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新时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06:37:18

点击下载

作者:钟宪章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奋斗新时代

奋斗新时代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奋斗新时代作者:钟宪章排版:skip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6-01ISBN:9787515021539本书由北京东方资治文化传播中心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绪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奋斗”一词。这些话语发人深思,又催人奋进,标注了新时代的奋斗气质。“奋斗”也是2018年“两会”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奋斗”,再一次阐明了奋斗对当代中国的重大意义。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我们就有了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就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揭示了新时代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路径,激发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和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贯穿着始终如一的伟大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凝聚于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勤劳汗水;这种精神,聚焦于整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刷新着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人民所追求的幸福生活,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它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生活;是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活;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生活;是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等等。

奋斗是幸福之母,幸福的真谛就在于奋斗。只有奋斗,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丰富幸福的内涵、提升幸福的层次;只有奋斗,才能不断增强成就感、尊严感、自豪感,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感受幸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新时代,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项工作。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克服“本领恐慌”,消除“能力危机”,提高把握复杂局面的能力和破解难题的本领,努力向人民交出高水平的答卷。二、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第一,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第二,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第三,奋斗是曲折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要始终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通过艰苦奋斗可以成为“最幸福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讲:“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者才能创造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书写无悔的奋斗人生、幸福人生。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面对新变化新要求,我们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过程,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三、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奋斗者“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亿万人民发出奋进新时代的号召。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再接再厉、持续努力。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把蓝图变为现实的征途上,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在辛勤劳动、务实苦干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增强创造和享受幸福的能力来适应这个伟大的时代。要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新业绩。

朝气蓬勃的新时代正在我们面前展开,等待我们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从补齐民生短板到改善法治环境,从支持创新创业到提升公共服务,新时代为我们的奋斗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这个伟大的时代属于每一个人,也不会辜负每一个人。在逐梦之路上,高扬奋斗之帆,紧握奋斗之桨,就能找到人生出彩的舞台。时代让我们相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奋斗者,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创造、用奋斗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要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坚持干一行精一行,把工作做新、做优、做精,努力创造一流业绩。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沉下心来干事创业,幸福才会在前方等着我们。我们坚信,有了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奋斗,我们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恩格斯说过,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如同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一种总的合力。团结奋进,山海可蹈;勠力同心,未来可期。13亿多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汇涓成海、聚沙成塔,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新时代,必定是奋斗者的时代。第一章不忘初心为了谁

◇“不忘初心”是党继往开来的时代最强音

◇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恩格斯说:“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足以说明,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的党。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指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不仅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而且回答了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问题。在此主题中,不忘初心又是具有统领功能的灵魂主线。不忘初心,方知使命,方能担当,方得始终。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便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回首峥嵘岁月,重温入党誓词,号召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回顾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初心和使命是无产阶级政党蓬勃发展的精神动力;回顾党的97年发展史,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风雨荆棘中不断前进,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时代在变化,我们前进的基础更加夯实,但是前进的根本动力不能忘、不能丢,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认清“为了什么人”的问题。一、“不忘初心”是党继往开来的时代最强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97年前,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的13名代表,从这里播撒中国革命的火种,从这里开启跨世纪伟大航程的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97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还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中国共产党人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无论是充满战火硝烟的革命年代,还是蒸蒸日上的改革、建设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成为我们党继往开来、勇往直前的时代最强音,“红船精神”永远是激励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激励我们党取得伟大成就、实现伟大飞跃的根本动力。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党97年来的蓬勃发展,靠的是“不忘初心”。在革命年代,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铭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那些栩栩如生的浮雕上,而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在于“人民”,“打土豪、分田地”等确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实践,赢得了人民的信任;新中国成立后,经受过战火洗礼的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医治战争的创伤,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尽管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中走了不少弯路,但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和党同心同德,党的干部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是一直延续下来的,使我们国家走出困境,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这也与共产党人不忘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初心分不开,与中国共产党始终心系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分不开。

当前,我们党走过了革命洗礼、艰苦创业和繁荣富强等不同凡响的历程,成长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在学识、眼界、开拓精神上与前几代人相比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也有天然的弱点,就是对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缺乏亲身感受,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有的人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较大,淡忘了“初心”,乃至部分党的领导干部随着权力地位变化,对群众的感情越来越疏远,忘了权力从何而来、为谁而执政,丧失了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风貌,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蛀虫”。而党的事业的传承,首先离不开党的思想、精神和作风这种“初心”的传承。如果传承中断,是非常危险的。只有不忘初心,才能鼓舞全党记住走过的路,才能开始新的出发。“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中国共产党饱经风霜依然保持蓬勃朝气,历经坎坷依然得到人民拥护,使积贫积弱的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核心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在“西方民主模式出现了令人不安的裂缝”的现代世界尤为突出。作为百年大党,也是名副其实的“使命党”、责任党,要想完成时代艰难课题,实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根本上还是依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伟大?因为以往的一切学说都是为了解释世界,只有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改造世界。共产党人为什么伟大?因为他们是几代人、几千万人为了一个共同的政治理想,即建立一个历史上从未存在过的能造福于人民的社会制度而前仆后继地奋斗。正是这种经历了无数失败和挫折而不改初衷的奋斗,才成就了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事业。

同样,强烈的宗旨意识,也是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的原动力。邓小平曾指出,不管白猫黑猫,抓得住老鼠就是好猫。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邓小平心急如焚,他说,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能生产出粮食来,不让我们的农民被饿死,就用。他是在这个背景下讲白猫黑猫的,是冒着很大政治风险提出的。他两次被打倒,第三次复出还是选择要为人民做事,而不是做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去东北视察,面对当地群众生活非常困难的情况,他一路上看多讲少,最后对辽宁省委负责人说了七个字:“我们对不起人民。”这七个字可以说字字千钧。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作出这样沉痛的自省和自责,是前所未有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人民、执政为民,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十八大以来,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治理体系等实现为人民幸福“兜底”。“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再回首是为了再出发、再奋斗、再辉煌,不忘初心是为了继续前行。接续97年的光荣历史与精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轩昂奋发,带领我们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擘画的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展开了一幅宏伟的春天般的美好画卷,这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积极行动起来,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同心共筑中国梦。二、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坚持什么样的立场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关系这个政党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这一关键词贯穿始终,习近平总书记从多方面强调了坚持人民立场的重要性、必要性。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从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属性来看,坚持人民立场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除了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从本质上来说,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党的立场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也是完全统一的。坚持人民立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具体体现为三个层面:

一是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新概括。《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运动本质特征的科学揭示,是否“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检验和区别真假社会主义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根本性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把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主体地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强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迈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等等。这些重要论述鲜明地表达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社会主义根本立场和原则。坚持人民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价值所在。

二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应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生机蓬勃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创造。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试金石。唯物史观确立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强调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更加充分和彻底。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本色,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为人民造福。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包含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发展动力的科学回答和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尽管新世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知识化信息化影响巨大,但是人民创造历史的客观规律没有变,也不可能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人民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前途命运的决定力量。只有始终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主义立场和观点,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代表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党才能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揭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这就是说,是不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我国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力欠发达和人口众多是最基本的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民立场的重要论述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根本性质,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和理论逻辑的统一上,深刻揭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规律。

从我们党走过的97年历程来看,坚持人民立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不断胜利的根本保证。“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民立场、代表人民利益,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各项巨大成就的力量源泉。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论所处的历史方位、所担负的历史任务发生怎样的变化,但坚持人民立场这一根本原则始终没有变。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始终坚持了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体,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与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有机统一在一起。没有人民,也就没有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成功。

1945年7月,黄炎培等国民参政员飞赴延安访问。毛泽东诚恳地问黄老:您来延安考察了几天,都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言,“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如何摆脱历史周期率,这是毛泽东在革命即将取得成功后所考虑的。他在回答周期率问题时坚定地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实际上,早在延安整风的时候,毛泽东就号召全党读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告诫全党防止腐败,防止腐化堕落。1949年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正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才领导中国革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来看,坚持人民立场从根本上回答了党和人民的关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迈向新阶段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如何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具体说来,在新时代坚持人民立场,就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过,“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是要时时为人民着想,处处为人民谋利,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二是必须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密切相关。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坚持人民立场是一个以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根本利益为具体内容的实践过程,只有使人民根本利益得到实现和维护,人民立场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强调坚持人民立场,关键是要真正做到从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是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民者,国之根也。”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具体要求。

四是必须坚持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坚持人民立场就必须把为人民创造幸福作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努力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五是必须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方面,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也是脱离群众。特别是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和环境下,如果手中的权力使用不当,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特别是腐败这一最大威胁就极易发生。这种现象的严重后果,已经被历史和现实的许多惨痛教训所证明。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每时每刻都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应对和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不可能从老祖宗那里找到现成答案,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勇于拜人民群众为师,同时又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总结提炼经验,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向全人类宣布:共产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谋利益求幸福,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共产党没有自己任何的私利。中国共产党把这种“谋利益求幸福”的思想主张,叫做党的根本宗旨,即毛泽东所概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要为人民做事的。他明确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这既重申了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又道出了新形势下共产党人必须永葆的政治情怀。具体说来,必须清楚认识权力是人民给的,党的根基和力量在于人民,权力必须为民所用。

必须清楚认识权力是人民给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延安时期,美国记者曾问毛泽东:“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毛泽东回答:“人民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地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公仆与主人、代表与被代表、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不是其他任何关系。这种服务是应尽的责任,党的干部应该时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尽不到责任,人民就会把权力收回。看党员干部是不是牢固地坚持了党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当前,人民群众自身利益格局的分化比较明显,践行党的宗旨的着力点,就要看党员干部能不能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和维护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利益;必须着力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政治智慧、政治艺术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推进改革发展的同时努力遏制利益分化的趋势,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根基和力量在人民。党的宗旨意识源于对人民主体和主人地位的认知与自觉。党群关系的密切程度,始终都是党的宗旨意识强弱的根本标志。执政以前,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党一旦离开群众,就无法生存;执政之后,党掌握了巨大的公共权力和丰富的可支配资源,这一方面有助于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也可能让“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个别党员干部有了追求个人享乐的条件,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的一些意志薄弱者,受官本位意识影响,宗旨意识淡化,漠视群众利益,做官当老爷,有的甚至利用手中权力为个人捞取不合理的和非法的私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所以,增强宗旨意识,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必须时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忘初心,牢记宗旨,防止“社会公仆”变成为“社会主人”,其根本目的正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执政党在保持社会公仆本色不变的前提下,怎样保证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呢?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让人民当家作主,这是共产党执政的一般规律,是增强宗旨意识的根本所在。党的十九大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庄严承诺,既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体现,也突出反映了民生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位置,更是凸显了我们党是为人民执政的根本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充满深情、质朴真诚的话语,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追求,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爱民情怀,深深地打动和温暖了13亿多中国人的心。党的十九大报告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继续强调要永远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并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行了全面部署,从“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到“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烈的宗旨意识和真挚的为民情怀,凸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为全党同志作出示范和表率。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们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我们都要坚决纠正,真正把群众的痛点、难点作为工作重点,努力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回顾党的历史,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我们党成立之初,就发出了“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的庄严誓言,并在随后的数十载革命实践中,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等举措切实将这一誓言变为现实。在党的七大上,我们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总纲,成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一开始就把保障人民生活当作“头等大事”,当时开展的“粮食、棉纱、银元”“三大战役”,毛泽东称其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民生工程,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漫漫97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可以说,让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贯穿着党创业、守业、兴业的全过程。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形成了与人民群众融洽的鱼水关系、牢固的血肉关系,才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获得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力,才在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中取得领导地位并不断得以巩固。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靠人民而兴、因人民而强。只有坚持人民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获得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都不能掉队”;全面深化改革,强调“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关键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下行压力下各项民生指标逆势上扬,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印证着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的执政理念,兑现了“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的坚定承诺,彰显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发生变化。人民群众的需求、期盼、向往在哪里,当前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在哪里,是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弄明白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指出,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里的“十个更”,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满怀深厚真挚的感情,体察人民的安危冷暖,倾听人民的呼声,回应人民的期待,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就当下而言,就是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对民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总而言之,“不忘初心”是党的十九大的重要主题,是十九大报告的政治亮色和政治底色,是贯穿十九大报告始终的一条主线。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尾落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十九大所有的思想观点、所有的安排部署、所有的政策举措,都是不忘初心的具体化。十九大强调“不忘初心”,就是要昭告世人:我们党将永远保持建党时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虽然我们党已届百年,但党的事业是常青的,无论我们走得多远,也不会忘记来时的路,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当前,我国发展已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我们要适应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一步步实现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确保如期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社会,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前进。第二章新时代什么样

◇ 新时代标注中国发展新方位

◇ 进入新时代的深刻意蕴

◇ 进入新时代的论断依据

◇ 进入新时代的奋斗目标

◇ 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意义

历史观和时代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所处时代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准确判断历史新方位,认清新时代的内涵和使命,及时制定和部署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战略目标、战略布局,历来是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成功之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党和国家发展历史方位的精辟概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的论断,标注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坐标,是我们党把握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的根本依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方位,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的坐标。一、新时代标注中国发展新方位“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用“三个意味着”“五个时代”等系统阐释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特征,反映出我们党把握中国发展大势的高度清醒和自觉,为推进各方面事业发展提供总的依据和坐标。

回顾97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中国发展进程的把握,并根据社会矛盾运动提出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注重在准确研判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的重点方向和目标,如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都是依据中国社会“时”与“势”的变化和阶段性特征确立的,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赋予党的目标使命、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新的历史内涵。对此,习近平指出,要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只有科学把握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才能冷静清醒地分析形势,制定和实施符合实际的纲领和政策,也才能够抓住机遇、继续前进或转败为胜,能否准确把握新方位的内涵,事关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确定。党的十九大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刻分析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经验,准确判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并对其内涵进行了全面论述。

新方位之“新”,最根本的就是主要矛盾的转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提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理论创新。1956年,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并阐释“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反映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上,就是重回党的八大的有关表述。邓小平1979年3月在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明确把“什么是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提了出来,他说:“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依据和前提。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对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概括:“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那以后,我们党一再强调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并且都是将其同国情、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联系起来讲。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40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已经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中国,面临着需要充分利用已经总体上显著提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以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问题,而阻碍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制约因素又在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因而导致发展成果难以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尤其是基层群众,由此而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形成了“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的局面。作为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的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并在十九大上指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把握了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使党掌握了应对新的历史时代的主动权。

新方位之“新”,还在于由主要矛盾转变所决定的解决矛盾方法的转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大背景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乃是历史必由之路。但面临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这一新的主要矛盾,就不能仅仅以单纯的发展来解决,尤其不能把发展片面理解为经济发展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从而明确了新时代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新方位之“新”,还在于指导思想的转变,这是主要矛盾转变和解决矛盾方法转变的必然结果。回头去看走过的路,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之间的矛盾,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以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解决的。那么,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这一新的主要矛盾,也就必然要有新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才能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在实践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有主要问题作了符合事实的新解答,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完整体系和全方位展开,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加了新的精神财富。二、进入新时代的深刻意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一重要论断思想丰富深邃、意义重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而言,只有首先清醒地认知方位,才有可能推进理论创新,提出合理目标,作出科学规划。

从党的历史来看,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国际国内关系变化,国内主要矛盾就会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奋斗目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由于面临的主要矛盾不同,革命的对象和任务不同,斗争的策略和方法也不同。解放战争胜利后,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科学地分析判断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的新变化,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这时“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强调,“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找到了一条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一条成功的现代化与民族复兴之路。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也在持续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从十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各个领域的成就,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成就和变革,必然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新质的产生与积累逐步发展升级从而进入新时代。正是在此重大变革认识基础上,我们党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战略判断。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意味着”和“五个时代”集中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刻意蕴,从三个维度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现代化道路的中国逻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个“意味着”强调历史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际上表明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的逐步改变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质的跃迁,勾勒出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向伟大复兴的路线图。这幅路线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绘就的,充满了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付出与收获,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它凸显出一条历史逻辑: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如果说富起来侧重经济,强起来则更多地涉及全面,是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结构的优化与整体功能的升级。如果说富起来很大程度还要追求发展的数量与速度,强起来则更强调发展的质量,表明中国的现代化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与程度。全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进而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奋力前行。

第二个“意味着”强调主义维度: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进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由低潮向高潮迈进,我们站在了使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生机活力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逻辑的结果,这一逻辑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要求我们努力掌握、自觉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从理论上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其哲学基础,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就实践而言,苏联模式之所以归于失败,就在于它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使社会主义成为僵化的教条,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开拓前进,就在于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个“意味着”强调世界维度: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了由依附性到主体性、由跟跑到领跑的提升,站在了真正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性的新的历史起点上,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二战”结束后,实现现代化成为人类社会面对的主要课题。由于西方国家走在世界现代化前列,所以“西方中心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掌握着现代化的国际话语权。一些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按照西方的发展模式、模拟欧美国家的经济起飞路径,才能斩断贫困与落后的因果链条,实现现代化。然而,按照这种理论行事,众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进一步冲击了西方现代化理论。一些移植欧美道路的国家在金融风暴冲击下陷入发展陷阱,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屡遭发展危机,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解释力持续下降。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一定程度上对西式现代化具有某种依附性,具有“跟跑”特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始超越“西式现代化模式”,注重内生性、独立性、自主性,从而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了内在成长即内生的主体性和影响力,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奇迹,打破了所谓“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错误认知;用和平发展的中国方案,打破了西方“国强必霸”的强权逻辑,彰显了现代化道路中国逻辑的强大生命力和亲和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探索,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而且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生动可行的实践蓝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这是对中国现代化道路世界意义的科学诠释。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依据

时代是表述特定社会历史阶段的范畴,不同时代有不同内涵。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的最大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时期,其特点不可能不发生某些阶段性变化。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长历史过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必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与时俱进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清醒判断,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创造力、领导力的具体体现。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来看,党的十九大所讲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及其“历史性影响”,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何而来”的问题。“历史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第一个根据。既指“经过长期努力”,“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指“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些历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第二个根据。这种变革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国内到国际全方位地展开了:在生产力上,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