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了解印度(寺庙、集市、古堡、丛林、喧嚣的城市生活构成的复杂之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04:08:25

点击下载

作者:澳大利亚LonelyPlanet公司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了解印度(寺庙、集市、古堡、丛林、喧嚣的城市生活构成的复杂之美)

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了解印度(寺庙、集市、古堡、丛林、喧嚣的城市生活构成的复杂之美)试读:

今日印度

如此众多的邦、语言、宗教、传统、观点以及不断争夺发展空间和关注度的种族,印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它的问题,而是它在面临这么多障碍的情况下取得的成功。尽管挑战重重(从贫穷和针对女性的暴力到宗教冲突以及与邻国的军事争端),印度仍然蓬勃发展,是南亚最成功的国家,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最佳电影《甘地传》(1982年)经典电影。《印度往事》(2001年)阿素托史·哥瓦力克编剧并执导。《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9年)从电影里,追寻印度几十年的变迁。《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年)虽是一部虚构的电影,却也能让人对印度年轻一代的现状窥豹一斑。《小萝莉的猴神大叔》(2015年)讲述了一个拥有虔诚宗教信仰的单纯印度男人帮助巴基斯坦哑女与父母重聚的故事。最佳书籍《午夜之子》萨尔曼·拉什迪的寓言讲述了印巴分治的

历史

。《微妙的平衡》罗因顿·米斯特里著,叙述了发生在孟买的一个悲剧故事,笔触动人。《项塔兰》格里高利·大卫·罗伯茨对自己印度经历的生动描述。旅行者的最爱!《印度记》于坚著,一本印度随笔,大量的摄影图片与细腻的文字,展示出作者对印度精神世界的独特感知。《印度三部曲》维·苏·奈保尔著,分别为《受伤的文明》《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细腻笔触,带你走进这个“难以表述的国度”。《微物之神》阿兰达蒂·洛伊著,揭示了印度女性的生存状况和让人欲哭无泪的命运。注意事项保守穿着 避免穿着紧身、轻薄和暴露的服装,以免惹人侧目。鞋 在进入别人家庭和崇拜场所之前脱鞋是礼貌的行为。摄影 在拍摄他人、典礼或圣地之前最好预先征得许可。欠妥之举 避免将脚底对着他人或神灵,或者用脚触碰任何人。礼节合十礼 将双手合十呈祈祷状,口念“namaste”,这是一种表示尊敬的印度教礼仪。握手,不要拥抱 握手没有问题,但陌生人之间的拥抱并不常见。摇头 可能表达“是”“也许”,或者也可能是表达“我不知道”的一种礼貌方式。洁手 在进餐或握手时只能使用右手;左手一般是“如厕”的手。人口:13.24亿(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2.3万亿美元(2016年)失业率:5%(2016年)识字率:74.04%(65%/82% 女性/男性)性别比:940/1000(女性/男性)每100个印度人中信仰体系(占人口百分比)每平方公里人口数政治形势如今印度的政治面貌仍然被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继续塑造(很多情况下是受到撼动)着。2014年,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执政党印度国大党(Indian National Congress)和它的世袭领导人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印度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的曾孙,莫迪任职总理。在这次大选中,莫迪被对手描绘成一名宗教原教旨主义者和鹰派人士,不断指控他对2002年古吉拉特邦的教派冲突负有责任,但他在任期内的执政表现比许多人惧怕担心的更趋于温和。虽然部分强硬政策带来了支持率的增长(最明显的就是反对屠宰牛,该政策导致牛肉销售的禁令并引发对被指控杀牛者的悲惨攻击),但莫迪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和所谓的“古吉拉特发展模式”的强力关注,为他赢得了印度各个阶层人口的坚定支持,无论他们的宗教背景如何。在他的头两年任期里,莫迪缩减了福利开支,但是也降低了税率、简化了行政手续并增加了外国公司的投资,为印度的中产阶级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2016年11月8日,莫迪采取了也许是他最勇敢的行动。政府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废除了印度的500卢比和1000卢比纸币,这一令人震惊的举措旨在打击偷税漏税者、腐败政府官员和恐怖主义的资助人。虽然受到多方批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该组织因为这道禁令下调了印度的经济增长预期—但废钞并没有导致预计的民间动乱,不过引发了大规模混乱,在新纸币进入流通之前各大国营银行门口都排起了长队。莫迪政府在社会问题上的进展就没有那么活跃了。经历了一系列社会高度关注的强奸和谋杀事件之后,针对女性的暴力仍然是严重损害印度声誉的问题,2017年在班加罗尔迎新年的庆祝活动上还发生了大规模骚扰女性事件。废钞举措产生的一个意外后果是女性控制财富的减少,因为妇女被迫暴露自己所攒的私房钱,将钱移交给男性亲属。不过进步还是有的;莫迪政府正在讨论在公共部门设置33%的女性员工配额以及禁止充满争议的塔拉克(talaq)惯例:穆斯林男性只要重复说三次talaq(休妻),就可以和自己的妻子离婚。数量众多的人口和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曾经是帝国附庸的印度如今正在迅速崛起,成为能够与欧洲和美国比肩的全球超级大国,但它最大的资源—13.24亿人—或许也是它最大的挑战。印度常常被列为全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但是它庞大且增长迅速的人口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生活在官方贫困线以下,每天的购买力平均还不到1.9美元。随着每年人口增长1.2%,印度正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让经济增长的好处能够惠及普通民众。众多的人口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世卫组织2016年空气污染数据显示,以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排序,印度的坎普尔成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首都新德里则排名第六。如今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座城市中有一半都位于印度。快速的工业化,严重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机动车尾气,当地民众焚烧垃圾和秸秆等粗放的生活方式,都成为空气污染的元凶。同时印度薄弱的环境监测基础设施也让治理变得举步维艰,很多城市甚至无法提供连续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尽管印度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改善环境,但短时间内民众还需要承受空气质量下降带来的恶果。克什米尔僵局数十年来印度和巴基斯坦针对克什米尔争议地区的边境冲突一点也没有缓和的迹象,而在2016年克什米尔军事指挥官被印度军队击毙后,又发生了一轮暴力事件高潮。在随后引发的抗议中,85人丧生,13,000人受伤,很多人因警察驱散人群时使用的防暴子弹造成永久失明。自从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针对克什米尔地区的争议一直困扰着印巴关系,克什米尔山谷(Kashmir Valley)主要生活着穆斯林,印巴两国均宣称对该地区全境拥有主权,此外当地还存在一个克什米尔独立建国运动。这一争端引发了三次印巴战争(1947年、1965年和1971年),而越过控制线的一系列入侵和交火事件已经造成双方数万名平民死亡。克什米尔争端还被认为触发了穆斯林武装分子在印度境内发动多起恐怖袭击。根据印度方面的指控,巴基斯坦政府为在印度发动了数百起袭击(包括2016年印巴边境附近印度军营遭到的一系列致命袭击)的武装组织提供了庇护所,这些武装集团还得到了巴方的资金、军事和技术支持。2008年紧张局势的缓和促进了关于在克什米尔建立自治区的对话,但是武装分子于三天时间里在孟买接连发动爆炸、枪击袭击,至少造成163人遇难,局势迅速恶化。一名枪手被活捉,他是一名巴基斯坦人,与虔诚军(Lashkar-e-Taiba)有关联。这个军事组织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其目的是协助克什米尔的巴基斯坦军队,而且和印度境内发生的数十起袭击有所牵连。尽管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和巴基斯坦前任总理纳瓦兹·谢里夫(Nawaz Sharif)曾在2014年和2015年进行短暂会晤,但局势仍然很紧张。随着2016年印度军方在巴基斯坦控制一侧克什米尔地区对武装分子进行所谓的“外科手术式打击”,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从那以后,控制线一带双方交火持续不断,大约10,000人从边境炮火覆盖范围内的家中撤离。克什米尔近期的未来既取决于印度或巴基斯坦政府的立场变化,也同样取决于美国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外交计划。历史印度经历了许多次征伐侵略和帝国变迁、宗教的诞生和文明的崩溃、巨大的进步和数不清的灾难,然而正如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所说,印度是“由强韧但无形的线绑在一起的无数个矛盾体”。印度的历史不只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而是一个由众多社区和文化所构成的国家的历史。在经历数世纪的斗争和冲突之后,人们发现团结比分裂让自己更强大。由此而形成的国家堪称文化上的万花筒,融合了亚洲一些最伟大文明的思想和态度。

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流域横跨现代的印度—巴基斯坦边界,是南亚次大陆文明的摇篮。这个地区的第一代居民是依靠农耕和畜牧为生的游牧部落。在数千年时间里,这些部落逐渐形成城邦文化,尤其是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到公元前2500年时,大型城市已经初步形成,其核心即众所周知的哈拉帕文化(Harappan culture),该文化经历了一千多年的繁荣时期。想了解更多印度河流域古文明相关信息,可登录Harappa(www.harappa.com),这个网站有通俗易懂的学术多媒体介绍。哈拉帕文明成熟时期的杰出城市包括位于当今巴基斯坦的摩亨佐达罗(Moenjodaro)和哈拉帕,不过艾哈迈达巴德附近的城市洛塔(Lothal)如今依然可以参观,从定位精确、布局细致的街道规划中,依然能够领略到这一拥有4500年历史的文明的复杂程度。哈拉帕文明的城市尽管分布在广阔的区域内,却拥有令人惊叹的一致性。就连它们的石工和街道都有标准尺寸。它们通常都有一个单独的卫城,用来举行各种宗教活动,还有巨大的水池,也许曾经用来举行沐浴仪式。哈拉帕文明主要城市的规模也足以让人惊叹—估计摩亨佐达罗巅峰时期的人口达到约50,000人。到公元前3000年中期,印度河流域文化无疑可与同时期形成的其他伟大文明媲美。哈拉帕人与美索不达米亚人通商,并且开创了一套度量衡体系,还发展了以陶土和青铜塑像为代表的艺术。考古发现的各种文物,包括各种牛车和珠宝等,都为这种独特的印度文明提供了最早的佐证。事实上,许多哈拉帕文化元素后来都融入了印度教。RK Narayan在1973年出版的小说《罗摩衍那》是对公元前3世纪印度经典著作的现代精编和重述。这位著名的小说作家还在1978年出版了缩写版《摩诃婆罗多》。在哈拉帕遗址发现的陶土像展现了对于一位女性神灵(后来化身为卡莉)和一位伴有四只动物、呈瑜伽士坐姿的三面男性神灵(被认为是历史上的湿婆神)的崇拜。后来还发现了黑色石柱(与湿婆神的生殖崇拜有关)和动物形象(最突出的是弓背公牛;后来成为湿婆神的坐骑—公牛南迪)。在德里的国家博物馆可以看到一尊小青铜像“舞蹈的女孩”,她的淡然凝视已历经四千五百多年风云。该雕像说明当时的社会已经高度发达,不但能制造技艺高超的雕像,而且人们还有休闲娱乐的追求。

早期入侵和宗教兴起

哈拉帕文明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衰落。一些历史学家将帝国的终结归因于洪水或降雨减少,这撼动了哈拉帕文明的农业根基。虽然缺乏考古学证据和古印度文献的书面记录支持,但长久以来流传一种颇富争议的理论,认为雅利安人的某一次入侵结束了哈拉帕人的文明。而与之针锋相对的理论称雅利安人(Aryan,该词在梵文中意思是“贵族”)才是印度大陆最初的原住民,没有清晰的证据表明雅利安人来自其他地方,甚至雅利安人到底是不是一个独特的种族也尚存疑问,所以“入侵”很可能只是附近文化的新理念的入侵。传统入侵理论的捍卫者认为,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阿富汗和中亚地区的雅利安部落开始渗入到印度西北部。尽管他们在军事上占优势,但他们的进展却是循序渐进的,通过连续不断的部落领土争夺,新移民将势力范围逐渐向东推进到恒河平原。最后这些部落控制了远到温迪亚山脉(Vindhya Hills)的印度北部地区。根据这一理论,印度北部地区的许多原住民,即达罗毗荼人(Dravidians),被迫南迁。摩诃毗罗和佛陀是同时代的人,他们宣扬的教义也彼此交叠。佛陀在SankhaSutta和《天现经》(Devadaha Sutta)中阐述了两者的差异(以及他的评论),将摩诃毗罗尊称为尼乾陀(意思是“脱离苦海”)·若提子。可在小乘佛教网站www.access toinsight.com阅读这些经文。可以确定的是,雅利安人造就了伟大的梵语文学传统。印度教的神圣经文《吠陀经》(Vedas),就创造于这段过渡时期(公元前1500至前1200年),种姓制度也逐渐正式化。这些发展对印度的宗教和历史影响深远。公元前7世纪末期,随着雅利安文化传播到恒河平原的各个地区,它的追随者逐渐形成16个王国,随后又组成4个大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公元前364年建立的难陀王朝(Nanda Dynasty),统治北印度的广袤地域。在此期间,印度腹地勉强躲过了来自西方的两次入侵。如果这些入侵成功,印度的历史进程将被彻底改写。第一次是由波斯国王大流士(Darius,公元前521至前486年)发起,他吞并了旁遮普和信德(分别位于现代印度和巴基斯坦边境两侧)。亚历山大大帝于公元前326年率军东征,从希腊逼近印度(这本身就是一大成就),但他在旁遮普返回,并未将印度纳入自己的治下。这一时期同样见证了两个重要宗教的崛起,即佛教和耆那教,均于公元前500年左右在北方平原兴起。佛陀和耆那教创始人摩诃毗罗(Mahavir)质疑《吠陀经》,并对种姓制度提出批评,吸引了许多来自低种姓的追随者。

孔雀王朝及其后续政权

如果说哈拉帕文化孕育了印度文明,那么孔雀王朝的旃陀罗笈多(Chandragupta)则创建了第一个强大的印度帝国,疆域从孟加拉延伸到阿富汗和古吉拉特邦,大概是印度历史上最广阔的版图。他于公元前321年推翻难陀王朝上台执政,不久后将帝国疆域拓展至一度为亚历山大大帝占据的印度河流域。孔雀王朝以华氏城(即如今的巴特那)为王都(修建了带许多柱子的宫殿),占据了印度北部的广大疆域,其势力范围最南达到如今的卡纳塔克邦。同时代的耆那教和佛教典籍中有许多对这一时期的记录,此外在古代文本《治国安邦术》(Arthasastra)中还有对印度治国艺术的详细论述。这个帝国在阿育王的统治下步入鼎盛时期,他皈依了佛教,并将此信仰传遍南亚次大陆。阿育王的领导力和凝聚力是如此强势,以至在他于公元前232年去世之后,无人能阻止孔雀王朝的分崩离析。这个帝国快速瓦解,在公元前184年完全消亡。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没有一个帝国能与孔雀王朝的稳定和经久不衰的历史遗产相媲美,但在阿育王之后的时代里,还是至少出现过一脉皇室能够重视艺术,并且有足够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社会凝聚力。后来,萨达瓦哈纳王朝(Satavahana)逐渐控制了如今的马哈拉施特拉邦、中央邦、切蒂斯格尔邦、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等地区。在该王朝的统治下(公元前230年至公元200年),以文学和哲学为代表的印度艺术呈现出一派生机;佛法教义得以蓬勃发展;南亚次大陆迎来一段相当兴旺繁荣的时期。南印度也许缺乏北印度那样的辽阔肥沃的农耕平原,却构建了得天独厚的印度洋海上商贸航线,还通过陆路与罗马帝国和中国进行贸易。孔雀王朝遗址朱纳格特(古吉拉特邦)安拉阿巴德堡(北方邦)鹿野苑(北方邦)桑吉(中央邦)菩提伽耶(比哈尔邦)吠舍离(比哈尔邦)阿默拉沃蒂(安得拉邦)开明皇帝除了莫卧儿帝国和许多世纪之后的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外,控制印度领土面积最大的非孔雀王朝莫属。孔雀王朝也因此在印度历史上留下了诸多浓墨重彩的艺术符号。阿育王统治的一大特点就是蓬勃兴盛的艺术和雕塑,他还是一位哲学家式的国王,将表述明确的法令凿刻在岩石上,一来为教化人民,对于他发动的战争造成的人民苦难表示忏悔;二来可以标志他所统治的广阔疆域。其中一些道德教义至今仍可见到,最著名的是古吉拉特邦朱纳格特(Junagadh)的阿育王法典(Ashokan Edicts)。大多数法令文告提到并定义了佛法(dharma)的概念,它有多种内涵,如良好的行为、顺从、慷慨和善良等。阿育王统治无疑也是佛教发展的一个历史新高点:他于公元前262年皈依佛教并宣布其为国家宗教,从根本上摆脱印度教精神和社会影响。阿育王还在该地区建立了数以千计的佛塔和寺院,如今在北方邦的鹿野苑仍然可以感受到曾经的辉煌—佛陀在这里举行首次讲道法会,宣扬八正道,即得道的中间道路。这样的地方还有中央邦的桑吉。阿育王还向国外派出使团,他在斯里兰卡极受尊崇,因为他曾派遣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到这个岛上弘扬佛法。在他去世和帝国分崩离析之后,他的愿景未能成为现实,但作为一种抱负流传下来。这位伟大君主留下了许多遗产,其中之一就是印度国旗:国旗中间的图案是“阿育王法轮”,即一个有24根轴条的蓝色法轮。

笈多王朝的黄金时代

孔雀王朝覆灭之后,各个王朝都将印度的大部分疆土纳入自己名下,但他们仅仅是有名无实。在整个南亚次大陆,小部落和王国才是各自土地上的实际控制者,牢牢掌控当地事务。公元319年,这些部落中默默无名的笈多王国(Guptas)第三任国王旃陀罗一世,在幸运地迎娶北印度最强大的Liccavis部落的公主后异军突起。笈多王朝的版图迅速拓展,在旃陀罗二世(公元375~413年在位)统治期间,帝国疆域达到顶峰。中国朝圣者法显当时前往印度取经,在文献中称印度人“十分富足”,皇帝统治开明公平。诗歌、文学、天文学、医学和艺术也风起云涌,阿旃陀、埃洛拉、桑吉和鹿野苑出现了许多艺术精品。笈多王朝对佛教实践和艺术给予充分的宽容,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支持。在笈多王朝统治末期,印度教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力量,它的蓬勃发展掩盖了耆那教和佛教的光辉;特别是佛教,在匈奴人入侵后,逐渐没落,此后再也没能成为印度的主流传统。6世纪初匈奴人入侵标志着这个时代的结束。在公元510年,匈奴王头罗曼(Toramana)率军击败了笈多军队。北印度再度分裂为多个印度教王国。人们普遍认为,零和无穷的概念就是由笈多王朝时期的印度杰出数学家所发明。

印度教的南方

印度南方总是声称自己历史独特。由于远离北方的政治发展,这里曾经形成了许多独立的强大王国,其中包括萨达瓦哈纳帝国—尽管王朝统治者信奉印度教,但是他们会在阿默拉沃蒂(Amaravathi)和桑吉练习佛教冥想并倡导佛教艺术—以及羯陵迦王朝和伐迦陀迦王朝。在肥沃的沿海平原上,许多部落王国逐渐成为最强大的南方帝国,其中包括朱罗王朝、潘地亚王朝、遮娄其王朝、哲罗王朝和婆腊伐王朝等。遮娄其王朝的主要统治区域在印度中南部的德干高原地区,但是他们的势力范围经常向北延展。在遥远的南方,婆腊伐王朝统治时期从4世纪持续至9世纪,开创了充满生机、颇具巴洛克色彩的达罗毗荼建筑风格。留存下来的婆腊伐王朝精美建筑典范位于如今的泰米尔纳德邦各地,散落于昔日婆腊伐王都甘吉布勒姆。南部的繁荣昌盛建立在与其他文明的长期商贸往来基础之上,其中包括古埃及和古罗马。印度人用香料、珍珠、象牙和丝绸,换来罗马人的黄金。印度商人还将他们的影响拓展到东南亚地区。公元850年,朱罗王朝取代婆腊伐王朝成为地区强权。他们很快就将南部深远的商贸影响力转换为领土征服。在罗阇罗阇一世(Rajaraja Chola Ⅰ,985~1014年)统治期间,他们几乎控制了整个南印度,还有德干高原、斯里兰卡、马来半岛一部分以及位于苏门答腊的三佛齐王国部分领土。但是,他们并非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海外。朱罗王朝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精美非凡的达罗毗荼风格建筑,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位于坦贾武尔雄伟的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以及吉登伯勒姆令人叹为观止的娜塔罗伽神庙。在这一时期,印度教始终是南印度文化的基石。德干苏丹国的建筑Citadel、Golgumbaz、Ibrahim Rouza、贾玛清真寺(比贾布尔)古堡、巴赫马尼陵墓(比德尔)戈康达堡、库特卜·沙陵墓、查米纳塔门(海得拉巴)KA Nilakanta Sastri所著的《从史前时期到毗奢耶那伽罗王朝覆灭期间的南印度历史》可以说是关于该地区最全面的(大部头)历史叙述。

伊斯兰教的北方

第一批抵达印度的穆斯林以两类人为主,一类是新改信伊斯兰教的商人,他们在公元7世纪初跨越阿拉伯海而来,在南方的一些港口建立了聚居点;另一类是公元663年从北方过来的小股阿拉伯势力。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零星的冲突持续发生,但没有大规模的对抗,直到10世纪末为止。从这一刻起,一波接一波的陆上袭击开始撼动北方。伊斯兰教扩张的先锋是伽色尼王朝的苏丹马哈茂德。在11世纪初,马哈茂德将伽色尼(位于当今的阿富汗境内)变成世界上最辉煌的都城之一,而大部分资金来源则是对邻国领土的掠夺。在1001年至1025年,马哈茂德先后17次入侵印度,最有名的一次是将位于古吉拉特邦的湿婆索姆纳特寺洗劫一空。为了保卫这座神庙,印度军队付出7万人阵亡的巨大代价,但它最终还是于1026年年初化为一片废墟。在取得这次胜利之后,马哈茂德将无数的黄金和其他战利品运回自己的国都。这些劫掠有效地改变了北印度的力量对比,使随后的入侵者能够长驱直入索取这片土地。马哈茂德于1033年去世后,伽色尼被塞尔柱王朝占领,随后被来自阿富汗西部的廓尔王朝吞并。廓尔王朝同样虎视眈眈地紧盯着富饶的印度。1191年,“廓尔的穆罕默德”以残酷无情的方式入侵印度,随后在与印度教统治者联盟军队的对垒中铩羽而归。但他并未气馁,第二年再度来袭,并且大获全胜。他手下的一名将军顾特卜·乌德-丁·艾巴克(Qutb ud-din Aibak)攻下德里,并被任命为总督;在他主政期间,德里宏伟的地标式建筑顾特卜高塔建筑群拔地而起,里面有印度的第一座清真寺。孟加拉也建立了一个独立的伊斯兰教王国,短短时间内,整个北印度几乎都被穆斯林所控制。1206年,穆罕默德去世后,顾特卜·乌德-丁·艾巴克成为首位德里苏丹。他的继任者,伊都特密士(Iltutmish)将孟加拉重新置于中央集权控制之下,并且挫败了蒙古人的入侵企图。阿拉-乌德-丁·卡尔吉(Ala-uddin Khilji)于1296年继任苏丹,势如破竹地将帝国边界继续向南推进,同时成功抵抗了来自蒙古骑兵的不断进攻。泰米尔纳德邦的婆腊伐王朝建筑海岸神庙,马默勒布勒姆五部战车神庙,马默勒布勒姆神庙群,甘吉布勒姆岩堡寺,蒂里奇(蒂鲁吉拉伯利)在建成后的800年里,顾特卜高塔先后被两次雷击和一次地震毁坏,前后由四位苏丹、一位英军少校和一位总督下令修复或重建。

南北碰撞

阿拉-乌德-丁于1320年去世,穆罕默德·杜格拉克(Mohammed Tughlaq)在1324年继任苏丹。1328年,杜格拉克吞并了曷萨拉王朝的南部重镇,将贝卢尔、赫莱比德和索姆纳特布尔等要地纳入版图。然而,尽管帝国版图在前

莫卧儿帝国

时期的杜格拉克统治下达到顶峰,但是他过度膨胀的野心也埋下了帝国分崩离析的种子。与他的前辈不同,杜格拉克不满足于对南印度施加间接影响,而是希望对其进行直接控制。在取得连战连捷后,杜格拉克决定将王都从德里迁往更加中心的位置。新都城被命名为道拉塔巴德,就位于当今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奥兰加巴德附近。杜格拉克决定使用强制手段将德里的所有居民迁往南边1100公里外的新王都,这一举措造成大量的人口减损。但是,他很快就意识到这使得北方几乎不设防,于是整座都城再次北迁。规模宏大的道拉塔巴德山顶古堡是见证他狂妄梦想的最后遗迹。廓尔王朝的日子已屈指可数。最后一位伟大的德里苏丹—费罗兹·沙(Firoz Shah)于1388年去世。1398年,来自撒马尔罕(中亚城市)的帖木儿(Timur)入侵印度,给苏丹国带来致命一击。帖木儿残忍无情地洗掠了德里;据说他手下的士兵屠杀了所有印度教居民。在杜格拉克撤离南印度后,几个小王国顺势而起,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分别是尊奉伊斯兰教的巴赫马尼苏丹国,它于1345年建国,定都古尔伯加,后来迁都比德尔;以及尊奉印度教的毗奢耶那伽罗王朝(Vijayanagar empire),它于1336年建国,定都亨比。这两个王国之间的征伐是印度历史上最为血腥的片段,在莫卧儿带来更开明时代之前的两个世纪里,它们始终难分伯仲。莫卧儿帝国毗奢耶那伽罗王朝正在经历最后的日子,下一个伟大的印度王朝已然奠基。莫卧儿帝国幅员辽阔,其巅峰时期的势力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次大陆。但是,它的重要意义绝不仅仅是广阔的疆域。莫卧儿帝国的君主们带来了艺术和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对建筑的热爱也为印度留下了许多精美绝伦的建筑遗产—包括由沙贾汗(Shah Jahan)下令修建的壮观的泰姬陵。莫卧儿帝国的创始人巴布尔(Babur,1526~1530年在位)拥有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血统。1525年,他从首都喀布尔进军旁遮普。凭借火器带来的技术优势、骑兵和炮兵的完美配合,巴布尔于1526年在帕尼帕特战役中击败了强敌德里苏丹。尽管最初取得了胜利,但在1539年,巴布尔之子胡马雍(Humayun,1530~1556年在位)被东印度的强大统治者谢尔·沙(Sher Shah)击败。在谢尔·沙于1545年去世后,胡马雍回来夺取他的王国,并最终在1555年征服了德里。胡马雍于次年去世,其幼子阿克巴(Akbar,1556~1605年在位)继位。阿克巴在位期间不断扩张和巩固帝国疆域,最终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帝国。诚如其名,阿克巴(在阿拉伯语中意思是“伟大的”)或许是莫卧儿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他不仅具备当时统治者所必需的军事才能,而且还是一位睿智的君主和一个热爱文化的人。他看到了之前的穆斯林统治者们所忽略的东西,那就是数量庞大的印度教信众,根本无法从信仰上征服。他巧妙地将印度教徒融入自己的帝国,安排他们担任顾问、将军和行政官员。阿克巴对宗教事务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常会花许多时间与各种信仰专家探讨问题,其中甚至包括基督徒和拜火教徒。不过阿克巴对其他文化的容忍仍然是相对的—在他的统治期间,针对印度教徒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屠杀并不罕见。贾汗季(Jehangir,1605~1627年在位)在阿克巴去世后继承了王位。尽管在位时遇到一些挑战,但贾汗季保持了自己父亲帝国的完整。在形势稳定时,贾汗季常会待在最喜欢的克什米尔,最终于1627年死在前往克什米尔的路上。他的儿子沙贾汗(1627~1658年在位)继承王位后,通过处决所有可能带来威胁的男性亲属,确保了自己的王位。在他统治期间,一些代表了莫卧儿辉煌生动和永恒的建筑拔地而起;除了泰姬陵,他还下令建造了宏伟的德里红堡,并且将阿格拉堡改造成一座宫殿,后来这里却成为囚禁他的监狱。莫卧儿帝国最后一位伟大皇帝奥朗则布(Aurangzeb,1658~1707年在位),囚禁了他的父亲(沙贾汗)之后,再经过两年的王位争夺,战胜了其他兄弟登上王位。作为一名狂热的宗教信徒,奥朗则布全力扩张帝国疆域,从而也步上了300年前穆罕默德·杜格拉克的老路。糜烂的宫廷生活加上印度教徒对增税和严厉的宗教控制感到不满,削弱了莫卧儿帝国的凝聚力。莫卧儿帝国还受到印度中部马拉地人(Maratha)以及孟加拉境内英国人的重大挑战。随着奥朗则布在1707年去世,王朝已是日暮途穷,气数将尽,波斯王国的纳迪尔·沙(Nadir Shah)于1739年攻入德里。莫卧儿帝国的“皇帝们”的统治一直延续到1857年的第一次独立战争,然而他们都只是没有王国的傀儡。从伽色尼王朝到德里苏丹国,再到莫卧儿帝国,多个帝国的官方语言都是波斯语。结合了波斯语、阿拉伯语和本土语言的乌尔都语经历数百年的演化,在莫卧儿王朝统治时期成形。优秀历史读本《旅行者的印度史》(A Traveller’s History of India),作者是Sinha Raja TammitaDelgoda。《印度河流域的帝国》(Empires of the Indus),作者是Alice Albinia。《印度历史》(India: a History),作者是John Keay。

拉其普特人和马拉地人

在莫卧儿帝国统治时期,印度教的力量始终不容小觑,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拉其普特人(Rajput),拉贾斯坦的世袭统治者。拉其普特人是一个骄傲的武士种姓,无论是战斗还是国事,都坚定执行骑士精神的准则。拉其普特人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入侵他们的领地,但却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战。当他们没有为反抗外部压迫而作战时,他们就会将精力用来自相残杀。这使他们的领地最终沦为莫卧儿帝国的附属国。但是,他们在作战时的英勇无畏受到广泛认可,莫卧儿军队的骁勇将士中就有许多拉其普特人。马拉地人的凶悍不及前者,但结果证明其更富有战斗力。他们在伟大领袖希瓦吉(Shivaji)的率领下一举成名。希瓦吉又被称为贾特拉帕蒂·希瓦吉·马哈拉吉(Chhatrapati Shivaji Maharaj),因为支持印度教徒反抗穆斯林统治者而获得广泛支持。在1646年至1680年间,希瓦吉在印度中部各地反抗莫卧儿军队时表现得极为英勇。希瓦吉曾经被莫卧儿军队俘虏并被带到阿格拉,然而他成功逃脱并且继续他的英勇传奇。许多流浪的说书人如今仍会讲述他不同凡响的故事。他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备受尊崇,他的许多最勇猛的事迹都是在这里发生的(如今,你在孟买随处都能见到希瓦吉的名字)。他另一让人肃然起敬之处在于,作为一个低种姓的首陀罗,他向世人展示了伟大的领袖并不一定要出身刹帝利(武士)种姓。希瓦吉之子被奥朗则布俘虏、双眼被刺瞎,最后被处死,而他的孙子没有那么顽强,马拉地王国继续在Peshwas这些世袭制的政府大臣们统治下维持,然而这些大臣成为真正的统治者,并逐渐攫取了日益衰败的莫卧儿帝国的更多权力。马拉地王朝的扩张于1761年在帕尼帕特戛然而止。在200年前巴布尔赢得战斗并一举建立莫卧儿帝国的这个小镇上,马拉地人被来自阿富汗的艾哈迈德·沙·杜兰尼(Ahmad Shah Durrani)击败。马拉地的向西扩张就此止步,尽管他们巩固了其在印度中部的统治,但最终输给了印度最后的帝国主义强权—英国。Amar Chitra Katha是颇受欢迎的动漫图书出版社,书籍主题包括印度民间传说、神话和历史。该社出版了几本关于希瓦吉的图书:《希瓦吉—了不起的马拉地人》(Shivaji–The Great Maratha)、《希瓦吉故事集》(Tales of Shivaji)以及《Tanaji,马拉地雄狮》(Tanaji,the Maratha Lion),后者讲述了希瓦吉的伙伴和战友的故事。印度的宗教对决作为对抗穆斯林威胁的印度教王国的联盟,毗奢耶那伽罗王朝很快发展成为印度最富裕和最伟大的印度教帝国之一。在布卡一世(Bukka Ⅰ,1343~1379年在位)统治下,南印度大部分地区都归于该王朝治下。毗奢耶那伽罗王朝和同样位于南印度的巴赫马尼苏丹国实力旗鼓相当。在两军对垒时,毗奢耶那伽罗军队偶尔能占上风,但通常是巴赫马尼军队痛击对手。双方犯下的暴行几乎都违背了宗教信念。1366年,布卡一世为报复受到的蔑视,攻占穆斯林的大本营Mudkal,屠杀了城里的所有居民,但漏掉了一人,他设法逃跑并将遇袭消息传递给苏丹穆罕默德·沙(Mohammad Shah)。穆罕默德发誓绝不善罢甘休,一定要杀掉10万印度教徒。然而,根据穆斯林历史学家菲里什达(Firishtah)的记述,在接下来的战役中,总共有50万“异教徒”被杀。不管怎样,毗奢耶那伽罗王朝还是幸存了下来。1484年,巴赫马尼苏丹国瓦解为五个独立王国,势力范围集中在五个主要城市—贝拉尔、艾哈迈德纳格(Ahmadnagar)、比德尔、比贾布尔和戈康达。至今在比贾布尔和比德尔仍可看到这段伊斯兰教统治时期杰出的遗迹。在几乎没有北方势力侵扰的背景之下,南部地区的印度教帝国享受到难得的黄金时期。1520年,毗奢耶那伽罗国王克利须那德瓦拉亚(Krishnadevaraya)甚至攻取了比贾布尔。然而,与巴赫马尼苏丹国一样,毗奢耶那伽罗王朝也很快暴露出薄弱环节。一系列的起义让这个王国分崩离析,而此时穆斯林苏丹国正开始组成新的联盟。1565年,亨比在塔利科塔战役中被夷为平地。尽管毗奢耶那伽罗王朝的最后一支血脉得以逃脱,政权又苟延残喘数年,但真正的实权却旁落到当地穆斯林统治者或曾经忠于毗奢耶那伽罗国王的印度教首领手中。当巴赫马尼王朝被莫卧儿帝国攻陷后,印度最恐怖的时代之一终于画上句号。

欧洲列强的到来

公元15世纪,葡萄牙人在寻找一条通往远东的海上航线,希望能直接进行香料贸易。他们还希望找到传说中的基督教统治者祭司王约翰的王国(据说那里有青春之泉),然而最终他们找到的是在印度洋海岸获利丰厚的贸易机会,而且不期而遇地发现了一个兴旺发达的叙利亚基督教社群。1498年,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a)绕经好望角后,抵达如今的喀拉拉邦沿海。这条航线的开创使葡萄牙人在一个世纪时间里垄断了欧洲与印度及远东地区的海上贸易。1510年,葡萄牙人占据了果阿;1531年,他们又占据了第乌。在1961年印度军队进军果阿邦之后,它成了最后一块交还给印度人民的殖民地。在鼎盛时期,从“黄金果阿”进出口的贸易量据说可与里斯本的吞吐量相媲美。但是,葡萄牙人并没有维持全球性帝国所需的资源,在英国和法国到达后,他们很快被赶超和孤立。1600年,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向一家伦敦贸易公司授予特权,准许其垄断英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1613年,东印度公司的代表在古吉拉特的苏拉特建立了第一个贸易站。此后,该公司于1639年在金奈(马德拉斯)、1661年在孟买、1690年在加尔各答先后建立了英国贸易站,由公司派出的代表进行管理和经营。在长达25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一家贸易公司而非英国政府“统治”英属印度。1672年,法国人在本地治里建立了自己的贸易站,甚至在英国撤离印度后,法国人还占据着本地治里这一飞地,如今这里依然可以见到法国殖民时代的建筑遗迹。英国和法国为争夺印度贸易的控制权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竞争。在一段时间内,法国人似乎稍占上风,但是到18世纪50年代时,他们在南亚次大陆上的影响力已经日渐式微。法国的深谋大略实际上在1750年就戛然而止了,当时法国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认为公司的代表过多参与政治,对贸易基本没什么作为。重要代表被解雇,并与英国达成了和解。这个决定实际上让法国丧失了在南亚次大陆的重大影响。嘉亚特里·德维和Santha Rama Rau撰写的《公主的回忆》(A Princess Remembers)是斋浦尔前王公之妻、魅力非凡的嘉亚特里·德维(Gayatri Devi,1919~2009年)引人入胜的回忆录。查尔斯·艾伦出版的《英国殖民时期轶事》(Plain Tales from the Raj)是一本有趣的采访合集,采访对象包括英国统治时期的英国人和印度本地人。

英国人掌权

英国从贸易商转变为行政者几乎是偶然。在获得莫卧儿帝国授予在孟加拉从事贸易的许可证后,随着1690年在加尔各答建立新的贸易站,商贸业务开始突飞猛进。在当地行政长官(nawab)不无忧虑的目光注视下,英国的贸易活动大量增长,“工厂”日益呈现出永久化(及筑防加固)的势头。最终,行政长官渐渐觉得英国的势力太过强大。1756年6月,他率军袭击了加尔各答并占领了这座城市,将英国俘虏们关押在一座很小的囚室里。这间囚室空间狭窄且不通风,第二天早晨发现许多人已经死去。6个月后,东印度公司的雇佣兵罗伯特·克莱夫(Robert Clive),率领一支远征队重新夺回加尔各答,并且与行政长官手下的一位将军达成协议,密谋推翻长官。在1757年6月的普拉西(Plassey;如今被称为Palashi)战役中,罗伯特·克莱夫的计划得以实施,协助他的将军被东印度公司推上傀儡王位。随着英国完全控制孟加拉国,公司的代理人开始肆无忌惮地攫取暴利。继任的当地行政长官最终拿起了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但在1764年的布克萨尔(Baksar)战役中被英军击败。这次胜利使英国在东印度至高无上的权力获得确立。1771年,沃伦·黑斯廷斯(Warren Hastings)成为孟加拉国总督。在任期内,他极大地扩展了公司的控制权。他充分利用了印度正处在因莫卧儿帝国瓦解而导致的权力真空这一有利条件。唯一有可能填补这一权力真空的马拉地人,却出现了内部分化。黑斯廷斯与当地统治者们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其签约对象还包括一位主要的马拉地人统治者。从1784年之后,位于伦敦的英国政府开始更直接地对印度事务进行监管,尽管该地区仍然名义上归东印度公司管理,直至1858年。在南部,英法竞争致使局势并不明朗,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一系列迈索尔(Mysore)战争就明白无误地说明了这一点。战争中,海德尔·阿里(Hyder Ali)和他的儿子提普苏丹(Tipu Sultan),向英国人发动了勇敢而决绝的战争。在第四次迈索尔战争(1789~1799年)期间,提普苏丹在斯里兰加帕南阵亡,英国的统治得到进一步巩固。几年后,与马拉地人的长期斗争也宣告结束,从而只剩下旁遮普(在锡克教徒统治下)独立于英国控制之外。在两次锡克教战争之后,旁遮普最终于1849年沦陷。到19世纪初,印度已经完全处于英国统治之下,尽管许多小邦仍在名义上独立,并拥有自己的统治者—王公(maharaja,或类似称谓的王子们)和地方行政长官。虽然这些“君主统治之邦”实行自治,但一套中央集权体系已然成型。英国官僚模式在印度政府和行政体系中得到了复制—这一政治遗产一直沿袭至今。贸易和利润仍然是英国统治印度的重点,影响深远。铁矿和煤炭开采非常发达,茶叶、咖啡和棉花成为重要农作物。一套庞大铁路网的建设也在此时开工,并且沿用至今;灌溉项目也在不断兴建,莫卧儿时代的地主体制(zamindar)继续推行,进一步扩大了贫困者和无地农民群体的数量。英国人还将英语定为当地官方语言。对他们而言,这一点在这个拥有众多不同语言的国家格外重要,然而这同时也令新上任统治者与印度民众保持了疏远距离。William Dalrymple的《白色莫卧儿》(White Mughals)讲述了一名与印度穆斯林公主结婚的东印度公司士兵的真实故事,这个悲剧爱情故事中交织着宫廷斗争、阴谋诡计和谍海风云。英国人把很多事物引入印度,不过也把很多东西带回英国,包括几十个印地语单词。Pajamas(睡衣)、shampoo(香波)、bandannas(印花大手帕)、dinghies(无篷小船)、bangles(手镯)和bungalows(平房)全都源自印地语或乌尔都语。殖民地时期建筑Colaba和Kala Ghoda,孟买(英国)BBD Bagh及周边,加尔各答(英国)果阿老城和帕纳吉,果阿邦(葡萄牙)本地治里,泰米尔纳德邦(法国)

独立之路

反对英国统治的浪潮在20世纪初叶愈演愈烈,其带头先锋是印度国民大会党。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政党,又被称为国大党。印度国大党于1885年成立,很快就开始参与到印度政府事务之中。1905年,英国想将孟加拉划分出去的企图非常不得人心,导致了大规模抗议,并且遭到印度教徒的强烈反对;穆斯林组成了自己的政治联盟,针对未来政治局面走势来保护自身权益。随着压力不断上升,印度教联盟温和派与激进派之间出现分歧,后者寻求用暴力来宣传他们的诉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紧张的政治局势有所缓和。印度为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超过100万印度志愿者参军并被送往海外,伤亡人数超过10万人。这一举措受到国大党领袖的支持,他们期望在战争结束后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然而根本没有任何回报,幻想就此破灭。旁遮普的紧张局面毫无缓解迹象,在阿姆利则发生骚乱后,1919年4月一支英国军队被派去平息动乱。在指挥官的直接命令下,他们在札连瓦拉园无情地向手无寸铁的抗议者开火。大屠杀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印度,许多本来不关心政治的印度人成为国大党的坚定支持者。此时,国会运动找到了一个新领袖—

圣雄甘地

,一位在英国接受教育的律师,他提出了一条实现印度自治的新道路,即针对英国统治的非暴力反抗(ahimsa)。虽然并不是投身独立斗争的所有人都赞同或跟随甘地的非暴力主张,但是国大党和甘地依然处在推动独立的最前沿。随着未来政治权力分享的前景日益明显,加上甘地领导的大规模运动取得显著成效,穆斯林的反应是开始考虑自己的将来。占人口少数的穆斯林意识到,独立的印度将由印度教徒统治,尽管甘地的方法开明公正,但国大党中的其他人也许并不愿意分享权力。到20世纪30年代,穆斯林开始谋求成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印度的政治活动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国大党的许多支持者被关入监狱,以避免影响战事。《最骄傲的一天—印度的漫长独立之路》(The Proudest Day –India’s Long Road to Independence)由Anthony Read和David Fisher撰写,引人入胜地讲述了印度独立之前的时期。第一次独立战争:印度民族起义1857年,在英国牢牢控制印度半个世纪后,英国人遭受严重的挫折。直至今日,关于印度民族起义的起因仍然众说纷纭。主要因素包括从英国进口包括纺织品在内的大量廉价商品,严重冲击了许多家庭赖以谋生的生计;从许多统治者手中剥夺领土;以及对土地所有者征税等。人们普遍认为,印度民族起义的直接导火索是发生在1857年5月10日北方邦密鲁特(Meerut)军营的一次意外。当时,军营中流言四起,涉及新型子弹上所涂抹的油脂,印度教士兵认为子弹上涂有牛油,而穆斯林士兵则认为子弹上涂的是猪油;穆斯林认为猪是不洁的,牛对印度教徒而言是神圣的。由于步枪子弹上膛时需要咬掉弹壳末端的蜡封,这些谣言引发了极大的动荡。在密鲁特,这样的局面未能得到很好的判断和处理。指挥官让士兵们列队集合,命令他们咬掉所发子弹的末梢。拒绝执行命令的士兵立刻被投入监狱。第二天早晨,兵营里的士兵们哗变,射杀军官并向德里挺进。孟加拉陆军的74个印度营中,有7个没有叛变(其中一个是廓尔喀军团),20个被解除武装,其余47个营全部叛变。士兵和农民将年迈的莫卧儿皇帝围困在德里。他们占领德里长达数月,并把英国驻留人员在勒克瑙围困了5个月,直到最终被镇压。这次事件给双方都留下了无可弥补的创伤。很快,东印度公司开始退出,英国政府开始直接控制印度,并宣布支持土邦当前统治者,宣称只要他们忠于英国,就不会干涉当地事务。圣雄甘地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于1869年10月2日出生在古吉拉特的Porbandar。在伦敦完成学业(1888~1891年)之后,他前往南非从事律师职业。在这里,年轻的甘地开始参与政治,并且反对自己遭遇到的歧视。很快他就成为当地印度人社区的代言人,并且积极倡导人人平等的理念。1915年,甘地带着以非暴力(ahimsa)为主的政治纲领回到印度,开始遵从一种简单自律的

生活方式

。他在艾哈迈达巴德建立了萨巴尔马蒂静修地(Sabarmati Ashram,现为甘地纪念馆),这是首次面向贱民种姓开放的静修所。在短短的一年之内,甘地收获了他的第一场胜利,帮助比哈尔的农民们免受剥削。据说这是他首次从一位追随者那里获得“圣雄”(Mahatma)的称号(人们常说是孟加拉族诗人泰戈尔为他起了这个封号)。1919年带有歧视性的“罗拉特法案”(Rowlatt Act)获得通过,该法允许政治案件无须陪审团就可判决,这促使甘地采取进一步行动,继而组织了一场全国性的罢工抗议。在这次罢工之后的日子里,举国上下群情高涨。英军射杀手无寸铁抗议者的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甘地开始组织针对英国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到1920年时,甘地已经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重要人物,协调组织全国范围的非暴力不合作抗议以反抗英国统治,在激发民族主义情感的同时,他也招致英国的持久敌视。1930年初,甘地在印度乃至全世界都成为焦点,当时他率领数千追随者从艾哈迈达巴德前往古吉拉特海边的丹迪。到达目的地后,甘地隆重地举行了海水蒸发取盐仪式,从而公开谴责引起众怒的盐税;他于是再次被捕入狱。在1931年获释后,他代表印度国大党出席了在伦敦举行的第二次圆桌会议。他虽然赢得了许多英国人民的好感,但却没有获得英国政府的丝毫实质性的让步。政治幻想破灭之后,他于1934年辞去了议员之职。1942年他高调回归,发动了“退出印度”(Quit India)运动,以敦促英国立刻离开印度。他的行为被视为颠覆国家,他和国大党大部分领导都被关进监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忙乱的独立谈判中,甘地被排除在外,眼睁睁地看着国家即将被一分为二—在他看来分裂是一出可怕的悲剧。甘地几乎是孤身奋战,敦促所有人宽容和维持一个印度,而他代表所有社区成员开展工作,引起一些印度教强硬派的憎恨。1948年1月30日,在他前往德里出席祷告会时,他被一名印度教狂热分子那图拉姆·高德希(Nathuram Godse)刺杀身亡。经久不衰的老电影《甘地传》(Gandhi),由理查德·阿滕伯勒执导,是为数不多的能够熟练表现印度坎坷的独立之路恢宏画卷的影片。甘地遗迹甘地陵,德里甘地纪念馆,德里Anand Bhavan,安拉阿巴德萨巴尔马蒂静修地,艾哈迈达巴德Kaba Gandhi No Delo,拉杰果德玛尼·巴芬纪念馆,孟买甘地国家纪念碑,浦那

国家独立和印巴分治

1945年7月,工党在英国大选中获胜,这极大地改变了政治格局。印度独立终于第一次被认定为合法的目标。然而,这个新的愿望并没有转变为实际的智慧,来决定如何调和两个主要印度政党之间的诉求分歧。穆斯林联盟领袖穆罕默德·阿里·真纳(Mohammed Ali JInnah)主张建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而由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领导的国大党则希望成立一个独立的大印度。1946年初,英国派出的使团无法弥合双方的分歧—实际上有证据表明英国人故意挑起两边的对立情绪,以免双方联合起来反抗英国人—这个国家正滑向内战边缘。穆斯林联盟于1946年8月发起的“直接行动日”,导致加尔各答的印度教徒被屠杀,这迅速激起了针对穆斯林的报复。1947年2月,紧张的英国政府做出重大决定,印度独立定在1948年6月。与此同时,阿奇博尔德·韦维尔勋爵(Lord Archibald Wavell)的总督之职由路易斯·蒙巴顿勋爵(Lord Louis Mountbatten)所取代。新总督希望对立的两派同意建立一个统一的印度,但最终无功而返。于是将这个国家一分为二的决定提上日程,只有甘地强烈反对。由于民间暴力活动的急剧升温,蒙巴顿做出了一个鲁莽的决定,将独立日期提前到1947年8月15日。将这个国家划分成

独立的印度

教和穆斯林地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划定分界线几乎根本不可能。一些地区是明显的印度教或穆斯林聚居区,但是其他地区则是两者人数相当的混居地区,甚至还有许多被其他宗教包围的“孤岛型”社区。此外,两个主要穆斯林聚居地区位于这个国家的两侧,因此巴基斯坦将不可避免地被不友善的印度隔成东西两部分。这一安排的不稳定性不言而喻,但直到25年后这种分裂才最终到来,东巴基斯坦成为孟加拉国。边界划分的棘手任务被交到独立的英国仲裁手中,他们清楚地知道这样做会对无数人产生灾难性的影响。边界的决定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难题。印度教人口占大多数、拥有港口设施和黄麻纤维工厂的加尔各答,被从东孟加拉分离出来,后者穆斯林人口占多数、拥有大规模黄麻纤维资源,却没有加工厂和港口设施。100万孟加拉人大规模越过新边界,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问题在旁遮普更为严重,社区之间的对抗已经发展至白热化。作为印度最肥沃富饶地区的旁遮普,拥有许多大型穆斯林、印度教和锡克教社区。锡克教徒在争取成立自己国家的斗争中已然受挫,如今又看到自己的家园被一分为二。新边界从旁遮普两大城市拉合尔和阿姆利则之间一切而过。在独立之前,拉合尔的120万人口中有约50万印度教徒和10万锡克教徒。当一切都尘埃落定时,大概只剩下1000名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仍留在拉合尔城。旁遮普包含了重大灾难所需的全部元素,但是产生的流血冲突远比意料情况严重得多。大规模人口交换开始了。一列列开往西面满载穆斯林的列车,被印度教和锡克教暴徒拦截屠戮。逃向东边的印度教和锡克教徒在穆斯林手中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奉命前往该地区维持秩序的军队鞭长莫及,有时甚至会加入宗派屠杀。当旁遮普的混乱告一段落时,共有超过1000万人迁往边界线另一侧,至少50万人在此过程中被杀。1947年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按计划成为英联邦的主权国家,但是暴力、迁移和几个邦的融入问题仍在继续,尤其是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宪法》最终在1949年11月正式颁布,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独立的印度终于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Rahul Pandita的《我们的月亮有血块》(Our Moon has Blood Clots)、Manoj Joshi的《失落的叛乱》(Lost Rebellion)和Basharat Peer的《宵禁之夜》(Curfewed Nights)是三本精彩的著作,以知情者的视角生动地讲述了克什米尔冲突。巴基斯坦(Pakistan)一词最初是剑桥大学的一群穆斯林为故土设想出来的缩略词,由P(unjab,旁遮普)、A(fghania,阿富汗尼亚)、K(ashmir,克什米尔)、I(ran,伊朗)、S(ind,信德)、T(urkharistan)、A(fghanistan,阿富汗)和(俾路支斯坦,Baluchia)N构成。该词还合并了pak和sthāna,前者是波斯语单词,意思是“纯洁/干净”,后者是印度-雅利安词,意思是“地方”。克什米尔冲突克什米尔是印巴分治动荡的最持久象征。在独立准备阶段,鉴于印度的“土邦”名义上是独立的,划分印度和巴基斯坦边界的棘手任务变得尤为复杂。作为和解协议的一部分,当地统治者会被问到他们希望加入哪个国家。克什米尔是一个以穆斯林为主的土邦,王公哈里·辛格(Hari Singh)却是印度教徒,他试图推迟自己的决定。一支由普什图人(巴基斯坦)组成的杂牌军越过边界,意图抢先到达斯利那加(Srinagar),将克什米尔并入巴基斯坦。面对此番挺进,克什米尔王公惊慌失措,要求印度提供武装援助。印度军队及时赶到,使得斯利那加免遭沦陷。1947年10月,克什米尔王公签署了《加入书》,将克什米尔并入印度。该文件的合法性立即受到巴基斯坦的质疑,在独立后的两个月,两国之间就发生了战争。1948年,成立不久的联合国安理会呼吁举行公民投票(这依旧是巴基斯坦政策的核心),以决定克什米尔的地位。1949年联合国斡旋的停火确立了双方的分界线,被称为“停火线”(后来成为“实际控制线”,Line of Control,简称LOC)。但这并未解决冲突。克什米尔的三分之二位于印度一侧,其余部分则在巴基斯坦的控制之下,两国仍旧宣称对整个克什米尔拥有主权。自那时起,克什米尔印控区就包含了拉达克(以佛教徒为主,还有少量穆斯林人口)、查谟(以印度教徒为主)和130公里长、55公里宽的克什米尔山谷(以穆斯林为主,该地区大部分居民在此居住)。在克什米尔巴控区,超过300万克什米尔人住在阿扎德(自由)克什米尔,印度人称之为巴占克什米尔(Pakistan Occupied Kashmir,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