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7 09:25:06

点击下载

作者: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试读:

编者的话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农业软科学研究丛书》,是2010—2012年农业部软科学研究成果的汇编。

自1994年以来,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持续支持开展“三农”政策和理论研究,陆续编辑出版了《农业软科学研究丛书(1994—2000)》、《农业软科学研究新丛(2001—2003)》和《农业软科学研究丛书(2004—2009)》。这一系列丛书忠实地记录了我国“三农”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展现了认识与实践推进的时代脉络,许多成果在今天看来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研究“三农”政策理论的重要资料,获得了各界的广泛好评。

当前,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农村经济社会正在经历一系列深刻变化,对“三农”宏观指导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研究力量,在2010—2012年间组织开展了100多项课题研究,选题涉及统筹城乡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批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价值的研究成果,其中许多成果通过编刊《决策参考》等形式提供中央和有关部门领导参阅,对决策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三农”工作。为进一步强化农业软科学成果的转化利用,扩大农业软科学研究的社会影响,现将其中的优秀成果汇编成《农业软科学研究丛书(2010—2012)》继续公开出版,供读者研究“三农”问题时参考。

丛书按照全面系统、去芜存菁的原则编排成辑,每辑按主题分类论述,总的体例大致划一,共分5辑。分别是:《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农民收入与权益保护》、《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农业支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农村公共服务》。受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委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部等一批年富力强、造诣较高的专家学者承担了丛书的编写和审核工作,他们对研究成果进行了认真遴选和编排,对体例和文字做了必要订正,并在提炼观点、整理材料的基础上编写了内容

综述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二〇一三年八月综述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但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户经营规模过小,户均不足半公顷并且细碎分散,一家一户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既不利于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又增加了生产成本和进入市场的难度,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农民老龄化、农业副业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迫切需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将在节约劳动力、进行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对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相关会议及重要文件中做出了重要指示。2012年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重点就在于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

本书共分6章,分别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对如何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编纂思路上,充分利用了2010—2012年农业部软科学课题的研究成果,根据各课题研究内容的彼此联系,取其精华,重新组合分类。在选取课题时,较为注重时代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故较多地收录了具有新观点、新思路、新视角的相关内容。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城乡之间、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对农业支撑作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同时人增地减水缺、环境脆弱对农业的约束日益增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缩小城乡差距、应对国际挑战、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和化解农业生产面临的气候风险,迫切需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一个综合、动态的概念,单纯用某一指标或部分指标难以反映其全貌。本书从全面性、合理性、可行性等原则出发,设计出了发展和谐性、发展结构、要素供给等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作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该体系出发,得出了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总体上我国农业发展还处在粗放型发展阶段、与农业发展质量全面提高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等结论,并提出我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工作,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为战略目标,以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循环经济为切入点,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要途径,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根本前提和制度保障,建立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户“三位一体”的动力结构。

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是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正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传统小农的生产经营方式正日益走向解体。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市场化农业基本形成,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现雏形。本书总结了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特征,分析了农业农村经济制度和农业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加快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业管理目标与重点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和决策体系、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主要路径选择。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做出的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现代农业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途径。本书参照我国各地农业产业化的不同做法、成功经验和学界以往的研究总结,对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的途径进行了梳理,总结出社会资本直接进入现代农业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要素契约”形式进入农业生产,收购、兼并原有农业企业重新组建经营;社会资本间接进入农业生产环节的主要途径是与农户之间建立紧密型的产销关系,利用中介组织与农户联系在一起,建立农产品交易场所作为信息技术交易平台。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模式主要有“龙头企业+农户”模式、村企一体化模式、股份制经营模式。分析出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难点主要有:现有制度框架下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的土地障碍,现有城乡就业格局下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本障碍,现有商业化金融主导背景下的贷款筹资问题构成了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融资困难,经营主体分散化后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农业基础设施障碍,宏观政策倡导下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地方政府政策配套障碍,基本农情制约社会资本进入,技术进步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以亲缘信任为主的社会网络将长期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利益保障机制缺失。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本书主要研究了现代农业企业、职业农民、种粮大户等三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现代农业企业是在传统农业企业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更高的管理要求和科技含量,是与现代农业及现代企业发展相对应的。目前一般是指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实行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的新型企业,包括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有关的所有企业。本书研究分析了现代农业企业发展的瓶颈与问题:现代农业企业分布不均衡;规模小,抗御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能力差;盈利能力差,制约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名牌少,制约了市场拓展能力的提升;基础环境薄弱,缺乏稳定的发展空间。最后提出新形势下现代农业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农民就业为前提,以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为着力点,坚持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基础,以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和现代科学技术为保障,不断提高现代农业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全面增强现代农业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培养职业农民,是解决我国未来“谁来种田”难题的必由之路。职业农民的概念可以定义为:自愿选择从事农业领域,在占有的一定规模的土地上,将农业作为产业来经营,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和市场规则,以获取商业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社会劳动者。职业农民的基本特征是: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进行农业生产;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与土地形成长期的占有、使用关系;所占有、使用的土地具有一定的规模;一年内多数时间居住在农村;接受过农民职业教育或培训。本书总结了我国职业农民的培养现状,分析了我国职业农民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即:农民教育培训缺乏专门立法,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培养难度较大,经费投入不足,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有待建立,队伍建设制度体系有待完善等。我国职业农民的培养路径是:针对可能成为职业农民的潜在群体,要建立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通过加强创业培训,实施农业生产创业计划扶持体制,使他们能够顺利地进入职业农民队伍。对于现有职业农民群体,要实施职业农民注册认定制度,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业农民素质和能力,实现土地连片种养,以及破解职业农民融资难题,支持和帮助他们继续发展壮大,成为观念新颖、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理想的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扶持种粮大户,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重点收录了湖南省农业厅牵头完成的软科学成果。近几年来,湖南各级纷纷出台了政策措施,积极扶持发展种粮专业大户,强化指导和服务,并将大户发展作为粮食生产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从2010年开始,省财政安排了500万元资金,奖励全省100个种粮成效明显、技术推广影响大的种粮大户。由于措施得力,该省种粮大户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然而,种粮大户与普通农户一样,在粮食生产中存在着粮价偏低、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不高等问题。除此之外,种粮大户还面临一些特有的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土地流转障碍凸显、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科学的评价管理制度尚未形成、政策激励机制仍然缺乏。下一步,在培育扶持种粮大户方面,应该要科学引导种粮大户发展、建立有利于种粮大户发展的土地流转机制、完善促进种粮大户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尽快出台种粮大户专门扶持政策、制订颁布培育扶持种粮大户的法律制度。

三、发展多种形式农业规模经营

规模经营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可以发现,它们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都选择了向规模化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化发展的路子。深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最终将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奠定坚实的物质和实践基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由之路。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特点有:土地流转规模扩大、趋势加快;转包和出租是主要流转形式,股份合作开始兴起;土地流转租金差别较大,一些地区租金较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初步建立,促进了土地有序流转;各地纷纷出台鼓励流转的政策,推动了土地流转。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流转形成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家庭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土地银行”经营模式、业主租赁经营模式、“大园区+小业主”经营模式等多种模式。但目前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政府流转服务能力薄弱,市场流转信息沟通不畅;流转不规范,矛盾纠纷多;部分农民流转意愿不强,主体地位难保障;土地承包权难以抵押,培育规模经营主体难;企业到农村流转土地隐忧较多,不利于农民利益保护;流转土地“非粮化”倾向明显,部分流转土地“非农化”;集体流转“工作经费”违规,使用不透明等。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为增大劳均耕地规模和调整人均分地制度提供了机遇。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民最基本的权益,正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如何有效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退出机制,将成为未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始终是中国农地制度的主线。从长期趋势看,随着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增强以及新生代农民工逐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外出打工农民有偿退出承包地的愿望和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随着经济大发展和社会大开放,流动就业农民工的稳定性特征正逐步显现并不断强化,并出现了就业形式日趋稳定、流动“家庭化”和居住的稳定性趋势明显、在流入地居住趋于长期化等三个新的趋势。从国际经验和中国当前实际看,建立农村承包地的有偿退出机制必须至少要具备做好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合理界定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完善农户土地承包权与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可分离的制度安排等条件。

根据农业规模经营相关理论并结合我国各地区实践,本书中提出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概念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下,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以达到与耕地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及管理水平相适应的合理数量的土地规模,实现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和服务规模化、社会化,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要有以双层经营为基础的种植专业户,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家庭农场,股份经济合作体,自愿结合为基础的联合体,以集体经营为主的农业专业队,以合作经营为基础的集体农场、合作农场等多种形式。在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低;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整体素质不高;农业经营生产剩余少,农业投资不足;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多且难度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规模经营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弱;农业正规金融服务缺失,制约了规模经营的融资需求;一些地区涉农服务力度较弱,农业规模经营无法得到有效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产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低下等。未来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实现路径有龙头企业带动、政府推动、种养大户或农场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小区)等方式。

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后继乏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以新型职业农民为生产主体的适度规模经营,将为农业所面临的危机提供有效的化解途径。新型职业农民除了要符合占有(或长期使用) 一定数量的生产性耕地、大部分时间从事农业劳动、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长期居住在农村等基本条件外,还要是市场主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责任观念。新型职业农民背景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应以家庭农场的形式存在和以不雇佣劳动力为特征。

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我国已经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正面临着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的双重挑战。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我国现有农业科研体制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对现有农业科技体制机制进行创新。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支撑力不足;宏观管理滞后,调控力不足;资金增长缓慢,投入力度不足;科研单位陷入“市场怪圈”,创新力不足;推广体制不完善,转化率不足;科技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等。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基本构想就是: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成果转化体系、应用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五大体系之间科学、协调运作,实现供给充足、应用广泛、转化快捷、管理科学、保障有力的农业科技新局面。未来发展要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拓宽转化推广渠道、强化服务体系、理顺管理机制、落实有力保障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国目前并不缺乏农业科技成果,然而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却相差甚远。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形成了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信息平台服务、产学研结合等典型模式。然而,目前我国农技推广方法创新政策体系还面临着科研、教育、推广脱节,投资机制不健全、资源供给渠道单一,管理体系不顺、职能发挥不平衡,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等主要问题。该部分的研究以北京农民田间学校为例,探讨在实践中的政策支持路径,并且从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权利结构出发,研究“外来”的参与式培训方法是如何在政策支持下实现本土化。

农业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农业发展面临着土地、水等自然资源条件的刚性约束和国际市场竞争、生态安全、农产品安全等问题的制约,加快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课题研究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考虑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的可获得性,构建出一套反映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根据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构成,共选择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来衡量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了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课题还提出了提高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按照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农业科技发展特点,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为目标,以调整优化农业科技体系的结构、合理配置人才队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增加投入为重点,强化农业科技基础和平台建设,建设现代农业科研创新体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加对西部地区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科研开发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提高到0.8%以上;构建起与我国西部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匹配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以促进我国西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五、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不仅需要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以拓展经营形式,更需要建立一套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加快建立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应有之义。

从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来看,涉及到多个部门和领域,包括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农业行政部门;涉及农业的部门有科技、教育、发改、财政、金融、商务、工商、税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卫生和计划生育、民政、工业与信息化、交通、电力、环境保护、动植物检疫、食品与药品监督等相关部门;党组织系统的组织、妇联、共青团、科协等相关部门也参与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各种社会力量有: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等事业单位;涉农企业、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经济组织等企业性质的单位;各类协会、学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包括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生产性服务、农业基础设施服务、农村商品流通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农村信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等七个方面。从农户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来看,农户最需要的技术服务包括4类20项。总的来看,各类主体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还不能充分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公共服务能力还不够强,农业公益性服务能力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监管等还很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服务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体系中经营性服务组织商业化过于严重、服务也不够规范,各服务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引擎,也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公共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合作社、专业协会或行业协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农市场和民营服务企业、传统的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机构的联合和协作等多种典型模式。当前,我国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农业公共服务机构职能定位过宽,容易出现经费少、人员缺、机构不健全、服务供求错位和供不应求等问题;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改革滞后,队伍不稳、专业结构不合理、人员知识老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规模小、层次低、功能弱、融资难,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滞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支持政策亟待健全,强化政策支持已成当务之急。未来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要科学确定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优化其服务供给方式;加快公共农业服务机构改革,大力加强其队伍和运行机制建设;结合实施区域层面、产业链层面的农业重大项目或专项行动,突出加强相关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力建设;优先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鼓励其组织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健全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其他支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并优化支持重点。

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不断强化支持政策,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农业机械化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机总动力增长速度不断上升。未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有:加快基层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积极制定有利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积极制定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

六、深化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本部分内容主要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研究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十二五”期间,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是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基础。认真分析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现状,理清思路,积极推进改革,进而形成符合国情的土地管理制度,对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在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维护好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地权”与农民地权的冲突、集体地权与农民地权的冲突以及农民个体间地权的冲突是当前农村土地上地权冲突的主要形态,也是我国农村土地物权制度继续向前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该章中分析了成都、重庆、嘉兴、新乡、苏南地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地方探索的五个案例,并从规划问题、征地制度改革问题、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宅基地流转和抵押问题、“土地财政”问题、“耕地红线”问题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在我国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上世纪50年代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创建发展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的宝贵遗产,如何按照新时期改革与发展需求,重新定位,激发活力,完善 “造血”机能,增强服务功能,继续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新时期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需要健全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为各司其职理顺关系;恢复健全集体经济组织,为维权发展提供保障;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为明晰权属奠定基础;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机制创新激发活力;完善集体资产制度建设,为保值增值创造条件;推动各项扶持政策出台,为持续发展创造环境;强化农经监管服务机构,为指导调控提供支撑。

国有农场是集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于一体,多门类、多行业、多元化、多层次综合经营的国有农业企业,是以国有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营业务,具有区域性、社会性特征的农业经济组织。当前,我国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农垦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企业效益明显提高;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产业优势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人均收入大幅增加、民生明显改善;重点领域改革有新的进展;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农场地位作用明显提升。虽然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影响农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历史遗留问题一时还难以彻底解决,主要问题有:改革目标方向仍不清晰,农场定位模糊;农场干部职工思想解放程度、观念创新意识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农场国有土地的使用和管理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统一的管理;历史欠账太多,影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挑战与机遇并存;人才短缺和劳动力素质低下;农垦系统内部发展极不均衡等。下一步深化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应需要:统一思想,明确农场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通过制定实施改善农场经营环境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农场经济发展;支持农垦系统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巩固农场税费改革等多项改革的成果,全面提升农场经营的质量与效益;继续加大支农惠农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力度;出台管理国有农场资产特别是土地的政策;改善国有农场的投资环境。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我们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它影响的不仅是农业经济的发展,还牵涉到农村社会的稳定。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尤其是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农业生产也遭受严重的外来冲击。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趋势日益明显,农业劳动力兼业现象普遍,农村空心化与农业劳动力缺失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谁来经营农业、怎样经营农业,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未来的农业经营体制中,包括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研究者认为,农户家庭是农业的基本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社发展需要发展成为农业经营组织,企业是好的农业服务主体但非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要做好三大基础工作:一是推动土地赋权工作,实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化;二是推动土地确权工作,确保农民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是推动土地维权工作,保障农民各项土地权益。建立完善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还需要三项配套制度:一是完善土地流转交易制度,推动流转规范有序发展;二是建立认定农业者制度,防止流转过程中的经营“非农化”;三是建立土地用途分类和管制制度,防止流转中的土地“非农化”。第一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章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评价体系研究、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社会资本进入与现代农业问题研究三个方面对如何加快转变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式进行了详细阐释。第一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评价体系研究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城乡之间、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对农业支撑作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同时人增地减水缺、环境脆弱对农业的约束日益增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缩小城乡差距、应对国际挑战、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和化解农业生产面临的气候风险,迫切需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框架与评价体系(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框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三农”问题始终关系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全局。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一词之变,内涵却有明显差异,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理念的全面创新和经济发展路径的战略转变,意味着科学发展观实现路径的全面调整。相应地,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有新的更高要求。

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国内社会各界已有许多论述。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①潘盛洲指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核心应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发展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基础设施水平转变、由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向提高物质装备程度转变、由主要依靠传统要素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②顾益康认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其实质是促进农业从小而全粗放经营向规模化集约经营转变;促进农业资源从粗放经营向节约、集约、循环和永续利用转变;促进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向以规模化种养业为基础,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农产品物流业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吴向伟认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除了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外,还应包括:向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向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变。④韩长赋、危朝安等认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促进五个方面的根本性转变,即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

农业发展不仅仅是农业经济总量的增加,还包括农业结构优化、农业增长质量提高、农业技术持续进步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农业经济领域的改善,还包括农村政治制度的进步和农村社会结构的优化。农业发展方式既是动态的,又是综合的,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方法、手段和模式体系。影响农业发展方式的主要因素除了涉及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供给因素、结构因素、制度文化与政策因素外,还包括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因素。(见图1.1)图1.1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理论分析框架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目标是要建设和谐农业。和谐农业,是注重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农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农业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一是注重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农业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二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农业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和谐;三是采取和谐发展方式,即农业实现长期发展所依赖的动力、增长源、机制和途径都是合乎科学的、可持续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最为重要的是要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业。也就是要立足于以人为本,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使农业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机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往往容易被简单化地理解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或升级,而且是“政府所主导、所决定的产业转型”。2011年11月中旬,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米桥乡部分农民在基本农田内种植的小麦被当地政府用旋耕机强行推倒,要求改种苹果树。诸如此类事件,近年来层出不穷。地方政府“横插一杠子”强制农民按政府意愿种植,出现风险又让农民自己承担,这种越俎代庖非但不能让农民按官方意愿摆脱贫困,相反却可能越折腾越穷。因此,发展农业各级政府不能自认为是高瞻远瞩,片面地搞“农业产业化”,而要多尊重市场的力量,多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合理地进行引导和指导。(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一个综合、动态的概念,单纯用某一指标或部分指标难以反映其全貌。因此,设计出一套相对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是进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评价的基础和关键。

1.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评价实际上是对一个地区农业发展的一种综合测评和分析,其指标体系应由反映一个复杂系统的多个指标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计指标群,以此来全面、准确地反映该地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诸多方面的现实情况。因此,建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全面性。衡量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该地区多种因素和各个子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反映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应包含区域农业经济、科技、人才、资源及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指标,这就要求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体现全面性。(2)合理性。由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涉及面较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定有个对指标取舍的问题,为此要尽可能选取能反映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方式特征的指标。同时,做到总量指标与个性指标相结合,尽可能做到客观、真实地反映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特点,揭示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规律。(3)可行性。可行性是从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可比性上加以考虑的。一方面要找齐全面反映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在目前的统计指标体系中的确存在不少困难。因此,在指标的设计中,要尽可能与现有的统计范畴、统计口径和推算方法相一致,以减少主观臆断的误差。另一方面,指标要便于纵向和横向比较,既能反映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程,又能揭示出不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根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和理论框架,结合上述原则,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评价。(1)发展和谐性评价。和谐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涵之一。农业发展和谐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农村居民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满意度;二是缩小城乡居民差距、地区差距和农村居民内部差距;三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农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衡量发展和谐性的主要指标包括:城乡差距、农村居民内部差距、地区差距等发展差异指标;万元农业GDP综合能耗、万元农业GDP用水量等节能降耗指标。(2)发展结构评价。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是“五个转变”,即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衡量发展结构的主要指标有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内部行业结构、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3)要素供给评价。要素供给评价主要是对农业劳动力、资本等农业生产要素效率进行评价。要素供给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反映农业劳动力效率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标;反映资本投资规模及其效率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业GDP资本存量弹性、农业增量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率和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率对农业增长率比值等指标。

由此形成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见表1.1)。表1.1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分析评价

根据前面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从发展和谐性评价、发展结构评价、要素供给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状况进行系统的分析。(一)发展和谐性评价

和谐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涵之一。农业发展和谐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农村居民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满意度;二是缩小城乡居民差距、地区差距和农村居民内部差距;三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农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衡量发展和谐性的主要指标包括:城乡差距、农村居民内部差距、地区差距等发展差异指标;万元农业GDP综合能耗、万元农业GDP用水量等节能降耗指标。

1.城乡差距。城乡差距是反映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指标。如表1.2所示:一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6280.0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19109.4元,十年来增长了2.04倍,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253.4元增加到了5919.0元,同期只增长了1.63倍。二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有所扩大,从2000年的2.79倍扩大到了2009年的3.33倍。上述结果表明,全国城乡差距总体上还在进一步扩大。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在社会养老、保险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城乡差距可能还要更大一些。表1.2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数据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2.农村居民内部差距。在不影响市场机制资源配置作用的前提下,有效防止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过于扩大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的职能之一。近年来,在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居民内部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距。表1.3表示的是按收入等级划分的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从中可以得知,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有所扩大,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比从2003年的7.33倍扩大到了2009年的7.95倍。表1.3 农村居民内部分组人均纯收入情况及其差距 单位:元

数据来源: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3.地区差距。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三个省份分别为上海、北京和浙江。比较来看,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13977.96元,是2000年时的2.50倍,而2010年人均纯收入最低的甘肃是2000年人均纯收入最低的西藏的2.58倍;另一方面,2000年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是最低的西藏的4.21倍,而2010年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是最低的甘肃的4.08倍。这表明,十年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已有一定程度的缩小。

4.万元农业GDP综合能耗。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发展节能降耗工作高度重视,制定和完善了一批节能降耗政策文件,推广重大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全国农业能源利用效率有很大的提高,万元农业GDP综合能耗由1990年的0.9585吨标煤大幅下降到了2009年的0.1775吨标煤(见表1.4),即2009年我国万元农业GDP综合能耗还不到1990年的1/5,表明全国在控制农业能源消费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表1.4 万元农业GDP综合能耗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相关数据计算。

5.万元农业GDP用水量。我国是世界13个严重缺水国家之一。为此,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表1.5数据表明,我国农业用水效率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2000年我国万元农业GDP用水量为2531.66立方米,而2010年则只需要910.13立方米,十年来大幅减少了64.05%。表1.5 万元农业GDP用水量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相关数据计算。(二)发展结构评价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是“五个转变”,即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衡量发展结构的主要指标有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内部行业结构、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

1.三次产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前所述,我国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027.53亿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40533.60亿元,不考虑物价因素年递均增长12.17%;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从1982年最高的33.39%一路下降,2010年所占比重只有10.10%,表明农业虽然还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正在持续下降。

2.第一产业内部行业结构。从农业总产值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79.99%大幅下降到了2008年最低的48.35%,最近两年该比重则稍有回升。二是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14.98%上升到了2008年最高的35.49%,最近两年该比重有所回落。三是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1.58%上升到2000年的10.89%后,基本维持在10%左右。四是林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基本保持在3%—4%。

3.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按其源泉可以分解为要素的投入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各要素(如资本和劳动力等)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导致的产出增加,是剔除要素投入贡献后所得到的残差,最早由索洛(Solow,1957)提出,因此也称为索洛残差。全要素生产率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通常也被视为衡量科技进步的重要指标。

通过计算2000—2010年全要素增长率、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对我国农业GDP增长的贡献率可以得知:从劳动力投入对我国农业GDP增长的贡献率看,本世纪初劳动力投入的贡献率有所上升,并在2002年达到高点,其后则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从2002年的116.51%下降到了2010年的55.63%,但还是处于相当高的水平。这表明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还是来自于劳动力的增长,虽然这种作用已在逐步减弱。从资本对农业GDP增长的贡献率看,从2002年以来总体上则呈现出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20.68%上升到了2010年的33.43%。从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GDP增长的贡献率看,总体上在稳步提高,但贡献率还处于较低水平。综合来看,近些年来,劳动力投入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逐步下降,资本投入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虽然还处于较低水平,但也在稳步提高,表明我国农业发展目前正处于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阶段,但这一进程还有待加快。(三)要素供给评价

要素供给评价主要是对农业劳动力、资本等农业生产要素效率进行评价。要素供给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反映农业劳动力效率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标;反映资本投资规模及其效率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GDP资本存量弹性、农业增量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率和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率对农业增长率比值等指标。

1.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决定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劳动者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态度和精神状况,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状况和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水平,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农业劳动组织形式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水平,土壤的肥沃程度,农业气候状况,以及影响农业生产的其他自然条件等。以根据价格指数进行调整后的第一产业GDP为农业产出,以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农业就业人数,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可比价格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图1.2显示的是按可比价和当年价分别计算的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情况。从中可以看出,1990—2003年间我国可比价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较为缓慢,而2003年以来则增加得较为迅速,2003—2010年间大幅增长了147.33%。图1.2 农业劳动生产率

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如前分析,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稳步增长,但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偏低,且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总量上看,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从1996年的5346.3亿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36691.0亿元,增长了5.86倍,年递均增长14.75%。然而,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明显偏低,1996年最高时也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33%,还不到1/4,而且还呈现出明显的逐年递减的趋势,从1996年的23.33%下降到了2010年的13.19%,14年间下降了10.1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72个百分点。这一情况表明我国全社会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落后于对城镇投资增速,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不足势必造成我国农业发展后继乏力。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来看,农户投资所占比重从1996年的47.58%持续下降到了2010年的21.49%,而非农户投资则从1996年的52.41%上升到了2010年的78.51%。

3.农业GDP资本存量弹性。农业GDP资本存量弹性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周期内的农业GDP增长率与农业资本存量增长率的比值,可以较好地反映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是粗放型还是集约型的。如果该比值大于1,即农业GDP的增长率大于农业资本存量增长率,表明农业产出增长率大于农业资本投入增长率,农业发展是集约型的;反之,如果该比值小于1,农业发展是粗放型的。

表1.6显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三个不同阶段我国农业GDP资本存量弹性值,从中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总的来看,三个不同阶段的农业GDP资本存量弹性都小于1,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总体上是粗放型的,是投资驱动的,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实现的。二是分阶段看,三个不同阶段的农业GDP资本存量弹性表现为逐步增大,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粗放度在降低,农业发展正向集约型方向转变。表1.6 我国不同阶段的农业GDP资本存量弹性

说明:(1)1978年末资本存量按1978年以前农业固定资产总投资额汇总,未考虑按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调整。(2)1979—2010年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GDP分别按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3)设定固定资产折旧率为10%。

4.农业增量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率。农业增量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周期内的农业GDP增量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量的比值,可以较好地反映该地区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效果。

通过计算发现,1997年以来我国农业增量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率都在2.5以下,表明我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回报情况很不容乐观,急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5.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率对农业增长率比值。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率对农业增长率比值可以用来衡量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为维持一定的农业GDP增长率所需要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其数值越小,表明投资效率越高。从数值上看,该比值正好是农业增量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率的倒数。

图1.3显示的是我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率对农业增长率比值情况。从中可以看出该数值总体上维持平稳并略有上升。1997年该比值为0.94,而2010年为1.13,意味着每提高1%的农业GDP实际增长率,1997年仅需相当于农业GDP约0.94%的新增农业固定资产投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