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人际高手:快速找到你想找的任何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10:46:07

点击下载

作者:诸葛思远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朋友圈的人际高手:快速找到你想找的任何人

朋友圈的人际高手:快速找到你想找的任何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朋友圈的人际高手:快速找到你想找的任何人作者:诸葛思远设计:小暑暑排版:小暑暑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6-01ISBN:9787559420923本书由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  1  章人脉无需设计,想要就能找到——超级人脉术所涉原理、前提和标准

获取人脉的第一步是把人找到,第二步是初步的结识。结识成功,才谈得上价值交换的可能;交换发生后,人脉就被获取到了。那么,把人找到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算结识了对方?更进一步,如何快速、高效地找到和结识他?(一)你设计,或者不设计,人脉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大家好,我是诸葛思远,在你读这本书之前,我想先做个自我介绍。我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新媒体专业,后在密歇根大学读MBA,回国后任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北京校友会副主席,负责会员管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探员称赞我找人的能力可以和他做同行;我的前任老板,同时也是马云的首轮机构投资人,惊讶于我在获取几乎任何所需人脉时极高的效率。

在过去的两年中,在领先的互联网智库“在行”上,我为近两千名学员提供了关于“找人”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迅速地找到并结识了自己想找的人:包括很多企业家、管理者、产品经理、技术大拿、学者教授、艺人明星、体坛名将、金融才俊、甚至外国高官……新华社、《中国日报》和《第一财经周刊》等媒体因此报道了我,甚至我非常非常尊敬的前雇主马化腾先生也在他的著作《分享经济》一书中写到了我,还帮我算了一笔账,我特别感谢他能够提到我。

所以说,过往的经历使我在人脉获取方面累积了一套高效、实用的方法体系。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与大家分享这套“超级人脉术”,为你解答快速获取人脉的十五个核心问题,诸如“怎样让人脉裂变式暴增”“哪些工具和套路可令获取人脉的便捷度发挥到极致”“遵循哪些沟通原则能让你成功结识陌生牛人”等等,帮助你成为像我一样轻松自如、犀利高效的找人高手和人脉神探。

我相信,无论你是不是经常被领导或KPI逼着找到客户和合作方,或者公司处于极速上升期充满着欲求不满的人才饥渴,又或者求职时被HR莫名无视一怒之下誓要找到老板本人,再或者创业项目万事俱备只缺明智的投资人慧眼识珠……任何事,只要急需人际协作,我的课程就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都知道人脉思维非常重要,但是,重要到什么程度呢?来看一个我身边的真实故事。

我曾经念过新闻传播学院。虽然学校名气大,但由于对口的都是新闻媒体等事业单位,毕业生起薪是不太理想的:在北上广,年均不过四五万。连我们学生会主席去了某央级大报,刚开始月薪都不够支付房租。但是,毕业后第二年,突然我就听说本院的学妹楼某某(化名)直接斩获了高盛和“大摩”;不含各种奖励,基础年薪便达到45万,瞬间成了爆炸性新闻。有人感叹道:就算清华北大经管学院的本硕博加在一起,能被两大投行校招录用的比率也不会超过1%,何况新闻专业的妹子!

被震撼的我慢慢想明白了这件事,楼学妹能跨专业还能一跃而获得如此之高的职场起点,她的人脉战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多少次,我听说她“厚着脸皮”去蹭经管学院的各种沙龙各种会,尽其所能向与会者展示对投行的热情。虽然看起来也就是端杯饮料和人尴尬地聊天,但所谓“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做了数不清的无用功之后,终于有一天她获得了关键人脉,求职时得到了有力的内推,于是一路碾压千名竞争对手将当年最大offer收入囊中,抛下一群目瞪口呆的我们。

不用拿那些距生活太远的名人和古人为例,相信你看到我师妹的案例,就能感受到人脉思维的重要程度。如果拿名人和古人举例,人脉发挥重要作用的故事将会不胜枚举。想通师妹的成功之道后,很后悔我自己没早一点意识到人脉的分量。

那么,既然人脉如此有用,如此重要,怎样才能让人脉为我所有呢?人脉是从哪里来的?显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吧。

前些年有一本畅销书,叫作《人脉是设计出来的》。我买来看了,发现它其实只字未提怎样把人脉设计出来。想必作者也能感受到“设计人脉”的极端难度。在我看来,虽说人脉如此重要,人人都需要建立正确的人脉思维;但人脉却并不需要设计,而是你想要,想要就能快速地找到!

为什么我强烈主张:人脉不需要设计,尤其是那种非常用心、刻意的设计。原因有如下三点:

其一,由六度空间构成的人际网络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绝大多数人身在其中,和其他任何人原本就有连接,也就是说,连接你和别人的脉络天然的就在那里。其二,无论埋头苦干的匠人还是长袖善舞的活动家,他一辈子的成就都只是立足于自身而不是立足于别人,用来钻营人脉的时间多了,用于提升自身价值的时间也就少了。其三,虽然我们不去设计人脉,但只要掌握了适当的方法和工具,需要使用人脉的时候我们就能将它信手拈来,和那些煞费苦心、精心设计人脉的人差别不大。

首先,人脉设计与否,其实它都在那里,不增不减;除非你和新朋友完成了价值交换,又或者你破坏了原有的人际关系。

如果我们定义人脉是“有用的”人际关系,那么,一段人际关系如果产生了或预期能够产生价值交换,一条人脉也就形成了。也就是说,人际关系酝酿着人脉,人际关系的变化往往带来人脉增加的可能。因此,一个人生活轨迹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才是他人际关系变化从而使人脉增长的主导因素;相比之下,他能“设计”人脉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

举例而言,从你加入某大学或某公司那天起,你的身上就被打上了这个机构的标签,无论你主观上怎么想,你都已经成了它的一分子,这时你的人际关系就发生了变化:你有了一群和你拥有相同标签的人——校友或同事。无论之前是否谋面,交流的时候,他们都会因为标签,自然地对你多些认同。相比没有这一标签的“外人”,他们更容易和你发生价值交换,这时你的人脉就增加了。这可比你挖空心思地把该机构的少数人“设计”和“发展”成自己的人脉要容易得多。

反之,如果一段时间内你的工作生活环境不变,那么你的人际网络和其中酝酿的人脉也基本不变。

其次,我们的生命是极其有限的,精力是非常宝贵的。把时间用于钻营人脉,就无法用于砥砺自身。自身价值不大的话,人脉就算“设计”出来也把握不住。我们想要的人脉当然都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人,那么这样的人显然不可能是任由摆布的绵羊。人脉的实质,其实是自身价值的投影(self-projection),如果你没有充足的价值和他交换,他又凭什么当你的人脉为你调遣使用呢?

所谓弱国无外交,庶民无人脉。“社交蒸发冷却效应”说:所谓最想认识别人的人,同时也是别人最不想认识的人;最想要约会的人,也是别人最不想约会的人;最想说话的人,别人最不想听他讲……因此,那些以为关系就是全部,把混圈子当成走捷径的人最终都会失望!如果你是一个10分的人,你能奢望100分的强人和你交换价值,从而成为你的人脉吗?显然,无论怎么精心“设计”,人家也不太可能上套;除非你先奋斗到八九十分,甚至能和他并驾齐驱。到了那时,获得这条人脉可能仅仅只是动动嘴皮子的事。

罗振宇老师曾讲过,无论你是否次次意识得到,我们做任何事都得付出机会成本。因此,同样的时间精力,用于人脉设计就不能用于自我建设。对于达成我们的目标:获得人脉,需要付出的成本,前者事倍功半而后者事半功倍。聪明的读者觉得应该怎样抉择呢?

最后,获取人脉当然要先和那人接上头;而我认为在这个信息时代,想要迅速把人找到是格外轻松的事。

前面我们提到,客观存在的人际网络是一个“六度空间”,它的基本含义是:只需要通过最多6个彼此相识的人,你就能联系到地球上的任何人;尽管地球上目前有超过70亿人。“六度空间”定律从提出假说到获得证实,历经了长达70年的马拉松实验。直到2008年,微软研究院从MSN庞大的个人对话数据库里调用1.8亿人的统共300亿条即时沟通信息,在进行了详尽的大数据挖掘分析之后,最终验证了“六度空间”是真实存在的,即便它肉眼并不可见。“六度空间”定律说:不分国家,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你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平均而言中间只隔着6个彼此相识的人。排除极少数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亚马逊丛林、北极圈冰屋,或者特殊国度的人,本定律对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地球人保证有效。当然,我个人还相信,如果研究者调用的是QQ数据库,或者后来的微信数据库,六度缩短到三度也有可能。因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学。儒学既非宗教,也非哲学,而是伦理;伦理探讨什么?翻来覆去就讲人际关系。所以说可以想见,我们中国社会人际网络的紧密程度,不仅能把老外吓一跳,多半也能超过自己的想象。

无论是六度还是三度,都表明人际网络是如此的紧密,世界是如此的小。信息时代来临之后,由于各种极大缩短空间距离的通信工具横空出世,人和人之间的连接也就更加密集了。形象地打个比方: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和我喜欢的明星只能靠书信联系,最多登门拜会,并没有共同的友人;而现在,我不仅可以写信或登门,而且可以在其官网、百度贴吧、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和他互动,甚至也可以有他的手机号;我们有共同的朋友,或者我的朋友是他朋友的朋友。

在前信息时代,人和人之间可能只有一两条线彼此相连,中间没有节点;而在今天,人和人之间的连线就很多了,有的线上可能还挂着其他几个人。有着这么多联系,你要找到谁,真的就比过去容易太多了。因为人际网上的线条它就在那里,还挺多。你所要做的,无非是用互联网工具帮你擦亮眼睛,让你看清连接你们的线在哪里,以及哪条线最短而已。

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会教给大家一些实用的找人工具,不过,我们在找人之前还要解决两个问题——找人的前提和找到人的标准。(二)获取人脉的前提:有事找人

讲完人脉无需设计的道理,我们就该着手找人了。当然,不是因为人脉好找就要找人,也不是为了找人而找人,这是我想要格外强调的。你有一件事,需要合作或求助,你才应该找人。这是我们找人,或者说获取人脉的前提。北方的读者、相对年长的读者或者身处较为传统行业的读者,你们可能感觉这样不符合你们的习惯,甚至认为“这不是临时抱佛脚吗”,而南方的、相对年轻的,以及处于新兴行业的读者,尤其是江浙沪和珠三角的朋友们,我仿佛已经看见了你们对着上面的文字微笑点头的样子。当然我说这些绝不是地域歧视,我在南方和北方都有特别要好的朋友,只是因为长期的文化传承,每个时期每个地域会有不同的找人方式。

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的老板唐总在京生活了半辈子,是著名基金的创始合伙人。某次他指名要我约见腾讯系的知名创业CEO,苏州人老庞。老庞久闻唐总大名,十分高兴,从深圳飞到上海;唐总也欣然离京赶到沪上,宴请老庞。二人约会吃饭畅谈3小时……然后不欢而散。我很不解,问老庞原因。老庞坦率地说:“唐总人很和蔼,像教授一样儒雅博学,但他只跟我闲聊,从天玄地黄扯到婚姻家庭。袁庚讲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咱们能谈投资就谈投资,投资时机不成熟就谈谈合作框架。好不容易跑那么远来见个面,人生哪有那么多时间来浪费?”而我老板自有他的无奈,解释说:“我只是想认识他啊,跟他才第一次见面啊,建立熟悉信任需要时间啊,慢慢成为朋友,关系逐渐加深,以后才能互相帮忙嘛。现在怎么好谈生意呢?”他俩说得都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脑海中顿时闪出电视剧中刘备望向北固山壮阔风光的由衷感言:所谓南人驾船,北人乘马,此言果真不虚。

找人逻辑之南辕北辙。这并不是一起孤立事件。外出商务接洽前,年长的北方籍上司常建议先谈感情再谈正事,第一次即便不谈正事也不要紧,经常把我们南方小孩搞得一头雾水。感情?陌生人之间何来感情?时间久了,大概明白了北方逻辑是先交朋友后办事,或者即便手头无事,也该先交朋友,等以后出了事,再办。但南方人却信奉找人就是为了眼下办事,事情办完关系自然也就存在了,交换了价值双方自然互为人脉了。

站在中立角度来看,北方人更看重人情,南方人更看重效率。可以理解,出于近千年来的政治传统,北方人的交流习惯博弈和铺垫;而南方商业传统浓厚,追求效率和结果:找人就要聊事,聊事就要有结果,没结果就浪费了时间。曾经在朋友圈里看见一位朋友说:“我喜欢在江浙开拓市场。在这里,第一次见面就可以谈成生意。这地方的人生意头脑转得飞快。今天你能让他赚钱,他马上就跟你合作……这样的纯市场思维让经济发展飞快。苏州一个县的GDP可以顶某些地区半个省。”而另一个朋友也提到他“越来越喜欢上海人的方式:能做什么,就说什么。做不到,就不承诺。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直接说。话说得不必周到漂亮,但一定很清楚。”——尽管我们对人脉的运用不全是出于做生意的目的,但道理却是相通的:人脉的基础是价值交换,不应是谈天说地和混个脸熟。

因此,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我觉得今后还是南方的找人方式会逐渐多起来。在生活节奏逐渐加速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生命越发显得有限;同样,别人的时间也就越发应该得到尊重。人际协作的效率会越来越重要。再者,拉关系混脸熟刷存在感并不能把眼前人发展成你的人脉,因为没有价值交换。我听说曾有年轻人在聚会上和大咖聊上并加了微信,后来她想加深关系获得提携,便经常给大咖问好点赞。然而,最后当她觉得铺垫已够,从而向大咖发起具体请求之时,大咖的反应却是:“对不起,请问你是哪位?”同样的道理,请客吃饭也不能获取人脉,即便请他十次大餐——毕竟,在这个丰裕的年代,能被大餐感动的人多半也没有什么能力和价值。

说了那么多,总结起来,就是要确定自己找人的目的是什么。

所以还请老派的朋友尽量放弃没事先找人,没事先去“认识”别人,把人脉先“码”好再考虑以后的思路和实践吧。当然,我还见过不少学员,觉得自己当然有事,但说出来却不是什么正经的、有实质意义的事。譬如,想找幼儿园同学的纯粹是想给对方一个惊讶,想追星的是想近距离看看明星的颜值,想见大咖的是要问大咖对行业的看法,还有人竟然点名要找某国家元首,只是想“和他亲切地聊聊天”,姑且认为他是自我感觉太好,想要满足一下虚荣心吧。见过这些只为自己考虑的人,还是要再次提醒大家意识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很有限,每一分钟都很宝贵;越是资深、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是如此。你是小朋友你余生还长,尽可以做一些无聊的事;但是你想消耗别人的时间精力,就请一定准备好补偿人家。(三)短、平、快地找到,巧、准、简地聊上

获取人脉的第一步是把人找到,第二步是初步的结识。结识成功,才谈得上价值交换的可能;交换发生后,人脉就被获取到了。那么,把人找到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算结识了对方?更进一步,如何快速、高效地找到和结识他?

提起找到对方,正常人的第一反应多半是直接冲到对方跟前去;即便不用如此,还是得拿到人家的手机号或微信号,才有“找到”的“感觉”。但我觉得不必如此。因为我们找人是为了办事和解决问题,那么只要找到一条能将诉求有效触达到他的信息渠道也就相当于找到他了。而做到结识他也不需要你们成为至交好友,故而没必要拉着人袖子不放让你的面孔被记住,而是在让对方知悉你那诉求的同时,设法唤起他的初步认可,让他给你积极反馈的概率达到最大。“找到”的关键是信息渠道得有效。我的朋友小温绕过冷漠的HR,直接把自荐信发到了某著名风险投资基金合伙人赵炜的电子邮箱,而这个邮箱是她根据一定的方法正确推理出来的。原本HR三天没有回音,而合伙人当天就回信邀请她去面试。在这个案例中,通过有效的信息渠道,小温成功地“找到”了招聘决策人。

而我的另一个朋友裴姐则把她的剧本邮寄给了上海的一家电影制作有限公司。这个剧本在网上的阅读人气爆棚,应该说是非常优秀了,但是这家公司一直没有回音。后来裴姐电话询问,对方却矢口否认收到了剧本。这事最后就成了扯不清楚的“罗生门”。类似的,如果一个公司规模超百人,而你通过前台电话或官网上公布的服务邮箱去找他们老大,最后多半都是石沉大海。简言之,用常识想想:有无把握通过这条渠道送达你的诉求,让那位具体的目标人知道。如果你自己都感觉心里没底,那么渠道肯定无效。

当然,由于“六度空间”的客观存在,人总是能找到的,无非是时间和代价的问题。我们当然希望一旦有需要,就能短、平、快地找到他,不用经历旷日持久、曲折坎坷的过程。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明明直接勾搭没问题,却要曲里拐弯地通过中介去引荐;明明十分钟内就能说上话,却非得让目标人十天后才知道你找他。显然,方法渠道不同,效率就有天壤之别。采用了不必要的策略,找人过程就会纠结而烦躁。因此,能让我们高效找到目标人的策略,理应优先被采用。

找人时我主张根据具体情况,奔着尽快把人找到的目标,在上中下三种策略中选优。

上策是:从互联网上的草蛇灰线、蛛丝马迹中直接找到目标本人。

说起来这有点像O2O:线上下单,线下消费。很多朋友不太理解我的做法,在他们看来目标人生活在线下,而线下世界和线上空间裂痕深深。但对于我这种线下寡言慎行、线上自由翻飞的互联网老手,这道所谓的裂痕根本就不存在。而且,网络追踪不仅容易带给我成就感,甚至还能带来乐趣。

上策要是报废,才应启用中策,也就是出自多数人本能的常规做法:问朋友,设法找个中间人。但成熟的人都清楚:人情经不起用,不仅不能频繁地用,也不能无休止地用,欠情没能及时偿还,人情也就枯竭掉了。能否找到对的中间人也是现实的问题,一则有时中间人是谁本身就难以确定,二则有时找到中间人更难或者难度相仿,三则中间人就一定是活雷锋吗:在我们看来,即便对他而言只是打个招呼,举手之劳,往往中间人还是懒得动一动。对此,如果我们既不解又愤怒,那是因为没有站在中间人的立场上。

其一,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不把需求说明白,常连找人的目的这样的基本信息都缺失,只说要找某某某,谁认不认识他。这时中间人是茫然的,获取不到任何信息,也产生不了跳出来举手的动机。

其二,多数情况下,递话牵线只有风险没有收益,像我一样受过夹板气就知道牵线不是递个话就完那么简单。因为即便双方都是靠谱的高素质人员,也有很大概率因为性格差异、沟通误会或一些小小的意外而合作不成,搞得不愉快,此时中间人就得里外为难。

我曾撮合过加拿大北方电讯的高管和我的全栈工程师合作项目,前者是我在清华的师姐而后者是我好哥们;又曾介绍小米产品经理为某副市长做技术咨询,前者是我朋友而后者是我老弟:两组人士都是decent people,最后却都因为他们自己的原因弄得关系破裂。师姐我不好意思指责,但副市长老弟气得我把他痛骂一番。

我的友人、外事工作者小凌也有类似的教训。她曾热心为某著名基金会的领导物色同声传译,甚至特意找来一位西语国家驻华使馆的参赞。结果领导演讲时激情澎湃,直接脱稿,场面当时就黄了,弄得她这个中间人尴尬无比。小凌告诉我,如果没把握让双方真正达成合作,就不要率性去当中间人,看似撮合完了就不用管还能卖个好,其实客观上已经押上了自己的人品,一不小心就会失去朋友。

除非上策中策都挂掉,而这人非找不可找不到就要死,我们才用下策“上门去堵”。

但是请注意:这太考验执行力,同时代价非常高!大家都很惊奇我竟能拦截到花旗集团前主席、美国前财政部长Robert Edward Rubin(罗伯特·鲁宾),但这个传奇的后面,是折合人民币9000元的交通成本、2000元的课程损失,以及差点出车祸和差点被击毙。

而且不经预约,强行出现在目标人面前是相当不受欢迎的,非常地唐突、不礼貌。听朋友说,会议结束后,她见有人冲上前去和投资巨头阎总合影,只听阎先生直率地说:你这已经是第四次找我合影了,下次还是别再来了;无论你来堵我多少次,我也不会投你的项目。显然,同样的诉求触达对方,他不会因你远程喊话或是当面对话而改变决定。所以,何必非要见面呢?

北方朋友总喜欢把人约出来喝个茶,聊个天,好像这样更能把事办了;但我的南方朋友却说,当初在广州工作,成天足不出户,敲定一桩生意就靠几通电话,来到北京后被迫满城跑,单日成交量不升反降,真的很不习惯!

谈到“结识”,与投资人强行合影的那位创业者应该算“结识未遂”。同样的,“虹桥一姐”固守机场,得到了很多她与明星艺人的合影,显然也和“结识”无关。虽说阎总记得这位创业小哥,但并不愿意考虑给他积极的反馈。艺人们满足了一姐的合影愿望,但未见得从心里认可她的行为。因此,我所定义的“结识”,必须是获得双方达成良性互动的开端。

一天,朋友请她的企业界前辈柳先生吃饭,邀我作陪。我刚到达,朋友就离席去了洗手间。目测这位柳先生相貌威武,应属德高望重之人,但是除了姓柳我对他一无所知,又不是很方便打探人家的行业领域,怕他怪我朋友未曾给我做点初步的介绍。这下可尴尬了,空气似乎冷却下来了。不过突然之间我仿佛灵光乍现,便以仰慕的语气问道:“您这个柳姓是不是著名的河东柳氏?”前辈闻言,立马卸下了严肃的盔甲,开始将河东柳氏的源流、世系、迁徙、文化等知识和柳宗元、柳公权、柳溥庆、柳传志等家族名人的故事娓娓道来。而我则时而好奇提问,偶尔还能有所补充。朋友重新入席之后,竟也听得入神。吃完饭告别时,须发灰白的前辈不忘再次问清我的名字和职业,激赏之意在他眼中闪现。这时我知道,我已结识他了;今后如果有事求教,他大概不会吝于指点。“快速地找到并结识”——大家清楚它们的标准了吗?如果你找人能够达到这些标准,你的生活和事业,你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的人际协作,就会减轻很多阻力,极大地提高效率。(四)囤、知、侦、研、聊,人脉休想逃  1.地基:人脉的积累

读到这里,你在脑海中已能形象地描摹出人际网络的样子:你好像站在一个蜘蛛网的中心,其他所有人站在经线和纬线交叉而成的节点上,距离你或远或近,但一般不超过6个中间人。当然,这个蜘蛛网的几何结构是不完美的:某些节点之间还有七歪八倒的杂线,而某些经线或纬线又是断的……但无论如何,其他人总能通过某些丝线,最终和网心的你连在一起,只是你一时不太看得清楚具体路径或最短路线罢了。

既然身处同一张网中,人,总是找得到的;但能多快、多轻松地找到,这是一个问题。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三层因素。如果把“人脉获取”的体系比作一栋楼房,那么地基是你的积累,楼体是你的方法,房顶是你的敏感程度和意志渴望。

对于你找人的速度而言,你的人脉积累显然是基础。

这里的积累一是自然积累,主要是你所上大学、所服务公司的层次和规模。层次高、规模大,自然积累优良。拿我自己来举例:就读过的两所国内大学和一所国外大学都是校友众多,而且遍布国内外的信息、金融、制造和经济管理等主流行业,要找人肯定比大多数十八线城市的职高生来得容易。服务过的公司有腾讯,而腾讯18年来进进出出的员工何止30万,又都散布在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每个角落;凭借老企鹅的身份和情义,我要找到这个产业的任何人也都近似于举手之劳。

拿到美国商学院录取书时,我曾在密歇根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之间徘徊良久,老板见状,建议我选择前者,因为它的规模比后者大很多。更重要的是,华人校友人数更是比后者多很多。听从了他的劝告,我没有选择常青藤的达特茅斯学院,当毕业后我发现自己拥有了一个相当庞大的密歇根校友团,在各行各业都不乏精英人物,不由得从心底感激老板的远见良言。

在社会洪流中努力奋斗,力争上游,是让你自然积累起大量人脉的主要因素,而且是更多元化也更有价值的人脉;即便他们中的大多数你都不一定正儿八经打过交道,甚至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价值或未来价值。比方说,拥有一定地位和成就的人就会拥有影响力,从而获得大量粉丝拥趸,那么他没和每个人聊过并不要紧,这种关系暂时是单向关系也不要紧,因为其知名度覆盖之处,自然会有人带着合作机会来找他。比起亲朋好友同学同事,这样的关系相对来说是弱的,在社会学里被称为“弱关系”。

社会学实验证明:与常识相反,人一生中大多数利益攸关的机会并非来自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之类的“强关系”,而是来自那些一面之缘、线上同好、萍水相逢、偶然提及之类的“弱关系”。反过来,弱关系的多少也跟该人的“社会地位”高低或“成功程度”大小呈正相关。换句话来说,越是居于社会金字塔塔尖的人,也就是所谓质量越高的人,其所连接的人脉一定是越多的。反过来,屈居塔底的人,其所连接的人脉一定非常少。

让我们想一想:在许多凋敝的乡村,甚至是大城市中的贫民社会,民众们的生活状态远不及高质量人群繁忙,却往往只拥有亲属和邻居这样寥寥无几的社会关系,而且只有强关系:什么事都跟这几个人打交道。那么,如果说现代社会的机遇都是新鲜信息带来的,而你的强关系人脉和你生存的信息环境基本相同,它们又怎么可能给你带来多少外部机遇呢?所以我们经常说:圈子可以混,但小圈子思想不可取;你的圈子越多且越不同质,才会越有价值。

如果只依靠自然积累,那么由于马太效应,先天不足的人难于奋起直追;而好学校大公司的人也可能坐吃山空。因此,在自然积累之外,人人都应该自觉地主动积累。这种积累,我们叫“囤”,“囤积”的“囤”。前面说过人脉不需要“设计”,因为没有必要而且很累;但日常囤积人脉只是利用某些互联网工具,尤其是优质的职场社交网络平台,轻松获得触达海量人脉的信息渠道,却并不打扰他们,更不会侵犯他们的隐私,甚至无需让他知道你已有了可以向他喊话的信息渠道。同样,没正事的时候别去找人,但这个前提并不妨碍我们没事囤人,未雨绸缪。“囤积”比“设计”省力太多,因为百分之九十九的工作都是工具后台的算法在帮你做,然后,你的人脉就可能发生裂变。我们会在后面的课程里介绍如何用工具囤积海量的人脉。

除了使用互联网工具,主动囤积也可以在线下进行,譬如参加各种会议或加入某些团体,以及在普通的交友活动中稍加留意。留意什么呢?——一种被称为“人脉王”的奇妙生物,他们是人脉网中的大节点或通讯枢纽,比其他节点联系着多得多的节点;形象地去描述,那就是从这些大节点发射出的丝线要比其他节点多得多,如果每一个普通的节点仅仅连接着大约150个节点或者更少,那么大节点可能连接着1500、15000、150000个节点甚至更多。

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网络大致是由宗族、乡亲、师生、主仆、君臣等关系构成,发展到个人人格独立、不从属于他人的现代社会,硬性的人际网络便多由更加扁平化的同乡、同学(校友)、同事(前同事以及同行)来标识,而软性的人际网络还有因各种利益、兴趣、话题与活动形成的小圈子。无论是哪一种人际网络,无论它所在的领域是冷僻艰深还是热门广阔,它们都是围绕大节点构成的。这些大节点所代表的人,有的是领域内专家,有的是领域间桥梁。前者固然地位显赫、学识渊博,但后者却可能是一些喜爱跨界的普通人,譬如同乡、同学、同事中热心又爱组织的带头大哥,譬如圈子里精力过人的意见领袖;又或者其职业属性要求他们成为人脉线索的汇聚,譬如以记者为主的媒体人以及我们又爱又烦的猎头,这两类人可以说是能够亮瞎你眼睛的人脉明星。

所以说,囤积人脉时,注意抱“大腿”,多交几个记者朋友肯定没错,往往一个普通记者掌握的人脉就不乏各界名流!试举三个小例:

记者甲把我拉进他采访过,然后“圈养”起来的企业家微信群:里面惊现复星的梁信军、途牛的于敦德、爱康国宾的张黎刚等上市企业老总,腾讯微众银行的董事长和监事长,以及200多位蜚声业内、身价上亿的青年创业企业家,他们来自房多多、面包旅行、格灵深瞳、掌趣、微盟、好贷网、宝库在线、大众点评、新氧医美、趣分期、e袋洗、大姨妈、滴滴出行等等等等,星光熠熠。

记者乙和我聊完天很愉快,顺手送我一份百人通讯录资源,打开一看全是厅长、院士、教授、著名企业家甚至包括已去世的王先生和仍健在的董小姐。而这只是一位毕业不到3年的地方台记者。我问他哪里来的,他说是记者之间分享的。事后我才意识到记者的人脉要比正常人多出N个数量级,尤其是主编们会定期获取下级记者的联系人通讯表,掌握着既庞大又上流的人脉数据库。

记者丙更有意思,谦称自己性格内向不能胜任,已经辞职去创业;分手时突然送给我一朵百度云,说内有全球各国所有华人领袖的联系方式,“有了这个国内国外你就齐了,在国外万一有什么不方便可以马上找到组织”。我打开一看,PDF整整四百页!

相比在我心中排名第一的人脉王——记者,猎头这个工种则是紧随其后的人脉明星。猎头,天生就以“贩卖人口”吃饭,他们手中的人脉规模或许比记者的还要大。但为什么是老二?因为他们可能不如记者表面上更中立和非功利。多数人面对记者的诉求,下意识会觉得你能帮我扩大影响力,为我带来价值;而多数人一看到“猎头”这个头衔,则本能地感觉是来利用我给你自己赚钱的,如果不是适逢其时我就想要回避、谢绝、落荒而逃。同时,猎头的分享精神也不如记者。因为优秀的候选人给了同行,对猎头的业绩肯定有直接威胁;而热门的采访对象给到同行了,却好像无甚大碍还卖了个人情。所以说从道理上,猎头的人脉一般会比记者所掌握的,平均低那么一点层次,少那么一点意思。

除了职业属性,同样的行业,事业和生活上更成功的人,可以肯定其人脉质量一定是更高的。有句老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牛人的人脉,很少会是熊孩子。吴晓波能够和罗振宇为友,沈南鹏会与徐新英雄相惜,马斯克多半留心扎克伯格,乔布斯肯定关注比尔·盖茨,不会去关注路人甲比如我。所以说,牛人的人脉多半是牛人BCD,BCD又关联着牛人脉EFGHIJK,这条关注链无限拉长,就仿佛牛子牛孙无穷匮也。运用一些工具性的技巧,你也可以以观察明处的牛人为出发点,分析他们的信息交流内容,顺藤摸瓜地挖出蹲在暗处的一大群牛人。

以我为例,资深互联网评论人keso是我的人脉,而以BAT创始人为首的全国互联网风云人物几乎都跟他是老相识,那么我心里有数:如果我对马云有所诉求,信息是能及时传达到马云眼前的。唯一的问题是诉求的分量,但这是另一个话题,而并不关乎我是否已经“找到”了马云先生。

综上所述,在囤积人脉时,要记得一句话叫作“节点优先,以一当千”:获得一位人脉王的友谊,就相当于间接获得了他的一千个人脉,这可能相当于你费百倍的精力去获得一百个普通人的交情。囤积人脉时,无论是从量还是从质的层面去考量,人脉节点和人脉散点的性价比都不能同等视之。

总结起来,囤积人脉不仅要重视弱关系以扩量,还要重视成功者以提质,更应该重视人脉王以求量与质的兼顾。  2.楼体:工具和方法

积累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就带着事情去找人。找人找得快,方法要对路。一“知”二“侦”三“研”四“聊”是我的大逻辑。

知是“知道”的“知”,就是你必须明确需求,不仅知道你找的是谁,还要知道找来做什么——这就排除了“没事找人”的情况。有时候要知道目标是谁,你得事先梳理业态,做足行业研究。有时候要知道目标出没的大致范围,你得对他有所了解。自问自答,比如:我有哪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能解决的人掌握什么资源、具备哪些能力?这样的人供职于怎样的机构,有着怎样的职权?这样的机构组织有哪些,线下地点位于何处?线上浏览官网、官微的步骤不可省。说到底,确定需求要求一个人具备进行桌面研究的基本能力和习惯。需求越明确,后面的步骤你就越省力。

侦是“侦察”的“侦”,其实并没有字面上看去那么需要专业能力,但确实需要借助互联网工具,有时还需辅以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不错的人脉积累能让你侦查起来更为得心应手,因为就像是在翻检自己的口袋。当然,并没有哪一种工具单独使用就能让全体地球人都“尽入我彀中”。对信息线索的感知和操作,也得比较敏感、机动、灵活。我的外婆(95岁高龄)关心国计民生、国际风云,我的母亲酷爱阅读医学、科幻和侦探小说,都是心细如发、敏锐如雷达,并能从信息获取中得到极大快乐之人。因此有时我怀疑这是几条祖传的染色体在显灵,所以很不幸我没法送给你。

研是“研究”的“研”,和“知”有所不同。这里指找到目标人之后,要通过任何能获得的渠道,对他的性格禀赋、兴趣爱好、过往得失等个人层面的特征,尽量进行全面的了解,不用理性剖析出12345,但是心里得对人物画像有所“感觉”,即便是一千度近视雾里看花的效果,也可以有效避免在聊的阶段栽进阴沟。举例而言,是上海人,你别扑上去叫哥们;是东北人,言谈举止注意给面子。若他事业成功,就别表现得过分崇敬拘谨;若他半生坎坷,就要设法唤起他的共情,自黑一把好过流露怜悯。具体怎么了解一个人,无非是更多一点的桌面研究、朋友打探再加一些基于常理的洞察。网络时代,绝大部分人逃不过有心者的审视。

聊是“聊天”的“聊”,不过理解为“撩汉”的“撩”似乎更形象?聊不是一件随意的小事:沟通时必须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针对性;如果无的放矢,对方很可能把你透明化,因为感受不到尊重和诚意。模板化的邀请函一看就是群发,为什么群发,还不是由于发函方想要利用别人完成自己的KPI?更有甚者,一些人幻想批量谈成合作,批量招到牛人,批量说服某个群体,这简直就像指望着老天批量掉馅饼一样虚妄。我相信,做人本身的生意不能妄想沿用大机器时代的成批处理法,虽说满足最底层的需求或许可以除外。  3.房顶:找到的意志

奠定了基础,掌握了方法,你对找到此人究竟有多渴望,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找到他的难易。

我们肯定听说过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它源于古希腊神话,讲的是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爱用象牙精心雕琢美丽的少女,他对雕塑的深爱感动了爱神,于是爱神赋予了雕塑以生命。简言之,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心想事成”。我们往往把它看成是廉价的祝愿,西方社会学家却鼓励你把它当真,因为足够数量的社会学、心理学实验和教育学、管理学案例已经证明:你期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充满自信的期待,事情就一定会顺利进行;而唯恐事情受阻,阻力就会真的产生。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提出人是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他随机挑选了18名普通学生,郑重地告诉校方这都是天才。半年后当他回访之时,发现这18人确实有了超人的进步。如此神奇的发现被公布于世之后,杰克·韦尔奇、松下幸之助、安德鲁·卡内基、洛克菲勒都在企业管理方面成功地实践了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原理是否跟量子论中的“观测使量子态塌缩”原理有关,目前尚无定论。而我想补充的是,前人很少提到,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找人这个领域也是大放异彩。

每逢我觉得我一定能找到谁,或者我拼了老命要找到谁,那么找人的过程就会势如破竹,线索就会到处都是。几年前我去拦截美国前财长、花旗集团前主席罗伯特·鲁宾,按常理退休政要很不好找,但信念引导我很快就获得了他的行踪,而且他的出现可以说是“无巧不成书”。在互联网尚未诞生的时代,为了验证“六度空间”的存在,研究者随机指定了目标人,并请受试者们通过彼此相识的人际链传递文件给他们。实验中出现了很多好玩的结果。譬如,目标人是大学教授的话,就几乎都能收到文件;但如果是其他一般职业的人,传递成功率就断崖式下跌。实验分析的解释是:受试者们普遍认为教授的公众曝光率高,出没范围比较稳定,“很好找到”,于是他们就会为此努力尝试;而面对其他普通目标人,却茫然不知从何下手,于是过早地放弃了执行。这可能算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出现在找人领域中最早的文字记录了吧。

在找人的事宜上,皮格马利翁效应在20年前就已经使我受益了。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武装反盗猎题材电影《可可西里》,一帮自己“钱也不够”“人也不够”“枪也不够”的藏汉青年为了保护藏羚羊,跑到高寒荒漠的无人区里舍生忘死。对于生长在21世纪大都市的人来说,这样的传奇遥远得就像发生在另一个星球。

电影是2004年上映的,但我在1998年就和这支巡山队,也就是可可西里武装反盗猎西部野牦牛队的成员们交上了朋友,直到现在还在一个微信群里,没事的时候发发老照片老队歌,回忆一下峥嵘的往昔。

1998年当时互联网还没兴起,我是从成都的报纸上读到他们的事迹,瞬间热血沸腾,感到如果错过英雄今生将不再有,完全是小郭襄夜宿风陵渡闻听神雕大侠的心情。还没等我恢复平静,报纸上又传来队长扎巴多杰的死讯,记得那一通宵我都在哭。哭过之后更加自不量力想要联系到这支已经断粮的队伍。当时最先想到的人是特派记者苗曦,但除了名字没有任何信息;报社虽有总机,但并不帮我联系私人。弄得我白天黑夜都处于想要尽快联系上野牦牛队的强烈念想中,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就这样在焦灼中度过了几天。一天看报时,突然一则报社活动通告跃入眼帘,于是毫不犹豫地按指定的时间地点赶到。在现场我向见到的第一个工作人员询问是否认识苗曦,不料她随手一指说就在那边,于是我非常顺利地找到了苗曦。问明来意后,他立即介绍了在队长遇难现场的所见所闻,又爽快地将继任者的电话和巡山队驻地地址全给了我。再后来,我便联系上了新任队长,得以为他们做了很多募捐和宣传方面的事。

直到现在,我和野牦牛队健在的每一位成员仍然是很好的朋友。大家从电影《可可西里》中能够看到以他们为原型的艺术形象。本片是如此悲壮,首映时观众们的眼泪几乎淹没了北大百年纪念堂,但他们在感动之余,无不觉得故事离我们的生活相当遥远。事实上确是如此:我从小生活在一个自称是国际化的大都市里,而可可西里荒原则号称“在这里你所踩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有可能是人类留下的第一个脚印”。当年还没有互联网,更没有移动互联网,我只是一个稀里糊涂的中学生。但我仍然能很快联系到世界屋脊上的藏族勇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对找到我的英雄有着极度强烈的渴望,这时我就是皮格马利翁。

我的朋友、阿芙精油高管陈女士也曾喜获皮格马利翁相助,找到美国某知名品牌的CEO。为达目标她削尖脑袋马不停蹄趟了三条路。第一条是通过领英找到中国区总经理,但没有拿到手机号,于是放弃;第二条是通过猎头找到他的前员工,还拿到了手机号,但觉得前员工的介绍分量不够,再次放弃;最后不知怎么着就突然读到一条新闻,报道说该品牌将和另一品牌联合做活动,而后者的总经理恰好就是自己的朋友。迅速找到目标人后,陈女士感慨道:“确实如此!找人能找到,信念最重要。请相信:非要找到谁不可,那么线索就会处处冒头。”第  2  章被FBI称赞的快速找人法——获取人脉的各种案例、工具和方法

无论是怎样简单的公开广场,我们的大逻辑是始终不变的:拥有人脉的第一步,是找到当下或未来你所需要的人,“找到”人的标准是找到把你的诉求随时传达到他的信息渠道。(一)举重若轻,公开场合找人超简单

在过去做咨询的时候,一些人问我说:得到他人的联系方式有什么用啊,怎样才能把他“搞定”呢?就好像他们想联系谁都可以唾手可得似的。但其实,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想联系谁,就联系到谁;人家都不知道你找他,都没听到你的诉求,这个时候想搞定他,就是跳过了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想太多了。当然,也不排除极少数人找起人来十分得心应手,只是发愁“搞不定”;但这样的人,也就不会对我的话题感兴趣,而是直接去关注谈判课程甚至心理学课程了。此外,就连自身素质极高、交换价值很大,比普通人更有把握“搞得定”别人的人,也不见得可以随心所欲地找到目标对象。这样的话,明明搞得定人,却因为不能及时联系到对方而白白失去了搞定的机会。

我的主业其实是风险投资,就是前几年非常火爆的VC:Venture Capital。我的合伙人刘女士高考时是河南省理科第二名,本科毕业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博士肄业于耶鲁大学金融专业,回国后出任央视《赢在中国》的主策划;妥妥的现实版安迪,怕是只可能比安迪更牛。跟她相比我秒变学渣。然后她最近迷上了区块链,要我帮她联系几个创业先驱。其中一家创业公司叫“心源观止”,是一家区块链“艺术品存证确权平台”——不要问我这是什么意思,因为她解释了半天我也没懂。总之超高端的人总是相互吸引,她很急切地想要联系其创始人就是了。

接到任务后,我百度了下该公司的一般新闻,了解到创始人名叫孙斌;然后又去公司官网看了“联系我们”页面,上面除了对公邮箱和公司地址,还很突兀地留着个没名字的手机号码。作为一个电话厌恶者,我就用微信“添加好友”查了下这个号码,发现对应的微信ID就叫“孙斌”。这时我就告诉安迪·刘:“12511562824是你要的心源观止创始人孙斌的手机号,他微信也是这个。”安迪姐好奇地问:“咦!这个怎么找到的?”我直接把手机号页面的截图发给她,说“灯下黑啊姐”,她回给我一个“擦汗”的表情。

事后,安迪姐告诉我说:早知道像你这么找人,之前我就不会丢失那么多好项目了。以前都是托朋友递个话,一拖十天两个月的,黄花菜都被竞争对手抢走了。

所以说,完成某些找人任务,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不需要暗黑技术,也无需脑洞大开,跟你是精英还是凡人毫无关系。他们就在公开的广场上,等着你去找,盼着你去找;因为大多数人都需要社会协作的机会,多多益善;哪怕他是化石级匠人、90多岁高龄的小野二郎,我们以为他除了专注捏寿司啥都不关心,可他近年来声名远播,成功地把只有十个座位的小生意推向了国外,没有他本人甚至动员全家积极配合外来者的营销推广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公开的广场上找人,我们一定要首先树立这样的观念:有很多你要找的人他就在公开的广场上;如果你是带着价值、带着机会去找他,正常人又有什么理由拒绝你呢?

我最成功的投资案例也是从公开广场上获取的。那就是互联网家居装修领域国内排名第一的“独角兽”:深圳创业公司土巴兔。2010年,在经纬创投工作期间我把它挖掘出来并投第一轮,后来又被红杉和58同城投了B、C两轮,现在估值20多亿美元,还请了汪涵做代言人。如今,土巴兔已经是只亿万业主家喻户晓的巨型兔子了,但是7年前当它还是个兔宝宝的时候,找到它的创始人王国彬还是需要点洞察力的。

首先是接到任务:寻找互联网家居装修领域的投资标的。然后就是桌面研究:具体过程就不介绍了,大致是根据流量排名观察分析了一千多家网站,归纳出三种类型,而后综合多重因素筛选出土巴兔,从一般采访报道里了解到CEO名叫王国彬。鉴于联系前台或客服在我这儿优先级不高,便直接百度了“土巴兔 融资需求”这样的关键词组合,很快在一个地方融资论坛上看到土巴兔期望融资1000万元人民币的帖子和发帖人的QQ号。使用QQ号二次百度,又在另一个装修论坛上看见该人自称王国春。于是我便很有把握地去加他的QQ,在申请信息中我明知故问:“您是土巴兔CEO的兄弟吧?我来自经纬创投。”王国春看到这条信息,光速通过了申请,第一句话就忍不住惊喜地问我:“的确我是王国彬的弟弟。您怎么知道?”沟通了五分钟不到,就热情地把我介绍给了他哥哥。

在第一个案例中,目标公司的官网是公开的广场;而第二个案例中,两个现在已经想不起名字的论坛是公开的广场。两次都用到的百度,更是公开的广场。所谓公开的广场,是这样一种网络空间:我能在这里找到的人和你能在这里找到的人,都是同一拨;并且找到之后,我联系到他和你联系到他的便捷程度是完全一样的,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到他的“距离”都是一样的。在公开的广场上找人,往往一步、最多两步就找到了。这也是最基础最简单的找人技术。

公开的广场在形态上也最传统、最常见。在我的工具体系中,它包括百度、搜狗以及它们国外的对标谷歌,包括新浪微博和国外的对标推特,包括公司、协会或会议官网,包括各种开放式的BBS和地方黄页,还包括各种在线文档分享平台。——全都是一个普通人能够轻松运用的。然而优秀如安迪姐竟然长期以来意识不到使用它们,还因此造成了商业上的损失,以至于让我感觉到要把相关案例及其过程一一拆解详细道来的必要。

无论是怎样简单的公开广场,我们的大逻辑是始终不变的:拥有人脉的第一步,是找到当下或未来你所需要的人,“找到”人的标准是找到把你的诉求随时传达给他的信息渠道。在上一课我们讲过,想快速找到这条渠道,首先你需要“知”:知道自己要找谁,知道这人的基本信息,最好也知道大概他会在何处“冒泡”。  1.新浪微博等内容型大众社交媒体

我见过的相当一部分人脉需求都在泛文化产业领域,包括科技、媒体、电信,俗称TMT;当然还有金融、法律、国政、体育之类,甚至网红、宠物、美食、各种细分领域的意见领袖。这其中不少人是大V中咖,无论本人性格如何,都具有一定的公众性,即便只是他自己和一小撮拥护者所认为的公众性;因此他们都有PR自己的客观需求。

既是公众人物,第一反应自然就该到公开广场上去找。中国体量最大、活跃度最高的公开广场应该是新浪微博。根据微博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它的月活用户已达3.76亿,早就超过了同类国际巨头推特;而且其中接近一半人在天天登录。按照2017年9月的数据,全国1/5的网民每天都活跃在微博上,每月刷微博的人数也有全国1/2网民那么多。

不要告诉我新浪微博屡遭重创,越来越没人用了。其实它从2014年上市以来,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连续11个季度呈现30%以上的同比增长,市值两次赶超特朗普挚爱的推特;而且,在微博的整体用户中,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用户占比居然高达77.8%,是全国平均值的10倍还多。这么惊人的数据,你敢说在它上面找不到相当部分你需要的人,尤其是那些比较有分量的人?

我发挥快速找人的天赋可能始于上面提到的经纬工作时期,但意识到自己这项能力、继而在各大平台开课,却是从找到果壳网CEO、著名创业家姬十三先生开始的;当时所用的不过是一封微博私信,而我等待他反馈的时间只有不到30分钟。之后因工作所需,找过的其他创业者也差不多,如交易额两年超百亿的铜板街CEO何俊,如百度凤巢原首席架构师、机器学习的领军人物张栋,又如国内最大视频网站爱奇艺的创始人、华人经济领袖龚宇等等,大部分还都约出来交朋友。

不仅是这些创业界翘楚,类似的包括不少文化界精英、金融界前辈、影视界明星,我都通过新浪微博私信简单找来,一找一个准,鲜少有人让我吃个闭门羹。即便是在以相对封闭、不轻易信任外人而闻名的娱乐圈,我找著名演员唐先生、刘女士、朱先生、罗先生等等,同样也是一两封私信。当然,必须再次强调:我是真的有正事跟他们讲,而不是去说“我好爱你,你好帅!”所谓有事说事。人生太短,经不起浪费。请一定珍惜你们偶像的时间。

尽管连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都会经常出没社交平台,亲自和粉丝互动;连美国总统特朗普都片刻不离推特,导致其团队不得不强行限制他那无厘头、爱惹祸的发言,但我的学员们总是“默认”我们的微博大V自己不会看私信,即使瞟一眼也还是懒得理,或者运营者根本不是他本人,而是那“没有水平”的助理。我很惊讶他们为何普遍这样想,就像老百姓最爱咬定史书写明的帝王陵、名人墓都是衣冠冢一样,莫名乱猜又无凭无据。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都到哪去了?难道大人物就得是鼻孔朝天、活在真空中的特殊物种吗?事实绝非如此:再大的V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过着普通的生活,有着普通的言行,我们切不要先于他人无端地产生了分别心。

相信我,在公开的广场上,绝大多数情况下你碰到的大V他不是假的,也没有被他助理隔离。新浪微博后台管理者向我证实过,1000万人以下粉丝的大V,日常收到的私信只有几十封,并非我们想象的成千上万;正因为我们都认为是成千上万,所以他们只能收到悲催的一点点。所以不妨尽管写。只要他没超过一个月不发帖,那就一定能及时听到你的心声。甚至几个月不发帖的你也可以优先选择微博私信探探路,反正也不损失什么。譬如国宝级艺术家唐先生平均半年发一个帖,但我给他的私信第二天他就说看过了。爱奇艺CEO龚宇先生已经4个多月没吱声了,但短短二十分钟就简明回复了我朋友寻求合作的私信。

还有路子野的人通过新浪微博“捕获了”王思聪。方法特别无聊:他竟然注册了50个微博小号,将同样的邀约内容发给王思聪,五分钟1次,一个小时12次,特别能坚持能死磕。一两天后,聪明的王思聪似乎被“炸晕”了,疑惑账户是不是中毒,遂勉强回复了其中的一个。双方就此搭上话,一来二去的这个需求方还说服了他出席活动。当然,这种方法要慎用。像我这样乖巧懂礼的人,肯定不会给姬十三或别的谁半个小时发6条。所以还请爱护你尊敬的男神或女神,不要用轰炸的办法强迫或者诱骗人家。王思聪大约有着少见的豁达心胸,但多数牛人都会被信息炸弹轰出牛脾气,然后对你方的印象一落千丈。

另有某些数百万到千万以上级别粉丝的巨V,更会简单地把工作邮箱、经纪人电话等联系方式放在自己头像下的“主页”资料中,绝对欢迎你找他,譬如叶檀、李开复、薛蛮子、罗昌平、吴晓波、六神磊磊,又譬如刘涛、袁弘、靳东、王凯、吴亦凡、六小龄童。我的一些学员无视大V的明确指示,非要找其本人而无视经纪人电话,原因是“觉得经纪人水平低”。在这里他们需要了解:其实经纪人是大V的老板而非佣人。其实就算我本人,也是近年来才意识到这个认知误区。

曾经还有创业者非要找到马云或王兴本人,并且得和人家“坐下来谈”,声称自己的项目是划时代的,阿里或美团的投资部人员水平低,肯定看不懂;而马云或王兴本人看了一定就能砸钱。先别提就我所知他所认为的低水平人员其实是哈佛商学院毕业的,和上面案例中我的补充观点一样,我想表达的其实是:找人无论容易还是艰难,都请务必尊重那人的意愿。因为是你在找人,不是人在找你;还因为很多事项真不是老大应该躬亲执行的,他指定你该找谁,那是帮你提高效率、节约时间。譬如唱吧CEO陈华,就曾在自己腾讯微博里公布过某项业务具体负责人的姓名、手机、邮箱和QQ。

讲到这里有人会问:大V收到的私信怎么可能少?尤其是那些聚光灯下的明星、网红,海量的粉丝都能保持克制那还能叫粉丝吗?我想道理是这样:如果粉丝要表达爱和支持,肯定倾向于评论、转发和@,乐于曝光自己的情感给同好者看见,因为幸福被N个人分享,就变成了N倍的幸福。而如果职场中人有正事要说,比如求剪彩求代言求合作,才会写私信。毕竟,没人指望一个写在评论中的合作提议会被名人回应;同样,粉丝使用私信这种冷清的渠道来追星也是很难想象的。

综上所述,新浪微博不仅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找人工具,同时也是你在寻找泛文化产业领域公众人物时应该最先想到的地方:只要你有与之双赢的正事,就大胆告诉他们,无需有所顾虑,尽管看上去他们有点远远的。

当然我承认,在很多情形下,仅靠新浪微博联系不到那人。譬如,有的账号像刘慈欣的一个帖子都没发过还有8万粉丝,有的账号像沈南鹏三年前已经停更,还有些博主把ID改掉了让你点进去只能看到“用户不存在”。但即便如此,微博仍然是有用的,它所贡献的些许线索也能成为追踪的起点、破壁的裂缝,以及在其他渠道坐实目标人身份的铁证,相关案例我们稍后会说。

补充一点,拥有7000万用户的知乎可以被看作精英版微博,只要你要的人在上面,直接私信就可以了。但我很赞同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一次表态,大意是说:我所有的思想已经全部体现在作品中了,你们又何必非要和我交谈,期待我说出作品中没有的观点呢?引用刘慈欣的话我还是在强调:没事真就别找人了,无论你有多喜欢他。  2.百度等搜索引擎和它们旗下的产品

公开广场的第二大类别要数主流的搜索引擎及其附属产品。

由于百度或谷歌的爬虫理论上可以去到任何一个现存的开放式网页,那么,作为开放式网页的公司协会或会议官网、各种BBS和地方黄页,以及在线文档分享平台也就可以全部囊括进入搜索引擎的体系。

首先是搜索引擎的主体功能:网页和资讯搜索。你可以简单粗暴地搜索“目标人名 手机号”“目标人名 微信”“目标人名 联系方式”“目标人名 邮箱”“目标人名 微博”“目标人名tel”“目标人名mail”等等。我曾这样搜到了空空狐CEO余小丹的微博,虽然其ID既不叫余小丹也不带公司名,然后顺着微博便摸到了微信;我还间接找到过俄罗斯神秘投资大亨尤里·米尔纳的工作邮箱,同时也是全网范围内能够找到的他唯一的联系渠道。我的学员这样搜出了世界五百强公司来宝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埃尔曼的个人邮箱,尽管公司官网上根本没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