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保卫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17:04:40

点击下载

作者:刘昌伟刘暴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血管保卫战

血管保卫战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血管保卫战作者:刘昌伟,刘暴排版:青杨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6-01ISBN:9787506080996本书由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引言 北京协和医院医生亲自撰写的一本书刘昌伟

早就打算写一本普及血管疾病防治知识的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治疗和预后,以此献给广大读者,让健康的人们了解并预防疾病,让患病的人们豁然并战胜疾病。

要写这样一本书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临床的所见所闻启发了我们。比如,患者在就诊时,我们往往花费很多时间反复地解释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和现象,可是患者未必在短时间内就能明白,带着困惑,他们往往会再跑到其他医院就诊,可是不同的医生又会有不同的解释,尽管解释的大同小异,却因为用词或口气的不同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疑惑。患者需要一个详细的讲解,可是门诊的就诊时间又非常有限,到底该怎么协调呢?

手术前,患者和家属都极其紧张,他们会担心各种各样的问题:病情究竟怎么样?为什么会得这种病?为什么要手术?手术到底怎么做?手术后病能痊愈吗?多久才能康复?手术会不会有危险?术后要注意些什么……这些问题几乎困扰着每一位患者和家属,让他们心绪难平。他们渴望了解得更多、更详细。如果能有一本针对相关疾病的通俗读物,既能帮助患者认识疾病、了解相关的治疗方法,又能使患者和家属科学地认识治疗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那么就可以帮助患者解除某些顾虑,从而树立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最终战胜疾病。

尽管人类是伟大的,能够创造世界,能够飞向太空,但在疾病面前,人们又是那么脆弱,那么无助,那么渴望被救治。人食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呢?不过得了病能够战胜疾病,又是最大的幸运和快乐。

人体血管遍布全身,恰似纵横大地的江河,湍流不息,灌溉着大地,孕育着生机。我们的血液沿着血管流淌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为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细胞提供营养。畅通的血液循环是身体健康的根本保障。“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通则痛,痛则不通”。血管堵塞、血流不畅,必然威胁到身体健康,轻者带来痛苦,重者威胁生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畅通的血液循环才是生命的源泉。只有了解了血管,了解了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缘由,才能更好地预防疾病,战胜疾病。

我们都知道身体内的血管的重要性,但是对于血管疾病,大多数人却知之甚少,究竟什么是血管疾病,怎么就会得血管疾病,一旦得了血管病又该怎么办。这些看似深奥的问题令人茫然,也困扰着每一位患者和他们的亲人。因此,社会需要具有血管外科疾病救治经验的医生,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大家介绍有关防病、治病的知识,这就是我们写这本书的初衷。

医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的科学,因为世上还有许多医学难题没有攻克,这就需要医者的智慧与敬业,需要不断地钻研、认识、发现和解决现有的医学难题。就目前人类医学现状而言,人们始终无法避免遭受疾病的困扰和威胁。今天的医生也许就是明天的患者,而今天的患者,也许您或您的亲人将会成为明天的医生,因此,医者与患者,是携手共济的合作者,是共同面对病魔、战胜顽疾的伙伴。人们通常难以完全了解某些疾病的来龙去脉,不知道该如何防病,得了病又不知道该如何就诊,到了医院也不知道该挂哪科的号。再比如,得了病后,什么情况需要药物治疗,什么情况又需要手术治疗呢,手术前后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都是人们迫切希望了解的。我们献上此书,就是希望读者能够了解血管外科疾病的基本知识、防治常识和一些疾病的临床特征,了解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便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达到康复和长寿的目的。人类健康的危险信号

我们都知道,动脉硬化是一种老年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而近些年来,动脉硬化的发病已经逐渐年轻化,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我们身边,不乏四十多岁的人就发生了动脉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等,原因何在?这一方面与现代化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强度高、精神压力大,忽视了运动和锻炼有关。人们上下班或坐车或开车,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或是电脑桌前,带来的通病就是身体肥胖、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血液黏稠度增高,因而造成人体血管过早出现动脉硬化,身体机能过早趋于衰老。就连中小学生都把时间花在写作业、学奥数、弹琴作画等上,周末还要参加各种考级班,吃得好,运动少,身体素质下降,健康基础不良。另一方面,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比如吸烟、饮酒、高脂肪饮食等,所有这些都是容易引起或加重动脉硬化进程的危险因素。俗话说,治病不如先防病,保持乐观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最重要,这也是预防疾病的基础。

人体一旦得了病,就更要注意控制、保健和及时治疗。比如糖尿病,它能引起各种并发症。其中最主要的并发症就是心血管并发症,引起身体不同部位的血管闭塞,甚至会导致截肢致残,因此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全身血管的检查,一旦发现血管狭窄就要及时治疗,防止发生心脑和下肢血管闭塞导致的严重后果。平时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保护肢体和足部的皮肤完好,在穿鞋、洗脚、修剪趾甲时要当心不要损伤皮肤,一旦皮肤破损,很容易发生感染,形成溃疡,久治不愈,就有导致截肢的危险。

再比如,老年人突然发生失语、半身不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并不少见,这其实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脑血管畸形或长期高血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没有接受正规有效的治疗,造成了脑出血。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是却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而造成偏瘫的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动脉硬化引起的颈动脉血管或颅内动脉的狭窄,特别是颈动脉斑块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影响到脑血流,引起头晕、头痛等脑供血不足症状。更为可怕的是,颈动脉斑块一旦破裂就会有血栓栓子或斑块中的粥样物质脱落,随血流进入脑内造成脑梗死,引起可怕的后果。在医学上,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斑块较大,引起了血管狭窄,其狭窄的程度达到或超过了原来血管的50%~70%或以上的情况下。所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每年都应当到医院检查颈动脉血管,特别是对于有动脉硬化、冠心病、下肢腿脚活动不利等症状的患者。还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全身的主要血管,及时了解血管的通畅情况。最简便的检查方法就是做血管的彩超检查,很方便,无痛苦,费用也不高。事实上,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的大多数患者都是因为忽视身体检查,没有及时发现疾病,或者即便发现了问题,也没有足够重视,存在侥幸心理,总觉得那种可怕情况离自己很远。这种侥幸心理很可能会影响到治疗,因此预防永远是第一位的,治病也只是“亡羊补牢”。要提高防病治病的意识,就应当从健康生活开始,从科学认识入手,防患于未然。提高全民健康,从普及医学知识入手

从国家医疗政策的角度,医疗工作的重点和普及应放在基层,特别是农村、社区等,扩大医疗救治范围,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让中国的医疗局限在某些大城市、几个大医院,基层的人群更多,所以国家的医改政策也是倾向于朝这个方向发展。写作这本书的初衷也刚好适应了国家的医改政策。要想实现全民健康、医学普及这个宏伟目标,首先要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普及医学常识,提高防病能力;其次就是从基层医务工作者着手,让他们认识和了解血管外科疾病的基本特征和相关的治疗方法,因此这本书对基层医院的医生、护士也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意义。通过这本书使他们能够提升认识血管疾病的水平,提高防病和治病能力。同时让广大城市、农村和社区群众通过本书认识和了解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知识,让根本不懂医学的人也知道什么是血管疾病,自己出现了症状该去找谁,朋友出现了异常该告诉他去哪里就医,这也是本书从医疗政策的角度讲所具有的实际意义和社会价值,最终目的就是为患者造福,使大众受益。第一章血管外科疾病介绍了解血液循环与血管疾病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人体的血管分布情况。

人体血管遍布全身,分为动脉和静脉两大系统,如同两队卫兵肩并肩、手挽手,牢牢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承担着输送血液、孕育生命的重要任务。心脏就是这两支队伍的领导核心,是司令部,心脏和血管紧密相连,如同官兵携手,在捍卫着我们人体的健康。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全线土崩瓦解。因此人体的心血管系统极其重要。在人类与疾病的抗争中,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最容易致命或致残,直接威胁着人体的健康,是人类的第一杀手。因此,为了捍卫我们的健康,我们可以先从保卫我们的心血管系统入手。

人的心脏如同一个大水泵,24小时不停地规律运转,将血液从心脏泵出,血液沿着动脉流向全身各个部位,为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提供氧气和各种营养成分,而组织器官的一些代谢产物又随静脉血流回到心脏,心脏再将这些静脉血泵入到肺脏的循环中,在那里通过肺的呼吸,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又将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吸收入血,这时富含氧气的血液又回到心脏,心脏再次将这些新鲜血液泵入到动脉血管中,再沿动脉流向全身,这就是血液循环(图1-1)。图1-1 血管分布模式图

在整个血液循环过程中,血管是传输血液的桥梁,血管的堵塞或者破裂都会直接影响到组织器官的供血或者是人的生命。那么什么是血管疾病?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从血管疾病的发生来划分,主要有先天性疾病和后天获得性疾病。先天性疾病比较少见,主要是因为胚胎发育异常带来的疾病,比如血管畸形;后天获得性疾病是血管外科的主要疾病,很常见,比如外伤造成的血管破裂、动脉硬化造成的动脉壁的斑块引起血管狭窄,动脉壁的某一处变薄弱就会扩张、扩大形成动脉瘤,血液黏稠度增高就会造成血管血栓、栓塞等,这些就是笼统的血管外科疾病,这些情况往往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或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来解决。当然,血管外科疾病还有很多,各种血管疾病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我们会在以下的各个章节中慢慢为您介绍。

问:周围动脉疾病有哪些?

答:周围动脉疾病是指人体内除了心脏和颅内动脉以外的全身动脉发生的疾病。动脉疾病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血液供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是血管外科的主要治疗疾病。

动脉疾病都包括哪些呢?以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治疗的患者为例,在收治的住院患者中,80%以上都是动脉疾病。动脉疾病按照人体的解剖部位,从头到脚来分段划分:(一)颈部常见的动脉疾病

1.颈动脉狭窄

是由动脉硬化斑块或大动脉炎引起,容易引起头晕、黑蒙、肢体一过性活动障碍,甚至引起偏瘫、失语等,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疾病,也是可以通过手术或腔内介入治疗的主要疾病。

2.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狭窄

多数也是由动脉硬化和大动脉炎引起,是引起头痛、头晕、眩晕、上肢无脉的主要疾病,也是通过手术或支架可以解决的常见疾病。(二)胸部常见的动脉疾病

胸部的大血管直接起自心脏、主动脉弓部,这里发生的疾病是很凶险的,主要包括:急性主动脉夹层、夹层动脉瘤、胸主动脉瘤、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等。多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比如高血压没有被足够重视、没有正规治疗,加之工作劳累、情绪激动、心情紧张和精神压力大等,严重的高血压会造成急性主动脉撕裂形成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表现为突发的急性胸背部剧烈疼痛,患者自己会认为是急性心肌梗塞,有时这种疼痛可以向下放射到腰腹部,甚至造成内脏和脊髓缺血引起肠坏死、下肢截瘫或缺血坏死等。如果病情非常严重,可能会危及生命。这一部位的开胸手术风险很大,有时需要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死亡率很高。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近十年来针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和胸主动脉瘤等疾病,我们主要采取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方式,也就是利用带有一层覆膜的大支架通过血管造影的方法和技术,进行血管腔内修复。这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三)腹部常见的动脉疾病

1.腹主动脉瘤、髂动脉瘤

主要是由动脉硬化引起,多见于老年人。患者往往是在做身体检查时,或在自我触摸腹部时偶然发现有一个搏动性的包块,和心脏一样的节律搏动。当这种搏动性包块达到一定大小就会引起疼痛,甚至破裂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有时这种动脉瘤在还没有被发现前就以突发破裂为首发症状。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平时健康检查不够,没有及时发现,甚至在发生动脉瘤破裂大出血引起休克时,还不知道自己的疾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因此老年人腹部搏动性包块、突发腰腹疼痛伴有休克时,要考虑到动脉瘤破裂的可能性。及时救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2.主髂动脉狭窄或闭塞

这种疾病可以慢性发病,主要表现为下肢无力,不能行走或走一段路后就要休息一会儿才能继续行走,尤其上楼困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以是急性发病,突发的急性下肢疼痛、麻木、苍白无力,甚至会引起肢体坏死导致截肢。老年人患这种病主要是由于动脉硬化引起,部分患者也可能是因心脏房颤,心脏内的栓子脱落至下肢远端;而青壮年患者则可能是由于大动脉炎引起。

3.内脏动脉狭窄

内脏动脉包括肠系膜动脉、腹腔干动脉、肾动脉等,这些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可以引起内脏缺血,内脏动脉的急性血栓或栓塞会引起脏器的缺血坏死,危及生命;而内脏动脉狭窄引起的内脏器官慢性缺血会引起脏器供血不足,导致脏器慢性功能不全等。(四)下肢缺血

这是血管外科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因为动脉硬化引起,也有由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等原因引起的。临床老年动脉硬化引起的下肢缺血,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在大腿段的动脉血管,称为“股腘动脉闭塞”;发生在小腿动脉的血管狭窄或闭塞,称为“膝下动脉闭塞”。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闭塞引起足部的缺血、溃疡或坏死,又称“糖尿病足”。这些疾病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导致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碰到的主要疾病。

总之,全身的主要动脉疾病都是血管外科涉及和需要通过血管外科手术或血管腔内技术来治疗的疾病。因为我们所接触的大多数患者都是动脉疾病,因此我们的工作重点也放在各种动脉疾病的手术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上,所以本书的重点内容紧密围绕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展开介绍。

问:周围静脉疾病主要有哪些?

答:顾名思义,发生在静脉血管的疾病统称为静脉疾病。最常见的静脉疾病有下肢静脉曲张、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布加综合征(即肝静脉—下腔静脉闭塞综合征)等。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慢性疾病,与先天性血管壁弹性发育不良、长期站立工作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症状并不明显,可能会影响美观,有的患者会有下肢沉胀的感觉,这种沉胀感在长时间站立或劳累一天后比较明显,一般休息后就会缓解。严重时则需要手术治疗。

最危险的静脉疾病是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突然下肢严重肿胀、胀痛,肢体活动受限,血栓可能会脱落沿着静脉回流到心脏再进入肺动脉内,造成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憋气、咯血、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及时有效的抗凝治疗是救治下肢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在静脉系统疾病中,还有一种是由于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特殊疾病,称为布加氏综合征,这种疾病并不常见,在我国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相对较多。由于肝静脉堵塞,造成肝脏的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肝大、脾大,表现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等,严重时可以引起胃或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由于下腔静脉堵塞可能引起双下肢的静脉回流受阻,表现为双侧下肢沉胀、水肿、静脉曲张、皮肤颜色发暗等,这种疾病最大的危害是严重影响肝脏功能,会因为较早地出现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或消化道出血而危及生命。

还有许多血管疾病,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我们会在后面专门的章节中详细介绍。(刘昌伟)第二章血管外科的动脉疾病急性主动脉夹层

问:胸部突然剧烈疼痛会是急性主动脉夹层吗?

答: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主动脉。

主动脉是人体血液从心脏流出的主干道。紧连接心脏的一段叫升主动脉,是从心脏出发向上这一段,再拐弯形成一个弓状,并直达颈部的血管,这一段叫做主动脉弓。主动脉弓再往下就是降主动脉、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等(图2-1)。图2-1 主动脉夹层示意图

那么什么是急性主动脉夹层呢?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血管壁在高速血流冲击或高压力下,造成了血管壁的内膜撕裂,血液沿着撕裂的破口进入到主动脉内、外膜之间,造成主动脉壁的分离,形成一个夹壁层(图2-2)。由于这种动脉血管壁的分层,血液进入到血管壁中间夹缝中,会产生高的压力,夹层内的高压既可以向内压迫原来的血管管腔造成狭窄,使真正的血管腔血流减少,引起远端组织器官缺血,又可以向外扩张,形成一个夹层动脉瘤,一旦造成外膜破裂,就会发生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图2-3)。夹层发生在升主动脉则还容易引起急性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血管破裂入心包中造成患者急性心包填塞而死亡,而发生在降主动脉则可以引起全主动脉夹层,甚至造成腹腔内腔血管缺血,这是一种灾难性的危险疾病。图2-2 主动脉夹层内膜撕裂示图2-3 主动脉夹层内膜撕裂出意图血

急性主动脉夹层在临床上并不多见,通常是由于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引起,高血压是其第一号罪魁祸首。长期或者严重的高血压造成血管内膜硬化、失去弹性,或者血管壁本身不健康,容易发生血管内膜撕裂。这种内膜撕裂口通常容易发生在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后方的血管转弯处,在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远端。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心脏泵出高压血流直接的冲击有关。另外再打个比方,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如果车速太快,急转弯就会产生很大的离心力,汽车就容易向外侧滑。血管壁受到血管中异常高压血流的冲击也是会造成动脉壁内膜撕裂的。

在医学上,根据主动脉夹层累及的部位不同将主动脉夹层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按照国外DeBakey分型,将主动脉夹层分为三种类型:Ⅰ型夹层,是起自升主动脉,可累及主动脉弓并可延至腹主动脉;Ⅱ型夹层,是局限于升主动脉;Ⅲ型夹层,则起自降主动脉并向远端延伸至腹主动脉(图2-4)。 

按照斯坦福(Stanford)分型,将主动脉夹层分为A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甚至全主动脉)和B型(夹层起于降主动脉达到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

主动脉夹层的主要表现是剧烈疼痛,多数表现为突发的胸部剧烈的撕裂样疼痛,难以忍受,可以向前胸或背部放射,疼痛也可以涉及腰、腹部。有时会误认为是急性心肌梗塞。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高血图2-4 主动脉夹层示意图压,可以是很严重的高血压,达到200毫米汞柱以上。一旦夹层破裂则会出现突然血压下降、休克。

问:高血压是引起主动脉夹层的危险信号吗?

答: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一个重要病因是长期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又不注意治疗的患者容易得主动脉夹层。

急性主动脉夹层多见于40~60岁之间的人群,以男性患者为多见,尤其是50岁左右的男性。这是因为在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都很大,往往忽视自身保健,得了高血压也不规律服药,再加上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血压甚至可以达到200毫米汞柱以上。如此严重的高血压,就可能造成主动脉内膜的撕裂形成主动脉夹层。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个很凶险的疾病,若不及时救治,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据统计,患者送达医院前死亡率占21%,24小时内死亡率占50%,一周内死亡率占68%。

问:急性主动脉夹层有什么症状?

答:主动脉夹层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症状就是突发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因疼痛难忍而伴有大汗淋漓,呼吸困难。有时患者会以为自己得了心梗,但动脉夹层这种疼痛比心梗还要厉害。这种疼痛可以是放射样的,向后背部沿着主动脉往下,感觉就像要把皮肤和内腔撕裂一样。此时患者往往伴有严重的高血压,同时由于主动脉的撕裂,真正的血管腔可能被夹层形成的腔压瘪,造成相应部位(或脏器)的供血不足。比如,脊髓供血受到影响会出现突然的截瘫,一瞬间两条腿不能活动;肾脏供血受到影响会出现无尿现象;肠道供血障碍会出现腹痛、便血。撕裂也可以往上发展,撕裂到颈动脉的部位,导致颈动脉内膜撕开,大脑供血不足。总之,这种动脉内膜撕裂发展到不同的部位就会带来相应的结果,如果夹层撕裂到升主动脉(即心脏供血的初始部位)甚至撕裂到心脏的瓣膜,可能会出现心脏骤停。另外当内膜撕裂后如果不注意控制血压,夹层就可能破裂,导致大出血死亡。因此对这一疾病必须高度重视。如果您患有高血压,突然出现胸背部或者是腹部的剧烈疼痛,就要想到是不是得了急性主动脉夹层。

问:哪些检查能帮助确诊主动脉夹层?

答:如果是中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突然出现了剧烈的胸背疼痛并向腰腹部放射,就要考虑是不是得了主动脉夹层。如果您有条件应立刻测量血压。若您的血压很高,疼痛很剧烈就要怀疑患上主动脉夹层了。您应该迅速到医院,做增强CT就可以很快诊断。所谓增强CT就是做CT的时候在患者静脉里打一种药,能使血管显影,相当于做血管造影,简称CTA,能够帮助确诊是否患有主动脉夹层。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辅助检查,比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等检查,也能够帮助诊断。但都不如CTA直观、准确,目前最重要、最有诊断价值的还是增强CT,即CTA检查。核磁也可以。除了CT、核磁,还可以做血管造影。通过动脉插一个造影的导管,直接注射显影剂来看夹层破口的位置。这项技术往往是在治疗的时候才用,而在手术前诊断的时候,做CT和核磁就足够了。现在CT在各地医院已经很普及了,检查很方便。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动脉夹层和心梗冠心病不好区别,首先要量血压查心电图,如果心电图情况不能确诊为心梗或是模棱两可,就要考虑到可能是动脉夹层,需要马上做CT;如果心电图非常确定是心梗,就按心梗治疗。

千万要注意,在出现突发胸背痛的时候,您除了要考虑到心梗、心绞痛等疾病之外,还要考虑到急性主动脉夹层。

当然医学上也有一种特例,就是动脉内膜撕裂时只是撕了一个小口,血液进去之后,没有继续向下撕裂,夹壁层里的血液没有流动,而是凝固形成血肿,这种血肿被称作主动脉壁间血肿。如果血肿不大在CT上就不容易看出来。

一般来说,通过CT可以明确诊断。上面提到的小口撕裂形成壁间血肿的情况,可能诊断会有些困难,但是有经验的医生,结合病史也能够明确诊断。

总之,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是比较容易的,主要是需要医生应考虑到此病。

问:急性主动脉夹层应如何治疗?

答:首先要控制血压,其实这是一种保守治疗,也就是非手术治疗方法。其关键在于控制住血压防止夹层进一步撕裂甚至破裂。在控制血压的基础上,马上给患者止痛,使患者情绪稳定。紧接着医生要给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判断动脉撕裂到什么程度,是否累及心脏、脊髓或者是胃肠道等重要脏器或者器官的血供。这些都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对于我们前面说到的Ⅰ型的夹层,也就是撕裂破口在升主动脉,可能会影响到主动脉瓣的夹层,一旦确诊就应该尽快手术,开胸做主动脉瓣膜的置换以及血管置换。这种手术需要心脏外科的医生来完成(图2-5)。图2-5 主动脉Ⅰ型夹层手术示意图

III型夹层,也就是破裂口在降主动脉,可以首先采用保守治疗。只要患者没有内脏缺血、脊髓缺血等紧急情况,就可以保守治疗三五天甚至一周的时间。首先控制高血压,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使病情得到控制,为下一步的手术或支架治疗赢得时间,或是为血压控制下来后患者转院创造条件,转到大医院后再考虑手术或血管腔内治疗。现在对于III型夹层采用传统的开刀手术治疗已经很少了,更多的是采用腔内支架治疗。医生在患者腹股沟处切一小口,解剖出股动脉并穿入一个导丝。再通过这个导丝把覆膜支架送到动脉撕裂破口的地方,支架就固定在血管上并能挡住动脉破口,血液就可以沿着支架流到正常的血管管腔里而不会流到夹壁层里。那么夹层撕裂的内膜就贴合到动脉壁,也就达到了治疗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创伤小,有利于患者迅速康复。没有这个技术之前,人们只能选择保守治疗或开刀手术,创伤很大,死亡率也很高。据统计,死亡率高达15%~26%,截瘫率达25%,腔内治疗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治疗的一种新方法,优点是创伤小,可将死亡率降至5%以下,截瘫率降至0.8%。

问:如何配合医生选择治疗方式呢?

答:夹层撕裂后血压控制不住病情进一步进展,患者疼痛剧烈。夹层撕裂造成内脏的缺血,比如,夹层累及肾动脉造成肾脏缺血,或者累及肠道供血动脉造成肠缺血坏死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合适的选择。

有一些主动脉夹层患者也可以暂时不做手术,至少不急于立刻做手术。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主动脉壁间血肿,或者小的夹层,通过保守治疗,严格控制血压,慢慢这个夹层是可以愈合的。不过大的夹层很少能够自然愈合。

有些小夹层可以保守治疗,但后期可能会慢慢扩大变成慢性夹层,形成夹层动脉瘤。不过现在支架技术比较成熟,治疗效果也比较好,所以现在更多的患者会选择尽早地采取支架治疗。当然在治疗上是有指征的,一般来说III型夹层多数采取支架治疗,对影响到心脏或主动脉弓的Ⅰ型夹层则应开刀手术治疗。

问:主动脉夹层支架治疗后应注意什么?

答:第一,主动脉支架放完之后应继续保持血压稳定,如果血压控制不好,夹层还会复发。

第二,一定要定期到医院复诊,复诊时可以查CTA了解支架有无移位,有没有新发夹层等。

 第三,CTA检查还可以了解其他部位小破口的变化情况。因为主动脉夹层形成时,往往不仅仅是一个破口,主动脉内膜上可能有好多破口,而支架所封堵的也只能是主动脉近端的最主要的破口,而不能把整个夹层全部都覆盖。特别是当夹层撕裂到主动脉上重要的分支动脉,比如,肾动脉开口、肠动脉开口等,此时也不能用带膜支架把它们封闭。这部分破口只能继续保留,当然这些部位不存在很大的血流剪切力,一般来说只要控制好高血压,就不太容易继续撕裂。但是需要密切地随访观察。 

大部分患者放了支架之后,假腔里面的血液压力降低,流动减慢并逐渐停止,久而久之,远端的小破口,也会随着夹层里边的血液凝固得到自然愈合。少部分患者没有愈合,那么就需要密切观察,同时保持血压平稳,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的情况,只能视具体情况而定。

放了支架之后,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会有些不舒服,比如,发热、腰腹部轻微疼痛等。这些症状可能与夹层愈合过程有关,一般两三周以后基本就能消失。总之,只要手术成功,术后患者血压控制满意,症状就会越来越轻,感觉就会越来越好。

一般来说,除了控制血压,不需要其他特殊的治疗,术后也不需要加用抗凝药物来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当然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合并疾病就要继续正规治疗。

问:主动脉夹层放支架时通常选择什么样的麻醉方式?

答:主动脉夹层支架的手术刀口在腹股沟,4~5cm长。手术在安装有大型X线透视机器的导管室或手术室里进行。麻醉方式一般都选择全麻,这样能保证患者在手术当中保持静止,有利于控制血压。而局麻镇痛效果不佳,且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容易紧张,会给手术带来困难。

问:主动脉支架手术风险大吗?

答:Ⅲ型主动脉夹层支架手术技术含量高,如果支架释放准确到位,手术风险并不大。尽管主动脉支架创伤小,但医生的操作技术和造影设备要求高,而且主动脉夹层不仅仅是放一个支架了事,还有一系列综合治疗,因此应找有经验的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和有经验的医生帮助治疗。而前面提到的Ⅰ型夹层,只有极少情况可以支架治疗,但风险很大。

问:主动脉夹层支架治疗一般需要多少费用?

答:根据目前我国医疗物价的收费标准手术本身的操作费用,大约一两千元。进口的主动脉支架大约七八万元人民币,国产的大约五万元人民币,进口的材料更精细一些。住院期间,如果患者病情平稳没有合并其他疾病,除了支架的费用只要一万五到两万元就足够了。因此,如果选用的是进口支架,总共住院费用约十万元;如果是国产支架大概花费是七八万元。

以上价格仅供参考,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医院、不同的产品,其花费也会有所不同。

至于支架能否报销,全国各地有所不同,各地的公费及医保都有不同的规定。目前北京地区支架可以报到近70%。

问:主动脉支架后多久可以运动?

答:一般来说,主动脉夹层支架术后,短期内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尤其是术后三个月到半年,尽量让患者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使撕裂的内膜与动脉壁充分贴合。出院之后,休息两周左右就可以做一些轻体力工作,不要过于劳累。而时间长了以后,就可以正常生活了。但是这些患者,大多数有病理基础,比如,动脉硬化、高血压甚至马凡氏综合征等,所以在剧烈运动时应该谨慎。

问:主动脉支架后应该什么时间来复查呢?

答:我们主张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以及此后每年都要来医院复诊,复查全身情况(包括血压)以及抽血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判断以往造成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是否满意。同时复查支架有无位置变化,原来的动脉内膜撕裂破口覆盖得是否满意,远端的小破口是否闭合或有无继续增大,有没有形成新的夹层动脉瘤等。当然如果突然出现任何不舒服的情况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手术只是将主动脉夹层修复,实际上并没有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因此术后控制其危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一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二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等。(邵江)腹主动脉瘤

问:什么是腹主动脉瘤?

答:也许大家对腹主动脉瘤还比较陌生,但实际上这种病并不少见。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李四光,他们得的病就是腹主动脉瘤。简单解释,腹主动脉就是人体腹部的大动脉。 而腹主动脉瘤是人体的腹主动脉由于某些原因而导致其扩张并膨胀达到一定程度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如同一个管道局部变薄弱了,鼓起一个包一样,这种动脉瘤和我们通常理解的肿瘤不一样。一般人理解的肿瘤就是体内长了一块东西,而且会越长越大。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肿瘤还可以侵犯到周围的器官或者转移到远处的器官。而腹主动脉瘤则不同,它是腹主动脉出现了扩大,打个比方就像吹气球一样。它本身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却非常凶险。如果腹主动脉突然增大并扩张到一定程度,很有可能破裂并引起致命的大出血,就好像是把气球吹破了(图2-6、图2-7)。 图2-6 腹主动脉瘤示图2-7 腹主动脉瘤示意图意图

而腹主动脉是人体大动脉里发生动脉瘤几率相对较高的部位。其发病多见于老年人、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在65岁老年人中,发生率大约8%。

问:腹主动脉瘤会有危险吗?

答:到底多大可称为动脉瘤,而瘤体具体到多大会有危险呢?一般来说,腹主动脉的管径比正常的血管直径增大一倍就称为腹主动脉瘤。正常的腹主动脉直径有多大呢?有1.5cm~1.8cm的直径,大于该数值的一倍就称为动脉瘤了。要是继续扩大,直径接近5cm,那么危险性就很大了。目前国际的标准是,如果动脉瘤接近5cm,或者说动脉瘤不到5cm,但扩大速度比较快,半年增加5~7mm,就比较危险了,很容易发生破裂。因此如果动脉瘤增长速度比较快,或者大小接近5cm,就应该及时采取外科治疗。这里指的大小,不是长径,而是动脉瘤的横径,也就是直径,并以这个直径的大小来判断动脉瘤破裂的危险性。

问:怎样能及时发现腹主动脉瘤呢?

答:一般来说,腹主动脉瘤早期,或者在没有达到一定大小的情况下,一般没有症状。直径4~5cm的腹主动脉瘤,瘤体破裂的危险性相对小,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仅仅是偶然间会摸到腹部有一个包块,这个包块是随着心跳的节律搏动,这就是患者早期发现的动脉瘤。因为在动脉瘤的早期通常没有或仅有很少的不典型的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随着动脉瘤增大就会出现其他症状和危险了。

其中第一个症状就是疼痛。当疼痛很严重时,往往预示着动脉瘤马上要破裂,甚至已经破裂,那时就为时已晚了。有的时候患者会感觉到丝丝隐痛,这是因为包块大了,所以产生不舒服感。直径较大的腹主动脉瘤,瘤壁变得很薄了,连按压也会有疼痛的感觉。

另外一个症状就是下肢动脉栓塞。由于动脉瘤呈局部膨大,血液流动时就会产生涡流,这个涡流会造成动脉壁内层形成血栓,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附壁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流流向下肢,堵塞血管,造成下肢动脉的栓塞。患者会突然出现下肢疼痛,下肢皮肤苍白、无力,不能行走等。有的患者是因为下肢缺血才发现腹主动脉瘤的。在临床上,多数的动脉瘤是患者自己偶然间发现的,也有一些患者的动脉瘤是通过正常体检发现的。比如,彩超、CT检查都是很容易发现动脉瘤的检查方法。

问:动脉瘤是怎么形成的?

答:动脉硬化是形成动脉瘤的主要原因。

动脉瘤患者通常都有动脉硬化的基础。我们都知道,正常人的血管壁有三层组织结构,即外膜、中膜和内膜,三层结构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血管壁。当内膜硬化以后,内膜和中膜层就很不健康了。内膜会变脆、增厚,并凹凸不平,有粥样斑块;中膜会有一些纤维结缔组织,甚至有一些变性坏死。此时,血管壁变得很不健康,难以承受长期高血压的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动脉瘤了。

问:腹主动脉瘤是恶性肿瘤吗?

答:腹主动脉瘤不是恶性肿瘤,它只是腹主动脉壁的一个变薄弱并膨大形成的束状包块,其内有动脉血液在流动,一旦瘤壁破裂,血液就会流出,这正是动脉瘤的最大危险。

问:哪些检查能帮助确诊腹主动脉瘤?

答:首先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既没有创伤,又简便易行,能够清楚地了解主动脉的形态以及血流情况,并能发现是否有动脉瘤。

其次是CT检查,一个增强CT可以很明确诊断出到底有没有动脉瘤,而CT血管显像(CTA)是目前诊断腹主动脉瘤的最准确可靠的方法,并且能够了解动脉瘤的形态、大小、部位等。

除了CT以外,核磁扫描也能够确诊。

 还可以做动脉造影,不过这种检查对身体有一定损伤,因此不作为常规检查方法,通常是在做血管腔内治疗时选用(图2-8)。 图2-8 腹主动脉瘤血管造影

再补充一点,就是得动脉瘤的患者,多数都患有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心、脑、肾、肺等各脏器血管。因此动脉瘤的患者,可能同时会有冠心病、脑血管动脉硬化、脑梗塞等其他的疾病。在做动脉瘤的检查以及术前准备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到全身其他部位的重要脏器的一些相应的检查和评估。比如,心脏情况,要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了解心脏的功能及心脏有没有心肌缺血的表现;脑部要了解脑血管的动脉硬化的程度等。这些都是为进一步治疗动脉瘤奠定安全基础。

问:腹主动脉瘤直径多大应采取外科治疗?

答:如果确诊为腹主动脉瘤,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动脉瘤的直径在4cm以下、没有症状的,可以不用手术,可以控制血压,并观察动脉瘤直径的变化情况。通过控制动脉硬化,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高血压等进行保守治疗。同时,每半年到一年要做超声多普勒检查,或者做CT检查,了解动脉瘤的进展速度以及大小变化情况。

其次,当动脉瘤增大较快或直径达到或接近5cm时,就要考虑采取外科干预。因为这个时候,动脉瘤破裂的几率已经开始增大,危险性也越来越高。

问:腹主动脉瘤外科干预的手段有哪些呢?

答:目前针对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传统的开刀手术。这是一种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通过手术直接切除动脉瘤,并接上一段人造血管,用人造血管代替动脉瘤所在部位的血管,恢复正常的血液流通,这样就去除掉了动脉瘤破裂的危险,使患者得到救治。虽然这种手术创伤比较大,但是比较彻底,如果患者情况比较好,对手术的耐受度比较高,这种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手段(图2-9、图2-10)。图2-9 腹主动脉瘤手术示意图图2-10 分叉型人工血管示意图

另一种外科治疗方法是血管腔内修复技术,是近十几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微创治疗技术。这种方法是通过在主动脉腔内放置一个带膜的大支架,通过X线定位来进行血管腔内的隔绝。所谓的隔绝就是把支架放在血管内,使得血液通过支架内流动,而不对动脉瘤壁产生压力,这样就避免了动脉瘤破裂的危险。这个技术比较新,且创伤比较小,仅仅需要在两侧大腿根部各切一个小切口,就能够消除动脉瘤的危险。这个手术需要在手术室,在一个大型的血管造影机器下来完成(图2-11、图2-12)。 图2-12 腹主动脉图2-11 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示意图分叉型覆膜支架

问:腹主动脉瘤手术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答:动脉瘤无法通过药物治愈,外科治疗是治愈动脉瘤的唯一方法。

如果是传统的手术,因腹部刀口较大,手术创伤也较大,内腔器官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除了手术本身造成的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外,还要特别注意肠道功能的恢复。一般认为排气后肠道功能就应该有所恢复了,就能逐渐进食了。这种手术创伤较大,手术后可能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肠粘连。那么手术以后我们要特别注意饮食,要循序渐进。可以先少量吃流食,然后,过渡到半流食,再过渡到正常的饮食,一般的患者一到两周后,身体的状况就能恢复过来了。一般术后1周就可以出院了。

出院以后,生活上也要特别注意,术后几个月之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手术以后一定要定期做血管彩超或者CTA检查,了解人造血管和血管吻合口的情况。毕竟患者自身血管是不健康的,且有比较严重的动脉硬化,人造血管缝上去后,要特别关注这部分自身血管的变化,会不会出现假性动脉瘤,会不会出现新发的动脉瘤等。剧烈的身体运动,剧烈的牵拉或是压力,也会造成影响。要定期观察接口情况,会不会破,能不能长牢固等。另外也要注意观察人造血管血流是否通畅,双下肢的供血是否受影响,下肢是否缺血,这都需要密切观察。

一般主张手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以及此后每年要定期来医院复诊。复查的内容主要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增强CT或者核磁。

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即覆膜支架植入手术术后更要密切观察。观察的重点主要是通过CTA检查,了解支架的位置有无移位;动脉瘤腔是否封闭完全,有无内漏;动脉主要分支如肾动脉、髂动脉及支架本身是否通畅等。如果发现有血液沿着支架和血管壁贴合的缝隙又进到瘤腔里,医学上称作内漏。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情况,一旦形成内漏,由于有支架阻挡,血液就在缝隙里只进不出,血流压力越来越高,动脉瘤就可能破裂。要密切观察这些情况,必须复查超声或增强CT。同开腹手术一样,也是主张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以及此后每年都要复查。

问:动脉瘤破裂的先兆是什么?

答:如果一个动脉瘤出现了先兆破裂症状,往往预示着治疗已经较晚了,这个时候已经是比较危险了。

先兆破裂的症状是什么呢?就是疼痛。动脉瘤达到一定的大小,即使没有症状也要去找医生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出现疼痛,往往就预示着动脉瘤可能要破裂。

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动脉瘤破裂而来急诊抢救的病例。这些患者多是因为没有对动脉瘤重视,存在侥幸心理,最后有的动脉瘤破裂后连送到医院的时间都来不及了,很是可惜。 

事实上也有很多成功的病例。曾有多次,我们抢救的动脉瘤破裂患者,都是因为存有这种侥幸心理,发生破裂了才去医院。被送到我院急诊后都已是休克状态,庆幸的是,他们的动脉瘤破裂是破向后方,在腹膜后。如果破向前方,血液流入到游离腹腔中,患者就恐怕没有抢救机会了。

问:动脉瘤外科治疗的费用需要多少呢?

答:一般来说如果是开腹手术,我们要用人造血管来取代得病的那段血管。这个人造血管都是进口的,国内还不能生产。其价格大概在一万元左右,不同的厂家,不同的材料,价格可能会略有波动。

除了人工血管材料费用以外,其他还有手术费、药费、住院及护理费等,一般从入院到出院的费用在3万元左右。

此外,如果是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即覆膜支架植入,花费较高,单就支架产品就要10万~12万元,当然这种高科技产品代表了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特别是对患者来说既安全有效,又大大减少了手术痛苦。

问:国内哪些医院能做动脉瘤手术呢?

答:做这种手术建议最好去大医院,最好是三甲医院。因为大医院有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无论是开腹手术,还是血管腔内修复术,都需要这个医疗团队具有高水平的综合治疗能力和经验,有一个优秀的医疗团队,无论麻醉或是术后的恢复等都会比较好。这种综合医院对患者的整体治疗会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患者多是老年人,除了动脉瘤还可能患有心脏病、肺等其他器官疾病,对全麻要求也比较高。所以一个综合全面的医院对患者的恢复治疗会有很好的策略。尤其动脉瘤腔内修复技术,手术创伤不大,但技术要求很高,我们的体会是,动脉瘤的治疗不仅是接个血管或放个支架,更重要的是不仅要有娴熟过硬的技术,更要有严谨的精神和全面的综合治疗水平。(邵江)颈动脉疾病

问:什么是颈动脉狭窄?

答:颈动脉位于人体颈部,左右各有一条,是由胸腔内的主动脉发出抵达脑部的血管,负责脑部血液的供应。颈动脉在颅骨外分成颈外、颈内动脉两个分支,颈外动脉主要负责面部及头皮的血供,而颈内动脉则主要供应脑部。当颈动脉斑块逐渐增大,使血流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时,即称作颈动脉狭窄。一般颈外动脉狭窄不会引起严重危险,而颈内动脉狭窄会直接影响到脑血流,造成危险。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随之升高,例如年龄在50~59岁的人群中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仅有1%,而70~8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则高达10%。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颈动脉内膜是光滑的,管腔是无阻塞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上逐渐形成一种硬壳样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斑块”,它是由胆固醇、钙盐及纤维组织形成的。随着斑块的形成,动脉变得僵硬、管腔变窄。这一病理过程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或简称动脉硬化。斑块的逐渐增大引起颈动脉内血流受阻,此时就患上了颈动脉疾病,这是一种可以导致脑中风而严重影响健康的疾病(图2-13)。图2-13 颈动脉狭窄的示意图

颈动脉斑块最容易发生在颈动脉开口部位,因为这个部位血流容易形成涡流,血脂容易沉积。由于斑块表面粗糙而不规则,斑块表面也可以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便容易聚集在上面,形成血栓块,这种血栓块很不稳定,很容易脱落并随血流到达颅内造成脑梗塞,导致偏瘫。斑块也可以增大或血栓增多造成颈动脉堵塞。

动脉硬化是老年人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延缓颈动脉疾病的发展。戒烟是避免发生此类疾病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因为吸烟与动脉硬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容易加重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除了严格戒烟以外,其他还包括:

1.有规律的、适度的体育锻炼;

2.健康饮食;

3.保持您的理想体重;

4.注意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控制动脉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问:颈动脉狭窄对人有什么危害吗?

答:从一个例子说起,有一位老人,65岁,平时身体一直很健康,但是有一天忽然感觉左腿没劲,摔倒在地。过了大约一两分钟后,又恢复了。一个月内连续发作了两次,开始没太在意,犯了几次,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以为是最近累了,没休息好。突然有一天,夜里睡觉时发生偏瘫了。到医院检查,发现整个大脑脑梗,再一查,发现右侧颈动脉有重度的狭窄。因为没有及时去医院检查,忽视了症状,因此失去了治疗良机。通过这个例子说明颈动脉狭窄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事实上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排在人类死因的第三位。可见颈动脉狭窄如同人体内的定时炸弹,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或发现了没有及时解除,随时会有“爆炸”的危险。这种危险就是我们所知道的脑卒中(脑中风)、偏瘫、失语等。可见颈动脉狭窄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以上这个病例告诉我们,尤其是老年人,如果感觉身体不舒服,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像这个患者已经发生了偏瘫才去医院,就太晚了,失去了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机会。还有一个例子,一个女患者,患有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平时身体状况不是太好。最近一段时间,有时候感觉左眼不舒服,言语不清楚,右下肢体活动有障碍。儿女带她到医院检查,发现左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我们就及时给她做了手术,术中发现颈动脉斑块造成的血管腔狭窄程度达90%,属于严重狭窄。不过手术以后患者恢复得很好,这就是发现病变能够得到及时治疗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像这样的例子,在北京协和医院有很多,只要患者出现症状后能及时来血管外科就诊,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康复。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颈动脉狭窄病变的可能性,颈动脉狭窄有引起脑卒中的风险。这种疾病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危险疾病,如果能提高认识,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还是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的。

问:颈动脉狭窄会有什么症状?

答:颈动脉狭窄早期可无任何症状。

不幸的是,患有颈动脉疾病的患者可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脑中风,也就是偏瘫、失语等。一部分患者在此之前可能会发生一些先兆性的症状,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s),或称为“小中风”。症状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可以逐渐自行缓解,这些短暂性的先兆症状主要包括:

1.肢体无力、麻木,或一侧肢体有震颤的感觉;

2.肢体活动不灵;

3.单眼视物不清(很多人描述这种感觉像是眼前有黑影遮挡);

4.说话言语不清。

上述症状多在24小时内消失。然而,千万不要忽视它,这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提示着可能在近期内有出现严重的脑中风危险。因此,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就诊。

问:哪些检查可以明确是否患有颈动脉狭窄?

答:当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症状,应当及时找血管外科医生进行检查,医生会首先询问一些情况,包括病史及症状,如是否吸烟及有无高血压病史,症状发生的时间及发作频率。此外,医生将对您进行查体,包括用听诊器进行颈动脉听诊,如果有颈动脉狭窄可能会听到血管杂音。

在询问病史和查体后,如果医生高度怀疑您得了颈动脉疾病,会建议您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图2-14)。这是一种无痛性检查,医生手持超声探头对颈动脉进行检查,以了解血流速度、血流量。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大致了解您的颈动脉是否有狭窄或闭塞。通过颈动脉彩超可以检测到大部分颈动脉疾病,但如果彩超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或者彩超已经明确了您确实患有颈动脉狭窄,为了下一步的手术治疗,医生可能还会为患者进行以下检查:图2-14 颈动脉超声

1.通过CT进行血管造影(即增强CT+血管重建,简称CTA) CTA可以清楚、直观地显示颈动脉血管的具体形态、狭窄病变的部位和程度等,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2.核磁血管成像(简称MRA) 核磁是利用无线电波及磁场形成具体的图像,可以显示血流形式及帮助评估颈动脉。为了检查的准确性,医生有时会注射一种含钆的显影剂,同样可以显示病变情况。

3.动脉造影 是通过动脉穿刺、插管的方法,医生通过导管向动脉内直接注射造影剂获得影像资料。可以直观地看到动脉狭窄的部位及程度。不过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的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穿刺部位血肿或脑中风,但发生概率极低。因此医生一般不将其作为首选检查,一般是在准备进行颈动图2-15 颈动脉狭窄血管造影脉支架植入时进行造影(图2-15)。

问:颈动脉狭窄应如何治疗?

答: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您病情的严重程度。具体来说,取决于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有无因颈动脉狭窄引发的症状,以及您身体的一般状况。但首先医生可能推荐您进行药物治疗及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并会根据您的情况建议您是否手术或者支架治疗。

主要治疗方法包括:

1.药物治疗 主要是服用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目前常用的有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力维)等。

2.手术治疗 即通过手术的方法,将动脉内膜斑块切除,称作“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下面会详细介绍)。

3.支架治疗 就是通过一种小球囊和支架,将颈动脉狭窄扩张开,并将支架植入到狭窄部位,使狭窄部位扩张开,达到或接近正常动脉直径。

4.其他辅助治疗 如果您患有其他疾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例如,如果您患有糖尿病,一定要定期监测和控制血糖;如果您患有高血压,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如果您有高脂血症,一定要定期监测血脂及按照内科医生的建议服用降脂药。如果您正在吸烟,一定要戒烟。

问:什么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答: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在颈部切一个大约5~6cm的小切口,将颈动脉内的斑块彻底切除。手术创伤不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开展最早、最安全、疗效最为确切的方法,是医学上比较成熟的治疗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众多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当颈动脉狭窄程度达到50%以上并伴有临床症状者,就应当手术治疗;当颈动脉狭窄程度达到70%以上,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当积极手术治疗。因为大量临床前瞻性研究已经证实了,在上述情况下,手术治疗或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会使患者更为获益。但手术毕竟会有一定的创伤,也会有一定的危险性。但这是治疗严重的颈动脉狭窄、预防脑中风(即偏瘫)最重要的方法,权衡疾病本身的风险与手术的风险几率,后者是值得、有价值、有必要的。

问:什么情况适合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答:一般在中老年人,颈动脉有动脉硬化、有小的斑块形成比较常见,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手术或者支架治疗的,药物治疗还是首选的方法。但是当颈动脉狭窄达到一定程度,就应当考虑做手术了:

1.当颈动脉狭窄的程度达到或超过50%,并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前面说的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症状,一定要尽早检查,接受手术治疗。

2.颈动脉狭窄的程度达到或超过70%,即便无症状也应手术治疗。

3.检查发现有明确的软斑块,医学上也称作“不稳定性斑块”,这种斑块容易脱落或破裂,容易造成脑梗塞,应当早手术为好。

问: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如何进行的?

答:1.手术前会有一些基本的检查,医生会按照流程为患者制订治疗方案和告诉术后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

2.手术的重要目的:通过手术技术切除造成颈动脉狭窄的斑块,实现消除斑块脱落、恢复颈动脉血流、预防偏瘫的目的。

3.麻醉:一般可以局部麻醉(即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也可以全身麻醉,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经验选择,局部麻醉创伤小,对全身的影响小,术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当然局部麻醉需要患者的配合。如果患者对手术很紧张,或者配合能力差,可以选择全身麻醉。

4.手术切口和手术要点:一般是在颈部做一个小切口,5~6cm,依据患者的胖瘦选择;手术中医生会根据患者颈动脉和脑血流情况决定是否选择颈动脉转流管和颈动脉补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需要暂时阻断颈动脉,为了防止在阻断颈动脉期间的脑供血问题,医生可以采用一个特制的专门用于该手术的小管,称作颈动脉转流管,建立一个临时保护脑血流的措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当硬化斑块被剥离后,我们将对动脉切口进行缝合,之后撤出转流管。颈动脉补片是为了防止在缝合较细的颈内动脉时发生缝合后的狭窄的技术,通常会选择一种专门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特殊材料或者患者自己的静脉血管(如大隐静脉)(图2-16)。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