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奇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23:30:40

点击下载

作者:高永立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寺院奇观

寺院奇观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寺院奇观作者:高永立排版:梦工厂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8-01ISBN:9787514323030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寺院奇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古风古韵的建筑遗存、深具内涵的自然名胜、悠久传承的历史文明,还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2014年4月18日姑苏古刹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阊门外风景秀丽的枫桥镇,是我国著名的佛教活动中心。寺院建于502至519年,就是六朝时期的梁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寒山寺古称枫桥寺,旧名“妙利普明塔院”。传说因唐代名僧寒山和拾得来寺院当住持,后来寺院名称被改为寒山寺。和合二仙留下动人传说

寒山寺坐落在苏州古城西阊门外的古运河畔,邻近枫桥,曾被称为枫桥寺。它坐东朝西,门对古运河,旧临古驿道,附近就是枫桥和铁岭关,往北几千米是有名的浒墅关。如画的景致,散发着悠悠古韵。

寒山寺相传始建于502到519年之间,就是梁武帝在位时期,当时的寺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后来由唐代高僧希迁定名为“寒山寺”。千百年来,有关“寒山寺”名称由来的传说广为流传。在民间主要有四种说法。■寒山寺照壁传说,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有■梁武帝(464年~549年),梁朝一对非常要好的年轻人,一个叫寒的开国皇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史称梁武帝。他不好酒色,提山,一个叫拾得。寒山的父母曾为倡节俭,始终以正人君子的标准约他订了一门亲事,姑娘家住青山束自己。湾。然而,姑娘却早已和拾得互生爱慕之情。空门 佛教以观察诸法“空性”作为入道的法门,故称“空门”。佛教认为一切事物从因缘相待而产生,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虚幻不实,所以称为“空”。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知道事情真相后,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准备离开家乡,遁入空门,独自去修行。寒山来到苏州的妙利普明塔院开始出家修行。修行 佛教上讲,修行就是为了自身实现佛陀所体验的境界,从而专心的精研修养,并发展成为详细的戒律条文、生活规范的修养方法。佛教也将修行的人叫做行者。

半月时光一闪即过,拾得未见寒山,便来到寒山家中。拾得抬头便见门上插有一封寒山留给他的书信。他把书信拆开,方才得知,寒山劝他及早与姑娘成婚,并衷心祝福他们幸福美满。

读罢书信,拾得这才明白寒山出走的真正原因,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最后决定离开姑娘,前往苏州寻觅寒山,决意皈依佛门。拾得打点行装,第二天就动身前往苏州。时值盛夏,路旁的池塘正盛开着鲜艳的荷花,拾得顿觉心旷神怡,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于是顺手摘了一支荷花带在身边,以图吉利。经过长途跋涉,拾得终于在苏州城外找到了他的好朋友寒山,他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鲜艳芬芳。■和合二仙塑像寒山见拾得不期而至,心中大为惊喜。他急忙双手捧着盛有素斋的篦盒出门迎接拾得。久别重逢,俩人都十分开心。正果 佛教语。修道有所证悟,可称之为证果。言其修行成功,学佛证得之果,与外道之盲修瞎炼而所得有正邪之分,因此称之为正果。在佛教学说上,经历重重贪、嗔、痴等方面的考验以及灾劫磨难,最终领悟佛法的深奥,面对诱惑心不动,面对威胁从善之心不改,可称之为“修成正果”。

从此之后,两人一起修行。后来,传说中的“和合二仙”之像就是寒山和拾得,拾得手持荷花,寒山手捧篦盒。当然,他们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有讲究。那荷花是并蒂莲的意思,盒子是象征“好合”的意思,意为“和谐合好”。

寒山和拾得这两位高僧,于唐代贞观年间在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后唐代高僧希迁便将“妙利普明塔院”改名为“寒山寺”。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就是“和合二仙”终成正果的地方,因此,后来在寒拾殿中就一直供奉着寒山和拾得的精美木雕金身雕像。

在我国民间,人们十分珍视“和合二仙”情同手足的情意,便把他俩推崇为和睦友爱的民间爱神。当然,这仅仅是民间传说。

还有说寒山本是唐代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他多次投考落榜,才被迫出家。寒山30岁后隐居在浙东的天台山,享寿100多岁。

还有说寒山是隋代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受朝廷官员的妒忌与排挤以及佛教思想的影响而遁入空门,便隐于天台山寒岩。杨瓒 (549年~591年),字恒生,一名慧。我国隋朝皇族,他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是亲兄弟。杨瓒之妻是宇文泰女顺阳公主。杨瓒在北周时因为其父杨忠的军功而得封竟陵郡公,后进封邵国公。隋文帝继位后封杨瓒为滕王,后拜杨瓒为雍州牧。591年,杨瓒在栗园伴随隋文帝时暴毙而死,时年四十二岁。

后来,寒山来到了寒山寺的前身普明塔院任住持。不久,拾得也来到寒岩修行,寒山与拾得便成为了好朋友。

话说在寒山寺建寺之始,便铸有一口大钟。钟声高亢洪亮,当夜深人静时,几千米外的苏州城内也隐约可闻。■寒拾殿■寒山寺大钟

有一年夏天,洪水泛滥,把寒山寺的大钟冲到了河边,拾得到河边搬运大钟时,被水冲向了远方。后来,他连同那口钟一起漂到了日本,他便在日本创建了拾得寺。佛学 即佛法之学,是指对释迦牟尼佛陀学说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佛教经典的整理与注疏上。有时等同于佛教研究,但通常使用在较传统的研究方法上。在不同的佛教传统研究中,往往会产生许多不同的学派。近代我国著名的佛学研究者,有太虚法师、印顺法师、梁启超、欧阳竟无与吕澄等人。寒山因思念拾得,又重新铸了一口大钟,悬挂在寒山寺的钟亭。据《寒山寺志》记载,寒山所铸造的这口大钟:冶炼超精,云雷奇石,波磔飞动,扪之有棱。寒山和拾得因为长期在普明塔院修行,因此他们在佛学和文学上的造诣都很深,他们时常在一起吟诗答对。后人曾将他们的诗汇编成《寒山子集》3卷。■文殊菩萨音译为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是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首,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

寒山被后人认为是文殊菩萨转世,而拾得被后人认为是普贤菩萨转世。寒山和拾得这两位被赋予神话的高僧,他们的诗多带有禅意,外人很少知晓。但有首《忍耐歌》却流传甚广,影响很大。这是一首以对答形式来记录两人思想的诗。

终日被人欺,

神明天地知。

若还存心忍,

步步得便宜。

身穿破衲袄,

淡饭随时饱。■普贤菩萨曾译遍吉菩萨,是象征

涕唾在脸上,理德、行德的菩萨,同文殊菩萨的

不气自干了。智德、正德相对应,是婆娑世界释迦牟尼佛身边修行最高的菩萨。

有人来骂我,

我也只说好。

有人来打我,

我自先睡倒。

他也省气力,

我也无烦恼。

这个波罗蜜,

就是无价宝。

能依这忍字,

一生过到老。■寒山和拾得在寺内墙壁留下的诗文佛教 最早的世界性宗教,距今三千多年,在东汉明帝时经丝绸之路正式传入我国。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历史比较悠久、影响也比较大的一个宗教。佛教虽然来自印度,但其成熟和发展是在我国完成的,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又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寒山和拾得两人曾经有一段经典的谈话,在佛教界和民间流传甚广,影响颇为深远: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

在世人眼里,寒山和拾得的诗也许包含某些消极成分,但从佛家观点来看,却充满了禅意,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更包含了引而不发和以待时机的大智慧。■寒山和拾得留下的寺碑寒山不仅是大德高僧,而且是■六祖惠能俗姓卢氏,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佛教禅宗祖师,一位著名诗人,这位富有神话色彩是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唐的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直中宗追谥为大鉴禅师。惠能是我国到后来,他的诗才越来越多地被世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

过了数年,寒山寺又来了一位旷世高僧,名叫希迁。他被人们称为寒山寺的开山祖师。

希迁是唐代人,俗姓陈,端州高要人,是六祖慧能青原系下的一世弟子。

希迁初侍慧能,慧能逝世后,他禀承师命又拜行思为师,行思对他有“众角虽多,一麟足矣”的赞赏。禅意 犹禅心,指清空安宁的心。语出:唐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溪花与禪意,相对亦忘言。”明何景明《吹笙》诗:“幽心与禪意,凄切转关情。”

希迁不但全心钻研佛学,而且精通医术,经常造福于四方百姓。南岳 衡山,是我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海拔1000多米。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有“南岳独秀”的美称。

希迁在替百姓治疗疾病时,经常晓谕大家说:凡想齐家、治国、学道、修身之人,先必须服我十味妙药。这就是他写的《心药方》。他的医方寓含佛教理义,明白晓畅地劝化世人为善,以此教化众生。

希迁曾被行思举荐到南岳弘法,就是湖南的衡山,当时住在南台寺。后来,他发现南台寺东边有一块平坦的巨石,他就在巨石上建了一个庵,从此就住在此庵中,因此当时人们称他叫“石头和尚”。南台寺 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的三生塔南面,号称“天下法源”。南朝梁代年间创建,唐代天宝年间禅宗七祖弟子希迁将它定名为南台寺。南台寺名声很大,海内外的佛教徒对它都非常崇拜。

希迁在南岳生活了50余年,由于他行医济世,佛法度人,大大地弘扬了佛法。他在晚年修行之际,还把他后半生将近半个世纪的草庵生活,用十分明快的语言记述下来,这便是广泛流传的《草庵歌》。

作为一代大德高僧,希迁与寒山寺有着很深的渊源。后来明初的高僧姚广孝在《寒山寺重兴记》一文中记载:■古人笔下的寒山寺绘画■姚广孝雕像

希迁禅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

因为这个记载,后人认为高僧希迁实在不愧是寒山寺的开山祖师。只是那时寒山寺的规模并不大,影响也很有限。

后来因为往来人员比较多,特别是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诗流传以后,寒山寺就天下闻名了。阅读链接在我国民间,还有一则关于“和合二仙”的故事。说和合二仙都是唐代僧人,寒山是诗僧怪僧,曾隐居天台山。拾得刚出世便被父母遗弃在荒郊,幸亏被正在化缘的天台山高僧丰干和尚看到,就把他带到寺中抚养成人,并起名拾得。就这样,丰干和尚在天台山国清寺将拾得受戒为僧。拾得受戒以后,被派到厨房干杂活。在寒山还没到国清寺为僧时,拾得常将一些饭菜送给寒山。丰干和尚见他俩如此要好,便让寒山进寺与拾得一起当国清寺的厨僧。张继诗篇使古刹名扬天下

唐代开元年间,著名诗人张继进京应试落榜,当时正值安史之乱。为了躲避战乱,张继乘船来到了苏州,把船停在城外寒山寺旁的枫桥下。判官 官名。隋使府始置判官。唐制,特派担任临时职务的大臣可自选中级官员奏请充任判官,以资佐理。五代州府亦置判官,权位渐重。明府州有通州,清代改为州判。■枫桥位于苏州,是一座横卧在古运河的单孔石拱桥,与寒山寺前的江村桥遥相呼应。枫桥自古以来就是声名远扬。诗人张继曾泊船枫桥边的古运河上,写下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当天夜里,秋风四起,渔火点点。想起考场的失意,孤身的愁绪,以及动荡的世事,张继无法入睡。此时,寒山寺的钟声传来,无限忧愁伴着伤感,张继便随即吟出千古绝唱,这就是《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以独特的手法,利用“钟声”来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他将静与动、虚与实、远与近巧妙地融合,并将国家的安危和个人乡愁紧密联系起来,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典型化艺术境界。

张继诗中所描述的夜半钟声指的就是寒山寺的钟声。这首千古绝唱,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名扬海■寺内《枫桥夜泊》石碑外,在中华诗坛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寺内张继的塑像

张继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753年的进士。曾经任佐镇戎军幕府,又任盐铁判官。大历年末,进入皇宫,身为检校祠部员外郎,又在洪州分管财赋,后来,张继夫妇都在此地去世。员外郎 官名,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晋代以后有员外散骑侍郎,是皇帝近侍官之一。隋代在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明清各部仍沿此制,也称高级史外郎,简称员外。

张继流传后世的作品很少,他的诗以《枫桥夜泊》最为著名,全唐诗收录一卷,有《新唐书艺文志》传于后世。然而仅仅《枫桥夜泊》一首,足以使他名垂千古了,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千年古刹。

张继的诗不但“有道者风”,也颇有“禅味”,这是当时士大夫崇尚儒、道的普遍风气,他也不例外。但是,他并没有一般仕宦者的官僚习气。他不逢迎权贵,与当时同是进士出身的诗人皇甫冉交情很深,两人经常来往。

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不仅意境优美,又因寒山这所古刹,带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色彩,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是历史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给人一种古朴庄严之感了。有了寒山寺“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的神韵才得以完美体现。“夜半钟”的习俗,早在纪传体史著《南史》中就有记载。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无人能及张继的水平。据说,寒山寺的钟声能驱魔镇妖、驱除人们心中的烦恼。佛教认为,人生多苦多烦恼,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之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生取蕴苦等八苦。■《枫桥夜泊》的石刻■寺内听钟石纪传体 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人有六根即眼、鼻、舌、耳、意、身,每根有六种烦恼,六根就有三十六种烦恼,三十年为一世,三世便有一百零八种烦恼,据《增一阿念经》说,钟声可以“降伏魔力怨”因此钟声被誉为“妙响音”,百八钟声可以“醒百八烦恼”。而寒山寺的钟声更以那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享誉中外。

另外,寒山寺的钟声与别的寺院钟声不同。它必须在20分钟内均匀地敲完108下,且最后一下必须在午夜与凌晨相交的那一瞬间完成。当钟声响起,全体僧人就会齐诵《击钟仪》:《南史》 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所撰写,我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170年的史事。《南史》与《北史》合称姊妹篇。《南史》文字简明,事增文省,在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闻钟声,烦恼净,智慧长,菩提增,离地狱、出火坑、远成佛、度众生。传说,大诗人张继正是听了寒山寺的钟声才荡去“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千百年来,我国景物因为文章而出名的例子有很多,寒山寺就是因为张继的《枫桥夜泊》而闻名天下了。除了著名诗人张继,“大历十大才子”之一的中唐诗人韦应物,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杜牧的朋友、年少时在苏州生活过的著名诗人张祜,著名进士郭附等都曾为寒山寺留下优美的诗篇。■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唐代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即今温庭筠在他的诗中写道:“悠悠旅榜陕西省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由此可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见,寒山寺在古代文人墨客心中的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地位是无可替代的。著有《樊川文集》。阅读链接我国江南水乡名城苏州,大约有300多座桥,而被文人墨客吟诵最多的就是枫桥。因而,明朝诗人高启在《枫桥诗》中不无感慨地写道:“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枫桥,旧称封桥。位于苏州西北七里小镇枫桥镇,横跨于运河支流之上。枫桥只是一座江南普通的月牙形单孔石拱桥,始建于唐代。古时这里是水陆交通要道,设护粮卡,每当漕粮北运经过这里,就封锁河道,因此称为“封桥”。与枫桥相邻的就是著名的寒山寺。唐武宗临终前的诅咒碑文

唐代时期,寒山寺因为高僧寒山曾经在此修行,才有了“寒山寺”的名字。接着,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使它名扬天下了。我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名山■1906年重修寒山寺所立《枫桥夜泊》谕碑古刹历来成为诗人吟咏的对象,后人常常把绝佳诗作刻在碑上,形成诗碑。作为十大名寺之一,寒山寺的诗碑有很多,知名度最高的,要数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

然而,和其他寺诗碑不同的是,寒山寺的诗碑还有一个千年诅咒的传说。这个传说,可以追溯到唐武宗时期。

唐武宗是唐朝中后期一位比较优秀的皇帝,27岁继位的他曾经征服回纥,镇压叛乱,削弱各镇割据,限制宦官专权。《旧唐书》因此事称赞唐武宗:

能雄谋勇断,振已去之威权;运策励精,拔非常之俊杰。上首 亦称上手,原为佛教用语,意为大众之中位居最上者,后为俗间借用,特指酒席宴间最尊之位。坐上首必须具有一定资格。一些特殊场合如定亲、送朱门、结婚宴上,女方来的客人被尊为“大客”,是必坐于上首的。除此之外的酒桌,以桌为单位,一般以年长者为尊,若论明了亲戚关系,则以辈分高者为尊。

但是,唐武宗过分地崇尚道术,对长生不老之术和仙丹妙药异常痴迷,这也导致他最终因疾而逝。

由于服用所谓的仙丹妙药,唐武宗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原来,这些所谓的仙丹妙药都是由黄金、水银、丹砂、硫磺等一起放入炼丹炉中烧制而成,甚至会产生微量砒霜,如果人大量服用必然危害身体健康。然而,唐武宗却对此笃信不疑。驾崩 我国古代称皇帝或皇太后、太皇太后的死亡为“驾崩”。因为当时皇帝被称之为万人之上,是由万民拥戴,他有权力驾驭和支配臣民来维护江山的和平稳定,成为一种驾驭之势的权力。当皇帝死后已经不能再行使权力,就用驾崩来形容江山少了精神支柱会崩塌的意思。

当时,尊崇道教的唐武宗将老子的诞辰日农历二月二十五日定为降圣节,全国休假一天。他又在宫中设立道场,在大明宫修筑望仙台,拜道士赵归真为师。最终,却因服用所谓的仙丹妙药中毒而死。

传说唐武宗酷爱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诗,在他死前的一个月,还敕命京城的第一石匠吕天方精心刻制了一通《枫桥夜泊》诗碑,当时还说自己升天之日,要将这块诗碑一同带走。

并且,唐武宗在临终时颁布遗旨:《枫桥夜泊》诗碑只有朕可勒石赏析,后人不可与朕齐福,若有乱臣贼子擅刻诗碑,必遭天谴,万劫不复!■《枫桥夜泊》御碑背面唐武宗 (814年~846年),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的第五子,在位6年。武宗崇信道教,于会昌五年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此,扩大了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

唐武宗的意思是,《枫桥夜泊》诗碑只可有此一通,以后只要有人再刻《枫桥夜泊》诗碑,就会死于非命。于是,在唐武宗驾崩后,这块诗碑被殉葬于武宗地宫,置于棺床上首。武宗皇帝就这样立下了千年诅咒。回纥 我国古代北方及西北的少数民族,他们使用突厥卢尼文字,信仰萨满教。回纥汗国和唐王朝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往来。位于漠北的回鹘汗国被黠戛斯灭亡后,分三支迁到了新疆和甘肃,后形成维吾尔族和裕固族。阅读链接唐武宗继位后第六年的新年朝会,就因为他病重而没有举行。这时,有个别道士依然编造鬼话来欺骗他。他们告诉武宗,生病是因为唐武宗的名字叫李瀍,“瀍”这个字中有“水”,与唐代崇尚的土德不合,土克水,所以不利,应该改名为“炎”,炎从“火”,与土德相合,可以消除灾祸。然而,唐武宗的病情却日渐加重,宰相李德裕等请求觐见,却没有得到皇上允许。就在唐武宗将名字改为李炎之后的第十二天,他就因服用所谓的仙丹妙药中毒而死。性空世界和水月道场大观

古刹寒山寺最初称为妙利普明塔院,整个寺院以此塔命名,由此可见当初宝塔的名声是非常大的。

到了北宋,节度使孙承祐重建这座宝塔,重建后的宝塔为七级佛塔。远远望去,宝塔越发显得庄严肃穆了。寒山寺不仅历经数度坎坷,就■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谥号文穆,南连名字也曾多次被更改或重定。到宋诗人。其诗自成一家,反映农村了宋代嘉祐年间,寒山寺又被皇帝社会生活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改名,赐名为普明禅院。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据范成大的《吴郡志》记载:

普明禅院,即枫桥寺也。在吴县西十里,旧枫桥妙利普明塔院也。

经历宝塔重建,皇上赐名易名,寒山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了。

于是,为了纪念寒山寺,在北宋民间,便有人开始私刻《枫桥夜泊》的诗碑。

刻诗碑的第一个人,也就是当时的翰林院大学士郇国公王珪。

然而,王珪自从刻了这一诗碑后,家中却连遭变故,王珪本人也因之暴亡。有人说王珪的遭遇是因为遭到了唐武宗的临终诅咒。那么,这些究竟对唐武宗死前遗旨的应验,还是事有巧合呢?■古代寒山寺壁画

原来,这个刻碑的王珪,为人胆小怕事,一贯顺承皇帝的意思,以明哲保身的姿态为人处世。北宋 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赵匡胤建立,都城建在东京,又称汴京,即现在的河南开封。北宋与南宋合称宋朝,又被称作“两宋”。北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四分五裂的局面。1127年,金军攻破首都开封,掠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就在王珪写《枫桥夜泊》诗碑的时候,正是他服丧期间,诗碑也没有王珪的署名。王珪的死,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死因,但史书上说他死在任上,活到了67岁。67岁,这在古代已经是比较长寿的了。因此,王珪死于诅咒之说,是没有根据的。

唐武宗的诅咒之谜还没有解开,关于张继《枫桥夜泊》诗中寒山寺夜半钟声的说法,人们又开始议论纷纷。

北宋的政治家欧阳修认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句诗虽然好,但是三更并不是撞钟的时候。■寒山寺内其他书法石刻吴中 位于苏州市南部,北依苏州古城区,东连昆山,南接吴江,西临太湖;四周还分别与苏州工业园区、虎丘区、相城区接壤;与无锡、宜兴、浙江湖州隔湖相望。吴中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古吴文化的发源地。约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吴地已有先民生息繁衍。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创造了先进的“良渚文化”。

而南宋时期的范成大综合王直方、叶梦得等人的论辩,在《吴郡志》中认为,欧阳修并没有到过吴中。当时吴中的僧寺确实是半夜鸣钟的,他们称之“定夜钟”。因此,范成大认为半夜击钟是很正常的事。

然而,范成大的说法虽然有道理,但仍有人对“夜半钟”持怀疑态度。

至于谁是谁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寒山寺的千年古钟历经世事沧桑后越发让人神往了。不仅仅是那钟声,令人向往的还有“性空世界”和“水月道场”。

在寒山寺大雄宝殿的南侧有一个圆洞门,上有隶书砖雕门额“性空世界”。透过门洞,人们可以看到著名的钟楼,而门洞和钟楼恰恰在视野内形成绝妙的对景。

在“性空世界”砖额上方的檐脊上立有一尊塑像。塑像是一个头戴破僧帽,身披破衲衣,手执破蕉扇,嘴角歪斜,痴痴癫癫的僧人,四周伴有祥云缭绕。这个人就是圣僧济公。

据《天台山方外志》、《净慈寺志》等书籍记载,济公名道济,字湖隐。父亲叫李茂春,是宋高宗李驸马的后裔。人们传说,济公的母亲王氏在生他之前曾梦见吞了日■寺内“性空世界”圆洞门光。

不幸的是,济公18岁时,父母相继亡故了。于是,他跟随灵隐寺的高僧瞎堂禅师,落发出家。圆寂 佛教用语,梵语的意译。音译为“般涅槃”或“涅槃”。意思是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最初,是可以称为一种境界的。后来婉言僧尼的死为圆寂。济公的性情疯疯癫癫,嗜食酒肉,寺里的僧人都指责他。瞎堂却说:“佛门广大,难道容不得一个颠僧?”从此以后,众僧人就称他济颠。■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举止癫狂,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十卷,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寒山寺寺碑

瞎堂禅师圆寂以后,济颠就来到了净慈寺。所说,在南宋嘉泰四年的一天晚上,济颠似醉非醉,绕着长廊急切地呼喊,但是众僧却听不到他的声音,只觉得莫名其妙。

不一会儿,大火烧起来了,佛寺一片火海,楼阁瞬间化为灰烬。于是,济颠自行募集资金,重建宝刹。他来到严陵化缘,将自己的袈裟展开,竟然笼罩群山,山上的高树巨木随后被神力拔起,顺水漂流。净慈寺 杭州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净慈寺在南屏山慧日峰下,是954年五代吴越国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建立的,原名是永明禅院;南宋时期改称净慈寺,并建造了五百罗汉堂。

接着,济颠告诉所有的寺僧,建庙用的木材已经运抵寺庙的香积井中。6名壮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巨木一一弄出,木材堆积如山。监寺为了表达感谢之情,要给济颠一些银两作为报酬,济颠连忙推辞说:“我乃门甲神,岂要你的酬劳?”说罢,驾风而去。

5年后,济颠圆寂。临终前索笔题了一首诗:秦桧 (1090年~1155年),字会之,宋朝人。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宋徽宗1115年登第,先后任御史中丞、礼部尚书、宰相,执政19年。

六十年来狼藉,

东壁打倒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

依然水连天碧。

济颠写完这首诗,拿着笔仙逝了。随后,济颠被僧人们葬在杭州西南的大慈山白鹤峰下。

济颠与寒山寺高僧寒山同是天台诗僧,性情同样疯癫,也同样被神化为菩萨化身。于是,后人就在寒山寺庭院的檐脊上雕饰了济公的塑像。

寒山寺的这尊济公塑像,匠心之妙,令人叫绝,已经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也形成了寒山寺的性空世界。■寒寺内檐脊上的雕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