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疾病的预防、治疗与护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23:36:02

点击下载

作者:黄华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儿疾病的预防、治疗与护理

小儿疾病的预防、治疗与护理试读:

前言

一些常见疾病的知识,患者及其家属是有必要了解的,这样有助于早期预防和治疗,发挥患者和家属在疾病防治中的积极作用。

本书是《健康大讲堂·走进社区》系列丛书的一个分册,根据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约稿要求,在编写过程中我们遵循下列原则:①将书的内容以问题形式提出,然后进行解答。②尽可能以通俗易懂的表述进行编写,便于读者阅读。③问题多以患者和家长的角度提出,把最基本的疾病知识告诉他们,方便理解和掌握。④全书所涉及内容较广泛,基本包含了儿童时期的常见多发病的发病原因、主要表现、防治及护理措施。

我们真心希望该书能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及疾病防治提供帮助。编者2012年4月

小儿营养与营养性疾病

母乳喂养对孩子有哪些好处?

母乳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有助于婴儿发育。

母乳非常容易消化、吸收,可被婴儿机体有效利用。对婴儿来说,母乳的各种营养配得刚刚好。由于婴儿的肠胃消化及肾脏排泄功能还没发育完全,无法承受过量的蛋白质与矿物质,母乳中的蛋白质与矿物质含量虽不如牛乳,却能调和成利于吸收的比例,使营养得到吸收,却不会增加消化及排泄的负担。母乳中刚好含有足够的必需脂肪酸供给婴儿正常的发育。母乳中还有足够的氨基酸与乳糖等物质,对婴儿脑发育有促进作用。

母乳不但能提高婴儿的免疫能力,保护婴儿免于感染,预防腹泻、呼吸道感染,更能降低婴儿的过敏体质。有的研究还指出,吃母乳的婴儿以后发生儿童糖尿病与儿童癌症的机会较低。对于婴儿的免疫功能最重要的是产后7天内分泌的初乳(含抗体、排便因子),母亲应尽可能地哺育给婴儿。

哺喂母乳对于婴儿的人格发展与亲子关系的培养更有极密切的关系。哺乳的过程中,婴儿和母亲有皮肤对皮肤、眼对眼的接触,满足了婴儿对温暖、安全、及爱的需求。婴儿配方奶粉以母乳为标准,尽可能地模仿出与母乳“像”的配方,但是无论如何模仿,有些东西就是模仿不出来。最典型的就是多种抗感染的因子,如免疫球蛋白、补体、溶菌素,及抗炎与免疫调节因子等。

母乳喂养对母亲有哪些好处?

(1)哺乳有助于产妇子宫复原 分娩后几分钟之内让新生儿吸吮乳头会引起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宝宝的吸吮动作刺激催产素的分泌,促进子宫恢复到孕前的大小。哺乳产妇的子宫复原比不哺乳的产妇更加迅速、彻底。(2)哺乳有助于产妇的体型恢复 哺乳消耗母亲体内额外的卡路里,喂奶母亲的新陈代谢会改变,不用节食就能达到减肥目的。正如母乳让宝宝有一个健康正常的体型,宝宝也同时能帮助妈妈恢复体型。(3)哺乳保护母亲不受一些疾病的侵扰 多种研究表明,哪怕仅仅哺乳几个月,患乳腺癌的概率会大大少于从未哺乳的妇女。与从未哺乳的妇女相比,哺乳期超过25个月的妈妈们患乳腺癌的概率要减少1/3。哺乳还可预防卵巢癌、尿路感染和骨质疏松。(4)哺乳是一种自然的计划生育 多年大量的研究表明,采取一定方式的纯母乳喂养,至少在宝宝出生后头6个月里,具有一定的避孕效果。(5)哺乳既满足宝宝又方便妈妈 喂过奶的妈妈们都知道,没有什么比母乳来得更方便。喂母乳既能省却准备奶粉的麻烦,也能够免除孩子的哭声而引起母亲的内疚与焦虑。特别是在夜间,喂母乳能够让全家人都睡得更安稳。尤其方便的是在旅行途中,不必担心开水供应、奶瓶消毒、喂奶用具的清洁等等问题。(6)哺乳令母亲身体放松,心情愉快 母乳中含有一种天然促进睡眠的蛋白质,能让宝宝安然入睡;而宝宝的吸吮动作也会使妈妈体内分泌有助于放松的激素。哺乳同时又是一件让妈妈们感到愉快的事情,母爱随着乳汁输送进宝宝的小嘴里,妈妈们通过哺喂母乳,更加细腻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也更加深刻地享受自己的女性角色。

哪些妈妈不适合母乳喂养?

母体的部分疾病不宜喂养其乳汁,因为部分疾病患者强行喂养会产生一些恶果,给母体和婴儿造成危害。如有严重的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严重的肾脏疾病、严重的肝脏疾病、精神病、癫痫病等均为不宜,因为哺乳会增加母亲的负担,无疑会造成病情恶化。

处于细菌或病毒急性感染期的妈妈也不宜哺乳,因为乳汁内含致病的细菌或病毒,可通过乳汁传给婴儿。而感染期母亲常需应用药物,因大多数药物都可从乳汁中排出,如红霉素、链霉素等,均对婴儿有不良后果。故应暂时中断哺乳,以配方奶代替,定时用吸乳器吸出母乳以防回奶,待妈妈病愈停药后可继续哺乳。

服用哺乳期禁忌药物、急性或严重感染性疾病、乳头疾病、孕期或产后有严重并发症、红斑狼疮、精神疾病、恶性肿瘤、艾滋病等也不适合母乳喂养。

如何给婴儿添加辅食?

(1)准备期(4~5个月)在两次喂奶之间或者是在宝宝口渴时,给他(她)吃些水果汁和菜汤,让宝宝尝尝母乳和配方奶以外的味道,并体会勺子的触感。(2)初期(6个月起)宝宝可以吃些菜汤、粥以及菜泥、果泥等辅食了。每天最好给宝宝喂奶4次,吃辅食1次。刚开始可将辅食安排在第二次喂奶之前,然后可试着喂奶。(3)中期(7~8个月)宝宝已经开始适应辅食,可渐渐增加次数和量。每天喂奶3次,吃辅食2次。在上午10:00左右和下午18:00点左右给宝宝吃,并要经常更换品种,趁这个时期让宝宝接触不同的食物,如粥、面包、饼干、鸡蛋、豆制品、水果等等。(4)后期(9~10个月)宝宝已逐渐适应了辅食,活动能力增强,生长发育极快,已开始出牙,食物品种应增加,提供更多的营养素以及可以咀嚼的、2~4mm大的软颗粒状食物。每天喂奶3次,吃辅食3次,而且量也要大致相当。(5)终期(11~12个月)基本上做到完全断奶,可以吃早、中、晚三餐,上午10:00左右和下午15:00左右吃些水果、点心等。但每天仍应该保证2顿配方奶(总量为250~400ml)。

由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以及对食物的适应性和爱好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辅食添加的数量、快慢等都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妈妈们可以遵照以下顺序进行:①从一种到多种。②由少量到多量。③逐渐从稀到稠、从细到粗。④注意观察宝宝的消化能力和过敏情况。

牛奶如何喂养?

牛奶营养丰富,在母乳缺乏的情况下,它是最好的代乳品,应当作为首选。但是,由于牛奶所含酪蛋白多,在胃中形成的凝块较大,难以消化吸收。同时,它的乳糖含量少,易受细菌污染,所以,服用时需要经过适当调配来克服这些缺点。

新生宝宝的牛奶,可按3∶1或4∶1的比例稀释,即3份牛奶加1份水,或4份牛奶加1份水。满月后,如果宝宝的大便正常,可以在牛奶中加少量水稀释。稀释时最好用米汤,因为米汤可使牛奶在胃里的凝块变小,有利于消化,而且米汤本身也营养丰富。

牛奶煮沸消毒的时间为2~3分钟,煮沸时间过长,蛋白质易变性,维生素破坏率增加。为了将牛奶中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目前主张采用加热消毒法,也就是将牛奶加热至75℃左右(牛奶有小震动),保持20秒钟即可。如果宝宝消化吸收不好,加热时间可适当延长些。

婴儿吐奶怎么办?

有些婴儿出生半个月以后,会经常吐奶,尤其是男婴。对于一般的吐奶,可以把刚吃过奶的孩子直立起来,轻轻拍拍后背,让他把吃进去的空气吐出来,吐奶就可以避免或减少一些。可是,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吐奶采用这种方法根本不灵。要注意观察,孩子如果在吐奶前后样子并不痛苦,就不要紧。健康的孩子胃蠕动功能旺盛,因此容易发生吐奶。在出生后1~2个月内是最严重的,这没有特别的治疗方法。不管怎么样,随着孩子月龄的增大,都会自然好转的。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孩子都会发生经常性吐奶。可以减少每次的喂奶量,增加喂奶次数。为了防止脱水,可以喂些糖水、果汁。如果吃完奶睡着了,妈妈一定要守在旁边,一旦二三十分钟之后吐奶,可以及时处理,以防奶进到气管引起窒息。吐奶时如表现出十分难受的样子,哭闹不止,这时就要考虑是否有肠套叠或其他疾病,要及时去看医生。当然,这种情形是很少的。

婴儿人工喂养要注意些什么?

人工喂养主要指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妈妈不能亲自哺喂时,采用其他动物乳或代乳品替代母乳喂养婴儿的喂养方式。

人工喂养不可避免地涉及奶具的选择、奶粉调配、喂奶量和时间间隔等一系列问题,请教保健医生或仔细阅读配方奶说明书即可解决。

一般来说,婴儿配方奶粉是最佳选择。由于牛奶营养丰富,成分跟人奶接近,因此在各种代乳品中也是比较理想的。其次,在牧羊地区,羊奶供应充足,新鲜羊奶同样可以用来喂养。羊奶的营养价值和牛奶相似,其中乳白蛋白含量比牛奶高,脂肪颗粒大小接近人奶。但12维生素B、叶酸与铁含量比人奶、牛奶低,长期食用会导致宝宝贫血,所以应注意及时添加辅助食品,补充上述营养的不足。在没有牛奶、羊奶的地区,马奶和驴奶也可用。

此外,各种采用黄豆粉、米粉、麦粉,加糖、油、骨粉、蛋黄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代乳粉,其营养成分基本适合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在无牛奶、羊奶等动物奶及奶粉的情况下,同样可以用来喂养宝宝。代乳粉的配比与奶粉相同,营养成分与牛奶相似,不同的只是以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

什么是锌缺乏?

锌为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锌缺乏就会导致小儿出现食欲差,生长发育减慢、矮小、智力障碍,免疫机能降低等,青春期缺锌也可致性成熟障碍。(1)摄入不足 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锌丰富而且易于吸收,而植物性食物含锌少,所以偏食素食的小儿容易缺锌;另外全胃肠道外营养的患儿未加锌者也容易导致严重的缺锌。(2)吸收障碍 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泻皆可妨碍锌的吸收。谷类食物含多量植酸和粗纤维,均可与锌结合从而妨碍其吸收。(3)需要量增加 在生长发育迅速阶段的婴儿,或组织修复过程中,或营养不良恢复期等皆可发生锌需要量增多。(4)丢失过多 如反复出血、溶血,长期多汗,大面积灼伤,蛋白尿以及应用金属螯合剂(如青霉胺)等均可导致锌缺乏。

锌缺乏病应做哪些检查?

应在医院医生的指导下做血液生化检查,血浆(或血清)锌低于正常,在正常低限10.0~10.7μmol/L(65~70μg/dl)以下。一般血清锌略高于血浆锌,因部分锌从红细胞与血小板中释出,取血时间离测定时间愈长,锌测定值愈偏高。取血后应立即分离血浆并测定。注意取血要避免溶血,因红细胞锌高于血浆锌10余倍;标本勿污染,橡皮塞与橡皮膏含锌,应避免使用。血浆(清)锌受近期饮食含锌量的影响。肝、肾疾病及急、慢性感染与应激状态皆可使血浆(清)锌下降。

锌缺乏如何治疗?

婴幼儿、学龄前及青春期前儿童缺锌影响生长发育,每日口服锌剂(按元素锌计)0.5~1.0mg/kg,最大量每日20mg,疗程2~3个月,轻症患儿治疗时间可适当的缩短。治疗时首选葡萄糖酸锌,而硫酸锌、甘草酸锌、醋酸锌现均较少应用。对继发性锌缺乏的患儿,用锌量因个体吸收情况以及丢失过多的严重程度不同而有差异,推荐开始治疗时每日按1.0mg/kg服用,为了快速生长的需要,婴幼儿如继续丢失过多,每日可酌情增至1.5mg/kg,但应密切监测血浆锌含量。

什么时间服锌好?

为了利于锌的吸收,口服锌剂最好在饭前1~2小时。

低锌所导致的厌食、异食癖的患儿一般需服锌剂2~4周后见效,生长发育落后的患儿需服锌剂1~3个月见效。非缺锌所导致的相应症状服用锌剂无效。用锌剂治疗期间,应随时观察疗效与副作用,并监测血浆锌,同时要增加富含锌的食物。

如何预防锌缺乏?

要想使宝宝体内不缺锌,家长应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对锌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要选择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足够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锌元素,4个月起要逐渐为孩子添加辅食,特别是鸡蛋、动物肝、瘦肉、花生米、核桃仁、牡蛎等食品中锌含量较高,可视具体情况让孩子食用,要从小教育孩子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细粗杂粮混合吃,注重饮食结构合理平衡,这样的宝宝一般是不会缺锌的。平时还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白糖和甜食,以免影响锌的吸收。一旦发现宝宝因缺锌而有厌食症、异食癖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为宝宝检查并根据身体的需要进行补锌,切不可把锌类药物当成万能的“营养滋补品”,以防止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危害。

铅中毒有什么危害?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不应存于体内,亦不应从血中测出。其在人体内无任何生理功能,只有毒害作用,其理想的血浓度为零。目前把血铅100μg/L定为临床可接收水平。超过此水平并伴有相应中毒症状为铅中毒。儿童由于代谢和发育的特点,对铅的毒性特别敏感,低浓度铅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同时铅毒对儿童大脑的损害也是永久性的,由此欧美一些国家已把铅毒视作儿童智能发育的“第一杀手”,而我国儿童铅中毒远远超过了工业发达的国家。

生活中引起铅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中毒的原因非常多,包括饮食习惯、餐具、家具、化妆品等都有可能使人体内积蓄超量的铅。经常食用含铅的食品,如爆米花、水果皮、皮蛋、铅质焊锡罐头食品等;还有经常接触的彩印食品包装、含铅化妆品、油漆类物品、染发剂、被铅污染的衣物、含铅药物、汽车尾气,特别是有香味的蜡烛等。

儿童铅中毒有哪些表现?

头晕,烦躁,注意力涣散,多动,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运动不协调,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反应迟钝,学习成绩下降,厌食,偏食,异食,贫血,腹痛,易激惹,攻击性行为,学习困难,这些看似常见的儿童病理性表现,都有可能是铅中毒引起。铅中毒如何诊断?诊断标准: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将血铅质量浓度大于或等于100μg/L定义为儿童铅中毒,目前国外仍以此为干预标准。2006年我国高铅血症标准:连续2次静脉血铅质量浓度大于或等于100μg/L且小于200μg/L;铅中毒的诊断标准:连续2次静脉血铅质量浓度大于或等于200μg/L,并依据血铅水平分为轻、中、重度铅中毒。分级诊断:我国的分级为大于或等于100μg/L且小于200μg/L为高铅血症;大于或等于200μg/L且小于250μg/L为轻度铅中毒;大于或等于250μg/L且小于450μg/L为中度铅中毒;大于或等于450μg/L为重度铅中毒。美国 CDC将血铅质量浓度分为5级:Ⅰ级小于100μg/L; Ⅱ-A大于或等于100μg/L且小于150μg/L;Ⅱ-B级大于或等于150μg/L且小于200μg/L; Ⅲ级大于或等于200μg/L且小于450μg/L; Ⅳ级大于或等于450μg/L且小于700μg/L; Ⅴ级大于或等于700μg/L。其中,Ⅰ级是目前认为相对安全的血铅水平,而Ⅱ至Ⅴ级属于不同程度的铅中毒。

儿童铅中毒如何预防?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通过面对面的宣传与指导、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传播铅对儿童毒性作用的相关科学知识,改变人们的知识、态度和行为,预防和减少铅对儿童的危害。儿童铅中毒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早期并无典型的临床表现。通过筛查早期发现高铅血症儿童,及时进行干预,以降低铅对儿童机体的毒性作用。同时通过筛查资料分析,以评价环境铅污染状况,进行定期监测。

铅中毒如何饮食治疗?

合理的营养措施能提高机体各系统的抵抗力,增加机体对有毒物质的代谢解毒能力,减少毒物吸收并促使其转化为无毒物质排出体外,有利于康复。铅中毒儿童的日常生活饮食中,应提供足够量的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因为蛋白质特别是富有含巯基氨基酸的蛋白对降低体内铅浓度,减轻中毒症状有利。补充维生素不仅可减少铅吸收,缓解铅中毒症状,还可通过保护巯基酶参与解毒过程,促进铅的排出。海藻类和膳食纤维等大分子多糖类成分,可阻止铅吸收。此外钙、锌、铁、铜、镁、硒等对铅的毒性均有一定的拮抗作用。这些营养素富含在奶制品、豆制品、水果和蔬菜中。

儿童铅中毒如何干预治疗?

儿童铅中毒的干预治疗应区别于职业铅中毒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职业铅中毒常用的驱铅药物如依地酸二钠钙、青霉胺、二巯基丙醇、二巯基丁二酸钠等,这些络合剂对金属元素没有选择性,副作用较大。对于低水平儿童铅中毒的干预治疗,应以健康教育和非药物驱铅为主。使用人体自身调节物质金属硫蛋白,则显现出了极大的优势。它不但无毒副作用,而且可明显降低血铅浓度,减少铅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同时调节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

什么是维生素A缺乏病?

维生素A缺乏病是一种维生素A缺乏所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表现为皮肤干燥和粗糙,四肢伸侧圆锥形毛囊角化性丘疹、夜盲、角膜干燥和软化等,我国儿童中维生素A缺乏病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在边远农村地区仍有群体流行,亚临床状态缺乏现象还相当普遍。

引起维生素A缺乏病的原因是什么?

(1)原发性因素 4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发生率远高于成人,其主要原因是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都很难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内。因此新生儿血清和肝脏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母体。如在出生后不能得到充足的维生素A的补充则易出现维生素A缺乏病。(2)消化吸收影响因素 维生素A为脂溶性维生素,它和胡萝卜素在小肠的消化吸收都依靠胆盐的帮助,膳食中脂肪含量与它们的吸收有密切联系。膳食中脂肪含量过低,胰腺炎或胆石症因胆汁和胰腺酶分泌减少,一些消化道疾病如急性肠炎、粥样泻等造成胃肠功能紊乱都可影响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消化吸收。(3)储存利用影响因素 任何影响肝脏功能的疾病都会影响维生素A体内储存量,造成维生素A缺乏。一些消化性传染病,尤其是麻疹、猩红热、肺炎和结核病都会使体内的维生素A存储消耗尽,摄入则往往因食欲缺乏或消化功能紊乱而明显减少,两者的综合结果势必导致维生素A缺乏病发生。

维生素A缺乏症如何治疗?

轻度维生素A缺乏可因吸收不良(如肠疾病、胃切除),代谢异常(发热)或过分丢失(肾炎)而发生,去除有关发病因素,给予富有维生素A的食物,如猪肝、鸡肝、羊肝、牛奶、蛋黄、胡萝卜、鱼卵、牛奶、豌豆苗、金针菜、苜蓿、红心甜薯、辣椒、河蟹、黄鳝、菠菜、韭菜、荠菜、莴苣叶、金针菜或果类如杏、芒果和柿等。给予大剂量维生素 A,每日口服20~30万国际单位,若口服吸收不良,可改肌肉注射,一般1个月左右好转,3~4个月后痊愈,使用时应注意长期大量应用维生素A可产生维生素A过多症。如有合并其他维生素缺乏时,可作相应的补充。重症者每日5万~8万国际单位,口服不吸收者可肌内注射,症状改善后应逐步减量,防止长期大量应用以免产生维生素A过多症。对眼部病变应作局部治疗,皮损处可外涂水杨酸软膏或尿素霜,同时应纠正和补充合并缺乏的其他维生素和营养成分。

如何初步判断婴儿的发育?

(1)体重 反映小儿生长发育的最重要也是最灵敏的指标,可反映孩子营养状况。体重在出生头3个月增长最快,一般为月增长600~1000g,最好不低于600g。3~6个月一般月增长600~800g。6~12个月平均每个月增长300g。1岁后小儿生长速度明显减慢,1~3岁小儿平均每个月体重增长150g。(2)身长 短期内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营养、疾病等)对身长影响不明显,主要受遗传、种族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身长在出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平均年增长25cm。第二年平均增长10cm,第三年平均增长4~7.5cm。(3)头围 是反映孩子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出生时头围平均34cm;1岁时平均46cm;第二年增加2cm,第三年增长1~2cm。3岁时头围平均为48cm,与成人相差不多。(4)胸围 孩子在出生时,胸围小于头围,随着月龄的增长,胸围逐渐赶上头围。一般在孩子1岁时,胸围与头围相等。但由于营养状况普遍较好,不少婴儿在未满1岁时胸围就赶上了头围。孩子1岁后,胸围增长明显快于头围,胸围逐渐超过头围。

什么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常见的儿童营养缺乏症。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全身磷、钙代谢失常和以骨骼改变为主的一系列变化。严重者可致骨骼畸形,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也可引起机体抵抗力降低,免疫球蛋白减少,并发各种感染,加重病情,病程延长,所以家长应充分认识,积极防治。

什么原因可引起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当,导致钙、磷及维生素D摄入不足。(2)日光照射不足。(3)钙、磷及维生素D吸收障碍。(4)疾病影响,如婴儿肝内胆道闭锁,肝炎综合征等。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有什么症状?

1.神经精神症状 夜惊、多汗、好哭等。由于汗液刺激,患儿经常摩擦枕部,形成枕秃或环形脱发,家长应注意的是:多汗与气候无关。

2.骨骼表现(1)头部

1)颅骨软化:为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多见于3~6月婴儿。

2)头颅畸形:“方颅”、“鞍状头”或“十字头”,多见于7~9个月的婴儿。

3)前囟大,闭合迟,可迟至2~3岁才闭合。

4)出牙晚,可延至1岁出牙,或3岁才出齐。严重者牙齿排列不齐,釉质发育不良。(2)胸部

1)胸廓畸形:鸡胸;漏斗胸。

2)肋缘外翻、赫氏沟(肋膈沟)、肋骨串珠。(3)四肢及脊柱

1)腕、踝部膨大,形成佝偻病“手镯”与“足镯”。

2)下肢畸形,“X”形腿(膝外翻)或“O”形腿(膝内翻)。

3)脊柱弯曲:可有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严重者也可见骨盆畸形,女性严重患儿成年后可因骨盆畸形而致难产。

3.其他表现 抬头、坐、立、行走都较晚,关节松弛而有过伸现象,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语言发育落后,贫血等。

小儿患了佝偻病怎么办?

小儿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致钙、磷的吸收障碍引起的。对这种病,除了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家庭防治。

佝偻病是“缺钙”吗?

一些家长认为补钙就是预防佝偻病,这种认识虽然较过去明显减少,但仍然存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缺钙”是继发于维生素D不足,当然,也有部分小儿是单纯摄钙不足,或两者兼而有之,也就是说,摄钙不足,维生素D不足,或两者兼有,都可导致佝偻病,而最常见的是维生素D不足,所以把佝偻病称为缺钙是不恰当的,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由于这样的误解,在没有医生指导下,一些家长十分重视补钙,给小儿服用各种各样的钙,而忽略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结果只是无效补钙,相反,补钙过多,不能有效利用,从大便中排泄,不但浪费药源,影响小儿的胃肠道功能,还可导致小儿便秘、厌食等。

宝宝睡不好是缺钙吗?

宝宝缺钙,的确会出现睡觉不安稳、夜汗多、入睡后易惊醒等情况,还可能会有头发稀疏、枕秃、肋缘外翻、“O”形腿等症状,特别是“易惊醒”就是佝偻病小儿最初的一个重要症状。因此,晚上睡眠不好的孩子,应及时咨询医生是不是缺钙,也就是佝偻病的问题。佝偻病患儿血钙低吗?这是不全面的认识。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两种情况,一种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以骨骼改变为主要表现,血钙可在正常范围或偏低;一种是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以血钙低为主要表现。后者主要是由于当维生素D缺乏时,甲状旁腺代偿性分泌也不足,不能使低血钙恢复,出现低血钙表现(惊厥、手足搐搦、喉痉挛)。因此,患佝偻病时血钙不一定低。

如何预防佝偻病?

预防佝偻病就是在小儿未患佝偻病前,预防性的给药,以维持小儿每日的生理需要,防止佝偻病发生。一旦小儿患了佝偻病就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了,预防与治疗佝偻病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的量是有很大差异的,佝偻病通过治疗病情稳定后,仍需要预防性给药。预防措施如下。(1)母亲在怀孕期间应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不仅可接受日光紫外线预防佝偻病,对机体还有很多益处。尤其是妊娠末3个月,除日照外每日还应补充维生素D 400国际单位。(2)新生儿出生1~2周后,每日需口服维生素D 400国际单位,或每月口服一次维生素D3万~5万国际单位,或每季度口服维生素D 10万~15万国际单位。牛乳及母乳喂养儿每天哺乳达400~500ml及以上者不需补钙,一般口服钙剂皆不如乳中的钙易于吸收利用。夏秋季可充分利用日光照射,每年入冬后口服维生素D 10万~15万国际单位,间隔2~3个月(即来年冬末)再服用一次,最好连续服用3年,生活在农村的婴幼儿尤为适宜用此法。(3)双胎、早产儿以及患有消化道疾病的儿童,可酌情(或在医生指导下)加用维生素D的预防量,但切忌过量以免中毒。

佝偻病的骨骼后遗畸形治疗后能否消失?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通过治疗,骨骺的X线改变可逐渐消失,但出现的骨骼后遗畸形,如“X”形腿、“O”形腿、漏斗胸、鸡胸等是不能恢复的,可以随着下肢骨的生长延长,胸大肌的发达,畸形部分被掩盖,但畸形严重者必须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矫形手术后,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家长应当充分地认识到预防佝偻病的重要性。

补充足量维生素D和钙剂就不会患佝偻病吗?

95%以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这样的,但对于少数非营养性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则不然,如果您的宝宝经过常规预防或治疗后,佝偻病的症状或体征明显或未见改善,反而加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除外特殊原因造成的佝偻病,如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家族性低磷血症、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等。只要补钙就能预防佝偻病吗?佝偻病的病因是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在小儿导致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是维生素D不足,钙摄入不足是次要的,因此,单纯补钙是不能预防佝偻病的。

佝偻病只影响小儿骨骼的生长吗?

不是的,患有佝偻病的小儿,不仅仅是影响骨骼的发育,还可以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患肺炎,腹泻,贫血等其他系统的疾病。

只要补充鱼肝油制剂就可预防佝偻病吗?

不是的,给宝宝服用鱼肝油的目的是预防佝偻病,这主要是由于鱼肝油中含有维生素D,只有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才能有效地预防佝偻病。鱼肝油制剂的配方也是有差异的,所以家长在选择时应注意。例如:淡鱼肝油类的橙汁鱼肝油中含维生素D只有11个单位,含维生素A有77个单位,假如每天需补充400单位的维生素D,那么维生素A的摄入量就远远地超过了宝宝的生理需要量了,并且一次服用的量也比较大,因此,不宜给宝宝选用橙汁鱼肝油作为预防佝偻病的。同样,乳白鱼肝油也是淡鱼肝油,当然也不宜用做预防性用药。如果你只是给小儿每天服用几滴淡鱼肝油,是不能起到预防佝偻病作用的。所以,家长要选择有效的鱼肝油。

如何选择鱼肝油制剂?

在应选择浓缩鱼肝油制剂时,要知道浓缩鱼肝油制剂也由于维生素D与维生素A比例不同而有不同的剂型。2∶1剂型维生素A 10 000单位,含维生素D 5 000单位,如果按每天补充维生素D 400单位,则补充维生素A 800单位,没有超过规定的小儿每日应补充的维生素A量,不会造成维生素A过量或中毒。3∶1剂型的含鱼肝油含维生素D 600单位,含维生素A 1 800单位;10∶1剂型的含维生素D 1 000单位,含维生素A 10 000单位,都不适宜小儿服用,尤其是10∶1的含维生素A量太高,更不适宜小儿补充维生素D使用。另外,还有纯的维生素D制剂,也比较适宜补充每天的生理需要量,如 WHO组织推荐的浓缩维生素D胶丸,每丸含维生素D 10万单位,小儿从出生后2周开始服用,每月1丸可预防佝偻病。

如何治疗佝偻病?

佝偻病的起因是缺乏维生素D和钙。钙是成骨的主要养料,维生素D是帮助钙消化吸收的。缺少维生素D,钙就吸收不了。因此二者都不可缺少。佝偻病的治疗方法如下。(1)一般治疗 包括喂养、护理和加强体格锻炼。如饮食缺钙,可给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但每日不得超过1g。如钙磷都缺乏,可用磷酸钙与维生素D同服,并多给蔬菜、水果及蛋黄等食物。加强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2)维生素D治疗

1)普通疗法:口服维生素D浓缩制剂(包括浓缩鱼肝油)每日0.5万~2万国际单位。持续1个月后改服预防剂量。夏天口服鱼肝油可减量,但不宜完全停止。以上剂量和疗程,可随地区和病情不同而适当增减。

2)突击疗法:晚期或重症患儿或有长期腹泻、黄疸以及其他迁延性疾病的患儿,必要时可用浓缩维生素D制剂作大剂量突击治疗,口服或注射均可。口服时可将总剂量在2星期内分次给予。肌肉注射大多以30万~60万单位一次注入,一般注射一次即可。无论口服或注射,每次不超过60万单位。突击疗法只为应急,不可持续滥用。每次治疗前应先给钙剂,用3天。对严重营养不良、身体特别虚弱的患儿,不可用突击疗法。

用大量维生素D时须注意防止中毒,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3)钙剂治疗 在给维生素D的同时,可服适量的钙剂或骨粉。如葡萄糖酸钙每天1~3g,口服;或元素钙每天500~600mg。钙剂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4)人工紫外线疗法 天然日光为最经济的维生素D来源,但受季节气候的限制。必要时可用人工紫外线(如水银石英灯)治疗。每星期照射3次,每次5~20分钟。每一个疗程为4~6星期。有皮肤不良反应时可暂停。(5)矫形疗法 经过上述治疗后,病情较轻者,骨骼畸形多能自行恢复,不需矫形。晚期佝偻病较重的畸形不一定能完全复原,需在4岁以后佝偻病停止进展时考虑手术矫形。为了预防胸部畸形,可将患儿置于俯卧位,使其头部抬起,每日2~3次。

为什么佝偻病患儿不能服用大量钙剂?

因为小儿用太多的钙剂反而会引起食欲缺乏,还会影响肠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导致营养不良,甚至会加重病情。对同时患有腹泻或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腺炎、鼻炎,或肾脏疾病,以及患有其他急性传染病的小儿,过量的用钙容易导致酸中毒,患儿出现口唇发白或发紫,烦躁不安、嗜睡、呼吸深而有力、恶心呕吐,严重的可发生昏迷,抢救不及时,可危及小儿的生命。另外,在佝偻病的活动期间,患儿本身可伴有慢性酸中毒,使体液偏酸,即使过多的补钙,也不能沉积于骨骼,达不到补钙的目的。所以在治疗佝偻病时,要想使钙在人体内吸收,只有补充维生素D,否则不但治不了病,还容易导致其他疾病。维生素D是营养品吗?有些家长知道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的吸收,因此经常给小儿补充维生素D。事实上,维生素D并不是营养品,过量服用后,长期积聚在小儿体内,会引起食欲下降、恶心和消瘦、甚至是中毒等症状,同时患血钙和尿钙的概率也可能增高,肾、脑、心和肺等脏器也有可能出现异常钙化。所以家长要充分的认识,科学的应用。

如何计算宝宝的钙摄入量?

建议给宝宝做一段时间的饮食日记,记录并计算他每天摄入钙的量,时间久了就有数了。对于袋装食品,可以看包装袋上的成分表,如果含钙是40%,此袋食品钙的摄入量就以400mg计。但如果是散装食品,计算钙的含量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可以上网或查询有关的教科书,一般都会有标注)。将查询的钙摄入量相加,如果低于宝宝每天钙的需要量,就表明宝宝每天补充的钙量是不足的。宝宝每天需要多少钙?宝宝对钙的需求是随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的不同而有差异的。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1年修订)的推荐每日膳食中钙的供给量如下。1~6个月: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约需300mg,人工喂养的宝宝约需400mg。7~12个月:每天需要约500~600mg。1~3岁:每天需要约600~800mg。

什么是“日光浴”?

所谓的“日光浴”就是将阳光直接照射在孩子裸露的身体上,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间要求进行系统的照晒。阳光总是给人温暖舒适的感觉,经常带孩子出去晒晒太阳,做个日光浴,一起感受那暖暖的阳光,是件舒服健康的事,也能让宝宝远离佝偻病。“日光浴”的好处如下。

第一,给婴儿带来热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第二,杀菌和增强抵抗力。

第三,预防佝偻病。“日光浴”除了对宝宝的身体大有好处之外,还可以让宝宝产生积极、稳定的情绪,使宝宝吃得好、睡得好,同时还可以满足宝宝手脚想自由活动的欲望,有利于宝宝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宝宝“日光浴”时要注意什么?

(1)宝宝必须满3个月后才能进行“日光浴”,尤其是冬天出生的宝宝及人工喂养、双胎或多胎的宝宝就更应该多进行“日光浴”。(2)“日光浴”的时间应循序渐进、逐渐延长。妈妈不可操之过急,以免伤害了宝宝。(3)宝宝在空腹和刚进食后不要进行“日光浴”,要在午餐1小时后进行。(4)晒太阳和户外运动是最好的天然钙制剂,上午10:00和下午14:00的阳光是最适合孩子的。(5)孩子生病时或湿疹严重时不要做“日光浴”。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或对日光过敏的宝宝,不宜进行“日光浴”。(6)在每次“日光浴”做完后要及时给宝宝擦汗、洗澡、换内衣,最好能及时给婴儿补充些水分,喂点果汁、蔬菜汤等。(7)给宝宝进行“日光浴”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观察宝宝的变化。如果宝宝出现出汗过多、睡眠不好、食欲减退、易疲乏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日光浴”,并请医生检查。

能否将钙和食物混在一起喂宝宝?

有的家长把钙片碾碎后或将液体钙混在食物或牛奶里喂孩子,这个做法是不妥的。通常情况下,钙剂混在食物中服用只能吸收20%,剩余的经过消化后会排出体外。如果喂完钙剂后就哺奶或喂奶的同时或奶后立即喂钙剂,奶和钙很容易相结合形成凝块,不仅钙不易被吸收,乳汁也不容易被消化。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喂奶前、后1~2小时,胃内食物大部分被排空后再给孩子喂钙剂。

什么是儿童单纯性肥胖?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蓄过高造成的疾病,即身体脂肪的过度堆积,包括脂肪细胞的数量增多或体积增大,或二者兼有。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为3%~7%,儿童肥胖的标准一般指体重超过同性别、同年龄或同身长健康儿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M±2SD),或超过平均体重的20%,即为肥胖。它可以作为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诱发因素之一,严重危害成年时期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造成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1)遗传 父母中有一位是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概率为40%至50%;父母皆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概率为70%至80%。(2)饮食习惯 若家长任由孩童吃高脂及高热量食物,而且经常要他们吃光所提供的食物,甚至以奖励方式来鼓励孩子吃东西,容易令孩子变得肥胖。(3)心理代偿作用 当儿童心理不安、紧张或受挫折时,会找来甜食、高热量食物,以不断进食来填补心理不安,养成进食过量的习惯。(4)服用药物 如抗癫痫药、抗过敏药物、抗抑郁药、性激素、类固醇等药物。(5)生理因素 可能源自于患者本身的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较亢进,大脑控制饱食饥饿中枢失控或疾病等因素。

哪个时期容易导致儿童单纯性肥胖?

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小儿容易发生肥胖有两个时期:一个是婴儿期,另一个是5~10岁这一阶段。在这两个时期,都同时存在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和脂肪细胞体积增大两个过程。只是在婴儿期以脂肪细胞数量增加为主,而在儿童期则以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占优势。脂肪细胞在这两个时期所增加的数量,以后在人的一生中都不会减少。因此,在这两个时期迅速肥胖的儿童,以后的岁月里如遇营养过剩,活动量减少,使脂肪细胞体积增大,都有可能呈现肥胖。

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有什么症状?

单纯肥胖儿童体脂分布均匀,严重肥胖者有胸、腹、臀、大腿脂肪过多,皮肤出现白纹,少数肥胖儿可有扁平足和膝内翻,女性胸部脂肪增多(应和真正乳房发育相鉴别,后者可触及乳腺组织硬结)。男孩由于会阴脂肪过多,而显阴茎过小。

如何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

小儿肥胖后要想减轻体重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需要有患儿、家长、医生三者的密切配合,具体方法如下。(1)培养患儿减轻体重的愿望和坚强的毅力。(2)控制饮食。(3)加强运动锻炼。(4)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禁食、药物减肥和手术去脂等均不可取。(5)心理治疗及行为矫正。

小儿单纯性肥胖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查常有高胰岛素血症,甘油三酯增高,严重者β-脂蛋白也增高,个别有葡萄糖耐量试验不耐受。尿17-羟类固醇,游离皮质醇基本正常,生长激素刺激试验低于正常儿。如何从思想认识上做好减肥前的准备?要使肥胖儿童的体重减轻,必须控制饮食,增加运动,使机体摄入的能量低于消耗,要制定合理的饮食、运动计划并保证长时间实施。特别提醒老师和家长,由于儿童和成人不同,自制力较差,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饮食和完成计划的运动量,老师和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

如何区别小儿单纯性肥胖与继发性肥胖?

(1)单纯性肥胖 是由于营养过剩,食入油腻和甜食过多、活动量小造成的。这种肥胖常有遗传因素,另外与生活条件,饮食习惯有关。不属病态,只要增加活动量、适当控制饮食,调整饮食成分,如限制脂肪,减少甜食,保证适量维生素,矿物质及蔬菜等即可减肥。单纯肥胖本身不引起其他症状,智能发育和性发育均属正常。如饮食控制后效果仍不满意,再考虑药物治疗,但不要给孩子造成精神负担。(2)继发性肥胖 此类患儿的肥胖属于病态,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常见的有如下疾病。

1)脑性肥胖症,也称肥胖性生殖无能症,可由脑垂体或下丘脑病变或脑炎后遗症引起,下丘脑与饮食关系密切。这些疾病往往引起儿童多食、喜睡、肥胖、睾丸与生殖器发育不良,身高也受到影响。

2)皮质醇增多症,也称库欣综合征。由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皮质醇分泌过多所致。其特点为肥胖伴有高血压,有时伴有糖尿。

3)胰岛细胞瘤引起的肥胖。上述情况属于病理性肥胖,必须到医院检查治疗。

如何预防肥胖?

过度肥胖的小儿不但影响正常的生活,而且可以发生心肺功能不全,到了成年期又容易出现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并发症。因此肥胖症的预防应从小开始加以注意,首先母亲在妊娠的后期就应注意体重,避免增重过多,以防娩出体重过高的巨大新生儿;其次孩子出生后应坚持母乳喂养,4~5个月前不要给孩子喂半固体或固体淀粉类食物;同时在婴幼儿时期应定时到儿童保健门诊做生长发育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过重肥胖倾向,及时加以纠正。要培养孩子自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衡膳食,对超重小儿要适当地限制食物的成分和摄入量,保证体重接近于标准范围。若有家庭成员体重增加过快及肥胖史时,宜尽早指导孩子的饮食。膳食要遵循少油、少糖,保证多食水果蔬菜和蛋白质的原则,尤其要少喝碳水化合物饮料和甜点心。同时要增加运动量(坚持1~2项体育运动)和适当地承担家务劳动,持之以恒方能见效。制定表格并记录定期监测体重的数值,防止发生肥胖症。如果家长中有肥胖者宜参与饮食治疗,与小儿共餐,这样能起积极作用,使预防工作做得更好。

怎样防治小儿成人病?

要防治小儿成人病首先要防治小儿肥胖症。防治小儿肥胖症的重要环节是控制饮食,也就是说控制热量的摄入,使其低于身体的需要量,从而使肥胖小儿消耗身体贮存的脂肪,获得一定的能量,但一般需几个月的过程才能消耗38kJ热量而减轻1kg体重。因此需要有耐心,长期控制饮食,才能收到效果。

要注意做好小儿思想工作,做到密切配合,减轻思想负担,解除紧张心理。限制饮食后,假如主食不能使小儿有饱食的感觉时,可给以大量蔬菜和水果来补充,这样慢慢地使小儿习惯于每餐进食的容量减少。一日三餐要平均分配,不宜进食过多。指导和培养小儿养成低脂饮食习惯,这对控制小儿的血脂增高,预防高脂血症很重要。也不宜进食过多的甜食和淀粉类食品:如糖果、饼干、甜饮料等。不要吃食油炸食品。在控制饮食的同时,必须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和活动量,并先从散步、打球等运动做起,鼓励和适当安排小儿参加家务劳动,培养其兴趣才能坚持下去。为了增加热量消耗应加大运动量,但应避免过分激烈的运动,导致食欲大增。此外,还应使小儿养成低盐饮食习惯。

单纯性肥胖儿童减肥的要点有哪些?

儿童减肥的要点不外乎控制饮食和加强活动两个方面。(1)控制饮食 少吃糖类和脂肪类食物,多选择吃热量低体积大的食物,要保证每日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拒绝吃油炸食品,少吃或不吃核桃、巧克力、糖果、奶油等。早餐可吃馒头、豆浆;中餐一汤一素一荤加100~150g米饭;晚餐以豆制品和素菜为主,晚饭限量,多吃萝卜、茭白、山药、玉米、毛豆、魔芋、卷心菜、竹笋、冬瓜、芹菜、四季豆和豆腐。尽量不吃或少吃零食。(2)加强活动 每日做早操,晚饭后散步、登山,下午参加一项体育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网球、游泳等。多做家务,包括扫地、倒垃圾、帮助家长打扫卫生等。

总之,肥胖儿童往往不爱活动,越胖越不爱活动,活动量越减少,热量消耗就少,体重就越增加;因为肥胖儿童活动以后出现气急,所以更懒于活动,久而久之,这样就成了恶性循环,越来越糟。因此家长一定要鼓励小儿活动,并以身作则,坚持和小儿一起散步或共同参加体育活动,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减肥。胖乎乎的小孩子好吗?胖乎乎的小孩子不一定好,其实肥胖对于儿童来说会有很多危害。(1)婴儿期肥胖,小儿容易贫血。因为小儿每增加1kg体重,需增加铁质0.5mg以供造血需要,所以胖小孩容易得缺铁性贫血。其次肥胖婴儿容易得佝偻病,因其需要的钙也相对增多。而且肥胖小儿因为体重较重,容易得“O”形腿和扁平足。(2)肥胖儿童还容易发生自卑心理,他们在社会上会被歧视或嘲笑。肥胖儿性格往往是消极的、非竞争性的。缺乏活泼的学习欲望,在竞争中不利。肥胖儿个性、性格、气质和能力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压抑。(3)60%肥胖儿童血压高于正常。肥胖者多数血压偏高,有人发现超过标准体重20%的人,其高血压发生率是普通人的10倍以上。46%的肥胖儿童胰岛素值高于正常,肥胖10年后,34%发生糖尿病。(4)肥胖者,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倍,胆石症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2.5倍。单纯性肥胖症,其血脂八项指标五项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动脉硬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脂是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5)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生率高,北京医科大学报告27例肥胖儿有25例并发脂肪肝,发生率为92.5%。(6)肥胖儿童心脏功能降低。通过踏车试验发现正常儿童踏车试验后3~5分钟心率完全恢复正常,心电图无异常,肥胖儿要在7~10分钟后心率才恢复正常,有24%的人心电图出现ST段提高和室性早搏。(7)重度肥胖儿童还可发生肺通气不良综合征。

为什么说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是儿童文明病?

当今的小儿在家庭中是“小太阳”、“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劳动,出门以车代步,即使经济条件一般,出门也由父母车接车送。运动的机会不多,活动量过少,使摄入的热量很少消耗。再加上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富裕,餐餐有肉有蛋,外加甲鱼、螃蟹、河鳗等进入平常家庭的餐桌上,还有近几年洋快餐的加盟,高脂肪、油炸的、高热量的饮食,使不少孩子出现营养过剩。同时儿童不知节制,爱吃的就猛吃,渴了还喝甜饮料,个个吃成了小胖子。双休日或放学回家,躺进沙发里边看电视,边吃零食,摄入的热量又大大地超过了需要量。因此,肥胖儿童越来越多,经济条件越好,患病率越高,城市明显高于农村或山区,富裕地区高于贫困地区,所以说这是儿童文明病。

孩子选用药物减肥好不好?

药物作为减肥辅助治疗,对儿童弊多利少,因为减肥药物主要是抑制食欲和促进代谢,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精神状态影响较大,不易掌握,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减肥药是通过抑制食欲的功能从而达到降低体重的效果,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食欲抑制后,食量大减,表面看是减肥了,进一步肌肉萎缩,身高不再增长,以致日后影响生长发育,所以儿童尽量不要选择给予药物减肥。

如何帮助肥胖儿童用行为矫治来减肥?

采取行为疗法矫治儿童的肥胖,父母首先要做出表率,如不睡懒觉,生活要有规律,不长时间看电视,不长时间坐着不动,不入迷地看故事书,不和小朋友互相请客大吃零食等等。改正饮食行为方式也是行为矫正的内容之一。家长们不妨督促一下胖孩子,除了多运动、少食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之外,指导孩子们进食时应放慢速度,细细嚼、慢慢咽,让孩子在细嚼慢咽中有足够的时间享受美味佳肴,同时能产生饱腹感,这也是减肥的一种行为矫治法。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

何谓新生儿?

新生儿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

什么是围生儿?

围生期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个特定时期。由于各国医疗保健水平差异很大,其定义有所不同。我国定义为自妊娠28周(此时胎儿体重约1000g)至生后7天。围生期的婴儿称围生儿,由于经历了宫内迅速生长、发育,以及从宫内向宫外环境转换阶段,因此,其死亡率和发病率均居于人的一生之首,尤其是生后24小时内。

什么是高危儿?

高危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常见于以下情况。(1)母亲疾病史 母有糖尿病、感染、慢性心肺疾患、吸烟、吸毒或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病史等。(2)母孕史 母年龄大于40岁或小于16岁,孕期有阴道流血、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3)分娩史 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史等。(4)新生儿 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等。

正常足月儿有哪些外观特点?

正常足月儿的外观特点表现在皮肤红润、皮下脂肪丰满和毳毛少,头大(占全身比例1/4),头发分条清楚,耳壳软骨发育好,耳舟成形、直挺,指、趾甲达到或超过指、趾端,足纹遍及整个足底,乳腺结节大于4mm,平均7mm,男孩睾丸已降至阴囊,女孩大阴唇遮盖小阴唇。

早产儿有哪些外观特点?

皮肤绛红、水肿和毳毛多,头更大(占全身比例1/3),头发细而乱,耳壳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指、趾甲未达指、趾端,足底纹理少,乳腺无结节或结节小于4mm,男孩睾丸未降或未全降,女孩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

什么是“马牙”和“螳螂嘴”?

在口腔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黄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颗粒,是由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俗称“马牙”,数周后可自然消退;两侧颊部各有一隆起的脂肪垫,俗称“螳螂嘴”,有利于吸吮乳汁。均属正常现象,不可挑破,以免发生感染。

新生儿乳腺肿大和阴道血性分泌物是怎么回事?

男女新生儿生后4~7天均可有乳腺增大,如蚕豆或核桃大小,2~3周消退,切忌挤压,以免感染;部分女婴生后5~7天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或大量非脓性分泌物,可持续1周,叫假月经。上述现象均由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所致,不需特殊处理。

什么是新生儿红斑及粟粒疹?

生后1~2天,在头部、躯干及四肢常出现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称为“新生儿红斑”,1~2天后自然消失。也可因皮脂腺堆积在鼻尖、鼻翼、颜面部形成小米粒大小黄白色皮疹,称为“新生儿粟粒疹”,脱皮后自然消失。如何正确喂养新生儿?正常足月新生儿提倡早哺乳,一般为出生后半小时左右。如果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并增进母婴的感情利于母体因分娩造成的产后伤口的愈合。母乳喂养时应采取“竖抱位”即头部略抬起。在这种姿势下新生儿和父母亲相对而视,还可增加相互间的亲密感;母乳喂奶前应先洗手并将乳头清洗干净,母亲如有呼吸道疾病喂养时应戴口罩,如乳房上皮肤有破裂或炎症,应咨询医生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哺乳。哺乳的时候最好是一边乳房吸空喂饱后下一次再换另一边乳房,以防残奶淤积在乳房内,如一边乳房一次喂饱后仍有多余的乳汁,则最好将其挤掉,以促进乳房的正常泌乳并避免乳汁淤积或继发感染。人工喂养时,奶具专用并消毒,奶嘴洞大小应适中并注意温度,奶汁流速以连续滴入为宜,奶嘴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宝宝吸进空气,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后可轻拍宝宝背部,以免积气。喂养不需太讲究定时,一般情况下3小时左右喂一次,奶量以奶后安静、不吐、无腹胀且体重正常增长为标准。

什么是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出生后2~4天体重可下降6%~9%,最多不超过10%,一般于生后10天左右恢复。其原因是由于生后最初几天入量少,加之呼吸、皮肤蒸发水分和排出大小便的消耗所致。只要喂养得当,生理性体重下降可很快补偿。

新生儿期一般需做哪些疾病筛查?

新生儿出生后应常规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因该疾病可以引起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避免神经系统的损害。

母亲患乙肝(或携带病毒)会传给新生儿吗?

如不采取措施会传给新生儿的。如婴儿出生后立即肌注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0.5ml,同时换部位注射重组乙肝病毒疫苗10μg可以阻止。

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有哪些?

窒息的本质是缺氧,凡是影响胎盘或肺气体交换的因素均可引起窒息。可出现于妊娠期,但绝大多数出现于产程开始后。新生儿窒息多为胎儿窒息(宫内窘迫)的延续。(1)孕母因素 ①孕母有慢性或严重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等;②妊娠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③孕妇吸毒、吸烟或被动吸烟、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或小于16岁及多胎妊娠等。(2)胎盘因素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胎盘老化等。(3)脐带因素 脐带脱垂、绕颈、打结、过短或牵拉等。(4)胎儿因素 ①早产儿、巨大儿等;②先天性畸形,如食道闭锁、喉蹼、肺发育不全、先天性心脏病等;③宫内感染;④呼吸道阻塞,羊水、黏液或胎粪吸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