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讲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06:12:54

点击下载

作者:宋永刚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神农本草经讲读

神农本草经讲读试读:

黄序

《神农本草经讲读》是中医才俊宋永刚老师的力作,我读后颇感欣慰。

要学好中医,需要读经典。大凡方脉家,《伤寒论》要读,《金匮要略》要读,本草学经典的《神农本草经》也应该精读。相对来说,前两本经典的注释解读书籍较多,而后者却是屈指可数。注本有徐灵胎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陈修园的《神农本草经读》、邹润安的《本经疏证》等,均为清代医家所撰,但通俗读本,就很难道出二三了。我赞赏宋永刚老师的眼光和勇气,《神农本草经讲读》写得好出得及时,这为当今青年中医们读经典用经典提供了一本很好的参考读物。

立足临床,力求实用;不求其全,但求其真;讲解通俗,注重可读性。这是作者编写本书的原则,我完全赞同。在当今社会,只有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编写的中医书籍,才能为年轻人所接受,才能被广大的临床医生所认可。我相信,《神农本草经讲读》一定会被广大的读者所喜爱。

宋永刚老师长期从事中医的教学和临床工作,对古典中医学情有独钟。2008年,他来南京中医药大学当访问学者,他是冲着经方来的,冲着方证药证研究来的。回去后,他先出版了《名方60首讲记》、《中医小方杂谈》,是讲方的;这次,他又撰写了《神农本草经讲读》,是讲药的。宋永刚是务实的。因为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方药的应用是永远打不完的基本功。在我看来,当今我国中医界学术水平的提高,不在于理论上的大突破,而在于经典医学思想的广覆盖以及方药应用技能的大提高。宋永刚老师所做的工作,对于促进当今中医学术的发展以及中医人才的培养提高,是有积极意义的。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2011/12/1

自序

教学与临床既久,回想起来,接触最多的是经方,学习与应用经方就不得不翻阅原文,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多次品尝到经方成功治验的成就时,越发对中医经典产生来自内心的那种好感,就越发感叹经典之所以就是经典,绝非虚传。

在众多的经方中,半夏厚朴汤是我特别擅长使用的一张经方,原方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笔者使用半夏厚朴汤不下百余次,已经远远超出了“梅核气”的范围,大部分情况用于治疗咽喉诸疾。而急慢性咽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以咽喉疼痛为主诉的病证,在经多方治疗不效的情况下,以半夏厚朴汤合桔梗汤为主方进行加减,至今无一败案。

为什么半夏厚朴汤合桔梗汤治疗咽喉诸痛会有如此好的疗效?除了方药对证之外,还有没有更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带着这些疑问,走进《神农本草经》。书中记载,半夏主“咽喉肿痛”,厚朴主“气血痹”,桔梗主“胸胁痛如刀刺”,甘草主“金创肿”等等,看来答案并不难找。

阳和汤主治“阴疽”,方中麻黄能够“破癥坚积聚”;百合固金汤主治肺肾阴虚之咳喘,方中当归“主咳逆上气”;真武汤主治阳虚水肿,方中芍药能够“利小便”;当归贝母苦参丸主治“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方中苦参能够“逐水”,主“溺有余沥”等。以上功效并非为诸药的常用功效,但都能在《神农本草经》中找到答案。《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被称为中医的四大经典,其中《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书名首见于西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序》,张华在《博物志》中简言之为《神农经》,至南朝时,《本经》的流传版本至少有“595种、441种、319种”三种,道教思想家陶弘景,对三种不同传本的内容进行整合,从中选定了365味药物及其内容,又从《名医别录》中选择了365味药物及其内容,共计730种,在保留上、中、下三品分类的基础上,按照药物的自然属性创造性地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无用七大类。陶氏为了区分两种底本不同资料源的内容,采用“朱文”和“墨文”两色书写方式予以标记,这对《神农本草经》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

此后,诸多本草专著如《新修本草》、《本草纲目》等均传载了《本经》的内容。自宋代至清代,有多本《本经》的复辑本问世。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学院教育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神农本草经》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如著名的本草研究专家尚志钧校点的《神农本草经校点》,张树生、马长武主编的《神农本草经贯通》,叶显纯、叶明柱所著的《神农本草经临证发微》,陕西中医学院张登本教授的《全译全注神农本草经》等。其中,叶显纯教授结合运用《神农本草经》药物的经验,从临床角度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近年来,随着对《伤寒杂病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本经》药物研究的热情也日益提高,其应用经验散在于公开发表的杂志、报刊及专著中,这为笔者撰写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笔者涉足医林20余载,始终坚持在教学、临证一线,对药物与方剂的研究有一定的体会。于是,经过数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完成了该书的撰写。

本书的写作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立足临床,体现实用。《神农本草经》是一部关于临床药物学的专著,其主要内容就是药物的功效与应用。只有立足于临床研究该书,才能真正体现《神农本草经》这一经典的价值。所以,笔者广泛搜集临床资料,从临床的角度进行了阐释与论证。

二、不求其全,但求其真。《神农本草经》收载365味药物,但均未提及药物的基源,这部分内容已不可考证。其次,虽然《本经》中的药物经过了两千多年的临床验证,但部分药物的功效尚未查找到应用的记录,对于这部分内容,笔者也略而不谈。笔者所阐释的药物或内容均已经过临床的验证。

三、讲解通俗,注重可读。据考证,《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原文词义深奥,加上字义的变迁,使得临床医师对《本经》中部分药物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影响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所以,笔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进行讲解,便于读者理解。《神农本草经》收载365味药物,按上、中、下三品进行分类,这种分类过于笼统。所以,笔者打乱了《神农本草经》编排顺序,借鉴现行《中药学》的编排体例,按药物的功效进行分类并编排,更符合现代业医者的翻阅习惯。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药物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神农本草经》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笔者虽然潜心于斯数载,未能也不可能将这一经典中的全部内容研究清楚,加上笔者的水平有限,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道指正。宋永刚2011年于山东烟台养马岛第一章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大多具有辛味。本章内容主要介绍麻黄、桂枝、细辛、防风、白芷、葛根、升麻、柴胡共8味药。麻黄

原文: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麻黄为《本经》中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草质茎。现代中药学教材认为,具有发汗作用的药味是辛味,因麻黄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故认为麻黄味辛,这与《本经》所言不符。而笔者认为,有关五味的理论并不具有普适性,也就是说具有发汗作用的药物并不一定具有辛味;反过来讲,具有辛味的药物也不一定具有发汗作用。

对于麻黄是否具有辛味争议很大,但并不能由此而对其发汗作用进行质疑,不仅如此,麻黄强大的发汗作用自古至今被广泛认可。故《本经》云其“发汗出表”,这是麻黄的最基本作用。

中医治疗疾病时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祛除邪气时要给邪气一个出路。经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也就是说,侵犯到人体肌表的邪气,要通过发汗的方法来治疗。麻黄通过其发汗作用,可治疗外感风寒之邪所致的头痛,这在《伤寒论》中有具体的临床应用:“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临床上凡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无汗、恶寒等,均可用本方来治疗。2007年秋,笔者一朋友受凉后头痛,鼻塞,无汗,微恶风寒,诊断为外感风寒表实证,予麻黄汤加白芷,仅服一剂,2小时后头痛即愈。可能是未能发汗的缘故,患者一夜未眠,笔者分析系麻黄的兴奋作用所致。这是对《本经》原文主治“中风伤寒头痛”一个很好的例证。

取麻黄的发汗作用,可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无汗、脉浮紧等风寒表实证。有的患者突出表现为发热,若伴有无汗,用手触之干热而无汗(笔者最常触摸患者背部),取《伤寒论》之麻黄汤原方煎服汗出即效,不但退热迅速,而且往往半剂或一剂即安。笔者观察:治疗外寒风寒,卫阳被郁之发热,大多数患者在服用麻黄汤半剂,盖被20分钟左右即可出大汗,伴随着大量的汗出,体温迅速下降,疗效极佳,多不反弹,屡试屡验。

2007年深秋的一个下午,带儿子外出游玩,由于穿衣较少,可能外感风寒,出现鼻流清涕、打喷嚏等,体温并不高,当时未处理。晚饭后,儿子犯困,躺在床上不愿活动。看到此种情况,断定孩子生病,以手试温,39℃左右(我用手测温的准确度比较高),全身干燥、无汗、呼吸气热,时有咳嗽。怎么办?以前都是去药店买退热药、消炎药,这次决定用中药。疏方:麻黄15g,桂枝10g,杏仁10g,生甘草5g,担心并发炎症,加生石膏30g。去药店抓药2副,共3.5元。急煎,由于放入的水较多,而煎药时间短,煎出的药液太多,给儿子喝了半付药的量,覆被取汗,药后大约20分钟开始出汗,很快全身大汗淋漓,体温降至正常。第二天上午,体温正常,唯略有咳嗽,鼻塞流清涕,已无大碍。风寒表实证已解,余药弃之,不得再用。

笔者认为,原文中的“去邪热气”并非是热邪,而是风寒外束肌表,阳气内郁而出现的发热,这种发热的治疗方法是发汗,故麻黄能治之。本品能够“除寒热”,可以理解为祛除恶寒发热,麻黄是发散风寒药,恶寒发热是表证的表现,故能治之。

温疟,现在一般认为属于疟疾的一种,即先发热后恶寒的一类疟疾。不过笔者认为,此处的温疟,可以理解为恶寒发热一类的疾病,“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所以,温疟当作表证解也未尝不可。

现代中药学一般认为麻黄有三大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因其能宣肺平喘,故可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咳嗽、喘息等,这在临床上的应用极为广泛,最常与杏仁配伍应用。若治疗风寒外束之咳嗽,可与杏仁、甘草同用,即三拗汤,这是治疗风寒咳嗽的基本方;若见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咳嗽、痰多清稀等,可与桂枝、半夏、细辛等同用,如小青龙汤;若外感风寒,入里化热而致邪热壅肺之咳喘,须配伍清热泻火之石膏,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等等,用麻黄类方治疗咳喘的方剂还很多,不胜枚举,只要辨证准确,疗效均佳。这些均可以看做是本品能够“止咳逆上气”的佐证。药理研究也发现,麻黄所含的麻黄碱、伪麻黄碱均具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陈瑞春先生认为临床用麻黄治咳嗽药量宜轻不宜重。因为肺为华盖,轻清在上,所以用麻黄治咳,旨在宣肺,用量宜轻。吴鞠通说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即是指肺药要轻用。再者,麻黄用量过大,有耗伤肺气之虞,每剂3~5g,用得恰到好处。陈瑞春毕生喜欢用麻黄治咳嗽,尤其是冬春两季咳嗽,麻黄是必用药。夏秋也不忌用麻黄,但用量都很轻。如果嫌其量轻不能祛病,可以用前胡、桔梗、紫苏叶、紫菀、款冬花之类药,辅佐麻黄宣肺,既达到宣肺止咳的目的,又无耗气或留邪之弊。陈瑞春先生还认为,如在小青龙汤中用麻黄其量可用10g,因其有五味子的收敛,麻黄量大无碍。麻黄炙用,药力更缓和而有效,量稍大亦无妨。

现代药理研究还证实,麻黄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故能够“破癥坚积聚”,所谓的“癥坚积聚”实际上是指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肿块一类的病证,比如肌肉深部组织的脓肿、慢性骨髓炎、骨结核等。此类疾病大多表现为漫肿无痛,局部皮色不变,但均比较顽固,缠绵难愈,大多属于阴证疮疡的范围,用阳和汤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阳和汤的药物组成是:熟地黄一两(30g),麻黄五分(1.5g),鹿角胶三钱(9g),白芥子二钱(6g),肉桂一钱(3g),生甘草一钱(3g),姜炭五分(1.5g)。方中麻黄用量并不大,既能散寒散结,又能制约熟地黄的滋腻之性。如治刘某,25岁,2000年5月17日初诊。产后4个月,双侧乳房冷痛1个月。曾经多家中、西医院诊断为乳腺增生性病变或慢性乳腺炎,服用抗生素及舒肝理气化痰散结中药,症状时轻时重。诊见:尚在哺乳期,乳汁量少,皮色如常,双侧乳房均可触及结块,大小不等,最大如黄豆大小,质中,光滑,活动,压痛,自觉乳内冷痛、酸痛,喜温熨,伴见形体消瘦,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西医诊断:乳腺小叶增生病。中医诊断:乳癖,证属虚寒型。治以温中和阳,散寒通滞,方用阳和汤加味。处方:熟地黄10g,鹿角胶(烊化)9g,白芥子(炒研)5g,干姜炭、麻黄各1.5g,肉桂、甘草各3g,黄芪30g,夏枯草20g。每天1剂,水煎服。服2剂后,冷痛明显好转,乳液增多。守上方继服3剂,冷痛痊愈,结块减小。去肉桂、麻黄、白芥子等辛散温化诸药,继服5剂,诸症悉除。随访1年未复发。[新中医,2005,(3):72]

综上所述,《本经》记载了麻黄的发汗、平喘、散结等作用,而对其利水作用却没有认识到。桂枝

原文: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桂枝为《本经》上品,原名牡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味辛性温,主“上气”,即气机上冲,这种气机上冲可见于中医的奔豚。奔豚是指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一种病证,时发时止。由于气冲如豚之奔突,故名奔豚气。西医的神经症、冠心病等有类似症状者,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临床以患者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为主要症状特征。发作时,常伴有腹痛、胸闷气急、心悸、惊恐、烦躁不安,甚则抽搐、厥逆,或少腹有水气上冲至心下,或兼有乍寒乍热等。临床所见,有不少患者在发作时可见腹主动脉不自主的跳动,此类患者大多形体消瘦。

桂枝治疗气上冲,在《伤寒论》中有较多的应用记录,如“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这里明确强调桂枝汤治疗气上冲。再如“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此条则进一步说明桂枝具有平冲降逆的作用。还有,苓桂术甘汤主治“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阵阵摇者。”通过对《伤寒论》含桂枝的方剂分析发现,此类方剂大多能够治疗心悸,在桂枝甘草汤中更为明确:“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类似的条文还有很多。再者,含有桂枝的炙甘草汤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

徐某,男,64岁,军人,2001年10月13日。平素体健,忽于今年春末某日,感觉小腿“刷”地一下,一股气上冲至腹部,胸部、咽喉,周身冷汗,难受之极,惊恐莫名,但一分钟即过。此后,或一天有1~2次发作,或多至10多次,睡在床上也发,也有十天半月安然无恙者。去空军总医院住院检查一个月,无任何发现,未予确诊。此奔豚气病也。察其脉沉而弦,舌质淡,边有齿痕。拟以调营卫,降冲逆为治,用桂枝加桂汤加味:桂枝18g,赤、白芍各10g,炙甘草6g,大枣7个,生姜20g,肉桂10g,生龙骨30g,牡蛎30g。7剂。服毕,多次随访,未再发作。(《绍奇谈医》)

咳逆即咳喘,也是气机上逆的一个表现,不过咳逆是呼吸系统疾患。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之咳喘证,一般认为方中的桂枝是外散风寒的药物,不过,桂枝对于咳喘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药理研究发现:桂枝所含的挥发油由呼吸系统排出,对呼吸道有消炎作用,且可稀释其分泌液的黏稠度,有祛痰、止咳作用。

吐吸即指呼吸,不管是外邪,还是痰饮、瘀血等内因,均可影响到肺的功能而引起呼吸异常,这种异常即表现为咳喘,而桂枝能够主治“咳逆”,当然也就能够主“吐吸”。

由于气机不利,咽喉为之不利,故发为喉痹,相当于急慢性咽喉炎等病证。桂枝所治的喉痹,多为慢性炎症,绝无热证可言。查其咽:不红或暗红。问其苦:夜间疼痛加重。查其舌:舌淡或暗,苔滑。诊其脉:脉涩或结。此属痰饮内结。治疗当以化痰散结。如《伤寒论》之半夏散及汤,由桂枝、甘草、半夏各等分组成,主治“少阴病,咽中痛”。

由于桂枝具有辛散温通的特点,能够温通经脉而“利关节”,主治风湿痹阻之关节疼痛等病证。现代临床将桂枝广泛用于痹证的治疗,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肌劳损、膝关节病变、坐骨神经痛等。在《伤寒杂病论》中运用桂枝“利关节”的方剂很多,如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桂枝附子汤主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等。121

刘某,患四肢麻木一年余,夜晚尤甚。用维生素B与维生素B肌肉注射60余日,疗效不明显。后改为针灸治疗,初针有小效,继之无效。症见气虚懒言,疲乏无力,四肢麻木以上肢较甚,臀部发凉,脉双沉细,舌质淡嫩,苔薄白。取黄芪桂枝五物汤治之,服15剂,诸证俱蠲。[四川中医,1983,(5):27]

桂枝辛散温通,能够助阳化气,一般用于助肾阳,化膀胱之气,治疗阳气虚弱、气化不利之水肿、小便不利等。然本品亦能振奋中焦阳气,治疗中焦虚寒证,如《伤寒论》之小建中汤,此即为“补中益气”,名为补气,实则补阳。如果从补益气血的角度来理解,用少量的肉桂更为合适。一般认为,在补益气血的方剂中,配伍少量的肉桂,能够振奋人体的阳气,对补益气血的方剂具有增强作用,如十全大补汤即是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加黄芪、肉桂而成。

因其能“补中益气”,又属上品,故久服能够“通神,轻身不老”,笔者认为这与道家的养生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经》介绍药物时只介绍其性味、功效、主治等,而未对药物的基源进行描述,所以部分药用植物存在着不确定性。牡桂究竟是指桂枝,还是肉桂,至今仍有争议。而从《本经》所描述牡桂的性味、作用来看,桂枝完全能够治疗上述病证,而肉桂为辛热之品,与桂枝有所区别,虽然不是区别要点。从现代药理研究看,桂枝与肉桂在有效成分及药理方面无区别。然二者所含挥发油的高低有很大不同。所以,有学者认为,桂枝与肉桂的作用相同而力量不同,桂枝含挥发油少而力弱,肉桂含挥发油多而力强。经方中的药名只有桂枝而无肉桂,但是从现代临床应用来看,有单用桂枝者,有单用肉桂者,也有桂枝、肉桂同用者。以上三种情况,笔者均有应用的情况。单就其发汗作用而言,肉桂的作用确实比桂枝强,这是不争的事实。细辛

原文: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细辛为《本经》上品,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细辛或汉城细辛的带根全草。

细辛主咳逆,即咳嗽,肺气上逆,在《伤寒论》中应用广泛,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射干麻黄汤等方中均含本品,治疗外寒内饮或痰饮内停所致的咳嗽,临床应用时多与干姜、五味子等同用,笔者常用量多在5g左右。

细辛因其“根极细而味极辛”得名。其味辛,走窜之性甚强,能够温通经脉,擅长止痛。

细辛的止痛作用甚强,广泛用于多种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如牙痛、胃痛、各种痹痛等。药理研究也发现细辛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笔者运用细辛、白芷各10g,煎后漱口,治疗风冷牙痛,疗效极佳。《景岳全书》载二辛煎,由北细辛三钱、石膏一两组成,治“阳明胃火,牙根口舌肿疼不可当,先用此汤漱之,漱后敷以二香散,或仍服清胃等药以治其本”。上二味,用水二碗,煎一碗,乘热频漱之。

细辛与麻黄、附子等同用,即《伤寒论》之麻黄细辛附子汤,广泛用于风寒湿所致的诸痹痛,如治某女,32岁。2007年11月18日初诊。腰剧烈疼痛1周,在弯腰起身、上楼梯时明显加重,伴小腹痛。在某医院经针灸治疗无效。刻诊:面色白,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边有齿痕,脉沉细。此为肾阳虚、寒湿凝滞之候。治宜温肾散寒,除湿止痛。处方:苍术30g,附片(先煎2小时)80g,北细辛15g,麻黄15g,川乌(先煎2小时)30g,草乌(先煎2小时)30g。3剂后,腰痛大减,仅感腰酸软不适,去麻黄、川乌、草乌,加杭巴戟、淫羊藿等补肾填精之品合交泰丸,3剂后病愈。[湖北中医杂志,2008,(2):77]

细辛也是治疗头痛的常用药,临床上常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加入本品以增强止痛治标之功。此即为原文之“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

由于细辛具有良好的温经止痛作用,治疗血虚受寒之冻疮时,可与当归、桂枝、芍药等同用,如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冻疮易于溃破而形成“死肌”。

王某,男,33岁,2003年2月18日初诊。患者自述:10年来在街边摆摊,以修理自行车为生,每至冬季,颜面、耳部、手足均有不同程度的冻伤,今年尤为严重,白天手足肿痛,夜间奇痒难忍,已不能从事正常工作半月余,外涂药膏,煎药熏洗,口服西药(药名不详)均不见效。经查:该患者颜面、耳廓多处冻伤,两颧部已溃烂流水,手指红肿胀大,手背部红肿较甚,局部已溃烂。双足趾多处红肿,左足跟后上方已溃烂流水。又问诊得知:该患者素日恶风惧寒,从不敢食寒凉之品,且手足易冷,虽属青壮年龄,但腰部酸困,且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缓。属血虚寒凝,内有久寒之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无疑,随投该方以养血通脉,温阳散寒。当归30g,白芍20g,通草10g,桂枝30g,吴茱萸10g,细辛3g,生姜30g,大枣12枚,炙甘草10g。嘱其水煎,黄酒为引,日服1剂,3剂后复诊。2月22日二诊,患者述:服药1剂,如虫行皮中状,自觉浑身发热,非常舒适。当晚痒痛大为减轻,3剂服尽痛痒消失。为巩固疗效,守方继服10剂告愈。随访2004年冬,虽气温较往年更低而未再复发。[河南中医,2005,(10):17]

一般而言,细辛无补益作用,所以不宜久服,而原文云“久服明目”、“轻身长年”恐为不妥。不过,临床上配伍适当,亦可中病。不仅《本经》记载本品能够明目,陶弘景也谓其“最能除痰明目”,受其启示,胡兆满先生在治疗眼科病证时,每于辨证方中伍入该药,屡获良效。如曾治一视神经萎缩之视力减退目生飞蚊患者,其罹病近十载,影响工作,苦不堪言,曾多次住院经中西医综合治疗,先后服中药近百剂,疗效不显,几经辗转,方邀余诊治。查阅前医之方,大凡补益肝肾、养血益精、明日退翳之属,余观其脉证,乃方证无违。遂宗原法,试伍细辛治之。药用:细辛7g,枸杞、丹参、草决明、木贼、密蒙花、熟地、菟丝子各15g,龟板、沙苑蒺藜各12g,全蝎5g。连服15剂,症状明显好转。续服20剂,竟获痊愈。[四川中医,1995,(3):19]

细辛味辛,具有开窍作用,可用于外寒客窍之暴聋、暴盲等。如1991年1 月13日一女初诊,38岁,因双眼视力突然丧失10天就诊。自述10天前不慎落水,衣裤尽湿,归家后迅即更换清洗,拥被而卧,但始终寒冷浸骨,彻夜不暖,次日醒来,两眼昏黑,渺无所见,仅存光感,伴身痛恶寒,心甚骇异。即去医院专科检查,内、外眼及颅内均未见异常,西医给予观察治疗1周无效。转来我处求治。其人面青神疲,唇黯舌胖苔白。全身仍强痛不适,两眼昏暗,不辨人物,仅有光感,且终日困顿欲寐,六脉沉细如丝。辨证属寒中少阴,治则宣肺温肾。方药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15g,辽细辛10g,附片30g。上方服1剂,汗微出,身痛减,光感增强,2剂尽,汗出较多,身痛已,两眼可辨人物。服至4剂尽,视力恢复,诸症痊愈。[中医杂志,1994,(8):504]

从临床应用来看,本品的通窍作用最常用于鼻塞的治疗。治疗外感之鼻塞,常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酌加本品,具有良好的通窍作用;若见慢性鼻炎、鼻窦炎等鼻塞症状明显者亦可辨证选用本品,临床极为常用。

本品不仅用于有形之窍闭证,对于窍闭神昏,细辛也是常用之品。治疗痰厥、中恶所致的神志昏迷,可单用末吹鼻取嚏;治疗风痰上壅,癫痫昏厥者,可单用末吹鼻取嚏,或配伍天南星、半夏等祛痰之品。

药理研究发现,细辛具有较强的毒性,其毒性成分为黄樟醚,易于挥发,所以久煎本品可降低其毒性。而在《本经》中却未记载其毒性,不仅如此,《本经》把细辛列为上品,故云“久服”能够“轻身长年”,显然与道家的养生思想有关。其后历代本草也未说细辛有毒,到南宋陈承认识到“细辛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而死”,虽未明确说明细辛有毒,但已经认识到细辛的毒副作用。此后,“细辛不过钱”的说法就流传下来。药典规定细辛煎服用量为1~3g,显然与陈承的说法不相符。散剂的用量与煎剂的用量应该有很大的差别。所以,现今善用细辛的中医临床工作者所用细辛的用量已经大大超出了一钱的限制。笔者临床应用本品时多在5~8g,常规煎服,从未产生中毒反应。防风

原文:味甘温。主大风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痛,烦满。久服轻身。

防风为《本经》上品,是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因善祛外风而得名,所治病证均与风有关。伤于风,故恶风。

首先,防风主治“大风眩痛”,即外感风邪所致的眩晕、头痛等。从临床应用来看,川芎茶调散是治疗风邪头痛的主方,即含本品。《普济方》治偏正头痛,痛不可忍,用防风、白芷各四两,共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心服。而用防风治疗眩晕者,临床鲜见。

其次,防风并无明目之功,现代临床鲜有用者。但若风邪上攻可致视物昏涩,用本品的目的在于祛风而不是明目。治疗风邪上攻之目疾,必须配伍明目之品,如《东医宝鉴》治头目不清用防风散,由防风、川芎、白芷、菊花、甘草各一两组成,为末,每服二钱,清茶调下。若因失血,血不养睛,羞明视蒙,眉骨太阳酸痛者,常与当归、熟地、白芍、生地等同用,如《原机启微》之当归补血汤。若圆翳内障,不痛不痒,渐至失明者,与茺蔚子、玄参、知母等同用,如《秘传眼科龙木论》之防风散。若小儿热毒上攻,目生翳障,与大黄、栀子、赤芍等同用,如《活幼口议》之小防风汤。

防风素有“风药中之润剂”之称,说明防风具有祛风胜湿作用,风湿外侵,闭阻经络,气血不通,则“周身骨节疼痛”,即发为痹。也有不少患者因疼痛而心烦意乱,即“烦满”。防风既能祛风,又能胜湿,为治疗痹证常用之品,独活寄生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均含防风,二方均是治疗痹证的常用名方。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防风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这为本品治疗风湿性疾患提供了药理依据。

风湿祛,则身体轻,故能“轻身”,此说与道家的养生思想有很大关系。然本品非补益之品,不宜久服。

总之,防风之名与其功效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白芷

原文:味辛温。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

白芷为《本经》中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根,因具有治疗白癜风等色素脱失作用而得名。这种作用可用作美容,故能够“长肌肤、润泽”,并可“作面脂”而成为常用的美容护肤品。现在美容市场上以其为原料的化妆品和美容产品层出不穷。而纯正的白芷,其美容效果更为显著。白芷对美白祛斑有显著的作用,并可改善微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

某女,36岁,额部面颊黄褐斑年余,颇为烦恼,遍寻美容,究访医道,取效甚微,诊其别无他疾,嘱其以白芷、珍珠,共研极细粉,每晚蛋清调涂敷面,湿热熏20分钟,7天后容颜靓净,褐消斑退,实有惊人之喜。[河南中医,2006,(2):74]

药理研究表明,白芷基本作用有三方面,一是白芷含挥发油,局部外用,使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皮肤色素的吸收;二是作为香料使用,可以赋予芳香气味;三是白芷有抗菌和抑制皮肤真菌作用,又是古人治疗痤疮的常用药物,临床观察白芷尚对灼伤性癍痕有治疗作用。

此外,白芷中所含呋喃香豆精类化合物有光敏作用,当其进入机体后,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则可使受照射处皮肤发生日光性皮炎,使受照部位红肿,色素增加,表皮增厚等,这种机理可用于白癜风等色素脱失性疾病的治疗,临床屡见报道。对于正常肤色是否有影响,尚未见临床报道。

涂华中于20世纪80年代初曾师事于上海中医学院周光英教授,先生以重剂白芷治疗痤疮,取效甚佳。近年来笔者效法治愈了众多痤疮患者,如治王某,女,24岁。述其面部痤疮反复发作1年余,近1月有加重趋势,用中西药多方治疗其症状未能控制。诊见:额头两面颊及三角区见红色小疖肿,兼有白色粉刺,亦有挤压溃破渗出多处,诊时为经前,有焦虑、烦躁不安情绪。追述患者半年来经量渐减,而白带增多。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象弦滑。予肺脾同治兼以疏肝调冲,解郁化湿。处方:白芷30g,苦参9g,淫羊藿9g,柴胡10g,白术10g,白果10g,山药15g,黄芩9g,赤芍10g,甘草6g。上方连服6剂症减。继以白芷为主药调治半月,痤疮诸症尽衰,随访1年未见复发。[中医杂志,2000,(3):137]

白芷虽为辛温之品,但其性燥烈,具有燥湿止带作用,可用于妇科白带的治疗。白带分湿热带下与寒湿带下两种,白芷均可应用。治疗湿热带下,常与黄柏、车前子、薏苡仁等同用;治疗寒湿带下,则宜与白术、茯苓等同用。原文提到的“主女人漏下赤白”指的是月经过多、崩漏和带下。不过,白芷治疗月经过多或崩漏,未见临床报道。而用白芷治疗带下,则为临床所常用。赤即黄赤,是指黄带,证属湿热;白是指白带,证属寒湿或湿浊。白芷用于月经过多或崩漏,现今临床较少应用,但在古代医籍中尚有应用的记录,如《杨氏家藏方》用芳香散治崩漏不止,由香白芷一两半,龙骨一两,荆芥叶半两组成。共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米饮汤调亦得,食前服。彭景星介绍:在20世纪60年代,农妇郭某患头痛,鼻流浊涕,向余索方。当时据都梁丸与《金匮要略》排脓汤意,予白芷、甘草、桔梗、青茶各10g为方,服药5剂,不仅头痛浊涕诸症大减,而素有带下过多之疾竟愈。因而笔者后来在治带方药中,常加入白芷,每获良效。[中医杂志,2000,(7):393]

白芷不仅用于妇科带下病,也可治疗“血闭阴肿”,即阴肿阴痒之类的病证,但不一定是血瘀所致,而是由于寒湿内侵或湿热下注所致。由于白芷对多种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所以,外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庞相荣治前庭大腺脓肿一例,女,45岁,阴部肿物渐大半年,近日疼痛,行走不便,诊其一侧小阴唇下部有肿物若鸡卵,痛不可及,皮色发红,此乃阴疮,因经济拮据,拒不接受手术。给白芷12g,土茯苓30g,黄柏12g,牡丹皮12g,熏洗,用药3天脓溃,7天脓尽、肿消,肌敛疾去。[河南中医,2006,(2):74]“寒热风头”是指外感风寒之邪侵袭上焦所致的偏正头痛。白芷善入阳明经,是阳明经头痛的引经药,阳明经头痛主要表现在前额疼痛。白芷在治疗头痛时常与川芎同用,以增强止痛作用。头痛系风寒所致者,配伍荆芥、紫苏等;系风热而致者,宜配伍菊花、桑叶等。《兰室秘藏》治头痛用白芷散,由石膏、白芷各二钱,薄荷叶、芒硝各三钱、郁金一钱组成,上为极细末,口含水,鼻内蓄之。《鸡峰普济方》治头痛不可忍,不问偏、正头痛,亦治赤眼、牙痛,用干姜、香白芷各半两、蒿角子一钱,上为细末,每日用半钱许,作三次,细细搐之入鼻内,揉动两太阳穴,其痛立止。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芷香豆素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

此外,“寒热”也可以指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白芷具有解表散寒作用,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但临床应用白芷治疗风寒感冒时,伴有头痛或鼻塞者最宜用,因为白芷不仅具有止痛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通鼻窍之功。

外感之邪“侵目”,则见“泪出”。其实,白芷并非具有明目作用,而是具有疏散外邪的作用。《续本事方》治“睛疼难忍,用白芷、赤芍、防风、细辛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砂糖二钱,同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总之,《本经》对白芷功效的认识比较全面。不过,现行中药学认为本品以发散风寒为主,列为解表药,而《本经》对本品治疗妇女带下作用最为重视。葛根

原文: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葛根为《本经》中品,为豆科植物野葛的根,其“主消渴”,首先体现在张锡纯先生的玉液汤当中,其次后世医家在治疗糖尿病时常常选用本品,不仅能够降糖,而且能够治疗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药理研究也发现本品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这为本品治疗糖尿病提供了依据。当然,消渴并非就是糖尿病,不过有诸多糖尿病患者表现为阴虚型消渴,此时就可以用本品来治疗。原文所讲的“起阴气”可以理解为滋阴生津止渴,既可用于消渴,也可用于热病口渴。

张发荣教授以葛根芩连汤为基础通过加减,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诸多证候中。方中葛根用量较大,多为20~50g,因其既可清泄肺胃实热,又能生津养液,对糖尿病患者的口干口苦症状有明显改善。黄连用量多在6~12g,其过量易苦寒伤中,更易耗伤津液,有燥结者,长期服用则加重便秘之弊,故无便秘者用之为宜。葛根与黄连同用又可制约黄连之燥。黄芩多用15~20g,其苦寒之性弱于黄连,对清肺胃实热之效佳。[中医杂志,2005,(2):103]

葛根主治“身大热”,这种大热,最常体现在外感高热之中,《伤寒六书》之名方柴葛解肌汤即含本品。黄某,男,26岁,2005年7月25日初诊。患者自述雨淋受凉后发热(T39.5℃)2天,伴头痛,咽干,无汗恶寒,周身酸楚,面红口干;咽充血(++),苔薄黄,舌质红,脉浮数,血常规和X线胸片检查未见异常,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外感高热,证属外感风寒,郁热入里,治宜解肌清热,给予柴葛解肌汤加减。柴胡12g,葛根20g,黄芩12g,赤芍药12g,桔梗12g,甘草5g,羌活6g,白芷6g,石膏(先煎)60g,麻黄5g,知母12g。1剂,水煎顿服,复煎1次。服药24小时后汗出热退,头痛、周身酸楚缓解,再进2剂银翘散收效。[内蒙古中医药,2010,(3):95]

现代中药学及药理研究并未提及本品具有止呕作用,一般不用于呕吐的治疗。不过,在古代医籍中有应用的记录,如《补缺肘后方》治卒干呕不止,用葛根,捣绞取汁,服一升许。

葛根具有解肌之功,可治疗项痛强痛,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多处应用,如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等。葛根所主治的项背强痛,即为痹痛,临床上笔者常用本品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等病证,其用量多在50~100g之间。这种解肌作用不仅为临床所证实,而且药理研究发现,本品所含的葛根黄酮对血管具有明显的扩张作用。现从葛根中提取出葛根黄酮,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冠心病即为胸痹,也是诸痹的一种类型。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围,陈双四先生认为葛根治疗痛风作用机理,与葛根有扩张心脑血管,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增加对体内尿酸的排泄有关。陈氏常以生葛根50~100g嘱病人水煎代茶饮,预防痛风性关节炎的复发,效果良好。同时,重用葛根合四妙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如治李某,男,48岁。因左足肿痛伴发热3天,于1995年8月3日入院。查体:面色红,手足心热,左足踝关节、足背及第1跖趾关节肿胀,足背至第1跖趾关节皮肤色红,触之灼热、疼痛,行走不便,口干,舌质红,苔微黄腻,脉细弦数。实验9室检查:血白细胞9.6×10/L,中性粒细胞0.71,淋巴细胞0.29,血沉54mm/L,血尿酸435µmol/L。双肾B超示:左侧肾盏及上段输尿管多个小结石。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热痹。治宜清热通络,祛风胜湿。方药:生葛根50g,黄柏12g,苍术10g,薏苡仁30g,川牛膝10g,忍冬藤15g,秦艽15g,防己12g,豨莶草15g,萆薢15g,生甘草6g。服4剂后红肿热痛明显减轻,再服6剂,症状消失能行走,以原方去萆薢,加五加皮15g,带药10剂出院。1年后随访未复发。[中医杂志,1999,(6):325]“诸毒”是指多种毒性,所以“解诸毒”一语似乎能够解多种毒,但这一功效临床鲜用,至今也没有发现葛根究竟是解药物中毒,还是食物中毒。既无临床报道可佐证,也无药理实验依据。不过,虽然传统认为葛花能够解酒毒,葛根也具有一定的解酒毒作用,这也算得上是“解毒”作用。

总之,《本经》重视葛根对消渴的治疗作用,故列之于首。然对本品的止泻作用却未提及,而后世用本品治疗泄泻极为常见。升麻

原文:味甘平。主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温疫瘴邪蛊毒。久服不夭。

升麻为《本经》上品,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根茎。李时珍云:“其叶似麻,其性上升,故名。”

现代一般认为本品能够升举阳气,清热解毒,透发麻疹。其中,本品临床最常用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因善归阳明经,大清阳明经热毒,治疗热毒上攻之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可配伍黄连、生地等,如清胃散;热毒上攻之大头瘟,如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须配伍黄芩、黄连、连翘等以清热泻火解毒,如普济消毒饮。

以上均是本品清热解毒的功效体现。名医方药中对本品“解百毒”深有体会:用升麻解诸毒,效验颇良。临床上可以定性为“毒”病的情况大致可归纳为两种:①可定性为火病而系暴发者,如具有传染性的温毒、时疫之类疾病皆属其范畴之内;②因误食药物或有毒食物所致疾病。这两种情况均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使用较大剂量的升麻。十余年来,方先生曾重点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其他药物中毒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同时,重用升麻进行治疗。其剂量一般均在30g,多时曾用到45g,效果很好,无一例有不良反应。(《百家名医用药经验》)

李春贵认为:临床治疗由于药物引起的中毒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同时,重用升麻,效果很好,其用量在30~40g之间。治温某,女,22岁,学生。主诉1年前因发热、咳嗽在某院诊断为肺结核,用卡那霉素、链霉素、PAS等治疗1月余,出现耳堵、耳聋、恶心、嘴唇发麻、视物模糊等症状,终止抗结核治疗,但停药后症状未好转。半年前诊断为前庭功能丧失、链霉素中毒性耳聋。经用西药治疗1个月,耳聋未见改善,中医以补肾之剂配合针灸治疗近3个月,亦未见明显进步。细察其证,除两耳失聪外,并时见轻微的头晕耳鸣,舌苔薄白,脉弦缓。综合脉证分析,肝虽开窍于耳,心亦开窍于耳,突然耳聋,心气闭塞也,脉弦缓者,肝虚也,治宜补肝之精,益心之阴,开心之窍。处方:升麻35g,鳖甲30g,龙骨30g,远志15g,菖蒲20g。服药4剂后,两耳已有听觉,且头晕症状减轻,耳鸣有所好转,效不更方,加减进退20余剂,听力恢复。后嘱其用散剂,每服5g以善后。[中医杂志,2006,(3):177]

康大夫之子误食12粒蓖麻子后,言头痛头晕,恶心欲呕,腹胀,阵发性腹痛,颜面浮肿,口唇发绀,视其舌,舌面无苔,舌质紫暗,脉浮数带弦。余思及《神农本草经》有升麻“解百毒”之说,速兑50g升麻煎后予300ml顿服,未初服下,申时容色转佳,头痛、腹痛亦渐次转轻,且身濈濈然有汗,晚饭后再服1次,第2天已无不适。[中医杂志,2006,(3):177]

云本品“杀百精老物殃鬼,辟温疫瘴邪蛊毒”均可视作本品“解百毒”的进一步阐释。

至于本品“久服不夭”,因本品为上品而主养命也,从现代药理研究来看,并无实际意义。

由于本品具有升举阳气作用,常配伍柴胡、黄芪等治疗气虚下陷、内脏脱垂等,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而在《本经》中未见记载,可能当时人们未曾认识到本品的升阳作用。升麻配伍葛根、芍药、甘草即升麻葛根汤,主治麻疹初起,或透发不畅,说明升麻具有透疹作用,人们在《本经》时代亦未认识到。柴胡

原文:味苦平。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柴胡为《本经》上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根。《本经》原名茈胡,茈有柴与紫两种读音,茈草、茈姜当读为紫,而茈胡则读为柴。后人为了区分二者,改茈胡为柴胡。“心腹肠胃中结气”既可以指无形的邪气,也可以包括痰饮、瘀血等有形的实邪,更包括“饮食积聚”。“心腹肠胃”的范围甚广,然主要集中在腹部,包括胃、肠、肝、胆、胰等疾患。从其临床应用来看,柴胡治疗上述部位的疾病最为常用,代表方当属大、小柴胡汤、四逆散等。“结气”,也就是气结,即气滞。柴胡主要归肝胆经,最擅长疏肝解郁,是疏肝解郁的要药。只要“心腹肠胃”有结气,就可以用柴胡类方来治疗。如胃肠气滞之胁肋疼痛,可用四逆散治疗。“按之心下满痛”之少阳阳明合病,宜选用大柴胡汤,本方治疗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等胆胰系统疾病最为常用。对于“呕而发热者”之外感发热,即可选用小柴胡汤。以上仅是举例说明,三方的应用远胜于此。

黄红勤认为柴胡具有疏通胃肠之功,在临床中每遇气机郁滞而致的脘腹胀满而不大便者,大剂量应用柴胡根常收佳效。如一男患者,50岁,平素身体健康,大便2~3日一行,稍干,1周前因家事不和而致气郁脘胀,厌食,大便5日未行,急给以柴胡根60g,水煎分2次服用,服后大便得通,下燥屎数枚,腹胀减轻,第2天柴胡根30g,水煎服,药后诸症消失,大便正常。[中医杂志,2000,(11):649]

以柴胡为主药的方剂,其应用指征均符合柴胡证,临床表现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所以,只需具备一两个以上症状,就可选用柴胡类方进行治疗。《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一人年过四旬,胁下焮疼,大便七八日未行,医者投以大承气汤,大便未通而胁下之疼转甚。其脉弦而有力,知系肝气胆火恣盛也,投以拙拟金铃泻肝汤加柴胡、龙胆草各四钱,服后须臾大便通下,胁疼顿愈。审是,则《神农本草经》谓‘柴胡主肠胃中饮食积聚,推陈致新’者,诚非虚语也。且不但能通大便也,方书通小便亦多有用之者,愚试之亦颇效验。盖小便之下通,必由手少阳三焦,三焦之气化能升而后能降,柴胡不但升足少阳实兼能升手少阳也。”“寒热邪气”既可以指寒邪或热邪所致诸证,也可指邪入少阳而表现为往来寒热。但不论是寒邪或热邪,其入侵部位均在少阳。此时,即可用本品来治疗。如外感发热之寒热往来,可配伍黄芩、生姜等,即小柴胡汤。临床上,若见外感发热者,可用复方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退热效果佳。若煎汤内服,须加大柴胡的剂量,一般为20~60g。笔者治疗外感高热,麻黄汤是最常用方剂。而对于高热伴咽喉干燥,口苦目赤者,多用小柴胡颗粒冲服。“推陈致新”一语实难理解,不过可从其字面来解释,“陈”即陈旧之废物,如瘀血、痰饮等均属人体代谢的产物,“新”即新生之义,意即气血等精微物质。故“推陈致新”可理解为祛邪以便扶正。一般认为柴胡为和解药,配伍黄芩、人参等既能祛外邪,又能扶正。在《中药学》中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意即丹参具有补血作用,然实际上丹参并无补血之功。不过,瘀血阻滞,则新血不生。丹参通过其活血作用,使瘀祛血生。这种机理实际上也就是“推陈致新”。

本品绝无补益之功,所以“久服轻身”之说属道家之学,临床无实用价值。

柴胡亦无“明目益精”之功,但与补益肝肾配伍,可治疗肝肾不足,目睛失养之视物昏花等。《医学启源》记载:“以柴胡为主,草龙胆为使,治眼疾中必用之药也。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不过,柴胡明目之功在临床上应用较少。第二章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其性寒凉。本章介绍的药物主要有石膏、知母、天花粉、地黄、玄参、牡丹皮、黄芩、黄连、龙胆、苦参、决明子、白鲜皮、射干、夏枯草、蚤休等15味药。石膏

原文:味辛微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

石膏为《本经》中品,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42硫酸钙(CaSO·2HO),即为生石膏,生石膏所含的水加热后丢失而成煅石膏。

原文云其辛而微寒,而现在大多认为辛甘大寒。简言之,其差别在于“微寒”与“大寒”上,就四气的性质而言,没有差别,但在程度上差别很大。

笔者认为,之所以认为石膏性大寒,与石膏的临床用量有很大的关系,药典规定,石膏的常规剂量为15~60g,临床一般用量在30g以上。即使石膏性微寒,用如此大的剂量,其清热之力一定增强,故云其“大寒”,之所以产生“微寒”与“大寒”认识上的差别,就在于用量的大小不同。量少清热力弱,故呈现微寒之性,量大清热力强,即为大寒之性。

与植物类药材相比而言,石膏的成分可谓最单纯不过了,主含含42水硫酸钙(CaSO·2HO)。药理研究表明石膏的清热机理可能与所2+4含的Ca有关,不过CaSO是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就此而论,在500ml水中10g的石膏与100g的石膏其浓度均处于饱和状态,理论上讲,其清热力是相同的。然而,中医临床表明,100g石膏的清热力远远胜于10g石膏的清热力。所以,对于石膏的清热机理,现代药理还没有彻底研究清楚。

石膏清热的代表方是白虎汤,方中石膏配伍了粳米,姜宗瑞先生从石膏与粳米的配伍角度较好地阐释了石膏的清热机理。他在《经方杂谈》中说:20世纪90年代,农村的饮水问题尚未解决,仍饮用浅井水,味苦涩。因水中多含钙镁等矿物质,烧水的铝壶数月便结一层厚厚的“水锈”,主要是水中的钙离子因加热而形成的钙盐。一次,烧水的壶漏了,只能用做饭的铝锅烧水,半月的时间,锅内也结了一层“水锈”,后购得了新壶,再次用烧水的锅煮稀饭,不料饭熟之后,“水锈”全都混入饭中了,不能吃了。因悟谷米(做饭用小米,白虎汤用粳米,同类)可使“水锈”溶解,难怪烧水的壶用久了生“水锈”,而做饭的锅从来不生“水锈”。由此想到了白虎汤中的石膏、粳米,石膏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微溶于水,若不用粳米汤煎药,石膏则难以被吸收利用。这么说,粳米不仅仅能护胃、养胃,还有促进石膏吸收利用的作用,是白虎汤中不可缺少的一味。

临床应用石膏时并非必须配伍粳米,也可以配伍其他药物,有不少中医在应用白虎汤时以山药代粳米,也能达到同样的清热效果,是不是粳米、山药所含的淀粉使石膏的溶解度增加?当然,中药的成分是多样的,只要进行了配伍,石膏的溶解度就有可能增加。所以,单味药物的研究与复方的研究是不同的。但复方的研究是非常复杂的,这是由其成分的多样性决定的。

凡外感病证均出现“寒热”,因石膏性寒,主治热证,所以“寒热”是一个偏义词,即热也。

首先,石膏主治外感之邪入里化热所致诸证,这种病证既可以是邪热充斥气分而表现为气分实热证,症见大热、大汗、大渴(如口渴、口干舌焦等)、脉洪大,此时宜配伍知母、炙甘草、粳米,即《伤寒论》之白虎汤。

1954年,石家庄洪水泛滥,灾后乙型脑炎暴发流行,死亡严重。在西医没有特效疗法的情况下,石家庄市卫生局紧急组织以郭可明为主治大夫的乙型脑炎科研治疗小组,小组由7个人组成。郭可明系统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使用白虎汤和清瘟败毒饮、安宫牛黄丸等,重用生石膏,治疗乙型脑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954年,治疗小组一共收治了31例乙型脑炎患者,无一例死亡。1955年的治疗也获得了90%以上的治愈率。控制了1954年的疫情后,郭可明又因为成功医治了一名苏联专家而名声大振。1955年夏季,一名在邮电部工作的苏联专家患了乙型脑炎,经过4个多月的治疗,病情未见好转,而且一度生命垂危。卫生部命郭可明赴京参与抢救,郭可明运用中医疗法,7天之后,这位苏联专家竟奇迹般地神志清醒过来,转危为安。郭可明的神奇疗法当即轰动全国。1956年3月5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在怀仁堂接见了参加全国第二次政治协商会议的郭可明。当时卫生部长李德全介绍说:“这是石家庄传染病医院的郭可明大夫,石家庄的乙型脑炎和苏联专家的乙脑都是郭大夫治好的。”毛泽东主席握着郭可明的手说:“了不起啊!”郭可明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新华社记者拍下了这一难忘的情景,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画面。

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治一女,3岁,出麻疹后,高热不退,周身出汗,一身未了,又出一身,随拭随出,与《伤寒论》所说“濈濈汗出”之证极为相似。患儿口渴唇焦,饮水不辍,视其舌苔薄黄,切其脉滑数流利。辨为阳明气分热盛而充斥内外,治急当清热生津,以防动风痉厥之变。处方:生石膏30g,知母6g,炙甘草6g,粳米一大撮。服1剂即热退身凉,汗止而愈。(《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其次,温热之邪即温病(相当于传染病)侵袭人体,从气分传变至血分,而表现为气血两燔,症见神昏谵语、肌肤发斑等,宜与清热凉血之地黄、玄参等配伍,如《温病条辨》之化斑汤。若温热邪气深入心包,热蒙心窍,则见神昏谵语等,原文中的惊、邪鬼等均属此种情况。《本经》言石膏“主中风”,近人少用。盖石膏质重则能入里,味辛则能发散,两擅内外之能,性寒则能清热,“而为阳明胃府之凉剂宣剂也”(张隐庵)。风为阳邪,在太阳则恶寒发热,然必审其无汗、烦躁而喘者,方可以石膏配麻黄发越在内郁热,达肌表而出;在阳明则发热而微恶寒,然必审其口干舌焦、大渴而自汗者,可与石膏配知母辛寒清热除烦,以折阳明炎炎之势。

首先,《金匮要略》之风引汤,方中重用诸石重镇之品,其中石膏专清风化之热,合他药共奏下热清热、重镇息风之功以除热瘫痫;《备急千金要方》也有“凡中风人多热”的认识,虽未予详论,但已用石膏等“冷药”治之。至金元时期,刘河间指出:“凡中风病多因热甚,而风燥者为其兼化,以热为其主也”。治疗上,提出防风通圣散一类方剂。日人矢数道明等所著《汉方辨证治疗学》曰:“此方(指防风通圣散)对肥胖、面赤、头晕眼花及便秘倾向,半身不遂有效。”并载入服用防风通圣散3个月治愈脑出血后之障碍的病例:“某男,56岁,发生右侧半身不遂已3年,右手足活动受碍,有语言障碍,右口角麻木,头痛,肩凝,腰痛等症。诊时大便秘结,收缩压200mmHg,面色灰白,脉实有力,舌苔黄褐色,腹诊见全腹硬而膨满,投予防风通圣散,处方:当归、芍药、川芎、山栀子、连翘、薄荷叶、生姜、荆芥、防风、麻黄各1.2g,大黄、芒硝各1.5g,白术、桔梗、黄芩、甘草各2g,石膏3g,滑石5g。服药1月后诸症状减轻,连服3月左右即说话自如,已能自由活动。”

其次,《古今录验》之小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由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组成。现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