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从混乱到有序,人生提效50%(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05:24:30

点击下载

作者:董泉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梳理:从混乱到有序,人生提效50%

梳理:从混乱到有序,人生提效50%试读:

【误区】

时间管理的精髓不是做加法,不是让你用最少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

而是做减法,让你明白不该做什么,从而降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降低无谓的损耗。

【梳理】

所谓“梳理”,就是“把事情想清楚”。想清楚了,剩下的事就好办多了。

梳理让你面对Real World,面对自己在资源、能力或价值观等方面的真实情况,让你认清现实环境和想象中的巨大差距。也许会让你焦虑,但更能让你看清自己。

【伪命题】

时间管理对大多数人来说实际上是个伪命题。越来越臃肿的列表和越来越复杂的流程只能让人们觉得自己把事情做得更好了,但实际结果却没有丝毫改观,甚至变得更糟。最终,时间管理在越来越鸡汤化的过程中,变成了无为青年们的安慰剂。

【知识】

若是抱着学到知识就能赚钱的态度去学习,恐怕结果会让人失望;但若是抱着要赚钱的态度去行动,那么不管是学知识也好,攀附贵人也好,投机钻营也好,都是可能成功的手段。具体怎么办,就看各人了,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

【逃避】

为了缓解压力,人们会倾向于逃避困难的事情,转而去做那些“看起来有用”的事情,最后反而耽误了时间,加重了压力,事情变得比以前更糟了。有趣的是,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那些“有企图心和上进心”的人们身上。

序言

所谓“梳理”,就是“把事情想清楚”。想清楚了,剩下的事就好办多了。

我写东西卡壳的时候,习惯做个思维导图,把能想到的点子都列出来,然后观察它们之间的逻辑,等确立一个明确的观点和主线之后,再往里填充内容,删减无关紧要的部分,最后修改完成。这篇序言以及本书的大多数文章都是通过这种一遍又一遍的梳理完成的。

不仅是写作,小到解决一个问题,大到人生规划,都是在持续梳理中慢慢完成的。为了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我们通常会召集相关的同事,关起门来把前因后果讨论清楚,找到主要矛盾,再去考虑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执行规划的时候,我们会不断考虑现状和目标的差距,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法、路线……

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宁可在泥泞中蹒跚前行,也不愿花点时间先把事情想清楚。在希望改变现状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情况太复杂了,还是等等再看吧。”或者告诉自己:“计划不如变化快,不要浪费时间了,先行动起来再说。”

大部分时候,我们臆想中的自己和未来是近乎完美的,我们觉得自己可以像听说过的牛人那样,三个月完成硕士课程、二十一天拥有八块腹肌或是在遭到不公的时候能据理力争。但事实是,我们压根没有时间和资本静下心来学习、锻炼身体也从没坚持超过一周、第二天在公司仍旧忍气吞声。在读过很多个人管理的书籍之后,我们也常常产生能够掌控时间、生活和自己的错觉,但现实却充满了让我们身不由己的事情,比如临时出差、生病或应酬。

我自己就犯过很多这样的错,走了不少弯路,到最后,我只能承认,“不愿去梳理”的本质是不愿面对自己、不愿面对现实。

如果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都梳理一番,我们就不得不面对real world,面对自己在资源、能力或价值观等方面的真实情况,不得不认清现实环境和想象中的巨大差距。“梳理”这件事让我们焦虑,但如果不梳理,我们就更难以看清自己、看清环境,会在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陷入不断摸索的窘境,也常常错过难得的机会,甚至走上岔路,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会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一团糟,让自己愈发焦虑,最终变成恶性循环。

长痛不如短痛,为了避免进入这种恶性循环,最好的办法是尽早剖析自己,把事情想清楚。况且,面对现实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至少,它带给我们的好处足以抵消这个过程带来的焦虑感。只要我们能鼓起勇气,稍微花点时间对自己和遇到的问题通盘考虑、做一番梳理,就算不能完全掌控人生或事态发展的方向,至少也可以让决策过程更简单一些、执行效率更高一些、目标完成得更快一些。慢慢地,我们还会发现很多问题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解决,如果能把事情都想清楚,答案往往就在眼前。这简直是天底下最划算的买卖了。

当我们进行梳理的时候,我们会考虑许多因素,比如自身情况、所处环境以及与自己相关的人和事。不知不觉间,我们开始重新了解自己:我们知道了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知道了自己的边界和局限,知道了自己的价值取向,也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要往哪个方向去。我们的视界开始变得清晰起来,开始明确知道摆在自己面前的路有几条,其中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靠谱的。可以说,通过不断的梳理,我们的选择更多样、更灵活了。在回顾的时候,也会非常清楚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有什么不同。

从满腔热血地开始到心灰意冷地放弃,这种事我们都经历过。许多时候,放弃的原因都是不得其门而入。如果我们能够在开始之前做个简单的梳理,也许就能找到一个相对靠谱的起点和方向。在这个基础上,边做边调整,无论是成功率还是效率都能得到提高。

有些人觉得过多的规划会让人生变得死板和无趣,但梳理和规划并不是同一件事。当我们开始思考和梳理的时候,会把更多因素、更多机会纳入到生活中,从这个角度来看,梳理反而为生活增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也能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发现更大的世界。

当然,梳理并不意味着一切。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白费。而且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我们总是得审时度势,随时做好调整的准备,而无论是执行还是调整,都要求我们更频繁地思考和梳理。在这个过程中,“梳理”会形成每个人独有的思维模式,乃至成为一种习惯。

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对任何人来说都值得骄傲,哪怕一开始是跌跌撞撞的。

希望这本书能带给你一些经验、方法和勇气。

最后,感谢为这本书提出过宝贵意见的Amy,也感谢为这本书付出了辛勤工作的策划、编辑和工作人员。第一章时间黑洞:时间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消失的?我的时间都花到哪儿去了?毫无疑问,时间记录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但是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什么用的,就像记账没法让我们发财一样。真正有用的是,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据,来分析自己在时间利用方面的真实情况,以及在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怎么改进。一、时间黑洞

经常听到有朋友说,虽然有时候有了时间,但总是东摸摸西看看,结果大把的时间不知不觉就不见了,计划中的事一件也没完成。

其实我也一样,所以在这一篇里,咱们就来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凑出了时间,制定好了计划,甚至脑子里已经浮现了完成计划之后狂欢的情景,可一旦到了要开始的时候,就突然冒出了很多事情,于是忙了半天,最后只有一件事没做:正事。

比如晚上本来计划好好读书,先是泡杯茶,又想到衣服还没洗,收拾脏衣服的时候顺便换了床单被套,最后干脆给家里来个大扫除,好不容易坐下来,狗又叫了,去照顾它的时候,朋友发微信,聊几句,看看朋友推荐的链接……等再拿起书本的时候,发现已经到了要睡觉的时候。

很多朋友都遇到过相似的情形吧,这就是典型的“时间黑洞”问题。好不容易挤出的时间被一些计划外的琐事消耗掉了,导致计划被打乱,目标几乎永远也无法完成。产生时间黑洞有很多原因,但最根本的是下面这两个。

一个是真的不会安排事务。有些人执行力是很强的,但总是抓不到重点,他们似乎认为每件事都是很重要的,都要在当下赶快完成,最后累得半死却对人生没啥帮助。对于这类朋友们,可以试试对事务进行分类,找到优先级高的那些,先去完成它们,这样效率最高。

另一个就是拖延的问题。人人都有拖延症,拖延本质上是个心理问题,如果能找到自己适用的心理调适机制就可以比较从容地应对了。拖延问题的相关书籍资料也比较多,认为自己是拖延症的,可以看看相关资料。

这两个问题,有部分人是前者,大部分人是后者。如果能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就算没法完全干掉时间黑洞,至少也能缓解一些。

我自己也常常被时间黑洞困扰,少有时间利用率很高的时候,不过在长期艰苦卓绝的与时间黑洞的斗争中,多多少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下面咱们先看看怎么解决合理安排事务的问题。

学会为事务划分优先级

其实所谓的时间管理就是对事务进行管理。是否给事务制定优先级,在不同的时间管理理论里有不同的看法,也引起了不少争论。这里我们先不去理会那些争论,单是考虑时间黑洞问题的时候,优先级的划分是有一定效果的。

通常认为,已经计划好接下来要做什么事的人已经有了优先级的概念。比如计划今晚要读书,自然是认为读书比其他事更重要,但我觉得那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应该做的事”和“想要做的事”是不一样的,说到底,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比如,工作后持续学习这件事,人人都认为是对的,所以它必然是“应该做的事”,但如果我们现在的能力已经足够应付当前的工作,自己也没有要在职场出人头地的目标,我们就是喜欢随性的生活,那它就不是我们“想要做的事”。

想要认清真正要做的事,最根本的办法当然是拷问自己的内心,寻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目标,等等。不过这个解决方案貌似有点鸡汤,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有点技术含量的技巧来尝试解决问题,就是“四象限法”。

四象限法就是根据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对事务进行分类,最后得到一份分类清晰的事务图谱。这不是新玩意儿了,很多看过时间管理相关文章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

计划实施这个方法的朋友们,先别急着画图,我建议按照下面的流程来做,会更有效。

第一周,跟以前一样,不要刻意地去改变,但是要找张纸把自己做过的事记录下来,这一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看看自己平时做的事情都有哪些,方便回头列出清单进行分类;另外也能看看时间都是被什么事给吞噬掉的,相信大多数朋友们看到结果的时候会有些吃惊的。时间消耗统计可以让列表更清晰,以后也可以根据时间消耗更合理地安排事务,所以如果能再加上个大概的时间消耗统计,就更好了,如果觉得麻烦,现在不做也没关系。

然后,找个时间,把这些事务列一个清单,根据事务的性质,该合并的合并(比如读书、背单词都是学习,洗衣服、打扫卫生都是家务),然后把每件事务根据分类原则放到不同的象限里去。分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拿你的分类跟别人的去做比较,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同一件事的分类必然不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比如洗衣服这件事,对一个有洁癖的人来说,当然是“重要且紧急”的,但对于像我这样邋遢的人来说,它一定在“不重要也不紧急”那个格子里。

还有,罐头会过期,人也是会变的,三观和目标的变化也会让事务在不同时期处于不同的位置,这很正常。

最后,要忠于自己的三观以及当前的目标,否则就会出现“应该做的事”和“想要做的事”不一样的情况,起不到太大效果。

OK,现在四象限的图已经搞定了,以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原则对事务进行分类了。

分好类之后,优先开始做哪件事呢?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是那些“重要且紧急”的事务,但其实“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才是我们应该优先考虑的。

为什么先做这个?简单说就是这些事如果不做,慢慢会变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最后的结果就是让我们疲于奔命。限于篇幅,以后我们有机会再详细讨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相关的分析文章。

当前那些“重要且紧急”的事务不做吗?当然会做,不过那些事会自己挤到清单里的,它来的时候再做就行了。担心的朋友们,放轻松吧,很多事不做也不会死人的。大家可以认真想一想,这世界上真的有那么多非要你亲自处理的“重要且紧急”的事务吗?

所以事务的优先级划分总结下来就是,要做某件事之前,先想想它属于哪个象限,“重要”的事务都可以处理,“不重要”的事务,无论是否紧急,都可以不用理。

正视拖延的问题

正事没干,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拖延。

上回我们聊了一下如何合理地安排事务,避免被琐事影响到自己去做“真正要做的事”,今天继续聊聊造成时间黑洞的另外一个问题:拖延。

上篇提到过,造成时间黑洞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不会安排事务,二是拖延。许多人认为自己属于前者,但实际上真正不会安排事务的人是不多的。大家都是成年人,都具备分辨事务孰轻孰重的能力,特别是当你按照上篇的建议,做出了一个列表,但最终发现仍然无法完成的时候,恐怕就会知道,真正的凶手是“拖延”。

人人都有拖延症,拖延的危害大家也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所以,患有拖延症的朋友们,以及按照上篇的建议做了但无效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本篇的建议。不过这些建议仅限于解决拖延导致的时间黑洞问题,对于诸如“脏衣服一定会在剩下最后一套干净衣服的时候才去洗”这类问题,我本人也没有解决,有解决办法的朋友们请教教我。

先来看看拖延的原因。

拖延本质上是个心理问题,简单来说,是逃避。通常我们安排给自己要做的事情,往往是一些重要且困难的事,这些事务会耗费我们的时间、精力、金钱等等,而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的,所以人们往往会下意识回避这些事务。比如,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是件难事,所以当要开始学习的时候,出于回避困难的心理,就会“突然想起”还有某某事没做;又比如,对有些人来说,构建亲密关系是件困难的事,所以需要联系某人的时候,出于心理抵触,就会一拖再拖。简而言之,很多拖延都是为了让自己逃回“心理舒适区”。但如果不做任何事,又会产生愧疚等负面情绪,为了消减这种情绪,最后大家就会选择去做那些“看起来很有用”的事情,让自己假装忙碌。

既然知道了原因,解决方法就很清楚了,那就是:告诉自己其实事情没那么难。当然,这种心理调适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有心理医生的帮助是很好的),我们不妨从下面两个做法开始尝试。

正视自己的欲望,给自己一个做事的理由

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会把一些事情过度美化,比如努力工作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学习是为了窥见更广阔的世界等等。当然不排除有些人确实达到了这种境界,但对于我等凡人来说,这些理由都是人云亦云的包装,面试的时候应付一下HR还行,咱自己就别骗自己了,这种抽象的、建立在美好想象之上的目标和计划是没有推动力的,拖延也几乎是注定了的。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正视自己的欲望,分析事务的收益,再利用自己的欲望来找到做某件事的真正理由。比如总是拖着不学英语,就可以先确定一件事:英语是工具,是为我们的目标服务的。那么自己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升职加薪,还是应付考试,或是跟朋友们嘚瑟?客观一点,反正你自己想的别人又不会知道。

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接着分析一下这件事究竟能不能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标,衡量一下性价比如何。比如:是不是学了英语就一定能升职加薪?升职加薪有没有其他途径?不看字幕是不是真的能带给你更好的观影体验?是不是能让你在朋友圈炫耀成功?学英语对当前的你到底有哪些收益?拿学英语的时间去做其他事会不会有更高的收益?

这些事想明白了,结论也就有了。如果确定英语对你达成目标很有帮助,收益很高,自然也就有动力了。

再比如,我写文章也并不是为了传播理念帮助别人进步之类的伟大理想(如果有这个效果,那也是结果,不是动因),动因其实很世俗也很自私,一是为了锻炼文笔,二是为了锻炼思考能力(年纪大了,脑子开始不灵光了),三是为了满足自己好为人师的心理。这些欲望既不是别人强加给我的,也不是被影响了之后脑子一热产生的,这些欲望都是真的,所以即便拖,也还是会在deadline之前一大早爬起来完成这篇文章。

说白了,要想不拖延,还是要找准需求。听说某些朋友为了留学的奖学金学英语,每背一个单词,就告诉自己今天又赚了多少钱——大家看,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自己的需求与事务的收益完美契合,这样的事务安排,当然有动力去做,当然不会拖延。

哪怕五分钟也好,先开始吧

逃避的原因之一是害怕困难,上面我们讲过了;另一个原因是害怕失败。其实仔细想想,完全没必要啊,就算失败了又怎样,就算放弃了又怎样,只要开始过,即使只是做做计划,往往就会比那些没有开始的人更有收获,无论如何,我们是不会有任何损失的。所以我们没必要害怕失败,意识到自己想要逃避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先做五分钟再放弃”,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比如跑步——天气太冷不想去?那就告诉自己“无论跑不跑,好歹把新买的装备穿上试试看吧”;等你穿戴整齐的时候就会发现,再脱下来实在太麻烦了,干脆出去跑几分钟吧;出了门就会觉得,既然出来了,干脆多遛遛吧……这样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任务。第二天再来一遍,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就不用再纠结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许多事情一旦开始了,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人们就很难轻易放弃,而只要不放弃,就终有成功的机会。二、时间的脚步

想知道你的时间是如何消失的吗?一起来记录时间的脚步吧。

时间记录

当我们觉察到时间黑洞对自己的影响之后,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就是:我们把时间花到哪儿去了?

时间记录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虽然记录时间不可能帮我们完全消除时间黑洞带来的问题,但至少能让我们了解自己在时间利用方面的实际情况,从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解决问题建立基础。

当然,除了这个最基本、最主要的用处之外,进行时间记录还有一些额外的好处,比如:

感受时间的流逝“时间流逝”作为一个词,每个人都认识,也会说会用,但作为一个概念,大概只有经历过一些岁月的人才能感受到。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和“流逝”这两个概念本身就是模糊的,所以才会在年纪渐长之后发出“玩着玩着就老了”的感慨。而如果能够养成时间记录的习惯,就可以对这两个概念有更直观的感受,这种感受会促使我们更加珍惜自己有限的时间。

关注时间成本

当我们决定是否要做某件事的时候,事务的成本是必须要考虑的,比如金钱、精力、体力、人际关系等,不同的事会消耗不同的成本,但总有一项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时间”,且由于它的有限性,这一项往往是所有成本中最为昂贵的。而假如你有时间记录,就可以翻出来看看自己在各个事务上的投入和收益,算一算是亏是赚。

有利于回顾

许多做时间管理的朋友会选择在周末进行一周的回顾,不过我们大多数人很难在周末还能清楚记得自己在周一做了什么,特别是那些琐碎的事情,更不会记得在那些事情上花了多久的时间。有了时间记录,这些都不是问题,而且如果你记录了工作方面的事务,工作周报和年终总结就更不用头疼了。

让未来的计划更实际

大多数人对于自己执行计划的时间和耐心会有过于乐观的估计,我们制定了完美的计划,每件事务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完成都有明确的时间点,但刚开始执行不久,进度就落后了,这种事情实在太常见了,通常的结果是看似完美的计划最终走向破产。如果有了明确的历史记录,我们在估算事务期限的时候显然能更加精确。通过分析相似事务的时间开销,我们可以得出某类事务的所需时间以及时间开销的变化规律,这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是宝贵的参考。

发现自己的习惯

每个人都会慢慢形成使用时间的习惯。有人喜欢早起学习,有人喜欢熬夜学习,有人上午效率高,有人下午效率高……如果能观察一段较长时间的时间记录,我们就能够发现自己在哪些时间段适合做哪些事情,这样就可以把相应的事务安排得更合理。长期来看,这种方式对整体效率的提升是明显的。

如何开始记录时间

假如你准备好了,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开始吧。

1.明确时间记录的目的

有些朋友会抱怨很难坚持进行时间记录,在我看来,更有可能的原因并不是它有多困难,而是没有在记录前想清楚记录的目的。

在没有明确目的的情况下,通常会有两种后果,一是事无巨细的记录,这会让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显得非常烦琐,最后反而产生了压力;另一种是想起来的时候什么都记,想不起来就算了,这种记录本身是不严谨的,可参考的价值也就不大了。

所以我们最好还是在开始之前考虑一下,目前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是否能通过时间记录解决,或者找到解决途径?在前面列举的诸多好处之中,自己最看重哪一项?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我们才知道要记什么,怎么记。这并不困难,对于大多数朋友而言,在产生记录时间的想法的时候,目的不外乎下面这两三种其中的一个。

比如说,相当一部分朋友是为了消除或减少时间黑洞。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自己在无谓的事务上花费了多少时间。有些朋友们选择记录娱乐、吃饭或做家务的时间,看起来似乎合理,但实际很难坚持。因为时间黑洞之所以成为时间黑洞,就是因为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难以感知“时间的流逝”,我们连重要的正事都抛到脑后了,还有可能记得把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记下来吗?

所以我的建议是,反过来记录干“正事”的时间,再用自己推断的每天可利用时间减去已记录的时间,剩下的就是浪费掉的。比如我们除了工作以及生存必须的活动(如吃饭、睡觉、通勤、娱乐等)之外,每天有5个小时的空闲时间,记录显示前一天读书2小时,那么剩下的3个小时就是未被利用起来的“时间黑洞”。这种方式下,记录的可能性更高,最终的数据也更完整,更有参考价值。

再比如,有些朋友是为了找出自己的高效时段。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记录,还需要进行更深层一点的分析,比如结合最终效果对一些固定事务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进行长期比对,看看什么时间段最适合做这类事务;比如分析一下周末和假期对自己日常行为的影响,不要勉强自己把事务放到不合适的时间。显然,这种分析是用纸笔很难完成的,也就要求我们在选择记录工具的时候有更高的标准。

还有不少朋友,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这个目标通常是以投入时间为衡量标准的,比如监管自己在不同学科或技能上的耗时,又或者是实践10000小时理论。这种情况下,需求是更明确的,记录和分析的方法也更简单,我们只需要记录特定的几类事务和花费时间的总和就可以了。但需要注意的是,时间记录只是一个客观的数据列表,它只能让我们掌握过去的实际情况,而不能帮我们达成目标,要达成目标,还需要配合其它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流程。

2.规划记录的类别

根据自己的需求,我们可以列举出一个需要进行记录的事务类别,比如“工作、学习、健康”,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按不同维度扩展层级,比如:

工作

客户交流

内部沟通

文案工作

……

学习

语文

数学

英语

……

健康

有氧运动

抗组训练

……

理论上,类别列表是可以无限扩展的,甚至,如果记录工具支持的话,我们还可以在事务上标注不同的标签,以便从不同维度进行统计和分析。但就实际操作而言,这个分类不需要太细,否则很容易导致某个细类数据量太少而无法分析,也会让“记录”这件事情本身变得复杂,不利于持续执行。

我的建议是,在刚开始进行时间记录的时候,尽量以简便为衡量标准,对大多数朋友而言,一级类别已经足够,等熟悉和习惯之后,自然会形成更适合自己的类别的划分和设置。

3.什么时候进行记录?

一些追求完美的同学坚持实时记录,这样的好处是数据精确,且不易遗漏,但带来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比如有突发事件的时候是难以记录的,你不可能在老板突然走到你面前跟你讨论工作的时候还操心着记录时间吧。再比如休息的时候临时处理了5分钟工作,到底记不记录呢?

想要每一件事都精确记录到每一分钟显然是不太可行的方式,为了说服我们不那么追求完美,我们需要知道,对于时间记录来说,“精确”并不代表消除每一分钟的偏差,而在于记录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当我们累积了足够久的记录之后,时间消耗的量级(上百小时或上千小时)、比例关系、规律和变化趋势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点。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一件事花费了50分钟还是60分钟,区别并不大,对最终统计结果的影响也有限。举个极端的例子来说,假设10000小时理论成立的话,我们在某项技能上投入了9900个小时,难道就不能称之为专家了吗?

所以我的建议还是跟上面差不多,在刚开始进行时间记录的时候,尽量更简单一些,才更有可能长期坚持。我们完全可以采用后补记录的方式,每天晚上花两三分钟回想一下白天看了什么,大概花了多久。比如像下面这样:

——纸笔记录——

XX年X月X日

工作

做方案2小时

谈项目2小时

读书2小时

——

如果你已经坚持记录了一段时间,并且有了顺手的记录工具,那么可以有选择的实时记录。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顺手就实时记录,不顺手就后面补记,不需要特别考虑是否精确的问题。至少在时间记录这个方面,追求完美才是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

4.记录的工具

一般来说,刚开始记录或者只需要做一些粗略分析的朋友们,用纸笔就可以,比较容易养成习惯,也不会陷入“寻找完美工具”的陷阱。不过对于需要长期大量记录的朋友们来说,纸笔的问题在于难以统计、分析和保存,所以在养成了习惯之后,可以选择使用一些自动化工具来记录。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很多这类程序或移动应用,不仅统计和分析功能比较完善,而且还加入了许多游戏化的元素来激励使用者(比如成就系统),对于大多数朋友们来说已经完全够用。(单独一页)用excel进行时间记录

当然了,对于我等“数据控”来说,别人的程序设计得再好,总也没有自己的自由,比如不能自由导出和导入数据就是很让人焦虑的一件事,而如果自己想要某种奇葩的统计结果却无法实现的话,就更令人抓狂。当然,有编程能力的朋友们,完全可以自己做一个简单的小程序,不过也有不少人(比如我)会选择用Excel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时间记录系统”。

限于篇幅,这里只说思路,大家可以举一反三,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调整各种设置和内容。具体的实现没有想象中的困难,有Excel基础的朋友们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搞定基本的功能,即使Excel不太熟的朋友们,用一个周末的时间查查操作技巧也足够了。

整体思路是这样的:

·分析自己的统计需求:记录哪些类别、希望得出什么结果、以哪种方式展现等等,这个需要结合前文提到的“记录的目的”来考虑。

·列出具体的数据项:事务类别、日期、开始/结束时间、事件标签等等。

·把所有数据记录在一张表上:我们需要一张表,作为存放“源数据”的表,这张表上,是我们所有记录下来的原始数据,以后所有的统计和分析都依赖于这张表上的数据,所以呢,这张表最好起一个醒目的名字,确保以后的记录过程中,除了原始数据外什么都没有。

·用另一张表放一些静态选项,让记录操作更容易:对于一些需要重复录入的内容,比如固定的事务类别名称,通过“名称管理器”和“数据验证”等功能实现下拉菜单选择录入而不是手动录入。

·在其它数据表放置各种统计和分析结果,呈现的方式可以用数据透视表(图),也可以用函数提取相关数据做自定义表格。

按照这个思路,基本可以实现一个简单版的个人时间记录系统,当然,它的优劣势都是很明显的。

缺点很明显,就是如果需要实时记录的话,必须在电脑前面操作,否则就只能选择后续补录的方式,比起移动应用来,在记录这个环节上不够灵活。但它的优点是,在统计和分析方面,相对于其它时间记录工具来说更为灵活和强大,受限的只是自己的操作技能和想象力。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录做许多针对个人的分析,实际上,如果要求不太高的话,单是筛选功能已经可以满足许多需求了。

最后,还是要说那句话,工具只是工具,永远不能代替我们去真正的做事或实现目标。在选择工具的层面,切忌不断试用不断抛弃,要知道,柳比歇夫56年都用纸笔,一样记录了自己的一生。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用什么工具记录实在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甚至“记录时间”本身也不重要,关键在于,能够持续记录,并从记录的结果中获得收益。

另外推荐几本书,一本是时间记录领域几乎唯一的经典著作《奇特的一生》,记述了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是如何通过时间记录来进行时间规划和管理的。关于excel方面的操作指导书籍,我当时参考是《Excel图表之道》和《你早该这么玩EXCEL》。三、谈谈番茄工作法的利弊和应用

番茄工作法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根据场景应用才是正解。

有不少朋友对时间管理的方法论感兴趣,所以今天咱们聊一聊这两年比较火的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前些年兴起的一种时间管理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把时间划分成二十五分钟的“块”(当然这个时间长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微调),到时间就休息五分钟,然后继续。由于实施起来非常简单,符合当前社会“短、平、快”的追求,因此很受欢迎。

这个方法背后的原理,据《番茄工作法图解》的作者(也是这个方法的提出者)说,是有很多研究支撑的,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读一读这本书,或者自行google,这里就不细说了。

番茄工作法的好处不少,我就不再“安利”了,不过从我个人的实践和观察来看,这种方法也并不适合每一个人或者任何场景。主要原因就在于每一个时间块结束时候的“打断”,这种打断,对于一些需要持续思考的人,比如设计师、策划人或文案工作者来说,是很要命的。

通常,实践番茄工作法的人都会在电脑或手机上装这么一个软件用来计时,还设置了弹出窗口和声音提醒。但是想想看,在你冥思苦想了二十四分五十秒的时候,脑袋里终于蹦出了一个模糊的想法,你直觉这个想法是有用的,你只需要让思维再深入一点,让这个想法变得清晰起来,好让自己能真正抓住这个想法。但是这个时候,时间到了,你是停下来休息五分钟还是继续呢?

在工作中体验过“流”状态的朋友应该会更有感触,这种“流”的状态,说白了就是干活干到“high”了,完全停不下来。有时候我做方案做到思如泉涌,可以在电脑前两三个小时不动,因为一旦休息,就可能会失去一部分(通常是休息前的最后一部分思考)成果,更有可能会失去这种状态,那为什么不趁着这种状态在的时候尽量多做一点?于是,我只能不断取消显示屏上的提示框。这个时候,我还是在实践番茄工作法吗?

另外,有人进入工作进状态比较慢,那么一个二十五分钟的时间段,前五分钟都在找状态,真正的工作时间可能只有二十分钟。而对于一些本身就不太情愿做事的人来说,虽然逼迫自己要工作二十五分钟,但可能前五分钟在磨磨蹭蹭,后五分钟在盼着赶紧结束,真正利用起来的时间就更少了。这种碎片化的工作安排真的很难说是理想状态。

还有一些朋友,比如销售,工作内容和场景很不规律,就更不适合这种方法了。

所以总的来说,番茄工作法虽然强调了一张一弛,但这种打断并不适用于任何人或任何场景。就我看到的情况来说,很多放弃番茄工作法的朋友都是因为这种“打断”很容易让自己陷入犹豫的境地,在选择是否休息的一瞬间,压力和焦虑随之而来,久而久之,结果只能是放弃,所以准备实践这种方法的朋友们,请先想想适不适合自己。

当然这并不是说番茄工作法就不好,还是前面那句话,它并非适用于任何人或任何场景,但对某些人或某些场景来说,却是个很好的时间管理方法。

在我看来,最适合的场景是这样的:

·工作内容相对比较固化,少有突发事件(如临时约见或会议)

·工作地点固定,不用跑来跑去的

·较少持续性的、深入的思考,换句话说,中断工作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非创意类的工作

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上这些场景,又愿意尝试时间管理、希望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的话,我相信你一定会愉快地爱上番茄工作法。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仅在合适的时间使用这个方法。

另外,还有两种人,我也推荐尝试这种方法:一种是拖延症晚期患者;一种是对时间不敏感,但希望培养时间敏感度的人。

对拖延症来说,番茄工作法解决了他们看到一大堆工作就不想工作的难题。“只要工作二十五分钟就好”,这个想法会鼓励拖延人群开始工作,而一旦开始,就有机会进入良性循环,第一天一个番茄(二十五分钟的时间段,在番茄工作法里被称为一个番茄),第二天两个番茄……慢慢的,拖延这种绝症就有可能被治愈。

第二种人,通常是希望掌握自己的工作状态,比如想知道自己做某件事大概要花多久时间,或是二十五分钟内自己究竟可以做多少事。这种情况,运用番茄工作法是很不错的。如果对每一个番茄有记录,其效果和时间记录是一样的,你可以清楚看到自己都做了什么,花了多少时间。

对了,还有一种人也特别适合,就是脊椎有问题的朋友们,番茄工作法可以提醒你隔一段时间起来活动一下,这样你就不用像我一样研读《八步治背痛》了。

那么,在应用番茄工作法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不要企图找到完美的软件。这个说过很多了,不再强调。

其次是工作分解。这个多说几句。我一直认为,这才是番茄工作法的精髓和本质。

咱们许多人,往往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没有全面的认识,这让我们丧失了从更高维度来规划工作的机会。而如果实践番茄工作法,我们就必须在开始之前写明当天要做什么,并规划好工作的场景和时间段,比如第一个番茄时间用来给客户打电话,第二个番茄时间回复邮件,第三个番茄时间跟同事讨论问题等等。

你看,这跟咱们之前一直强调的一些方法和概念是一样的,列清单、做任务分解、把类似的工作放到一起来做以提高效率。这些方法也与以前流行的GTD所倡导的理念和流程不谋而合。所以说,所谓的时间管理,本质上来来回回都是那些道理,知道了道理,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四、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

大概是2008年前后,我开始接触时间管理。作为一名初学者,当然是按照各种高人的建议一步步认真实施,也是坚定的GTD信奉者和追随者。那时候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有一天我能熟练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具,就肯定能无往不利。

多么幼稚的梦想啊……

一两年后的某天,我突然发现,自己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背熟了GTD流程,跟人侃侃而谈各种时间管理方法,手机里装满了todo软件,为什么我的生活和工作还是一团糟呢?

那段时间,每次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的时候,我都会思考一个问题:我究竟为什么要做时间管理?

很多年以后,我的朋友Amy告诉我,正是那段时间的反思让我弄清楚了自己的目标。

是的,就是目标。

表面上,我的目标是“改善现状”,但在实际行动上,我却把“掌握时间管理”当成了目标,冲突自然就出现了。

其实许多时间管理理论一开始就告诉过我们,虽然时间管理是一种工具、一项技能,但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理念,利用它来为我们的目标服务。可惜我们往往沉迷其中,假装自己学会了时间管理就是获得了进步。

于是我开始转而研究目标管理,制定了适合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并朝着这个目标迈进,时间管理也从“圣经”变成了真正的“工具”。我不再纠结于流程和方法,只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合适的应对,甚至大多数时候,没有任何流程,只不过是一些小技巧的应用而已。

这个时候,我对时间管理的理解慢慢由“术”变为了“道”。

小时候看过一本漫画《七龙珠》,里面有一句话,原文记不清了,大概的意思是:“所谓伟大的武术家,不过是能将基本功熟练应用而已。”我深以为然。

现在,我的时间管理方法非常简单,就是把握最重要的几个步骤:搜集、归类、处理、回顾,其他没有了。

当然并不是真的没有,有需要的话我可以写出更详细的流程和执行规则,但我觉得,相比起别人规划的流程,更好的做法是充分实践,遵循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习惯,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

这可能会让很多想看现成的流程图和工具列表的朋友们失望,但事实是,在个人差异明显、外界环境变化剧烈的时代,想找到可套用的模式是徒劳的。别人的经验只能参考,自己的经验还得靠亲身实践来获得,而这种“自己的经验”,才是能够适应变化的。

说到底,我是希望大家不要拘泥于方法论,时间管理只是一种理念,只要持续去做,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一种时间管理的方法,这个方法对你而言就是最好的。

打个比方:许多时间管理方法论里都强调在搜集阶段要有一个固定的inbox,这样会更有序,也能最大程度避免遗漏事务。但我并没有刻意去设置这样一个inbox,因为重点并不是inbox是什么,而是了解“搜集”这个步骤的目的是什么。

搜集首要的是迅速,那么我就找当前最顺手的来用,同时为了避免之后的遗漏,也顺便养成了迅速归类的习惯。现在,手头空白的A4纸、自制的活页本以及手机上的滴答清单成为了我的inbox,我确信它们肯定比我一开始规划的要合理。

你看,这就是自然形成的时间管理方法。

到目前为止,实践时间管理已经有七八年了,期间当然也怀疑过、摈弃过,但最终还是习惯了,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工具。这些方法和工具都非常简单,简单到不像是在做时间管理,但我仍然认为它们可以更精简。希望有一天,我不再需要刻意借助方法或工具也能在处理事务的时候达到“心如止水”的状态,或许那就是传说中“禅”的境界了吧。

希望大家也都有那么一天。五、别让工作方案消耗你的时间

在职场里,文案工作是躲不开的。商务方案、工作报告、项目简述、日常沟通的邮件……虽然有一些看似简单,但其实文案工作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最不济也得保证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而这恰恰是让许多朋友头疼的原因。

当你把辛辛苦苦加班一周做出来的方案交给老板,却发现老板匆匆扫了一遍,然后两眼一翻地问“你这个方案究竟想说什么?”的时候,你就知道他的下一句话一定是“再加班改改吧”。这种情形并不少见,特别是对写东西不那么熟悉的朋友们来说,以至于每到交货的时候,老板就变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伺候的人。

所以这篇文章我们来聊聊方案要怎么写才能让老板和客户舒服。

以我的经验,当老板或客户问你“这个方案想表达/说明什么”的时候,通常代表这份材料出了下面这三个问题中的一个或几个:

●观点不明确

●逻辑混乱

●思路不清晰

观点不明确

这大概是最常见的情况了。

无论是一个方案还是一篇文章(这里不讨论文学作品),必须拥有明确的观点,这样读者才会知道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观点是我们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最重要的信息,代表了我们的态度和立场,能够影响读者最终的认知甚至行为,这也是我们撰写一份方案的最终目的。

但是工作经验比较少的朋友,常常不知道在商务方案中该表达什么,或者不太会在方案中表达观点。注意,这是两个问题:前者是方案中没有观点,后者是表达不明确。

什么叫没有观点呢?

常见的是一份方案全部由“事实”堆积出来,而没有任何推导和结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一份材料充其量只能称之为“信息汇总”,应用范围和作用是有限的。这个问题,有时候是因为工作经验和能力有限,想不出什么有价值的观点,换句话说就是“对工作/行业/项目没什么想法”。有时候是心态问题,说白了就是懒得动脑子,纯粹应付差事。以上两点,都跟写作技巧无关。对于前一种情况,没有捷径,好好工作认真思考,随着经验的累积和能力的增加,会有改善。后一种情况,属于心态问题,这里不讨论了。

再来看看观点表达不明确的问题。

一般而言,想要明确地表达观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观点当成标题。

比如我们从“XX行业背景”这个标题中是得不到什么信息的,即便在标题下又罗列了一堆事实,读者或听众(以下简称受众)也不得不自己从这些线索中抽丝剥茧,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这么费劲的事,作为老板或客户当然不高兴。

如果我们把标题变为“XX行业正在逐渐升温”,下面再罗列一些能够证明这个观点的事实和案例,你要的观点就非常明确了。大多数指导商务写作的书籍和文章,也都建议我们把观点作为标题,或者至少把观点放在每一段/章节的前面,一方面是开门见山,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引导受众的想法。

以一页PPT为例。(换成word文档也是一样的道理)

上半部分是你的观点,也是论点,下半部分是由事实构成的论据,这样就很清楚了。

不过有一些特殊情况,方案的标题是不能随意乱改的,比如一些固定模版的公文、报告或投标文件,这时候,我们就只能在标题下面用言简意赅的一两句话阐明观点了。另外,对于某些文案材料来说,也有可能会把主要观点放在最后。比如某些调研报告或论证报告,因为在这种材料中,“论证过程”比“传达观点”更重要。

所以,观点放在哪个位置,需要根据方案和受众的性质决定,但无论放在哪儿,都记得要把观点提炼出来,让别人能够注意到。

还有一个让观点显得不明确的原因是,方案里塞了太多内容。

有时候,我们为了让整个论证看起来更可靠,会添加很多论据,但问题是,太多的信息会干扰人的判断,这增加了受众消化内容的成本,何况,并不是塞满了事实就代表观点是合理的,可靠的,也并不是足够多的论据就能够充分论证一个观点。不同的事实之间可能会有重叠,甚至冲突,除了让人更加厌倦和困惑之外毫无用处,所以我们更需要做的是精简内容,只保留最有power的那些,这会让整份材料的主题更加明确。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做PPT,记得内容≠页面数量。我们可以在一页PPT上通过事实和论证来完整表达一个观点,也可以用很多页PPT来表达一个观点,只要这些页面能够通过一条明确的主线来论证你的观点就可以了。

逻辑混乱

有些时候,我们在标题或章节的开头下足了功夫,强调了观点,但受众仍然感觉“没有说服力”或“看完觉得脑子更乱了”,这可能就是典型的逻辑混乱的问题,也就是说,论证过程出了问题。更简单点来说,所谓逻辑通顺,就是把话说圆了,让别人从道理上挑不出什么毛病。

论证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挑几种自己常遇到的情况聊一聊。

1.论证方法的问题

在方案及其它商务文案的撰写中,逻辑的构建和论证的方法其实是相对简单且有一定套路的,也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提升的。这个套路就是商务写作的法宝: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所提到的两种逻辑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这里放上简单的图解。

在同一份方案中,两种论证方法可以混用,但仍然建议大家,在“可支撑观点的事实”足够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归纳论证,因为它更“强壮”。

基本上,《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已经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这些事情都讲完了,所以这里就不献丑了。建议没接触过的朋友看看原书。

2.事实不足以支撑观点

在做商务文案的时候,有一件让人很郁闷的事情,就是我们想要论证一个观点,但找不到足够多的事实来支撑它。

比如老板要我们推销一个并不怎么样的产品,这件产品无论是从价格、品质还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来看,都乏善可陈,既没有好看的数据,也没有成功案例,这时候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鬼扯”了,而这种“鬼扯”出来的东西,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

这时候的问题已经不是论证是否合理,而是难以构建出一个逻辑来证明一个既定观点。我的经验是:回避具体问题,依靠大众认同的观点或感性认知来弥补论证的缺失。

办法有很多。比如不谈具体产品,而是谈公司和团队能力,让客户产生“产品只是细枝末节,我在意的是跟我合作的人”的错觉;比如论证客户需求和行业趋势,让客户认为“他最懂我”,从而产生信任感;比如聊聊情怀和工匠精神,让客户觉得“我们要一起改变世界”……

当然,很多认真的客户很快就会敏锐地发现我们“跑题了”,所以,为了hold住场面,一般还需要为这个方案搭配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讲或一份漂亮得让人爱不释手的PPT。

我知道,这些办法很不严肃,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能如此,你不能指望用方案来拯救一切。

3.反复论证

就是用类似的事实和逻辑论证同一个观点。

我们有时候不懂取舍,有了足够的论据总觉得不用就浪费了。但要知道,反复论证同一个观点并不意味着说服力更强,更多时候,受众会觉得“咦?这事儿不是刚刚说过吗?”这反而会打乱受众的思维,严重的时候,还会让受众产生作者已经词穷的误解。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好好检查一下自己的内容。作为论据的事实尽量使用有差异的,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一个问题。如果一个观点已经论证清楚了,就停止。

4.越往后越乱

这个问题是因为在一开始就没有做好整体规划。

有些朋友在写东西的时候喜欢边想边写,虽然看起来比较有效率,但往往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写到后面就没话说了,但又觉得没写清楚,只好硬凑,整体就乱了。另一种是写着写着,脑洞越开越大,就跑偏了。

可以说,这种情况是最令人惋惜的。即使开头开得再好,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后半段——特别是结尾——就意味着前面的都白干了。

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在动笔前好好规划一番。我们的观点是什么、主线是什么、论据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填充什么案例等等,这些想清楚了,后面其实都是体力活而已,在写的过程中,也能始终紧扣一个主题,不容易跑偏。

另外,如果你的材料比较长的话,一定要记得前后呼应。在一些关键节点,要记得时不时想办法唤起受众的记忆,让受众记得在聊什么事情,聊到哪里了,并且最好在结尾处能完美契合开头。这需要一定的经验,但只要我们能够注意到这一点,方案的质量就会有极大的改善。

以上是在逻辑论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另外还有一点比较特别的,想顺带提一下。

5.里子很重要,面子工程也得做

我们有没有想过,有时候一份方案“看起来没逻辑”真的只是“看起来”的问题。

以下面这页PPT为例。

从整体感觉而言,这页PPT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重点。左上角的图例并没有传递出更多有效信息,几个特定行业的描述处于同一维度,但其中两个在综述之后又另辟了一块空间进行另一个主题的详述,主次不够分明,再加上其它的小问题,读者会很困惑:“我到底该把眼睛的焦点放到哪里?”

来进行一些简单的变动。修改标题和一些细节文案,去掉信息含量不高的内容和装饰性图解,对整体布局依主次进行分隔,对重点部分的内容用颜色、体积和位置做出对比。

这样就稍微清晰一些了,继续修改下去的话,还可以考虑把内容拆分成两页甚至三页,让每一页想表现的内容更精炼,也更明确。

没错,我要说的就是排版。不要以为设计的四大基本原则“对齐、重复、对比、亲密性”只是为了好看,实际上这些原则能够极大的帮助我们自己和受众整理思路和理清逻辑。而且不仅仅是PPT,想象一下人们在看word文档时读到“2.4.2.1.3某功能详解”这样的标题号时有多崩溃吗?

所以,当我们的逻辑没问题的时候,别让烂排版毁了整个方案。

思路不清晰

有的时候,一份方案看起来感觉不对,我们也说不清到底是观点表达出了问题,还是逻辑论证出了问题,或者两者兼有。这个时候,可以统称为“思路不清晰”。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点”,就像在整理缠成一团的数据线时,至少要先找到其中一个头。

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假设我们不得不把整个方案浓缩成一个关键词,那么这个关键词就是这个“点”。这个“点”不一定是一个具体观点,它也许是客户的核心需求,也许是我们最初拟定方案时的一个主要诉求,也许是我们自己觉得这份材料最需要说清楚的地方,但无论是什么,它接下来必定是整个方案的重心。

确定了这个点之后,我们就可以围绕它来构建整个方案了,包括明确观点和整体逻辑。一种方法是由上而下推导,即先有观点后论证。我们可以把这个“点”具体化,并和我们的业务诉求建立联系后,就是这份方案的观点,剩下的事情是围绕这个观点进行论证。

曾经有一位朋友请我帮忙给他的方案提提意见。这份方案是一份典型的商务提案,也许是希望能将方方面面展示得更全面一些,所以存在前面提到的“信息堆积”的问题。这份泛泛而谈的方案没有任何能够给人留下印象的部分,自然在商务推动方面起到的作用也极其有限,未来如果碰到一个挑剔的甲方,说不定当场就出局了。后来我们从客户需求、实施方法、项目收益等方面进行了一番梳理,最终确定了以某个最具竞争力的推广模式为中心,重新确立观点和构建逻辑,删去了大部分关联不大的内容。后来,这份方案给客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一种方法是由下而上,通过既有事实推导未知结论。这种更简单,因为那个最重要的点肯定是你需要推导的结果。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从哪里开始?这取决于这份材料的目的。比如可行性论证,那个最重要的“点”(也是最终的“点”)就是“该项目是否具备可行性”,开始的点就是“如何证明是否可行”,接下来直接套用可行性分析的套路就可以了,当把两个点用逻辑连成一条线的时候,方案也就完成了。

所以,对于思路不清晰这种问题,主要就是确定那个“最重要的点”,切忌堆积太多内容且不分主次。(单独一页)如何提高做方案的能力?

我还是老建议:阅读、思考和写作。不过针对写方案这个方面进行专门训练的话,还是有一些侧重点的。

阅读

单从训练逻辑的角度来说,在阅读的时候分析作者的思路是非常有效的。我们完全可以把书的内容拆开,一段一段,一句一句地分析,看看作者是怎么把一件事讲清楚的。研究、参考、学习和模仿一本书是如何“摆事实,讲道理”的,不仅对自己的提高很有帮助,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这本书。

思考

针对本章讨论的主题,有一个很小但很有用的技巧:自我辩论。就是在自己提出一个观点或进行一个论证之后,换位思考,站在一个反对者的角度来挑毛病。这能让我们思考得更全面,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方案。当然,如果有其它同事或朋友帮你就更好了。

写作

很多人都认为写东西是一件很难的事而不愿动笔,所以我们不妨从易到难,最好走一步就有一步的收益,容易形成良性循环。

第一步,分清事实和观点。方法很简单,跟考试刷题一样,就是判断某些句子是事实还是观点。这些语句从哪里来呢?虽然有专门的书籍和练习题,但还是建议大家试试我的提议:结合本书里提到的《零秒思考》这本书里的方法。

首先,参考相应章节里介绍的方法写出一些句子。这里引用本书的例子。项目执行不顺利的可能原因:上线时间紧,产品和流程存在较多问题;整个项目的重点不突出,各方没有统一认识;产品在当地推广不力,客户认知度不高;对合作方的培训和宣导不够;

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不够大;

大家看,这些写下来的东西,对我们这个阶段而言,就是最好的训练素材和题库,我们可以每次写完,顺便分辨一下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自己的主观观点。比如:项目执行不顺利的可能原因:上线时间紧,产品和流程存在较多问题;——事实整个项目的重点不突出,各方没有统一认识;——观

点产品在当地推广不力,客户认知度不高;——观点对

合作方的培训和宣导不够;——事实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不够大;——观点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训练和分辨事实与观点的能力,二是实践了《零秒思考》里介绍的思维训练,三是整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慢慢就学会了深入思考和就事论事。一举三得。

如果有兴趣继续,还可以把这些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甚至尝试对观点进行论证。

第二步,开始尝试修改一些“简单的东西”。比如重温一下以前的工作邮件、自己的简历,或者一些看不惯的鸡汤文。试试看能不能把它们改得更好。

第三步,开始写“议论文”。比如可以从第一步中挑出一些还没想明白的议题,试着套用我们讨论过的方法写一写,又或者尝试着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

相信到了这一步,大家已经对于“写东西”这件事比较熟悉了,完全可以自由学习、训练和发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