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未解之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13:57:07

点击下载

作者:廉永清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国历史未解之谜(世界悬谜大观)作者:廉永清排版:Clementine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5-01ISBN:9787802204300本书由中国画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Qianyan

人类的文明从何而来,翻开历史长卷,我们无从得知。而被奉为先知的上帝、佛祖又是人们赋予的神。也许,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会找到一些答案,但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谜似乎永远也无法解释清楚,因为我们在研究历史的同时也在创造历史,我们永远都无法追上时间的车辙。

打开历史尘封的遗迹,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正在放映着人类最初始的文明。在这些璀璨的文明中就有中华民族祖先的发源地——黄河、长江。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孕育了无比灿烂的文明和历史。它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追溯中国古老的过去,虽然文明是如此璀璨,但是它的发展历程却是充满曲折和神秘的。我们在为这些文明感到自豪的同时,也会有许多的思考:中国为何是人类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呢?我们的祖先又是如何起源的?现在许多西方学者认为人类共同的祖先来自非洲,那么,我们的祖先又是如何来到黄河、长江流域的呢?传说中三皇五帝是我们的始祖,他们究竟是什么人?中国融合了五十六个民族,这些民族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我们在探索自身来历的同时,也会对古人的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古往今来,无数帝王将相叱诧风云,成就惊天伟业:英雄豪杰慷慨悲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千古传奇;文人骚客,游戏人间,诵读出多少脍炙人口的诗作:红颜祸水,才女悲情,演绎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在他们共同织就中华五千年绚丽的历史乐章的同时,也留下了无数没有答案的谜题。我们只能沿着史书的记载寻觅那过去的点点滴滴。

中国历史与我们息息相关,一个民族在生存的前提下就要对其历史有深刻地了解。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传承和发展中国流传下来的古老文明和历史。本书的目的,正是在丰富广大读者中国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让读者对中国某些历史悬谜有更多地了解。

这是一本介绍中国神秘历史内容的书,它解析了一些中国奇特的民俗、民风,文人骚客的离愁别绪,名臣良将的悲哀命运,古史今地等谜题。本书将以一种全新的探索视角来研究历史,从帝王、风俗、文化、考古发现等方面甄选出有研究价值的历史谜题进行推介。使读者不仅会了解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而且会更加完整深刻地认识历史。

同时,本书以图释文、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将会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编者寻找了大量与历史谜题有关的精美图片,在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更加立体、真实地感受历史的真相。相信读者在读完这本书以后,定会涌现出对中华祖国更多的热爱之情。编者2009年4月于北京千古帝王

从炎黄开始到清代末期,中国出现了无数的帝王。有的昏庸无能,将国家管理得民不聊生;有的残暴至极,最后国家遭到覆灭的厄运;有的用人为贤,成就千古伟业。总之,各位帝王千奇百样,让后世也评价不一。俗话说皇帝身上的跳骚抖一抖,民间就要乱一乱。帝王掌握着一国的生死,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自然,发生在帝王身上的事情和秘密有很多,但由于这些事情都是极为保密的,流传到民间的也都是传说,所以帝王的很多秘密至今也没有解开。大禹破坏禅让制了吗?

禹是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是大禹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破坏了禅让制的吗?

尧舜禹时代是被古人奉为最理想的政治时期,他们是把王位禅让给有德才的人,而不像后来的帝王只传给自己家族内的人。禅让制最后一位继承者是有治水之功的大禹,他是由舜禅让才接替王位的,而舜并没有将王位传给儿子商均。但是大禹以后,就由儿子启继承了王位,禅让制也从此消失,世袭制登上政治舞台。故人们都说是大禹破坏了禅让制。但在史籍中却记载不一。大禹像《孟子·美章》载:“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阳,朝现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启贤,能敬承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史记·夏本纪》记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十年,帝禹东巡狞,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狩。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舜、禹、益都是按照禅让制度来传位的。他们均先后避让过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禹的儿子启,只因舜、禹、启贤能,才得到了诸侯们的拥戴登上王位。

但在许多史书记载的却是“尧舜传贤,禹独传子。”“尧舜皆传贤,及禹而德衰,不传贤而传子。”尽管有的学者进行了辩解,说:“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禹传子启,而启独贤。”而根据《竹书纪年》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战国策·燕策》则曰:“禹传益,而以启任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天下。”这些史料说启是因为使用武力杀了益而得到了王位。启登位后,建立夏朝,彻底结束了禅让制度。

综合观之,大禹也并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只能说是禅让制已经发展到了尽头,世袭制开始萌芽并主宰整个古代社会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古代统治者如果想一直统治下去,也只能由其后人承袭其地位。当然,是不是大禹将王位传给了启,还有待考证。殷纣王不是暴君

在中国流传下来的许多传说中,很多的人都被说成是“十恶不赦”的人,但这些人真的干了让世人发指的事情了吗?还是历史给他们扣的罪名呢?《封神演义》殷纣王是一个受狐狸精迷惑,非常残暴的人。在历史上,殷纣王也是著名的暴者。在许多的历史传说中都有殷纣王昏庸无道的记载,如:“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而观其心”等令人发指的事情,殷纣王似乎都做出来了。

然而,在一片的声讨中,我们也看到了有学者为纣王辩解。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基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近人顾颉刚撰《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指出现在传说的纣王恶行是层层累积叠次发展的,时间越远,纣王被盖的罪名帽子越多,越不可信。顾颉刚为此做了详尽地考证。人们由此了解到,妲己的形象原来是来自西汉末年刘向的《列女传》;纣王淫暴,只是《封神演义》等小说的艺术加工。这些都让殷纣王留下了抹不掉的罪名。

还有人要为纣王彻底翻案,认为纣王对中国社会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其地位在武丁、周武王之上,暴君的帽子是反对他的人强加给他的。所谓罪恶的记载,多出于“寓言十九”的战国及后人们的随意夸大。这些人认为,要正确评价纣王,须依据《尚书》,但《尚书》中所提出的六条罪状无一属实,是周朝编造的谎言,为的是让百姓相信纣王是个惨无人道的昏君,以响应周朝的“反叛”。所谓酗酒,无非殷人本好酒,而纣王酒量或许特别大些;所谓不用贵戚旧臣,是以纣王兄微子启为首的反对派,因丧权失宠而强加于纣王头上;所谓任用小人,是提拔奴隶小臣为大夫卿相,这正是进步措施;所谓听信妇言,其实是因商朝女性活跃,纣王妇可能是名非常杰出干练的人物;所谓轻视祭祀活动,乃弥天大谎,出土卜辞证明,帝乙(纣父)、帝辛(纣)时期的祀典最为完备。

如果这样说,纣王完全是一个“明君”,但为何周朝要灭了纣王呢?学者们推测,殷商覆灭主要有四条原因。第一,殷王族内部爆发了一大分裂。帝乙把王位传给了次子纣而不传给长子微子启,朝廷遂分两派。微子启一派不断向商纣发起进攻,他们进行了种种卑劣的活动,如造谣中伤、发动内讧、阴谋行刺、卖国求荣等等。第二,纣王与东夷作战后,兵力损耗很大,未及休养生息,即遭意外讨伐。第三,周武王乘机起兵伐商。这支军队经过长期准备,强悍而有组织,并有杰出的军事领导。第四,牧野一战时,前线军队临阵倒戈,动摇了大部分军队的士气。

更有人为纣王戴上了古代英雄的桂冠。因为他平定东夷,开拓东南,用人惟才,重视俘虏,发扬光大传统文化。这些进步措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种种分析说明,纣王好像并不是一个暴君。是古史故意记载成这样,还是周朝为表其推翻商朝是顺应天意,而让编商朝历史的人将纣王写成人人都应诛之的暴君?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吗?

秦始皇被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他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秦朝,并定都咸阳。秦王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姓嬴,名政,虽然秦国史上嬴政是秦庄襄王之子,但在许多的史籍中却认为他是吕不韦的儿子。

秦始皇,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汉族。故氏赵(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公元前247年,即秦始皇十三岁时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即秦始皇二十一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三十九岁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前247年,秦王政即位时,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秦朝,并定都咸阳。秦王政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

秦始皇一生中有功也有过,后人将其与汉武帝并称为“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称为“皇帝”的人,也是结束战国纷争不断,统一中国的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秦始皇却生性残暴,被人民所唾骂。因此,有关秦始皇的传说和评价有许多。尤其是他的身世之谜,一直让后世津津乐道,连正史也无法搞清哪些说法是真是假。秦始皇

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死后,秦始皇嬴政就位,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据传曾是吕不韦的爱妾,后献予庄襄王,被封为王后。有许多人都说吕不韦将已经怀孕的赵姬送给了庄襄王子楚,子楚并不知道这个孩子不是他的。赵姬生下的男孩就是赢政。那么,秦始皇到底是子楚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儿子,后世一直争论不止。

是吕不韦之说又从何而来?据说,吕不韦本为河南濮阳的巨富,是名商人。但他想涉足政治,他曾与父亲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

吕不韦:“种田的收益几倍?”

吕父答:“十倍。”

吕又问:“贩卖珠宝,收益几倍?”

吕父又答:“百倍。”

吕不韦再问:“扶立一个国君,掌握一国权力,收益几倍?”

吕父笑答:“那就是千倍万倍,算不清楚了。”

吕不韦笑着说:“是呀!扶立一个国君,不只可以荣华富贵,还可以泽及子孙后代呀!”

于是,吕不韦就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他谋划了一个惊天的阴谋,将正在赵国做人质的秦王太子的儿子异人,过继给正受宠幸但并无子嗣的华阳夫人。从此借着华阳夫人的势力,异人被立为嫡嗣,更名为子楚,当上了皇太孙。

不久,秦国秦昭王、孝文王相继去世,子楚就登上王位。吕不韦被拜为丞相。不料子楚仅在位三年就死掉了,于是他的儿子嬴政堂而皇之地继承了王位。

吕不韦相信嬴政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让嬴政喊自己为“仲父”。他则掌管全国政事,被封为文信侯,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的大人物。吕不韦当初在邯郸的密谋实现了。

当然也有人反对上述说法。

他们认为吕不韦并未策划过秦始皇由出生到登基的一连串阴谋。因为,秦昭王在位时,吕不韦想方设法让异人当皇孙,就已经冒很大的危险了,何况他把希望寄托在尚在赵姬腹中的不知性别的胎儿身上,这也太不切合实际了。吕不韦既非神人也不是傻瓜,他应该不会下这么大赌注。唯一能说通的理由,就是他没有预谋过此事。是后人据已发生过的史实牵强附会出来的。

再者,有人认为,秦始皇的出生日期,值得研究。倘若说赵姬是吕不韦献给秦子楚(异人)的,但她身在宫中子楚身边,过门之后孩子是不及期而生,子楚怎么能不知晓呢?可见,秦始皇的生父应该是子楚,而不是吕不韦。

最后,从赵姬的出身看,也大有文章。《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灭赵之后,秦王亲临邯郸,把同秦王母家有仇怨的,尽行坑杀。既然赵姬出身豪门,她怎么能先作吕不韦之姬妾,再被献作异人之妻呢?

所以,秦始皇是秦皇室的正宗血统还是确系吕不韦之子,至今无人能解。秦始皇坑儒两次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所做的最灭绝人性的事件之一,他以为这样就可以堵住悠悠之口,却不知道这反而会让他建立的秦国灭亡的更快。而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不止一次。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叫淳于越的大臣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诗》、《书》等被限期交出并烧毁;对敢谈论《诗》、《书》的人处死;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人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就挖了一个大坑将这些人活埋了。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

但在许多的史书中,只对焚书作了较详细地说明,对坑儒一事则往往很笼统地说,而且出现了不同的看法。一说秦始皇只坑过一次儒,一说历史上秦始皇有过两次坑儒。一说秦始皇坑儒时活埋了460多个儒生,一说活埋了1160多个儒生。在秦朝的历史上到底有过几次坑儒事件?活埋了多少个儒生?至今仍是个谜团。《史记》、《藏书》和现代的《中国通史简编》,都说秦始皇只坑了一次儒,宋代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也说秦始皇只有一次坑儒。

但也有一些材料记载:秦始皇至少坑了两次儒。第一次是公元前212年在咸阳坑的460多人,这是公开坑的。是“让天下臣民不肯造次的杀鸡儆猴之手段”。第二次坑了700余人,则是采取秘密暗害的手段,方法也更为“隐秘”和残忍,使被害者在不知不觉中突然死去,外人百思不得其解,所以能把真相隐瞒了很久,直到东汉光武帝时,卫宏才在《古文尚书)序言中透露出这段骇人听闻的史实,接着后人为《史记》注“正义”时,将卫宏所披露的秦始皇第二次坑儒事件作为参考资料编入史书,流传下来。

但卫宏一家之辞可信吗?这没有人知道,除非找到证据,才能说秦始皇坑儒两次。秦坑儒遗址项羽盗过秦始皇的墓吗?

秦始皇死后天下大乱,刘邦、项羽在争夺天下时,传说项羽曾经盗过秦始皇的陵墓。这在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中就有记载,所以后世之人对这一说法都没有提出过疑问。但到了现今,考古人员通过对秦始皇陵的调查后认为,项羽并没有盗过秦始皇的墓。难道这个说法只是汉朝为项羽编织的罪名?

秦始皇极尽奢侈之能,不仅生前修筑宏伟的阿房宫,就连死后的陵寝也修建的仿佛是一座宫殿。秦始皇的帝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骊山北麓。传说,项羽攻进咸阳后,楚王项羽曾命人掘了秦始皇的陵墓。此说又从何而来?

在古代的一些史籍中都有秦陵地宫被项羽等人掘盗的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与项羽相持在广陵(今荥阳东北)之间时,刘邦列项羽十大罪状,第四项是“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物”;汉人刘向在其请罢汉昌陵的上疏中,对此事说得较详细,“郦山之作未成,而周章(周文)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挥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椁。”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据记载,唐代黄巢、五代温韬也曾盗掘过秦始皇陵墓。

此后,历史学家对项羽盗掘过秦始皇陵墓一事置疑的人很少。如《纲鉴易知录》云:“羽引兵西,屠咸阳”,“烧宫室”,“掘始皇帝冢”;刘泽华等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也说,项羽“挖了秦始皇的坟,放火焚烧咸阳”。项羽掘秦始皇陵似乎已成定论。

但是考古学家通过对秦始皇帝陵周围兵马俑、铜车马等的考古发现,使他们对秦陵地宫被盗发生了怀疑,他们将勘查地球化学中的汞含量技术应用于秦始皇陵,通过测量陵中的汞含量,来验证《史记》关于墓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记载是否确实。果然,探测证明,地宫中心有“很强的汞异常”,汞含量高于一般土层的280余倍,分布面积达12000平方米,其他地区则无此现象。这种汞含量是人工灌溉的水银挥发积聚而成的,这就证实了司马迁的描述。也因此证明秦陵地宫并没有遭到过破坏。项羽也就没有挖掘过秦始皇帝陵了。

但有的专家说古代职业盗墓者的本领很大,单凭现代钻探技术难以发觉,而秦时防腐避邪常用的朱砂,当地温升高时,也可以蒸发出汞蒸气,用汞异常现象作为地宫完好的证据是不充分的。还有的人仍持地宫被掘焚说,其主要根据是:

1.陵墓工程主持者之一的章邯降楚后,很可能把地宫的秘密告诉项羽,项羽掘墓完全可能轻易得手。

2.工程停弃,建材狼藉,对于“所过无不残破”的项羽来说,财富集中的秦始皇陵能不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更何况,陕西境内的帝王陵墓大部分被盗,秦始皇帝陵岂能独免其难。

3.司马迁、班固治史谨严,没有充分的根据是不能轻易否定的。因此,秦始皇陵地宫曾遭大规模的劫盗与焚燔当无可置疑。但也有人说,《史记》等书中不能排除作者的“道听途说”。

那么,秦皇陵到底有没有被项羽盗掘过,或许只有等陵墓被充分挖掘后才能解开这个谜团吧。中国首个“白痴”皇帝质疑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可谓是无奇不有,就连一国皇帝也有“傻子白痴”,这也从侧面说明古代政治的腐败。中国第一个“白痴”皇帝应是西晋惠帝的司马衷。也有人说他是因为不爱读书,整天只管吃喝玩乐,才将朝政废弛。但无论怎么说,晋惠帝都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皇帝。

司马衷是西晋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先天愚痴的皇帝。

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由于长子司马轨早年夭折,司马衷便成了晋武帝实际上的长子。司马衷天生愚钝、呆傻而不明世理,但在司马衷九岁(公元267年)的时候就被立为了太子。关于这位白痴太子的传说有很多。据说有一天,司马衷在皇宫的御花园游玩,见池塘中青蛙正呱呱鸣叫,他扯住一位侍从的衣襟问:“青蛙是在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侍从早已熟知如何哄这位傻太子,便应道:“青蛙在官家地里时,便为官家叫;在百姓的自家地里时,便是为私家叫。”司马衷听后,认为侍从言之有理,还赏了银子给侍从。晋武帝司马炎当然知道他的傻儿子如果当上皇帝,他的江山可能就会被毁于一旦。但是晋武帝的杨皇后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上皇帝,经常以“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古训来提醒晋武帝,晋武帝自然不想让后人议论他。于是他给司马衷找了好几个老师。但是这位太子是天生痴儿,怎么可能忽然开窍呢?据说司马衷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认识,晋武帝指着自己的孙子说:“这是你儿子。”

有一次,司马炎为了测验一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几道问题考他,并限他三天之内交卷。司马衷拿到题目以后,不懂作答。但司马衷的妻子贾南风是个很聪明的人,有见及此,便立刻请来几位有学问的老先生为司马衷解答难题。

司马炎看了答卷后,以为儿子的思维还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所以晋武帝死后,司马衷就继位了。也有人说司马炎之所以传位给司马衷,是为了让司马衷传位给他聪明可爱的孙子司马通。但不管怎样,司马衷成了皇帝。他继位以后,由于政治决策要他拿,因此出现了不少的错误和笑话。据记载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但惠帝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为甚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当时目瞪口呆,灾民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有肉粥可吃?后来,发生了八王叛乱,他本人成为他人的傀儡,西晋也逐渐走向灭亡。

但也有学者分析说,晋惠帝在今天的医学上不能算作是一个白痴,他只能说是有些愚钝。因为晋武帝就算害怕被后世批评,他也不可能将江山交给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白痴。惠帝从九岁被立为太子,到三十二岁登基,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受到晋武帝的严格观察和考验,而晋武帝亲身经历了曹魏的兴衰,当然对他的继承人的能力和成长非常关心,但惠帝都经受了这些考验。这似乎在说晋惠帝并不是白痴。

公元306年,一直做傀儡辗转于各诸侯之手的司马衷被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在这年的冬天他正吃着一张大饼,突然暴亡,终年四十八岁。相传是被司马越毒死的。司马衷也结束了他可悲的一生。

司马衷究竟是白痴还只是愚钝,至今也说不太清楚。玄武门之变真相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位英雄,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国力最强大的大唐帝国。但是历史在评论他时,有的竟说他不该列于人类之列。其主要缘由是他发动的玄武门之变,虽然唐正史上说李世民是自卫反击,但是有史学家却认为真相并不是史书所写的那样。那么,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是怎样的呢?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及其家属数百人。史称玄武门之变。随后,李渊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历史上对玄武门之变都认为是因李世民被逼无奈,自卫反抗。但史学家司马光和范祖禹从“立子以长不以功”的观念出发,认为“立嫡以长,礼之正也”,世民杀兄,“贻讥千古”,“无君父也”。王夫之甚至痛骂唐太宗不可复列于人类,“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唐太宗

据钦定的《高祖·太宗实录》,“建成幼不拘细行,荒色嗜酒,好畋猎”,“帷薄不修,有禽犬之行,闻于远迩”;“巢剌王(元吉)性本凶愎,志识庸下,行同禽兽。兼以弃镇失守,罪戾尤多,反害太宗之能”;完全是流氓禽兽,显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唐高祖李渊也是优柔寡断,迟迟不敢起兵对抗突厥。既然这父子三人都成不了气候,就只能依靠大智大勇、深谋远虑的李世民了。“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但是,现在学者对待各朝的国史,皆认为可信度不高。因为历代统治者都知道过去的历史是根据自己的旨意和利益编纂的。玄武门之变,对李世民来说,如果处理不好无疑是要千古被人唾骂的,因此他的亲信大臣房玄龄等人删略《国史》,编《高祖实录》、《太宗实录)之际,“语多微文”。而后来的《新旧(唐书》等正史均取材于这些书所言。

旧时史家的记载,均众口一辞称建成、元吉嫉贤妒能,两人狼狈为奸,多次阴谋加害世民,玄武门之变实在是他不得已之举。据说玄武门之变发生前三天的六月初一晚,建成召世民到东宫饮酒,在酒中下了毒药,世民当即“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被叔父淮安王李神通扶回西宫。此事的真伪实在令人可疑。建成既然要置世民于死地,必然要用剧毒,世民当场吐血数升,说明毒性已经发作,回家后居然平安无事,莫非用了假冒伪劣产品?而建成居然没有预伏甲士,听任世民活着脱身,以建成的政治经验,难道不知道毒杀未成的严重后果吗?再说,既然世民早已掌握建成“淫乱后宫”等诸多罪行,又有叔父在场目击自己被毒的铁证,为什么还要等两天后再向李渊告发,而且绝口不提毒酒事件呢?还有一件事情是突厥退兵之后,李渊率子校猎,命三兄弟驰射角胜。建成将一匹易于颠仆的劣马授与世民骑射。结果劣马连蹶三次,世民每次都跳离马背,免于蒙难。众所周知,世民长期驰骋沙场,骑术高超,岂有不识劣马蹶蹄之理?果真冒失骑上劣马,一蹶即当换骑,岂有待三蹶之理?世民与建成明争暗斗,历时多年,世民岂会不骑自己的良马而接受建成所授之马?建成岂会授马于世民?看来这一事件亦难以成信。此外,据说元吉拟代建成行刺世民,建成拟趁讨突厥之机,于昆明池杀害世民,元吉请高祖杀害世民等,也是有待考察的历史。

古书上还一再声称李渊欲立世民为太子,世民多次辞谢:“上(李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世民拜且辞。及为唐王,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上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武德五年十一月)。有人说这其实是伪造的。因为李渊处境艰危,早有意于反隋,而首先将此事提到日程上的则是刘文静,世民亦积极参与鼓动,因此只能说他是谋划者之一。既然世民并非首先畅导者,那么在成败毫无眉目之际,李渊怎么可能预先许诺世民为太子呢?而且,世民平定全国的功业在当时尚无踪影,李渊又如何能未卜先知呢?及为唐王和初登帝位之时,也不可能立世民为世子或太子。遍查新旧《唐书》,未见当时有人请立世民为世子。如果确有其人,事迹必载史籍,本人必获殊赏。

有学者认为,建成、元吉集团的确曾主动进攻,但这主要是想收买尉迟敬德、段志玄等秦府骁将,拟调秦府程知节往康州任刺史,通过高祖将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王府,并不许私谒秦王。

后来,玄武门之变终于爆发了,李世民事先就部署好了,令尉迟敬德、长孙无忌、侯君集、张公谨、杜君绰等亲信率勇士预伏于玄武门内。这日早晨,建成、元吉上朝,途经临湖殿,发现异常,转辔东归,伏兵杀出,世民搭箭射杀建成,尉迟敬德等追杀元吉。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太子李建成的力量远胜过李世民,为何李世民能够成功地发动政变呢?而李世民要发动政变,必须先占领关键之地——玄武门,那么玄武门总领常何是被李世民买通了吗?因为常何是建成的部下,因此,李世民只要买通常何,政变之日,由常何屯守,建成等不致生疑,世民得以成功。另一种观点认为,常何早在攻洛阳时即追随李世民,虽曾从建成讨河北,但入长安却是奉李世民之令,李建成未必能信任他。但是李建成又怎能允许自己不信任的人担任镇守玄武门的要职?

另外,李建成真如唐国史所言是“荒色嗜酒”的阴险小人吗?据史书载李建成曾为大唐创建立下了赫赫战功,掌握着东宫独立的武装长林兵,并且获得手握兵权的四弟齐王元吉的支持。高祖最为信任的宰相裴寂,也是建成的坚定支持者,高祖宠爱的张婕妤、尹德妃等人经常说建成的好话。显然,建成的“接班人”地位十分稳固,完全没有搞阴谋诡计的必要。

因此,唐书故意丑化李建成也是真实存在的历史。而玄武门之变的真相由于李世民集团的掩盖现在已经不可能完全复原了,人们只能根据历史书籍进行分析和揣测当时的境况。玄武门唐宣宗做过和尚吗?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大都信奉佛教。古代皇帝一般都是佛教的“忠实弟子”,他们在表示向佛之心时,不仅修建寺庙,有的更是直接出家了。据说唐宣宗李枕就当过和尚。

历史上,与和尚有关系的皇帝还真不少。如朱元璋就是出身和尚,后来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清顺治帝传说最后也出家了,连唐朝的唐宣宗李枕据说也做过和尚。但是在新、旧唐书中并没有记载。

不过在唐末的韦昭度《续皇王宝运录》、尉迟惺《中朝故事》等史书中都记载了唐宣宗做过和尚一事。但唐宣宗有否当过和尚,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当时唐武宗李炎大举灭佛,毁坏寺庙,命令僧尼还俗,由此曾引起当时社会对佛教的反感,这期间,李枕似乎不会出家当和尚,因此有可能是一种传说。但是李忱刚登龙座时,就改革武宗一系列做法,崇敬佛教,推广寺庙,这又很难否认他没有出家。

在《资治通鉴》中也有唐宣宗当过和尚的一些踪迹,“怡(唐宣宗原名李怡)幼时,宫中皆以为不慧。太和以后,盖自韬匿,群居游处。”(《唐纪》六十四)其中隐情,讳莫言深;但司马光持笔谨慎,从传统史学“为尊者讳”出发,排斥《中朝故事》等所记唐宣宗,“寻请为僧,游行江表间”等说,所谓凡此类事,“鄙妄无稽,今不取”,但仍编入另册“考异”,足见这位大学者因此抱有怀疑态度。

因为没有确切史料,唐宣宗是否做过和尚,仍有待进一步考证。陈桥兵变是偶然的吗?

史书上许多被标榜的事情,在史实中却并非如此。如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世一般都认为是一场“走秀”,是由赵匡胤预谋的行动,他也并不像史书所写“事前并不知道”,而是所有的计划都在他的掌握中。因为,在陈桥兵变中有很多的疑点不能被解释清楚。

据宋史记载,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被迫称帝,发生著名的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的历史。据说赵匡胤称帝完全是事发突然,他本无称帝之意,是那些将军们强让他当皇帝的。那么,历史真的像宋史所说的那样吗?大多数人认为陈桥兵变是有预谋的。

因为:

1.据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载:“及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师之日,将策点检为天子。故富室或挈家远避于外州,独宫中未之知也。”由此可知,当时军队没有到陈桥就已有兵变之说,由此可见陈桥兵变绝不是一次偶发事件,而是早有预谋的。

2.众所周知,黄袍乃是不寻常之物,私藏黄袍更是死罪,既然是这样,谁敢将其随身携带在身上呢?而且兵变如果是突然的,那么怎么会有一件早已准备好的黄袍给赵匡胤披上呢?正所谓“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从这里看,黄袍只能是预先就准备好的。

3.兵变成功后,在宣布后周恭帝退位时,翰林学士陶谷即拿出一份禅位诏书。“太祖将受禅,未有禅文。谷在傍,出诸袖中曰:‘已成矣!’”陶谷如果是刚刚得到赵匡胤即位的消息,怎么会有已经准备好的诏书呢?整个禅位过程如此地顺利有秩序,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事先排练好的。

4.据《宋史·杜太后传》记载,杜太后得知赵匡胤黄袍加身后,说:“吾子素有大志,今果然。”因而她听到消息后不慌不忙,还谈笑自如。《涑水纪闻》也记载,杜太后说“吾儿生平奇异,人皆言当极贵,又何忧也。”看来,这加身黄袍似乎已经是众人早已皆知的事情。难怪有人讽刺说:“阿母素知儿有志,外人反道帝无心。”

5.司马光的《涑水记闻》还说,当时周恭帝柴宗训年纪幼小,故军政大事多由重臣裁决。在大臣中,赵匡胤多智略多战功,将士归心。早有右拾遗郑起等人上书宰相范质,说不应让赵匡胤掌管军队。范质虽然没有采纳,但官员百姓们却都认为郑起说得有道理。因此一听说赵匡胤将带兵北征的消息,京城就传:“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赵匡胤等都是有谋略之人,因此流言一出他就知道了,不禁大惧,跑回家偷偷和家人商量:“外间若此,当如之何?”他的姐姐当时正在厨房里做饭,听见家里人跑来找告诉她这件事,立即脸色发青,面如铁色,提着根擀面杖跑进屋子,追着赵匡胤就打,边打边骂:“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胸怀,乃来家问恐怖妇女何为耶”!赵匡胤被骂得无言以对,只好默然而出。由此可见赵匡胤想做皇帝的野心,在赵家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6.古代起兵反事多借助“神”的力量,陈桥兵变也不例外。在宋朝大军驻扎陈桥驿的当晚,苗训就称有天有二日的奇观。而根据现在的常识,这基本不可能。苗训编造此言无非是给赵匡胤做宣传工作。让当时的百姓和官兵相信赵匡胤继位是顺应天命。

7.当时是因镇、定二州的军情告急:契丹和北汉联兵进犯,赵匡胤才得以领兵出征,为什么黄袍加身后,不费一枪一刀,战事已定?

清代学者查慎行专门写了一首《汴梁杂诗》,来讽刺这件事:梁宋遗墟指汴京,纷纷禅代事何轻。也知光义难为弟,不及朱三尚有兄。将帅权倾皆易姓,英雄时至忽成名。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便罢兵。意思是说,出兵之前十万火急说是外敌来犯,但是怎么赵匡胤一披上黄袍,就没有下文了?难道敌人闻风而退了?后来,镇州节度使郭崇报告说:契丹与北汉军皆遁。那么,他们为什么突然退兵呢?难道是因为看到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害怕了,不敢进军了?那后来怎么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宋朝挑衅呢?

由上面的各种疑点,就可以看出陈桥兵变是有预谋事前策划的,不过有人分析了当时的历史资料认为,赵匡胤并没有发动和直接策划陈桥兵变,这个“图谋者”另有其人。

那么,为什么认定赵匡胤没有直接参与和指挥“陈桥兵变”的具体实施呢?有人说从多方面的史料记载也可以看得出来,在“陈桥兵变”的整个过程中赵光义的活动十分频繁,而且很多重大事件都是由他决定的。而赵匡胤却显得非常低调。而且后来赵匡胤的禅位,竟然传弟不传子!虽然史学界有另外的猜测,但是也不能说与“陈桥兵变”不无关系。

但也有人说就是由赵匡胤发动的,他是幕后真正的主使者。

后周灭亡时,当时宰相范质曾说:“仓卒遣将,吾侪罪也。”其实,即使他不派赵匡胤出征,后周也会灭亡的。

虽然很多人都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预先谋划的,但也有学者认为赵匡胤当时虽然掌握了后周的政权,但他认为兵变还不是时候,而他的弟弟赵光义等人却认为时机已到,在赵匡胤没有任何命令下,于是他们直接策划了陈桥兵变,赵匡胤是被“强穿黄袍”的。起义领袖方腊最终被谁俘虏了?

方腊是安徽歙县人,他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曾建立了横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的六州五十多县在内的农民政权,在当时的影响很大。但1121年,起义就被镇压,方腊及部下方肥等五十二人被俘,于八月被害。起义虽然失败,但一些人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许多地方,至今还有“方腊洞”,“方腊寨”等地。方腊起义也留给历史许多谜团,如方腊被俘时究竟落于谁手。

方腊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领袖。他于1120年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曾建立了江苏、安徽等五十多个县在内的农民政权。但在1121年这场起义就被朝廷镇压下去了。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归宋后,记载的就是他们征剿方腊的故事。方腊被打败后即被宋朝俘虏,然而他到底落在谁的手里,史载不一。1.为方庚所俘《桂林方氏宗谱》上记载:“夏四月,贼众就殄,而未能得腊。里人方京居腊左右,会出洞,公彦通方以利诱之,使绐腊,言:‘适出洞,见两日相斗,天象如此,圣公其复兴乎!’请公出视之。腊谓诚然,出水盘以观日影。公遂得生擒腊,献军中。”2.为韩世忠所俘

苏州灵岩山的《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上记载:“韩世忠潜行溪谷间,问野妇,得其洞口。即挺身仗戈而前,榛棘岭崎,越险数里,捣其巢穴,缚伪八大王,格杀数人,腊遂就擒,并俘以出。辛兴宗后至,领兵载洞口,掠王俘以为己功,韩世忠不受上赏。别帅杨维忠还阙,少伸其事,但超转承节郎。”在《容斋逸史》记载与此大同小异。韩世忠为抗金名将,但也镇压过农民起义,由此可见此说有一定根据。3.被宋江所擒方腊像

文学名著《水浒》认为方腊就擒于宋江,在民间多流传是武松独臂擒方腊。然而宋江有没有被宋朝招安,《水浒》中所描写的宋江是虚构人物还是历史上真有其人,这些问题在史学界还没有定论。因此,这个说法不能很肯定就是史实。4.折可存俘获

在范圭的《折可存墓志铭》中记载“遂兼率三将兵,奋然先登,士皆用命。腊贼就擒。迁武节大夫”,所以有人认为方腊是折可存俘获的。《宋史·杨震传》中也记录杨震“从折可存讨方腊”。

历史究竟如何,至今仍是个问号,也许将来也不会有人解开这个谜团。另外,民间还传说方腊并没有被人擒获,而是老死于帮源洞中。明朝末代皇后终归何处?

张皇后是明末皇帝朱由校的皇后。她一生刚直正气,在朱由校死后,曾帮助明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除掉魏忠贤一股阉党。但是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这位张皇后便下落不明。有人说她也上吊殉国了,有人说她逃出北京,隐性埋名继续活着,还有人说她投靠了李自成。

在明代历史上,大部分人都知道有一位不知所踪的皇帝——建文帝朱允文,当年朱允文被他的叔叔朱棣夺了江山以后就消失在历史中,没有人知道他是死是活。但很少人知道在明朝还有一位生死不明的皇后。她就是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后张氏。

张皇后名嫣,字祖娥,是河南祥符县诸生张国纪的女儿。自幼饱读诗书,知书达理,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后。她是在天启元年和明熹宗举行大婚的。婚后,两人生活甚是甜蜜。但是朱由校是个只知玩乐的人,他每天只做木匠活,从来不理朝政。后来他又宠信魏忠贤和乳母客氏。也因此将朝政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虽然张氏多次劝阻,但是朱由校却听不进去。于是两人之间逐步有了一些生分。但张皇后很有心计,对国家的大事也有自己的主见,她对客氏的许多做法十分不满。多次想召客氏到宫中,趁机除掉她。但这客氏似乎对张皇后也已有了疑心,时时处处对张皇后提防戒备。一直到了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登位,张皇后才帮助了崇祯帝将魏忠贤一股阉党铲除。后来张皇后被封为懿安皇后,尊养于宫中。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攻陷北京之后,崇祯帝眼见国破家亡,派人将儿子送出宫外之后,返回后宫亲手砍杀了公主,然后令后妃们自尽,自己则带着太监王承恩到煤山上自缢而亡。但是,对于皇嫂张皇后的下落却没有记载。以至于几百年来,后世史家对张皇后的下落问题一直众说纷纭:

1.投降了李自成的起义军。赵士锦的《甲申纪事》记载,张皇后因为除魏忠贤、保护被魏忠贤陷害的大臣有功,所以她在民间以及起义军中的威望很高,李自成也称其为后宫贤主。据说李自成率众攻入北京城之后,军师曾经命令义军不可伤害张皇后。当他们进入皇宫,发现没有逃走的张皇后,并没有伤害她,还派兵保护她。张皇后十分感激,于是就投降了李自成。但不少史学家提出异议,因为赵士锦虽然经历了明清变更,所记载的都是自己耳闻目睹的,但是他当时是明朝的官员,在北京城破以后,就被起义军关押了,因此张皇后投降李自成的事情只是道听途说。有人说张皇后“性正”,不可能屈膝投降敌人。

2.被李自成的起义军杀死。王源的《居业堂集》中的记载:“河南尉氏人王大本为义军将领,攻克北京后王与其他四人共同俘获了懿安皇后,有人对皇后不逊,王大本大怒:这是一代国母,怎能胡来?当即抽刀将皇后杀死,使其虽死却未受辱。”

3.化妆逃出北京城。赵士锦《甲申纪事》云:“相传懿安皇后出迎并献金银,后不知下落。”计六奇的《明季北略》更是添油加醋:“上之出南宫也,使人诣懿安皇后所,劝后自裁,仓卒不得达。两宫已自尽,宫人号泣出走,宫中大乱。懿安皇后青衣蒙头,徒步走入朱纯臣(成国公)家。”就连谈迁的《国榷》也载懿安皇后来不及自杀,只好隐匿于成国公家。谈迁曰:“贼(指农民起义军)搜成国公家,得懿安皇后,令肩舆送归太康侯张氏家。”(《国榷》卷一百,思宗崇祯十七年三月庚戌)有的记载则具体指定为被某人义救,或言李岩,或言刘宗敏。彭孙贻《平寇志》卷九载:“伪将军李岩入成国公府,懿安皇后在府中,闻帝后并崩,仓卒将就缢。岩询知为后,呼肩舆令老宫人送归母家。”王宏的《山志》以及《怀陵流寇始终录》、《甲申日记》等也有类此记载,并说懿安皇后到家后不久,即自缢而崩,得以洁身归天。而谈迁的《北游录》记录了当时内侍赵璞的话,曰:“懿安张皇后被难,谓伪将军刘宗敏曰:国母也,毋自辱。送归外戚张氏,张氏母同懿安皇后投环死,因附德陵。”(见《北游录·纪闻》上)

还有人说张皇后在城破时自缢而死。如据贺宿《懿安事略》记载,起义军攻入京城后,“宫中鼎沸,后闻变自缢。”在周同谷《霜猿集》中也记载说“西安张孟坚从贼入宫,亲见后死,曾为予言之”。

明朝破灭之时,天下大乱,盖无人记得去查张皇后的最后归宿,才出来这么多的说法。而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呢?还需要历史慢慢考问了。明熹宗和张皇后合葬的陵寝张献忠是杀人魔王吗?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急剧减少,有人做过统计,总共少了几十万,人们将四川人口剧减的原因归为张献忠屠蜀造成的。据说清兵入关,张献忠自知没有退路了,于是他就在四川大开杀戒:以科举之名杀数百文人,又活埋了无数成都百姓,将亿万财宝扔进锦江。因此有许多的学者都评论张献忠是杀人狂魔。但是解放以后,却有不少人开始替张献忠“辩解”,说他不是杀人魔王,当时的历史有意夸张张献忠所杀的人数。

张献忠是明末后期反明的一股势力头目,他曾归附李自成,但因双方一些摩擦,最终分道扬镳。随后盘踞在四川一带,后来称帝,但是当皇帝的日子并没有多久,随着清兵入关,张献忠自知只剩下死亡一条路,就在这期间,他却做出了令人发指的事情:他在四川进行了空前的烧杀破坏;以开科取士为名,杀知识分子于青羊宫,又坑成都民于中园,杀了几十万人,遣四将军分屠各县,将亿万宝物掷入锦江,决水放流,自谓“无为后人有也”,残忍变态至极。在有关记载上,也显示了这次大屠杀的血腥:明万历六年(公元1579年),据官方统计,四川省“户二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但到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6年),四川“通省之户口,总计仍不过一万八千九十余丁”。若把妇孺估算在内,设每家折合五人,也只有九万余口。历代都将四川人口急剧减少的原因归责于张献忠,认为他是杀人魔王。

鲁迅在《晨凉漫记》中谈到过张献忠的杀人问题:“他开初并不很杀人,他何尝不想做皇帝。后来知道李自成进了北京,接着是清兵入关,自己只剩下没落这一条路,于是就开手杀,杀,……”鲁迅认为张献忠是滥杀无辜。但也有历史学家提出异议,认为这只是一篇影射性的政治杂文,意不在作专门的历史评价。史学界对张献忠有没有“滥杀”存在分歧较多。张献忠

有人认为,张献忠起义军纪律严明,部属深为四川人民拥护和支持。大顺二年(1645年)三月《大西骁骑营都督府刘禁约碑》明令严禁“扰害地方”、“妄害良民”。《石匮书后集·盗贼列传》说:“十三年良玉大破献忠于太平县之玛瑙山,斩首万级,献忠骁锐具尽,止骁骑千余自随。走兴归山,伏深箐口,重贿山民,市盐刍米酪,山中人安之,反为贼耳目。献忠得以休夏,收散亡,养夷伤,群盗往往归之,兵复振。”这都在说张献忠与四川省地群众关系是不错的。

还有人认为,张献忠在四川有“杀人”扩大化的问题。例如,顺治二年(公元1646年)十二月张献忠开“特科”,但前来赴选的进士、举人、贡士,都被他称为“谋图不轨”,一次屠杀了约五千人。再如。《蜀乱》中谓攻成都,数日不下,攻陷后“屠城三日,贵贱同尽。惟少艾妇女为营伍所匿者暂得免”;谓攻重庆时“尽屠其城。间有避匿得存者,查出复断其手”。这些说法有将事实过于夸张之嫌。但是张献忠的这种“宁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做法只会让剿杀扩大化。据说,张献忠连大夫、和尚、工匠和杂役都不放过。他还屠杀了靠拢李自成的四川农民军。

最后一种见解认为,张献忠在建立政权之后继续坚持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反动分子极端仇视,纷纷逃往深山,组织反动武装;投降了的原明官吏和地方上的士绅终因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与地主武装合流,掀起越来越大的反抗活动。张献忠派军队四处围剿,大肆杀戮,一发而不可止。在镇压反叛时,刀兵之中,普通人民不免有被误伤误杀之事。

因此,有人认为张献忠在四川屠戮很多;也有人认为他并没有乱杀人;或说张献忠滥杀无辜不可取;或说为坚持农民革命政策,玉石俱焚,错杀难免。说法众多,难分难取。张献忠雕刻雍正之死迷雾重重

雍正在清代历史上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传说他毒死了康熙,篡改了遗诏才登上了皇位。他的一生也是迷雾重重。其死因更是让史学家争论不止。因为人们不知道他是病死还是被人谋杀的,广泛流传的说法是雍正帝是被吕四娘割了首级。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满族,清圣祖玄烨第四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胤禛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在圆明园猝然去世。胤禛突然而死,官书却没有记载雍正的死亡原因。于是,雍正帝死因之谜,朝野众说纷纭。

一种认为雍正帝是抱病而亡。依据《上谕内阁》和《朱批谕旨》等官方记载,雍正七年(1729年)冬天起,雍正皇帝生了一场大病,一直到雍正九年(1731年)秋天,他的病情仍不见好转,饮食也不规律了,睡眠常常不安。1735年(雍正十三年)农历八月二十日起,雍正帝病情加重,但他仍未停止工作。到二十二日晚上病情加重,于是召见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等人,“面谕遗诏大意”,到凌晨时驾崩。雍正帝因病而亡的说法顺理成章,更有人提出雍正因“中风”而死。

另一种说法认为雍正帝是因吃太多的丹药中毒而死的。从清宫档案资料可以看出,雍正帝有《烧丹》诗词,赞称丹药的功效,而他自己平时爱吃丹药,有时还赐给臣下。同时,雍正帝还推崇紫阳真人,为紫阳真人重建道院,赞赏真人“发明金丹之要”。雍正在宫中养了不少道士,他希望这些道士能给他治病保健强身。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在圆明园内为雍正帝炼丹,烧掉了成百吨的燃料,出炉了一批又一批的“灵丹妙药”。雍正帝服了大量丹药,终因丹药中有毒成分在体内积聚发作而死。八月二十三日即雍正帝死后第二天,乾隆帝就下令驱逐张太虚等道士,这可作为雍正暴死的有关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被刺身亡之说。是吕四娘入宫行刺,并取走雍正帝的人头。起因是雍正年间,湖南人曾静固守夷夏观,游说大将军岳钟琪,劝他举兵造反。岳钟琪害怕身败,将其告发,曾静被捕入狱,供认自己反清的思想多受老师吕留良影响。当时吕留良已经死去,雍正便下令将吕家后人全部问斩,吕留良的学生严鸿逵等也相继被杀。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孙女,由于外出,躲过了这场大难。作为吕家唯一的幸存者,吕四娘决心复仇,学了一身武艺,尤其精于剑术。由于吕留良一案株连很广,激起了汉人义愤,所以在当时著名侠客甘凤池等人的积极协助下,吕四娘始终没有被清廷抓住。雍正十三年八月,吕四娘混进宫中,用飞剑将雍正头砍去。清政府为了掩饰真相,便制造了雍正病死的假象(见《清朝野史大观》)。也有人说,吕四娘入宫行刺,曾得到一名叫鱼娘的女子协助。

也有人说雍正是死于湖南卢氏妇人剑下。相传卢某因为谋反被雍正所杀,其妻精于剑术,为夫报仇,刺死雍正后自刎身亡(《明清宫廷疑案》)。

由于这些说法都缺乏足够的史料证据,因此,还有待人们进一步研究。太平天国有多少万岁

万岁是皇帝的的专称,但这在太平天国中却被打破了。天王洪秀全不仅称为万岁。他的儿子洪天贵福也被称为万岁,还有人说基督教中的上帝和耶稣同样被尊为“万岁”,那么,太平天国中究竟产生了多少位“万岁”呢?

太平天国(1851~1864年)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建立的农民政权。为了扩大起义战果,太平天国封了很多万岁。但具体是多少位,后世却并不清楚。

一种说法是两位“万岁”。即洪秀全与其子洪天贵福。天王洪秀全称“万岁”自不必论说,幼主洪天贵福称万岁,但这就破坏了中国两千多年一朝只有一君的体制,创同朝共称万岁的先例。不过这也是事实,1851年的《太平礼制》就写道:“臣下称呼幼主万岁。”第二种说法是有四位,即洪秀全和洪天贵福之外,又加上“上帝”和“耶稣”。按照太平天国的宗教政治观念,洪秀全拜上帝为“天父”,尊上帝为“万岁”,理所当然,耶稣作为洪秀全的“天兄”,其侄洪天贵福都能称“万岁”,顺理成章也应称为“万岁”。

第三种说法是有五位,在那四位之后,又加上了东王杨秀清。东王逼封“万岁”,遭致杀身之祸,这是众人皆知的。可见,太平天国的“万岁”称谓,并不像封“王”那样随便。洪秀全雕像

最后一说是有八位“万岁”,这是史学界争论最激烈的一种说法。八位“万岁”说法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玉玺中“八位万岁”一位句话。这件玉玺上书“天王洪日,天兄基督,八位万岁,真王贵福”等四十四个字。论者认为此玺制造于1861年以前,这“八位万岁”是指:上帝、耶稣、洪秀全、洪天贵福、洪秀全第三子光王、洪秀全第四子明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光王和明王以孺子也列为“万岁”,似不可理解,论者认为“幼主”称万岁时年方三岁,而光王与明王都生于1854年前后,加万岁称号时约六岁,这是可能的。

从1851年颁布的《太平礼制》看,天王诸子在那时只能称“千岁”,到了1858年颁布的《太平礼制》中就改为:“光王王三殿下永岁”,“明王王四殿下永岁”,说明称谓的变化。而“永岁”与“万岁”字异而义近。由此推知,光王和明王的“万岁”称号加于1858年之后,“玉玺”启用之前。论者又列举《朝天朝主》图上的“天王诏旨”来说明有“八位万岁”。“诏旨”曰:“爷哥朕幼真天主,光明东西八数龛。”并由此得出,既然“八位万岁”中有杨秀清,杨秀清又何必逼封万岁呢,因而说杨秀清并没有“篡位”。

各种说法都有根据,但是哪一个才是正确的,也许只能等到有史料可以证明时才能下定论了。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有告密

清末,光绪帝为强国实行新法,但这场变法只持续了一百零三天就失败了,史称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据说失败的关键就是由于袁世凯向慈禧告密所致,历史上一般都认可这个说法。但也有人说这种说法是根据袁世凯的《戊戌日记》所提出来的,而《戊戌日记》很可能是袁世凯为夸大自己的“功绩”故意写是因为自己告密才让变法失败的。

晚清时期,为了改变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局面,光绪帝开始实行戊戌变法(因为实行变法的1898年是中国旧历的戊戌年)。在这一次变法中,以康有为、谭嗣同为首的改良派通过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维新的命令,但这些命令破坏了保守派的利益,因此以太后慈禧为守的势力迅速给予了打击。慈禧发动了政变,光绪帝被囚于瀛台,维新派六君子也被杀害,使这场变法只持续了一百零三天便失败了。所以人们又称它是“百日维新”。袁世凯

在这次政变中,袁世凯的身份很特殊,他与慈禧和维新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传说是因为袁世凯向慈禧告密,戊戌变法才失败的。但究竟袁世凯有没有告密,至今众说纷纭,谜雾重重。

一般认为光绪帝下了维新改良的法规后,遭到了保守派的全力阻挠,使新政无法实行,光绪皇帝的上谕变成空文。维新派与保守派斗争激烈。光绪帝意识到皇位可能难保,于是在戊戌年七月三十日颁布密诏给维新派,希望他们能想出良策,推进新法的实行。1898年8月2日,光绪皇帝又把一个密诏送到康有为手里,密诏中光绪皇帝以紧迫的语气向康有为叙述了自己的皇位很难保住,慈禧太后随时都会对他下毒手,令康有为“汝可迅速出外,不可迟延”。维新派的几个核心人物读着密诏,皆失声痛哭,誓死要搭救皇上。于是他们决定铤而走险,实行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交权。他们将实行兵变的希望寄托在和他们关系密切的袁世凯身上。八月初三夜,谭嗣同到法华寺,秘密会见袁世凯,让袁世凯杀掉慈禧的心腹荣禄,包围颐和园,杀掉或囚禁慈禧太后。

此后的事情发展在历史上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袁世凯一面答应维新派的要求,骗得光绪帝封他为侍郎,另一面他看到慈禧太后势力强大,就决定投靠慈禧这一边。八月初五,袁世凯回到天津向荣禄告密,出卖了光绪帝和维新派,当夜,荣禄赶回北京向慈禧报告。第二天早晨,慈禧就囚禁了光绪帝,捉拿维新派分子,杀了六君子,戊戌变法遂以失败告终。

数十年来,这种说法一直被史学界认可。但近年来,却又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疑问,认为不是袁世凯告密才让慈禧发动政变的。

第一,慈禧所发的逮捕令中只有康有为、康广仁兄弟,而没有让袁世凯实行兵变的首犯谭嗣同。如果是袁世凯告密,那么谭嗣同必定是第一个要被捉拿的人。而且康有为兄弟被抓的罪名是“结党营私,莠言乱政”。如果有劫持慈禧的阴谋,则是株连九族的罪名,慈禧不会“大意”地忘记了这个罪名吧?

第二,袁世凯告密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说法主要是依据袁世凯所写的《戊戌日记》。而袁世凯在写此日记时是在清朝统治时期,他夸大自己告密的主动性,无非是向慈禧太后表示他对大清王朝的一片忠心。而且日记中明显存在着许多疑点:维新派包围颐和园,杀慈禧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