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是水男人是火(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07:01:33

点击下载

作者:黄立坤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女人是水男人是火

女人是水男人是火试读:

总主编简介

总主编黄立坤为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十大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是中央文明办、卫生部健康社区行全国巡讲专家;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优秀巡讲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首届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得主;中国城市饮水与健康首席专家;江苏电视总台健康顾问;江苏卫视《万家灯火》栏目金牌专家;广东社区卫生服务学会健康顾问;2014年度山西十大科技新闻人物;山西健康365专家;山西省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山西省社区卫生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山西省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主任、教授。

黄立坤教授是近年来活跃在健康养生领域的优先专家,她潜心研究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总结编写出健康教育论著10部共37册;《黄立坤教授与您话健康》第一辑7册,获25届北方十省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十大年度好书”;并入选国家农家书屋;2013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黄立坤教授与您话健康》第二辑10册再度入选国家精品工程。

黄立坤教授还致力于大众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推广,走出医院大门面向基层,近五年来,在全国各地,共做公益宣讲400多场。受到广大基层群众的欢迎。在全国数十个省培训营养师、健康教育师资、健康管理师、社区医师、社区护士及社区管理骨干等10000余人;多次在国家级演讲中获得一等奖;多次登上人民大会堂做报告,受到李长春、吴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总顾问简介

吕景山,山西省首位国医大师、山西中医学院教授、山西省省针灸研究所原所长,师从施今墨先生、祝谌予教授。现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西省中医管理局高级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发表论文50余篇,著有《实用针灸手册》、《针灸对穴临床经验集》等5部著作。

刘智,原太原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山西省中医学院教授。山西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傅山医学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山西药膳养生学会名誉会长。太原市特聘中医专家,太原市第八、第九届政协常委,被山西省太原市卫生厅誉为“赵雪芳式白衣战士”。曾获得太原市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

康静,山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山西省运动医学学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山西省脑心同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山西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省脾胃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健康365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山西司法鉴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咨询专家。曾获得全国百名中医药专家科普论坛二等奖,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医药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授予“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SARS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山西省科协“科技奉献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马文辉,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三部六病研究室、风湿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教授、山西省卫生厅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中医组成员、山西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山西省中医药学会三部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理事、山西医学会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首届名医”, “山西省优秀青年科学技术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

主编简介

易鸿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社区医疗部针灸按摩科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养生保健分会秘书长、副主任委员;曾被派往国外组建中国医疗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任,被评为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50位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并经国家卫生医药主管部门认定、广大患者欢迎的中医专家”之一。曾著书3部。

顾晓玲,国家三级营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营养学学士,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专业硕士,主修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师从山西省人民医院黄立坤教授(健康中国行全国巡讲专家)和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玉教授(中国营养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发表国家级论文3篇。

刘晓舟,山西省科协科学素质部部长。1990年参加工作,先后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在职进修),曾在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工作,2002年进入山西省科协主要从事科普工作至今,主要承担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针对全省科学素质工作基础薄弱、影响面广、头绪繁杂、协调难度大的现状,迎难而上、乐于奉献、不记得失,为推动工作,尽职尽责。序

阴阳的产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见万物皆有类似人间男女两性的现象,于是就以阳来象征男性,以阴来象征女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就出现了男人是阳,女人是阴。男人是天,女人是地。男人主外,女人主内。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女人的一半是男人等约定俗成的说法。其实,这些说法是有道理的,男人是火性急,像火一样猛烈燃烧,火多则过热,为时而短暂。女人是水,女人性慢,像水一样表面平静,但水下却翻滚,水多则过寒。怎样才能使二者有机结合,互为依存,游刃有余、恰到好处、健康长寿昵?这就是生活中的以柔克刚,阴阳平衡。

美国学者海尔弗里根据细胞分裂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得出的结论是人的寿命应该为120岁,这与我们祖先对天年寿数的记载惊人地一致。但是,为何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才七八十岁,而且大多是死于疾病!为什么今人比古人所预期的天年寿命减少了将近1/3呢?是什么导致我们生病,是谁偷了我们四五十年的阳寿呢?《黄帝内经》中就给我们指出上一条活到天年的光明大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食饮有节,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就是让我们随时随地都不要人为地去伤害自己的阳气,同时还要我们时刻积极主动地以各种方法培养自己的阳气,以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在此也真诚地希望大家记住,无论你现在多大年纪,只要阳气一足。活到天年就不是梦想。这也是我今天要说的男女滋阴补阳,男人是火,女人是水的定沦内涵。《黄帝内经》还告诉我们:人是天地所生的,天以气养人的阳,地以食物养人的阴。也有人说,乾坤,乾坤,乾为父,坤为母,乾为天,坤为地,乃土地、男女、阴阳也。我们可以看看周围的环境,污染太严重了,在这种质量的空气中呼吸,我们的阳气肯定受损。另外,我靠餐桌上的食物精美而丰富,而且大多是鸡鸭鱼肉等,在这种生活中,很多人的体型都富态起来了,但精神头却不能跟着提起来。种种这也充分应证了精神属阳,肉体属阴。二者不平衡,阴盛阳虚,就出现了中医所说的「形胜气」的现象,《黄帝内经》讲:「气胜形者寿,形胜气者夭。」也就是当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无法完全驾驭形体的时候,他就会生病。而且难以治愈。

有人说:「现在人的平均寿命比过去长了,活到八九十岁的老人比比皆是。」但我想:这些长寿老人,他们年轻的时候,生活与现在是不相同的。如今这些整天劳心劳身的人们,他们的身体真的是不容乐观。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肩周炎、血管硬化等病,己过早地在这群三四十岁的人士身上出现了。这其中暗藏着一个很重要的玄机,就是固护阳气。《黄帝内经》中的《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阴阳为「生杀之本始」。张景岳注曰:「生杀之道,阴阳而已。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正是这两段话使我悟出了治病和养牛保命的真谛。

原来,人的生命全在「阳气」二字上做文章。只有固护阳气,才能百病不生,也只有阳气旺盛,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才能正常发挥,医药才有用武之地。正是阳气的虚衰导致了我们的身体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健康问题,很多人的疾病久治小愈并非医药无用,而是因为他们自身的阳气没有激发出来,这个思路一打开,我马上发现,原来,中国历代名医治病养生,无不是在调动人体的阳气。《黄帝内经》中的这一玄机,古代许许多多大医都发现了,并且成功地用在临床上;自此,我在治病和给人做健康指导的时候。也把固护阳气作为核心内容,以此为指导,很多疑难杂症迎刃而解。第一章什么是阴阳一、阴阳的概念

阴阳学说是以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来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的变化,从而说明人体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概念起源于夏商,理论成熟于战国与秦汉时期,是古人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并加以归纳、抽象的产物,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的哲学思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是自然界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和普遍法则,是认识万物的纲领,是事物发生、发展和衰退、消亡的根本。疾病作为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现象之一,自然也遵循阴阳对立统一的法则,故医生在认识人体、诊治疾病时,就必须寻求阴阳变化之本。

阴阳起源

阴阳起源于夏商,成熟战国秦汉当。

古人观察归纳之,辨证唯物最朴素。

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遇到种种既相互关联,又属性相对的事物或现象,如寒热、明暗、昼夜等,就以日光的向背加以引申:向日的地方光明、温暖;背日的地方黑暗、寒冷。于是古人就以光明、黑暗、温暖、寒冷分阴阳。在此基础上,取象比类,把向日所具有的种种现象与特征抽象出来,归属于阳;把背日所具有的种种现象与特征抽象出来,归属于阴。

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的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阴代表事物具有的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即,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向日为阳,背日为阴等等。

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

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

日夜之易,

阴阳之变化也。《管子》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古代先贤不仅用阴阳来归纳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且着重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其相互关系来解释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机理。这些关系就构成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即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和阴阳自和与平衡。(一)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制约有两层含义:第一,阴阳的属性是相对的、相矛盾的。如上与下、寒与热、内与外、升与降、明与暗、动与静、水与火、昼与夜、左与右等,都具有相对的属性。凡阴阳,其属性都是相对的,但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第二,在某种条件下,阴阳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趋势,两者呈现你强我弱的态势。阴阳的任何一方过于强盛,均可过度抑制对方而使之衰弱;或者任何一方的过于不足,亦可导致对方的相对亢盛。

如《管子·心术上》曰:“阴则能治阳也,静则能制动矣。”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寒与热、动与静、阴邪与阳气、阳邪与阴液等都存在相互抗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以季节气温的更替为例,其主要取决于寒暖气流之间的阴阳相反相搏的结果。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四十五日”,是指从冬至到立春或从夏至到立秋。从冬至到立春,阳热之气逐渐增强,使阴寒之气受到抑制而越来越虚弱;到夏至日阳热之气达到一年中最强的时候,气温炎热。从夏至到立秋则相反,阴寒之气渐盛而南下,阳热之气被抑而趋弱;冬至令则阴寒之气趋于极至,阳气潜伏,气温寒冷。气温寒热的更替变化即在阴阳相反相搏的过程体现出来,并如此胜复往来,年复一年。

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二)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指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而存在,如没有左就无所谓右,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热就无所谓寒,反之亦然。

唐代王冰指出:“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二者是相互依存、存亡与共的,如果没有阴,也就谈不上有阳。如果单独的有阴无阳,或者有阳无阴,则势必如《内经》所说:“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则一切都归于静止寂灭了。“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阴阳交感

阴阳交感与互藏,一方包含另一方。

天本阳也中有阴,阴中有阳互消长。(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一方包含着另一方。《类经·运气类》:“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此阴阳互藏之道也。”阳中有阴,是说属阳的事物或现象也含有属阴的成分,而该事物或现象的整体属性仍为阳;阴中涵阳,是指属阴的事物或现象也含有属阳的成分,而该事物或现象的整体属性仍为阴。一般地说,表示事物属性的成分占比较大的比例,并呈显象状态,而被含在于事物或现象内部不得显露的成分占较小的比例,她不能代表事物的属性,但有很重要的调控作用。

昼为阳,夜为阴。

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

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同时,阴阳双方随之产生着相应的反应。阴阳二气的相互交感是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基础,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的一个阶段,表达了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在人体则阐释了上下内外相互协调的机制。

阴阳互藏是阴阳二气升降交感合和的动力源泉,也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互藏不但是事物内部或者两个事物之间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的纽带,更是所有事物能够共同存在的必要条件。

阴阳互藏交感:“交感”即交互感应,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处于相互感应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万物的化生源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哲学思想始自先秦诸家,如《荀子·礼记》说:“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又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即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变化和根本条件,其中的“合”、“接”、“感应”等都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意,可以说天地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乃是万物生成和变化的开始。在自然界,事物的形成规律亦确是如此。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化生出万物,并形成雨雾、雷电、雨露、阳光、空气,相互交感,生命方得以产生。在阳光雨露的沐浴滋润下,生物得以发育成长。在人类,男女构精,新的生命个体得以诞生,代代相传,人类得以繁衍。所以,如果没有阴阳二气的交感运动,就没有自然界,就没有生命。可见,阴阳交感是生命活动产生的基本条件。(四)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指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是在永恒地运动变化着,不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阴阳的运动变化,古代思想家以“消长”来概括。由于四季气候阴阳消长,所以才会有寒热温凉的变化,万物才能生长收藏。如果气候失去了常度,出现了反常变化,就会产生灾害。

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四形式,一自二互顾消长。

三为阴阳以互长,四是营养主互消。

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概括起来有四类:

一是阴或阳自身的消长。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阳气在白天主司于体表。一天之中,清晨,阳气开始生发;中午,阳气最为隆盛;太阳西下时,阳气渐渐潜藏于里,汗孔随之关闭。这就是一天中阳气消长盛衰的过程。

二是阴阳互为消长,包括此消彼长、此长彼消两种情况。以一年四季为例,从冬天到夏天,寒气逐渐衰减,热气逐日增加,气候由寒冷逐渐变温变热,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天到冬天,热气逐渐消减,寒气逐日增多,气候逐渐由炎热变得寒凉,是“阳消阴长”的过程。

三是阴阳以互长为主,表现为阴阳皆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为“阳生阴长。”在机体“生长壮老已”发展过程中,从生到壮的阶段,正是呈“阳生阴长”为主的阴阳消长状态。

四是阴阳以互消为主,表现为阴阳皆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为“阳杀阴藏。”在机体从壮到已的阶段,是呈“阳杀阴藏”为主的阴阳消长状态。这四种形式中,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是建立在相反相搏,即对应制约基础上的阴阳盛衰变化。而阴阳皆长和阴阳皆消,是建立在互根互用基础上的阴阳消长变化。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五)阴阳转化

阴阳的转化是指同一物体的阴阳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称之为“阴阳转化”。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阴阳转化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就另阴阳转化的表达。当寒的属性达到极致时,便有可能向热的方向转化;同理,当热的属性达到极致时,便有可能向寒的方向转化。阴阳转化作为阴阳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它一般是在阴阳消长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发生的。古人通过观察,认识到事物阴阳属性的改变一般出现在发展变化的极期阶段,即所谓的“物极必反。”

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调节,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对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

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本性,是阴阳双方自动地向最佳目标的运动和发展,是维持事物或现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阴阳自和是阴阳运动的深层次规律,因而可以揭示人体疾病自愈的内在变化机制。

天地之气,莫大于和。

阴阳相接,乃能成和。《淮南子》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大体处于均衡的状态,即阴阳协调相对稳定的状态。通过彼此之间随时发生着的消长和转化,从而使阴阳双方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关系。

阴阳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即阴阳双方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但又常是稳定在正常限度之内,是动态的均势,而非绝对的静态平衡。维持其平衡状态的机制,则是建立在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基础上的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和转化运动。阴阳双方维持其动态平衡的标志,在自然界即是气候的正常变化,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在人体则是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和协调。

综上所述,阴阳的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及相互转化,从不同侧面揭示了阴阳的运动规律。它们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其中,交感相错是阴阳间运动变化的基本前提,没有阴阳双方的交互作用,阴阳的其他关系便无从谈起。阴阳相反相搏表达了阴阳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在阴阳相反相搏即对立制约的基础上,促成了阴阳消长变化的动态平衡;而互根互用又为阴阳胜复转化提供了内在的根据。

阴阳匀平,以充其形。

九候若一,命曰平人。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的精髓就是用阴阳的对立统一、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和变化规律。中医学用阴阳学说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实践。

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灵枢·病传》

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景岳全书》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一)阴阳与人体解剖部位的关系: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的规律,则人之皮毛在外为阳,脏腑在内为阴;头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二)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人体健康与否,决定于阴阳的是否调和,如《内经》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摄取饮食后,经过脾、胃的腐熟和运化,将营养物质运送至全身各处,使肌体强壮,使生命活动力旺盛。食物消化后有形的废料,由前后二阴排出。人体之阴阳若是能保持在平衡的情况下,人体就健康。(三)阴阳与人体病理的关系: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后,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来,古人对症状的分类,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阳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发热、口渴、脉数(快)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热(即阳)证。阴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寒(即阴)证。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四)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阴阳是诊断的总纲。疾病虽然很多,但其属性不外阴阳两类。如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不在表(阳),就在里(阴);从疾病性质来看,分热证(阳)、寒证(阴);从疾病发展趋势来看,分实证(阳)、虚证(阴)。总之,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属性。(五)阴阳在治疗上的应用:中药种类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从药性来看:寒、热、温、凉,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治疗总原则“调整阴阳,以平为期”,就是治疗的基本出发点。针对阴阳盛衰,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临床上借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其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临床具体用法:①阳虚和阴胜则寒,治法:寒者热之(用热药); ②阴虚和阳胜则热,治法:热者寒之(用寒药); ③正气不足,治法:虚者补之;④邪气偏胜,治法:实者泻之;⑤阴不足、阳偏亢,治法:滋阴潜阳;⑥阴阳两者均不足,治法:滋阴助阳(阴阳双补)。

中医常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促使失调的阴阳重新恢复到相对的平衡。四、易经论阴阳《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在《周易》思想体系中,阴阳是最为重要的概念,《周易》的“易”,上半部是个日字,下半部是个变形的月字,合在一起成为“易”字,以示“易”的含意,就是专门研究有关日和月,即阴和阳的问题。现在把易当作容易的“易”,就是说,按阴阳运行规律办事,一切就都容易做到。再如交易的“易”,这实际正是指阴阳矛盾由对立走向统一的一个表现。说明这“易”字的含意,正是由这阴阳(即日和月)的关系引申而来。《易传·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为太虚发展而来,太极为宇宙本体,两仪指的是天地,四象为四时,天地生四时,有四时才有万物。《黄帝内经》“太虚寥廓,肇基化元”同样认为万物化生于宇宙。《庄子·天下》说:“易以道阴阳”,就是说《周易》是一部讲阴阳哲理的书。《黄帝内经》所说的“阴阳不测之谓神,神用无方谓之圣”就是对《周易》阴阳思想的阐发,即言阴阳的变化是高深莫测的,也说明万物的造化都是由于阴阳变化导致的。然而阴阳变化虽然复杂高深,但只要掌握了阴阳的变易规律即可通晓万物。《易经》中有六十四个卦,古人和今人称为综卦。而这些看似复杂的卦象,其实是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象重叠而成。综卦是有连接和断开的六线条,是只有两个符号有机组合,一个是阴【- -】爻,一个是阳【—】爻。伏羲用“八卦”告诉了我们一个宇宙最基本的秘密:阴阳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所以天地所有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阴阳变化的结果。

天在上称为阳,地在下称为阴,有些综卦也依据这个道理,确定卦象的分析模式。比如:八卦的“乾”属性为阳,占天时的物象是“天”, “坤”属性为阴,占天时的物象是“地。”《泰》卦的上卦是“坤”为阴,依照自然的属性是下行,下卦是“乾”阳,依照自然的属性是上行,所以属性决定了阴阳必然相交和谐,阴阳相交,三阳开“泰”,和谐就产生了万事万物,成就了《泰》卦象。《否》卦是“乾”阳在上,属性是上行,“坤”阴在下,属性向下走,阴阳属性背离不相交,生成了《否》的卦象。

通观《周易》,阴阳不仅表达万物内在的本质属性,而且表达更根本的“道”与“理”的属性。阴与阳的对应、统一、和谐,贯穿在《周易》构建的无限时空中,是《易》的精髓。因此,《庄子·天下篇》一言以蔽之:“易以道阴阳”。朱熹说:“天地之间,无往而非阴阳;一动一静,一语一默,皆是阴阳之理。”江永在《近思录集注》中总结道:“易者,阴阳错综交换代易之谓,如寒暑昼夜,阖辟往来,天地之间,阴阳交错,而实理流行其间,非此,则实理无以顿放,故曰其体则谓之易。言易为此理之体也。”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对先民的阴阳思想加以弘扬。老子提出了著名的命题“万物负阴而抱阳”,认为万物包含着阴阳两个对应的方面。庄子曰:“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他认为:“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过度的喜与怒会伤及阳气与阴气,阴阳相侵会伤害身体。他指出毗阳毗阴的相对性,是为了追求阴阳的和谐性。进而,庄子提出“阴阳调和”、“交通成和”的重要论断:“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吾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交通,即交感;调和包括和谐、平衡、协调以至渗透、转化等意蕴。庄子在盛衰、清浊、长短、刚柔相对中以求阴阳的和谐;这个“和”是通过交通的方式达到的,阴阳交感成和,万物以生。“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在阴与阳的关系中,尤其凸显和谐与统一的方面,这是由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决定的,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念。从原始公社进入奴隶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由于自然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各国奴隶制形成所走的路径和特点不同。古希腊、罗马是在有了个人生产力、用家庭的个体生产代替原始集体协作生产,通过瓦解原始制、发展家庭私有制的途径而进入奴隶社会的。

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是在铁器还未使用,商品经济还未发展,氏族血缘关系还未瓦解的情况下进入文明时代的。概而言之,我国奴隶社会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农耕发达,以农立国。黄河、长江流域冲积平原养育了我们的祖先,他们以种植粮食为主。长期的农业生产,使人认识到面阳者丰收,向阴者减产,政论家们提出“论道经邦,燮理阴阳”的论断。第二,依河而居,以水为主,以治水闻名。在治水斗争和观象活动中,祖先们很早就认识到阴阳五行与人生活的关系,探索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天人合一的思想开始萌发。第三,从夏禹开始建立以“家天下”为特征的宗族统治,政治组织、经济结构与宗法血缘关系紧密结合,从父到尹(百官)到君,周代确立了按宗族血缘关系来“授民授疆土”的继统法,形成以井田为基础,以宗法为纽带的金字塔式等级特权制度,构成阳尊阴卑观念的基础。这种制度利用温情脉脉的血缘纱幕,掩盖等级差别和阶级矛盾,调整统治者内部的君臣上下关系,是倡导阴阳和谐的现实意义。第四,农牧业生产,治水实践,显示了发挥集体力量的重要性。面对洪水灾害和种种困难,艰苦环境中求生存需要人与人的团结,多种因素的协调,催生了和谐观念。第五,幅员辽阔,部落林立,民族众多。由于生产和分工,多部落的分化组合,逐渐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具有较大范围的部落联盟,逐渐造就了中华儿女厚德载物的博大胸襟与和天下的和谐精神。天、地、人相贯通,形成影响广泛,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观念。

天人合一是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由此构成中国文化的大背景和主色调。其中涵盖着三层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自身(心与身)的关系。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三者中都蕴涵着阴阳关系:自然中天与地是阳与阴、人中男女是阳与阴、人自身的刚与柔也是阳与阴。阴阳关系凸显了中国文化的大背景和主色调,阴阳和谐思维,又丰富和强化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可以说《周易》阴阳和谐思维正是在中国奴隶制的经济政治基础上,在天人合一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第二章男女论阴阳一、人体分阴阳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人体的所有脏腑经络形体组织,既是有机联系的,又都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阳学说对人体的部位、脏腑、经络、形气等的阴阳属性,都作了具体划分。如:就人体部位来说,人体的上半身为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按脏腑功能特点分,心肺脾肝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五脏之中,心肺居于上为阳,肝脾肾居下为阴;心肺之中,心为阳,肺为阴;肝脾肾之间,肝为阳,脾肾为阴。而且每一脏之中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

在经络之中,也分阴阳。经属阴,络属阳,而经之中有阴经与阳经,络之中又有阴络与阳络。就十二经脉而言,就有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之分、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之别。在血与气之间,血为阴,气为阳。在气之中,营气在内为阴,卫气在外为阳等。督脉行于背,有总督一身阳经的作用,称为“阳脉之海。”任脉行于腹,有总任一身阴经的作用,称为“阴脉之海”。经络中分布于体表及身体上部的称为阳络;分布于内脏肢体深层及身体下部的称为阴络。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

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素问·金贵真言论》(一)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应用阴阳学说分析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矛盾,提出了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理论。“阴阳匀平,谓之平人。”机体阴阳平衡标志着健康。健康包括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

阴阳学说在生理学的应用主要是:

1.说明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可概括为阴精(物质)与阳气(功能)的矛盾运动。属阴的物质与属阳的功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的体现。营养物质(阴)是产生功能活动(阳)的物质基础,而功能活动又是营养物质所产生的机能表现。人体的生理活动(阳)是以物质(阴)为基础的,没有阴精就无以化生阳气,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地化生阴精。没有物质(阴)不能产生功能(阳),没有功能也不能化生物质。这样,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消长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2.说明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人体内的阴阳二气,清阳主升,出上窍;浊阴主降,出下窍;清阳主出,发于腠理、四肢;浊阴主入,走于五脏六腑。阴阳二气的气化活动是生命运动的内在形式,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升降出入是气化活动的基本形式。阳主升,阴主降。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所以阳虽主升,但阳中之阴则降;阴虽主降,但阴中之阳又上升。阳升阴降是阴阳固有的性质,阳降阴升则是阴阳交合运动的变化。人体阴精与阳气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气化活动的过程,也是阴阳的升降出入过程:死生之机,升降而已。气化正常,则升降出入正常,体现为正常的生命活动。否则,气化失常,则升降出入失常,体现为生命活动的异常。阴阳学说对人体的部位、脏腑、经络、形气等的阴阳属性,都作了具体划分。如:就人体部位来说,人体的上半身为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总之,人体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组织结构之间,以及每一组织结构自身各部分间的复杂关系,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不论是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还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都说明在正常生理情况下,阴与阳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处于一个有利于生命活动的相对平衡的协调状态的。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阴精与阳气的矛盾运动消失,升降出入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结了。(二)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平衡的破坏意味着疾病的发生。因此,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之一。

阴阳学说在病理学上的应用主要是:

1.分析邪气和正气的阴阳属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邪气。所谓邪气,就是各种致病因素的总称。二是正气。正气泛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常与邪气对称。一般而言,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素问》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导致阴阳失调,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理变化。无论外感病或内伤病,其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不外乎阴阳的偏盛偏衰或互损。(1)阴阳偏盛:即阴偏盛或阳偏盛,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阴阳偏盛所形成的病证为实证,阳盛导致实热证,阴盛导致实寒证。

阳盛则热:阳盛是病理变化中阳邪亢盛而表现出来的热的病变。阳邪致病,如暑热之邪侵入人体可造成人体阳气偏盛,出现高热、汗出、口渴、面赤、脉数等表现,其性质属热,所以说“阳盛则热。”因为阳盛往往可导致阴液的损伤,如在高热、汗出、面赤、脉数的同时,必然出现阴液耗伤而口渴的现象,故曰“阳盛则阴病。”

阴盛则寒:阴盛是病理变化中阴邪亢盛而表现出来的寒的病变。阴邪致病,如纳凉饮冷,可以造成机体阴气偏盛,出现腹痛、泄泻、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等表现,其性质属寒,所以说“阴盛则寒。”阴盛往往可以导致阳气的损伤,如在腹痛、泄泻、舌淡苔白、脉沉的同时,必然出现阳气耗伤而形寒肢冷的现象,故曰“阴盛则阳病。”

用阴阳消长的理论来分析,“阳盛则热”属于阳长阴消,“阴盛则寒”属于阴长阳消。其中,以“长”为主,“消”居其次。(2)阴阳偏衰: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阴阳偏衰所形成的病证为虚证,阳虚导致虚寒证,阴虚导致虚热证。

阳虚则寒:阳虚是指人体阳气虚损。根据阴阳动态平衡的原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的偏盛。阳虚不能制约阴,使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如机体阳气虚弱,可出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倦卧、自汗、脉微等表现,其性质亦属寒,所以称“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阴虚是指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如久病耗阴或素体阴液亏损,可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舌干燥、脉细数等表现,其性质亦属热,所以称“阴虚则热”。

用阴阳消长理论来分析,“阳虚则寒”属于阳消而阴相对长,阴虚则热属于阴消而阳相对长。其中,以“消”为主,因“消”而“长”,“长”居其次。(3)阴阳互损: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机体的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同样,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或“阴虚及阳”最终导致“阴阳两虚”。阴阳两虚是阴阳的对立处在低于正常水平的平衡状态,是病理状态而不是生理状态。

临床上,为了区别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和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把阳盛则热称作“实热”,把阴虚则热称作“虚热”,把阴盛则寒称作“实寒”,把阳虚则寒称作“虚寒。”至于阳损及阴、阴损及阳乃致阴阳两虚,均属虚寒虚热范畴;阳损及阴,以虚寒为主,虚热居次;阴损及阳.以虚热为主,虚寒居次;而阴阳两虚则是虚寒虚热并存,且暂时处于均势的状态。但是由于这种低水平的平衡是动态平衡,所以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会有主次。(4)阴阳格拒:是在阴阳偏盛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阴阳相互格拒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而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能相和所致。阴阳格拒表现为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病理现象。

阴盛格阳,指阴气偏盛至极,壅闭于里,寒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寒盛于内是疾病的本质,由于排斥阳气于外,出现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倦卧等寒性表现的基础上,又出现面红、烦热、口渴等假热之象,又称为真寒假热证。

阳盛格阴,指阳气偏盛至极,深伏于里,热盛于内,排斥阴气于外的病理状态。热盛于内是疾病的本质,但由于阴气排斥在外,可在原有壮热面红、气粗、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热证表现的基础上,伴随四肢厥冷等假寒之象,又称为真热假寒证。(5)阴阳亡失:指机体的阴气和阳气突然大量的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

亡阳,是指阳气突然大量脱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阴气暴脱,多见于冷汗淋漓、心悸气喘、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畏寒倦卧、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生命垂危的临床征象。

亡阴,是指阴气突然大量脱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阴气脱失,多见于手足虽温而大汗不止、烦躁不安、心悸气喘、体倦无力、脉数躁动等严重征象。二、男女阴阳归属

古人认为:阴阳是宇宙间相反相成的两种根本力量。阴阳最初的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背日为阴,向日为阳,可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把阴阳引申到两性关系后,认为男女的交合不仅是单纯的欲望发泄,而更是阴阳两种宇宙力量在人类身上的具体体现。天地相交而生万物,男女交合而生子女,这样才有了世界的一切。

这种思想,十分集中地反映在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易经》里。该书通过八卦形式(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物质现象,八卦中的每相连两卦都是对立的,由于阴阳是八卦的根本,它说明由阴、阳两种气体互相结合交感而产生万物,一阴和一阳间的交互作用叫做“道”,作用所产生的生生不息的过程叫做“易”(变化)。《易经》又认为,乾卦和坤卦是其中最基本的两个卦象,即所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同时,又把乾、坤和男女结合起来,认为“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中国学者周予同、郭沫若等都考证说,乾、坤二卦的形状恰似男女两性的生殖器。《易经》把男女两性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以男女两性的相交来联系自然,重点阐述自然和人变化的原理。例如,在自然现象中,月亮与冬天属于阴,太阳与夏天属于阳;对人类来说,女子属于阴,男子属于阳,阴阳需要互补,即所谓“刚柔相摩,屈伸相感而利生”。这都是强调阴阳结合,阴阳互补,男女要“相摩”、“相感”,这样才能“利生焉”。这种思想广见于许多古代书籍,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合阴阳》更是一本纯粹的性学著作。

以《易经》为代表的阴阳文化,系统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生殖文化,并把生殖文化升华到一个新的阶段。《易经》在阐述阴阳变化万物的哲学观念时,也有许多有关性的描写,如“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这些阐述以赞美宇宙生成万物的伟大,把两性的交媾推及天地交合的广阔领域,并把对人类性和生殖行为的赞颂普及到对社会、政治、道德的产生与运动的赞颂。《易经》指出:“生生之谓易。”这就是说,生生不已的生殖运动是宇宙万物以及人类发展的根本规律,这一重视生命延续的思想对后来的中国文化影响极为深远。

男性阳刚,女性阴柔。因此,男人就该补肾壮阳,让自己更有男子气;女人就应该滋阴以养颜。但其实,人体主要是看阴阳平衡,只有平衡了,身体才健康。也就是说,男人也要适当滋阴。在中医阴阳理论中,并不是“男属阳,女属阴”那么简单。比如,无论男女,在患病时机体都会出现一些阴阳失调的症状,一旦阳刚的男人患了阴虚症,就必须以滋阴为主,否则就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中医认为,阴虚多指津液亏损,多表现为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消瘦、盗汗、口燥咽干、尿短赤,舌质红、少苔、脉数无力等症状。此外,阴虚还分为胃(脾)阴虚、肺阴虚、肝肾阴虚、心阴虚等,它们都会有各自不同的典型症状。比如胃阴虚就伴有口干、口渴、大便秘结、干呕等表现。

当然,以阴阳论男女,也是中医的重要内容。第三章中医话阴阳一、阴阳失衡如何判断?

中医是科学技术,更是传统文化。在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其背后蕴含的是更为深刻的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中医与儒家道家都有密切的联系,其基本的哲学理念阴阳都是相同的,都根源于上古文化。

一般认为,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空前发展,与此同时也诞生了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将阴阳学说引入医学领域,形象地描述了人与自然的相关性:世界是个大宇宙,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人体是个小宇宙,也是由阴阳二气构成。所谓“人身有形,不离阴阳。”

阴阳辨证

阴为阴中阳,阳为阴中阴。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以阳压阳见真阳,以阴压阴见真阴。

人身就是一个阴阳对立统一体,人体组织结构上下内外,脏腑经络气血皆可分阴阳。当脏腑经脉气血阴阳和调,形神和谐时,也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的自组织性称为“自和”(即自调性), “和”是阴阳关系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易经》“致中和”思想在中医学生命观中的体现。故在中医学中人体阴阳之间和谐调和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关键。相反,阴阳失和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疾病,甚至引起死亡。即“阴阳乖戾,疾病乃起”, “阴阳离绝,精气乃绝。”故阴阳平衡即为无病状态,指处在相互对抗,相互排斥,相互作用的运动中的阴阳双方,彼此间随时发生着消长和转化,但仍然能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结构关系。若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又失去了自和能力(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恢复健康的能力),就会走向疾病状态,甚至死亡。

那么如何来判断阴阳失衡呢?《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指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其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意思是说阴是藏精于内不断地扶持阳气的,阳是卫护于外使体表固密的。如果阴不胜阳,阳气亢盛,就使血脉流动急促,若再受热邪,阳气更盛就会发为狂症。如果阳不胜阴,阴气亢盛,就会使五脏之气不调,以致九窍不通。所以圣人使阴阳平衡,无所偏胜,从而达到筋脉调和,骨髓坚固,血气畅顺。这样,则会内外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目聪明,气机正常运行。

据此来分析,阴阳失衡不外乎两种情况:阴不足或阳不足。

具体而言,可以表现为阴阳偏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或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的病证;阴阳格拒,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寒热真假病证;阴阳反作,指阴阳二气交感失常,升降运动失调,上下不得交济互制的病理变化,如“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等病证;阴阳亡失,指阴阳双方的一方突然大量脱失,必然引起对方的大量消散,从而引发亡阴或亡阳的病变,导致生命垂危。

门九章教授在秉承家学门崇德老先生“兴阳”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五态”的学说思想,将疾病分为五种类型,功能不足态、功能阻滞态、功能不调态、功能衰微态和功能失常态,是对阴阳失衡的病理类型的科学总结与概括,是用现代医学理论对阴阳失衡的本质进行详尽的阐释与归纳。简单地说属于功能衰微态与功能不足态的疾病应包括阴阳偏衰和阴阳格拒,属于功能不调态与功能失常态的疾病应属于阴阳反作的类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提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不合与众者五,故人体大多是存在阴阳偏盛的。正如目前所公认的九种体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平和质。众所周知,真正健康的人群只占整体的5%,所以应该说大部分人群都处于阴阳失衡状态。上述九种体质的划分无非虚实二字,属于气血津液辩辨证,还不是一种功能状态的评定。比起张仲景时代的体质辨识: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简单得多,人人都可对照体质调查问卷为自己打分,据此来判断自己的体质类型,当然要明确人体阴阳失衡的状态与程度,还得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二、为什么要滋阴补阳?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素问·至真要大论》

阴阳平衡即为无病状态,阴阳失衡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滋阴补阳正是修复阴阳失衡,改善体质或治愈疾病的一种手段。中医理论的发病学历来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观点。通过滋阴补阳来调补正气,可以使人体的内环境处于正常能量状态,从而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使邪气没有立足之地,起到治愈疾病的作用。

历代医学家都重视滋阴补阳这种治疗手段,虽然各有偏颇,但总不离辨证论治,其法不离阴阳。最著名的是朱丹溪的“阳常有余”与张景岳的“阳非有余”,似乎在治疗上是矛盾的。

朱氏在学术上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人的生命源泉在于生理之相火,而相火之变为病理,相火妄动则煎熬真阴。在治疗上提倡滋阴降火之法。人称滋阴派。故朱丹溪所提的“阳常有余”是指病理上的概念,是“六气皆能化火”与“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理论的渐变,其在养生上也重视阴精,并把养阴抑阳作为贯穿于人生从少壮到衰老全过程的主要摄生原则。

张景岳的“阳非有余”则强调了阳气对人体尤其重要,治疗上偏于温补。当然张氏在重视阳气的同时,也强调了阴的重要地位,“盖阴不可无阳,非气则无以成形也,阳不可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故物之生也,生于阳,物之成也,成与阴,此所谓元阴元阳,亦真精真气也”,所以认为阳非有余,阴亦属不足。尤其重视“阴阳互根,精气互生”的理论基础,据此创制的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其本质上是阴阳同补的。

道家之崇阴思想对中医学的滋阴理论具有一定影响。《老子·七十八章》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六章》云: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均体现了崇阴思想。联系到中医理论,如五脏藏精,其气象地而属阴,六腑传化水谷,其气象天而属阳;如先天之本在肾,肾为至阴,肾主水,均体现了道家崇阴思想。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人体内的阴气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等作用和运动趋向的一类极细微物质和能量,与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等作用和运动趋向的阳气是相对而言的。人体内的阳气阴气与自然界的阳气阴气是相通应的,受自然界阳气阴气的影响而出现相应的变化。自然界阴气盛的地方,新陈代谢缓慢,生命周期延长。人长期处于寒凉之地,也可使阴气渐增,代谢减缓,生命延长。故《淮南子·地形训》曰:“暑气多夭,寒气多寿。”《素问·五常政大论》说:“阴精所奉其人寿。故应固护人体内的阴气。”

中医学家彭子益则认为阴阳交济,水火互根,此下之所以不寒,而上之所以不热也。水火不交,则热生于上,而寒生于下。病在上下,而实源于中气之败。壮盛之时,土可制水。至其渐衰,母虚子弱,火土俱亏,土无制水之权,寒水上凌,遂得灭火而侮土。故人之死也,死于火土两败,而水胜也。是以附子、真武、四逆诸方,皆火土双补以胜寒水。此可谓温阳派的理论。

总之,滋阴与温阳均是调理体质,治疗疾病所常用的补法。中医温阳,滋阴其实并不分家。温阳与滋阴,补气与养血往往相辅相成,故此可见,温阳与滋阴似有异曲同功之妙。三、阴阳怎么滋补?

中医治疗即求阴阳平衡,用针药等手段使人体太过或不及之偏恢复到阴阳平衡上来,使气血安宁平和,使元真通畅。中医之诊疗皆不离阴阳二字,生理、病理、治法、治则,阴阳为总纲的八纲辨证,中药之“寒热温凉”,一切皆本于阴阳二字,一切以人体达成“阴平阳秘”的状态为原则。

1.损其有余

即实则泻之。适用于人体阴阳中任何一方偏盛有余的实证。(1)泻其阳盛

阳胜则热的实热证,宜用寒凉药物以泻其偏盛之阳热,此即热者寒之。若阳胜则阴病,则不宜单纯地清其阳热,而须兼顾阴气的不足,即清热的同时,配以滋阴之品,即祛邪为主兼以扶正。(2)损其阴盛

阴胜则寒的实寒证,宜用温热药物以消除其偏盛之阴寒,此即寒者热之。若阴胜则阳病,则不宜单纯地温散其寒,而须兼顾阳气的不足,即散寒的同时,配以扶阳之品,即祛邪为主兼以扶正。

2.补其不足

即虚则补之。适用于人体阴阳中任何一方虚损不足的病证。(1)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

当阴虚不足以制阳而导致阳气相对偏亢的虚热证时,治宜滋阴以益阳。当阳虚不足以制阴而导致阴气相对偏盛的虚寒证时,治宜扶阳以抑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