冲,故肺以卫气之功随时调节机体“内生态”,以应对或适应节气变化之影响;三者,肺不但外应节气,且内理关节,即肺之气营合呼吸之律,冲和煦濡于全身之筋骨关节,令其功能活动自如无碍耳。临床可见一部分肺病尤其是肺癌患者在早期就表现有各关节(如手脚指关节、肩关节、踝腕膝关节等)肿胀症状,缘由即此耳。2013-11-25 00:17

中医中一:肺主治节。一个月有两个气,一个叫节气,一个叫中气,所以统称为二十四节气;人体的大关节一共有十二个,二十四个关节面,所以十二个面与节气对应,十二个面与中气对应。肺主气,气候的变化反映到人体,由肺来调节,表现就是在关节上。2013-11-25 00:21

靖qin王:终于明白了一些民间中医治疗腰椎病时用麻黄的意图。2013-11-25 01:39

长衫农夫:节气变化反映在关节上,天和人的联动,由肺调节。2013-11-25 11:39

灵猫法师:“肺者,相傅之官也,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以往从字面上理解,节就是君主之官约束生命活动的“政令”,当引申为调节。至于从天人感应的角度出发,以“节”外应天象之节气,内应人体之关节,此说值得回味。方知读《内经》一时一境界;学中医者,当时时参悟,方能不断收获。2013-11-29 20:20

静以待时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曰圣王。”养正气,和邪气,守住真气,静待时机,则形渐壮、气渐复、病渐愈。寥寥数语,平淡无奇,然真正领会深意而贯彻者,多乎哉?慢性疑顽,此乃真言。和养静待,不要急着治病,贪功坏事矣。2015-5-11 17:38

Saw斯基:一人久痢,李翰卿老断为寒积不化,虽寒中夹热,但总属寒多热少,治宜温中导滞。处附子3g,党参4.5g,干姜4.5g,白术7.5g,木香4.5g,大黄3g,焦楂6g,山药9g。嘱其首日服1剂,停药6日,第7日再来诊。7日后,大便已由日十五六次,减为日六七次,原法原方再服1剂。再来诊云,大便减为日四五次。复诊,李老曰,仍遵前方前法。1月后而愈。李老解释道,我擅长治疗夹杂证,关键在于辨别夹杂的比例多少。夹杂多者,用药少了不可;夹杂少者,用药多了也不可。此外,还要注意脏腑之气的七日来复,此例取效者,即是也。2014-5-11 22:39

怎样从《内经》中汲取认知和诊治智慧

《内经》是古圣贤以“天人相应”“道法自然”、宏观系统方法论阐述生命现象、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摄生保健等的经典医籍,是中医学的源头。可以说,其中的每一篇、每一句、每一词均凝聚着古圣贤的心血智慧,如能理解领悟其中一字、一词、一句、一篇,日积月累,对于自己中医功力的提升和诊治智慧的增长是无疑的。

古人论理,多本以形而上、道统观;古人著论理之文,多文气纵横,有轻重、有正偏、有疏密,有语气顿挫,有修饰之美,更有“横岭竖峰”角度之异,故有别于逻辑考证相对严谨之章,而《内经》之文便是如此。故学习《内经》,当基于原文论理之角度,从字、词、句、篇中提炼其精神理念、思维思想之实质为要,而不必拘泥胶柱或求全责备。

当然,《内经》每句话不一定均是真理,更由于年代久远,传抄脱误、错简衍文等不可避免。即使对这样的字词和经文,如你抱着求知、求真的态度而不厌其烦进行考证时,也可以从观点来源、“错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