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金钱买不到的富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19:17:15

点击下载

作者:(美)玛德琳·莱文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给孩子金钱买不到的富足

给孩子金钱买不到的富足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给孩子金钱买不到的富足作者:[美]玛德琳·莱文排版:燕子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2-01ISBN:9787508640181本书由中信联合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部分为什么生活更好了,孩子却不快乐?第1章生活富足的孩子内心或许更贫乏

物质的富足以及父母的过度介入是造成孩子不快乐和脆弱的原因!

周五下午六点十五分,送走这个星期最后一位闷闷不乐的小病人后,我关上门,颓然倒在我那把老椅子上,浑身筋疲力尽,莫名地感到有些泫然欲泣。刚离开办公室的那名十五岁女孩,聪明、积极,虽然备受父母宠爱却满腹怒气,父母的过度关心让她感到无比沉重。她曾用刀片在自己的左前臂上刻了“空虚”两个字,当我们聊到这个伤口时,她把袖口开洞可以套过拇指的长袖T恤卷起来,让我看她的伤痕。这种长袖T恤通常都是穿来掩饰一系列的自残行为,像是用利器切割、别针穿刺或用火柴烧自己的身体。我试图去想象我的小病人到底有多不快乐,竟然得把她的痛苦割进肉里去。

身为治疗不快乐青少年已超过二十五年的心理医生,看过形形色色的个案,我很疑惑为什么这个孩子会让我如此筋疲力尽。我住的地方和办公室都位于一处中上阶层的社区,这里的父母均受过教育,也很注重教养,但都显得忧心忡忡,且看得出来他们对子女有很高的期望。这是一个富裕的社区,社区里的青少年都备受父母关心且经济优渥,但不少上门就诊的青少年却展露出明显的情绪失调综合征:上瘾、焦虑、忧郁、饮食失调和各种自残的行为,其他青少年则表现出令人费解的“不快乐”,而且很难量化他们的症状。事实上,这些年轻人很多生活上有些层面是非常富足的,却也掩盖住了其他方面的缺陷,就像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学校舞会时却觉得自己很笨拙,或是受欢迎的篮球队队长私下却会辱骂母亲,或是身材苗条修长的返校节皇后老觉得自己是“胖嘟嘟的丑小鸭”。虽然我热爱我的工作,但说实话,我的工作真的很繁重,所以每当周五结束时,我都会松口气并期待周末来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感伤。我深深地陷进椅子里,反复翻阅日程表,寻找令我情绪疲惫的原因。

我经手过许多状况严重的案例,即使现在也还有不少重案在手,毕竟我有长达二十多年的治疗经验,也出版过几本有关媒体如何影响孩童发展的著作,现在我已经是个“资深”心理学家,不少疑难杂症都会被转诊到我这儿,而我也很喜欢帮助这些焦虑的青少年,感觉上似乎颇能与他们和平相处。饮食失调的女孩对母亲的关心感到愤愤不平,并且不断重复着自己的厌食或是暴食!自尊心低落的女生以不断替换男朋友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这一代青少年对于两性交往的定义实在令人瞠目结舌;男孩借由吸毒来逃避忧郁空虚,结果却因为滥用药物而被送进戒护中心戒除药物。如此多的青少年都有明显的情绪疾病,像抑郁症、情绪失调、饮食失调,以及滥用药物等,家族中通常也有抑郁症、躁郁症或酗酒等病史,他们“看起来”焦虑不安、成绩普遍不佳、人际关系不良、行为伤风败俗,当这些孩子被硬拉来接受治疗时,他们的父母也都吓坏了。

可是,让我感到困惑的是,我越来越多的时间是用在那些原本看来很稀松平常的青少年问题及案例上。这些孩子的父母因为孩子的问题到我办公室求助时,往往没那么急迫。有些家长隐约感觉到事情不对劲,于是要求我“看一眼”他们的孩子;有些则是隐约发现孩子在吸毒,或在日记上看到令人不安的事情而来电,期待我能减轻他们的疑惧。普遍来说,这些青少年在学校里的表现都很好,在家里也算听话,也许看起来“不是很阳光”,甚至有点儿退缩,可是父母通常不会认为孩子有焦虑的问题,他们认为孩子或许不快乐,但不至于焦虑。这种自我安慰的想法,让父母疏于注意,我治疗过的案例中,不少是因为青少年自己的坚持而来求助,他们的父母甚至从没想过要担心什么。

这些青少年多半都是一副很正常的模样,日常表现也许有几项不寻常之处,例如,使用药物、意志消沉、学校表现不佳或行为不良,但通常无伤大雅,因此他们的父母对于孩子主动要求心理咨询通常会感到很惊讶。但若因此就诊断这些孩子有情绪方面的疾病则是过度曲解,这些孩子并不像其他已确定患有严重问题的孩子,拥有那种疲惫不堪、衣衫不整的凌乱外表。

不过,他们会痛苦地抱怨压力太大、遭受误解,并觉得焦虑、愤怒、哀伤和空虚,尽管一开始看起来并不符合临床诊断的标准,但他们千真万确过得很不快乐。这些青少年多半都很难清楚表达让他们觉得痛苦的原因,不管是抱怨或陈述的方式都透露着茫然,他们会说自己“无所事事”,或“内心空虚”,或“没有原因,就是不快乐”。他们明白自己生活优渥,但对自己的幸运际遇并不会感到丝毫高兴,俨然缺乏年轻人特有的热忱。

经过访谈,这些青少年的焦虑状况突显出来,其中不少孩子都有忧郁、焦虑、恐慌和愤怒的情况,很多孩子会将诸如割伤、非法用药或暴食症等自残行为隐藏起来,不让父母和同伴发现。这些年轻人都大到能够自如地运用语言,心理上也有认知,但似乎不太了解自己,他们缺乏融入真实世界的能力,容易感到挫折或陷入冲动,行事往往不考虑后果,无论是面对艰难的任务或是日常生活作息,完全仰赖父母、师长、教练和同伴的意见。即使具有自主的行为能力,学业成绩也不错,就是很没创造力或令人觉得无趣,常抱怨生活无聊。

坦白讲,治疗这些青少年比治疗其他状况“更严重”的病人更加吃力不讨好,他们的父母很可能否认孩子正遭逢心理上的问题,因为青少年问题的历史性指标,譬如成绩滑落、退缩和装模作样,在他们身上都不明显。然而,我的日程表却证实,我的治疗对象越来越多出自环境优裕的家庭,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传统的青少年问题,却很不快乐,与外界疏离并且被动,传统上青少年渴望的独立自主,在他们身上反而不见踪影。

生物本能使然,当父母感受到孩子的脆弱无力时,他们会努力保护后代不受挫败或失望的折磨。因为害怕孩子不够坚强,无法达到一般社会的要求,譬如做功课、遵守宵禁、整理房间、一起吃晚餐,所以父母定下的生活纪律越来越松,甚至荡然无存。由于舍不得孩子辛苦,父母转而只希望孩子学业成绩和课外活动表现要出色,但关于家庭责任的期望却低到不行,这样不均衡的期待导致孩子们习惯等待有人“帮忙收拾烂摊子”,而不是自主学习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或管理时间。父母求助于家教、教练、咨询辅导和精神治疗师,为的都是增进最看重的学业和体育上的成就。我的病人虽然看起来被动而且漠不关心,他们的父母却典型地极度担心和过度介入,对孩子的物质需求予取予求,希望能够买到孩子的服从,达成父母设定的目标,移转孩子过得并不快乐的注意力。

也许针对这类青少年的问题,许多粗浅见解会不以为然,认为这些孩子只是被惯坏了,或是父母过度溺爱所致。虽然我也很想对这些青少年的问题直接一言以概之,但我明白这些遭受父母彻底干预,虽然物质、教育方面都不虞匮乏的孩子所面对的问题有多令人困扰,我在前文中提到的周五下午所感受到的筋疲力尽感,并非因为我要治疗一个被惯坏或被严重溺爱的小孩,而是因为这个孩子真的生病了。

尽管这些孩子外表光鲜亮丽,但不管穿着怎样、开什么车、成绩好坏、是否是个风云人物,他们的青春期过得一点儿都不顺遂。一丁点儿的挫折就会让他们陷入慌乱中,例如,一个很聪明的十三岁少年,为了要有好成绩,考虑入侵学校电脑系统篡改数学成绩;一个成绩优异的十六岁女孩想自杀,竟然只因为学习能力倾向测验(SAT)成绩不是很理想;十四岁的男孩告诉母亲要去朋友家,事实上是蜷缩在我诊室的沙发上,眼眶泛红、沮丧透顶,自认为没有活下去的理由,因为他被校棒球队刷掉,不敢回家面对父亲的失望与批评。虽然我们很想把这些问题归诸传统的青少年问题,但这是错误的,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青少年自杀已呈四倍数的增长。

翻看日程表时,我的心情继续往下沉,发现过去的这一个星期,与前一个星期,或是前一个月,甚至一年以前并没有多大的不同。这几年来,我的病患开始面对越来越多原本在他们的优渥成长环境中不会面对的青少年问题,这些孩子既幸运且基因优良,既聪明又有天分,父母普遍专心投入养育工作,经济宽裕的家境让他们拥有比别人充足的资源和机会,按理说,这些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上应该是昂首阔步,但却走得跌跌撞撞。就像所有做牛做马,拼命给孩子更好生活的父母一样,我也曾经以为那样的投入、机会和金钱有助于让孩子享有更健康的情绪。然而,我的日程表却逼着我反向思考——物质的富足以及父母的过度介入,或许反而是造成这些生活富足的孩子不快乐和脆弱的原因。为什么物质丰裕的孩子会觉得如此空虚?

就在我“恍然大悟”这些天之骄子之所以出现意料外的不快乐与脆弱的同时,我发觉自己深受自残病人以及他们透露出的绝望信息的影响,因为那两个令人震惊的简洁字眼“空虚”,已经捕捉到很多青少年病患所面临的困境。到底是哪方面感到“空虚”?我遇到的很多病患都拥有师长、教练,以及三千宠爱与资源于孩子一身的父母。矛盾的是,大人表现得越关爱,青少年病人就显得越空洞。由于外在饱受溺爱、呵护、压力,以及无微不至的管理,我的小病人反而在不知不觉中被剥夺了内在成长的机会。

不断干预孩子的父母,与支持孩子自行解决问题的父母相反,他们会阻碍童年及青春期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发展出自我的意识。自主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独立,再加上能力与人际关系,一般认为是人类天生的需要,它们的发展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在一个充满支持与尊重氛围的家庭,面对并学着处理越来越复杂的个人和人际挑战,孩子们更需要做的是培养“自我的意识”。“我会自己绑鞋带,我妈妈很骄傲”是个获得允许与机会自行完成艰难工作的小孩的开心话语,他知道妈妈也为他与日俱增的能力和独立感到高兴。同样,“我认为解决与最好的朋友之间的问题,比准备几何测验更重要。我妈妈可能不同意,但我想她会理解”,说出这段话的青少年在勇敢面对个人、学业与父母期望的拉锯战时,做出了他的决定,同时也彰显了一种自我的意识。但也是由于他与母亲的关系亲密,他的母亲才能容忍不同的意见,允许孩子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决定,而不是受制于母亲的需要或焦虑而作决定。

老是帮学步中的幼儿系鞋带会妨碍他的学习,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没有父母会想要帮已经十二岁的少年绑鞋带,所以我们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来;但对象若是青少年(通常问题更多元,譬如学业、同伴压力、药物、性关系),父母可能就把“退居幕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的念头完全抛诸脑后,他们会跟孩子说:“你可以等考完试再去找朋友,维持好成绩很重要。”彻底疏忽这个年纪的孩子可能发生更多问题、需要培养自制能力的事实,拒绝让青少年有机会自己作决定,学会承担后果。任何能力的学习,就像幼儿学会自己系鞋带之前必得笨手笨脚地摸索一番,青少年也必须从错误中学习如何处理困难的任务和选择,如此,当父母不在身边指导时,他们才能精确地掌握做出独立、健康、道德的决定的诀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站稳脚跟向前行,可是在幼年及青春期,适度的挫折让孩子有机会重拾平衡,修正自己。

当我们硬性强制、强迫孩子接受或非必要地接手时,我们其实是在“惯坏”他们,更严重的是,我们阻碍并干扰他们建立自我意识的能力。我的青少年病人会感到空虚,是因为她无法发展内心的资源,她自觉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或有效管理情绪。她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无法控制,也对自己处理青春期变化的能力缺乏信心。她觉得割伤自己是她能够操控的少数事情之一,割伤让她的愤怒得到适度的发泄,而非一发不可收拾。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病人觉得空虚呢?由于心理基础发展困难的孩子,其内心缺乏我们称之为“自我”的安全、可靠、包容的内在架构,因此无聊、茫然、不快乐以及仰人鼻息的感觉会一举涌上,即使外在拥有一个慷慨大方的家庭,但他们内在的房舍却是破败不堪。自认为心怀好意的父母解决问题、发展自我的方法是给孩子压力,强调外在成就的重要性、全面批判,过犹不及地参与孩子的情绪,处于这些状况下的孩子,尤其难以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或是培育出自我的个体。

诸多受欢迎的媒体大量报道那些自我陶醉、过度投入的父母的“通病”,指摘他们孕育出被惯坏、有求必应、同时缺乏价值观的孩子。不过,我的经验为我带来迥然不同的结论,我的大多数病人虽然深受困扰,但并没有被惯坏,他们的父母大多也不自恋,通常得独立面对很多问题。父母和孩子感受到的痛苦同样真实,而且并非微不足道。我看到的孩子享有各种物质上的优势,但却觉得人生没有方向,他们缺乏自发性、创造力、热忱,最恼人的是没有快乐的能力。随着他们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他们的父母也感到更加困惑和忧心忡忡,要不退缩、要不加强介入,而孩子也好像更不能完成诸如发展友谊、兴趣、自制力和独立性等属于童年和青春期的成长任务。

传统上,在青春期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退缩、易怒、抗拒、反对父母的价值观、试图展现不同及抛弃原本的个性等行为,最后终于发展出稳定的性格,重新回归平淡的人生轨道。越来越少养尊处优的青少年,能与经常性的压力抗衡,然后追求卓越。面对加速的学术课程、多元化的课外活动、提早准备高中或大学的入学、硬逼着孩子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的教练和家教,很多孩子都被挤压得喘不过气来。父母对孩子的批评甚至反对,成为家常便饭,好比较的父母依然持续对孩子施压,希望他们有更好的表现和成就,结果,孩子没有时间探究自我,自然也就无从发展良好的自我。幻想、做白日梦、思索自己和想象未来,或是“紧张害怕”,都是自我发展的必要过程,而且急不得。每个孩子的发展各不相同,大多数人会有某些项目超前,其他项目却落后的状况。不少名人都属于“大器晚成型”的,例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作家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以及《魔戒》的作者托尔金(J.R.R.Tolkein)。有时轻推一把会有帮助,但揠苗助长却很少会有效果。

众人眼中看起来像是很融入家庭和社区的良好表现,比方说,成绩拿高分、听话、守规矩、接受别人看重的兴趣和活动,可能都是自欺欺人的,只是做给大人看的表象。孩子也许拥有傲人、优异的能力,却仍缺乏对自我的基本认知,心理学家称之为“假性自我”,与一些情绪问题息息相关,最显著的就是“沮丧”。

当孩子们被迫重视别人的意见高过自己的意见时,心理的发展就被扭曲了。一个小女孩因为“假如成绩退步,妈妈会崩溃”,所以拼命维持平均分数,也许这个女孩本身就是个用功的学生,但现实中,她是因为需要控制住妈妈的焦虑,所以才用功读书,如此绝对会妨碍这个孩子发展独立自主、乐于工作的能力。积极进取及冒险犯难的动机均必须发自内心,唯有发自内心才有“真实”的感觉,假如来自外在,就会感觉“虚伪”。若为了取悦别人或博取他人的肯定而努力,不仅会耗费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更甚者会埋没其真正的才能、技巧和兴趣。由于青少年必须面对正常的多重“自我”(“我跟朋友在一起时那么快乐愉悦,但与父母相处时却变成一个迥然不同、落寞寡欢的人”),并且思考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我”,青春期这样的“假性自我”很容易造成问题。当孩子必须与父母灌输的其他不切实际的形象,例如,名列前茅的学生、杰出的运动员、完美的孩子等,对抗时,对青少年原本就很繁复的心境而言,并无助于他们找到真实的自我。

青少年努力摸索自己的个性和未来的自我时,必须获得大量的支持,但实际上,遇到的多半是干预,干预和支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过程,支持与孩子的需求有关,干预却代表着父母的需求。本书将强调这两种态度的相异之处,因为一方面完全无法体会渴望的支持、温暖和参与,另一方面又受到持续干预、反对和批评的损害,尽管立意良善,父母确实是持续在破坏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只要孩子没有得到塑造真正的自我意识的机会——一种真正发自内心的自我,那么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饱受深度沮丧、焦虑、滥用药物和空虚之苦。我们太关注孩子“做什么”,忘了孩子“是什么”

身为心理医生,我被教导要凭借所学,小心处理我获得的结论,不能因为我的诊疗室里坐满了各种类型令人费解,看似经济优渥、备受呵护,却极端不快乐的青少年,就认定出现了一个新的潮流趋势。心理学史上屡见正确的观察导致不正确结论的例子,我读研究生时,学到精神分裂症的显著症状之一是血液中含有高浓度的钠的论点,但日后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因为医疗机构在病人的食物中添加大量盐分所致。

一般我们不会去注意青少年是否不快乐,我需要确定的是,我在看诊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不是单一的区域现象。尽管我在我居住社区的孩子身上看到的状况是父母的关怀与经济资源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并未造成预期的保护效应,但我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显示这种矛盾现象延伸到了其他社区。我住在加州的马林郡,外界对这里有很多刻板印象,有些是不正确的,有些却是实至名归。我的社区同质性相当高(白人、中高阶层、教育程度高),父母高度关切子女、好比较,也为子女的表现感到极度焦虑。但我想知道的是,其他社区的情形如何?其他专业的心理学者是否也看到了我的所见所闻?有无任何数据可以佐证我的观察——父母教育程度高且生活优渥的天之骄子心理受创的比例比过去高?其问题多半是因欠缺发展自我意识的说法正确吗?

基于想确定我的观察是否正确的念头,我开始打电话给全美国的同行,与市区、郊区以及乡间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交谈。我与那些专门治疗富家子弟以及中产家庭的医生也讨论过。“天之骄子”是个比较级的用词,在美国,“富豪”一词或许只能保留给顶端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的高收入家庭,而其他大部分家庭只称得上“富裕”。研究人员把“富裕”定义为家庭年收入大约在十二万到十六万美元之间,行销杂志则将标准定在七万五千美元及以上,或略高于全美四分之一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也就是被列为“庞大的富裕阶层”这个等级。虽然父母的收入并不算宽裕,孩子们却能拥有富裕级的享受,拥有电视、电脑、电子游戏机,以及手机等。事实上,美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而我们为数甚多的小孩所过的优渥生活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想象的。

令人惊讶的是,几个月的电话联系的结果相当一致,或许因地区不同而表达用语各异,在芝加哥市区称作“空虚”、纽约郊区称作“排空”、佛蒙特乡下则说“枯燥乏味”,但很清楚的是,这些聪颖、依赖性高、号称天之骄子,却感到疏离且空虚的病人全美到处都有,且不是这里一个、那里一个,而是成群结队的。和我一样,大多数我联络的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医生和心理专家,都在电话答录机上给来电者留言:“挂号额满,谢谢来电。”他们的工作满档,病例接不完,也许我们在很努力地帮助个别的孩子,但却忽略了更大的问题。

◎ 为什么家庭环境最好的孩子会陷入史无前例的精神疾病和情绪危机?

◎ 是否家庭收入高、父母教育程度高、关心子女以及对子女期望高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危害,而非原本期望的保护?

◎ 为何为数惊人的天之骄子们,在完成青少年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也就是发展自主权以及健康的自我意识时,会遭遇空前的困境呢?

我们必须检视现代家庭教养子女的状况,父母抚育子女越来越公事公办、越来越不用心。我们太过在乎“底限”,太过关注孩子“做什么”,而忽略了孩子“是什么”。我们投入时间、注意力和金钱确保他们表现出色,每次球赛都亲临现场,却很少一起吃晚餐。虽然我们坚定而往往带有批判意味的关心都是动机良善的,我们相信我们的努力终究能帮助子女更快乐,让他们在这个严苛的世界里出人头地,但我们对他们的伤害却并未减少。我们需要明了的是,研究显示,养尊处优的天之骄子正蒙受着不成比例的高度情绪问题,我们需要更深入了解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必须检讨这扰人的社会结构、这股环绕在我们自己和子女周围的“富裕文化”。虽然本书的内容聚焦在那些显然已经受到现有社会文化伤害的孩子身上,但事实上,很可能所有的孩子在面对过度的压力、爱操心的父母和不当的价值观时,或多或少都会遭受某种程度的伤害。我们必须挖掘自己的心理问题以及自己是否快乐的问题,必须正视我们教养孩子的方法。最后,我们不仅要为“有问题”的孩子,更要为所有的孩子发展出一种由人际关系、家庭、学校和社区所构成的安全网。我们必须停止将我们的资源投入研究问题,而是开始把资源投入到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中。

本书是经过评估一百多项有关孩童发展的研究,访谈几十位知识渊博的医生和研究学者,以及筛检我自身二十五年来担任心理医生和家长的经验而完成的。本书专为某些父母而作,这些父母有足够的勇气来严肃检视他们的教养方式、他们所认同的文化,以及为了帮助他们的孩子成为自主、高尚、有才能且合群的成年人所需困难却必要的修正。心理健康的危机不容轻视,它经常会以极端丑恶的方式卷土重来,纠缠着我们、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的社区。本书是为突显一个不能被歪曲、被看轻和被漠视的问题而划下的惊叹号。总而言之,我们不能再继续忽视正在蔓延的严重情绪问题。第2章为什么孩子总是很苦恼?

当父母的爱是以“成就”为条件时,孩子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情绪问题!

与全美各地的儿童及青少年心理治疗师交谈后,我真是受益匪浅,并且印证了一个事实,我并不是唯一一个感到困惑的人,不少同行都在为不快乐、深受困扰的天之骄子的数量日益增加,以及为缺乏对这个问题的正视而感到焦虑。我联系过的心理医生、心理专家和精神健康工作者,全都急于与我分享他们手边的相关病例,我们努力推论究竟是什么因素让长久以来认为最不可能出现情绪问题的族群,出现了惊人比例的情绪困扰。我们常在电话中畅谈数小时,讨论棘手的病例,以及探讨“大局面”的问题。尽管我从全美各地医生口中听到诸多令人费解又恼人的故事,但毕竟都只是研究者随口谈论的“坊间传闻”。科学家仰赖的是研究大量群组对象后得出的结论,无论案例本身多么发人深省,端赖独立的案例并不能成就结论。那么,对这些孩子的研究在哪里?我们常听到人们感叹这一代的孩子是多么“娇生惯养”,却从未听人提到他们有多苦恼。

之前在加州和旧金山大学医学图书馆里花费数月所作的调查,帮我厘清了为何有关富裕年轻人情绪问题的讨论会如此稀少。事实上,出自教养良好、生活优渥家庭的孩子是研究者最不想研究的一个族群,长久以来,心理学领域一向着重于研究中产家庭的问题,尤其近几十年来,研究的焦点更是转移到了传统上被视为危险族群的贫穷子弟身上。大量的文学著作论述贫穷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情绪和社会的挑战,销蚀了父母教养子女的能力,导致贫穷子弟有着高度的情感和行为问题。这种推论的正确性长久以来都被深信不疑,意即若缺乏收入可能代表着不好的教养,那么,高收入应该表示会有良好的教养。直到最近,社会科学家才认为这项推论虽然合理但却不一定正确,并终于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教育程度高、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孩童和青少年,而他们的研究发现是新的、论调一致的,并让人感到格外困扰。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苏尼雅·路德博士(Suniya Luthar)所率领的研究团队发现,美国孩童中已出现一个新的“危险族群”,更准确地说,是过去未曾认知、未经研究过的一个危险孩童族群,他们颠覆了以往会让人联想到“风险”这个名词的刻板印象族群,他们并不是生长在大城市的破败贫民区、生活无比艰困的孩子,这些孩子家中的冰箱不会空无一物,屋里不会有蟑螂到处爬,学校里没有枪械问题,左邻右舍也不会发生凶杀案。美国近年来新界定的高风险族群是出身教育程度高、富裕家庭的前青春期孩子和青春期少年男女。尽管他们在经济和社会上都是养尊处优的天之骄子,但与其他族群的小孩相比,却体验着最高比率的沮丧、滥用药物、焦虑失常、身体不适,以及不快乐的情绪。研究者纵观所有社会经济阶层的孩子,发现最受困扰的青少年往往来自富裕的家庭。我们不知道来自富裕家庭更年幼的孩童是否也属于高风险群,因为还没有系统化的研究相关情绪问题的案例。随着研究的累积,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过了十一二岁,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情绪健康方面的优势,反倒有可能转换成不利因素。

新的发现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减少关注传统上被认为有风险的孩子们转而用心于新危险族群,而是更应该睁大眼看清金钱、教育、权势、声望,以及物质享受并无法保护孩子免于不快乐和情绪上的疾病的事实。我们需要严肃地检视“富裕文化”,了解这种文化所看重的是什么,忽视了什么,又贬低了什么。以便寻找线索,解答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受创的孩子。我们需要调查这种文化的某些层面,像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完美主义,以及争强好胜,是否真的可能造成这些心理疾病;我们也需要更深入了解富裕社区的教养方式。为什么顶尖高收入家庭子女心目中的父母,不会比那些社会底层孩童的父母来得有时间、慈爱和能干?为什么父母高度的介入与期望,这类一向被视为对孩童发展有利的因素,对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的保护效果却不如预期?请正视问题的严重性

一项针对公立学校学生所作的研究显示,有百分之二十二来自经济优渥家庭的青春期少女患有临床的抑郁症,是全国七年级少女患抑郁症比例的三倍。到了八、九年级,这类家庭的女孩有三分之一出现了显著的临床焦虑症状。而中学初期,来自富裕家庭的男孩患有焦虑和抑郁症的比例也有升高的现象,但不像女同学那样显著。然而,到了高二、高三,这些男孩常有借助药物和酒精来自我治疗沮丧的状况。这是个非常恼人的发现,与好奇心使然及想融入同伴群体而吸毒的青少年相比,选择用药物来自我治疗的青少年,未来变成长期滥用药物者的风险会高出很多。

同样令人担心的事实是,学校里许多人缘很好的少年同时也是大量非法药物的滥用者,他们的同伴也支持这样冒险的行为,当你问青少年,他们最喜欢哪个同学时,通常他们会选择那些敢公然违法犯纪和滥用药物的同学。这类同龄人间崇拜违规脱序行为的现象,在市区穷人家孩子以及富裕郊区的孩子间同样流行,完全颠覆我们固有的刻板印象,以为大城市里贫民区那些“强悍”的男孩才会认同青少年的犯罪行为。除了忧郁沮丧外,富裕青少年焦虑、滥用药物、违反规定和身心失调等现象都有升高的迹象。富裕的青少年同时也容易发生饮食失调和割伤自己的行为。究竟这些问题是何时开始的,到底哪些孩子最有可能受到影响?

有项特别值得注意的研究,研究对象是纽约市郊的一个小康社区(年平均家庭收入约十二万美元)里的六、七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全都就读于当地的一所公立学校。六年级的学生看起来情况特别好,也就是说,他们发生心理异常现象的比例远低于全国同年级学生的平均值,但七年级的男女学生就非常意外地显示出高比例的焦虑、忧郁以及滥用药物,并发现女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尤其高,来自富裕家庭的七年级女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是全国同龄女生的两倍。尽管这个比例远不及富裕家庭中学女生的百分之二十二,但令人惊讶的是,仅仅一岁之差,初中女生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就大幅攀升。就像许多研究专家曾指出的,青春期早期对女孩子来说是格外脆弱的一个阶段。看起来富家女孩大约从十二岁开始,就处于特别高的忧郁和焦虑风险中。

私立学校的孩子尽管其父母的收入和教育程度可能更高,但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私立学校年纪较小的男女学生,忧郁和焦虑的程度只比一般人略高,但在中学最后两年的求学过程中,痛苦的指数会有增无减。私立高中学生焦虑、忧郁、身体不适、思考障碍、注意力问题以及违规犯纪等征候的普遍性,要比全美高中学生的平均值高出二到五倍。焦虑、忧郁和身体不适是男孩和女孩最常见的病征,女孩子比较倾向于默默承受,男孩子则会靠药物和偏差行为来抗拒。或许是因为公立七、八年级的学生,一开始还没有感受到太大的压力,但到了高二、高三,成绩压力就变得特别强烈。此外,富有的私立学校学生之间或许比较容易取得药物,并且忙碌且全心投入工作的父母也比较没时间陪伴子女、监管子女的社交生活。

十七岁的凯瑟琳是我所在的社区里一所竞争激烈的私立中学的高三生,大学希望能进入沃顿商学院(Wharton)、斯隆商学院(Sloan)或哈斯商学院(Haas)这三所全美排名前三名的商学院就读,为此,过去三年来她非常用功。凯瑟琳从未提过究竟是学校本身或是学校所在城镇令她向往,当我告诉她这三所学校门槛很高、非常难进去时,凯瑟琳并不理会我的关心,只是一味地坚称:“我希望毕业后找到好工作,而这三所学校之一将是我的成功门票。”

每周一到周五,凯瑟琳都拼命用功读书,但一到周末,她就开始吸食毒品,一方面是因为她的朋友之间流行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这么做让她在狂欢作乐后仍然有精神继续读书。为了避免吸食毒品后在所难免的“戒断综合征”(crash),星期天晚上她要靠安眠药入睡。凯瑟琳的父母将她视为“即将离家独立”的女儿,并不知道女儿有吸毒的习惯,一来他们拒绝相信,二来他们没有时间陪伴女儿,无法监控女儿的进出活动。凯瑟琳的父母认为,女儿专心向学很不错,也代表她拥有成熟的心智。本身事业有成的这对父母,非常清楚凯瑟琳的平均学业成绩很高,但却不了解,再不插手管教,她可能会染上滥用药物的恶习,如此一来,不管未来获准进入哪所学校,都将无法获得个人或学业上的成就。

设在亚特兰大的疾病管制中心将流行病定义为,“在一个社区或区域里发生显然超过正常预期数量的一种疾病、与健康有关的特定行为或是与健康有关的事件”。忧郁、焦虑失调和滥用药物,全都以显然“超过正常预期”的比率打击着出身优渥家庭的孩子们。最新的数据资料显示,高达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来自富裕家庭十二到十八岁的青少年,正遭遇心理疾病的困扰。这种流行病不但对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造成巨大的痛苦,也会带来相当程度夭亡早逝的风险,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抑郁症患者最后或是走上自杀一途,或是因厌食症而死亡。至于吸毒和酗酒则是造成青少年意外死亡比例相当高的因素之一,最典型的就是车祸(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和用药过量。

钻研这个族群的研究者,往往意想不到他们的发现是“令人惊讶”或“骇人听闻”的。没人想象得到养尊处优的天之骄子出现情绪问题的比率,竟比一般孩子高出许多,当然这个比率无法与极度贫困的孩子相提并论,也不会比他们更高。然而,现在很清楚的是,生活富足的孩子从初中开始,就出现高比率的情绪问题,并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而愈演愈烈。这项发现也符合我与许多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看诊中所发现的情况。因此,为什么来自经济有保障家庭的孩子,会陆续出现情绪上的困扰?许多养尊处优、生活富足的孩子所拥有的唯一“优势”就是拥有富有的父母,我们不能仅根据父母的教育程度或经济地位,就乐观地断定孩子的情绪健康与否。

对大多数的美国人来说,公众健康资讯的主要来源是媒体,而媒体也持续提供了一连串上层阶级孩子让人感到不安的新闻事件,提醒我们注意心理健康危机的警讯。虽然很多案例的惊悚程度有助于刺激报纸和杂志的销售量,也提高了某些电视“特别报道”的收视率,但这些报道却很少进一步探讨或找出造成这群孩子高比率不良行为和心理苦痛的原因。媒体宁可以耸动的插播吸引受众,却不肯深入分析,以至于我们能获得的有用资讯少之又少,根本无法追根究底地查明这些骇人听闻行为背后的成因。

◎ 纽约市富裕郊区威彻斯特郡(Westchester County)的哈立逊中学(Harrison High School),因为停电而提早放学,学生趁机召开一场啤酒派对。狂欢中,有一名十七岁的男孩脸上被揍了一拳,头撞到水泥地面,不省人事地倒在地上,其他青少年见状,不仅不打电话求救,反而急着掩饰偷开派对的证据,后来男孩死了。

◎ 伊利诺伊州诺斯布鲁克(Northbrook,芝加哥富裕郊区)的一所中学举办了一场粉领女子足球赛,由喝醉酒的学姐出战学妹。比赛中,情况越来越糟,年长的女孩用残渣、鱼内脏和颜料罐攻击年幼的女孩,结果有五名女孩因骨折和严重割伤而被送进医院。

◎ 美国公共电视台一个特别报道中,探讨了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郊外一个繁华城镇爆发的梅毒疫情,两百多名年轻人受到感染,其中有些人只有十二岁。访谈中,镇上的年轻人描述狂饮、滥交、同伴压力、不想被视为异类以及缺乏大人管教是造成这项疫情的因素。参与这项报道的一位研究者评论道:“我们听到很多有关空虚的苦闷。”

这些事件的惊人之处不仅在于孩子缺乏大人的监管,还因为这三起“不幸”,甚至致命的事件中,都是在大群同龄人同意下发生的集体行为。尽管大部分家长努力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并帮助孩子做出诚实和安全的选择,但是同龄人团体在青春期扮演着强大且无处不在的社交力量,越来越鼓动着脱轨的行为。研究者发现,学校里“受欢迎”的青少年,往往树立了众人渴望和接受的行为标准,却展现出高度侵略性的社交行为,这些行为不但受到同伴仰慕,而且获得他们的认可。这种情形不但在滥用药物和违规犯纪的“花花公子”身上可以看到,也适用于形容“大姐头”,她们会故意虐待阶层地位“较低”的女孩。奇怪的是,初中阶段负面行为越多的学生,进入高中后越可能享有更高的社交地位。

富裕青少年越来越沉溺于崇尚滥用药物、违规犯纪和同伴犯罪的事实,非常让人忧心。研究发现,青春期的友谊可能牵扯上所谓的“越轨行为训练”(deviancy training),导致成年后的犯罪、滥用药物、暴力和精神不正常等症状的增加。换句话说,青春期的孩子跟谁混在一起确实很重要。青少年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遭逢高度压力时,特别有可能被其他价值观不佳的青少年所吸引。青春期早期的青少年在家里要面对恶言相向、濒临离婚的父母,在学校被要求当个成绩优异的优等生,这两种情况都很容易让他们在交友方面选择与不理想的同伴为友。

虽然我很想把这些富裕青少年让人忧心的事迹归咎于不幸的异常现象,或是被宠坏以及缺乏管教的关系,但层出不穷的案例已经多到不容我们忽视的地步。导致某些孩子高度心理受损的因素,也可能造成更多其他孩子的压力和不快乐。我们从研究中学到的教训、从家庭和社区内看到的情形,以及在报上读到的报道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若是不能了解造成富裕青少年高度情绪问题的原因,我们仍将无法帮助他们。

所幸近几年,来自心理学、精神科、小儿科、神经生物学、社会学以及教育界等许多相关领域的有心人士,开始对这个主题产生兴趣并着手研究,让我们可以逐渐拼凑出导致此类心理健康危机的因素,而随着越来越能够清楚辨识成因,我们也越能够找出个人、父母教养以及社会上的解决办法,用这把钥匙帮助我们的孩子回归正轨,成为一个情绪健康的成年人。青春期的叛逆,长大不就没事了吗?

人们可能想漠视这种忧郁,把它看成是青春期的正常混乱,或是一个“沮丧的案例”,并且认为滥用药物是典型的青春期行为,甚至视为是对健康的一种试验,但父母若拒绝正视青少年的调适问题,之后必定会造成长期灾难性的后果。青春期患上抑郁症,即使痊愈,日后仍可能复发,一半以上罹患抑郁症的青少年,五年之内都会复发。曾经罹患抑郁症的青少年成年之后,产生其他沮丧问题的风险相当高,像是社交技巧不足、遇人不淑、学业成绩不佳、工作表现不良,以及滥用药物、有自杀倾向,其需要精神和药物治疗的风险都会增加。孩子的抑郁症通常不会因为长大就变好,只要有相关疑虑,父母就应该寻求专业协助。

同样,滥用药物的问题不处理也会造成严重而长期的后果。很多青少年在比他们父母还年少轻狂的时候就尝试了毒品和烈酒,此时,由于青春期脑部的特征,这么早就尝试这类物品很容易让他们上瘾或产生依赖性。目前关于脑部发育的研究显示,脑部发育的过程要比我们原以为的更漫长,一直要到二十多岁。尤其在青少年阶段,其脑部发育特别喜欢寻求感官刺激,很难控制冲动,因此也容易受到周遭的毒素影响,也许是酒精,也许是亲子间的恶劣关系。青少年长期借助药物来减轻忧郁和焦虑感时,企图从中获得暂时的纾解;但他们的脑部发育可能因此受损,致使心理上的病征更加恶化。

青少年使用药物往往会变成一种恶性循环,父母们应该对这种可能性提高警觉。过去一年来,我诊治了六名甲基安非他命成瘾的青少年,比我过去二十五年行医过程中诊治过的甲基安非他命成瘾青少年的总和还要多。可卡因、迷幻药、甲基安非他命,甚至海洛因等毒品,在富裕青少年之间越来越流行。这些毒品与焦虑失调有强烈的关联,对脑部发育有潜在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死亡。青少年的脑部对滥用药物和酗酒特别敏感,就连定期吸食大麻都会伤害到青少年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处理复杂资讯的能力,之后,即使停止吸食大麻,这些认知缺陷还是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除了伤害脑部发育外,经年累月通过酒精、药物自我麻痹的青少年度过青春期后仍会继续滥用。资料显示,几乎有百分之四十的酗酒者,在十五到十九岁之间已经有饮酒过量的问题。在家长和子女滥用药物比例都很高的富裕社区,根本没有足够而公开的科学研究资料可佐证使用药物和酒精会对青少年脑部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心理上的疾病,尤其是未经治疗的疾病,都会肆虐很久。如果认为前青春期和青春期富家青少年的心理毛病,要比任何其他族群孩子的问题容易解决,这是很危险的想法。我们目前看到的事实完全相反,他们所承担的风险是,问题通常会被掩饰或淡化,等到问题完全浮上台面时,通常已经变得更严重、更难解决。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不是一定会获得所有需要的帮助吗?

就算是富家子弟,在青春期阶段仍可能经历一段特别动荡的时光。也许我们会问,难道就连其父母丰富的经济资源和关心,加之学校和社区所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也都无法保护他们在成年后不会遭受严重的困扰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否定的。据研究这个问题的研究人员表示,一般而言,孩子有问题的时候,父母都会知道,但除非孩子的问题已经变得明目张胆和一触即发,父母并不愿意向专家求助。与只是默默沮丧、定期酗酒以及偷偷割伤自己的女孩相比,逃学、打架或误触法网的孩子获得帮助的可能性较大。

与其他社会阶层的父母相较,家境富裕的父母比较不喜欢寻求专业的协助。他们强烈地想保护隐私,并且担心一旦寻求协助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业记录。学校里的心理医生和咨询顾问也都说,当他们建议有心理健康和滥用药物问题的孩子向外界求助时,高收入父母的反应要比中等和低收入父母显得更具防卫心和负面情绪。与高收入的父母打交道时,他们因恐惧发生诉讼的概率也较高。结果是,出身最富裕家庭的孩子往往最不可能被推荐接受治疗。

不幸的是,家境富裕的家长通常很难坦然接受家里发生问题的事实,甚至反而会责怪向他们通报问题的人,因此富家子弟普遍延误就医的情形一点儿也不令人讶异。当学校通报家长我的一名小病人确实有情绪上的问题时,他的父母多半要三四年甚至五年后才愿意接受孩子生病了的事实,才愿意了解问题并不在于教师或学校行政,而是在他们孩子的身上。这种讳疾忌医的耽误,对孩子绝无帮助,徒然错过了宝贵的治疗时机,让问题发展得更为复杂,也更难治愈。

我有个十四岁的病人叫尚恩,他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才让父母注意到他越来越不快乐。他一进入中学就开始向大人求助,但他父母一再告诉他,“过了这段时期就好了”。当他的忧郁、退缩和眼泪已无法打动他的父母时,他开始滥用药物,并与学校里的“坏”孩子一起鬼混。即使如此,他的父母仍不愿承认他有任何严重的不对劲,他父亲当年也曾与一些“狠家伙”鬼混过,他甚至认为这种行为是种成就而非求救的动作。终于有一天,尚恩带枪回家,当晚他的父母立刻打电话给我。正如尚恩在治疗过程中说的:“我想,非得拿把枪指着他们的头,才能让他们‘意识到’我有什么问题。”等到尚恩终于有机会接受治疗时,他已不只是那个有轻微忧郁的小男孩,他有吸毒的问题,还有一些颇为愤怒和反社会的行为。如果能早点儿开始治疗的话,他的治疗很可能会是简短而成功的,但现在,已是一个棘手的案例了。

尚恩的父母只是看不清他明显的苦恼,但有些父母则是被子女优越的成绩所蒙蔽而不愿承认。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的学生、啦啦队队长,他们都是人见人爱的孩子,这些孩子怎么也会陷入极端的不快乐呢?一位在芝加哥执业的同行告诉我,在芝加哥有一名才华出众、出身最富有社区的学生,竟然就在当地的中学里贩毒。这个学生每天都吸了毒以后才上学,并且利用午休时间在停车场里进行毒品交易。她如果不是因为已经在吸食大麻了,铁定会涉足可卡因或酗酒。但所有关心她的亲友和邻居打电话告诉她父母时,却都被嗤之以鼻。她的父母说她在学校里人缘好、成绩佳,足以证明她的精神状况很稳定。直到她用配制钥匙偷走邻居的法拉利跑车,并与警察高速追逐,以致撞上石墙,被送进加护病房躺了一个月,她的父母才意识到她的问题有多严重。过度关心带来的压力

由于各项统计资料显示父母的教育程度越高、家境越富裕的孩童越可能有高度的情绪问题,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讨导致这项惊人发现的可能成因。经过研究发现,无论是比较幼小的孩子、较年长的孩子,或是正值青春期的年轻人,有两种因素会重复出现,造成这些孩子出现高度的情绪问题。第一种是“成就的压力”,第二种则是“与父母的疏离”。虽然成就的压力以及与成年人的疏离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得要有某人对他们加诸压力),其实并不然。事实上,成就的压力通常来自于过度介入的父母,他们太过关心子女的成绩表现是否优异,却对孩子的其他生活领域流于疏忽。也许在我们过度关切不对的事情的同时,却对该注意的事情不够介入。///成就的压力///

在我的社区里,有一项名为“动能学校”(Power School)的计划,一天二十四小时,父母随时都能上网查看孩子的成绩。尽管校方建议审慎运用这个计划,孩子们也频频抱怨他们还没回到家,父母就已经知道他们的学业表现。我有个小病人就对这个计划深感厌恶,他谑称这个计划是“动能爆料”,父母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孩子最近一次随堂测验或作业的成绩。虽然监看孩子的学业进展对父母而言是有好处,但并不需要每小时,甚至整天监控。过或不及地专注于每一分的进展,都会阻碍孩子学习,无助于他们发展创造力及应变能力。这种做法或许会让孩子因为急于想要有所表现而拼命努力,却无法鼓励他们热爱学习。

研究和经验都告诉我们,焦虑的父母往往会调教出焦虑的子女,子女会接收到来自父母的讯号。无论父母体验到的世界是充满慈爱、危机四伏或诡谲莫测,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成就。面对挑战时,对孩子说“去做吧”的父母,与把所有最恶劣的可能后果都列举出来的父母,两者相较,前者所受到的鼓舞绝对迥异于后者。对孩童而言,焦虑尤其容易让他们产生困扰,因为它会破坏孩子基本的安全感。

孩子最令父母忧虑的事情,无疑就是学业成绩。父母过度担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必然会让孩子感受到压力和忧心,但最危险的是可能导致孩子成为完美主义者。研究显示,父母过于强调成绩和孩子变成社会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两者息息相关,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也就是有碍正常生活运作的完美主义,例如,孩子因为对考试感到焦虑,以至于睡不着觉、呕吐或装病)与抑郁症和自杀也有高度关联性。父母一旦过于重视杰出的表现,孩子会认为只要达不到完美就是失败。虽然很多孩子都能够努力达到父母的期望,但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退缩。西雅图郊区莫瑟岛(Mercer Island)上的青年和家庭服务中心的主任辛迪·古德温(Cindy Goodwin)注意到上课恐惧症和不肯上学的案例大幅增加。她说:“太多孩子被迫追求完美了。这里只是个小社区,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大家的眼睛,因此这里的孩子不得不努力追求完美,然后受挫、感到忧虑,最后变得恐惧。”

很明显,资质优异的青少年身上,完美主义与自杀之间有很强烈的关联。青少年的自杀往往是因为突然陷入认知上的失败所造成,像是学业、与父母关系或者感情上的挫败。青少年往往是理想主义者,拥有高度的自我批判性格,若再加上家长对成绩严苛的要求,或许可以短暂鞭策他们在学业上的进步,最后的结果却可能是毁灭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抱持高度期望会令他们失去生命,相反的,高度期望可以促进孩子的成就和能力。当父母的爱是以成就为条件时,孩子就有可能产生严重的情绪问题。孩子因为想获得父母的爱和接纳,在这种心情的驱使下会努力去追求“完美”,而无可避免的失足注定将引发孩子强烈的羞愧感和绝望。

这种不切实际的成就压力,让我的诊疗室里频频出现热泪盈眶、缩成一团的孩子,尽管认真努力,拿到够好的乙等成绩,却还说:“我让父母失望了。”尼尔·雅各布森(Neil Jacobson)博士,这位心理医生诊治过不少孩童和青少年,他们大多来自达拉斯郊区,他观察到,“富裕的父母似乎忘记了孟德尔遗传定律,一切总会回归到平庸的中间值”。做父母的或许本身特别聪明、成功或干劲十足,但很重要的是要记得,他们不见得能生出同样禀赋过人的子女。不间断的课业压力会在某些孩子身上导致忧郁、焦虑,甚至自杀,还有越来越感到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别人。///与父母的疏离///

不快乐的富裕年轻人身上还可以发掘出另一项一贯的特质,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他们都会感觉到与大人,尤其是与父母间的疏离。这项发现显示,整体而言,富裕青少年比起寒门子弟,感觉上似乎与父母更疏远,比任何其他族群的青少年更不亲近他们的父母,这点令我十分惊讶。毕竟,我有一书架有关“管教过当”的书籍,都说我们太过干预孩子们的生活。因此,当成年人都簇拥在他们四周时,为什么富裕青少年还会觉得疏离?

我有个名叫凯尔的十五岁病人,很轻易地就解答了我的疑惑:“好奇怪,我觉得我妈妈好像无处不在,又像是处处不在。”所谓“无处不在”是指侵扰;“处处不在”却代表缺乏互动。尽管富孩子觉得大人们占据了他们整个世界,侵犯了原本应该属于孩子的领域,并以精准到几近军事管理的方式指导他们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们觉得与大人很亲近。严格控管和过度干预的父母都会让孩子觉得愤怒或疏离,这两种情绪对拉近情感都毫无益处。而唯有情感上的亲近,尤其是母爱的温暖,才是治疗心理创伤的仙丹良药。

谈到这里,身为职业妇女的母亲的难题与困境也值得我们注意。就像无数书本和研究所记载的,职业妇女母亲除了必须投入工作或事业的时间外,还要肩负起大部分养育子女和处理家务的责任。然而,看到忙得不可开交的母亲,在接送孩子与参加五花八门的活动的同时,还放不下手上的手机,这样的情景其实会让我们感到可笑,而不是同情。事实上,这些母亲都在尽心尽力设法兼顾家庭和事业,但她们从社会或社区得到的支持少得可怜。事实上,心不在焉、筋疲力尽的母亲,是不可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关心的。

疏离与隔绝不是上班族妈妈的专属,是所有实际或情绪上过于忙碌父母的通病。这种慌乱、心不在焉,带着孩子跑一个接一个的活动,一再印证了我那观察敏锐的小病人所说的“无处不在,又处处不在”。她们就像无头苍蝇般乱窜,不但给她们自己,也给子女带来压力,最重要的是让她们学会了一种教养方式,这种教养并不能让子女,或者她们未来的子孙,经得起日后的考验。如果她们能做到“常伴左右”,会比匆忙地多赶一场活动更让她们的孩子受惠。试着放慢脚步,唯有在安静、没有压力的时刻,孩子才能向内心深处探索,展露出他们发展自我最脆弱细腻的一面。

研究一再显示,青少年想要拥有更多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然而父母却经常高估了他们与青春期子女相处的时间。在波士顿塔夫茨医疗中心(Tufts Medical Center)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科担任主任的约瑟夫·扬科夫斯基(Joseph Jankowski)博士,看诊过不少病情格外严重的孩子,他们来自国内最富有的社区,像是纽顿中心(Newton Center)、贝肯岭(Beacon Hill)和布鲁克兰(Brookline),这些孩子感受到的寂寞,甚至遭到忽视的程度令他震惊。他将那些没有能力(本身就有重大缺陷)的父母以及没有时间的父母作了一个区别。扬科夫斯基博士注意到:“这些父母当然想要给子女最好的,但他们希望的方式是机械式的。他们只想按一个钮,只要迅速地按个钮,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地让孩子变好。可是帮助有问题的孩子需要很长的时间,而这些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他们的父母本身。”

在富裕的家庭中,由于社交和事业可能占去大量的时间,往往会缺乏“亲子时间”。这就是一些研究者所谓的“银汤匙综合征”,富家子弟经常痛苦地意识到,他们在父母“待办事项”清单中的排名非常靠后。父母亲的收入与亲子关系形成反比,低收入家庭的子女与父母的亲近关系要远高于高收入家庭。

一项研究显示,虽有百分之二十七来自富裕家庭,尚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说他们的父母“尚可”,但却只有百分之十三自觉与父母亲近,把亲子间的关系评定为“理想”。这样的话,研究对象中还有百分之六十,年龄在十一二岁间的孩子感到与父母关系疏远。这并非是青涩少年在无病呻吟,针对这六成与父母关系疏远的孩子所作的追踪调查发现,他们陷入忧郁、焦虑、犯罪和滥用药物的比例特别高。由于富裕、教育程度高的父母一向认为自己的管教方式开明,当他们发现女儿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去堕胎,往往会大吃一惊,或是等到警察逮捕到儿子贩毒,才真正意识到孩子在滥用药物。与父母不亲近的子女不太可能向父母吐露心事,而富爸妈必须警觉到一项事实,这类型的父母经常低估了自己的缺席对子女成长所造成的影响,并且高估了孩子感受到的与我们亲近的程度。

只要双亲不在身边就不可能教育好孩子,优渥的物质享受并不能减少亲职缺席的遗憾,缺乏父母亲的关注,孩子绝对会惹祸上身。对贫富两极阶层都有深入研究的苏尼雅·路德博士曾说道:“无论是大城市中破败的贫民窟,还是高级社区里的深宅大院,父母身心上的缺席都会影响到孩子的福祉。”

朋友、保姆、管家、帮佣或较年长的兄姐,都无法取代父母所扮演的关切和介入的角色。对忙碌的家庭而言,家居生活中某些层面很能发挥“以小搏大”的效果。比方说,父母需要记住孩子喜爱的仪式,靠这些仪式取得连贯和亲密感。或许对某些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一项仪式就是与家人共进晚餐,平均一周全家共进晚餐五次或更多的家庭,比起少于两次的家庭,其子女较不会染上抽烟、酗酒或抽大麻等恶习,并且学业表现较佳,较少罹患抑郁症,也比较不会想自杀。一起吃饭可以加强家庭成员间的共同兴趣、互相陪伴和彼此关切,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里齐聚在一起,彼此分享成就、挑战和忧虑,让亲子和兄弟姐妹间能亲身接触,感受身为家庭一分子的滋味。为何父母的关心总是不够?

用心督促孩子,勉励他们上进有什么错?为孩子设定高标准,教导他们认真努力的好处以及攻克难关的喜悦,难道不是为人父母应尽的责任?从何时起,鼓励竟变成了不健康的压力?

再说到孩子与大人间的隔离,大部分的孩子,尤其是青少年,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