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口袋里的创业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05:38:24

点击下载

作者:金圣荣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亿万富翁口袋里的创业经

亿万富翁口袋里的创业经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亿万富翁口袋里的创业经作者:金圣荣排版:青杨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9-01ISBN:9787121114359本书由北京紫云文心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第一章马云:用人类探索火星的方式去创业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你明白客户需要什么,实实在在地创造价值,并坚持下去。——马云

马云曾经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这句话对于创业者来讲可以说既是一种警醒也是一种激励。每一个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都有所准备,但是往往现实中的困难要比想象中大得多,所以有些创业者就会因为对困难的估计不足而导致创业失败。其实,在创业者觉得难以支撑下去时,转机或许就在不远的前方。显然,这时如果放弃了,就会前功尽弃;但是如果能克服困难并坚持下来,迎接自己的往往是柳暗花明的新天地。显然,马云的成功之路就印证了他的这句话。

大学毕业之后,马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英语教师,并且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六年半。在任教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建立了当时杭州第一家外文翻译社,主要帮助一些外贸单位翻译外文文件。虽然这并没有让他挣到多少钱,却让他在杭州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1995年,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这次美国之行马云并没能很好地完成交通厅委托的任务,但是也并不是一无所获——在美国马云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

马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络就利用互联网发布了翻译社的广告。他于上午10点在网上发布的信息,12点左右时就收到了6个回复信息,而且这6个信息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互联网的普遍性和快捷性让马云大开眼界,他敏锐地意识到“这里有大生意可做”!

马云从美国回到杭州时仅仅带回来了1美元和一个当时看来很疯狂的念头——成立一家互联网公司。讨债之行无功而返,但是这个宝贵的念头却将马云推上了创业之路。

现在看来,马云意图涉足互联网行业的想法当然是明智的。但是在当时,马云走的是一条谁都没尝试过、充满风险和未知数的创业之路,完全可以用“前途未卜”四个字概括。

但是对于马云来说,这些未知的困难并不能阻碍他实现自己的理想,因为马云一直坚信“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人生信条。他回到杭州后说干就干,马上与一个学自动化专业的搭档,再加上妻子,利用自己平时积蓄下来的两万元人民币当启动资金,开始了创业生涯。

这就是马云在互联网产业上的第一次尝试,当时他给自己的公司起了个名字叫“海博网络”,主要产品就是“中国黄页”。因为当时“中国黄页”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的新纪元,并且在海外华人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影响力,所以国外媒体通常将马云称作中国的Mr.Internet(互联网先生)。

开办这个公司之后,马云经常在一些公共场合宣传自己的互联网思想,所以杭州街头的大排档里经常会有一群围着马云的人,听他滔滔不绝地宣传自己的“伟大”计划。

当时在中国,人们对互联网还很陌生,所以人们并不相信这个看起来有些“疯狂”的年轻人,而且许多人还认为马云是一个骗子。甚至在1995年当他第一次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一个编导跟记者说:“这个人不像好人!”

面对人们的质疑声和创业路上的种种险阻,马云并没有放弃,依然不屈不挠地坚持着自己的事业。他在心里不断地对自己说:“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的马拉松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同时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然后,他继续向别人推销自己的互联网事业,说服客户——他的业务就是在这种艰难的境地中一点点展开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996年,马云所创办公司的营业额就达到了700万元!也就是在1996年,互联网渐渐开始在中国普及,这意味着马云的事业即将迎来一个高峰。

同时,马云也受到了外界广泛的关注。1997年,马云应邀来到北京,加盟外经贸部的一个由联合国发起的项目——建设EDI中心。而这个变动却让马云失去了在杭州的事业,他的创业之路又走向了低谷。

面对事业上的挫折,马云并未因此放弃,在酝酿了2年之后,他决定重新回到杭州二次创业。1999年,马云踏上了回杭州创办“阿里巴巴”的征程。临行之前,他对旧日的伙伴们说:“我要回杭州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从零开始。愿意同去的,只有500元工资;愿意留在北京的,可以介绍去收入更高的雅虎和新浪。”他说给他们3天时间让他们好好考虑,但不到5分钟,伙伴们一致决定:“我们回杭州去,一起去!——芝麻,开门!”

马云此后的经历无须多讲,因为现在的“阿里巴巴”在中国互联网上可以说是赫赫有名了,而马云又一次创业并大获成功。

在创业失意之时,马云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以说,马云的胜利就是坚持的胜利。其实,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来讲,在创业的道路上最宝贵的东西往往就是“坚持”。显然,这种坚持决定着你面对失败时的态度。要知道,在创业中肯定会有许多失败,而坚持就是走出失败的法宝。

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心理准备其实决定着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对困难的估计上,创业者往往过于乐观,很多创业者认为困难虽然存在,但是不存在解决不了的困难。可在实际的创业过程中,有些困难确实是不能通过能力和运作解决的,创业者在遇到这些困难时,如果首先想到的是放弃,那么就只能前功尽弃了。其实,这时对抗困难的唯一方法就是坚持。你只要能够坚持到柳暗花明的一天,那么你会发现此前的所谓困难原来是更大机遇来临的前兆。所以说,创业者走上创业之路的那一刻,就必须执著于自己的事业,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创业始于自信,成功缘于诚信

诚信不是一种销售,不是一种高深空洞的理念,是实实在在的言出必行,点点滴滴的细节,诚信不能拿来销售,不能拿来作秀。——马云

一个人,可以没有能力、财富和美貌,但是绝不能没有诚信。因为诚信是衡量人格的一个标杆。对于创业者来说,诚信更是重要。创业之初,创业者靠什么赢得市场?靠什么争取机会?靠什么取得合作者的信任?无疑,靠的就是诚信!

马云深知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则亡。2008年2月,在全体员工大会上,马云依旧以满怀激情的语调,提出了未来一年公司运作的三大基本原则:一是,诚信建设,保护知识产权;二是,以科技含量更高的网络技术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三是,帮助更多中小企业赢利,在网络上推动农民销售农产品。

从马云的这番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马云又一次将“诚信”放在了公司发展的首要席位上,可见马云对“诚信”二字的重视和理解。

其实,如果对马云的创业之路进行一个回顾,我们就可以发现诚信就是马云成功的关键。从创业之初到现在这短短数年的时间里,“阿里巴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举成为当前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而且,在2008年还成功收购了“雅虎中国”。这一系列成就着实让人惊叹,因而外界对于马云成功秘诀的猜测和总结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有人说马云的成功来自勇气;有人说马云的成功来自机遇和冒险;也有人说马云的成功来自才华和激情……然而当这一切说法都不能完全概括马云成功的秘诀时,我们发现马云成功的法则其实就是多年悉心经营、架构完备的诚信体系。

马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浙江人,对于浙商的诚信精神有着很深的理解。马云曾经说过:“早在100多年以前,胡雪岩就提出了‘戒欺’、‘诚信’的商业理念。在新的历史时代,对于阿里巴巴来讲,诚信建设同样是我们最重要的使命。我们目前所经营的网络平台,其实就是一个活跃着千千万万企业和个人的庞大社区。我们不仅要用至诚至信的服务为会员赢取价值,同时还要担当起以诚信树立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

马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阿里巴巴创办之初,他就制定了两个必须严守的规章:第一,永远都不给客户回扣,谁如果给客户回扣,一经发现立即开除;第二,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不针对竞争对手说三道四。显然,这两点就体现了马云诚信经营的深层理念。不给客户回扣是对于自己服务质量的诚信,不说对手坏话是对于竞争法则的诚信。阿里巴巴从创业开始就坚持要人工筛选所有在阿里巴巴网站上登记的商业信息。这个规定从阿里巴巴创业时仅有的18个人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马云说:“我们会删除一切看上去有失实嫌疑的信息,然后会给发布信息的会员发送一个电子邮件,向他们说明拒绝发布这条信息的理由。”

在阿里巴巴的运营模式中,客户和会员就是公司的衣食父母。所以,怎样使客户在电子商务中真正赢取利益,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阿里巴巴的立业之本。在马云看来,网上商务与现实商务的区别只是采用的平台不同而已。现实商务中所要遵循的诚信原则在网上商务中同样适用,而且在某种角度上讲,网上商务需要更高的诚信体系作为运营的基础。马云经过多方调查后发现,人们在采用网上商务时,最担心的问题就是诚信,因为网上商务平台的性质决定了买卖双方是通过远程交易的模式形成合作的,双方并没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所以信任度就成为交易是否能达成的关键。

为了实现网上商务的诚信经营,马云首先想到了在电子商务中构建一个诚信体系,马云的这个想法直接孕育了阿里巴巴的一个服务模式——“诚信通”。“诚信通”其实是一种量化了、具体化了的诚信体系:你想和哪个企业交易,可以先上网查阅这家企业的“诚信通”档案,这个档案里包含了客户的评价和评分以及企业自身真实情况,甚至连法院对它的判决结果都一目了然。这样,一个企业以前是否在诚信经营就可以以很直观的方式向意图与这个企业交易的人显示了。一位学者对马云的这个创举有过这样的评价:“在现实社会中都很难解决的诚信问题,阿里巴巴却在网上解决了,这非常了不起。”截至2009年8月,全世界已经有14万客户加入“诚信通”的体系中。在这个体系中,诚信度高的单位所能产生的成交率和反馈率是普通会员的4~5倍。这个体系不仅让阿里巴巴尝到了诚信经营的甜头,更关键的是,它能让诚信经营的商家在电子商务的世界中更具竞争力。对此,马云提出了一个口号:“让诚信的商人先富起来!”这个口号,对于我们创业者来讲是一种引导。因为只有在创业中讲求诚信,创业者才能“先富起来”,进而获得成功。

诚信是创业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创业者登上成功殿堂的奠基石。在社会上,有些单位或个人视诚信如草芥,因为他们认为通过欺骗可以获得更多利益。无疑,这些人的最终结果都将是受到他们应受的惩罚。所以说,只有诚信才是创业的正道。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坚持诚信经营的理念,造福他人的同时也可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这样的创业者也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创意是企业运营中很重要的一环

创意是企业运营中很重要的一环,但它只是一环,不是所有,所以要把每项工作落到实处。——马云

在许多创业者为资金匮乏、技术落后而大伤脑筋时,另一群创业者,则凭借新奇的商业创意,变成了名利双收的创业家。其实,对于创业者来讲,想要通过传统的经营模式和产品去和那些有经验、有资本的“前辈”们去竞争,是不明智的选择。创业者要想取得创业成功,就必须将自己独特的创意融入事业中,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概念创业”。

所谓“概念创业”就是凭借独特的创意、点子和想法创业。当然,要想通过一个“金点子”创业成功,就要求创意首先必须标新立异,在自己的行业和领域内具有独特性。其次,要求这些创意必须建立在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完全脱离实际的想法只能说是幻想而非创意。再次,有了好的创意之后,必须要有相应的执行力来实现这个创意,否则再好的创意也是空谈。马云曾经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一流的创意,三流的执行,最终不可能获得成功,这样就等于浪费了一个好的创意。”纵观马云的创业之路其实就是一个创意实践成功的典范。

1995年,刚刚而立之年的马云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第一次接触到网络。当时马云就敏锐地感觉到可以从一个叫做“Internet”的东西中挖掘出不可估量的财富,于是他在心中隐隐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其实他的想法也就是所谓的创意——做互联网。当他回国之后把这个创意告诉朋友时,所有人都认为这太不可思议了,他们认为这个东西政府还没开始操作,而且马云也没有相应的资金来投入其中,所以马云周围的人认为这是很难获得成功的。但是马云却认为自己的这个创意可以抵消资金不足的劣势,而且他对自己的这个创意的可操作性很有信心。

果不其然,马云的这个创意在投入实践之后为马云赢取了可观的财富和知名度。而马云创办的知名网络公司“阿里巴巴”也就是构建在这个创意之上的。可以说,这个创意是马云财富人生的一个开始,然而马云的“疯狂”创意还远非如此。

1999年,互联网开始逐渐在中国发展起来,当时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比比皆是,但这些互联网公司当时都照搬美国的模式。然而马云却认为美国的模式在有些地方不符合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需要。于是,通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他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打破了传统的“二八定律”,创意性地首先提出“八二定律”的观点。这个观点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应该将主要目光集中在百分之八十的中小企业,并且依据这个观点调整了公司的运营策略。事实证明马云的这个点子又一次取得了成功,而且这个点子还让他的公司在当时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独占鳌头。

2003年,马云创造性地建设起一个名为“支付宝”的诚信体系。这个创意问世之初就引起互联网行业的震动。人们都认为“支付宝”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突破了一直阻碍中国电子商务良性发展的诚信、支付、物流三大瓶颈。同时,这个创意也让“淘宝网”网上销售额由2004年的7亿元激增至2005年的81亿元,并且直到现在这个创意还在施展着它的威力。另外,这个点子还杜绝了网络交易中的欺诈行为。截至目前,淘宝网上每天会产生十多万笔交易,而欺诈性的交易平均却不到一次。

回过头来看看马云的创业之路,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这同时也是一条“创意之路”——正是创意最终将马云推上了中国乃至世界互联网产业的核心地位。在这些创意产生之初,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他们认为马云试图通过这些“疯狂”的想法创业是不现实的,但是事实证明,他的这些创意是有根据而且具有操作性的。

在创业的道路上,一个好的创意可以让你避开传统道路上的激烈竞争和市场争夺,将你引入一个没有人涉足过的新天地,而且在这里你可以自由地发挥,永远占据着主动权,这对于创业者来讲是一件最美妙不过的事情。

然而,一个真正优秀的创意在它产生之初往往不会被其他人理解。这时,来自外界的反对声音恐怕会让创业者不敢去实践这个创意,这无疑会使自己失去一次可以创造奇迹的机会。这一点创业者应该向马云学习——当初他在有了做电子商务的这个想法时,别人都以为他是个“疯子”,当他一次次地推出自己的创意时也有许多人不理解,但是马云的坚持却让他最终将自己的创意转化成了成功。

对于普通的创业者来讲,创意是创业途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可以说,真正可以让创业者踏上创业之路的通行证就是创业者的创意。在没有一个好的创意之前,仅仅依靠自己的信念和决心就去创业是不可取的。最简单的模式就是最优秀的模式

赚钱模式越多,越说明并没有模式。——马云

创业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个艰辛而又复杂的过程,大多数创业者都希望通过一个复杂而精确的模式达到成功创业的目的,但是这样做往往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创业途中,人们往往相信经过复杂的运作过程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那些简单的方法常常被创业者忽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马云的创业过程就告诉那些沉迷于烦琐模式的创业者,往往最简单的模式才是企业最有效的运营模式。

如今马云领导下的阿里巴巴尽管已经是一家规模庞大的网络公司,旗下的产品也多种多样,但是阿里巴巴的运作模式却远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复杂。

首先,阿里巴巴从来不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在马云看来,刻意的广告宣传会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所以阿里巴巴一直以来只通过用户的口碑传播而不是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去做广告。

其次,在吸引人才方面,马云从来不处心积虑地“挖墙脚”、耍手段。阿里巴巴的人才机制是最简单有效的——通过企业文化来聚集贤才。相比现在其他一些公司整天用复杂的管理手段、奖惩制度来约束员工,阿里巴巴的管理方式就显得过于简单了,但它却是行之有效的。直到现在,当初和马云一起创业的12位老员工还都留在阿里巴巴就是最好的证明。

再次,马云管理企业的方法可以说就是简简单单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阿里巴巴没有像其他大型的公司一样,制定十分复杂、精确到每一个细节的管理章程,但是阿里巴巴的员工却都能十分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可以说,阿里巴巴这样一个没有“规矩”的公司,其工作效率是非常“可怕”的——一家外国报纸形容阿里巴巴的员工在工作时都是“疯狂”的,他们在办公室摆一个睡袋,谁困了就去睡一会儿,通宵达旦,不知疲倦。马云之所以能如此有效地带动员工的积极性,其秘诀就是一个简单的“情”字。一个阿里巴巴的新员工说:“他(马云)和所有的员工都没有距离,这的确很让人吃惊。”而且,每一个新来的员工,马云都会主动与其谈心。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一次对话,往往就使新员工对阿里巴巴、对马云产生了信任。

马云没有用一条一条的规章制度来限制员工,他对手下的员工这样说:“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就是最佳的模式,而简单化则要用胸怀去对付。”一位在阿里巴巴供职的部门经理则这样说:“阿里巴巴是个不穿衣服的公司,没有别的公司一层层的框架外套,甚至剥开一层还有一层,我们这儿具有一眼就能看到底的制度。”

对于创业者来讲,让马云获得成功的这种“简单化”的管理方式和处世态度,可能显得有些不可思议、无法理解。其实,这种“简单”是从马云的创业之初就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而且这种简单也贯穿了马云的创业历程。

马云曾经评价自己说:“我是大愚若智,其实很笨,脑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想问题,你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所以我采用的方法只能是很简单的,但是现在看来这种简单却是很有效的。”

的确,从马云创业的第一天他就是这样一直在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和态度来应对一切复杂的困难。从他创业之初的一个简单想法、简易的办公环境到现在建成知名公司之后的简单运作、简单管理,都可以让创业者从中体会到“简单”二字的妙处。

马云的这种简单其实当初很不被人理解。曾经有人对他说过:“你这不是商人的做法,你的目的太单纯,你的方法太简单了。”马云则这样回答:“是的,我根本就不是商人,我是企业家。”马云的这个回答很好地诠释了他的“简单”。作为一个创业者,首先应该把自己摆在一个企业家而不是商人的位置上。既然是企业家就必须有化繁为简的能力。只有简简单单、踏踏实实地做事,把所有的心机都用在一个简单的目标之上,利用简单的手段来尽快达成这个目标,才能创业成功。创业者不能逃避的选择:做开拓者还是跟风者

我们必须在别人改变之前先改变自己。——马云

如果非要给创业者下一个定义,那么他们就是在崇山峻岭中跋涉的先驱者,非要在一个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所以创业者其实就是开拓者。开拓者所走的路注定会很艰辛,甚至会不被人所理解,但是当开拓者到达终点时,将会看见一片新天地。创业者也是如此,在创业这条路上,也注定会遭遇许多坎坷和困难,但是创业者必须要有永做先锋的精神,才能在艰险的创业之路上搏出一番事业。

马云在踏入互联网行业时,互联网在中国还未兴起,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也刚刚开始发展——大洋彼岸,关于网络的第一本理论图书《数字化生存》才刚刚问世;杨致远创建雅虎还不到一年;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教授钱华林刚刚用一根光纤接通美国互联网,收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而马云的公司作为中国范围内创办的第一批互联网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前辈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哪个人能告诉他以后的路该如何去走。显然,这时的马云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开拓者。

作为一个开拓者,所遇到的风险肯定会很大,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所以,在马云把这个想法告知自己的亲友时,立即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24个朋友中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剩下的亲友们一致认为别人都没做你马云去做,风险太大了,坚决不同意。但是马云力排众议,最终选择要去做一个冒险的“开拓者”。对于当初的这个决定马云事后曾说:“其实做出这个决定,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来自我对互联网的信心,而是我认为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是一样的道理。”他的话语里流露出了一个“先锋”的霸气。“马先锋”拿着仅有的两万元踏上了创业之路,或许他已经决定不管成功与否都要做一个开拓者。就这样,中国第一家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海博网络”公司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它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在马云的创业过程中,马云作为“先锋官”一路身先士卒,披荆斩棘,一直发展到今天的家喻户晓,作为“开拓者”的马云在互联网商务方面终于为人们开辟了一条路。

其实,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来讲,创业的过程都是一个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过程。自踏上创业之路的那一天起,创业者就在扮演一个开拓者的角色。虽然这条路注定充满艰辛,但是作为一个创业者,一定要作为一个先锋去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诚然,作为一个先锋官,受伤、失败、挫折都无法避免,但是在创业战争中,胜利的荣耀最终属于每一个在创业路上奋勇前进的开拓者。

开拓者的荣誉每个人都想拥有,但是创业者应该明白,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具有开拓者的资本。作为一个创业开拓者,你必须具备特定的品质才能成功,这些品质具体表现为:

1.有远大的目标

如今的市场,瞬息万变,创业者要想在这个环境下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有远大的目标。

2.相应的决策能力

决策活动最能体现战略家的特质。在决策活动中,经营管理人员通过“谋”和“断”来决定组织中的重大问题。企业领导人关心和参与智囊机构的整个谋划过程,对被选方案的背景了如指掌,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且最后才能充满信心、胸有成竹地做出决断。

3.有鼓动力,喜欢迎接挑战

创业者要有高瞻远瞩、鼓舞士气的能力,引导众人形成明晰的价值观,从而使企业内部全体员工产生持久的凝聚力。作为一个优秀的创业者,迎接挑战是他们所乐意做的事情。即使在创业的过程中遭遇了失败也应该坚信成功就在前方。创业者不应该将获得金钱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而应该抱有实现自我的目标去创业。

4.敢于冒险,乐于艰苦

创业本身就是有计划地创新、冒险。只有敢于闯、不怕失败的人,才有可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艰苦的创业精神,对开拓者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创业期间必会由于资金、经验、人事等的阻碍而使事业暂时休克。站在这个边缘的创业者,千万不可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要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

5.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创业者最重要的素质应该体现在敢于展现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看似与创业无关,但是,敢于展现个性的创业者往往能在创业中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以上五条是一个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地方。一个创业者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让自己具备作为一个“开拓者”的能力,才能获得成功。创业不易,但是既然选择了创业,就要有当先锋和开拓者的精神,不怕困难,苦中作乐,进而取得最后的成功。做一份喜欢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创业

有时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就是很好的创业。——马云

马云曾经在《赢在中国》栏目上与一位试图自主创业的女士有过一番对话。当时这位名叫李红梅的创业者拿来的创业项目是医疗档案管理软件及相关数据业务服务。在听她阐述完创业计划之后,马云对她说: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员工,而且不管自己面对怎样的工作都有极大的工作热情。

马云的这番话可以说给传统的创业理念下了一个新定义。人们一般都认为“创业”就是要开创前所未有的事业,就是不依附于任何上级,独立经营,但是马云却告诉我们创业者首先是一名好员工,只有把员工做好了,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创业者。

一个人的职业态度其实也是他的人生态度的体现。假如你对创业前的工作,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去应对,每一次工作都像是奴隶在主人的皮鞭的督促之下才能完成;假如你厌恶自己创业前所做的工作;假如你没有一颗热爱之心来对待创业前的工作,不能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所做的工作,只是把创业前的工作当成一种养活自己的手段,那么对你来讲,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都不会有所作为。

热情是人们成就任何事业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一个人对创业前的工作没有热情,那么这个人是不会创业成功的。一个人假使不能在创业前的工作上倾其所有地付出,那么他就无法获得最高的“自我赞许”。而一个人将他的工作视为一种痛苦的谋生手段时,他是绝不可能竭尽所能工作的。

无论创业者还是就业者,有很多人都不懂得尊重自己的工作。他们把工作视作生存、享受中所需的一种讨厌的“需要”,一种无法避免的苦役。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工作能激发他们自身最优良的品格,进而让他们尽情发挥出所有的才能,而且他们不明白工作还可以锻炼和磨砺自己。对于意图创业的人来讲,当前的工作就是创业前的一种最好的锻炼。

所以,无论你的工作是不是体面,既然你加入其中,就应该以一种艺术家的精神去面对它。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卑微的工作,只有工作者自身卑微的工作态度。只要你全力以赴地去应对,一切工作都会因你的努力而高尚起来。就像希尔顿说的:“世界上没有卑微的职业,只有卑微的人。”

曾经有一位哲学家问三个建筑工人:“你们在忙什么呢?”

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小声嘀咕:“你没看见吗?我正在砌砖头啊。”

第二个工人有气无力地回答:“我正在做一项每小时9元的力气活呢。”

第三个工人则哼着小调说:“你问我啊?朋友,我正在建设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呢!”

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仔细思考一下这三个人的心态,也不妨设想一下他们三个人最终的命运。前两位十有八九会继续堆砌着砖头,这是因为他们不重视自己的工作,也没有从工作中追求更大成就的态度。但那位认为自己在建造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的工人则肯定不一样,他一定不会一生都在砌砖,也许他将来会成为很有名气的建筑设计师。因为他善于思考,当时他对于工作的热情已经表现出了他想更上一层楼的心理状态。

一位美国通用集团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曾经这样说:“我们在分析应征者能不能适合某项工作时,经常要考虑他对目前工作的态度。如果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很重要,我们就会留下很深的印象。为什么呢?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他认为他目前的工作很重要,他对下一项工作也可能抱着‘我以工作成就为荣’的态度。我们发现,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与他的工作效率确实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创业者虽然将来都是自己公司的领导者,但你对创业前的工作没有热情,而且表现得很消极,只能说明你对工作的态度是有问题的。

反过来,你如果认为自己很重要,有足够的条件,是第一流的人才,自己的工作也确实很重要,那么你在将来的创业道路上,也会成为一个自信满满的创业者。

一件做得更好的工作意味着更多的升迁机会、更多的金钱、更多的权益,以及更多的快乐。

爱尔伯特·马德曾说:“一个人,如果他不仅能优异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能够借助于极大的热情、耐心和毅力,将自己的个性、能力都融入工作中,令自己的工作变得独具特色,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并令人难以忘怀,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而这一点,适用于人类为之努力的每一个领域:经营旅馆、银行、工厂或写作、演讲、做模特、绘画。将自己的能力、个性融入工作中,这是人生之路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

出色地完成自己眼下的工作,并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挖掘自己的工作能力,这种觉悟所带来的内心的自我实现的快感是无与伦比的。

对于创业者来讲,创业之前的工作经历其实是创业的战前总动员,是创业者在创业路上最好的经验指导。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对于创业者才是有利的。而且对于创业者来讲,创业前的工作就是你不交学费的创业课堂,所以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来讲,都必须把握好自己眼前的工作,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失败是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小插曲

对创业者来说,永远要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马云

1992年,马云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创业。他用当时身上仅有的在拉斯维加斯的老虎机上赢的600美金,买了一台486电脑开了一家广告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在互联网上帮助企业发布信息。

当时的中国,由于大部分企业都没听说过网络广告这个东西,因而对于马云宣称的这种网络广告人们根本不相信。而且,当时许多人认为马云就是个骗子,所以马云的业务根本就无从下手。这样一来,马云公司的运营状况只能是勉强维持。

直到1995年,上海首先开通了互联网服务,马云以前所说的话才渐渐被人们接受。但是这并没有给马云的创业带来实际的效益。因为当时马云碰到了许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就拿杭州电信来说,注册资本有3亿多元,并且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而马云仅有2万元,与杭州电信这个正规军比起来,马云的网络广告可以说连游击队都算不上。显然,这本来就是一场实力不对等的竞争,但即使如此马云也没有放弃。

然而,毕竟实力悬殊——1996年马云在与杭州电信的交锋中败下阵来。在这种情况下,马云为了广告公司能继续“活”下去,不得已之下将自己的公司以股份的形式加入到了杭州电信麾下。

但是这次合作却没能挽救马云初次创业失败的命运。不久之后,马云的团队由于与杭州电信合作不顺利而集体辞职。当然,这就意味着马云的创业又一次失败了。

1997年,马云接受了外经贸部的邀请,带了5个员工,来北京给外经贸部做站点。他们租了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子,当时夜以继日地苦干了一段时间后,让外经贸部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官方网站的部级单位。

马云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外经贸部决定另外成立一家公司:EDI(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由马云组建、管理,而且马云拥有30%的股份,但实际上马云一个月就只有几千元的工资,其他什么也没有。

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虽然彼此之间并没有产生什么矛盾,而且在外界看来马云和外经贸部是一对黄金搭档,但是,受制于人的马云在工作中越来越感觉很多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

怎么办呢?经过仔细思量,对于去留问题马云逐渐有了一个认识:中国的网络发展就要迎来新篇章,而互联网产业马上就会兴起,如果继续留在政府里,那么就对不起这千载难逢的良机。于是,马云很快在杭州开始二次创业。

面对创业时所遭遇的挫折,马云并没有放弃。马云曾经说:“我不知道如何定义成功,但我知道什么是失败,那就是放弃。”

就这样,永不言败的马云于1999年3月在杭州一个普通的不会有人愿意多看一眼的住宅小区里,创办了如今赫赫有名的阿里巴巴。所谓磨难铸英豪,在经历了一次次磨难之后,马云收获了成功。

在今天,人们都知道马云创建了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它的身价达到数百亿美元,马云也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当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在马云所赢得的荣誉和财富上,又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个曾经无数次失败的马云?曾经穷困潦倒的马云?其实,不仅是马云,相信所有成功的创业者在成功之前都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和打击,最后才能站上创业的领奖台。

对于创业者来讲,失败其实并不是一件绝对的坏事。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它更应该是一种磨砺。创业者绝对不应因为一时失败而感到羞愧,相反,创业者应该将失败看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创业者知道如何从失败中获取成功的经验,那么对于这些创业者来说,一次失败所产生的价值相当于以前所有的创业经验的总和。

马云曾经对创业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永远记住每次成功都可能导致你的失败,每次失败时好好接受教训,也许就会走向成功。”所以,在面对失败时,创业者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的含义。其实,很多时候你的失败正是你最终走向成功的一个前兆,或许成功就隐藏在失败的背后,你没有看到它,只不过是因为成功没有按照你所预期的方式来临。相反,在创业者取得成功时,也不能因为暂时的成功而迷失了方向。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以,创业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我们虽然不惧怕失败,但是那些可以避免的失败还是应该尽量避开。

总而言之,创业者之所以受人尊敬,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上承受着压力,背负着风险,随时面临着所谓的失败。但是创业者应该从战略上藐视失败的存在。因为失败只不过是一种心理状态,只要你有一颗坚强的心,没有什么困难能够击败你。这就是成功创业者异于常人的优点。他们不在乎路程上的风雨,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成功。至于那些困难和坎坷,只不过是他们通往成功之路上的小插曲罢了。  第二章俞敏洪:创业的过程就是颠覆旧事物的过程创业需要宗教般的虔诚和苦行僧般的隐忍

当你是地平线上一棵草的时候,不要指望别人会在远处看到你,即使他们从你身边走过,甚至从你身上踩过,也没有办法,因为你只是一棵草;而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即使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因为你是一棵树!——俞敏洪

创业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每一个创业者都是行走在创业这条路上的圣徒,每一串脚印都留下了虔诚的印记;创业还是一条充满艰辛、布满荆棘的漫漫之途,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圣徒心中都明白——能在创业这条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人,没有一个是隐忍不了艰苦磨难的人。创业从来艰苦多,很多创业者有着苦行僧般的精神,用普通人难以忍受的苦痛来磨炼自己,为了自己心中虔诚的信仰,在艰苦的环境中自我节制,自我磨炼,忍受着恶劣环境对自己的折磨,因为他们相信终有一天会像凤凰涅一样开创出自己的辉煌人生。

有人说,在中国当代的创业传奇人物中,有一个人是典型的“创业苦行僧”。他与牛根生、史玉柱、马云一起被誉为当代中国创业史上的 “四大男旦”,他是一个老实人,做事认真不耍滑,从不炫耀自己的成就,不拍电影,不依靠媒体,可以说他是全中国的企业家群体中最单调的一个。单调不代表低调,无论是在创业之初还是企业上市之后,他只坚持一个基本功——演讲。从创业之初到企业的成功上市,他最大的改变是以前只讲英语,现在开始讲创业。他就是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及联东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俞敏洪。

谈到俞敏洪,很多创业者都不会陌生。因为他早就由一个创业圣徒变成了“创业教父”,他的成功法则早已成为创业者们推崇备至的圣经。但是,大多数人在仰慕他成功的事业时,却看不到他辉煌背后的那条充满苦痛与自我磨炼的“苦行僧”之旅。俞敏洪说:“艰难困苦是幸福的源泉,安逸享受是苦难的开始。”这句话是激励俞敏洪在创业的道路上克服困苦的信条之一,更是俞敏洪“创业圣经”中最重要的一条。

创业过程中,创业者要面对的不仅是来自市场的磨难,更多的时候是面对一些卑鄙的竞争对手在背后下黑手所带来的创伤。古语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俞敏洪的创业过程中,对他刺痛最大的事莫过于发生在创业初期,新东方一名员工在贴招生广告时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的事件,这支“暗箭”深深扎伤了俞敏洪,差点让他放弃了梦想,放弃了新东方。但是,作为一名创业者,俞敏洪深知自己要取得成功,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就要对自己负责,对事业负责,对梦想负责,眼前的困苦是将自己推向成功的最大动力,他要珍惜,不能轻言放弃,因为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像一名圣徒一样,拿出宗教般的虔诚和苦行僧般的隐忍精神,让自己的创业早日成功。”

在这件恶性事件发生后,俞敏洪清楚地认识到:在创业的过程中,一定要认识一些能整治那些卑鄙的施放“暗箭”的人。于是,俞敏洪决定认识一些执法者。但是,创业初期的俞敏洪限于有限的人脉资源,自己连一个执法者都不认识。最后,没办法只好通过这次流血事件的办案民警将刑警大队的一个政委约出来“坐一坐”。

创业没几天的俞敏洪在赴约之前心里很是担心,他担心自己笨嘴拙舌,不会应酬。要知道,在北京待了十几年,这是俞敏洪第一次走进一家高档的饭店。在酒席上,除了几句客套话外,俞敏洪总是感觉自己不知道说什么,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与别扭,很不从容的他只会不停地劝别人喝酒,而为了表示诚意,他就自己先喝。结果是饭没吃完,俞敏洪就失去了知觉。陪坐的同事和警察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整整抢救了两个半小时他才醒过来。医生说:“真是太悬了,一般人喝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基本上是醒不过来的。”

俞敏洪醒过来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这一次的痛苦经历深深打击了初涉商场的俞敏洪,在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途中,他一边哭一边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喊声:“我不干了,以后再也不干了!我要把新东方关了!关了新东方!我再也不干了……”哭累了,喊够了,睡醒了,晚上7点,他又像往常一样拿起包去上课。

作为一名创业教父般的传奇人物,俞敏洪在经受这一次打击时,虽然想过要放弃自己的创业,但是他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他深知:创业的过程就如同苦行僧的修行过程,只有坚持到最后的创业者才是真正的创业者,才会取得创业的成功。俞敏洪后来回忆自己在经历流血事件的那段日子时说:“那时,我感受到的只有痛苦,感觉自己很无助也很无奈,整天面对着四面走风的办公室,找不到好的老师,招不到更多的学生,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纷繁复杂的交际,同学们都在国外干着自己的事业,而自己在国内却从事着一个看不见希望的事业。”很多次他都想过要放弃,可是他知道如果放弃了,不仅是创业失败,更是自己人生的失败……

创业的字典里没有“一帆风顺”这四个字。所以,作为一名创业者,一定要有宗教般的虔诚和苦行僧般的隐忍,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中打拼出一隅属于自己的天地。作为一名创业者,不论你的创业之途刚刚起步,还是你已经在商场中打拼了好多年,你都应该记住俞敏洪的创业精神——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做别人不能做的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能吃苦的,或者说吃不了多少苦的人,注定只能成为千千万万的创业者中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色。创业者在遭遇困难时要勇敢地告诉自己:“创业成功的基础是拥有虔诚的苦行僧精神。”创业的道路上没有绝对的“小事”

谁说“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新东方相信,个人奋斗制胜、攫取成功的精神财产将永远贫富不均。——俞敏洪

上帝赐给每一个创业者成功的机会都是平等的,之所以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归根结底就是:成功的创业者,抓住了上帝赐给他的机会;失败的创业者,让机会白白地溜走了。其实,那些抓住机会取得成功的创业者,都是在机会还没有来临之前就做好了准备,而且他们相信,即使没有机会也会依靠自己的勤奋与智慧创业成功。毕竟,创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创业者整体实力的展现,而机会只是一个积极因素罢了。虽然机会起一定的作用,但也不是绝对的。与其说成功的创业者靠的是机会,还不如说他们拥有比别人更强的整体实力,也比别人做了更多的准备,同时比别人更勤奋。

作为国内“创业教父”级的人物,俞敏洪的创业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不论事情的大小,都要当做大事去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能让自己站在一个公平的点上。俞敏洪认为:创业者要做一番大事业,就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做每一件小事情,从小事情一步一步地做起,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创业才能取得成功。如果只是一味地看重大事业而忽略小事情,这样的创业者一定不明白创业不可能一步登天的道理。俞敏洪和新东方人都相信——上帝给每一个创业者的起点都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真正决定创业者成败的是创业者自身努力奋斗的程度。所以,他说:“每一个创业者的创业其实都做不了太多很大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想做但都不用心去做就会落得一事无成。倘若我们把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做得让自己满意让大家满意,创业者就能让自己处在一个公平的点上。”

俞敏洪的传奇创业经历向广大创业者揭示了,能取得创业成功的人往往具备以下三个特质:首先是创业者愿意从小事做起,明白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是取得成功的必经之路;其次是创业者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完全符合自身发展的创业目标,知道把每一件小事集中起来会成就更大的事业;再次是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要保持始终如一,要明白最后一件小事并不比第一件小事的价值更低。

在一次活动中,和俞敏洪一起出席的万通房地产董事长冯仑曾对现场观众说:“我手中举着一个杯子,如果马上就喝水呢,这个动作就叫喝水;如果我就这样一动不动地举了10个小时,那我的这个动作就叫做行为艺术,性质完全改变了;如果有个人在这里将一个水杯举了100个小时,最后累死在这儿了,但是他的这个动作却还保持着,那么这就是一个雕塑,将这具雕塑再放到50年后,就成为文物。同一个动作,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时间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是这个动作并不是处在一个公平的点上。”俞敏洪对冯仑的这一观点非常赞同,他接着说:“每一个创业者都要明白,当创业者遇见一件事情时,创业者能够将它从一件小事做成一件大事,并且让这件小事逐渐变成创业者的事业的时候,创业者只要能够坚持下去,创业者就会因为一个动作变成一尊雕塑,创业者就会被市场所欣赏,市场就会赞扬、会肯定创业者所做的一切,创业者从此就拥有了一个与竞争对手相较量的公平点。”

这就是俞敏洪的创业精神,他认为新东方之所以取得现在的成就主要就是新东方人喜欢将任何一件事情做得不但好而且具体完整,这就是新东方成功的重要基石,这就使新东方拥有了一个公平的起点。从这里可以看出,每一个创业者都有着相同的起点,但却有着不同的结果。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每一个创业者对待每一件事情的态度上有差异。俞敏洪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每一个创业者所拥有的公平也只是站在起跑线上的那一刻,当发令枪打响的那一瞬间,有些创业者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从创立新东方到现在,俞敏洪在全国各地做的演讲大约有4000多场。也就是说,他每年在全国各地的演讲大约有两三百场,几乎每天都在演讲,像一个钢琴家一样千百次地重复弹奏着一个曲目,俞敏洪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英语单词、句子和一次次的授课演讲,正是由于他这样年复一年的重复,才有了新东方辉煌的今天,而他也才能由一个普通的创业者变成一个名扬海内外的“创业教父”。

作为一名创业者,按照自己的创业规划有计划地去做每一件事,最好用大思路做小事。创业者在创业中要有远大和长远的目标,因为任何一次创业对创业者来说都是人生的一个大转折点,一个公平的点决定了创业者的人生究竟是走向辉煌还是滑向失败的深渊。俞敏洪的创业经历告诉大家:既然创业者勇敢地选择了创业这条充满艰辛与诱惑的道路,那么就要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首先,不能有侥幸心理,认为一件小事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大损失,可是事实是很多的创业者往往就输在小事上。其次,创业者不能认为站在一个公平的起点上就可以取得和别人一样的成功,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创业者一定要不急不躁地去面对竞争,那个所谓的公平点就是拥有和竞争对手一样的实力。再次,创业者要有在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下迎难而上的勇气,敢打敢拼才能在商场上占得先机。创业者最需要的是从“一夜自大”走向“一向自信”

你可以说自己是最好的,但不能说自己是全校最好的、全北京最好的、全国最好的、全世界最好的,所以你不必自傲;同样,你可以说自己是班级里最差的,但你能证明自己是全校最差的吗?能证明自己是全国最差的吗?所以也不必过分自卑。——俞敏洪

相信自己,是每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试想,一名创业者连自己都不相信,整天生活在自卑中,他的人生能精彩吗?作为一名创业者,要有一份能在危机面前依旧坦然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艰难险阻的勇气,时刻相信自己拥有超越所有竞争对手的决心,能够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中相信自己有征服一切困难的能力。

很多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很是相信自己,然而当创业陷入困境时,他们往往不再相信自己。俞敏洪说过:“新东方的成功,是所有新东方人相信自己并在困难面前决不退缩的结果。”作为国内教父级的创业大师,俞敏洪的话给每一个创业者点出了创业的关键因素。在俞敏洪的创业历程中,“相信自己”一直是铭记在他心头的重要信条。

在新东方创立初期,没有一个人相信俞敏洪会取得成功,但是这位历经无数次失败的“创业教父”心中始终有着这样一个信念——我相信我有击败一切困难的能力与勇气。这个从农村走出来两次高考落榜的创业者面对别人的质疑并没有感到失落,他积极地开拓市场,不远万里赴北美为新东方创业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召回王强、徐小平等一大批精英人才,刻苦读书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亲自给学员讲课,与新东方的老师们一起探讨英语教学的方法与先进模式。事实证明,一个创业者只要时刻相信自己有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能力与勇气,并在强大的自信心的支撑下努力去做,就会收获自己希望得到的结果。2006年9月7日,中国最权威的外语教育培训公司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登陆,这是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在美国上市当天的收盘价就为22美元,高出发行价7美元,涨幅约为46.7%,融资金额大约为1.125亿美元。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俞敏洪的个人资产也达到了18亿元人民币,而这也使他成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富有的教师。俞敏洪的成功引来了华人圈的一片轰动,当初质疑俞敏洪的人都对他开始刮目相看。俞敏洪的成功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民办教师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富有的教师的成功内因是什么?人们发现其实俞敏洪能成为一个传奇的创业者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相信自己。

其实,俞敏洪在初入北大时并不是一个相信自己的人。所以,当时不论老师还是同学,都把俞敏洪归入最默默无闻那一群人中的一员。而且,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显然,大家根本不可能想到俞敏洪今天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很大的原因就是俞敏洪并不相信自己。俞敏洪的老搭档、老同学徐小平回忆当时的俞敏洪时说:“他刚来北大时就连看文艺演出也只是站在北大礼堂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准确地说是一个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任何人注意的小角落,非常不自信,和现在那个面对数万人滔滔演讲显得非常自信的俞敏洪简直判若两人。”俞敏洪在回忆北大的自己时也说:“我那时是一个非常不自信的人,和别人比,我读的书少又没有什么艺术天分,就连普通话都说不好,不要说自信,能不自卑都算不错了。”但是自卑的俞敏洪并没有放弃自己,他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个时刻相信自己的人,只有这样他的人生才能精彩。于是,在北大的十年里,俞敏洪让自己由一个自卑的人变成了一个自信的人。北大的十年里,俞敏洪读了两千多本书,每天比别的同学多学两个小时,普通话由最初的大家只能听懂“俞敏洪”三个字到一级甲等……正是在俞敏洪的不懈努力下,他终于变成了一个非常自信的人。现在的俞敏洪经常在媒体面前直言不讳地说:“俞敏洪如果没有在北大的十年生活,新东方绝对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功,更不会有一个时刻相信自己会取得成功的俞敏洪。”

2007年9月17日晚,大连市数万大学生参加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举办的“梦想之旅”活动,迎来了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创业导师”俞敏洪。俞敏洪在活动中鼓励大学生永远不要忘记八个字,这八个字就是“相信自己,相信未来”。一直自嘲数学智商低的俞敏洪在演讲的过程中向大学生们讲了这样的一道数学题:“我们每天记10个单词,10天可以记100个,三年就可以记住10000多个单词,这些单词量足够应付雅思、托福的考试了。如果记住10000个单词可以获得一个60000美元奖学金的留学机会,那么背一个单词就相当于赚了6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40元——一个大学生一个月赚1200元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收入了。最为重要的不是一个大学生一天赚40元,而是这40元带给你的信心,你拥有比别人更高的外语水平,更强的自信心就能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在活动中俞敏洪饱含感情地背诵了著名诗人食指的《相信未来》:“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首诗不但是俞敏洪拼搏奋斗的创业过程的真实写照,更是将俞敏洪的“创业圣经”中的最重要的一条——“相信自己”具象化了。所以,俞敏洪希望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一定要牢记这八个字——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俞敏洪的创业历程告诉广大创业者:在商界存在着太多的陷阱与太多的诱惑,而且走相同的路、付出相同的精力,却有着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决定成败的很大因素是创业者是否有足够的自信。每一个创业者在面对不同的结果时,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地总结分析失败的经验教训,时刻保持自己的激情,时刻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创业者才能在充满险阻的创业之途中找准方向,以强大的自信心来应对一切创业危机,并抓住一切创业机会,最终取得创业的成功。人脉在手,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创业是一场战争,每一个赢家都是人脉资源“占优者”,每一个输家都是人脉资源匮乏者。——俞敏洪

人脉资源的收集整理过程始终贯穿创业过程的主线,是决定创业者取得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美国斯坦福人才管理研究中心曾在一份调查报告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所赚取的财富,13.5%来自创业者自身的综合素质,86.5%来自人脉关系。创业者也许会为这份数据感到震惊,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创业大师俞敏洪用自己的创业历程告诉大家,所谓的创业过程就是不断收集整合人脉的过程。

俞敏洪对于人脉对创业的影响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新东方的创业初期就非常重视人脉,不远万里跑去北美将自己的同学和朋友请回国,让他们到自己的新东方来“坐坐”。俞敏洪认为根据自己的人脉做出创业的发展规划,在列出需要开发和经营所在领域的人脉对象后,创业者就可以利用当前的人脉网络帮助自己寻找或介绍自己所希望认识的人脉对象,进一步为创业营造机会。对于人脉,俞敏洪曾在一次以创业为主题的演讲中深有感触地说:“每一名创业者手中都要有一根线,这根线不是一根普通的线,它要能将创业者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使他们发挥更大的能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