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06:31:51

点击下载

作者:朱永新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试读:

序言

每天清晨,在路上,行色匆匆的,很多是学生。

步行也好,乘车也罢,学生总是那么急吼吼的,想赶在上课的铃声响起之前到达学校。

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不管愿意不愿意,不管对讲课的内容熟悉不熟悉,都要循规蹈矩地坐在教室里,一憋就是整整45分钟。下课之后,上个厕所,短短10分钟,接着又是一节课。周而复始。

每年九月,一批同年的新生跨入校门。

每年七月,一群同年的毕业生离开校园。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

书本,翻来覆去。学生,人来人往。

每逢寒暑,师生都有寒假、暑假。“刀枪入库”,各自安排。

这,就是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学校生活。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学校生活,是天经地义的吗?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学校生活,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不再继续,学生再也不需要按部就班、整齐划一地出现在同一个校园、同一间教室,学习的时间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的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

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这一切,很可能会变为现实。

我相信,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

这,就是我在本书中提出的对未来教育趋势的预判。

我相信,我们今天觉得天经地义的学校生活,因为互联网,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在润物无声的改变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本书中,我想说的仅仅是互联网对未来学校形态的改变,以及进而引发的教学模式的改变。

我相信,未来的某个时候,人们会觉得我们今天看来好像天方夜谭的“学习中心”,是那么顺理成章。

未来,物理形态的学校,钢筋水泥、砖瓦花木,依然如故,保安可能还会有,围墙也可能依然在,但是,传统的学校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说到学习,大家马上想到的不是“学校”,而是“学习中心”。

未来的学习中心,没有固定的教室,每个房间都需要预约。

未来的学习中心,没有以“校长室”“行政楼”为中心的领导机构,表面上看,可能有点像今天北上广的创业孵化器。

未来的学习中心,可以在社区,也可以在大学校园,类似于好未来、新东方这样的培训机构,也可以成为学习中心。

未来的学习中心,没有统一的教材,全天候开放,没有周末、寒暑假,没有上学、放学的时间,也没有学制。孩子可以8岁上学,也可以5岁或者12岁上学;15岁的孙子可以跟75岁的爷爷在同一个课堂上同样的课;年轻的父母也可以与自己的孩子学习同样的内容。

未来的学习中心,教师是自主学习的指导者、陪伴者,一部分教师将变成自由职业者,“能者为师”将使今天的教师资格证变成历史。

未来学习中心,是本书贯彻始终的话题。在本书中,我打算集中围绕“学习中心”跟大家探讨八个问题。

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

学习中心,谁来学?

学习中心,谁来教?

学习中心,学什么?

学习中心,怎么学?

学习中心,怎么评价学得好不好?

学习中心,父母应该做什么?

学习中心,需要政府干什么?

这些问题,近年来一直盘旋在我的大脑中。因为,我发起了新教育实验,需要看清未来教育的方向。所以,在过去几年的演讲中,我或多或少地都提过这些问题。朋友们鼓励我,让我把对未来学习中心的想法,系统地整理出来,抛砖引玉,呼吁大家一起探讨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迎接未来,拥抱未来,为未来做好准备。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我希望本书的读者,不仅限于教育工作者,父母们也可以读读本书,所有教育共同体之外的朋友,都能参与未来学校生活的讨论。因为,当传统的学校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时,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教育工作者与非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都将被颠覆,换个场景,马上就变换了身份。

最后,我说说本书写作过程中发现的四个问题。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思考、讨论和深化的过程。当我跟朋友们讨论“未来的学校将被学习中心取代”的时候,朋友们问了四个问题,我觉得这四个问题,很可能也是读者捧读本书时的疑问。在这里,我简单答复一二。

第一个问题:未来,到底有多远?

抱歉,我无法确切地回答,未来,究竟是5年、10年还是15年。

我想,通往未来的教育趋势,不会像社会革命一样,一夜之间风云突变。相反,它润物无声,如同一天天长长的指甲,几年间变白的头发,你如果天天盯着看,什么也看不见,但是,它在变。

教育变革,虽然不像社会革命那样,有强烈的人为干预的色彩,但是我们可以主动迎接、主动介入通往未来的教育趋势,这个趋势就可能会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我写作本书的初衷之一。

所以,我们与其追问未来到底还有多远,不如关注可能影响未来的每一个小小的趋势性变化。

第二个问题:未来学习中心,是一个“应当如此”的理想,还是一个“肯定如此”的预判?

的确,本书对于未来学习中心的构想,是我的教育理想,是我对于教育“应当如此”的思考。但是更多的,是我对未来教育的预测与展望,是对于教育“肯定如此”的合理预期。

其实,类似未来学习中心的模式,从20世纪起就已经在世界各国悄然出现:无论是美国圣迭戈的高中,还是澳大利亚悉尼的学习创新中心;无论是瑞典的维特拉学校,还是芬兰的森林学园;无论是提倡自主学习的美国瑟谷学校,还是进行课程重构的密涅瓦大学;当然,就在我生活的北京,也有闻名遐迩的探月学院。未来学习中心,在局部地区已经从“应当如此”的应然理想,发展为“肯定如此”的必然现实。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不是“未卜先知”的算命先生,我对未来教育趋势的预判未必准确,但我的预判是从现实和实践出发的。

第三个问题:我所说的“未来的学校将被学习中心取代”,这里的学校,说的是中小学吗?是否包括大学?

我想,朋友们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因为过去十几年,我所倡导的新教育实验,面向的都是中小学。

其实,我在本书中所说的“未来的学校将被学习中心取代”,不仅涉及基础教育,也涉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不仅涉及学校教育,也涉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大学更有可能率先蜕变。

所以,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从教师队伍到评价体系,我全部进行了预测和重构。

第四个问题:本书是不是一本学术专著?

所谓学术专著,就是理论上有重大意义,或者实验上有重大发现的学术著作。

学术专著的特点是,首先要符合通常所说的学术研究规范。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看待本书,我诚实地回答大家,这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专著。

但是,本书肯定不是伤春悲秋抒发情感的散文随笔,本书也不像学术专著,本质上,它是我从事教育学术研究的成果。

本书最初是按照学术著作的套路写的,而且写了很久,写得很长。但是,我的好朋友、著名媒体人章敬平先生一再提醒,本书需要影响的最重要的群体是普罗大众,而不是专家学者。于是,我重新构思,删繁就简,压缩成现在的模样。同时,我也正在准备写一本关于未来学校的学术著作。

我不能保证我所说的都是对的,但我保证,我说话的态度是严谨的。

1600多年前,佛学大师鸠摩罗什在临终之前,跟大家发誓:如果我所说的,不是胡扯八道,火化之后,一定“舌不焦烂”。

我等凡夫俗子,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第一章 今天的学校,会变成明天的“学习中心”

知晓历史,方能洞察未来。

在我们进入本书的主题“未来的学校将被学习中心取代”之前,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学校的历史,看看今天的“学校生活模式”究竟由何而来?它有什么好处,有哪些问题?我们的教育先贤对我们的学校发出过怎样的声讨,又提出过怎样的变革主张?

我想,当你走马观花地了解了学校的历史,你就容易理解,互联网为什么能让学校生活模式发生变化,未来的学校为什么会被学习中心取代。今天的学校生活,不是天经地义的

今天的学校生活是天经地义的吗?

不是的!

人类的教育一开始就是今天这样的面貌吗?

不是的!

学校的形态就永远固定在今天这个样子吗?

答案无疑也是否定的。人类本来是没有学校的

人类不是一开始就有学校的。学校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人类的学校,从古至今,再到未来,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是前学校阶段(pre-school period)——原始部落耳提面命的教育就属于这个阶段。

二是学校阶段(school period)——5500年前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泥版书屋”,5500年前古埃及的宫廷学校,我国父系氏族末期的“成均”和“庠”,都是学校阶段的代表。

三是现代学校阶段(modern school period)——随着工业革命应运而生的现代学校,按照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构建,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上课时间、教学内容、课程设置。

四是后学校阶段(post-school period)——这就是未来的新型学校,严格意义上说也可以不称为学校,而是本书将要详细讨论的学习中心。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学校的演变过程。

大家知道,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两个没有”——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没有专门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原始社会的教育过程,完全是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内容最初就是渔猎和农耕等劳动技术的传授,正如传说中的“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伏羲氏教民结网捕鱼”“神农氏教民制耒耕作”一样,那时虽然有教育活动,但是没有学校这种形态。

到了原始社会的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本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逐渐分化出来,出现了学校的萌芽。

关于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学界有不同的说法,有的教育史教材中采用苏联教育史学家米丁斯基的说法,认为建于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的宫廷学校是人类有史可稽的最古老的学校。

但最新的研究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学校诞生在古巴比伦,法国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发现的苏美尔人的“泥版书屋”存在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应该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学校遗址。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学校的国家之一。有人根据传说认为,父系氏族末期的“成均”和“庠”是我国学校的萌芽。“成均”是乐师日常演奏唱歌的地方,贵族子弟都要在这里学习音乐。“庠”是储存公共粮食的地方,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氏族中的老者可以不必参加繁重的生产劳动,而是转为看管粮食或者饲养家畜,所以“庠”也是养老之所。

老年人有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在养老的同时还可以承担传授经验的任务,所以“庠”也就成了教育场所。

但是,“成均”和“庠”还不能称为正式的学校,只能说它们是学校的雏形。“成均”和“庠”的出现表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教育与生产劳动走向分离,成为一种专门的活动,教学需要在专门的场所进行,学校随之出现。

到了奴隶社会,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我国的第一个奴隶社会夏代的学校叫“序”和“校”。“序”是设在王都的学校;“校”是设在地方的学校,即乡学。

最初的“序”和“校”的教育内容与军事目的相关。“序者,射也。”作为教射箭的地方,“序”是奴隶主贵族子弟习射的场所。“校者,教也。”作为进行军事训练的场所,“校”是习武之地。

到了商代,学校的形式有所发展,出现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校,有了大学、小学的区别,教育内容也逐渐丰富,具备了“六艺”的雏形。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而出现的。

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劳动者需要接受更多系统的、实用的学校教育,以满足大生产的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义务教育制度和现代学校制度也应运而生。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和学科课程制为新型学校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他从普及教育出发,提出了建立统一学校系统的主张。他根据儿童成长的年龄特征,把教育分为四个时期,每期6年,各设相应的学校。

幼儿期(初生至6岁)是母育学校。

少年期(6~12岁)是国语学校。

青年期(12~18岁)是拉丁语学校(或文科中学)。

成年期(18~24岁)是大学。

这种统一的学校系统,使儿童从出生开始接受教育,循序渐进,不设任何障碍,直到成年。

夸美纽斯第一次提供了整齐划一、任务明确、相互衔接的完整的学制系统,这是学制史上的一次创举,也成为后来西方学制的雏形。

19世纪初,一套与工业社会相匹配的学校制度已经初步形成。

1862年在北京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外语学堂,也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的新式学校。

中国第一个提出现代学校制度的,是晚清时期管学大臣张百熙。1902年,他拟订了《钦定学堂章程》。所谓钦定,就是“由皇帝亲自裁定”,意思是光绪皇帝同意的。

可是,这个学校制度当时没有来得及实行。

第二年夏天,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

又过了一年,清政府终于公布了新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一年,是农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

不从事教育史研究的朋友,看到“癸卯”这样的词,可能会觉得理解起来费劲。如果觉得费劲,你可以忽略它,你只需要知道这个学制包括哪些内容就可以了。

那么,有哪些内容呢?

请注意看名称,我简单列举几个。《初等小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大学堂章程》。《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

光看名称,你大概就能明白,我们今天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制度,最初是怎么来的。上了年纪的读者,如果读过中专、大专,农校、师范之类的,大概都能明白,这些学制的源头在哪里。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说“癸卯学制”,是因为如果要了解我们今天的学校的历史,这个学制实在太重要了。它涵盖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完整系统。

我们说,现代中国的教育体系和学校制度,就是按照这个学制、这个章程建立起来的。

虽然中国没有在西方社会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时候同步开始工业革命,但是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被我们借鉴了。

应当承认,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为普及教育做出了惊人的贡献。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把教育从少数人的特权变成全体人的权利与义务,这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革命性事件。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在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事件。

要知道,100多年前,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接受教育还是少数人才有的机会。因为那个时候的教育体系还是以私塾为主体,一直到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推行,才开始了废科举、兴学堂的改革。1910年,国家教育机构颁布《改良私塾章程》,私塾才逐步开始向近代小学过渡。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国80%的人口还是文盲。所以,我们现在的学校其实历史并不长。

我们今天的“学校生活”,来源于这个学制,跟这个制度密不可分,某种程度上,就是这个制度之下的果实。

100多年后,这个果实已经不再像当初那么甜美了。我们的教育先贤,在历史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批判这个制度的优劣,也在不断构想新的体系,生产新的果实。

今天,我在本书中所说的,也是对这个制度进行反思、重构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们继续探讨,西方社会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反思,以及对学校生活模式的批判。对现代教育制度的非议“非学校运动”(去学校化运动)使现代教育制度受到非议和挑战

大概五六十年前,也就是20世纪60年代,世界教育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转折。

这个转折,是从美国开始的。

那时候,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美国人感到国家处于危险之中。

美国人开始反思:我们的科技为什么落后于苏联?落后的根源在哪里?

答案是,在于教育的落后。

美国社会对于教育不满的情绪空前高涨。

与此同时,西方一部分国家的学生运动风潮,进一步打破了人们对学校的美好期待。

人们逐渐认识到,学校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带来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相反,学校是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许多人认为,学校不再是一个有价值的机构。“非学校运动”就这样兴起了。“非学校运动”的代表人物伊万·伊利奇说:“多少代以来,我们企图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教育,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可是迄今为止,各种努力都失败了。”

伊利奇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出生在奥地利的维也纳,父亲是南斯拉夫的天主教神父,母亲是德籍西班牙裔犹太人。他是一个语言天才,精通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法语,还能够使用克罗地亚语、古希腊语、拉丁语、葡萄牙语、北印度语等。

他也是一位有着多学科背景的学者,先后研习过人体组织学、矿物晶体学、哲学、历史学和神学等,同时谙熟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学和文学等。学识渊博的他,30岁就当上了波多黎各庞塞天主教大学的副校长,后来又先后在墨西哥、美国和德国等地的大学任教。

1970年,伊利奇把自己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表的论文结集出版为《去学校化社会》(Deschooling Society)。在这本书中,他明确提出,现代学校不仅阻碍了真正的教育,而且造就了无能力、无个性的人,还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和新的不平等。因此,应将学校连同课程学习及其观念一起废除。

这本书的中文译本由我的好朋友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教授翻译,最初由台湾地区的一家出版社出版,后来大陆出版了中英文对照版。最近他重新翻译的新版本也已出版。

在这本书中,伊利奇呼吁废除学校对于教育的垄断,应该使受教育者享有选择教育的权利,成为积极的消费者,应该“为每个人创造一种将生活的时间转变成学习、分享和养育的机会”。

他主张,要实现这一理想,就要建立一个教育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人都能够通过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学习知识与技能,并且直接应用于社会。各种教育资源置于学习者的主动控制之下,使学习成为自我创造式的教育。教育网络确定了新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新的与世界联系的方式,而非仅仅通过教师、课程和计划的准备而进入世界。

在伊利奇所处的时代,互联网还没有出现,但是他天才式的预言,以及对于变革教育的梦想,今天听来,是不是觉得难能可贵?

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当代互联网教育的雏形。

与“非学校运动”遥相呼应的是伯尔赫斯·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斯金纳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据说他从小就喜爱发明创造,制作小玩意儿,曾经试制过简易滑翔机,也曾把一台废锅炉改造成一门蒸汽炮,把土豆和萝卜当炮弹射到了邻居家的屋顶上。也许正是童年的习惯让他后来发明了一种非常巧妙的心理学装置“斯金纳箱”,并且提出了著名的新行为主义学说。

1971年,斯金纳出版了《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把他根据“斯金纳箱”对老鼠和鸽子的行为研究应用到人的教育领域。

斯金纳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本质上都是对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行为能否得以维持,取决于其后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果行为之后伴随的后果是积极的,那么这一后果就会得到强化。如果行为之后伴随的后果是消极的,得到的是惩罚,那么该行为也会减弱。行为得不到强化,就会减弱,他称这种情况为“消退”。

根据这一理论,斯金纳发明了一种教学机器,这个机器的构造包括输入、输出、贮存和控制四个部分。

他把教学材料分解成由按循序渐进原则有机地相互联系的几百个甚至几千个问题框面组成的程序。

每一个步子就是一个框面,学生正确回答了一个框面的问题,才能开始下一个框面的学习。

如果答错了,用正确答案纠正后再过渡到下一个框面。框面的左侧标出前一框面的答案,作为对该框面问题的提示。一个程序学完了,再学习下一个程序。

他还提出了程序教学的四条原则。

第一,积极反应原则。即必须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

第二,小步子原则。即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的学习做铺垫,后一步学习在前一步学习后进行。由于两个步子之间的难度相差很小,所以学习者很容易取得成功,并建立起自信。

第三,即时反馈原则。即让学生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这是树立信心、保持行为的有效措施。

第四,自定步调原则。即允许学习者按自己的情况来确定掌握材料的速度。

请注意,这个教育学家的理论,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出现,慕课与翻转课堂理论也没有出现。

这种情况下,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思想无疑也是天才式的。

他的理想不仅与现在的慕课非常接近,而且对世界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虽然伊利奇和斯金纳最后并没有颠覆现代学校,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非学校运动”就一直没有停止,各种改造学校的努力也在全世界风起云涌。他们是最早的现代学校的掘墓人。效率为先的工业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很大

不管大家怎么看待“非学校运动”,我们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学校制度的历史贡献,认识到它的合理性。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不能像小孩子斗嘴,只说一面,不说另一面。

现代学校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也是人类伟大的创造。

它把传统的只为少数人享有的教育变成了大部分人能够享有的普及性教育,提升了全社会的文化素养。

它用机器生产的方式大规模地培养年轻一代,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的效率。

它把人类几千年创造的知识用高度浓缩、集约化的方式,按照学科专业分门别类地传授给未成年人。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校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发明,也是传承人类文明最重要的机构。

但是,现代学校制度也有工业革命带来的“胎里毛病”。

现在,我们就来说它的毛病在哪里。

最根本的毛病就是,它强调效率优先,用工厂化的生产方式“生产”人才,用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安排教育生活,除了统一的入学时间和统一的上课时间,还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进度和统一的考试评价来培养虽然年龄相同但个性迥异、能力水平不一的人。

这让我想起古希腊神话中的普洛克路斯忒斯(Procrustes)之床。

据说恶魔普洛克路斯忒斯有一张铁床,他热情邀请人们到家中过夜,但是只有身体的高度和床一样长的人才被允许睡觉,否则比床长的人要被砍掉腿脚,比床短的人则要被强行拉到和床一样长。

这张床,就类似于现代学校制度的标准。

我们用这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所以学生学习得很累、很苦,每个人的个性得不到张扬,潜能得不到发挥。

这正是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在缺陷。

这个缺陷,也正是十几年前我发起新教育实验的背景:我们能不能创造一种更好的教育,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当然,这个缺陷不是中国独有的缺陷,这也是美国的缺陷、欧洲的缺陷,整个世界教育的“胎里毛病”。

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哪个国家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缺陷。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

任何理想的实现都需要条件。

为什么文艺复兴时代了不起?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巨人,也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学校的变革也是如此。

尽管从现代学校制度产生之日,就有各种各样的批评意见,也有各种各样的变革实践,但学校依然如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条件。

今天,互联网的发展,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变革,为我们所预判的“未来学校会被学习中心取代”,提供了重要条件。变革是一种必然

50年前的“非学校运动”一度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共鸣。但是,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还无法绘就那样宏伟的变革蓝图。

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变革的激情再一次被激发。

这一次,在技术的层面上已经足以解决传统教育的许多内在缺陷。

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慕课的出现。“MOOC”(慕课)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其中“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一门课的听课者可以有上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不分国籍和区域,只需邮箱注册参与,课程对所有人开放;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即网上学习;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s,即课程。

与名校视频公开课只提供课程资源不同,慕课实现了教学课程的全程参与。在这个平台,学习者可以完成从上课、分享观点、做作业,到参加考试、得到分数、拿到证书的全过程。

我第一次听说慕课,是2011年秋季。那时我听到了一条让我非常吃惊的消息: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同时注册了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当时我就在想,这可能会导致一场真正的教育变革。

不久,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创立Coursera免费在线课程网站,2012年4月上线,4个月后学生人数便突破了100万,后来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全球80多所高校和机构加盟,共享386门课程,一年以后的注册学生人数就超过400万,数据显示其中中国的学生达到了65万人。

同时,其中的多门课程进入了美国教育理事会学分推荐计划,学生选修的学分可获大学承认,慕课进入了正规高等教育体系的通道。

而一些公司也开始考虑招聘时是否承认慕课的课程证书,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学生可以凭借在线教育平台拿到的课程证书直接就业,而不一定非要拥有名牌大学的学位和学历证书。《纽约时报》曾经把2012年称为“慕课年”。同年,《时代周刊》刊载了一篇深度报道“大学已死,大学永存”,作者认为慕课的出现,已经宣告了传统大学即将消失,未来的新型大学即将应运而生。也就是说,未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的混合制大学有可能出现。

2013年,从黄冈中学网校校长任上离职的汪建宏来北京与我讨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我提出如果能够做一个面向中小学的慕课,可能会很有发展。不久,他创办了爱学堂,依托清华大学办起了学堂在线。

没想到慕课方兴未艾之时,就受到了新的挑战。

慕课的各种改进修订版也纷纷推出。例如所谓的私播课(SPOC),SPOC这个英文缩写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的首字母缩写。

私播课对入读人数和入读条件都有限制,以私人化、小规模在线课程为特征,但它仍然是开放和免费的。

本质上说,私播课与慕课属于同一类,在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上并没有多大突破,只不过更加小众。

还有所谓的“超级慕课”(Meta-MOOC)。2014年1月,美国杜克大学的凯茜·戴维森教授在Coursera上开设了“高等教育史与未来”课程。该课程注册学生约两万人,它的授课时间与戴维森教授在杜克大学面对面教学的课堂同步进行,并且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和斯坦福大学也有同步进行的分课堂。

三个学校的老师同时教授这门课,共享阅读材料,让学生互评作品,不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组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

正如凯茜·戴维森教授所说,这不仅是一门慕课,而且是一个运动,所以把它称为“超级慕课”。

还有所谓的DLMOOC(Deep Learning MOOC,深度学习慕课)、MobiMOOC(Mobile MOOC,移动慕课,指通过移动设备学习慕课,致力于慕课与移动学习的有效整合)、MOOL(Massive Open Online Labs,大众开放在线实验室)等。

MOOL较之实体实验室有两大优点:一是没有时间限制,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都是开放的,学习者可以随时做实验;二是实验过程可重复,可回放,方便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

DOCC(Distributed Open Collaborative Course),分布式开放协作课,不局限于单一专家授课,专家背景多样化,分布在各大高校,强调在数字时代的协作学习,避免学生被动学习; PMOOC(Personalized MOOC),个性化慕课,学生自定学习步调,自我选择开始与结束的时间,系统可以自动跟踪学生的学习进程,并给予每个学生恰当的学习建议;MOOR(Massive Open Online Research),大众开放在线研究课,为学生从学习到研究的过渡提供了渠道,使教学重心由知识的复制传播转向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等等。

在中小学,在线学习也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得分校教育学院发布的《理解和改进全日制网上学校》报告表示,美国已有25万名中小学生在全日制网上学校上学。

美国各州网上学校总共提供53.6万门课程(每门课程都为一学期),有180万名中小学生至少选一门网上课程。网上课程的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学生的教育需求,特别是满足了学生在家上学的需求。

据统计,全美共有240万名学生在家上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些学习方式不仅是对现代学校教育的补充,更是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变革。

近年来,我国的慕课建设与应用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多所高水平大学陆续在国际著名课程平台开课,有关高校和机构自主建成10余个国内慕课平台,460余所高校建设的3200余门慕课上线课程平台,5500万人次的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国内外的慕课课程,我国慕课课程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

在家上学,在中国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前两年我国台湾地区已经通过了相关立法,允许学生在家学习。

我国大陆地区虽然目前原则上不允许以家庭自学代替学校教育,但各种打擦边球的方式还是很多。我自己直接见证的就有两位,一位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多年前见面时他就告诉我,他的儿子郑亚旗读完小学六年级后就不去学校了,他在家里给儿子上课,每周一在家里举行升旗仪式,所有教材都是他自己编写的,他的儿子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学业”。郑亚旗22岁开始创办《皮皮鲁》杂志,24岁开办皮皮鲁讲堂并自任校长,25岁创办郑亚旗摄影工作室,并先后出版摄影集《非洲》等,27岁创建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并任CEO(首席执行官)。记得2012年有一次与他们父子餐叙,亚旗还送我一本他新出版的摄影作品。

另一个朋友是新教育基金会的一位发起人,有一次我去上海开会,他突然问我,他的孩子能不能继续在家上学。这位朋友非常认同新教育实验的理念,是最早支持新教育的志愿者。因为上海当时没有新教育实验学校,也没有他满意的学校,所以他们夫妇俩决定按照新教育的理念在家中自己教孩子。文化课程没有问题,可以借助新教育的阅读书目和晨诵等课程。孩子的社会性养成,则通过各种俱乐部的活动,如足球、高尔夫球等来培养。

所以,整个小学期间,孩子很开心,很阳光。他们夫妇征求我的意见是否继续在家上学,我说还是要听取孩子的意见,以及考虑今后是否参加高考等因素。最后,他们还是选择了继续在家上学。据说,目前像郑亚旗和我朋友的孩子这样的情况,全国超过了20万例。

从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以慕课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的兴起,已经为解决传统学校模式的各种缺陷提供了可能性,因为它既可以完成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要求的大规模教育的效率问题,也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对于教育选择的基本要求。

自由选择课程,自由组织学习团队,自由选择任课教师,随时了解学习进度与知识掌握情况,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一种新的学习空间、新的学习组织形式,已经呼之欲出。杜威的梦想不再遥不可及

1915年,教育家约翰·杜威出版了《明日之学校》一书。其实,这本书的书名完全可以翻译为《未来学校》。未来不是空想的明天,而是建立在今天基础上的明天。所有对于未来的预言和构想,都是基于今天的实践和探索的判断。

著名教育家悉尼·胡克在为《明日之学校》写导言时曾经说:“这本著作也可叫作《今日之学校》,是关于正在实验中的一些学校的描述,特别是关于这些学校用实例说明的观念,以及杜威对于初等、中等教育改革的建议。”

也就是说,杜威是从当年基于变革的实践中,窥见了未来教育的模样,并且为了他心中理想的未来,对当下的教育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100多年过去了,杜威在书中批评的许多教育问题仍然存在,杜威在书中畅想的许多教育梦想仍未实现。但是,社会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杜威那个时代的预料。站在社会大变革的风口,我们再来反思、展望,杜威的教育梦想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了。

在本书介绍的大量案例中,我们已经真真切切地发现了许多未来学习中心的要素,这些学校与我们理想中的未来学习中心非常接近。而且,以今天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水平,我们也完全能够构建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与教育结构——未来学习中心。

风靡全球的教育纪录片《为孩子重塑教育》的制片人泰德·丁特史密斯,在其新著《未来的学校》中已经给传统学校判了“死刑”。他提出,传统学校以有着百年历史的工厂模式为基础,善于培养适合工业社会的劳动力,而工业社会所塑造的世界早已不复存在。所以,“传统学校是僵化的教育体系打造出来的纸老虎,是创新时代的博物馆文物”。也就是说,无论是从现实性,还是从可能性来看,传统学校已经进入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衰亡期,而未来学习中心已经呼之欲出,并不遥远了。  第二章 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

前两年,一个教育圈之外的朋友,来我家做客。

我们聊到未来教育趋势,我提到了“学习中心”。

他问我:“学习中心是什么?”

我说,学习中心是……他看着我,似懂非懂,不明所以。

我们接着聊,我说:“未来的学习中心,会取代今天的学校。”

这个朋友更加迷茫、不解,还是问我“学习中心”是什么。

我就跟他解释,吧啦吧啦,说了半天,他突然问我,学习中心长什么样子?

这回,轮到我迷茫了,他怎么会这么问?

他说,朱老师,你说“学校”,我有概念,你说山沟沟里的希望小学,我的脑海中,马上就有一排低矮的校舍,高高飘起的五星红旗。你说“学习中心”,我的脑海中,浮现不出任何具体的形象。

这次聊天,提醒了我,我们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是靠形象进行思维。行业之外的人,更是如此。

在我长篇累牍地讲述“学习中心”之前,我应该提纲挈领地、形象地告诉大家,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跟今天的学校究竟有哪些不同。学习中心,跟我们今天的学校一样吗?

学习中心跟我们今天的学校不一样。

今天,每个学校,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孤岛。每所学校都是相对独立地自己办学,完全实现自己的封闭性内循环,本质上它不需要和外部世界进行更大的联通。

但是,未来的学习中心不是这样,它可以是网络型的,也可以是实体型的。这些实体型的学习中心,有的是从现在的学校转型而来的,有的是从现在的各种培训机构、社会教育机构转型而来的。

未来的学习中心不再是孤岛,而是彼此连接的环岛。未来的学生,不是像现在一样只在一所学校学习,而是在不同的学习中心学习。

未来的学习中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未来的一个小学生或者一个中学生,甚至一个大学生,他可以在这个学习中心学习数学,在那个学习中心学习艺术,然后在另外一个学习中心学习科技,而且学习中心可以是跨区域甚至是跨国界的。

我曾经假想,新教育实验在全国有4000多所学校,我们选100所学校,作为新教育共同体的学习中心,这100所学校中的每所学校都有自己非常强的特色教育资源和非常有代表性的课程,我们新教育共同体的学生,在这些不同的学习中心之间游学选修。

这样,我们首先从学习空间上,就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概念。

大学也是如此。你可以把全世界每一所大学都当作学习中心。

未来,清华大学的学生,可能是在清华注册入学,但是可以在全世界的大学、不同的学习中心选择课程,可以选北大的文学课程,哈佛的幸福课程,麻省理工的电子学课程,等等。

只要是学生需要的课程,就允许他去不同学习中心学习。各个学习中心的课程,经过认证机构的认证或者学习中心的许可,可以互相承认、互换学分,学习中心将不受时间、空间、机构的限制,时时处处提供各自的教育资源,学生随时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全天候的学习。

这个观点,我说过很多次。

但每次说到这个观点,教育圈之外的朋友,就惊诧莫名地问我,这么干行吗?

我认为,理论上应该行。

我举个例子,如果某个大学生特别喜欢劳动,希望重温中国传统的耕读生活,只要他有全球学习的能力,就可以考虑去美国的深泉学院读完大一、大二。

这是美国很有特色的一所大学。这所大学办在一个小山沟里面,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交界处死亡谷的沙漠地带,1917年创办,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学校的校训是三个词:劳动,学术,自治。

学校每年只招13名学生,学制两年。学校免收学费,但是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的劳动,在农场和相关场所干活,因为劳动是校训的第一条。学校位于沙漠地带的深处,相对来说与世隔绝,大部分的物品需要自己制作。

学校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全额资助,但是每个学生每天要劳动三四个小时,也就是说,每个星期差不多要有近20个小时是劳动时间。学校基本是上午上课、下午干活。学校里面养了200多头牛以及马、羊、猪等动物,并且种了一小块蔬菜地。学生要和学校的工人一起去放牧、耕种。

除了日常的课堂学习以外,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项职务,也就是在这所学校的所有劳作里面有一件事情是你负责的,包括凌晨4点多去牛棚挤牛奶,给牲口喂食、添加饲料,驾驶拖拉机去播种,劈木柴,挖掘水渠,放牧牛羊等,包括食堂做饭都是由学生负责的。

深泉学院的学生,两年毕业以后,大部分都要转到哈佛、耶鲁这些常春藤学校去读大三。

关于这所学校,我就说这么多。

总的来说,未来学习中心,不仅局限于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可以成为,也应该成为真正的学习中心。学习中心没有固定教室,每个房间都要预约

现在,老同学见面,喜欢说,你是哪个班的,二班的,还是三班的,谁谁谁是隔壁班的。

未来,学习中心的学生,不会有这个概念。

未来,学习中心将重新界定学生的学习共同体,班级、年级、教室等概念将会进一步重构。

从约定俗成的定义来看,班级是学校中的班次与年级的总称。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一个班级通常是由一位或几位学科教师与一群学生共同组成,传统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

教室呢,则是学校里教师对学生正式授课的地方,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空间。

所以,一个是从组织的角度来界定班级,另一个是从空间的角度来定义教室,而从教师与学生生命活动的形态,以及师生共同活动的场域而言,两者其实是相同的。

现在的班级也好,教室也罢,都是基于传统学校相对固定的学生、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来安排的。

当每个学生有只属于自己的课程表,只属于自己的学习内容与时间安排时,传统的固定班级、固定教室的格局自然就被打破了。

你不要以为我在信口开河,北京已经有学校做过这样的实验了。

北京十一学校的“走班制”,其实就类似于未来学习中心与传统学校之间的一个过渡。

所谓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科任老师相对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和能力水平,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学科课程和层次班级走班上课。

我去这所学校看过多次,与李希贵校长也多次讨论过他们的办学理念与课程体系,我相信,未来学习中心的学生,是需要事先预约上课的教室的。学习中心没有以“校长室”为中心的领导机构,更像北上广的创业孵化器

关心学习中心长什么样子,必然绕不过一个问题:未来学习中心,还有“校长室”这样的领导机构吗?

这种思维方式,是从我们过去的经验出发的。

传统的学校往往管理层级很多,管理人员很多,工作效率不高。前几年就有网友反映,海南省某中心小学校本部设置了校长、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领导岗位16人,其中校长就有5人。

未来的学习中心将没有以“校长室”为核心的集权式领导机构。

由于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手和陪伴者,教师和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与成长需求,彼此之间是以互相选择进行“投票”的,每一方的选择都遵从了自我意志,教与学都不再需要烦琐的检查和考核评价。同时,学生的自组织能力也是教师所要提供的重要学习与指导内容之一。

所以,未来的学习中心,在教学的核心业务上是扁平化管理,甚至会基本成为自组织管理,会出现“多中心”的方式。这是以每一个优秀的教师或者以每一个卓越课程为中心,组成的一个个学习共同体。它的运行模式是:教师引导、学生自组织管理。

当然,未来学习中心也将保留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但是,学习中心里的管理部门,更像一个服务机构而非领导机构,更像一个咨询机构而非控制机构。在未来学习中心的管理部门里,将建立起一个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的服务体制。一方面,学习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学习组队提出合理的建议,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潜能与兴趣选择不同学习中心的课程,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另一方面考虑教师的需求,帮助教师准备各种教学资源与工具,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同时协调不同学习中心的教师资源。

因此,未来学习中心更像北上广的创业孵化器,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及时周到的服务与支持。学习中心可以在社区,也可以在大学校园

未来学习中心是没有围墙的校园,甚至是虚拟的网络空间。

学习中心可以是类似于传统中小学的学习机构,也可以在社区、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或者大学。只要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都可以成为未来的学习中心。

我曾经考察过的斯坦福网络高中(Stanford Online High School,也称斯坦福在线高中),就属于这样的学习中心。

这所学校成立于2006年,位于硅谷地区,总部就在斯坦福大学校园的一栋建筑内。斯坦福网络高中在校生人数650名左右,学生来自美国45个州和全世界的27个国家,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170人)、得克萨斯州(30人)和纽约州(45人)。

我仔细了解过斯坦福网络高中开设的课程。它们有许多课程供学生选择。

人文类的课程有:革命与反抗,拉丁语,文学批评,摄影,音乐理论[美国大学预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简称AP课程],中文,科学史,民主、自由与法律的原则,法律研究:宪法等。

科学类的课程有:生物学研究前沿问题、心灵的研究:心理学、神经科学与哲学、力学、光与热、物理学C(AP课程)等。

数学类的课程有:代数、微积分、计算机科学(AP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复杂分析等。

每门课程选修的班级人数控制在15人以内。

我在2016年访问该校的时候,学校教务主任骄傲地说,他们开设的还有一些后AP课程和大学层面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这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很强,68%以上的老师都有博士学位,能给学生带来非常好的教学体验,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学校的学业成绩也非常优异,名列加利福尼亚州第一、全美第三。

既然叫网络高中,学校的课程主要就是在线的形式。学生不用去教室上课,而是通过网络教学的模式,这样能给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便利性。学校网站提供了与课程配套的教学视频和与老师面对面的教学模式。每周的课程集中在两天完成。

上课时,来自全美和世界各地的学生一起通过视频实时在线讨论交流。所有课程都有课外作业,如要求收听老师的视频讲授和在线写作等。

老师通过网络的形式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通过网络的形式将作业完成后再交给老师。

学生的学习比较灵活,斯坦福网络高中有全日制(full-time)的学生,也有选修部分课程(part-time)的学生和选修一门课程(single-course)的学生。全日制学生选修的课程,一般是每学期4~5门。学校设有奖学金,大约15%的学生得到资助。

网络学校的学生如何培养社会交往能力?斯坦福网络高中的教务长告诉我,他们也有许多措施,让学生拥有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活。

首先是建立了40多个专题性的俱乐部和组织,如应用物理学俱乐部、艺术俱乐部、企业家俱乐部、拉丁语俱乐部、乐高俱乐部、文学俱乐部、模拟联合国、摄影俱乐部、心理学俱乐部、机器人俱乐部、西班牙语俱乐部、少数民族联盟等。

另外,学校的报纸、年鉴等,也由学生参与编辑,为他们创造交流的机会。

学校也创造了一些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如每年暑假有两周的时间,学生从全美与世界各地来到斯坦福大学校园,从事学术研究与专题讨论。

另外,有25个以上的地区聚会,在每年年初由学生和家庭组织,学校方面也会关心支持。

最隆重的自然是毕业周,有整整三天的时间举办毕业舞会、颁奖活动以及毕业典礼仪式。

斯坦福网络高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该校教学主任介绍,他们的在线实时课堂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和他的同伴一起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最后一年结束的时候,学生几乎能够自己来组织课堂的学习,在这些课堂的学习当中,他们能够综合地了解到问题或者提出观点,并且能够阐述相关的例子,通过自己已经获得的经验,学生也能够独立地阐述自己的立场和论点,还能够发现其他学生论点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予一些反馈。最后学生还能够自我评估,给自己提高能力的空间”。

当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更多的学习中心,将是把传统学校与斯坦福网络高中的优势和特点进一步整合的混合制学校。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卡普蒂姆初级及高级中学就是这样的类型。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北京代表处的陈智勇先生介绍,该校的学生到校后,不是到教室,而是来到一个工作站台的电脑上学习他们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根据亚利桑那州的标准设置的网上课程。辅导老师也在那里,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从电脑的技术问题到学科的问题,甚至情绪问题,他们都会协助学生解决。

学生的学习进度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如果他们回答问题达到一定标准,电脑就会自动让他们进入下一环节学习。如果他们需要额外的学习才能进入下一环节,电脑会给出额外的学习章节和练习。该校的学生只在周一至周四上午7:45到下午4:00在校。如果学生生病或外出不能上学,学生可自己在家上网学习,学校、老师和父母可以查到并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则必须上“周五学校”,参加老师指导的补习。

据介绍,运用这样的学习方式,这个少数民族裔学生占多数的学校,在亚利桑那州考试中已经连续两年成绩提高且领先,被评为考绩优秀学校,毕业率和上大学学生的比例也持续增长。好未来、新东方这样的培训机构,也可以是学习中心

未来的各种培训机构,也可以转型为新的学习中心或者课程公司,类似今天的好未来、新东方等教育机构,将会成为新型的学习中心,成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学习中心。

现在的学生白天在学校学习,晚上进各种补习班学习;平时在学校学习,节假日进补习机构学习;白天在学校学习英语,晚上到新东方学习英语;平时在学校学习数学、科学,周末到学而思补习数学、科学。

根据北京的不完全统计,现在90%以上的学生都要进行课外培训,放学以后以及节假日都要去补习机构补习,应试教育造成了普遍的学习焦虑。

但是,未来可能就不一样了,正规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打通了,甚至没有必要再把教育机构分成培训机构、学校、网络机构,所有的机构都可以变成学习中心。

凡是政府认定合格的学习中心,政府都可以为学生的学习买单。学生没有必要疲于奔命,一放学就要到补习机构去,可以根据学数学在哪里学最合适,学艺术在哪里学最方便,体育训练在哪里做最有效,来明确自己的教育需求。

目前,北京部分区域已经开始尝试邀请好未来、新东方,以及各种艺术、科学教育机构,为在校学生开设相关学科课程和下午三点半以后的活动课程。

对此,我们需要持续地观察,看看这条路是否行得通,成效是不是显著。但是,在理论上应该是完全可行的。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在全社会统一配置教育资源,应该成为未来学习中心的基本模式。

以我今天的眼光来看,我认为,在未来,各类民办教育机构,都有可能成为学习中心。

民办机构为什么可以成为未来的学习中心呢?对这个问题,总是有人表示不解。

我举个例子解释一下。

黄山脚下,有一所木工学校,多年前我看过这所学校,给我的印象非常深。我觉得这样一所学校,就可以成为学习中心。

这所学校,是一个小时候在黄山脚下长大的孩子创办的,他在中国科技大学做了副研究员,随后到美国留学,生活了几年,回国以后,他去苏州办公司。

我见过他,他对我说,刚开始的起心动念,是因为他自己的公司需要木工,后来一想,如果能够对家乡有所回报,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木工学校,顾名思义,是培养木工的。

这所学校与众不同的地方有两点。

第一,你不要把木工仅仅当作一个简单的养家糊口的手艺,而是要把它当作一个有创造性的职业,你要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行当。

学校鼓励学生在喜欢的过程中去探索,去做艺术家一样的有创造性的工作。学校会带学生参观徽州的古建筑艺术,让大家从细节当中体会古代工匠有创造性的工作,感受他们的艺术魅力。

校长跟学生说,你不要瞧不起木匠,一个敬业的木匠要比一个平庸的博士对社会的贡献大得多。学校每年都有毕业典礼,而且非常盛大,学生穿上隆重的匠士服,戴上匠士帽,从校长那里得到一个匠士学位。

大家注意,他们在这里所用的词是“匠士”,是“士”,而不是木匠。

第二,采用学徒制的教学方法。

这所学校的课程设置,跟很多中专学校差不多,文化课和实训课的比例是3:7,要求学生一定要在干中学。

跟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不同的是,他们让师兄带师弟,让学生教学生。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很值得提倡的。我们说教学相长,不仅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且应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作为师兄,你要想教得好,你首先得学得好。但是,学十遍,不如教师弟一遍。

第一次听校长讲木工学校的故事,我就觉得这是一个以职业精神和技能培养为主的学习中心,我们未来的学习中心应该有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艺术类型,有的是科学类型,更多的可能是职业类型和技能类型。

过去我们有误解,以为职业类型、技术类型的学校,没有操守,没有德育。父母不敢把孩子送到技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担心技校里面只教手艺,不育人。当我向朋友讲到职业类型的学习中心、技术类型的学习中心的时候,大家就担心这些培训类的机构变成了未来的学习中心,他们还能不能育人。

毫无疑问,这样的思路是僵化的、片面的。一个学校能不能育人,不在于它教的是文化课,还是专业技能。这个木工学校今天办得怎么样,我不知道,我现在所说的,都是多年前的旧闻。这所学校培养的学生究竟怎么样,我也没有做过严谨的学术意义上的研究。但是,仅仅从他们介绍的几年前的理念来看,我觉得职业技能的教育,可能要比单纯的文化课更容易育人。

比如说这所木工学校的校训,非常简单明了,“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这个校训不是往墙上一贴就了事了,而是在制作八仙桌、太师椅的过程中,一斧头一斧头砍出来,一锯子一凿子落到实处的。

最后,我归纳一下这个木工学校的例子,谈谈什么样的民办教育机构可以成为学习中心。我认为,具有两个条件就可以:一者,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二者,能育人。没有统一的教材

在传统学校,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基本的教学用书。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来编写的,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

在传统学校,我们往往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学生“读透教材”,以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学习体系坚如磐石。一本教材走天下,弄懂教材考不怕。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演变为以教材为中心的学习。

教材固然重要,未来学习中心也会有相应的教材,但是不会像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