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们都在想什么:44个哲学家的奇闻趣事和毕生思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04:15:15

点击下载

作者:杨小说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哲学家们都在想什么:44个哲学家的奇闻趣事和毕生思想

哲学家们都在想什么:44个哲学家的奇闻趣事和毕生思想试读:

前言

一直以来,哲学都像是神庙上的神谕,被人们视为神圣却又晦涩深奥的学问,以至于连追求哲学的哲学家都被人们供奉在高高的神龛之上,成为人们敬而远之的一个群体。然而,哲学家绝不是“思想艰深”“性格古怪”“行为诡异”和“脱离世俗”这些词的结合体,这些词描绘的只是哲学家的一个个侧影,远远不是全貌。事实上,哲学家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生活在现实的世界。曾经看过一些关于趣味哲学和哲学故事的书,在那些著作中,深奥的哲学理论被蕴涵于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小事例中,让读者在轻松的环境中去了解哲理、体味哲学;让读者相信哲学不应该被束缚在神庙里,成为少数人和众神飨食的祭品;让读者相信哲学就是生活,并且蕴藏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人都可以学哲学。受到这些著作的启发,我们也希望能够还哲学家们真实的面貌,展现出一个个哲学家的全貌,而不是他们的侧影。

哲学家是一群可爱的人,他们的可爱是不应该被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艰深的思想所掩盖的。维特根斯坦是一个标准的哲学家,他聪明绝顶,却又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生活上清心寡欲,拒绝继承巨额财产,过着准修道士的禁欲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生活是人们想象中的哲学家式的枯燥生活。但是,我们在他的生活中仍然可以看见许多闪闪发光的趣事。当维特根斯坦阅读完罗素的著作后,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就跑去问罗素他是不是一个天才,如果是,他就研究哲学,做一个哲学家;如果不是,他就回去开飞艇。还有一次,他和病重的摩尔讨论问题远远超过了规定的探病时间,摩尔的夫人指责他妨碍摩尔休息,影响摩尔健康。他却说,谈论哲学问题是摩尔的兴趣所在,如果真的在谈论问题过程中,摩尔因为过于激动而死去,那就让摩尔死好了,因为那样死得其所,一个人应该用他毕生的精力去从事自己所擅长的事,而不应该单纯为了延长生命而放松对工作的努力。在众多哲学家中,这样可爱的事例不胜枚举。他们或是因为自己的机智,或是因为自己的痴迷,或是因为自己的单纯,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些让我们觉得可笑却可敬的行为。他们确实是一群很可爱的人,只是需要我们去亲近、去发现。

哲学家也是一群浪漫的人,在理性的天空放牧着白云般的绵羊。诚然,哲学家的队伍中有很多像康德、阿奎纳这样老学究式的人物,但也不缺乏卢梭、罗素这样的浪漫主义者,他们具有诗人一般的气质。他们追求爱情,追求自由,热爱生活,热爱真理。罗素曾经就说,对爱情的渴慕、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无与伦比的同情,这三种情感极其强烈地支配着他的一生。这三种情感是罗素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大部分哲学家的生活的写照。

当然,哲学家由于他们的性格,由于他们的人生经历,由于他们研究的领域,也会做出一些糟糕的行为,在常人看来这些都是匪夷所思的。像毕达哥拉斯阻止人们鞭打一条幼狗,说它体内寄托着他一位朋友的灵魂。而尼采则抱着马脖子哭泣,说“我的兄弟啊”。黑格尔曾经说,对于同一条宗教格言,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说出来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因为对于这个老人来说,这条格言包含着他所有的生活;而对于这个小孩来说,或许他能够理解格言的意思,但是格言只是格言,里面没有生活。对于哲学家来说,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哲学,他的哲学就是他的生活,我们可以不理解,但我们必须宽容,我们要捍卫他们的权利。除了糟糕的行为外,哲学家也会犯下一些错误,就像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十磅重的铁球下落速度是一磅铁球的十倍。或许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思想伟大的人,犯的错误也大。

哲学家是一群爱思辨的家伙,他们有自己可爱的一面,有自己的浪漫情怀,有自己的搞笑天分,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我们接触他们的逸闻趣事,就是接触他们的生活,而我们了解他们的生活,就是了解他们的哲学。我们的目的不是抬高哲学家在神龛上的位置,也绝不是要把他们从神龛上拉下来。我们希望通过收集整理哲学家们的一些哲理故事、生活趣事,向读者们展现一个个丰满的、全面的哲学家形象,引导读者了解哲学家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哲学,以更宽容、更谨慎的思辨心态去看待哲学。笛卡尔说:“最伟大的人有最高尚的美德,同时也能做最糟糕的坏事。”那些试图从哲学中寻找人生智慧的人应该小心,尽管哲学能够启迪你的智慧,但是不要迷恋哲学家月光下的侧影,小心迷失了回家的路。那些爱思辨的家伙的另外半张脸,你看见了吗?

泰勒斯:西方哲学的开山鼻祖

泰勒斯(约前624——约前547),小亚细亚米利都人,古希腊“七贤”之首,古希腊传说中的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黑格尔称哲学是从泰勒斯的命题开始的。他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世界,在天文学、数学、气象学等方面都有贡献。

其主要哲学观点是:万物是由水而生成,又复归于水。

哲学≠贫穷

一天晚上,泰勒斯到野外观察星空,他一边走一边仰望天空,突然间“噗通”一声,一下子摔进了一个大水坑里,弄得狼狈至极。原来他的注意力太集中了,没有注意到前面有一个大水坑。幸好水坑的水不是很深,可是他却没有办法爬上来。“救命啊,救命啊!”泰勒斯只好高声呼救。

过了一会儿,有人路过,把他从水坑中拉了起来。“明天要下雨!”泰勒斯一边抖动衣服,一边神神秘秘地对帮助他的人说,似乎是为了报答那个人的救命之恩才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我不需要你告诉我这个消息,以后你还是多看看地上的路吧。”那个人不以为意地说。

在回家的路上,那个人把泰勒斯的预言告诉了城邦的人,大家都觉得好笑,认为泰勒斯是个十足的傻子。可是第二天果然下起了雨,人们对泰勒斯能够知道天上的事情感到很惊讶。两千多年后,黑格尔评论这个故事说:“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天空的人,才永远也不会掉进坑里。”后来,泰勒斯又成功地预言了日蚀现象。于是,人们觉得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把他看作圣人。

可是,由于泰勒斯把时间和金钱都用来研究学问,既不做官,也不经商,城邦里的一些人认为他不务正业,对他议论纷纷。有一天,一个开榨油坊的富人在大街上和他不期而遇,他不怀好意地对泰勒斯说:“泰勒斯啊,泰勒斯,你虽然知道天上的事情,可是却看不见脚下的水坑。你虽然被称为最聪明的人,可是却一贫如洗。可见你的哲学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

为了向人们说明知识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泰勒斯决定找个机会教训教训那些嘲笑知识的人,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多说话并不表示有才智,

去找一件唯一智慧的东西吧,

去选择一件唯一美好的东西吧,

这样你就会钳住许多饶舌汉的嘴。

……

这一年冬天,泰勒斯在观察天象时发现,来年特别有利于橄榄的生长,他预测明年橄榄一定会大丰收。于是,他拿出了全部的积蓄,租用了米利都和丘斯两个城邦所有闲置的橄榄榨油机。由于当时正好是冬季,而且橄榄连续几年都歉收,好多榨油坊都是闲置的,所以泰勒斯以很低的租金就搞定了这件事。当然,泰勒斯也租用了那位看不起他的富人的榨油机。

到了第二年,橄榄果然大丰收了。这两个城邦所有的榨油坊的榨油机全部开足马力运行都来不及加工。这时几乎所有的榨油坊老板都想到了泰勒斯去年租用的那些空闲的榨油机。泰勒斯当然根据价值规律抬高了他租来的榨油机使用权的租金。由此,他大大地赚了一笔。

当泰勒斯去年向那个富人租用榨油机时,他还暗中嘲笑泰勒斯是一个傻瓜,可是现在他也不得不求助于泰勒斯。泰勒斯当然毫不留情地向他索要了最高的租金,由于这位富人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只得忍痛接受了泰勒斯苛刻的租借条件。后来亚里士多德在评价这个故事时说:“只要哲学家们愿意,就很容易发财致富,但是他们的雄心却是属于另外的一种。”

水是万物的始基

“本原”是宇宙论的核心概念,可以说是第一个哲学概念。本原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开端”和“主宰”。泰勒斯把单一的实体“水”假定为宇宙构成的本原物质。不难理解他为什么选择水为基本构成成分,因为水有三种存在形态:液态、固态和气态。他认为,尽管物体聚合的形态可以不同,但其质料依然是同样的,因而断定一切物体是由同一种质料构成的。在说明地球在众星体之中的位置时,他断言,地球漂浮在空间中,正如一只球漂浮在水中一样。他做出这一论断,可能受到了古代神话的影响,因为古希腊神话把海神夫妇作为创世的双亲。

泰勒斯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对自然进行哲学思考的哲学家,他摆脱了宗教神话的束缚,试图从变化万千、丰富多彩的自然万物中概括它们统一的本原。可能是由于哲学家刚开始进行哲学思考时,还没有普遍抽象的概念可用,只能用感性直观的东西来表示或象征普遍的东西。“水”是自然中的一种元素,体现了自然哲学家以自然说明自然的哲学原则,它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元素,因为它表征的是作为万物的开端和主宰从而生化万物且始终保持自身同一性的本原,所以具有普遍性和流动性。

毕达哥拉斯:不能对着太阳撒尿

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00),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创始人,第一个使用“哲学”一词的人,认为哲学家就是爱智慧的人。毕达哥拉斯年轻时游学于埃及、巴比伦,学到那里的天文学和几何知识,后返回希腊,在克罗顿招徒结社,创建自己的学派。

该学派有两条最能概括他们思想特色的典型格言:“什么最智慧?——数目”,“什么最美好?——和谐”。

第一位民众教师

毕达哥拉斯在东方学成归来后,本来是想在自己的家乡萨摩斯岛传授知识的,可是当时萨摩斯岛政局混乱,他只得离开家乡,来到意大利南部的克罗顿。下船后,毕达哥拉斯朝城里走,一边走一边盘算如何在这个新地方实现自己的计划。半路上,他看见几个渔夫垂头丧气地从一条岔路上走过来。毕达哥拉斯上去和他们搭话,才知道这些渔夫今天在海边捕鱼一无所获。他约略回想了一下自己刚才走过的海边,就对渔夫们说:“你们想打到鱼吗?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保证你们撒下网就能打到很多鱼。”渔夫们听了很高兴,要毕达哥拉斯赶快告诉他们在何处能打到鱼。这时,毕达哥拉斯说:“不过,我有一个条件,就是等你们打到鱼后,我叫你们做什么你们就得做什么。如果你们答应了,我就带你们去。”渔夫们答应了,于是毕达哥拉斯带他们到了一个自己刚才走过的地方,渔夫的网撒下去果然打到了不少的鱼。这时毕达哥拉斯说出了要求他们做的事,就是趁这些鱼还活着立刻全部放回到海里去。渔夫们信守诺言,把鱼都放了,他们回去后立刻把这件事传播开了。这样一来,毕达哥拉斯很快就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人。

毕达哥拉斯到了克罗顿以后,首先帮助当地人学会做生意,并将怎样用秤称东西和用尺量长度的方法介绍给人们,使人们在同外地来的商人做生意时增加了收入。这样一来当地人就更加尊敬他了。为了能更广泛地向人们传授知识,他决定开办一个公众学校。学校开办后,在这里学习的多达三百多人,毕达哥拉斯成了第一位公众教师。

这是一个集宗教、政治和学术为一体的团体,人称“毕达哥拉斯学派”。这是一个具有神秘性质的组织,弟子在这里学习五年之后,才能第一次和老师见面。而且这个团体不分男女都可以参加,地位一律平等,财产是公有的,甚至所有哲学上的发现也都是集体的。毕达哥拉斯还为这个团体规定了许多奇怪的戒律,比如:不准用铁器拨火、不准在指环上雕刻神像、不准吃动物的心、不准吃豆子、不准踩豆子地……这些禁忌的用意何在,后人有种种分析。有的人认为纯粹是为了使团体带上神秘的色彩;有的人认为像禁食公牛和小牛肉、不准吃豆子和踩豆子地,与发展畜牧业和农业有关;还有人认为是从宗教迷信思想出发,为了使灵魂净化,使附着于人体的灵魂在人死后得以超升,脱离轮回之苦,有些禁令还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毕达哥拉斯的团体很成功,一段时期内甚至取得了克罗顿地区的统治权。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敌对势力联合起来向毕达哥拉斯的团体发动了突然攻击。相传学生们保护着毕达哥拉斯逃了出来,敌人在后面追,当他们跑到一块豆子地时,毕达哥拉斯坚决奉行自己不踩豆子地的戒律,被追上来的敌人捉住杀掉了。但也有传说说他曾用牙齿咬死过一条毒蛇,由此预言自己的学派会遭遇一场政治迫害,于是他来到迈达朋托,最后在这里去世。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禁忌

毕达哥拉斯为自己的学派制定了许多奇怪的禁忌,但是由于其组织的神秘性,人们一直无法知道该学派所有的禁忌,只能在该学派一些成员后来的某些残篇断章中了解一些:

1.去神庙时要先敬神,路途中不要说话,不要做任何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事情。

2.在路途中既不要进入庙宇也不要敬神,甚至经过庙堂的大门也不要对神礼拜。

3.切勿穿着鞋向神献祭和礼拜。

4.避开大道走小道。

5.听命于神灵,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说话。

6.切勿用铁器拨火。

7.帮助负重之人,勿助卸重之人。

8.穿鞋自右脚始,洗脚自左脚始。

9.切勿在暗处谈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事情。

10.切勿跨越横栏。

11.从家外出切勿朝后看,因为复仇女神紧跟着你。

12.饲养公鸡但勿用公鸡祭祀,因为公鸡是专门奉献给太阳神和月亮的。

13.切勿在斗上坐。

14.切勿让燕子在屋檐下筑巢。

15.切勿戴指环。

16.切勿在灯旁照镜子。

17.切勿怀疑神迹和宗教信仰。

18.切勿大笑不止。

19.祭祀时勿剪指甲。

20.起床时要卷好被褥,将睡的地方抚平。

21.切勿食心脏。

22.切勿在被剪下来的头发、指甲上吐唾沫。

23.切勿在灶灰上留下锅的印记。

24.切勿食豆子。

25.切勿食用生灵。

26.切勿食公牛和小牛。

27.切勿踩豆子地。

……

亚里士多德认为,毕达哥拉斯告诫说,勿食豆子,这不仅是因为豆子像阳具,而且像冥王哈德斯的口(因为豆子是唯一的无肢节植物),或者因为豆子具有毁灭的本性,或者因为豆子类似于宇宙,或者因为它们具有寡头政治的特点(它们被用来抽签以选举统治者)。他告诫人们说,勿食桌上掉下来的食物,使他们习惯于具有节制的饮食,这或者是因为这些东西会招致死亡。阿里斯托芬也说,掉下来的东西为英雄所有。勿碰白公鸡,因为这种动物是献给月神的祭品,它能报晓;而且白色是善,黑色是恶。勿碰献祭的鱼,因为神人同享一道菜是不公正的,就像自由人和奴隶享用同一道菜肴一样不合适。勿将面包弄碎,因为古时的朋友在相会时带着一只整的面包,勿分割使他们团聚的面包,一些人解释说,这条戒律和哈德斯的审判有关;另外有些人说,分割面包会使人在战场上变得怯弱而胆小;还有人解释说,宇宙是从面包开始的。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

赫拉克利特(约前540——约前480与470之间),古希腊爱菲斯学派的创始人,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他提出了很多有名的哲学命题,如“一切皆流”“一切皆变”“万物既是存在着,又是不存在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等,他还创造性地用“逻各斯”来抽象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尼采对他的评价极高:“人类永远需要智慧,因而永远需要赫拉克利特。”

爱江山,更爱智慧

按照当时的政治制度,赫拉克利特是爱菲斯城邦的王位继承人,但他目睹市民的社会生活日趋变坏,权贵们的生活日益奢侈淫逸,感到十分痛心。有一次,爱菲斯被波斯人包围,生活来源被断绝,但在这样的形势下,许多人依然花天酒地。不久,城里的人就受到了饥饿的威胁。为了解决生活来源问题,城邦召开公民大会。会上,那些每天耗费大量生活资料的人不着边际地高谈阔论,讨论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人们问赫拉克利特有何高见,他一言不发,转身回去拿来大麦面和水,在公民大会上吃喝了起来。这一举动立即被人们理解,就是说,大家都节俭就可以解决问题。人们感到无需再讨论了,默默地散去。赫拉克利特认识到,要改变败坏的社会风气,重要的是要使人们有正确的思想来指导生活,为此必须钻研学问。于是,他放弃王位,隐居郊外山里的狩猎女神庙宇之中,潜心研究学问。

后来,波斯的国王读了他写的《论自然》,特地派使者去请他到波斯讲课,并许以荣华富贵。赫拉克利特拒绝了,他在信中写道:“那样多的世人生活着,对于真理和正义都是陌生的。他们由于可恶的愚昧而保持着无节制的生活和虚妄的意见。但是我呢,由于已经遗忘了一切罪恶,遗弃了跟随我的无度的嫉妒和居高位的傲慢。因此,我将不应邀来波斯,而在此山野中满足于我的卑微,并保持我的素志。”

由于长期靠吃树皮和草根度日,赫拉克利特最后得了水肿病,不得不返回城邦里求医。他用打哑谜的形式问医生能否使阴雨天变得干燥,医生不懂他的意思,他就对医治失望了,于是跑到牛厩里,把脚伸到牛粪中去,想用牛粪的热力把身体内的水弄干。可是,这种办法对水肿病没有疗效,他最终死于疾病。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每天都和他的学生们一起出来散步,一边走一边讨论问题。有一天,他们来到河边,脱下鞋袜,淌水过去,当走到中间时,赫拉克利特突然站住了,学生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敢往前走,大家站在水中间,让水冲着自己的脚流去。赫拉克利特沉思了一会儿,然后郑重提醒学生记住并认真思考下面几句话:

走下同一条河流的人,经常遇到新的流水。

我们走下而又不走下同一条河,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学生们认真地听完老师讲的这几句话,都感觉到这几句话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但意思一时也捉摸不透。其中有个叫克拉底鲁的学生,认为既然一切事物都处在流动变化之中,一切皆流,那就是说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在发生变化,不可能有一刻的稳定和静止。就像这条河流一样,在我们刚刚踏进去的一瞬间,它就变成另外的河流了,所以我们一次踏进去的就不是同一条河流了。于是,他宣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说法不对,应当是“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有一位希腊喜剧作家,听说克拉底鲁的主张后,特意按照他的这个观点编了一个喜剧,并恭请克拉底鲁在首演时观看。演出开始了,剧中人甲和乙出场了。

甲:朋友,我有急用,可现在手头没钱,请你帮帮忙,借点儿钱给我。

乙:你这个人从来就不讲信用,经常赖账不还。过去我就吃过你的亏,现在你又想来骗我的钱,告诉你,我才不会上你的当呢!

甲:朋友,你怎么这样说呢!我这个人从来都是最讲道理的,以前几次没还,不都是有道理的吗?

乙:你有什么道理,尽是歪理!你别想再耍花招了!

甲:朋友,过去的事就别提了。这次,你无论如何都要帮帮我。我向你保证,这次借的钱一个月以后准还。你要是不信,我可以向阿波罗神起誓,到期不还让神惩罚我!

乙:既然你发了誓,那就把钱拿去吧。到了一个月的期限可不能再赖账!(甲和乙进去,过会儿两人又上场了。)

乙:一个月已经过去了,你要守信用,借我的钱该还了吧!

甲:朋友,你知道我借你的钱干什么吗?告诉你,这笔钱我交了学费,我去拜了一位老师学习哲学。学了他的哲学后,我不论做什么事都是有道理的。要不要我把他的哲学讲给你听?

乙:少废话!借钱时你对神起了誓,现在期限已到,你把钱还来,不然神要惩罚你的。

甲:按照老师教给我的哲学道理,我既不用还钱给你,也不会受到神的惩罚。我的老师说,一切都是变化的,人连一次都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流转眼就变了。而从向你借钱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月了,现在这个我早就不是向你借钱和对神起誓的那个我了。所以,你不应该向现在的我要钱,只能去向一个月以前向你借钱的那个我要钱。现在的我是不会还钱给你的。(乙听后非常气愤,揪住甲痛打了一顿,把甲打得鼻青脸肿。)

甲:你敢打人!你把我打伤了,我要去告你,要你赔偿损失和医药费。(甲叫喊着跑下,乙追下。下一场中间放着桌子,后面坐着法官。)

法官:谁是原告?告什么状?

甲:是我告的状,我控告他把我打伤了,您看,脸打肿了,鼻子也出血了。法律应当惩罚他,还要他赔偿医药费。

法官对乙说:是你打人吗?打人是要受到法律惩罚的。

乙:(在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后,接着说道)我知道打人是犯法的,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按照他从他老师那里学来的道理,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一事物马上会变成别的事物。在哲学家眼里,我这个人也是个事物,也是瞬息万变的。现在的我并没有打人,而打人时的我又不是现在的我。所以,和他不还钱给我的道理一样,法律应当去惩罚先前打人的那个我,让那个我去给他付医药费。现在的这个我是不用负任何责任的。

剧演到这里,全场观众无不捧腹大笑。正在这时,观众中有人认出了克拉底鲁,便站起来指着克拉底鲁说:“大家看,那个赖账不还的人交学费拜的老师就是这位克拉底鲁先生!”全场观众一下子把眼光转向克拉底鲁,弄得他惊慌失措,无言以对,只是习惯性地伸出手来摇动大拇指。他这一招牌动作,更引起了人们的哄笑,这场喜剧也就在笑声中结束了。

幸福是什么?

有一天,一个内心感到十分苦恼的年轻人,对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

赫拉克利特看了看这位年轻人,反问他:“你觉得幸福是什么?”“我想,幸福应该是肉体的快感、拥有黄金和吃得好。”

赫拉克利特笑着对他说:“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牛在吃草的时候是幸福的;如果拥有黄金就是幸福,为什么驴子宁可要草料而不要黄金;如果吃得好就是幸福,那么人如果能够像牲畜一样狼吞虎咽就是幸福。可是,一个最优秀的人宁可要永恒的光荣,而不要那些很快就会消亡的东西。”“那么你认为幸福是什么呢?”年轻人觉得赫拉克利特还是没有把幸福是什么的问题说清楚。“在我看来,幸福就是拥有智慧。”赫拉克利特说。“那么怎么样才能拥有智慧呢?”“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熟悉很多东西。一个人要有智慧也不难,就是要有能认识事物的本领。但是,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否则智慧也变得太容易了。有智慧的人应该具有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如果你能承认‘一切是一’,承认我的‘逻各斯’,那就是智慧的。有一点你还必须特别注意,那就是人的心没有智慧,而神的心则有智慧。最美丽的猴子和人比起来也是丑陋的,最智慧的人和神比起来,无论在智慧、美丽,还是在其他方面,都像一只猴子。”“那么我到你这儿来学习好吗?请你教我你的‘逻各斯’。”年轻人的情绪好多了。

赫拉克利特高兴地说:“好啊,我就收下你这个徒弟了。”

巴门尼德和芝诺: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巴门尼德(约前515——前5世纪中叶以后),出生于爱利亚,是前苏格拉底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第一次提出了“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其关于存在的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整个希腊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芝诺(约前490——约前430),巴门尼德的学生,同样生活在爱利亚城邦。提出了著名的

芝诺悖论

,对巴门尼德的存在论进行辩护。芝诺悖论

巴门尼德已经是接近七十岁的老人时,芝诺还是四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师徒来到了雅典。这个时候的雅典还不是哲学昌盛、哲学家层出不穷的雅典。因此,当颇负盛名的巴门尼德和芝诺来到雅典之后,雅典的人们都兴奋地跑去观看哲学家究竟是什么样子。巴门尼德很高兴,他发表了即兴演讲,讲述他的理论。

他说:“雅典的人们啊,你们看看这个世界,也许你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多姿多彩,多种多样的,你们都错了,这个世界并不是你们所看到的那样。世界是一而不是多,任何事物的存在是永恒的,是一,连续不可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不动的,是真实的,可以被思想;感性世界的具体事物是非存在的,你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是假相,不能被思想。没有存在之外的思想,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任何思想都是思想着事物的存在而存在。”

巴门尼德在广场的高台上对着下面来聆听的雅典民众说:“你们不能知道什么是不存在的,因为一旦你们设想到有不存在的东西,你们都是从现实的存在所获得的经验出发,来设想不存在的事物。比如说龙,你们通常会说它有鹰的利爪,鸟的翅膀,马的头部,鹿的角,蛇的鳞片,还会喷火。而这些都是你们日常所经历的事物。你们也不能把它说出来,因为能够被思维的和能够存在的乃是同一回事。”“那么现在存在的又怎么能够在将来存在呢?或者说,它怎么能够得以存在呢?如果它过去存在,现在就不存在,如果它将来存在,那么现在也不存在。因此就消灭了,也就听不到什么过渡了。”“能够被思维的事物与思想存在的目标是同一的,因为你绝不能发现一个思想是没有它所要表达的存在物的。”“当你思想的时候,必然是思想到某种事物,当你使用一个名字的时候,它必是某种事物的名字。因此思想和语言需要在它们本身以外有一种客体的存在。而且既然可以在一个时刻而又在另一个时刻同样思考着或者是说到一件事情,所以凡是可以被思维的或者可以被说到的,就必然在所有的实践之内都存在,因此就不可能有变化,因为变化就包含着事物的产生和毁灭。”

巴门尼德举例说:“当你们说到泰勒斯的时候,你们必然指向那个七贤之一的泰勒斯。你们会说泰勒斯说‘水是万物的本原’,而假如这个世界上本来不存在泰勒斯这个人,那么你们的说法就毫无意义了,因为你们的话不代表任何内容。假如有一个泰勒斯是存在的,那么他就必然是一直存在的,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我们能知道泰勒斯是过去的事物,那么它实际上就不能是过去的,而一定在某种意义上是现在存在的。因此,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所谓变化这种东西的。因为一旦泰勒斯这个词产生了变化,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泰勒斯就不是我们之前所说的泰勒斯,以后我们也不能用泰勒斯这个词来表达我们以前用泰勒斯这个词来表达的内容了。”

巴门尼德的演讲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因为之后,苏格拉底——这个雅典著名的“牛虻”——来找巴门尼德并向他请教了一些问题,当然这是后话。这个时候,巴门尼德正和爱徒芝诺走在雅典的大街上。

演讲结束之后,师徒二人走在雅典的大街上。巴门尼德兴高采烈,因为他将自己的学说公之于众了,但是芝诺却一直没有说话。巴门尼德发现了爱徒的奇怪神情,于是停下来问他发生了什么事。芝诺连忙回答说:“老师,我正在考虑一个问题,就是飞着的箭不会动的问题。”“飞着的箭不会动?”巴门尼德稍一思索就明白了,“你说说看。”他想看看爱徒的学识到了什么地步了。“是。”芝诺恭敬地说,“我在想,飞着的箭矢是静止的。因为每件东西在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因为它没有通过位移而占据比它本身更大的空间,哪怕是一根头发丝的空间。飞着的箭在任何一个瞬间的现在,也同样是占据着一个和它自身相同的空间,它同样没有占据比它本身更大的空间,那么它当然也就是不动的了。”芝诺一边思考一边说道。“嗯,你说得很对。这和我的世界上只有一而不存在多的学说是一样的,只是你是从反面来说的。”“对了,老师,我还想到一个证明。”“哦,说说看。”巴门尼德饶有兴趣地说。“阿基里斯您知道吗,老师?”“当然,荷马史诗里那个著名的希腊英雄,传说他跑得很快。”巴门尼德笑着说。“不是他,不是他。”芝诺摇手说,“我说的阿基里斯是最近在奥林匹亚运动会中拿下赛跑冠军的那个人。”“哦,是他啊。”巴门尼德颔首表示听说过,“这和你的证明有什么关系呢?”

芝诺蹲在地上画了一条直线:“老师请看。我们假设阿基里斯在这儿,而乌龟则在阿基里斯的前面,他们同时开始跑的话,阿基里斯将永远追不上乌龟。”“为什么呢?”巴门尼德问。“因为……”芝诺在地上点了几个点,“如果阿基里斯想追上乌龟,那么必然的,他必须先通过乌龟开始出发的点,这个时候乌龟虽然速度很慢,但毕竟已经爬出去一段距离了,这个时候,阿基里斯离乌龟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对。”巴门尼德点头。“然后当阿基里斯到达下一个乌龟曾经过的点时,乌龟已经又往前爬了一段距离。这样,虽然阿基里斯和乌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但由于阿基里斯必须也经过所有乌龟曾经经过的点,因此他将永远在乌龟的后面,他们的距离将趋向于无限小,但阿基里斯将永远追不上乌龟。”芝诺满脸笑容地说道。“真是个绝妙的证明。”巴门尼德拍手称赞。

阿那克萨戈拉:努斯高于一切

阿那克萨戈拉(约前488——约前428),出生于爱奥尼亚的克拉佐美尼。古希腊哲学家、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他是阿那克西美尼的学生,在雅典住了三十年,将哲学带到了雅典,因此被誉为第一个将哲学带到雅典的人。

太阳是块发热的石头

阿那克萨戈拉出名是他是阿那克西美尼的学生,那时候阿那克西美尼已经是米利都著名的哲学家了。但阿那克萨戈拉真正奠定自己名声和哲学地位的是他的一篇论文。在他一篇以高贵而富于吸引力的语言风格写成的论文的开头,他这样说:“万物混合在一起,然后产生心灵,并将它们置于秩序之中。”为此,他赢得了一个头衔叫“努斯”或“心灵”。他认为努斯高于一切,是因为心灵的冲击使混乱无序的种子产生了最原始的偏转,从而形成了各种星体和万物。但就是这个学说使他惹上了灾祸,因为他说太阳是块发热的石头。

这对于当时的教士来说是不可饶恕的,因此他们将阿那克萨戈拉告上了法庭。他们认为,阿那克萨戈拉的许多言论都是不敬神的。包括阿那克萨戈拉曾经多次在公众场合说的话,比如:“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它有光是因为它反射了太阳的光。而日食和月食是因为太阳、地球、月亮三点一线,地球挡住了太阳就产生了月食,月球挡住了太阳就产生了日食。”这是阿那克萨戈拉最让人不敢相信的话。“月亮上是有人居住的,并且还有山和峡谷。”这和中国关于嫦娥的神话故事有点儿相似。“整个世界是由微小的物体混合而成的,就像金子是由金粉构成的一样,同类的小物体构成了大物质。而这些微小物体组合运动是以努斯或者心灵作为原则的。较重的物体比如土占据着靠下的部分,而较轻的物体比如火焰占据着靠上的部分,中间的则是水和气,这样一来,海洋就处在平坦的地面之上,而当被太阳蒸发之后,海洋就沉在湿气的下面。”“星星在天空中运动就像是在一个旋转的圆穹中运动,以致那总是可见的天极竖直地悬在天空中,但随后天极就倾斜了。而星星是靠旋转留在天上的,运动停止就会掉下来。”这意思大概是地球是倾斜的,卫星总是环绕着地球而动的,如果不动,天上的卫星就会掉下来。“银河是由星星的光反射形成的,这些星星并不是依靠太阳才闪亮,彗星是由喷射火焰的行星结合形成,流星则是空气发出的一种闪光。”事实上,银河就是由类似太阳的无数颗恒星构成的。“当空气被太阳烤热而变稀薄时就产生风。”冷热对流产生大气流动。“雷声产生于云的碰撞,闪电产生于它们的剧烈摩擦。”现在谁都知道摩擦起电的理论。

明确记载的是,阿那克萨戈拉预言了流星雨。他说:“有一日,天上将会出现流星,火热的石块从天而降。”果然,之后不久,在色雷斯地区,出现了陨石雨,大如车载,闪闪发光。

虽然这些言论为他赢得了哲学家的称号,并引领了雅典的哲学气息,最终在雅典形成了哲学高峰,但在当时,阿那克萨戈拉却因为这些言论而被起诉。理由就是教士提出的一条法律:“一切不相信宗教者和一切对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关于这件事,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索提翁在《哲学家的师承》中说,教士克莱翁起诉了阿那克萨戈拉,控告理由是不敬神,因为他宣称太阳是块发热的石头。伯里克利帮阿那克萨戈拉做了辩护,他被罚款五塔伦特之后被放逐。而萨提罗斯在其《生平录》中说,起诉人是伯里克利的反对者修昔底德,控告理由除了不敬神之外,还说他叛通波斯。也许后一个理由更为充分。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阿那克萨戈拉与伯里克利的交往,他被陷害了,他的言论“不相信宗教并且是不信神的”,据此,阿那克萨戈拉锒铛入狱。好在当时伯里克利尚未失势,因此阿那克萨戈拉交了一笔罚款之后被保释出狱,之后他就去了小亚细亚的兰萨库斯。

阿那克萨戈拉在兰萨库斯建了一所学校,授课讲学。在他死时,人们问他有什么遗愿,他说,在他死后的那个月里,给学生放假。

阿那克萨戈拉死于公元前428年。

智者学派:出售智慧的人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万物是其所是的尺度,也是万物不是其所不是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公元前5——前4世纪,古希腊活跃着一群颇有些玩世不恭精神的哲学家,即所谓智者,他们穿梭于城邦之间,在各个地方演说,向年轻人收取学费,许诺能教给人们辩论的技巧。他们自诩为商人,但出售的也并非真理,而是告诉别人如何

诡辩的技巧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把智者看成是歪曲真理、玩弄似是而非的智慧的人。因此在西方,智者成了诡辩者的同义词。

智者学派中,著名的人物有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克里底亚等人。诡辩的技巧

普罗泰戈拉被普遍认为是第一个智者,他最为著名的一个观点即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这里实际上表达的是一个相对主义的观点。他断言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据各自的感觉作出不同的判断,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而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因此,知识即是感觉,只要借助感觉就能获得知识。由此,他又推断出另一个著名的命题,即对神的怀疑。他说:“至于神,我无法知道他们存在,也无法证明他们不存在。总之,对于神,我一无所知。”作为智者学派的第一人,普罗泰戈拉实际上通过对主观性、相对性和利己性的强调,为诡辩术打下了坚实的支柱。正因为没有了神,没有了高高在上的标准,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出发来获得知识,论辩的重要性才能得以凸显。

据说,后来他的一个学生问他为什么要说对于神他一无所知。普罗泰戈拉则对他的学生说:“这样说风险最小。当人们对某些东西发生意见分歧的时候,他们就不可能有一个非常确定的标准,来判断你对问题的解答是否正确。这样,你既可以说它是正确的,也可以说它是错误的。”

另一个著名的智者高尔吉亚则用一些貌似极其荒唐的命题向人们表明了诡辩的可怕。在他的演讲和著作中,他“证明”了三个命题:一、无物存在。二、如果有物存在,那么也无人能认识它。三、如果有人确实能认识它,那么也无人能够传达这种认识。这些命题显得如此荒谬,但高尔吉亚却通过复杂的逻辑推理一一予以证实。在他看来,由于每个人都是主观的,每个人所知道的仅是他个人所知道的,因此,根本没有判定真理的客观标准。正是由此他才推断出,我们实际上无法认识真正的世界。

智者的故事

关于普罗泰戈拉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次,普罗泰戈拉招收了一个叫欧提勒士的学生,教他学习法庭辩论之术。师徒事先签订了合同,规定欧提勒士先付给普罗泰戈拉一半学费,剩下一半,等欧提勒士以后打赢了第一场官司再付,如果第一场官司打输了,则证明普罗泰戈拉教学效果不佳,那么欧提勒士剩下的另一半学费就可以免去不交。欧提勒士毕业后并不出庭打官司,也不去交剩下的另一半学费。普罗泰戈拉等得不耐烦了,就向法院提出了诉讼。

在法庭上,普罗泰戈拉的理由是:“如果你欧提勒士这次官司打赢了,那么按照合同,你应付我另一半费用;如果你输了,那么按照法庭的裁决,你也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这次官司或者打赢,或者打输,你都得付我另一半学费。”

谁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欧提勒士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如果我打赢了这场官司,那么按照法庭裁决,我不必付给你另一半学费;如果我打输了,那么按照合同规定,我也不必付给你另一半学费。不管是赢还是输,我都不必付给你学费。”最终,法官也不知所措。

有一次,一个智者狄奥尼索多拉斯故意去捉弄一个名叫克里西普斯的头脑简单的人。

狄奥尼索多拉斯说:你说你有一条狗吗?

克里西普斯说:是呀,有一条恶狗。

狄奥尼索多拉斯问:它有小狗吗?

克里西普斯说:是呀,小狗们和它一个样。

狄奥尼索多拉斯又问:这狗就是它们的父亲吗?

克里西普斯说:是呀。

狄奥尼索多拉斯问:它不是你的吗?

克里西普斯说:它的确是我的呀。

狄奥尼索多拉斯说:它是一个父亲,而且它又是你的,所以它就是你的父亲了,而小狗就是你的兄弟了。……

有一次,一位年轻人找到当时的一位智者欧底姆斯请教。欧底姆斯向这位初次见面的青年人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学习的是已经知道的东西,还是不知道的东西?”

青年回答:“只有不知道的东西才需要学习。”“据我所知,字母是你知道的东西吧?”欧底姆斯继续追问。“不错。”“你认识所有的字母吗?”“认识。”

欧底姆斯嘿嘿一笑问:“那么老师教你的时候,不正是教你认识字母吗?”

欧底姆斯有意混淆“老师教你的时候”这个偏正词组所表示的时间概念来进行诡辩,那青年不假思索,顺口说:“是的。”“你既然认识字母,那么老师教你的不就是你已经知道的东西了吗?”“是呀。”“学习字母的只是那些不知道字母的人,而你早已认识字母了,这说明你并不是在学习。”“不,我也在学习。”“如果你认识字母,那你就是学习你已经知道的东西了。”“是的。”

欧底姆斯说:“你要我相信这个事实,那么就必须推翻你刚才所说的话!”“我刚才说的话?……”小伙子有些晕头转向了。“你刚才说,只学习不知道的事,这样的断言显然被你后来的话推翻了。”欧底姆斯解释道。“……”青年人不知所措了。

德谟克利特: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之间是虚空。——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70),古希腊的属地阿布德拉人,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提出著名的原子理论,认为原子和虚空构成了万物的本原,原子间的相互冲击和碰撞形成了我们无穷的世界。

他被称为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柏拉图的敌人

德谟克利特是他父亲的第三个儿子。他从小就爱好学习。有一次他一个人躲在牛棚里看书,他的父亲把一头他最喜欢的牛从他鼻子底下牵走了,可他却一点也不知道。等他出来时,才发现这头牛已经被杀用于祭神,他不由得放声大哭。

当他们弟兄三人都长大成人时,父亲决定分家。他把财产分成了三份。德谟克利特决定要最少的那份。他的父亲便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想到其他地方去旅行,去寻找最有学问的人,向他学习哲学。那份财产虽少,但全是现金,对我外出旅行最有帮助。”

于是,德谟克利特怀揣着一百塔伦特的现金离开家乡到各处去旅行。在各地的旅行中他学了许多知识,等他到达雅典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了。但在雅典他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招待,虽然大家都对哲学十分热情,但当时的另外两位哲学大家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他感慨道:“我到了雅典,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我,也没有一个人理睬我。”他又去向人们宣传他的原子论思想,可人们已然不予接受。他不由感觉到生不逢时,他对别人说:“我在这里认识了苏格拉底,但苏格拉底却不认识我。”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在理论上有着很深的冲突,虽然没人理睬,他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为此柏拉图十分恼火,他声称要把德谟克利特的所有著作一把火全烧了。但有人劝柏拉图说:“你这样做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德谟克利特的著作已经流传得很广了。”柏拉图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但在此后他的著作中,他从来也不提及德谟克利特,他要用漠视来贬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在哲学史中的地位。但即便是像柏拉图这样的大家也不能抹杀真理的光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思想至今仍为人们所讨论学习,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宙斯的惩罚

据说,德谟克利特有一次因为不信神而被传讯。在法庭上,他讲哲学讲科学,昏聩的法官一概不听——他只相信神。德谟克利特看了老法官一眼,忽然灵机一动,对法官说:“法官先生,你最尊敬神,这是很好的。那你一定听说了,先前我的一个邻居说我得了神经病,结果给天上掉下来的乌龟打破了头。”

这件事情早已在城里传开了,法官当然也听说过了。于是,法官说:“那是最高神宙斯派他的传信鸟对你邻居的惩罚。由此看来,你更应该相信神。”

哲学家说:“那么好吧!我的邻居只不过说我得了神经病,最高神宙斯就派老鹰对他做了严厉的惩罚。可见神喜欢谁是十分清楚的,现在任你判我多重的刑罚都可以,反正最高神宙斯是会给我作主的。我已经看到他派出的老鹰正向这里飞来了。”

迷信的法官一听,吓得双手抱头,赶紧改口说:“我知道你是最高神宙斯所喜欢的人,你使我们的城邦能得到神的保佑,你是我们城邦的光荣。我现在就宣布你无罪……”

回去以后有人问他:“你不是说一切都是自然的原因引起的吗?怎么在法庭上你又说是宙斯的惩罚呢?”

德谟克利特回答说:“真理只能和相信真理、爱好真理的人谈论。对于那些昏庸的家伙,只能用别的办法去对付他们。”

别人又问他:“那你邻居的头为什么会被打呢?”

德谟克利特回答说:“这里根本没有什么神的作用,而完全是自然的原因。根据对老鹰的解剖可知,老鹰是最喜欢吃乌龟肉的。但乌龟的壳很硬,为了吃到龟肉,老鹰常把乌龟叼起飞到空中,当看到地上有光滑的石头时,便将乌龟甩下来,龟壳甩破,龟肉也吃到了。当时,这位邻居站在太阳下面,阳光照在他的光头上,老鹰从空中往下看,误以为是一块光滑的石头,便将乌龟对准光头甩下来了。”

什么是快乐?

德谟克利特学成回乡后,由于知识渊博,时常有各地的人们前来请教人生中遇到的问题。有一次,一个年轻人来问他:“什么是快乐?”

德谟克利特说:“快乐与不适构成了你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的标准,也决定了有利和有害之间的界限。”“那是不是吃得好、穿得好就是快乐呢?”年轻人又问。“这可以说是快乐的一种形式。但对那一切都只是沉溺于口腹之欲,并在吃、喝、情爱方面过度的人,快乐是很短暂的。只有他们在吃着、喝着的时候是快乐的,而随之的坏处却很大。除了瞬息即逝的快乐之外,这一切之中丝毫没有什么好东西,因为总是重新感觉到有需要未满足,所以我们应当拒绝一切无益的享乐。”德谟克利特语重心长地说。“那么对于快乐,我们是不是应该尽情享乐呢?”年轻人又问。“不!享乐应该节制。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且使享乐更加强。无节制的欲望是儿童的事,而不是一个成人的事。不合时宜的享乐会产生厌恶。”

德谟克利特看了看年轻人又接着说:“人们通过享乐上的节制和生活的宁静致远,才能得到快乐。应该定心于那些可能的东西,满足于我们力所能及的事物,不要太注意那些作为人所嫉妒和羡慕的对象的人,思想上也不要老是惦记着他们。应该把眼光导向那些生活贫穷的人,并且想想他们的痛苦,这样你所能支配的这点财富就会显得很大、很可羡慕了,并且不会再因为永远想要多一些而给自己的灵魂带来伤害。应该去追求自己所有的,而且经常要和那些更不幸的人去比一比。如果你接受了这一原则,那么你就能生活得更愉快,并且驱除生活中不少的恶:嫉妒、仇恨和怨毒。”“难道拥有财富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年轻人对于德谟克利特没有提及财富感到奇怪。所以他特别提出了财富的问题。“给人幸福的不是身体上的好处,也不是财富,而是正直和谨慎。凡是期望灵魂之善的人,追求某种神圣的东西;而追求肉体快乐的人则只有一种容易幻灭的好处。当然,在使人乐意的事物中,那最稀有的就给以我们最大的快乐。一个人如果太缺乏财富,那么拥有财富会使他觉得快乐。可是一个明智的人,不应该愁自己没有的东西,而应该享受他拥有的东西。如果对一种特定对象的欲望过于强烈,就会使灵魂看不见其余的一切。对财富的欲望也是这样。”德谟克利特这么回答。“那么我们应该追求美吗?”年轻人又问。“是的,大的快乐来自对美的瞻仰,追求美而又不亵渎美,这种爱是正当的。不过身体的美,若不和聪明相结合,就是种动物性的美。如果你打开自己的内心,会看到里面是一大堆各种各样坏的情欲。人应该每天怀着新的思想。追求知识,就可以使我们避免许多的不快乐。对别人所有的东西,不要有嫉妒之心。嫉妒的人常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德谟克利特这么说。“德谟克利特,你是对的。”年轻人很快乐地走了。

受到表彰的犯人

德谟克利特的故乡阿布德拉城邦规定:“浪费掉祖业的人,不得在阿布德拉城举行葬礼。”所以,当德谟克利特回到阿布德拉之后,他遭到了一场审判,他被控“挥霍财产罪”。原因是德谟克利特经常外出旅行,有些人企图占有他剩下的财产,便控告他浪费祖产,对族中的事不加理会,把好好的园子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地。根据该城的法律,犯了这种罪的人,要被剥夺一切权利并驱逐出城。

德谟克利特来到了法庭上,为自己做了如下的辩护:“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绝大部分地方,我探索了最遥远的东西;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看见了最多的土地和国家,我听见了最多的有学问的人的讲演;在我同辈的人当中,勾画几何图形并加以证明,没有人能超得过我,就是埃及所谓丈量土地的人也未必能超得过我……”

接着,他在庭上当众诵读了他的名著——《宇宙大系统》。当他读到“没有什么可以无端发生,万物都是有理由的,而且都是必然”的时候,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大家打断了他的诵读。他的学识和他的雄辩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彻底征服了阿布德拉。

为了奖赏他的这一部哲学著作,法庭不但判他无罪,并决定以五倍于他“挥霍”掉财产——五百塔伦特的报酬表彰他。同时,还把他当成城市的伟人,在世就给他建立了铜像。在他死后,阿布德拉以整个国家的名义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

苏格拉底:永远的“牛虻”

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70——前399),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他有很多的学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哲学家柏拉图与色诺芬。由于他本人没有任何著述传世,我们对他的了解也主要是从这两位哲学家的著作中得到的。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就好比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

丑陋的相貌,高尚的灵魂

苏格拉底长得很丑,他脸面扁平,嘴唇肥厚,眼球突出,鼻子扁大而向上翘,还有张奇大无比的嘴巴。他的学生色诺芬评价他说,“比萨提尔滑稽戏里的一切丑汉都还丑”。他的怪模怪样常常惹来人们的嘲笑,甚至成为朋友们聊天的谈资,但他自己丝毫不在意。他说:“实用才是美的,一般人的眼睛深陷,只能向前看,而我的眼睛可以侧目而视;一般人的鼻孔朝下,因而只能闻到自下而上的气味,而我可以闻到整个空气中的美味。至于大嘴巴、厚嘴唇,可以使我的吻比常人更加有力、接触面更大。”在他看来,跟俊美的外貌相比,崇高的灵魂和智慧才是更值得人们去追求的。

苏格拉底从来不把人世间的物质享受当作人生的追求目标。他有一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在他看来,不追寻高尚的道德,不探求世界的真理,仅仅去追求生活上的享乐的人便与猪无异。他虽然很贫困,但对自己的石匠工作并不十分卖力,只要收入够一家糊口就不多干了。他总是在天亮前起床,匆匆忙忙地吃些浸了酒的面包,穿上长袍,披上件粗布斗篷,便出门找人讨论问题去了。他常在商店、寺庙、朋友家、公共浴室,或者是一个街口与人辩论,探讨与智慧和真理相关的问题。有一次雅典对外进行战争,苏格拉底作为公民参加了战斗。当时正值冬天,在行军过程中,所有的人都穿着厚衣服,用毛毡裹着脚,只有苏格拉底穿着平时的衣服,光着脚在冰上走,脑海仍念念不忘地思考着哲学问题。

标榜自己无知的人

古希腊人信仰奥林匹斯诸神,其中伟大的太阳神阿波罗被认为是希腊精神的象征,他代表艺术、音乐、诗、美、政治品德,还有合乎礼节的行为。古希腊人建筑了供奉阿波罗神的德尔菲神庙,在神庙里有一块圣石,被认为标示着宇宙的中心,德尔菲神庙的女祭司被认为具有通神的能力,能对未来做出预言,也能代表阿波罗神回答人世间的任何问题。有一次,有一位叫凯勒菲的雅典青年跑到德尔菲神庙去,他求问的是是否有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的人。女祭司传下神谕,没有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听到这个消息后,完全陷入了迷惑,因为他认为自己一无所知。但是女祭司是代表阿波罗神做出的回答,因此也不可能撒谎。为了更深地认识神谕,他就四处访问以智慧出名的人,看看他是否能指正神犯了错误。他想,如果能找到一个人比我智慧,那就可以到神那里去提出异议了。他先找到了一个以智慧著称的政治家,同他交谈,对他仔细观察,但结果却发现这个人没有智慧。苏格拉底又试图告诉他这一点,于是得罪了这位政治家。接着苏格拉底又去请教诗人,请教工匠,请教所有被人们认为是有智慧的人。但最后的结果是他得罪了所有的这些人,因为他发现他们都没有智慧,并且成功地向他们指出了这一点。这样到了最后,苏格拉底终于发现神的回答是正确的。他之所以是最有智慧的人正是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而那些自以为自己很有智慧的人都是缺少智慧的自大狂。他说:“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他还说:“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为什么那么无知。”

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对此表示质疑,在他看来苏格拉底已经有非常多的知识了,为什么还因为觉得自己无知而整日闷闷不乐呢?苏格拉底在地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圈,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的知识就好比中间的小圆,而我的就像是外面的大圆,我与外界未知的知识接触得更为宽广,这更令我感到惶恐不安啊。”

悍妇造就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在许多人看来,这即是他自己生活的最佳写照。苏格拉底为人和善,有着非常多的朋友,但他的妻子珊蒂佩却脾气暴躁,极难相处。据说也正是由于珊蒂佩脾气暴躁,才使得苏格拉底没法待在家里,只能够长久地待在广场上同别人争辩。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从外面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抖了抖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干雷过后必有大雨!”有人询问他为什么要娶这样的女人为妻,他笑道:“如果你能驯服一匹烈马,那么其他马又有何难驾驭呢?我能忍受她这样凶的人,天下人还有谁不能做我的朋友呢?”在西方许多国家,“苏格拉底的妻子”甚至成了一个成语,作为悍妇的代称。

关于爱情,据说苏格拉底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个痛苦的失恋者找到苏格拉底,希望能在这位大哲学家这里获得安慰。两人展开了如下的对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