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道商家:写意曹和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7 10:17:41

点击下载

作者:候树槐,吴恺夫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循道商家:写意曹和平

循道商家:写意曹和平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循道商家:写意曹和平作者:候树槐,吴恺夫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3-01ISBN:9787206123955本书由吉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晋商后裔那山,那水,外婆家(一)

1956年初春,曹和平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大马路老市场胡同17-2号。依家世,他可算是地地道道的晋商后裔:祖父是一位心地善良、勤劳纯朴的买卖人,靠着一架小车、一根扁担、一杆金星秤奔走于山西平顺县的山山水水,后来还把生意做到了北京。父亲继承祖业,在20世纪30年代跟随其姑夫远足东北做皮革买卖,最后落户长春,贩卖鞋子及日用品。新中国成立后,响应政府号召参加公私合营,成了新中国一名商业工作者。

6岁以前,曹和平常被父母送回老家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东河村,由外婆来照顾。东河村地处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太行山脉东南麓。外婆家住的窑洞由北向南一字摆开,一头住着舅父母,一头住着外婆。窑洞外面有块百十平方米的院落,有鸡舍,有猪圈,还种着几株梨树和花椒树。一家人经常在院子里吃饭、闲聊和做活儿。

曹和平幼时昵称为平儿。父母把他送到外婆家时,他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每天踢蹬着小腿,张着小手,“咿咿呀呀”地叫着,笑着。外婆看着平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尤其是看到平儿一天天长高,越来越懂事了,更是逢人就夸,讲平儿怎么怎么好,如何如何懂事。邻居们也赞不绝口:“平儿真招人喜欢,你看这孩子多有福相啊!额头宽宽的,眼睛大大的,长大了一定有出息……”

在平儿眼里,外婆是他最亲、最近、最爱的人。直到现在,他的记忆里还经常闪现出这样的画面: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外婆一家人坐在庭院里用麦秆编制手工品。外婆心灵手巧,编得又快又好,而且编啥像啥,花草鸟兽都不在话下。平儿很懂事,总是贴在外婆身边静静地看着、观察着,有时也会给外婆递递麦秆、打打下手。很快,草帽、提篮、门帘等物件像变戏法似的,一件又一件地从外婆的手中变化出来……

那个年代,村民们在生产队里劳动,只记工分,不给现钱,从年初忙活到年尾,才可用工分兑换现钱。外婆靠着用麦秆编织的手工品也能兑现个十块八块的,在当时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外婆不仅可以用此支付一家人平时的油盐酱醋费用,而且总会从其中挤出点零钱,给平儿买几块土糖,甚至还给他买了一个拨浪鼓,这在那时的农村可是一件较贵重的儿童玩具。平儿乐得举着拨浪鼓摇着满村跑,很多同龄的小伙伴都羡慕不已。平儿一点儿都不吝啬,常常主动地将拨浪鼓借给小伙伴玩,和大家分享快乐。

外婆见他这样做,很高兴地对旁人说:“这孩子大方,不小气,将来肯定错不了!”

打记事儿起,平儿就没见过外婆跟别人红过脸、拌过嘴,与邻里相处得总是那么亲密和谐。逢年过节,家里再困难,宁可自己不吃,也要蒸锅馒头送给左邻右舍。东河村民风淳朴,平儿在外婆家住了五六年光景,从没见过乡邻之间有过激烈的争吵,更别说打架了。

平儿常跟着外婆到村里磨坊去碾米磨面。有时是花工分用生产队的毛驴拉碾子推磨,有时是人推人拉。那时的他,人小个矮,没力气,只能帮外婆递递簸箕、筛子等小物件。外婆见了,总是喊着:“别动,别动!你还小,这不是你干的活儿!”

可平儿照样帮外婆的忙,这时的他已经知道疼人了,尤其是知道疼外婆。(二)

渐渐地,平儿在这温馨的家庭和大自然的怀抱中长大了。他呼吸着山里清新的空气,采摘着野果,逗弄着草间的蟋蟀、蚂蚱,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童年时光对他来说就是自由自在,像飞在空中的鸟儿,扑棱起翅膀就能撩起一翼清风,把心托举到蓝天。

玩累的时候,他会躺在柴垛上,呆呆地望着天,心里画出无数个问号:天为什么那么高,摸也摸不到?地为什么那么厚,穿也穿不透?云从哪儿飘来?风往哪儿吹去?天为什么下雨?电闪雷鸣是谁在天上弄的?

平儿问外婆,没上过学的外婆答不出来,就点着他的小脑瓜儿说:“几百年几千年就是这样的,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心里却在嘀咕:这孩子好奇心真强啊。

可是,平儿就是好奇。看着漳河水川流不息,奔腾欢呼着向前方涌去,他在琢磨,河有尽头吗?望着峰峦叠嶂、气势磅礴的太行山,他在想,山那边有人家吗?天上的云彩一会儿变一个样儿,他又揣测,那上边真有神仙吗?

外婆也慢慢发现,外孙总爱趴在窗台上望着远方,有时默默发呆,有时自言自语,好像迷恋起大山来了。看到外孙好奇心这么强,外婆把从她的祖辈那里听来的民间故事都讲给了平儿听,但还是满足不了平儿的求知欲。无奈,外婆只好带着他去请教村里的教书先生。

教书先生有些私塾底子,对当地的地理风俗还算了解。他见到好学好问的平儿,十分喜欢,便给他讲了不少当地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

相传,在长治市长治县的天台山上,女娲炼顽石补苍天,治洪水平烈火,免生灵于涂炭。在长治市屯留县的老爷山上,后羿挽弓射九日,化枯焦为绿荫,救黎民于水火。在长治市郊的老顶山上,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尝百谷、制耒耜、教民耕种”,如今山上还遗有神农井、耒耜洞与百谷泉的遗迹。在长治县的黎岭,炎帝建国立邦,奠定了中华民族始兴与统一的基础。在长治市长子县的发鸠山上,炎帝的女儿——女娃愤而化作精卫鸟,衔木石誓填东海。

山西人世世代代都有经商的传统。早在春秋时代,鲁国寒士猗顿,在得到辅佐勾践灭吴后化名陶朱公经商致富的大谋士范蠡的指点之后,来到山西运城猗氏一带蓄养五畜、兼营盐务,十年之内便富甲天下,与恩师齐名,史称“陶猗之富”。猗顿其人更被后人尊为晋商始祖。隋唐之际的并州木材商人武士彟,资助唐高祖李渊起兵太原,夺取天下,得封公侯,他的女儿就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武则天。从明清直至民国早期的五百年,山西的巨擘富贾不仅垄断了中国北方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经商的脚步踏遍了整个亚洲地区,甚至把触角伸向欧洲市场。南自印度,北到俄罗斯,东起日韩,西至中亚,都留下了山西商人的足迹。所以有一句老话:“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

山水的滋润,风物的习染,历史的熏陶,人情的温暖,让童年的曹和平感受到了民风的淳朴、自然的伟大、亲情的绵密。在外婆家度过的那一段时光虽然短暂,却深深印入他的心底,如基因一般,影响了他的一生。

曹和平总也忘不了他6岁时的春天时节。那是一个微风拂煦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照亮了东河村的坡坡岭岭、沟沟坎坎,像一根根金线,散落在银杏林和老枣树上。

每天跟着太阳脚步起床的外婆,这天比往日早起了一个时辰。她依然是忙这忙那,喂鸡唤猪,打扫庭院,刷锅倒水,点火引灶。在往锅里放鸡蛋的时候,嘴里叨叨着几天来常说的那句话:“平儿他爸来信说,这几天要来接平儿,再给孩子多煮个蛋,这次回去上学,指不定啥时候再来喽……”

自打得知平儿父母要来接他回东北上学后,外婆便总想多看外孙几眼,总想为外孙多做点儿好吃的。

已经懂事的平儿,一听说爸妈要来接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高兴的是,可以和父母相聚了;不舍的是,要离开外婆,离开舅父和舅母,离开从小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离开东河村,离开这里的山、这里的水……他扯着外婆的手,不停地摇晃着,“我不离开姥姥,要回得和姥姥一起回!”

外婆听了外孙的话,老半天说不出话来。心里难受,嘴里却说:“平儿懂事了,该上学了,咋能总跟着姥姥住在一起呢?姥姥年纪大了,哪儿也去不得了。”离别的时刻,外婆眼里噙着的泪珠顺着眼角流了下来,她是真舍不得外孙啊!

多少年后,每当想起外婆的时候,曹和平都不无感慨:“我的外婆身上体现着慈祥、朴实、勤劳的可贵品格,我的生命中已深深地打上了她的印记。我的性格、品格的形成,与她的哺育呵护和三晋大地人文风物的熏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位大山之子,走出大山后,带着外婆的烙印,带着晋商的基因,用山一样的胸怀拥抱着社会,迎接着风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神话。在父母影响下长大(一)

曹和平从外婆家回来,在父母身边上了小学。在那个年代,由于学生多、学校少,学生们被分成了上下午班,一个教室两个年级用,每周轮换一次。当时,曹和平的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差,母亲靠卖冰糕挣些钱来贴补家里。曹和平一有空就会帮着母亲一起卖冰糕。此外,早上起床后,只要有时间,曹和平还会去饭店集中的新民胡同捡煤核。饭店烧的是原煤,晚上下班后会用和了水的煤将炉火封住,等第二天早晨钩开,将掺杂着煤核的炉灰推到垃圾场倒掉。许多困难家庭的大人和孩子常常去捡煤核,回家后掺着煤一块烧,以减少家庭支出。

曹和平虽经常帮妈妈卖冰糕、捡煤核,但从未放松过学习。他的作文不时作为范文得到老师的表扬,但他却从不骄傲,学习始终很努力。爸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从小没读过多少书的他们,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了。

公私合营后,曹和平的父亲被安排到一家商店做会计工作,后来转做更夫工作。由于他年轻时的过度劳作,加之患有哮喘病,常年咳嗽,50来岁就显得很苍老。

更夫的工作时间在晚上,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可是,父亲每天总是早去晚归,晚上不到时间就去上班,早晨过了时间还不下班。起初,曹和平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这么做。时间长了,他才明白,原来父亲晚上早去,是为了替换同事,让他们早点回家,而早晨晚走,是要打扫好店面的卫生,为白班的同事烧好热水。

父亲上下班时间这一提前、一拖后,让父子俩平时几乎见不了几次面。曹和平只好盼着星期天父亲能在家多陪陪自己,他喜欢听父亲说这说那,听他对人对事的一些见解。可父亲呢,星期天比平日走得更早,回来得更晚。原来,父亲是让在星期天值班的同事能多出点时间在家中好好休息休息。

曹和平渐渐理解了父亲。他明白,父亲这么做,是关心他人,帮助别人,是勤勉、是善良、是敬业,是力所能及地为他人做好事。上中学后,通过学习雷锋的事迹,曹和平进一步地懂得了父亲。父亲就像《雷锋日记》说的那样: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

有一件事给曹和平留下了深刻的烙印。20世纪60、70年代,每逢秋季,许多单位都要从农村收购土豆,作为冬储菜分给职工。一天,曹和平跟着父亲来到单位取菜。土豆按照重量平分,每个职工分一堆儿。但是,土豆有大有小,有优有劣,分堆儿时再注意也难以分均匀。很多人都在抢大土豆多的堆儿,有的为此还争吵起来。曹和平的父亲没有去抢,而是夹着口袋站在一边,等别人都抢完了,他才去装土豆。在回家的路上,父亲对曹和平说了一番话:“儿子,你要记住,人不能太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能总想着得,得好的。有时候得这个却失去那个,人的威信是在吃亏中树立起来的。”

话不多,事情也不大,可对少年时的曹和平触动却很大,让他铭记不忘。有一次,父亲的单位组织职工野游,跟着父亲一同参加的曹和平惊奇地发现,商店的叔叔阿姨们都亲切地称父亲“曹大爷”,这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家对父亲的敬重。(二)

曹和平对父亲尽孝道、重亲情,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中。20世纪60、70年代,城里工作的人工资都不太高,且生活物资匮乏。父亲总是从有限的工资中挤出十块八块,寄给曹和平年迈的外婆,以尽孝心。好不容易买到的白糖、油茶面、冰糖,父亲宁可自己不吃、自家不用,也要攒起来,等到逢年过节,分寄给外婆和老家的亲戚们。

父亲对子女的疼爱与教育,很少用语言表达,而是体现在平日的行为上。一次,曹和平用红纸刻了个“忠”字,贴到自家的窗户上。父亲见了,让他再刻几个,送给亲戚朋友。曹和平明白,父亲是喜欢这个“忠”字,因为这个“忠”字代表着为人处世,要讲忠孝、忠诚、忠厚……

父亲常说:“靠工资过日子的人,切忌开支三天乐、多日愁。不能钱一到手,就大手大脚地花。”

在那个年代,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全部是限量凭票供应。很多人家常常不到月底就工资花光,粮油吃没。可在曹和平的记忆中,由于父亲对家庭生活开支的计划性,他家从来没出现过这种现象。每月的工资发下来,父亲都要先存起一部分以备急用,其余的则是按天按人分配。不但工资如此安排,粮油更是按天按人计划,有时甚至能细化到早午晚三餐的分配,达到干稀搭配、粮菜相济。

父亲生活有计划,做事也有分寸和节度。因为常年患有哮喘病,父亲每天上班总会随身带个宽口瓶子,这不是用来喝水的,而是咳嗽时用来吐痰的。那个年代土路较多,不少人都习以为常地随地吐痰。可父亲却从不这样做,他知道自己的哮喘是老病了,万一痰里有什么病菌,传染给别人就不好了。所以,他把痰都吐到宽口瓶子里,然后倒入下水道,再用水冲走。

按照惯例,单位会给更夫配发一件棉大衣,规定五年以旧换新。可父亲却把一件大衣穿了近十年,硬是没有换。别人常说该换了,可他却笑着说:“还能穿,换什么,能省就给公家省点儿!”

曹和平的祖辈是生意人,山西老家留下些家产,按说父亲应分得其中一份,可得知这一消息的父亲却毅然地放弃了,“出来这么多年了,还分什么家产”。

有人说,这是他应该得的。父亲却说:“应得的不一定非得要。再说了,有它没它照样过日子!”

父亲的话,说得多坦然,仿佛看透了人世间的情与理,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很淡然……励志蓝旗村(一)

青少年时期的曹和平有一个梦想——做一名解放军战士。他钦佩董存瑞以身体为支架炸毁敌碉堡的勇气,崇拜邱少云为战役胜利在燃烧弹中视死如归的精神气概,赞叹刘英俊以身拦惊马救百姓的英雄壮举……《雷锋日记》是曹和平上中学时的主要课外读物,他对雷锋十分钦佩。雷锋为了党和国家的需要,从乡村到县城,从机关到农场,从湖南到东北,从工厂到部队的一系列经历给了曹和平很大的启示——个人的向往、追求乃至梦想,一定要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相吻合。他暗暗发誓,要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一定要参军去!这是曹和平青少年时期的最大心愿。他期待着快快长大,一到参军年龄就应征入伍。可是,曹和平中学毕业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一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浪潮席卷全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上山下乡”的口号声替代了曹和平喜欢唱的军歌。他参军的愿望落空了,成了一名下乡知识青年。远,偏僻,贫穷落后,是曹和平和他的同学们的向往。他们认为,越是偏僻的地方,越是贫穷落后的村队,越能锻炼自己,越有利于世界观的改造。按那时的说法,“离家越远,离毛主席革命路线越近”,“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从省城长春到榆树县,再到曹和平插队落户的蓝旗村,一路上乘火车、换汽车,还要坐大板车,颠颠簸簸,晃晃悠悠,差不多用了两天的时间。

这是曹和平第一次独自离家出远门,他想起了小时候在外婆家的经历。蓝旗村是什么样子呢,那里应该跟东河村一样吧,有大山、有河流、有树木、有花草、有山鸡、有野兔……想到这些,本来就踌躇满志的曹和平竟然兴奋得心花怒放,颠簸的马车好像也没那么难以忍受了,眼前漫长的路似乎也不再漫长……

从离开长春、离开家的那一刻起,曹和平就没考虑什么时候回城,什么时候回家。他下定了决心,要踏踏实实扎根蓝旗村一辈子,做一辈子的农民。(二)

蓝旗村,背靠牛头山,面向拉林河,处于松辽平原边的丘陵地带。作为吉林省榆树县最偏远的一个乡村,与黑龙江省五常县拉林镇接壤,距省城长春市足足有150多公里。曹和平和他的同学们被安排到蓝旗村二队集体户,成为与当地农民同生活同劳动的知青。

知青们抵达蓝旗村时是农历五月初,正是农民开锄铲地的时节。贫农老户长想到初来乍到的知青们基本都不会干农活,就没派给他们全劳力活,而是让他们能干多少就干多少。

曹和平上来了不服输的劲头,他仔细观察着社员们劳动的动作,别人怎么下锄,他就怎么下锄,别人怎么开苗,他就怎么开苗。曹和平学东西快,加之有一身的力气,一条垄干下来就学得八九不离十了,刚搭上手就做起了全劳力的活儿。

老户长十分惊讶,问道:“小曹啊,你以前是不是干过庄稼活儿?”

曹和平摇了摇头,“锄草开苗,这还是头一回!”

老户长乐了,“队里这回真是来了个好劳力啊!”

这就是曹和平的性情,干什么就要把什么干好,宁可身受苦不让脸受热。在农村的任务是干农活,那就把农活干好。

整个夏锄期间,曹和平从未落后,硬是把农活都扛了下来。自己干完活还不算,还时时帮帮别人。除了下地,他每天清晨都挑着两只铁桶挨家齐尿,为队里积攒肥料。记工分的时候,人们发现曹和平几乎天天拿满分,他用行动赢得了认可,让社员们都另眼相看。后来,队里一有公差就常常派曹和平去。

一次县里整修县道,蓝旗村分到一段任务。这是公差,也是场面活,队长派出了曹和平这帮年轻人,叮嘱他们说:“好好干!给咱们蓝旗村争争脸,显示一下生产队的实力。让他们看看咱蓝旗村还有这样一帮叫得响、干得猛的小伙子!”

曹和平铆足了劲,挑土时,别人担两趟,他能担三趟。他每次往篮子里填土也总是填得高高的,来回没几次,就“咔嚓”“咔嚓”地压断了好几根柳木扁担。施工队库房的保管员看到这个情形,心疼地说:“孩子,悠着点儿干,日子长着呢,活计多着呢。”可是曹和平照旧使劲挑,一天,两天,三天……整个工程下来,连社队领导都知道了蓝旗村有个棒小伙。曹和平不仅为队里争了光,也为自己赢得了名声。

入夏以后,拉林河水上涨,上级下达了整修河堤的任务,蓝旗村分到了一段险堤。曹和平跟着社员们上堤之后,发现随着河水的上涨,大堤有不少地方都渗水了。刚开工没两天,下了一场暴雨,蓝旗村负责的这处堤段出现了管涌,只见堤内的河水打着漩涡,堤外坡下已开始漏水。有经验的社员都知道,如不及时堵住管涌,很容易导致溃堤。

曹和平见状,二话没说就跳下河去,旁边的队长和社员们想喊他都没来得及。大家都知道,下河堵管涌是极其危险的,如果卷进漩涡就没命了。年轻的曹和平并不知道这码事,他也根本没考虑自己的安危。千钧一发之际,队长马上带着几个年轻人,手拉着手蹚入河中,与曹和平一起成功堵住了管涌。

当水淋淋的曹和平上岸之后,社员们围住了他,七嘴八舌地说道:“可把我们吓坏了,这要有个好歹,咋向你爹妈交代?”“小曹,再可不能这么冒失了!”

曹和平憨笑着说:“没事,我会水。”大家虽然都为他捏了把汗,但心中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没过多久,又发生了一件让蓝旗村社员们刮目相看的事。一天,曹和平与同户知青刘乃季正在挖土垫猪圈。突然,从村外窜来一条疯狗,张着大嘴,喘着粗气,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径直朝村里冲来。人们都知道疯狗的厉害,纷纷惊叫着逃开。曹和平和刘乃季见此情形,非但没有躲避,而是抡起铁锹迎着疯狗砍去……村子的安全得以保障。队长得知这件事后,赞不绝口,“这些知青,行!既有力气,又有胆量,将来错不了,都是成大事的人!”

一晃儿,入秋了。每到这个时节,生产队都要组织护青队。人们忙了一春半夏,不能让快要收获的劳动果实被个别人偷了,被牲畜、家禽糟蹋了。护青员多是选朴实正直、认真负责的人担当。队里选中了曹和平,因为大家公认这个知青责任心和原则性强,选他准错不了。

护青员的职责就是要看好庄稼,不仅要防人,还要防家畜家禽祸害。曹和平做护青员以来,由于认真看护,一些想“啃青”的人很难从他眼皮底下溜过,偷窃现象几乎为零,就连家畜家禽祸害庄稼的现象也少了很多。他的工作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紧接着,生产队里看护瓜地和粉坊之类的“好”差事,也都毫无争议地落在了他的头上。

曹和平为报答社员们的爱护与支持,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工余时间为社员们义务理发。无论平头、背头还是分头,他都会剪,还剪得有模有样,蓝旗村老少爷们的头让他理了个遍。

这段知青生活,让曹和平收获了人生的快乐。无论看到什么,他都觉着新鲜,无论做什么,他都觉着新奇。夜里护青的时候,站在山坡上,月色是那样的美,星光是那样的亮。清风过后,庄稼拔节声、枝叶摩擦声、鸟儿惊飞的扑棱声,河边青蛙的鼓噪声……所有的一切组成了优美的“田园交响乐”,是那么的美好。“若不是父母命不可违,回家接班,回城工作,我是真的不想离开那个地方,离开朝夕相处的乡亲们。”说实在的,曹和平是带着遗憾告别了蓝旗村!花纱组来了个男营业员(一)“听说了吗?桃源路百货店花纱组来了个男营业员!”

桃源路百货是个社区店,周边百姓对商店的营业员都比较熟悉。新来个男营业员很快就成为左邻右舍传播的消息。站柜台的营业员多为女性,怎么用起了个大小伙子呢?

这个男营业员守铺儿,态度好,有问必答,花纱组来了什么新鲜货,质地怎么样,都会一一向顾客作介绍;这个男营业员心里有数,手上有准,买棉花只要说出个斤数,一搭手便不差上下;这个男营业员特别利索,柜里柜外,收拾得整整齐齐,各种商品,摆放得井井有条,一目了然。他,就是听从父母之命、按政策回城接班的曹和平。

在曹和平看来,没法改变客观现实,就只能改变自己,既然做了营业员,就要尽力把这份工作做好。可对于刚刚从农村回来的知识青年,摸惯了锄头、镰刀、锹把、镐头的手,现在用来抓棉花、扯纱布、拎秤杆、拨算盘,真的是有点不适应。

怎么办?学与练!

曹和平一边向老营业员请教,一边勤学苦练。没过多久,他就能在卖棉花时根据顾客提出的斤两要求,一抓一个准。顾客都对他夸赞不已。为了这“一抓准”,曹和平付出了多少辛苦,只要看看他的手掌就知道了。由于棉花吸水,触摸时间长了,手掌又干又涩,经常起刺、脱皮、开裂,棉絮还弄得他眼睛发痒,口鼻干燥。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下来,曹和平的业务能力快速提高,成了花纱组的业务骨干。

花纱组女营业员多,曹和平就主动承担重活累活,尤其是理货盘点的时候,他跑前跑后,从未出过差错。业余时间,曹和平还帮助其他经营班组搞商品陈列,为了搞好商店的宣传,他有时整宿不合眼,连写带画办黑板报。

那个历史时期,提倡“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全民备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挖防空洞。曹和平除了挖土方,还参与了防空洞的坡地计算。他用勾股定理计算的地道梯凳均匀合理,成为单位领导备战工作的得力助手。

人眼是秤,人心有度。曹和平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经过组织考核,桃源路百货店的上级单位——永红百货商店选调曹和平做保卫干事兼劳资员。从营业员岗位到总店管理干部,曹和平仅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这在永红百货商店的历史上算是开了一个先例。曹和平既没有送礼,也没有什么裙带关系,一切都凭自己努力。

人们都说:“曹和平是干出来的,就应该选这样的人当干部!”(二)

曹和平没有辜负领导的信任和组织上的安排。

永红百货商店下辖四个门市部,分别位于长通路、桃源路、东大桥、东安屯,都是社会闲散人员较多的区域,社会治安问题较多,店内经常发生绺窃、聚殴事件。

为解决这些问题,曹和平与附近公安派出所取得联系,获得了支持,一个店一个店地轮流蹲守,抓小偷。几乎每个周日他都义务献工,一边参加劳动,一边维持商店治安。

一次,曹和平发现一个小偷掏了顾客的钱包,马上上前追赶,一直追到两公里外的伊通河畔。那里地偏人稀,小偷露出凶相,亮出匕首,曹和平顺手在地上拿起一块石头迎了上去,最终将小偷制服,扭送到派出所。后来,组织上根据曹和平的工作需要和良好表现,为他配了枪,这对不法分子有了更大的震慑作用。那一带的小偷中都流传:不能到永红四个门市去行窃,那里有个保卫干部很厉害,到那儿做,十有八九被逮住。几个月过去,永红商店的四个门市部的治安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

劳资工作涉及企业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由于角色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有时大相径庭。一次,一个女职工找到曹和平,说单位处事不公,让他给评评理。她说,她本应该享有骑车补助,但主管此项工作的干部却认为她家距单位的里程不够,不应享有补助。为此,双方争论起来,情绪都很激动。在曹和平看来,矛盾的焦点表面上是给不给骑车补助,实质上是在对职工的住所与单位之间距离的认定上。他对双方说道:“骑车补助的条件是明确的,问题的焦点是够不够里程,那么我们先把里程搞准。”

曹和平把布条拴在自行车轱辘上,量出一圈的长度,然后推着自行车从单位走到职工住所,双方一起数着圈数确定了准确的距离,最后达成了共识。一个“公与不公”的争论,在曹和平的处理下得以圆满解决。

当时,劳保用品的发放是以旧换新。曹和平发现这个规定在实际操作中不尽合理。商店的劳保用品多是服装和鞋帽,在按年头发放的同时,要求职工上交用旧的劳保用品。职工大都把破旧到无法再补、几乎完全不能穿戴的衣物鞋帽交上来。单位回收之后,根本无法再利用,只能等一段时间之后,挑个大清扫的日子把收回的旧物从库房里清除。这种做法既占用库房,又很不卫生,还浪费了人力物力。

曹和平一改原来的做法,采用了“打欠条”的办法。每到发放劳保用品时,职工不用交上旧物,只需打好欠条,写明所欠衣物鞋帽。这样做,既不违反规定,又能解决旧物存放占用库房、增加劳动量的不合理状况,使国家利益不受损失,职工个人又很满意。(三)

转年,组织将曹和平选送到上级青年干部培训班参加培训,完成培训后,被提拔为商店的人保股股长。

履职不久,曹和平发现一些同志虽然人品很好、工作努力、业绩突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拔和重用。为什么?他在查阅了人事档案后得到了答案:原来这些人的亲属或亲属的亲属有这样或那样的历史问题。在那个年代,用人是要对这个人的社会亲属关系进行严格审查的。有些亲属虽然没有谋过面,本人也不认识,但受到的影响却是直接、具体的,这显然不公。

为此,曹和平在参与研究任用干部时,常用“社会关系清楚”这个用语来表述。因为“清楚”两个字,既可以理解为没有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问题是清楚的。这样就可以使大家在研究干部提拔和使用时更侧重于本人的实际表现,尽可能使一些有理想、有能力的人走上企业管理岗位,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许多企业都有一些被“戴帽”的“地、富、反、坏、右”“黑五类分子”接受监督改造。这些人不但个人被剥夺了人格,而且子女亲属都要受到牵连,一个“黑五类分子”要影响几家人和几代人。依照政策,工作单位与所在街道协商,每年可按比例给改造中表现突出的个别“黑五类分子”“摘帽”。可是,大多数单位和街道都对“摘帽”积极性不高,怕有闪失,往往是宁可“不摘”,也不愿担那份责任。

曹和平担任人保股股长期间,曾向组织上提议为一位“戴帽”很久的“历史反革命分子”“摘帽”。这在当时是谁都不敢也不愿碰触的“雷区”。可曹和平没想那么多,他的出发点非常明确,那就是实事求是,对人负责。通过查阅历史档案,他发现这个人并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没有血债,民愤不大,虽然戴着“历史反革命分子”的“帽子”,但一直主动接受改造,立场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表现较好。几十年来,因为头上这顶“帽子”,压得这个人始终抬不起头来,其亲属和家人也都笼罩在阴影里。如果依据政策为其“摘帽”,对本人、家庭乃至单位、社会都将是有益的。

这就是曹和平向组织提议为这个人“摘帽”的原因。至于这份提议会对他自己有什么影响和得失,曹和平压根儿没考虑过。他考虑的是怎样把工作干好,把事情办好,而不是个人的名利得失。在曹和平看来,如果总把个人名利摆在前头,患得患失、左顾右盼,那就什么工作也干不好,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曹和平的提议得到了组织上的认可。经报请上级相关部门批准,依据政策为这位“历史反革命分子”摘了“帽子”。后来,这个人的儿女由于卸下了家庭的历史包袱,陆续走上了领导岗位。这在当年,可算是一件大事。(四)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原本由校社联系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逐渐转变为企社挂钩,即由下乡学生的学校定点转为学生父母的单位定点并负责管理。1979年,曹和平被组织抽调到榆树县太安公社做知青工作。

又要回到“广阔天地”了,曹和平感到有些纠结。离开长春一年半载倒不算什么,可这一离开就要中断他的成人大专教育课程,失去学习和获得大专文凭的机会。可想起领导的话——“学习是你一个人的事,而管理知青是几百人的事”,曹和平还是选择了服从安排,回到了熟悉的农村。

集体户是知青的家,不同姓氏、性别的年轻男女,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户内,虽吃住在一起,但每个人还是要面对招工、招生、参军等利益冲突;户外,当地社员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知青的思想和行为走向。可以说,这个“家”是个利益多元化的组合体,管理几十个这样的“家”,其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尤其是到了招工时节,各种矛盾更是缠绕在一起。所谓“一表定终身”,就是给你一个大集体企业的表,你就是大集体的职工;给你一个国营企业的表,你就是国营企业的职工。

为了掌握知青的思想品德和工作表现情况,曹和平经常深入村社和集体户做调查,将掌握的情况与公社知青助理协商,尽可能公正、公道地处理每个知青的去向。这样的做法赢得了知青们的信任,结果,本应届期一年便回企业工作的曹和平,硬是让知青办又给多延了半年时间。

曹和平出色地完成了“企社挂钩”管理青年点的工作。回到企业后不久,他被选调到长春市百货公司任组织部部长助理、副部长等职。在此期间,他还被先后抽调到长春市商业局、长春市财贸委员会、长春市委组织部工作。

可以说,在曹和平人生中,那是工作变动最频繁的一段时间。他有机会留在长春市市政府的相关部门工作。然而,阴差阳错,曹和平又转回了长春市百货公司,并从那里调任到长春第四百货商店。

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第二章事业起点艰难的起步(一)

1984年初秋的一个早晨,阳光明媚、气爽秋高。7点刚过,已任长春市百货公司组织部副部长的曹和平就来到了办公室,收拾收拾这儿,整理整理那儿,这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已经养成了习惯。

8点多钟,书记来到组织部办公室。“和平,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好!”

两人来到书记办公室。“来,来,过来坐。”

曹和平心里开始画问号,书记今天怎么这么客气?“和平啊,今天找你来,是要告诉你,经组织研究决定,派你到四商店担任党支部书记,主持全面工作。”

书记停顿了一下。“四商店的情况,你也知道,确实不太好干。但是你年轻,缺少基层经验,派你到那任职是提拔你进公司领导班子前的补课。你到了四商店,不出事儿、守住摊儿就行。”

曹和平一边认真听着书记的话,一边快速地思索着。他知道组织对他有多么器重,书记放低对工作的要求也是出于对他的关心与爱护,怕他有压力。“书记,您放心吧。组织把四商店交给了我,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曹和平二话没说,很快交接好公司组织部的工作,来到了四商店履职。

长春市第四百货商店是为了服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产业工人而开设的配套企业。最初的营业楼坐落于长春市西端的汽车厂区居民楼群中。到了20世纪70年代,为了扩大经营面积、更好地为汽车产业工人服务,四商店选择在汽车厂区的东风大街上新建营业大楼。可没想到的是,新大楼的工程建建停停、停停建建,竟然拖了整整12年。

当时,从市中心到汽车厂区的四商店,直线距离足足有十多公里,而且只有一条路连通,步行要小半天,骑自行车也得近1个小时。由于企业地处偏僻一隅,直接导致了两种结果的出现:一是居住在汽车厂区外的优秀人才不愿调入四商店,居住在汽车厂区内的商店职工也很难调出去,致使企业职工流动性不畅,职工构成非亲即故,利害关系扯耳动腮;二是直接影响企业的营销,市区的居民很少光顾,导致企业在经营上很难有大的作为。市场覆盖能力低、没有话语权是不争的事实。

四商店与坐落于长春市区的一、二、三、五百货商店同属长春市百货公司管理,后来又直属长春市商业局。虽然与其他四个兄弟百货商店行政级别相同,但无论从规模、人数还是效益上看,四商店都只是其他几个商店的零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从经营面积上看,其他四个店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四商店的几倍;从职工人数上看,其他四个店大的有几千人,小的也有千人规模,而四商店只有二百多人;从盈利水平上看,其他四个店年利润分别从百万元到千万元,而四商店才只有二十多万元。无怪有人说,四商店是“小鱼穿大串”。之前,市百货公司曾选派不少干部前往四商店任职,可这些人工作一段时间后,大都因在此难有作为而要求调出。四商店成了长春市商业系统公认的缺乏发展潜力的小企业。

曹和平被派往四商店任职,在市商业系统内外产生了很多议论:一种认为,凭曹和平的工作能力,应该到一个更大一点的企业工作,这样才能发挥他的能力与才华,做出更大的贡献;一种认为,曹和平这么年轻,又没有基层领导经验,一下子就担任四商店这个“困难户”的“一把手”,担子有点太重了,能否胜任,令人担忧。

对这些议论,曹和平并不在意。要做就要做好,要干就干出个样儿来,这才是他的秉性。至于什么补经历啊,锻炼啊,过渡啊,将来回公司做什么啊……他并未往心里去。他所想的是怎样做好现职工作,把不甚景气的四商店引领出困境。有道是:“好儿不争家产,有本事自己去挣。”从踏入四商店的第一步开始,曹和平的创业豪情就开始在胸中涌动。(二)

四商店的前任领导是与曹和平在市百货公司机关共事过的老同事。在工作交接中,他告诉曹和平:这个商店别看职工不多,但人际关系复杂。他之所以要求调离四商店,就是这些问题太操心费神,四商店工作一直上不去也和这有着很大的关系。

曹和平到任后,召开了第一次全体职工大会。令他意外的是,二百多名职工里竟然有三十多人迟到,其中还包括一些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个别职工甚至连面儿都没露。更令他不解的是,干部职工们对此反应很平淡,迟到和缺席的人都很坦然,丝毫没有过错感。

他一了解才知道,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只要没有利害关系,大家便井水不犯河水。管理者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这些现象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通过与职工的接触和仔细的观察,曹和平对前任所说的复杂的人际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四商店的职工群体中很多都有亲戚关系,一些夫妻、父子、兄弟、亲家同在店里工作,有的一联系就能串起十多人,可谓盘根错节。在这里常发生论亲不论理的现象,说话办事稍不留神就会得罪一大片。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历年来的政治运动(诸如“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的撕裂,在职工中有着很多因历史恩怨结成的疙瘩:一是在每次运动中都有挨整的人和整人的人。这次运动你受到冲击,下次运动他受到批判,一些人在这种角色的变换中结成了冤家。二是在每次运动后清理遗留问题、追查责任后果时,曾是同一派的人之间又形成新的矛盾,造成新的对立。这些矛盾与对立导致企业职工队伍中出现了对人不对事的倾向,凡是以前有过矛盾的人说的话、做的事都往坏处想。你若努力工作,他说你目的不纯;你若消极怠工,他说你对现实不满;你说好听的话,他说是口蜜腹剑;你说不好听的话,他说是造谣生事。

曹和平认为,职工之间多年积累的恩怨和亲上套亲的裙带关系缠绕在一起,就如同依附在企业身上的疮疤和赘瘤,不但影响企业的形象,还不时地吞噬着企业的机体与活力。这种论亲不论理、对人不对事的风气是四商店存在问题的主要症结。不以企业为家,不为企业出力,只求从企业索取,公私不分的思想和行为源自于此;无组织、无纪律、无章法的混乱局面也源自于此。

企业要发展,必须彻底整治这种风气,把一盘散沙归拢起来。曹和平决定先从严肃纪律着手,他找来党办和人事科的负责人,提出把会议缺席者和迟到者张榜公布,并按规定每人罚款五毛钱。这是曹和平来四商店履职后做出的第一个处理决定,也是这个企业少有的执行了规章制度的举措。

这个举措在全店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曹和平也以此为契机,在企业内开展了劳动纪律的整肃工作:一是遵守作息时间;二是在企业内杜绝“国骂”。每天早晨,曹和平都与人事部门的同事在大门前迎接职工上班,同时观察考勤情况;日常时间他常常深入企业各工作岗位了解情况,其中也有查处职工“国骂”之意。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企业的劳动纪律开始有所改善。职工们面对着企业的变化,议论纷纷。有人说新任领导执行规章坚决,不含糊,敢碰硬,也有好事者在琢磨着,观望着……

也许曹和平该有这一“劫”。一天早晨上班途中,他遇到了一位曾经是他的直接上司、刚刚因年龄关系退居二线的老领导。他本想从自行车下来同这位老领导寒暄几句就走,可老领导抓住他的手就说个不停。曹和平知道老领导正处在对人情冷暖的敏感期,他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认真地听着老领导诉说离开领导岗位后的苦闷。当曹和平踏入店门时,上班的铃声恰好响起,一些职工看见了这一幕,私下里开始了议论。“铃响时曹和平已经进店了。”“哪儿啊,他还有一只脚在门外呢。”“这回可有好瞧的了,看看他曹和平自己的刀咋削自己的把儿!”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人事科的干部在十分显眼的地方贴出一张告示:查曹和平上班迟到,予以罚款5元的处分。这张告示一贴就是一周。看着墙上的告示,看着比其他人多十倍的罚款,等着“看好戏”的人们哑口无言,大家都懂得今后应该怎么做了。

曹和平靠着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管理办法,整肃了企业的劳动纪律,整出了干劲,整出了积极性。可有一次,他却犹豫再三,下不了手……

原来,党总支副书记李树德在处理工作时,同一名职工发生了争执并带出了一句“国骂”。那位职工虽没多大反应,倒是一些曾经因说脏话被处理的旁观者开始添油加醋,非要讨个说法。明面上是冲着李树德书记,实际是把球踢给了曹和平,一时间在全店掀起了轩然大波。“要求我们下边人不许骂人,你们领导却出言不逊,看这回你们怎么办?”“曹和平你能处理下属,你能处罚自己,这回看你怎样处罚你的搭档!”

问题就这样摆在了曹和平的面前,这比张榜处罚自己上班迟到要难办得多。李树德原来是这个商店的经理兼书记,资格老,如今虽为二把手,但仍享受正职待遇。曹和平到任后,老书记不但没有出过难题,还积极支持他的工作,两人工作很默契,从没红过脸。这事要是处理不当,会影响班子的团结,造成难以收拾的不良后果,这让曹和平犯了难。

经过反复的思量和权衡,曹和平凭着对李树德的了解,相信只要把话说透,老书记一定会正确面对这件事。曹和平把李树德请到办公室,推心置腹地说:“这件事处理的结果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走向,咱是要面子,还是要商店的制度?”老书记也是个有担当的人,毫不含糊地主动提出按规定交罚款,并在职工大会上当众检讨。

看着比自己年纪大得多的老书记当众做检讨,曹和平既感动又心疼。他强忍住泪水,默默在心里说:谢谢您,老书记!谢谢您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这次公正无私的处理,在职工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曹和平既敢作敢为又善作善为,在班子的支持与配合下,依靠严格的管理和个人的身体力行,硬是把商店的风气正了过来。规章制度得到了贯彻执行,商店的气象焕然一新,按职工的话说:“店,也真像个店样了。”(三)

打破裙带关系对企业的羁绊,减少其对工作的负面影响,是摆在曹和平面前的又一道难题。解开这道难题,单靠行政手段是难以奏效的。曹和平意识到,必须因势利导,通过教育和疏导,想方设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此,他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绘制出了若干个亲属关系网图,一看图便知晓哪家有多少人在企业,朋友都有谁,工作岗位是什么。

了解、掌握了这些关系网,曹和平的工作有了抓手:一是在处理一个人的问题时比较容易预测可能带来的反应范围,从而掌握好分寸;二是可有意识地注意发挥每个亲朋网中关键人物的作用。因为每个家族圈中都有一两个人是主心骨,主心骨的行为对其他关系人影响很大,容易形成家族圈的共识。遇到问题,如果能做通了一两个关键人物的工作,就可影响一群人的态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解企业内部因历次政治运动而形成的冤家对头的矛盾,也是曹和平必须面对的难题。他的做法是:采用组织手段将他们尽可能地分配在互不相干的岗位上,以减少工作上的直接磕碰和相互掣肘,尽可能地减少工作中的障碍。曹和平相信,在降低对工作直接影响的基础上,假以时日,这些人之间的矛盾会慢慢化解。

张治富是个工作能力很强的干部,但在以往的政治运动中得罪了不少人,人缘较差。又因其是个业务尖子,自视清高,企业中一些老同志对他抱有较大的成见,不买他的账,致使他的工作能力很难发挥。为此,曹和平把张治富调到企业为安排职工子女就业建立的昆仑商店。在以青工为主体的昆仑商店,张治富摆脱了说也说不清楚、羁绊他工作能力发挥的旧有人际关系,很快就打开了工作局面,他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也终于得到了发挥。

桑富在企业是个“业务篓子”,经营核算样样精通,对业务流程、财务科目都非常娴熟,做事认真负责。可是在“一打三反”运动中,他得罪了一些职工。运动结束了,过节却没有随之消解。被他得罪的职工耿耿于怀,不愿意与他共事,致使他的能力发挥不出来。曹和平将桑富调任做专职经营状况审核工作:一是针对账货是否相符的“专项审”;二是对有群众反映可能存有问题的“澄清审”;三是每月参加一个柜组盘点的“抽查审”。桑富只负责对财务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后的如实报告。在盘点中,他不但帮助一些柜组设账理货,传授盘点经验,提高了柜组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还对一些子虚乌有的反映,通过盘点审核予以了澄清。桑富通过自己的工作让一些人减少了误会,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同时也为今后企业审计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80年代,企业都是有行政级别的。曹和平履职以前,与四商店同级别的商店大都已将职能部门由股级调至为科级,经营单位由商品部改为了商场。与此对应,干部职务的称谓也随之发生变化,股长改称科长,主任改称经理。四商店还是老样子,没有做出相应调整,干部的称谓相较其他兄弟门店也低人一档。曹和平决定,将四商店的组织体系框架与其他商店拉平,岗位职务称谓也与其他商店保持一致。除此之外,在企业经营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增加职工编制,增设业务部门,把企业原来党组织的建制由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为最终发展为企业党委做好准备。

曹和平意识到,四商店要想健康的发展,必须起用年轻干部。青年职工来店时间短,没有参与历次的政治运动,在人际关系上没有历史包袱,与老同志没有陈年纠葛。用年轻干部可以打破原有人际关系格局的束缚,容易被各方面接受,开展工作既不受既有的裙带关系和历史恩怨的束缚,也会让青年职工看到希望,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曹和平首先选择在新设立的企业职能部门中起用新人。他提议让王军、徐维菊等一批70年代参加工作、年龄在30多岁的年轻职工在新设立的党办和物价科等部门任职。曹和平又在一线营业员岗位挑选人才,分别把鞋帽摊营业员艾秀娜、布匹摊营业员程秀茹选拔到了干部岗位,将她们放在工会干事的岗位上锻炼。不仅便于她们掌握职工队伍状况,也方便职工对她们的了解。在选拔、调整本企业人力资源的同时,曹和平又从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企业引进了一批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使得原来犹如一潭死水的职工队伍得以活化、流动起来。

就这样,曹和平通过一系列的组合措施,理顺各种人际关系,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未来的大发展开了个好头儿。(四)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承包风”从农村吹到城市,一时风靡全国。自古商人脑筋快,一些国有大中型商业企业也开始试水,纷纷把大量柜台出租给个体商户或本单位的职工。在很多人看来,引进个体经营,不用出钱出力,不用承担风险,企业的效益和职工的收入都会有巨大的提升,何乐不为?

四商店很多职工的心思也活络了起来,出现了很多搞“承包”的议论。上级部门认为,四商店的体量不大不小,班子团结,队伍稳定,正适合用承包来搞活经营。面对上上下下的呼声,曹和平没有匆忙做决定。他特意抽出几天休息时间,一方面到其他商场观察那些被承包出去的柜台,与消费者聊聊里短家常,征询他们对承包柜台的看法,一方面翻书看文件,研究国家政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四商店不搞简单的承包,要搞“百元工资含量”。

在班子会上,曹和平说道:“商业的承包与农业的承包、工厂的承包是不一样的。商品的价格受制于供求关系的影响,有可能一个‘抢购风’刮来,市场就会产生巨大的波动。理论上,承包是包盈包亏,但无论承包的是个体商户还是企业职工,事实上都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只能包盈不能包亏。过去企业是一个经理,如果大量引进个体经营,搞‘大包干’,就变成了一百个“经理”,这无疑会分散企业的规模,影响经营的一致性。不仅控制不住商品的价格与质量,而且利益的分配也被锁死。个人拿大头,企业拿中头,国家拿小头,长此以往,企业与国家都是承受不了的。”“那我们就没有动作吗?”有人问道。“我们搞‘百元工资含量’。打破原来固定工资制的分配方式,根据每个营业员既定的工资含量系数和当月的零售实际核算工资,以销计酬,多销多得。”曹和平答道。“百元工资含量”的推行,调整了利益分配方式,改变了过去不管生意好坏工资照拿不误、不管计划完成与否奖金差别不大的现象,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经营积极性。同时,克服了承包制影响企业“购”“销”“调”“存”等环节整体性的问题,有利于对商品流转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和规范,充分发挥企业的规模优势。

虽然最终没有选择简单的搞承包,但一段时间的观察学习给了曹和平很多启示。在他看来,就像社会的大环境影响着每个社会主体那样,企业的小环境也影响着每个职工。如果想让企业持续、平稳地发展,就必须营造好企业的小环境。在职工干部中塑造一种“共识”,让大家有个能共同遵循的原则,既能影响和约束职工,也能对企业总体行为加以指导和规范。

曹和平请朋友写了一幅字,挂在了自己办公室的墙上。“这‘速诚稳正’是什么意思?”看到这幅字的职工们纷纷议论起来。

这四个字是曹和平从自己的人生体验和观察学习中总结出来的。曹和平做事,有着只争朝夕的劲头。《孙子兵法》有云:“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经商做买卖,同样要讲究一个“速”字,信息要快,动作要快,看准了商机就要当机立断,抢时间争主动。一些搞“承包”的个体户能够赚钱,就是因为能够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面对四商店的不利现实,固守僵化的经营方式肯定没有出路,应该转变思维,向速度要效益,尽快做强做大。“诚”是曹和平的为人之本,晋商血脉里“诚信义利”的精神给他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走访市场的时候,曹和平遇见过好几起顾客与承包个体户因价格欺诈和质量问题而争执的场景,这给了他深刻的印象。如果一味追求效益,虽然短期内投机渔利,但失去的商誉是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四商店作为一家区域性商场,客流来源相对固定,几乎没有流动顾客,更加承受不起商誉的损失。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长时间地失去顾客的信任。因此,曹和平要在企业树立起诚信的精神,对顾客要讲诚信,在服务上以诚相见,在商品上货真价实;对厂家要讲诚信,不拖欠货款,诚实履行合同;对社会要讲诚信,诚实纳税,平抑物价,承担社会责任。

曹和平做事有着谨慎持重的风格,经商同样不能盲目激情,不讲理性。《孙子兵法》曰:“多算胜,少算不胜。”做决策要讲究成功率,不能拖沓不决而错失商机,但也一定要通过周密的思考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出估计,利弊都要考虑到,并分别做出不同的预案,谋定而后动。对于选定的道路,要坚持不懈、蹄疾步稳地前行。与一个个“承包”个体户不同,四商店是有着几百名职工的企业,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仅影响着职工的生活,也影响着社会。在变革时期,企业稳了,职工稳了,才能为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

曹和平的父亲从小就教导他要做一个正人君子。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守身持正,就不容易被歪门邪道所影响,做人就能明辨是非,清白坦荡,做事就能公正无私,坚持原则。因此,要在企业中提倡以“正”为先,鼓励品行端正的职工,扭转歪风邪气。

在职工大会上,曹和平说道:“‘速诚稳正’这四个字是我为人的‘坐标’,希望与同志们共勉。今后,要把这四个字当做我们企业干部职工共同行为的准则,以速为手段,以诚为追求,以稳为基础,以正为准绳,将‘速诚稳正’打造成我们企业的文化!”(五)

随着“速诚稳正”精神的树立,企业开始了良性化发展。正当此时,一起发生在管理人员和营业员之间的争吵又让曹和平有了新的思考。

营业员李红在柜台服务中与一个熟人闲聊,被管理人员张丽发现。第二天早会上,张丽批评了她,可她不服,两个人由此发生争执并分别找到主管服务的领导。张丽说自己是按照规章行使职务责任,李红在岗位期间与熟人闲聊理应被批评,不接受批评又顶撞,组织上应给予处分;李红也要求领导主持公道,说自己为了工作午饭都没吃上,摊组里的另一位营业员到岗站了一会儿就脱岗近一个小时,张丽不批评脱岗营业员而批评她是找软柿子捏,是欺软怕硬。

因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同,职工也分成了两派,同情、认可李红的大有人在。事情虽小,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带来负面的后续效应:不支持严格执行企业规章制度的管理人员,会使企业刚刚出现的好风气受到损害,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将受到影响;不顾及被批评者反映的问题,又会让很多人感到不公。主管领导觉得事情挺难决断,就采用拖延的办法,结果是两方面都有意见。一些职工公开说:“原来以为新来的领导敢抓敢管,企业有希望了,可现在怎么蔫了?”

曹和平知道此事后,给出了处理意见:一是管理人员敢于开展批评的做法是正确的,应该表扬;二是被批评者所反映的另一个营业员脱岗未被处罚,是客观事实,应该加以肯定。说明现有的管理还存有漏洞,如不能对违纪者一视同仁地加以处理,会有失公允;三是在商场会议上严肃批评那位脱岗者。干部职工们都没有想到曹和平会如此处理这件事,不是在管理人员和被批评者中选择其一,或支持或批评,而是处理了在某种意义上引发矛盾的又一当事人,即那位脱岗营业员。管理人员都感到很受鼓舞,实施管理的热情得以提升;被批评者虽有不悦,但也少了些抵触情绪;脱岗者自认倒霉,说撞上了曹和平算是“栽”了。结果,很挠头的一件事就这样被曹和平理顺了。

大家都认为,这件事得到妥善处理,也就过去了,可曹和平并不这样想。他认为,企业不能一直用这种形式来处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这容易在职工之间产生隔阂,影响队伍的团结。职工关系的和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让职工对企业的管理心悦诚服,要用管理激发出职工的积极性,才算是达到管理的目的。

曹和平认为,在生活工作中,每个人在法律、规章、道德三个层面都会因其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选择。就像人的身体有健壮、正常、亚健康和患病等不同情况,企业职工作为社会的成员,这个群体中必然存在着先进、中间、落后和顽劣之分。职工对工作的态度和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落后的顽劣青年在思想方面是有缺欠的,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自身应对社会的行为常常是一种病态的呈现。管理的作用就是规范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发扬积极因素,规避不良影响。因此,对处于不同层次的职工的工作表现应该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考核,分类施治、对症下药,使考核更具适宜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此,曹和平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根据企业职工们的思想和工作表现,将200多名职工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划分为先进层、中间层、后进层以及有过劣迹和犯罪前科的顽劣层,在管理上分别确立了不同层次的标准。

对先进层的要求是:思想素质好,政治觉悟高,热爱企业,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好学向上、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对本岗位业务全知全通,服务上主动、热情、周到,有效地发挥表率作用。对中间层的要求是:响应企业号召,参加企业组织的活动,正确处理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在服务中做到对顾客有问有答。对后进层的要求是: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中间不脱岗,服务中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不聚堆闲谈。对顽劣层的要求是:停止犯罪,工作时间不打闹,不聚众闹事,不影响他人工作,不搞无原则纠纷,不损害企业利益。

四个标准是针对不同的层次提出的。企业骨干和力争做骨干的职工就必须按第一标准自律,企业也要按第一标准来要求、衡量其行为。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人,只要能守规就可以得到表扬。有前科劣迹的职工,只要遵章守法就给予肯定。

与四条标准同时出台的还有企业奖罚办法:对工作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对遵守作息时间、出全勤的同志给予补贴;对遵章守规的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