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全二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4 19:49:34

点击下载

作者:(美)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著,李葆嘉 孙晓霞 司联合 殷红伶 刘林 译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全二册)

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全二册)试读:

作者简介

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生成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创始人。早年在麻省理工学院主修数学与文学。1966年获印第安纳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1971—1972年任职于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研究中心;1972年起任职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校区语言学系。代表性著作有《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与马克·约翰逊合著)、《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范畴显示的心智》、《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与马克·约翰逊合著)等。马克·约翰逊 (Mark Johnson),美国哲学家、认知科学家。早年在堪萨斯大学主修哲学与文学。1977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其后任职于南伊利诺大学哲学系;1994年起任俄勒冈大学人文暨科学讲座教授。1979年结识莱考夫,并开始长期合作。著有《隐喻的哲学透视》《心智中的身体:意义、想象和理性的身体基础》《道德想象:伦理学的认知科学蕴涵》《身体的意义:人类理解的美感》等。

译者简介

李葆嘉,籍贯镇江,出生地东台西溪。章黄学派第四代传人、语言科技新思维的倡导者、南京语义科技学派的奠基人。俄罗斯学者瓦连季娜·尤里耶夫娜·阿普列相称其为“诗人、哲学家、语言学家”。致力于传统语言文字学、语义语法学、元语言学、语言科技、中国语言文化史、西洋汉语文法学史、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史、西方语义学史、现代语言学史、语言文化哲学等领域的研究。译著有《汉语的祖先》《欧美词汇语义学理论》《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范畴显示的心智》《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欧洲语义学理论:1830—1930》《西方语义学经典论著选译:1825—1966》《威廉·琼斯亚洲学会年会演讲:1784—1794》等。孙晓霞,黑龙江佳木斯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博士,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语言学和语言哲学。著有《主语关系从句优先加工的非普遍性》。

司联合,河南郾城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博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过渡语理论、语义学和词汇学。著有《过渡语理论与语言教学》《句子语义学》等。殷红伶,江苏泰兴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博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句法语义学。著有《英汉动结式语义结构研究》。

刘林,河北盐山人。现代汉语语言学专业文学博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话语语言学、语义学和方言 学。著有《河北盐山方言研究》。

审订者简介

邱雪玫,江苏徐州人。对外汉语专业文学博士,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后。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话语语言学、词汇语义学和西方语言学史。著有《汉语话说结构句法学》。

译序

永恒的灵肉:亲身离身集于一身

李葆嘉

肉(Flesh)之所以鲜活,是因为意志和情感。——笔者题记

少年时代曾经戏言——每本书都有一个预设的“谎言”,也就是说,作者总有一个自以为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才能滔滔不绝。这个“谎言”或“公理”,其实也就是一个隐喻。《女人、火与危险事物》的隐喻是“范畴即容器”“成员即辐射”。而《肉身哲学》的隐喻,可能是“心智即身体”“思维即隐喻”“哲学理论如民俗说法”。

哲人芝诺(Zeno of Elea,约前490—前425)有名言:“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作为一本跨学科著作,《肉身哲学》涉及的范围何其之广,由此可提出的问题也就层出不穷。

一、Embodied Philosophy与Philosophy in the Flesh

自从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人类就背负“原罪”,其隐喻为“偷吃禁果即意欲膨胀” “意欲即原罪”。由此演绎为生与死(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爱与恨(大仲马《基督山伯爵》、小仲马《茶花女》)、灵与肉(歌德《浮士德》、托尔斯泰《复活》)的西方文学的永恒主题。西方哲学一直被认为是理性的领域,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却将其扭向“非理性”,又何曾想到,“灵与肉”在20世纪竟然也会成为哲学的热门话题,甚至关乎哲学的根本问题。

我们就从“灵与肉”(body and soul;fl esh and spirit)开始。

在《肉身哲学》中,embodied philosophy出现了三次:

1)二十一章中的小标题:An Embodied Philosophy of Language(语言的亲身哲学)。

2)二十二章:Indeed,we are claiming that second-generation cognitive science requires a new approach to philosophy,an embodied philosophy that will be consistent with its findings about the embodiment of mind,the cognitive unconscious,and metaphorical thought.(实际上,我们主张第二代认知科学需要一种研究哲学的崭新方法、一种亲身哲学,由此与心智亲身性、认知无意识和隐喻性思维的考察结果相一致。)

3)第四部分的大标题:embodied philosophy(亲身哲学)。而philosophy in the fl esh出现了四次:

1)书名:Philosophy in the Flesh(肉身哲学)。

2)导论最后:What emerges is a philosophy close to the hone.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based on our empir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embodiment of mind is a philosophy in the fl esh…(浮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门力求不断砥砺的哲学。基于心智亲身性的实证理解的哲学视角,就是一门肉身中的哲学……)

3)二十五章的标题:Philosophy in the Flesh(肉身中的哲学)。

4)二十五章的结尾,即全书最后一句:This is philosophy in the flesh.(这就是肉身哲学。)

关于embodied philosophy的汉译,常见的有“涉身/具身/身体/体验哲学”。

1.涉身、具身、身体(embodied)

涉,《说文》,从沝、从步。蹚水过河之貌。现代汉语“涉”的常用义:涉及。莱考夫(G. Lakeoff)等人的主张是The Mind Is A Body(心智即身体),并非仅仅“涉及身体”。“涉身哲学”不能体现其主张。

或将embodied cognition译为“具身认知”,将embodied mind译为“具身心智”。比如,瓦雷拉等(F. J. Varela,E. Thompson & E. Rosch 1991)的The Embodied Mind,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李恒威等译《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具身”一词,盖从“具象、具体”(日源借词)类推而来。“具象”与“抽象”配对,常见于20世纪上半叶;20世纪下半叶,通行的是“具体”与“抽象”配对。近年来,也有学者常使用“具象”一词。

具,甲骨文,金文,从鼎、从双手。手捧鼎器(食器)之状。引申为:①具食(准备饭食);②持有。又表器具、器物,如:工具、用具、农具、文具、刑具、茶具、道具、餐具等。“具象”,即器具之象;“具体”,即器具之体。二者可与“抽象”(抽于象体)配对。而“具身”的字面意却是“器具之身”。既然embodied cognition指生理体验与认知心理状态之间存在强烈联系,那么以“具身认知”汉译embodied cognition、“具身心智”汉译embodied mind、“具身哲学”汉译embodied philosophy,皆失之语义偏离。

近年来,“身体”(body)已成为一种研究范式,不仅渗透于哲学之中,而且影响到一批学科。如张再林《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郭祥超《教师专业发展:身体哲学的视角》(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梁成帅《从身体哲学到身体美学》(扬州大学博士论文,2013)等。“身体哲学”对译的是 body philosophy,因此embodied philosophy不宜再译为“身体哲学”。

2.体验(embodied)

围绕英语 body派生的词语及其语义引申线索如下:

其中的embodied,修饰cognition / mind / philosophy时的可选汉译词有:具体性、体验性、亲身性。

汉语“具体”的含义是:① 每一事物的自身整体;②不抽象、不笼统、细节明确。“具体性”的含义是:① 每一事物的自身整体性;②不抽象性、不笼统性、细节明确性。“具体性”并未明确表示人的身体性、肉体性。因此,embodied cognition /mind / philosophy不宜分别译为“具体性认知/心智/哲学”。

汉语“体验”的义项如下:① 领会、感悟(动、名)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一九:“讲论自是讲论,须是将来自体验。……体验是自心里暗自讲量一次。”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皆是就文义上解释,牵附以求,混融凑泊,而不曾就自己实工夫上体验。”② 实地核查、亲自考察(动)

宋·苏轼《奏论八丈沟不可开状》:“臣体验得每年颍河涨溢水痕,直至州城门脚下,公私危惧。”

清·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六:“然公於河,实殚竭心力,体验入微。”

③ 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的经验(名)

鲁迅《看书琐记》(1934):“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的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

由此,“体验性”的含义是:①领会性、感悟性;②实地核查性、亲自考察性;③亲历经验性。体验性主要是指亲身经历,但是重在领会和感悟,并未明确表示基于人体。因此,embodied cognition / mind / philosophy可译为“体验性认知/心智/哲学”,然认知身体性的语义不够明显。

汉语的“亲自”有亲身经历之义。如: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既然谨谨相邀,我则索亲身便往。”

清·《红楼梦》第五二回:“就说太太身上不大好,不得亲身来。”“亲自”突出的是自己,“亲身”突出的是自身。因此,embodied cognition /mind / philosophy适宜译为“亲身性认知/心智/哲学”。

此外,汉语的“亲身”多为修饰功能(状态、方式),而“体验”原为动作性(后转名物性)。因此,embodied(adj.)可汉译为“亲身、亲身性”,embodied(v.)可汉译为“亲身体验、体验”。

3.离身(disembodied)

据《有道词典》,disembodied(adj.)的义项是:①无实体的; ②无实质的;③空洞的 。相关短语有:disembodied limb (与肉体脱离的肢体),disembodied cognition (离身认知、无身认知)。

据《21世纪大英汉词典》,disembodied(adj.)的义项有:①(精神、灵魂等)脱离躯壳的,脱离实体的; ②脱离现实的;③不见其人(或人影)的。从body到 disembodied的派生过程及其语义引申线索梳理如下:

由此可见,disembodied的义核是“脱离”,因此disembodied可译为“离身、离身性”,与embodied译为的“亲身、亲身性”相对。《肉身哲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Empirical responsibility in philosophy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makes better self-understanding possible.It gives us deeper insight into who we are and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The shift from the disembodied mind to the embodied

mind is dramatic.(chap.25,p.552)根据以上所定汉译术语,此段译为:

之所以实证的可靠哲学显得重要,是因为它使我们可能更好地了解自我。它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我们是谁,以及这对理解人的价值意味着什么。从离身心智到亲身心智的这一转向,如此鼓舞人心。

4.肉身(flesh)

可以说,传统哲学研究的是有关mind的理智哲学(philosophy in the mind),即哲学是心灵的产物,或者笛卡尔意义上的cognito(我思)的产物。而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则提出有关body的身体哲学(philosophy in the body),即哲学是身体经验的产物,是人类肌动意向性、肌动活动过程、动觉意象图式的产物。从mind in the body(凭借身体的心智)转到body in the mind(凭借心智的身体)。

英语fl esh(n.)的常用义项:

在梅洛-庞蒂看来,fl esh和body不尽相同。body是生物学的生理概念,而fl esh(鲜活的肉,强调肌动)是人类学的活动概念,可以把fl esh理解为body plus(身体加上其他)。比如,你的二胡拉得出神入化,按弦运弓自然而然地心到手到、不假思索,那么二胡也就成了你身体(body)的一部分。所谓body plus或fl esh,也就是生命主体与周围事物已经融为一体。

由此,philosophy in the fl esh可译为“肉体中的哲学;凭借肉体的心智;肉体哲学”。不过,汉语的“肉体”一词容易使人联想到“裸体”(甚至触发进一步联想),由此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一定禁忌色彩。

汉语中有“道成肉身”一词,然似乎并非汉语原生。据基督教教义,“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于是神的儿子基督降生,取得人的肉身而替人赎罪。

And the Word was made fl esh, and dwelt among us,(and we beheld his glory,the glory as of the only begotten of the Father) full of grace and truth.

道成了肉身,生活在我们中间,(我们见过他的荣光,正是圣父独生子的荣光)充满恩典和真理。(《圣经·约翰福音》1:14)

其中的the Word was made fl esh汉译为“道成了肉身”。这也相当于佛家的“化身”,“化身”一词来自梵文的Avatar(阿凡达),意指佛或菩萨因缘出现于世间的各种形体。

中国民间有“肉身菩萨”之说。唐代《玄应音义》:“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别。”全身舍利即高僧示寂后,其身体经久不烂而保原形者。民间所谓“肉身菩萨”,就是全身舍利。

汉语“肉身”的通常义项:

① 【佛】指常人肉体。

唐·《楞严经》卷八:“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

元·方回《杂书》诗之四:“自恨肉身无报答,日常饱饭夜安眠。”

②【佛】高僧示寂后身体经久不烂,涂以金漆以资供奉。

清·陆次云《湖壖杂记·法相寺》:“武林仙佛之肉身有二:一丁野鹤,一长耳和尚也。”

③ 民间泛指肉体。

清·《红楼梦》一〇四回:“大凡成仙的人,或是肉身去的,或是脱胎去的。”

夏曾佑《小说原理》(1903):“人所乐者,肉身之实事,而非乐此缥缈之空谈也。”

由此可见,“肉身”在中国文化中无禁忌。因此Philosophy in the Flesh可汉译为“肉身哲学”。

另外,《肉身哲学》中还有一个与之相关的术语empirically responsible philosophy。如:

We have been arguing for an experientially responsible philosophy, one that incorporates results concerning the embodiment of mind, the cognitive unconscious, and metaphorical thought.Cognitive linguistics, which incorporates such results, provides an empirically responsible linguistic theory that could be the basis for an empirically responsible philosophy of language.(chap.22,p.512)

我们一直赞同一种基于实证的可靠哲学,它把心智亲身性、认知无意识和隐喻性思维融会贯通。这样融合而成的认知语言学,提供了一种基于实证的可靠语言理论,可以作为实证的可靠语言哲学的基础。

本书中的philosophy in the flesh(肉身哲学),也就是指empirically responsible philosophy(实证的可靠哲学)。正如全书结尾所总结的:

认知科学——心智和大脑的科学,虽然降生时间不长,但是已经硕果累累。它赋予我们以方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理解我们身体的存在——肉体、血液、肌腱、激素、细胞、神经元,以及我们在世上日常遇到的所有事物,而使我们成为我们自己。

这就是肉身哲学。

二、希腊哲学渊源与自然本元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传说—神话—信仰是早期文明的意识形态。层叠性传说的最高形态是史诗(苏美尔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前2150—前2000),人格化神话的最高形态是神谱[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腓尼基—希腊神谱(也受埃及影响),前4000—前800],敬畏性信仰的最高形态是宗教(犹太教的《摩西五经》,前1300—前700)。宗教是传说与神话的精华,再加上先知的理性思考,由此宗教(诫命、教义)+道德(诫命日常化的内在约束)+法律(诫命法典化的外在约束),一起构成社会的信仰体系和价值体系。而古典哲学,则是在使用文字(记录思想)之后,是在出现了闲暇者(静心思考)之后,在传说—神话—信仰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思维。(一)所谓民俗说法子虚乌有

作者在第十五章“哲学理论和民俗说法”中提出:

当哲学家构建关于存在、知识、心智和道德理论时,他们运用的是与生活在同一文化中的一般人所共享的概念资源和相同的基本概念系统。为了使其思想具有一致性,哲学理论可能会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一些完善和修改,以此找到新的联系并得到新的启示。但是他们一直是在其特定历史环境中,对可能拥有的概念材料进行加工。

无论这些哲学思想和理论多么具有创造性,也都是我们共享的民俗说法、认知模型和隐喻的改头换面,统统植根于我们拥有的普遍的想象理解力土壤之中。

对本元学、心智、语言和道德的这些案例研究,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呢?第一,所有的哲学理论,无论它们自己如何声称,在本质上必然都是隐喻性的。第二,隐喻性思维是不可消除的——正是隐喻性思维界定了本元,并使各自哲学理论的逻辑统一起来。第三,这只是一个质朴的事实推论——哲学理论运用了与构成日常思想同样的概念资源。因为我们的日常思想通过隐喻方式,因为我们日常的本元学来自我们的隐喻,所以哲学思想也是以同样方式运作。对此不必感到意外。

唯有隐喻——才使理性哲学的理论成为可能,而并非理性的障碍。

接着,作者在第十六章“前苏格拉底”中提出五个所谓的“民俗说法”(the folk theory)。

1)关于世界可知的民俗说法:世界具有系统的观念,并且我们可以获得其知识。

2)关于普通种类的民俗说法:每个具体事物都属于事物的一个种类。

3)关于本质的民俗说法:每个事物都有其“本质”或“性质”,也就是使之成为该事物种类一员的特性聚集,并且是其自然表现的因果关系源。

这两个民俗说法的直接结果,就是成为其后所有哲学关于本元论的基本假定:

4)关于本元的基本假定:种类是存在的,且由本质所界定。5)关于万象范畴的民俗说法:存在囊括所有存在事物的范畴。

并且进一步断言:

这些早期希腊哲人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关于自然的基本原理,以此可以解释事物如何产生,为何具有其特点,以及为何如此表现。也就是说,关于世界可知的民俗说法驱动了早期希腊哲人的思考。(第十六章“西方哲学的肇始”)

所谓folk(adj.民间的),是相对于官方的、知识界的。由于作者没有提供任何论证,以上这些“民俗说法”纯属主观假定,或以今人(1)(或西元后)皆知的来推定古代民间也都理所当然已知。

显然,作者并未做过希腊哲学来源的专题研究。西元前第三千纪,两河流域的苏美尔祭司已经对创世神质、人间善恶和个人命运加以理性思考。环爱琴海的古希腊城邦文化属于两河-尼罗河-地中海-小亚细亚文化圈,主要通过腓尼基接受东方(巴比伦、古埃及)的发达文化基因。前9世纪,古希腊借用腓尼基字母<西奈字母<埃及文字/苏美尔文字。古希腊神谱主要源于腓尼基<巴比伦<阿卡德<苏美尔。要追溯古希腊哲学,离不开这些源头研究,而不是主观假定几个无需证明的“民俗说法”。

即使这些“说法”在远古时期(前3000—前600)已经出现,也未必出自民间,应为当时智者(如祭司、商贾)首先提出。古巴比伦王国分为三个等级:①阿维鲁,为全权自由民。其上层是统治阶级,其下层是纳税、服兵役和徭役的手工业者、自耕农和士兵。②穆什钦努,为依附于王室土地的无权自由民以及其他依附阶层。③瓦尔都(男)和阿姆图(女)是奴隶。古埃及王国社会等级比较复杂。 有人给出金字塔图示:顶端是法老,然后是统治阶级(包括元老、祭司、贵族以及政府长官),接下来是士兵,再下来依次是文士、商贾、工匠、农夫,最下层是奴隶。

民间百姓(士兵、商贾、工匠、农夫及依附者、奴隶)以劳作为基本生活状态,唯有祭司、文士中的智者才有可能从事专门的文化和精神活动,由此在认知和思考层面上存在明显差别。

也许,该书作者没有读过亚里士多德的这段论述:

起初,谁发明超越世人官能的技艺则为人所称羡。非惟发明之日常实用价值,而是世人钦佩他比别人更为聪明和优秀。迨此后,技艺发明日新月异,或为增加生活之必需,或为丰富身心之愉悦。后类发明者又自然被赞许较前类发明者更为智慧,因此类不以实用价值为目标。此类发明相继完成之后,又出现既不为生活所必需,亦不以愉悦为目的之知识。此类知识,最先出现于人们始有闲暇之时。数学之所以先兴于埃及,则因为祭司阶层特别有闲暇来思考。(《形而上学·卷一·章一》)

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寻找欧罗巴公主,邂逅腓尼基王子,查访泰勒斯的身世,追溯古希腊哲学的渊源……(二)希腊文明源于腓尼基文明

人类文明起源于大河,然而注定要流向大海。两河流域夏季平均最高温度40℃,秋季平均最高温度39℃。而地中海常年平均温度20℃(最低11℃,最高28℃),有那么多的岛屿,太适宜了。

地中海,蓝色的史诗。海天一色,扬帆起航。自由之水,独立之洋。地中海,我惊叹你的温柔浪漫。你是智慧无比的腓尼基王子,你是风情万

种的欧罗巴女郎。洒满人世的眼泪和忧伤,升起历史的欢乐与希望。

地中海,迦南人(腓尼基人、犹太人)最早称之为םי(yam,海)(最简洁的就是最初的名称),腓尼基史诗(古叙利亚文本、犹太圣经)中称之为(HaYam Ha Gadol,大海)。此后来到地中海的古希腊人,称之为Μεσόγειος(Mesogeios,陆地之间),由 μέσο(之中、之间)+ γη(大地、陆地)组成,这样的复合词语不可能是最初的名称。罗马人摧毁了腓尼基的迦太基王国,其豪言壮语是Mare Nostrum(我们的海)。Mare Mediterraneum始见于3世纪的拉丁文献,含义是“陆地之间”或“大地之中”(medi,之中、之间;terra,陆地、大地)。法语(Méditerranée)、意大利语(Mediterraneo)、西班牙语(Mediterráneo)、德语(Mitterlmeer)、英语(Mediterranean)的“地中海”,皆来自于此。据说,古埃及人称之为“伟大的青色”(可能与青尼罗河有关)。而土耳其人则称之为“白海”(Akdeniz)。阿拉伯语则将位置和颜色合在一起,称之为“中央白海”(;·)。

古希腊哲学并非出自希腊半岛的雅典,而是形成于爱琴海东岸,即小亚细亚的米利都(Miletus)。为什么古希腊哲学出自米利都?因为小亚细亚与腓尼基、美索不达米亚毗邻,米利都哲学的直接源头就是腓尼基哲人的思想。如果说,地中海沿岸曾经出现过城邦国家,人们往往“言必称希腊”(前800—前146),那么历史更悠久、范围更广袤、贡献更伟大的却是腓尼基(约前3200—前147)。物质文化方面的交往姑且勿论,古希腊的字母、城邦制、长老议事会、公民政治以及神谱、哲学思想都来自腓尼基,或者经由腓尼基所传播的两河-尼罗河流域文明。

腓尼基本土在地中海东岸(黎巴嫩山脉和地中海之间),位于黎凡特海岸(Levant coast)中部的狭长地带,北起阿拉杜斯(Aradus),南到多尔(Doar)。其东部就是美索不达米亚,即巴比伦<阿卡德<苏美尔的两河流域文明。其南部直通古埃及,即尼罗河文明。

约前3200年起,闪米特西北支的一族迁到地中海东岸,他们自称迦南人(Canaan,犹太人也称迦南人,与腓尼基具有亲缘性)。“腓尼基”(Phoenician)则是希腊人对迦南人的称呼。闪米特语Canaan的含义是“紫红”,源于当地出产的一种紫红色染料(提取于海蚌),希腊语把Canaan意译为腓尼基。腓尼基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古埃及控制时期,约前3200—前1200年;第二阶段是腓尼基的兴盛时期,前1200—前800年;第三阶段是迦太基时期,前800—前147年。

腓尼基人擅长航海和贸易。不仅航海技术发达,开创了人类利用天文导航的时代,而且其造船技术当时也处于世界首位,其优势一直保持到前6世纪。腓尼基人建立了往返于希腊半岛、西西里岛(Sicily)、撒丁岛(Sardinia)、巴利阿里群岛(Balearic)、伊比利亚半岛(Iberian)、加那利群岛(Canarias)的环绕地中海航线,其船只定期往来于黎凡特、希腊、北非和地中海各岛屿,便在其航线沿途建立贸易据点。前1800年,西地中海海岸,特别是西班牙和北非已经遍布其殖民地。许多城市,如马赛(Marseille),便是在腓尼基殖民地上发展起来的。

自古埃及第六王朝(约前24世纪—前22世纪)起,腓尼基的商船已经遍及地中海。随着埃及和克里特的衰弱,腓尼基遂成为地中海霸主,前12世纪初达到极盛。

前911—前605年,世界史上的第一个军事帝国——新亚述帝国称霸西亚-北非。腓尼基各城邦多次参加反对亚述的同盟,均告失败。前800年左右,腓尼基开始衰败,而希腊城邦此时逐渐强盛起来,夺取腓尼基在地中海的殖民地和市场。前500年左右,希腊人在东地中海占了上风。前7—前4世纪,腓尼基本土城邦先后被新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征服,后又成为波斯帝国的第五行省。前332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在推罗(tyre;一译提尔、泰尔)遇到腓尼基人的顽强抵抗。此后,腓尼基本土先后处于希腊人、罗马人的长期统治下。

为避开大陆帝国的压迫,据说,腓尼基推罗国王的妹妹狄多(Dido)公主带领其子民扬帆西航。前814年,在北非一带建立殖民地,建立了新城迦太基(今突尼斯城)。前7世纪,迦太基发展成为强国,是当时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其疆域包括北非西部沿海、西班牙南部、西西里岛大部,以及科西嘉、撒丁岛和巴利阿里群岛,垄断了西地中海的海运。前600年左右,在古埃及新王国晚期法老的支持下,一支由四十艘船组成的舰队从西奈半岛的亚喀巴湾出发,沿红海岸穿过曼德海峡进入亚丁湾,沿索马里海岸南下到达南非海岸;再从纳米比亚的非洲西海岸北上到几内亚湾,最后转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历时三年,环绕非洲航程三万公里。前3世纪70年代,罗马帝国始对外扩张,与迦太基先后爆发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出现了汉尼拔(Hannibal Barca,前247—前183)这样的军事家,作为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汉尼拔被誉为战略之父。前147年,迦太基城被罗马军夷为废墟,大火持续了17天。罗马军铲开灰烬,撒盐其上,施加迦太基不再复活的诅咒。

就这样,迦太基仿佛从历史上消失了。但是留下了大量的地名,如: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提布鲁斯(Altiburus<Iltabrush)、迪克里(Dekri<Idiqra),撒丁岛的博萨(Bosa<Bis’en)、西班牙的卡迪斯(Cádiz<Gadir)、卡塔赫纳(Cartagena),塞浦路斯的达利(Dhali<Idyal)、马里恩(Marion<Aymar),西西里岛的埃利塞(Erice <Eryx),马耳他(Malta<Malat,含义是避风港),西班牙(Spain<I-Shaphan,蹄兔的土地)的拉丁语变为Hispania(伊比利亚)。还有希腊的马拉松(marathon<腓尼基语marathus,多茴香的),欧洲最高活火山、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etna< 腓尼基语attuna,熔炉),乃至欧洲的名称欧罗巴(Europe<Europa,腓尼基王阿革诺尔之女)。而现在的马耳他语(闪米特语),据说是腓尼基-迦太基语的唯一现存后裔。

古代腓尼基并非集权制国家,而是一个民族活动的城邦区域,这种城邦制国家源于苏美尔。在乌鲁克文化(前3500—前3100)期间,苏美尔开始形成城邦国家,通常设有城邦首领、贵族会议和公民大会3个政治机构。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城邦首领,决定战和等大事。《吉尔伽美什史诗》反映了乌鲁克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与贵族会议的国政冲突。这就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两院制。腓尼基本土主要有推罗、西顿(Sidon)、毕布鲁斯(Byblos)和乌加里特(Ugaritic)等城邦,每个城邦是一个王国,公民推选其国王,崇敬其保护神。国王并非专制君主,设有长老议会和公民大会。迦太基设有最高行政官员苏菲特(无兵权)两名,每年选举产生。设有拥有立法权和决策权的元老院(300人组成)以及公民大会。此外,亦设有负责监察和审判的百人议会(104人)。这就是“三权分立、公民政治”的渊源。迄今为止,连篇累牍的学术论著称民主制源于古希腊,实为“只知魏晋,不知有汉”。

之所以有人提出没有希腊这个国家,是因为不了解城邦制国家(或国群制)的起源和性质,而以后世的统一性国家作为标准。毫无疑问,希腊文明的直接来源就是腓尼基文明。前1500年左右,腓尼基人根据古埃及和苏美尔楔形文字创制了腓尼基字母(22个,毕布鲁斯字母是埃及式,乌加里特字母是楔形式)。前9世纪,推罗的腓尼基王子卡德摩斯(Κάδμος,Cadmus)给古希腊带来了腓尼基字母,成为希腊的文字之神,其妹就是大名鼎鼎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宙斯想娶推罗国王阿革诺尔(Agenor)的女儿欧罗巴,见到欧罗巴在海边游玩,他就变成一头公牛。欧罗巴跨上牛背,宙斯跳入海中,抢(2)走了欧罗巴。希腊人奉欧罗巴为坐在公牛背上的农神,而腓尼基字母表的第一个字母阿尔法(aleph)即公牛。其妹失踪后,阿革诺尔派卡德摩斯寻找。卡德摩斯来到德尔斐(Delphi,希腊城邦的共同圣地),遵照神示来到彼奥提亚(Boeotia)杀死毒龙,

修建了卡德摩亚堡,后发展成古希腊的重要城邦和强国忒拜(Thebes)。宙斯把阿瑞斯(Ảρης,战神)和阿佛罗狄忒(Αφροδίτη,爱神)的女儿哈尔摩尼亚(Harmonia)许给他为妻。卡德摩斯晚年移居巴尔干半岛的伊利里亚(Ỉλλυρία)。这些记载都折射了腓尼基对古希腊(通婚、筑城、文字、农业)的影响。

作为希腊神谱中的文字之神,Cadmus(闪米特语词根q-d-m有“东方”之义)这一名字,直接反映了字母从腓尼基传到希腊的史实。希腊字母表的字母名称和形式,都显示出其与腓尼基字母表的相似性。早期希腊碑文从右向左书写,有的是牛耕式行款,与某些早期闪米特碑文一样。英国考古学家德赖弗(G.R. Driver)在《闪米特书写》(Semitic Writing: From Pictograph to Alphabet,1944)中,对最早希腊碑文的字母形式与早期腓尼基字母做了比较,结论就是希腊字母表以约前9世纪中期通用的腓尼基字母为基础。如希腊字母delta(后来作δ)从未有尾巴,而在津吉尔利碑文(约前850)之前,相应的腓尼基字母中daleth也没有。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腓尼基字母表经历了适应希腊语的过程。至前7世纪中期,已用于公共目的。

腓尼基城邦比布鲁斯(Byblos)一词是“圣经”(Bible)的词源,也是“书”(希腊语βιβλίο,拉丁语Liber,英语library“图书馆”)的词源,希腊人最早知道的书籍盖来自比布鲁斯。希腊人除了从腓尼基人那里得到东方制造品和学到工艺美术,还得到了腓尼基商船运来的芦苇笔、莎草纸(始见于前3000年,英语“纸”paper <莎草纸papyrus<拉丁语papyrus<希腊语πάπυρος/papuros <pa-per-aa “法老的财产”)、羊皮纸(始见于前2500年)等,由此希腊文学也就逐渐萌芽。英国人类学家古迪(J. Goody)和瓦特(I. Watt)在《书写的影响》(The Consequences of Literacy, Comparative Studies in History and Society 5: 304-345,1963)中提出,以腓尼基字母为基础的希腊文的出现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是促使希腊城邦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希腊人崛起之前,地中海就是腓尼基的天下,是他们将鼎盛的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传到了希腊。希腊神谱除了通过腓尼基从古埃及接受影响,主要移植的是腓尼基<巴比伦 < 阿卡德 < 苏美尔的神谱。比如希腊的宙斯(Zeus,天神)、哈德斯(Hades,冥神)和波塞冬(Poseidon,海神)与腓尼基的巴尔(Baal,太阳神、雷雨神)、莫特(Mot,冥神)和雅姆(海神,Yamm)逐一对应。遗憾的是,腓尼基文献大多记录在羊皮纸上,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氧化得无影无踪。(三)腓尼基人泰勒斯的元素论

前9世纪末,卡德摩斯带来了腓尼基文明及其字母,促使希腊人终于走出“黑暗时代”(Greek Dark Ages,前1200—前800),进入城邦制与对外殖民时代。当然,哲学的出现还要再等300多年,等待另一位腓尼基伟人的降临。

这就是“希腊七贤”之一的泰勒斯(Thalês of Milētos,前624—前546),泰勒斯生于米利都(Μίλητος / Miletus)。其父母伊克山耶斯(Examyes)和克莉奥布琳(Cleobuline),都是腓尼基贵族和巨富,其家族祖先可以追溯到腓尼基王子卡德摩斯。“米利都”之名,是萨尔伯冬(Sarpedon)来到此地时取自克里特岛上的一个地名,而萨尔伯冬就是卡德摩斯妹妹欧罗巴的三儿子。

作为古希腊的第一位哲人,泰勒斯是生活于米利都的腓尼基人,而非希腊人老乡。如果套用集权制国家,那么也就没有希腊(国家)。与腓尼基一样,古希腊是希腊人的活动区域或城邦国家概念,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爱奥尼亚诸岛、安纳托利亚西南沿海以及意大利西部和西西里岛东部一带。前19世纪,自北方迁入的是亚该亚人(Achaeans),前12世纪迁来的是多利安人(Dorian),此后是爱奥尼亚人(Ionian)与伊奥利亚人(Eolian)。前8世纪建立城邦,他们自称希腊人(Hellenic),其地区则称希腊(Hellas),起初仅是希腊半岛中部色萨利(Thessaly)的一小块地方。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和克吕墨涅(Clymene)生子杜卡利翁(Deucalion),普罗米修斯其弟埃庇米修斯(Epimetheus)和潘多拉(Pandora)生女皮拉(Pyrrla),皮拉嫁给杜卡利翁,生子赫楞(Hellen)。Hellenic,Hellas来自Hellen。赫楞之妹小潘多拉(Pandora II)与宙斯生子格雷库斯(Graecus),被奉为南部希腊人祖先。由此,罗马人称其地为格雷西亚(Graecia),称其人为格雷西(Graeci),英语的格雷斯(Greece)和格雷克斯(Greeks)来自拉丁语。

米利都是爱琴海东岸的希腊城邦,位于迈安德河口(Maeander),地居东西方交通要冲,是当时的航海业、手工业和文化中心,比希腊本土更易吸收腓尼基、巴比伦、埃及文明。爱琴海东海岸中部及其东部诸岛,古希腊称之为爱奥尼亚,来自希腊人的部落名称。据希腊神话,宙斯与爱奥(Io)偷情为妻子赫拉追截,宙斯把爱奥变成小母牛。在赫拉追逐过程中,小母牛走遍爱琴海东部诸岛,由此而名爱奥尼亚。前12世纪以后,爱奥尼亚人迁居安纳托利亚沿海。前8世纪到前6世纪建立了很多城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米利都。

在青铜时代早中期,克里特岛文明(所用线形文字A,至今未破译,或认为属闪米特语,即腓尼基语的老乡)已经影响该地区。前1500年,克里特人开始逐步移居于此,取代了原住民莱勒格斯人(Leleges)。前1300年,操卢威语(Luwian)的一支从安纳托利亚中南部进入米利都。卢威语(有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已消亡,与胡里安语(Hurrian)同属赫梯语近支。他们自称亚该亚人,赫梯文献中记有阿希瓦亚(Ahhiyawa)。前1320年,赫梯国王穆尔西里二世在写给阿希瓦亚国王的信中,称米利都(赫梯语Milawata)处于其统治之下,还提及在威路撒(Wilusa)发生的与阿希瓦亚有关的敌对。由此阿希瓦亚被认为是特洛伊战争中的亚该亚人,而Wilusa(与特洛伊卫城名字Ilion近似)可能指特洛伊。前12世纪,随着“海上民族”的入侵,赫梯帝国的米利都被毁,此后爱奥尼亚人大规模移居此地。来自伯罗奔尼撒的涅琉斯(Neleus)把米利都建成了爱奥尼亚式城市。前612年亚述帝国灭亡后,吕底亚(Lydia)与米底亚(Median)鏖战6年,前585年5月28日缔结和约。吕底亚王国克洛伊索斯(Croesus,前560—546在位)回过头来,征服了小亚细亚海岸的希腊城邦。希罗多德说:“克洛伊索斯是第一个制服希腊人的异邦人,他征服的有亚细亚的埃奥利亚人、爱奥尼亚人、多利亚人……直到克洛伊索斯君临之前,所有的希腊人都是自由的。”前546年,波斯帝国居鲁士二世(Cyrus II of Persia,前590—前529)灭吕底亚占领整个小亚细亚。泰勒斯(前624—前546)生活的年代,小亚细亚海岸地区仍属希腊人的活动范围。

人们通常把古希腊最早的哲学称之为“前苏格拉底哲学”(pre-Socratic)。这种以苏格拉底哲学为参照的称呼并不确切。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就是“泰勒斯哲学”(Thales’ Philosophy)或“米利都学派”(Melisian School)。泰勒斯早年游历东方,在新巴比伦王国(迦勒底人于前626 年建立,包括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腓尼基及巴勒斯坦一带)研习数学和天文,到埃及学习土地丈量和几何。泰勒斯见过腓尼基哲人英赫·希敦斯基,了解其探讨万物组成的思想。

泰勒斯的“水为万物之本原”,并非来自古希腊民间的说法或隐喻。通常认为,泰勒斯提出这一观点有两个方面的证据。

一个是受古希腊神话的影响。在古希腊神话中,大洋河流之神俄刻阿诺斯(Oceanus)和大洋女神忒堤斯(Tethys)是产生世界的双亲,他们生了三千海洋女神和几乎世上所有的河流泉水。因此在希腊神话中,水是万物中最尊贵和最古老的。另一个是经验观察的结果。他从米利都到埃及,看到了世界到处都是水,认识到水对世界和生命的重要性。他说过,大地浮在水上。他还观察到生命的种子和养料都是潮湿的,没有水根本就不会有生命。他正是根据这两个方面,得出结论说水是万物的本原。(百度百科:米利都学派)

以上说法的缺失之处,就在于就希腊说希腊。泰勒斯之所以提出“水为万物之本原”,是因为从埃及祭司那里接受了“水是太初混沌”的观念。古埃及早王朝时期,在赫利奥波利斯(Heliopolis)神学的最早创世说中,创世神和太阳神拉-阿图姆(Ra-Atum,完成者和完美者)为九柱神之首,日落时以头戴上下埃及王冠的男人形象出现,独自生下孪生儿女——空气之神舒(Shu)和水汽之神塔芙努特(Tefnut)。相传,阿图姆最初出现于混沌水(尼罗河水)的“原丘”(赫利奥波利斯太阳神庙的高沙地)。水和太阳象征着尼罗河与阳光,它们是埃及的生命之源。古埃及人曾写下这样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埃及祭司根据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的泥沙形成新陆地,而认为大地是从海底升上来的。古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特”(kmt,黑土地)。水(混沌)、土(高沙)、阳光(阿图姆)、气(舒和塔芙努特),也就是古埃及的四大“元素”,而水为一切之源。

至于水、土、阳光(或火)、气,为何最容易被推定为“元素”,这是因为:①土:人立于土,食于土(植物长于土),居于土。②水:水在土的周围,人要喝水,天上降雨,作物要水,两河流域文明靠水,水与月亮(盈亏)存在关系;尼罗河文明靠水,水与太阳(季节)存在关系。③气:通过呼吸感受到气,没有气生命就停止,气与生死相关。④阳光:带来光明和温暖;而火,能够烤食和取暖,可以烧毁一切。

泰勒斯在向埃及人学习观察洪水时,发现水退后淤泥中留下无数胚芽和幼虫。他把这一自然现象与埃及“混沌水创世说”结合起来,自然就想到“万物生于水且复归于水”。而泰勒斯根据自己的所见和所知,认为陆地周围都是海(小亚细亚西濒爱琴海,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越过叙利亚草原往南是红海,美索不达米亚东南是海湾,亚美尼亚东北是里海),尤其米利都所在的安纳托利亚就是一个半岛。而埃及的南部和西部都是陆地。由此,泰勒斯与埃及祭司的说法当然不同,主张“大地漂在水上”。

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7)指出: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欧洲哲学史是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的。为什么西方哲学最初在希腊产生?古希腊哲学恰好在某一具体年代由泰勒斯这个人开始,这是偶然的;但是,只有到了公元前七世纪末,在伊奥尼亚地区首先产生希腊哲学,这却不是偶然的。因为希腊历史只有发展到这个时候、这个阶段,才为哲学的产生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泰勒斯约生于前624年(属前7世纪末),到前7世纪最后一年(前601),泰勒斯24岁,他可能还在经商和游学。只是到了中晚年,比如50岁(前574)、60岁(前564),才有可能集中精力研究哲学,约至78岁(前546)逝世。因此 “前七世纪末……产生希腊哲学”似乎不可能,可能的是在前6世纪上半叶。从历史因缘论者或历史必然论者的立场出发,历史上已经发生的史实不存在偶然性。至于条件必备论(必然)与实现主体(偶然)相分离,也就陷入了历史思考的分裂论。哲学史就是个别智慧者(人群中的十万分之一,乃至百万分之一;据估算,古希腊人口当时约80万~100万)的智慧史,并非什么人都可以滥竽充数!本质上就是个体基因的必然,也就是智慧基因的表达。(3)

王晓朝在《希腊哲学的跨文化传播》( 爱微帮·知止中外经典读书会【大家知止】2015-04-13;http://www.aiweibang.com/yuedu/22668283.html)中写道:“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欧洲哲学史是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的。”“希腊哲学和其他的希腊精神产品一样,是一种始创性的创造品,并在西方文明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为什么哲学最初产生在希腊,而不在其他地方?学者们思考这个问题,于是向外探寻,就去探讨古希腊哲学诞生时的外部环境(古希腊地理、历史、民族、文字、社会构成、经济状况、与东方的关系),向内探寻,则研究希腊哲学的史前史,讲哲学如何由神话演变而来,继而考察人类认识的矛盾发展。

对哲学的这种希腊性,策勒尔说得比较清楚。他说:“并非每一个民族、甚至每一个文明的民族都产生过一种哲学。许多民族都有圣人、先知和宗教改革家,但只有极少数民族,拥有哲学家。在古代的民族中,除了希腊人,只有中国人和印度人可以加以考虑。……这三个民族按各自特有的本性形成了自己的哲学。可是,整个欧洲哲学却都是希腊哲学的后裔。”

我对哲学的希腊性这个问题的解答是:(1)在爱琴海地区视野下,希腊人吸取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提高了自身的理性思维能力,率先迈进理性思维的门槛,创造了哲学。

我不清楚,这些学者们是怎样向外探寻和向内探寻;也不清楚,他们说的“希腊人吸取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是否包括腓尼基。

不过,历史已经显示,古希腊哲学只能在前6世纪上半叶由泰勒斯开始,这是必然的。第一,该哲人必须生活在古希腊人的城邦范围内(否则不算古希腊哲学),且只能是自由的城邦国(帝国出不了哲学家),甚至只能在殖民地城邦(相对开放,有文化交汇),而不可能在希腊本土城邦(相对闭塞);第二,该哲人必须是一个腓尼基人(腓尼基将东方和古埃及文明传播到希腊,希腊文明的直接来源是腓尼基文明);第三,该哲人必须是一个富有的商人(不必终身为基本生活劳累,有机会见多识广,有闲暇殚精竭虑);第四,该哲人必须到过巴比伦和埃及游学(了解闪米特的高度文明);第五,该哲人必须见过腓尼基的哲人前辈,了解其探讨万物组成的思想;第六,该哲人必须对自然的奥秘充满兴趣(有求知欲和创造力的强大基因)。自然,还有该哲人生活的时期,恰巧是两河—尼罗河—爱琴海—安纳托利亚基本上无战事的和平年代(没有亚述帝国和波斯帝国的那种海啸席卷式战争)。而这个人,只能是给希腊带来字母的腓尼基王子卡德摩斯的后裔——泰勒斯,绝不可能是其他任何一个人。当然,我不会去冥思苦想“因为希腊历史只有发展到这个阶段,才为哲学的产生创造了必备的条件”,对于这种几千年未解的哲学之谜(当时的米利都哲人认为这些语境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只有基于蛛丝马迹顺藤摸瓜,条分缕析,采取反推法论定。

由此可见,古希腊哲学恰好由泰勒斯在米利都开始,绝非偶然。所谓“偶然”,其实是没有认识到必然的托词。正像原子论的创始人——同样来自米利都的哲人留基波(Leucippus,前500—前440)所言:“没有什么会无缘无故发生,万物皆有理由且必然。”就此意义而言,“偶然论”的想法其实出于盲目。上面指出,大凡帝国出不了哲学家,哲学家只能出现在自由的城邦国(或者至少并非大一统),这一断言具有哲学诞生的世界意义。古希腊哲学如此,古印度哲学如此,古华夏哲学也如此。华夏哲学出现于周代,因为周代是联邦制。秦帝国就出不了哲学家,只能出酷吏和献媚者,因为它丧失哲学的人性要求——独立与自由。秦汉以降,就不再可能出现原创的哲学家,后世所谓的“哲学家”,都是承先秦之余绪。这也就是策勒尔(E. Zeller,1814—1908)所言“古代民族中,希腊人、中国人和印度人拥有哲学家”的原因。

关键在于,探讨古希腊文明既不能就希腊论“希腊”,也不必拘泥于后人划分的地理概念——“欧亚”。欧罗巴文明的发源地是环爱琴海沿岸。放眼四海(地中海、红海、黑海、波斯湾),是大河文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地中海文明(腓尼基地中海)催生了环爱琴海的希腊文明。

我在《东西方文化的本原差别及其分野》(2000)中曾经提到:

希腊古典时期末期的普利西安(Priscian,约西元500年前后)在论述拉丁语史所说:“正如原子集合起来产生一个个有形的物体一样,语音组成了像某些有形实体一样的语言”,已经揭示出原子论与音素论之间的相似性,但未能正本清源。字母文字是在前9世纪从腓尼基传入希腊的,原子论哲学则产生于前5世纪左右。依据先后顺序,是音素论模式促成了原子论哲学的产生,而不是相反。

西方自然哲学的原子论与语音分析的音素论的同构性在于:①因子性,事物由不可再分性的基本单位构成;②离析性,这些基本单位之间可以相互离析;③组合性,这些基本单位之间可以相互组合构成事物。总之,在西方文化中,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事物的因子性,事物的多样性在于因子的组合性。(李葆嘉主编《引玉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0年印行)

现在的论述只是对以往看法的进一步探讨。(四)古希腊的本元学轨迹

1.阿那克西曼德的阿派朗

苏美尔大型宗教建筑的层叠性遗存可以上溯至前4000年。前3000年,苏美尔祭司已经对创世神质、人间善恶和个人命运进行理性思考。从苏美尔/埃及的自然神(自然力的人格化),经腓尼基哲人英赫·希敦斯基探讨万物构成,到泰勒斯的“水为万物之元”(物质一元论),再到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前610—前546,来自爱奥尼亚的萨摩斯岛)的“阿派朗”(apeiron,纯粹哲学概念“无定”),万物之本元才真正升华为哲学问题。与其师泰勒斯一样,阿那克西曼德同样将东方学术和科技介绍到希腊地区。他是第一个使用日晷的希腊人,而巴比伦、埃及对此已知晓几百年。

因此,严格而论,自然本元研究当肇始于阿那克西曼德,泰勒斯还是未脱离具体物质实体(亲身的)的前奏。他论述阿派朗的片段(离身的),被认为是西方思想上的最古老箴言。其希腊文(附海德(4)格尔的德文)为:

έξ ών δε ή γένεσιζ έστι τοιζ οΰσι και τήν ψθοράν ειζ ταυτα γίνεσθαι κατά τό χρεών; διδόναι γάρ αύτά δίκην και τσιν άλληλοιζ τήζ άδικίαζ κατά τήν του χρόνου τάξιν.

Aus welchem aber das Entstehen ist den Dingen, auch das Entgehen zu diesem entsteht nach dem Notwendigen; sie geben namlich Recht und Busse einander fur die Ungerechtigkeit nach der Zeit Anordnung.

尼采(F. W. Nietzsche,1844—1900)、第尔斯(Hermann Diels,1848—1922)、海德格尔(M. Heidegger,1889—1976)的德文汉译如下:

万物由它产生,也必复归于它,都是按照必然性;因为按照时间的程序,它们必受到惩罚并且为其不正义而受审判。(《前柏拉图哲学家与残篇选释》,1873)

但万物由它产生,毁灭后又复归于它,这都是按照必然性;因为它们按照固定的时间为其不正义受到惩罚并相互补偿。(《前苏格拉底残篇》,1903)

但万物的产生由它而来,又根据必然性复归于它的毁灭;因为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