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航运(第Ⅰ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18:53:04

点击下载

作者:(美)Michael D. Tusiani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石油航运(第Ⅰ卷)

石油航运(第Ⅰ卷)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用简练的语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油轮、油轮各时代的特征以及所从事的贸易活动等石油航运业中相关的硬件部分内容,并在每章结束时给出了参考文献,以供读者查阅。本书可供从事石油航运等相关专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大学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参考。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石油航运(第Ⅰ卷)/(美)Michael D.Tusiani著;朱珊珊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12(石油科技知识系列读本)

原文书名:The Petroleum Shipping Industry(VolumeⅠ)

ISBN 978-7-5021-7371-5

Ⅰ.石…

Ⅱ.①M…②朱…

Ⅲ.石油运输:海上运输

Ⅳ.V695.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62861号

本书经PennWell Publishing Company授权翻译出版,中文版权归

石油工业出版社所有,侵权必究。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01-2002-3655

出版发行: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2区1号 100011)网 址:www.petropub.com.cn发行部:(010)64210392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印 刷:石油工业出版社印刷厂

2009年12月第1版 2009年12月第1次印刷

787×960毫米 开本:1/16 印张:15.5

字数:260千字

定价:40.00元(如出现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责调换)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前 言

本文的撰写开始于25年前,最初的想法是作为一篇博士论文。在我刚参加工作时,效力于航运业,在Zapata Naess任研究经济学家的三年里,以及其后在Poten&Partners工作的23年中,我不知疲倦地搜集数据并在搜集和观察的过程中做好笔记。《石油航运》第Ⅰ卷和第Ⅱ卷便是这些年呕心沥血的成果。

第Ⅰ卷旨在介绍该行业的硬件部分:油轮、油轮的特征以及所从事的贸易活动;而第Ⅱ卷则主要介绍该行业的软件部分:经纪业、油轮的运营、国际法规、租赁活动以及资金筹措。这样的书卷划分是为了方便读者按照其兴趣选择阅读的内容。不过,两卷书的内容都是为读者提供关于油轮及影响这一至关重要行业核心因素的总体情况。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那些在这部书的撰写中给予我帮助的人,只言片语无法表达我对这么多关心爱护的感激之情。此外,如果我忘记了感谢我过去和现在的诸位同事的话,我会深感愧疚。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他们是:Dimitri Aperjis,Gabiel Avgerinos,Sohrab Boushehri,Frank De Salvo,George Gale,John Ginna,Jean Grandbesancon,Ken Hannan,Jr.,Randolph Harrison,Thoralf Karlsen,W.Laurence Kenny,Burt Mills,David Munro,Jose R.Neves,Mogens Petersen,Steve Scarpati,Robert Skeele和Don Wessel。我还要感谢油轮及货舱经纪人、咨询师以及Poten&Partners的同仁们,感谢他们提供的协助和支持。

我邀请长期并肩工作的好同事Roy Nersesian,仔细审阅了初稿、杂乱的笔记、插页中的备忘,等等,并请他按照他作为读者和评论家的感受来进行原稿的组织。我只能通过一种方式来表达我对Roy的深深的感谢,那就是告诉他,正是由于他对本书所做的努力,才使这部书有了可信的内容和精确的详细描述。

毋庸置疑地,用其灵感促使我最终完成这本书的写作的两个人,是新来的Henning Esben-Petersen和JohnL.Metchell,他们是好同事,是亲爱的朋友,最重要的是,他们是两个极好的人。

我还要感谢Sulaiman Al Bassam,Mussaeh Al Muhairi,Jacques Boudet,Rene Boudet,Nicola Caiola,Domenic DiPiero,James DuPay,Morris Feder,Steven Garten,Andreas Justesen,George King,Michael Klebanoff,Gerhard Kurz,Harry Linser,George S.Livanos,Charles Magistro,Hugh McCoy,Patrick Mitchell,Edward Morse,Lucio Noto,Costas Prapopulos,Eric Shawyer,Raja Sidawi,Ronald Stanton,Inge Steensland和Tommy Thomsen,感谢他们对本书原稿提出的见解深刻的建议,并感谢Rachel LaMonte,作为我的秘书,在共同工作中给予我长期的从不停止的支持。

最后,也是最应当感谢的,是我的家庭。我的妻子Beatrice,我的孩子Paula,Pamela和Michael,在我高密度的工作中给予的耐心、容忍和理解,在这些年中给了我无穷的鼓励。我的哥哥Joseph,是他让我在有生的岁月达成所愿。在他自己声望很高的写作生涯中,他总是抽出时间来倾听、教导、建议、修改并给予鼓励。他的爱无私而宽广。我对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此仅能表达十分之一。Michael D. Tusiani纽约1996年8月30日1 石油:航运简介

石油后勤工作推动着油轮行业的发展。对油轮的需求取决于石油产品的消费地点和发现及炼制原油的地点。对油轮的展望意味着未来的石油后勤工作将会发生变化。石油本身并不是独立的,而是整个经济活动的一种衍生物,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能源的角色。石油必将与其他矿物燃料(煤和天然气),甚至是核能及水力产生竞争。

20世纪70年代早期,石油是一种便宜、充足并且能稳定供给的能源。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平均情况来看,石油出口商通过其自身的石油储备每桶只能赚到不足2美元,而石油进口商则每桶能向政府缴纳5美元的税。石油进口国政府要比石油出口国政府取得多得多的财税收入。经济的反常现象是20世纪6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建立的原因之一。但是直到1973年该组织内各国才达到足够的凝聚力,社会环境也才适合,因为在此之前美国和荷兰两国,由于在阿拉伯以色列战争中支持了以色列一方,被强加了贸易禁令。这导致了石油价格以高达400%的幅度提高,并打破了所有关于中东石油供给的安全感。1979年,在伊朗伊斯兰教革命期间颁布的又一项短期贸易禁令使得这一不安全感表现更甚。

自1973年起,石油进口国的能源政策已经将工作重心放在主要减少对石油作为能源的依赖性上,而减少从中东进口石油又是重中之重。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石油进口国在能源上的依赖性主要体现[1,2]在对油价的反作用上(见图1.1)。世界各国仍在致力于恢复1973年危机前关于价格、可用性、可靠性的安全感。1.1 1973年石油危机及石油引发的战争

1973年的石油危机,是能源界的一个转折点,对于油轮所有人来讲则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这一危机引发了一场各政府对降低石油依赖度--特别是对中东石油进口的联合行动。石油价格的上扬带来了遏制石油消费的个别政策。从石油进口商到出口商之间财富的重新分配引发的金融混乱,使得经济活动和由此引起的能源需求逐渐衰退下来。各国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石油在能源盛宴上所占的份额,并且扩大国内及周边地区的石油生产从而减少对中东石油进口的依赖。由于危机之后石油进口量的下调,曾在危机爆发前平静的供需双方间的油轮供给出现剧增。回顾过去,发生于1973年的石油危机标志着从船王奥纳西斯(Onassis)时代到后Onassis时代的突然过渡。在Onassis时代对于油轮所有人而言正确的东西,在后Onassis时代则不再成立了。图1.1 中东轻质原油价格

要了解油轮所有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前景,人们就必须对其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所采取的用于削弱石油在现代社会中作用的一系列策略的成功或者不足之处有所了解。这些策略可分为以下几类:(1)可再生能源的开发。(2)寻找更为可靠的其他常规能源。(3)政府的能源政策。(4)能源管制。(5)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开发。(6)切断经济与能源增长间的联系。1.2 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指生物资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热能、潮汐能以及水能资源。水能只有在建成水力发电站大坝且雨水能够补充位于大坝之后的河流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再生,因而在干旱缺水的时候弱点就会暴露出来。生物资源可以是堆积在佛蒙特州某个农场外木材的生动再现,但是它也可能是制作木料、纸张及食品之后剩下来的废物,或者是经过处理的废物、生活及工业垃圾。生物资源包括泥炭类(或许,作为炭的前身,泥炭不应被视为可再生资源)。燃烧生物资源可为建筑物的对流供暖、工业处理中用到的热水以及发电提供能量。

生物资源也可表现为来自污水或垃圾倾倒物中的甲烷形式,或者是糖类和谷物发酵生成的乙醇形式。乙醇是一种可再生的并且可以成功地用于汽车的替代性燃料。20世纪80年代,在贫穷的巴西东北部地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进行糖类发酵生成乙醇的生产。政府出面担保该项目旨在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当地的贫困状况,并且缩减由于石油进口--或者部分由于该原因引起的付款赤字平衡。该项目是唯一一个通过给予糖类生产政策性补贴以及征收汽油消费税两方面同时作用的方案。

由此引出的汽油和乙醇间的价差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刺激,使汽车采用乙醇作燃料的比例由20%增加到25%。为进行汽油生产进口的石油部分由于贸易逆差的影响逐渐衰减下来,而种糖地区和乙醇生产企业的就业机会却在不停增长。

生物资源可以随着种植业的发展而得到再生。但这并不意味着生物资源必须得进行再生。假设某森林里的木材产量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而砍伐率只有2%,生物资源自身就在进行再生。若砍伐速度每年递增4%,那么生物资源就得不到再生,而是逐渐枯竭,这是因为土地会由于森林的增加而最终被破坏。13世纪欧洲木材产区的破坏导致了木柴价格翻了两番。在工业革命正式爆发之前,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玻璃和金属制造业的出现,能源消费量一直持续增长。这一现象引发了一场对更廉价的能源替代产品的搜索(听起来很耳熟,是吧),从而直接导致了煤炭资源的开发。煤炭资源是最早被开采的能源形式,早在13世纪末的英格兰纽卡斯尔附近泰恩(Tyne)河入海口就进行了开采。到1325年,煤炭就已出口至法国。有句话叫“把煤送到纽卡斯尔去”,意思就是说,在那个时期只有笨蛋才会这么做,因为所有的煤炭都是从纽卡斯尔运出来的。六个半世纪之后,才有煤炭从外地运回纽卡斯尔。

煤作为木柴的替代燃料拯救了欧洲的森林,使其免遭毁灭--这是一种值得期待的环境产出物,而且是从后代利益出发的选择。同样,这也适用于石油。如果在19世纪下半叶还没有发明新的炼制工艺的话,燃烧鲸油用作照明最终会摧毁全球鲸这一种群。因此,煤油就成为替代越来越昂贵的鲸油的一种廉价燃料。

另一种永不枯竭的可再生能源就是太阳能。安装在房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可用来烧水。通常情况下,常规的热水器都是和太阳能取暖系统安装在一起的,以此作为多云和/或寒冷天气时热水和环境供暖的补充。在阳光照射的时候,光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还有一种不会枯竭的可再生资源是风能。荷兰就是从大海中开垦出来的一片土地,在其领土周围修有防止海水侵入的围堰和将海水泵出的风车。在蒸汽机发明之前,风车和水车是最早用来推动机械装置和研磨颗粒用的能源装置。甚至到1940年,美国都还有六百万台在运转着的风车,为农场和偏远的乡村提供动力、泵送水源。在这种偏僻的地方和那些有持续风力用以发电供商业使用的风力农场,风车仍然是用来泵送水源和发电的主要装置。

地球的热能可以在表面覆盖物很薄并且渗透性好的地区开采出来,这样就使得地表水可以达到被岩浆灼热的岩石层。从地表的裂隙和孔隙溢出的热水和热蒸汽可被直接运移到涡轮发电机用来发电或者作为像美国的黄石公园那样的国内景点。冰岛国的家用供暖都是由地热提供的。地热为新西兰国内能源需求提供了总量的12%,在意大利,这一比例为2%,在美国是1%,而在日本则不足1%。为了开发地球内部的热源,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等国都已经开始进行实质性的投资了。

在加拿大东部芬迪(Fundy)湾入口处修建大坝对于开发潮汐能来讲将会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高潮和低潮间大坝两侧50英尺的水位差可以推动发电机涡轮。当大坝基础的水位差不足以推动涡轮的时候,潮汐能就难以得到利用。不过,人们可以设计一套比较复杂的可以利用潮汐能连续发电的系统。从技术的角度讲,还有形式更为深奥更为复杂的能源,那就是去捕获来自海洋洋流的能量。墨西哥暖流是指跟随在冰冷海水之后的温暖的加勒比地区河流,它可以调节北欧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气候。人们已经将某些想法应用于验证一些可能性,即开发温暖的墨西哥暖流水和冰冷的大西洋海水之间的温度梯度,或者,换种说法,捕获运移水流的动量来发电的可能性。

唯一真正可以再生的不会枯竭的能源,并且能够成功得到控制的、能达到满足人类能源需求总量有利用价值比例(10%)要求的能源,就是水力。水利资源是一种高期望值的能源,既不产生污染,又不浪费其他能源。用水力发电,需要筹措的建造费用和维护费用主要在于大坝的建造、水电涡轮及发电机以及传输系统的费用。20世纪30年代,美国全国总发电量的40%都来自于水力发电,而已建立矿物燃料和核能发电厂的发电量则减少到大约8%。挪威发电业完全都依赖于水力。新西兰全国电量的70%都来自于水力,而瑞典则是50%。

加拿大的魁北克水电站为魁北克省提供了绝大部分的电力,同时还向安大略省、新英格兰及纽约市出口电力。纽约市的用电需求高峰期出现在夏季大量使用空调的时候;而加拿大的用电需求高峰期则出现在冬季,主要用于对流供暖。魁北克水电站夏季向纽约出口的电量可以平缓用电量的季节性波动,在不需另建大坝的条件下就可实现系统平均产量的提高。

某些想法已经用于在英属哥伦比亚建立相似系统,来为加拿大提供服务。在将来的某一天,巨大的伊泰普(Itaipu)大坝和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交界的巴拉那河上的动力企业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水动力资源。中国有最丰富的潜在水力资源,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得到了利用。起源于青藏高原海拔1800英尺处的长江及其支流拥有全中国约一半的水力资源。规划中的高600英尺高、宽1.2英里的长江三峡将能提供比Itaipu大坝多出40%的水能,由此能为大坝下游的工业发展及上游的农业灌溉提供支持。但修建这座大坝却受到环保主义者的反对,他们坚持认为三峡大坝的修建会破坏中国美丽的风景,导致大坝上游多达100万人口的大迁移,对下游数百万人的生活来讲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相对于核能来说水能被视为一种很友好的能源,但是也会对环境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比如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就常受到咸水的冲刷和侵蚀。

生物资源在满足爱尔兰、加拿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美国部分地区(如缅因州、佛蒙特州)的能源需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爱尔兰的对流供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泥炭。在美国北部、加拿大、瑞典和芬兰等国,壁炉已经逐渐被能充分燃烧木柴的暖炉所替代。在最为严寒的天气,砍伐树木后剩下的木头和柴片就可以满足房间的供暖。另外,北美和欧洲北部(瑞典、芬兰、爱尔兰),很多发电厂和工厂都以木柴、泥炭和伐木废料、纸张、纸浆产品和食品处理厂的残渣作为[3]燃料。图1.2表示的就是在选定的几个国家内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需求量中所占的相对比例。图中未表示太阳能和风能所占比例。图1.2 可再生能源的地位

在所有其他国家,几乎90%的能源仍依赖于非再生资源。从全球的能源需求总表上可以看出,包括水力在内的可再生资源只占到很小的部分。1.3 不可再生能源

除可再生资源外的约90%的能源需求都是有限的、会枯竭的,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铀矿。也就是说,时代的发展已经让过去关于矿物燃料已经耗尽的预测失去了意义。比如说,根据20世纪初提出的一个预测,到1920年,全球就将失去石油资源。而在1908年,Theodore Roosevelt,首位,或许也是唯一的一位环保主义总统,曾说过,“当我们的森林不复存在,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也已耗尽的时候,时代就会质问我们世界将会怎样”。

显然,这种情况还未曾出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新发现矿藏的速度总是大过能源消耗的速度。美国对天然气定价政策的放宽导致天然气价格很快升至交易水平。这刺激了天然气资源的勘探,更成功地扩大了天然气储量的开发。天然气的这种过剩最初被认为是一个五年的过渡现象,它加倍导致了“泡沫经济”的发生。除此以外,还有新的发现将这种“泡沫”转变成了一种看不到尽头的风向标。然而,地球是唯一的,那么,它的资源同样是有限的。对某些时间点来讲,预见到在用可再生资源来代替非再生资源方面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同时假设文明社会如现在一样仍处于能源密集型阶段,那么Theodore Roosevelt的观点就应该是正确的。世界的发展将会耗尽它自身的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资源,不过,不会发生在当今这个时代。

石油危机之后很多年,煤炭被视为潜在的救星。煤炭在发电厂里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燃料取代石油的地位,一些以煤为燃料的散装货轮也应运而生。但是煤炭也会带来两大主要的污染形式:温室效应和酸雨。煤炭中的含硫杂质会以二氧化硫的形式进入大气,而后又将以硫酸的形式随雨水返回地面。全球温室效应起源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阻碍了地球将热量反射回太空的通道。

二氧化碳的释放随燃料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我们可以通过碳和氢两种燃料来进行说明。碳元素燃烧后会转化成二氧化碳。一吨碳燃烧将产生超过一吨的二氧化碳。而氢元素燃烧会生成水,不会释放出二氧化碳。煤炭中几乎全部都是碳元素。对矿物燃料,特别是天然气而言,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相对于碳元素来说,其中氢元素的含量比例最高。因此,天然气比相等热当量的炭或石油燃烧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要少。在计算二氧化碳释放量之前必须考虑热质、能量及矿物燃料的含量。热质越低,要燃烧释放相等能量所需的燃料就越多。若用一个标准的百万吨石油当量(MTOE)来衡量某一特定种类的石油,并将其与不同种类的煤炭和天然气中的热质关联起来,国际能源机构[4](IEA)已经测算出不同矿物燃料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量。燃烧一个MTOE煤可释放出1.14公吨碳;一个MTOE石油可释放出0.89公吨碳;而一个MTOE天然气则可释放出0.73公吨碳,这里所指的碳均是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从造成全球温室效应和酸雨这个角度来看,天然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并且,在石油危机之后,天然气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最优先选用的能源形式。在北美和欧洲,天然气已经取代煤,成为发电的燃料。在美国,主要的天然气产出省(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俄克拉何马和新墨西哥州)都已通过管道与东西海岸线、中西部及墨西哥北部主要的天然气消费省连接起来。加拿大阿尔伯达省产出的大部分天然气通过管道连接至加利福尼亚,并经加拿大穿越管道输至新英格兰州。加拿大出口至美国的天然气在持续增长,并成为逐渐发展起来的美国、加拿大及(北)墨西哥统一的天然气管道分输系统的一部分,这一系统是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条约的储备供给。

美国海上石油公司和北海石油天然气供给公司现在正在扩展其在三维地震勘探和浮式采油及储存卸载(FPSO)系统方面的技术工艺。前者增加了在给定勘探费用条件下勘探工作成功的可能性,而后者则降低了开发和生产的成本。在墨西哥湾的深海油田,通过由FPSO提供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得到的近期种种发现,在当前的能源价格以及不久前的海上勘探及油田开发条件下,这些新工艺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北海的深海石油及天然气生产最早都是依赖于昂贵的以重力为基础的钢材和混凝土生产平台。这些设备都是在陆地上进行制造安装,然后拖至海洋作业现场,谨慎地注水使之浸没并直立,最终安全地安放在海底。矗立于海底并探出海面的北海地区以重力为基础的生产平台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同墨西哥湾深海水域一样,新建的北海开采设施利用了相对廉价的FPSO,这些设备漂浮于海面上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固定,使其停留在准确的位置。一旦油田开采枯竭,整套FPSO系统可以移至其他开采现场,而以重力为基础的生产平台则是永久地安放在一固定地点,如果不再需要,必须拆除或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处理。

欧洲能源的一项主要活动是对北海油田和气田进行持续开发,以及整合连接北海气田(英国和挪威)、阿尔及利亚、荷兰和俄罗斯/独联体的天然气管道,使其并入共用的配气系统。完工于1994年和1995年的管道连接系统大大地加强了挪威北海气田和欧洲天然气消费之间的联系。目前仍在进行的工程是在直布罗陀海峡建造一条穿越地中海的海底管道将阿尔及利亚和西班牙相连,并增大位于阿尔及利亚和意大利西西里海峡间的穿越地中海海底管道的运输能力。

虽然还没得到正式的证明,英国大陆天然气内部管道的设计目标即是用于天然气的双向流动,从而处理运行早期英国的天然气出口加上晚些时候潜在的部分天然气进口。如果该内部管道系统建成,那么整个欧洲的天然气消费者就可以由位于英国、北海的挪威段、荷兰、俄罗斯/独联体或阿尔及利亚的气田直接供气。

气田的整合也已对欧洲的能源政策产生了影响,特别体现在对欧洲煤炭工业的政府补贴上。政府对煤炭工业支持的稳步撤回导致了欧洲煤炭生产的缩减和由此带来的煤炭作为发电燃料所占的份额,缩减的部分已由天然气进行补充。

20世纪70年代,核能发电厂被视作是能源危机的一条出路。核电厂不仅不会释放出二氧化碳,还可以降低国家对矿物燃料的依赖程度--一吨铀矿石含有相当于10000吨煤炭所含的能量。策略上核能被认为是可以实现能源多样化并可以促进能源的独立性。人们把巨大的希望放在了快速增殖反应堆上,这些反应堆可以随着燃料的使用同时产生出新的核能,从而有效延长铀矿的储存寿命达数百年之久。现在,430个反应堆中的70%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所拥有,发[5]电量占到世界总量的17%,满足了全球6%的能源需求。

不过,环保主义者对核能却并不抱乐观态度,认为其既不环保也不安全。三里岛事故,还有更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车诺堡(Chernobyl)悲剧等都证实了它们的恐怖。三里岛在1979年出现局部核心熔化,其中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大部分保留在了容器系统中,而发生在1986年的Chernobyl核心爆炸事件,其中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则覆盖了整个俄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毁掉了早先关于核能作为能源危机出路的全部希望。尽管如此,由于核电仍随着全球用电需求量的增加而发展着,要宣告核电的死亡还为时过早。

各国都分别就核电在未来的地位作出了书面声明。部分国家正积极地建造自己的核能发电厂,而另一部分国家则正试图尽快逐步淘汰核能。

绝大多数国家,如美国,正在通过在报废前消耗而并不是彻底取代的方式来逐步淘汰核能。欧洲对核能发电的依赖程度要高于北美或亚洲,这一地区经营着全世界半数的商用反应堆。

欧洲三大主要的核能生产国分别是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独联体。法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核能发电国,供应了绝大部分国内用电并出口电力至周边国家。俄罗斯/独联体拥有世界上最大数量的在建核能发电厂,但是由于受Chernobyl事件的影响和共产主义瓦解后带来的政治经济动荡,大部分建设工作在逐步缩减。

在亚洲,核能拥有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因为所有为减少对中东石油依赖性的努力事实证明都没能取得成功。日本和韩国正在大肆加大核能发电所占份额。1.4 政府能源政策

国际能源机构(IE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内部的一个自治部门。IEA欧洲成员国包括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和英国。其他成员国还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和美国。IEA成立于1974年11月,大约是石油危机爆发一周年纪念前后。成立该组织的目的在今天看来仍与1974年一样正确:(1)建立一种合作机制,通过进行能源管制及替代能源的研究和开发等方式来减少对石油的过度依赖。(2)建立国际石油信息系统。(3)与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均进行合作,建立稳定的国际能源贸易体系。(4)采取措施以减少重大石油供给破坏带来的风险及后果。

然而要建立稳定的国际能源贸易和风险降低计划将不会,或者永远也不可能实现,因为IEA实际上充当了一个高效的信息情报交易所。该机构的年报,即IEA成员国的能源政策可以给出能源政策目标以及详细的能源统计数据和每个OECD成员国的能源需求。部分有关非OECD成员国能源开发的报道已公开发表,遗憾的是,这些国家几乎囊括了全部南美、非洲、东欧、俄罗斯、中国和所有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许多非IEA成员国的政府能源政策和能源开发都已纳入全球能源展望年报中了。1.5 能源管制

政府就节约能源的必要性、政府提供的软贷款、对于节约能源投资的税收津贴、建立需进行绝缘处理的种种许可以及其他能源管制的考虑因素所作的声明,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对说服个人或公司实施节能举措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没有一项措施能像昂贵的公共设施议案那样起到产生激励性的推动效果。这一情况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原油价格持续地在30~35美元每桶徘徊时显得尤其突出。减少公共设施费用所带来的潜在的能源节省量变得不容忽视了。

居民住处和商业建筑物的墙、窗户和门都是经过绝缘处理的,并且都装有电力供暖和燃油或天然气供暖的转换开关。事实上,单纯依靠电力取暖的房屋已经很难销售出去了。恒温器在冬天将降低室内温度,因此人们将习惯于在室内穿上毛衣而不是短袖衬衫了。夏季,将空调设置到较高的温度也可以节能。在居民住处和商业建筑物中,通常安装的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取暖及冷却设备--热泵,而不是传统的暖炉或空调。各厂商纷纷设计出更能有效利用能源的暖炉、空调以及相应的热水供暖设备、电冰箱、洗衣机、洗碗机、干衣机和电灯泡等,以迎合来自那些具有能源意识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一些大型商业建筑甚至还安装有用来控制温度的计算机能源管理设备和用于减少能源费用的能耗设备如电梯等。上述的种种措施可以减少10%~30%的居民及商业能耗量。

2/3的工业用能耗都与钢铁、冶金、化工、石油炼制、食品加工、造纸、玻璃及水泥制造密切相关。受能源价格的影响,铝制品、钢铁、水泥、玻璃、人造纤维和纸张的总生产成本中有10%~50%的部分都是来自能源。要赢得竞争,有一部分就来自于降低生产成本。一旦某家企业将科技引入到通过节能来降低生产成本的话,那么余下的其他企业就将跟随其后从而引发新的竞争。

新一代的高燃效飞行器发动机已经设计成功并投放市场。某家大型航空公司将其现有的喷气式飞机群全部卖掉,而买回了一批高燃效型机群,将节约出来的燃料用于补偿额外的财政支出。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水运行业中。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租船的费率和用于补偿更高的资本支出的燃料储备的增加,拆毁中等型号的油槽船和建造新的油槽船从经济角度看是合理的。大多数中型油槽船队只花费少量的额外经费就可以进行翻新,而在低资本支出时使用旧的中型低燃效油槽船与高资本支出时期使用新的高燃效油槽船所获的收入差不多是一样的。因此,由于使用新旧两种不同的船队所获收入相当,那么就不会再有人对船主毁坏旧船购置新船的行为抱有异议了。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大型油槽船的例子来说明技术革新对减少工业部门一般燃料消耗量所起的作用。对于一艘20世纪70年代早期建造的能载重270000吨原油的特大型油轮(VLCC)而言,要保持速度在14海里的话,若使用蒸汽驱动,它每天将燃烧掉约140吨的重质燃料油,若使用柴油机驱动,则每天将燃烧100吨的中间燃料油。另外,VLCC每天还将燃烧2~3吨船用柴油来维持整艘油轮的电力负荷。到20世纪90年代,蒸汽驱动的低燃效VLCC就不再进行生产了。同样型号、同等速度的柴油机每天只燃烧60吨左右的低标号燃料油。对于海上运输,油轮的电力负荷可以由用主轴推动的发电机提供,而不会再使用船用柴油。这种在节能降耗方面进行技术革新的例子在所有工业领域内都是很常见的。

除了节能技术以外,铝、钢铁(碎屑)、玻璃、纸张及塑料的循环利用在进行再生制品生产上也能创造可观的节能效益。例如,用再生铝制作铝制品只消耗用铝土矿(制铝的原材料)生产同样产品所耗费能源的10%。用再生钢铁及其他金属、玻璃、纸张和塑料进行生产,所节约的能耗虽不如上面的例子中这么明显,但也相当的可观。

此外,工业领域还在采取措施回收损失在废热中的能源。来自工业烟囱的热蒸汽将不再无阻碍地进入大气,而是进入热交换机用于预热将被送入锅炉的空气或水,或用来预热工业处理水或环境供暖水。

一项全新的职业,能源经理,将会设立一系列的机构和公司来指导能源审计,从而实现下述四个目标:(1)鉴别能源消费行为。(2)鼓励员工为节能降耗献计献策。(3)针对提出的减少能源消费量建议采取相应措施。(4)在全公司范围内支持节能项目的进行。

发电企业存在于石油行业的每一个方面。这些企业将经营为居民、商家、工厂提供消费能源的发电厂。电力企业中对以煤炭、天然气和石油为表现形式的能源的需求远远超过了电力形式的能源分配。水力是一种从下落的流水中获取自由能量的有效途径,而蒸汽循环则不同。

从蒸汽形成到进入动力涡轮这一过程所固有的低效率是由汽化水所需的热量以及汽化潜热所造成的,上述两个过程将轮流推动发电机运转。将水转变为水蒸气需要大量的能量,然后继续将其加热至高压蒸汽从而驱动蒸汽涡轮。低压废汽必须冷凝为水,然后泵回锅炉重新加热生成蒸汽。蒸汽冷凝成水的过程会把汽化潜热转变为冷却介质(大气、海洋、河流、湖泊和冷却池塘),并在此损失掉。泵回锅炉的冷凝水必须重新吸收汽化潜热才能再次变为蒸汽。除去合理的传递损失,发电过程中大约有2/3被消耗的能量以废热的形式排向大气。换句话说,用电炉加热一杯水所用的能量只占总能量消耗的1/3。

如果能将冷凝器中的废热用于工厂和环境供暖的话,那么热效率将大大提高。因此,能生产电力和热水或低压蒸汽,同时又能够向工厂和环境供暖提供热量的热电厂就能达到更高的热效率,并且在经济上也比常规的发电厂更有吸引力。

日本和韩国,两国均没有天然气资源,却都建成了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发电厂。天然气以液化天然气(LNG)的形式用特殊的LNG油轮进口至国内。LNG油轮造价昂贵并且通常与具体的资产合同期限内的LNG工程相关。此外日本还在利用地热作为未来的发电用能源领域进行大量的投资。

对于占主导地位的唯一一种能源形式石油而言,其运输方式是独一无二的。汽油和柴油通常用于汽车,柴油则用于卡车、公交车和火车,而喷气燃料则用于飞机。汽油、柴油和喷气燃料(煤油)都是通过蒸馏原油得到的纯净的或白色的成品油。蒸馏后所剩的物质称为污油或黑油。污油可以经裂化装置处理后得到更多的纯净成品油。蒸馏和裂化之后残留于容器底部的绝大部分物质是各种等级的用于企事业单位和工厂以及驱动轮船的燃料油。

由于石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输,因此,任何能在运输工程中起到节能作用的举措都会对石油消费产生直接影响。巴西已经部分切断了汽车与汽油之间的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究其原因大部分是由于社会因素(创造就业机会)而不是经济因素(平衡贸易赤字)。欧洲和日本则依靠高额的汽油税来引导汽车驾驶人购买里程效率的汽车,并影响他们的驾驶习惯。美国政府发现征收高额汽油税从政治上讲是难以让人接受的,而且,作为工业国家中汽油价最低的国家,美国采取的是一套完全不同的方针,即通过运输环节来抑制燃料消费。

在20世纪70年代,政府颁布了法人平均燃油节约标准,即CAFÉ,来强制汽车制造商提高燃油的里程效率。这一性能是指混合在一起的汽车所测出的平均里程,并且公正地代表了面向大众的实际销售情况。这种汽车的混合也包括非美国制造的汽车,并且,通常来说,非美国产汽车拥有更好的燃油里程效率。

1978年,CAFÉ标准规定的是每加仑汽油可行驶18英里,之后于1985年又提高至每加仑汽油27英里。总体来讲,新车的性能都能超过CAFÉ标准。

另外,议会还对那些每消耗一加仑燃料而行驶少于22英里的汽车制定了一套“耗油大王”税。随着新的高燃效汽车逐渐取代旧的车型,汽车的燃料里程效率已从1973年的每加仑13英里稳步升高至1990年的每加仑21英里。结合自石油危机以来过去二十多年里平均七年左右的使用寿命来看,现在的汽车都是高燃效的。

由于采取了看得见的提高汽油里程效率的改进措施,与此同时,汽车的数量也在以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增长着。汽车的数量从1972年的九千七百万辆增加到1992年的一亿两千四百万,在这二十年中[6]几乎增加了两千万辆。汽油的消费量(见图1.3)受到的是一种复合冲击,其原因是大量汽车不断改进其汽油里程效率并且每年所行驶[7],[8]的路程也不尽相同。图1.3 汽油价格、行驶英里数及汽油消费量关系曲线

汽油消费量近来表现得受汽油价格的影响较其他任何因素都更为敏感,甚至超过了对政府政策的敏感度。在1980年汽油价格高涨的时候,其消费量却在下降。然而,到1990年,当汽油价格用定值美元来衡量且与1970年价格大致相等的时候,汽油的消费量却达到了20世纪70年代年的最高值。1.6 科技发展

燃烧煤炭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但是更多的负面影响则存在于那些主要的能源消费国,如北美、欧洲、俄罗斯和中国。对燃烧煤炭进行加氢气化处理可以生产出纯净燃烧的甲烷,而甲烷则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在美国,煤矿里经加氢气化处理得到的甲烷将进入天然气管道配气系统。采用这种方法合成天然气需要政府以财税补贴形式提供大量经济方面的支持。

德国在备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成功地开发出了一整套从煤炭中提取天然气的流程。在国际社会允许的前提下,为生产石油产品而液化煤炭在南非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在1990年的能源价格环境下,将煤炭气化和液化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1990年的能源价格对于生产燃料电池来讲同样太低,而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进行商品化生产是十分可行的。不过,这并不排除燃料电池或者液化、气化煤炭成为商品化生产的可能性。好几家公司已经致力于为实现其商业应用而进行的科技开发中了。科技上的突破将改变能源未来的面目。1.7 石油的非常规来源

油页岩是一种充满了被称为油母质的石油的粘土沉积物。油母质的平均产量,在其经过炼制之后的产物估计量非常接近于原油,约为每吨20加仑。较高的产量更可达到每吨40加仑。潜在的油页岩储量可能远比常规的原油储量高,但是优质的、易于炼制的油页岩储量估计只有全球石油储量的一半左右。虽然现在有少数一部分正在进行生产的油页岩设备,但是要开发大型的商业化的油页岩则需要更高的油价才能满足其运行和资本投入的需要。

美国境内最丰富的油页岩资源位于科罗拉多州、犹他州和怀俄罗明州格林河流域。一吨的油页岩能产出20~25加仑石油,但是这些产量中有一部分不得不用于开矿、压碎并加热页岩至900华氏度,从而使油母质从岩石中分离出来。另外,处理油页岩需要大量的水,不幸的是,这些州都缺水。这也同样是要处理枯竭的油页岩这一领域中令人畏惧的因素,而枯竭油页岩的体积比未经处理的页岩要大得多。

另一种大型石油来源是焦油砂,一种类似焦油的混于砂中的沥青质。巨大的焦油砂沉积位于哥伦比亚、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特立尼达岛和美国(犹他州、阿拉巴马州和加利福尼亚州)。阿尔伯达的[9]焦油砂沉积估计可开采1.7万亿桶石油。用位于阿尔伯达省地表的阿萨巴斯卡沉积的焦油砂生产的合成原油大约可占到加拿大石油生产的15%,对于新近勘探开发的加拿大油田而言,这些原油产品具有相当可观的价格竞争优势。委内瑞拉境内发现了大型的沥青储量。一种含沥青(70%)和水(30%)的乳剂--Orimulsion,可以用油槽船进行运输,在北美、欧洲和远东地区的发电厂里可以作为煤炭的替代品直接泵入锅炉。Orimulsion和阿尔伯达的焦油砂是继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唯一一项成功探索的新的矿物燃料来源的例子,但是要满足能源需求,这一成功案例仍然微不足道。1.8 服务于经济活动和能源之间的联系

早在1973年以前,经济和能源增长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5%的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5%的能源消耗增长。欧洲(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平均水平)、北美的能源消耗和经济活动之间的直接关[10,11]系在1968年到1973年之间是显而易见的(见图1.4)。对日本来说,这一比例大约是1.4,那就意味着在这段时间里,能源增长要比经济增长多40%。图1.4 能源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图

1973年的石油冲击之后,人们最初采取了一些快速并且简单的节约燃料的措施,比如少开车和降低建筑物内温度。但这只够服务于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历史关联。当真正采取有意义的措施来切断能源消耗和经济活动并取得成功的这段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即油价达到顶峰每桶35美元的时候。受经济活动和全球经济情况的影响,能源的总体使用情况所发生的缩减明显向较轻的能量密集型转化了。人们对建筑物都作了绝缘处理,个人购买的均是高燃效汽车并尽量少开,引入了节能科技,安装了废热回收系统,循环利用废品也变得十分盛行。此外,转而使用煤炭、天然气、核能和水力(见图1.5)在削弱石油作为能源的重要地位上也获得了巨大成功[12]。

以石油作为核心的许多战争都取得了胜利。能源的总耗量降低了,经济对能源的依赖性降低了,石油的霸主地位也就削弱了。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球所有的汽车都是高燃效型,所有的建筑物都采取了绝缘措施,高能效技术替代了低能效技术,废热回收系统也都投入了使用,废品也都得到了循环利用,但是旧的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却开始呈现再次出现的势头(见图1.4)。虽然1973年之前的关系并未得到恢复,或者也许不是这样,持续的经济增长将仍然伴随着能源消耗的一定增长。图1.5 石油在能源中所占份额图1.6 世界石油消耗量

然而,尽管投入了大量的努力来削弱石油在现代社会所处的地位,但石油作为能源的重要性却从未真正受到威胁(见图1.6)。自1983年以来,石油的消耗量缓慢地增长,这部分是受以下原因的影响,这些原因包括:人口的增长、发达国家经济的缓慢增长、亚洲及[13]南美经济的迅速发展及节能技术措施的必要补充。

尽管发生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解体,严重地挫伤了俄罗斯、独联体国家和东欧的能源和石油消耗及需求,但是全球的石油消耗仍然呈增长趋势。这一地区经济的复苏最终仍在增加世界的石油需求,但是这一部分需求的增长将伴随着俄罗斯/独联体国家石油生产的复苏。1.9 结 论

发生于1973年的石油危机促使国家政策倾向于寻求替代性并且尽可能可以再生的能源形式,从而减轻人类对石油的依赖性。同时,推行这些政策的目的还包括提高本国的石油生产,寻求其他方法来达到能源上的独立,或者至少减少绝大部分的石油进口。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代,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采取了措施用各种矿物燃料来代替石油,通过实施节能措施和开发节能技术减低了石油的需求量,但是人们对不可再生的矿物燃料(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赖程度却没有多大的改观。此外,如同海上运输石油、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情况一样,石油的消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增长的趋势。甚至可以说,就算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努力,首要的削弱中东石油霸主地位的目标都还没实现。

人们通过节能措施和引进高能效技术节省了大量能源消耗,但这一成就当中,很大一部分被人口的增长、工业世界经济活动的增加和南美洲、亚洲的经济发展所抵消。南美洲、中国及东南亚的经济发展主要就是以消耗石油为基础的。能够动摇矿物燃料地位的一种不可再生能源--核能--本身就由于大众对矿物燃料的偏爱而处于将被淘汰的困境之中。虽然不断有取得胜利的冲突和战争,但是为争夺石油而进行的战争却从未胜利过。正因为如此,油槽船长期的前景才能够得到保证。参考文献[1]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BP Petroleum, London,

1995.[2]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ashiongton, 1995.[3]Energy Policies of IEA Countries, 1995, Review,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Paris, 1995.[4]Energy Efficiency and the Enviornment,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Paris, 1991.[5]Nuclear Power Reactors in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Vienna, 1994.[6]Transportation Energy Data Book, Oak Ridge, TN, 1994.[7]Monthly Energy Review,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Washiongton, 1995.[8]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ashington, 1995.[9]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ncyclopedia, PennWell Publishing,

Tulsa, OK, 1994.[10]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ashiongton, 1995.[11]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BP Petroleum, London,

1995.[12]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BP Petroleum, London,

1995.[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BP Petroleum, London,

1995.2 为什么选择油轮租赁?

在石油工业发展早期,石油公司就作了一个基本的战略性决定:不必拥有全部的吨位需求。这个决定为独立商人能够向石油公司提供装运服务打开了一扇门。如果石油公司作出拥有他们所有的吨位需求这样的基本决定,世界上就不会有油轮业主。不过,在作出允许油轮业主生存的决定时,每一方都是受益的。石油公司通过油轮业主降低了他们的运输成本,油轮业主也找到了商业源,从某种情况上讲,这些使他们都富裕了。

综合性石油公司的主要功能是勘探石油、开发油田、炼制原油以及销售成品油。运输(可能通过管道、船、驳船、油槽车、罐车)不是赢利源,而是作为商业贸易的成本。无论是通过所有权或是从独立的油轮业主或油轮公司租赁船只,负责安排海上运输的租用经理通常都对成本组成感兴趣。海上运输了超过一半的世界石油消费量,无论是原油还是成品油(见图2.1),都表明了海上租用成本的重要性。图2.1 海上运输和消费量比例2.1 租用的优越性

这里有几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租用经理能够通过租用而不是所有权来获得更低的运输成本。如果石油公司占有全部的吨位需求,他们就必须得拥有足够的吨位来满足高峰需求。但是,按定义来讲,高峰需求是过渡的,并同时可能导致石油公司必须拥有比必需更多的船只来满足平均的或基本的需求。当油轮需求低于了顶峰水平,空吨位的成本都可以通过石油公司自身所拥有的足够的吨位来满足基本需求,或租用吨位满足高于基本水平的过渡期需求这两种方式得以控制。这样一来,无论一个石油公司的船只是自己拥有的,还是处于长期租用期内的,它们都可以得到完全的利用,当油轮业主和油轮用于单次航行或短期航行,租用者将承担适应不同需求中所存在的空吨位的风险。

但这并不是必然地意味着独立油轮的油舱就是空闲的。假设高峰需求并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石油公司,实际上,业主可以按照需求在石油公司之间更换雇佣关系。服务于石油公司需求的油轮都提高了其船队的利用程度。

石油公司自己拥有足够的吨位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独立的油轮业主对所有石油公司不同需求的处理,他们之间的组合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装运成本。

而且,石油公司所采取的都是不断变化的运销模式。举个稍微极端但却很实际的关于变化运销模式的例子,即位于墨西哥湾海岸线的拥有炼油厂的石油公司。该公司的所有炼制操作配置和成品油的分配运销模式在20多年中都是不变的。但它的供应运销模式却不是这样。在19世纪70年代,该炼油厂从中东接收原油,使用了5艘超大型原油轮。在19世纪80年代早期,原油来自于墨西哥附近,同时公司的装运需求降低到了2艘阿英拉(Aframax)型油轮。80年代中期,原油来源又改变到国内,因此不再使用油轮。虽然炼油厂与其产品市场没有发生改变,但是供应炼油厂的装运需求却一直在发生变化。如果这个石油公司拥有他们的吨位需求,那么这个公司就应当拥有5艘超大型原油轮。这也很可能达到与炼油厂本身价值相近的投资额。假如这些超大型原油轮没有使用到其有效寿命的一半,那么这个公司就必须得以某种方式处理这些油轮,然后购买2艘Aframax型油轮--而这两艘油轮在5年内也可能被处理掉。

除了拥有的油轮,租用油轮可以使租用经理更容易地改变一个特定船队的组成,以跟上运销模式的更替步伐。除此以外,炼油厂的产出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失调经常会导致过多产品廉价销售到远距离的市场,或在供应短缺时从遥远的炼油厂购买产品。炼油厂的产量会因为不可预期的故障或计划性的检修而发生改变,这会在产品运输工具需求方面导致突然的或按照定义的、短暂的波动。此外,如果所有油轮都是石油公司自己拥有的,产品运输工具的运输能力就必须适应炼油厂产量和当地市场需求之间的极大的不协调性。因此,大多数情况下,石油公司都拥有一组部分雇佣的产品运输船队。

从石油工业发展早期开始,石油公司就作出了一个审慎的决定:不必须有全部的吨位。如果将油轮需求看作是海洋的横截面,那么所有权和长期租用就包括了海洋波浪以下的那一部分。在石油公司获得租用权或开始参与长期租用的时候,石油公司有信心在油轮有效寿命内充分利用这些油轮。当石油公司确定在租用期内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油轮时,5年左右的中期租用就表示的是波浪底部的那部分需求。1~3年的短期租用表示的是波浪上的较高部分,而代表单次航行的那些点则占据了最高部分。

如果在租期末,由于石油公司运销模式的改变而不再需要油轮时,那么当租期到期时,石油公司可以不花费任何成本就能解除对油轮进一步的责任关系。处理一艘不再需要的但却是自己所有的油轮,其花费是相当大的。然而处理不再需要的但是租用的油轮,其花费仍然是直到租期末的租用费。这样,油轮就可以因为不再续租而不需更多的花费被处理掉。通过所有权和各种租用,石油公司能够使油轮供求平衡,并且减少出现空闲或不需要的油轮的风险。

同时,租用也将经济风险和技术过时的风险带给了油轮业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石油公司和业主开始建造大型油轮。第一艘超级油轮不是50000载重吨,而是25000载重吨。代表着最新油轮设计技术的该油轮是最需要的海上油轮,因为它的经济等级降低了运输成本。回想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在30000载重吨的新超级油轮首航之前,第一艘超级油轮在提供最低可能运输成本方面拥有特权的那段时间是相当短暂的。这些早期的超级油轮,在服役5年之后就成为经济过时的产物。然而,这些油轮却能够存在20年。如果一个石油公司拥有这些油轮,这个石油公司就会承担因经济过时而带来的油轮贬值风险。但是如果这个油轮是租用的,那么当租用到期后,经济过时的风险就传递给了业主,而租用者不会有任何花费。

19世纪70年代晚期,高燃效中型油轮的使用宣告了低燃效中型油轮的终结。由于市场汇率是处于这样的一个水平--节省的燃料足以承担包括新造油轮的更高的经济成本,因此石油公司可以通过与租用旧的油轮花费相当的成本租用新建油轮。如果可以不花费额外的成本就能租用新油轮,为什么还要麻烦地去租用旧油轮呢?如果石油公司拥有旧的低燃效的油轮,那么公司就不得不承担它的贬值风险。如果石油公司租用了这样一艘油轮,租期就可以允许提前结束,同时在不需要额外成本的情况下进行新油轮的另一次租用。旧油轮业主,而不是石油公司,将会承担贬值。

业主给租用经理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将他对油轮的使用进一步地与石油公司的运销供应和分配模式相配。在协调油轮固有的灵活性的成本节省的基础上,业主可以提供比石油公司自己运输时更低运输成本的运输服务,而不必购买过多的油轮。这些费用的节省来源于业主使用较低的企业运行管理费用、更高效的员工和运行油轮的能力以及他们接受较小的利润空间的意愿。

总的来说,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相比,企业运行管理费要高一些。因为小公司的业务被限制得很窄,因此小公司倾向于利用更少的企业运行管理费开展获利少的业务。此外,装运公司比石油公司有更大的运行自由度,它们能用低成本雇佣从业人员。但是劳动协议却禁止石油公司这样做。而且,一个精明的油轮操作员可能将其他运行成本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