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中国少年不可不读的大国工匠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16:51:02

点击下载

作者:王剑

出版社:现代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梦·中国少年不可不读的大国工匠故事

中国梦·中国少年不可不读的大国工匠故事试读:

什么是 中国少年的中国梦

样和价值观,以榜样去影响、带动、感召少年们,让榜样的力量春风化雨,激起他们奋进的动力。

其次,锻炼坚忍不拔和自强不息的意志。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将一群在平凡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的人推入大众的视野。他们在工作中,也曾因枯燥、艰难而迟疑,但无一例外地坚持了下来,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读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了解他们成功后的光环,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平凡”,学习他们百折不挠、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

最后,自知自制,刻苦学习。中国少年是承载中国梦的主体之一,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为祖国未来的建设积聚能量,以自己的梦托起中国梦,深刻学习和认识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路径,共同书写民族复兴、国富民强的璀璨篇章。

中国少年中国梦,希望大家能在这些人物故事里汲取正能量,找到正确的方向。编者2018年3月

李万君——高铁车间的“工人院士”

我的追求很简单,我希望每一位焊工都把焊接标准熔到骨子里,把焊枪下的产品升华到极致,从而形成一件件艺术品……——李万君

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李万君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感动中国”给予李万君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院士,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杰作。”这份颁奖词生动诠释了李万君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

李万君的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这也是他做“工匠”的标准:“每个焊缝都关系着高铁列车的安全和舒适,必须表里如一,不能有一点儿瑕疵。”

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杰出代表,李万君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工作30年,他凭借自己精湛的技艺成为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的焊接大师、首席操作师,曾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被人们称为“工人院士”。让我们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了解高铁车间的“工人院士”——李万君。院士: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艰难的起步——成为厉害的焊接“大师”“我现在一听焊接的声音,就知道哪个徒弟或是员工哪个地方焊得不好,焊缝是宽还是窄,焊接质量好不好……”——这样难以达到的境界,李万君达到了,这背后浸透着他的无数血汗。

1987年8月,19岁的李万君职业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春客车厂。也许我们并不熟悉长春客车厂,但我们乘坐的地铁、动车、高铁,很多都是这里生产的,现在它是我国知名的轨道客车研发、制造、检修及出口基地。刚入厂时,李万君被安排到配焊车间最苦最累的水箱工段。李万君的父亲是长春客车厂的老职工,连续多年被厂里评为劳动模范。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劳动模范,是李万君小时候的心愿。但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他才发现水箱焊接工作是何等的艰苦。长春客车厂:始建于1954年,2002年3月改制为股份公司,称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地铁、动车组的摇篮。

有一个顺口溜这样形容李万君所从事的工作——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水箱工段的。他工作的车间,每天都是火星乱蹦、烟雾弥漫,叮咣的声音刺得耳朵生疼。夏天,焊枪喷射着烈焰,烤得人喘不上气来。

极端的热,透心的凉,是水箱工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这样艰苦的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的。一年后,当初和李万君一起入厂的28个伙伴,有25个离了职。但李万君留了下来,一干就是10年,直到水箱工段变为转向架焊接车间。转向架焊接车间:主要工作是各部件组装焊接完成后,通过编制合理的焊接工艺规程控制焊接变形,生产出高质量的零件。每次呼吸、移步和变换身姿都万分小心,焊枪在手中稳稳地移动,焊花不停闪耀——这是李万君的工作常态。

焊接工作虽然没有水箱工段那么辛苦,但也不是轻松的工作。李万君没有任何抱怨,又开始了在焊接车间的勤学苦练。厂里规定每人的工作量是每月焊100个水箱,可李万君总会多焊20个,超额完成任务。在别人眼里是吃苦受累,但李万君知道这是练技术的好机会。就是凭着这么一股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干劲儿,李万君练就了一套过硬的焊接本领。

有一年,工厂水管冻裂了,水一直哗哗地流,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可修理的时候,带压焊接一焊就噗噗冒气儿,根本焊接不上,连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没了主意。车间主任找来了李万君。李万君仔细观察,反复琢磨,想道:焊接的最大难点就是有气体不断排出,那么只要不让气体排出,或者换个地方排出来,那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于是,他在裂口处焊上了一个带螺纹的管座,让气体从中排出,解决了难题,顺利完成焊接。大家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1997年,李万君首次代表长春客车厂参加长春市电焊工人大赛,虽然他是最年轻的选手,但各项技术均驾轻就熟,轻松夺冠。此后,由于经常与不同单位的焊接高手切磋,李万君的技艺越来越高,顺利考取了碳钢焊接、不锈钢焊接等6项国际焊工技师资格证书,成为焊接大师。成为像父亲那样的劳模曾是李万君的心愿,但现在,李万君已成为父亲的骄傲。技能的传承——成为高新技术的“主力军”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产出更快速更高水平的铁路客车,在2008年,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德国西门子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技术。德国的工艺标准是全新的,要求每名转向架焊接的上岗工人必须取得国际焊工证书。而德国人提供的转向架焊接试验片,只有李万君一人能焊出来。

为了新项目,公司从技校招来400多名学生让李万君培训,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上岗。昂贵的生产设备无人能用,白纸一样的学员,技校毕业的新员工有的连数学换算都不会,培训难度超出想象。李万君常常愁得彻夜不眠。

到底该怎么办呢?李万君不断琢磨,他想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决定把学员分类,根据他们的体态胖瘦、走路步伐、运用焊枪的习惯姿势等特点进行分班教学,制订不同的训练方案,再将复杂的工艺操作过程拆解开来,分成具体步骤,一步步讲解,一拨拨示范。那时候李万君走路都带着风,上厕所都要挤时间,生病了也顾不上去医院,只用药撑着,没多长时间,他就瘦了10多公斤。最终,奇迹出现了,400多名学员全部提前半年完成培训任务,拿到了国际焊工资格证书,为打造一批“大国工匠”储备了坚实的新生力量……

德国西门子的焊接权威布鲁诺也对此大加赞扬,他敬佩地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李,你创造了奇迹。”这番话不仅仅是因为李万君的技术精湛,更是因为他培养的徒弟得到了他的真传,个个技艺高超。

李万君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好的效果,这次的培训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收获,从此,他在培训焊接专业人才的路上越走越远,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2011年,他的工作室被国家相关部门授予“李万君大师工作室”称号。近来年,李万君的工作室先后组织了几百场培训,为国家培训焊工1万多人次,工人们考取了各种国际、国内焊工资质证书2000多项,为高速动车组、城铁车、出口车等20多种车型的生产一线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技能人才。

这些年来,李万君的目光放得很长远,他不仅承担着为本单位培养后备技术工人的重任,还利用自己的“大师工作室”这一平台,帮助外单位的技术工人培训,将自己的技艺无私传承下去,因为他深知:“技能,传承下去才有价值。”因此,他三次被长春市总工会聘为“高技能人才传艺项目技能指导师”。同时,李万君还将自己毕生的技能归纳总结并撰写成书,供更多的工人和专业人才学习,而他的著作也已经变成广大焊工的操作规范。

作为李万君的徒弟,董泽民深有感触地说:“在我们眼中,师傅是一个传奇人物。无论多难的焊接作业,在师傅手中都能完美地完成。”董泽民回想起自己刚刚入厂时,因技术生疏,动手能力不强,甚至不太敢动手操作,是师傅李万君手把手、一点点领着他操作,让他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技巧。不断地创新——成为非凡的“大国工匠”

李万君对自己要求很高,他认为每一个焊件都来不得半点儿马虎,有一点儿瑕疵都是失误,他从不用“差不多”来为自己的失误找借口。

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一次又一次的攻关……李万君的焊接技艺早已炉火纯青,那把焊枪也早已能跟着他的想法而动。

2007年,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研制生产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当时,这可是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李万君又遇到了“拦路虎”。按照以往的经验,列车转向架的横梁与侧梁间的接触环口需要焊接的段数较多,而整车约50吨的重量还要靠它来承载,因此它就如同建筑物的承重墙一样。可段数多就会带来接头不熔合的缺陷,质量自然无法保证。

李万君想:既然焊接段数有隐患,能否一枪把这个环口焊下来呢?他在研讨会议上提出了这个想法,但来自法国的专家认为这是无法做到的。李万君没有与他争执,他决心用事实说话。在一个月的反复钻研摸索后,李万君真的实现了一枪焊完整个环口的想法。他真的做到了,而且做得如此完美,骄傲的法国专家不得不感叹自己的断言为之过早。

中国高铁列车搭载着中国梦在步步提速,而这高速度更有高质量作保证。李万君一步步攻坚克难,大显身手。曾经,列车时速80公里,只要焊结实就行,外面的焊渣都不用清理;而现在,高铁列车时速300公里,掉一个焊渣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所以每一个焊件都得精益求精。

为了攻克各种各样的困难,李万君成立了一个攻关团队,遇到焊接难题时,团队群策群力,将技能和智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

在焊接作业上,李万君严格控制每一道焊缝的质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环节,努力做到完美。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李万君将精湛的焊接技术用在了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上;他还参与了出口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泰国、沙特阿拉伯、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列车转向架项目;他制定出规范的转向架焊接的操作方法、技术要领,技术攻关100多项,其中21项获得国家专利,代表了轨道车辆转向架焊接的世界最高水平。

高铁列车在提速,焊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30年来,李万君用一支焊枪为中国高铁争光。他把普通的焊接工作做到了极致,成就了自己,成为感动中国的“大国工匠”,也推动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进程……【阅读关键词】坚守、执着、奉献【成长启示】学习李万君执着专注、严谨踏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坚守理想和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出精彩的人生。

胡双钱—— 航空“手艺人”

每个零件都关系着乘客的生命安全。确保质量,是我最大的职责。——胡双钱

大飞机是代表国家装备制造业能力和水平的敏捷制造,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之一。大飞机作为“国家名片”,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张“国家名片”的锻造者,是无数的科技工作者和高技能人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单位有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以及上海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胡双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高级技师,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不仅亲身参与了“运-10”飞机的研制,更在ARJ21新支线飞机及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项目研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35年的钳工生涯里,他加工了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无一次品,这是一份怎样令人佩服的实力啊!

核准、划线,锯掉多余的部分,拿起气动钻头依线点导孔,握着锉刀将零件的锐边倒圆、去毛刺、打光……这些,是他每天的工作。在这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他秉承“一次做好、缺陷为零”的质量理念,用产品质量践行对生命的尊重。“运-10”飞 机: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上海飞机制造厂(今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研制的大型喷气式客机。

胡双钱和他的钳工班组数十年如一日,不慕浮华,低调地为大飞机的重要零件进行细微调整,成就了非同寻常的业绩。父母的希望

1960年7月,胡双钱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等待他的是一段艰苦的岁月。农村有句老话叫“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父母觉得掌握一门技术,是最可靠的。于是,在父母的教诲下,胡双钱就想长大后做一名技术工人,踏踏实实地学门手艺,过上安稳的日子。

小时候的胡双钱活泼好动,对飞机充满了好奇。每当看到飞机从头顶上呼啸而过,他就想:要是我也能把飞机送上蓝天,该多好啊!就这样,他在心底埋下了当一名航空技术工人、造出世界一流飞机的种子。

1980年,从5703厂技工学校(上海飞机制造厂技校)毕业后,胡双钱被分配到飞机维修车间。刚进入飞机维修小组,还谈不上什么能力和经验,因而他每天多半是跑工具间,帮助取送不同的工具。虽然这项工作简单而枯燥,但胡双钱没有半点怨言。他认为,要掌握好技术,就得从学会准确分辨和了解工具开始。他认真地做好每件事,拿工具总是又准又快,一有空还拿着工具自己琢磨。一段时间后,他对各种工具的用处了如指掌。

熟悉了工具后,胡双钱正式开始了他的焊工生涯。他是大家眼里灵巧的小师弟,干起活来麻利又勤快,学起东西来劲头十足。飞机是庞然大物,但它的零件加工都是一些精度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的精细活,胡双钱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大胆实践,学到了许多技巧和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理论学习和技术钻研,胡双钱很快就能独立操作了。

20岁那年,上海飞机制造厂组织技术大赛,年轻的胡双钱初生牛犊不怕虎,积极报名参赛,结果在赛场上一鸣惊人,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这次比赛给了胡双钱极大的鼓舞。后来,凡是遇上技术比赛,胡双钱就踊跃报名参加,因为他想通过这一平台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不断提高。正如胡双钱所说,精湛的技术是靠长期的积累磨练出来的。岁月的坚守

在技校实习期间,胡双钱跟着老师参与了“运-10”飞机零部件的加工生产,有了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他十分珍惜这次机会,虚心向师傅请教,苦练操作技能,不懂就问。

实习期满后,胡双钱来到上海飞机制造厂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他不怕脏,不怕累,很快成长起来,技术能力得到提高,经验也逐渐积累起来。就在这期间,“运-10”飞机完成了完美的首飞。这是中国人在民用航空领域自主研发的大飞机,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参与“运-10”飞机零部件的加工生产也成为胡双钱一生中最骄傲的事情之一。

然而,喜悦还没散去,由于种种原因,“运-10”项目最终下马,原本聚集了中国航空制造精英的上海飞机制造厂突然变得十分冷清。不少有水平的技术人员离开到外企、私企就职,这支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队伍渐渐散了。技艺出众的胡双钱自然也受到了邀请,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甚至开出了当时他工资3倍的高薪,但他拒绝了。他不想离开飞机,因为那里承载着他的梦想。他留了下来,选择了坚守。

在困境中求生存,需要强大的忍耐力。建造“运-10”飞机的工作被叫停后,工厂只能承接一些民用小电器,用行话说叫“民品”。“就是民品,也能练技术。”胡双钱虽然有些惋惜,却也并不觉得浪费,他觉得自己不能停下来,不能丢了焊工这门手艺。值得高兴的是,胡双钱用造飞机的技术生产出来的普通小电器,如电风扇、绞肉机等,价廉物美,深受老百姓欢迎。

苦心人,天不负。1985年4月,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和上海飞机制造厂签署了生产25架MD82飞机的合同。又可以接触飞机了,胡双钱无比激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2003年,胡双钱开始参与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这一次,他对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终于立项,胡双钱更有自信和斗志了。2015年11月2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这对于担任大飞机制造的首席钳工技师胡双钱而言同样意义非凡,这也标志着他坚持了35岁的梦想终于实现。

胡双钱不断进取,不断拼搏,不断超越,这让他的人生道路更加宽阔,也让他的生命之花更加美丽、绚烂。百分之百合格

5年,10年,15年,35年,这是一段多么漫长的岁月!胡双钱已经不记得到底加工过多少飞机零件,但他手里从没出过一个次品。对于这个令人震惊的纪录,胡双钱很淡定,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平淡的两个字:用心。不管多么简单的加工,他都会在干活前认真核校图纸,操作时小心谨慎,加工完多次检查,“慢一点、稳一点,精一点、准一点”。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胡双钱在ARJ21新支线飞机零件制造中大胆进行工艺技术攻关创新。

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黄浦江畔成立。这个好消息让胡双钱热血沸腾。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全天都在数控机加车间里,打磨、钻孔、抛光,每一个细节都不马虎。飞机上的零件各种各样,大的将近5米,最小的比曲别针还小。有一次,他加工的一个零件直径很小,孔径深度又较长,零件加工好后,无法测量内径,也没有专用量具。胡双钱反复琢磨,终于找到一个解决方法,直到数据都测算到了,零件也符合加工的要求了,他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胡双钱不仅按工作计划加工形状各异的零部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

一次,厂里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但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时间,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在现场临时加工。这是任务,也是一项挑战。这个零件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不到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二分之一。这样的零件本来要靠先进的数控车床来完成,但当时厂里没有匹配的设备,胡双钱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用了一个多小时,想方设法打出了36个孔。当这场“金属雕花”结束后,一旁的工友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团队的力量

一人好不算好,一个团队好才是真的好。胡双钱作为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主要负责ARJ21-700飞机项目的零件生产、C919大型客机项目的技术攻关,并承担青年员工的培养工作。

他陷入思考: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技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钳工成长起来?除了教育、培训,没有其他捷径可走。只有把团队中的所有成员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大家团结在一起,勤学,乐学,才能发挥出团队的无穷力量。

胡双钱觉得只有发挥徒弟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他们更熟地记住操作的关键点,更快地掌握关键技术。他不是简单地手把手教徒弟怎么干活,而是点出关键点,让他们自己琢磨、领悟,让他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中获得经验。在他的指导下,在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举行的两届技能大赛中,胡双钱所在班组的参赛选手每次都名列前茅。

胡双钱是诲人不倦的老师,不仅拥有崇高的师德,更拥有一名钳工的艺德,备受大家敬佩。胡双钱曾感慨地说:“勤奋刻苦为我赢得尊严,技艺精湛让我收获荣誉,我为自己是一名航空技术工人而感到自豪。”

胡双钱怀揣着造飞机的梦,从青年到中年,从意气风发到沉稳内敛,在坚守的路途中,他没有退缩放弃,没有失去信心,更没有徒手等待。他在一次次的零件加工中提升自己的技术,在一次次的挑战“不可能”中锤炼着自己的能力。匠人精神,或许起源于简单的操作,却停留在了最伟大的情怀。胡双钱,正是在不断的追求和打造中,获得了事业上的那份极致和完美。【阅读关键词】梦想、坚守、完美【成长启示】 梦想,让人生插上双翼。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执着坚守,追求完美,梦想就成了现实。

顾秋亮—— 打造“蛟龙”的大国工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之路。有人读书厉害,那就一路读到高学历也无妨;有人读书不行但动手能力强,只要肯吃苦,技术工人倒很合适。——顾秋亮

2017年6月23日,“向阳红09”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96名科考队员停靠国家深海基地码头。至此,历时138天,“蛟龙”号圆满完成第38航次科学考察任务,同时标志着为期5年的“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圆满收官。潜水器:具有水下观察和作业能力的活动深潜水装置,主要用来执行水下考察、海底勘探、海底开发和打捞、救生等任务。“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潜深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其研制难度不亚于航天工程。在这个高精尖的重大技术攻关中,离不开一个普通钳工技师,他就是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第702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主要从事舰船及水中兵器等领域的研究。

作为首席装配钳工技师,顾秋亮“拼命三郎”的形象深入人心。他遇事爱琢磨善钻研,不弄个清楚决不罢休。凡是交给他的活儿,他总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改进安装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装精度,进而高质量地完成安装任务。正是凭着这股爱钻研的劲儿,顾秋亮在工作中练就了较强的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的技能。

10多年来,顾秋亮带领全组成员,积极配合设计人员,对每个细节进行精细操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扎实的技术技能和实践经验,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蛟龙”号总装集成、数十次水池试验和海试过程中的“蛟龙”号部件拆装与维护,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对祖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忠诚与热爱。“顾两丝”的绝活

蓝色T恤、老花镜挂在脖子上,这样的顾秋亮很干练。他最与众不同的是那双手,由于长期使用锉刀、扳头等工具,这双手已磨得很光滑,指纹也磨得不太清晰了。是43年的钳工生涯,造就了这双手。

深海载人潜水器是海底的庞然大物,有十几万个零部件,要严丝合缝组装好谈何容易。其最大的难度就是确保密封性,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

什么是“丝”?这是数控机床和钳工精密度中的数据单位,1毫米等于100丝。能把误差降到小于0.01毫米,这是何等的精细?又需要付出怎样的心血才能练成这手绝活?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钳工顾秋亮,人称为“顾两丝”。

说起“顾两丝”这个称号,还得从头谈起。1972年,高中毕业的顾秋亮,怀揣着年轻的梦想,来到了第702研究所,跟师傅学习钳工。他做学徒的时候,没少挨师傅的骂,还屡教不改。

其实师傅是恨铁不成钢,在师傅的眼里,顾秋亮聪明又灵巧,就像一块优质钢板,要制成高精度的零件,就得一下一下、一层一层地用锉刀锉磨。师傅时刻盯着他,为他的点滴进步而高兴,为他的偶尔懈怠而不停督促。这一番打造终于让这块“顽石”慢慢收了心,开始专心于技术,沉下心来用最扎实的办法练习基本功。

顾秋亮的“万里长征第一步”是练习“平面锉平”这个基本功,师傅要求他把一块10厘米大小的方铁,锉成一块0.5厘米,也就是5毫米厚的铁板。这是耐力与意志的较量,为此,他连锉了十五六块方铁,锉刀就用断了几十把。 一遍遍地锉铁板,一遍遍地动脑筋琢磨,顾秋亮站得腿麻,锉得手酸,但他依然坚持再坚持,直到手上有感觉了,平面也自然锉平了。

渐渐的,顾秋亮手里的活儿有了灵性,做的工件全部免检,“顾两丝”的名号也渐渐被叫响了。为“蛟龙”号装上明亮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体最为娇嫩、最为精密的器官。潜水器载人舱的观察窗就是“蛟龙”的眼睛。2004年“蛟龙”号开始组装,顾秋亮被抽调到“蛟龙”号总装组,他和他师傅级的前辈们就一起参与到这个项目的工作中。凭着“两丝”的功力,顾秋亮被任命为装配组组长,成了这个团队的核心和灵魂人物。“蛟龙”号观察窗安装的难度是球体跟玻璃的接触面必须控制在0.2丝以下,才能确保潜水器在深海里既不漏水,又能缓冲巨大的水压。1丝,是0.01毫米;2丝,也就是0.02毫米,这个装配精度用精密仪器来控制或许不算难,可难就难在载人舱观察窗的玻璃异常娇气,不能与任何金属仪器接触。因为一旦两者摩擦出一个小小的划痕,在深海几百个大气压的水压下,玻璃窗就可能漏水,甚至破碎,进而直接危及下潜人员的生命。因此,安装载人舱玻璃,是件非同小可的事。顾秋亮真的能做到吗?

顾秋亮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响亮的答案。在整个试验和装配过程中,顾秋亮埋首于试验中,每天工作到凌晨,双休变成单休,假日也在加班。队友们也习惯天天看到他,因为有了他,团队就有了主心骨。他的手工打磨技术也日臻完美,精密仪器固然是安装的好帮手,但顾秋亮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判断。顾秋亮成功了,“蛟龙” 号的观察窗安装得天衣无缝。即便是在摇晃的大海上,经由他纯手工打磨维修的潜水器密封面平面度也能控制在两丝以内。

除了玻璃观察窗的安装难度大,载人潜水器上7个耐压罐的装配要求也很高,装配时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紧的话密封圈会被压死,松的话设备会漏水。顾秋亮绞尽脑汁,做了一个定量的厚度,仅有2毫米的松紧度,问题迎刃而解。用平凡之躯铸就的大师级工匠

20世纪80年代中期,顾秋亮锉到“丝”级别的这手绝活,震惊了国内机械圈。有人慕名而来,请他去工作,一开口就是6万元的安家费,再给出每月500元的高薪。这个工资相比当时的物价简直就是天价,因为那个时候,顾秋亮每月的工资还不到百元,但是顾秋亮直截了当地拒绝了,他离不开他的工作岗位。

他印象最深的是“蛟龙”号的第一次海上试验。对于极度晕船的他来说,出海就是对身体的极限挑战。但是他咬紧牙关,没说过一声苦。他说,他和“蛟龙”号有感情,每次海试都等于护送它成长,哪里有缺陷,他都能在海试中看清楚,这样,他就能凭着自己多年积淀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来一点点改进。

3000米,5000米,7000米,下潜深度不断加深,“蛟龙”号的技术攻关也在不断升级。顾秋亮全身心都扑在海试上,完全没有时间照顾家里。7000米海上试验,船刚刚启航时,他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妻子哽咽着说她被查出疑似恶性肿瘤。他万分焦急,一边是相濡以沫的妻子,一边是亲如儿女的“蛟龙”号,哪头他都放心不下!他恨不得插上双翅,马上飞到妻子身边陪护。万一妻子的病……顾秋亮不敢再往下想。跟随海试队多年,从未因工作上的困难皱过眉头的顾秋亮犹豫了,这位皮肤黝黑的“老战士”眉头锁成了一团。

难道真的就这样从“蛟龙”号上下去吗?一路走来,顾秋亮精心呵护着它,伴随它成长,为它整理行装、包扎伤口、精心手术、穿上新装,看它踏上征程。他希望自己能够亲自护送它完成下水试验。事业与家庭的两难抉择对谁而言,都是一种煎熬。经过彻夜未眠的剧烈心理斗争,顾秋亮说服自己出征“前线”。就在这时候,组织上的宽慰和帮助终于让他坚定了决心。组织上派人去陪同他的妻子进行全面检查,让他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海试工作中。后来,检查结果表明,妻子患的不是恶性肿瘤,顾秋亮和妻子抱头痛哭。那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让顾秋亮充满了欣喜。

顾秋亮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每年近100天的海试中。他不仅带领装配保障组完成了“蛟龙”号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如压载铁的安装、水下灯光的调整、布放回收接口的设置等,并将自己的技术和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技术人员,为海试的顺利进行和“蛟龙”号投入业务运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7年,“蛟龙”号在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渊区下潜作业,获取的玄武岩样品,对研究马里亚纳海沟的成因及其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采集的生物样品对于促进深水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物地理学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国际上能够进入深渊区作业的载人潜水器,只有日本的Shinkai6500载人潜水器和我国的7000米级“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啊!

虽然顾秋亮已经退休,但他仍选择继续接受新挑战。顾秋亮说:“在海上工作生活确实很苦很累,但我感到很兴奋、很自豪。不管晚上加班到半夜还是早上五点半起床保养潜水器,不管是日晒还是雨淋,我都感到很光荣。能为海试出一份力,我很骄傲,因为在祖国的深潜纪录中有我的汗水,光荣!”

虽然皱纹刻上了额头,虽然银丝爬满了两鬓,但顾秋亮仍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载人深潜事业不断书写我国深蓝乃至世界深蓝的奇迹默默奉献……【阅读关键词】苦练、坚守、奉献【成长启示】 勤学苦练,永不懈怠,你将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信恒均——钢轨工匠

我喜欢与机具打交道。它就像战士手中的钢枪一样,如果保养不到位,作战就会受到影响,就会打败仗。那就是我的失职,也是我的耻辱。——信恒均“呜——”一列列火车载着人们到达目的地。铁路是目前世界上载客量最高的交通工具,拥有无法取代的地位。在我国10多万公里运营总里程的铁路上,每天奔驰着无数列车。而一条条蜘蛛网般四处延伸的铁路,在运营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各类铁路人员的恪尽职守,荆门桥工段信恒均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始终围绕铁路运输安全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利用修旧利废、创新改造,节约养护成本费用108万元、5000多个工时,先后完成各类技术改造项目36项,累计为企业创效368万元。铁路系统的同行们在赞叹的同时,多次慕名来参观、学习,向他讨教经验。

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没有出国深造“镀金”,就是凭着对机具设备的热爱,喜欢钻研、不解决问题绝不放弃的精神,以及造福大家的信念,信恒均成了职工心目中的土专家、机修大师。“铁三代”的坚守

高中毕业后,信恒均就进入了铁路系统。信恒均的家庭与“铁路”有着不解之缘。他的祖父是一名铁路后勤工人,父亲是一名铁路警察,三代人都奋斗在铁路一线,为铁路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信恒均的第一份工作是铁路的养护,这是铁路工务系统最基层的工作之一。从小就对铁路怀有深厚感情的信恒均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哪里线路要保养了、外观要整治了,哪里钢轨要更换了,他都没有丝毫马虎,并不因工作辛苦、收入不高而懈怠。

1995年6月,信恒均正式成为一名机修工,开始接触机械设备。这份工作太脏太累,很多年轻人工作不到两个月,就挥挥衣袖走了。信恒均没有离开,他觉得自己好像跟机械有缘似的,就是喜欢,放不下。于是,他在这个又脏又累的岗位上坚守了23年,不但做得有声有色,更是把这份工作当成了毕生的追求。

20多年来,信恒均一直与机具打交道。他的双手布满了老茧,细小的伤口一层叠一层,可他根本不在乎。有人问他:“你怎么不戴副手套呢?”信恒均说:“这是为了方便工作。”是的,一切都为工作让路。修机械时全凭手感,如果戴上手套,不方便,也不灵便。有时,操作空间很小,缝隙处的螺丝赤手拧都拧不下来,更别提戴上手套了。况且他的工作要想避开油污是不可能的,要是只顾爱惜自己的手而去戴手套,可能一天20双手套都不够换。信恒均手上的老茧成为保护他的最后一道防线,整天“赤手空拳”维修工具,跟机油、柴油打交道,油污都沁进了他的皮肤纹理和指甲缝里。下班后,信恒均得用鞋刷才能刷掉手上的油污。

凭借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独具匠心的创造力,信恒均在岗位上练就了一套听、闻、校的检修本领。任何故障机具他只需听听、敲敲,就知道故障在哪里,而那双遍布油污的手也造就了一项项奇迹。“爱琢磨”的成果

信恒均热爱他的机修工作,特别爱琢磨。爱琢磨是信恒均成功的“秘诀”。作为长年奋斗在铁路养护、机械维修第一线的工人,信恒均每一次的改进与创新都是为了更便于操作。

宜昌东线路车间承担宜万、汉宜、鸦宜线259公里的正线、108条股道、266组道岔的维修保养工作。工作任务重,技术含量又高,天窗作业时间有限,人员有限,这些都为作业增加了难度。对于信恒均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但他信心满满,因为在他看来,办法总比困难多。天窗作业:这一段时间里,在铁路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图内不铺画列车运行线或减少列车运行次数,为铁路维修养护施工预留空闲时间。

就拿路基换填施工来说吧,石砟换填一直沿袭传统方式,使用柳条筐搬运、倾倒。沉重的石砟筐不论是搬运还是倾倒都非常耗时间费力气,让工人们苦不堪言。信恒均发现了这一问题,就和同志们一起探讨“小车推倒砟”的思路,说着说着,信恒均脑中灵光一现,当即从工地回到修理间。5天之后,一台从未见过的卸砟专用车问世了。经过三次改进,这台卸砟车每次可装满相当于500筐的石砟。挖掘机装车4分钟、推送到卸砟地点4分钟、卸车4分钟,共12分钟就可以完成从前一个多小时的工作量,职工们称之为“卸砟神器”。石砟(zhǎ):铁路道床的石块。信恒均凭着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独具匠心的创造力,在岗位上练就了一套听、闻、校的检修本领,任何故障机具他只需听听、敲敲,就知道故障在哪里,职工们亲切地称他为机修大师。

这只是信恒均的一次“牛刀小试”,但初次尝试就获得成功给了他无穷的信心。从此,他在发明的路上一发而不可收。

从前,道岔翼轨主要利用角磨机人工打磨,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只能打磨翼轨表面,不能打磨翼轨边缘及侧面,质量难以把控。若购进专用的翼轨打磨机,一台就需12万元。信恒均心想:怎样才能把翼轨表面以及边边角角都打磨好呢?他反复琢磨、反复尝试,通过改变砂轮片的构造、调整砂轮片的方向来打磨翼轨的表面、边缘及侧面。最终,他组装出的翼轨打磨机,使用效果与效率显著,而购置材料及加工的费用一台不到5000元,仅此一项,就节约成本200多万元。

宜昌东站减速顶高出轨面,机械化设备无法使用,只能靠手工养护,费时费力,效率很低。信恒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次次往现场跑,反复琢磨、试验、研究。最终通过使用一根不锈钢扎带,利用减速顶的弹簧装置在作业前进行捆扎,作业后解除捆扎,既可克服减速顶的干扰,也能成段推行其他机械作业,线路设备质量有了大幅提高,仅此一项每年就为企业节约1000多工时。

信恒均实实在在,不唱高调,他的发明不为名利,只是为了改进技术,节约工时,减少成本,像卸砟车、无砟轨道改道器、电子心轨降低值测量尺、打磨砂轮方向转换装置这样的创新成果还有很多很多。机械的保姆

每天一大早,信恒均和两个同事就开始了他们的工作。在他们的维修工区放着近千个蓝色盒子,盒子里全部是机械配件或零件,架子上都贴着标签并印上了二维码,哪个零件是哪台机械用的,都写得清清楚楚,用的时候绝对不会“张冠李戴”。由于对每个零件、配件都了如指掌,信恒均被工友们称为“机械的保姆”。

常年与机具、钢材、汽油、油漆打交道,这些机械及物品的味道已经沾满信恒均的全身。他沧桑的手还饱受着手术后遗症的折磨:左手就做过四次手术,无名指中至今埋着钢片;右手中指骨折没有及时处理,导致现在无法伸直。长年累月的工作让他的双手变得如此“难看”,然而就是这样一双双“难看”的手保障着铁路的安全运行,为“中国速度”保驾护航。

每年国庆小长假刚过,信恒均所在的机段就开始秋季大修,为春运做准备。即使大修,每个区间的铁轨也只有210—240分钟的作业时间窗口,过了这段时间,铁轨必须放行,否则就会影响铁路通行,进而影响旅客出行。每天进出宜昌东站的列车多达188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完成铁轨修复,这是信恒均需要考虑的问题。日久天长,信恒均练就了精湛的维修手艺,他判断准,维修速度也超过一般人。面对每天周而复始的繁重工作,信恒均从未退缩。他说:“每天看着一节节列车从我维护和铺设的铁轨上过去,心中特有成就感,也就不觉得累了。”

入行20多年,他埋头苦干,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进、升级;他忘我奉献,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一线职工提升效率、减少成本而不懈努力。工作与生活融为一体,这让信恒均感到十分满足,在创新与创造的推动中不断前行。【阅读关键词】坚守、创新、奉献【成长启示】坚守在平凡的岗位,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你就会嗅到生活的芳香。

孟剑锋—— 錾刻人生的工艺美术师

一辈子只干一件事,跟自己去比。——孟剑锋

在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上,作为国礼之一的《和美》纯银丝巾果盘一亮相,便使很多外国领导人惊艳。他们无法相信自己的双眼,那看起来轻薄飘逸的丝巾竟然不是丝绸的,而是用纯银精雕细琢錾刻的。《和美》的缔造者孟剑锋也就这样从幕后走到台前,走进了无数中国人和外国人的视野。錾刻工艺,是在设计好器形和图案后,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以特制的工具和特定的技法,在金属板上加工出千变万化的浮雕状图案。

孟剑锋,北京工美集团的一名錾刻工艺师,从业20多年来,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气吞山河的壮语,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工美”人,经过岁月的打磨,不离不弃地执着和坚守,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创作,最终拥有了“工美”匠人的技艺。在这充满浮躁、追求功利的社会,他埋下头,沉下心,在一个老旧的厂房里忙碌,熔炼、掐丝、整形、錾刻,每道工序都不含糊。

凭着对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的热爱,孟剑锋走向了人生的巅峰。他刻苦钻研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工艺制作方法,大胆改进创新,创作出大量贵金属工艺摆件,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爱上錾刻,坚持到底

錾刻作为一项有着近3000年历史的传统工艺,其艺术魅力是独特而令人震撼的。入行20多年,被誉为“大国工匠”的孟剑锋深深觉得,走上錾刻之路,与他对錾刻这门传统工艺的热爱,是分不开的。

1993年,孟剑锋进入北京工美集团,跟着老师傅学艺。他先后学了好几种传统工艺,发现自己对錾刻最感兴趣。看到那泛着金属光芒的錾子,被师傅握在手中,灵活地削、凿、刻,各种精美的图案就出来了。孟剑锋满心羡慕,逐渐爱上了这门技艺。

孟剑锋一门心思地投入到錾刻技艺的学习中去。在拜师学艺的日子里,有个细节孟剑锋记忆犹新。有一天,他亲手打造了一个新作品,兴冲冲地去问师傅:“师傅,咋样?”师傅看了挺高兴,一竖大拇指:“行啊,你小子有长进,是个可造之才,继续坚持!”什么是坚持呢?师傅意味深长地说:“坚持不一定成功,坚持到底就是成功。”细细咀嚼师傅的话,孟剑锋若有所悟。他更用心投入到錾刻工艺的学习中,不敢有丝毫懈怠。

孟剑锋的錾刻技艺越来越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傅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师傅临退休前,把自己用了几十年的工具送给了他,并对他说:“你錾刻很有天赋,可不要半途而废了呀!”这让孟剑锋倍受感动,师傅不仅传授他手艺,送给他工具,还教他为人处事的道理。在这个圈子里,技艺是传统的,秉持的信条也是传统的,比如踏实与坚持。

其后多年,师傅的话一直回荡在孟剑锋的耳畔,铭刻在他的心中。他深深地爱着这门传统工艺,把雕刻出好的作品当成是最大的快乐。比如,在师傅原有的工艺基础上做出一把新錾子;又比如,做出自己喜爱的作品,且为人所欣赏……这种种自豪感都是精神享受。

现在孟剑锋已经荣获“大国工匠”的盛誉,但他仍然坚持当初的梦想,不负师傅对他的期待——踏实、坚持、执着、精益求精,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勇于挑战,超越自我

錾刻技艺在成熟,孟剑锋在成长。纯银铸造在行业内一直是难解的工艺,孟剑锋一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发现自己专业水平不足,就利用休息时间,翻阅大量关于铸造的书籍,学习铸造知识,并与技术人员反复研讨实施方案。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改变铸造的焙烧温度、化料温度以及倒料时的浇铸速度,一遍又一遍地收集、对比、推算、核对技术数据,孟剑锋终于找出了关键熔点,使纯银铸造成品率大幅提高。

錾刻技艺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为了能得心应手地使用雕刻机,孟剑锋付出了很多。很多时候,一个钢模从上午开始要连续雕刻到深夜才能停止,孟剑锋就一步不离地守候在雕刻机旁,捧着学习资料仔细对比机器的加工进程,弄清雕刻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孟剑锋不知在车间的雕刻机旁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雕刻机操作技能。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努力把技艺发挥到极致,他不允许自己的作品有一丝一毫的瑕疵。

活到老,学到老。为了涉足工艺美术更广阔的领域,孟剑锋时常利用休息时间到国家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从夏、商、周的青铜器,到元、明、清的瓷器,孜孜以求地吸收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知识,然后消化、吸收并运用到他热爱的金属艺术中。因而他的作品包含各个门类的艺术精华,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特点。

孟剑锋亲手制作的模具数不胜数,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优秀志愿者奖章、“5·12”抗震英雄奖章、全国道德模范奖章、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舰徽等作品。这些鲜活的作品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打造国礼,追求极致

在国际交往中,各国常常互赠礼品,以此作为和平与友谊的象征,这就是国礼。我国通常向他国赠送特有的物产,比如玉质国际象棋、苏绣双面绣等。数十年来,北京工美集团承担着国家级礼品的设计生产任务,出品了很多令世界惊艳的国礼。前面提到的取名为“和美”的纯银丝巾果盘国礼,更是一亮相便赚足了眼球,赢得了世界声誉。它所采用的工艺就是古老的錾刻技艺。

传统的錾刻作品大都在铜器上錾刻,很少在金银器上,而国礼《和美》,设计要求是一个超级精美的錾刻银器。更为繁难的是,作品纹理并不规则,要优雅中体现自然,匠心中流淌随性,同时呈现出丝巾自然柔美的垂落状态,仿佛主人随意放置一般,还要表现出它的自然褶皱。难上加难的是,在宽度只有0.1毫米的褶皱中也要錾刻上细微的花纹。白银的材料,竟然要体现出丝织品轻柔的质感、明暗的变化,这是一件多么艰巨的任务啊!

在錾刻作品出炉前,还有一件更为关键的事——用什么工具来打造国礼呢?孟剑锋眼前浮现出了各种各样的錾子,想到在没有辅助机械的古代,錾刻工匠就是凭着一把錾子,在金属器皿上随心所欲地錾刻出千变万化的浮雕图案,他的心中就热血沸腾。他决心打造一把最合适的錾子,于是,他整日研究古錾子,查阅资料。一次机缘巧合,孟剑锋看到了用于金属錾花工艺的古錾子,那种感觉如同习武之人得到了一把上古名剑。

尘封已久的古錾子在孟剑锋的手里渐渐有了温度,那些简单而古老的花纹使孟剑锋为之着迷,他努力想从錾子的花纹中,去触摸前辈的智慧。想定之后,孟剑锋开始在尖部直径只有一毫米的錾子上,一次又一次地开凿、磨平,再开凿,再磨平,试制一把新錾子。

8天后,孟剑锋终于造出了制作丝巾图案的最难的那把錾子。接下来实际面对的錾刻对象,是厚度只有0.6毫米的银片。他握着精心打造的錾子,细心地在薄薄的银片上錾刻,一道道细密的线条出来了,交错成为细致的纺织纹理。他连大气也不敢呼一口,生怕哪里会歪了,断了。他日夜琢磨着,雕刻着,吃饭不香,睡觉不熟,脑子里除了“国礼”还是“国礼”。

孟剑锋的国礼作品终于完成了,金色的盘子里面,一块洁白柔软的丝巾自然叠放。收到礼物的人都会伸手去拿那块足以以假乱真的丝巾,但是却没人能够抓得起来。外国友人们睁大眼睛,大叫:“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如今这份錾刻的国礼已经成了行业里的技艺传奇。坚守传承,卓越创新

孟剑锋创新工作室的名气越来越响,中国古老的錾刻艺术蜚声国际。

美国纽约,一座高165厘米的和平尊安放在联合国总部。它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绘有景泰蓝纹饰。尊身展翅的七只和平鸽,代表联合国为世界和平奋斗的70年。

瑞士日内瓦,世卫组织,一个布满穴位的铜人吸引着来宾目光。这个被称为“青铜侠”的针灸铜人,是根据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针灸铜人原型精准仿制的。《繁花》手包套装,《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一件又一件巧夺天工的国礼,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在荣誉与鲜花面前,孟剑锋却很淡定。“上手錾刻我是内行,但若是要把我的创作思想与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完美融合,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同时又把我的经验技艺传给工作室里的年轻人,电脑盲是不行的。”孟剑锋说。于是,他白天上班,下班后上课,晚饭后坐在电脑前,一学就到深夜。过去他只会单指打字,而现在,他已经能熟练地用3D立体图设计器物。

传统工艺经历了无数手艺人的传承,到了今天,科技创新为它插上了翅膀,两者相辅相成,既提高了速度,又保留了传统工艺的典雅韵味。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的碰撞与融合,需要有更多敢为人先、勇于中流击水的“工美”匠人。工艺美术创作、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工匠的坚守传承与卓越创新。作为一名工艺美术高级技师,孟剑锋不忘初心,承担起传授技艺和培养后备技能人才的责任。他耐心辅导,手把手教授,像他的师傅一样,把自己的全部技术和心得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徒弟们。在他的指导下,有多名年轻职工成为技术能手,并取得了专业资格证书。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编写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培训教材,他要让錾刻这一传统工艺继续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还在征程。孟剑锋一路走来,辛苦筑梦,幸福圆梦,在捧出那些传世作品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美丽人生。【阅读关键词】坚持、传承、超越【成长启示】 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长年累月做同一件事;做自己不难,难的是超越自我。

张冬伟——殷瓦焊将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行有一行的魅力,一行有一行的值得。——张冬伟

把一张张薄如纸的殷瓦钢焊接得天衣无缝,这个工作在全世界能做好的人不多。可在中国,最有名的掌握这项技能的人并不是什么专业领域的高才生,而是从事这项工作仅仅10多年的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的张冬伟。殷瓦钢:一种镍铁合金,一种用于船舶上的特殊材质。

与张冬伟始终无法分开的一个名词就是 “LNG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这种船是在零下163摄氏度低温下运输液化气的专用船舶, 是一种“海上超级冷冻车”,现只有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欧洲少数几个国家的船厂能够建造。张冬伟,这位1981年出生的年轻技师,仅有大专学历,却在LNG船造船领域的焊接工作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刻苦钻研船舶制造技术,成为建造当今世界最先进、建造难度最大的45000吨集装箱滚装船的骨干工人。

因为技术拔尖,他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和肯学勤干的先进代表。在各类比赛中获奖无数、成为榜样人物的他,并没有浮躁骄傲,依旧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干一行,爱一行

张冬伟小的时候,没有什么特别伟大的梦想,给自己定的目标,不是上重点高中、进名牌大学,而是拥有安稳的工作,和寻常人一样生活。初三毕业那年,他选择了当时沪东技校的电焊专业。在老师们的教导下,他逐渐发现烧电焊和绣花相似,都是简单和重复的动作,一段钢板烧完,也不觉得累,看一下自己的成果,像在欣赏艺术品。当然,学生时期的张冬伟焊接的产品并不漂亮,刚上手时很难掌握好焊接速度。速度过快,熔化温度不够,焊接处不够平滑;速度过慢,高温停留时间过长,容易把较薄的焊件烧穿。

但张冬伟不服输,他始终抱有这样一个信念:勤能补拙,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发现了焊接技术的美,多练习基本功就是了。他的倔脾气上来了,多看、多问、多练……别人在休息,他在练习;别人出去玩,他还在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进了沪东厂,他彻底爱上了焊接这一行。

所谓名师出高徒,张冬伟一进厂,就遇到了沪东中华最年轻的焊接高级技师秦毅。秦老师不仅是专家——技术一流,而且在带徒弟方面更是一把好手。张冬伟和其他毕业生一起,组成一个小组,由师傅秦毅带到船上去工作。工作后没多久,张冬伟便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参加集训的机会。集训时,他目睹了师傅单面焊双面成型的高超技艺。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在焊缝正面焊接的同时,反面也有成型美观的焊缝。“当时我就感觉到焊接中的学问不少,很多东西书本上根本没有看到过,我意识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太多,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向师傅学习。”张冬伟回忆说。事实上,在集训中,他作为一个新人,凭着“勤奋、认真、好学”的精神给秦毅和其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复一日地焊接,张冬伟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他逐渐从艰苦的岗位和枯燥的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干一行,钻一行

第一次看到秦毅师傅展示单面焊双面成型的高超技艺,张冬伟就大开眼界。正是师傅露的这一手绝活儿,坚定了张冬伟潜心研究焊接技艺的决心。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年轻的张冬伟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加入了LNG船舶建造项目。承接LNG船建造,对沪东中华造船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国内没有可以参考的经验,外国人又不可能把技术告诉你,只能靠我们中国人自己摸索出来,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要想造好这艘“国之重器”,首先必须攻克的就是“殷瓦焊接”技术。一艘LNG船,殷瓦焊接总长达130公里,虽然90%是自动焊,但是还有13公里特殊位置的焊缝需要焊工手工完成。如果焊缝上出现哪怕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造成整船的天然气泄露,造成致命后果。

当时,张冬伟的师傅是LNG船焊接培训的总教练,也是中国获得LNG船殷瓦焊接G证证书的第一人。为了尽快掌握LNG船焊接技术,张冬伟跟在师傅身边仔细观察,学习他的每一个焊接手势,连最小的细节都不放过,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为了像师傅那样,练好加丝焊接的动作,他在焊接过程中反复练习,寻找添丝的手感,有时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也拿起筷子在空中比画,家里人都说他“走火入魔”了。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付出,张冬伟成功通过国际专利公司GTT的严格考核,成为全中国16名掌握这项焊接技术的工人之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